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散文

请欣赏精神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精神散文1:有一种精神叫无尘

文/戴益民

在我们财政系统,有这样一位老人,虽然离开工作岗位30多年,但人们对他仍心存敬仰之情。2005年的一个春天,99岁的他走完了生命的旅程,留下了一份特殊的遗嘱。这份特殊的遗嘱,他一共立了两次,一次是病重期间,一次是去世前。两次遗嘱的内容,都是要将自己的待遇住房交公,要求子女不向组织伸手要任何照顾。他用这样的诗句概括平生:“面完达摩十年壁,换得金刚百炼身。今日灵山问证果,此生犹愧净无尘。”一个“愧”字道出了他一生追求的境界,那就是一尘不染、高贵纯净的灵魂和精神,而这一切都体现在他对党、对人民和事业的忠诚奉献中。他,就是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部长——吴波。据他的夫人回忆,“文革”结束后,他将补发的所有工资,一分未留全部交了党费。平时,他也把自己的大部分收入,用来帮助别人。老部长去世后,儿女们清点了父母留下的遗产:父亲的存款是5.1万元,母亲的存款是5.9万元。除此之外,家里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除去丧葬费和儿女搬出公房等费用外,几乎没什么剩余,留给几个孩子的就是几大柜子书籍,但他留下的那沉甸甸的精神财富,却弥足珍贵。

在我们财政系统,还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有着40多年基层财政所工作经历,“少小离家老大回,两鬓冰霜理财忙”,是他人生历程的真实写照。一辆自行车、一个人造革手提袋、一把木算盘,是他的理财伴侣。退休后,只有一柜子财政年鉴、资料汇编和财经书箱陪伴着他。翻开这些资料,各个时期的财政工作状况历历在目。其间,一张张边缘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他从翩翩少年到花发老翁的时光变迁。他的一生,经他手为公理财千万,个人却清贫如许;曾经获奖无数,内心淡泊而朴实;外表木纳而憨厚,人格却博大而伟岸。他是千千万万个基层财政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一个真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财政人,是一个纯粹的财政人,是铸就共和国财政事业大厦的最普通而平凡的基石,我们为有这样的财政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不沾一“尘”地来,不沾一“尘”地去,让自己的灵魂不染尘灰,这是财政人追求的人生境界。然而,曾几何时,在这个活跃的时代,在这个躁动的年代,有人把权力和地位等同于财富和利益,有人把亲情凌驾在组织纪律之上,无视党的纪律,不守党的规章,丢了党性,失了民心。斯人已逝,韶华长存。老部长和老财政人,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一种精神,这是一种清贫、洁白、朴素的无尘精神!它和方志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英雄人物是一脉相承的。面对这种精神,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惟有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愧疚是真实的。这里面,有每个党员想找到的答案,也蕴藏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砥砺前行的深层力量。

一位历史学家说,一个民族如果缺少坚强的信念,那么它是一个注定要灭亡的民族;同样,一个人如果缺少理想信念,那么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面对今天的社会变革和转折,面对权力、金钱和“酒绿灯红”的考验,并不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交上合格的答卷。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走入了手段的王国,却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有些人跨进了物质的天堂,却跌进了精神的深渊。作为一名财政人,我们要时刻铭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既然选择了财政岗位,也就注定选择了清贫和奉献。我们应该像前辈那样,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公,两袖清风。因为奉献和服务,就是做财政人的根本!

古人说:“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是啊,一个人只有把这种清贫、洁白、朴素的无尘精神融入工作岗位,融入国家财政经济振兴崛起的事业,当他退下来回首往事的时候,才可以自豪地说:“财政发展壮大,也有我的一份贡献。”这,该是人生怎样的一种荣耀和幸福啊!

