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散文

请欣赏陪伴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陪伴散文1:陪伴

文/余峰

最近被一个朋友发来的微信上的视频所触动。视频拍的是一个离家去外地打工的儿子,回家探亲结束后,离家返工,母亲在家门口目送儿子的车子远去,迟迟不肯回家。儿子的车子走远后,情绪低落的母亲,一步三回头地往回走,可走进院子没几步,又折返回去,沿着儿子远去的方向追了出去,直到确认看不见儿子的车尾后,母亲方彻底死了心。看了这段视频,感动之余,联想到我自己,也曾经有过同样的经历,至今难忘。

几年前,母亲在世时,每个双休日我都要去看望她老人家,陪她聊聊家常,说说心里话,谈谈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新闻故事,这段时光是母亲最开心、最高兴的时候。每次看望母亲,母亲不是嘘寒就是问暖,不是关心我的工作,就是关心我的身体。虽然我已年过半百,但在母亲眼里,我永远是一个孩子。每次从母亲家返回时,母亲总是依依不舍地把我送到院子门口,看着我上车,看着我的车子远去,直到车子看不见了,她老人家才转身回家。现在每当我回想起这段难忘的时光,总是泪流满面,心情难以平静。

曾经有人说过,世上有一种爱,叫车已走远,父母还在目送。我不就是这样吗。其实,天下父母并不图子女什么,只是希望子女能够多一点的陪伴,希望子女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陪伴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陪伴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无声的关爱,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人生很长,却也很短。时间是最残酷的。现如今,父母都已离我而去,我再想去陪伴他们二老已不可能,剩下的只有思念和遗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些事,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有些人,一转身,就成了永别。父母走了以后,我才真正理解什么叫思念。思念和父母相聚的幸福时光,思念父母的谆谆教诲,思念父母做的可口饭菜……

百善孝为先。陪伴是最大的孝。不要总是等,等有房有车了,等功成名就了,等成名成家了……才想到陪伴父母,因为很多时候时间不会等。

愿天下儿女趁着岁月静好,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常回家看看,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多陪伴他们,不要等到将来失去,悔恨和追思都已晚矣。

陪伴散文2: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浪漫的情话

文/陌上花开

这个冬天,爱上了走路,家到单位六、七里地的路程,每天上午赶时间骑车,下午便换了轻便的鞋子一路走着去。时光在脚下溜走,而一些风景却驻足眼中。同样的路段,同样的风景,走路与骑车却大不相同。骑车,风驰电掣,一路狂奔,许多风景只是路过,并不能真正的享受品味。而走路,可以不急不缓,把自己喜欢的风景一一收入眼底。说风景,对于北国的冬天来说实在是有些尴尬难为情,树木萧条,花草枯竭,仿佛除了南来北往的人流,还有流光溢彩的门店再无其他。

喜欢走那条南北通向的宽敞的道路,车流不多,人流也不多,干干净净的路面,偶尔有几片错过季节的叶子在落。冬天阴冷,有阳光的日子便足以令人欢喜。有一段时间,天空晴好,霾气消散,下午两点钟左右,太阳笑盈盈的挂在天空,一路走来,整个人都暖洋洋的,倍觉身心舒畅。

走在路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对老夫妻,大约五、六十岁的样子吧,他们牵着手散步,很慢很慢。走近些,才觉察出是男人在牵着女人的手,一路相扶,一路相伴。

男人并不高大,想来年轻时也不帅气,黑灿灿的面庞,却一脸的憨厚;相比之下,女人就高挑秀气些,白净的面容,虽然漂染了岁月的风霜,却依然遮不住俊俏的眉眼。他们时而走,时而停,女人的右脚抬起、落下都显得木讷,不灵活,应该是栓塞所至。男人身板硬朗,身姿健硕,腿脚灵活,相比之下,男人就高大了许多。如果不是刻意牵着女人的手慢慢走,相信男人的一步定会迈出好远。

忽然想起父母亲。多么像走在我前面的老夫妻。我上中专那年,父亲就患了脑血栓,那年他刚刚四十七岁。生性倔强的父亲,不配合医生的治疗,我行我素,在一次次反复犯病后,病情一次次加重。是母亲不知挨了父亲多少的责骂,流了多少委屈的泪水,一次次搀扶着父亲努力的站起来,一次次的鼓励他行走,向前。

那时,自己正处于青春期,有时被父亲无缘由的骂一顿,竟委屈的两天不搭理他。母亲总是语重心长的劝慰我,:你爸有病,这种病容易发脾气,他也是心里急,嫌自己年纪不大就得上这种病,拖累这个家。每次看着母亲眼眶湿,我的泪便也扑簌簌的往下落。我明白母亲的苦,父亲在,家就在,如果父亲倒下,整个家也便倾斜了。

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父亲病倒无数次,是母亲搀扶着父亲,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慢慢的教他站立,一步步行走,直到自己能踉跄着走路。

一二年秋,叶子还在恋着树的温暖,而母亲却终因肾衰竭,入院一个多月后病逝。我们痛不欲生的同时,直到母亲下葬,父亲都没有流一滴眼泪。我知道父亲不是铁石心肠,他是把泪藏在了心底。三个月后,母亲离开不足百天,父亲再一次犯病,而且相比母亲在世时更严重。

母亲走了,父亲的心便死了,倔强的他拒绝一切康复治疗,多少次念叨着要去找母亲……

今年春天,所有的阳光都升上枝头,所有的花儿都开出最美的容颜,就在那个最美的人间四月天,父亲却悄悄地去了,在沉睡了十几个日夜后就再也没有醒来。我想,父亲是习惯了母亲的支撑与依靠吧,这许多年来。没有了母亲的陪伴与相守,子女的爱再浓也浸润不到心底的干涸。

父母这一生算不得多么幸福,日子里也没有海誓山盟的动人故事,只是默默的付出与给予,如母亲对父亲的关怀与照顾,细水流长,涓涓不息。忘记在哪听过一句话,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浪漫的情话。我想这就是父母爱情吧,不轰轰烈烈却细润绵长。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两个人走在一起,是缘分也是命运,终究要追着日子一路走来,风霜雪雨一起。浪漫的爱情谁都想拥有,而婚姻里的平凡相守却是最美味的面包。生活里没有对与错之分,如果太挑剔,太苛求付出与得到多少,那一定会与幸福背道而驰,偏离婚姻的坐标。

婚姻里,不需要多么浪漫的告白,也不需要多么甜蜜的情话,就这样相携相扶,相依相伴,默默前行,也是一种低到尘埃里的极致的爱。彼此搀扶,用心相守才能一起走更长的路,一起去看更美的风景,一如眼前的这对老夫妻,无形中已成为这个冬天最美的一道风景。

陪伴散文3:让爱陪伴孩子

文/朱爱莲

送孩子到岳阳幼儿园,只见操场上已经有好几个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活动开了。孩子们沐浴着暖暖的春光,有的背着小行军铺盖走“独木桥”,有的在跳绳,还有的骑着小摩托车后面还带着小伙伴……

眼前其乐融融的景象让我联想起前些时在微信上看到的、其他省市一些幼儿园老师虐待幼儿的情形,不禁感慨:同样是幼儿园,同样是老师,孩子们的际遇可谓大相径庭!

