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旦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元旦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元旦的文章1:女儿的礼物

文/翠薇

女儿上大三了,每年过元旦时,都会给我寄礼物来。

第一年收到的是一条丝绸的围巾,五彩喜庆柔和,女儿知道我喜欢素色的衣服,搭配哪一件都合适,让我那个春节增色不少。第二年收到的是一个镶满钻石的胸针,戴在我的黑大衣上,还真是别致出众,衣服好像一下子上档次了。

这两件礼物都被我看作是至宝,经常放在身边,还在朋友面前炫耀。这不,元旦又快到了,我知道,女儿一定会想着给我准备元旦的礼物。女儿是个乖巧的孩子,不用嘱咐她自己就会想着。有时在微信上和女儿聊几句,我故意轻描淡,什么也不说。其实我心里在想,今年元旦女儿会给我买点什么呢?

女儿买什么都行,买多买少都是她的心意,只有在家里安心等着就行了,我这样安慰着自己。元旦的前一天,我接到快递哥打来的电话,让我下楼取件。不用说就是女儿寄来的,等快递哥打完电话,我换上衣服先穿上棉袄,换上鞋子准备下楼的时候,我心里暗暗思考着,会是什么呢?一件棉袄?一双鞋子?对礼物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从自己家到大门口的快递车,这段距离,我故意放慢脚步,给自己充足的时间,猜一猜看能否猜对女儿寄来的礼物,化妆品?一个手包?还是别的什么好玩的东西呢?

当我拿到一个不小的箱子,回到家拆开,是一个浅蓝色的纸箱,写着防雾霾口罩。是整整一箱的防雾霾口罩!由浅蓝色无纺布做成,鼻子那里尖尖的,鼻梁部位还有一个扣条。右脸部分一个四四方方的凸起,像个小窗子。哦,那叫呼吸阀。

这时微信上也收到女儿的留言:妈,今年雾霾严重,我给您买了一箱防雾霾口罩。记得每次出门都要戴哦!您用不了可以送人,健康最要紧!祝妈妈元旦愉快!

老公说:还是女儿疼你。这东西好,时尚又实用啊!

关于元旦的文章2:迎元旦 庆新春 说发展

文/玬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2012就要成为历史了。在即将过去的这年里,我们兢兢业业,努力的奔跑在为公司跨越发展的路上。一年里,公司组织了不少娱乐活动,这次为了迎元旦庆新春,公司又组织了一次大型的文艺联欢会。

公司领导也很重视此次活动,决定搞一个我们自己三色鸽的联欢会。此次活动纯粹自编自导自演。下发文件后,公司员工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去排练,员工们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各尽其力,为公司的这次文艺活动出谋划策。

活动结束后,在回去的路上我不禁在想,节目实在是很精彩,我们三色鸽的大家庭中有这么多杰出的优秀的人才,拥有辛勤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把这个活动做的有资有色。

万丈高楼平地起,做大事者小事看。从这个活动可以看出,我们公司拥有一群智慧的领导,拥有一支合力之师。

我们的中期目标是把我们的根据地扩大到河南,将三色鸽的旗帜插到河南的整片大地。看到那些朝气蓬勃的员工们,斗志昂扬,激情四射,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做到的。

2012,我们完成了二期扩建的任务,经过试生产运营阶段后,严把质量关,进入到正规生产的行列当中。食品工业十二五规划,2015年乳制品产量达到2700万吨(其中干乳制品900万吨,液体乳1800万吨),原料乳产量达到5000万吨,这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的发展方向与国家乳制品工业发展方向和布局相似,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发展就像我们文艺活动的开始——开门红。为了我们的共同目标加油!

提前祝大家年快乐!

关于元旦的文章3:新年的三个愿望

文/李美丽

元旦到了,我盘算着自己的新年愿景。上学时,“新年新希望”这个从小到大都不陌生的作文题目,不外乎是勉励自己,认真读书、友爱同学、尊敬师长。长大一点儿可能会开始鼓励自己储蓄存钱、努力减肥等,只不过往往在新的一年倏忽过了一大半时,才发现那些为应付学校或考试而发出的自我期许,往往都成为迎接新年的一时热血。然而现在呢?当我们不再为学校、更不为考试,就为了自己的时候……到底该许下什么希望呢?

回顾去年一整年的生活得失之后,我告诉自己新年新希望要“三个多一点儿”。

第一就是“宠爱多一点儿”。想爱别人,一定要先懂得爱自己。以我们现在的年龄,通常都是家庭事业两头忙,多重的压力,常常让自己处于紧张状态。拼了命为家人、为工作,看似牺牲奉献,却不见得一定能得到赞美与掌声。所以想多留一点儿时间给自己,单纯地为自己做些什么。为自己烘焙一份甜点或者去享受一下好久没做的SPA,和好友吃一顿浪漫晚餐、安排个小旅游,哪怕是只有音乐陪伴的短暂独处,只要自己觉得可以纾压放松,那就千万不要犹豫,要把时间留下善待自己。只有懂得爱自己,才能够从压力中适时纾解,生活才会过得有自信、有质感,也更有能力去迎接每个新阶段的挑战。

第二是期许自己“健康多一点儿”。健康就是财富。不管是努力运动或均衡饮食,真要认真执行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持之以恒。尤其是忙碌之余,不但挪不出时间健身,也常常因为惰性而懒散。今年对健康的期许,就是先从吃“有益”的食物开始,由内而外地照顾自己。就算平常没时间上健身房,假日也要多和家人一同走出户外,散步、骑车、爬山,一方面运动,一方面也凝聚彼此的感情。而且不管现在的体态外型如何,绝对不能找“反正我就是这样了”自暴自弃的借口,而不照顾自己的健康、不注重日常饮食!毕竟如果总是满脸倦容病态,不管明天有多么美好,又怎么能享受得到呢?

