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文章

请欣赏开学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开学文章1:开学

文/王吴军

开学了,我要到县城里的中学去上学。家里离县城有二十五公里,又不通车,中间还有一条大河,只能步行。正是阴雨连绵的季节,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就是一刻也不停下来。开学恰逢这样的天气,真是急死人。

清晨,母亲早早起床做好了早饭,我和父亲吃了饭,父亲披上了家里的那件旧雨衣,然后,他把我开学要带的行李扛在了略显佝偻的背上,把雨伞扔给我,弯着腰往前走了。我打着伞,只背了个书包,跟在父亲的后边,在母亲追到门外的一句句大声叮嘱中,走上了村子通往外面的小路。

刚走出不到一公里,父亲脚上的那双破胶鞋里就灌进了水,每走一步,都会发出“咕叽”“咕叽”的响声。望着父亲佝偻着背扛着我的行李使劲朝前走的身影,我的心里热乎乎的,又有些酸酸的。

走了十公里的时候,雨小了。我和父亲来到那条名叫桃花河的大河边。抬眼望去,我惊呆了。大约半里宽的河面,水流湍急,河水裹挟着树枝、青草、泥沙,咆哮着滚滚流淌,浪虽然不大,却一个接着一个,像雪崩一般重叠起来,直晃人的眼睛。我不禁犯起愁来,这可咋过去呢?于是,我对父亲说:“爹,河水这么大,咱不如回家等上一两天,等河水下去了我再去上学吧!”

父亲听了我的话,扭头看了看我,板着脸说:“刚刚开学你就想耽误上学,能学好吗?”然后,父亲又抬头望了望水流湍急的河水,沉思了一会儿,他转过身,看见我愁眉不展的样子,又安慰我说:“孩子,别发愁,老话说,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你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去顺着河看看再说。”

还没有等我说话,父亲已经佝偻着身子顺着河朝上游大步走去。我站在那里,望着父亲走了很远,只见他又默默地转身走回来了。来到我的面前,父亲偷偷瞅了我一眼,好像生怕我问他什么,没有停脚,又大步朝下游走去。起先我还能听到他的脚下发出的“咕叽咕叽”的响声,后来,一点响声也听不见了,只见父亲佝偻的身子在远处的雨中晃动,渐渐在一高坡处拐了一个弯,不见了。足足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父亲才从下游笑呵呵地回来了,还没等走到我的面前,他就摆手招呼我:“孩子,下游能蹚过去,走,咱爷儿俩去下游试试。”

我跟着父亲顺着河边朝下游走了两三公里。父亲停下了脚步,扭头对我说:“到了,我刚才看了看,这里河面的水比上游流得缓慢一些,刚才我下河试了试,蹚到了河中间,河水也就到大腿深,别怕,你在我边上走,水流急了你就抓住我的手。”

我和父亲脱下了长裤子,和伞放在一起。父亲把这些东西全拿在自己的手里,绑在他背上扛着的行李上,依然只是让我只背个书包。我把上衣的下襟装到短裤的裤腰里,父亲伸出右手拉住我的左手,我和父亲下了河。

开始走进河里的时候,我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在河里蹚了一会儿,水越来越深,我觉得眼睛发花,心“砰砰”直跳,有点头晕目眩,上半身直往河水里倾斜。父亲一看,使劲拉了我一下,不料,他背上扛着的行李也在慢慢下坠,父亲急忙使劲把行李往上扛了扛,看得出,他也很费劲,说话也不像平时那么力气十足了:“孩子,别低头看水,要抬头往前看,对,别老是盯着水看。脚下要踩踏实,然后再迈步,别心慌,稳住神!”

父亲在一句句地提醒和叮嘱着我,同时,他的右手仍然死死地拉着我的左手,毫不放松。

到了河中间了,我的心一下子又提到嗓子眼了,眼睛发花,头脑发晕,这时,一块石头在水下擦脚而过,“哎呀!”我轻轻叫了一声,竟然迈不动脚步了,身子朝前一栽,父亲急忙一把将我拉了过去,我悬在了父亲的臂弯里,父亲用手揽着我,一步一挪地朝前慢慢走着。我的两腿随着父亲的脚步慢慢朝前挪动着。我看不见父亲的脸,只听见他呼哧呼哧喘气的声音,有几次,父亲几乎滑倒在河水里,但是,他仍旧牢牢地用手臂揽着我,挣扎着在水中站稳了脚跟,然后,喘息着又继续朝前走去。

终于,父亲和我到达了大河的对岸。父亲的脚刚一离开河水,我看到他的身子摇晃了一下,踉跄了几步,倒在了河滩上。我连冷带怕,浑身直哆嗦。父亲急忙抬头安慰我:“孩子,你别怕,爹没事儿,歇一下就好了。”说完,父亲爬起来,帮我把裤子穿上,又把伞递给我,才去穿他的裤子,一边穿一边笑呵呵地嘱咐我:“孩子,咱爷儿俩跑几步,一会儿就不冷了。”

我跟着父亲小跑了好一阵,果然身上不冷了。父亲见我的精神好多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父亲佝偻着背扛着我的行李依然走在前面,我在身后跟着他,望着穿着旧雨衣和破胶鞋佝偻着背扛着我的行李努力朝前走的他,听着那灌满了水的破胶鞋里发出的“咕叽咕叽”的响声,我鼻子一酸,泪水就涌了出来。