记得去年八月末,我们带着孩子来报到,一时间找不到教室。这时,大门口进来一位年轻女子,我便向她打听。她脸上的笑容是那么亲切,给我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巧合的是,她正是孙女班的朱静老师。后来,我每次接送孩子,看到她对孩子们总是和颜悦色。不只是朱老师,孙女班上其他两位老师对小朋友们也都和气可亲,关爱有加。有几次我去接孩子时,发现孩子的头发被重新梳过了。问宝宝哪位老师给梳的?宝宝说朱老师。谢老师也会给我们梳头!哦,是那个“大男生”谢苏浩老师么?是啊。宝宝开心地回答。

别看谢老师是个小伙子,对孩子们可有爱心了。有一次我送孙女去晚了,谢老师已经带着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练习跳“小山羊”。孩子们排着队,有几个胆小不敢跳,谢老师便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做示范动作。有一次我中午去接孩子,看见谢老师在给一名小朋友喂饭,因为那孩子不肯自己吃饭。遇到这种情况,其他两位老师也会给孩子们喂饭。老师们的那份耐心,那种认真,会令一些家长自叹不如。

说真的,老师如果怕麻烦不给孩子喂饭,父母也不会知道。但老师们没那么做。在孩子们的眼里,负责生活的黄金萍老师也是位仁慈的好老师。她质朴善良,对孩子们很亲切,对工作又非常认真。去年11月中旬,我送孩子在楼梯上遇见她,她刚打扫完卫生。11月份的天气已经有些冷了,但只穿了一件衣服的她,额头上却是汗水涔涔……

是的,幼教工作琐碎平凡,责任重,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尤其是带小班孩子更为辛苦。然而,当老师的爱从眼神里、从指缝间流向孩子温暖孩子的同时,老师细微处折射出的人性和光辉也同样赢得了孩子们幼小的心!还是在去年,有一次我问孙女:朱老师、谢老师、黄老师你喜欢哪一个?都喜欢!孩子不加思索脱口而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学校、幼儿园。当一拨又一拨孩子像羽翼渐丰的雏鸟飞向广阔天空,飞向另一个人生舞台时,老师给予他们的爱将化作他们前进的动力,伴随他们健康成长!

陪伴散文4:祖国母亲,我与您陪伴的岁月

文/李晓

一个作家写了一篇文章,他想要有一匹马,骑马走遍这个国家的大地山川,穿过绿洲与荒漠,穿过风与流水,在马上放眼高天厚土,万壑群山,吸取善的力量,美的力量,让祖国的壮美山河,都沉甸甸地装入到心中。

读了这篇文章,我在夜里起床,独自望着墙上的地图出神。夜风穿窗而来,掀动墙上地图。我感觉地图上的曲线,如血管一样奔突。

我忍不住一寸一寸地开始抚摩着地图,那上面是流山川,铁路公路,高原丘陵……这是一张中国地图,它就是我的祖国,我一生将要度过的地方。

我和我的祖国,像亲人一样,已经相依陪伴了50年。

那一年立秋后的黄昏,夕阳如血,我23岁的母亲,还在秋收后的稻田里码着草垛,突然感到胎动得很厉害,忍住痛蹒跚着回到家。那天晚上9点多,一个小生命降生到土墙边铺满稻草的床上。

我出生的那一年,是1969年,成为我的生命纪年,那个秋天,我的新中国,迎来了它20岁的生日,青春期的中国,似乎正经历着懵懂年代。

1976年9月,我在乡间小学上语文课,跟着老师牙牙学语:“我爱北京天安门!”身着蓝色咔叽布料中山服的老师,把拳头放到了胸口上:“天安门,是我们祖国的心脏!”我也学着老师的模样,把小手贴在了胸口上。那一年国庆,在山坳里那杂草铺满的小学操场上,有蟋蟀蹦跶。小学里的皮校长,在喇叭播放的国歌声中,亲自升起了国旗。红旗在风中漫卷,也激动着一个少年的心。

1979年10月,我的新中国,迎来了它30岁的生日。三十而立,却又是满目疮痍,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訇然开启了面向世界的国门,太平洋的大潮滚滚,让我的祖国,到处都有澎湃之声。那一年国庆,我跟着在县城工作的父亲,走了20多公里,坐了大河上的渡船,高一脚低一脚来到了县城。满大街飘动的红色标语、风中哗啦啦的彩旗,似乎在欢呼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人流中,一个县城的男人,穿着皮鞋踩住了我的脚,我一直没吭上一声,直到他把脚挪开。

还记得那次在父亲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了一张贴在墙上的中国地图。父亲指着地图告诉我,我们国家的版图就像一只雄鸡。十二生肖中,我属鸡。我第一次感到,我和我的祖国,贴得是那么近,那么亲。我凝望着墙上地图,用手指触到了长江边的故乡。长江,一条蜿蜒的蓝色曲线在地图上逶迤奔腾,它是祖国一条粗大的动脉,在语文课本里,它和黄河一起,被形容为祖国母亲的乳汁。这么说,我这个长江边的人,与母亲相距得太近太近。

1984年夏天,我守在县城表姨家一台黑白电视机前,看到一个叫许海峰的射击运动员,在嘹亮国歌声中,面对五星红旗淌下了热泪。那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15岁的我,独自走向大街,面对人群,悄然流下了泪水。我感到,我和我的祖国,血脉相通。那一年国庆,天安门广场上阅兵队伍的铿锵步伐,再次踏入了我的梦境。

1994年10月,我的新中国,迎来了45岁生日。那一年,我眼里有火星闪烁,我是一个终日写诗的人,常常感觉天边云层里的远雷隐隐,恍惚以为是哪所邮局打邮戳的声音,正给我邮寄发表诗歌的刊物呢。在北京,有一家刊物叫做《诗刊》,县城里的柏诗人,已经在那上面蘑菇云一样腾起,发表了他一整版一整版的诗歌,他是县城里文艺青年的偶像。我记得那年国庆节的晚上,县城广场上放起了礼花,我对写诗的文友何小四说:“小四啊,明年国庆节,我要在北京的刊物上发表诗歌,我是这个国家的一个诗人!”