第三点期许是“放下多一点儿”。放下!简单吗?放下一点儿对名利的追逐、放下一点儿对物欲的渴望、放下一点儿对情爱的需索、放下一点儿对孩子的要求,放下是哲学、是勇气,更是终生的学习。人生中总会面临许多课题,不管是工作上、情感上或是内心的想法,但其实我发现很多的不满或是忧虑埋怨,往往都是与自己的心过不去;有人惦记着往日风光,也有人担忧着旁人可能的算计,当然也有人深爱着不爱自己的人,更有人始终记恨着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新的一年,给自己的心多一点儿空间,学习放下并非放弃,而是一种心灵上的解脱,别让太多的放不下,把自己的人生定格在懊恼忧虑中。

我这三个平凡的愿望表达了我珍爱人生、活出风采的渴望;这三个平凡的愿望,隐含了我许多文化价值和情感诉求;这三个平凡的愿望表达了我对亲情的珍视、对快乐人生的美好期待……

回味我的“三个多一点儿”的新年愿望,虽不是什么让自己飞黄腾达的宏愿,但却是新的一年我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期许,期望新的一年能有一个更新的自己。你呢?许下对自己的期望了吗?期盼我们都能在许下新年新希望的同时,也要更努力地去付诸实施。

关于元旦的文章4:怀念贺卡

文/吕清明

随着元旦渐渐临近,每次打开电子邮箱,都会收到几张电子贺卡。贺卡上图案精美,寄语浪漫,还有悠扬动听的背景音乐。精美的电子贺卡让我怀念起 10 多年前互赠贺卡的岁月,品味贺卡上的祝福,欣赏贺卡上的精美图案,成为少年时代难以忘怀的记忆。

上初中时,每当新年临近,同学之间就要互赠贺卡。每天下课后,同学们就围在学校门口的小摊前,地上摆满了五颜六色、图案各异的贺卡,那时大受同学们欢迎的贺卡有《西游记》、港台明星、山水风景,我们挤在摊前,不断翻看各种贺卡,然后买下自己最喜爱的图案。回到班级后,搜遍脑海中的所有词汇,在贺卡上写下新年祝福,诸如“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学习进步、一切顺利”等,写好后送给自己最要好的同学。每每收到同学送的贺卡,都非常的幸福和高兴,在心里小小虚荣上一回。把贺卡放在手中,先是看一看贺卡上好看的图案,再翻过来阅读同学写的新年寄语,祝福语尽管寥寥数语,但每一个字都很亲切,读起来让人感到温暖。

我把贺卡珍藏起来,没事的时候,都会拿出来从头到尾翻看一遍,读一读那温馨的新年祝福,回味那纯真的同窗友谊。

在高三的时候,暗恋上了班里一个文静女孩,纯真的感情一直埋在心里,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她在高三复读。我们经常书信往来,谈学习,谈理想,谈未来,不断地鼓励她。我在大一的元旦前夕,精心挑选了一张绽开着鲜艳玫瑰的贺卡,在贺卡后面写着:像铿锵玫瑰一样,绝不放弃,加油!那个女孩也给我邮来了一张贺卡,上面盛开着娇艳的牡丹花,贺卡后面除了地址和姓名之外,是她亲笔画的两个心型。看得我怦然心动,拿着贺卡在学校的操场上恣情奔跑……后来她考上了另一个城市的大学,我们也渐渐地失去了联系,但那张贺卡我一直保留到现在,贺卡上留下了我青春的美好回忆。

现如今,每到新春佳节,都用短信或者邮件进行问候和祝福,贺卡越来越少,少了贺卡上的温馨祝福,就少了那种令人久久回味的纯真与温情……

关于元旦的文章5:青石梁上,那几颗酸枣树

文/俞佳

庚寅元旦,风清气爽。几个朋友相约,回乡下老家,爬一个名曰尖圪塔的大山。这个尖圪塔是平陆海拔第四高,门杠山的南峰。路险峰高自不必说,而那几棵生长在青石梁上的山枣树,却给大山增色不少。

艰难爬行在站起想被风吹倒的通往尖圪塔一个石插石、石靠石、石垒石、石挤石的叫风呼噜岭的青石梁上,有那么几棵使人颇感稀奇的山枣树。那几棵山枣树,碗口般粗细,加上枝枝梢梢的刺儿,也不过丈余高。由于常年生活在“呼噜”的山风中、贫瘠的山梁上,枝节也比其它地方的山枣树枝节短的多,枣刺更象被磨砺过的半截针一样钝,枝杆硬实的在风中连摇都不摇,给人一个十足的历经苍桑的“小老头”印象。而正是由于这样的“小老头”存在,这贫瘠的山梁上,才多了一份春的枣花香、夏的绿叶蔽、秋的果实红、冬的小鸟栖,是没有生机的地方有了些许生机。

