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文章

请欣赏苹果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苹果文章1:苹果的记忆

文/快乐风铃

“妈妈,我要吃苹果,妈妈,我要吃苹果……”那天,小小的我无意闯进奶奶的房间。病重的奶奶脸色苍白,形容憔悴,正虚弱地躺在床上。奶奶的枕边放着一个又大又圆的苹果。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苹果。我眼巴巴地盯着那个鲜红的苹果,闻着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于是,我挥着小手向妈妈呼喊着。

“乖乖,奶奶病了,这个苹果要留给奶奶吃。”妈妈一边哄我一边抱着我向屋外走去。我哪里肯依,一边在妈妈怀里又抓又踢,一边大声地哭喊着。我声嘶力竭的哭叫声透过整个小村庄,久久地回荡着……

那年,我五岁。

小时候,家里很穷。其实,所有的家大都一样,苹果总是和生病联系在一起的。家人只有生病才有机会吃到一个苹果。可是,病人的口味不好,勉强把苹果咽下去,却感觉淡而乏味。

为了那神秘诱人的苹果,为了能有机会吃到一个苹果,我甚至想生病。那样家里就可以给我买苹果,或许还有谁会送苹果过来。然而,年幼的我一直健健康康活蹦乱跳的样子。

七岁那年,离小村庄约一公里处种植了一片苹果园。我经常跟小伙伴去那里嬉闹玩耍。

一个秋高气爽的傍晚,郁郁葱葱的苹果园里撒满绚丽灿烂的晚霞。我和几个小伙伴又去那里玩耍。夕阳西下,苹果树的叶子苍翠碧绿,像小灯笼一样的红苹果挂满枝头。温柔和煦的晚风吹来,芬芳的苹果香味不时地飘到我们的鼻子里。

禁不住诱惑的我们迅速脱下外套当篮子,摘下一包苹果躲在果园附近的小山旁偷吃。看着鲜红诱人的苹果,我的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不时地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脱口而出:“好香,好香。”

我从一小堆苹果里挑选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细细地凝视着它。这是一个模样好看颜色鲜红的圆苹果。短短的柄藏在苹果上方凹进去的地方,就像一位羞羞答答不愿见人的妙龄少女。拿起它,情不自禁地深呼吸一次,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瞬间,感到心旷神怡,全身的骨头都酥软了。想咬一口,却不忍心伤害它。一番犹豫后终于下了口。轻轻地慢慢地咬下去,甜甜的滋味溢满口中,回味无穷。再轻轻地慢慢地咬一口,汁液宛如甜津津的蜂蜜,溶入了我的血液之中。

正当我深深地沉醉并陶醉于苹果的清脆可口时,愤怒的果农找到我们。我们扔下苹果拔腿就跑。因我个子小,跑的慢,被果农一把抓住,并遣送我回家。

那晚,严厉的母亲狠狠地批评了我,并罚我在院子里站四个小时。深秋的夜晚,寒气已经很重,我冻得瑟瑟发抖。我的脸上流着泪,心里好委屈。那时的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勤奋读书,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为自己争气,一定要挣很多很多的钱买很多很多的苹果吃。

参加工作后,口袋里的钱较充裕了。水果店里,大街上,小摊上,随处可见红彤彤的清香诱人的苹果。几乎每个周末,我都要去街上买一袋苹果回家。想吃苹果时,就细细地品尝一个。

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苹果的品位也提升了。形状好看了,很规则,很光滑,没有斑斑点点;颜色更美了,绿中泛红,黄中带粉,粉中透着淡红,就像青春美少女的俏丽容颜;味道也更好了,甜中有酸,酸中带甜,甜不腻口,酸不浓烈。

如今,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丰富。各种各样的水果都走入了平常百姓家,且水果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它们的贮存期越来越长。很多人口味吃多了,倒不怎么爱吃苹果了。如我的女儿,你给她苹果吃,她会躲得远远的;如爱人,他宁愿喝一杯白开水,也不愿吃一口苹果;如我,单位分的苹果,总是送给亲朋好友吃。

但我,还是经常在电脑桌上放一个模样好看芬芳诱人的红苹果。用鲁迅的话说是叫我奋进,催我自新,并时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更让我忆苦思甜,铭记过去纯真而物质贫乏的艰难岁月,珍惜今天幸福快乐的甜蜜生活……

苹果文章2:苹果长叶了

文/徐芯怡

我一直以为科学离我们很远,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苹果是大家爱吃的。它不仅肉质甜美,还包含了许多维生素。我们通常吃完后会把核扔掉。有一次,我突发奇想:这苹果核里的种子,种下去会长出来吗?于是,我便开始实验起来。

种下后,我每天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它。一天、两天、三天……它还是没有发芽。我失望极了,准备放弃。就在这时,爸爸碰巧看见便来问我:“你在做什么呢?”我一脸的失落,淡淡地回答:“我在做实验,想知道苹果核的种子会不会发芽。”“那结果怎样?”“好几天了,它都没有发芽。”爸爸来了兴致,说:“那你再等几天吧,一定会长出来的。”听了这番话,我越想越不甘心,就重振旗鼓,耐心地等待。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天后,一棵小芽破土而出。芽儿探起小小的脑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虽然苗儿还很稚嫩,但足够我欣喜的了。我向老爸分享:“老爸,发芽了,种子发芽啦!”爸爸看到我一脸兴奋的样子,说:“小芽发了,要好好照顾它,小心枯萎。”“嗯嗯。”