1995年国庆节,我的诗歌,没在北京的刊物发表,却上了省城里的一家刊物。我拿着发表刊物的杂志,走向了县城相爱女友的家,这个长着一颗小虎牙的女子,在县城广场深夜里花园边,一遍一遍朗诵过我的诗歌。一直对我在小镇工作不太满意的女友的母亲,在看了我发表的诗歌后,大声喊她的女儿:“杀鸡,杀鸡!”鸡是我从乡下提去的。国庆节那天中午,我在县城喝上了最香的鸡汤,我感觉,女友的母亲,把打开县城城门的钥匙,放心地交给了我。国庆日,也成为我命运的吉日。

1999年的国庆,我和那长着小虎牙的妻子,来到了北京,一起去天安门广场,广袤蓝天下,我把手轻贴胸口,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与祖国的心跳,零距离融合在一起了。在八达岭长城,我看到了一个国家挺起脊梁的背影。在圆明园,面对那洗劫后的沧桑容颜,我忍不住用力握紧了一个男人的拳头。我感到,我和我的祖国,十指连心。

还是1999年,那一年12月,53岁的母亲听着电视里正播放《七子之歌》,泪水一直在她眼眶里打转。“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当一个小女孩在舞台上稚声稚气演唱时,澳门,这个流浪在外的百年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怀抱。我读懂了母亲盼望游子归来的心情。原来,我和我祖国之间的感情,就像普通家庭里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深情凝望、揪心牵挂。

2003年10月,一个叫杨利伟的航天员,坐在神舟五号飞船里,奔向了太空。电视直播画面传来,飞船上的五星红旗,在蓝色太空里鲜艳灼灼,如开在太空里的一朵夺目红花。我仿佛看到强盛的祖国,正鲲鹏一样翱翔九霄。原来,我和我的祖国,命运与共,荣耀共享。

2019年10月,我的新中国,将迎来它70岁的生日。我亲爱的中国,13亿人的伟大中国梦,正托起一个国家阔步前行,我的手,也在那森林般举起的手臂中。

陪伴散文5:最深刻的陪伴是孤独

文/若荷清寒

基本上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事情,都是在孤独中完成的。从小到大,我记忆中最深的陪伴,也是孤独。独自一个人吃饭,看书,睡觉。大概也是性子使然,天生不喜欢热闹的场所。浮华喧闹好像也与我无关。

最为庆幸的事莫过于,家里从不缺书。漆红木质箱子里,一摞一摞装满了书。各类书籍。语文,数学,法律,名着等等。父亲是一个爱书之人,从来不舍得扔书,那些书都是他的宝贝。陪伴他从青年走到中年。我从未想过,这些书是从哪里弄来的。只知道当我弄丢了之后,父亲特别痛心。可能是父亲童年卖苦力,或者从饭菜中节省出来的吧。

当我开始翻箱倒柜找书的时候,就开始与书形影不离了。捧着书从清晨到傍晚。直到母亲催促,天都黑了,你还看书,眼睛都要瞎了,这才又躲在灯下看书。为此,父亲还给我装了一个瓦数高的白炽灯,另外还有一盏台灯。

从初一就开始接触《红楼梦》,《聊斋志异》,《人生》等等。有时是通宵达旦看书,也不觉得审美疲劳。一本一本书的翻过,至今也不知道翻过多少本书。高中的时候,学业压力大,就克制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当不想做作业,或者心情不好,或者心神疲惫,就会去看书。当时大家的书都是放在课桌上,堆成两垛。高高矗立。中午的时候,睡完一觉,就用这个醒脑。还别说,特别管用。那个时候,大家经常看的书,大概都是《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特别关注》吧。桌上最上面的都是参考书课本,最下边隐藏着的就是这些闲情杂物。

那个时候,最喜欢上体育课。老师一声,全体解散。我就捧着一本书看,独自坐在一旁看英文版的《红字》,《名利场》等等。当然,还有,坐在书店里看书,听着外面的雨声伴奏声。当酣畅淋漓之后,才发现雨也停了。这才心满意足地走回学校。不过,这些都是一个星期才有的一次奢侈行为。

大学的时候,经常从图书馆里抱着一大摞书,坐在寝室的床头,或者干脆坐在图书馆,狼吞虎咽地啃完那些书。这样的日子多不胜数,却是解除孤独的良好药方。阳光叩响落地玻璃窗,随着浓墨书香慢慢滋润心田,温暖如春。

后来,当看《她比烟花寂寞》这部电影时感慨万分。不管身在繁华,还是荒凉,内心深处总有一寸落寞孤寂。特别是小女儿Jackie,总是和姐姐争抢。哪怕是老公也不例外,当她赤裸地自残时,看得心惊肉跳,触目惊心。更加凸显她内心的寂寞悲哀可怜。不是那部电影有多好看,而是它刚好拨动了那一根敏感的神经。

妹妹显然是嫉妒姐姐。她更像是孩子,需要无限恩宠,渴盼得到所有人的关注。当妹妹问姐姐为什么结婚时,姐姐说, “because he makes me feel special. You don’t know understand that because…… you don’t have anybody to make you feel special.”然后妹妹就说,“Oh, that’s a big swiz. Because the truth is that you’re not special.”

然后姐姐说,“ If you think that being an ordinary person is any easier than being an extraordinary one, you’re wrong. If you didn’t have that cello to prop you up, you’d be nothing.”你除了大提琴支撑之外,一无所有。这句话听起来却让人特别可悲。却也是事实。

她像烟火一样,绚烂无比,万众瞩目。内心却凄凉苍茫。一直在寻找,一直也在迷失。

人生中最漫长的时光,是与孤独作伴。最重要的是需要和自己内心和平相处。与时间生命达成妥协。妥协并不是指屈服,退却。而是在发现自身缺陷的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让生命的亏损逐渐趋于圆满,认识到生命无常时间无涯孤独无依。

陪伴散文6:一路陪伴,感谢有你

文/李杰瑶

每天,都有许多好人好事发生在我们温馨的国土上。有些好事惊天动地,也有些善举平淡无奇,却如茉莉花般芬芳。在我的生活中,也记载着许多善人善举,其中有一件事情,虽然很小,但是它却闪烁着绚丽夺目的光彩。

回忆起三年级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背起书包乘校车去学校。也许是机缘巧合,校车才启动不一会儿,小雨便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我立刻从书包里抽出事先准备好的雨伞,提前预备着。我将它搁在一旁,便和别人聊起了天,不知不觉,竟把这事给忘了!一会儿,雨停了,学校也到了,我一把提起书包随着人流涌下校车,把雨伞孤零零地留在我的座位下……回到教室,我仍然没有发觉。

直到中午,我们排着队伍去吃饭时,我瞅到地上的小水滩,才猛然察觉雨伞忘记在校车上了。我一拍脑门,猛地一跳:“完了!我的雨伞还在校车上呢!这……这回家怎么向妈妈交代呢?”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眼泪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吃饭都心不在焉。最后,我决定去车站碰碰运气。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见到了司机叔叔。他听完我的诉说,二话没说,直奔车站,为我取来了雨伞。看着他那大汗淋漓的样子,一定来去匆匆。当他将雨伞递给我时,我心中涌起了感激之情,张了张嘴,却无言以对。他和蔼地拍了拍我的肩头,微笑着说:“可拿好了,千万别再丢了。”说完,他朝我摇了摇手,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百感交集……

