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的文章

请欣赏饺子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饺子的文章1:冬至的饺子

文/刘磊

我是冬至那天降生的,父母干脆给我取了乳名叫“冬至”。生在贫困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孩子,大都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我也不例外,对吃饱,吃到好吃的,充满了渴望。

八岁那年,一进冬天,我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算离生日还有多少天,其实也不用特别地记,因为冬至是个节气,到那一天人们一念叨冬至了,就记起是我的生日了。终于,我生日那一天到了,一睁开眼,我就问给我做什么好吃的。母亲说包饺子。我高兴坏了,好吃不过饺子嘛。

母亲在家里忙着做饭的时候,我就跑出去跟小伙伴们玩,并且得意洋洋地跟他们说,我家包饺子。这时候一个小伙伴说,他家也包饺子,是白面的,肉馅,一咬一口油,别提多香了。我一听,馋得口水都流了出来。急忙跑回家,去看我家包的饺子。

进门一看,母亲和的面是棒子面跟白面掺在一起的。饺子馅则是白菜里面拌了一把碾碎了的炒花生。我看清楚了,就开始磨磨唧唧跟母亲说,我要吃白面的,要吃肉丸馅的饺子。母亲先是找各种理由搪塞我,面对我的难缠还是无可奈何地对父亲说,借钱买点肉吧,孩子过生日呢。

父亲出去了好久,垂头丧气空着手回来了。父亲沮丧地对母亲说,没借到。我一听就急哭了,继续大闹不已。父亲正在气头上,过来抓起我就是几巴掌,指着杂面饺子大吼道:“就这个,不吃拉倒。”

连痛带吓,我赶紧跑进里屋躲着哭去了,身后是母亲深深的叹息声,和父亲猛抽旱烟的咳嗽声。

饺子煮熟了,母亲好说歹说地把我拉到饭桌前,安慰我:“你吃一个,可好吃了。”抽抽噎噎的我哪里吃得下。由于年少的我不懂事,情绪受到影响的父母也没吃饭,包的饺子都剩下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于这件小事我一直念念不忘,它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了。每年到了冬至我过生日的时候,或者平日吃饺子的时候,都会想起那个年代的贫寒,以及父母生活的艰辛。

饺子的文章2:走向暖

文/张志华

立冬那天,吃了顿萝卜肉馅儿饺子,不怕真的冻掉耳朵,只为对习俗的致敬和对冬季的恭迎。秋随着飘落的黄叶挥手而去,冬稳稳地接过霸王旗,遍插街头巷尾和原野山岗。

冬天来了,不用谁来宣告发布,骤降的气温最能明示一切。人们缩脖佝背,裹得如同粽子一般,我也翻箱倒柜,将闲置许久的羽绒服找出来,重新裹在身上。因为骑电动车冷,等公交车不方便,我决定从此开始走路上班。

清晨,当我抬腿甩臂地走在人行道上,忽然想起自己不走路上班已经有好几年了。当我放眼望去,瞬间便发现与先前走路的不同:几年前的冬日,步行和等公交车的人不少,路上的车辆倒还不多,而如今,除了骑电动车的人多外,最为壮观的当是马路中间连成排的汽车长阵,另外,非机动车道边和人行道上也停着不少车,使得整个街道非常拥堵。相比较而言,人行道上的行人则少得可怜。我大步流星、昂首向前,觉得整个长长的人行道成了自己独自表演的T台,于是,我模仿前几天在公园里模特们走路的姿势,挺胸、收腹、提臀、摆胯,恍如无人之境。

“走路真好,不但不冷了,还可以观览路边的风景人情。”当我脑子里突然跳出如此感受时,自己不禁哑然失笑。滚滚红尘中,光鲜、靓丽、富裕、体面、尊贵,无不令人羡慕,无不令人尊敬,放眼一看,这么多人都拥有了私家车,下雨防淋,寒冬温暖,唯有我两手空空,两袖兜风,默默中还无人陪伴,怎么还能不羞愧,反陶醉?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前几日与有车朋友的一次谈话,朋友建议我赶紧买车,我却口吐白沫地大谈不买车的诸多好处,听完我的话,朋友发出几声冷笑:哼哼,那你冷去吧!从他的笑声和言语中,我明显读出了鄙视和不屑:买不起就不买呗,干吗吃不到葡萄非说葡萄酸呢!也是,潮流使然,不买车最直接的原因,不是你穷得买不起,还能是哪种?想想也是,遍观世上的人们,谁不向往美好、富裕的生活,谁不希望在人前光鲜体面?我知足而乐的表象下,难道真的没有隐藏阿Q精神的光芒?难道真的没有羡慕到眼红的渴望?想想真不是。

我也希望拥有自己的座驾,否则就不可能早早拿到驾驶证了,只不过,就目前的家庭状况而言,我还不能跻身于有车族,这是现实,我必须坦然接受,并让现实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出最暖的光亮。人这一辈子,可能会遭遇困难、贫穷、挫折、疾病,可能会经受冤屈、不公,也可能享有富有和尊崇,但无论身处何境,位居何位,都要处事不惊,保持平常之心、从容之态,都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发现身边的美丽和感动,让神秘莫测的生活有滋有味、妙趣横生。没有私家车的时候就选择走路吧,在心里安放几分淡然,在眼前铺满纯净的自然,稳稳地迈出一步步,让每一步都更靠近温暖。

饺子的文章3:岳母的饺子

文/赵连伟

岳母做的饭菜,家人亲属都爱吃,像红烧刀鱼、葱花鸡蛋、笨鸡炖蘑菇粉条、熬肉皮冻、拌凉菜……尤其是她包的饺子,堪称一绝。

岳母包的饺子,好吃的秘诀在于拌馅儿。每次包饺子,岳母总是先精选食材,猪肉一定是选前槽部位的,蔬菜一定是时令新鲜的。岳母喜欢自己剁肉馅儿,剁好后,顺时针搅拌,边搅边加适量的凉开水。肉馅儿搅拌好了,岳母便开始炸花椒油,炸好后,把花椒捞出去,晾两分钟,然后浇在葱姜末儿上,葱姜末儿的香味就沁到油里了,倒到肉馅儿里,加入适量的盐、花椒面、生抽酱油,一块搅拌,饺子馅儿就准备好了。

