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民以食为天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民以食为天文章1:老灶台
文/赵利勤
民以食为天。把食物做熟的方法有很多,煎炸烹炒,煮烫焖蒸,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中的“宗”就是火源,老灶台无疑是重要的印记之一。
老灶台是人工垒的,而且得让专业人士掂瓦刀。刘叔是全村灶台垒得最好的。灶台看似简单,但别人垒了不是出烟不畅呛人眼,就是堵火不严空费煤,刘叔的手艺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让外表并不华美的灶台烟顺火旺,省煤耐用,只要耐火筒不烂,灶台用几十年都没问题。
老灶台很大,留有两个火口,两个火口中间放一瓦罐,利用了火的余温,里面的水总是热的,特别是冬天,洗菜、刷锅用水很方便。为了省地方,灶台一般垒在墙角,两端是宽大的平台,既可以搁锅碗瓢盆,也可以在上面放一矮凳,小孩子坐在上面边吃饭边取暖,是个好地方。
小时候冬天冷,我每次从外面回来,都是不停地跺着脚,一边喊“冷死了”,一边用嘴往手心里哈着热气,直往灶房里跑。父亲见了,弯腰架住我的腋窝,轻轻一提,我顺势往上一跳,一下子就坐到了灶台上的矮凳上,伸出冻得通红的小手,放在正煮着小米红薯汤的火口上,蓝色的火苗在汤锅周围不时探出头,招摇几下消失了,可不大一会儿,它又耐不住寂寞似的,从锅边儿冒出来,长舌一样舔着锅沿儿,仿佛在证明它并没有走远。小米和红薯在锅里咕嘟嘟地翻滚着,袅袅的热气升腾着,甜甜的清香回荡着。
我坐在矮凳上,滚滚热流像小溪淌水一样,从脚掌、手掌很快传遍全身,寒冷消失,感觉像是回到了春天。母亲还不失时机地用火钳从灶台下的炉渣里夹出烤红薯,用手捏一捏软硬,然后吹去上面的炉灰,两手掰开,灰不溜秋的红薯露出金黄色的、冒着热气的瓤来。母亲怕我被烫着,自己拿着热红薯让我咬上一口,又热又香又甜的味道从口到肚,温暖着我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那幸福的感受,远比我现在吃的任何美味都来得甜美。
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天,能散发温暖的灶台绝对是中心,小孩子坐在灶台上,父母坐在灶台前,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纳着鞋底,父亲剥着玉米,还有串门的邻居,他们随时都可以进来,门一关,灶房里就有了春天的和煦,虽然是冬天,但热闹的话题让人们感受到的、脸上写的,都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幸福的期盼。几十年后,灶前夜话的情景仍让我念念不忘……
老灶台,让乡村寒夜有了体温,烤热了童年的冬天。
民以食为天文章2:吃的雅趣
文/乔兆军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吃”文化源远流长。文人雅士善吃,更善借文以抒之,阅读这些美食文章,字里行间,弥漫着老派的情趣与才思。
章诒和在《伶人往事》里写她的父亲章伯钧请京剧大师马连良吃饭:“刚过午休,几个穿着白衣白裤的人就进了章家厨房,用自备的大锅烧开水,等水烧开,放碱,然后用碱水洗厨房,洗到案板发白,地砖见了本色才罢手。再过了一个时辰,又来了一拨儿穿白色衣裤的人,肩挑手扛着整桌酒席用具,还有人扛着烤鸭用的大捆苹果木枝。院子里,肥鸭流油飘香,厨师在白布上使用着自己带来的案板、炊具……”
章伯钧请马连良吃饭,结果只用了自己的火和水。马连良这样的艺人吃的是一种腔调、文化,更是自己一份独特的感受。
人是桩桩要靠衣裳,食品也如此,用精美的餐具来呈现,能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红楼梦》有一回,大伙儿去栊翠庵,妙玉奉茶与贾母的茶具是成窑五彩小盖钟。成窑五彩指的是成化斗彩,这样的杯子,质体轻薄通透,色泽莹润雪白,更能衬托出茶水的清透。一杯在手,细细啜饮,香郁回甘,自然惬意非常。
吃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最是心急不得。比如一盘红艳艳的大闸蟹上桌,得慢慢地吮,细细地嘬,缓缓地品,间或抿一口老酒,用李四的话说,那种三两分钟就解决一只螃蟹的吃法,简直是“暴殄天物”。李四是我的朋友,做销售,整天在外面跑,旅程寂寞,他就从包里拿出两只清蒸大闸蟹,一车厢人昏昏欲睡,唯有他双目炯炯,不慌不忙地对着闸蟹掏、挖、敲……吃得意趣万千,余味无穷,不知不觉,几小时的车程,已抵达终点。
吃不宜奢华繁复,美食家李渔认为,越是简单的食物,吃起来越美味,越能见真功夫。被誉为“华人谈吃第一人”的唐鲁孙,从前家里招厨子,上门第一件事就是让他做一碗蛋炒饭,厨子手艺好不好,一碗蛋炒饭全知道。台湾作家叶怡兰在《终于尝到真滋味》里说:“入口那一刻,为着发现了美食的原点而流泪,而且此生铭记。朴实之味,沁心的温暖,无关排场……”
