关于消逝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消逝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消逝的文章1:让生命花开,年华消逝

文/ゞ夜聆离殇☆

岁月奔腾不息河流,是谁荡着漂泊的双桨,在时光的长河里,消逝了生命的年华。而又是谁;在那如镜明亮的水面上,荡漾着泛起的微波。亦如清风挽絮水波惊涛之际,长影映江,水光连天,纵千帆过尽之所知,驾驭凌风,满绪茫然;浪静佛风般呼如唤风,而终不知其所然。唯留下了一声长长的呐喊?风起浪涌之后,波涛澎湃之时,是否遗憾,那曾遗失的绚丽多彩?那无奈里演绎过的美好;竟凄美了多少春花秋月?酌酒诗吟的篇章,纵年华消逝,何不让生命花开。

生命里的美到底在多少苦难和艰辛中驻足!流过泪的痕迹收集了多少流逝的积累,落叶枯萎之后,将宣告了生命的终结,年华消逝之后,判定了生命的衰老,年轻将遥不可及般一眼万年,然、这个秋天注定不再回来。可为何变得这般苦涩,再一次端上了尘封的过往,枯萎了一束落叶韵味。黯然发现;在这物欲横流,浮躁无比的现实里,早已没有了停留,而选择了原地等待和重新起跑,将是要决定自己如何寻觅光明的未来。

雄鹰在苍穹中能够翱翔万里,必将注定有无数摔下山崖的痛苦,我们锲而不舍的努力,定要要面对无数失败和徒劳,因为明天永远在昨天的前方未知,或许精彩就在踟躇的路口吟歌,让且行且远的年华,变得朦胧不晰,摸不清弥漫在雾里的光明,在迷幻里失去了生命之光和年华之色之际,终体察不到他人也无法观察自己。当经历风吹雨打的坎坷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自己原来输给自己。

生命绽放出耀眼夺目的光芒,注定早已不再平凡。用一份努力和追求,寻找心中最真实的自己,没有谁的不平凡是上天赋予的,时而用来幻想的回忆,永远是现实里的憧憬,即使满足了心中的欲望,可虚拟往往不会消散,一个勇于和风浪挑战的人,是坚持了心中不懈的信念,在痛苦和困难面前,谁都有悲思忧惧的心里状态,在短暂而漫长的年华里,领悟痛苦,其实就是一份生命花开的一纸懂得。

人生,永远是一条漫漫长路,走过了,便领悟了,很多时候对于失去和拥有,都不知是那个,究竟先会来到?或许;太多迷茫里的不知所措,无法去提醒时间里计较的自己,对于某一件自己想去做的事情,又和不做,原本就是两回不相干的事,若让自己能够迅速强大起来,持界竟是选择的境界,懂得彻悟,不断的完善残缺的心智,内修和自省则是自己最好的自律,有时候管好自己就是把握眼前一切。

不管生命还有多少明天,很多人都懂得,活在当下,那么活在当下,不是在当下活着,而是在隐匿的生活节奏里,用勇气去直视不同观点的人生哲理,领悟自身的虚渺和如何去在现实生活里创建梦想的路子。年华消逝,婉转轻语,徒步阑珊,何须伤春悲秋,不至与何,早已不喜欢那些伤春悲秋的华丽句章。有时候的说和做,模仿别人和琢磨自己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结论,取之补短则是一种寻求者的最好境界。

一纸缱倦,轻描淡写,一份懂得,领悟真谛,一份信念,持之以恒。我们在成长的路上,无数次经历和阅历不同的人和事,甚至在怀疑和疑问中,往往忽略生命价值的同时,忘记了幸福真正的力量。而幸福,就是年华中从从未离开的那些人,在失落和无助的边缘,给过希望和安慰,坚强和信心。当然更要感谢从未得到和失去过的,让我更懂得了,珍惜我眼前的所有,在乎和不在乎,却是两个相交的概念。

年华是一指流沙,在时光的沙漏中,消逝殆尽,生命是一张洁纸,在追寻和奋斗里,填写空白。似水年华;匆匆流逝,生命之旅;疏离蹉跎,时间里的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去羡慕和仰望,消沉和颓废,是一种懦弱的体现。生命之花,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短暂的瞬间,是否让它成为一幅美丽的夜空图,一条妙趣恒生的风景线,一场生命花开,年华岁月里的交响曲?短暂的或许只有那么一刹那,留住和远去只有取决于自己。

这个秋天;望着云,望着天,回想生命里一路穿行而过的时光,随几任秋风摇曳,飘飘洒洒了沧桑了一路的过往,点点滴滴,在生命过半的长路上留下的,唯曾是一个人无数次踽踽独行在充满寂寞和孤单的日子里,寻找的梦想和幸福,听似水年华的轻歌,韵律着生命里那些残缺不全的日子,把明天扭成了一幅年华彷徨过的寂寥。走过了;也懂了、生命这场曲曲折折的道路,在年华一如既往的消逝里前行,而生命之花绝不能就这样残败。

生命;苦尽甜来,年华;乐极生悲。要想让梦想实现,就必须让生命花开,跟随一路花香弥漫,寻找茫然的归途。我们只是时光里的拾荒者,收获一份成功,无非都是要用所有的艰辛努力去换取,若是静等花开;守株待兔,没有辛勤的耕耘和播种,没有付出谈何得到?何来丰收的喜悦?我始终相信那句;“路在脚下,光在前方”在短暂的年华消逝里,随一路花开,寻一世生命的的归途。

婉转轻语,行至岁月阑珊,执悟光阴渐行渐远的足迹,把青春之希望,写下年华它精彩。即使年华消失殆尽,无影无踪,寻不到从头再来,就让生命之花,开满盛世,此生;走一遭人世沧桑正道,脚踏尘世最艰苦的路途,用一种顽强的信念征服所有的苦难,争做生命的舞者,追逐在苍茫的世间,若是心跳依然在继续跳动,那么;前行就让我们相信,明天;将永不会落幕。

若年华消逝,就让生命花开,若流年逝却,就让光阴载满,所有梦想的希望。让憧憬里的未来,随一路生命花开,绽放给生活一份坚强的声音,让呼唤微笑面对人生。让生命的那一叶扁舟,在年华中穿行,在时光的长河里,航行在天水风云之间,让有限的生命焕发无限的光芒,用一份彻悟的真谛,聆听年华轻吟的欢歌物语,一场岁月的洗礼,饱受风霜,历经严寒酷暑,让生命之花,永不凋谢。

原创阅读QQ/392306863

文/夜聆离殇

关于消逝的文章2:消逝的风景

文/小黄平

妻听说她一位朋友母亲去世,说是趁星期天,要我陪她与同学王某去补郎乡大田村吊唁,因为她们没人去过这地方,而我熟悉。这是一个打田插秧的李节,我想,那片梯田层层的山坡,现在应呈现一片迷人的景色了。

在这样一个季节去补郎,屈指算来,起码有十五六年了。想起当年阳光下层层梯田水光晃晃,绿意漫铺,人影忙碌,鸟声悠悠的情境,心里忽生向往,一种重温梦境的兴致,让我爽快的答应的妻子的要求。

于是我带上相机,和她的同学一起,找个餐馆,解决中餐后,乘车前往。

在朱官与对门上山之间,我看到水光荡漾的一片水田,有的秧苗已插,稀疏的绿意时令已到小满。忙碌的身影虽然显得单调,但却呈现出一个转拐时代的特征――有人影与牛影相伴的传统的忙碌,也有微耕机突突的欢叫。插秧的身影,和天上沉重的云一起,在水中生动。带着哨音的群鸽横飞田野的上空。有鸟儿分散地跟在牛影机声之后,在翻起的新泥中寻食活生生的美味。燕子掠空的呢喃,让我想起老家屋橼下燕巢中迎食的雏燕声声。要不是汽车的摇晃影响效果,我打开的相机随时都想卡嚓,把这样富有农村生活味的玏景留在镜头,镶入记忆,也许会成为一份珍贵的历史。要知道,城效之山村,说不定哪一年,这样的景致就会消失,就会成为历史,让人难以寻影问踪。不过,这样的景,比起补郎那片梯田呈现出来的景,虽然拍摄意义不同,但可谓小巫见大巫。更何况,只要我想拍摄,骑自行车前往,找好角度,安心拍照也不迟。

这样想来我就暗自兴奋,兴奋得像回到儿童时代,巴不得一下子飞到补郎,饱览那片大好季节的田园风光。

途经陈家寨、长冲,青岗林,右边大片荒山峻岭之腰挂起粗糙腰带,让我眼睛一亮!我想,再过几年,这荒山峻岭又该是另一番诗情画意的景色了。车行峡谷公路,窗外。高高的峻岭深谷中,从梭筛大坝底下放流的白哗哗的水,在缓缓的流动中,变得乖顺起来,一路碧波映青山。但想象被郎那片气势恢宏的梯田风光,这碧水青山之景,似乎失色很多。