岳母常包的饺子,有猪肉韭菜馅儿的、猪肉白菜馅儿的、猪肉芹菜馅儿的、猪肉酸菜馅儿、羊肉韭菜馅儿的、羊肉元葱馅儿的。至于面粉,岳母常年惯用的是内蒙古的雪花水饺粉。

包饺子之于岳母,已不是简单的厨艺和重复的流程,而是生活中一项庄重的仪式感——拌馅儿,拌入了岁月;和面,和出了亲情。

每当冬至、元旦、除夕、立春等传统节日,每当亲人团聚或家里来了客人,岳母都要包饺子。每当餐桌上端来热气腾腾的饺子,亲人们甩开筷子,敞开胃口,饱餐一顿,边吃边夸赞,岳母快乐、满足极了。

去年秋天,岳母新添了心脏早搏的毛病。家人们征得她的同意后,送她去省城治疗。谁知,住院治疗期间,岳母突发脑梗,一下子进入了昏迷状态。医生建议立即实施介入取栓手术。手术后第二天下午,按医院规定的时间,亲人们一起来重症监护室探视岳母。探视时间为下午三点半到四点,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且每次探视仅限一人。六位亲人,半个小时,我们轮流进去探视,隔着敞开的窗子呼唤她老人家,可她没有丝毫回应。亲人们的心被阴云笼罩着,孩子们忍不住抽泣起来……

探视,并没有探到岳母一丝的表情回应。我探到的是,生命是多么的脆弱,一个好端端的亲人,转眼间就变成了危在旦夕的病人。探视让我领悟到,人世间总会有这种情形,当你最想向亲人表达爱意和情感时,上天却不给你这个机会了。爱、感恩、尽孝、珍惜拥有的……对我来说,从此不再是轻飘飘、无足轻重的几个汉字。

探视完的第二天早上,医院传来喜讯:岳母醒过来了。岳母创造了奇迹,她的思维、语言表达很快恢复了正常。经过半年的康复治疗,她已能每天走一千多步了。她开始盼着早点回家。春节过后,一家人终于团圆。仿佛经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艰难战役,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我们又过上了祥和安宁的生活。

看到岳母恢复得那么快,做子女的很是欣慰。但这场无情的疾病,还是从岳母身上夺走了很多。她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健步走动,不能每天下楼与老伙伴们一起散步聊天,也不能每天在厨房里为一家人开心充实地忙碌了,不能再为大家包饺子了……

一个暖意浓浓的家庭,当灾难来袭时,必然会释放出巨大的爱的能量。岳母成为家人关爱呵护的中心,温暖、体贴的氛围始终萦绕在她的身边。她每天都很开心,她的病体在慢慢痊愈。家人知道岳母爱包饺子,爱吃饺子,如今,她不能包饺子了,但家里包饺子的次数反而更频繁了。一家人在一起,包的是团圆,包的是温情,包的更是一家人的健康幸福。

一位伟大母亲的自然衰老,往往意味着一种味道渐渐成为记忆。而孩子们的成长成熟,也标志着那老味道的继承以及一种新的美味菜系、新的味道记忆的建立和形成。

祈愿岳母的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祈愿岳母的饺子在我们家香飘永远!

饺子的文章4:自家的饺子最好吃

文/许清华

咱们的每一个传统节日似乎都与某种特定的吃食有关。饺子,可以说是北方的春节符号之一。除夕之前的几天,家家户户都响起了剁馅子的“乒乓”声,节奏铿锵有力,透出一股欢快喜庆的味道。大年初一的早上,全家人吃着热腾腾的饺子,根本不用就菜。

有位华侨富商游历过几十个国家,尝遍了天下美味。有人问他什么最好吃。他回答:“好吃不过饺子!”这位华侨引用的是句俗语,在中国北方,几乎人人知晓。我想,在华侨的心里,饺子不只是一种食品,更代表了一种乡情乡思。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时,身处异国的华侨怎能不因故园之情而起莼鲈之思?

听母亲说,她少年时期适逢困难年代,终日难得吃饱,日复一日,地瓜面掺地瓜叶或野菜烧糊糊是主食,只有春节那一天才能放开肚皮吃一顿白面饺子,而正月初二就要重新吃菜糊糊了,连续几年都是如此。妈妈年纪虽小,却很会算计过日子。一年除夕,姥姥正剁白菜馅,她问:“妈,咱们把明天包饺子的白面省下来,不包饺子了,多喝几天面疙瘩汤不行吗?”一句稚气的又饱含成人心思和口吻的话,让姥姥心酸难耐。姥姥只好无奈地回答:“不是过年嘛?家家都这样。过年这天就得吃饺子。”在妈妈的童年记忆里,最好吃的美食就是大年初一的饺子。

老舍先生小时候很穷,所以他很羡慕邻家过年又是杀猪又是买蜜供什么的,羡慕得不得了。经常跑回来向母亲报告:哪家又请回来两个跟小塔一样的蜜供,哪家又买了多少猪肉等。***妈很平静地跟他说:“孩子,咱们不看别人,咱们包饺子。虽然饺子肉不多菜多,但你要知道,自家包的饺子最好吃。”

华侨所称道的饺子,与我母亲记忆里的饺子,之所以美味无比,原因就在于老舍母亲所说,是“自家包的”。

自家的饺子最好吃,胜过天下所有的美味。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里,包裹的是浓浓的亲情、乡情、家园情。

饺子的文章5:母爱的饺子

文/何伟昌

在南国的灯光下,他打开记事本,重温着和母亲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回想这些年自己给母亲寄回的一笔笔汇款,这些钱足够老人用上好一阵子。但他已两个年头没有回家,想起远在湖南乡下老家的母亲,他眼前即刻浮现出一幅刻骨铭心的画面。

