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成长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成长的文章1:孩子的成长需要适度“孤独”
文/包文娟
现在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享受着陪读、陪学、陪考等各种关爱,“包办”让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都烙上了父母精心“设计”的烙印。我们能接受很多父母“只有一个孩子,就要给他全部幸福”的想法,但事实上这些过度的呵护,无意中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一种叫“独立”的机会和能力。
对于孩子,其实我们可以给他们适当“孤独”的机会,让孩子去独立发现、探索、解决困难。“孤独”感会让人变得坚强和独立。“孤独”是人生的一种重要体验,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剥夺孩子的这种成长体验。
有个例子:老威特看见儿子小卡尔正用小锤子敲打一个环形铁片,在老威特旁边的朋友说:“这可不是你能干的活,你完全可以让修理工帮你做。”老威特却鼓励儿子说:“你真行,居然想到自己做一个这样的玩具。”没过多久,小卡尔做好了玩具滚筒,虽然不是很精致,但他玩得很高兴。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老威特仅仅充当了“啦啦队”的角色,给孩子留白,使之有了“孤独”的机会,而正是这样让孩子慢慢学会了成长。
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和才华。孩子的路需要自己走,在“路”上必须经历和经受“孤独”,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也许你会发现,孩子收获的,比你期望的会多得多。
成长的文章2:一经成长,无处安放
文/浅吟*诗君
那一年,站在窗台,凝望晴天,看细碎的日光透过杏树,透过蓝色玻璃投射于我掌心,如同生命的花蕾在一层层的舒展,最后绽放。当我踮起脚尖,修长的身子与日光向暖,我才蓦地明白,长大意味着成熟,并且意味着懂得爱。
——题记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滋长,然后在无法斑驳的岁月里成为记忆,最后变得不可或缺。
蹲在流年的街巷等待阳光,渴望日子的重来,却发现,无论自己如何的执着于过去,过去都已成为记忆,而现在,一切才刚开始,包括学会爱,以及懂得爱。
六月初,站在时间的海岸线凝望未来,当黎明的第一缕日光下彻,刺破了黑暗,眼前所有如云如烟般模糊不清的东西豁然明朗,所有的记忆在与时光切合的瞬间都变成了无法缅怀的遗憾。
所有的苦痛,所有的成长,以及所有的欢笑与泪水,在忧郁的眼眸中被岁月见证,回望几年来走过的路,都变得最柔弱和最不易触碰。
这些年,仅仅是一个转身的距离,转身后,那些天真与烂漫,那些云淡风轻的日子,已莫若天涯。
站在窗前,望着茂盛繁密的红杏树,思绪不禁被一阵微凉的风儿触动,努力找寻记忆力残留的碎片,却发现难以拼凑出一个曾今。
几年前,我曾天真的看外公把一株小小的脆弱的树苗栽种在庭院前的土里,庭院深深,锁不住清冷的寒气,自然也无法锁住这一株树苗翠微又顽强的成长。那生命的脉络在日光的探照下显现出一片青嫩的苗芽,浅碧的茎叶充满了生命的鲜活。那时的我,傻傻的望着在日光下贪婪的允吸着养分的树苗,不止一次的为之失神,无时无刻不在抱怨它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那时的我,脆弱得也如这株需要呵护的树苗一般,那么的胆小,那么的羞涩,每次在我跌倒或被人欺负时,每次在我流泪或不高兴时,外公总是竭尽一切,只为我如意。那时的我,虽然因此失去了独立,但却收获了很多的幸福,我从未后悔。
因为外公,童年的我才能在晴朗的日子里跳着、笑着踩下幸福的足迹。正因为如此,我才爱煞了外公,总是缠着外公,听外公讲那天里天外的故事,听外公吹嘘着他们那个年代的陈年老事。那时,总喜欢仰望天空,总以为云海深处,目光仰望不到的便是天堂。而外公便是那时给与我爱与信仰的天堂。
那时的外公,总是充满了温柔与和婉,总是爱帮助别人,总是那么的疼惜我。瘦小的身子扛过的是半个世纪的苦难,在苦难中从未低头,乐观的对待生活,用心来对待我。那时总是会看见外公有些枯黄的脸上生硬的挤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当他认为给予了我他能给予的爱与关怀时,便总是如此。永远是充满温柔与怜惜的爱我,尽管疲惫不堪,尽管年事已高,他仍觉得乐此不疲。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那株树苗已经不见当初的柔嫩与脆弱,树干也变得强壮,稀疏的叶子开始变得稠密。随着日光的照耀,摇曳出一地的细细碎碎的阴影。可对于我来说,尽管世界在变,时光在变,可是头顶的这方天空与脚下的这片土地永远却不会变,包括外公的爱。
记得有一年,院前的这颗红杏树在经历了一次狂风暴雨之后,院子里随处都是被冷雨寒风打落的叶子,整的看来毫无生气。外公为此曾几次的修剪树枝,我好奇的问外公,这颗红杏树经历了这么多的打击,已经这么可怜,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外公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只有经历了苦难,它才能成长,乃至成熟。
我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而外公只是用温柔的眼神注视着我,并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时至如今,我已然明白这颗红杏树以前不结红杏的原因了,只是因为,它还没有长大,也无所谓成熟。而现在,满树的红杏在微风中摇曳,曳出一地细细长长的影子,浓密且细碎的叶子翻过沙沙的低吟,我看着这满树的浅黄的带有血色的杏子,心中暗道:这才是真正的成熟!
单薄的青春里,从过去与未来中打马而过,随着洁白如雪的杏花在我的目光里一年一年的盛开以及凋谢,我已然长大。
清浅的夏日,总是喜欢倚在窗边,看红杏树在微风中不住的摇曳,总是喜欢仰望远方那触摸不到却又蓝透了的天空,可是,目光里少了一个人的影子,心里总觉得空荡荡的。
记忆里总有外公在我眼前忙碌的身影,伴随着时光,却一次一次的减少。而今,当我再次在窗边看天的时候,已不见当初的欢笑与甜蜜,只有满眼充斥着寂寞的黑暗。
如莲的时光,同谁说再见。我的青春正在岁月中开花,而外公,却在风中凋谢。每次凝望外公那日渐沧桑的面容,被岁月越催越老,眼里总是饱含眼泪。每次当我站起身,看着外公满头的稀零的白发,心中不禁隐隐的刺痛。
这些年,在红杏熟透的时光里,我已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人保护与爱惜的柔弱的孩子,随着时光的渐远,岁月的流逝,我已经长大,不再如以往的不谙世事。
现在,我学会了深沉与忧郁,羞涩得有时像个纯情的孩子,总是难以在外公面前说一句谢谢他,我爱他。这个生命中对我最好的男人。我只是把这一份如此深沉的爱永存我心,藏在了我的心里,在每次我离家去学校的时候,寂静的夜里,才不会感到害怕与寒冷。
可我还是怕,害怕回忆就像易碎的水晶,虽然美丽,可却又怕在一瞬间支离破碎。也许在某一天,该离去的总会离去,那个时候,我又会是何种的心情,又会有着何种撕心裂肺的疼痛,满含着泪水将这故事这回忆再次记起?
漫漫无尽的时光里,我们的生命中总会记住那么一些人,那么一些事,那么一段时光,也许无关悲喜,无关感情。
这些年,在红杏里熟透的时光;这些年,在内心里珍藏的故事;这些年,岁月无处安放的成长。所有的一切,都是成长与爱的见证。那些曾今忘记珍惜的美好,始终是要长留心底的,而庭院前的红杏树,我想他也会存活很久很久,就像记忆。
六月,想起往事,眼角不由得滑落几滴冰凉的眼泪。烟花易冷,美丽如曾今总会消散。我已明白,长大便意味着成熟,并且意味着懂得爱。
短暂如花的生命中,有些东西一经成长,便注定无处安放,就想回忆,就像青春,就像爱。但我会记住,身旁,还有个疼我怜我惜我的人,那是我今生的痛。
成长的文章3:我的留学成长心路----致花季
文/海伦的移动城堡
序
首先,请先允许我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曾雯歆,英文名曾海伦(Helen zeng)我在微博上拥有一座“海伦的移动城堡”。自我介绍完,请允许我表达对你的感谢。
很感谢您,愿意翻开这本书。
这是书的序言,可我不想走寻常路。简单来说,我想说说我的心里话。关于这本书,关于我,关于你。
这是我第一次写书,第一次正式出版一本散文集。这本散文集,全部散文的完成、删改、整合一共花了四年时间。2017-2021年,这本散文集不仅仅记录了曾海伦的四年留学经历如何彻底改变了她,也是时间流逝、时代更迭的记录。因此它不仅包含个人成长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它还拥有时间意义。
全书共分4部分,第一部分《冬日晨曦》,第二部分《夏日骄阳》,第三部分《春日微风》,第四部分《秋日硕果》。
每部分里囊括的散文都代表着我在人生某段旅程中的心境,也是我这三年背境离乡一个人在悉尼读高中留下的成长心路。如你所想的那般,出国的第一年,十五岁的我首先迎来了《冬日晨曦》
《冬日晨曦》将我在年少时独自一人出国留学的孤独体验文字化,告诉大家—-“啊,那段旅程,仿佛是冬日般寒冷中的寂寥。”尽管严寒之冬带给我的多是孤独,但”晨曦“却也能在此间中盛开,只因年少的我心中充满对爱的理解与渴望。因此《冬日晨曦》绝不是我在孤独时的情感宣泄,它是我在孤独时对爱的另一种理解,与盻望。
《盛夏骄阳》有一种将我的十六岁彻底在纸上具象化的魔力。每个少年曾经或多或少,都在内心的世界,或者所处的现实世界中,展现自己独有的骄傲的一面。这种幼稚、极端却可贵的骄傲,我称之为“骄阳”。而骄阳通常所处于盛夏中,“骄阳”与“盛夏”的共生关系不仅仅是盛夏对骄阳的包容性。可以这么说:只有盛夏出现,并以它独一无二的力量提供给太阳光芒时,太阳才能被称为骄阳;而骄阳的存在证明了“盛夏”的满满生机与活力。感谢我十六岁的年龄,成为容纳”骄阳”般我的表容器—-盛夏。感谢在我十六岁时愿意倾听、支持、赞美我浓烈的傲气的所有人,他们构成了我的盛夏,让我无拘无束地,释放我的骄傲,成为自傲、热情、美好的骄阳,她不完美,甚至炽热过了头,却值得怀念。
十七岁的我,仿佛一缕“春日”里的“微风”。从《盛夏骄阳》到《春日微风》,两种截然不同的个性的转变,隔着一年也若隔着十年。这时的我,变得更加温柔、和善,我想这是源自于“感恩”。
《秋日硕果》总结了我出国四年的转变、以及收获。在这一章里,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巨大改变。这不仅与《春日微风》的文风形成了对比,也与其他的两个章节的文章内容截然不同。
一段经历究竟可以塑造一个人到什么程度?它到底可以改变一个人到什么程度?我想,《秋日硕果》为这两个问题提供了答案。因为文字从来不会说谎,所以一个人的改变,最能够被她写下的文字体现。希望这一章节作者所写下的文字,能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与感受—不仅是对“作者是怎样的人”和“她如何因为一段经历改变了自己”的体验,还有对“我,作为一个读者,通过看一位作者的改变,能多大程度地改变我自己“的感受。
介绍完了四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我还想谈谈我写这本书的动机。记得有一段灰暗的时间,明明是炎夏却让我感觉自己如临寒夜。好在那时我身边有陪伴我的家人朋友,还有那一本本治愈我心灵的书。我所有的不堪,经过他们的过滤都成了淡然与事后的浅笑。他们是我的灵魂之光,是我冬日里的晨曦,让我成为盛夏里的骄阳,为接下来过渡到春日微风做铺垫,结成了我在秋日里的那累累硕果。
从那时候起,我就打算写一本书,不考虑任何利益与后果的书。纯粹是为了感谢与分享。感谢曾帮助过我,带给我温暖与感动的每个人;感谢伤害过我,让我加快长大步伐的每个人;感谢参与过我人生,哪怕最后只成了过客的每个人。我选择分享,是因为每个人都看过冬日里晨曦的模样,每个人都曾是盛夏里的骄阳,都在某时某刻突然幻化成春日里的微风,然后将人生的一段经历结成秋日里的硕果,滋养身心、同万物共生长。
晨曦、骄阳、微风、硕果的美好与不堪都需要被人们感同身受。我所经历过的故事,总会在某一协调的时刻,感同你的身受。
再一次谢谢你,愿意翻开我的书,给我一个机会,将我所有的爱与温暖、痛与不堪展示给你:以此,赋予你一双新的、发亮的眼睛,以我的经历为载体,为你创造出另一种看待“改变的力量”的方式。
这是我的改变之旅,或许也将会是你的改变之旅。
第一部分 —— 冬日晨曦
中考后
我经历的是2017年的中考,中考的最后一门是化学。
考试结束时铃声的清脆我到现在还记得。铃声响起的那刹那,属于“曾雯歆”这个灵魂的情绪全部都在瞬间被释放,而“曾雯歆”的躯壳,也因为灵魂被掏空的失重力,乖乖地贴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也许那一刻属于“曾雯歆”的躯体也在思考,思考着空白的意义。
可是没过多久她就清醒了,曾雯歆清醒后思考的第一件事就是“今晚该吃些啥呢”。接着迈着大脚步,曾雯歆几乎是跳着舞蹦出了考场。结果刚走出校门就被班主任拦下了。班主任对曾雯歆与她的一群小伙伴们说的第一句话不是“考的咋样”,而是“等会儿大家都回班上啊,进行大扫除。”
“靠,怎么那么不人性化!”不知是谁嘟囔个不停。
“我们刚经历完中考,老何还要让我们回教室打扫卫生?”