精神散文2:静

文/文章

静,平白,不张扬。强调了内在精神的境界,是传统美学重要的概念。自由舒适的诗意,画家以澄静之心捕捉生活中的寂静之美,运用色彩多种绘画语言,朴素简练空旷的背景来营造诗意的“静”,创作最佳的境界。

有美好的生命遐想,才有灵动的诗意,画家用沉静清澈的内心,在岁月时光里沉淀着宁静,多一份优雅,多一份清韵,绘一朵演绎生命素洁的花儿,绽放简静,领悟生命的真谛。让人有一种特殊“静”的感觉。听到花儿簌簌和风儿柔柔的声音,闻到空气中淡淡的花香。用简单而纯粹的艺术深深地吸引观众。

静,是生命的完满。人生的丰富积淀,内心的深邃与平和,深水静流,也是一份清简完美。 时光里,有一份清新,平实熨帖的心灵。

静以修身,陶冶性情,涵养德性,缘于静美的气氛产生乐趣,把人的灵魂,带入艺术的天堂。 一帧疏朗的淡墨山水,那一份内蕴,被留白淋漓尽致地丰盈着,青山黛影,飘逸潇洒的丹青气韵,才会领悟到水墨疏朗的韵致。挥洒自如,风轻恬淡,如一幅水墨丹青,纵是凝重生涩,守一份清雅,怀一份宁静,去描摹生活淡淡的留白,是生活最美的风景。

人生难得静,生活因静而美丽,岁月因静而丰盈。人的感官,才能融入画意,“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禅境。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者心灵的静与自然的艺术美。

精神散文3:工匠精神

文/洪卫

时光飞逝,物转星移。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潮州传统工艺的发展有如雨后春笋,涌现出了一批批能工巧匠。巧夺天工的精品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其雅俗共赏的独特之处颇受文人雅客和普罗大众的青睐。

出于对潮州木雕的喜爱,笔者经常漫步在“潮州工艺街”的中山路,穿梭于各间木雕工作室、展示厅以及制作坊,接触了许多从业名师和艺人,深深地为潮州木雕的精湛技艺所吸引。无论雕刻手法是沉雕、浮雕、圆雕、通雕和锯通雕,还是表现人物、花草、鱼虾蟹、飞禽走兽等主题,都体现了潮州艺人崇尚“慢工出细活”以及“宁缺勿滥”的乡土情结,令人叹为观止。

听说中山路的粮仓旧址已重新改造为郡城义仓创意中心,该中心涵盖了部分潮州“非遗”大师工作室和作品展示,让我有新的猎奇目标。踏进曾经承载着人们填饱肚子重任的粮仓,没想到如今却充满着浓厚的“潮”文化气息。

陶醉在精品林立的百花园中,一间木雕工作室引起了我的注意,里面一位姑娘正在“埋头苦干”,只见她侧着身子,秀发遮住半个脸颊,显得纯朴而秀气,颇有“出水芙蓉”之感。姑娘左手握着“凿仔”,右手抡着“叩锤”,透过初具雏形的蟹篓缝隙,刀子在木头里面不停地摆弄着,在锤子的敲击下,一点点挖出一片属于她自己的世界,其手法之娴熟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姑娘目不斜视,全神贯注,仿佛与木头结下了绵绵情谊。一会儿功夫,她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擦起脸上的汗水,伸了个懒腰。乘着休息的间隙,笔者跟她搭讪起来,好奇问起眼前这件作品是否是她亲手制作,姑娘肯定地点点头,一点也不含糊,颇有当仁不让的霸气。多层立体通雕是木雕中较为高端的技艺,没有一定的功力是无法独立完成的,这需要多年的潜心锤炼和坚守才能结出的硕果。姑娘的精湛技艺令人刮目相看。

这姑娘叫陈嘉,今年只有24岁,却从艺7年。她是潮州木雕一代宗师陈舜羌的孙女。伯父陈培臣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级“非遗”潮州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父亲陈培希是高级工艺师、市级“非遗”潮州木雕传承人,正是家庭的熏陶和自身的努力,成就了她今天的技艺。

从事木雕制作是一件辛苦的活儿,好多艺人都有亲身的体会,要完成一件让人满意的作品,都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赚的也不多,因此,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加入该行当,而这位姑娘可以说是潮州本土仅剩的一名木雕女工匠,却在这片男人占领的阵地上默默地坚守着,骨子里渗透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傲气,真令人感到钦佩和可贵。去年以来,“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姑娘的追求刚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还没结婚的陈嘉姑娘就想在潮州木雕的天地里,传承好家族的这门手艺,让它得以一代代薪火相传下去。