汽车过了木浪大桥,七弯八拐地上了补郎。当那片梯田呈现在我眼前时,我的兴奋突然被击得粉碎!因为呈现在我眼前的,不是气势恢宏而诗情画意的梯田风光,而是冰凉的感叹。

梯田早变成了梯地,墨绿的苞谷阴郁地呈现出无言的忧伤。

我左看右看,看到废弃的矿井,看到茅生草葛的运煤路,再看看村旁锈迹斑斑的运煤车,看看一栋栋大多只有老人孩子守着的房子,我悲从心生,泪水暗流。

想当年,我们的父辈,为了天天能吃上大米饭,不惜日夜奋战的造田精神,让一片片的梯地变成了梯田,变成美不可言的风景。而今,在很大程度上,曾经的精神和风景,明显的退化,这让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说不出的悲哀。

不过,想起家乡正在修建的四通八达的机耕道,想起荒山峻岭腰上新挂的粗糙腰带,我的心中又燃烧起对未来的希望!因为,那是让岩窝窝变成金窝窝的梭筛精神唤起的希望,是向荒山峻岭发出的挑战,是对未来的开拓,是大山人放飞的梦想。

关于消逝的文章3:消逝的山货市

文/王琪

像一位远去的故人,像一条消逝的河流,山货市,带着泥土的气息,带着草木的清香,已经渐渐地从人们眼前消失了。如今,只像一桢黑白的照片,一幅简约的插图,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行走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古城,曾经的质朴与诚恳,舒缓与从容,早已了无痕迹。繁华热闹的背景下,到处是玄艳的色彩,暧昧的眼神和蛊惑的声光。透过万丈红尘,我的目光再也无法找到那个叫山货市的地方,那个曾经让我如痴如醉如歌如梦的地方,如今只能以一处地名或一条街巷的名字,镶嵌在古城华丽的衣衫上,如一粒可有可无的纽扣。

然而,它曾经却是小城的味蕾,小城的眼睛。清晨的太阳还没有出来,昨夜的星晨还像残留的梦一样,朦胧地闪烁在遥远的天际。但那些在山货市卖早点的人、摆摊子的人、赶光阴的人,已经开始了他们一天辛勤的劳作,这样的劳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岁月在流转,季节在变幻,而他们却姿态不变,生活依旧。在那些春夏秋冬的四季里,在那些风霜雨雪的日子里,他们像一道固定的风景,不变的地标,温婉地嵌入到小城的风俗画里。他们为小城的人们提供传统的风味小吃,居家的日常用品,充实了自己,也感染了别人,滋润了古城,也装点了生活,他们与小城融入一体,密不可分。

甘谷自古人口稠密,土地贫瘠。人多地少,灾害频繁是自古及今的县情,“半年庄稼半年跑,半年不跑吃不饱。”是由来已久的现实,然而甘谷又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深厚的地方。因此,这种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催生了甘谷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也孕育了久远成熟的商业文明。甘谷人早早地就走上了一条经商之路,生存之路。那从磐安董家坪出土的50余枚海贝,作为一般等价物符号,至今闪烁着远至夏代的甘谷商业文化;那从东汉永平年间就遥响的悠悠驼铃,作为商业活动的标志,一直响彻在这条被称做丝绸之路的古道上,而且从没有停歇过;那从盛唐时期就大规模开始的茶马互市活动,至今还影响着甘谷城乡人民饮茶卖茶的习俗,及至到了宋时,史家就有“茶马大市”的赞誉,明时更享有“商旅之家”的盛名,清朝时甘谷已经有了成熟的商业、成功的商人和专业的市场,即便到了“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文革”时期,聪明智慧的甘谷商人,也能在“高压”下求生存,在“夹缝”中求发展,甘谷商人从未停下他们那双勤劳的脚步以及经商的双手。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风起云涌,商品大潮惊涛拍岸,甘谷商业风生水起,甘谷商场波涛滚滚,甘谷商人的足迹更是遍布四海,被人称做“中国的犹太人”,全县商业呈现出空前发展、空前繁荣的局面。甘谷山货市就是这商品大潮中的一朵浪花,一个音符。

甘谷山货市,位于县城中心的菜市口,西起六峰商厦,东至菜市口五金大楼,长约500米、宽仅10余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就是南北两山农民交易山货的集散地。1998年,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县上在这里筹建了钢架交易大棚7座,建筑面积2608平方米,划分饮食、夜市、百货、茶叶、针织等多个交易区,承担了繁荣当地经济,方便居民生活的使命。山货市虽处闹市却不轻浮,居宝地而不自负。平淡简约,质朴素颜,即有尘世生老病死的全部所需,也有人生吃喝拉撒的所有商品。商家虽然做的是小本卖买,但展露的却是商人的本色,流淌的也是诚信的古风。这里囊括了几乎所有甘谷有名的特色小吃,那些酥脆黄亮的油煎洋芋,滑爽可口的凉粉酿皮,以及王月亮的酥圈圈,老黄家的甜醅儿,刘家庄的油饼子,至今传承着古老的手艺,温暖着古城的心怀;这里包括了几乎所有甘谷有名的地方特产,那些现做现卖的甘谷辣子面,古朴舒适的甘谷麻凉鞋,蒋老五的花椒,康家坪的苹果,礼辛的黑梨,磐安的韭菜,无不体现着甘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温良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涵盖了几乎所有衣食住行的日用百货,云贵川陕的烟酒糖茶,居家常用的锅碗瓢盆,男女老幼的服装鞋帽,农家必备的杈把扫帚,商厦超市没有的针头线脑,充分反映了盛世的繁华,物资的丰富。走进山货市,就走进了生活的真实,普通的人生,你会感到生命的美好,也会感叹生活的艰辛,你会看到喧嚣的浮世,也会看到光阴的急迫。

行走在古老的山货市,你会有一种归来的感觉,回家的亲切。没有超市里的冷漠傲慢,也没有商厦里的盛气凌人,你可以选择安然的坐下,吃一碗凉粉,看一段红尘,你也可以选择悄然地离去,不做卖买的顾客,也不听红尘的呓语。所有的物品都像阳光般明明白白的摆放在那里,你可以选择要或不要,也可以讨价还价,享受一种最纯朴、最自然的商品经济活动。这种自然而然、温温软软的氛围弥漫在整座市场中,让你的心灵感到放松,感到安然,让你的灵魂感到安详,感到自然。你会惊讶的发现,在这个熙熙攘攘的闹市中间,在那些挨挨挤挤的货摊后面,一些货主正悠闲的熬着罐罐茶,他们连同岁月一并熬成一杯芬芳,他们啜饮的是半杯苦茶,而品尝的却是一杯红尘;一些主顾正潇洒的在棋盘上对弈,他们连同人生一并沉淀为一盘棋局,他们消磨的是半日时光,而回味的却是一世风霜。山货市商人的这种闹中取静,闹中求闲的意趣,看似散淡,却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诚所谓:功名富贵,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即为主人。

曾经,多少个夕阳西下夜幕降临的夜晚,我看到山货市街口的水果摊子,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旅人,仍然意犹未尽地做着自己的生意。那些五彩缤纷的水果,有情有意的醒着,它们以生命的颜色,自然的芬芳,吸引着路人的脚步、顾客的目光,也铺展着盛世的安泰,抒发着时代的欢歌。然而,如今这方市场,已淹没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2015年1月11日,甘谷山货市因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被依法取缔。山货市从此永远地从人们的眼前消逝了,成为甘谷人、甘谷商业一种温暖的记忆,一份亲切的怀念,它在甘谷商业的天空下独留一份清香。

关于消逝的文章4:消逝的雨巷

文/韩月牙

杭城的秋天,是丰富的季节:九月底的时候,坐在桂花树下喝茶,一阵微风吹落几朵花,俏皮的一朵恰巧落进了我的绿茶杯。再过些日子,菊花就盛开了,我想念植物园了。很快,银杏树叶一片金黄,朝晖的那一片,又该上报纸的头版了吧?瑟瑟的秋风还在北方度假,秋阳暖暖地骄傲,南方的秋光就这样尽情的明媚!纵然有这样那样的羁绊,纵然现实让人减了游走的兴致,日子总这样不急不缓地向前。

我惦记西溪的芦苇,念想这几日该是怎样的摇曳多姿!但,秋雨来了,从容而缠绵。今日一早,我改了主意,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在招引着我,于是,撑了伞去找寻诗人笔下那“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戴望舒以一首《雨巷》奠定了他在现代诗坛的地位。我们总是只看到戴望舒作为一个诗人的幸运,而忽略了他的不幸,这个在少儿时因为一场天花毁了容貌的男子,这个一生三次婚恋都不如意的男子,这个只在人间活了45年的人,一直生活在别人的讥笑和鄙夷里,还好有一首《雨巷》可以让他扬眉吐气。《雨巷》的主旨,专家喜欢定位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追求不得的惆怅,倘若认为抒写的是诗人纯美爱情的失落,又何尝不可呢?悲愤出诗人,小我的情感在一个大时代面前,总这样微不足道。