千里冰封,飞雪飘扬。校园里披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雪絮,光秃秃的树枝上挂满了沉甸甸的冰条儿,外面的世界银装素裹,万籁俱寂。这是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他在镇中学寄宿,此刻蜷缩在校舍的被窝里复习功课,手脚冻得红肿,青一块紫一块的,浑身打着颤儿,时不时放下书合上手,吹上一口热气取暖。昨天母亲捎信来说,今天要给他送棉被和棉鞋来,他穿好衣服在走道上跳跃运动着,尽量让自己的身体热起来,眼睛专注着外面的动静。这时候,母亲远远地走来,头上系着一条围巾,肩上扛一个蛇皮袋,一身雪花,步履蹒跚地从雪地里向他走来……

他早年丧父,母亲拼死拼活送他们姐弟俩上学。姐姐考上了师专,毕业后远在异地教书,一年难得回家一趟。他也如愿考上了大学,毕业到南方这座城市工作好几年了,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一位漂亮女友。他想把母亲接来一起住,可老人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不适应陌生的话语,不喜欢独自守在家看电视。母亲在老家喜欢串门,喜欢和左邻右舍拉家常,只来了一次没住几天就要回家。除了春节匆匆回去呆上几天,他平时给母亲寄回的也就是那一张张汇款单,一个匆匆问候的电话,很少回家……想到这里,他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他和女友商量后,下楼买了一束康乃馨连夜驱车往千里之外的家赶,他要回家陪妈妈过母亲节。

临近中午,他赶到了家,母亲正在堂屋剁肉馅包饺子,桌上已包好了一大堆。“妈,我回来了,回来陪您过母亲节。”母亲激动地放下手中的活,眼神里充满了惊喜。他纳闷地问母亲,一个人在家包那么多饺子干什么?莫非知道他今天要回来?母亲笑而不答,说等会伯娘来就知道。

伯娘进来道出了原委。这些年,他和姐姐都很孝顺,给妈妈寄回不少钱,让老人安享晚年,唯一的遗憾就是他们一年里回家次数极少。尤其是逢年过节,母亲总惦念着远方的儿女,希望他们能回家团聚热闹一番。每年的母亲节,母亲包那么多饺子是送给邻里乡亲的,送饺子时告诉乡邻:“饺子是儿子从城里带回来的,儿子吃完饺子就回城了。煮多了吃不完倒掉怪可惜的,就端上分给大家吃……”刚开始人家生疑,久而久之都明白了,笑着说,母亲养了一个懂事孝顺的儿子。听乡邻这么说,母亲总有一种幸福的成就感。

他从车里拿出那束康乃馨送给母亲:“妈妈,母亲节快乐!”母亲接过花,脸上的笑容像鲜花一样绽放。他鼻子一酸,一时无语。乡亲们都来看他,屋子里渐渐热闹起来。馨香溢满了屋子。

上世纪70年代末,物资匮乏,生活艰难。小时候,姐弟俩最爱吃母亲做的饺子。每逢集市,父亲大清早挑一担干柴或蔬菜去镇上赶集,每次都换回一块肥肉和一些饺子皮。母亲总把肥的割下来炼油,把猪皮和仅有的一小块瘦肉拌香葱剁成细细的肉酱包成饺子,让姐弟俩尝个鲜,家里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父亲走后,家似失去了顶梁柱的房子随时都会倾斜倒塌,原本温馨幸福的家庭冷清许多。但是,坚强的母亲没以泪洗面,没在别人面前诉苦,总是披着星光出门去,万家灯火回家来,在自家的责任田辛勤劳作,在地里种上一些鲜嫩的瓜果蔬菜。母亲总能抓住季节抢在别人的前面,挑去十几里远的镇上卖个好价钱。姐姐心疼母亲,好几次想辍学回家干农活都被母亲斥责赶回学校。平日里,母亲不让姐弟俩去田地帮忙干农活,让他们好好读书。后来,姐弟俩寄宿在县中学读书,每逢周日返家,母亲总是煮上一锅饺子让他们饱食一餐,并且叮嘱姐弟俩:“我知道你们最爱吃饺子,好好读书,将来上大学有好工作有出息了,我天天包饺子给你们吃。”

岁月荏苒,母亲已是白发苍苍。望着母亲瘦弱的身子,他热泪盈眶,亲手盛满一碗饺子端给母亲。吃着母亲做的饺子,他觉得这比城里任何的山珍海味都美味,因为这是一份倾满母爱的饺子。母爱情深似海,爱如一束永不凋谢的鲜花历久弥香,它比任何东西都珍贵和伟大,爱意芬芳呵!

饺子的文章6:饺子和饺子宴

文/商子雍

先来说饺子。特别是在中国的北方,饺子作为一种被千家万户所喜爱、所重视的食品,怕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吧!也因此,经营饺子的餐饮名店,如我所生活的古都西安有一老字号饺子馆,一年四季顾客盈门,每到冬至、春节这样非得吃饺子的节令,还特别红火。一种农耕文明时代出现于产麦区域的吃食,竟然能够如此地久天长地被众多的中国人追捧,这其中的缘由,很值得我们思考。

有道是“舒服不过倒着,好吃不过饺子。”中国人对饺子的推崇,可以说是到了极致。不过,只须想一想春节时吃饺子、包饺子的场面: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和面、拌馅、擀皮、包制,乃至摆放、点数……从古稀老人到天真稚童,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之时,掌勺的家庭主妇又往往会刻意把那几个包着幸运干果的饺子捞给老人和孩子吃……饺子从制作到食用的整个过程,都洋溢着和谐、亲情、关爱,都在生动地展现着一种文化。你说,饺子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难道不是理所当然、实至名归吗?不过,文章末了,还想说一句大概会让饺子店老板心生不快的话,这就是尽管在生活节奏快捷的现代社会,经常在家里包饺子吃的家庭已经日渐稀少——饺子店的生意也缘此日渐兴隆,但我想诚心奉劝各位的是,春节的那顿饺子,恐怕还是以在家里自己动手为好;要知道,唯如此,您才可以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充分享受饺子文化!

再来说饺子宴。

西安的父老乡亲们,你们还记得解放路饺子馆吗?你们知不知道,这个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的餐饮店,才是饺子宴的起根发苗之处!

