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高兴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高兴文章1:童年记忆
文/杜占山
过年
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过年。腊八粥一喝,年味就一天一天地浓起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就是年了,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送灶神的日子。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接受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要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豆料、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准备的饲料。二十四定为“扫尘日”,扫尘主要是将家里里外外进行彻底清扫,通常先将
家里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家具用具盖起来,然后用扫帚将房顶及墙壁上的灰尘打扫干净。扫屋之后,家里焕然一新。年三十,一大早就在大门两边贴上春联,鲜艳夺目。还有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漂亮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无不显示着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节日景象。
腊月里,孩子就盼着家里宰猪,除等着吃一年里不定量的一顿肉餐外,还可以收拾猪毛猪鬃拿到集市上去卖,卖上几块钱,再去门市部买几盒鞭炮,过年就可以噼里啪啦地放起来。除夕之夜,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有团团圆圆的寓意。正月里,孩子跟着大人在村庄里,或更远的亲戚家去拜年,会得到水果糖、甜枣、核桃等平时少见的好东西,这样,装到口袋里想吃就吃,高兴得不亦乐乎。
记得有一年,去三十里外的六伯家拜年,恰好遇上他们队里排练的社火。天刚黑下来,村头的麦场上几个大红灯笼已经亮起。晚饭后,我们早早来到麦场,一会儿,社火表演起来了,最前面是由二十几个小孩穿着彩色服装组成的秧歌队,后面是两只大狮子,最后是旱船队。旱船里面坐着一个花枝招展的姑娘,一位艄公拿着木浆向前划着,旁边跟着一位“害婆娘”,“害婆娘”提着一只小篮子,拿着一个上面蘸着墨的老笤帚,四处乱抹,穿着新衣服的孩子看见她,就远远地躲起来。社火耍完,人们四处散去,我也恋恋不舍地离开。人们赶在过年耍社火,就是希望一年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
电影
小时候,能看一场电影是一件十分稀罕的事。一年下来,看两三场电影还算多的。那时,公社里有一个放映队,说是放映队,最多也就两个半脱产的放映员。所谓半脱产就是农忙季节在生产队劳动,农闲时给各大队轮着放电影。放电影的地点一般都选在小学的操场上。若正在教室里上课,看见操场上有人搬桌子、挂幕布,我们就知道晚上要放电影。下课后,老师会取消课外活动,让学生早早放学,回去给家里大人通知晚上有电影,早早吃完晚饭看电影去。直到现在,每每回想,我都觉得在露天看电影比在影剧院看有意思。你想想,晚上或席地而坐,或坐在横摆着的几行杨木檩条上。电影开演前,看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像一眨一眨的眼睛看着我们。闷热的夏夜,一阵微风吹来,沁人心脾。如果你嫌坐在操场上人多,完全可以在对面不远处的小山坡上看完整场电影。有时,幕布的后面,也会聚集一群人在看电影。电影放映前,村支书总要念一下公社的重要文件,然后安排近期生产。这个时候,最迫不及待的是孩子,我们或大声喧哗,或者偷偷从人多的地方挤出,站在远处用土疙瘩打幕布以发泄不满。这时,放映人员就喊着说,电影马上开演,大家再坚持坚持。不一会儿,场子黑了下来,音乐响起,电影正式开始放映。孩子对新鲜事物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电影还没演到一半,大多数已经睡着了。大人劳作了一天,虽有些困乏,但还是不愿放弃这难得的机会,坚持着看完。电影散后,他们