“不去,我绝对不去,我要回家睡那么个三天三夜!”
一直喊着对抗口号的L小姐,却在班主任转身走向班上的那一瞬,跺着她那小碎步死死贴着老何的后背。
“嗨,她就是怂!我反正是绝对不会去打扫卫生的!”
说巧不巧,老何在那时不合时宜地大喊了句:“大家都快跟上,回教室打扫卫生了!”
我便也怂着头,紧紧贴着L小姐的裤腰带了。
回到教室,大伙都坐回了之前上课的位置。
我坐在第五组倒数第二排,靠窗,位置还挺偏。
刚坐回位置上,我观察到第五组倒数第一排的那对男生在密谋什么,并且迫不及待地打算实施了。我知道的,而且是清楚的知道——他们背后是班上的书柜,书柜里面放着同学们的作业。
随着猛烈的“撕拉”一声,宣告者撕书派对正式开始了。
他们撕书时的疯狂劲儿,就像富可敌国的黄甫铁牛忽然抖抖肩膀,卖掉千万房产后用没茧子的手操着铁锄头下田种地。憋红的脸、颤抖的手、熟练又不熟练的样子,还有那眼睛里满含的泪……都让我怀疑他们上辈子是否和书有过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关系,或许还是些因爱生恨的狗血戏码。
周围的同学们里一层外一层都举起了相机,卡擦卡擦卡擦,干净利落。
老何站在讲台上看着大家,一句话都没说。过了会,老何浅浅说了句:“要劳动了。”
出乎意料的是,同学们竟都臣服于她的命令下,自觉的干起属于自己的“苦”活:第一组的同学拿出书包里的纸巾擦了擦墙;第二组的同学把走道的垃圾都捡起来塞进了自己的口袋里;第三组的同学干脆什么也不干,趴在自己桌上尽情摩擦——美其名曰“快速大面积清理桌面”。第四第五组的同学早就开始进行“狂欢仪式”了:交换交换毕业册,你我悄悄耳语几句……
“其实我……”我朝着李小姐耳语到。
“我也喜欢你,超级超级喜欢你的噢!”她还没等我说完,就已经喊出那句告白情话了。
“你别,别自作多情!我只是想说其实我今晚打算去吃大餐来着!”我捂着脸故作矫情。
但指尖的不断抖动,暴露了在同学录上的那句话—有你真好,我真的好喜欢你啊。
嗨,其实大伙都知道,老何连劳动分工都没有说,咱几个哪能真的死干下去呢?更何况中考前几天,咱班已经大扫除过了。
劳动结束后,大家都下座位自由活动起来。 几个男生早就并排坐着,拿出手机开始玩一款叫做“王者荣耀”的游戏。平常爱聊八卦的女孩们也如往常一样围坐在一桌上,讨论着微博热搜新话题。还有些人成团讨论着中考题目。所有人都有事做,我也在同学录的封面上写下了“曾雯歆”三个字。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轻轻巧巧起身走向前方斜对面的一桌。也不知怎的我就笑了,然后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讨好地说:“帮我写一个同学录吧。”
他开始没吱声,后来说几天后的同学聚会再帮我好好写。
我笑着答应了。
我没告诉他,考完中考后我就要出国了。
望着右边的那些笑脸,又望了望左边窗外的天。一切都发生的很合时宜,天气是好的,我们的心情也是好的。真好啊,毕业也不过如此。
当老何宣布解散时,没有人哭,也没有人笑。我们真的如书里写的那样,平平淡淡的转身,不给彼此留一个回眸的余地。
我目送着大家一个个离开教室,“再见”一直都没有停息。
“瞧你,当初让你当学习上的独行侠,鼓励你最后一个离班,你倒好,等毕业的时候才做了一回独行侠。”老何站在讲台上笑着啜啜。
“谢谢您老何,多余的话我反倒说不出来了…再见…”我小声嘟哝,走出了教室。
我倚着教室外的栏杆,向下望去,一潮潮五颜六色的伞,都朝着一个方向走着。我鬼使神差地伸出了手,“原来真的下雨了,可我没带伞。我为什么不带伞,其实天气预报说了今天会下雨的。”
我还是哭了。
“毕竟明天又不是周末,你说我们难过什么?明天又不是不能……不能再见了啊……”
站在我旁边的小宣突然也哽咽起来了。
离开学校的时候经过地理园,如今它的名字已经更具诗意化了。但园里的那座白色小凉亭还是从没变过,佁然立着,不言不语。
下午的阳光还是一样的温柔,虚浮的光影映照进眼里,勾勒出虚幻的真实。它在问我,还记得吗?
还记得吗?初一的第一次运动会,我们坐在地理园的亭子里,和刚认识不久的陌生人大方分享着彼 此的零食。
那个下午的时间定格了好久好久也没缓回来,跑道上50米比赛的运动员们跑得好慢好慢。我们在笑,在叫。用不熟悉的语调叫喊着彼此的名字,争着抢着那包五毛钱的小鱼仔。
记忆中的小鱼仔,味道还是一样的好。
虚无的往期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偷偷地溜进窗台,悠闲地躺在窗台上的水仙花下休憩时,我才意识到,期待已久的春天来了。
我不禁揉了揉眼睛,好留住这一缕难得的阳光。
五年前,家里最受宠的“铁头”死了。那是一只很老的乌龟,发现它尸体的时候也是在初春,但是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春天。雨滴的吵闹无法改变铁头的慵懒姿势——它躺在浅水池里,四脚朝天,头向下拉耸。它没有任何表情,但我猜,它当时一定很舒坦。突然雨停了,刺眼的阳光射入了我的眼睛,兴许是刺眼的缘故,我忍不住落泪了。
所以每当我遇到这样好的初春日,想起那天的悲怆场景,总是会忍不住提醒自己,铁头一直活着,一直活在我记忆中的初春前。
推开房间的门,我看到客厅橱台上的一抹枯色。记忆中那或许是一捧很新绿的草,带着爱的意味,那是前年妈妈送我的生日礼物。刚开始喜欢的打紧,天天打理它那“新的毛发”,喂它甘露,恨不得将它放到枕边,想着它入睡。有时候也会怀疑这小小的一捧绿,会不会是天上的一个神仙,不然怎能如此吸引我,叫我无怨无悔地花心力费时间、照顾它呵护它。过了一个星期,这一捧小小的绿,当初被誉为“神仙”的草就被我狠狠地抛弃了,不留有任何挽回的余地。那时候,那株小草还带着些许新绿,但大部分已经是枯黄了。我猜它当时会很沮丧,但它也无能为力,被主人遗弃的结局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默默地躺在墙角,默默地死去。
走出家门,我突然想起了一颗被我埋在荒凉地底下的石子。那是去年假期时无聊埋下的。我继续想,继续走。想重新挖出那颗“小寂寞”。可当我重回故地的时候才发现,那块被我视作秘密花园的贫瘠土地上已经冒出了鲜花小草。那些小小的身躯只是被微风轻推了一下,便大幅度的向一边偏,显得那么弱不禁风。我突然又不忍心了,便将锄头扔到杂物间深处。现在想想,当初的寂寞心情已经全然消逝了,那颗代表着我寂寞的小石头也应该早已风干入土,不留下一丝痕迹了吧。
沿着家门口那条小路一直往前走,周围的一切都在提醒我曾经的过往——能记得的美好仍然很美好,记不清的悲伤也不消亡。正午的阳光照得人头晕目眩,蝉在杂乱无章的鸣着。路旁的树伸出手妄想抓住天空,那年的景色也在眼前掠过,谁也曾在这条路上轻踏,挥洒着时间的汗水,想踩着春天跑到向往的另一头。场景相似的好笑,我突然明白,在没有了什么东西后,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于初晨拜访天空,与天地一同听风,倏然已到黄昏。黄昏中人们放肆地挥洒回忆的汗水,或者泪水,仿佛想提醒自己何为“活着”的感觉。人们眼前会浮现出乱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又能真的分得清真实,谁又能确定真实不是一种虚幻。
人生是一本书,一本神秘的书。过去被一笔一画记录,未来却找不到正确的解读。这本书的内容很重要,翻阅的结局却也很重要。当你走过那些虚无的”翻书“过程,再回头翻阅,只会发现当初愚氓的自己傻的可笑,却也那么可爱;只会发现颟顸的深渊并不可怕,故事里最美的小雏菊开在崖底;只会发现当初的纯白被恶劣风气渐染,却依然顽强的挺立着,不留一叹给恶趁虚而入;只会发现人生的讣告,也不过是回忆中再见的昭告。
借用我最喜欢的诗人仓央嘉措的一句话: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告别,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
心中的小美好
少女最近总是多梦。想来这是熬夜太多的缘故,又或说睡前忘记泡脚。
医学上说,梦繁多大概是身体受损的前兆。而在少女对此有不同的解读:梦繁多大概是谁又在偷偷想她了。
最近少年的梦总与一个人相关,关于那个被少女初次暗恋情愫缠绕的少年。
每当少女梦醒后,脑子便会混的厉害,她曾经与少年的故事也忽然像电影片一样在她脑海中数数放映。
少女和少年的羁绊,起源于一块少女亲手做的小饼干。少女擅长做小饼干,少女对少年一见钟情,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少女就将自己做的小饼干送给了少年,还有少年周围的朋友们。第三次见面,少年对少女说:“你做的饼干很好吃。”
在没有做小饼干的日子里,少女总爱想那个少年。想后无聊,便光脚踱去门外。少女家的周围是最好的,因为那里周围有她最喜欢的石子路。用脚整个踏在那石头路上面,再轻轻抬起前脚趾,后脚发力向前走,令少女感到无比舒服愉快。虽说走起来的姿势很奇怪,但少女依旧喜欢这姿势。她轻轻,慢慢,缓缓地在石子路上踏着,踏的同时将头伸向天,然后闭上眼睛张大嘴巴。忽然开始了转圈。总是转不晕似的,发疯的转。少女幻想着自己是那美萧娘,正着着一件由月光纺织的画罗衣兴起翩翩。月下石头路上,无人打扰,却也无人驻足欣赏。因为少女并不是那萧娘,也没有令她辗转反侧的那人为她所倾倒。索兴便越发的狂妄,少女在月夜里与明月起舞,从此对影成三人不再孤单。
记得张爱玲说过,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开出花来,那时的少女不是那么认同的,因为她的喜欢卑微到尘埃里却没有开出花来。
在中考完几天后,少女做了一个决定。一个对她来说,惊天地泣鬼神的决定,一个或许能让尘埃里的种子开出花的决定。
少女懦弱,胆小,心怯,却也浪漫。便总是想用什么一个好方法委婉清明的和少年说明自己的心。
有一天,她想起了夏目漱石的一句名言“今晚月色真美”。这句话直译为“我喜欢你”。说来也好笑,当一个人毅然决然去做一件事情时,过程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少女当时的心情早就被模糊化了,结果却仍在她眼前。结果就是,少女对少女说了一句“今晚月色真美”,少年回复“所以你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了么”。我猜测,那时少女的心却是是凉了一截的,一种珍视的东西莫名化作沙从她的指缝中溜走。
然后过了一天,少女便不再偷偷点赞他的朋友圈,偷偷看他发的东西了。一切都变的光明正大起来了,“我应该是不喜欢他了吧”,少女想。
所谓暗恋不就是这样吗,就好像琴弦上的弦,有一根断了,无论其他琴弦再怎么亮丽,也弹不出美好的曲调了。
之后的很久,少女与少年都没有怎么联系了。
突然有一天,少女偶然间看到他在QQ上发的说说,那是一句话,出自日本动漫夏目友人帐
“只要一旦得到爱,只要一旦付出爱,就再也无法忘怀了”
我也不知怎的,少女便立即自作主张地将这句话与她的人生经历联立到了一起。然后又联想起了许多自己与少年共同的爱好:她和他都喜欢看日本动漫,都喜欢吃日料,都喜欢看日本作家写的书。她和他都想去日本旅游,都想去看富士山下的樱花…于是心底本来开不出花的种子倏的破出了土,长出了嫩的芽。少女抑制住内心的狂喜,点进了少年的对话框。
“在吗?”少女小心翼翼的问。
沉默了几秒,少年大概惊诧于我会发短信给他,但也迅速的回复了“在”。
看到了少年的回复,少女内心的狂喜便再也抑制不住,迸发了出来。但她仍故作轻松,更加小心的发:
“你最近,还在看日本作家推荐栏的书吗”
“在看,怎么了?”
