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的文章

请欣赏春耕的文章(精选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春耕的文章1:春耕兮

文/许永强

很早很早以前,大抵是冬天,是秋天罢,抑或是蛙声作管弦的盛夏里,是镰刀跟稻子说些什么的时候,挥镰的农人就已顺着一弧月型的路径,将种子预存在了春天的阁楼上。

关于这个路径,镰刀是知道的,锄头也知道,耘耙也知道,更晓得的一定就是那只耕植在岁月的犁了。据说这犁也来自很远很远,远得只有背索的农夫才知道它的路径,远得只有睁眼闭眸的老牛才能够说出它的故乡。

早晨,在村头那棵已被剪刀催齐的歪脖子杨树下,种子走下了春天的阁楼,种子的思念不知什么时候煽起远天滚过一声春雷,立刻就褪掉了农人焐冬的旧棉袄,立刻就惊醒了半睡半醒反刍历史的老牛。是的,种子回家的时候到了,一切都该出发了。

千年的桃花遮不住农人的视线,万年的柳枝拴不住老牛的脚步,他们踏着春天的行板上路,顺着种子里那奔流不息的血脉,顺着来自梦的故乡的那犁的旅程,四周是燕盘啊,蝶舞啊,兰香啊,鸭呷柳妖,麦绿菜花黄,还有那犁之于土地的诉说。在垄上,犁的诉说一如歌唱,犁要土地翻身而坐,犁叫土地承纳不变的四季以及起伏的世俗,犁跟土地商量着,怎样迎候那远道而来的春的嫁娘,于是就看见土地站成一垄垄的方队,就看见耙对土地的梳妆,就看见耧急着给垄定型;还配着乐呢,犁耙水响,田歌和着蹄哒,莺啾伴着柳哨……

很快,种子住进土地温暖的洞房,农人一脸的皱纹已被喜色填满,在田埂上卷根烟吸着,暂且将自己蹲成了一个顿号。尚不能说:“一粒归土,万颗归仓”,农人们还要从顿号里挽着膀子豁出去,再撒一把汗水在春泥里发酵,把垄上的那一点希望移植到铺延到大田里,依然顺着月型的路径出发。

这时,在村头袅袅的炊烟里,妇人的一声召唤,就将农人及春天的心情一起召唤到餐桌上。土地被翻开了,种子落嫁了,秧啊苗啊理想啊,都在咕咕噜噜长着呢!农人岂不心动,老牛岂不安逸,犁肯定也是快乐的;而在庄户人家,最高兴的还是亮着嗓子喊饭的老妇,她在灶台柴门里,张望着一地的春景,煮葵燃笋饷春耕,肯定是要给老头子把壶酌酒的。

春耕兮,春耕兮,如画不作文!

春耕的文章2:田园拾趣

文/肖池

五月末,正是春耕劳碌之际。在悉数收割了油菜,小麦之后,便是插秧。这个时候在乡下,到处都是水,整个田畴似茫无际涯的一抹汪洋。地头垅上都是些躬身劳作的人,他们或栽种或扯线或运秧,一派繁忙景象。也有栽好的稻秧,它们意气风发的立在田间,排列齐整,如刚入伍的小士兵,嫩青挺秀。水稻的最佳种植时期前后十来天,每家每户就像比赛似的,先快速把自家田地播种完,然后再去给栽种慢的人家帮忙,赚一笔收入,据说这短短的几天,收入相当的可观。

懒散些的人家就用插秧机,这种有技术含量的播种,做出来的效果却差强人意。秧苗个头小不说,还稀稀落落,东倒西歪,溃不成军。简直要让旁边纯人工出来的兄弟笑话。有点像正规部队和土匪,伪军之间的区别,不忍相看。

母亲种的田要多些,回家时就听说已请过人帮忙种了,剩下的加把劲,两天内也要如期完成。父母亲很劳累,天一抹亮就起床,匆匆扒一口饭,便下田,直到响午。午间用一个小时做饭吃饭,接着又下田,直到天黑。白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田间劳作,夜黑回家已是倦容扑面,疲累之极。想及就觉得心难安。也试过劝说让他们少做些,够吃足矣,何必这般辛劳?或许他们已成习惯,又或者舍不得田地荒废,提到总是说:“也就这一季累些,以后收成都是机械化,没事的”。面对这样的回答,我无语凝噎。能做的就是出自己一份力,让父母亲在劳作之余有多一些的时间休整便是最好的了!

母亲的菜园子不大,种类蛮多。苦瓜,黄瓜,茄子,辣椒正在开花,不提也罢。结果结得最欢腾的是四季豆。也就七八株豆秧,密密麻麻结了好几百串豆荚。去摘它,它就静静悬在那,嫩俏俏,脆生生。有些还藏叶缝里,羞于见人,要拔开才能一睹芳容。不消一会,就装满了整个背篓,真正体会到了一种收获的喜悦。院子里的桃,枇杷,核桃也结得喜人。枇杷结得实在,不多,但味甜好吃,吃少了还不过瘾。脆桃结得经济,满满压了一树,个小味淡,少有人问津。可惜的是核桃,还没成熟就陨落了一地,随时都听得到掉下砸地的声音,当真心疼得紧。

再几个月,核桃便可成熟,田野也将迎来新的景象。寒暑交替,物种轮换,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就是生活的乐趣!