精神散文4:德,一种精神一座城

文/杨胜应

来南充九年,却只去过仪陇一次。

一次就足以让我心怀念想。不是那儿的名山金城山吸引了我,也不是那儿的水,仪陇河给了我诸多遐想和牵绊。而是德在仪陇,名在天下给了我无限的崇敬。

也许是天厚道,地厚道,水土亦厚道,方能够道道相积,让万物有了更多良善归宿。宛如林深叶盛鸟自多,水广域宽鱼自来。南充地处嘉陵江江畔,是丝绸名胜地,更是三国文化之源头。仪陇,这片红色的土地,诞生了朱德元帅和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张思德。

德,以德为人、行事;德,德之有道,德之载物。仪陇,在我心里真的可以称为“德乡”了。

《国语·晋语六》里有这样一个句子:“厚德载物,雅量容人。”仪陇有一个知我、懂我的好师友。他盛情邀我去仪陇做客,我自然心生欢喜,不可推却。这种情谊,我将之理解为一种德,良善,友谊,厚道。这种品质和那些谋富不谋道的处世哲学相比,给人一种人性的明亮与温暖。所以,我不得不去,而且是非去不可。

因细雨连绵的天气,我没有去朱德故居,也没有去张思德老家。我只能听友人介绍金城山上的古柏掩映,金城镇德字园耸立的“德”字石刻,那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德字石刻。那种角度,那种温度,那种高度,是内心喧嚣之人无法理解的。但我却清晰地感受到了朱德量大如海、容载万物的敦厚长者形象;也深刻地领悟到了人生如炭火、温暖他人的普通士兵张思德的精神。

我曾经为这次仪陇行给了这样一个思考。那场小雨来得恰如其分,她给了我们以小见大的界限,她给了我们以静制动的境界。因为那场雨,就像一声声嘱咐,也像一个个谆谆教导。雨水落在瓦楞、屋檐,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落到地上,地上的青石板会让雨滴弹跳着发出阵阵清脆的悦耳的声音。由此,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无欲则刚。由此我想到了几句古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以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正如新政的存在,改变了人们进入仪陇的道路,也拓展了更多思德、学德、尚德的途径。我想,在这个被嘉陵江、仪陇河、绿水河、消水河等一江三河滋养的小城,必将生出无限锦绣。就像那场雨,越下越有劲,越下越迷人;就像那场酒,越喝越有味,越喝越醉人。

当我醒来时,也许错过了一些细节,但永远不会忘记一种精神一座城。

精神散文5:胡杨精神

文/许祖铭

去年的国庆假期,妈妈带我去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游玩。

汽车行驶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四周什么都没有,我不禁想:

这么荒凉的地方,怎么会有大片的胡杨林呢?

一到额济纳旗,我的顾虑立刻被打消了。一片金色跃入我的眼帘,秋天给胡杨林穿上了金色的外衣,一片片叶子就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盘旋着,飞舞着,最后才极不情愿地落到地上,给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胡杨林几乎是将他储备了一年的激情全部在秋天迸发出来,每一片叶脉都盛开暖意,每一个枝桠都挂满太阳。透过额济纳河看胡杨林,地上的树和水里的影子连成一片,宛如一对双胞胎兄弟。金色的太阳,金色的胡杨树,金色的倒影,使我完全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

我正为这美景所陶醉,忽然,一棵倒下的胡杨树挡住了我的去路。这树足有五六人合抱那么粗,可树心却已经空了。妈妈告诉我,这棵树至少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因为胡杨树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三千年的伫立,是胡杨树对生命的热爱;三千年的伫立,是胡杨树对生存的渴望;三千年的伫立,更是胡杨树对生活坚定的信念。他就像戈壁滩上的哨兵,从出生起就顽强地跟风沙作斗争,阻止沙尘暴侵犯我们的家园。

我深深地爱上了胡杨林,不仅仅是为他金灿灿的树叶折射出秋天的成熟和妩媚;更是为他挺拔的英姿引领人们不惧风雨积极向上。我被胡杨林深深地感动,不仅仅是为他无私奉献的勇士精神,从出生起便一直跟风沙作斗争,直到死也在为大自然默默奉献着自己的能量;更是为他一次次地倒下,一次次地站起,一次次地失败,一次次地奋起,向人们诠释着的顽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