我老家有一位老者,是位唱山歌的高手,可如今知音渐少,老者常于集市上沽得美酒一壶,一边哼哼唧唧唱山歌,一边对壶嘴抿一口。至家,酒已告罄,意兴阑珊,其情其状,虽比不得“羽觞随波泛”的风雅,倒也应了“野饮”之趣。
如今,在忙碌之余总让我心生怀念。怀念那种舒缓与闲适的生活方式,那份走进生活内核的宁静、清新、朴素与淡泊。
民以食为天文章3:家乡手擀面
文/黄俊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话一点都不假。看一看遍及隆尧大地、形形色色、令人垂涎的美食,任何一个来过隆尧的人,一定会对这句话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人们常常形象地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来形容北方人的狂放豪迈,其实最真实的北方人是“大碗吃面,大口喝汤”。呼里哗啦,一大碗面一口气干个底朝天,最后来碗面汤,便觉得神仙似的。下地干活,剜地脱坯,有使不完的劲。
苏东坡有《贺人生子》:“甚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璋出。”为什么宋时就要当“汤饼客”,必食汤饼呢?宋人马永卿在《懒真子》中,就认为“必食汤饼者,则世欲所谓‘长命’面也。”面条,当时已成了祝福新生男儿长命百岁的象征,这种习俗一直沿袭下来。
从小吃面食,今生便与面食结缘。特别是手擀面,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吃遍山珍海味,依然情有独钟。漂泊在小城里,总爱去面馆吃一碗手擀面。
手擀面,和面是第一关。把面粉放进面盆,中间扒个小坑,边细细地浇盐水边搅拌。习惯吃硬就少加点水,反之多加点水。这软硬全凭经验和感觉。直到搅拌成面团后,才放到案板上揉,要反复揉才行。面是越揉越劲道,揉上几十遍才好吃。有句俗语叫“打倒的媳妇揉倒的面”。过去,北方的男人不会哄女人,性子又躁,征服自己的媳妇只会用暴力。男人动真的了,女人也就温顺了,所以就这样比喻。揉面也是个费事的活,手上要使劲,腰身也要随上劲,这样揉出的面才匀。揉好的面团,不像是做拉面,要扣在盆下面醒一醒,而是直接擀。拿一根两尺左右长短的擀面杖,把面卷成筒状,像是舞蹈家,站着弓步、弯着腰,随着擀面杖敲击案板的节奏,身体一前一后,一起一伏,双手随着滚动的擀面杖前推后拉、内合外拓,姿态婉转优美。中间还要摊开几次,撒上干面,换个方向再卷在面杖上擀,保证面张圆而匀称。如此反复几遍,直到把面饼擀成比纸略厚的面张,这时的面张薄而有质,然后一层一层按十公分宽叠起。这时,就要耍刀功了。随着刀与案急管繁弦般的交响,橡皮筋般细的长面一圈圈切下。每切出一碗的量,便将最上面的一层用手收住,腕子上用劲猛一下抖开,晾在案板上,等着下锅。煮面也有讲究,先是盖着锅盖煮,等锅开了点一次凉水,敞着锅煮,中间还要点两次水才出锅。这叫“三滚一捂”。还有头锅饺子二锅面的说法,煮面时,汤略稠些,味道更好。
妈妈们做的面条比较细,却有韧劲,口感好,再加上炸制的肉酱汤汁,美味无比;喜欢吃肉的再加块肥而不腻的有隆尧特色的五花红烧肉。五花红烧肉看上去就让人流口水,有着美容健脑的功能。不喜欢吃肉的就加个鸡蛋,鸡蛋有煮后和大肉一起浸制入味的,还可依自己口味做各种各样的卤;另外喜欢吃辣椒的还可以用鲜辣椒和蒜一起放在一个小石臼里捣成味道独特清新爽口的辣椒蒜泥。
细白的面条,整整齐齐地盛满一大碗,翡翠色的芫荽或散落于面条上,或漂浮于汤水中,这一青一白的色泽,光看便会让人垂涎三尺,更别提“哧溜”一声吸入口中的软滑之感了!
手擀面是北方的日常主食,通称面条。面条是一种极娇贵又普通的吃食。说它娇贵,是因为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面条于我们这里还是一种稀有饭食。那时小麦的产量极低,每亩只打百十来斤,像现在一年到头吃白面,当时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生活还比较困难,物质比较贫乏,只有到了收麦后,家家户户新打的小麦,新磨的面,雪白、荧亮,阵阵麦香,经过主妇的一双巧手,和、拌、揉、擀、切,一碗手擀面便热气腾腾地呈了上来。面条白亮,葱花油绿,辣子火红,单是看一眼,便已垂涎三尺了,等吃到嘴里,滑爽、劲道、可口,色香味俱全,那滋味,纯正是人生的享受。这手擀面,生于此、长于此的先人们吃了一辈子都没有吃厌。
家里每个人过生日、节假日,或在有空的日子,母亲就会做手擀面。捣几瓣蒜,加上一大把辣椒,那味道,那口感,店里的拉面、挂面、刀削面根本没法比。我们常常是吃了一碗还要再添一碗,吃得大汗淋漓,全身舒畅。自古以来,面条带给人们的就是期盼和温馨。过生日的一碗面条又饱含了父母长辈多少的期待和祝福!