回想儿时,社会落后,家里贫穷,挖不出煤,更烧不起炭,山枣树便成了家里柴火灶中一天三顿的平常物。说是山枣树,其实也不过是削了一茬又一茬后刚刚长出的嫩芽儿。这些年,社会发展了、家庭富裕了,煤球炉、液化气煤、电磁灶、太阳能灶,一个比一个先进,一个比一个好使,可给山枣树留下了广阔的生长空间。过去的嫩芽儿,如今在家乡的沟沟坎坎、塄塄埝埝上长成高大粗壮的参天树也不算什么稀奇。然而,在风还是“呼噜”的风,石还是坚硬的石,临近海拔1499米高的地方,那几棵山枣树,长成了。而居然长成了几十岁高龄的“小老头”,确实不易,确实稀奇。说稀,除了那几棵山枣树,这里再也没有别的能长成模样的植物。说奇,因为在没有人搭理的地方,它确长成了罕见的树。

噢,那几棵山枣树!“呼噜”的山风、贫瘠的石梁,你们固然改变不了。然而,你们生在那儿却学会了适应,却学会了存活,却长成了大树。做人何尝不是如此,在改变不了环境的情况下,不要让环境适应你,而重要的是你要学会适应环境。适者,生存矣!

关于元旦的文章6:2013,我们都好

文/窅娘

后勤科的同事急性子,离元旦还有个把月,就挨个办公室派发2014年新台历。于是,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里,新台历静静躺在办公桌上,大红的封面咄咄逼人,迫不及待地等着与旧台历交接。

迫不及待的还有我。从来没有哪一年,像2013年这样令我小心翼翼。2013年高考刚结束,我就开始了倒计时:还有一年……还有九个月……还有六个月……而2013年最后一天,倒计时是157天。不知女儿是否也在心里倒计时,但那天去学校开家长会,高三教学楼的每层楼栏杆上都挂有大红横幅,全是高考冲刺标语。一刹那,高考的紧张与忐忑充斥周身每条血管,恍惚间我是一个送孩子上战场的光荣母亲,情绪高涨热血沸腾。

一场寒流袭来,岁末的这个冬天终于有了寒冬的样子。可是,我却希望这个冬天能暖和点。陪读的出租房里只有一个房间有空调,清晨五点半起床,哆嗦着进厨房做早餐,又哆嗦着进卧室,喊渡船似地一声接一声,把孩子从被窝里叫起。此时,外面还是漆黑一片。好在,四周楼房的多个窗户灯火明亮,他们也是陪读人家。2013年,租住陪读在这个小区里,我不孤独。而2013年罕见的酷暑炎夏,在这个出租房里挥汗如雨的情景,仿若昨日。

上天总是眷顾着众生。今年的冬至是周日,女儿一周里唯一的一个白天休息日,更兼无风的好晴天。一锅鸡汤慢火煨在燃气灶上,被子和衣服晒在阳台上,连门口的几双鞋也一并晒在阳台的地上。不能浪费这大好的冬日暖阳,午饭也移到阳台上吃。女儿一边喝着滚热的鸡汤一边眯缝着眼睛看太阳,感叹一声:唉!真幸福!要是天天如此幸福就好了。

我说:幸福的形式和内容千变万化。若干年后,当你回味现在的高三学习生活时,你也会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女儿笑起来:打住打住老妈,你的“快乐生存法则”又来了。

女儿清楚,我有一套“快乐生存法则”。2013年里,当我累了烦了苦了躁了时,我就用它鼓励自己。当女儿情绪波动向我抱怨哭诉时,我也用它开导她。日子喜是一天悲也是一天,为什么不乐呵呵地过好每一天呢?

给母亲电话,告知她元旦只放一天假,无法回去陪她。母亲说:我很好,你别牵挂我,好好照顾孩子吧,她快高考了。是呀,高考——注定是我家2013年的关键词之一。

寒夜十点,街灯璀璨,我等候在学校人头攒动的大门口。友人从遥远的大洋彼岸来电问候,我笑呵呵说:一切都好!