春耕的文章3:长日正春耕

文/方华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声。”这是清人姚鼐的《山行》,诗人给我们描述的,正是一幅热闹而美丽的春耕图。

“三月田沟走水浑,机耕机播绿村村。溪垟日暮鸡声远,白鹭新留埂上痕。”这是今人写的春耕诗,与古诗不同的,是诗中反映了现代农村机械耕种的情景。虽然机耕已是比较普遍,但扶犁呵牛的原始耕作方式仍时见田间地头,也成为田园风光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油菜花开的日子,正是我生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春耕时节。这时漫步乡野,风景秀丽宜人。油菜花把大地铺成了一张金黄的地毯,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好似地毯上耀目的点缀或是镶在毯沿的花边。放目四野,总会看到田间耕作的身影。或是握锄在青青的麦垄间锄草松土,或是在新翻的土地上撒籽播种。最是那扬鞭牛耕的情景,让人感觉到古朴而浓郁的乡村风味。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惊蛰前后即进入春耕。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耕是一年农事的开始,所谓“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籽。”没有春天的耕耘,哪有秋天的收获?北方也有农谚称:“春天多锄一遍,秋天多打一面。”以此提醒人们重视春耕。

在古代,连贵为至尊的皇帝在春日里也亲历耕犁,以示劭农劝稼、祈求年丰之意,谓之“亲耕”。

至清代,皇帝亲耕已成礼节,一般选在二三月一个吉利的日子举行。皇帝亲耕前,先要到西苑(今中南海)丰泽园前的演耕地里练习一番,以免亲耕时生疏。正式亲耕之日,一清早,皇帝就乘舆前往城南的先农坛,先祭拜先农,然后到观耕台前的籍田里执鞭驾牛,扶犁耕播。在一片鼓乐赞歌声中,一般往返来回三趟,便完成了“三推三返”的亲耕礼。

皇帝亲耕,不过是个礼仪,但也有皇帝当真耕田的。据记载: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在京南的乡间视察春耕情况,曾亲持犁器,一气儿耕了一亩地。当时共有万人观看此景,大学士李光地特为文勒石,以志其事。

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至今,上至九五之尊,下至黎民百姓,无不知晓春耕之重要,所以世世时时有人“欲乘长日劝春耕”。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始。”春雷阵阵,雨后花艳,农家田间耕作,播下种子,也播下了一年的希望。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亩田。若不抓紧“春耕”劳作,哪有未来丰硕的收获?

春耕的文章4:父母的春耕

文/王绍德

拂晓十分
父亲,牵着老牛,扛着犁头
母亲,背着背篓,提着箢篼
踩着晨曦的露水
走向
那一块块贫瘠的土地

翻地,拉沟
播种,上肥
如此协调,又如此步履蹒跚

烈日之下
汗珠,在额头蒸发又冒出
实在累了
一屁股坐在松软的土堆上
短暂的停留一会手中的犁头和箢篼
让和父母一样疲惫的老牛也有喘息的一瞬

此刻
父亲,吸着旱烟,凝望那一块块黄土地
母亲,喝着自制的酸汤水,唠叨着家里家琐事和来年的收成
老牛,喘着粗气,望着远处其他正在和它一样劳作的耕牛
老牛的眼神
和父亲的眼神如此相似,凝重,空洞,茫然,希望----

刺走,刺走,踩沟,瞎了,转弯----
父亲对老牛的对喝声,再次响起
一条条沟,再次在身后出现
母亲的箢篼,再次跨上
一粒粒种子
带着希望
顺同那农家肥,再次被播种在沟里
(作者系云南省富宁县安监局 王绍德)

春耕的文章5:父亲与牛

文/钱永广

春耕时节,我决定回农村老家看看母亲和她的一亩口粮地。

父亲去世后,母亲将家里的10多亩地,分给了大哥和二哥,自己仅留一亩。每年春耕开始,我总要回家看看,一是不放心母亲这一亩地怎样耕种,二是我也可以帮母亲翻翻地,减轻老人家的劳累。

父亲在世时,这犁田耕地全是父亲的事。记得那时,村里还没有拖拉机,父亲一直靠养着一头水牛来耕地。

水牛很温驯,除了父亲,就数我和它最亲了。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牵着牛到野外去吃草。那时,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耕牛,我和小伙伴常在牛背上相遇,我们一起玩耍、追逐、嬉闹,直到天擦黑了,牛吃饱了,我们才会在乡间的小路上,吆喝着水牛回家。

每年春耕时,因为要犁田耕地,水牛就没空被牵到野外的田埂和河堤上去放了。春耕开始前,父亲常常早早准备好牛轭和犁具,农田里,父亲一手扶着犁梢,一手拿着鞭子,高声吆喝着,不用抽打,耕牛自会奋力向前。牛和父亲的背后,犁铧轻松翻开一块块惺忪的土地,让人不得不佩服,水牛的力气真大,而父亲驾驭牛和犁具的技艺,是多么娴熟。

