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散文

请欣赏孩子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孩子的散文1:让孩子懂得爱别人

文/焦晓辉

女儿上初一时,班上新转来一个女同学,成了她的新同桌。我提醒女儿要跟这位同学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几天后,女儿开心的对我说,她和同桌小玥相处很融洽,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我对女儿说:“妈妈支持你多交一些好朋友,多汲取他们身上的优点,补己之短。”

但是,没过几天,在和女儿不经意的交谈中得知,小玥是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父母早在5年前就离婚了。小玥告诉女儿,她特别恨她的爸爸,因为她爸爸为了另一个女人抛弃了她和妈妈。

我一下就懵了。在我的潜意识里,因这种原因离婚的单亲家庭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些偏执和孤僻,我担心女儿跟小玥继续亲密交往下去,会给她的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于是,我几乎是以命令的口吻对女儿说:“以后,你不要再和小玥这样的孩子搅在一起了。”女儿惊愕地问:“为什么?”我说:“因为你们不适合做朋友。”女儿却怒视着我说:“我知道你看不起小玥,因为她爸爸不要她了,没爸爸怎么了?这又不是小玥的错,我偏要和小玥做好朋友!”

女儿曲解了我的本意,她的话让我惴惴不安,而我又不能多解释,我怕越描越黑。而接下来,女儿用她的逆反向我发出挑衅:她和小玥越来越亲密无间了。思索着女儿的话,我慢慢理性起来,孩子终究是孩子,她怎么会以成人的眼光去选择朋友?我的横加干涉只能让孩子认为我不可理喻,因此她的反叛行为也不足为奇了。我一贯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所以,我说服了自己:尊重女儿,不干涉,不限制她的交友权利。关键时刻,帮助女儿明是非,提高她的免“疫”能力。

我主动对女儿说:“星期天把小玥约到家里来吃饭吧。”女儿很开心,抱着我狠狠的亲,一脸的口水。小玥来了,很懂礼貌,但很拘谨,很内向,和别人说话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我忽然就喜欢上了这个楚楚可怜的孩子。第二天,小玥对女儿说:“我好羡慕你啊,你爸爸妈妈真好,他们好爱你哦,对我也很好,能做你的好朋友真幸福。”看得出,这是个需要温暖和爱护的孩子,如果给予她足够的温暖和爱,我想小玥也一定会是个阳光般的可爱女孩,我忽然就有了一种决定:我们何不做小玥的干爸干妈?

我把想法跟女儿说了,女儿又出其不意的抱着我狠狠的亲了一通:“妈妈,我爱死你了!”就这样,小玥成了我们的家庭成员,每到周末,小玥都会来家里玩,和女儿一起做作业,一起研究试题,俨然一对亲姊妹。然后晚饭后,我们再把她安全送回家。

家庭的温馨一点一滴的影响着小玥。小玥变得越来越开朗,有时还出其不意的冲到我和老公怀里撒个娇,弄得女儿假装嫉妒一下:“呜呜,我引狼入室,爸妈移情别恋了,呜呜!”而小玥更是笑弯了腰,眼里全是泪,脸却笑得像花一样。

一晃,女儿和小玥都已初中毕业。她们依然是很要好地朋友,女儿阳光的性格没有一丝改变,成绩也很不错。小玥依然经常来家玩,对我和老公一口一个:爸爸,妈妈。我们都从心底默默的爱着这个孩子,小玥的妈妈和我们来往也很密切,在我的撮合下,终于找到了一个心仪的男友,并且很快会升任为小玥的新爸爸了。重要的是,小玥很喜欢这位准新爸爸。

我无意中逛到女儿的空间,看到一句令我非常欣慰和感动的话:我永远爱我的妈妈,因为她善良、博爱;我永远爱我的爸爸,因为他很爱我、很爱我的妈妈!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一个温暖的家,我要把这种幸福传递给每个人,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爱!

原来,我的担忧都是多余的。自始至终,女儿身上一直都有一种叫真、善、美的高贵的品质和修养,发源地就来自于平日的家庭教育当中。我顿悟: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灰暗面和闪光点都是并存的。他(她)为何灰暗?因为我们不曾将他(她)的发光点发掘出来,使他(她)没有机会去感动和热爱;他(她)为何闪亮?因为我们已经将生活中的美好和阳光折射进他(她)本真的胸膛。

言传身教,让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去体会世间的温暖和艰辛,他(她)会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也更懂得爱。

孩子的散文2:留守乡村的爷爷

文/蒋曼

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在山上下蛋,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集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自己从容不迫。

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孩子的散文3:母亲,故乡

文/常诚

对于从农村走出的孩子来说,对自己的故乡和故乡的人有一份特别的感情,脑海里也会有一份特别的记忆。那份感情是最原始的、也最真挚的;那份记忆是难已忘怀的、也是纯洁无暇的。

我的故乡在黄土高原上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偏僻、贫穷、落后的小村庄,这里山大沟深,群山恶水,资源匮乏。这里生活的人过着靠田又靠天的日子。

新年刚过,外出务工或城里工作的故乡人与自己故乡的亲人、朋友欢聚一堂后,就陆续地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村庄,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或踏上艰辛的外出打工路。

农历的正月二十二日,由于姑家表弟取亲,爷爷及爸爸等来城里行礼,吃罢亲事,我送他们回家。

一路上,我经过不少村庄,但每一个村庄,已明显感觉不到年前的那份热闹与欢笑,只能零星见到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忙碌着。我知道现在年幼的、年轻的人们都已进城读书或务工去了。为了生活,为了明天,他们背井离乡,他们远走他乡,把自己亲爱的老人留在这贫乏而寂寞的山沟里,任由他们思念,任由他们牵挂,任由他们艰辛劳作。

当汽车行至我们村口时,透过车窗,我老远就看到母亲站在脑畔上向公路这边张望着,我的鼻子酸溜溜,心里也涌起一阵酸痛。我知道母亲是等待着我的回来,牵挂着我在路上的安全,(由于回来的时候,我顺路去另个一姑家坐了会,母亲不知道,所以觉得在路上的时间比往常长。)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怜天下父母心。