我爱吃面条,每天下班必从街头的轧面店里捎一点回来,无奈机器轧的面虽整齐好看,却不筋道,我老是吃不惯。而从超市里买回的方便面、挂面,不管怎么摆弄,也总缺少手擀面特有的香味。
手擀面,这三个字里蕴藏着我的童年,蕴藏着我的回忆,蕴藏着我的家乡,蕴藏着我难以割断的血脉。
民以食为天文章4:有饭无局
文/段红梅
民以食为天。曾几何时,却成了人们的一种奢侈行为。为了教育我们从小节约粮食,父母经常拿他们在上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闹饥荒的情形说事。
现在,当然不会吃不饱饭了,但怎么吃却成了问题。华灯初上,街边的大排档、小饭馆、星级酒店人头攒动,形形色色的饮食男女们出入其间,在各种饭局中穿梭不息。他们有“做饭局”的,或为谋权,或为争利,不一而足。这做局请吃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直接出面请呢,还是另请高明迂回出面呢?是请张三作陪呢,还是李四?是去闹市高档酒店呢,还是乡野农家乐?个中奥妙,不足为外人道也。“吃人家的嘴软”,那些被请的人自然要从别的方面“买单”了,似乎吃的不是饭而是局。
其实,这饭局并不在饭如何,关键还在主角——酒,名之为“酒局”似乎更为恰当些。无酒不成席,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自古亦然。古人曾云:“自古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陶渊明弃官隐居在家,逢人请客“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诗仙李白更是斗酒之后诗百篇,“酒入愁肠,七分化为剑气,余下三分化作月光,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可如今,喝酒少了许多人文气,酒过三巡,不再是诗词歌赋,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黄段子红段子绿段子;不再是曲水流觞,更多的是划拳比拼。总之,饭局有了酒,才真正有了“局”的意思。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喝酒的本意也不在酒,在乎酒过三巡之后那些个形形色色也。
有人说,现如今,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人,要是经常没饭局应酬,似乎混得寒碜。我却不这样认为,若在闲暇之余,邀上三五好友,弄几碟小菜,沽几两老酒,相伴清风明月,或坐于山间溪旁,或围于旮旯小店,耳闻淙淙流水声,坐看云卷云舒,闲说花开花落。洞开心扉,品酒说人生,有饭有酒却无局,岂不快哉?!
民以食为天文章5:小笼包
文/李嘉雯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吃过的风味小吃可多了,有“重庆麻辣烫”、“南京烤鸭”、“云南米线”……其中,最令我回味无穷的还是无锡的小笼包。
这一天,我又到小吃店点了一笼小笼包。一掀开盖子,一股热气冒了上来。八个荸荠似的小笼包围在一起,显得那么小巧玲珑。每个小笼包上都有好几条整齐的褶子,而且皮还是薄薄的,在这个薄如蝉翼的皮里面,就藏着鲜美的馅哦!
我小心翼翼地夹起小笼包咬了一小口,轻轻一吸,那汁水就像千军万马似的涌到我的嘴巴里。我心想:光汁水就这么好吃,馅应该还要美味吧!果不其然,我咬上一口馅使劲嚼,又松又软,又香又鲜,真是人间美味啊!我迫不及待地把整个小笼包吞进肚里。我吃得不亦乐乎,吃得满嘴留香。就这样,一个接一个,一口连一口,一眨眼,八个美味的小笼包全被我消灭了。我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舔了舔嘴巴,感受着那留在唇齿的鲜香。
小笼包鲜美至极,让人回味无穷,真不愧为中华传统美食。来吧,品尝小笼包,它鲜美的肉馅,可口的滋味,细腻的口感,定会让你大饱口福!
民以食为天文章6:味道
文/盘妙彬
国人讲究吃,“民以食为天”始于何时,我没细究。过去这话也会从宫廷传出,让许多人感恩一个人,喊些万岁之类的话。
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岭南一个偏远贫穷的山村。那个年代在我家乡出生的人大都如我一样,一日三餐喝木薯粥长大,几不知何为味道。我的一个姑姑在“大跃进”后吃高龄土撑死,肚子胀得圆圆的,至今我无法想像。一想到这,我能忆起的就是小时候祖母经常讲起这事时的泪眼,以及后来父亲经常讲起这事时的泪眼。人饿极了,高龄土是有味道的。
梧州的傍晚是一个讲粤语的傍晚。今天是星期五,学校没课,在南宁读大一的女儿坐动车溜回来。我说,今晚打边炉吧。粤语说的打边炉就是普通话的打火锅。半边三黄鸡加几两排骨做锅底,清水慢煮,枸杞子红枣什么的都不要。前天一个朋友给的新西兰牛肉已切成薄片,其他生料如肥肠、猪肚、牛百叶、蟹子丸、香肠、腐竹及凤尾菇、生菜等都已清洗准备好。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早已用小碗把蒜蓉、辣椒、香菜、姜丝、新鲜花生油加适量酱油调好,放在每个人的面前。姐弟俩对打边炉最喜欢,自由、随自己心意,想吃什么菜早上就叫买好,且多是平时喜欢吃的。平常问他们想吃什么,姐弟俩多是“随意”作答,但一说打边炉就提出买这买那一大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打边炉的滚滚热气更是增添了欢乐热闹的气氛。好味道总是随好心情出来的,一家人坐一起如是,三几好友坐在江边街头的小酒馆大排档相聚亦如此。
以为,大排档一词是两广最先“创造”出来。岭南暑热天气时间长,过去没有空调什么的,室内甚是闷热,店家便在店外门前的空地、树下摆放几张餐桌,食客不仅可以乘凉,还可边吃边看路边街头风景。渐渐大排档为人们喜爱。消费大排档的多是低收入的市民食客,尤其以年轻人为主,在这种地方可以大声喝酒,划拳猜码,心情放开,无拘无束,菜式也多为价格便宜的家常菜。当然,官家商贾是不选这种地方吃饭喝酒的,以为有失身份,不讲礼仪。然而,十多年前,我在政府办公室工作,几个人赶写材料,市长亲自坐镇把关,审核定稿已是晚上七八点钟。市长随和,与我们几个人到一家大排档就餐,吃的也是几元十多元一份的家常菜,市长坐在我们当中如一位家中长辈一样亲切。市长的到来煞是让店主和周围的食客惊讶,想不到天天在电视上见到的市长也会坐在大排档吃饭。那天,应该是我们的文章写得好,市长的心情好,吃的味道随心情出来了。
“食”在今天极为平常,吃饱的概念也已过时,物质生活的提高让国人追求的是身心的自由和健康。想想,人过中年,去过的地方不少,吃过的东西也有天南地北的,大饭店小餐馆各种味道记起的还真不多,慢慢地感悟到“家有良田万顷,不过一日三餐”的境界。最喜欢的还是一家人坐在家里,做个清汤,炒一两个家常菜,可能还有自家腌制的酸姜、柠檬、萝卜、木瓜之类的小菜,如果添一碗白粥,这一天就很好了。