春耕时节,水牛因为要起早贪黑耕地,没空去野外放养吃草,这个时候,父亲便会叫我到野外割回一捆捆鲜嫩的青草,等夜晚收犁后,再把牛拴在木桩上,喂它慢慢吃。

在所有家畜中,牛是最通人性的。父亲很爱牛,除了自家犁田耙地,若有人前来借咱家的水牛耕地,父亲定会很为难。不是父亲多小气,而是父亲担心,倘若把牛借给别人,别人是否也会像他这样善待。父亲对牛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我印象中,我常常看见,夏天一有空闲,父亲就会为牛驱赶蚊蝇;冬天,父亲还会买来豆饼给牛补充营养。村里,我家水牛的皮毛,不仅比人家的有光泽,而且力气特别大。

可无论父亲怎么爱惜牛,牛也总会有老的那一天。有一次,驾着牛在犁地,已是暮年的牛,突然两只前腿往地里一跪,眼里淌出了泪水。

父亲见了,心酸不已。

他决定不再驱使这只老牛耕田耙地,于是就到集镇上,买回了一头年轻的水牛。

老牛快要死了,村里人见了,纷纷劝说父亲,趁没死,赶紧把老牛卖给屠夫杀了卖肉换钱。那头老牛陪伴父亲多年,一向有恻隐之心的父亲怎么也不答应。后来,直到老牛死了,父亲才找人挖了大坑,悄悄把它埋了。村民都说,父亲不是一个重利忘义的人。从他与牛的感情,即可见一斑。

父亲重新买回一头水牛没几年,村里陆续有人开始购买农用拖拉机。大哥和二哥也相继结婚成家。伴着岁月流逝,父亲再也没有当年驾牛犁田的力气了。父亲慢慢变老了,直到有一天,父亲直喊颈脖疼,经诊断,原来是到了癌症晚期,不久便离开了我们。

父亲去世后,家里买了农用拖拉机,年轻的水牛被上门的屠夫牵走了。

屠夫把牛牵走后,母亲哭了几天几夜。从此,父亲与咱家的那头水牛,一同不见了。自此,想到父亲,我就会想到陪伴父亲的水牛,就像我看见水牛,就会想到父亲一样,每一次,这最深的乡愁,总在我记忆深处隐隐作痛。

春耕的文章6:春耕第一犁

文/逯富红

春日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泥土特有的清香,直入肺腑,沁透心脾。不用刻意做吐故纳新的深呼吸,置身其中,就能令人神清气爽,精神振奋。而此时,圈里的牲口,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喂养,也显得膘肥体壮,体力充沛。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庄稼人来说,新年头的第一犁,自然不同寻常、很受关注。

每年这个时候,东天的天空刚泛出一丝微红,早起的父母,便赶上牲口拉起农具,一路急行来到田地。搭好套绳,备好耕犁之后,却并不急着干活,而是先要进行简单的祭犁仪式。在田地中央,赶着牲口,犁出一个不大不小的圆圈,之后再拿出一瓶备好的烈酒,哗啦哗啦一股脑倒洒在地。完了,还要噼噼啪啪响一串鞭炮。伴随着一缕缭绕上升的青烟,空旷静寂的田野,也终于活跃热闹起来了,仿佛在向人们庄严宣告:春播即将开始。

不知这种古老的仪式何时开始,又延续了多久。别说小时候,就算如今自己也一直弄不明、搞不懂。甚至就连父亲,也未必知晓其中的来龙去脉。好多次,看到父亲这样郑重其事,就忍不住问这是在干什么。每次,父亲略显迟疑之后,总是用一句“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瞎操心”搪塞过去。但从父亲专注而虔诚的样子来看也不难猜想到,他老人家肯定是在借此向上天祈祷,希望今后能够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祭犁仪式结束之后,正式的耕种便开始了,父亲在前,一手把犁,一手扬鞭,催赶着的牲口,奋蹄向前。锋利的犁铧,在松软的大地上,翻起一垄垄滚滚的土浪。母亲紧随其后,左手挎篮,右手撒种。一粒粒饱满和种子,准确匀称地落到垄沟里。只等一场绵绵的春雨,吸足了水分之后,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尽管操劳一生的父母,每年春天,都会在满怀希望之中耕耘播种,辛勤劳作。可并不是所有的年份,都能如他们所愿,取得好收成。在旱涝、冰雹等各种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的突然袭击之下,欠收甚至颗粒无收的情形,也时有发生。但不管遭受怎样的打击和挫折,到了下一个春天来临之际,坚强乐观的父母,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期盼和兴奋,迫不及待地重复之前的一切。毕竟,春天是孕育收获和希望的季节。在他们看来,只要付出了,就问心无愧,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春耕第一犁,让我们懂得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如今,年迈的他们,早已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下地耕种。但每年春天的时候,他们最为关心的,不是土地和种子,就是庄稼与收成。而每当这个时候,我也会陪他们一起,到广阔的田野去走走,去看看。因为我深知,那才是他们念念不忘、魂牵梦绕的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