解放路饺子馆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声名大振,最早凭借的是特别出类拔萃的服务质量。铸造了解放路饺子馆辉煌的负责人叫宁静,是一位给我留下了很好印象的山西人,后来高升到西安市第二商业局当副局长,但听说他仕途坎坷,一叹!研制饺子宴的技术顾问,是当时已年近七旬的张兴寿老人,他是被宁静“三顾茅庐”请出山的。宁静和张兴寿,如果要为西安的饺子宴修史,在我看来,这是两个绝不应该被抹去的名字。

饺子,是一种极古老、极普通的中国食品。迄今为止,在许多城市,饺子还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快餐品种;饺子馆,亦即小饭馆的同义语是也。但是1984年以后,在古城西安,这古老而普通的饺子,却忽然成了众多市民热衷的话题,一时间街谈巷议、妇孺皆知,竟搞得纷纷扬扬,一发而不可收呢!其中有人说,位于西安火车站附近的解放路饺子馆,这个历来为过往旅客、市井平民供应快餐、便餐的所在,如今居然成了省市大员、外国贵宾的出入之地;又有人说,解放路饺子馆创制出了一种饺子宴,一道一道五花八门的饺子,竟有七八十种之多,几次饺子宴吃过,连其中三分之一的名目也记不住;还有的人——而且据说是外国人,说得更玄乎:来中国不登万里长城不算来过中国,来陕西不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不算来过陕西,来西安不吃饺子宴不算来过西安……哦!饺子宴竟如此神奇,叫人怎么能不对它无限神往呢?

恰好,四川作家周克芹路经西安,为略尽地主之谊,我们自然要陪他游览几处西安名胜、品尝一番西安美食。吃什么呢?我去同贾平凹、和谷商量,三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吃饺子宴!”这样,我们就有了亲历饺子宴盛况的体验。

那是一个春日的中午,步入西安解放路饺子馆二楼的迎宾厅,宾主围着铺有洁白桌布、摆满精美冷盘的大圆桌坐定,服务员立即送来揩手的消毒毛巾,并把每人面前的酒杯斟满,于是,宴会便在相互敬酒的祝愿声中开始了。酒过三巡以后,各色各样的饺子便依次上桌。先是蒸饺,继之为炸饺、煎饺,最后则是煮饺。煮饺每种仅一笼,每笼只十个,所以,赴宴者每人每种所能品尝的,也就是一个罢了。缘何如此?一来,餐饮和绘画、写作一理,也要讲究留有余地,也要能够让人回味,不好一味追求尽兴;二来,蒸、炸、煎、煮四大类饺子的品种繁多,每次饺子宴上桌的要达二三十种,倘若每种都吃三五个甚或更多,谁的肚皮又能受得了呢?而且,就连这每人每种的一个,也要制作得个头格外小巧。蒸饺以后的炸饺、煎饺,也是每种一盘,每盘十个,平均到每个人的嘴里,仍仅有一个。煮饺的数量稍稍多了一些,每人一盘,每盘三个。不过,煮饺上桌之时,已经是宴会之末了,此时,赴宴者大都接近酒足饭饱的极限,因此能把这三个煮饺全部吃完的人并不多,虽则它们皮薄馅儿足、大小均匀、汁鲜味美,的确是煮饺之中的上品。

那蒸、炸、煎、煮四大类饺子味分七种:酸、甜、海、咸、辣、麻、怪;形有多式:半月形的、荷包形的、马蹄形的、捏花边的;更有的饺子宛如开得正盛的芙蓉、脉脉含情的鸳鸯、栩栩如生的鹦鹉、悠然自得的金鱼,让人不忍下箸。至于饺子馅料的内容,只须听一下众多的名目:干贝三鲜蒸饺、虾仁蒸饺、云腿蒸饺、水晶蒸饺、豆沙蒸饺、芝麻蒸饺、猴头蒸饺、鸡米海参蒸饺、鱼翅蒸饺、鱼香酥饺、糖醋酥饺、麻辣煎饺、叉烧煎饺、丁香煮饺……你便不难想象其五光十色,洋洋大观了。

整个饺子宴,还有如一幕精心安排的演出,几次高潮次第出现,使得赴宴人的感情,随着一次又一次高潮的掀起,演变得愈来愈热烈了呢!

饺子宴的第一次高潮,是在宝钏蒸饺上桌之时。王宝钏,这位对出身贫寒的丈夫薛平贵忠心不贰的相府千金,据传曾在西安市南郊曲江池的一孔寒窑里只身苦熬了18个春秋。为了糊口度日,她把寒窑附近之处的荠菜都挑尽了,至今,传说中的寒窑左近,仍然是极少有荠菜生长。王宝钏,在历史上是子虚乌有的人物,但在西安人(又岂止是西安人)的心目中,却是一个颇为美好的形象。所以,以荠菜猪肉为馅料的蒸饺,其风味的别具一格自不消说,更重要的是其中所蕴含的感人至深的精神内容,能使人顿时产生一种悠远的遐思。于是,那眼前桌上笼中之蒸饺,也就马上有了一种绵长的韵味!

第二次高潮的出现,是由于服务员送上了贵妃蒸饺。作为西安人,作为中国人,又有谁不知道风流天子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呢?据传,此位贵妃对膳食特别挑剔,经常因饭菜不合口而降罪下人。一次,御膳房的一位厨师费尽心思,用鸡翅肉为主料,制成一种精美的蒸饺,才博得杨玉环的欢心,贵妃蒸饺遂因此而得名、传世。杨玉环仰仗着皇帝的宠爱,极享口腹之欲,这自然不足为训,但今日,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也能够品尝旧时的宫廷美食贵妃蒸饺,却让人大有“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这样,赴宴人的心里,就多了一种别样的情愫,饺子宴上,气氛也因之而热烈起来。

