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衣服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衣服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衣服的文章1:六尺青布

文/贾玉新

我对衣服的颜色向来是不大讲究的,什么黄色呀,蓝色呀,灰色呀,对我来讲都不太重要,只要舒适得体就行。唯独对青色的衣服,尤其是青色布面的棉袄情有独钟,常常是穿上身就不想脱下来。

记得那是1963年初冬,刚进11月,一场大雪便下得天昏地暗。皑皑白雪覆盖了村庄、山峦,河水结成了厚厚的冰。这突然袭来的寒冷,让心灵手巧的母亲忙得不可开交。她左掂对、右拾掇,总算让父亲和哥哥姐姐们穿上了棉衣。轮到我了,可家里实在找不出一块像样的布料来了。母亲只好把自己穿过的一件旧秋衣和父亲的一件旧褂子拼在一起,权当棉袄给我穿。即便这样,没有袄面怎么穿出去呀?正当母亲犯愁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杨希春老师顶风冒雪,家访来了。杨老师看到蜷缩在炕里边、穿着单衣的我和母亲手中正在缝制的“棉袄”,什么都明白了。杨老师安慰了我们母子几句,就起身离开了。

过了两个多小时,杨老师又披着满身雪花回来了。她一进门就拿出一块布料,递给母亲说:“这是准备给我儿子做棉袄的六尺青布,他的旧棉袄补补还能穿,这块布料就先给玉新做个袄面吧。”母亲连连摆手说:“这可使不得,你家布票也不多,还是留给你家孩子用吧。玉新的袄快缝好了,虽说没有袄面,将就穿也挺好的。”杨老师不顾母亲的推辞,放下布料走了。望着杨老师远去的背影,抚摸着崭新的布料,我的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鼻子酸楚楚的,心绪难以平静。年幼的我虽然不懂太多道理,但我明白,这块布料上面有杨老师和家人的付出,有杨老师对我的深情关爱,更寄托着杨老师对我的殷切期望。

第二天,风停了,雪也不下了,可是天却更冷了。我穿上青布面的新棉袄,背上书包,欢快地向学校跑去。此时的我,身上暖乎乎的,心里美滋滋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穿过的棉袄已记不清有多少件了,但是唯有这件六尺青布做的棉袄让我记忆犹新。我永远不能忘怀的,还有敬爱的杨老师。

关于衣服的文章2:春天的期待

文/白杨

想象中春天穿的衣服是个夹袄,纯棉质地,鹅黄色的,像刚孵出来的小鸡的绒毛的颜色,点缀着嫩粉色的小碎花和嫩绿色的小叶片。这样的衣服是我小时候对春天的全部想象。

还是住在天空下的山沟里,那年我大概六岁,从正月就开始生病,一直病到清明。一场清明新雨后,家里来了一位在山外见过世面的表姐,她穿着一件那样的衣服,说:“春天来了花都开了,你们怎么还穿着老棉袄呀。”我就想要一件表姐那样的衣服,可只能偷偷地想,说出来怕被风吹散了。

记忆中的春天都是春雨送来的。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年照例是春雨先来,雨后才有淡淡的绿。雨后天晴我们才会全校集中跑操,跑完操列队听校长讲话。在操场看见一个高年级女生穿着一件我想象中的衣服,就是那个鹅黄色,在芸芸众生中那么明艳,好像全校学生的目光都在她的衣服上。再一次强烈地想拥有一件那样的衣服,当然还是得把这个想法藏好,只有藏好了它才不会丢掉。

藏一个想法会导致一场病,这也太荒唐了。但我真的病了,是失心疯。

后来母亲说的情形是,她在地里干活,村里有人去喊她说我病了,她回来看见我坐在那里看书,老师在我跟前。然后我就不停地说黑板上的作业没抄下来老师要批评的,说我又顶嘴千万不敢告诉爸爸,他要打我的,说还有重要的东西落在学校可能会坏掉的。不停地重复,母亲让我躺在炕上,我瞪大眼睛颠三倒四地重复,父亲狠狠地打了一个耳光让我清醒,母亲说打完我也没哭,还是不停地重复说。父亲说这是真疯了,然后就问我一些事情,说为什么打骂我,我问一句答一句,但回答都是错的。整整一夜全家都没合眼。天亮以后,父亲找来医生,医生说神经错乱,就是失心疯,开点安定片好好睡一觉就好了,如果不好那恐怕就有大问题,得去大医院看。母亲说我吃了安定睡了一天一夜,醒来之后果然好了。

其实那次的失心疯不是完全疯,就是一个长长的梦,半梦半醒。思想深处还是清醒的,我知道我自己是谁,也知道他们都在身边,最重要的是一些小秘密并没有说出来,比如想要一件那样的衣服。因为心里有那个念想,每年都格外期待春天,期待春天有焕然一新的一切,有美好的故事。