叫醒孩子,摸索着夜路回家。
雪天
印象中,小时候的冬天特别漫长。冬小麦种上后,田里的农活还没有干完,天气就开始一天天变冷了。那时的冬天不仅冷,而且雪非常多。有时一场雪时大时小地接连能下好几天。雪天里,最有意义的事就是打雪仗。清晨起来,只要一下雪,孩子们就特别高兴,因为不用上学了。中午时分,天空渐渐亮起来,雪也渐渐小了,只有零星的雪花有气无力地飘着,寂静的村庄也渐渐热闹起来。最先听到的是村头几个年龄大的孩子喊:“快出来打雪仗喽!”这时,我才从温暖的被窝爬出,穿好衣服,飞快地向庄头麦场跑去。参加打雪仗的孩子至少有十几个,我们分甲、乙两个组。分组结束后,就各自去做雪球。雪仗开始了,甲队和乙队开战。我们是甲队,一开始,我们拼命向乙队的阵营投雪球,对方也把又大又硬的雪球向我们投来。“呀!救命啊!”我被对方的一个雪球击中了,那狼狈不堪的样子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因为刚好打在我脑门上。为了“报仇”,队长命令两人抵抗,其余队员全力以赴为我们准备雪球,他们反应过来,我们已拼命地接连不断地往他们的阵营里投去。突然,我们的一个大雪球向乙队一个小朋友脑袋“飞”去,他脑袋一偏,球飞进了他衣服里,我们的笑声响彻天空。雪天里,虽然天气很冷,我们却玩得热火朝天,最后在大人的喊声中才不情愿地离开。
高兴文章2:世上只有妈妈好
文/冭美
妈妈来了,特别高兴。本来还烦恼着妈妈来会骂我,因为都是身为父母,肯定都是帮父母说话。何况连我都不相信会有这样的父母,所以有谁信。我现在才知道,真是什么人都有,父母也不例外。
我们告诉了妈妈一切,妈妈也气不过,那一刻我终于感受到被人理解。
妈妈说大嫂误会我们娇气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让人认为我娇气。我想说,我一个人在外这么多年,有谁让我娇气。可能我平时写的东西体现的吧。可能大嫂不知道,我永远报喜不报忧,不愉快的事我不想写出来,这辈子我就会记别人的好,这些都应该是遗传爸妈的。妈妈和我们都很想告诉你真相,可是妈妈觉得打电话太贵了,所以准备写信,我让妈妈写下来我发给大嫂,你就会知道一切了!
高兴文章3:一种象征和寄托
文/孙维海
酒是好东西,人在高兴的时候,喝酒庆贺;悲伤的时候,借酒浇愁;寒冷的时候,喝一口暖和暖和;劳累的时候,喝一盅解解乏。
记得小时候,父亲总在收工之后,用三钱“牛眼盅”,倒上自己用散酒、枸杞、人参等泡的药酒,喝上一口解解乏。父亲酒量很小,三钱盅不用一满杯就会喝醉,然而父亲却喜欢喝酒,他是喜欢那种感觉。上有老,下有小,妻贤子孝,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恬淡宁静小康之家。每逢半醺,父亲总要提起年轻时在东北伐木队喝过的茅台酒。那是一个工友从老家托人捎来的,他说那酒颜色稍微有点发黄,倒出来几乎可以连成一条线,喝到嘴里粘糊糊,那个醇香能够感觉到从口中一直走到胃里。我听了暗下决心,长大一定尝尝茅台酒的滋味,更要给父亲买茅台酒喝。
第一次喝茅台是在入伍当班长以后,那一年我们班成功抓获了四名越狱逃犯中的三名,中队、班和我个人都立了功,在庆功宴上,大队教导员把他珍藏多年的茅台酒拿出来给每位立功人员斟上,那晚我尝到茅台酒的醇香和豪迈。
给父亲买茅台酒是我军校毕业当排长以后,几乎用去我一个月的工资。然而父亲自己却不舍得喝,只是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每人才倒上半盅象征性地尝一口。过春节时把茅台酒瓶摆在香案一侧,来拜年的乡亲们见了无不羡慕:人家孩子多有出息,给自己的老子买茅台喝。在农村老少爷们心目中,茅台酒代表了一种生活品质和档次,代表老人们心里的骄傲,那是人生成功的标志。