第三次高潮,也就是最后一次高潮,恰到好处地给饺子宴构成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结尾。一具亮晶晶的紫铜菊花火锅端上桌来,锅下的酒精炉被点燃了,立刻,淡蓝色的火焰像是在餐桌上开放了一朵硕大的花。火焰欢快地舞动着,热情地舔着汤锅,锅里飘着香味的鸡鸭汤沸腾了,一盘杏核大小的珍珠饺子下了进去……火是热的,汤是热的,人的脸是热的,人的心也是热的。是炽热的火暖热了人的心?还是火热的心催旺了炉中火?似乎很难搞明白。反正,在一派热情沸腾的氛围中,饺子宴达到了最高潮。

“一席饺子宴,尝尽天下鲜,美味甲寰宇,疑是做神仙。”这是一位国内名流在饺子宴的菜单上信笔写下的四句即兴诗。“在地平线上,我还不曾品尝过这样美妙的食品。这是神奇的工艺。你们是了不起的艺术家。”这是瑞士著名滑稽剧演员季米特里在吃过饺子宴以后发出的由衷赞叹。亲历了饺子宴的盛况以后,我深深感到,以上这些话绝非溢美之词,从而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就有来自42个国家的3000外宾和30万人次的国内宾客,光顾这家小小的西安解放路饺子馆,争先恐后地品尝这古老而普通的中国美食……

饺子的文章7:包饺子

文/段雅纯

今天上午,我、妈妈和奶奶在厨房里包饺子。

我包了九个,妈妈包了二十几个。我问奶奶:“您包了多少个?”奶奶回答:“我包了一百多个呢!”

包饺子其实很简单,奶奶是这样教我的:先拿一张饺子皮,用勺子挖一点馅放上去,再用食指蘸点水在馅儿周围画一个半圆,最后把饺子皮对折,拧一下,一个很漂亮的饺子就做好了!

中午,奶奶把饺子煮给我们吃,美味极了!奶奶说:“馅儿里有五花肉、蘑菇、鸡蛋、白菜,当然好吃!”大家的碗里装着许多美丽的饺子,有的像我的小嘴巴,有的像小公鸡的翅膀,还有的像小猪的耳朵。

包饺子实在是太好玩了!

饺子的文章8:商洛三题

文/贾永红

饺子

那年冬日车过秦岭,眼看着就到商洛地界了,司机却把车泊在了路边,硬要大家下车休息半个小时吃饭。吃饭就吃饭,我跑到一家饭店,一女子穿着白大褂笑眉笑眼地搭腔:

“乡党,你吃啥咧?”

“都有啥?”我问。

女服务员亮亮秦腔道:“油泼辣子面、浆水面、臊子面。”

我问:“有没有水饺?”

“你要水饺?”她盯着我,说:“要吃,现包现煮。”

“来得及吗?我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

“不会误你上路的!”

果然,三个姑娘行动起来极利索,和面、剁馅、擀皮、包捏、煮,井然有序。

“一个饺子多少钱?”我问,没想到,刚才搭腔的那位竟愠了脸,说:“乡党,你捣乱不是?我这饺子不论个的!”

绝对的误会!

当下,我蓦然醒悟。论个卖饺子这是新疆的章程。于是,我笑赔不是,说自己刚从乌鲁木齐回来,对咱这的行情不懂。这么一解释,姑娘们乐了,说:“外嗒卖饺子还论个?太小气了。给你一斤吧!”说话间,饺子已端了上来,乖乖,两碗水饺面前一摆,就先让人瞪目结舌了。瞧那碗,够唬人的!瓷粗口海,食者必先拿出一副架势来应付。看来人家笑咱陕西乡党“碗大过脑袋”是不为过了。我自小生活在商洛山区,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老碗,古朴得让人始而惊、继而笑。两块五毛钱一斤不为贵,比起乌鲁木齐三毛钱一个饺子不知实惠了多少;而且,这水饺味道香美,给人印象深刻。

秦腔

古镇今非昔比,街宽了,房高了,现代化的装潢使之多姿多彩了。但是音响效果颇佳的卡拉Ok歌舞厅,光临者却寥寥无几,而东头的一家茶馆却热闹异常。原来,这茶馆请来了一位吼秦腔的把式。

我从面馆出来向东走约百米的样子,只听得头顶上传来一声吼叫:

“傻孩子河南连天遭天旱!”这悲怆的音律,的确使人骨也铮铮,血也滔滔。寻觅过去,果见茶馆里外都是人,许多人挤不进去,就在外面听戏,一老者满脸皱纹纵横,口叼旱烟杆儿,竟听得入神,摇头晃脑,悠然自得。一曲终了,我问他年轻时是否也吼过?老者张开没牙的嘴,说:“年轻时我也是把式哩。想当年商洛上下,方圆百里,哪个不晓得我?”

把式就是行当的意思,只有那些艺技高强者才能得此冠称。我生在商洛,深受秦韵的感染,知道商洛人对秦腔感情尤深。那年月日子焦苦,乡民们喊着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的口号,喝的是包谷糁子,但吼起秦腔来却精神抖擞。后来我问过一位民间艺人,他说,秦腔有健身之妙用,有个头痛脑热的病,只要吼他几声秦腔,此病必除,一如气功师发功,妙在那一声声嘶喊中!

秦腔,秦民之魅力。秦民们可少衣缺食,唯独这秦腔不能不吼。人们借助秦腔高兴时宣泄,寂寞时抒哀,红事助兴,白事壮行。如此刚强豪爽的精神,难怪是秦人之声了。

辣子面

人说南辣北甜,意思是南方人能食辣椒,嗜辣成狂。譬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吃辣成癖世人皆知,而四川的麻辣系列,则闻名于天下。

能食辣者,本事也!

但商洛人敢以此比高低。

回商洛头一天,我就去领教陕西纯粹的油泼辣子面。辣子面馆在古镇西端,经营者年已古稀,练就一手绝活。看老者擀面如同杂耍一般,一张面在他手里竟被玩得响亮、庄严、细腻、诙谐,有如汉唐诗赋。

一碗面往面前一摆,便是一碗汪洋,一层红油。吸进腹中,初觉不甚辣,之后,辣就于不知不觉中扩散于周身,以至于舌干、汗流、唇裂、泪下。我放眼四邻,无论男女,各守汪洋,一片唏嘘。问对面坐的汉子,汉子曰:这是咱这嗒的骄傲,咱这嗒有两大特点:一是辣子,够味;一是秦腔,够韵!