后来,终于可以任性地去买衣服,但是始终就没遇到过一件想象中的鹅黄色底淡粉色小碎花嫩绿色小叶芽那样的一件春衣。

再后来对于春天就没有期待了,期待久了就会心死。

真想再得一回失心疯啊,哪怕再有几黑板数学题也好,毕竟还有雨后清新的操场,有那件看得见的衣服和那些小心事。哪怕被打被骂也好,还有年轻的父母为我操心,为我守护。

关于衣服的文章3:暖秋

文/隆如

“天凉了,加件衣服吧!”母亲这样叮嘱的时候,窗外正是秋风飒飒。

秋天在梧桐树零落的黄叶中来了,在柿子树涨红的笑脸中来了,在一阵紧似一阵的西北风中,姗姗地来了。

萧瑟吗?荒凉吗?伤春悲秋的愁绪和这凉飕飕的风有关吗?其实完全不必这般哀叹,换一个角度欣赏,那些枯草黄花,颓柳残阳,自有一番壮烈的,苍莽的,惊心动魄的美。因了那一句“想为你披件外衣,天凉要爱惜自己”,再枯寂的秋天,也有了火一样的暖。

去公园散步时,经常遇到一对老夫妻。过去他们一直都是并肩来散心,手搀手,头挨着头,恩恩爱爱。女人前几年中风瘫痪了,男的就推着她一路走来,一个站着,一个坐着,总是微笑着不说话,却给人以亲切的感觉。近来公园的银杏树林,经秋风的沁染,成了金色的世界,在这山寒水瘦的时节里,耀人的眼,诱人的心。正在我为这暖暖的画面感动之际,那对夫妻也朝这边走来,分明也是为这片秋色所吸引。女的因为天生爱美的性情,虽嘴上不说,脸上露出的却是满满的喜爱,只见那男的把轮椅停好,俯下身子,弯下腰,在层层的落叶中搜寻着,目光坚定而又执着,只想把最好的美送给最爱的人。良久才捡拾起两片黄灿灿的叶子,递给坐在轮椅上的妻。女人接过的那一刹,笑得格外的美,那神情不亚于收到玫瑰一样的惊喜和安慰。

爱在一瞬,爱在秋天的银杏林。在人生的秋天,这样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多么的温馨。在秋凉如水的季节里,爱不再是炽热的火,情已化为了菩提。

秋风吹过步行街的树,追着行人的衣角飞,当然也刮进了卖艺人的心。说是卖艺,其实不过单薄的衣衫,沧桑的面庞,一把二胡拉得吱吱呀呀,很快就被城市的霓虹和喧闹的人生所吞噬,所湮没。说是卖艺,其实就是乞讨,面前摊着一张求助信息,破瓷盆里不多的零碎,在这夜色下,秋风里,凄凉的腔调是何等的酸楚,怎样的凄凉。

路过的人很多,停下的人很少,也许现在的骗子真的很多,也许我们的世界越来越虚伪,人心越来越险恶,可是有多少人愿意放下他的自尊,他的面子,在这寒冷的秋夜,跪伏在墙角,匍匐在街头?我想不管怎样,我们的那颗仁爱之心不能丢失,不要再怀疑了,不要再纠结了,如果可以就给他们一点布施吧,即使你不想给他们一点方便,也不要藐视他们的存在,冷漠地走开,微笑一下也可以呀!给予的心最柔软,最慈悲。其实,那一刻真正受益的是我们自己,秋风中的他们需要这样的关爱,这样的温暖。

爱,不一定就是获取,更多时候应该是一种付出,一份回报。

邻居中有位轻度中风的奶奶,丈夫早年已经过世,前段时间小儿子因为车祸也不幸去世,大儿子一家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剩她一人孤独留守偌大的家。她喜欢站在村口或者自家的门口,朝着村外眺望,一望就是大半天。每次回家,总会看到她的身影,蜷着的手,偻着的背,眼神里满是迷茫的期盼和深沉的爱意。那一刻,风很冷,心很凉,有种莫名的伤感,刺痛坚硬的心。我不能做什么,只能和她打声招呼,她总会笑笑地说:“回来啦!”当下释然。原来爱不在多,只是一句问候,让人心窝暖。