“嗯…那你,看了我给你推荐的夏目漱石的书吗,还有那几个关于他的小故事…”话一出口少女马上就后悔了,这大概算赤裸裸的暗示吧,那一刻少女真希望少年回答“没有”
接着又是一段沉默,沉默过后是一串沉重的省略号,后面拖着更加沉重的三个字。
“早看过”
突然的一瞬间,少女的大脑不受控制了起来,手也不受控制了,便不知怎么飞快的打出了那七个字“今晚的月色真美啊”然后点击发送。
少年没有回复。
少女猜,少年或许在笑?并且笑的并不开心。就好像从前在教室前后桌的时候,他因为没有拿到全班第一名而勉强的笑。那种笑没有代表着伤心,没有代表着失落。少女想,这可能只代表着他的无聊与不屑。
少女突然就哭了,毫无预料下放肆的哭了。再也伪装不了快乐与淡然的她,关掉了手机。那天过了很久,她都没有打开那个手机。
第二天,第三天,……但是在第四天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打开了手机。
少年的头像是灰白的。少女打开了对话框。
“——今晚的月色真美”
“——是啊,真的很美”
时间忽然静止了,少女双手捧着屏幕久久不能放下。然后她就笑了,笑的那么深,那么甜。那时她也吞了口唾沫,真苦,是真的很苦。
阳光又洒进了少女的窗帘里,她在阳光的怀里回忆起了从前的一天,少女美化了现实,为自己虚构的,最美丽的一天。
那天太阳很大,正午的时候晒得人火辣辣的疼。可少女没有撑伞。因为她身旁有一个我最珍视最喜欢的男孩。少年喜欢被阳光照耀的感觉,那么少女也是。
那时少年与少女相约去书店买书。中午放学,他们便走上了通往书店的道路。
少年走的太快,一直在前面。少女走的也不慢,却只能在后面。仅仅是少年片刻的停留,她与他并肩而立。少年有些不耐烦的说:“能不能走快点”,少女却像吃了糖似地低下头一直笑。通往书室的路并不远,可在少女眼里,她和少年好像走了半个世纪。路上少女不经意地提起,“要买什么书和我说就好,为什么要一起来?”,少年只是淡淡的回应“你蠢,如果我不跟着你你会买错书”。
少年一进书店就猛地认真找书起来。那书店不大,也很旧,却有很多书。老板说她的书店开了很多年,而他也是那家书店的常客。当时少年选书的样子在多年以后还一直会忽然浮现在少女眼前:少年眼睛盯着书架上一排排的书,用手慢慢掠过那些书的页壳。少女站在他身旁,不发一语。两人的心跳声、呼吸声被偶尔的一阵微风带向远方。
未尝世事的少女总是羞怯的,少女眼中的光从来不会被正面投射入少年的眼眸中。少女只会在一旁默默、轻轻地凝望着少年:
少年长得真的很好看,眉眼间都是清隽的意味,眼睛是真的会发光。“他的睫毛真长而且很浓…好想数数有多少根…鼻子是高挺的,嘴巴很薄…”,少女想。
突然他转头望向了我,我们就这么对视着对视着。忽然我笑了,笑的那么甜。他也淡淡笑了,说:“你又先笑了”。
少女立马装作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少年却是一幅漠然的样子。为了缓解尴尬,我立马拿起面前的的一本书。书的封面是一幅风景画。少女指着封面的月夜漫不经心地道:这月亮真好看。然后少年又笑了,很认真地回答到:
“是啊,这月亮真的很美”。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人生之旅中你我皆是对方生命中的过客。少年与少女的故事也在宴席散后告一段落,成为了对方生命中的过客。可是于少女而言,尽管当初的小青涩小懵懂早已过去,记忆中被留下的片刻美好却能恒久存在。
喜欢一个人的感觉真的很奇妙,少女在许多年后也常常会去思考,到底什么是喜欢:你想让他属于你,又想让他自由。想让自己坚持下去,却又因为想到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放弃。想骗自己忘了他,又在转身后开始想念。想要开始新的生活,却又在看到他喜欢的手工饼干后忍不住流泪。
少女最近梦到了曾经喜欢的少年,为了安慰自己,少女想,那是因为对方在想你,你才会梦到对方。可越想少女越觉得是这样的,记忆中少年大概或许也在想着自己,想着我有天送给他的手工饼干,那味道很好,甜甜的,还带着花开的香味。
离别的花
很开心,阳台上那盆茉莉花笑了。笑的清淡,还带着淡淡的香。两种淡融在一起竟也成了一种艳而亮丽的浓。这种浓吸引着许多飞虫前来驻足观赏,同时也吸引了曾海伦。
那些飞虫怎会晓得,它们在索取与依赖的同时,也让别人有了与它们相同的爱好。是的,曾海伦也依赖着他们,索取着快乐。
其实快乐这种东西说来也玄,它存在,却又摸不着。它既能让你欢笑洒脱,也能让你暗自神伤。
曾海伦掌握不了快乐,也只能任它穿梭楼宇跳跃;任它飞上云端起舞;任它窜进小溪戏耍。待它倦时再飞回曾海伦身边,让她枕着它入睡。
但快乐已经很久没有光临曾海伦的枕下了。尽管她向万物无尽地索要汲取,但也体会不到快乐的余味了。
因为曾海伦即将面临别离的苦:飞向另一个国家,开启一段新生活。
很不可思议,曾海伦曾无数次想过离别的感觉:她应该会快乐,因为她有机会继续发散她的愚智,使自己看起来光荣体面;她应该会面著笑颜,因为她有态度继续乐观下去,使新生活主动打开迎接的怀抱;她应该会昂首阔步,因为她有机会将想法大胆倾诉出去,使天空听到新奇的新期许…
曾海伦应该会活的比以前更好,应该不会再思念,应该会忘记从前的悲伤,应该会…
可这毕竟都是应该,对么?
走前曾海伦给好朋友的最后一条qq短信是这样:
“好啦,未来会一切安好,以后会常回来看你的。”
然后她便关掉了qq,心想再也不使用qq—何况还是如此悲凉的qq。
曾海伦突然想起,与所有在意的人的分别,都是在qq上开始和结束的。
小学时,有一个女生,与曾海伦同姓曾。老祖宗的话来说——同姓都是一家人,也是颇有缘分的。她们笑起来酒窝的深度很相似,兴趣爱好也有些相似,她们的关系,一句话来说便是“阔别多年如初识,老至终无悔恨心”。
这句话的前提是,曾海伦有幸与她同游美国墨西哥,从此革命友谊更加响当当的坚固。
接着便是升学初中,曾海伦去了城南,那女生去了城北。后来,曾海伦以为的不可能也成了可能,两人真的没有什么联系了。
两年后,那个女生在qq空间冷不丁地发布了一条动态——或者说,曾海伦偶然间看到她发的一条动态。
“最爱的你们,我要去加拿大啦,以后会常回来看的”
曾海伦突然颤了一下,紧接着大脑飞速运转,回想着与她的种种。旧忆像场瓢泼大雨,在她脑中下个不停,像是要下个三天三夜。曾海伦稳了心神,硬是不让那大雨再下。有些胆怯的不知从何开口。却又坚定的向她发送了一大段话。内容大概是:你这几年过的好吗,应该好吧。你要去别的国家了,祝你未来一切安好……
过了一会儿,又过了一会儿,那女生回复曾海伦了:
“嗯,谢谢。”
这一刻曾海伦承认,她的心凉了。那个刻薄的曾海伦不知从何跳出,开始编撰着一些恶毒的词汇。这时理智的曾海伦也猛的跳了出来,让那场旧忆的雨继续下了又下。
淋过了大雨,曾海伦突然回过神,然后关掉了对话框。
是什么让人们有了距离感,大概是你的漫不经心和我的想入非非吧。
初中的时候,也有一个朋友与曾海伦分别了。
与他的缘分三天说不完。试想一下,6年前的好友6年后重见,该是怎样两眼泪汪汪啊。曾海伦与他曾是幼儿园同学,接着摇身一变成了初中同学。其中再会的滋味真是妙不可言。但要说实话,若没有家长的提点,曾海伦与他确实都记不起幼儿园的事儿了。
倒不说是命运的安排,而是身高与老师的安排,让他坐到了曾海伦的前桌。我们的座位按身高来排,刚刚好,他坐第一桌,曾海伦坐第二桌。从此两人便开始演绎了电视剧里常见的桥段。
或许是“仁慈”的上帝看着他们那么欢乐,便忍着伤心又迅速的将时钟的针拨快了些。
一年过去了,他们换座位了。
换了没多久,他就突然告诉曾海伦,“我要去新西兰了。”
曾海伦记不清当时的心情。只记得放学后,立马拉上她的朋友,去校门口的零食店买了一盒零食,还去奶茶店买了一杯布丁奶茶。
当曾海伦将那一大盒零食送给他时,他笑嘻嘻的,两只手都派上用场了,一只接一只翻,然后顺手拿起一袋撕开吃。他的眼睛里,丝毫没有苦情的光。然后他像想到了什么似的,将手里金闪闪的魔方递给我。说这是他给我的离别礼物。然后在我的印象里他便走了。突然想起奶茶还没有递给他,可他已经走了。最后的最后我毫不犹豫的喝起了那杯奶茶,离别的苦楚,便交由那甜的发怵的奶茶消解,消解至不剩一毫吧。
他去新西兰的飞机起飞前,我发短信给他。他也回了。他说他也会想我的。
故事的结局便是那对话框再也没有亮起。他送给我的魔方也被我拧的七零八落,被我丢在墙角。
而如今离别在即,再回想,我似乎也懂得了一些他们当时的心情。
或许心中百感交集,最后能有力表现出来的只有沉默无声了吧。
换句话说,也只有沉默,才是最好的结局。它不被喜悲豢养,它属于的心情也无人知晓。
有人和我说,他们羡慕我。小小年纪可以出国留学。这或许也不是羡慕,是我的自作多情歪曲了他们的思想,但大抵都是想像我一般出国。原因也是多了又多:出国多好,有面子,国外轻松,海归嘛,吃嘛嘛香……
我也曾和他们有同样的想法。只是那时我不知道,出国意味着你必须经历一段,很多人未曾拥有过的离别的苦楚。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离别就像雨后玻璃窗上的水珠:一颗大水珠向下落,突然分为两颗大水珠。这就是离别,不值得悲伤。水珠纵然别了,却能依旧在不同的地方晶莹纯洁,闪着自己的光,透的清澈。
无论我如何论述离别的苦楚,也显得毫无生气可体会。因为爱与不爱的一直在告别,我们每天也都经历着他人的离别。经历他人的离别时,只觉得略微心酸,当经历自己的离别后,才明白何为真正的苦。
阳台的茉莉花开了,开的清艳不张扬。每天送给我它的清香,像是在宽宥我,像是在祝福我,也像是提醒我,离别的苦楚。
望着那盆茉莉花,我突然想,如果可以写一封信寄给过去的我,我一定会写
“你看那朝晨的茉莉花多美好,在离别的苦楚到来前,再用多一些时间欣赏她们的美吧。”
父母的爱情
苏轼曾在《江城子》中述道:“不思量,自难忘”。初读这句话时便已深是体会。年少时想来这大概是爱情最好的模样——我既不会一股脑思念你,却又在分秒中牵挂你。你未曾将我全部包罗到你的生活里,却又难忘我们曾经相知相识的瞬间。或许记忆中我还是长长的头发,及腰。不用玩笑说出那句“待我长发及腰……”而你一衫白衣,浅浅望着前方的倩影,柔情早已晕染开来。
2017年,8月29日,星期二。
是很普通又不普通的一天。它在七夕节的后面,照理说写这篇文章是毫无道理的。却不是。今天是我父母结婚20周年纪念日。
小时候就常听母亲和我讲父亲与她的爱情故事,可我偏不听。又或是听了,却从来没想记住。长大了一些,我便主动问母亲一些情爱的事情。这时母亲又和我说了她与父亲的爱情故事。我也讨好的记住了。
父亲与母亲,是初恋。相识于大学。母亲本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思对父亲爱的热烈。互相惯着,管着。也擦出了爱情的火花。那时父亲决定去外地发展,母亲深谙又是一剂为爱远走他乡的苦情戏码,却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
多年以后,这段铺了些灰尘的往事被重新提出来,抖抖洒洒,竟还是那么炽热美好。之后的之后,便是有了我。用母亲的话说,苦命中是有了”生命力顽强的调皮鬼”。这时父亲要去考博士,母亲只能一个人工作,供我们家的全部开销。
一年中见到父亲的时间少之又少,两人却仍互相想着对方,真是很好诠释了”不思量,自难忘"。说来也怪,都说越困难的日子越难以忘记,如今想来,小时候那些为浪费一块巧克力而受母亲责骂的事也无法忆起细节了。只记得每一天吃的鸡蛋面很咸,蛋很少,葱很多。
后来父亲北京博士毕业后归来,我就恍恍惚惚的搬家了。也不记得是何时又以何方式坐上了汽车了。只是记得忆中的鸡蛋面,没那么咸了,鸡蛋多了,葱少了。也许还有一霎那,看着我狼吞虎咽吞下鸡蛋面的妈妈笑了。
用妈妈的话来说,这是苦尽甘来。
是啊,同苦后就该是共乐了。我的父母有,尽管经历过许多小吵小闹,却总能在转头的时候想起与对方曾经历过的苦与乐,然后去菜市场买了对方最爱吃的菜,回家继续过日子。我的父母,就是能那么有耐心,将爱放到了行动上,将所有的不安与失落抛到天空,然后仰头只带微笑。突然让我想到一段话:
刚刚我在的城市下雨了,现在雨停了。也许雨停后并没有彩虹,却有空气中蒸发后的小雾珠,给人带来一丝清凉。
现如今,很多人把爱情当作游戏,秉持着恋爱只是玩玩而已这一原则,并不想将自己一生投入进去。于是就有许多人说,不相信爱情。
我却还相信的。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他伸出了一只手,你会激动的伸出两只手。他能包容你,深夜拾起地上被你乱丢的衣服。你那所谓对爱情的汲汲营营,会被一颗温柔的心渐渐环绕,等到夜露凝成,夜晚的白月光会代替所有的不安。那些因为风雨受到的情殇,会在他的柔汤中消失殆尽。你的小任性是生活中必需的调味剂、你的小心机会成为可爱的象征。然后在某一场合,他会不那么浪漫地拿出一个戒指。你笑着说“我愿意”,泪水化成氤氲将故事讲给山河听。毫无预兆的,两个人会突然变成三个人……就这么一直走下去。直到你们的双手发皱,身体躺进了泥土里。
我想,对于我的父母来说,爱是一期一会的事。
物质与爱
妈,我没钱了
“妈,我没钱了。”
“现在就给你转,省着些用,这个月妈妈也吃得紧。”
“妈,我心情不好,想出去和朋友吃顿好的,给点钱呗。”
“宝贝,怎么了?怎么心情不好呢?发生了什么事,能和妈妈说吗?好,马上给你转钱”
“妈,我想买件衣服,价格不便宜。”
“宝贝,你回中国我带你去买,一件件试,挑最好的给你。”
“不,我就是要在澳洲买,买衣服要多少钱啊?你连这点钱都不肯给?”