对于喝酒的人,茅台酒体现席面的档次,如果有茅台,即使每人喝一杯,甚至是半杯,酒席结束后也对人炫耀说今天喝的茅台。然后把夹在耳朵上一直没舍得抽的中华烟点上,在别人啧啧称赞声中,寻找那种喝茅台抽中华的自豪感。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个月的工资能够买几瓶茅台,然而老父亲却不在了,子欲孝而亲不待,人生一大悲哀和憾事。逢年过节或老岳父过生日的时候,我会给他老人家送上茅台,敬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同样都是父亲,让老人高兴,尽责尽孝是做儿女的本分。
茅台已不单单是一种酒,那是一种象征和寄托。
高兴文章4:第一次游泳
文/张凤云
今天,是我最高兴的日子,因为我要去学游泳了。
我来到游泳馆,我看到一个很大的游泳池,有的在蛙泳,有的在仰泳……还有很多人在做准备运动。好羡慕都是会游泳的人,而我却只是个初学者,会不会沉下去啊?我开始惧怕起来,身体不听使唤地颤抖起来。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理,微笑着跟我说:“宝贝,你不用害怕,你只要掌握好游泳的技巧,你就一定可以成功的!妈妈一定会默默地陪在你身边,鼓励着你的!”顿时,我的惧怕从十分减到了三分。
我换好游衣准备下水。妈妈忽然跑过来跟我说:“下水前一定要做足运动,那才有体力游泳!”我做了一些基本运动,然后又绕游泳池跑了两圈。我站在池边,鼓起勇气“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哇!水好凉啊!真舒服!”我站在水里说道。但此刻激动的心情很快就占据了下水时的不愉快,第一次试水十分成功。
下一步,就应该在水中练习姿态和方法了。我学着旁边的大哥,腿一蹬手一划,脚刚离开地面,就“呼噜噜”地沉了下去。这一次可害我喝了不少水。我这水平可不够,还得去“取取经”。我又看见一个大叔叔在刨泳,妈妈说那是初学者的泳姿。我学着大叔游了起来,手使劲往两边刨,腿和脚使劲划,脚离地了,我居然像吹了气一样浮了起来。“我浮起来了,我会游泳了!”我高兴得大叫,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五岁的我会游泳了。
这就是我第一次游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只要努力认真地做,每一件事一定能成功!
高兴文章5:高温与高兴
文/毛臣
三伏天的热浪,像一场瘟疫,让你出门就感觉浑身难受,看着毒辣的阳光,感觉扔根火柴就会起火。江南湿热,汗哒哒的大颗的汗珠会让人睁不开眼,走在马路上,感觉自己就是一头奔走的“小乳猪”,在被大自然蒸烤。
尤其在午后,那火一样的太阳在地面上“燃烧”,城市的沥青马路,贪婪地吸取着阳光的能量,再把它释放出来,路面热烘烘的,远望过去就像没有颜色的烟一样,扭曲着空气让人产生幻觉。写字楼的上班族,所有的物品巴不得都在某宝上解决,连午饭都是清一色的外卖,这可累坏了外卖小哥,让人不免心生感慨生活的不易。
我们常会在午后恍惚,白天不想出门,晚上很晚才能睡着。持续的高温还在不断发酵,对于偶尔的一阵风来,瞬间会从内心真诚地感恩,这是大自然最美的恩赐。热得难受时,旁人便会安慰:心静自然凉。这话有道理不假,但是热还是客观存在,心理再强大也不能让人感觉舒服。
其实,热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在高温之下,也有许多平常日子没有的开心,只等你发现的眼睛。面对大自然的各种恶劣环境,我们应知晓他这独特的一面,一定有他存在的价值。例如新疆的葡萄干,若没有高温的暴晒,怎得如此甜蜜的美食?很多事物都有独特的一面,只是我们往往在排斥一种东西的时候,便看不到这个阴影前面一定是有阳光的。
白日里心烦意燥,工作状态不佳,我索性把办公的电脑搬到了宿舍,让原本难熬的时光变成了工作之外的消遣,写点文字聊聊天,安然而惬意;若换做平日好天气,自然户外活动都排满了生活,这难得的清闲自然是高温带来的福利。
高温之下,我们不妨脱下疲惫的外衣,在深夜,放空自己,让心灵在久违的文字中徜徉,好好回想一下,这些年我们所经历的种种,是否偏离了我们最初的航向。生活太匆忙,我们往往忘记了回头。
高温之下,也可以暂时逃离纷繁的工作压抑,下班后约上三五个同事,在大排档的 “巨无霸的大风扇”下,痛快地喝几杯冰啤,吃几口秘制的小龙虾,让淤积在心里的不快以及误会,在相互交谈之中得到化解,这是集体的狂欢,是独属于夏天的快乐!