是的,2013,我们一切都好。而且,2014,我们一切会更好。

关于元旦的文章7:元旦是碗腊八粥

文/张春波

公元纪年法中,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而吃腊八粥则是农历腊月初八的民俗,两者毫不相干。可是,翻开2012年的日历,元旦和腊八节却不期而遇,于是喝碗腊八粥过元旦就成了新年的迎新序曲。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佛粥,即腊八粥,袅袅的粥香飘在古老的民俗里,送粥、吃粥,祈福增寿,喜迎新春。其实,对我来说,元旦就是一碗腊八粥,那一碗碗内容丰盛的由五谷杂粮熬成的粥,承载着新年的憧憬和美好的情愫,温暖着我的胃,温暖着我的元旦记忆……

现今,腊八粥不稀罕,想吃就吃。记得儿时,我家一年中是要吃两次腊八粥的,就当时条件而言,那叫“奢华”。母亲除了在腊月初八熬粥外,元旦节也做腊八粥,为什么呢?母亲说,“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应该早起,感受一下清新的气息,可平日睡惯懒觉的你们怎么起得来,我只好用腊八粥的香气来引诱你们了。另外,丰盛的腊八粥也祈盼我们这个家今年五谷丰登,有好日子过。”为此,母亲按照家乡的食俗,在12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就把洗净的粥料备好:红豆、绿豆、糯米、大米、红枣、花生、薏仁、莲子以及几样新鲜的水果、冰糖和橘皮丝等。

元旦清晨,母亲抱柴升火,烧水放料,在厨房里不停地忙活。母亲熬粥很有耐性,她先把不易煮烂变软的红豆、绿豆、薏仁、莲子下锅,用小火熬煮,待它们胀裂开口儿,再加入易烂的糯米、大米、红枣、花生,用文火慢熬细煮。为了防止粥稠粘锅,母亲便用长柄勺不时搅动,浓浓的粥香也随之飘散开来。这时候,不用母亲喊,我就从床上翻身而起,匆匆洗漱一下,走进厨房,一步不离地守着灶台。那自锅盖边沿升腾起的蒸气裹挟着缕缕诱人食欲的清香,撩拨得我垂涎欲滴。看到腊八粥熬得差不多了,母亲就放入雪梨片、蜜桔瓣儿和少许冰糖、橘皮丝,熄了灶火,利用灶膛里的余热再焖上片刻。这样,一锅热气滚滚、香味扑鼻的腊八粥就算熬好了。

母亲揭开锅盖,只见腊八粥晶莹剔透,红中透白,白里染黄,黄中泛绿,令人目清眼爽。性急的我手捧着粗瓷碗,踮起脚尖,不停地催促母亲赶紧盛粥。母亲伸了伸酸楚的腰,笑哈哈拿起勺子,一边往碗里盛粥,一边自编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元旦吃了腊八迎新年……”此时天色大亮,全家喝粥,新的一年拉开了帷幕。

母亲做的腊八粥好吃,香甜适度,滑腻可口,粥中又有果肉,慢喝,细嚼,味美之极。元旦品粥,可谓香甜在口,温暖于心。年年岁岁,母亲用一碗碗腊八粥为我们祈福,我们就在一个个元旦中成长。

元旦是碗腊八粥,浓浓的粥香中飘散着母爱的味道,在唇齿间萦绕,让我久久回味。

关于元旦的文章8:曾经的“卡样年华”

文/蒋光平

元旦前夕,很意外地收到了一位久不联系的朋友寄来的新年贺卡。老实说,在书信、卡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还能收到朋友的祝福贺卡真的让我很感动。卡片虽小,它却让我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到了被关怀的温暖。面对眼前陌生而熟悉的贺卡,我不禁感慨万千。曾经,它是那么深刻而久远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此时此刻,怀旧的思绪禁不住把我带回了曾经的“卡样年华”。

对于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来说,书信和卡片这两样东西一定不会陌生。因为,我们的青春记忆中永远伴随着它的影子,寄贺卡是我们表达思念的一种方式,彼此的情谊就在这张小小的贺卡中得到延伸。

记得我第一次收到贺卡还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农村穷,贺卡对我们这群农村孩子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我的贺卡是位城里的表姐寄来的,现在还记得当时收到贺卡时的情景。当我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拆掉时,全班同学都围了过来,甚至连我们的老师也禁不住用好奇的眼神多看了几眼,其他同学更是羡慕得不行,这让我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确切地说,那是一张很普通的卡片,但却给了我无比的快乐和满足。至今,它还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柜里,成为一段往事的永恒回忆。

后来上中学时,贺卡渐渐地在校园中流行起来,即使对我们这样的农村孩子来说,贺卡也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物了,而且此时的贺卡是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漂亮。常常地,总会在圣诞或者元旦来临时收到十几甚至几十张同学寄来的色彩各异字迹不同的贺卡,但内容却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朋友间的新年问候和美好祝福。此时,拿着那自天南海北寄来的小小卡片,心里总是沉甸甸暖洋洋的,因为我们拿着的不仅仅是张卡片,而是朋友的一颗真心。寄贺卡也讲究个礼尚往来,朋友给你寄了,你也应该给朋友送上一份祝福的话语,于是每到节日来临时,卡片就像雪花一样在校园里漫天飞舞。记得高中几年,我也寄过不少的贺卡。那时生活紧张,家里每月给的钱刚刚能填饱肚子,可即使这样,宁愿饿着肚子也要给朋友寄上几张卡片出去。