我一路都在想象雨巷的样子。在课堂讲了很多遍,脑海里根深蒂固的就是这样的画面:粉墙黛瓦,泥壁木窗,中式里弄,一色的青石板,幽静的小路,偶有一两匆匆的行人,油纸伞的伞骨滴下珠泪般的雨滴……

下了车,走不多远就是清吟街,到皮市巷拐向南,再走不远就到了大塔儿巷。杭州有很多小巷,它们在城市的中心逼仄地生存,就像时尚的着洋装的女子,袖口不小心露出的一颗中式盘扣,不和谐却惹你遐想。其中的大塔儿巷真的太不起眼了,因为现代诗人戴望舒,大塔儿巷11号才成了文艺爱好者追寻的地方。1905年的一个秋日,戴望舒就出生在此。现实就是用来粉碎梦想的。我早已知道,戴宅已拆除,却没有料到是这般不堪。我没有遇到“结着愁怨的姑娘”,我看到巷子两边停满了汽车,巷子南侧是一片被砖墙围着的工地,北侧是上个世纪末的单元楼,一楼做了小店或私人公司的门面,一格格火柴盒子似的,杂乱不规整,像慵懒的女子趿拉着拖鞋走在街上。我喜欢人间烟火的味道,但不是这个模样。疑惑间,终于在防盗栅栏的顶端看到了蓝底白字的“大塔儿巷11”几个字,拉了镜头才拍下,手抖了一下,画面有点糊。整条路太平常了,完全颠覆我的想象,真的连巷子都不该算吧,才几十年的工夫啊,老房子都成了回忆了。雨还在下,时大时小,《雨巷》中写到的“寂寥”“惆怅”,我多少也有点。所幸,再往前走,左手边是小塔儿巷,两间老房子历经岁月沧桑颤颤巍巍站在那里,我忙拍照,留住这可怜的一点历史和诗意。

有时候,最痛苦的并不是得不到,而是得到了也不过如此,消逝是一些事物别无选择的命运。

我到大塔儿巷一走的日子,是11月5日,恰好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生日。这是我回来后查找资料意外知晓的。也许冥冥中有些什么吧。

关于消逝的文章5:消逝的蛙声

文/韩建华15

小时候在乡下,夏天里最喜欢听的就是蛙声了。

也许因为“地僻无音乐”而“终岁不闻丝竹声”。我记得那时候除了反反复复的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以外,就是每天傍晚的时候,村子里的高音喇叭短暂的播音,每天傍晚都会准时响起,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大概都是紧跟形势的,我那时还是个小孩子,听不懂什么“反击右倾方案风”或者“批林批孔”什么的,倒是广播结束以后,那一阵阵起起伏伏的蛙声,总是那样灵动活泼,甚至亮丽光鲜。

“咕呱--咕呱--咕呱”,它打破了乡村傍晚的宁静;“咕呱--咕呱--咕呱”,它衬托得乡村更加宁静;“咕呱--咕呱--咕呱”,这漂亮的音符飘逸在乡村透明的空气中;“咕呱--咕呱--咕呱”,这潇洒的诗情画意镶嵌在我的记忆中。听,咕呱--咕呱--咕呱……

其实就是现在,我也喜欢傍晚的,尤其是细雨黄昏的傍晚,我更奢望傍晚的时光里夹杂着蛙声。

夏天是小孩子们最喜爱的季节,小院子里,葡萄架下,池塘边,小路上,都是小孩子们天然的游乐场,这里满载着孩子们的天性,虽然不拥有现代孩子们的玩具,但是我们的玩耍甚至更接地气。玩耍的声音划破乡村的寂静,让乡下的空气更加纯洁,让绿植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我那时候好像听觉更加灵敏,我喜欢听傍晚时分的鸡鸭鹅犬交响曲,喜欢听雨点打在房顶的瓦上声和房檐流下来的雨水声,喜欢听雨后夜间植物“啪--啪--啪”的成长声,更喜欢听雨后高低上下、左右东西的蛙声------虽然我偶尔到城市中去过,曾经一度羡慕都市的繁华车马声和鼎沸的人声。现在想起来,却对所有乡下原生态的质朴怀有深深的谢意,感谢我那时的耳畔中有那么天然淳朴的资源,我甚至以为,用蛙声做管弦的音乐是有色彩的,有温度的,有生命力的,可能成为一辈子享不尽用不完的精神财富。

小河边的青青草总是长得很茁壮,一些不知名的各色花花点缀于青草之间,溪水慢慢悠悠地流淌,就像乡下孩子一般的悠闲自在。蜻蜓和蝴蝶飞来飞去的,蝗虫一类的家伙也在青草间跳跃着,河面上总会看见一些浮游生物,绿绿的泡沫一点点的或者一片片的,漂浮于水面上,这样的地方,蛙声则是一点点的,没有规模,倒也清幽。有时候大胆的男孩子会捉住青蛙,在手里玩儿,玩儿够了就会放回去,它一蹦一跳地回到青草间,它可能又去唱歌了吧。

后来长大一些,我在语文课堂上学过“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佳句,便更加喜爱蛙声。有月光的晚上,我总是半倚着窗台或是站在庭院中,垂首,可见月光筛在地上点点的树影,仰望,深邃的天空中,感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诗情画意。在纯净的气流中,在凝结着花香的院落里,在如水乳交融的月光下,听家乡南山下那片稻田里传出的蛙声------我现在感觉到我是幸运的,没有学习的压力,没有唯成绩论英雄的烦恼,没有现代的”呕哑嘲哳“,其实是最幸运的事情了。少年时代,是不世故的岁月,是一张没有负担的白纸,应该涂上最纯最美的文字和图画,这样才不枉少年的记忆------就像有蛙声的记忆,永远都是美好的向上的坦荡荡的。

那年,我和哥哥分别毕业参加工作,哥哥领来了他最要好的同学WLc到家里来。乡下没有什么好招待人家的,我们就带领他在我家宅基地里的小菜园转转,领他看水灵灵的黄瓜,青里透红的西红柿,结满豆角的芸豆架,爬满木架的葡萄秧,篱边的花花草草……到了傍晚,我问WLc是否听到了什么声音,他先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我提醒他仔细听,我明显看见他目光中的惊喜,然后我看见他微微泛红着脸,怯怯地说,”你不会是用你们这里的特产招待我吧?“现在想来,我用蛙声招待远方宾客,也实属奇葩了。

后来在城市里工作,要想听到蛙声很难,我想大概是轰隆轰隆的工厂声音淹没了蛙声。刚参加工作,我经常被同龄的同时嘲笑,因为我不习惯城市的重烟雾,不习惯城市的车声嘈,不习惯城市人成我们乡下人为”老倒子“,总之,我不习惯城市的聒噪。有一次我以为她们会因为蛙声转变对乡村的印象,所以周末请她们去听我最美的乡村歌谣,结果遭吐槽。

我独自一人的时候,总是希望听到蛙声。我们城市的新家后面有一条比较有规模的河,是浑河的一条分流,晚上的时候也能听见风声里夹裹着的蛙声,只是规模上较为小了一些,倒也不碍事的。后来我在自己的小家西面的堤坝上听过蛙声,只是如果仔细闻会闻到那条河的腥臭味儿。我有一次从师专开会回家走近道,遇到一个流里流气的人,于是趟过小河迅速逃开,结果我的脚底染上了黄色,这颜色半年之后才褪去。那次以后,我仿佛知道了一点儿蛙声逐渐减少的秘密。

去年夏天,我在堤坝上走,倒是看见不少的小蛙,原以为会有很具规模的蛙声,于是我很盼望下雨,可是去年又偏偏雨水少的可怜,结果几乎一点儿蛙声也没有。不知道是蛙声萎缩了,还是我的听力出现了问题。

难道我只得适应没有蛙声的夏日细雨黄昏时?