这一天真的很好了。
民以食为天文章7:小城经纬
文/揭阳牧童
先哲曰:民以食为天;后哲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既对立又统一。商品社会,经济是基础,没有经济基础就不会有发展,而经济基础的根本,首先必须养家糊口。
要了解小城,就必须了解小城人,要了解小城人,就必须了解支撑起小城经济基础的经与纬。小城是沿海一座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初批准设立而后新冒出来的新县城所在镇。新的楼房、新的马路、新的花木,什么都是新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焕然一新,朝气蓬勃;但又不可避免地到处“拖泥带水”,这里那里到处是正在建设中的工地,各种建筑材料到处凌乱不堪地堆放着,黄泥浆里泥浆随处漫溢着,建了一半而因各种各样原因而停工的则艾蒿疯长、杂草丛生。那尚未动工的空地低的积水成塘,高的则被开辟为菜园、香蕉园或其他的什么农作物园。
县城区域内农民的土地全被征用,农民们“洗脚上田”,没地“洗脚上田”的农民们干什么呢?蛇有蛇路,龟有龟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头脑灵活胆子大的筹措资金贷款办起了各种各样规格的大小企业,自封厂长、经理,或当建筑包工头。这些人衣袋里都装着一大把名片,见人就发一张,成了老板。但这毕竟为数不多,大部分人则吃起了技术饭,抓起一把瓦刀去砌墙,就成了泥工师傅;拿起一支割三合板的割刀左划右划,或提起一把铁锤把各种各样的铁钉钉进木板、三合板里,就成了木工师傅;或只要能把涂料、油漆往墙上、板上刷或刮,就成了刮涂、油漆师傅。还有什么电工、水龙工师傅等等。当上师傅以后,就可每天二大餐饭菜,二小餐点心,烟呀茶呀都由别人供奉。师傅们上午八时半到了工场,然后坐下来抽主人为他们准备好的烟,喝主人为他们准备好的茶,一泡工夫茶喝罢,九时开工,十时半,主人的点心就来了,吃罢点心,自然又是坐下来慢慢地喝着工夫茶,以助消化,悠悠地抽着烟。这样十五分钟过去了——烟是随时随地想抽就抽的,有时边干边吸烟,有时停下工干脆坐下来吸烟。十二时到收工。吃罢午饭大餐,自然又是喝着工夫茶、抽着烟,甩几盘扑克牌,下午二时半,伸伸腰,然后慢条斯理地开工,四时吃点心、喝工夫茶,六时收工。师傅们有的顺手牵羊把主人家的一些水泥呀、电线呀、插座呀或其他的什么可捎带的随随便便就捎带点回家。师傅们每天的工钱少则三、四十元,多则五、六十元——那时是一九九三年,一个教师工资改革前的月薪是一百一十多元,工资改革后是二百多元。
另一部分人则经商做起了各种各样的生意,经商者大致又可分为这么几类:一类是自家有屋,有固定地点的。一类是自家无屋租屋的。一类是到市场街边摆地摊,地摊又分为固定地摊和流水地摊。最无本钱最不济的,到菜市场买批发的蔬菜,然后移到路边零售,一斤菜可赚一倍钱,再加上浸浸水、吃点秤头——缺斤少两,有时甚至可赚二倍钱,一天下来,少则赚五、六十元,多则一百多元。
另一类人是跑营运,有钱的买上一辆小四轮,跑短途、中途的货运;次一等的买上一辆三轮摩托,既载人又拉货;老实巴交既无本钱又无技术的就踩人力三轮车:车站、码头、十字路口、酒店前发廊后随叫随到,这些人力三轮车遍地皆是如雨后春笋般充塞小城的大街小巷。就以一个开电动三轮车的为例,一天也可赚一、二百元。
一九九三年九月份之前,工龄二十五年、从教近二十年的老教师月薪为一百一十六元,一九九三年十月份工资改革后的月薪为二百三十三元。当年教师月薪平均相当于一个没文化的体力劳动者干一天的工钱。
教师月薪老的高些,年青的低些,民办教师的工分若折算为钱, 那就少得只能称为可怜之至!小城当时有一个三十年教龄的民师,毅然决然弃三十年教龄于不顾,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为人拉货,他拉一天货的工钱相当于他当一月民师的报酬还多。
以上说的是那些正当职业,至于那些非正当职业的、隐性的、乃至非法的,如“皇家”生意、资源垄断、官商勾结、买空卖空, 以及各大小包工头等等,那就不得而知了。
如小城某村有一个文盲农民,当时承建一座大楼,半年建好验收,就净赚了几千万元,他出入用一部近二百万元的奔驰轿车。一个老教师,当时的年薪约三千元,如果他及其家属都不用吃喝花费,要买这样一部奔驰,那也要六百年的工资总额才买得起。文盲农民能承建一座大楼,当然这不是谁想承建就有资格承建的,内中的天机要不就是非常复杂, 要不就是不可泄露。
当时有一师专毕业分在中学的青年教师, 任教一年多就自杀了, 据说一是工作中碰到一些挫折: 被领导压,被学生气;二是月薪低(才一百多元),想到这后面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不知将怎样度过?因此对生活与未来都彻底绝望……
一九九三年是一个疯狂的年代,这是某著名作家说的。那时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和冲突剧烈激荡,人们的内心风暴此起彼伏。当时各电台夜话节目主持人自杀竟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从这一点上说,青年教师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但不管怎么说,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心理健康是存在问题的,否则悲剧也就不会发生。
民以食为天文章8:春节话“吃”
文/高国春
民以食为天。吃,乃人生之必需。之所以春节话“吃”,皆因“吃”是我们中华民族欢度春节的一个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动方式。春节,不论是亲人团聚还是外出旅游,吃都是少不了的项目。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匮乏,那时人们能吃上白面馒头、半个月能吃上一顿肉,就算奢望了。正因为如此,一年365天,人们唯一寄予念想的便是对过年的期盼。因为无论怎样,过年有好吃的,餐桌上会多出平时见不到的一碗红烧肉、两盘水饺。
春节吃有讲究,更富有文化内涵。饺子,中国人过年必吃,不仅是因为好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无鱼不成席。我国八大菜系,都离不开鱼菜名馔。尤其是春节,老百姓更离不开鱼。“鱼”与“余”同音,又象征吉祥,如鲤鱼,寓“得利有余”;鲢鱼,寓“连年有余”;鳜鱼,寓“富贵有余”。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情结。鱼,中国人春节家宴上都有,基本上是留着不吃的。作为吉祥物,意味着“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年饭时吃鱼,要留头留尾到下年,表达新的一年“有头有尾”的祈愿。古老的鱼风鱼趣,在春节时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吉祥美好的祝愿,看似一种形式,实则传递着人们的生活情感与向往。