风从天边来,爱由心底生。记取这些感人的瞬间,珍惜这些不易的因缘,这个秋天,有爱,不会冷。

关于衣服的文章4:爱上便宜衣服

最近,因为到局里培训,下午散会早,就四处逛逛。

几个小姐妹去了附近的商场,二我除对新世界、群光广场情有独钟外,对其他商场了无兴趣,于是,我与她们作别,说先回家给儿子煮饭去。

与她们分手后,我在去赶车的路上,突然想起曾经在这附近上班时,经常去逛过的专卖店里的衣服不错,何不去看看。

虽然附近道路施工,有的店面也在翻修,可我喜欢的那家店还在,而且给我一个意外的惊喜——“清仓大甩卖”。我三步并作两步走进去,原本炎炎欲睡的双眼顿时睁得老大,不停地在各种衣服上扫射。

整个扫荡下来,我发现有两三件衣服比较喜欢,也适合于我,于是,在售货大姐的热情招待下试穿。每试穿一件衣服,大姐就惊呼:“你看这衣服你穿多好,完全是给你定制的。”

呵呵,我看中的衣服,当然适合我,能不好看吗?

可我最终看上了其中两件,一件秋天的连衣裙,一条裤子,那款式、布料,都是没说的,做工也还不错,价钱应该也高不到哪里去,因为是清仓甩卖嘛。

最终与老板讨价还价,两件衣服,总共就花了不到400元钱,想想自己平时到大商场买衣服,一件就要近2000元,真是便宜啊!

最近一一穿上这两件衣服到办公室,同事们异口同声说好,让我心里乐滋滋的。

从此,我便喜欢上了便宜衣服,价廉物美,何乐不为呢?想想自己以前买的高档衣服,价高不说,还那么娇贵,害我不敢随意穿,挂在衣柜里睡大觉,真是可惜!悔之晚矣!

关于衣服的文章5:新年新衣服

文/李本明

悬在墙上的日历像落叶片片飘落,厚厚的四季只剩下薄薄的冬天了。孩子用期待的小手撕掉最后一张日历,换上新的日历。这个时候,孩子最关心的就是过年新衣服。

是呀,是该为孩子添新衣服了。每年为孩子添置过年新衣服,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想,这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节日习惯。

说买就买。牵着孩子的手逛街去,也是一种幸福。街道两旁开始张灯结彩了,热闹极了,仿佛汹涌的海洋,熙熙攘攘的人流挤出了幸福的水滴,快乐而悠闲地流淌着。

走进一间又一间童装店,我一点也不觉得累,我对这样的情形乐此不疲。这时候,我想起小时候父亲为我买新衣服的情景,父亲给我的爱,我一分不剩给了我的孩子。我的手始终抚摸着孩子的头发,像一缕和煦阳光掠过青春草地,我的爱温暖而郁葱。我说:孩子,用心去挑吧,只要你喜欢,爸都买。

面对像七彩虹一样绚丽多彩的衣服,有的摆在墙脚,有的挂在墙面,琳琅满目,看一眼就会眼花缭乱。孩子的眼光像白云游来游去,也有些举棋不定,不知选择哪一件。指了这一件,挑了那一件,对着镜子试了一回又一回,嘟着小嘴唇,不满意,再换。我像一棵树很有耐心站着,伸展出一枚枚爱心的绿叶。终于在色彩斑斓的衣海中,捞起了一枚贝壳模样的衣服,孩子说,爸爸,这件好吗?我连声说好,只要孩子喜欢就好!

回家路上,孩子问我:爸爸,您小时候过年有新衣服穿吗?经孩子这么一问,我倍加想起我的童年来了,想起我的父亲来了。

在我的童年,那个年月,能穿上一件过年新衣服,对我们来说可是奢侈品呢。我家的日子也不宽裕,但我的父亲在接近年关时候,都会给我惊喜,那就是为我奉上一套漂漂亮亮妥妥帖帖的过年新衣裳。

年前这些日子,我发现父亲滴酒不沾了,烟也不抽了,这就奇了怪了,我问父亲,是不是戒烟戒酒了,父亲淡淡一笑,没有,暂时没胃口。选了一个闲暇日子,父亲骑自车搭我到镇上,一路上,父亲的后背就像一块大大的蜜糖,我用幼小的胸脯紧紧贴着,全身都甜蜜极了。

到了镇上,下了车,父亲乐呵呵的牵着我的手,走进了百货商店,拉我到柜台前,指着台面上一捆捆结实滚圆布匹对我说,慢慢挑吧,不急。看有没有合眼的。只要你喜欢,爸都买。

我那时候还小,那懂得挑肥拣瘦的呢。父亲就帮我选,眼光扫来扫去,很是一副认真的模样。每看到一款布色,又看了看我,眼睛上下比划着,想象着如果穿我身上合不合适。看了又看,一时半会也拿不定主意,拣了良久,终于有了结果。就拉来旁人当参谋,大家都说好,父亲问我,这颜色好看吗?我说好,父亲这才说,这布料的质好,色彩也艳,穿在我娃身上合适。接着掏出一沓零钱,二分五分的数着点着,付了钱,刹那间,我才知道,这块布可是父亲的烟酒钱啊!