关于消逝的文章6:时间消逝在指尖

在时间吞噬一切之前

拨动命运的指针

时光的沙漏放满了脚步

我的睡颜梦过了昨天

弯曲的指针错乱了调整

我的旅程迷失了方向

月光在流逝的空间旋转

星星的轨迹渐渐偏远

在时间吞噬一切之前

我被流放在指尖

关于消逝的文章7:消逝了的我的雪

文/王脚脚

雪,似乎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喜欢上它。

小时候尽管对雪没有特殊的情义,但至少在冬天时还能时常与它幽会,在冬天的某个日子里,雪都会热情的大片大片的厚厚的把大地铺上一层,铺上一层我无法用我所知道的任何法典、价值、理念……去理解的净白的圣洁体,凡是试图用世俗社会的观念去理解它的行为,我认为都是一种肮脏的侵害。可是现在,雪是越来越难得了,当我对它喜爱的加深愿意将其视作老朋友的时候,雪已经不像儿时那么的热情了,不再在某个日子里大片大片的下了,甚至几片零星的雪花都成了可笑的奢望。似乎它成了我的一个思念啦,就像思念某个亲人一样。

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都会下一两场大雪,那时候我一般都是裹得紧紧的窝在屋内烤火,心里还可能在谩骂、抱怨,但是只要有不怕死的招呼一声,全院子的孩童就一峰窝的奔到最开阔、雪层最厚且没有被践踏过的雪地上进行那些永远不可复制的只属于那时的我们的游戏,我们享受白雪、享受寒冷、享受那时属于我们的光景,那一张张被冻得通红的脸蛋我认为是最阳光的,也是永远不可重现的消逝了的仅存于些许模糊记忆的画面。

我很享受站在屋外傻看雪花飘落的场面,我觉得这是生命中不可多得的美好时刻,没有人能够时时刻刻都能享有这一场景,就像你无法永远拥有你的生命一样。当你消逝了的时候,雪仍然会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下下来,所以如果你在有生之年能够观看到某场雪下落的场景,我觉得这是极其珍贵的。

每年冬天都在期盼着家里能下几场大雪,但现实中有这么个事实:奢望往往是不可实现的。似乎儿时的雪景已经远离了、消逝了,我也渐渐的相信了,就像逝去的光阴一样,一模一样的雪也是不可再造的,它回不来了。

我知道,雪地的游戏不会再有了;窝在屋里烤火观屋外雪的闲情似乎也丢失了;一呼百应的萌动更是遥不可及了。雪消逝了,尽管在其他地方每年都会下更大更厚更好看的雪,但是有什么雪能比下在自家门前的雪更让人欣喜、更让人去珍惜的呢。

尽管很少再见到雪了,但这并不妨碍我继续去理解它,也不会让我感到沮丧。如果哪天早上起来发现它来造访,我会去热情的拥抱这位老友。雪、生命都会消逝,但是,雪和生命也会延续。在我的生命段所遇到的那段雪我都应该去认真对待。生命也需要自己认真对待,

也许你的生命没有雪那么洁白无瑕;也许你的生命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也许你的生命没有得到别人认可的价值,但是你都应该以最大的热情去认真对待自己的生命,去活好自己的人生。要知道真正的美好从来就不用刻意的去言说的。

关于消逝的文章8:消逝的田园

文/海草房

我在一个偏远幽静的山区小镇长大,来到一个不偏远却同样有幽邃之气的中原小城谋生,生活的背景永远偏安一隅,难免眼界有限,见识短浅,心境拘谨在偷得浮生的开阖不那么痛快的得意里,很难想象乡村的天高地远和都市的恢宏繁华,缺少都市流动着的历史人文熏陶,只是令生命的色彩不那么鲜明,缺少乡村经历却意味着生命底韵的贫乏,你将不会有乡村人面对事物的那种端正,沉稳,静定的态度。在别人悠久的记忆里搜寻,你会语塞和迟疑,皇天厚土,源远流长,世道人情,生生不息,你会陷进词汇匮乏,智识短路的泥沼里,解说永远孜孜不绝,道理永远一言九鼎,乡村社会像一坛老酒,有着酝酿的复杂,神秘,也有着天然的纯真,烂漫,一棵门前的老树就能摇落无数遐想,一间歪斜的老屋亦是风雨人生的象征,你会缩手缩脚,藏起自己不够开阔的,难免单调的社区似的记忆,假想与他们同步,假想必定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

难以想象和理解田间劳动的艰苦,看过很多知青对这方面的刻骨铭记的文字,是那种可以把所有豪情壮志轻而易举击碎的力量,改造的作用是摧枯拉朽的,战天斗地的理想瞬间倾颓,短暂的新鲜感过后便急欲逃离。农民工在城市里显得勤奋而满足,承担的劳作囊括了人所不能的死角,五行八作,贩夫走卒,细微而密集地弥漫在城市的罅隙里,态度是耐久和巍然的,水滴石穿,落地生根,皆因为他们有强大的心理背景:再怎么累,再怎么脏,再怎么难,赚得再少,付出的再多,总归要比回家干农活要强得多!在我少年的记忆里,关于农村的认识来自于大姨一家,每隔一段时间,大多是寒假,他们就拉家带口,拖儿带女地来了,少年自然不知愁滋味,他们的到来也带来很多乡间的奇闻,让单调漫长的假期异乎寻常,他们简朴的行装里总有一些乡间特产,粘豆包,玉米什么的,给我们尝鲜,我很欢乐,可父母却似有隐忧,他们要考虑的是尚不富裕的经济状况下,怎么供应这几口人很长时日的伙食,其实,父母是在用这种方式周济贫困的亲戚。他们穷得连冬天的取暖都成问题了,年少的我从他们身上并没有体会到多少生活的严峻,没有了解到贫穷的真相,每次对他们的到来都欢呼雀跃,我喜欢粘豆包,喜欢煮玉米,更喜欢听他们讲离奇的乡村故事,故事里叛逆,开放的风气格外吸引我,似乎乡村是一个无比丰富,资源无限的地方,他们临走时要把我们家所有不穿的衣服,鞋子,甚至破布头,(据说可以做鞋底)打包背走,我喜欢他们珍惜一切的表情,觉得东西在他们那里达到了物有所值。不断地给他们的背包里添砖加瓦,妹妹却撇着嘴,敌意重重,一脸嫌弃。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只停留在想象里,实际上,我从来没去过真正的乡村,许多来自乡村的同事对家乡也有如我一样的期待和怀念,年纪大一点的尚存对农活的记忆,记忆里只剩下了对于散淡自由的憧憬:夫妻俩可以一起上地干活,双宿双飞,没有任何压力,出一身大汗,睡一个好觉,什么都不用想,多美!他当然明白这样美的前提是有钱有闲,游离于乡村之外,享受田园生活是一种奢侈。年纪轻一点的,眉飞色舞描述小时候的游戏:河里摸鱼,树上打鸟,田野里烤土豆,赶集的热闹,游泳的畅快,比起城里孩子,不知要快乐多少倍,他们有什么呀,除了电脑游戏,真是太可怜了!说起过年的习俗,他尤其兴奋,好像时光倒退,从腊月开始说起,幸福得语无伦次,好节目数不胜数,蒸花馍,把过年吃的肉吊起来,防止他们这些馋嘴猫偷吃,在他看来都乐趣无穷,他们一群孩子跟着大人去拜年,每走一家,口袋里便多了一些花生,糖果,重要的是,他们很快乐。提起现在,他一摆手,也不是过去的乡村了,孩子出去读书,然后留在城里工作,结婚,生子,再也不回去了,不读书的,出去打工,也不再回来,回来怎么办呢,种了一年地,还不如打一个月工挣得多,过去那种聚族而居的方式改变了不少,过去可能一整村的人都有亲缘关系,都很近便,像一家人,谁家有什么事,盖房,娶媳妇,全村人都来帮忙,不要酬劳,只请吃饭,如今,乡村是彻底地凋落了。现在,再回去过年,也没有原来那么足的年味了,都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打牌,年轻人不再愿意出来拜年,他失落地摇摇头,没意思了。

关于消逝的文章9:即将消逝的衙前老街

文/时光倒流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好好仔细端详过类似这么古朴的老街了。周日那天,因为去萧山中国花木城看植物才顺便去衙前镇逛逛的。一路上几经周折,问了好多人,才找到老街的位置。

衙前老街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衙前镇。徒步老街,踩着青石板铺就显得凹凸不平的街面,只见老街两边是砖木结构的两层楼的老房子,一楼则是店铺和厨房,但大多是门窗紧闭,或开着门窗敞露出空荡荡的店铺。这条老街如今住的人家不是老人,就是民工,镇上青壮年的人家估计都搬到高楼大厦去了。

来到这儿,正是中午,太阳从老街两边屋檐的夹缝中直射下来,只见几个老人在慢慢地走动,阳光照亮了他们满是皱纹历经沧桑的脸庞,让人想起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世时那和蔼慈祥的面孔。

老街不是旅游景点,衙前也不是有名的古镇,没有游人,但很有历史。我在老街来来往往地穿梭着,惊动了老街的人家,也惊动了自己,仿佛真的时光倒流到童年最初的记忆中。一路上恍恍惚惚,感觉老街似乎深藏着一个不知已经绵延了多少年的旧梦,让我非常好奇地去追寻珍藏在记忆深处快要消逝的梦了。

老街其实不长,大约一共只有一百多米左右,走到底是古毕公桥边上的老街40号。老街38号开的是杂货店,卖副食品和小百货。店面一边是长排门,门槛是石制的,中间有凹槽。另一边下方砌起一个水泥台子,大概就算柜台了。上面短排门也是个窗口。走到门外向上看,隐约可见店面上方写着几个字,经年的雨水冲刷导致字迹模糊得已经很难辨认了。

一路走来,这些曾经司空见惯的物事,在岁月风雨的洗礼下,都已经残破不堪。但在这样不经意的时候又重新浮现在我的眼前,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也让我联想到老街如一个风烛残年、贫苦孤寂的老人,在凄凉中静静地等待死神的到来。