校车司机,这个平凡而朴实的名字,但是,在他朴实无华的外表后,却有一颗不平凡的心。这颗心就如同天上的星星,在黑暗中指引着我们前进……

陪伴散文7:不说话的豆豆

文/陈炳林

豆豆很可爱。有她陪伴的日子,大家欢笑无限,排解你的烦恼,逗你心情舒畅,开心愉悦快乐。

豆豆忠心耿耿,忠诚可嘉。但凡你是待见她的,她总会不离不弃,摇着尾巴缠绕你左右。

谁对豆豆好,豆豆就对谁亲。只要递零食炫好吃的,大抵是摇头晃脑奔着你来者不拒。豆豆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对待陌生人毫不犹豫绝不留情地狂叫猛吠,与亲朋老友相处则是随呼随唤亲近有加。

豆豆的个性很鲜明,很特别。家人出门,只是远远地看着,并不表示留恋,当然更不会欢送。然而,当家人下班回家或出差离家多日再见面,一旦闻得讯息,便会觅着人影循着脚步声响,不顾一切地飞奔而来,围着你的腿脚尽情地撒欢。你伸出手抚摸,豆豆便会乖乖地躺平任由你摩挲肚皮挠着痒痒,想必这在豆豆是件很美很惬意的事。有的时候高兴至极,也会撒脚丫在客厅里来来回回地狂跑好一阵子,直让人担心豆豆不小心撞了头闪了腿,那场景真叫一个欢快。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梁实秋说过的“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据说,一般狗的智商相当于人的婴幼儿时期,我们惟愿豆豆是有浅浅思维的。豆豆具备这样的情感:来,热烈欢迎;去,任凭你走,不欢送。人生自古伤离别嘛!

豆豆虽不能说话,却也有自己的喜好。最恐洗澡,爱出门遛弯。她方向感强,选择准确且坚决。牵带她往门外去,肯定是很乐意很配合。而当楼上浴缸传来龙头放水声,你若再牵豆豆上楼,其必定蹬直前腿蜷着后腿匍匐着身子,与你进行一场拔河似的对抗。但这是无济于事的,最终敌不过大人,末了总是乖乖就范。当然,出浴后全身清爽宜人散发着香气,还是比较惹人爱怜的。

豆豆有时也耍点小聪明,打点“小算盘”。倘有不高兴了,偶尔也会耍点小脾气,使些小性子,耷拉着耳朵,任你大呼小唤就当没听见。即便如此,也总还是见好就收,晾晾她,不一会儿就还原其本性,与身边人和好如初了。

豆豆有自己表达需求的独特方法。想外出、想上楼睡觉,都会缠着能满足其需求的人,绕着腿边哼哼唧唧。奶奶整天在家相处日久,自然是有求必应付出最多的。奶奶回苏北老家,豆豆也总是紧随左右,一路上忍受旅途的颠簸与晕车的苦楚,耷拉着耳朵萎靡不振,一下车又活蹦乱跳,伸出鲜红的小舌头“呼哧呼哧”快乐地跑来跑去。

豆豆是一只狗。几年前,一个细雨霏霏的黄昏,我们在蒙蒙夜色的屋檐下发现它,身上湿湿地倦在阳台的门前瑟瑟发抖,又饥又疲的样子。全家顿生怜爱之心,收留侍养至今。

朋友圈有“狗来富,猫来穷”的说法。传说源于古代,是讲富人家住砖房铺地板,经常吃肉,狗鼻子很灵,就跑去等着吃骨头;而穷人家住土房没地板,满屋都有老鼠洞,猫就经常光顾捉老鼠。不论这说法是否有道理,总之,狗一直被看作吉利的动物,狗的叫声“旺旺”,寓意吉祥如意,预示富贵美好。

豆豆来到我家,从此不再流浪,生命情感有了倚靠寄托。我们也感觉生活里的欢乐变得多了起来,上班的、上学的,感觉身后有一双忠诚的目光在注视着,回到家里,那只可爱的灵物会扑上来表达她的喜爱。人与人相遇相处相亲相爱相交往,归结的是一种缘分。对于狗来说,忠诚是一种美德,而等待更是一种难遇的品质。世间微妙的情感与缘分,不仅仅在于人与人之间。狗狗的世界很纯粹,主人就是她的一切。她的忠诚与陪伴,让我们在浮躁又纷繁的世界里,多了一份真实的温暖。

陪伴散文8:陪伴老去

文/怡然含笑

花无百日红,人难百年寿。

光阴的软刷子,随风奔跑,先把母亲刷旧。有一种叫“病”,又不是病的“衰老”,已经不断突袭她的肉体,甚至精神世界。我知道这是正常的规律,但我始终不愿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但一转念,倘若岁月不设置这些碾,一点点研磨,又怎能把人变没了呢?这是光阴最拿手的魔术。

陪小,是伴着一个春日,听尽雏燕呢喃,看尽花枝舒放;陪老,是伴着一个冬日,听尽寒风折枝,看尽枯叶归根。成长与消逝,天地两重,心境迥然。

不过,陪老是最能打磨性情的。它让人提早步入自己的老年,窥见一些生命的真相,学会顺从、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欣赏光阴的艺术,感受生命的优雅。

推着母亲看隋唐山色、丽景夕照和文峰倩影,吹龙门桥上的清风,眺洛浦伊堤的明月。到开元湖去闲坐,到定鼎门去发呆。

那一日,树林里,我捡一枝女贞子给母亲,她面露喜色,两指轻轻捻动,上面的阳光也波纹似的漾了漾。我说,老妈你看女贞果像什么呢?她嗫嚅着,像葡萄,结得很密实。我点头说,我看像一个个弯月亮,还像小宝宝的胖脚丫,母亲笑了。又给母亲一束狗尾草,她编了个小兔子,惟妙惟肖……

这一幕,像极了儿时,母亲放我于田间地头,她下地干活,我拴在她的视野之内。她一会儿喊喊,一会儿直起腰眯起眼望望我,一会儿捉只蚂蚱给我,一会摘朵蜜蜜罐给我……而今,我们却颠倒过来。只要我扭头,母亲在那里,世界就很安稳。

那一日,我们遇见一大片金银花。金黄的花朵,被光影浇洗着,蝶翼似的轻盈而透亮。像一群被宠爱的小姑娘,风挠着他们的痒痒,似乎能听到咯咯的甜笑。

我指给母亲看,把我的想象说给她听。她说,小花多轻松自在,它们也许不知什么叫难受。我笑说,它们的脚种在地下,不得挪动半步,而我们四处游走,比它们更自由些。

那一日,在伊河边的栈道上,我们目睹夕阳。太阳先是红着脸,挂在雾蒙蒙的幕布上,母亲说像一块金黄的烙饼,我说像面沉默的鼓。之后,它掉落深渊,身后浮起一条金色的鱼,随之这条鱼也慢慢地游入空茫的黑夜。灯火次第在对岸点亮,月亮独步中天。

一阵南风推送清凉,如醇酒灌醉了我们。风在芦苇的手指上,一路向北,朝我们推过来,浩浩荡荡,像齐刷刷的致敬,向着我,向着我的母亲。我面向它们,微笑着回礼。

推着母亲,踩着一地碎银,向着家的方向,突然想起一句名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陪伴散文9:有我,互相陪伴