小芽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渐渐地长大了。我心中的疑惑也慢慢地解开了。看着我的实验成果,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这一次实验让我明白了:探索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猜想是科学的翅膀,实验是科学的真相之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我们要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这个神奇的世界。大胆证实我们的猜想,一定会有回报的。

苹果文章3:口袋里还有一个苹果

文/水水

有个探险家准备徒步穿越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临行前他做了周密的安排。带了足够的水和食物用骆驼背着,为了防止迷失方向,他还特意在当地找了一名向导。

进入沙漠腹地后,他们遭遇了一场特大的沙漠风暴,铺天盖地的黄沙瞬间吞噬了一切。向导不见了,满载食物和水的骆驼也没了踪迹。死亡的恐惧立刻像幽灵一样包围了这个豪情万丈的探险者。

就在他几乎绝望的瞬间,他发现自己口袋里还有一个苹果。他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大脑立时清醒了许多……

几天后,这位奄奄一息的探险者被当地的土着人救起。令人奇怪的是,这位昏迷不醒的人手里始终紧紧攥着一个已经干瘪的苹果。任凭你使多大劲也不能将他的手掰开。

这个顽强的探险者就是极具传奇色彩的瑞典医生斯坦利·库尼茨。他去世前曾为自己写下了这样一句墓志铭:我还有一个苹果。

我还有一个苹果,是啊,就是这样一个苹果,让这位伟大的探险者有了生的信心和希望。一个人在梦想的旅途中能走多远,关键要看意志的强弱。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深藏着一个苹果。梦想是前进的方向,希望是前进的动力,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能有一份苹果的清香,我们就一定能够到达希望的天堂。

苹果文章4:动物聚餐会

文/龚文妍

秋天到了,香甜的苹果,水灵灵的葡萄,黄澄澄的大香蕉,看了直让人流口水。动物们决定举办一次野外聚餐会,来庆贺丰收的秋天。

牛大叔、老虎大伯、袋鼠阿姨都带好吃的来了。牛大叔为大家做了香喷喷的水果披萨饼,而且还像模像样地颠了颠锅,真像个顶级厨师呢!闻着这诱人的香味,老虎大伯已经快忍不住了,手里拿好刀叉,嘴里还不住地问:“做好了没有?做好了没有?”他那副馋样儿笑坏了旁边的袋鼠阿姨,袋鼠阿姨用她那大大的口袋为大家带来了丰富的水果。

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小松鼠急忙奔向森林,大声地向小伙伴们喊道:“快来呀!快来呀!快来参加动物聚餐会呀!”

苹果文章5:碎钱

文/刘椿山

冬夏拉着一车苹果,颠簸在乡村道路上,搁在车箱里的大喇叭一路嘶嘶裂裂的叫喊着:“苹果,又甜又脆的大苹果,四块五一斤。”那破垮的声音喊一路,碎一路。

冬夏的媳妇柳惠坐在副驾驶里,一边数钱,一边抱怨:“你是没见过钱,还是咱的?这张十块的都快粉身碎骨了,还收。”说完这话,她斜了一眼冬夏。“你个瓜婆娘,呱啦个啥,到时有人拿整钱来买苹果,偷偷的换掉不就行了。”冬夏头也不回的说。

柳惠不再说了。冬夏将车停在了村口。听到大喇叭的叫喊,住在村子中央的五婆牵着孙子第一个赶了过来。

五婆选好苹果,放在秤上一称,刚好八斤。柳惠说:“阿婆,你这里八斤苹果,一共三十六块钱。”

五婆从柳惠手里接过苹果,腾出一只手从兜里摸了一百块钱出来。五婆正要将钱递给冬夏,哪想柳惠不等五婆将钱举起来,便够着手将那张百元大钞给扯了过去。“八斤苹果,三十六块钱,找你六十四,你数数,抽身不认账哈。”柳惠对五婆说。“当面数的还能有错?”五婆接过钱,捏在手里,牵着孙子便往回走。

见五婆走远了,冬夏用胳膊肘碰了一下柳惠,悄悄的问她:“那张烂钱换出去了?”

柳惠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五婆走后,又有十几个村民前来买苹果。就在柳惠忙着给别人称苹果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五婆不知什么时候又折了回来。

柳惠用胳膊肘碰了碰冬夏,并朝五婆所站的地方噜了噜嘴。

冬夏也看见了五婆,他侧着身子小声的对柳惠说:“打死都不得承认,那烂钱是我们找给她的。”“你以为我傻呀?”柳惠白了一眼冬夏。见买苹果的人少了,五婆便对冬夏两口子说:“你们找我的钱有问题。”

冬夏两口子装着没听见。

五婆又说了一遍:“你们找我的钱不对。”

冬夏两口子还是装着没听见。“你们把钱找错了——”五婆以为他们没听见,又大声的喊到。

这下没办法装了。柳惠面无表情的对五婆说:“怎么不对?差你啦?”“不是差我的,而是你们补多了。”

听五婆这一说,冬夏狠狠的瞪了柳惠一眼,柳惠一见冬夏那凶神恶煞的眼神,立即将头低了下去,心想肯定是刚才心一慌便把钱给数错了。

冬夏问五婆:“多给了您多少?”