高温的心情,并非都是急躁的,只是暂时地偏离了我们生活的舒适圈。高温与高兴,只隔着一种转念一想的心态。打破,是一种新的发现,也是一种意外的尝试,又是一种生活新乐趣的开始。严寒酷暑抑或雨雪风霜,都是大自然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人与自然在和谐共处中,也在不断反思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之严重,在此之间,我们只有找到与之磨合的最佳方式,方能过出日子的真味。
高兴文章6:那一次,我真高兴
文/杨佩瑶
静悄悄的考场上突然出现小小的骚动。有人小声念叨:“膝盖上钉掌,下一句怎么接啊?”我环顾四周,同学们一个个都愁眉苦脸、抓耳挠腮的,不知道如何解答,我却轻而易举地写下了答案。我心里有点儿小兴奋:还好,我在一本课外书上读到过这句歇后语,当时觉得好玩就记了下来。没想到,此刻竟然派上了用场。做出这道题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后面的题做起来得心应手。我想,这次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试卷交上去以后,大家立马聚在一起讨论起来。有人说:“这次题目可真难,‘膝盖上钉掌’那道题我都没做。”“我填的是‘钻心般的疼’,不知道对不对。”“我写的是‘钉错了地方’,感觉不对。”听着大家五花八门的答案,我暗自庆幸:还好我平时喜欢看书,喜欢积累,不然的话还不知道自己会闹出个什么好玩的答案来呢。
千盼万盼,期末考试的成绩终于发下来了。我的语文考出了99分的好成绩。全班只有我一个人做对了“膝盖上钉掌——离题太远”这一题。老师为此特别表扬了我。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简直比吃了蜜糖还要甜,只觉得天更蓝了,花更美了,草更绿了。柳树枝在向我招手,小鸟在为我歌唱。仿佛有一朵云将我托了起来,脚步也比往常轻快了许多。那种自豪的感觉填满了我的心。我围在妈妈身边蹦蹦跳跳,妈妈看透了我的心思,毫不吝啬地说着表扬我的话。我的小脸儿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花。妈妈看准了时机问道:“这次为什么能考出这样好的成绩呢?”我毫不犹豫地答道:“因为大家都不会做的题目我会做。”“是啊,那你为什么能够做到呢?希望你好好总结一下经验,争取以后做得更好。”
我没有回答妈妈的问题,但答案早已在心中。我特别喜欢看书,作文书、报刊杂志、文学名着……只要是有意义的书籍,我都爱看。看到精彩的内容我还会做摘抄。我觉得好书就该反复地看,力求记在心中。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书籍不仅带来快乐,还增长了我的知识。与书为伴,相信我的未来会更加精彩。
高兴文章7:一件高兴的事
文/张仪宁
前段时间,我家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那就是:我养的凤仙花终于发芽了!
为什么花发芽了这么高兴呢?原因是这样的。去年9月12日,科学老师叫我们把实验袋里的种子拿出来种。我回家后,兴致勃勃地种下种子,一直到今年5月26日,才刚发芽!别人都快开花结果了呢!这几天,刚“探出头”来的嫩芽又长出了两片叶子,我量了量嫩芽的高度,在尺子上做好记号。第五天,我又量了嫩芽,发现它长高了不少,还更加结实、挺拔了。它像阳台的哨兵一样挺立在花盆里。再过了几天,嫩芽又长高了,我心想:嫩芽节节高,我也不能落后呀,争取超过它!于是,我认真吃饭,努力学习。结果,别人看到了我都说:“张仪宁你长得真快啊,快赶上***妈了!”我笑了笑,心里暗想:这都是嫩芽的功劳呀!
养花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呀!它不仅给我带来了惊喜,而且还给我以安慰和鼓励。我爱养花,我爱这个美丽的世界。
高兴文章8:大院情怀
文/杨淑梅
乔迁新居,全家高兴,我和老伴搬进了高楼大厦。两室两厅的房子,装饰一新,宽敞明亮。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舒适惬意,退休后的我俩多美啊!可闲下来,又觉得这高楼大厦里有点太寂寞了。邻里之间,很少往来,只在电梯里见面点头微笑。这使我更怀念过去住过的大杂院了。
清楚地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家住在桥西区北小街53号院。院内六户人家,北屋三家,南屋三家,这院子虽说不是特别大,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是那样的亲近、和睦、友善!