文/唐可乐

再见到三杨是在柳絮纷飞的四月,那日,她一身藏蓝色麻布长裙,一个双肩包,恣意慵懒。

我没有邀请她和我一起回家,她却自顾自的随我进了门,热情的和我爸妈打招呼。

“小杨,你工作怎么样啊?怎么这么久才过来?“我妈关切的拉着她各种询问,我爸在厨房里忙活不停。我看着坐在沙发上短发飞扬的她,在心里摹刻着往时青春腼腆的她。

三杨是我所有朋友里面最为乖巧和上进的孩子,当然,这是我妈的评价,她和我爸都希望我能够成为像她那样的女生——懂事、会说话。我始终游离在他们的希望之外,也始终和三杨保持着亲密的朋友关系——一起逃课、睡觉、吹牛。

生活在过于平凡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失去意义,于是,我们开始寻找生活的意义。三杨在她逃课最为凶猛的第二学年,开始了和一个影子般的男人的恋爱。而我继续着和我那一大群朋友的胡吃海吹,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夜晚,用啤酒、花生、烧烤和汗水阐释我们对未来的热切和渴望。

三杨的恋情顺风顺水,得到了我们周边所有朋友的羡慕和我爸妈的极力赞同,当然,三杨是不会让自己爸妈知道自己在大学第二学年就有了恋情的。那个影子般的男人被三杨称为大树——传说他们是在大树下正式确认关系的——被我们称作“你男人”,我们见过,并且频繁的见面,大家一起聚会、逛街、唠嗑。

她的大树是个彻头彻尾的深情男人,尽管三杨不会在我们面前谈论他的各种好,但我们总能看到各种新鲜的物件出现在三杨的桌上,有时候是一碗热腾腾的加了荷包蛋的面条,有时候是一袋红枣和老红糖,我们甚至还见过他用自己积攒的失去了中奖机会的彩票折叠成的多边体,当然,也有他用自己的生活费给三杨买的新手机。所有的一切,在每个人的眼里都那么赤裸裸的宣示着爱情——他们是多么的相爱。

无关人等便统统在一旁自己找乐子。大学除了逃课,最大的乐趣就是积攒一群人到野外郊游,那段时间,我们的朋友圈逐渐扩大,性别比也逐渐平衡,盛夏即将欢腾登场的时候,我们华丽丽的借到了装备,开始向小县城出发——一路骑行,一路欢笑。

三杨没有来,她忙着恋爱。

“小杨,来,洗了手吃饭吧,菜都做好了。”我们坐到餐桌旁,三杨才悠悠然洗好手坐到我身边,她用手将搭在眼前的头发捋到耳边,露出小小的樱色的耳钉,我用手轻轻地拨弄她的耳钉,她朝我笑笑,没有说话。

认识三杨是一件必然却也偶然的事情,大学开学第三天,我才在爸妈的护送下来到学校报到,不巧的是,本来属于我的床铺上坐着刚铺好被褥的瘦瘦的马尾辫女生,她就是三杨。后来多次谈到我们的首次见面,三杨总会一脸笑意的看着我,说:“那会儿觉得你很不好惹,脾气好大,我好怕呀。”

噢,对了,她那会儿是恰到好处的马尾,送走三杨的傍晚淅沥沥的小雨落了下来,她在公交的窗户边朝我挥手告别,我忽然想起那会儿她的离开,也是这样的告别,不过季节不对,天气也不对。

回到家决定翻翻旧照片,于是就找到了相识没多久大家一起出去玩的时候拍的合影,我将它与今天拍的合影摆放在一起,仔细寻找两张照片上的不同,而后决定放弃。

决定放弃的那会儿,三杨还是执着的给她的大树买了礼物——一个分手前几天还在说要给他的生日礼物,不过,怎样给他是三杨的最大烦恼。说到分手,这就像是她放弃暗恋多年的天津男孩儿,而我被武大的学长拒绝的痛楚,刚开始的关口总会控制不住的心痛和难过,然后就慢慢淡了,决定忘了,最后继续过自己,做自己。

谁也没有想到过他们会分手,那种错愕就像是看到自己身边一直称兄道弟的兄弟突然某一天告诉你自己喜欢上了***妈,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恋母癖这样的不寻常事件发生的概率太小,往往我们碰不到。所以,每个人都以为他们只是闹腾,过了这段事件,他们就又好的好像一个人似的。

大三那会儿有一个作业,要我们拍出自己的微电影,于是决定以爱情和现实的矛盾为题材,出产一部属于我们的青春回忆——他抱起了你,便搬不了砖,他搬起了砖,便抱不了你。最后一幕景是送别,三杨的男人在夕阳下拖着行李箱上了公交车,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但那样唯美的画面在他的一双拖鞋的烘托下完全炸裂,女主角三杨和周边的所有人全部笑成了逗比和傻逼,没有人去管画面的美感了,因为也管不了。我们不曾想,那样的画面演变成了现实,但,没了群演,也不会有送别。

总有人说,一个男人若是不顾一切的追寻女人而去,那么这场爱情往往是美满的,但如果是女人不顾一切的追着男人而来,那么一切注定会成为悲剧。我们都不相信这样的说法,所以,我们这群朋友,互相激励着来到自己所爱的人所在的地方,各自筑起自己的小窝,各自开始人生新的旅程。

生姜是除我之外对三杨最为关心的朋友,当然这并不排除他是因为多管闲事。作为我们的学长,生姜拥有足够多被我们调侃的资本——从大一开始跑到文学院蹭课,不学自己专业的所有课程,不住学校宿舍,跑到学校附近租房子,被辅导员勒令搬回宿舍并去签处罚确认书,他不仅没有去,还在文学院混得风生水起,连教授都喜欢这样的聪明的脑子。

三杨不懂生姜的所有英勇事迹,也不知道他的那些轰轰烈烈的动人肺腑的爱情,她只知道生姜是一个好人,一个会安慰人,看过很多书,能写很多字的人,而生姜在我们周围朋友的各种谈论中早就对三杨形成了系统的认知——好女孩。

好男人和好女孩只能成为好朋友,不能逾越一步,也不会逾越一步。我们总是在自己的另一半不在的时候互相的聚在一起野炊、游玩和笑闹。生姜总有很多的点子,也有丰沛的精力,而我们有着凑热闹和积极参与的兴致,所以,大伙儿除了上课不在一起,大部分的时间都腻在一块儿。

毕业后,每个人的走向都不同,留在武汉的最多,我到了北京,生姜去了南京,三杨奔到了大树所在的城市。见面少了,联系也慢慢的减少,大家只知道每个人最近都还好,虽然都很迷茫,都有抱怨,都在做选择。