回到家里,已是下午五点多了,母亲便忙着把早已做好的晚饭揣上来,招呼我们吃。在此期间当我再次看到母亲那枯燥而又弯曲却又不能完全弯回的双手(风湿性关节炎)和满头的银发(母亲今年55岁),我的泪水已在眼里打转,吃的嘴里的美食也难已下咽。想到我们兄弟姐妹众多,祖上门庭祚薄,家道贫寒;父亲身单力薄,不胜劳苦;母亲积劳成疾,百病缠身;弟妹尚且年幼,初涉世事;我感触万千,母亲也许觉察到什么,便盘温问饱。

思过去,还清新记得冬季的深夜里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纳鞋底的情景,火星上下不停的跳动,母亲左手拿着鞋底,右手不停的挥舞着,一针一拉,一针一拉,心里好像还在想着什么,嘴里好像还在哼着什么,面带笑容,时不时还为睡在她身边的我们盖上蹬过的被子。为了供我们兄妹识字念书,每到开学时,家里所养猪羊及存储的粮食,能卖便卖,母亲都没有半点怨言。记得有一年,家里宰了一只羊打算卖掉,由于存放时间有点长,加之天气回暖,羊肉变质了也没有卖出去,母亲感到很难过、很内疚,每每提起此事,母亲都是无比的自责。还有在我们小时候,每次头疼感冒母亲就做鸡蛋饼子给我们吃,说来也怪,只要吃了鸡蛋饼子,我们的头疼脑热就会有所好转,甚至彻底痊愈了。那时那鸡蛋饼子是那么的香美,如今,再吃鸡蛋饼子却怎么也吃不出那时的味道来。我还记得每次离家上学时母亲送我的眼神,充满期盼,也充满了担忧;还记得我毕业第一年远走他乡时,母亲给我的句句叮嘱以及流下的一颗颗泪珠。这些我还记得,始终没有忘记,我还记得很多、很多。

想童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赶着毛驴到深沟里驼水;望着蓝空,不知天有多高,总以为会有尽头;走在土路上,不知世间还有江河湖海;飞机从天空飞过,追跟不止,望着远去,也不知飞向何方;小鸟一天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猪羊一天喂养个没完,总还是在那叫唤;那时不懂情是什么,爱为何物,也不需要明白这些;那时父母三天打俩天骂,遇事还是喊爹叫娘;兄妹间更是上午吵下午闹,打闹完了又嬉笑;邻家大爷爱耍笑,三言俩语把事调,调起事端还评理,评着论着事又起;那时为了树上的几只鸟鸟,为了地里的几棵草草,同龄伙伴,争斗不休;那时与玩伴成群结队从村东头到庄北尾,东家进西家出,不知哀愁,走张村逛李庄,不明白家人的牵挂;那时最爱听上年人讲李闯王的故事,因为当地流传李闯王"生在李继贤,长在常峁墕"(我们的村庄就是常峁墕),也不知道李继贤在哪里,只觉得我们的村庄是个好地方,更不知到他是怎么打下江山的,仅仅知道他当过皇帝,就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现如今,我们姊妹都漂泊在外,而母亲却坚守在这萧条、冷清的村庄"享受"着无边的孤独和思念。我们在意气奋发,而母亲却百病缠身,不分昼夜与病魔作斗争;弟妹尚未成家,使得母亲起早贪黑、艰辛劳作,为了多收获三斗两升米而不遗余力。

今日,故乡的变化也不少,窑洞变平房了,吃水不用驴驼了,出行改用摩托了,通讯都有电话了,土道变成油路了。然我兄妹各奔东西,极少见面;爷奶年事已高,以炕为伴;幼时玩伴走南闯北,音信全无;外出务工队伍,逐年壮大;村里校舍已无孩童,转为他用;故乡山水草木,老者为伴。

春秋轮回,岁月无情,母亲日渐老迈,难复当年容貌;世态变迁,世事无常,乡村日趋萧条,难寻儿时欢闹。然我心依旧,乡情如故。

孩子的散文4:心中的花园

文/杨芳

休假在家,孩子也没在身边,才得空在周边的景点转一转。

总是舍近求远到异地甚至国外去探究远处的风景,却忽略了身边的花园。培根说过,没有花园,建筑和宫殿都成为最无趣的人工制品。而我始终认为生活在现今钢筋水泥的都市,内心的花园尤为重要。

在宏觉寺里品味僧人的斋饭,一饭一汤皆充满禅意,斋堂内,男女受众分坐于东西厢,没有交谈,坐姿端正,用两只粗瓷蓝边碗分装最简单的素食:冬瓜、豆腐、青菜和辣椒,捧在手的刹那,心里油然生出敬畏,佛的面前连思想都不敢造次。

武定门古城墙秦淮河水,辉映在新建仿古的酒肆和茶馆,历史的面前也能轻松和洒脱,台湾高僧永固法师曾在一本书中写道:把各种水果放在一起煮,久而久之,苹果不再坚持只有苹果一味,凤梨也愿意同百香果调和,这时呈现的美好和谐之味其实就是佛教中无我的哲学主张。

阴雨绵绵的午后,撑把伞站在街角的公园,看不远处小学校门口等待的家长,其实也是风景。三三两两的老先生已经结成了好朋友,彼此见面寒暄,寂寞就此暂停。其实,我们忽略的不只是身边的花园,还有身边的人。常常因为太近反而看不到好处,就像阳光和花香一样,置身其中反而不知其珍贵。

身边的花园经常转转,心里的花园更需勤加维护以保四季常青。

孩子的散文5:成全孩子的心意

文/张伟峰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剧播放片尾曲的当空儿,女儿去了洗手间,我听见脸盆儿里放冷水的声音,接着是从暖水瓶里倒热水的声音……一会儿,女儿擦着小手,颠儿颠儿地来到我身边,“妈妈,我给你放好了洗脚水,去洗洗吧。我用手试了试,刚刚好。”我心里一热,说:“不如你先洗吧,你洗完了我再来。”女儿不好意思地笑了:“妈妈,我脚老出汗,有味道,你先洗,洗完了水别倒啊,我得先用香皂香香我的小脚。”