春节是万家团圆之时,因此,象征着团圆的圆子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圆子有多种,如:糯米圆子、山芋圆子、挂面圆子等等。其中挂面圆子最好吃,因为挂面圆子里加有好多肉,经油一炸,既香又嫩,吃了让人还想吃。
年夜饭是我们中国人春节表现“吃”的最好展现。吃年夜饭时是一家亲人到得最齐、最热闹,家宴中最丰盛的时候。随着世事的变迁,年夜饭也与时俱进,盘中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那种大鱼大肉、大盘大碗已被绿色食品、美食文化所取代。如今人们注重的是讲究品位质量,讲究全家团聚的氛围,讲究轻松享受的年味。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到饭店吃年夜饭成了一种时尚。好多家庭年夜饭餐桌上会有几盘特制的仿形面点。这些仿形面点是经过烫面、揉搓、擀压、捏坯、组装成形、笼蒸等工序特制成的点心类佳肴。有的制成“鞭炮迎春”,让人们把盘中的串串“鞭炮”非常过瘾地吃下肚去;有的制成“万事如意”,盘子中呈现的是一只只栩栩如生的面塑“万字糕”、“红柿子”和“玉如意”,让谐音文化为美食添味;有的制成“一帆风顺”,让面塑的“帆船”在清汤“湖面”上乘风破浪,任你喝“湖水”还是品“帆船”均能获得“一帆风顺”的祝福……
其实,饭我们天天都在吃,顿顿离不开。春节话“吃”,它是团圆的象征,是亲情的写照,是给我们带来浓浓年味的新春。如今,吃已不是问题。春节话“吃”,意在表达美好、展望未来幸福的新生活。
民以食为天文章9:发筷子的故事
文/尤嘉仪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说吃饭是天大的事。我的工作就跟这天大的事有关——给就餐班的同学发筷子。
话说这个学期初,老师在选发碗筷的同学的时候,好多人都举了手,我也踊跃报名。老师指定了邱奕,但我也很想干这份工作,于是就凑到邱奕旁边小声说:“要不要我帮你发呀?”还没等邱奕回答,老师就笑着说:“那你俩一块发吧!一个人发碗,一个人发筷子。”听到这句话,我好高兴呀!
每天上午下了最后一节课,我就第一个冲进洗手间,迅速地洗完手,回到教室发筷子。同学们洗过手,取了餐盒,纷纷来领碗筷,我和邱奕就给每人发一个汤碗和一双筷子。这份工作我干得很开心,也很轻松。
但有一次,我发筷子时有点儿心不在焉,时不时地东张张西望望,突然一位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走了过来,我心想:不吃饭,是想干什么呢?他气呼呼地冲着我说:“你发的是什么筷子?!一个这么长,一个又这么短,叫我怎么吃饭呀!”我一看,可不是,根本不配对嘛。我赶紧说:“不好意思啊!”边说边给他发了一双新筷子。
我很喜欢我的工作,虽然很平淡,但这工作毕竟是跟吃饭这天大的事有关,马虎不得。
民以食为天文章10:那一碗满满的母爱
文/史太群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主题,因为工作性质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吃饭的过程,也不尽相同。
小时候,老家在农村,除了农忙时,吃饭不定时外,其他时候的一日三餐, 基本是早晚餐在六点左右,午饭在十一点左右,是一个不变的定律,因为妈妈做饭的时间久了,也便成了一种习惯,即使她并没有什么时间的观念,但是,她一样知道时候该做饭了,这也许就是人体生物钟的理念吧。
后来,随着生活环境的几多变迁,从乡村进入了城市。现在在城市生活,也已有很多年的时间了,由于工作的性质吧,一日三餐,一般都是不定时的,休息时,早晨大多都在睡懒觉, 早餐一般都到中午才吃。上班了,又要赶时间,早餐吗,要不在家随便吃点糕点之类的东西,要不就到卖早点的摊上,匆匆买点吃的,把自己打发了。午餐呢,也都是在工作的地方,随便买点可以充饥的食物,只有晚餐的时间最充实,也是最丰富的,往往又会猛吃一顿,时间一久,胃也就支持不住了,胃痛,胃溃疡之类的胃病,也就无可避免的时常发生着。
前些时候,由于老妈的身体欠佳,我便把她接到我这来住了,与其说是为了照顾她,倒不如说是方便了我自己。因为,我不愁吃饭的问题了,休息时,想睡个懒觉可不行了,早、中、晚三餐,那可得按时间来吃,老妈说了,什么时间该做什么,那得有个规律,这样对身体好。有时,老妈还会自己蒸上一锅花面馍,自制的馍,那才叫香呢,这种香味,是我儿时记忆中的馍香。
一日休息,本想睡个懒觉,却被老妈喊了起来,原因是她包了水饺 ,老妈知道我很喜欢吃水饺的。我起来刷刷牙,洗把脸,就打开电脑看我的新闻了,老妈忙着到厨房下饺子,不一会,厨房里就飘来了水饺的香味,老妈见我正看的入迷,便给我端来了满满一大碗水饺。“这么多啊,你还有吗?”我一边接过水饺,一边问老妈。“有,锅里有呢,你喜欢吃,多吃点。”老妈说着,也从厨房端来一大碗水饺坐在了我的旁边。
我们娘俩一边吃着水饺,看着新闻 ,一边拉着家常,不经意间,我扭头看了老妈一眼,这一看,我惊愕了,老妈的碗里尽然是面条,只有几个水饺,老妈看出了我的疑问,说:“我昨天已经吃过了,这是给你留的。”原来饺子包的不多,给我盛了这么一大碗后,锅里就剩下几个了,老妈就在饺子汤里下了面条自己吃,怕我发现,把剩下的饺子放在面条上面,这样我以为,她也有一大碗水饺呢。此时,我的嗓子有些梗塞,眼里满是雾气,湿湿的,我扭过脸,看着显示屏上的画面,有些模糊,这哪是一碗水饺,这就是一碗满满的母爱。
民以食为天文章11: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
文/姜秋实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中的这句话无疑是中国吃文化最直观的注脚。