读大学后,贺卡似乎不再像中学时那么流行了,但经常还是能收到朋友们寄来的新年祝福。此时,如果接到有好感的异性的贺卡,心里便会有一阵激动,并努力从字里行间寻找祝福以外的内容,或者端详卡片上的图案,试图发现一些别样的意味。曾经,我收到过一位女生的新年贺卡,她是我高中时的一个同学。当时收到贺卡时也没怎么细看,只是当着一般的朋友间的问候而已。可没过几天,当我再次翻阅那张卡片时,却很意外的在卡片的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看到了这样的一行字——“我喜欢你”,这让当时的我有种不可名状的感觉。兴奋、激动,甚至还有点羞涩,伴随着一夜的无眠,我把那张卡片来回反复地看了不下100遍。那毕竟是我第一次收到女同学如此真挚的表白,孤寂的心突然有了被温暖的感觉。虽然,那个女孩子,以及她和我之间发生的那些或喜或悲的故事,早已随着记忆远去了,但那张贺卡,我却珍藏至今。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那些贺卡似乎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了。但我相信,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总会有人把它们想起,因为它曾经记录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关于元旦的文章9:喜欢麻雀

文/郭宗忠

元旦天气出奇温暖,达到了10摄氏度。暖暖的阳光暖暖的风,似乎春天来临了。从颐和园散步回来,在房间里还是待不下去,又走到楼下散步,院子里因为过节,人少之又少,好像就我一个人存在而已。

菜园子里走了几圈,等到年后春风吹拂,我就开始翻土。去年偷懒了一些,直接在往年的豆角架下挖坑埋上了黄瓜籽和豆角籽,可以想见收成比往年少了许多。

一分辛苦一份收获的古训还是有道理的。

那十几只流浪猫在墙角下的阳光里懒洋洋的,安逸也许是动物们也需要的。

鸟儿却不少。在这些鸟儿中,我倒最喜欢麻雀,仔细观察,小麻雀还是非常美的,身上羽毛的纹路融入了大自然,是一件漂亮的精致的合体温暖的外衣。它们比那些志气宏大的鸿鹄活得简单有趣味。

鸿鹄飞过,招来了许多暗枪和陷阱,它们不能适应环境,秋冬需要迁徙到温暖的南方,倒是真正的享乐派,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生存。而麻雀们是能适者生存的。无论多么奇寒的东北还是奇热的南方,都有它们生命的自在。

现在,上百只的小麻雀藏在这几棵柏树里,叽叽喳喳,也许在开一场音乐会。它们不像人类,还需要布置场地,到处都是它们的舞台,怎么唱,何时唱,它们自己喜欢了就好。

小麻雀们飞上飞下,一会儿飞到桑树或者柿子树的枝条上,一只两只八只十只,那样轻盈,连枝条也不晃动一下。

每天观察它们许久,成群或者几只,它们夏天或者秋天在我的菜园里吃掉了许多害虫,我的菜园每年都不用化肥,不打农药,甚至都不用自来水来浇灌,天旱了,是用积攒下来的雨水,完全是纯天然的绿色蔬菜。这应该得益于这些麻雀们和我精诚合作,为我消灭了那些觊觎我菜园美食的害虫。

那些理想远大的鸟儿却没有这样和我亲近,它们都在麦地或者沙滩上或者湖边栖息。雁群一旦有人接近,那值班的大雁就会惊叫报警,雁群一哄而散又飞上了青天。

喜鹊们和麻雀一样,也和人群亲近,但它们好胜,对于接近它们占据的大树的鸟儿总是一片纷争战斗,不让其它鸟儿来共同享受那片绿荫或者枝条。

而只有麻雀,包容,自然,亲和,活得自由,无所觊觎。

做一只平凡的麻雀,不在意雁过留名,也许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意义吧。

关于元旦的文章10:盘点健康

文/徐学平

本想趁元旦放假陪妻子去逛街购物,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突如其来的一场重感冒,让我只能呆在家中,哪里都不能去,哪里都去不了。孤单地躺在床上,独自与电视为伴,我这才深刻地意识到,健康的身体,正常的生活,原来是多么的重要。  

时下正是年终岁末,企业在统计着一年以来的盈亏,家庭在打点着全家的收入,而个人则在盘算着一年来挣了多少,各自在盘算着,忙得不亦乐乎。然而,人们在盘点一年以来疲于奔命、忙碌得来的收获时,更应该让自己的身心稍作停泊,静下心来盘点一下自己的健康。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人如潮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要想以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每一天的挑战,那就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有些东西失去了还能找回来,而失去了健康那却是无法弥补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会什么都做不好,什么也都做不成。  

盘点健康,贵在自我。千金散尽还复来,而生命却无法轮回,人生在世,有些东西可能比生命值得珍惜,但要实现那些都是以健康的身体为前提的。在现实生活中,健康是人生的基础,犹如万丈高楼的基石,基础不稳,大厦终究要垮塌,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这也要求我们给自己多一点关爱,善待自己。

盘点健康,贵在经常。在繁忙工作中,找点儿时间,抽点儿空闲,检查一下身体的健康状况,看看有没有哪个“零件”运转不正常,及时进行“修理”,检查一下自己的身心,让它宁静,让它安详,让它得到及时调整,让身心如同蓄积满满的水,蓄势待发,不致枯竭。只有这样,才能以饱满的精神、旺盛的斗志去迎接新的一天。

关于元旦的文章11:记忆·2012

2012元旦的那缕曙光还在我的记忆里闪耀着,2012最后的一缕夕阳也即将随着2012的大门的关闭而远去,直到永不再见。光阴如水,悄无声息、一往无前地流淌。

这一年,是中国的狂欢年。神九上天,蛟龙入海,辽宁舰起航,一件件的喜事让所有的中国人惊喜不断。当神九与天宫一号在太空中交会对接,当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三位宇航员从天外向祖国问候的时候,有哪一个中国人不为国家科技的发达而自豪?有谁不为祖国的发展而欢欣?蛟龙号潜入海底7062米,这是怎样的一个深度?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厚度?当辽宁舰起航、当舰载机起飞,我们知道,我们追寻了百余年的强国复兴梦开始起航!