呵呵,我心满意足地去洗了脚,此后,我每天晚上都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看得出,女儿也很开心,这样的开心非常简单、通透。

前天,去超市,人多,付账的柜台前排起了长队,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年轻的姑娘,购物篮里仅有一瓶水和一袋面包,可能有别的原因,一副急着要走的样子。再前面是一对母女,购物车里满满的一车过年的食品,女儿大约六、七岁,忽闪着一对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看看妈妈,又歪过头看看身后的姑娘,然后扯了扯妈妈的衣襟:“妈妈,先让后面的姐姐结账吧?”妈妈瞪了一眼女儿:“妈妈还有事儿呢!”说完忙不迭地往柜台上倒商品。女儿噘着嘴,在旁边不吭声了,倒是姑娘开了口:“没事的,谢谢小妹妹,我等一下。”

这让我想起了国外一位着名的演员,在一次等待上台演出前,一个跑来跑去的孩子提醒他:“哎,您的鞋带开了。”他低头看了看,弯下腰,在小男孩的注视下把鞋带系好,并连声道谢,在他离上场的前一分钟,他赶紧又把鞋带解开,因为他扮演的是个旅人,鞋带松了正好表现出他的旅途劳顿。

该是怎样的一种成全?不辜负一个孩子的心意,只为呵护那份纯真,那份初始的柔嫩温软。男孩之所以提醒他,是出于对他的关心,而他如果告诉孩子演戏的技能,不必非在这一刻。再说这次付账,其实谁先谁后都无所谓,前后差不了几分钟,只是,何必那么硬生生地去辜负一个孩子的心意呢?

孩子的散文6:一碗鱼粉慰乡愁

文/王亚

近来做孩子的早餐奴,见天地钻山打洞找各种食材变着法子编排出二三十天不重样食谱,只为哄她多吃些。而我自个儿,只好一口栖凤渡鱼粉。

与北方好面食一样,南方人民论起家乡米粉时,人人各端一碗,各执一词,浑然要打下一个米粉江湖,又碗碗皆可夺得武林盟主一般,怀化鸭子粉同柳州螺蛳粉打得不可开交。就连同名的“鱼粉”,衡阳三塘与郴州栖凤渡还有原汤、红油之争。

各粉入各胃,“刀光剑影”的米粉江湖终究争不出个子丑寅卯。

家乡在郴州,老城,有清淑之气。“清淑之气”是韩愈老夫子的话,彼时他正过郴州,与苏仙岭景星观的廖道士交好。郴江水缓缓在郴山丘岗间淌了几千年,再注入耒水,汇入湘江。此谓“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又是少游句子。我就在这样一个老城里住着,清早跟着祖父往屋后的苏仙岭探一回秦少游,再趴上父亲的凤凰单车后座穿街串巷去寻一碗栖凤渡鱼粉。整个早晨都缓慢悠长。

据说时任耒阳县令的庞统途径郴州,曾在栖河古渡打尖留宿。栖凤渡因此得名。有好事者称栖凤渡鱼粉也因庞统而风靡,一碗辣椒红油汤底鱼粉抚慰了他的羁旅愁绪,从此励精图治,后世方有了“凤雏先生”之称谓。这实在是诳语了,辣椒这个外来食材传入中国尚是明朝的事情,凤雏如何在三国吃到香辣味的鱼粉?

好吃的鱼粉都在于汤底。栖河的鲢鱼、家养猪的筒子骨、菜地里的土姜片,加井水文火酽酽地熬一夜。晒干的红尖椒用石臼捣成粉,一勺土茶油倒入锅底,待油略温便搁辣椒粉,滴几滴酱油撒些盐花,炒出喷香红艳的油辣椒。待鱼汤熬得了,倒入油辣椒,放盐、葱花、豆油,淋些生茶油,汤底就有了,汤白辣椒红。佐料里有一样豆油是栖凤渡鱼粉必备,亦是郴州一带独有。黄豆煮了捣成泥,几经发酵晾晒呈酱黑色,隔数条街也能闻见香。豆油香与酱油味不同,酱油是冷香袭人,直接而浓郁。豆油有粘稠的暖意,有黄豆的原香,馥郁又跌宕,一重香里又翻出一重。香味即便在粗陶罐里存着也隔不开,一点点漏出来,犹爪挠人。拿筷子从粗陶罐里挑出一小团豆油往红油鱼汤里搁了,待分释于汤中,香味更暖。几乎眼见得老祖母在灶边塞柴火,灶上铁锅里红酽酽的鱼汤翻滚,香味可在梁檩上回旋几日。

郴州米粉也分几种,经压榨呈圆条的叫“榨粉”,米浆蒸成“摊皮”再切的称“切粉”,切粉又分干湿,与别处从米粉形状称“圆”“扁”“宽”不一样。我见过外祖母做切粉。将粳米略添一些糯米加井水泡发,石磨磨成米浆待用。特制的铝制平底屉笼架在铁锅上,一格屉笼倒一层米浆,隔水蒸,一块蒸好的“摊皮”略晾晒切了可煮一碗粉。这样做出来的切粉滑软又筋道,入口还不待你回味,它已经滑落肚去。干切粉则是将湿切粉团成团晒干,待客时便拿出几团,最经得煮。

湿切粉具一个“鲜”字,煮时须快入水,速捞起。要煮透,又不能煮太透,不透不滑软,太透少筋道,火候最难。记得外婆煮粉,总一手拿筷,一手持大漏勺,湿切粉搁漏勺中。铝锅里的水滚了三滚之后,迅速将漏勺置入滚沸的水里,筷子同时伸进去将切粉来回搅拌数次,又迅速提起漏勺在锅沿抖几抖,将多余的水抖落便倒入粗瓷碗里。动作一气呵成,浑如张宗子写天镜园捞笋,就差旁边立一个堂倌高喊一声:“捞粉!”