胡杨林是值得我所敬佩的,更是值得我所学习的,我一定要学习他的精神,遇见困难,永不低头,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

精神散文6:点滴

文/姚彤

一点一滴见精神。巍峨的山峦是无数沙石堆积而成,奔腾的江河是涓涓细流汇集而成。万物生灵在点滴积累能量,在点滴中适应自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感悟和热爱人生从点滴开始,生活里点滴的善、点滴的美、点滴的真,汇聚成就辉煌、灿烂的未来。

文学创作,古人称之为笔耕:“千滴汗水一行字,万点心血一首诗。”精神食粮是一种日积月累,永无止境的劳作。

科技研发,离不开科研工作者“蚂蚁啃骨头”精神,没有他们一点一滴辛勤的付出,“科技强国”岂不是纸上谈兵。

高楼大厦平地起,靠的是建筑工人们一砖一砖、一层一层地、来不得半点马虎地修建。

运动员赛跑,起跑点标志着赛跑的开始,优异的成绩靠一步一步地创造。

读书求知需要从点滴做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生成长要靠点滴养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精神散文7:《我与地坛》:荒园中的精神供养

文/毛本栋

五年前的12月31日,史铁生在凌晨三时溘然离去,走完了苦难而不凡的一生,一个孱羸而不屈的生命竟然结束得如此决绝,毫不拖泥带水。其后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轮椅上的那个年轻人”(王开岭语)史铁生,想起轮椅上那张粲然如花的天真的笑脸。

史铁生的心灵史《我与地坛》,不知读了多少遍。《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人生困境中寻求的一种精神供养。文中记述了史铁生一段艰难而特殊的精神攀爬过程,并且在深度模式的层面上思考宗教、生死、苦难和命运等终极性命题。

二十一岁那年,对未来满怀梦想的史铁生,突然双腿残废了,这一巨大的灾难将其青春之门关上了,使其多彩的梦想天空变成惨淡阴沉的灰暗。史铁生被这场突来的灾难击倒了,陷入了痛苦和绝望的深渊,“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几乎丧失了生存的勇气。然而,精神的力量在他身上显示出神奇。实现生命价值的诉求,使他振作,重鼓勇气,抓紧那根拯救精神的“稻草”,迸发出向上攀爬的力量,从而完成包括《我与地坛》等一系列作品的艰难构筑,精神获得超脱。

史铁生意识到,人生即困境,这种困境是由三个根本的永恒之物构成的:一是孤独,人生来注定只能是他自己,无法与他人进行彻底的沟通。二是痛苦,人生来就有欲望,而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产生欲望的能力,这二者之间是一个永恒的不可消除的距离。三是恐惧,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下来就在一刻不停地走向死亡。这三种东西折磨、奴役着人,在人与世界、有限与无限、生与死的相悖反中造成了人的生存困境,使人生充满了一个又一个荒谬和残缺的空洞。

幸运的是,史铁生没有使精神在困境中沦于万劫不复,他找到了一条自我救赎之道,将精神隐秘地供养于一座荒园--地坛公园之中。他的心灵与那荒园产生了神秘的契合,“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独对荒园,他静静地观察和反省个人的遭遇,思考人生的难题。他一方面叙述着命运的偶然与不可预测性所导致的生命个体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另一方面他并未因人生的无可解释、不可改变而绝望。

在荒园中经过了一次披肝沥胆的灵魂晤对和一段艰苦卓绝的心灵跋涉后,史铁生的心态由激怒躁动走向安详平静,从迷惘昏暗走向清澈澄明,理性的成熟征服了原始的感性、理解,从而接受现实,从而超越了现实的苦痛,变得豁达。“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地坛剥落豪华,见其真醇,让史铁生感悟到生命之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最需要恢复或得到的是什么呢?是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数年的疗伤,在地坛的精神供养中,他终于不再恐惧,开始坦然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

地坛,这座荒园,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人性化,它仿佛是一个洞察了几百年历史沧桑的时间老人,带着强烈的慈悲之心,带领史铁生去体悟更深层的生命意识。让他以一个传道者的情怀与责任感,普及到广大的世人心中,从而唤醒他们沉睡的生命意识,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使生命的光彩变得更加动人与美丽。