在这条老街上,随处可见平常我们身边已经难得一见这些古老的东西,那些东西已经留存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有的如褪色的老照片,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有的承载着温润的记忆,反而变得亲切可触;有的或许已成为历史长河的匆匆过客……

一路行走,细细解读,老街上住得人家大多是本本分分的老人和穷人,过着柴米油盐寻常人家安详的日子。他们同老街古桥、古运河相依相存,祖辈厮守。

老街,在现代化高度建设的今天,依然顽强地支撑着,仿佛一部刻着岁月沧桑的史书,记载着那些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无数的悲欢离合的故事。然终有一天,老街会被吞噬掉。

老街,虽然失去了当年热闹的场面,也许更多的风情已经无从寻找,但从老街老人的脸上,读到了一份安详、从容、静谧。

关于消逝的文章10:鸽哨 渐渐消逝的京音

文/马鸿宇

记忆中的北京春天,是空中的风筝伴着悠扬回旋的鸽哨。这声音会随着鸽群的飞翔回旋而变化,清脆悦耳。据说,鸽哨自北宋时就有记载,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没错,有不少地方都会做鸽哨、驯鸽子,但最正宗、历史最悠久的当然还属咱老北京了。

在北京的春天里,午后阳光微微刺眼,旁边的槐树顶着绿芽,灰砖筒子瓦的老房顶上有只小花猫,午睡初醒,打着哈欠,弓着身子,伸着懒腰。一阵微风送来那由远及近的奇特声音——鸽哨。

北京养鸽放飞,叫“飞盘”,鸽群起飞后,围绕所居,一再盘旋,渐盘渐高,直薄云霄,虽小到翩翩如彩蝶,仍仰首可见。“飞盘”的鸽群,最宜选哨配音,哨口受风角度不同,强弱有别,哨音乃有轻重巨细的变化。尤当鸽群向左向右轮番回旋,即所谓的“摔盘儿”时,哨音的变化更为明显,也更有规律。这时就不是各哨齐鸣,而具有交响的变化了。最美妙的是,鸽群自高疾降,一落百丈,急掠而过,霎时间各哨齐喑,转瞬哨音又复,这一停顿,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难怪梅兰芳先生称赞鸽哨是“空中交响乐”!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城里还很流行鸽哨。“当年我是一麻袋一麻袋地卖,现在一个月也就卖出百来把。”一个现在仍做鸽哨的爱好者说。为什么鸽哨慢慢消逝?经查询,我发现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政策要求,北京作为首都,城区领空管制,不让养鸽子练鸽哨,尤其是离机场近的地方怕影响飞机正常工作;二是环境因素,现在高楼大厦多了,没有足够的空间让鸽群活动;三是个人原因,鸽哨要想好听,是需要时间投入来“盘鸽子”的,现在的年轻人哪里愿意花费精力侍弄呢?而愿意侍弄的人又上了年纪,驯不了了。鸽哨就这样从我们的耳边退去了。仍对鸽哨声和天空那群灵动的鸽子恋恋不舍的老爱好者们,也只能收藏名家制作的鸽哨,来慰藉自己心中的不舍。

还不仅仅是鸽哨,那些曾经萦绕在我们身边的融入血脉的京味儿艺术,如走街串巷的吆喝、茶楼的京韵大鼓、戏台子上的京剧等等,也只有在博物馆和剧院里才能感受得到了。

鸽子从不迷失自己的方向、目标。它们美妙的哨音,就是在天空划过的一道道优美足迹。鸽哨在不断提醒我们:心的归属该向何方?

关于消逝的文章11:行走在消逝的边缘

文/Ariel_莹莹

孤独寂寞与转眼即逝的风景,都不是我童年的最爱,活泼开朗的年龄,在排斥喧闹以外的东西时便疏远了它们。与其说不喜欢易逝的生命,倒不如说是惧怕瞬间的美丽背后有无尽的黑暗。

童年,虽然并不是我人生的童话,却是我人生唯一天真烂漫的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便愈来愈找不到它消逝的痕迹了。每天静得出奇时,呆望窗外,脑子里塞的竟是童年的欢乐片断,然后再去整理眼前的失意。

失意,这个词是从初中时跟随着我的。因为独自一人,因为思想刁钻古怪,因为爱上了宁静,爱上了独坐与静思,所以开始沉默,心灵与外界形成敌对,竟慢慢变得忧郁。我们这个时代,是青春张扬的时代,是个性彰显的时代,而非多愁善感,掩面而忧的时代,我深知这一点。然而,竟在竭力抗争中越来越走近了忧郁。或许,那是忧郁的本质,与其推辞倒不如欣赏。

这正如大车如果必然要倒,妄图去扶持反而是一种徒劳,一个笑话,一种悲哀。这样说来,到是有些像庄子所提倡的一切归于自然,顺与自然的无为而治。尽管我不是很赞同,毕竟,前方的路总是未知的,没有结果又何来现今的对比差异?无可对比,无法对比,不能对比,又何必故作深沉?矫作姿态?

故而,矛盾垒上心头。然而,这毕竟是伴随我走过数载春秋的矛盾,避之不去了。

从来都不曾想过,原来消逝的过程中夹杂着许多矛盾。是因为矛盾才会消逝,还是有了消逝,矛盾才充实了起来?这一点我无法去辩证。只清楚明白的知道我的矛盾走在消逝的边缘,辨不明哪里在消逝,哪里还在矛盾。

自然中的消逝并不少。雨后彩虹,午夜流星,清晨朝露,乃至于不敢有所停歇的时光。是的,它们只现于瞬间,转眼即逝。但这并不是行走在消逝的边缘,它们只是在消逝与轮回间徘徊,毕竟它们都没有矛盾。

这便是我们的人生,自以为活得很自在,很潇洒,实则矛盾重重,行走在消逝的边缘,直至人生终结,才得以真正的消逝。然而,没有人愿意被消逝,便愿意走在消逝的边缘,因为也无法远离消逝。

关于消逝的文章12:消逝的“年味”

文/刘万里

年关将制,朋友们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今过年越来越没啥意思,不外乎就是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而已,太累太无聊了。就在我犹豫今年春节回不回老家时,父亲几次打电话问我啥时回家,我的心一下被父亲拉到我的老家,拉到我童年记忆中最深的年。

我的老家在汉阴漩涡镇一个小山村里,山里人对过年是很讲究的。一到腊月,年味就开始在村里弥漫。腊月初八,母亲就用花生、绿豆等给我们做“腊八饭”,吃完“腊八饭”我们就开始扳着指头盼年了。

小年后第二天,到了清扫房屋的日子。“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婆和母亲就要用竹梢做一把大大的扫把,把屋里墙上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婆就杀一只鸡敬灶神。小年一过,家家户户就开始杀过年猪,我就催母亲快点杀年猪。杀猪这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这天父亲就到井里跳水,把缸装得满满的。我就帮母亲在灶房里烧火,把火烧得旺旺的。这时杀猪匠和他的帮手就把嚎叫的猪拖出来,按在长条蹬上,猪叫的更厉害了,这时杀猪匠用长刀朝猪脖子一送一拉,鲜血飞溅出来,流在母亲早已准备好了的豆腐盆里,母亲在盆里搅拌,母亲将把它们做成馒头行状,然后放在簸箕里晾干,这就是我们山里特有的猪血豆腐。那时农村穷,平时很难吃上肉,我早就盼望着杀猪这天好美美吃一顿。记忆中最深的还是白菜炒肥肉,现在想来还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杀完猪母亲则开始拆洗被褥和衣服,因为衣物多,母亲要在村前小河边洗上好几天,她的手总是冻得通红通红的。洗完后,母亲就带我和小妹去漩涡镇上给我们准备新衣、置年货。那时镇上三天逢一集,逢集时镇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知道为什么如今的镇变大变漂亮了,却再也见不到当年的那种人山人海的场面了。

年终如盼到了,村里飘荡着腊肉香。父亲贴完春联和门画,我知道年真正的开始了。母亲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我望着鸡、鱼和瘦肉直流口水,有时就偷偷拿一块躲在一边美美地吃了起来。我盼望已久的团年饭终于开始了,开饭前要放鞭炮,还要敬神和祖先,鞭炮一响,全村的孩子都赶来了捡那种没响的炮,我的口袋里装了很多,心里美滋滋的。团年饭很丰盛,我放开肚子吃。母亲总是笑着说,吃慢点。吃完饭,母亲就给我们洗澡,发压岁钱。压岁钱一般是5角,都是崭新的,我揣在口袋里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的甜。

大年初一,我们小孩穿上新衣聚在一起比谁的衣服最漂亮、谁的压岁钱最多、谁的鞭炮最响。大人则聚在一边抽烟一边讨论地里的庄稼。吃完早饭,母亲和父母就带我和小妹去外婆家,我记得当时人们走亲戚提的东西不外乎就是两斤挂面、10个炕炕馍、一斤红糖之类的东西,如今过年谁还送这些东西,人们一定会笑掉大牙,这些东西都成了一种记忆了、一种古董了。外婆家在半山腰上,离漩涡镇不远。我们刚走到外婆家时,狗叫了起来,这时大舅,二舅、三舅就笑哈哈迎了出来。