粉捞出来,长勺伸入铁锅搅开辣油舀汤底浇汤头,又是一气动作,堪比一套武林招数,也须样样拿捏到位。

一碗栖凤渡鱼粉端上桌,一层火红的辣椒油酽酽地盖住粉,上面几块鱼肉也是裹牢了辣椒。再伸筷子搅匀,鱼的鲜味和汤底的香味都一股脑蒸腾出来,还未吃已馋涎偷咽。吸嗦一口,鲜香在嘴里汹涌鼓荡,辣早不是什么事了。一碗下来酣畅淋漓,连汤都一口饮尽,还总忍不住叫再煮一碗。吃粉的人互相看看,一个个一嘴的红辣椒油,成了“猴子屁股”,这才想起辣来,倒浑身爽利通泰。

欲更一慰馋虫,可在一三九的圩日去往城北几十里的栖凤渡镇赶一次圩。鱼粉摊鱼粉店一溜排开,摊浆蒸粉晾晒切粉熬汤舀汤……十八般武艺一齐摆在台面上,直是一个鱼粉的江湖。你只须找一张桌子大剌剌坐下来,唤一声:“老板,来一碗鱼粉,要辣!”一碗红亮馋人的米粉瞬息端上,再风卷残云般吃毕擦擦嘴,简直多了一股子傲视群雄的豪气。

如今离郴日久,一碗栖凤渡鱼粉便成了念而不得的乡愁。一旦回家,哪怕夜里也得找家鱼粉店吃一碗,竟常吃到泪流满面。

孩子的散文7: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文/龙应台

“家,是什么?”

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要你带伞。烫的便当盒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在身上还热。晚上,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夜晚的甜蜜时刻。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松软的被褥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一年只有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

和一个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某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用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份又一份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可能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能更寂寞。

很多人在家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还有很多,很快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盒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车去市场,把两个儿女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儿女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又会怎样呢?

孩子的散文8:当兵的孩子

文/郑龙君

年终岁尾,一则喜讯飞进了家门——当兵的儿子被北京市武警消防某部评为本年度“优秀士兵”!过去的一年,孩子不负重望,由消防特种车辆驾驶员至预备党员再到“优秀士兵”,走过了一条荆棘坎坷、艰辛的道路,每一步都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回首往事,一幕幕昔日的影像浮现在眼前——

年少时代的我非常崇拜英雄人物,古代、现代的都有,除岳飞、戚继光以外,我最崇拜的当属抗日英雄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等,最钟爱的电影是《闪闪的红星》、《渡江侦察记》、《奇袭》、《英雄儿女》、《小兵张嘎》等。为了模仿英雄人物,课余时间,我们成立了“平原游击队”,我自任“司令”,杜二、刘三分别任“副司令”、“参谋长”。全部“装备”是两支打火柴的“洋火枪”和一支装水的“左轮手枪”,手下有“四大金刚”,与另一支部队“打游击”。这样“坚持”了几年以后,我们都渐渐长成了半大孩子,对军装又非常感兴趣,为拥有一顶军帽、军上衣、军裤和“解放鞋”而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因为我的俩个叔叔都曾当过兵,军装对我来说真不算稀罕品,那穿着打扮特让人羡慕!折腾了几年之后,由花季少年转眼到了当兵年龄,当年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的我欣然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军,但是,虽然热情很高,因我家当时生活条件差、身体差、体重只有九十多斤。体检不合格,我伤心地哭了。在别人的劝缀下,我鼓足力气,一口气“咕咚咕咚”喝下一舀子凉水,再秤还是不过百斤,从秤上下来,又有好心人对我说,只要你认识咱乡的武装部长,送一百块钱或两包“大前门”香烟就行!天啊,当时俺连一身好衣裳都不舍得买,吃的都是粗粮,哪里有钱有好烟送给武装部长啊!就这样,怀惴着一肚子美好的梦想,当兵的事只能在梦里实现了。时隔30多年后的一天,在济宁发往北京的火车上,在卧铺车厢,我偶然遇到了与我同坐一列火车的当年的武装部薛部长,听了我说的当年的话以后,他笑哈哈地说道,哪里有你说的送钱送烟就能当兵的事哟,只要身体合格就中,身体不行,你走到部队上也是不合格的兵嘛!我说,你看我现在已经170多斤了,体重够了吧,可是年龄早已超标了。薛部长笑哈哈地说道:兄弟,我也早已退休多年了。他问了我的此行目的,我自豪地告诉他去北京看望当兵的孩子!薛部长听了非常高兴。

孩子是1988年出生的男娃,从县城中学考上大学专科以后,根据他本人的学科、爱好和家长的参考意见,他选上了山东省内的一所专科建筑工程管理学院,学的是土木工程。专科毕业以后,通过友人的介绍与推荐,与山东济南路桥集团取得了联系,被派往南京长江大桥4号桥工地施工,负责质检,月薪3000多元。这份工作与薪水当时来说也算不菲。况且,老板还说,第二年还有出国深造的机会。但是,我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做出了一个大胆且别人不理解的决定:让孩子回家接受体检报名当兵!当时我这么一说,妻子立马反对:孩子学的专业也对,工资也行,你咋想着让孩子当兵受罪啊?我坚持我的意见:“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鼓励大学生入伍,待遇也不错,况且大学学龄还算军龄,三期退伍以后,国家还有安置政策,多好呀!”经过我苦口婆心的解释、劝说,终于做通了全家人的思想工作。经过考试、体检、政审等诸多项关口,孩子全面合格,被批准应征入伍。欢送孩子入伍的那天,天空晴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运送新兵的大客车开动的那瞬间,妻子泪眼婆娑,我也模糊了双眼:去吧,孩子,我当兵的梦想在你身上终于实现了,愿你莫辜负领导的重托和全家的期望,锻炼出好身体,当一名合格的兵!