“宝贝……妈妈这个月已经给你很……”
“够了,别说了,不就是抠门想多存点钱给自己买东西吗?你以为我不懂你?你必须给我钱,这是你欠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了…”
……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对爱的定义产生了新的看法。我理所当然的认为,爱是必须从物质出发的。如果你爱我,就请给我钱。
对父母而言,我是他们唯一也是最爱的女儿。我要求他们爱我,也就是要求他们必须满足我的物质需求,否则就是不爱我。
但爱的本身就是物质吗?我们是否糟了“爱”这个字眼?
这时候我们从爱的本质出发,爱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看法。在我看来,爱就是及时雨,厚实的靠山。爱就是利益,能提供给自己机会与好处。
而爱的本质当真如此吗?
当你降生到这个世界时,就该明白,未来命运的轨迹已经定好,错综复杂的关系线也已经结好。哪怕前路一片哗然空白,也不该踌躇着自己的脚步质问身旁的父母“为何不给自己指明一条直抵罗马的大路”。
前世将死之时的你该多渴望再活一次。而你的父母给了你一次重生的机会。除了感激与报答,你还能去奢求什么呢?我讨厌人们一昧地嚷嚷“父母欠我的,都是他们欠我的”。
“欠”这个字眼太狠毒了,没有人欠谁的什么。哪怕是最爱你的人,他们所给你的爱,也不是因“欠”而予。
为何深谙如此道理的我们,却在面对父母时,仍任性、野蛮得理所当然?
因为我们缺少感恩。
身边的浮华真假难辨。梦幻泡影也如旭日,新且稚。面对新生的执念,我们难以控制,甚至无法控制。若等到执念最后化成虚荣心才后悔,改之难上加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得要在一开始就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呼吸一大口新鲜空气;笑着和父母说早安。认真对待父母烹饪的每一餐;餐后记得说谢谢。感谢每一秒阳光的照耀;享受每一份父母的唠叨。感谢与父母在一起的每天每时每刻,这些小小的馈赠片段会在人生的最后成为一辈子的意义。
其实,物质与爱可是两个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东西啊。
之前我在朋友圈发过一段话“其实我想要的爱根本不是什么高端的口红、奢侈的项链、有牌子的包包…而是能够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一餐饭。”
当初只是写来好玩,可现在我越来越深切的渴望它了。
爱到底是什么
于我而言,
爱是从前妈妈帮我煮的西红柿鸡蛋面,虽然有些咸。
于妈妈而言,
爱是母亲节我写给她的一首小诗歌,尽管那很短。
于爸爸而言,
爱是每天晚上我回复他的睡前短信,就算只是寥寥几句,草草不仔细。
于爱而言,
爱是它的存在本身,尽管它从来都不明白,爱最初的含义。
功利主义与爱
我住的区域里常常会出现些流浪猫。每每遇到它们,我都会盛上家里的水,再装上一捧子猫粮去供它们吃喝。看着它们欢快地吃着,那颗心最柔软的地方——“同情”便划开了涟漪,我心中一片满足。
于那些猫而言,我就是它们在天底下提供饭食给它们的救世主。于我而言,那些流浪猫就是给我行善机会,将我的“善良”展示给大家的工具。我们互相利用着彼此,却也未有丝毫不悦,甚至还乐在其中。这互利的关系同时也让我想到我和我的朋友。当节日到来时,我们都会互相送礼物给对方。比如我买一个一百元的东西,对方必定会买一个相同价位的东西反赠给我。这是一种礼仪,一种披着友谊外皮的交易。正因为这是一桩谁也不赚谁也不赔本的生意,所以友谊才得更容易的维持下去,友谊的保质日期才能更长久。
需要这样维持的同样还有爱情。有人说,”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在爱情中,如果只有一方随心给予,而另一方只是舍命接受,或者只报以对方稍许甜蜜,可以不假思索便能知道两人爱情的结局。爱情于双方而言是平等的,人们怎么能够做到给予除了自己以外的第二个人全部的爱呢?更何况要将爱全部给予几个月或者几年前还是陌生人的另一个人,这任谁都是不愿意的。因为这听起来太傻,不划算,要是真做起来,大家也不会夸你多痴情,只会觉得你人真是愚笨。所以几乎没有人会去做这些,就算有那么些大胆尝试的人,过后的定会陷入深深的懊悔中。所以爱情里,“互利”的存在也是必要的。
我时常喜欢这么说——人往往是这样一个模样享受着现在的生活:利用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或者对过去回忆的怀念,维持着当下生活的继续。这种我们和过去与未来的互利关系,十分奇妙,却有时也会让我们忽略了当下。就像你在每个深夜里怀念某个人,在每个充满诗意的月夜盼望着某人,但同时也正在忽视那个正在爱着你的人。
你之所以觉得自己不快乐,不是因为你的过去多么辉煌,亦不是因为你的现状多么窘迫,只是因为你正在接受着默默无声的幸福。那幸福很轻,就像春天的雨滴。只会去润物细无声,且风过了无痕。你与当下的关系—与当下那个正在爱着你的人的关系,也是一种互利的关系么?
是,却也可以不是。
仔细思考下天底下真的有纯粹因爱而单方面给予的关系么?有。世界上每个母亲的爱,都是单方面给予并发人深省的。就拿我举例:母亲提供给我好的物质生活,让我不愁吃穿,不用担心贫穷的降临。母亲也给了我合适的机遇,让我拥有比常人更多几条的选择。母亲照顾着我的衣食住行,让我安逸的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相反的是,我仅仅接受着这一切,放纵着自己尽情索取着这一切。在我眼里这些都是我应得的,而回馈给母亲的是永远的无声。是的,我甚至连一句“谢谢”都懒得给予她。这是种毫不对等的关系,不公平到没原则。但我们双方却都乐享这种看似名为“互利”的关系——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于是我常常问母亲为何她要对我如此地好,回答我的往往是同一个答案“因为你是我的女儿”。起初听到这答案只觉得母亲在敷衍了事,可深深思考后便不难发现这答案里包含着多么简明扼要的爱,不带肉麻的话语,不贴世俗的物质,却又能深深镶嵌在人肉里,着根后肆意生长,结出的爱果味道香甜。这是女儿与母亲间互利的关系,却也是极其纯粹的,一方无条件爱另一方的关系。
我在喂养流浪猫时,的确有时在想”此举可以凸显我的善良,对生命的热爱”。但若对生命缺乏爱意,我连去想的心思都不想花费,又怎么会去喂养流浪猫?我与朋友间互利的相处模式,若没有对彼此的爱与信任、甚至对”友情“的爱做支撑柱,两人拙劣的演技时刻都能被对方拆穿,又何来下一次“互利”的机会?爱情里的互利关系难道不是另一种势均力敌的甜蜜吗?我爱你—-但我也爱自己,因此我索取我应得的,我回报以我应给予的。
所谓种种看起来与功利主义挂钩的“互利关系”,其实本质上都与爱相关啊。
友谊与情谊
来悉尼已经有八个月了,和最好的朋友分别也已经有8个月了。还是会偶尔偷翻她的朋友圈,或者刷刷她的微博——想知道她过的怎样,想看看她的美好生活,想品品我们的回忆。刷微博的过程中看到一段话:
“友情这个东西已经被世人捧得太高。其实,它跟永恒没有太大关系,换了空间时间,总会有人离去,也总会有更与当下你心有相通的同伴不断出现,来陪你走接下来或短或长的一段路。所以,不必念念不忘,也不要期待有什么回应,你要从同路者中寻找同伴,而非硬拽着旧人一起上路 。”
觉得写的不错,便自然的收藏起来转发给她。转发的过程没有丝毫的犹豫,转发后心中也没有一丝波动。大肆幻想着她的面,应该有些倜然。
然后她突然回我——“所以你又要在深夜伤感了吗?”
我突然脑子一白,意识到自己真的做了些什么后突然就笑了,手指轻盈地在手机上摸索,点开了“语音通话”。我与她便开始了八个月没有进行的“互诉衷肠”。
那一个晚上我们聊了很久很久,好像从上个世纪聊到了这个世纪。尽管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尽管不再存在于对方的生活中,却依然拥有着聊不尽的话题,拥有着同样的笑点、同样的悲伤。没有回忆的铺垫,只是互诉如今生活的点点滴滴,便让我们间淡了的线又重新恢复了颜色。
我想这大概就是最棒的友谊。
它一直存在,就像那红枫,尽管会褪色枯黄,却仍能在某一注定的时刻重新着上艳色。
聊完后我躺在床上发呆,放歌。歌曲循环播到《仓颉》
“——多遥远,多纠结,多想念,多无法怀念。”
“疼痛和疯癫你都看不见。”
“想穿越,想飞天,想变成造字的仓颉。”
“写出再让你我见一面的诗篇。”
不知怎么的想起了与她的过往。
我非常相信星座学说,她是狮子座,我是白羊座。星座研究上说我们天生一对,相处起来对彼此绝无二心。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进初中的第一天,她傻愣地跑来找我,小心的说:“我们以前在电梯里见过的,你还记得吗?”那是我呆了几秒,霎那过后我哭笑不得。可心底的天使又催促我撒了个善意的谎,我笑嘻嘻的,大声嚷嚷:”当然记得啦,我没想到你也还记得啊!”然后她像解放了天性似的,大喊着“太好啦,那我们就是朋友了。”当时我有些欲言又止,却还是报以微笑。
于是我们便真的成为了朋友。成为了一对“不明不白”的朋友。
接下来的生活如同电视剧一般,原本陌生的两人忽就相识相知了。一步步了解后摩擦产生了更深的友谊,那友谊美好得如蓝天里的白云,纯粹且洁净。
两人一同去奶茶店,把自己的吸管插进对方的奶茶中,笑着说“我发誓我只喝一点点”,却呲溜将对方的饮品喝下一大半。
两人一同去买校外小吃,用攒了许久的零花钱逛校外一条摆满地摊的街。
两人一同去看电影,却在电影中途一起睡着。后面被片尾曲吵醒,同一时刻睁开眼看着彼此放肆的笑。
两人一同在一张床上睡觉,双脚犹如藤蔓与干般相连相缠在一起,被褥总是被不公平的分配。
两人一同去旅行,在柔软的沙滩上留下足迹。用食指在沙滩上绘出一幅幅笑脸,写下彼此的名字。
电视剧为了吸引观众仍会制造些悲剧,而现实的悲剧也一直存在。
我与她也有过争吵争锋,那次冷战持续许久,规模大到将共同好友都牵扯了进去。无论多少朋友劝都不听,两人都颇有默契的如那未为五指山所压的孙悟空般顽固。顽固着自己不起眼的骄傲,顽固着可笑的尊严。
其实我们都在等,等待着对方先瓦解自己的顽固,等待着一层台阶让我们从岌岌可危的悬崖峭壁上踏下。可是等了许久许久,那层台阶却仍未出现。
谁也想不到,最后瓦解这坚硬顽固的居然是一杯奶茶。
那天我去买奶茶喝,店员告诉我我想买的香芋奶茶卖完了,只有香草味奶茶。我说也好,但依稀记得谁喜欢喝香草奶茶。我捧着这杯香草奶茶进教室,迎面碰见了她:她将眼珠子使劲的往上瞪,又立刻转了一转向右瞟。身体整个向右倾斜,想与我“擦肩而过”。
奈何我俩体积太大,轻轻相擦也变成了死命摩擦。谁也不愿让谁,都拼了命的朝前面挤。最后我们都使出了最大的力,成功地突出了对方的重围。而那杯奶茶也很不合时宜地扑通掉到了地上,塑料杯顿时破了一个大口子。那甜腻的液体瞬间喷涌而出,与脏的地板融为一体。香草的香味顿时散发出来,幻成丝丝轻烟飞向天边。她一脸吃惊,而我则是一脸气愤,心中的那口恨再也藏不住已然要爆发出来,我紧闭的嘴唇几乎要张开时,她看着我说:“这是你特意为我买的香草奶茶吗?