吃完饭,舅舅就带我去漩涡镇上看舞狮子和采莲船。

家乡最有年味的莫过于舞狮子和采莲船。舞狮和采莲船表演组合在一起,趣味十足。农村没什么娱乐活动,农闲时几个青年便组成狮子队,由师父教练采莲船和舞狮。到了春节,便在各村串联演出。舞狮前,先来上一通采莲船表演,玩采莲船的必是一位大美人,采莲船的四周还有几个姑娘在扭秧歌,姑娘的腰一个比一个细,这是年轻人的目光也跟着姑娘在扭动,他们一边看,一边评论哪个姑娘长的好,那个姑娘腰细。表演的压轴戏是舞狮,由两人合作扮狮子,一人扮武士,手拿铃铛作引导,狮子随着鼓点的快、慢、 轻、重,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回首匍匐,忽而摇头摆尾,舐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 ,翻滚,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最后就是舞狮的高潮部分来了,人们点燃花筒,把火星四溅花筒瞄准狮头狮尾,舞狮者就要躲闪,有时还要做出大义凛然无所谓的样子,这时更多的人手拿花筒冲了上去,舞狮者被浓烟和火星包围了,围观者一边叫好一边躲僻着火星。有时舞狮者扔掉狮皮,露出光光的上半身,大喊大叫,“来啊,向我开火!”有好事者就把花筒对准他,舞狮者不生气,反尔哈哈大笑起来,我们就视舞狮者为英雄。

如今日子好过了,家乡的年味却淡了,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去了,人们再也见不到舞狮子和耍采莲船了,再也见不到那种人山人海的壮观场面了……可是在这渐近的年关里,我的心涌起了回家的渴望。我渴望见到年迈的双亲,渴望在那浓浓的亲情中寻找渐渐失散的年味…

关于消逝的文章13:时光碎念

文/陈睿桥

转眼,时间便已消逝。而我,成了怎样的模样。从此,我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回想,曾经给予我最大成长的便是恋爱。

因为恋爱,我得以初次领略大城市的繁华与精彩。因为恋爱,在思想上我得以一直以来最大的进步与成长。

可以理解,每一个女孩心目中最浪漫的梦想是和自己心爱的人游遍这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曾经我也幻想,每到一个城市,谈一段恋爱,是融入这个城市,熟悉这个城市,让自己在一个新的环境有归属感的最快的方式。这样每一个城市在自己脑海里,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个城市都会有你故事的留下。

今后,我想过上这样的生活,其实我想开车,能够自如的安排一切,平安快乐地带领我的家人,去到很多地方,领略这个世界的精彩与美丽。我想让家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其实我想很有钱,能够随意给家里添置更多的物品,让自己的家变得更加精彩与乐趣多多。充满健康,笑声,热闹,温暖。

其实我很想找一个同样热爱运动的伴侣,每一天早晨,我们都会赶在日出之前去湖边,去海边,去田园小径,跑步,体会生命的活力与美好,体验出汗的淋漓尽致;会一起爬山,一边聊天,一边骑自行车很随意地去到任意一个地方,吃任意的东西,在任意一个地方歇脚。在每天的晚饭后,伴着夕阳,一起去散步,聊天,感受黄昏的美好,生命的祥和,人生的肆意。

其实我很想找一个能够和我说任意话的伴侣。无论吃着饭,睡着觉,无论深夜还是凌晨,我们都可以无所不谈,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感受语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滋润和作为我们感情的催化剂与润滑剂。

其实我想找一个能够和我一样,看重自己私人时间的伴侣。简单地说,彼此可以尊重对方的私人时间。我要用这个时间来看书,来写作,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生命,充实自己的人生。

其实我想找一个能够带领我成长,能够自如地处理好一切的另一半。

其实,我挺靠谱的。

关于消逝的文章14:消逝

“喂?麻烦帮我找一下林慧,哎,谢谢你,我等着”方言用脖子夹着电话,从怀中取出一根没抽完的烟,刚取出香烟,还没来得及点燃,电话那边有了回音。

“喂,谁呀?是不是方言?”电话那边是方言的女朋友,林慧的声音,能听的出女方有厌烦的感觉。

“没什么事,就是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你忙什么呢?这个周末回来能见面吗?”说完乘着空挡点着了那半只烟。

“这个周末还不知道呢,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活动,你也知道我们学校最近比较忙……”

“那你看吧,我想有时间能够相处一会……”

“哎,付丽,你帮我打个水,我去买饭……哎,你说什么,方言。我们要吃饭了,晚上还有课呢,不和你聊了”还有断断续续的话很显然不是和方言说的了,是和林慧同班的同学说的话了。

“我说这个周末……”方言似乎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好了好了,等我这个周末如果放假再说吧,就这样了”林慧说完等着方言的回应。

“……”方言没有回应。

“哎呀!你快点,就这样好不好?”林慧是有点急不可耐了。

“好吧……”深呼吸后从方言嘴中比较辛苦的露出了这两个字。

“好了,那拜拜”说完,林慧挂掉了电话。

方言慢慢的放下了电话,把手中烟的灰烬随手放在电话旁的烟灰缸里。

电脑还是如同往常一样开着,音乐中放的还是《彼岸花》。这首歌是林慧喜欢听的,奇怪的是方言也自称是对好听的音乐没怎么放过的人,可是在林慧对他推荐之前,他却从没听过。方言坐在电脑前面,看着电脑桌面背景的蒙胧美女图片,再加上歌词中的“我依然张望着,天黑刷白了头发……”这几句。他莫名其妙的又开始想着林慧了,更自然的是,点燃另一根香烟……

第二天,中午。

方言一回到家就拿起电话,拨通了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林慧的手机,关机。

这很正常,林慧习惯充电时关掉手机的。说真的,自我安慰是方言不多的优点中最突出的一个。也是他在从军时在部队学会的唯一一点。

宿舍的电话是通的,接电话的是女生很有礼貌,方言不敢认定此人是不是林慧,因为认错林慧的声音会让林慧觉得这是男人不该犯的错误中最严重的一个。

“麻烦您帮我叫一下林慧,谢谢”

方言隐约从电话中听到“林慧!电话!”

“喂”

“林慧吗?刚下课吗?吃了没有?”这些很平常的话几乎是方言每次打电话的一种模式,如果要改掉的话,方言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没吃,刚下课,准备去吃呢”林慧的声音不知道是电话的信号不好呢还是林慧真的是很疲惫,声音很小很小。

“是吗?那一会赶快去吃吧,刚下完雪,天气会因为化雪变的很冷的,别着凉感冒了”方言只能找这样的话题来关心林慧了,因为前面的回答很完善,虽然无奈。

“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林慧说完便没有了回音,这个举动让方言感觉到有一丝的尴尬,至于为什么会感觉到尴尬,方言不知道,也许只是一种感觉吧。

许久之后,多久?不知道,也许,许久就是许久,多久谁都说不清楚。方言才又小心翼翼的说“林慧,你想我吗?”

“不知道”这样的回答对林慧来说也是一种模式,是一种方言都早已经熟悉的模式,但是方言感觉到心里痛了一下。是不知道想不想?还是不知道爱不爱?是不知道心里有没有方言?还是不知道爱不爱方言?这些问题都在短暂的时间内回响在方言的脑海中,而且这样的回答让方言每一次都不知道怎样去回答或去接下一句。

“哎呀!你说话呀!每次都说我没话说,你自己还不是这样?说话呀!”林慧的脑海中还有那些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的各种节目,更重要的也许还有中午不可缺少的午饭,想到这里,方言只好面带苦笑的回答“不知道,你还是回答不知道”.当然,这样的回答林慧是听的到的,而那男人无奈凄凉的苦笑,林慧,看不到……

“你又来了,你怎么总是这样?!我都说了,我这个人有些话说不出口”林慧显然先感觉到的是方言这句话带给自己的不快。

“什么我又来了!我说的不对吗?每次我都问你,而你每次回答的都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知道?难道让你对自己爱的人说一句”我想你“就这么难吗?”方言被激怒了,也不知道为这样的事值得不知道这样的咆哮、这样的愤怒。但是方言确实是被这样不起眼的小事所激怒了。

“……”林慧沉默了,林慧擅长用沉默来对待这样的事件,因为这样的沉默不代表自己失败,反而代表林慧心目中所想的,对待方言无理取闹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你说话呀,你为什么不说话?”方言对着电话问着,但是态度却已经缓和了许多。