精神散文8:学习狼自由独立的精神

文/曾霓

这是一本“奇特”的书,当我拿起这本书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黑色封面上一只对天长哞的小狼,接着,红色的题目又吸引住了我的眼球——《狼图腾小狼小狼》。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连串的问号:什么叫图腾?狼的嘴下为什么有血滴?这只小狼受了什么委屈要对天长哞?……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本令我浮想联翩的书,津津有味地开始阅读。

这是一本关于蒙古草原狼的“奇书”,全书由几十个世人难以猜测的神秘的“狼故事”一气呵成,精灵一般的草原小狼似乎随时都能从书中窜出。

读完了此书,我感慨万千……是呀,狼的自由独立、狼的强悍卓越、狼超常的智慧和才能、狼不屈不挠高贵的灵魂、狼坚不可摧的团队意识、狼的亲情和友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无不给人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文中蒙古草原小狼的一生,无不使人情不自禁为之动容。

作者是满怀着深深的忏悔之情来叙述小狼、呼唤小狼、赞美小狼的。小狼似乎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蒙古老人说:“狼是腾格里(蒙古语里“天”的意思)派下来保护草原的,狼没了,草原也保不住。狼没了,蒙古人的灵魂也就上不了天。”的确,狼图腾,草原魂,草原民族的自由刚毅之魂。大家都说末代皇帝最痛苦。万年原始草原的没落,要比千年百年王朝的覆灭更令人难以接受。

亲爱的同学们,书中的蒙古小狼会带你进入辽阔、美丽的蒙古额仑草原,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奇异世界。如果你跟小狼完成了这次草原漫游,那么我相信,在你性格成长的过程中,会增加许多不屈不挠、自由独立的精神。你的心灵将会变得坚强,未来的人生会因此而更加精彩。

精神散文9:我的《笑猫日记》

文/尚静泽

书籍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辞藻优美的散文,情节跌宕的小说,包罗万象的科普书,都让我爱不释手。书,就像磁石深深地吸引着我。

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笑猫日记》,一拿到书我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那天真可爱、活泼有趣的笑猫,还有它身边的奇闻趣事都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有一天,妹妹学校的老师要求看杨红樱阿姨写的书,妈妈便把《笑猫日记》借给了妹妹。一天、两天……我每天都在想下一章的内容是什么,那位老师不知看完了吗?这种牵肠挂肚的心情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的。过了几个星期,我终于把我的《笑猫日记》给盼回来了。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书本忘我地读着。

读书不仅能给我带来快乐,还能提高我的写作水平。我爱我的精神食粮——《笑猫日记》。

精神散文10:乡愁是散文的精神土壤

文/和谷

近年我常住乡下,观察父老乡亲的生活处境,从史志中梳理乡邦文献,试图描摹百年故土真实的面孔,乡愁便滋润了笔下的文字。

愁,把秋放在心上,是心里牵挂着成熟的庄稼。人生如四季,青春不再,老之将至,想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愁,忧也。不仅仅是为旧时的窑洞瓦屋,或石磨油灯,或牛圈猪栏唱挽歌,更是思考,如何在都市物欲膨胀、道德滑坡的现象之外,重温农时节令、风土民俗,找回简朴的纯真和善良的心性,贴近大自然,回归从容与自在的心灵。尽管有“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但心里是宽慰的。

乡土,是与城市相对而言的。有乡才有愁,而没有老家的都市情感失落者的乡愁,是远逝的熟人社会的记忆,是虚拟社会中失落的现实经验。环境的差异,促成了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态。农二代对农事已感到陌生,乡村知识分子找不着北,关乎食品安全的农牧业屡受质疑,不啻一场社会灾难与危机。文化传统和价值伦理的复归,是社会历史变迁和人生履历中的招魂曲,从而明白你是从哪儿来的,又要到哪儿去,这依然是对土地的情结,人之初的情结,是对先贤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敬畏。

陶渊明种豆于南山,埋下了乡愁的种子,梦境《桃花源记》传诵至今。诗佛王维身在官场,心存自然,在辋川山水间修身养性,是一种生命本真。我曾客居海南岛,尤能体悟到唐朝李德裕“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的诗意,连小鸟都依恋故土,何况怀乡之人。苏东坡也在海南岛待过四年,诗曰“我本儋耳人”,却死在了归乡的路上。