前面就是那条通往县城学校的大路了,我在朦胧的泪光中望着父亲那虽然佝偻却无比坚毅有力的背影,用手擦去了脸上的泪水,然后,我紧跑几步追上了父亲,迈开大步,昂首挺胸,和他一起朝前走去……

开学文章2:包装纸

文/张林薇

开学季,小学校边上的小卖部里,秋天活生生被挤回了夏天。小孩们争先恐后地购买一种塑料制的包书膜,他们要给刚刚发的新书穿上新衣。正午的秋阳下白花花一片,白塑料的反光比阳光更耀眼,空气中弥漫着微微呛鼻的味道。

这种自粘的包书膜不需要折和裁,书塞进去,边缘自动粘合,整齐划一如同刚从生产线上输送出来。虽然材质可疑,但很少有人对其质疑,小孩们也以整齐划一为标准,我曾建议儿子用真正的纸张来包新书,他立场坚定地反对:全班同学都用这个来包书,我才不想被人笑话。刚念小学时,上课铃响了他还置若罔闻兀自蹲在校门外捡卡片玩,现在,他早懂得自觉排队看齐前面的后脑勺,穿着大号的涤纶校服向队伍里一晃,目送的我有一瞬间分不清他和学生甲以及学生乙的区别。

总觉得还是老式的全一些。就像从前的草纸,草制的,虽糙,却是真的纸。这样一想,一股昏黄的旧味就落下来,像是十五瓦的钨丝灯泡在老屋的夜晚散发出的那种光芒。从前的包装纸一打开,里面包着的都是令人怀念的物事。冰糖馅的青红丝月饼,本色草纸包得方方正正,上压一小片红纸,绳子一扎(连绳子都是纸捻而成),就是上好的礼品。打开它的那一刹那,就是老人和小孩子盛大的节日。此后,节日过了,纸包或许被放在枕头边,一层清油浸透那包装纸,岁月里一小片透明的斑点,带着隽永的甜蜜和怅然的心酸,永远印在童年的记忆里。

还有一种包装纸是稍厚略硬的,叫做牛皮纸,很多时候取自水泥包装袋。抖净灰尘,铺展平整,折出硬朗的线条,正合于包书。包得有棱有角的,封面上用自创的美术体勾出课本的类目,一笔一划刻上名字。那时的课本还带着墨香,被这样的包装纸裹了一学期,到了期末,包装纸的折痕自然断开,露出莺飞燕舞欢歌笑语的课本封面,俨然还有精心保护的新意,只是页脚已经翻卷得不成样子。

那时的女孩子们喜欢精美的糖包装纸。每个人手里都积攒一些。有时把糖纸折成小扇子,有时折成蝴蝶结,攒多了还可以串成窗帘。记得有一年春天,我们把许多张紫色的糖纸折叠,抽根长线系成一串,牵着在风中跑,糖纸在风中飘摇,飞着飞着就成了一群紫色的蝴蝶,村路边的小花小草和伏在草丛里的蚂蚱都看呆了。

香烟的包装纸比较实用。男孩子将各种牌子的烟纸集起来,叠成三角形的纸炮,傍晚放学回家,聚在路边玩到天黑。爱学习又家境不好的孩子则在烟纸背面的空白处练字。前几天看到一位作家,展示自己小时候在烟盒包装纸上创作的连环画,无师自通,惟妙惟肖。简陋的包装纸,安放了乡村孩子最辽阔的幻想。

时代变迁。包装纸越来越华丽,包装的光芒遮蔽了物品的本质。譬如被冠以高档之名的月饼,居于华屋之中,身着绫罗绸缎,仿佛包的不是月饼而是一个嫦娥。面对越来越多建立在资源浪费上的华丽废品,一部分环保意识觉醒的人们,希望物品回归到物品,本色回归到本色,但五光十色的时代,人们的视觉已经被刺激得无法回到平静的从前,过于朴素的包装总是不受人待见,一些人情和心意似乎惟有华美才能证明其重量,于是包装上只好卖力的华丽。那么,包装纸回不到从前了吗?也未必。网上的高山小土豆热销,超市里的本色秸秆纸备受欢迎,事实证明,回归朴素,并非不可能,只不过回归的途径仍是离不开“包装”二字。就像山野不叫山野,叫原生态,小土狗不叫小土狗,改称中华田园犬,内容没变,感觉上磅礴大气了些。

开学文章3:把自己照料好

文/庶草繁庑

高一开学,我带了一套换洗衣服,去住校,离开时,买了行李箱,分数次把三年以来的积攒拖回家。大一开学,我带了一个行李箱,去住校,离开时,搭小姐妹男朋友的顺风车,把能带走的尽数塞入人家的后备箱。

每段学生生涯,都会很珍惜自己身边的一切,一个衣服标签,一只商场的塑料袋,一张发票,一个衣架,写过的一本本日记,还有很多细节上的回忆,总是把它们一一整齐放置。

我来广州的时候,只一个背包就来了,现在我已经有一个容身之所,里面的一切,大到厨房电器床单被褥,小到小夹子备忘簿,甚至一个抹布,一盆鲜花,都是用工作的薪水给自己准备的,十年了,把自己照料的很好,很会宠爱自己娇惯自己。