纵观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里里外外都离不开一个“吃”字。上至先哲圣人的文史专着,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既有“吃了吗?”这样最朴实的问候,又有诸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句,再有享誉海内外的八大菜系以及各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吃文化渗透到了中华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从整个中国话语系统的形成到道德伦理体系的构建,吃文化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使中华文明更具有广度和深度。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吃文化的国家却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毒奶粉、苏丹红、瘦肉精、假羊肉,种种与食物挂钩的新词汇刺痛了人们的双眼。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以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如果食品安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那么,宝贵的餐饮文明该如何得以延续?牢筑舌尖上的防线,传承优秀的餐饮文明已是刻不容缓。
维护食品安全,共创餐饮文明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食品黑加工点进行排查和取缔;依相关法律法规对不法分子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按照分环节监管的原则,对食品生产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协调卫生、工商、质量等各个部门的力量,明确细化各环节的监管措施;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对职能部门中负有责任的人员依法进行追究;充分发挥媒体与社会的监督作用,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对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予以曝光,鼓励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投诉和举报;发挥带头作用,组织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活动,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道德责任,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协助其真正做到安全经营。
在政府的领导下,食品生产者也不能一味消极被动。“食“字告诉我们人要有良心。生产经营者们不能为追求短期效益而做出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事情,需看到这样做的后果不是大把金钱而是冰冷的手铐,踏踏实实地按良心做事才是长久之道,才能得到老百姓们也就是消费者们的信任。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对于这种与生命安全紧密相关的事情自然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发现不法分子违法生产经营不合格食品时,切不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姑息养奸,一定要向相关部门举报,让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不法分子无所遁形。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连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又何谈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呢?只有家家户户都能有一张让人放心的餐桌,人民才有力气去实现美丽的中国梦。为了延续光辉灿烂的餐饮文明,构建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民以食为天文章12:望嘴
文/徐永泉
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嘴巴的重要功能,除了说话就是吃饭。
望嘴是看别人吃饭。看别人吃,特别是看别人吃好的、吃自己难得吃到的东西,别人吃得津津有味,看者目不转睛,且会喉咙不由自主上下动——吞清口水。这“望”,本来该是“看”的——望者与被望者相距不过一两丈,读书时老师讲过,向远处看才叫望呢。为何要说望嘴呢?肚子饿,又甚或好久没吃肉了拖得慌,能碰到某家正吃饭且吃的有肉已是一大幸运;若此时能站在人家门口,好好打顿眼睛牙祭,也是一种满足。再调皮捣蛋、鸡喳鬼叫的孩子,望嘴时都一动不动,像是在参加一个重大仪式,十分规矩和虔诚。虽为咫尺近看,却似凝目远望,故而这原本的“看嘴”,巴渝老乡就称为“望嘴”了。
鄙人有过两次难忘的望嘴记忆。
第一次,大约七八岁时。父亲所在的村小要做课桌凳,来了两位木匠师傅,他们自己做饭吃,顿顿吃大米饭。父亲警告:“师傅们吃饭不许去看,更不许吃。要是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开初我做到了,后来实在忍不住,就到门口望嘴。他们喊我吃,我嘴里说不吃,可总站在那里不走。他们于是来拉我,我半推半就进去了。紧张地端着一碗白米饭还没吃上几口,不巧爸爸过来说事,一眼看见了我:“你,怎么……”我一时不知所措,心想,完蛋了。幸亏年龄稍长的那位师傅救了我:“弟娃儿好讲礼哟,叫他吃饭他无论如何不肯吃,我们好说歹说硬要他吃才端碗的。”
再一次已上初二,是大小孩了。绝大多数同学周末回了家,全寝室独我一人,正准备脱衣睡去,突然,一丝儿鲜肉气飘来,强烈地撩拨我的嗅觉味觉。为探个究竟,我循着香气找去。在宿舍楼另一头,三个男生正偏着脑袋啃骨头,嘴巴咂得吱吱响;他们面前,三个石头支个瓷盆,盆下的柴火旺旺地燃,把几个娃娃的脸烤得通红。我被美美的肉香黏在门口,到底没能忍住,鼓起勇气开口:“可以哦,你们……我也吃点儿噻。”之后静候了两三秒,他们依旧津津有味地啃,应该都听见了,却都装作没听见。“我说着玩儿的!”我只好自找楼梯下,悻悻地走开。
现在想来,几个孩子很会划算的。彼时农村娃儿读中学,都周末回家打牙祭。他们或许离家太远,回去吃顿肉也吃肥了走瘦了。于是,他们各自掏尽身上的角币分币凑到一起,到食品站买来几斤仔细剔过的骨头,找几个石头几抱柴,向伙食团大师傅要小半把盐巴,便过节似地炖骨头吃。锅和锅盖,都是平时打水洗脸洗脚的瓷盆。
现在生活好了,不怕没娃儿吃的,只怕娃儿不吃,端个碗儿拿个勺儿屋里屋外追着喂饭的年轻爸妈或公公婆婆爷爷奶奶,不计其数,生怕孩子吃少了肚子饿、吃差了营养不够。你想,这样的孩子会在人家吃饭时去望嘴吗?