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它影响了整个生活。寻求安稳的三杨考上了大树所在单位的某个部门,她的雀跃影响了周边的我们,年关也将近了。毕业后的第一个新年就这样到来,我们在新年的欢乐气息里给对方最真诚的祝福,更多的是互相的蛊惑对方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寻求同伴,友情的陪伴能够让人忘记伤痛,这大概是那逝去的一年给我们最多的忠告。“我可能不去蚌埠了,我和他分手了。”听到三杨低迷的声音是在新年的第五天,那时的她还在从亲戚家回来的路上,给公司做完晚监测的她,鼻音浓重,我想象着她独自一人在寒冷的冬夜、在整个中国都沉浸在新年的欢乐祥和里的时刻,没有人给她一个拥抱,何等痛楚。

那会儿,我也恰到好处的分了手,不失时机的恢复单身,我迫不及待的将三杨的消息告诉我爸妈,听到他们唏嘘,便感觉心里稍微好受一些,大家聚在一起声讨大树的不厚道和种种不端,然后为三杨准备了丰盛的午餐,邀请她到来。

越来越瘦的三杨缩在一身黑色的羽绒服里,依然马尾晃荡。我们在一起谈论着新年的计划和大家的变化,巧妙地避开了还没有散去的失恋的苦楚。没有谁能够永远成为谁的谁,大部分我们都是对方的过客。三杨和我蜷缩在三杨自己租的小房间里的单人床上,互相分析自己失败的恋情,回忆在那一刻将爱情里的痛苦放大,我们都逐渐红了眼眶,然后噤声,入眠。

半个月后,我依然回到北京,找到了一间带有阳台的房子,和几个人合租,开始新的工作和新的生活。一个月后,三杨回到蚌埠,拿回了她在前男友房间里的所有东西,并将自己为他买的生日礼物悄悄地放在了他的床上,悄无声息的离开。生姜在我们更早的时间里,带着他的爱人去了杭州,然后给我们传了他们做的红烧鱼和鸡汤,他们窗台上的剑兰正绿意盎然。

生活在滚滚向前的时候,也将一些物件废弃在路上。三杨在我家蹭吃了一顿饱饭后,又开始了自己的文青生涯——选择一座城市,爱上一座城市,然后安定下来,我将她遗落在沙发的书寄给她,她回赠了我一张明信片,用她不曾用过的矫情的口吻,写着:我许你一世天涯。

陪伴散文10:铜茶壶

文/黄孝纪

母亲身边最值钱,并且陪伴她度过大半辈子的用具,要数那把铜茶壶。

铜茶壶的造型十分漂亮:平底,鼓腹,环状提手,壶嘴呈流线型,圆圆的壶盖上正中央镶嵌一粒金瓜,全用黄铜手工打造而成,并且在壶的颈部刻有父亲的名字。母亲非常满意这把铜茶壶,据说除招待匠人酒饭外,还花了几担谷子的代价。

饮茶的习惯已经融入母亲的血液,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她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火泡茶。母亲泡茶也很讲究,隔夜的剩茶,无论多少,她都要倒掉。在用铁鼎罐烧水的同时,母亲要先后用清水和沸水把铜茶壶涮洗两遍,然后放入自制的茶叶,再用竹筒勺子舀沸水灌满茶壶,盖上壶盖。为防止茶水变凉,母亲还要把一壶滚茶放在灶台的火边烤着,或者放在灶膛口的火子上煨着。

当母亲梳头洗漱完毕,我们也洗漱停当,母亲已在灶台前的案桌上插上吃饭喝茶用的接手板,端上刚从瓮里掏出来的腌菜,比如酱大头萝卜、辣酱头、腌豆角之类。若是冬天,当然还免不了焖熟的红薯。奢侈的日子,还有炒花生、煨烫皮,甚至过年剩下的兰花梗。此时,一家人围灶台而坐,每个人的碗里都筛满金黄透亮的热茶,饮茶嚼物,其乐融融。一天的生计,自兹而始。

母亲喝茶的量大,而且必定滚烫,即便三伏的酷暑。每次喝茶,她必定一碗一碗地喝个痛快,喝得茶水“呼呼”作响。如果哪天母亲喝茶少了,不香了,必定是母亲病了。母亲病了,也从不吃药打针,按她的话说是“阴阴糊糊几天就好了”,其实是母亲怕花钱。她治疗自己的病一般是自己在颈脖上夹痧,或者叫我们给她背上刮痧,然后泡一铜茶壶滚烫的热茶喝。每餐我们吃饭的时候,也正是母亲或坐或站喝茶的时候。有时看甑里饭少,母亲会跟我们打招呼:“我已经喝茶饱了,你们把饭都吃了。”然后,继续一碗一碗“呼呼”地喝她的浓茶。

家里的茶叶,也全部是母亲亲自采摘和制作。母亲的茶叶有四种类型:一种是正茶,她要去五六里路远的西冲茶山去采摘茶叶,然后自己杀青揉搓,晒成干茶;其二是枫树叶茶,每年初春,村后的山上枫树长出粉红的嫩叶,母亲要提竹箩筐采来不少。枫树叶茶还是止泻的良药,尤其是生了虫屎的老枫树叶茶,效果更好;再一种就是混合叶茶,是母亲在春夏之交从田间地头割来的各种草木的叶子,混在一起晒干就成,盛夏泡茶是解暑的良方;还有野菊花茶,每年秋冬,村里村外,原野山间,到处开满黄色的野菊花,采来晒干即可,泡成茶水,金黄透亮,芳香四溢,虽有点苦味,母亲说就是靠它来清肝明目。

客人来了,或者乡邻相访,母亲多是以正茶相待。母亲是个好茶的人,又讲待客的礼数,她必定把铜茶壶重新涮洗,从篾茶篓里掏出正茶泡一壶新茶。佐茶的东西,母亲或者煨三五块烫皮,或者炒点黄豆豌豆花生之类,甚至炒一点高粱麦子,南瓜子葵花籽,都是自产的物品,尽管简单,也是上心上意。茶是一道道地劝,也是一遍遍地煨,更是一层层地浓,近了亲情,暖了乡音。

母亲有严重的胃病,估计与饮茶的习惯也有一定关系。有时我们把菜吃完了,母亲就在饭碗里倒入滚茶,草草吃了。即便夏日隔夜的馊饭,母亲从不舍得倒掉,也是用滚茶冲洗一番,自己吃下。母亲犯胃病的时候,脸面痛得扭曲难忍,常要用吹火的竹筒紧抵心窝,许久才能缓过神色。之后,她又是提着铜茶壶煨茶,一碗一碗“呼呼”地喝。

铜茶壶用久了,就会形容暗淡。母亲就从灶台灰坑里掏出柴灰,掺上水,将铜茶壶里里外外擦拭几遍,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顿时,一把金光夺目的铜茶壶又焕然如新。