饺子的文章9:踩着雨声的饺子

文/散风落涯

周六一早,被淅沥沥的雨声叫醒,就知道和朋友约好去看牡丹的行程泡汤了,担心牡丹被这淅沥沥的雨打蔫了,有些郁闷了。懒懒的不想起,拥着被子,刷微博,瞄朋友圈,把简书里感兴趣的文章看了一遍,肚子不干了,叫嚣着要起床。

闭着眼盘算怎么对付肚子,下雨,饺子,还有瓜子。这一个个词连续涌进我的脑海,记得小时候,每当下雨天,不能出去干农活,父亲都会冒雨去菜园摘菜做馅:春天的韭菜、茴香,初夏的西葫芦,夏天的茄子、豆角,秋天的白菜、萝卜,冬天就更简单了,直接砍一颗大白菜。

母亲忙着和面,父亲洗菜调馅,我则负责掏灰,抱柴,弟弟妹妹在一边围着玩耍。很快饺子馅的味道就逗引出我们的口水,弟弟总会趁人不注意,吃一口。而我和妹妹们则不敢,母亲很早就告诫我们:女孩子万不可吃馅。究竟为什么,我一直不知道,私下以为是怕吃相难看,从各种细小的生活习惯约束女孩吧。

父亲把面揪成小块,我擀皮,母亲包饺子,弟弟妹妹烧火,饺子馅的香味充满整个房间,哄哄的柴火驱走了阴雨的潮湿,期待让我们兴奋而雀跃,母亲飞快地包着饺子,纵容我们打闹。

等白胖的饺子上桌,我迫不及待的抄起筷子,夹了饺子,来不不及蘸醋,就放到嘴里,面皮的软滑,馅的鲜香冲击味蕾,母亲微笑着看着我们吃,嘱咐弟弟:慢点吃,别烫了舌头,看你姐姐吃的多斯文。

饭后,吃饱的我们都困怏怏的,母亲则打发我们各自回屋去睡觉,不再安排活计。一觉醒来,就会看到母亲为我们炒了一些花生或者一把瓜子,用母亲的话说:下雨天没事,闷在家里总要给你们准备一些活计吧,既然什么也做不成,就让你们的嘴忙起来,不然要吵死人。母亲总是幽默而体贴的,大家围坐在一起,慢慢吃着这简单的零食。

以为只有我家的饺子喜欢踩着雨声而来,因为,雨天不用忙农活,父母有时间包饺子。其实不然,高中住校,秋天的周末,同学们淋着小雨返校,晚饭,不约而同地都拿出一兜饺子互相尝鲜,我们相视而笑。晚上卧谈会,大家都说:今天下雨,妈妈都张罗了饺子,并多包了一些,带回了学校。这时候,才知道不只是我家的饺子喜欢踩雨。

想到这些,我好像闻到了饺子的软香,立即起床,草草吃了几口,下楼买菜,但菜店老板却告诉我没了韭菜,也没了茴香,……她说,今天吃饺子的人家很多,韭菜茴香早早就买完了,又一次让我知道,下雨天很多人家都习惯吃饺子,很遗憾,只好买了西葫芦和虾皮。

我和面,老公调馅,他擀皮,我包,很快白胖的饺子上桌了,袅娜的香气把阴雨的沉闷赶得无影无踪,留下雨天的闲适。

饺子的文章10:冬至,你吃饺子了吗

文/夏曲信

今天朋友圈里都在刷一件事情,冬至了,吃饺子了。作为南方人,我第一次吃北方的大水饺,皮厚馅多,一个抵俩。在食堂里,到处是吃饺子的人,我顺手发了一个朋友圈,连男神都点赞了。

我想起那年看的小四的夏至未至,现在看来实在是略显矫情,但是我记住了那个夏至。我是冬天出生的,那天大雪纷纷,我在想,我睁开眼的第一下看这个世界是不是白色的呢。好冷的冬天,好好吃的饺子,那是家的味道。

现在的我正和妈妈聊微信,她问我学校的饺子好不好吃,我说,还是想吃你做的。是的,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我吃不惯这里的面条,不能理解为什么豆腐脑是咸的,好想吃家乡的热干面,好像在家里的沙发上躺着不起来。现在想想,我一直表现的不恋家只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一直觉得我还在家里。我高中就在住校,好像很少有想家的时候,我一直表现的极其独立,不想家,不说想家,不会再回家后哭着说我不要走,但是每一次返校,我都是那么的伤感,但是我表现的动作缓慢,常常被骂,那是因为我不想离开啊。

但是我还是很幸运,妈妈会想着我 ,爸爸也一定在想着我,还有我爱的爱我的朋友,至少点了个赞,连好久不见得小男神都点赞了,世界好美好啊,是的,犯花痴了。

冬至已至,我们拥有别人羡慕的年纪,我们拥有别人羡慕的校园,在最美的年华里,我们互相祝福,在最美好的岁月里,我们互相鼓励,在最美好的时光里,我们互相爱慕。这是青春呼吸的声音,尽管天不蓝水不见,但是,我在寒风中送给你最好的愿景,希望你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找到你的那个最美好。

冬至来了,你吃饺子了吗?