“看你们马虎的,应该找我六十四,你们却找了我八十四,多了二十块钱。”“都像你们这样做生意呀,不亏到南天门去才怪呢。”五婆一边笑盈盈的说,一边抽出二十块钱递给柳惠。

想不到的是,五婆无意之中又将那张烂钱还给了柳惠。

柳惠捏着那张烂钱,呆呆的矗在那里,脸红筋涨的,半天回不过神儿来。这时,只见冬夏一把从柳惠手里将那张烂钱抢了过去,撕了个粉碎。

不明就里的五婆,在一旁却是看傻了眼。

苹果文章6:结在石头上的苹果

文/莫独

一到场,我就被“硕果累累”这个词撞了个生疼。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苹果园,走进结果期的苹果园。在路口,第一棵树就用自己不凡的果实,着实让我见识了一番,惊叹了一番。不怎么大的树,枝上的果子,一个跟着一个,一颗搭着一颗,串着、连着、簇拥着,横七竖八、你挤我挪的,结得让枝头没空休息,看得让我的心紧跟着双眼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停止不住。有许多枝条,本来离地面还有较高的距离,被满枝的果实吊弯了,垂着触到地面上来,如果不是主人家用一些棍棍叉叉支撑着,早就承不住坠断了。

一颗颗红红的苹果,宛若一张张红红的圆脸,在稀稀疏疏的叶子间或半遮半掩,或凸突展露,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太阳。

因为这些小太阳,这片山坡也叫人那么亲切、可爱,温暖照人。

这秋天的山坡,也被这密密麻麻的小太阳照耀得一片亮堂。

这些小太阳,是令主人骄傲的孩子,主人给他的这些孩子取名为“山里红”。这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名字。

听说,这些山里红的娘家在山东烟台,也就是说,这苹果是北方的品种,是蒙自人引进来栽培的。

我第一次尝到蒙自山里红苹果,是前年的这个时候。当时,一个朋友约我,说她有一个早年的学生在到西北勒种苹果,已经有了收成,请我一起上山去尝尝,并介绍说那里的苹果如何如何鲜美、甘甜,她在电话里大放溢美之词。我对苹果不甚感兴趣,加之有事,就推辞了。正好从成都回来度假的女儿在家里闲着,朋友就带着我的女儿去了。晚上,女儿回来时,朋友让她稍带了一塑料兜苹果回家让我品鲜。我打开了看,见个儿都不是很大,表面都不是那么好看。我心里想,毕竟人家是做这个的,上等的要拿去销售,这免费送的,应该是一般的果子,是下品。可是随意拿了一个咬一口,那味道还真爽,口感一点不差,这一下就改变了这个品种在我心里的印象。

后来,在蒙自买苹果,我都叫家人买西北勒的。

这次,前回的那位朋友又来约,知道路不是很远,一两个小时就能到,正逢又是周日,就一起上了山,亲自来到了西北勒苹果的产地。

蒙自广袤的平坝里,是不缺少果园的。但苹果园还真不多,这片苹果园应该在蒙自是最具典型的一座。

果园真是人类的童话。

一行人一旦走进果园,就像都回到了童年,回到了孩提时代一样,三三两两地,一个不管一个,消失在树丛中。

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苹果,红红的,满嘟嘟的,近距离地挂在眼前,那么诱人。一不小心,你的鼻子、脸庞,或者肩头、身子什么的,随便就碰了苹果。这可不行的,会伤了苹果,损害了人家的收成。女人和小孩们变异的惊叫,一声声时不时从果林里冲出来,没有人觉得夸张。这是这些突如其来的苹果给大家带来的激动与喜悦。征得了主人的同意后,开始有人在树枝上采摘果子食用。我正感口干,但舍不得动那些大的、光鲜的,在叶片后面相对隐蔽处,摘了一颗半青的、个小的苹果,习惯性地在手掌心里搓了一下,就送进嘴里咬了一口。这一口给我的感觉十分清晰:脆、香、甜。在这个苹果实实在在的园子里,在这么多漂亮、圆润的苹果里,从形体和表面上看,这是一颗最普通、最不起眼的苹果;从时间上说,它的长透成熟也还需要一段时日。但它的品质,它的口感,已经一点不差,很解渴。

一棵棵果树,随意地散种在坡地上,散种在石头间。

在蒙自,西北勒是石头的世界。

西北勒属于喀斯特地貌,地表因为储不了水,所以长期很干。此外,泥土也特别少,不厚实,故而,好些地里的石头,比泥土还多。今天我们看到的也是如此,苹果地里,石头遍地,大大小小一坨一坨的石头,像不动的牛,静卧在果树下;有的还一大块一大块的,形成了石板,连成片,白生生地铺在果树间,见不到多少土。

我想象不到,苹果树的生命力会这么强盛。

如果不亲自光临现场,谁能知道,这是一片种植在石头上的果园。在石堆间,随便抓住那么一点很有限的土壤,一棵苹果树就这样抽枝发芽,一点点茁壮成长,最终把喜人的苹果,如时奉送到生活的面前。

这是怎样一种奇特的发现与开创?