当胡总书记在十八大的主席台上宣布不读报告全文的时候,强劲的政治清风吹抚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中央领导机构新老平稳顺利交替,新一代领导集体面向世界庄重宣示和承诺,“八项规定”出台,“中国梦”推出,没有一个国民不为当下和未来的中国满怀期待!改革创新深入进行,领导到基层的路上不再警车开道,领导讲话不再照本宣科读准备好的文稿,一道道的新风让中国大地从北到南温馨入春。

当世界强权政治联合中国周边不怀好意国家觊觎中国时,中国在加强外交途径来交涉的同时,更重视以迅即而坚定的行动来扞卫国家的主权。三沙市成立、深海油井平台的开钻,巡洋海监船开进钓鱼岛、飞机编队护航,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关注、为之欢呼,爱国情与强国梦在胸中波涛汹涌!

鲁迅曾拒绝过诺贝尔奖?沈从文曾差点有缘诺贝尔?传言,没人曾在文学史上看到过。但是,今天的中国,却真的实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梦!莫言,这个始终将自己深情的目光关注着自己家乡的汉子,用自己平实的语言,讲述着高密那些伤痛或者兴奋的故事,他的作品表现出的对家乡的深沉热爱、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让他毫无悬念地摘取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长满红高粱的山东高密一下子坦荡在世界面前,而莫言其人和他的作品一道将永远地写进中国文学发展史和世界文学发展史里。

浓墨重彩的故事太多太多,有激动人心的,也有让人衰伤不已的。

当“中国飞人”刘翔跛着腿在伦敦奥运场馆走到百米栏终点时,我和全国十几亿观众一起热泪长流,心痛、惋惜得不能呼吸;当去年“夏季到武汉来看海”的调侃声渐渐平息,今年“721暴雨”竟水淹北京城,祖国的心脏承受着沉重的痛,也让全中国人疑虑和焦急;当唱红打黑的“西南王”突然被抓,我们一方面为党的英明决策而激动,一方面又为机构内存在的问题而痛心……

历史的车轮必将向前。无论愿与不愿,2012必将过去;无论高兴或者忧伤,2012必将过去。拿过2012的日历,轻轻地合上,让这一年归入历史的尘埃中去,但这一年的故事,无论精彩或者平凡,将永远地写进史册中,刻进人们的脑海里,不弃,不忘。

关于元旦的文章12:假如爱有奇迹

文/何白女

我有个朋友,快元旦了,她正满心期待她老公的元旦礼物,开心地分享最近的趣事,顾盼神飞的模样像绽放的烟花点缀了这零下四五度的天气。但她随后又失望地说道“他每次都会直接带我去买,不会偷偷地准备”。我饶有兴趣地问她“这样就不够爱吗?”“也不是,少了一些惊喜的感觉”随后她走进一家男装店。

爱情,就该是这样。嘴上说着不够贴心,自己却言不由衷地想回馈对方一些些爱。如此往复,在不完美中弥补完美,在寻常的日子里找到不寻常,毕竟,婚姻中的琴棋书画诗酒花敌不过柴米油盐酱醋茶。

她和她老公恋爱五年,结婚一年。我见证了她的逆风翻盘。

最初对她的印象是一个怯懦又有些颓靡的瘦高小姑娘,那时是15年。大家一起谈论话题时,总是最沉默寡言的那个。她生性就是这样吧,我心想。只不过把所有会议内容和重要事情再单独转达她一遍。一来二往,我知道她前不久失恋了,她曾经视若珍宝的男人对她无限度鄙夷。此时陪在她身边的是另一个男生,他不嫌弃她的难堪,不介意她的一无是处,细致入微地体会她每一刻的不开心。她来到他的城市了。

“他没什么特别喜欢的颜色,保暖就好。是不是特别直男啊?”她摸了摸一件加绒卫衣,自言自语,又像询问我的意见。“直男?以前他对你那么细致。只不过对自己比较粗糙哈”我看着她仔细挑选款式的样子在暖黄色的照射灯下,显得特别温柔贤惠。

以前她不敢发表,是基于曾经的内心伤害。被前任打击后,她一度认为自己没有特长,外貌才能无一拿得出手,习惯低到尘埃里的姿态已经让她认命。直到有一天,现任男朋友父母知道他们在交往,果断阻止恋情的继续。她没放在心上,可是他却几天不吃不喝,用强硬的态度保护他们的感情。这是婚后她才知道的。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多少有点幼稚。可就是打动了她。他主动把工资全部转给她,他给她买舍不得的东西,他每晚都会跟她谈心。谈恋爱感情再好,婚后也会一地鸡毛。太多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真理。可是她们没有翻车,起码,目前没有。