买好布,交给裁缝,裁缝拿着软尺给我比上身量下身,父亲就在旁边看着,仿佛卸下重担般,始终笑呵呵着。裁缝一边量尺寸,一边接话茬,真难为你了,年年都给孩子添新衣服。父亲看了看我说,孩子开心就好。

等到新年初一,穿上新衣裳的那一天,鞭炮声噼噼啪啪的响个不停,炸得我的心窝乐开了花。

到家了,回忆也断了。我把衣服递给妻子,妻子打开衣服粗览了一遍,赞美衣服不错,也把我美了一番。

农历新年初一终于来了,我也穿上新衣服,妻子笑着说,你呀,老大不小的人了,也学着小孩子年年新年穿新衣服。妻子哪知道呀,我穿着是一种怀念,我穿着是我父亲的影子。

关于衣服的文章6:乡音似清泉

文/清明的心弦

某天,在商场买衣服,试好衣服后,导购妹子说:“听口音,大姐是大名人吧?”我忙点头称是。导购妹子用家乡话又说:“一听口音就是,我也是大名的。”立马有种亲切感笼上心头。

与老公去旅游,在火车上,一车的南腔北调中,一下就听出乡音来,上前一问果然同乡,且是邻村。千里之外老乡见老乡,那种乡土井水的亲近,直击心胸,眼睛里流出水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含义,在家乡时没丁点感觉,此时一下懂得很深很深。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初中高中的同学从乡间走出来,遍布全国各地,二十年后校庆的日子,同学们回到家乡,一张口仍是流利的家乡话,清纯的乡音一点未被大都市浸染。有同学偶尔说几句普通话,在众乡音里显得那么另类,有种疏离感,立即遭到围攻起哄:“这咋来了个外乡人?”这同学脸一红,立马乡音上口。乡音是纽带,连着家乡人的心呢。

在家乡工作十几年后,我来到石家庄市,初来的几年里,觉着家乡话格外“土气”,常为自己不能讲普通话感到尴尬,家乡话成了与人交流的障碍。于是我苦练普通话,跟着新闻联播学舌,跟着上小学的女儿读小学语文课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乡音如磐石般压在舌尖上,纹丝没动,于是我放弃了,但普通话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结,我甚至恨起家乡话来,乡音让我无法正常与人交流。直到有一天我读了贾平凹的文章《我不会说普通话》才释然,贾平凹说:“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从此乡音伴着我,骄傲地穿行在现代文明的都市里。

从小生活在家乡的农村,那片土那井水滋养出来的乡音是印在身上的烙印,无论走到哪里,一张口,乡音如流水般畅流而出,不华丽,不张扬,却是那么的朴实熨贴,说家乡话实在是种享受。小区门口不远处有一菜市场,我常去那里买菜,因为那里有“乡音”。刚搬到这个小区时,菜场一位卖菜大姐的菜总是很新鲜,我常去她那里,去了几次后,大姐用家乡话肯定地对我说:“我们是老乡!”我忙说:“你……听你口音特像。”大姐爽朗大笑:“不是像,就是!”一句乡音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由买卖双方变成家乡亲人。于是我们聊起来,聊起家乡的种种,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与家乡人说家乡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我买菜时说的是普通话,就算遇到家乡人也不知道呢。后来,空闲时我就去菜场与大姐闲聊,在被普通话淹没的大都市里,能找到用家乡话畅谈的对象,那简直是上帝的恩典。

乡音是泉水,滋润着游子的心;乡音是风筝,牵挂着游子的梦;乡音是“身份证”,拿着这张“身份证”,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遇到家乡亲人。

关于衣服的文章7:童年花

文/若荷

为了找寻一件普通的衣服,我在母亲那里翻箱倒柜,把女儿小时的一件上衣翻了出来,把衣服拿出来一抖,上面的樟脑味告诉我,这件衣服已经被母亲收藏很久了。小小的前襟上各有一个小口袋,绣有两朵粉蓝色的花朵。这是母亲当年最拿手的绝活,将灵活多样的大幅布面上的花叶裁剪下来,然后用针线细密绣制而成。这样的刺绣点缀在衣服的特定位置上,再穿在小孩子的身上,不仅有美丽漂亮的花的烂漫,还起着衣服结实耐磨的作用。

母亲的这个手艺,也可以说是她的独家创造发明,为了衣服的耐穿,我小时候的上衣口袋、裤子膝盖的部分,都成了展示母亲刺绣手艺的部位。记得我曾经有条蓝色人造棉裤子,布料的手感很软,穿在身上很温暖很舒服,第一天穿上,我便发现膝盖部位各有一个花的图案,再后来,随着我们日渐调皮,穿衣磨损也越来越厉害,我们的裤子膝盖或上衣口袋上便全都无一例外地被母亲绣上了各种图案。