这天,一行人在苹果园里乱闯后,到果园里一处坡上的一座新房前休息。

这是一处高坡,置在果园的中间。

前面的坡下,可见一株株果子结得正盛的果树。轻风徐徐从坡面上吹过,轻轻一嗅,在秋天山野潮湿的气息里,不难闻到苹果那股淡淡的清香。据说,更多的果树,还在屋子后面的坡坡上。

我向当地人打听该地的地名,有人说,就叫西北勒村。说村子就在附近,几分钟的路程。原来,这苹果园,就在西北勒乡政府所在地的旁边。

西北勒给蒙自的印象有两点:一是干旱,二是苹果。干是历史性的,地理环境和土质结构使然。如今,只要说到当地产的苹果,蒙自人都知道是西北勒的。我也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听到与西北勒苹果相关的话题。

吃饭前,我们见到了今天所处的这座西北勒苹果园的主人,一位姓王的很实在的年轻人。在饭桌上,他讲了许多创业的经历,讲到他的苹果园,一套一套的,很有方法。他现在管理着300多亩,15000余株苹果树;他的果园里,光一棵就有产150公斤苹果的果树。看来,他对西北勒的气候和土壤是相当了解的。当然,对苹果的生长需求也很熟悉。他不是藐视了喀斯特地质,而是懂得了它,理解了它,并合理地利用了它,开发了它。为此,他对自己的苹果园信心十足。现在,有人请他编写苹果的栽培技术书籍,他说,他不敢轻易动笔。他说,每种果树的培植和生长,都有其一定的规律。对苹果树的种植培育,他已经基本掌握了自己实用的一套方法,但不一定适合别人,所以,他还不敢白纸黑字地写出来,随便示人。

这是一位既有闯劲,又很理智的创业者。

只要找准自己的下脚点,再加上信心和恒心,就能成长,就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这个年轻人,用苹果,在喀斯特地貌上谱写了西北勒崭新的篇章,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传奇。他让石头开了花,结了果!他让西北勒古老的喀斯特土地,绽放出时代鲜活的生命光彩。

据说,西北勒的苹果,从7月份开始上市,可以保持到当年12月才落潮,这就是说,将近有半年的采摘期。

哦,这是多么丰硕的希望与收获哟!

当中,有人说,这些沉睡了百年,甚至千年的山坡,这回终于被叫醒了!

是的,的确被叫醒了。这是谁叫醒的呢?我知道,是那些在秋天的怀抱里红通通地满枝头晃摇的苹果,是一颗不甘于让祖祖辈辈轮回贫穷的心。

苹果文章7:回首,独叹

文/qq729042974

回首,才发现自己的苹果早已不翼而飞。

回首,才发现自己的心早已支离破碎。

回首,才发现自己的人生有太多无可奈何。

-----题记

原来,幸福就在身边。

这一天我没想到她给了我惊喜与惊讶。

不知怎得特别喜欢漫步,即使外面很冷很冷的,但是也只能感叹路太短,时间太快。我想,这就是幸福!

不知怎得特别喜欢这种气氛,即使周围很吵很让人恼怒,但却丝毫没有影响那份雅兴,那份快乐。

不知怎得特别喜欢这种生活,给人的感觉特别舒心,可能是催婚的年龄到了吧!总是很烦心;可能是自己太执着与完美了吧!总是适得其反,郁郁不欢。

偶然一个回首,才发现苹果早已送出,唯留一个也销声匿迹……

独自幽叹,却不知幸福早已来临。打开她送的礼品盒,这礼承载了太多感动……这一刻,感动了自以为是的我;这一刻,感触了我的神经;这一刻,我笑了,此生不枉。

苹果很大,本打算分享与室友,却发现怎么也分不开,只能感叹曰:这是上天注定给我的幸福,然后独留他的呜呼哀哉声……

偶然一个电话,才发现自己太过于执着,太过于计较。

我的幽叹,乱了谁的心境?感叹人生,却唯独感叹不了那丝意境;感叹时光,却唯独感叹不了那份沧桑;感叹彼此,却唯独感叹不了你的心。

任岁月如何消逝,却终究掩盖不了你曾经来过的痕迹。或许是自己太过于执着曾经,才无法剔除那份怀念;或许是自己太过于斤斤计较,才导致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或许是自己太过于不成熟,才促使了每次通话之后的叹息与忧郁。

抬头望天,我迷茫了。为什么每一次的我,总是身不由己?为什么每一次的我,都会惹你不开心?为什么每一次的我,就这样独自幽叹?

回首,才发现自己不是太有心,就是太犯贱。每一次的克制,却发现那份思念只会越来越纠绕不清。我想我可能走火入魔了……

回首,才发现自己不是太笨拙,就是缺心眼;想起你那句“我最近一两点休息”而我却说“我最近睡得比较踏实,一般十一点左右就睡了”才发现自己悟性很低、很低。我想我可能没救了……

回首,才发现自己不是太忧伤,就是没心没肺。满怀欣喜的那一刻,我总是惹彼此不快。我想我是不是太笨拙……

面对你再也没有了往昔的畅所欲言;面对你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嘻笑玩闹;面对你再多的话,只剩一声声叹息。

窗外星光暗淡,只是那一丝丝冷风才给了这夜一片生气。遥望远方,我在等什么吗?也许连自己也不清不楚。

消瘦的身体,有怎抵过这寒风的侵袭,任那寒风如何的洗刷,依然无法释怀那昨日的欢笑。就算付尽此生有如何?不过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空一番镜花水月。依旧孤身一人,难觅你。

可能是风儿带走了沙儿,那滴泪终究湿了眼眶,但也只是仅此而已。胡思乱想的结局,一次次的撞击着这颗支离破碎的心。虚弱的身体、脆弱的心灵还剩什么可以挽回那一切的一切?