离开家后,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与自己对话,对,是我和自己,渐渐变成我和你,你就是自己,我有时候会像你提出问题,你回答我,或者我想要什么,你满足我。

喜欢花,我就给你买一盆花,细心照料,拍美美的照;想去运动了,我就给你买一套新的运动服,把时间空出来,陪你出去一整天;想吃汤圆,我就给你煮一锅,让滚烫的甜腻温暖一整夜冰冷的夜晚;你有轻微程度的洁癖,我就给你把衣服被褥洗的干干净净,晾干叠在衣柜里,恭敬整齐的供你挑选;你时常把生活写入文字里,我在空余时间把它整整齐齐的排版好,保存好。

进入一段两个人的生活,把之前对自己的照料乘以二,因为能力局限觉得周身乏力,觉得对方更为重要,结果自己不能得到妥善的照顾,一身疲累狼狈不堪,尽管如此,对方可能也不觉得在这份悉心照料里得到幸福快乐,那这段两个人的生活与我而言,究竟又是什么呢,它不是所期望的幸福爱情,而是变成了自虐。

很小的时候,内心是爱美的,最爱家里的家具,一面墙一面墙的镜子,大人都不在家的时候,常常偷偷穿妈妈的凉鞋,常常偷偷把小姑的口红抹在嘴唇上,常常拿被单裹在身上做长裙穿。每次剪头发都会哭,难过不能扎俏皮的长辫子昂首挺胸地甩来甩去。

小学时候的爱美是认命的,那时候别人嘲笑你的丑,都是真的丑,因为那些别人都还是孩子,还不懂的掩藏修饰,还不懂得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我那么要强,那么不习惯孤单,怎么能让自己被孤立,那时候只能让自己在学习和玩游戏的时候厉害一些,届时比赛的双方都想拉我进去他们的阵营,毕竟孩子的世界,被游戏占了大半,学习差的孩子会来找我抄作业,学习好的同学也不会因为嫌我笨而不理我。孩子就是那么真,在学习和玩耍中忽略了彼此的面貌。

初中的时候,有些俊俏的男孩与漂亮的女孩子,他们羞于抵抗别人奇怪的眼光,偷偷地书信,偷偷地约会,也有些张扬跋扈的少年少女会把他们没有任何结果的爱情渲染的轰轰烈烈,当然那些都是些长相标致穿着清爽的学生,因为世界已经变的大一些,学习也不是太好,游戏在这个年纪也是不太欢喜了,爸妈也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奔波在外,所有的绝望都来的铺天盖地,翻看那个时候的日记,写的都是眼里的风景,心里的感受,风景是自己的,写的清澈明亮而且悲伤,那时候心里的任何一种难过的感受都是成次方放大,那时候同学之间MP3都还没有,音乐靠听磁带,小镇上没有图书馆,只有一家租书的店,成长来的太突然,让人来不及做准备,来不及感受少年时的青涩自卑,其实也是美。

开学文章4:父亲是一张美丽的书皮

文/江志强

又逢开学季。孩子背回满满一书包书。接下来的事,就是包书皮。现在包书皮很简单,有现成的塑料透明书皮,美观,适用。然而,传统意义上那份特有的包书皮氛围,如今的孩子却难以体会。

三十年前,我读小学。那时,塑料书皮还没有问世。怎么办呢?拿牛皮纸包,如果没有牛皮纸,就用报纸或者其他纸包。总之,新书发下来之后,必须在第一时间穿上“新衣服”。否则,将面对老师严厉的批评。

年幼的我,笨手笨脚,哪能干得了这种高技术含量的活呢。因此,这个任务便落到了父亲身上。父亲没文化,看不懂书中内容,却有一双巧手,每当接手这项“工程”时,总是一脸幸福。他精心准备好剪刀、浆糊、尺子、纸张等器材,然后开工。他拿起牛皮纸一抖,将之铺于桌上,用双手抹得平平展展。接着,将书放到纸上,拿过铅笔,沿着书的边沿划线。线划好了,将纸剪开,按书的大小,认真折叠。折叠过程中,父亲握着剪刀,将那些不规整的边边角角剪掉。

我呢,老老实实地坐在一边,认真地看着父亲包书皮,情不自禁感叹起来,父亲虽说“大老粗”一个,却很适合干裁缝。父亲似乎没听见,只顾包书皮,所有的心思,都钻进了书皮里。

包书皮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粘贴。这道工序做不好,书皮与书随时都可能分离。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回浆糊不够用,我和母亲急得不行。父亲却微微一笑,满脸淡定,只说了三个字:“有办法!”

说着,父亲走向厨房。小米粥刚刚熬好,他以米粥代替浆糊,将书皮粘得结结实实。我和母亲既诧异又担心。诧异的是,父亲竟然就地取材,想出这么一个怪招。担心的是,就这么将书皮粘上,能行吗?父亲却很有把握地说:“绝对没问题。”

果然,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时,不少同学的书皮早已开缝,而我的书皮,依然牢牢地跟书粘在一块儿,永不分离。

上了中学,书越来越多,老师们对包书皮已不作要求。可每当发了新书,父亲总是不辞辛苦,给每一本书包书皮。他当初说的一句话,牢牢刻在我心里:“我没文化,也只能为你做这些了,好好学吧!”