林慧没有说话,也许是在想着方言所说的话,也许觉得方言是那样的幼稚。

“林慧,你说话吧,我求你了”方言妥协了,被林慧平静的沉默逼于就范了,认输了。

“我不想和你说什么了,我要吃饭了”林慧是说话了,但是口气从那平静和微弱的音质中,方言体会到的不止是一阵阵冰冷,还有一阵阵无法抑制的痛楚,是心的痛楚……

“好吧,那你就吃吧,我想我们也该分手了,你给我的感觉是你根本不爱我,你只想着自己的感受,却没想想别人的感受。”方言的声音虽然没有再次变高,但是已经有点颤抖的感觉了。

“要是你觉得这样合适,那就随你吧”林慧说完了,但是没有挂断电话。

方言有点绝望的感觉,“好吧,那就这样吧,从此以后咱们两再也没有关系了,再见!”说完方言挂断了电话。

往事

一瞬间,方言感觉到家里的的任何东西都变的那样的灰暗。仿佛手中烟丝灰烬一般的颜色,没有了色彩,一切都变的灰暗了……

颜色是视觉的感受,听觉还是要自己去处理。方言转身三步走到鱼缸的换水器旁边,关掉了换水器。家中唯一的噪音被关掉了,却看到了鱼缸旁边的一瓶红酒。方言慢慢的打开了瓶盖,如同喝啤酒一样,大口大口的喝着,用红酒中略带的苦涩的醇甜伴随没有流下的眼泪一起落在胃里。看着电话,方言想起了自己的初恋女友,那个曾经那样深爱自己,却被自己的任性和无能所失去的女人。

那个女人在现在这个阶段叫做女人,在那个时候还是个女孩。因为区别是那时那个女孩伴随着方言,而现在,那个女人已经成为他人的妻子了。

当时方言刚刚初中毕业,以很糟糕的成绩考上技术学校,望着能够学习完后有个厂矿的工作。但是不爱学习的秉性左右着方言的思想,爱玩、爱闹、爱找寻蒙胧却不知所谓的所谓爱情。方言命很好,他所遇到的是班中最靓丽的女生,白芷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还有一头略长的秀发。难得的是那个时代很多女孩的心思很单纯,方言所遇到的这个女孩没有谈过恋爱,方言是这个女孩的第一个男朋友。方言那时的行径有许多的大逆不道,但是最为让人不齿的则是他会为所谓的哥们义气和无用的面子动手打女孩。这个女孩没有离开方言,因为方言是这个女孩唯一的男人。但是随着方言的堕落,方言失去了就业的机会,而女孩顺利的分配了,有了自己的工作。这个时候的方言也许是因为一事无成,也许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曾经的荒谬。他改了,改的只是行为,思想上更加复杂了。爱乱想,爱乱猜。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往好的方面去发展,女孩上班后有了自己的心思,自己的事业。方言对这些都知道很少,因为他能做的就是在家等待去当兵的消息,也许能够再次有工作的机会,虽然路会很曲折,但是那毕竟是路,方言不走,会有很多人去走的。一连很长时间,女孩没有给方言电话,也没有找过方言。方言的心里又开始了胡思乱想,至今看来,当时的胡思乱想也许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话说从前是不能这样推诿的。女孩打电话给方言时是没见多日之后了,方言内心中的委屈和有的一丝预感使自己变的疯狂,电话中用自己认为潇洒的口吻提出分手的理由,在三次挂断女孩的电话之后,女孩做出了认真也许是必然的决定,与方言真正的分了手。

是啊,这样的事是必然的,不存在什么偶然。所以事后方言再去找寻女孩的原谅的时候,一切都变的是那么的晚、那么迟……

就算是当着菜市口人群攒动的场景,方言跪在女孩的面前求哪怕可能的一次挽留感情的机会。还是那句话,一切都太晚了,太迟了……

那一天方言把好多年都不可能流的泪都流干了,放弃一个人和放弃一段感情都是伤人的,何况两份痛楚都伤在一人的身上。为什么这样说呢,很多人都说,感情伤害是彼此的。对于这句话方言也没有异议,但是方言从军四个月时因为心与怀念的作祟使方言忍不住打给女孩一个电话。而当女孩把方言的声音当成新结识男友的声音说出甜蜜话语的同时,当发现是方言而不是新欢,对方言解释时。方言碎了,不光是心,全都碎了……

爱情不是小说,想等待峰回路转的结局,等到的只会是自己的心痛。

方言在部队努力的去忘记这个让他支离破碎的女孩,但最后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人永远都不可能忘记自己的初恋,只可能淡忘,直到一丝不剩”.当然,这些只是理想上的认为。就像是共产主义一样,说的直白就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但是这是一种信念和值得去奋斗的目标,在这方面方言认为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没必要像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那样执着,能忘记多少就忘记多少吧,没必要刻意,刻意的话也就是没有忘记,顺其自然吧……

回来后的方言没有办法,对于任何一个复员的退役军人都是一样,等待,有目的的等待。

回来后这个原本方言认为不会有什么太大改变的世界变了,方言在部队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说自己不会随波诼流的变化,怕自己的朋友不认识改变后的自己。但是自己的退后一步和世界前进的一步成为了差距,这样的差距如同测量前和测量后的绝对误差一般,方言的思想也产生了误差,跟不上了很多,好的有,不好的更多。总之,跟不上。

方言认识林慧也是在这一段方言闲置的阶段,恰巧林慧这时也是刚刚考上大学而放假。一段感情随着林慧曾经男友对林慧的欺骗,很简单的转移了。爱情有时候被许多人说需要质量,既然是一种“量”,那么就会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不会消失,只会转移。转移到了关心林慧的方言身上。方言很喜欢林慧,也觉得随说不是很辛苦的得到,但是也心疼过、也颓废过,这样的感情要珍惜,不能像失去那个女孩一般,再次失去。看着电话,方言脑海中出现这些曾经种种的影像,方言拨了林慧的手机。因为方言很清楚,要是失去,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能再次找到自己动心的宿缘。也许林慧是对方言很淡化了,也许一切都真是个美丽的误会,但是方言不愿意就这样放弃一段感情,一段曾经让自己如痴如醉的美丽爱情。方言宁愿一切从新开始,只要不失去林慧,什么都可以。电话通了。

小事终结

林慧在哭、怎样的哭泣只能是方言自己来猜测,因为电话不是可视性聊天。

“对不起,慧。你别哭了,是我的错,请你原谅我好吗?”方言的声音没有刚才的一半大小,温柔好像有时候就是取决于声音的大小。

“你总是这样,每次都给自己留下余地,一句对不起就行了吗?要是我也伤害你再给你说对不起,你会好受吗?”林慧越说越激动,这对方言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感觉,因为方言得知林慧哭泣的同时,心里有开心的感觉,因为这代表林慧对方言的话还有感觉,还知道委屈和生气。其实这也是一个真理,要是连恨都不恨自己爱人说的令人气愤的话,那称为爱人也就滑稽了。

“好了,别哭了,都是我的错,你别哭了好吗?”方言此刻和刚才气焰嚣张的不可能是一个人。

“你老说你错了,你错了,可是你改过吗?”林慧继续为自己所受到的委屈倾诉着。

方言愕然了,心想这一切难道都是自己的错吗?事情的起端只是林慧不愿意说想念自己,而是用一句“不知道”来替代方言倾尽肺腑的热情。难道你林慧就没错吗?我是那么的爱你,而用真心真意的话语换来的就是一句“不知道”?这些能说吗?不能说。这个时候,男人啊,你最好悄悄的,这些只能你用来自我发泄时笑自己的愚昧,只能说自己发贱,人家都不知道,你为什么要问人家呢?以前都有过这样的回答了,不接受教训还执着个什么劲呢你?

“……你和我都不是小孩子了,你有你自己要做的事,我也有我自己要做的事,一天打八个电话不烦吗?不是除了有爱就可以什么都不做了……”林慧继续的话让方言觉得自己真是没用,不是为自己没有事做而感到没用,而是觉得自己从前有用一点的话,现在忙于事业的自己也许会对不知名的某个女人说林慧所说的这番话。

“你说的都对,是我的错,我改还不行吗?你就别哭了”方言觉得要妥协就彻底一点,半推半就是女人才有的举动,也许这样做有失尊严,但是对于没有事业的人来说,要那么多的尊严没有丝毫作用和用途。

听着电话中林慧还是只有抽泣,没有话语。方言再次道歉“你别哭了,我真的改正,好不好?我给你买了一本《安妮宝贝》全集,做为我道歉吧,好不好?”方言没有怎么看《安妮宝贝》的书,但是方言知道林慧很喜欢。

“你说话呀,是不是不要?”方言试探性的话语有了回应。林慧说“我要!”