原来失去你,幸福也会减行减远……

苹果文章8:苹果

文/光子

姐姐从老家出来,竟然提了半袋子的苹果,是那种长势不好的青涩的果子。这么多年了,她居然还一直记得我特别钟爱的东西就是这种青涩的苹果,一口咬下去,酸过之后有股甘甜在喉中回味。

在我老家,苹果罢市的时候,随处可见推着平板车的皖北汉子满街吆喝:“青苹果,两块钱一袋!”那时候我们一家很少能吃到苹果,一家九口,仅靠父母亲两个人拿生产队工分养活,年年超支,吃饭的口粮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闲钱买水果?

那一年公社办了一家工艺厂,招收合同工,听说每个村有五个名额,要有初中文化,姐刚好初中毕业,便死活缠着父亲要进厂,父亲硬着头皮去了一趟支书的家,人家三言两语就将他打发回来了,说进厂人员公社领导早就内定了的,指定让村上谁谁家的人去。姐见父亲灰头灰面地回来,半天不语言,便明白了怎么回事,一个人躲在房里不出来,捂着被子哭了一个晚上。那天晚上还有一个人一夜未睡,就是父亲,我夜里起身的时候,听到堂屋里“吧嗒、吧嗒”吸旱烟的声音。

第二天一早,父亲将平日下蛋的老母鸡拎了两只出去,晌午的时候回来,肩上扛回了一袋苹果,手中多了一刀肉。我听见他和母亲小声地商量,说晚上再去趟支书家,当然是为姐姐招工的事。那天晚上父亲回来的时候我们已经睡了,吃早饭的时候就见支书的老婆将父亲提过去的苹果和肉扔到了我们家的饭桌上,嗓门大得一个村子的人都能听得到:“你看,你看,你这是送的什么礼,我家男人替你拿到公社去还不被人笑话死!东西我给你送回来了。我们家上好的红富士都吃不完。”支书老婆话没说完人就走了出去,母亲慌忙起身去送,我也跟了过去,一路上就见她嘴巴不停地和别人唠叨,似乎是说给我们听,“他们家丫头想进社办厂,让我家男人去说,就提了这么一袋烂青果子,别人家都是好烟好酒地送,他们也太小气了。”

这回是母亲在家整整睡了一天。冬天的时候,姐就和父母亲一起下地了,那袋青苹果我们姐弟几人美美地享受了整整一个月。而支书的女儿,姐姐的那位同班同学却每天踩着自行车炫耀似的从我们家门前经过,她和我们的身份不同了呀,她当上了社办厂的合同工了。

父亲多年前就已去世,姐姐后来利用农闲时间到长江下游的芜湖、南京做点小生意,把老家的土特产拿到外面卖,再从城市带点农场紧俏商品回来,很快致富,成为我们老家第一代万元户和劳动模范。如今再和姐提起这事,我们都明白,其实那时最难受的是父亲。而我们,苦过了,也就懂得了珍惜。

苹果文章9:苹果之恋

文/周晓慷

年关逼近,微信食友群快讯频传,撩拨眼帘:“大统华新进山东苹果,价格便宜,翼支付能返利。”“家乐福,新进特级红富士。”……

我如愿以偿买到苹果,个大饱满,外皮光洁。回家先做一道苹果羹,外加一把芡实、莲心点缀,为老少各盛一碗,吹着碗边的热气品咂,抬眼闲闲地瞥着窗外的雪,雪非雪,而是大床白绒绒的被子,整个院子暖融融的,满屋子热气缭绕。

生活中苹果能吃出别一番滋味。我小时候吃到的苹果大都叫国光苹果,每次吃到它都有扬眉吐气、为国争光的小小豪情。那苹果是母亲从国营水果店里买回家的,三个儿子分而食之。由于苹果大小不一,总是大儿子得到的个头最大,排在老三的我自然得到最小的。从小谦让,老三渐成习惯。其实,用现在的口感衡量此苹果,味道酸涩,果实偏小,水分不足,果皮欠佳,但在饥馑年代,只要有点甜味的果子都能受到追捧。多年后,老三的家境奔向小康,老大老二命运多舛,条件拮据,生活路径似乎在儿时就预设了,只不过在数十年后才悄然演绎为生活的哲理。

过去,吃苹果,吃何种样子的苹果,没得选。有两部电影常在眼前播放。在《上甘岭》中,坑道里的志愿军战士把一只苹果轮流闻了一下,放在一位身负重伤的战士面前,另一只切成薄片,分给整个连队的人。《摘苹果的时候》是部朝鲜老片,片中的苹果多得铺天盖地,美女如云。那些苹果被制成苹果酱,鲜红、浓稠、香甜、垂涎……若看过这两部片子的人,大体终身会与苹果结缘了。从那以后,我擅长的手艺——做苹果果盘、苹果沙拉、苹果泥、苹果酱、苹果汁……让自己乐此不疲,也赢得了比我的其他爱好更有“甜味”的夸奖。

列数自己吃过的苹果可谓多矣,红富士、青香蕉、红香蕉、金帅、蛇果等等,这些苹果背后大都有点与我关联的小故事。这里说个印象深的。多年前我只身去延安,路途邂逅两位新疆伊犁中学的女教师。也许我搭手帮她们提重重的行李箱,赢得她们的好感,她们请我吃苹果,因为要削皮我就放进摄影包。后来在赶回时一时疏忽,我的一只装有食品的包落在宾馆,上了南去的列车才发现。在饥肠辘辘之际,摄影包中的苹果救了我一命。那是只纯粹的延安苹果,除去救助的因素,延安苹果肉质脆密,香甜、硬度适中,尤其那汁水,像山涧的小溪流,入眼入口,潺潺无尽。当然所谓的“无尽”属于自己魂牵梦绕般的想象。后来,我到新疆,与当地朋友提起这事,朋友说新疆也处处是苹果,他陪我去公司大院,一排排绿色的树丛里竟然有一只只青色的小苹果与我躲猫猫。