后来,母亲这一手艺经几位女教师的传承,不久便在乡下时兴起来。在我们居住的那个小乡镇,只要看到我们身上的花朵图案,便都知道我们与母亲的关联,就是不相识的乡人,看到那些带有刺绣的图案,也便知道我们是谁家的孩子。当图案印染技术尚未达到满足人们美观要求的时候,刺绣已经在母亲以及她的同事们那里炉火纯青地发展起来。

前几天买了一件内衣,透明网纱织物上的刺绣图案简练清丽,花朵古朴素净别有风情。然而,它已不是贫困日子里的特有产物了。随着机器工业的发达,刺绣已和机织蕾丝一道,在女式内衣上装点出无数绚丽的图案。它们的华丽,以及做工的精巧,已经主要以用来装饰和美观,小到宝宝衣,大到老年人的外套、针织品,用在文胸、吊带裙上的刺绣更是眼花撩乱。刺绣花边的最突出特点是大朵的花卉和鲜艳的颜色,它的效果与众不同,有一种装饰的强调,给一个个女性增添了古漆器般典雅的韵昧。

当我回忆母亲的手工刺绣的时候,却并不因那曾经的贫困日子而伤感,反而有着体味当年喜形于色的少年的爱美心情,尽管那些刺绣早已陌生了母亲的指尖,在我们以及我的孩子们的渐渐长大后一去不返。

关于衣服的文章8:落在衣服上的芒刺

文/裙子

你是不是曾经抱怨过,从野外回到家,经常会看到裤子和衣服上粘了许多芒刺,总要费一番功夫才能清除干净?

1984年的一天,瑞士的一位工程师麦斯楚从外面散步回家,发现夹克上粘了许多芒刺,他好奇地拔下了一些,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芒刺粘在衣服上的原理很简单。芒刺本身就像一排钩子一样互相连结在一起,只要接触到布料就会紧紧地钩在上面。

这个发现触动了麦斯楚的灵感,他想到按照芒刺的构造发明一种新式按扣。

麦斯楚花了8年时间不断研究和改进,终于完成了发明。他将尼龙织成两排,一排上有无数个密密麻麻的小钩,另一排则有许多小环孔,当两排尼龙按压在一起时,就能够紧紧地卡在一起。

麦斯楚将这种产品命名为VELCRO,也就是今天大家所熟悉的魔鬼粘。

魔鬼粘有质轻、耐用、方便拉开以及可以清洗等多种优点,又不像拉链那样容易卡住衣服,所以刚一问世立刻受到了世人的欢迎,并逐步广泛地应用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海伦·凯勒说过:“面对光明,阴影永远在我们身后。”

亲爱的朋友,面对事物,如果你能够保持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就能够发现万事万物都有美好的一面,都有值得探寻的诱人秘密;而如果你整天沉溺于烦躁和抱怨,那么就像明明是站在阳光下却只注意到阴暗的黑影一样,伴随左右的就只有苦闷了。

关于衣服的文章9:夜风微冷

提着衣服出门的时候,和她同住在一块的一个女生说,小白,你就走了啊?我忽然感觉心里酸酸的,有一种被人扫地出门的感觉,也感觉像是被遗弃了。心头一痛的瞬间,我发现我关门的手有些发抖。其实,我在收拾衣服的时候多么希望她能够稍微地挽留一下。其实,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心软如棉花糖般的男人,看不得别人哭,看不得别人受苦,也看不得别人苦苦地奋斗却没有回报,所以,我觉得自己是挺好哄的一个人,只要你一句话,其实我的心里也就不会那么生气那么难受了。但自己也是一个死要面子,死守尊严的人,所以即使关门的手再抖,门依旧碰碰两声在我的身后关上了。感觉两人之间终于像隔阂了什么,也许这层隔阂永远也挥之不去了。

走在路上的时候,我都没有关注周围的一切色彩和从身边走过的形形色色的人,平常我都会大量一下的。我选了一条曾今坐摩的走过的黑嘿的小巷子,因为我发现其实自己应该是心里头害怕见到路上热恋的情侣们。看着外面的小旅馆,那种被遗弃的感觉又忽然浮现上来。我给自己买了瓶可乐,其实我是想买一厅啤酒。

从步行街的天桥下来的时候,有一个卖唱的歌手弹着生硬的吉他用跑调和拖长的声音在唱信乐团的海阔天空,我当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觉得心里舒服很多,隐隐有种激情澎湃的感觉,走到王府井才想起原来是阿信的歌,于是看着对面皇冠酒店的大楼我对自己轻轻说,今后,我在长沙也会拥有这样一栋楼,也就是两三千万的样子,后来立即改口,不,是五千万。