鲁迅是中国现代乡愁书写的开启者,有对已逝美好事物的眷恋,更有自我认同的断裂。我的老师李若冰的《柴达木手记》是新中国勘探者的墓志铭,在他晚年时我陪他重返故地,万人帐篷城已被风沙掩埋。时下常在博客中与旅美的老友刘成章照面,其《家山迷茫》有如泣血的歌唱。

散文写作中的乡愁,不仅是农耕文化的挽歌,更应该是城镇化新生活的序曲。不应该是过去时,而应是现在时和将来时,有闪回,是原生态,是写实,非虚构,也有梦想。城镇化中的乡愁概念是情感归依,同时也是物质文明的取向。留住乡愁,保存乡村文化记忆,使之融入城市多元化的文脉,才可能有诗意的栖居。

乡愁,是散文的精神土壤。从古到今,个人的生存方式虽有不同,却都离不开与现世的关联,散文是个人的,同时也是社会的,是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平衡,这是中国散文传统的审美特征。一部现当代散文史,是时代精神原乡的缩影,是以真切的生命体验所书写的。回到生活本身,才有立足大地的散文生活,这也正是生活艺术的本质。

笼统称为散文的打趣、插科打诨、逗乐文字多见于微信、博客,它们远离中西散文的传统审美特征,呈碎片化语境,导致群体阅读记忆的丧失。当然也不可否认,仍有思想敏锐、文采清丽、风格优美的好散文在新秀的笔下,于一片迷茫的泥沼中透出光亮。衡量散文作品优劣的标准有很多,但有一点,好散文应是由文化基因与经验所衍生的。散文的经典化要经历淘洗与提纯的历史进程,但往往是在一片喧嚣之后。

精神散文11:红色沂蒙精神

文/金生水起

我们的手中紧握着红色的旗帜,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着红色的血液。为什么我们有一颗英雄的心?因为我们的心映照着红色的沂蒙精神。

何为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可贵品质,是吃苦耐劳,是自强不息,是无私奉献。

沂蒙大地人杰地灵,涌现出一大批人才,有叱咤三国的诸葛亮,有世称“书圣”的王羲之,有卧冰求鲤的王祥,有面具将军兰陵王—高长恭……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一个又一个的传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沂蒙精神的初步体现。

在反抗侵华列强的战斗中,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也奉献出了宝贵的力量,甚至是生命。沂蒙红嫂的故事,闻名于全国,有救助贫苦婴儿,却让自己的四个孩子夭折的红嫂,有拿自己的乳汁去救受伤小战士的红嫂,还有为红军洗缝做饭的沂蒙六姐妹……他们无一不贯彻了沂蒙精神。

在新时代,沂蒙的英雄人物也毫不逊色。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赵志全,他接手了净资产只有十几万的小厂,用了27年的时间,将其发展成一家员工上万,纳税上亿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在他查出胸腺癌的时候,他依旧不声不响瞒了整整12年,每一天他都强忍着,一声不吭,终于他坚持不住了,他只是一个人,不是一块铁啊!在他签完一份合同后,他倒下了,倒在了办公桌前,这是一份何等的功绩,何等的荣耀!

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我们,也要学习沂蒙精神,落实沂蒙精神,发扬沂蒙精神。做沂蒙精神的传承人,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精神散文12:一盏永不熄灭的精神之灯

文/闵高楠

《人民英模的故事》这本书讲述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的故事,以及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人物的故事。其中,我最敬佩的就是李大钊和白芳礼爷爷。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被捕后,敌人逼他说出党的机密。他不仅没有透露,写的供词反而是马克思主义必胜的宣传书。

白芳礼,74岁时回到河北老家,途中看到许多孩子没钱上学,只能在田里干活,他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从此,他每天蹬着三轮车,一年四季,不管生病与否,白爷爷从不休息,每天捡垃圾收破烂,把换来的钱款全部都捐给了孩子们,前前后后,他一共捐款达35万元,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周。

伟大的中华民族有无数这样无私奉献的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民英模,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他们的精神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精神散文13:精神测试