瞬间,我被感染。心里装的全是温暖,是爱。捧着一本本包了书皮的书,去学,去拼。

没有文化的父亲,不正像一张坚实而美丽的书皮吗?时刻保护着我,鼓舞着我铿锵前行……

开学文章5:写在开学季

文/YOYOCICI2002

又是一年的开学季,每年总会有那么多既相同又不同的感触。在这个信息化如同碎片日日冲击我们头脑的年代。再次选择这个方式来让自己沉淀下来……

大宝进入小学的最后两年,开始所谓的升学前的紧凑节奏。感觉每天还是要说很多同样的话,但每次都和自己说:下次一定要改,一定要改。当代的父母并不好做。孩子受到的种种的信息远比我们那时要多。

小宝也进入了所谓的小叛逆期,什么都想尝试,但有时又很胆怯。一天到晚跟在姐姐屁股后面。如果姐姐的COPY件。

我是独生子女,我没有感受过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带给我的那种奇特的感觉。但这两年多来,姐妹的种种让我深深感到血浓于水的感觉。虽然小的还是那么不懂事,大的有时也要和她吵一吵。但一体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这或许是这辈子给她们两个彼此最好的礼物了!

昨天姐姐忽然说:妹妹是不是以后会比我更聪明啊,她一直用左手,她还老是吃那么多的鱼……我们都哑然失笑了,可能平常这两个强调了太多。晚上也和大宝说了,不是说聪明不聪明,而是妹妹或多或少会以你的发展为参照标准。所以你要让自己更优秀起来。当然,你对妹妹的关爱已经表现得很好了!

从没想过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两个宝宝的麻麻。我的人生轨迹因为这改变了很多。有时还是会很迷茫。希望每天这样的梳理能让自己有一个新的突破口!

开学文章6:一切安好

开学一段时间,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没有什么大的波澜也没出现太大的坎坷。每天不间断的学习英语不免让我感觉有些乏味和效率低下。不过还好啦,谁让咱想上进来,嘿嘿……

慢慢的感觉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买资料报辅导班等等等等,需要记下相关的一笔笔的开销。这些天逐渐的也习惯了一个人走走停停,每天早上起床发会楞、洗刷、吃饭、打水去自习,简单的生活不断地循环,也挺好的,什么时候想干啥了随时可以,一个人也许在做决定的时候就显得很方便。就像一个同学说的,习惯了就好了,慢慢的也会享受这种一个人独来独往的生活。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从每个下决定到父母的全力支持,总觉得自己很幸福,能得到父母的支持做事肯定也轻松的的多,有个依靠至少再无助的时候也不会显得落寞。这一次注定又是不小的花费,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父母义无反顾的支持让我很感动,渐渐地才体会到原来父母是那么那么的爱我们,这个世界不会再有比他们更爱我们的人、更希望我我们好的人,而我需要做的事不要让他们失望,虽然现在没法在物质上回报他们,至少要在精神上要让他们觉得幸福,让他们知道我多么的爱他们!

加油吧!2012!加油吧!以后的每一年!

开学文章7:开学·毕业

文/朱子岸

2013年9月1日,星期天,如期开学,从此我踏进了中学的大门。

这时候,我偏偏想起了小学毕业的情景。那天,我像往常一样走入教室,看着一张张熟悉的笑脸,我心里是何等兴奋,又何等悲伤,因为今天我们就离校了,再也没有小学生活了。我来到那熟悉的课桌旁,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加入到同学们对毕业的感想和对未来打算的交流中。

同学们正激动着,班主任王彩艳老师走了进来,原本喧闹的教室突然变得鸦雀无声。王老师仍像以往那样认真严肃,又强调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课程在暑假的复习计划。接着把毕业证发给每个同学,又把纪念册一一递给大家。她望了同学们许久,好像想说些什么,可就是开不了口。她擦了一下眼睛,缓缓从讲桌底下拿出一个大纸箱。“是什么呢?”我想,“难道是学校的毕业礼物吗?”只见王老师忽然神秘地笑了笑,把箱子底朝天一扣,一大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东西倒了出来。同学们站起来伸长脖子向前一看,才知道那些都是老师过去没收的各种玩具。有扑克牌、三国杀、弹弓、水枪、游戏机,还有零食,漫画书。教室里一下子出现了轻松惊喜的气氛。这些东西都是同学们原来喜爱的,不舍得的。想到当时有不少同学都因讨要玩具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恳求老师,但是今天大家都很淡然,有的忍不住噗哧地笑了,显得十分开心。“现在,凡是这里面有你们谁的东西,都各自领回去吧!”王老师做了一个分散的动作,笑眯眯地看着她的学生。可是过了好久,都不见有人上台去领。“哎,你们原来不是哭着闹着吵着都要你们的东西吗?怎么现在归还大家又不要了?”王老师话里有话地说,再看那些曾经被没收玩具的同学,早就红晕染满脸颊了。

王老师说,可以走了。我便告别同学们,若有所思地走出小学校门。

想着那金色的校门,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想着敬爱的老师,亲切的同学们,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小学生活是多么地让人留恋。童年里的六年,它很快就过去了。

虽然今天是中学生活的第一天,但这三年也会很快过去的。中学的乐趣比小学多,中学的课程也比小学的重。我加倍努力才能适应中学的生活,但愿我不留下遗憾,但愿我能在中学更上一层楼。

今天开学了!