饺子的文章11:冬至饺子香

文/钟芳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冬至到。冬至,又称“冬节”“亚岁”,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新年,因而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我的家乡,冬至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热热闹闹地围坐在桌前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迎接马上就要到来的数九寒天。

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而古人认为,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节气循环的开始,是个吉祥的日子,值得庆贺,所以冬至之时的饺子是不能不吃的。同时饺子的形状类似元宝,吃进了元宝,自然是“招财进宝”到了家,象征全家团圆、和和美美、大吉大利。

记得小时候,常听妈妈念叨“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每到冬至这天,母亲总不忘给我们全家包饺子吃。

饺子花样繁多,但以白菜猪肉饺子最为香鲜。看着母亲一点点地把五花肉剁为细细的肉茸,拌上切好的葱姜末、白菜碎,加油盐拌匀,调出鲜美的馅料。母亲拌的馅总是不咸不淡,不干不稀,油亮通透,色鲜味香。

做饺子皮,母亲在面粉中加入温水,很快揉成光滑的面团,并“啪”地一声拍一下面团,然后放在盆里盖上湿布,醒半小时以上。

开始包饺子了,全家人一个都不少地围坐在餐桌旁,谁都是笑容满面。擀皮的擀皮,包的包,摆放的摆放,一派幸福祥和的喜气。母亲是包饺子的好手,她不但包得快,还顺带着给我们讲一些有关饺子的故事。要我们把饺子包成元宝的形状,两边翘翘的,中间圆滚滚,寓意财源滚滚。

包好饺子后,我们姐弟总无心玩耍,一直守在厨房里,目不转睛地盯着白白胖胖的饺子在锅里上下翻飞。氤氲缠绕的香气间,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来,就着蒜醋辣椒油调成的味料,一家人吃得不亦乐乎。嘴馋的我们也早已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接一个地吃起来。吃着吃着,不经意间,一枚硬币蹦了出来。母亲这才告诉大家:谁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谁就是有福之人,来年一定好运连连。我们也总会举起胖胖的小手忘情欢呼。就是这样的饺子,我们吃出了浓浓的情韵,比现在的山珍海味还要印象深刻。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饺子已成家常便饭。素馅、肉馅、海鲜馅……各种口味的饺子应有尽有。凡俗的日子,想吃什么都能吃到。尽管如此,但我却还是一直对儿时的冬至饺子情有独钟。

细想起来,与其说是喜欢冬至的饺子,不如说我喜欢的是包饺子时那种全家人其乐融融的感觉。包进饺子里的不仅是美味的馅料,更有那一份浓浓的亲情和温馨,让人无比幸福,足以温暖我们人生的冬天。

饺子的文章12:包饺子的乐趣

文/曹瑞涵

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画画,还有人喜欢做手工。但是,我最喜欢包饺子,因为它给我带来了乐趣。

记得我第一次包饺子时,看见妈妈包得又快又好,几秒钟就能包好一个,而且饺子不露馅。当时,我是那么羡慕妈妈。奶奶更能干,瞧!它还能在小小的饺子上面捏十几个花纹呢!一看到她们在包饺子,我就赶紧跑过去跟她们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拿上饺子皮,不是馅多了,就是放少了。刚捏好这边,又弄破了那边。似乎感到两只手不听使唤……别提有多狼狈了!这时,妈妈鼓励我说:“不要紧,慢慢学,你一定能包好的!”

经过妈妈的多次鼓励,我终于包好了一个饺子。当时,我高兴极了,连忙下到锅里。可万万没想到,在热水里饺子竟然脱掉了外衣,变成了一个肉丸子,这令我哭笑不得。

但我没有泄气,我跟着妈妈一次又一次地试,在我的不断努力下,终于学会了。现在我不但能包好饺子,而且包的速度非常快,几秒钟就能包一个。昨天中午吃的饺子几乎都是我包的,而且没有一个露馅,全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也不例外!

包饺子让我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同学们,有空也像我一样,体验包饺子的乐趣吧!

饺子的文章13:包饺子

文/张紫凝

“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尤数饺子香。”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

除夕中午吃过团年饭之后,我家就开始准备包饺子了。面粉用水搅和,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揉成一团,放一边醒一醒;开始准备馅,白菜、芹菜、葱、姜、蒜切得碎碎的,将剁好的肉和它们搅在一起,放上盐和其他作料;再将醒好的面用擀面杖擀成面皮,之后切成梯形面片;手拿一张面片,将肉馅放进面片内,卷两圈左右捏捏,然后转过来,两个“耳朵”捏住,一个元宝饺子便成形了。

很快,一个个“元宝”在我们的手里像变魔术一样诞生了,看着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我们心里满是甜蜜的味道哟!

大年初一头一顿,就是要吃我们自己包的饺子呀!也预示着一个红红火火的年又开始了。

饺子的文章14:冬至饺子香

文/郭克秀

冬至时节,依稀听到母亲的唠叨,“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童年的记忆里,冬至这天是必须要吃水饺的。

母亲总说,饺子是最团圆吉祥的食物,把牵挂和温暖都能包裹进去,还能辟邪驱魔。小时候的冬天总是异常的寒冷,每每清早起来我被冻得哇哇哭。母亲总是怜爱地把我揽在怀,然后对我说:“冬至那天多吃水饺,就不会感觉寒冷了。”于是,冬至那天,母亲总是早早地包好水饺,听话的我们个个吃得肚儿圆,母亲便开心地笑了。后来我明白了,母亲是希望我们健康成长,浓浓饺香里更多的是对我们未来的祝福和期望。

后来走出家乡到外地求学,冬至这天总会想起母亲在火炉旁煮水饺的情形。热腾腾的氤氲雾气,犹如水袖般袅袅飘逸的精灵,用自身的暖意将寒冷的世界柔化得温顺绵软。此时,我的思绪更是被红泥小火炉烘托而起,母亲在火炉前温暖地忙碌,让我懂得自己的根永远随着母亲的身影恋着故土和记忆。

我们成家以后,冬至这天母亲总是会把热气腾腾的水饺送到我们小家门口。每每告诉母亲别送了,这么冷的天,这么远的路,可母亲总是说,你们上班没时间包,再说我出来走动走动也能活动活动胳膊腿。去年冬至那天飘起了雪花,天气异常寒冷,我们一天呆在暖气房里不曾出门。傍晚时分响起了敲门声,我还狐疑是谁这种天还串门。打开门,我惊呆了,是冒雪赶来的母亲,提着一保温桶冒热气的水饺。感动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母亲送来的不仅是水饺,还有暖暖的爱意和温馨的祝福。打开保温桶盖,一股馨香飘逸而出,瞬时弥漫全屋。母亲的爱,让我柔柔的心时刻温暖如春。