方言叹了一口气,原本是自己的热情比不上一句“不知道”.现在是自己的真心道歉比不上一本书……,看着现在的事态由坏变好,方言内心不知是想哭还是想笑。

“那你就别哭了,书是视觉上的享受,音乐是听觉上的享受,你还想听谁的音乐?我立刻买给你”方言寻思着争取事态不要在起什么波澜,就此了结也许是好的结果。

“我不要”林慧回答。

“不要书?”方言说。

“不要音乐,只要书”林慧还是没有方言思维混乱,很清晰的知道什么要,什么不要。而方言现在只知道,什么都不要,只要林慧笑。

“那好,等你回来就给你,你就别生气了”方言此时有点比刚才更颓废和无力的感觉,而这个时候觉得什么又都是值得的。

“你以为惹我生气就付出这些就行了?”林慧所有的话都没这句让方言心惊胆战。

“当然不是,这只是个道歉的开头,等你回来,我再亲自向你道歉”方言已经知道自己不要脸了,已经妥协就代表自己可以不要脸了,况且只有彼此知道。

“那还有什么指示?我以后还打电话给你吗?”方言不知道自己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现在知道问清楚再做,也许是对的,只是也许而已……

“恩,一天一个吧,一天打那么多又没什么好说的”林慧的胜利证明女人在这个时代的稀少,要是很早以前的人都想生女孩,而男孩比较少的话,也许方言就成为嫌电话多的人了。

“好吧,那就这样吧,一天一个,那我先挂电话了,你忙吧”方言身上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去悲伤或是愤怒了,只有平和,也许方言会长命百岁,因为方言已经没有什么脾气了……

随着林慧一声“好,拜拜”.方言没有轻松多少,又陷入了回忆。

那时林慧刚有自己的电话时,刚去大学上学时,要求方言一有时间就打电话。而方言很高兴这样的做法,也很配合,因为方言认为这样的恋人是甜蜜的,这样的想法在很多人思想中是一种幼稚,而方言觉得,那是妒嫉的人说出的自我安慰的话。一段时间后,林慧仿佛渐渐的忘记了自己曾经说过的话了,忘记了是自己要求方言每天打八个电话的了。而方言呢,也陶醉于每天其实真正没必要去打的电话之中了。方言也认为是自己打电话太多打扰了林慧了,但是方言知道的一种感觉,是林慧只认为的数字。一天八次的电话不是认为有那么多的话要去诉说,而是方言只是想听听林慧的声音,知道林慧一切都好,哪怕见不到面,但是上次方言从电话中听出林慧因为感冒而嘶哑的声音,确实很担心林慧,也知道每天多打几个电话能够让方言感觉到林慧离自己并不遥远,仿佛就在身边。当方言想到这里的时候,眼眶中有那眼泪在转,但是不会流下来的,因为那是委屈,而不是感动……

林慧

过了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这样的平淡的过着。方言不敢造次什么了,免的把也许可以有的未来幸福美满都抹杀了。老实点,这是方言认为该做的。每天一个电话给林慧,这些是应该做的。每天不要多打一个电话,因为这样也许会让林慧感到很厌烦,这样没意思,真的没意思。本来是种好事,感情就是这样了,想了就打电话,近了就见面。但是如果电话或是见面都会起到反作用,那么就不具备它的意义了。

慢慢的,方言的电话少了,有时候一个星期只打三个或更少。林慧在想,也许是这个方言真的想通了,知道自己打电话多了很烦人。并且林慧也想着自己的这个两人领导位置的稳固和自己的先发制人权利的无上高明手法。方言是她的,因为方言听她的话。至少在自己也许会在以后变心之前,方言是不会离开她的,并且还是那么的听话。不知道是感到幸福还是心里的舒畅,林慧感觉很好,要多好有多好。

这个星期,方言竟然一个电话都没有给林慧打。电话少是林慧所惬意的,但是没有电话真是太令人气愤了。这个方言胆子也太大了,林慧心想:我只是让这个家伙少打几个没有意思的电话,也没有说一个都不打。看我这个星期回去怎么收拾你这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混蛋!反正电话我是不会打给你的,你以为你是谁呀,我怎么说也算是漂亮出众。找谁都比找你方言强百倍,你有什么好摆架子的。想到这里,林慧自信的对着镜子把自己的唇彩再次画的端庄美丽而不妖艳。

还有两天,就是周末了,算起来也有十天没有电话联系了。哎呀!那门口站的不是方言吗?你个混蛋可算是出现了,不过这么远来学校找我,也算是他有诚意了。

“方言!你给我滚过来!”林慧冲着学校门口大声喊着。

但是方言对着林慧凄然一笑,转身向着学校的相反方向慢慢离开了。林慧大声喊着方言,方言就是如同没有听到一般,越走越远……

“方言!”林慧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时间没有错,是中午休息时间。宿舍的其他同学被林慧的这一举动先是吓了一跳,随后一同大声的笑嚷起来。

“想方言了吧?当时方言一天那么多个电话找你,你还嫌人家烦,我们这么多女孩都那么羡慕你有方言这么听话的男朋友,对你又体贴、又关心、又温柔,可是你……”

“就是,林慧,给方言打个电话吧,想人家就给人家打个电话嘛”付丽也同意其他同学的意见。

“我才不打呢,我就不相信他不打电话给我,要是他真的一直不打,就证明他喜欢别人了呗,不喜欢我了呗。”林慧倔强的性格是她朋友都清楚的,知道劝了也没有用。

“好好好,大小姐,你别打,方言这样懂得关心女孩的男人,你大小姐不要会有很多人抢着要的,走吧,要上课了”付丽说完拿着书向外面走去。

林慧暗想:方言真的喜欢上别的女孩子了?真的不喜欢我了?方言不会这样做的,不会的!

看着同宿舍的朋友们一个个出门去上下午课,林慧成为宿舍的最后一个人了。林慧拿起了电话拨通了方言家中的电话,她知道这个时候方言会在家的……

电话在嘟嘟的响着,怎么对方言说?还是先骂他一顿,问他为什么不打电话,问他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指示每天打个电话了?问他为什么原来每天打八个电话,而现在一个电话都不打了?想到这里,电话还是没有通,林慧不知不觉的眼泪流了出来。为什么呢?是生气?是委屈?还是别的什么?林慧不知道……

电话打通了,然而让林慧所有预先想好的对白都作废了。接电话的是方言的妈妈,声音是那么的苍老,没有原来的活力的声音。

“阿姨,我是林慧,方言在吗?”林慧保持镇静的语气询问着。

“林慧……林慧,方言他……方言他遇到车祸,去世了……”

林慧手中的电话掉到了地上,林慧的周围变的无声了,颜色变的灰暗了,如同当时方言手中灰烬的颜色,灰暗了……

方言的葬礼很简单,因为方言只是个未到而立之年的青年,工作也没几年。葬礼上,方言生前最为要好的两个朋友,无声的哭了。方言年老的母亲悲痛欲绝的泣不成声,而平时很少与方言说话的父亲,眼中含着泪水叹息着,叹息着……

而这一切,都是事后方言的朋友对林慧说的,因为方言的葬礼那天,林慧不在场。那时林慧还没意识到方言没来电话是出了什么事,只觉得不来电话很正常,因为方言怕她嫌烦,怕电话多了她会烦,怕一天八个电话她会烦,她烦了会生气,也许时间长了会离开她烦的这个男人--方言。想到这里,林慧哭了。这次是真的是想方言了,真的想方言了……

“林慧,还记得我吗?我是杜伟,方言的好朋友”和林慧说话的是方言生前比较要好的朋友。

林慧点了点头,随着点头的空挡,滴滴的眼泪再次找机会滑落在林慧的衣服上面。

“你别太伤心了,方言生前一直说你对他很好,说你们虽然一个星期见一次面,但是每天打很多电话,方言很开心,我想他也没想到这么快就会离开你的,所以你……”杜伟还没有说完,林慧也已经哭的不成样子了。

很多人都死去,很多人还是要面对死亡。每个人都会面对死亡,没有人可以逃出死亡的手掌,都有妥协的一天,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是只要活着一天,那么这一天就得生活,就得活着。没有什么事值得人悲伤一辈子,更没有什么人值得悲伤一辈子……

林慧得知方言已经永远的离开的时刻,宿舍中林慧的同学和朋友都劝林慧振作起来,而方言的名字则成为了禁句,因为林慧自己想到方言时都会痛哭很长时间,更有多情善感者,会陪着林慧一起哭,更不要说别人提起了。

方言离开整整一个月的当天,保险公司的人找到了林慧,告诉方言的保险单中有一份受益人是林慧,当然还有两份是方言的父母……

当提起方言的名字时,林慧再次哭了起来,那是一种无法抑制的痛。此时宿舍的电话响了起来,林慧跑过去一把接起了电话

“方言!”

电话中一个惊慌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对不起,打错了”说完挂了电话。

林慧对着电话泣不成声的喊了一声“方言!我想你!”

原来,这世界上还有一种比生与死还要远的距离,它的名字叫做“逝”

后记:女人也好,男人也好。在一起的时候,不想像分别的苦。而想像分别时苦的人在平时被人成为很可笑的人。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这个时代彼此真情如此的人有,但是毕竟很少。多年之后,林慧还是会成为他人的妻子,笑着依偎在她爱人的身上。偶然想起方言时,也许只是收敛一时笑容,怀念那么一分钟。有一件事是绝对可能的,那就是,林慧不会嫌弃她未来爱人电话会很多,她也绝对不会烦什么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