开学文章8:拨开迷雾,眺望未来

明天开学,今天陪妈妈来姥姥家。

姥姥很多年都是和妈妈的关系不太好,俩人性子都那么要强,说话不饶人,简直就是俩活火山。但是妈妈却像姥姥都很孝顺,前年在铁北为姥姥姥爷买了一处房子。我四岁之前一直是姥姥带我的,每天夜里给我用奶锅熬奶,在我走的那天晚上,半夜起来好到处找我。

今天的我因为例假肚子疼,疼的在屋子里手足无措的。听见姥姥在外屋说,我把走时候的唐装都准备好了,白衣白裤也都买好了。当时我的心难受极了,却在表面上云淡风轻,开玩笑的说,我孩子好指你带呢。姥姥就笑了。

妈妈开车的时候对我说,姥姥姥爷以前也没过过什么好日子,你姥姥现在也是觉得生活不错了,也老了,对什么都是不要求了。妈妈说姥姥把她的妈妈的照片拿出来说想她的妈妈了。妈妈哭了,长这么大妈妈哭得次数一只手都可以数出来,大多都是以为父母。

其实我的眼泪也止不住了,姥姥的身体不好,多年的糖尿病,很多的并发症。我是很幸福,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我都有。但是也意味着总有一天会失去,我知道那是多么痛苦的事。我真的希望他们一直活着,等我有出息了孝敬他们,是啊,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平时的时候就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去为他们干干活做做家务,时常给他们打打电话,从现在起我要更努力一些。

为了他们我也要努力,既然享受他们给的温暖幸福,定时要有所回报的,这是我的义务和责任。忽然看明白了很多事都是过眼云烟,珍惜在你身边的人,亲人,善待他们就是在善待自己,当我们步履蹒跚,也是渴望有人搀扶我们走的。

夕阳余晖,仿佛看到了我的未来,与你们,在一起。

开学文章9:大师的开学季

文/古滕客

又到一年开学季。莘莘学子结束了快乐的暑假,步入了理想中的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新的环境中,他们会谈论新老师的趣闻轶事,而那些民国大师的开学季,则更让人津津乐道,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趣味。

文学大师鲁迅,每逢开学的时候,总要为学生准备丰富而生动的材料。上课时,鲁迅先是一阵微笑,接着便念出讲义上的页数,马上开始讲起来,滔滔如流水。鲁迅用幽默的语调,讲不到二十分钟,总会听到学生的一次哄笑。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鲁迅还在黑板上画画,或以肢体语言表达。一次,为了解释《酉阳杂俎》中的故事,他仰着面,弓着腰,身子向后仰,结果身体一弯曲就晃起来,脚下也站立不稳,他自语道:“首髻及地,吾不能也。”学生们见此情形,很是感动。

史学大师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每到开学课的时候,他都会开宗明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每次上课,陈寅恪必携带要引用的书籍多种,以黄布包裹,拿到教室,放在讲台。遇到引证的重要文句,必写在黑板上。讲到入神的地方,往往闭目而谈,至下课铃响,还在讲解不停。他讲课虽多平铺直叙,但听课者并不觉枯燥,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

国学大师吴宓,开学时常穿一袭灰布长衫,戴一顶土棉布睡帽,一手拎布包,一手拄手杖,走上讲台。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讲内容脱口而出,一气呵成。他讲到得意时,便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一时兴起,吴宓还会在课堂上朗诵自己的诗作,包括他写的情诗。他上课有些欧美之风,学生回忆:“先生讲课常是漫谈性质的,只指定些参考书,要我们自己阅读,并多写读书报告。课上先生有时讲些文人轶事,风趣横生,使我们忍俊不禁。”

哲学大师冯友兰,每次开学时都要亲自点名。他讲课极为生动,通俗易懂,他不进行逻辑分析,而是讲一些哲学史上的故事。学生有时根本不用记笔记,听得高兴的同时,也体会了他的意思。这种讲课,极受学生的欢迎,他讲“中国哲学史”,除了本系学生外,外系学生也慕名来旁听。100多人的大教室挤满了学生。冯有些口吃,往往一句话在黑板上已经写完,他的话还没有讲完。可他的思想却非常流畅,犹如十月怀胎受尽折磨,一朝分娩却生出了掌上明珠一样。

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开学季声势浩大,摆的谱也最厉害。章名满天下,前来听讲者甚众,每次上课,都有五六个弟子陪同,有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一时俊杰,名声在外。章国语不好,便由刘半农任翻译;常引经据典,便由钱玄同写在后面的黑板上;而一旁的马幼渔则负责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章太炎讲课,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前一句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后一句却让听者很受用。

由此看来,大师的开学季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一开始就课堂气氛活跃;有的幽默地介绍自己;有的是精心设计的,一张口就不同凡响;有的则是随意而为,好似信口开河,其实意蕴深矣,有心者才能意会。而这,也成为我们了解历史的一把钥匙,更为今天的师生,提供了借鉴与启迪。