今年的冬至,我提前做了准备,连同我的祝福和爱意都包裹到水饺中,在冬至那天送到了母亲面前。

饺子的文章15:焐暖冬至的饺子

文/秦澍瑶

天冷的似乎要将石头冻裂,母亲打电话让冬至回家吃饺子,说准备包我最爱吃的萝卜猪油渣馅的。我搪塞道,快到年终了,单位事多。电话那边母亲很失落:我想着你们兄妹三个冬至能回家吃顿饺子,没想到你们都忙。

说实话,回趟老家也就一百多里路,为吃个饺子太不划算,光来回的车油费都够买十几斤饺子吃。挂完母亲的电话,我的心里不仅思潮起伏。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记得小时候,防寒措施简陋的乡村里,冬天冻破手和耳朵是家常便饭。为此,母亲除了尽可能地给我们穿暖外,冬至这天总是想方设法为我们包饺子吃,即使那馅是缺肉少油的萝卜酸菜。

记得那一年秋后,为了让我们冬至吃上肉饺子,父亲决定去陕北下煤窑。立冬之时,父亲托人给家里捎回一斤羊肉。母亲说,陕北的羊肉好,没膻味,这是煤矿上奖给你爸的。你爸舍不得吃给咱们捎回来,他一个人出门在外,挖煤很辛苦,咱等你爸冬至回来一块包饺子吃。母亲说着,就将那块羊肉挂在了屋子的当空。于是,冬至吃羊肉饺子就成了我们最大的期盼。每一天我们兄妹三个都要查日历看离冬至还有几天,都要看一眼那挂在空中的羊肉情况。虽然它已经风干失色,却如一只风筝,总是牵着我们的视线。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到了冬至的到来。一大早,母亲就从地窖里掏出了六七个萝卜,让我们去水井边洗,然后自己赶着为我们做过年的新衣服去了。也许是因为即将吃到香喷喷的羊肉饺子,虽然室外冰天雪地的,但我们却洗得兴高采烈。原本吊在空中的羊肉也被母亲取下,放在温水盆里泡着。洗完萝卜的我们,不时跑到门外,看路上有没有父亲的身影。出出进进地没带回父亲的消息,却带回来一屋子的风。母亲心烦地说道,你们能不能安生一会,脸都冻红了还往外跑。母亲的呵斥让我们没安分多久,就又跑出去了。

父亲是披着一身雪进的门,我们一边拿毛巾给父亲拍打身上的雪,一边给父亲报告母亲准备包羊肉饺子的事。听到还是自己两个月前捎回的羊肉,父亲嗔怪着母亲,怎么不早点给孩子做了吃。什么话也没说的母亲,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就去厨房了。突然,母亲惊慌失措地喊道,你们谁见盆里的羊肉没?我们都跑了过去说,不知道,刚才不是还看见在案上的盆子里吗?母亲说,盆子还在肉却不见了。那一大块肉,老鼠不可能拖动,会不会是让猫给叼走了?大弟分析道。大家赶紧分头去找,我们最后是在柴垛上发现的猫,胡子上还留有肉沫的它来回踱步怒叫着,而柴垛下,大黄几乎将那块羊肉吞食完了。看到自己梦想许久的羊肉饺子化成了泡影,六岁的小妹气得哭了起来,母亲和大弟更是拿起棍子打猫和狗,一时间鸡飞狗跳的。父亲一边替泪眼婆娑的小妹擦泪一边安慰道,不哭了,今天咱们吃不了羊肉饺子吃猪油渣饺子,说着从随身带回的包里取出煤矿上发的一块猪油。一听说又有饺子吃了,我们都转悲为喜。

那一天的猪油渣饺子,让我们兄妹吃得分外香。这种香不仅焐暖了那个冰冷的冬至,更是焐热了那些年少的心,让我们兄妹努力成长。

岁月无情,那个曾经为让我们吃上肉饺子下煤窑的男人,早已化作一抔黄土;而那个忍受着满手裂口疼痛包饺子的女人,也已是满头白发。想到孤寂的炉火旁,母亲佝偻着腰身在给我们兄妹包冬至饺子的情形,我禁不住有些鼻子发酸,便打电话给弟弟妹妹,冬至那天,无论如何,都要赶回家吃母亲包的饺子。

饺子的文章16:我学会了包饺子

文/沈小颖

平常里,都是妈妈包饺子给我吃。妈妈包的饺子可好吃了,有猪肉馅的,有韭菜馅的,还有香菇馅的……真是多种多样。每次我都要吃得小肚子圆鼓鼓的,心里不禁想到:要是我也学会包饺子,该多好啊!

一天,我放学回家,看见妈妈把面粉揉好,旁边放着碧绿碧绿的韭菜馅。原来,妈妈正准备包饺子。我心里想:机会终于来了,这次可以跟妈妈学包饺子了,于是我来到妈妈跟前,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跟你学包饺子。”妈妈对我说:“好啊!,宝贝,你去把手洗干净,一会儿,妈妈就教你包饺子。”我洗净手,按照妈妈的做法:先拿一块饺皮摊在左手手心,再放入适量的馅儿,然后在饺皮上端蘸一点水,最后把饺子皮的两端整齐对折后捏紧,再把捏紧后的饺子从右到左卷一圈圈的花边,一个“饺子”就“成型”了。妈妈指着我包的饺子,哈哈大笑:“这是饺子吗?就像没吃饱的娃娃。”我一看,真的,饺子瘪瘪的,有气无力地躺在托盘里,再看妈妈包的饺子,真是花样百出啊!她时而把饺子边扭成麻花状;时而把饺子的边拧成花边状;时而把饺子的两端捏成“猫耳朵”,看上去既好看又想吃。这时,妈妈又从头到尾地给我讲了包饺子的过程,并且手把手地教我包了几个饺子。我一次比一次包得好,而且饺子也变得像模像样起来。虽然我满头大汗,但看见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开心地笑了。

蒸熟后的饺子,晶莹透亮,那翡翠般的韭菜馅透过饺皮,显得翠色欲滴,让人看一眼,就直流口水,我终于学会了包饺子,同时也享受到了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