孩子当的是消防兵,担负着保卫首都的消防事务,多年下来,由义务兵消防员、二期士官、汽车驾驶员、特种车辆驾驶员、再到大学本科直至现在转为三期士官,每一步都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洒下了辛勤的心血与汗水。

孩子的成长同样也牵挂着父母亲人的心。2015年天津港“8.12”特大火灾发生以后,我和妻子非常牵挂着孩子,因为,天津离北京近在咫尺呀!那些日子,妻子整日盯着电视幕,为孩子们的安危担忧。

2015年8月12日晚,一场震惊世界的爆炸事故在中国天津的滨海新区发生,公安消防官兵、天津港消防员、公安民警伤亡近百人!“刚子走了,牺牲了,我在车上去塘沽,我回不来,我爸就是你爸,记着给我妈上坟!”“明白,你爸就是我爸,你小心!”这两位年轻消防员的对话,曾让全国网友热泪盈眶,也曾让我和妻子泪流满面、心颤!那些日子,我们和全国人民一道,深为火灾的发生、年轻的消防官兵和消防员的负伤、牺牲而深深悲痛。同时,也发短信给守卫祖国北京的孩子:出火警时千万要注意安全,要保护自己!

有好心人对我说,孩子当兵这些年了,该回来了,我的回答跟孩子一样坚定:只要部队需要,呆多久都行!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的官方微博称,近5年,我国平均12天就有一名消防员牺牲,他们逆火而行,一次次从致命浓烟、灼心烈焰中带出生命的希望,是和平时期牺牲最大的部队。对此,我在担心的同时,也感到非常欣慰与自豪,因为,不仅我的儿子是光荣的消防兵,同一年入伍也在北京某部消防支队服役的还有我的亲侄子,今年,我的妻侄应征入伍也来到了河北省廊坊消防支队某部。您瞧瞧,这些当兵的孩子,他们的职业都是向着火灾发生的地方冲锋,都有一个逆火而行的身影!

孩子的散文9:家乡的野菜

文/倪希莲

乡野人家长大的孩子,对生长在田间、地头、路旁、庭院的野菜最熟悉不过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小时候有谁不曾挎个小篮奔赴田野呢?随着润无声的春雨的到来,我们这种暖温带季风气候孕育的野菜就像春笋般漫山遍野而来。先说荠菜吧,春初,甚至还有点春寒料峭,她就带着冬末那种沧桑(根叶黑紫)焕出绿色的生机,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中快乐成长,长叶、开花,散发着清香……我们带个小铲,雀跃着,奔跑着,徜徉在宽阔的田野上,专拣大棵的鲜嫩的挖,回家洗净炒食、做汤、做馅,样样都是美味得很。听说荠菜还有清热、利水、消肿、平肝、明目的功效,据说老人常食,防病又延年呢!宋朝的范仲淹、唐朝的杜甫都写过关于荠菜的诗文,荠菜真是声名远播呢!

当然,春耕后的肥沃土地上,新长的苦菜也是鲜嫩得很,算野菜一景。苦菜种类很多,我记忆中有宽叶的,一棵七八个叶,平铺在土壤之上。也有细长叶的,重重叠叠长在一起。切开鲜嫩的苦菜,乳白色的汁液瞬间冒出,似牛奶,像母乳。挖出土里掩埋的菜根,也是嫩白无比。洗净蘸甜酱入口,苦、甜、咸、鲜,真是味道不一般。最普遍的,把苦菜洗净放进冷水里熬煮稀饭,里面撒上一把黄豆,放少许食盐,那种咸饭真是一碗接一碗,只喝得腹饱嗝响,尽兴而眠。长大以后我才知道苦菜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不仅如此,它还能防治贫血、防治癌症,真算得上是一大功臣。写到这儿,我不由想起了一种叫“青青菜”的野菜。这种菜菜叶上长点扎手的小刺,但不影响食用,做粥、蒸窝头都可以,主要的,倘若你的手脚不小心受伤,血流不止,把青青菜的菜叶在手心揉搓,用挤出的绿色汁液涂抹伤处,止血效果立竿见影,很叫人称奇。再诸如什么野山花、野白蒿、大夫子苗(不知学名叫什么)等等,煎鸡蛋饼,和上面做蒸菜吃都是别有味道的,美而忘言。再看看路旁潮湿处,那些车前子挨挨挤挤,碧绿碧绿的,大有一望无边之势,蓬蓬勃勃生长着,给人以无限的希望。

野菜遍布乡野,夏季也因野菜魅力无限。那些俗名叫灰灰菜、蓬蓬菜、马齿菜、人性菜的,一茬一茬,接二连三。有趣的是蓬蓬菜和马齿菜,它们长势惊人,一撮撮,一团团。把蓬蓬菜、人性菜热水里一焯,加上蒜泥,再用蚝油、酱油、醋等调料一拌,入口即香,回味良久。而且这人性菜,生长确实颇为随意,不择环境,夏季雨后的庭院里会就地生长,采摘一把,洗净,放进饭锅,熬煮稀饭、菜粥,是何等地方便。而马齿菜,除了凉拌,还可以和面烙饼,菜香塞满口。

早时人们喜爱野菜,不过是糊口的缘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野菜受到热捧,跟眼下大棚催生植物的功利性太强,加上曝光的个别蔬菜对身体的伤害不无关系,更何况野菜的功效及药用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楼群越来越多,田地越来越少,这些无公害的天然野菜不正好弥补了人们感情深处的这一空白吗?

孩子的散文10:红孩子书场

文/赵刚

村东的孤寡老人思义爷爷是沣河两岸数得着的大名人。据老辈人讲,当年为了反抗地主的折磨与剥削,身为童工的他毅然投奔革命队伍,在一次又一次与日寇战斗中多次挂彩,但是轻伤不下火线,直至在一次与小鬼子拼刺刀中伤势严重,才被迫从前线转入后方。新中国成立后,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留在大城市端铁饭碗的他,却毅然选择了返乡务农。当被一些连做梦都想成为“公家人”的乡党戏谑为“死脑筋”“不开窍”“自讨苦吃”的时候,他却淡淡地说:“那么多战友长眠在战斗的地方,甚至连一块独立的坟墓都没有;而我一个有手有脚的人,有啥脸面让国家养活?”

思义爷爷没有文化,却在改革开放初期做了一件令所有人吃惊的事情,那就是用多年积攒的革命伤残军人抚恤金,在自家庭院开办了“红孩子书场”,义务为方圆农家子弟提供阅读抗战书籍的平台。有人问他:“您苦了一辈子,临老连一套像样的铺盖都舍不得添置,却怎么想起既花钱又出力地办书场呢?”他答:“我斗大的字不识一筐,让娃娃们帮我圆上读书的梦想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特别是要让咱们的后人知道并牢牢记住抗日战争那段血淋淋的历史,明白‘落后就会挨打’这个道理,把国家建设好,那样的话,烈士的鲜血就没有白流啊!”