开学文章10:大师的开学季

文/张小雷

又是一年开学季。看以往,大师的开学季,洋溢着浓厚的个性化色彩。

沈从文虽然小说写得好,可讲课技巧却很一般。他开学季第一次走上讲台时,慕名而来的学生很多。面对台下渴盼知识的一双双眼睛,这位大作家竟整整愣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开始讲课了,原先准备好要讲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10分钟就讲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早呢!但他没有天南海北地瞎扯来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于是,这老实可爱的“坦言失败”,引得全堂爆发出一阵善意的欢笑……

梁启超开学季给清华大学学生讲课,走上讲台,打开讲义,眼光先向下面一扫,然后是简短的开场白:“启超是没有什么学问——”接着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点头,“可是也有一点喽!”既谦逊又自负。他记忆力非凡,四书五经、历史典籍、诗词歌赋,往往张口即诵,有时偶尔顿住,用手敲一敲光秃秃的脑袋,立马想起,又继续大段大段往下背。有时讲课讲到紧要处,便成为表演,手舞足蹈,情不自禁,或掩面,或顿足,或狂笑,或叹息。讲到欢乐处则大笑而声震屋梁,讲到悲伤处则痛哭而涕泗滂沱。听他的课,实在是种享受。

开学季的闻一多讲课有两个癖好,一是早上的课要调到下午黄昏的时候上,他认为这样有气氛,容易讲得精彩;二是上课时往往抱着一大沓自己写的稿本,昂首阔步走进课堂。学生起立致敬坐下后,他也坐下,然后慢慢掏出一包烟,打开来,对着学生一笑,绅士般地问:“哪位吸?”学生一阵笑。然后他长长地吐出一口烟,用非常舒缓的声腔念道:“熟读—离骚—痛—饮—酒—,方得为真—名—士!”他的口才好,讲课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他讲课时,课堂上每次都人满为患。

民国奇人辜鸿铭。他在辛亥革命后拒剪辫子,开学季拖着一根焦黄的小辫给学生上课,自然是笑声一片,他也习以为常。待大家笑得差不多了,他才慢吞吞地说:“我头上的小辫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决问题,可要割掉你们心里的小辫子,那就难了。”顿时全场肃然。再听他讲课,如行云流水,果然有学问,名不虚传。

开学文章11:学吹葫芦丝

文/段雅琦

开学不久,我们学校就成立兴趣小组,我被老师选去参加吹葫芦丝,刚开始,我只会吹“哆”。后来在毕老师的指导下,才知道:原来我除了不用按的孔以外,其他要按的孔都没按紧,于是漏气了,所以只能发出“哆”这个音。可是每当我试吹时为了让它不要漏风而用力往下按的时候,我的手马上就会感觉非常痛,拿起来一看,每个手指上都被“印”了几个小圆圈。几节课后,我开始有点打退堂鼓了,可一想起优美的乐曲,我的决心又恢复了。我想:是不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学,所以我才不会。后来我又问了问毕老师,才知道:不用使劲按孔,只要把需要按的孔堵上就行了。工夫不负有心人,我渐渐能吹音阶了,后来竟然能吹几首简单的歌曲。今年元旦我还被推荐去表演《婚誓》,获得了同学们和老师的好评。

现在,每当我写完作业,无所事事的时候,我就会吹吹葫芦丝。吹它时,就会想起刚开始练的困难与坚持。

通过练葫芦丝,我觉得:什么事情只要你坚持不懈、努力地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开学文章12:又是一年开学季

文/马晓炜

迎来送往的秋风,把这个季节装扮得天高云淡、硕果累累。站在九月的门口,我看到成群结队的孩子,梳理着假期散乱的心情,收拾起学习的行囊,背起知识的书包,带着一脸的阳光、自信和快乐,向着温暖的校园奔跑、向着知识的殿堂出发、向着梦想的塔巅前进。

这是一种怎样的激动,这是一种怎样的释怀,这是一种怎样的投入与放飞……

“开学啦!开学啦!”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悬崖小学到海岛教室,幼儿园的小朋友、中小学的学生、高校的新生们,把奋发向上的朝气,诠释在轻快的脚步中;把欢歌笑语的憧憬,抛洒入风中;把远行的背影,馈赠给父母的惦念。

九月一日这天,注定成为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最生机勃发的时光;注定成为千家万户嘘寒问暖最多的牵挂;注定成为九月一帧最绚丽多姿的风景,轻轻摇曳于秋天的枝头。

熟悉的校园、宽敞的教室,此刻,正在教职员工的微笑中,张开温暖的怀抱,迎接着一张张灿烂笑脸,倾听着离别的诉说,安抚着陌生的隔阂,引导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让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表达、不同的疑惑、不同的浮躁,在这里回归宁静、回归和谐、回归“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浓厚氛围。

教室里,或许假期的趣事,还不曾讲完,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足以把所有的秘密,暴露得淋漓尽致;或许窗明桌净的细节,还不曾细细端详,上课的铃声就已停顿了所有的疑惑与好奇;或许新课本上,散发出的油墨书香,还氤氲在鼻尖,开学第一课的扉页,就已把一双双求知的目光深深吸引。