心里忽然舒服很多,在电梯里还对着那个镜子一样的电梯门给自己扮了一个微笑。写下这篇文章作为我的博客的开端,忽然觉得有点心酸,但愿梦想成真,自己努力奋斗就是~~~很晚了,冲个澡就睡了吧,还是看部电影再睡了,感觉有些累~~~

关于衣服的文章10:花花买手套

文/戴冰悦

花花是只赶时尚的小猴子,有什么流行的衣服、鞋子、裤子……都少不了它。

这不,花花听狐狸说现在流行戴手套,它看了看自己毛毛糙糙的手,心想:我好歹也是个时尚达人呢!于是,它决定去买一副手套。

花花来到手套专柜,见里面的手套琳琅满目,越是多就越难选,它想:我可以买我最喜欢吃的香蕉的颜色。于是它麻利地从口袋里掏出钱给了服务员,立马戴上了手套,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

自从买了这幅手套,花花整天戴着,爱不释手。吃饭戴,睡觉戴,喝水戴……牛大婶、马大哥都让花花不要去听狐狸的鬼话。可花花不听它们的劝阻,说:“你们都羡慕我的手套好看是不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串通好了来拿我的手套是不是?休想!别以为我好骗!”无论谁去劝它,它都不听。狐狸看了心里不知道有多乐呢!

有一次,花花戴着手套爬树,一不小心,手滑了,摔了个四脚朝天,最后还晕了过去。好在碰见买完菜回来的牛大婶,好心的牛大婶把花花送进了医院。

直到这时,花花才发觉是狐狸害了它,它发誓,等病好了一定去好好教训狡猾的狐狸。

关于衣服的文章11:彩色植树节

文/吴春富

彩色的衣服在蓝天白云下招展,成了荒山坡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女人们提锄拿锹,到达指定位置,叽叽喳喳,引得附近林子里的鸟儿齐聚树头。鸟也叽叽喳喳——它们不晓得荒山坡上发生了什么事,如此之热闹。

穿红着绿的女人们两两结对,挖起了岩土,个把土灰色的男人穿梭其间。以往来的都是大老爷们,即便有个把女人,也是点缀,绿叶中有一朵红花陪衬。如今这风景与以往大不相同。鸟儿不解。

桂花树苗被放在了挖好的坑里,一人扶着,一人培土。不一会儿,一大片绿就荡漾在了荒山坡上,映在了小河沟里。绿水青山,女人们眼里有了颜色,心里便有了激动。“王红,你知道为什么植树节定在3月12日吗?”李艳在考王红。“这你还真考不倒我,植树节定在3月12日,是纪念孙中山,因为他在那天去世的。”“哇!王红你还真不简单。”李艳佩服起了王红。

“植树节定在3月12日还有说法哩!”张紫平时喜好读书。“还有什么说法?”陈霞询问。“1956年那年,毛主席号召植树造林12年,把荒山变绿林。植树节定于3月12日,也缘于此。”“哦,晓得了。”陈霞佩服起了张紫:“张紫,还是你学问大。”

王红给桂花树培土,左培几锹,右培几锹。陈霞手痒,觉得扶树苗不过瘾,也要培。王红把锹递给陈霞,陈霞干了一会儿,热了:“不行,衣服穿不住了。”说着,脱下了浅绿色的风衣,露出了大红色的羊毛衫。荒坡瞬间被照亮。

王红凑近桂花树,嗅树叶。“王红,你做什么?”李艳不解。“闻桂花香啰。”“哈哈,小树能闻到什么香味。”王红继续嗅,并自言自语:“好淡雅的桂花香味哦!”“真的吗?我也来嗅嗅。”李艳也把鼻子凑近树叶。“没有呀?”“你想着现在就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一定能闻到。”王红点拨。“那我再来嗅一次。”李艳凑近桂花树叶,闭着眼睛,一嗅:“啊!果然有香味!”大家见她俩在嗅桂花树,也好奇地嗅起来,仿佛都嗅到了桂花的香味,眼睛里都绽放出桂花的金黄。

关于衣服的文章12:新衣服

文/江初昕

“新年到,好热闹,穿新衣,放鞭炮”,这首儿时的童谣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在过去,忙活了一年的农村里的人,每年的年底都会添置一套新衣。一般先给小孩做起,再视家庭条件而定,家庭条件好些的,全家人都会做一套新衣服过新年。

在过去,布料比较单一,无非就是卡其、涤卡、的确良、灯芯绒等那么几样布料,多是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里扯布料。倘若商店里来了一批好的布料,乡人相互传开,大人赶紧争相抢购,生怕去晚了,那些色彩艳丽的布料被人抢购一空。