“书场”非常简陋。但见加长的屋檐墙壁上,从上往下,间隔一尺,依次有五六条七八米长的细铁丝,铁丝上固定着的一枚枚小铁夹里夹着清一色战争题材的“娃娃书”(即连环画),那情景,极像音乐书上神奇的五线谱,每每看见它,就像在感受一曲波澜壮阔的抗战大合唱。而身形瘦弱矮小的思义爷爷,就是这首“大合唱”的指挥官,他颤巍巍立在长条凳上踮着脚尖够取上层读物,或是弓着腰身检索下层书目。每天,我们一大帮娃娃匆匆给牛羊割完草,就不约而同地聚在这里,捧着心仪的书籍,或圪蹴在墙根下,或骑跨在树脖上,为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队员们的足智多谋而击掌,为海娃、张嘎、雨来的机敏勇敢而钦佩,为刘胡兰、赵一曼、赵尚志的大义凛然而崇敬,为平型关、台儿庄、神头岭的血战告捷而喝彩,为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而愤怒。乃至于家人三番五次催喊吃饭,都不舍得离开。

有时候,有的孩子被故事情节拴住了心,担心下次来的时候恰巧那本没看完的书被别人抢先拿去,就抱住思义爷爷的腿连连恳求,能不能让自己把书拿回家看?思义爷爷啥话也没说,从衣柜中取出一方干净的帕子,将那本书小心翼翼地包好,双手捧递给他。那孩子如获至宝,郑重地接过,黑黑的脸蛋上绽开了花。有人不解地问思义爷爷:“这些书是你拖着残腿,跑遍多家书店,从公社、县城、省城一本本扛回来的,来之不易,怎能放心地交给毛头小子拿走呢?万一磨损了、丢失了,甚至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怎么办?”思义爷爷慈祥地笑道:“读书教人学好,读书人就该被高看一眼,我怎么会不相信咱们红孩子书场的娃娃呢?”嗣后的情形果真应验了思义爷爷的话语,被借出去的书籍很快丝毫无损地完璧归赵。尤其令大家惊喜的是,明明借走一册书,而归还时却变成了一摞——娃娃们将自己最喜爱的藏书捐给书场,与更多孩子分享阅读的快乐。思义爷爷对捐赠的书籍格外关照,不仅请村里最德高望重、擅长书法的老先生在扉页郑重地题写上赠书者的姓名,还将它们摆放在“书墙”最醒目的位置。

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红孩子书场,我们倾听历史回音,我们思考民族命运,我们憧憬国家未来,我们树立人生坐标,并且在内心一遍遍唱响那首铿锵的旋律:“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孩子的散文11:不在孩子面前羞辱他的父亲

文/李铁军

近期看到一则旧闻,颇为感触,这是很久以前发生在中国台湾的真实故事。

一辆行驶的轿车差点撞到一对步行的父子,轿车愤然停下,车窗随即摇下,车窗内一张愤怒的脸吼道:“你为什么要闯红灯?难道不知道这样很危险……”

车窗外闯红灯的父亲,没有进行任何分辩就领着孩子仓皇逃走。

车内那张“愤怒的脸”逐渐变成了“平静的脸”,他越想越惭愧,于是他掉转车头追上刚刚被自己辱骂的那对父子。

“平静的脸”开门下车,向刚被自己辱骂的父子鞠躬道歉。

事后,有人问他当时为什么要道歉。

“平静的脸”答道:“当着孩子的面羞辱他的父亲,不是有教养的人应该做的。”

这位“平静的脸”是台湾广告界教父级人物孙大勇。

教养并非只是得体的举止和优雅的言谈,更不是酒吧、西餐、华尔兹,真正的教养是沉下心来了解对方,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孩子的散文12:那棵柳树

文/鲁娅

上个星期回去接孩子的时候,母亲让我帮她洗衣服,洗衣机放在靠近河沟的一块水泥地上。我自在地洗着衣服,儿子在空地上玩耍,时不时地来捣乱几下,气得我追着喊他站住,其实在和他玩。刚好母亲从厨房出来看到我呵斥儿子,笑着说:“你之前不是一样,我在河里洗衣服的时候,你连鞋都不脱就下水了,把我气的。”我也笑着很不好意思的故意辩解道:“不会吧。”

空地旁边有一棵别人家的板栗树,每年板栗都结的很好,今年也不例外,我抬头看着这板栗树,心里想:它算是陪我成长的树了,如今被母亲砍了半边枝丫也还长得这么茂盛。被母亲砍掉半边枝丫两年前我就发现了,我当时问母亲:“这板栗树怎么半边没有了?”母亲说:“我砍的。”我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要砍?你和邻居吵架了吗?”“没有。”母亲说,“我在修剪河沟杂草的时候,看你栽的柳树都快被欺死了,所以就砍了半边板栗树,我本来想把柳树砍掉的,想着你栽的,就没砍。”当时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就觉得母亲为我想的好周到,连这棵树都要为我护好,更何况是我呢。此时的母亲正在一旁倒厨房的脏水,“你真经老,娃都三个了,还这么年轻。”这话是小时候经常听到别人赞美母亲的话。现在看着母亲有点驼的背,和肚子上的小游泳圈,发现在岁月面前,我们都是成长中的孩子,母亲老了,我也已为人母,儿子在慢慢长大。

其实这棵柳树是我大概六七岁的时候在自家院子的道场上捡到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一时兴起把它栽在河沟旁边。本来栽它也是没有想着它能活,因为捡到它的时候,它的根部被折了,就一点树皮连着。现在我已记不清怎样栽下去的,只记得我当时栽好之后,我用毛线把它根部折断的部分绑了起来,导致到现在这棵树的根部都有一圈圈的螺旋印,并且还不直。对于这棵树我也不是多么热心的照顾它,只记得我有一次去看它的时候,它已经长得有两个手指合拢那么粗,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在上初中,我也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发出了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棵树长这么大了,我也长大了一连串的感慨,也觉得这棵柳树命真大,断成那样还能活,后来才知道有一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就是柳树的生命力顽强。