”我一愣,却又不经思索的回答“是”。突然我们就笑了,她帮我递了纸巾和我一起在地上清理奶茶。
“你怎么那么傻呀,都和你说了很多次,走路要看路,你害得我连奶茶都喝不了了。”
“还不都是你!我刚刚要给你你却一直挤我!”
“我这不是……忙着去厕所嘛……”
那天晚上我胃口很好,吃了两碗饭,很久以后我们再想起从前的那段故事,只觉得天真美好。谁也不会去想到底那杯奶茶是给谁喝的,谁也不会去想谁到底要不要去厕所。
其实所谓友谊,也不过只是一瞬间的利益。当我们愿意深刻认识一个人,愿意用全部的包容环绕他,那便才成了情谊。很深很深的情谊,见不到底,触之不及。
很幸运,我与她之间不仅有友谊,还有更多的情谊。这情谊支撑着我们的从前,让我们于滚滚乱世中寻得一憇泠冽甘泉;这情谊支撑着我们的现在,让我们于花开之时领略它的烂漫;这情谊支撑着我们的未来,让我们于迷茫无措间抓住一丝光明。
情至深之时,无谓爱与愁。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展颜颔笑,轻轻低语:“今天风轻云淡,你一定也感受到了”。
那道名为爱的彩虹
故事的最开头,天地刚形成,一些人便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道彩虹。我便想成为那些人的“其中之一”。一直幻想着有一天,属于我的那道彩虹悄悄降临,然后轻吐丝清香敲两下门提醒我它到来了。在那时,我便拖着我的大麻袋,提着一捆大麻绳,偷偷地抓住它。然后将它藏在我的衣袖里、藏在口袋里、藏到我的枕头下,藏到除了我以外没有人能发现的地方。
从小爸爸妈妈就告诉我:“做人不能太自私,要顾着别人。”我一直记得这句话,可是在抓住彩虹这件事情上,我没办法做到大度,我没办法将我的彩虹分享给别人。
寻彩虹的这十五年,我找的地方换了又换。之前便也没想到从北半球换到南半球了。澳洲的彩虹并不多见。要知道,中国的彩虹仅仅能让我觅几眼,而澳洲的彩虹竟是吝啬到连觅几眼的机会都不给我了。每每下雨后,我都会满脸期待的推开窗子,然后伸着头望了又望。只可惜回馈给我的是一阵阵寒风,加上一个刺鼻的喷嚏。澳洲的天本并不算冷,可一下了雨,那天就变冷了。照我说,那是老天爷在俯瞰人间的悲惨炼狱。当悲剧聚集到某个程度,便要降下那雨洗刷人们身上的污浊气息。用刺骨的寒来提醒人们“该醒醒了”。或许雨,本身就不是个美好的东西,不是么?
尤记着那是一个下雨的寒天。在我左脚刚踏出火车的一刹那,滴滴冷又刺的小针插进肉里的感觉便席卷而来。那感觉真不好,像是一种骚乱,像小时候被同伴嘲笑般的骚乱。
我撑起伞,像往常一样朝家走去。这就是我的生活——我那平淡无奇、始终如一的生活。原以为逃到国外来的我能过上与众不同的生活。到头来再看看,其实这生活的轨迹倒没怎么变,滋味变了些,却也没想象中那么甜。因为你逃离了家,所以孤独会更深的缠绕你。雨如庞山阔海之势尽情地落坠着,街上的行人却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或仓皇奔跑,人们都成群结队却孤零零的走着。等交通灯时,我双目也如往常般失去神采,灰溜溜地望着对面的路。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这破灯快变绿,我要回家。
也就是一晌眼,耳朵旁就响起了一首熟悉却叫不出名字的英文歌,欢快的旋律在瓢泼大雨中笨拙地舞动着身躯,就像马戏团里画花脸的小丑。那么愚笨,那么可笑,也那么可怜。周围人的视线被一刹那的吸引,我转过头瞟了一眼,又慢慢转过身看向那旋律的发源地:那是一个女孩,大眼睛、高鼻梁、金色的头发……无一不显示着她是澳洲人。她全身湿透,水顺着她的头发往下落,把睫毛、脸颊、嘴唇都打湿了,顷刻间又散到地面与泥土作伴。她似乎很冷,拿着手机的双手在不停的发颤——或许说,她的全身在发颤再好不过。手机里响起的旋律还在不停地在天空中飘着,看起来那么空灵。人们都在看着她,却没有一个人去帮助她。
没错,这个时候,我的善良开始“作祟”了。善良不停地告诉我:“你应该去帮她,你必须去帮她。”可我的行动告诉我:“给一个帮助的理由吧,凭什么,为什么要帮助一个外国人。你忘记有些外国人怎么对中国人了吗,你忘记他们说’chink’时的嘴脸了吗?”你给予别人善意,谁可以将善意回报给你。这时,欢快的旋律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那首Michael Jackson 的《we are the world》
脑中充斥上来的只有几年前的一天,我们在英国奶奶的房子里唱这首歌,爷爷奶奶和我们一起唱的情景。只有那几句歌词“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
那就让我再无畏的善良一次吧。我叫住了她,和她说她可以与我共撑一把伞,如果她不介意的话。很高兴她不介意,我们一起撑着那把伞,朝路的对面走去。很巧的是我们的家在同一个方向,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路我们可以一起走,没有人会被淋湿。路途很长,我却感觉很短,短到仅仅被几个“thank you”囊括住全部。快到她家门口时,雨停了。雨后清新的空气飘散到人们的鼻腔里,那感觉很好。突然我又嗅到一丝无名的气味,那有些熟悉,但那到底是什么,什么东西出现了?那个外国小女孩突然大喊一声——rainbow。我猛染抬头望去,是了,我找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东西。这时我望向那个女孩,她的眼睛里有彩虹,清晰又明亮的彩虹。她到家了,推家门而入的那刻还在不停地朝我鞠躬,嘴里还一直念叨着“非常感谢你”。我露出牙齿笑了笑,也朝她鞠了一个躬。回家的那条路变得格外好走,我也将伞收好小步走着。低头是青青草在轻酌新露,抬头是一道虹在绽放光芒,这或许就是美好的意义。你给予善意,彩虹和青草会将善意回报给你。
到家的那一刻彩虹忽然不见了,我却也毫无沮丧可言。奶奶从狗叫声中得知我回来了,便快步走来迎接我,她拿着一块毛巾,小心地擦着我的头发。爷爷连忙接过伞,递过热水,急问我有没有淋湿。这时,我又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了彩虹。噢,彩虹先生,你瞒了我好久呀。
哪里会有如此巧合的彩虹,我一直寻找的彩虹,不过只是我眼里的那份鲜艳色彩—因爱而绽放的,彩色的光”。
渺小的伟大
悉尼住宿家庭里的爷爷告诉我:在他16岁的时候,他遇到了奶奶,当时奶奶14岁。奶奶一见他就笑,笑的很甜很甜。“就像傍晚那片云彩一样”爷爷这么形容奶奶的笑容。就是因为这一个笑,爷爷沦陷了。奶奶在旁边呵呵地附和:
“他见到我的那一刻满脸通红,话都说不清楚,只是一直重复着一句话——你好、你好……我走到他的身前想靠近他一点点,可他却一直往后退。从那刻开始我就爱上他了,他是那么的可爱。”当时没有通讯设备,于是他们只能写信给对方互诉情长。一封封信的写,写到他们结婚后才发现信已经有足足一榻桌那么高了。
现在他们已经70岁,已到古稀之年,五十多年前的点点滴滴却依旧历历在目。在他们身上时间就会过的很快很快,因为他们足够快乐,足够幸福……足够记清楚对方的身影,还能在黑夜中做彼此的路灯,将对方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遇到这跨越半世纪的爱恋,我只能感慨:真好,他们都还没有遗忘对彼此的爱。瞬间容易,长久艰难。真正的长久是不计得失的,付出却倍感幸福。并且延伸这个“付出”,将它变为自己身体中的一种习惯。就像冰箱里的纯牛奶,每天我都会把它拿出来,在睡前喝下一杯,缺少就会感觉遗失了什么。
这一部分,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部分,每个人身体中的一部分,无法被冠名的一部分,它渺小却也伟大。
对书的爱
很多比我小、与我同龄,甚至比我大的人都在问我“是如何写出强有力又触及人性心灵的文字?”通常回答他们的只有三个字——爱上书。
多看书——且要看文学色彩浓厚的书。不谈那四大名著了,不同国家的名著文学也要更深的接触。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读书,读外国名著。如高尔基的《在人间》、莫泊桑的《一生》、小仲马的《茶花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很多人认为这不适合一个小学生来读,但事实告诉我,这适合。正是因为这些名著,让我第一次产生了对“美”的印象,以及第一次明白了“悲剧”的形成。所以我遇到事情的感触会比同龄人更多,而心底也会更柔软。至于中国四大名著,我早在小学三四年级看过它们的简装版,在接下来的六年级我便重新接触,六年级重点接触的还有《儒林外史》。
上初中后,我重点看鲁迅、老舍、朱自清的书,也会在闲暇时间再重温之前看过的名著。我特别喜欢鲁迅的书,便深入了解了他及他的著作。得知他在日本留学过后我对日本的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初三的时候,那本《罗生门》开启了我的日本文学之门。接着我开始接触太宰治、东野圭吾、村上春树、川端康成等人的作品,心中感触三三两两。再往后,我读了那本美国人评日本人的书——《菊与刀》。
前一小半生,我一直执着于对外国文学的探索,如今我才明白,其实中国的文化也是博大精深,尤其是四书五经,是文学文化的重中之重。还有那本《红楼梦》,更是能够被誉为“人生之书”的著作。
当然,在闲暇时间我也会去读读江南、刘慈欣、唐家三少、匪我思存的书。尽管它不是很正式,却也可以这么说:这些书的某些段落,是充满哲理的。
再说,我真的不怎么喜欢看狗血的玛丽苏文(小时候接触过)因为那文字空有好皮囊而无骨。娱乐之时可以看看,但遇上大问题时……没有灵魂的文字注定得不到青睐,或许说——注定只能得到大众学生的青睐。而一种文字,如林清玄、史铁生的文字,华中透着一股子实,看完你会被震撼,这就是文字灵魂的力量。而不是只有那百部华藻,内部空洞不安。刚刚看了好多好多高考作文,感觉自己写作的弊端和那些高考考生几乎一致。就是极度想卖弄自己的文采,用些生僻字,这些文字华而无实的质感统统只会被有知识的人们称为:幼稚的无知。看得费力难受,而真正好的文字会让人有接着去读的欲望,它可能少华丽,却多实在。这些文字却没有。还有一种通病,就是“执着于对黑暗社会的鞭策”。这很愚蠢,当你没有到达某个高度时,就别妄自写些这东西。你总要明白,写作要来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若是你的文字与你的生活一般黑暗,那展现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呢?
说实话,不阅读大量的书籍,不接触不同种类的文学表达形式,不在平凡中汲取小规模的灵感,是写不出来有灵魂的文字的。现代人的浮夸终究是难以根治的恶疾:总以为我在网上抄抄能抄出一片天;看过某书的热评与简概便算读过这本书了;掌握几个需有名词便无限卖弄;以政治为名大幅度吹捧己身的高境界思想,用自己的愚蠢思想定义真理,谈论着和平演变却遭遇它且不自知。而这种浮夸还能使人矛盾化,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写出来的文字都充满戾气。正如我,我的文字在一方面来看是“野性的狮子”。这是因为经历不够,思想不够成熟,没能掌握“忍”的核心。唯有你静下心来,才能写出充满爱的文字,赋予你的文字更深一层的内涵。
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这些只是我个人的愚见。简而言之,多读书、读好书、热爱书,才是能写出充满灵魂文字的要点。希望范本写作能脱离群众,毕竟在我看来,自由汉字的表现力才是最大的。
吾日三省吾身,成为更好的自己,写出更好的东西,更加热爱书,让更多人开始与书坠入爱河,是我在往后生活中想要的。
一封家书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好!