陪伴散文11:秘密花园

文/刘秀清

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经常阅读为儿子买的图书,至今仍然记得《婴儿画报》中的儿歌:“黑夜来了我不怕,我有好爸爸,我有好妈妈,我有一个幸福的家。黑夜来了真好玩,满天星星眨巴眼,一弯月牙儿像小船。黑夜来了多么美,花园里一闪一闪,萤火虫提着灯笼飞。黑夜来了喜洋洋,蟋蟀弹琴,青蛙打鼓,纺织娘纺线忙……”童稚美好的文字配上赏心悦目的画面,那种美妙的感觉将人的内心滋养得丰足美满。也记得《儿童文学》里那篇描写故乡竹园的文字,以至于从小区中茂盛的竹丛边经过时,时不时会想起“马老四”,一只生下来就缺了两条前腿的乌龟,被马老三安了两个轮子做前腿,“马老四”将这义肢运用自如,“咕噜噜,咕噜噜……”在竹园中玩耍的小伙伴们听到这声音的时候,就知道“马老四”要出现了,它神态悠然地巡视它的领土,对人没有丝毫畏惧。事实上,我常常期待一睹“马老四”的真容,于是会不自觉地想着“马老四”将在这片竹丛中出现。

由于如此种种有趣的收获,使得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充满了兴味,仿佛一切繁杂琐碎的家务劳动、洗洗涮涮、手忙脚乱、睡眠不足,都在杂乱无章之后,隐藏着一个生机勃勃的秘密花园。这个秘密花园内,永远阳光明媚、春风骀荡、鸟语花香、花木繁盛,隐藏着无限生机、活力与美好。

在这个秘密花园里,爱意与善意是明媚的阳光。生活看似单调,在一天天重复的内容、活动、每天不断固守的空间中,在爱意与善意的阳光下,成长却无时无刻不在循序进行,改变无时无刻不在悄然发生。于是,就会略带遗憾地看到,自己的厨艺精进了,孩子却快要离家读书了;会欣慰地看到,孩子身上不经意流露的真善美特质。紧张求学的少年经常因为睡眠时间与大人使些小性儿,嫌大人叫他起床晚了。这天早上,再一次在孩子规定的时间之后,晚叫了四十分钟,却意外地听到还不甚清醒的他理解地说:“刚才没把我叫起来是吧?”而不是“怎么又叫晚了?”心中顿时涌动着一股温柔的暖流,理解、体谅,这样的情怀一旦成为性情中的潜质,就能散发出温和的光芒,让身边的人感到生活在春天里的美好。

在这个秘密花园里,耐心与专注是和煦的微风。汪曾祺先生在《葡萄月令》中写道:“二月里刮春风。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自然界有了风,树木才能更好地生长,生活中,有了耐心和专注,生活也才会在平和的轨道上轻快地前行。在短时间内同时要完成好几件事的时候,在孩子学习上犯了低级错误的时候,躁气、火气转瞬演化成脾气要发作的时候,哪怕只有十秒钟的钝化、弱化和转移,一场足可以毁花折木摧残秘密花园的灾难就可以在多出的这一点点耐心下,悄然化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位妈妈都有着“超人”的潜质。有一位美女写道:“储物柜里方方正正的排列,是妈妈的奇迹,长久的积累让她无需演算,就能把形状各异的物件摆放得与柜子完全贴合。生活中不乏匠心,尤其是在饱含温馨的家中,浸润在亲情里的每一件事看起来都特别用心。舒心的家务看似简单,往往是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能修炼完美的魔法。”生活中的匠心,需要的就是耐心和专注吧。而当自己真正喜爱一件事,并投入、沉浸其中时,所体会到的幸福,也是真实又踏实的。这种虽平实却又可常在的幸福感,像一泓汩汩流淌的清泉,长长久久地滋养着我们的秘密花园。

身为女性,身为母亲,愿自己在依序前行的时光里,用心感受陪伴成长的欣喜,静静感悟自己成长的欣喜,精心呵护好这一方美妙的秘密花园。

陪伴散文12:蹲下来,陪伴孩子成长

文/方勤

今天在网上闲逛时看到一篇文章,其中的一句话让我很有共鸣:“尊重儿童的天性,以儿童为教育的中心。”是啊,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看看,他们能够学到的是什么。

想起一年前的一个课间,小辉举着一根2米左右的竹子走进了办公室!看到竹子,想到孩子们一贯的调皮好动,我不由头疼起来。我赶紧了解事情经过,原来事情是这样的:下课后一伙儿小朋友到百草园玩,一个小朋友钻了进去。他的手拉到了一根没种结实的竹子,结果这根竹子倒了下来,其他小朋友看到了,就抢着竹子玩。小辉发现了,连忙拿着这个“证物”来向我报告。一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是多么强烈啊!我脑海中的愤怒、责备的话语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同时,我不禁问自己:“孩子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最后,我决定陪孩子们一起去百草园种竹子。我要让孩子记住的是做了事情后果要自己负责,我要当陪着他们的大朋友。现在再次翻开手机相册,看到种竹子的画面,回忆起后来孩子们每天轮流给竹子浇水的情景,我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让孩子在一次“错误”中得到了成长。

和这群孩子相处最令人哭笑不得的事要数“用剪头发来交朋友”。那是一个早晨,刚踏进办公室,小鑫就来向我告状,说是坐在他后面的乐乐剪了他的头发。原来,乐乐想跟小鑫玩,便举着剪刀去招惹人家,小鑫要离开,乐乐一着急就剪了他的头发。我走进教室,请大家来评一评。有的孩子说:“方老师说过,剪刀是尖的,很危险,不能对着别人。”我及时引导:“乐乐想和小鑫交朋友,他的想法是好的,那怎么样才能交到朋友呢?”孩子说:“要帮助别人。”“不能做别人不喜欢的事情。”……10分钟的晨会课在热闹的讨论中结束了,一个“轩然大波”就此风平浪静。后来我偷偷观察乐乐,发现他愉快地接受了同学们的建议,也因此交到了更多的朋友。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缺少的不是教育式的训斥,而是方法的引导。现在班里孩子之间相处融洽,玩游戏时笑意融融。我想这不正是当时我站到孩子的角度,教孩子学会了怎样交朋友的最好证明吗?孩子们的变化让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这,也就是教育给予我们双方的温暖吧!

陪伴散文13:四季如书

文/彭涵彧

书,陪伴我走过了一年四季。

夏天,我来到杭州西湖边,领略千姿百态的“曲院风荷”,它们躲在亭亭玉立的荷叶后,如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难怪杨万里写出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流传千古的名诗。我又来到农民伯伯辛勤劳作的田野,不禁想起“农夫方夏耕,安坐吾敢食”,这是戴复古的《大热》,我虽没有下田劳动过,但也感受到农民们在烈日下劳作的辛苦。

秋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的《破阵子》在我脑海里浮出,因为我看到了金黄的稻子在风中摇摆,如同金黄色的波浪。在这金灿灿的波浪里,仿佛有一座满是红叶的山峦,“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拾起一片枫叶,夹在书页里,“一枚树叶,有森林的香味,有天空的香味”,那淡淡的香味,从书页中缓缓飘来,就如朱自清所说的“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但她仍是可爱的。于是,我漫步在冬日的林子里,去感受艾青的《冬日的林子》。看,“那没有色泽的林子,那没有鸟的聒噪的林子”,令人多么舒畅。冬日的林子就如一位安详的老人,吸着老烟。猛一回头,忽看得几点淡红,那几点红,在灰色的林子里显得格外耀眼,虽然没有牡丹那么艳丽,没有兰花那么幽香。那是什么花,敢于在严寒里绽放?走近一看,是“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它“暗香浮动”,坚强和高洁品质早已被人们赞颂。

该到春天了,那时万物复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与“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构成了一幅动态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构成了一幅静态图。动静结合,多美啊!