有时候远远看着它向上长的枝丫,心想:你怎么不是垂柳呢,垂柳多好看,你是什么柳树嘛。由于它长得不好看,也由于河沟那里杂草多,还有一种草碰了它身上会起包会很疼,我对它更不关心了,也懒得去管它。我尽管读我的书,上我的学,偶尔去河沟做事会看见它,兴起了会到它跟前去,摸摸它的枝干,还会摇摇它,想着从我可以摸到它的顶端,到能够着它的顶尖,再到我只能抬头看它,大概丈量它长多高,感叹这时间过得好快。到它跟前去是要费一番周折的,因为有那种扎人的草,我一般不走地上,我都会从靠近它旁边猪圈的水泥矮墙上走过去,每次我走过去的时候我家的猪会目送我过这段独木桥,有时当猪看我看的出神的时候,我会突然间大叫一声,把猪吓得蹿几下,走开了。现在我家已经不养猪了,想想那个时候自己还挺有意思的,和猪都能玩起来。

如今这棵柳树已经有普通小碗碗口那么粗了,他旁边的杂草也被勤劳的母亲打理的干干净净。我回家的时候也经常去摸摸它,看看它,似乎对这棵柳树儿,有一种特殊的情愫,看着它旺盛地活着,觉着它就是我一样,时光机器已把我带到中年,这棵柳树也在不知不觉中和我一起生长了二十多年。也许多年后我已魂归黄土,而这棵柳树还在这河沟旁静静地生长着,儿子也会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

孩子的散文13:教育孩子就事论事

文/徐海

前几天,我和妻子带着五岁的儿子驱车80公里,去给独居在乡村的姑姑过生日。刚巧在外打工多年的表妹文欣一家三口,今年也特意赶回来为母亲庆祝。一见面,不仅久别重逢的大人都很开心,就连两个孩子也一见如故,立马玩成了一片。我们的出现,也让老人原本冷清孤寂的家里,顿时变得热闹欢快了起来。

随着做好的菜陆续上了桌,早已有些饿了的两个孩子禁不住美食诱惑,便在姑姑的默许下,开始了对桌上的菜进行品尝,并且边吃、边端着饮料又笑又闹。正玩得高兴的档口,表妹的儿子小宁因为怕踩到突然跑进屋来的小狗,脚下来了一个急刹车,结果把橘黄色的饮料洒到了新买的白色卫衣上。

这一幕,刚好被端菜进来的表妹撞了个正着,从小就性急脸酸的文欣立马黑了脸。看着妈妈凶神恶煞般的眼神,小宁也知道自己惹了祸,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可文欣却并未就此罢休,一把把孩子拎到旁边的屋里开训。

“你说说你,怎么就那么淘气,好好的一件新衣服以后还怎么穿?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每天不惹点事出来心里就痒痒是不是?昨天来的路上,要不是你非要在路边停车小便,我们能被警察罚200块钱吗?还有那天老师打电话说,你在课堂上一直低头鼓捣文具盒,根本不专心听讲,告诉我你想怎么地?不想在这待我们今天就回去,不想上学就直接给老师说我们不念了……”见文欣越数落声调越高、火气越大,孩子的哭声也越来越大,我赶紧跑过去帮小宁解围。我冲表妹使眼色,示意她别为了这点小事破坏了欢乐的气氛,担心影响了姑姑难得的好心情。

不过,虽然饭桌上大家都在努力活跃气氛,但这个小插曲还是或多或少波及到了大家的情绪。饭后,姑姑带着两个孩子去邻居家串门,我于是把文欣叫了过来,平心静气地对她说:“这样老翻旧账,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滋生孩子的逆反情绪,长此以往孩子就什么事都不敢跟你说了。还有,以后也别在吃饭之前责备孩子,这样对健康不利。”

原本还理直气壮的表妹,听我这么一说不由也检讨起自己来。“其实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以生气起来就控制不住自己这张嘴,什么解恨说什么,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以后我真得好好改改。”平静下来的表妹颇为认同地点着头。

其实,父母教育孩子没有错,但应该就事论事、各是各,分清楚每件事的原因和责任,不能数罪并罚,更不能让孩子承担他无法承担的责任。

孩子的散文14:别让外界浮躁了自己

孩子,我首先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当你童年,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望具有纯正的品格;当你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理想会使人出众。

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担忧。理想纯洁你的气质,而最美貌的女人也会因为庸俗而令人生厌。通向理想的道路往往不尽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但是,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

在那貌似坎坷的人生中,你会结识到许多智者和君子,你会见到许多旁人无法遇到的风景和奇迹。选择平庸虽稳妥,但绝无色彩。

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放弃自己的信念。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诱惑。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无法带给你尘世的享受。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你,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其次,孩子,我希望你是一个踏实的人。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

如果你是一个美貌的女孩子,年轻的时候会有许多男性宠你,你得到的东西过于容易,这会使你流于浅薄和虚浮;如果你是一个极聪明的男孩,又会以为自己能够成就许多大事而流于轻佻。

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做好一件事足矣。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事太难,但绝不要放弃。

你要懂得和珍惜感情。不管男人女人,不管墙内墙外,相交一场实在不容易。交友的过程会有误会和摩擦,但你想一想,偌大世界,能有缘结伴而行的又有几人?你要明白朋友终会离去,生活中能有人伴你在身边,听你倾谈,倾谈给你听,你就应该感激。

要爱自己和爱他人,要懂自己和懂他人。你的心要如溪水般柔软,你的眼波要象春天般妩媚。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坐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你要懂得欣赏悲剧,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

希望你不要媚俗。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要学会欣赏真,要在重重面具之下看到真。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而往往出类拔萃又隐藏在卑琐狂荡之下。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我将羞愧的掩脸而去。世俗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在具体的做人上,我希望你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娇气十足。你每天至少拿出两小时来读书,不要想着别人为你做些什么,而要想着怎么去帮助他人