当我终于决定写这封信给您们的时候,笔尖却在纸上停留了很久……该何从下笔呢?我有些迷茫,有些失措。也不记得有多久没能和你们好好说说话,也已不知有多久没能好好看看你们。每天上学、放学;你们上班、归家,这周而复始的日子循环往复着,我们都在忙碌中渐渐失去了对彼此的关心。来不及道声早安,同样也来不及说出那句再见,便匆匆转身离开。但我该是很爱您们的,有多爱,或许是无声的爱罢,那大抵也不配被称作爱,因为爱是该开口才珍贵的。
于是我想写些东西,要写下这封家书,给你们,向你们诠释我无声的爱。
记得您们常和我说“人生就好似一列火车,途中所见的万物都是鲜明的。或许有好的景物,亦有坏的景物。不同的时间着有不同的风景,有着不同的精彩。”从前我总是不信,我不愿意去接受所有坏的事物,我抗拒它们,想毁灭它们,可它们却来的更加猛烈。于是我被伤害,也曾不仅一次看不开觉得生而为人真是苦难。可现在的我明白了之前那些话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好是坏,我都会去欣然接受,再慢慢转化成享受。享受每一次上天给自己的困难障碍,那些都是生命的馈赠。
您们对我的良苦用心永远那么甜,之前我不懂它的真正滋味,现在我好像懂一些了。您们能原谅我吗,原谅我的长大太慢,原谅我的彻悟不快。
还记得小时候,我在树底下埋的木盒子,里面有张小纸片,写满了对未来的期望。每当看到那张充满希望的纸片时,您们都会和我说“要抓紧时间,此时的努力,将来才能有收获”。时光飞逝,在不知不觉中,在与时光一次次赛跑后我或许能够追上它的脚步了。我已经展翅高飞,脱离了原来的那片湛空了,而您们,却在光阴的催促下,两鬓悄然变白……您们终究没有跑过时光。
记得某天我们在凉亭里坐着,您们突然就撑开了伞迈开了步伐。为什么这样子,雨还没停你们就要走了?我一遍遍问你们,也一遍遍问自己。
“别怕,爸爸妈妈只是去办些事情,你能等雨停了再自己回家吗?”
“我能。”
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看见我的成长,不仅仅是我的肉体,更是我那日益成熟的思想。
爸爸、妈妈,感谢您们能倾听我的一切。
爸爸、妈妈,女儿永远爱您们!
爱您们的女儿
2017年十二月三日
微信中成长
不知道怎么了,从2017年下旬开始,我就决定不再深夜感性了,所以才会给大家一种错觉——觉得我彻彻底底的长大了。其实我没大家想象中的那样成长的那么快……以前发微信朋友圈都很随意,想发什么发什么,秀生活的内容也时常存在…但渐渐地我会删去那些没有一丁点营养的内容,渐渐地我会在每次发朋友圈时都深思熟虑。因为很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加了我的微信,这让我受宠若惊,也让我恐惧害怕。他们会想看到我发什么呢?想看我发那些有见解的文章、正义的说辞、正确的价值观?
当和爸爸的朋友们一起吃饭,饭桌上叔叔伯伯都在夸我长大了。说因为我对00后印象改变时,我又一次害怕了。其实我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懂事,并没有那么有思想。很多次,我想要去发一些毫无营养的东西,纯粹为了炫耀而炫耀的内容。都在我点击发送那一刻被我彻彻底底删除了。在那时我会去想“当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看到这一条朋友圈,他们会怎么想?”接下来一连串的肯定句便出现在脑海中:
他们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们一定会觉得我可笑;他们一定会觉得我物质;他们一定会觉得00后有些不可挽救,身上的恶疾如孑孓流动……考虑到的评价越多,久而久之,我便会去自动过滤掉那些物质的浮华了。这非常好,当省略去你为了伪装自己而遍布全身的那些虚无时,你就真的会发现,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不因为一时的拥有而自喜,不因为没有买到心爱的东西而大发雷霆,不因为父母给予的优渥物质生活而骄傲,这不就相当于“不因物喜,不以己悲”吗?再现实一点说,一直喜欢秀生活的人,通常会被讨厌,被人认为拥有“虚伪到极端的辛福”。
这就要感谢叔叔阿姨们莫虚有的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懂得了那名为“害怕”的东西。
我发现我很久没有说脏话了。
以前的我真的有些“脏话连天”。或许是打游戏养成的不好习惯,生气的时候就喜欢骂一句。
同样也是考虑到大家的感受,如果我继续说脏话,这影响是非常不好的。所以我都没有再说脏话了。这同时也要归功于朋友圈的各位。试想一下,当你在前辈亲朋好友面前展露你不好的因时,你得到的果也会是不好的评价。不可能有人不在意所谓的果,这只是人们不能承受重量时郁闷而感发的大借口。
以前的我动不动就喜欢在微信朋友圈上诉苦。我想告诉大家我过的多苦,我的辛苦无人能比。可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即使你说出来了苦水也只能自己咽,如果硬要将不堪的自己展示给别人,那么收获到的最终评价只可能是“矫情”、“以为只有你苦吗谁不苦”……没有人会同情你、可怜你,他们只会拿着你的苦作自己的乐。勉励着自己、安慰着自己,找出一些大道理——有人比我更加苦,我还能活下去。而讨厌你的人更是会喜上加喜,欢喜的不得了。
以前的我并不是一个乖乖女,可我发现,现在的我却在慢慢的变成一个乖乖女。我会主动找一些有知识含量的微信文章阅读,还会去关注亲人的生活。人是真的会变的,蜕变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个人看事情的角度变了。而力量大到能颠覆人所有思想、所有自我的,是挫折。当你遭遇到某些挫折时,就会自卑到极点,从而看透很多东西。或许我经历了我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挫折吧,这促使我长大。而另外促使我长大的一点是愤怒。同样的,当你愤怒到极点时,你就会成长了。因为极点过后会是一段长时间的冷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停的发现,也会不停的问自己“我刚刚为什么要生气?”接下来是疏解愤怒,当愤怒消散后你会得到新的人生感悟。最能促使人长大的是不堪的回忆。如果一个人的往昔过的糟糕,像是阴暗角落里的泥泞般挣脱不开,那么这个人便会走的更快。因为他拼命想。摆脱从前那个懦弱、胆怯、卑微的自己,他就会拼命的走,拼命的走。或许只走过几十秒,他便成长了。
在微信中成长,最主要的是靠朋友圈的那群人。其实最根本的道理就是:当你想要成长,不妨去多交些有益的朋友,多见识大的场面,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对2018年的希冀
希望每天都被晨光唤醒,起身就能饮下一杯暖暖的豆浆。当滋味深入喉时,淌入肚中能帮我叫醒慵懒的器官。
希望能认真对待每一餐饭食,吃到八分饱。不因快乐与烦恼暴饮暴食,不因生活灵感的匮乏而茶饭不思。虽说人是肉而非铁,饭这种东西确实必不可少,减肥这一大业,就用一生来完成。
希望能自律,学习是自己的事,而非他人。为自己而学,成果自然也属于自己。不说高效率的完成制定的计划,起码要按时完成,且少有纰漏。要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走的每一步都包含自己的希冀。要做自己喜欢的正经事,要大声说出那句“至今为止我做的所有事都是我想做的”。要思考自己的未来,既然还有时间,就去把幼时遗弃的画画重拾,朝花夕拾却为时不晚。要坚持读书,书是治愈一切伤痛的良药……
希望能成为温柔的人。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坏脾气,切勿因小失大,对世界善良,再善良一些。
希望在黑暗的冬天还能找到那一株幼苗,待春风到来时,约上三五好友,提上床前的小桔灯,在宁静的夜里,在阳台的躺椅上,悠悠地数星星。一颗、两颗、三颗……数到我们都睡着,数到快乐已成永期。
希望在眼泪忍不住的一瞬间,有张纸巾在身边。
希望悉尼的天别再那么阴晴不定了,一会儿夏天,一会儿冬天。呆在这的人们都被逼得“举棋不定”了。
希望一切都能刚刚好,下雨天和太阳天都善于察言观色。友谊也如木桌上的清茗,纯粹得刚刚好。
希望所有在意我、我在意的人,都能在呼吸到早晨的第一口空气时,满怀笑意。
希望每一个认真又勤劳的灵魂,都能欣喜的迎接新的一年,不带彷徨,没有失落。每个勇敢且善良的人,都能被善待尊重。希望人人都可以说出一句“生而为人,我很幸运”。
好的,不好的,好坏参半的,都已经过去了。人生第一个,也是最后一
个2017年要过去了。从现在开始,开始收拾行囊,说声再也不见,然后带着些留恋的转身,踏上2018的征途。
后
每次读到《冬日晨曦》这一部分,我都会在内心感慨:从前的曾雯歆,那个内心渴望诠释爱的我,真是美好且温柔呢。
写《冬日晨曦》这一部分时,我刚好考完中考,正准备前往澳大利亚悉尼留学。
那时我十五岁,面对人生的第一次“远征”,内心期待也彷徨,但终是彷徨更多的。所以不难发现,那时候的我,善于体验、描绘“爱的光芒”,因为唯有爱能驱散彷徨。如果年少离家的苦闷,与在异国的乡愁是冬日,那么那时候我内心对“爱”的理解,对“爱”的热爱,成为了温暖冬日的晨曦。
这份对爱的理解、热爱,在四年后的曾雯歆眼里,虽然稍显稚嫩,但也不失可爱。
希望大家能以宽容的目光,看待那时稚嫩的曾雯歆,试着体会她的纯粹,试着尊重一个十五岁少女内心对爱的向往。也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时期的她,因为她在未来的成长与改变,可是说是“扣人心弦”,“天翻地覆”。
成长的文章4:我们一天天在成长
文/武志强
我们一天天在成长,以我们不愿意的方式成长,这就是存在,我们不能选择的存在,其实,这正是我们走向成熟所必须的经历。有的时候,我并不看重努力,因为努力也可能就是一场空无,有的时候,我很想让自己无所事事的空闲,但是过后再想想,我们并不单单是在经历时间,并不仅仅是让眼前的时间匆匆过去,实在的我们是在经历自己的生命,是在让自己的生命逝去,想到这一点,内心不禁有一定惶恐和骇怕。
难道一生就是要这样挥霍过去吗?当然不应该这样,我们还应该努力上进,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去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至少以自己的身份温暖一下周围的人心。我们在一天天的长大,每一天都在告别过去,暂时的一点空闲能让我们欣赏人生,欣赏周围的风景,放松自己的心态,做到心明眼亮,更好的去把握未来的日子。
我们一天天在成长,说到这一点不免要有些伤感,因为成长还意味着老成,成熟意味着衰老,意味着脸上的皱纹和头顶的白发,意味着蹒跚的步履,沧桑的心态,就连目光都有些迟缓,眼神有些阴翳。我们会这样变老的,但过去的年轻真的好,使我们向往,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再也回不到十八九岁的年龄了,再也不会那样满怀的憧憬和神往未来了。经历了破灭,才知道失败的滋味,有过所谓的甘甜,才明白痛苦的沉重,这或许就是每个人的人生。
冬天过去就会有春天,年年都是这样的,年年都是这样的轮回不已,但人生的春天只有一次,很难有第二春,正因为此,只要想到春天,只要经历着季节轮替中的春天,对自己生命的春天就会充满了回忆。但明明白白的过去的就已经过去,再回忆也是回不到过去的,也是一片枉然,我们所能把握的只能是今天,是此刻,即使生命有一大把年纪了,依然在阳光中能感到自己的生命在成长,就像路旁的树一样,默默无声的成长着,仿佛自己还像年轻时候那样,真就有了一种向上的力量。
这当然是一种美好充实的感觉,我也喜欢这样的感觉,哪怕它是稍纵即逝的,是那样短促的,似乎不仔细把握就会从眼前一闪而过的消失,但是,如果在冬天,在这样的季节还能体会到生命的一种生长,毕竟还是喜悦的事情。如果是春天的话,这样的喜悦或许更多一些吧。对于喜悦,是要悉心珍藏的,慢慢品味的,这样才能长久享受到它的滋味。
我们在一天天成长,在一天天的成长中告别昨天,告别昨天的自己,走向明天的自己,但愿这是一场无悔的人生,无论任何时候回首,都能无怨无悔,走完自己并不平静但也无憾的人生,走完自己虽平凡却也并不平凡的人生,因为每一场平凡的人生里也是充满了波澜起伏的情景,让回首者的内心充满了一番感慨和叹息。
成长的文章5:“放手”与“牵手”
文/孙依婷
在成长历程中,我与母亲之间有过一场扩日持久、难舍难分的“争斗”。主题是:牵手,还是该放手?