梦想在这里起飞,生活在这里灿烂。因为从九月一日这天开始,莘莘学子将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根植于智慧的殿堂,让循循善诱的讲解,春风化雨般润泽着心灵;让琅琅读书声,拔高着阅读的厚度;让作业练习,拓展着思维的层次;让文娱活动,陶冶着生活的情操;让实践活动,开阔着洞察外界的视野。

新学期,新起点,新面貌。这是一次向人生高度发起冲锋的开始,这也是一次承载父母希望与梦想的旅程。

“成功的花儿,人们往往只惊慕她现实的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必经历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成长的道路上,绝不可能一马平川、轻轻松松、毫无曲折,而是处处充满艰辛、布满泥泞。但从背起书包,走进校门那一刻起,大家便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能率先融入、直面挑战、刻苦学习,谁就能脱颖而出、抢占先机;谁能始终保持一种冲刺的状态,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辉煌的未来,开辟出精彩人生!

又是一年开学季。莘莘学子愿你们扬起奋进的风帆,早日抵达成功的彼岸!

开学文章13:生命之诗

文/星期天

一开学,就完成了生命中的第一首诗。

上高一,第一学期,第一堂语文课。

几乎秃顶的邓先达老师进教室后没有讲一句话,缓步走上讲台,背对着全班同学在黒板的正中央用行草写下了四个大字:写诗一首。

全班同学立刻哗然。这对刚刚升入珙县中学高78级的新生来说,太难了。

这是邓老师给我们布置的第一篇作文。

江青被捕前夕,反击右倾翻案风如火如荼,学生作文的内容都是“批林批孔批邓”,心智未开的九年制中小学生,都必须参加批判活动。

天黒的时候,伴随着中央电台播放批判文章:“走资派还在走!” 小伙伴们开始玩躲猫猫的游戏。邻家小妹不解地问:“走资派天黒了也要走吗?”

读的第一部古典小说是《西游记》,是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喜欢故事内容,师徒四人中,最喜欢的是猪八戒,笨憨笨憨的。不喜欢作品中的诗,因为每到捉妖的关键时刻,就 “有诗为证”,“有赋为证”,“有词为证”,急于知道捉妖的结果,将“有诗为证”跳过,直接看下文。但毕竞《西游记》中的诗太多,据说有一千多首,所以一部《西游记》读完,或多或少受到一些诗学的熏陶,何况《西游记》还不止读了一遍。

上初中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从邻家大哥熊明远处得到一本《宋诗一百首》,对其中的一首诗映像最深:“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其实当时对这首诗的内容并不太懂,也不知道晏殊是谁,只是觉得诵读的时候很好听,有一种语调、节奏上的抑扬顿挫之美,诗中的意像让人浮想,因而时常诵读,还把它抄在笔记本上。

作文课上,仿照读诗时产生的那种押䪨的感觉,编了四句顺口溜:“□□爪牙□走狗,企图倒车往回走。想让人民再遭罪,剥开画皮面目丑。”邓老师批语:“像诗。画皮没剥开。”观同桌的批语:“东拉西扯,不知所云。”于是暗自得意,似乎觉得自己已经是诗人了。其后,每有兴高采烈的事,就要来一两句顺口溜。

上大学的时候,除了机七九的课堂教材外,其他的专业书籍一本也没读过,唐诗宋词及评论专著竟读了不少。还喜欢与本班的高其昌、农经系的周亮、农化系的王志明等同学谈诗论词,吟诗作对。曾写过一句“待展鹏翅翔高天”。茶馆论诗时,周亮说,“翔高天”三字不好,豪气不够,应改为“霸九天”。校园同学中,喜欢诗词的同学不少,当时还成立了一个诗社,社名叫《太阳雨》。王志明拿了两首拟在发刊期登载的诗来,要我写诗评,并邀我入社。一首是园艺系果八零一位王姓女生写的,诗的内容已完全不记得,读诗后的感觉是作品比作者更美。另一首是农化系化七九一位男生写的,诗题叫《马车》,有一句还记得:“你乘坐过马车吗?”。诗评还未动笔,也还没有入社,就听说诗社被查封了,原因是未经批准,擅自结社,系非法组织。四川农业大学太阳雨诗社可能是世界上最短命的诗社,晚自习成立,第二天一早就被查封,存活的年龄不到一天。

课余在图书馆的阅读中,接受了大师叶嘉莹、欧阳中石、林岫等古典文学专家的学术思想,在平仄、用韵、对仗、章法等要求上尽量守律,但知律不拘律。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的胡适更是提倡“诗体大解放”,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国家领袖毛泽东是当之无愧近代的伟大诗人,其所写的《七律·答友人》中,“斑竹一枝千滴泪”七个字连续用了六个平声,其《七律·游学即景》只有六句而非八句。

窃以为,诗词之律本是后人对前人优秀之作的归纳总结,不是天条,不必严守。时代发展,字音有变。守旧必亡,创新流长。且格律诗从南齐产生到盛唐流行总结成律以来,所谓之律即倍受争议,有守律的诗人,也有不守律的诗人。守律之目的,是为了保持吟唱时的音韵节奏之美,但不守该律,音韵节奏就未必不美。如同七个音符只要组合得当,都可以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一样,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很美,何占豪、陈钢的《梁祝》一样很美。故诗作只要读之顺口,听之顺耳,在不影响表意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孤平、三平尾、三翘尾等格律之病,即可达到古人守律之目的。字字守律,如报社排字工人拣字,只有工作劳累之苦,无艺术创新之乐。