孩子不望嘴,大人却“望嘴”了。吃的问题解决且达到相当水平,人的饥饿点便从嘴和肚子转移到别的地方。在重庆有个词叫打望,意为观察、看望,搞清楚弄明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喜欢看美女,女人想必同样喜欢看帅哥,不过含蓄隐讳些罢了。
对于望嘴,我毫无自嘲与贬贱之意。望嘴,不是那个年代的错,更不是小孩的错;“望嘴”,不是这个时代的错,也不是大人的错。望嘴就是望嘴,无所谓对错。恰恰,它们最顺乎自然,最是人之本真的朴素外露。今天的小娃儿都基本不会望嘴,我反倒十分可怜他们:这是不是人类的某种退化,是不是现代社会或现代人出了什么错?
多么希望我们的口味回到小孩儿喜欢望嘴的年代。
民以食为天文章13:餐桌上的民族性
文/洪兰
民以食为天,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烹饪方式,只是我从来没想到它会影响到民族性。
中国菜讲究火候,炒菜要大火,热油,翻二下就起锅,我母亲炒牛肉甚至八分熟就离火,因为锅子还滚烫,这样上桌时,肉正好熟,才会鲜嫩。因此中国的主妇几乎都不能跟家人一起吃饭,都是大家一边吃,妈妈一边在厨房里炒菜,等到她坐下来吃时,大家都吃饱了。所以中国妇女多是隐身在厨房中,即使有独特的性格,也鲜为人知,因此中国画里的美人都是一个模子,她是人,但不是「个人」。
有一次我去看仕女展,听到一个孩子问:「这些画的都是同一个人吗?」母亲说:「不是」。孩子说:「那她们为什麽长得这麽像?」我一看,果然都是瓜子脸丶柳眉丶杏眼丶樱桃小嘴,因为脸上没有表情,所以看起来都一样了。
西餐的沙拉是吃时自己动手拌油醋,主菜是慢火烤或炖,因此主妇可以坐下来跟家人一起吃。我去美国的第一个圣诞节,系主任请我们去他家过节。我看到他太太穿着新衣,优雅的在客厅跟我们聊天,觉得很纳闷:主中馈的人在聊天,等一下我们要吃什麽呢?当烤箱铃响,表示火鸡熟了,系主任叫我们从厨房到餐桌一字排开,每人发一双厨房手套,将烤好的南瓜丶甜薯丶面包布丁,一样样从烤箱拿出来,传到餐桌上,他再端上廿磅的大火鸡,他站着切,他太太坐着吃。
我当下就决定,以後请客要用西式,免得外面吃得兴高采烈,里面煮得天昏地暗,当最後一道菜上桌时,早上去美容院做的头发,已被抽油烟机吹乱了,精心打扮的面孔也被汗水浸湿,黑一块红一块。中国的女主人永远不可能穿着旗袍优雅地在厨房炒菜,因为施展不开来,难怪会被称作「黄脸婆」。
其实,人不适合边吃边说话,因为食道和气管是同一个开口,我们想说话时,大脑会下指令,让会厌软骨把气管打开,使气可以出来发声,同时盖住食道,使食物不会误入气管;吃饭时,会厌软骨把食道打开,把气管盖住,免得噎到。
因此中国家庭吃饭时,一般是安静的,一说话,菜凉了就不好吃了,所以中国父子关系较生疏,同桌吃饭也说不到三句话。西餐是一道一道菜的上,在中间等待的时候,嘴里没食物,可以畅所欲言。
饮食的确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文化特质,而文化又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个性。中国文化不强调个人,重视整体与大局,所以小时候不论做什麽事,师长的鼓励一律都是「光耀门楣,为国家争光」;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外国人跟孩子说「挺胸抬头,人家才看得见你」;中国的父母说「枪打出头鸟,低头蹲下,不要出声」。
神经心理学家发现,大脑是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改变神经连接,影响下一次行为。假如每个人都是过去经验的总和,我们怎能不谨慎小心过每一天?因为今天的因,就是明天的果呀!