年岁渐长,我想脱开妈妈的手,去走自己的路。反之,妈妈则总想牵着我,多走一段人生之路。我们俩为了是“牵”,还是“放”的问题,可以说是纠结过无数次。
最终,在现实的伟力和光阴的飞逝间,母亲也终于不得不选择了妥协,选择承认——人生这场逆旅似乎是无边无垠的,谁也不可能一辈子守护谁。我赢得了“胜利”,坚决扞卫了自己的独立精神和自主权利。回首看去,这场善意的“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颇耗精力的拉锯战,弄得双方都精疲力尽,疲惫不堪,也给母亲带去了一种“娃长大,不要老爹老娘”的失落感。
如果说,我是本场“战争”的发起者,那么,我并不后悔这个决定。人生在世,不破不立,所谓成长或是蜕变,注定要在失去中才能有所斩获。
回眸四顾,细细体察,暗暗揣摩,诸如此类的纠葛,并非个例,并不鲜见。有形形色色的主人公,演绎着相似的故事架构。
遇见一真人真事:公司招聘员工,一个稚气未脱的应届毕业生前来应聘。或许是初出校园的缘故,他身后还跟着惴惴不安的父母,聊以陪同。应聘候选人队伍缓慢地挪动着,一丁点一丁点地缩短距离。男孩的父亲等得心焦不已,终于忍不住走到面试间的玻璃门前四下张望,左顾右盼。这一反常的举止,立即引起了公司负责人的注意,并责令人事经理去了解情况。原来是父亲“牵着”儿子来参加面试,可想而知面试还未开始就已彻底搞砸了。
此后,有意与数位企业家朋友谈及这一话题,想知道他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
“可以尝试着让他实习。如果不给他尝试的困难,我很怕以后的孩子们几乎都是由父母陪着来的。”
“不管怎样,应该给他一个机会吧。我们应该给每个愿意劳动的人、想实现自我的人一个平台。”
“不能仅凭父母陪同面试,就把对方看作是无能者,还是要综合地去评价吧!”
听了这些话,我内心涌动着深沉的感动,为他们的宽容、友善,更为当今社会的多元与开放。谁都有年轻得如同一张白纸、璞玉无华的时候,愿意在白纸上画下重要的第一笔,愿意花费精力,雕琢一块良莠未明的璞玉,真是一种可佩可敬的胸怀。
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完整而独立的成年人。走上今日的街头,处处可见成人的躯壳里勉强装着一颗未长成的、原本应属于青少年、甚或是儿童的心。用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话讲,就是在成年期的生活里,他们依旧牵系在母亲的围裙带上。
毕竟,人的宽宥和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初出茅庐,初出校门,初入社会,初在岗位之时,大家可能会给予一定的包容和理解,重头开始的概率也很大。这也不失为年轻人的一种幸运。
可如果把幸运当做幸福,不思改进,不思成长,不思变通,紧紧抱住残缺不全的人格与心理状态不放手,紧紧缠绕在父母的围裙带上,死死地躲藏于父母的掌心,那么,命运终有一天会不留情面地亮出残酷的底牌,令人撞得头破血流,无处可逃。
成长的文章6:成长·岁月
文/高欣予
成长的岁月像流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不知不觉中,又到了一年中的变更时期。在每一个和我一样的孩子的身边,都有快乐和烦恼灌溉着我们的成长。
快乐与烦恼永远是两个不离不弃的灵魂,它们互相照耀。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希望烦恼留在身边,他们只要快乐,以为没有烦恼,快乐就会永远伴随在身边。也有的人觉得世间并没有快乐,命运时时都在捉弄他们,脑中充斥的烦恼让他们不能去想像快乐的模样。可我却不这么认为,造物主创造了事物的两极:光和暗、黑和白、正义与邪恶……只有快乐和烦恼同在,才能有一个无悔的成长经历。
成长中的快乐,错过了吗?匆匆忙忙地过了一年,当零点钟声敲响,我又长大了。数数过去一年开心的事,一开始还真想不起来。再仔细想想?有了!参加学校的军训,真有趣!学校组织去秋游,玩得好高兴啊!还去看了演唱会,那场面真激动人心啊!还有我每次做作业,速度总是比其他同学快一倍,别人都还没有做完,我已经在看课外书了!还有竞赛得奖的时候;交到新朋友的时候;节日收到礼物的时候……认真想想,就这么短短一年,我的成长记录上就增添了这么多亮闪闪的星星。这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就能学到的文学知识,也不是在奥林匹克数学中能领悟出来的解题思路,这是像糖果一般甜的快乐。我还有不服输的倔强,还有调皮的叛逆,在成长中神采飞扬地追赶成长的脚步,紧握住璀璨的年华。想到这里我咯咯地笑了起来,原来成长中的快乐并没有溜走,都被我尽收囊中。我就像得到糖果似的满足,正迫不及待地要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成长中的烦恼,是喜是忧?每样东西都有不足之处,也正是这瑕疵造就了真正的完美,是烦恼让原本多彩的成长路更加绚丽。成长,就是告别过去,告别我留恋、不舍的一切。童年的往事回味无穷,每一样都让我们开心,让我们感动。洋娃娃、冰淇淋、旋转木马,这些美好的东西在成长中都会抛在我们的身后。突然从梦中醒来,我哭着要妈妈。妈妈说,我长大了,要独立,不能再依靠别人了。身边的伙伴和我一起长大,我发现他们越来越不了解我,还经常说我的坏话;老师也不像以前那样关心我,却有了越来越多的不理解……我经历了许多我害怕、讨厌的事,我不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和我作对。我的烦恼数也数不清,理也理不齐,可正是这烦恼教会了快乐不能给我的知识:坚强、理解、宽容……它就像一杯茶,刚品时苦涩,可回味却无穷。
成长的脚步还在继续,它不能回头,也不需要回头。只有明白不能第二次长大,才能好好地去成长,不辜负这几年的岁月。不管是快乐还是烦恼,都灌溉着我的成长,都是我需要的营养。
成长的文章7:围棋伴我成长
文/展开
与围棋结缘,缘于妈妈的自作主张。可如今,它却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成了我成长大道上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记得我八岁那年,妈妈帮我去少年宫报了围棋学习班。说实话,妈妈这种做法让我很反感,她根本就没有考虑我内心的感受,可是我又没办法拒绝,谁叫她是我妈妈呢。
开始学习围棋时,我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反正就是几颗棋子,应付一下好了。可能真是跟围棋有缘,我胡乱下下居然十回有八回赢。老师觉得我很有天赋,帮我找了个已经获得一段的对手下围棋。
开始下棋了,首先对方让我吃了几颗棋子。我心里想,一个一段对手,连我都下不过。我正在窃喜时,突然对方下了一步好棋,扭转了局势,天哪,居然通吃。就这么一步棋,把我打得落花流水,使我满盘皆输。老师对我摇了摇头,满脸严肃地走开了。
事后我想想,都是因为我的自以为是、骄傲自大。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好好学习。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在与对手无数次的对弈中,我的棋艺突飞猛进。一转眼,就到了我定段的时候了。
那天,我早早地就来到了比赛场地,做好了充分应战的准备,对二段,我是志在必得。定段一共要进行六轮比赛,六轮中如果赢了五局就能升二段。比赛开始了,前面四局有惊无险,我很幸运都赢了。只要赢了第五局,我就稳操胜券了。可天有不测风云,在稳占上风的情形下,因为我下错了一颗棋,结果一下子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反而被对方占了上风,结果我输了。
回想整个学围棋的过程,我突然明白,成长不是和下围棋一样吗?既有平坦的大道,也有崎岖的山路。但只要你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努力一把,不就走过了吗?围棋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更加坦然地面对成长!
让“千古无重局”的围棋陪伴着我成长,去构造一盘属于我自己的人生棋局吧!
成长的文章8:孤单让人成长……
曾经听过,恋爱会使人长大,失恋会让人成长。那么,孤单,也能让人成长。因为失恋后,只有孤单陪伴。总是会想起热恋时候那种不离不弃,想和对方一起长久下去。失恋以后,会经常走过一起去过的地方,品尝一起吃过的美食,去超市买一起用过的东西。
所以,更孤单。
最近因为到party的生日,所以公司也在做类似于唱红歌的东西。可别人是用嘴巴唱。我们是用肢体表达。所以每天晚上加班练舞,还好男生的动作不是很多,也不算很难,将将就就,学会了自己的舞步,在旁边慢慢练习。然后每次一起卡位,卡节奏,卡音乐的时候上去扭一下,然后就是看着女生的舞步。
工作可能又有新的调整了,虽然部门和岗位都不变,但是身份会变吧。我也终于被人从主业踢出来去搞副业了。不过都OK,自己学好本事才是真的。
早我一年进来的同事俩,明天结婚。女孩是外地人,她打电话说明天给她送亲,做她的娘家人,我也很痛苦的答应了,一个弱小的孩子,瘦瘦弱弱的,但是很快就要当妈妈…可下午五点的时候boss说明天跟他去某单位谈别的事情,所以好郁闷,又不敢打电话跟她说…大家都说我为什么不结婚不找对象?我觉得自己除了身份尴尬之外,心智也完全没有成熟起来,像个小孩子,如果很快进入婚姻状态,可能会因为一言不合就说离婚啊分手啊之类的,在没准备好之前我可能暂时不考虑吧…可这种话却如何也不敢说,只能说缘分没到,暂时等等先。
亲戚的小孩在家这边高考,每天我还没起床,就早早的去考场,我下班回家他还没回来,想想六年前我也是这样早出晚归,每天期待着,但是也是精神紧张的面对那一张张陌生的试卷陌生的题目,旁推测敲,慢慢做出一题一题。最丢人的是,那年的成绩很一般,一般到自己觉得可能还要继续复读了吧…然后打给关系很好的女同学大哭一场,心情好点了就不去想了,分数线出来的那天晚上,我有点兴奋,虽然考的不好,但至少有个本科。然后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忙着填志愿,忙着准备大学用的东西,每天都很开心,每天都上网查自己的通知书快递是不是发了,然后还打给学校招生办。其实想想,人最开心的就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说自己发挥很好,不错,OK…我也只能祝愿他能有个好成绩。
在微博上看到某地有个孩子因为迟到不能进考场,然后跳楼自杀,各种说法都有,说制度太严格,说心态不好。十几岁的时候谁没有轻生的念头,至少我就有,可以想想,他迟到,然后心里很急,父母又在旁边朝他吼叫,而国内的父母总是会把很多过错都怪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如果家里再有点别的事情,我想这种冲动在我身上也可能会发生,但是我知道我没有那么勇敢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都说制度,都说心态,但是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高考这个词语成为每个学生的压力和动力来源。当我们都开始上大学的时候,开始面临求职毕业的时候,压力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我们是不是有想过,我们千辛万苦得到的那张文凭,可能都没有一张嘴巴几个字的重量。所以,毕业后,现实中,才发现,这并不是唯一的一条捷径。
祝广大考生都有好的成绩和未来,今年的录取率听说达到70%+了,可能这个概率会更大了,所以不要担心是不是考的到,而是要考虑准备考取哪里……加油…
成长的文章9:成长的记忆
文/白易非
成长,往往是多么迅速,多么短暂,但那些在人们心里所留下的深刻记忆,才是最为珍贵的。
时光的车轮碾过一道又一道深深的轮印,在我的身后,留下了一串彩色的记忆。回首过去,外婆家门口的那条小路仍让我记忆犹新,那上面布满了我成长的足迹。
小时候的我一直是由外婆照顾,而我每一次回到外婆家都要经过那条小路。春天一来,那小路就格外的美丽与清新,小路两旁的柳树都垂下了绿丝绦,每每经过那里,我的心情便格外舒畅。在我眼前的,是青翠的绿,拂过鼻尖的,是沁人的香。我的童年记忆被那小路记录着,那便是我成长的记忆。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也慢慢长大,而那条通往外婆家的必经小路依然如故。现如今学业繁忙,去外婆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当我踏上那条小路时,总能勾起童年的一些记忆。记得有一次去外婆家时,走在那条小路上,感觉它仿佛落满了众多斑驳的印记,好似一位年迈的老人布满了皱纹。周围的柳树垂得更弯了,仿佛低曲下了腰,没有了往日的新绿,留下了如今的黯然与陈旧。但是,这里的一切都很和谐,很自然,不生涩,也不陌生,不禁回想起童年时我和外婆在小路上玩耍打闹的情景……
成长的文章10:感恩
文/黄右睿博
我感谢一切在我的成长道路上让我取得成就的人和事。
我感恩橡皮,它牺牲了自己,为我擦去了错误,使我的作业本干净整洁。我要恩谢铅笔,牺牲了自己,为我写出了优美的文字。
我要感恩老师,您每天忍着刺鼻的粉笔灰,传授我们知识,从办公室披星戴月的回到家,每天写教案到深夜,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您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然而您为了我们的成长不知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您就像是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您在用一生的心血培养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老师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要感恩父母,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命就倾注了父母无尽的爱与祝福。每个父母都会为子女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当你受伤时,哭泣时,忧郁时,难过时,你可以随时回到家里,享受父母的爱。同学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学会感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吧!