于是,信口吟哦,以不拗口为原则,所吟虽属顺口溜,但自得其乐。

大学毕业后分配从军,戎装佩剑,铁骑南去千里,随步兵第110团参加边境作战。按史家的说法,军旅生涯,又适逢战火纷飞,应该有军旅诗词产生才对,但毕竟本人只是诗词爱好者,无才吟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那样的豪言壮语。不过,当时顺口溜确实写了几句。在烽火前沿,在孤独与恐惧并存的猫耳洞中,收到后方慰问品时的那份感动,也吟诵过“几粒花生万分情。军旗永在,社稷常青”的诗句。在火速驰援那拉口的万炮齐发之夜,也有过“卫国今宵从此别,男人不惜身上血”的悲壮之词,在攻击黄罗吊桥的庆功会上,也有过“黄罗吊桥飞烟灭,两山阵前敌寇绝”的豪迈之语。因战场条件,写完了就完事了,现在是诗稿无存。

脱下军装披上重庆一中法院的法袍后,虽然关注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不是字词的平仄音韵,但在起草判决书遣词造句之际,脑海中却时常浮现古人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等诗句。

诗词喜爱了几十年,问,有诗集否?无。有诗作否?有。在哪里?名不见经传的小报上。拿来看看?找不到了。

作为爱好,与诗结缘。之所以毫无建树,有缘无果,是因为爱得不深,缘份不够,只把写诗作为休闲娱乐或顶多是排遣一时情绪的游戏,其实是叶公好龙。

世间处处有诗词,人生本是一首诗。

人生之诗,不以到达终点为佳作,而在旅途风景的感叹吟哦,不论是知青的蹉跎岁月,还是军人的战火洗礼;不论是经商的盈余折损,还是从政的升迁去退,都是一首抑扬顿挫之诗。

人生之诗,人人都在撰写,只不过有的人用笔写,而有的人却是用生命在写诗。用笔写诗的人,只是在记录人生,最大的成就无过于成为文学上的诗人。用生命写诗的人,是在创造人生,他们立意于永不屈服的人生境界,或以身患重疾对仗脑满肠肥,或以命运多舛对偶一帆风顺,以坚韧的仄声词应对脆弱的平声字,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犹如屹立于泰山之巅的青松,风吹不倒,雪压不弯,谱写了一首又一首的人生华章,成就了一阙又一阙的美丽诗篇,那是不需要在任何刊物发表就能自然在坊间传诵不息的生命之诗,他们才是对诗词真正热爱之人,他们是人生的诗人,他们才是真正的诗人。

开学文章14:写在最后一个开学日

猛然才想起,今天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开学日。

是啊,已经大四的我,独独剩这最后一次的开学日,可是却因为备考要留在家里,不能去学校再好好感受一番,心里的确有点遗憾。

恍如一瞬间,大学三年就过去了。

静下心来想,也不知道这大学三年自己都干了啥。

不喜欢社团活动,不喜欢参加社会实践,整天泡图书馆,大一大二看小说,大三开始又看司法考试教材资料,这样一来二泡,大学生涯就过去了四分之三了。

但其实大学也并非让人一无所获。

很多收获和成长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

或许以前的我还懵懂不懂人情世故,如今我也开始知道如何建立一个好的人际脉络。

以前的我总是喜怒悲愤全写在脸上,如今也懂得在别人面前多少要收敛自己的小脾气。

以前的我不知道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如今也懂得了许多事情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可以完成。

以前的我不知道如何独自承担孤苦,如今也懂得了要自己去承受那些本该自己承受的痛。

以前的我不知道家人的爱是如何珍贵,如今也懂得了除了家人没有人会那么宠爱着你,让着你。

大学的收获当然不止所说的这一些。更多的是在心智上的成熟。

只不过悲哀的是,当你开始感觉自己已经成熟的时候,那就是你即将独自踏入那个混乱的社会的时候了。

感慨万分的同时,又觉得自己白白吃喝家里20多年了,也是该出来社会好好工作回报家里了。

人,总是被自己的责任推着向前走,推着往上爬。

好好想想今后要一个怎样的生活,怎样的人生,然后为之好好奋斗吧!

开学文章15:开学第一天

文/李嘉仪

告别小学,踏进新的校园,从新的起点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像蝴蝶飞过花丛,留下了一丝淡淡的清香;像清泉流进山谷,留下了山谷的倒影。六年的小学时光已悄然过去,我是个中学生了。

穿着校服,踏进了学校的大门。今天,是我初中生活的一天,小学生到初中生不只是称呼变了,意味着和童年说再见,向青春说你好。初中,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人生重要的一个开始。这将是我人生跑道上的起跑线,怀着梦想,带着希望,我将开始品味初一生活的细节,铭记每一分钟。

在我的想象中,初中的生活应该像一颗山楂,一咬,酸得发抖,还略带苦味,但细细回味,它应该有一种美味,带着淡淡的甜味和清香。

我将会在中学点燃我的希望,放飞我的梦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