民以食为天文章14:“守吃”的奶奶
文/远方远
民以食为天。吃饭对一个中国家庭来说是头等大事,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个大家庭。用奶奶的话说,“守住了吃,就守住了家”。
奶奶生于1922年,今年已经95岁高龄,她是方圆十里八乡最长寿的老人,缠着小脚,两年前才拄上了拐杖,依然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满脸溢笑,轻声慢语。
“活的时间太长了,都活的没意思了,一天啥也干不了,刚吃饭。”奶奶说。
“你健健康康的,就是我们的福气,我们都盼着你能长命百岁呢。”我说。
“你们都孝顺,都对我好,我知道。雪芳(大姑)接我到她那儿住,一住就是几个月,还领我去医院检查身体;敏芳(二姑)给我买衣服,光棉袄就买了5件,一冬天都换不过来;新平(二爸,奶奶和二爸住)给我端吃端喝,侍候我;***一做好吃的就叫我,你爸背我去广场看戏看热闹,都好着。人活老了,我现在是‘看碗不看脸’,刚吃饭,其他啥也不管。”奶奶说。
“看碗不看脸”,这话从95岁高龄的奶奶嘴里说出来还真让人惊讶和感慨,还以为奶奶人老心思多。回头说给老妈听,老妈说道,“有啥可怪的,你奶奶为这个家操心了一辈子,现在老了,也操不了这个心,她不求别的,只要有一碗饭就行了。说到底,她是不想给儿女们添麻烦,不想成为儿女们的累赘”。
奶奶操持着全家人吃饭问题近80年,可以说为儿女的生活担负了一辈子,到老了却不想成为儿女的负担。
人常说胃是有感情的。许多有关吃的念想和记忆都与奶奶有关。大概是在小学三、四年级时候的一个暑假,和爷爷奶奶去临镇看戏,看完戏爷爷拉着架子车载着我和奶奶回家,我躺在奶奶怀里看星星,听着爷爷哼着秦腔,不知不觉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还在睡梦中突然被一股诱人的香味弄醒了,睁开眼一看,只见奶奶手里拿着一张焦黄薄脆、葱香扑鼻的包谷面煎饼站在床边,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几口下肚,太好吃了,简直人间美味。从此以后的多少年来,每次遇到吃煎饼都会想起那张饱含葱香的包谷面煎饼。后来多次问奶奶为什么那天的煎饼那么香,奶奶只是莞尔一笑说,“没那么香,不过家常做法,只是你饿了”。
爷爷一生耿直倔强,侠气仗义,好客喜聚,朋友众多。每逢小镇集市,南北二山赶集的老友便会来奶奶家里歇脚,茶水和烟叶是爷爷的待客之道。烟叶是爷爷自己种的,爷爷是种烟的好手,每年都会种上二分多地,收成颇丰。爷爷种的烟叶片宽厚紧实,香气质好量足,油分丰富,抽起来烟味醇厚,劲大过瘾,深受村里烟民的追捧。每到傍晚,总有三五个老头手持烟袋来到奶奶的院子里来抽一袋爷爷的烟叶解馋。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中有茶那可是少有的奢侈品,其实爷爷的待客茶大多出自于奶奶之手。每年初春,树木刚刚露出嫩芽时奶奶便开始“采茶”,掐取各种小树的嫩芽一笼一笼的提回家,连夜炮制,第二天晾晒,制作成茶。而在爷爷好客背后的支撑是对奶奶巨大的考验,二三个老友在抽完了一袋烟,喝完了一大搪瓷缸酽茶之后,也该到饭时了,也是最能体现爷爷待客脸面的时候了,只见一位裹着小脚的老太太颤颤巍巍从灶房里进进出出,穿过一条昏暗的过道,端出几盘菜、一碗饭上桌,尽管都是粗茶淡饭,尽管每次都几乎掏空奶奶的柜底。在那个物质特别匮乏的年代,一个家庭遭受的最大困顿就是吃饭问题,可这些事全都由奶奶一人来张罗。很难想象,奶奶是如何做到的,一大家子人的吃喝和爷爷的待客之道,全都被当时评价一个好女人的重要标准——“茶饭”来体现了。奶奶做的一手好茶饭,奶奶的大柜和厨柜好像两个神秘的宝柜,总有取不完的烟叶、茶叶、粮食和各种干菜,也总能为一家人准备好饭菜。即使再难,奶奶也总能应付自如,而且精心准备,以示尊重。那怕家里就只有一盘酸菜,奶奶也要用盘子盛了,调上辣椒油,擦去盘子沿上的菜汁,然后端上桌。在客人吃饱喝足后的啧啧赞叹声中,奶奶依在门框上想的是下一顿饭该端什么上桌。奶奶的茶饭和操持赢得了爷爷老友们的尊敬,爷爷去世后的好多年,仍有爷爷老友以及其儿女们不时给奶奶捎来一吊腊肉,一包木耳、香菇等特产。
现如今社会发展了,吃饭再也不是问题了,而吃的健康、吃法安全、吃的放心是人们关心的重点。这些城里人关心的问题在乡下却不是问题,因为粮食和蔬菜大多是自己地里种的,猪是自己养的,鸡是自己喂的,饭是自己做的。
几颗鸡蛋,一袋洋芋或红薯,一把翠绿的青菜或小葱,这是每次回乡下老家临走时奶奶都会随手准备让带走的东西。“不用带,城里都有了。”我说。
“这是自家地里种的,比城里买的好吃,拿上,给娃儿吃了。”奶奶的口气不容置疑。
于是每次回老家我也带些乡下没有的吃食,一箱牛奶,一兜蛋糕,一盘面皮,或几样水果。
城里和乡下、老人和儿女、家庭和亲情,最直接、最简洁、最有力的联系还体现在一个字上了,那就是——吃。
世上的道理太多,需要坚守的东西也很多。可作为一个乡下普通的农村妇女,奶奶没有上过学没有多少所谓的文化,一辈子操心柴米油盐围着灶台转,没干过所谓的大事,她的一生就是守着一家人的吃饭问题,用她的茶饭和操持维系着一家人,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强大,也是一种普通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