喜欢苹果是种缘,尽管它的果酸、果胶、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药理功效可让许多售药者生意大减,但喜欢它,不用问它的出处,喜欢它,尊崇内心之音。蓦然发现,家中的手机苹果系列的“3、4S、5、6、6S”都有,你看乔布斯这些人,做自己的生意,连我这点私情都不放过,我真的被苹果“砸”了脑袋。

苹果文章10:削苹果

文/蒯鹏程

童年是欢乐的,是五彩缤纷的,也是值得回忆的。其中有件事,就算现在想起来还是会让我捧腹大笑。

那是我第一次削苹果。

还记得,那是我五六岁的时候,爸爸叫我去削苹果,当时我才上大班!我连厨房都没进过,更不用说削苹果了。于是,我便直截了当和爸爸说:“我不会!”想不到我的这个举动换来了老爸的一顿唠叨:“连削苹果都不会,想当年……”为了让老爸“闭嘴”,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了厨房。

考虑到我的安全问题,妈妈从来不把菜刀放在低的地方,所以拿到菜刀对我来说,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我站在原地,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自以为聪明绝顶的办法:把椅子搬到厨房里,踩在椅子上,用手够菜刀。说干就干,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椅子搬到了厨房里,我踩在椅子上,跟原计划一样,我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最小的那把菜刀。

我要开始削苹果了!我拿起菜刀“唰唰唰”几下,苹果便被削了个“面目全非”。我审视了一番,觉得这个苹果削得忒烂了。我随手就扔进了垃圾桶,重新拿了个苹果。我想:妈妈好像有一个削苹果的工具的。我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水果刀。我顿感自己真是块当大厨的料,都没人教过,我已经会使用水果刀了。起初,我用得不太顺手,没过一会儿工夫,我就用得“杠杠滴”咧。因为我力气小,所以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才把这么大一个苹果给削完。此时我削出来的苹果皮已厚达2厘米,而那可怜的苹果只有手指那么粗了,我得意洋洋地将苹果交给了坐在客厅里对我坐视不理的爸爸。爸爸立刻哭笑不得,二话没说,奔到了厨房,看到厨房的景象,差点昏了过去。

嗨,我的童年就是这样欢乐,这样五彩缤纷,这样令人怀念。

苹果文章11:秋天的果园

文/钱畅

秋天,果园里的苹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苹果,羞答答地躲在树叶后面,像怕被别人看见一样。梨树换上了黄澄澄的衣服。在风里刷刷作响。柿子树上挂满了大大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漂亮极了!葡萄架下挂着一串串紫莹莹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迷人的宝石……一阵风吹来,满是甜甜的味道,满是丰收的味道。

啊!秋天的果园真是五彩斑斓,美丽动人。

苹果文章12:远行的苹果

文/任随平

文化广场上,满载苹果的四辆大货车同时启动,送行村民的欢呼声霎时间充满广场——全村二十吨红富士苹果将远销尼泊尔。

目送车辆出村后,村民们再次回到文化广场。驻村干部刘站长紧紧握住村主任六叔的手,对中湾村苹果走向国外表示祝贺。六叔转身向广场村民代表深深鞠了一躬,抬起头那一刻,我看到六叔眸中满含泪花。我知道,这泪花中最为硕大晶莹的一颗,当属广大村民用勤劳双手和智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财富,这财富里,有汗水,有辛劳,也有政府连片种植的谋划和引导。

我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听父亲讲,我出生那年土地包产到户,土地贫瘠,父亲弟兄六人一年辛苦劳作后仍是生活拮据。我四岁那年,父亲弟兄六人经过商议,共同承包村里十亩山地苹果园,实行统一管理,分户劳作。那年中秋节,父亲从山上带回一黄挎包“国光”苹果,我们一家人就着昏黄灯光分食苹果。我和姐姐每人分得一颗大苹果,谁也舍不得吃,将半红半绿的苹果拿在手中,摩挲着,把玩着,似乎端详一件宝物。父亲看着我们,意味深长地说:“真正要改变贫穷,还是要从想法开始,这不,刚刚承包了果园,孩子们就能吃到新鲜苹果了,秋后,苹果卖了还能有个好收成!”那一晚,整个屋子始终飘荡着苹果馨香,似乎每一缕游动的空气送过来的都是芬芳和甜蜜。

深秋时节,苹果成熟,尤其是“国光”苹果经霜而红,一颗颗似羞红了脸,于繁茂的绿叶间躲躲闪闪,我们堂兄妹们就坐在果园地埂上,望着满园苹果出神,心想这一园苹果一定能够卖很多钱吧。可羊肠山道崎岖,拖拉机到不了果园,附近镇子上的果商没法运输收购,父亲弟兄几个只能每天晨起采摘两架子车,人力运送到镇子上去卖。即便这样,那年冬天,苹果销售之后,我家仍分到七百五十元,那时算是“天价”收入。

后来,看到父亲几人尝到苹果种植的甜头,有村民也开始零星栽植苹果树,没几年,苹果开始挂果,多多少少有了额外收入,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上世纪末,政府经过多方勘测论证,决定在全县推广苹果连片种植,山东烟台的红富士种苗来到村里,覆膜、修剪培训费用由政府投资,村民们喜出望外,劲头十足,因为切切实实走上一条致富之路。近几年,村级道路由国家投资全部硬化,货车能开到田间地头。