四季如书,书如四季。四季轮回,书来做伴!

陪伴散文14:藏在小馄饨里的爱

文/钱嘉颖

当她陪伴在我身边时,我总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当她乐融融时,我的心情就如同阳光般的灿烂;当我生病时,她也会泪汪汪地照顾我。她就是我的奶奶!

以前,我最爱吃街上的小馄饨。喜欢它嫩滑的皮子,可口的菜馅,鲜美的虾汤,隔三差五地缠着奶奶带我去吃。而奶奶呢,每次都是有求必应,二话不说,推着自行车带我去吃。可奶奶每次都只买一碗馄饨,看着我吃,她总是用塑料小勺慢慢舀起一个小馄饨,然后吹了又吹才送到我的口中,看我吃得香喷喷的,奶奶笑得比花还灿烂。等我实在吃不下了,她才把碗里剩下的吃光。奶奶虽然很节约,但对我的爱一点也不节约!我真幸福!

奶奶的笑容,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有一天,我一定会用行动让她知道——我永远爱她!

陪伴散文15:教养,无所不在

文/流年

陪伴孩子这十多年里,我觉得身为父母最困难的挑战,就是必须不断地调整与孩子的交流模式,一两年对大人来说,真是一转眼的事;可是对于不断成长的孩子而言,却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有时候以前有用的方法,也许很快就没有用了,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而且父母常常会忘记,这个社会不断在改变,我们年轻时候学得的经验,对于现代的孩子早已失效,所以父母不但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自己的步伐,更必须不断地从时代变迁中谦虚地学习;更麻烦的是,教养没有标准答案,别人有用的方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可能完全没有效果。因此,教养孩子似乎困难重重。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必须找到并选择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式,而且清楚每个选择的结果。

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从一手可以同时抱住双胞胎的她们俩,另一只手拿奶瓶喂奶,到今天她们已长得比妈妈还高。在甜蜜的幸福感背后,却时时刻刻都有美好时光即将消失的惆怅。

我知道,与孩子相处的每个刹那都是独一无二、永不再现的;我也知道,孩子很快就会长大、独立,开展她们自己的人生,不能再腻在我们身边。因此,如何把握这非常有限的亲子共处时刻,除了让她们留下快乐温暖的回忆之外,还能给她们一辈子受用无穷的礼物──包括好的习惯、足够的能力,以及宽阔的胸襟与愿意助人的柔软心。

我相信孩子可以快快乐乐,对生活充满热情,同时也能够有纪律且主动地学习,拥有许多能力与技术。我也相信不必对孩子大声吼叫,不必整天盯着她们命令东命令西,更不该用各种规定与不准来限制她们。

因为我知道,“情境”决定了人的行为;换句话说,我们只要准备好适当的环境,或是铺陈出恰当的氛围,孩子就会朝着我们“设计”的方向前去。不过这种“设计”必须是不露痕迹的,不能让孩子察觉到我们“在”做什么,这有点像老子的“无为而治”。其实,“无为”的真义是“无所不为”,也就是做到无所不为,表面上才可以“无为”。

我认为教养孩子最高的目标应是──孩子以为他是自由自在,海阔天空任翱翔的;可是不管他怎么选择,都逃不出我们如来佛的手掌心——要做到这种仿佛不在,就必须无所不在。同时,为了今后孩子势必有一天不在我们身边,从今天起,我们就得开始修练“无所不在”的心法。

衷心盼望我从孩子身上学到的这些心得,能够分享给大家;同时希望孩子们能满怀热情地面对未来世界的挑战,进而塑造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陪伴散文16:别样的陪伴

文/宋聪聪

一个人走在世界中,总有些目光属于你,或许你自己都不曾发现。一个人太孤单,总想找个人陪着,依赖着。谁,是我别样的陪伴呢?

如果说,往事如云烟,所有的情节是否都随缘聚散。我念着一场场的相遇相识,如果你曾触动我的心弦,我想告诉你哪些旋律为你响起过。

曾经的故事,清晰的模糊的都在眼前。如今我却想说,我们会不会真正的在现实里相逢。那些用文字谱写的心曲,依然能感动我。我的网络家人,你们是我别样的陪伴。

一个名字,带我走进了文海世界。因随心的一句话,爱幻想的女孩儿和多情的阳光,便开始了一段故事。浪漫的诗篇,缓缓地流淌在心头。用真诚串起的爱恋,指尖跳动的柔情,拨动了心弦。开始还是结束,纠纠缠缠,便过了好久。

一直记得最初的语言,交流的过程,修改的文字,你的我的,之后的自己。也许你算我一个老师,未曾说些什么却见证我的改变。

大猫咪,也许小懒猫的依恋只能在文字里。生活不是网络,千里之遥,我们终究未曾有行动去相见。喜欢你的柔情,我相信话语的魅力。一份守候,就这样画下句点。你的守候,我的依恋,如风逝去,留下的只是心路痕迹。

青春的色彩,我的年华大多在宅居中度过。文友、文学群、文字网站,有你们的陪伴,才不致太无聊。阶段不一样,想的也就不一样。如今的我们都变了,可是曾经的玩乐,却珍藏在心里。相随一路,不知道多少过客在其中。我珍惜所遇见的,相信那份美好。

有些人以文字开始,我也想以文作句点,可终究失望了。谁是谁的谁,随缘聚散,轩城不属于我,做梦依然。心雨的世界,永远在寻觅。

雨滴和阳光交汇,留下彩虹,我独爱湿意中的那份暖。谁都会有淡淡的哀伤,明媚的笑颜才是生活的重点。

前段短暂的奔波结束,春已过,夏来临。我却想念着在岛上的时光,看水听声赏荷。

荷谐园中望,莲子谁人采?竹下过灯桥,泉中听水流。枝头叶飞扬,钓者在何方!生活中有太多的风景,但心境不同,便少了一份情怀。

我最喜欢的就是随意的去海边,静静地听浪花滚动。让记忆在脑海涌动,打包整理珍藏。我眷恋着,陪我成长的人群。我痴迷地看着那些文字,随心舒服。

如今的我,不知有多少碎语,习惯找个人把心清一清。用真诚作梁,淡淡地相交。

喜欢简单的相处,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去想太多,追寻自己的乐趣。网络人生,涂鸦的天地。如果你在,恰好与我相遇。相伴不多,有回应,有交流,这份心就在那停伫。花开花落总有时,我只问今朝。我别样的陪伴,一直是你——我的网络家人。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