布料扯来以后,就提前和裁缝师傅打招呼,好让裁缝师傅统筹安排。到了年底,裁缝师傅最忙碌,一般以村为单位,在一个村庄一做就是好长一段时间。终于轮到自己家做了,当晚,就把缝纫机抬进家门。母亲一大早,就把铺板搁置好,擦拭干净灰尘,将要做衣服的布料整齐码放在铺板上。等裁缝师傅上门后,母亲把我叫到裁缝师傅跟前,用皮尺量了腰围、裤长、袖长,母亲在边上叮嘱裁缝师傅,稍微做大点,小孩抽条快呢!量好了尺寸,裁缝师傅就开始画线下料,接着裁剪。下料裁剪的时候,一旁的徒弟认真仔细观摩。师傅不苟言笑,埋头剪裁,全凭徒弟的领悟。偶尔不懂,徒弟战战兢兢向师傅发问,师傅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简单点拨几句,全靠自己心领神会,认真揣摩。等师傅裁剪好了布料,徒弟就开始缝纫。随着双脚的踩动,缝纫机“哒哒哒”转动了起来。家里请来裁缝师傅,隔壁邻居都会上门来凑热闹,摸摸布料,看看你家做多少件衣服。乡亲们品头论足,热闹非凡。小时候,我们小孩子最想得到的就是缠棉线的木头轮子了,看着轮子上的棉线越来越少,我就会守在缝纫机旁,一旦棉线用完,我就先下手为强,拿到木头轮子。多攒几个以后,就可以做成一辆玩具小车了,那是最为开心的时候。

另一个开心的就是伙食可以改善了。请裁缝师傅,东家都会尽其所能弄几样像样的荤菜来招待师傅。为了防止我们小孩胡来,有失于礼节,每次都要让师傅先吃完,才允许我们上桌。拿得上桌面的几样荤菜还要放起来,以备下餐请师傅。

过年做新衣,一做就是两三天时间。到最后手工锁边、锁扣眼、钉纽扣、熨平,一件崭新的衣服就大功告成了。新衣做好了,母亲就会叫我试衣。母亲将我的裤脚衣袖整齐挽上,认真打量一番,夸师傅的手艺真不赖,新衣服做得合身,穿起来人很精神。裁缝师傅听了东家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脸上掠过一丝笑容。试完了新衣,就整齐折叠好,等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穿。

那时的裁缝师傅很会为东家精打细算,布料不浪费,一些边角料也会充分利用起来,做个口袋内衬或者拼接起来做成衣领什么的,尽量做到物尽其用,不糟蹋布料。就是多下来的边角料,母亲也会收拾起来,用浆糊糊裱起来,用来做鞋垫。

完工后的饭菜很丰盛,东家也会多劝几杯酒,微醺之际,摇晃而归。轮到下家做新衣的人家前来,把缝纫机抬走,小孩子一蹦一跳跟在后面,大声囔嚷道:“新年到,好热闹,穿新衣,放鞭炮……”,欢快的童谣在村巷传开,零星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年的味道越发的浓厚了。

关于衣服的文章13:与父爱同行

文/杨婷婷

小时候

“多穿点衣服。”“好!“吃饭少讲话,别呛着。”“好!”“少去外面乱跑。”“好!”小时候,听到爸爸这些唠叨,觉得他是在关心我,不想让我受伤,我也不嫌烦,他说得对我就答应着,他也经常在我旁边说来说去。

懂事前

“多穿点衣服。”“会穿的,烦不烦!”“吃饭少讲话,别呛着”。“知道啦,我又不苯!”“少去外面乱跑。”“呵呵,我去那里要你管?别烦我!”从上中学后,当听到爸爸这些话后,我不知哪来的怒气,用一种极为恶劣的声音就反回给他,总之,当爸爸一说时,我能出去就出去,不能去时我就干脆听起歌来,有时,甚至和爸爸顶嘴。就觉得爸爸很烦。

懂事后

“多穿点衣服。”“好的,你也多穿点!”“吃饭少说话,别呛着。”“知道了,爸爸你也注意点!”“少去外面乱跑。”“好好好!我的好爸爸,我不会乱跑的,放心吧!”渐渐的,我发现自己长大了,懂事了,也发现爸爸那不算黑的头发上添了好多白发,这时,我突然想起以前和爸爸发生的种种不愉快,眼眶里不禁多了些东西在翻转,终于,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吧哒吧哒的跌落到平整的地面上,突然,爸爸悄无声息的在我身后出现,我赶忙抹去眼角上的泪水,笑着对爸爸说:“老爸,走!吃饭去!”于是,我们开心的吃完了一顿饭。