文/许洪波

那天,邻居大刘来我家串门。大刘是国内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生,现在每月都拿着国家对专家的补助津贴,年纪不算大就已经主持全省精神专科的专家门诊。

儿子得知大刘是省安定医院的主治大夫后,便好奇地问道:“刘叔叔,您每天上班要看好多精神病人,您就不害怕吗?”大刘笑着回答:“其实,精神病患者并不可怕,他们大多数人表面看起来和我们正常人一模一样。”

儿子又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他们患有精神病呢?”大刘详细解释道:“现在,我们医院都会出一些测试题,对疑似病人进行测试。比如说:假如晚上忽然停电了,而家里只有一根火柴、一支蜡烛和一盏煤油灯,问他先点什么?”

儿子兴致勃勃地抢先答道:“当然是先点蜡烛了。”我赶快纠正:“应该先点煤油灯,这样即使有风也不会被吹灭的。”接着,我和儿子一起紧张地等待着大刘公布正确的答案。

随后,只见大刘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悠悠地回答道:“正常人都是先点火柴,然后用火柴再点蜡烛或是煤油灯的。”

精神散文14:落叶的精神

文/何处放

人们喜爱春天的鲜花,因为它是美好环境的点缀者,是繁荣的象征;人们喜欢夏天的绿树,因为它是大自然的华服,是生命的颂歌。鲜花、绿树,它们欣欣向荣、生机盎然,让世间充满温馨和希望。而秋天的落叶却很少为人喜爱,人们总习惯把它作为衰老乃至死亡的象征。

秋天,总是在不经意间走来了。秋风瑟瑟,秋雨潇潇。树上的叶子一片片在空中翻飞着,最后落在地上,沉入泥土中。因此,落叶总不免要勾起人们的悲愁之感、伤逝之恨。然而,世间的枯荣盛衰,本不足怪。倘若你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漫步于苍茫的林海之中,你一定会为林区的烂漫秋光而惊叹,那金黄色、土黄色、橘黄色的各种秋叶不正是交织成的一支充实的秋歌吗?它,没有一点悲凉的情调。

曾经在枝叶婆娑的树林中漫步,以躲避炎炎烈日的暴晒;亦曾在开满鲜花的季节里低吟着“小城无处不飞花”。今天,我在路边的林阴道上漫步,看到了飘落的秋叶,捧起一片飞到地上的落叶,看那浓绿的色彩还没有褪尽的叶脉,深思着秋叶沧桑而平静的一生:那满树的绿色、花香和果实,曾是秋叶生存的意义。树上的秋叶,曾使花更迷人,果更醉人。而今秋叶回归大地,化作肥料,来年的树上定会有它的踪迹。虽然生命的浓郁走了,但生命的祝福却是不会消失的!在这飒飒的秋风中,秋叶如彩蝶般纷飞、欢舞,它是在祝福着参天大树又长一岁,生命之树长绿,这是它坚定的信念。

我赞美落叶。落叶没有缠绵之情,默默无声地落在大地上,它牺牲自己,孕育着来年的柳绿花红。在今天的生活道路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有着落叶的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可亲的父母、可敬的老师,还有许许多多的先进模范人物……就像落叶把太阳的光和热赋予了树的枝干,赋予了烟波浩淼般的森林一样,把全部的光和热,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奉献给了我们正在为之奋斗的事业。

我赞美落叶。落叶没有鲜花的美丽,没有绿树的清馨。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它一层层的落在树根上,年深日久,至尺余厚,变为腐殖质,继续给大地以营养。就像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的英雄先烈们,他们虽然离去了,但他们闪光的精神却永存人间,继续鼓舞着人们去努力工作,多做贡献。这也正是落叶那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给人以启发鼓舞的精神体现。

深秋已过,冬雨即来,万物萧瑟,落叶在冷风中盘旋飘舞,忍受着离别的悲伤告诉我们什么是使命的力量……绿树装点青山,落叶滋润大地。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具备落叶的这种精神――做一片浓绿的落叶,一片生长过、奋斗过、奉献过的落叶!做一片洒脱的落叶,潇洒地走过生命中的每一天!让我们做一片无私的落叶吧,因为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