“他太瘦了,这款不合适,这个有点不耐脏,这个好像还可以”她把衣服袖子拉直了,比划了下,应该在想象穿在身上的样子吧。女人就该有如此细致的时候,不管是为某个人还是为某件事。

以前我觉得她是不注重细节的人,略黄的皮肤化着粗糙的妆容,加上她清瘦的外型,特别像快要掉光叶子的干枯枝丫直冲冲地朝向天空。她现在在专升本,努力地让自己配得上他的好,而且要一直成为彼此追逐的样子。当初相遇,他也并不好,不过是一个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年轻气盛,为什么那么乖巧的孩子在爱情面前变得如此刀枪不入。他说没什么了不起,就是想陪着她,不想让她被人欺负。所以想把最好的给她,爱给她,人给她,钱也给她。后来他没在他父母身边做事,开始卖手机,做销售,后来公司缺主管一职,他就众望所归地上去了。他没太多空陪她了,也越来越务实了。他发信息给她“我很愧疚不能让你有优越的条件,但我会更加努力让你不上班也可以无忧无虑”。为了这句话,她也要变好。她怕感情变淡,怕忽略对方,每晚睡前必须互相谈心,互相规划未来,互相抢被子,互相吹牛。

“算了,这两天太冷,太薄了。买厚一点的外套吧”她放下手中的卫衣,牵着我的手去了外套区。那毫不犹豫地抉择应该跟他对抗父母时的态度差不多吧。

很多人说婚前的莺莺燕燕都会被婚后的琐碎压垮,所以总结出“婚姻是一场逢赌必输的豪赌”。那,我肯定看到了奇迹,也相信世上会有不少奇迹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苗,不好的感情会带来骤雨,岌岌可危;好的感情送来暖风,向阳而生,枯木逢春。愿有人懂你悲欢,共享喜乐;有人陪你仗剑天涯,也有人等你回家!

关于元旦的文章13:元旦,也是年

文/郝再富

童年时期的元旦,过得十分简朴。

元旦这一天,大队、小队队房大门口的垛子上,村小学的杩头上都要张贴几幅“欢度元旦”的红色斗方儿,在街道两侧醒目的墙壁上斜着贴一些条形的彩色标语,整个村落就一下子有了节日的气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动干锅,麻油烧开时的那一股浓香的味道溢出低矮的土屋,弥漫在山村的角角落落,飘荡在角角落落的上空。凝聚了故乡浓浓的风情风韵,诠释着大山深处哪一种乡村温馨、祥和的底色和浓浓淡淡的古韵风情……

当时,我正在村小读书。阳历年的前几天,我们除了上课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排练节目。每天吃过下午饭后就来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一遍地反复排练着每一个节目,节目的形式大多是合唱,排练的内容多数是《在北京的金山上》、《闪闪的红星》、《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等当时最为流行的歌曲。排练时老师都要给每一首歌曲设计一种队列的造型,编排一些能表现主题的动作,做到律动与节拍的和谐统一。我们每个孩子都穿着臃肿的衣服,满怀激情用尽全身的力,扯足嗓子唱着每一首歌。那一首首歌曲铿锵有力、跌宕起伏、催人奋进的节奏,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烙上了纯真的思想印迹。

大人们也不闲着,他们白天打井、修水库、搞农田基本建设,晚上也要排练节目。他们排练的是《红灯记》、《沙家浜》、《白毛女》等剧本的整场戏。大人们演戏都有专门的行头,各角色都有各自的服装,穿上服装后都挺像一回事儿,不亚于电影里的演员。我最喜欢《沙家浜》里郭建光穿的那一身衣服,笔直的裤子,展刮刮的上衣,穿在身上十分精神。

终于等到阳历年这一天了。演出前,村礼堂门前在鼓架上支起了大鼓,挂起了铜锣。一个后生一手打鼓一手敲锣,一阵紧一阵慢,手若翻花,一派阳光之气,发出惊天动地的响声,鼓锣声声招呼着全村的老老少少。妇女们赶紧收拾好碗筷、关好门窗、圈好鸡猪,穿上吊面皮袄围上自己喜爱的头巾;小伙子们用梳子蘸上水把头梳理得亮亮晶晶;大姑娘们把辫子辫得紧紧的还扎上了红头绳,穿上自己平时不舍得穿的衣服;男人们叼着烟斗,个个身上还留有炸糕的香味儿一拨一拨来到了礼堂……晚上的节目一看,阳历年也就算过了。

那个时代乡村文化落后、生活贫困,没有什么现代化的文化娱乐活动,但自练自演的文艺节目丰富了山村的文化生活,给成年累月劳作的人们补给了精神食粮。故乡的阳历年积淀了那个年代乡村浓重的文化底蕴,创造了厚重的乡村历史……