冬季修剪,春季施肥,夏季套袋,深秋采摘,冬闲时节培训学习,苹果种植管理走出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之路;政府牵头,村级合作,果农与果商定价,苹果销售走出一条水到渠成的销售之路。而今,苹果已成为甘肃静宁农民创收的一张标签。每当春日暖风和煦,徜徉在静宁大地的每一处山野,都若置身辽阔的苹果花海,馨香染肺腑,洁白的苹果花犹如舞动双翅的蝴蝶,蹁跹而舞,令人遐思万千。

秋风劲吹,每一枚果叶都带了浓浓秋阳温暖的问候,飒飒而落,像一枚枚熟透了的金币,落在大地怀抱里,亦落在父老乡亲融融的胸襟里。春天,必将花香馥郁。

苹果文章13:苹果花上的怀念

文/王新芳

春光明媚,群山葱茏。杏花缤纷飞舞,一树一树的桃花又在山间招摇。

我们默默无语,神情肃穆而庄重。沿着一条山间小路来到李保国教授的墓前。清风缓缓吹来,似乎在抚慰我们的伤感。摘一朵白里带粉的苹果花给他,寄托我们永远的怀念。淡淡素素,芬芳馥郁,一朵一朵,是点亮山下村庄的眼。

一年前的四月,也是苹果花开的季节,58岁的李保国教授溘然长逝。山岭呜咽,大地同悲,一批批山区农民自发到他的家中吊唁。手机微信上,29万网友为他点亮了祈愿的烛光。还有多地农民为他设置灵堂,要求把他的骨灰洒在太行山上。

他生在平原,却对太行山满含深情;他是河北农业大学的教授,却甘愿扎根山区脱贫一线;他是一位象牙塔里的学者,却和农民心相印、手相牵。从邢台的前南峪、岗底、绿岭,到平山的葫芦峪,数不清的帮扶点,他用点石成金的科技之手,把一个个贫困的山村送上致富的道路。他是科技财神,是农民教授,是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三十五年的山河岁月,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干旱而贫瘠的太行山,留下了李保国深深浅浅的足印。那足印里是信念,是执着,是热情,是汗水,是无私,是奉献!

二十年前,一个惊魂之夜,岗底村遭遇了灭顶之灾。山洪爆发,大雨倾盆,冲毁了全村200多亩保命田。正当村民们眼望长天,一筹莫展的时候,李保国随着省里科技救灾组来查看灾情。他用烟盒纸给村支书杨双牛写了一张纸条“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一句话,就是黑暗中的希望,是沙漠中的清泉。

一个电话,信守承诺的他来了,带着老婆孩子,还有简单的家当。十几年前,他也是这样,坐着汽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参加学校太行山产学研基地科研组。村里没有地,怎么办?他和村民一起,抡起大锤,打眼,装药,放炮,改造荒山。炸碎大石,垒成水平梯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他高卷裤腿,头上淌汗。

他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决心把农民培养成科技能手。给岗底村做出种苹果、板栗,树下兼种苜蓿,用苜蓿养羊的方略规划。还手把手地教果农套袋,转果,摘叶,疏花,铺反光膜,施肥,独创的128道苹果生产管理工序,全部无偿传授。当果农以传统的眼光集体反对套袋技术时,他自己掏腰包买了16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还笑着说:“损失了都算我的。”

他把为农服务放在第一位,坐着汽车、高铁在学校和山区往返。超负荷的工作让身体累出了毛病,糖尿病、心脏病接踵而至。他打着胰岛素照样上山。有一次头上冒汗,脸色苍白,双手发颤,原来是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医生建议他做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后需要休息,干不了事。他坚决不做,就这么一直拖着。

他把山区当成了家,一年中有200多天待在深山。三十五年,他的足印遍布太行山的山山水水。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技术。富岗的苹果红了,绿岭的核桃火了,在一个个大城市开了专卖店。村民富裕了,住上了小洋楼,买了汽车。小小的岗底村,原来人均年收入才七八十块钱,现在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

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有为,无私奉献。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他最骄傲的事情是,我是从农村里出来的,能为农民致富做点贡献,我很高兴。质朴的话语中,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他为农户为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既不拿工资,也不持股份,夙兴夜寐,殚精竭虑。

如今,在他倒下的地方,漫山遍野开满了苹果花。不事张扬,耐得住寂寞,抗得住风雨。那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骨气,那神情专注、满腔热诚的忠贞,一如李保国教授高洁的人品,芬芳了春天希望的田野。花期虽短,却热烈绽放。即使平静离去,不需要赞美,也不在乎欣赏。

苹果花上,是我们永远的怀念。

苹果文章14:吃个苹果多大的事?

文/陈鲁民

前不久,山东巨野县田桥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魏衍顺到县城了解苹果行情时,食用、收受了商户两个苹果,均未付款。后来受到纪委通报批评,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消息传开后,有人说处理得好,就是要严肃查处,小病早治;也有人说小题大做,矫枉过正,吃个苹果多大的事?