借他人的东西要还,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要记住,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再差也是自己的。

还有一件事,虽然做起来很难,但相当重要,这就是要有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你会一年年的长大,你渐渐会遇到比你强,比你优秀的人,你会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你所厌恶的缺点。这会使你沮丧和自卑。你一定要正视它,不要躲避,要一点一点的加以改正。战胜自己比征服他人还要艰巨和有意义。

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但人的优秀品质却是永恒的:正直,勇敢,独立。

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孩子的散文15:爱孩子·爱小动物

文/咿呀

我是特爱孩子的。

你可能会说,哪个妈妈会不爱孩子呢?但是,我爱孩子可能有点过了,连自己都变得有点孩子气了。

儿子读小学四年级时,我因有事要在清华大学待10天。我舍不得跟儿子分开这么久。再则想,去首府,去中国最高学府,对孩子来说是多好的长见识的机会。于是,我果断给儿子请了假,带他一同前往。在机场,别人不解,孩子怎么不用上学。我笑答,书本学习机会时时有,这种长见识学社会知识的机会太难得,让他在行万里路中进行另一种学习吧!当然,我把儿子的语文、数学课本都带上了,利用空闲时间辅导他,尽量与老师的教学同步。

在儿子五六岁时,突然非常羡慕别人有小弟弟小妹妹。回家后,他可怜巴巴地对我说:“妈妈,别人家都生了弟弟妹妹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生呢?我也要……”那几近哀求的语气,那盼望的眼神,让我感到心痛。我想如果孩子是想要个什么玩具,我一定要答应他,可是这个,我办不到,国家政策不允许啊!之后,儿子还提过很多次,每一次,都会刺痛我,我都为他独生子女的孤单而难过。

其实,这何尝不是我的一大愿望。我多么希望能再生个女儿,到老时有个贴心的人儿聊聊天。我多么希望儿子能有个亲兄弟姐妹,在困难时能有个说真心话的人,有个可以商量的人,有个倾心相助的人。

终于,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我抓住青春的尾巴,在政策出台11个月后,顺利生下女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实现了儿子的愿望。

对女儿,那就更是疼爱有加了。每当女儿抱着我娇滴滴地说:“妈妈,我真的真的好爱你,我永远永远都不想离开你……”时,我的心都被融化了。

我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感情,包括他们的小心思,去关爱他们,以致爱屋及乌。

我本对小动物很排斥,总担心这些小动物身上带有各种病菌,影响我们的健康。在超市、公交车、路上,我看到宠物就避得远远的。要是避之不及,有小狗擦到了我的裤子,或舔了我的鞋子,我不知有多厌恶。

可是,因为孩子,我也会爱小动物。

知道哪里有动物看,我都会想办法带孩子去看,一次两次三次都可以。并且每次去前都精心准备,带着食物去,跟孩子一起去喂小动物。

不仅看,还养。像乌龟、金鱼之类经常买回来装在一个小瓶内养着,给孩子们观赏,鸟也买过几次。我也经常在买泥鳅做菜时,挑出两条用玻璃瓶装着,给孩子们观赏。泥鳅最经得起折腾了,一般情况,养两个月都没问题。

一次,我在青年湖办事,看到一群小狗憨态可掬,喜欢的不得了,我马上想到,这么可爱的小狗,儿子肯定会喜欢,就买了一只带回家。

儿子自然是开心的,马上给小狗取了个名字叫Happy,每天逗着玩。

然而,这是一只土狗哩,不是宠物狗。我们又不会训练它。这只狗狗不会上卫生间拉粑粑,严重影响了家里的卫生。再者,我们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后,Happy怎么办?只能把它放在院子里闲逛。这小东西熟悉环境后,每天跑到院外盒饭店门口去捡肉骨头啃,脚上踩得脏兮兮的,回家又得给它擦洗。

我本不是勤快之人,只是孩子般看到小动物可爱就兴奋地要买回来,后续管理的事可不想干了。孩子他爸不时抱怨:“你们就知道买,买回家就不管了,喂食、清洗都是我的事。”

确实,养只小狗又脏又麻烦,最后不得不将它送去了乡下。儿子不舍,也很难过,他花了5角钱请一个同学给Happy画了一张像表示纪念。

儿子上初中时,有天我在菜场买菜看到有人卖兔子,那小兔子一身雪白的绒毛,竖着长长的耳朵,两只小眼睛像玻璃球一样明亮,忽闪忽闪的,怯生生的样子很是惹人怜爱。我又忍不住买了一对回家。

我将它们用一个白色大塑料桶装着,放到卫生间。过了几天后,这两只小东西竟然从桶里跳出来,在家里乱跑。我下班回家打开门,发现两只小兔到了大卧室。它们听到开门声也探着头往门口看,看到我后,脖子一缩往后退到了床底下躲起来,看上去似两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它们就好像是我们家的新成员,深得大家的喜欢。儿子更是每次放学回家都得先逗逗兔子。

为了养这两只小兔,孩子他爸每天要清洗他们的窝和卫生间,我每天下班后,也要到周边去扯野菜喂它们,可是野菜太少,根本不够它们吃。好在住我们对门的周爷爷种了几块地,他每天从地里回时就会带回一把菜,或是一把红薯藤放在我们家门口,后来挖红薯了,他又送来一桶红薯。两只兔子的粮食终于不成问题了。

春天来了,淡黄色绒毛的小鸭“嘎嘎”地叫着,一摇一摆的,多可爱呀!我果断买了两只送女儿。女儿看到小鸭子特别开心,但她却是十足小公主的斯文样,根本不敢去摸,只是在一旁拍着小手乐。我鼓励她去抚摸一下时,她鼓起勇气也只是在小鸭的背上做个样子碰一下,有时不小心触到三两根羽毛,挠得她的手心痒痒的,便惊叫着赶紧退开。我们用个纸箱将小鸭子装好带到草地上去玩,给它们喂食,可是在小朋友们的追逐逗乐之下,它们吃不了两口又被吓跑了。

接下来,我准备养蚕了。我想着,女儿看到圆滚滚挪动着的蚕宝宝该是多么地高兴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