关于元旦的文章14:和父亲一起过春节

文/吴吉祥

元旦回家探望93岁高龄的父亲,老人家问起我过年的安排,我知道父亲是惦念孙辈们,想过一个全家团圆的年。

母亲离世后,父亲的孤独感与日俱增,他常常念叨孙辈们,也时常怀念过去,有时甚至会因为思念母亲而落泪,这着实让我心生愧疚。三弟和我常年不在老家,二弟退休后忙着照顾孙儿,只有四弟陪伴在父亲身边。我平日里要照看孙子,也只能在节假日偶尔回趟老家,短暂地陪伴父亲一天。父亲明理,常说年轻人正是干事的时候,也都有自己的小家,不便让他们总回来,唯有过年的时候,父亲才会提出合家团聚的要求。

岁月荏苒,母亲离开我们已经15个年头,而今我也已临近古稀,深谙“父母在,人生尚知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其道。还好,父亲健在,给了我及时尽孝的机会。于是我下定决心,今年无论再忙都要回家过年。

思忖良久,我开始计划,给孩子们建立微信群提前联络,回家为老父亲打扫卫生……每个人都为老父亲做一件事,为陪父亲过年而忙碌起来。二弟嘘寒问暖;咸阳的三弟有一手好厨艺,年货和饭菜由他一家主动包揽;四弟负责陪父亲洗澡、刮胡子、剃头,四弟媳妇给父亲购置过年穿的新衣,把父亲收拾得干净利落。

大年三十早上,父亲倚在门边,频频向村口眺望,盼着孩子们回家。远近几家的三代人从各地陆续回来,小孩子们相聚十分雀跃,四处追逐嬉戏,一声“太爷爷”更是让父亲乐得合不拢嘴。

午后,父亲安排我带孩子们给祖先和我母亲上坟。我虔诚地点起三炷高香,烧一叠纸钱,倒一杯淡酒,作一个长揖,拔去坟头上的野草,添几掀新土,向母亲汇报一年来的事情,末了在心中许一个新的愿望,望天上的母亲保佑。也是在每年的这一刻,最能体会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祭奠之后,四弟带领孩子们开始贴对联、挂灯笼,小院里里外外灯火通明,呈现出浓浓的年味。此刻父亲坐在客厅中央,身后上方高挂一副牌匾,上书“泽心仁厚”,是乡亲们送给这位全村最年长的老人的真挚赞誉。孩子们围坐父亲身边,泡一壶茶、点一炉香,在袅袅青烟中,父亲讲起家族的历史和他从芳华到暮年的人生点滴。一场与孙辈们的相聚其乐融融,即使那些久远的故事孩子们可能还不太懂,但这温馨的场景必将成为他们人生中难忘的记忆。

厨房里,三弟和妯娌们紧张地准备着年夜饭。幸福又美味的年夜饭,四代三十多口人的齐聚一堂,对父亲而言是久违的快乐。父亲操一口标准的关中话,叫着一个个孩子的乳名,把他们招呼到餐桌旁,桌上摆满了三弟精心烹饪的美味佳肴。父亲拿起筷子,夹一只香喷喷的大虾,耐心地剥去虾壳沾些酱汁,喂给最小的曾孙,年夜饭便正式开始了。

一家人相聚,是父亲最幸福的时刻,也是我们家族一年中的盛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凉菜、热菜、饺子……吃得可口,聊得舒心。除夕这一晚,家人们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暂时抽身,在这温情的氛围中一起聊聊家常,感受久违的亲近。在家乡过年,吃的是年夜饭,图的是亲人团聚、求的是灵魂安宁。

关于元旦的文章15:2016,你好!

文/夏乃健

辗转反侧之际,元旦已经来到。曙光初现,我便再也没有了睡意。

你好,2016,一个崭新的开始。

万物萌生,都一般美好。小草破土,大地一抹嫩绿。花瓣晾出羽翼,人前尽显五色。阶下树丛里,突然嘣出几声甜甜的笑,那是几只猫咪。窗外枝头上,灰鹁鸪跳着闹着,满世界咕咕——咕咕。小区里,今冬真暖和。大自然呵,给人多少惊喜!

2016,你终将是我们大家的骄傲。

新年伊始,已经在孕育着美好。不再孤独的新生儿,今日光临申城。那第一声哭啼,让母亲忘却刚刚经历的阵痛。要不了几年,校门口守着的是爷爷奶奶的慈爱。转而又将是青葱的身影,老师的欣喜和宽慰。花儿终将绽放,鸟儿定会飞翔。老人或要离去,收获的是母亲爽朗的笑。老师的脸庞也难免刻下皱纹,收获的是内心的得意,尽管你也许根本没能看到。

2016,你还是国人满腔的希冀。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有太多的震撼和欢喜。第一颗高能探测卫星翱游在浩渺的宇宙天际。第一位中国科学家在斯德哥尔摩最荣耀的大厅里,捧得世人艳羡的诺奖金杯。昨日获悉,第一艏我国自主设计的新航母,已经在大连成形。这哪一桩奇迹不是炎黄子孙的荣耀?牢骚莫太多,胸怀坦荡荡。国家强大了,百姓才能安稳地脚踏实地。

……

昨晚子夜无眠,朦胧间东方既白。阳光一定会灿烂,2016,你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