现在,我终于懂了,之前我认为的种种唠叨,不过是这个平凡又伟大的男人希望自己女儿一切平安的一种方式,他用这种再平凡不过的方式,诠释着他对自己女儿的爱。

“多穿点衣服;吃饭少说话,别呛着;少去外面乱跑。”这再普通不过的三句话,现在在我看来,却是父亲对我爱的一种“唠叨”,我只觉得“父亲”这两个字,在我生命里的重量越来越重了,也让我对这个再平凡不过的男人更多了一些尊敬,热爱……

关于衣服的文章14:担心

今晚在洗衣服时,拧干衣服的那一刻,突然有点担心自己的未来,对,真的不知道我在什么时候能够遇见那个人,也真不知道那个人现在正在和谁谈恋爱,某日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要是哪天我找到男朋友了,首先给他两个嘴巴子,你***的这些年都死哪去了。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就特别心酸,对呀,等那个人的出现真的是好辛苦的。和其他人谈着不咸不淡的爱情,心里始终是不痛快,我想终于有一点还是会分开的。

我也一直在告诉自己,我还很年轻,但是掐着手指头一算,不年轻了呀,某日打一电话给客户,我的系统有她的资料,与我一般大呀,她说,你稍等,我先把孩子放进车里,然后就听见她说,乖,听妈妈话,坐好。那一刻感慨万千。虽然说现在的日子很好,我也在一步一步实现我想要的生活,我很努力的去做每一件事情,但是总觉得是不稳定的,心里空落落的,不安定的,但自己又是无能为力的。

偶尔想起前男友,不知道那一刻真的是想念他,还是想念他能够给我的生活,我始终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我喜欢,他将车停在我身边,缓缓摇下车窗对我微笑,喜欢他能够给我不用担心房子的按揭,但是他始终给不了我安心,跟他在一起以来,我就感觉总有一天他会离开我,对呀,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不管我现在多么的迷茫与彷徨总有一天我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会的!

关于衣服的文章15:爱情的蛋清蛋黄

文/蒋康政

收拾好换洗衣服,他推着自行车,生气地离开了家门,晚饭前一再叮嘱妻子煮的鸡蛋,也不想吃了。

刚下过雨,大街上湿淋淋的,少有行人,冷清。刚刚跟妻子发生过一阵口角,他内心有点忿恨难平,甚至有了走得远远的想法,并且越远越好。街道不长,甚至没有他胸中的一口怨气长,而且浴室就在眼前,他一头钻了进去。

浴池里雾气蒸腾,跟几个熟人打过照面后,他挑了一个无人的地方,下水了。水温还是挺合适的,他将整个身子浸入到水里,泡,懒得撩水、搓澡布。旁人好奇地看着他时,他才窸窸窣窣地一阵假忙碌,把自己弄得很琐屑的样子。就这样,他拖延着时间,一拨又一拨的人都洗好了,出去了。他才不好意思起来,不大情愿地离开澡池,穿衣;一边穿,还一边想着再到什么地方转转,能拖到什么时候就拖到什么时候。

一走到外面,看见自己的车篮里多了一把折叠伞,红底子黑碎花的那把,经得住风雨的考验,伞骨还比较牢靠,他们已经用了好几年了。

他一下子气消了,嘴角还有了一点笑意,并想,我赶紧回家吧,时间不早了。这么想着,他回家的脚步也轻快了许多,拿起那把伞,“啪”的一声抖开,伞面在夜色里开放了,他攥紧了伞柄,尽管这时一丝雨点也没有。

走着走着,他不禁回忆起他们的过去。也是一次夜行,只不过那晚月色朦胧,那时她还是未婚妻。一个拐弯,她陡然藏在了哪片阴影里,他再也找不着了,心慌得不行;正六神无主之际,她猫腰从暗处站到了他的面前,嘴里哈哈哈的,浑身抖动得不行。这个小小的浪漫,回味起来依然是那样甜蜜。婚后,他总是要长时间、长距离地奔向她的宿舍,如果她有事出去了,桌子上总能看见一张便条,大抵是嘱咐他饭菜煮好了什么在锅里什么在碗里,叫他自己先吃,她啥事啥事去了,也没写上日期什么的,很是随意。也是,居家过日子,每天就是天天,犯不着特意为某一天贴上标签。正是这种随心随意,他很是珍惜这些字条儿,珍藏着,偶尔翻到,都恍然如新,那种感觉特温馨。

这时的街道感觉特短,还有很多很多内容来不及回忆,就到家门口了。他想,回家赶紧将蛋壳剥了,黄橙橙的蛋黄他吃,白莹莹的蛋清她吃,在一起生活多年,这是一个默契。还有哪些默契,他的心里藏着,不告诉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