吃个苹果多大的事?这事说小也小,两个苹果不过是几块钱的事,官员吃了不会营养到哪里,不吃也不会掉块肉。说大也大,在《圣经》里,亚当、夏娃因为偷吃了个苹果,被赶出伊甸园。在希腊神话里,几个女神为了一个苹果的争执,引起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当然,这都是神话传说,不足为凭。

现实生活中,也有人把吃一个苹果看得很重。1956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有很多苹果,我们的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这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他从一个苹果里引申出这样的道理,有了铁的纪律,还要有自觉遵守纪律的高尚精神,这支部队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1960年深秋的一天,外交部长陈毅会见外宾谈了两个多小时,又饿又累。送走外宾后,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说:“陈老总,吃个苹果吧。”陈毅严肃地说:“现在国家困难,这苹果是专门招待外宾的,我不能吃。这是我订的规矩,我要带头执行。”陈老总深知,上行下效,如果他能随便吃一个苹果,下边的司长、处长、普通工作人员也会跟着学,外交部的风气就彻底完了。

1953年,在朝鲜战场的上甘岭战役中,被困在山洞里的志愿军断粮断水,嗓子干得冒烟。增援的同志好不容易带来一个苹果,大家互相推让,谁也不肯吃。在连长的命令下,全连官兵一人咬一口,传了一圈还没吃完。这种弥足珍贵的团结友爱精神,支持着他们克服困难,咬牙坚持,终于迎来了大反攻的机会。反之,如果连长一个人把苹果吃了——似乎也有理由,因为他的责任更重,也更辛苦,更需要补充营养。但那会是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巨野县纪委从一个苹果看出了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意义;毛泽东从一个苹果看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陈老总从一个苹果看出领导带头执行纪律的重要性;上甘岭官兵从一个苹果看出革命部队同甘共苦的宝贵作风。确实,苹果里有纪律,苹果里有操守,苹果里有作风。

吃个苹果多大事?吃个苹果确实是小事,但官员今天吃人家一个苹果没人管,明天就会吃人家一个西瓜,后天就会吃人家一顿酒饭,发展下去事就大了。须知,那些“巨贪”都是从占小便宜开始、在一次次纵容姑息、监管不力中养成。因而,对于金额不大却带有苗头性的违纪行为,需要更多关注与警觉。

“针大的窟窿斗大的风”,把一件件“吃个苹果”小事管住了,就刹住了官员下滑的脚步,是对他们的最大爱护,因而,巨野县纪委在一个苹果上大做文章,正所谓“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苹果文章15:家乡的特产——苹果

文/李林梦

我家住在乡下,庄稼成熟时,黄澄澄一片,像一幅画似的。我们家乡的特产-——苹果是最出名的了。

春姑娘来了,苹果树姑娘便在自己的头上放了几个绿色的小豆豆,真有意思。好奇的我想去看个究竟,苹果树到底有没有结苹果?走近一看,发现确实只是小豆豆。我想了想,哦,应该是“芽”。什么味呢?我摘下一个放进嘴里,啊!好苦啊,便立即吐了出来,可嘴还是那么苦。

夏姐姐到来,家乡一片绿油油。我估计苹果快熟了,急急忙忙去叫妈妈摘苹果去。来到果园,我摘下一个小果子吃,好酸啊,又给妈妈摘了一个,妈妈酸得直咧嘴。突然,我发现有几个苹果快成熟了,我想,把它们留下来,想毕等将来成熟了就更好吃了。

秋天,秋风扫落叶,苹果终于成熟了。放眼望去,只见树上挂满了红彤彤、圆溜溜的小灯笼!和大个的西红柿差不多。我小心地摘下一个,轻轻地咬了一口,哇,酸甜可口,汁多肉脆,好吃极了!妈妈也咬了一口,禁不住说“还真甜!”

冬天,冬爷爷悠闲地为大地盖上一层被子,雪白雪白的。苹果树姑娘也盖上一床雪被子,开始冬眠了,我却真想再给她加一层小棉袄。

家乡的特产可多了:草莓、西瓜、樱桃……她们和苹果一样,一起哺育着我。可又好像在默默地看着我,可能希望我长大像她们一样为家乡人们作贡献!

我爱你,家乡的苹果!

苹果文章16:平凉金果天下闻,静宁苹果甲平凉

文/郭康银

(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离开家乡多年,忘不了的是家乡的水、家乡的山、家乡的苹果。

小时候,石子路两旁的桦树叶红了、飘了。空气中散发着苹果的清香,远远闻去,似是谁家在酿酒,香飘十里。

小时候,家家都是青瓦黄泥,处处都是人情冷暖。门前两颗合欢树,路旁一丛葡萄枝。

小时候,鸡鸣穿衣去上学,炊烟不见三四缕。夕阳未落已散学,炊烟袅袅农人忙。

清晨,穿上毛衣毛裤,推着手推车,车上堆满了手笼,兴致满满的跳着、跑着,越过了河流,远离了村庄。遍地的果树,水雾未散,朝阳初上,挂着的红红的苹果披上了一层金装,好像来到了蟠桃园。

一路上,散不了的是耳边互相的问候。

手里摘下的不是苹果,是父母的孩子,轻轻地拿着,生怕磕了碰了。顽皮的我们,看似在帮忙,实则为玩乐。转身碰到苹果,抬头撞落苹果。撞了的不是苹果,而是父母的心血,是朝五晚十的汗水,是烈日炎炎,雨水飘零的坚持,是为了全家生计的付出。

摘下的苹果,推积在一起,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做成一层层金字塔,父母一个一个捧在手上静静瞧,为他们穿上宝宝装,装进育婴箱。

来自北纬35°东经105°的我,流浪在北纬43°东经86°。思念着家乡,怀念着儿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