我要感恩长辈,感恩老师,感恩所有为我付出的人,这样我才能明白更多道理,知道更多的知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会感恩吧,因为没有人天生就应该对我们好。
成长的文章11:成长路上,遇见图书馆
文/孟川
从小到大,书籍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伙伴。也正因为如此,我的学习成绩排在比较理想的位置。高考过后,源于对经济的兴趣,加上合适的高考成绩,便考到了上海,学习经济。
故事写到这,也许,接下来便是读完四年大学,顺利进入上海金融外贸行业大显身手。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
大二那年,生了一场病,做了手术。躺在医院的床上,我开始思考人生。就在这思索中,心里突然有个声音:名与利都是浮云,帮助别人,奉献爱心才是永恒。从那之后,就开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志愿活动。
正因为如此,加上对于家乡的感情,大学毕业后便回到了淄博。
某天晚上,偶然在网上看到淄博市图书馆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便报名参加了。经过面试,正式成为一名志愿者。就这样,我与淄博市图书馆相遇了。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我与淄博市图书馆虽然“擦肩”,却并没有“而过”。如果有前世,我与淄博市图书馆大概不止有五百次回眸吧。
博尔赫斯在《关于天赐的诗》中说:“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而淄博市图书馆的模样就是我心中的天堂。
宽敞明亮的一楼大厅,自助办证机见证了来来往往的爱读书的人。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读者。每天都在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常常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读者,我想要得到怎样的服务?带着这样的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地调整,用心付出,力图给每个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藏有海量书籍的二楼文学借阅室是很多读者的钟爱,在这里服务时,每天看到书籍整齐地摆在书架上,我便会觉得幸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一年的坚持,我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冬天的淄博很冷,但书籍里的美好世界却给读者带来心灵的温暖。每次服务时,想到这份温暖也有自己奉献的一份,便觉得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
有时,我会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朋友”最多的人,因为每次给读者服务都像是在交朋友,有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朋友”最少的人,因为服务完读者,“友谊”也就“结束”了,自己又回到了孤身一人的状态。就在这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学会接受遇见,接受离别,完成了自己的成长。
成长的文章12:十岁成长礼
文/钱伊婕
前几天,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同学们过了一个独特的节日——十岁成长礼,在这一天,我们共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集体生日”。
清晨,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来到了学校。一路上小草生机勃勃,好像在说:“祝四年级的同学们生日快乐!”大树伸展着枝条仿佛在说:“我希望十岁的你们成为像我一样勇敢自信的人!”小鸟的叫声今天也格外清脆,好似感受到了我们的快乐。
中午,同学们排队来到了少年宫“梦剧场”,爸爸妈妈们也陆续来到了现场。巨大的电子银幕上,不断地投影出一张张我们孩提时的照片,记录了我们童年那些调皮、可爱、开心的瞬间,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脚步。
照片中的我依偎在妈妈的怀抱,脸上写满了幸福。妈妈把我带到了这个世界,让我在这样幸福的家庭里成长。我变成了现在乖巧懂事的小学生,凝聚着爸爸妈妈多少的付出……
主持人的声音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了现场,成长礼节目正式开始了。同学们一个个鼓足了劲走上舞台,把这段时间精心排练的节目展现给大家,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节目丰富多彩,高潮迭起。我参加了“诗朗诵”,我们深情的朗读让台下的爸爸妈妈眼里泛起了泪光。我很荣幸和五位同学参加了“送蛋糕”,我们推着蛋糕,端着点燃的蜡烛,烛光映照着我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把最深的祝福献给了在场的每个人……
通过这个十岁成长礼,更增进了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我会更爱我的爸爸妈妈!同时我也对自己说:十岁是一个最开心、没有烦恼的年龄,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好好努力!
成长的文章13:成长,长成
文/潘潘盼行走
之于这一个年龄段,20岁的姑娘,是懂得分辨美丑并注重自身形象的年纪。
20岁的姑娘,突然就觉得自己长大能够独挡一面,懂得人情世故,会心烦别人在一旁教你为人处事。我将这判定为”长成“。
上两个月收到朋友从南昌寄来的明信片,她说她如今也活得明白,希望我也如此。替她高兴,为她的“长成”,高三的那个夏天她都还在浑噩的度过,而迈入另一个年纪的她,把沿路感想也活出答案。放假回来她变得更加光彩照人,烫了头发,着着淡妆,为她的”长成“干杯!
我却不同,还是学生时的装扮,还是学生时的衣服,还是高中时期就束着的马尾。20岁的姑娘,总是向往美好的模样,非凡的气质。20岁的姑娘,该有属于自己这个年龄的“不一样”。
面前阻挡的是父母的禁令,学生就要有学生的样子,要朴素要单纯。20岁的姑娘,朴素了19年,是否也要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20岁的姑娘,我想形容为娇艳欲滴的花朵,内心都想“争其斗艳”。
只是得不到的总会骚动,叛逆的心思也会随之出现 。只是现在的自己还是缺少这样的“烈性子”,还是显得温顺,但好多东西都是得不到才越想要,这是人们的“通病”。
到目前的20岁,我有好多梦呵,有多少都从不为人知,也有多少是因为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梦或许都像泡沫,有的还被小心翼翼捧在手上,有的已经破碎不留痕迹。20岁的“花儿”啊,即使时光冗长,也愿你能把想做之事在适合疯狂的年龄都做完。
20岁的长成,还要再打苞,结果,收获。愿以后碰到的你们,都成人之美。
成长的文章14:长大不容易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人的成长不光是年龄上的长大,有的时候心理上的长大也是关键。所以也叫心智,心灵的成长才是真正的长大。
可是长大真的不容易,因为每一次的成长,都要经历所谓的风风雨雨,或者是磕磕碰碰,也可能是坎坎坷坷,说白了,也就是吃一堑长一智了。
有的人成熟的晚,和他的环境和生活有关系, 不是他们不想成长,是他们无法成长。而有的人因为种种因素,小小年纪就要承受他们不该承受的压力或者负担,所以他们看起来比较早熟,比较懂事。这两种人,主要是是城市和农村的区别。
成长有的时候,遇到不同的人也可以长大。因为他们会让你学会什么人是值得你去珍惜,什么人是你学会放弃。
成长有的时候,是一种感悟,是一种经验。因为感受和一种领悟 ,感觉到受伤,就一种很痛的领悟。也一种经验,这种经验让你觉得人生有了新的体验。
成长需要时间,有的时间可能会很长,有的可能会很短。这个和聪明没有任何关系,其实也是种悟性。
以前让学生可以快速的成长 ,老师可能会让学生们多参加社会活动,这样多接触人和事,这样的成长会来的快点。而仅仅光是书本上的学习,未必可以学到位。因为经验这个东西,看的多就成了自己的了。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无论从年龄上还是心智上都一致的人。不过有的时候 ,年纪的大,如果有年轻人的心态,并不见得是坏事。如果年纪轻轻就像个老年人,那就可能不好了。不过最好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要差太多,这样不理解的人, 可能会误会你的真实年龄的。
小的时候想长大,可是长大了,又想回去儿时的时光。因为长大了,烦恼多了,压力大了。其实现在纯真的人不多了,小的时候可能会太单纯,进入社会之后,有的是近墨者黑,有的是近朱者赤。有的也在灰色地带。为什么我们总是要不忘初心呀!因为最初的理想和心愿才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其实人们渴望善良,希望单纯,因为不忘赤子之心。
长大真的不容易,就如同西游记中,唐僧四徒弟也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可以获取真经。
成长是种历练,是种改变,是种涅盘,更是种浴火重生。
我们想长大,成长的路上,有不少人让我们学会什么成长。我们从中学会是什么感恩,学会做人的点点滴滴,那么我们是真的长大了!
长大也很容易,哭过笑过不就长大了。
让时间来证明我们成长的每一步吧!
成长的文章15:孩子 爸爸只想你快乐成长
文/田丹
阅读提示:离婚七年,为了给女儿一个无忧的童年,他一直尽心尽力,为此错过了不少姻缘。温柔善良的芹(化名)最终打动了他早已冰封的心,也得到了父母的认可。不料一直乖巧懂事的女儿姗姗(化名)却处处抵制芹的存在,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为了女儿,最终他放弃了爱情,只为了让女儿快乐长大。近日,记者有幸倾听了阿飞对女儿那让人感动的亲情。
性格不合,我选择了离婚
我和前妻梅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她放弃了留在郑州的好工作,毅然选择了跟我回到老家黔江。那时候的我们是幸福的,尽管岳父母一直不赞成我们的婚事,但对梅的宠爱让他们最终同意了这门亲事。
梅是独生女,谈恋爱时我就觉得她是个被父母惯坏了的孩子,但想着结婚以后,只要我多辛苦一点,多宠她一点,我们就可以幸福。加上她大老远跟我回到黔江,我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好好待她,然而结婚后我才发现,一切都只是我的美好想象。
我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平常总是加班到很晚。而梅在一家公司做文员,工作相对比较轻松。结婚后,我们家里几乎就没有开过火,每次回家太晚我就只能饿着肚子,因为她不会做饭。衣服常常都是周末我有空再洗,渐渐的我开始对这种婚姻生活充满了失望。有好几次我试着劝她学会做点家务,她会说“我在家的时候就是这样,难道你娶我就是为了找个佣人?”
见我忙不过来,每个周末母亲都会主动来帮忙料理家务,她对梅颇有意见,有好几次她们为些小事吵了起来,我夹在中间很无奈。
一年后,女儿姗姗的出生给这个家带来了阳光,但也是那时候我才明白婚姻真正的开始。那段时间,岳母生病,妻子大老远赶回去,我没法跟着一起去,而是在家带孩子。对此,梅很是生气,说我没尽到一个女婿的责任。
让我没想到的是,妻子这一去回来已经是两个月以后的事情,并跟我提出了离婚,她的理由是父母年老了,需要照顾,而他们又不愿离开老家。我也决定放手让她走,唯一的要求就是女儿给我抚养。
女儿是我生活唯一的阳光
梅离开后,看着才一岁的女儿姗姗那温暖的笑脸,我在伤心之余更多的是欣慰,我知道以后的生命里,她将是我的最爱。我搬回了家和爸妈一起住,平常我上班,母亲就帮忙带孩子。
家里人都把姗姗当宝一样,其他孩子有的她都会有,除了妈妈。至今我仍记得她第一次开口说话叫的是“爸爸”,记得她第一次走路蹒跚的样子,记得每个周末我载着她满黔江游玩的场景。
姗姗很懂事,上学后成绩也一直很好,奇怪的是她从不曾问我***妈的事。随着她渐渐长大,父母开始着急我的婚事。母亲曾试着问过女儿:“姗姗,你想不想妈妈?爸爸给你找个妈妈可好,那样就多个人疼你了。”让我们都无奈的是姗姗对此很抵触,她会说,“我只要爸爸,爸爸你不要给我找后妈,我会一直听你话的。”那稚嫩的话语,让我倍感心酸,加上听多了后妈虐待孩子的事,我也不愿意再成家。
为阻止我结婚,女儿离家出走
我曾以为,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再为感情的事情烦恼,因为我一直相信其实婚姻真是爱情的坟墓,直到芹的出现。芹是我的同事,比我小几岁的她温婉大方,最重要的是她对姗姗很好。
第一次见姗姗时,她们就像朋友一样玩到了一起,那天她带着姗姗玩遍了重庆的游乐场。已经记不清与她的感情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或许是第一次在办公室睡着时,醒来身上多的那床毛毯;也或许是生病时,她那关心的问候;或者是她对姗姗的那份心,不管任何时候,她都可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她。
到家里吃过几次饭后,我父母都对芹比较满意,便试着撮合我们在一起,看到她那红红的脸蛋,说不动心是假的,但看到女儿纯真的眼神,我的内心满是矛盾。
“其实姗姗也很喜欢她,你没发现吗?”“芹是个不错的女孩,你真的可以好好考虑。你放心嘛,结婚后姗姗我们可以帮你带”……渐渐的周围的亲戚朋友都跑来劝我和芹在一起,我权衡再三,决定找个时间和女儿聊聊。
不久前的一个雨夜,下班回家后我习惯性的进屋看看女儿睡了没有,没想到孩子突然就醒来抱着我嚎啕大哭。“爸爸,他们都说你要和芹阿姨结婚了。你是不是不要我了,我以后真的就只能和爷爷奶奶住吗?”我知道可能是母亲背地里和孩子说了什么。“不会的,爸爸永远都不会不要你的,小傻瓜!”
此后,姗姗总是小心翼翼的,总喜欢黏着我。终于当母亲再次在饭桌上提出我和芹的婚事后,家里出事了。第二天姗姗放学后没有回家,直到半夜我才在她同学家里找到了她。本来心急如焚的我是很想揍她的,可听到她那句“爸爸,你都要和新妈妈结婚了,不要我了,我不要回家。”让我这个七尺男儿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为了女儿,我最终放弃了和芹那份感情,虽然心痛,可我别无选择。当初选择离婚,没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已经让我很愧疚,我不想再让她再担惊受怕中过日子,这辈子我只希望她可以健康快乐长大,哪怕要我孤独终老。
记者手记
阿飞说,那些凑和着过的人,是什么让他们想离却迟迟不离?其实还不是因为孩子?我们都不希望给孩子一个破碎的家庭。我很遗憾自己没做到,但我会尽力给孩子最好的。都说母爱伟大,父爱何尝不是如此?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像撼不动的山,总是那么挺拔伟岸,其实每一位父亲就是这样默默地演绎着他对子女平凡朴素的爱!所谓爱,其实不爱在口上,要爱在心里。希望大家都好好珍惜身边那个叫“父亲”的人,这个我们生命中永远无法替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