大院里的人们都按年龄按辈分称呼对方,大院里的人就像一家人一样。我家五口人,挤在16平米的房屋里,虽说房小地窄,可住在这大院里,心宽舒畅。我家隔壁是一位老奶奶,无论谁在单位加班,下班晚了,孩子放学后,隔壁的老奶奶总会把孩子叫到她家吃饭。大院里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先给老奶奶吃。下雨了,晒的被子、晾的衣服,都会有人替你收起来。北屋的青年工人许同钧,聪明能干,谁家的桌椅板凳坏了,同钧兄弟,二话不说,一准拿下。有一次,南屋的汽水厂工人小李子发烧,他爱人在棉七上中班,我老伴和邻居们送他去桥西区医院看病,经检查,体温39℃。大夫开了药,说还需要输液,我老伴和邻居们取了药,给小李子喂药,陪着小李子输液……小李子爱人下中班后跑到医院,看着小李子病情好转,眼里流下了感激的泪水,并连声道谢!可大家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住在一个院,就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说‘谢’就远了。”
夏天的夜晚,更是有趣。晚饭后,大院的人们,有的提着马扎子,有的扛着躺椅,到大院外边马路边大柳树下乘凉;年轻人高谈阔论,喜笑颜开。住北屋的刘师傅,一会儿给大伙讲故事,一会儿吹口琴:《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泉水叮咚响》,一曲又一曲,优美动听。晚风吹来,大柳树下,笑声、琴声飘荡在夜空。真的,住大杂院的感觉太好了!让人陶醉,让人难以忘怀!
我留恋大杂院,怀念往日的大杂院,更渴望今天高楼大厦里的人们更加亲近、和睦、友善。
高兴文章9:朋友
文/徐舒源
朋友就是你高兴时想见的人,烦恼时想找的人,得到对方帮助时不用说“谢谢”的人,打扰了不用说“对不起”的人。朋友是可以一起打着伞在雨中漫步,是可以一起在海边沙滩上打个滚儿,是可以一起沉溺于某种音乐遐思,是可以一起徘徊于书海畅游的人,朋友是有悲伤陪你一起掉眼泪,有欢乐和你一起傻傻地笑的人……
朋友,是沙漠中的那一眼清泉,带给你的不只是解渴,更有那甘甜清凉;朋友是炎炎夏日的一丝凉风,带给你的是清爽惬意;朋友,是寒冷冬夜的那一块炭木,让你感受到一种透心的暖意;朋友,是那一盏永恒的指路灯,把你前进的路照亮了,指引着方向……
我今年13岁了,就在这短短的13年中,虽有许多成长的烦恼伴随,但令我愉快的事情也数不胜数。如今,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我真正感受到了生活是紧张而丰富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然而此时,我却不再有回避的念头。因为,“在远方”,我有许许多多的好朋友。
是的!朋友像一支蜡烛在黑暗中为你照亮光明,朋友像远方的船只为你护航保驾。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朋友,而我非常庆幸能有一个像王梓涵这样的好朋友,虽然有时会受一些“皮肉之苦”。不过没有关系!因为,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很好。
朋友不一定常常联系,但也不会忘记,每次偶尔念起,还是感觉那么温暖、那么亲切、那么柔情;朋友是把关怀放在心里,把关注藏在眼底;朋友是相伴走过一段又一段的人生,携手共度一个又一个黄昏;朋友是想起时平添喜悦,忆及时更多温柔,朋友如醇酒,味浓而易醉;朋友如花香,淡雅且芬芳;朋友是秋天的雨,细腻又满怀诗意。朋友像一杯凉开水,清凉寡淡,但解渴实用。
好朋友,无须天天联系,因为在彼此心中,有一根绵绵的线牵连着;好朋友,总是愿意张开双臂,完完全全地接受不完美的我;好朋友,给我不畏严寒的勇气;好朋友,陪我跨过脆弱和迷惑……
高兴文章10:想你
一个朋友过40岁的生日了,我为她高兴,祝福她有生的日子里永远平安健康快乐!我又那么难过,因了别人的生日想起自己的生日,想起你。
每一年的除夕,我都会留段时间一个人面对天空,茫然地看着天上绚丽烟花,开了又落,很美很短暂,就像一个正当好年华的女人的一生。你有没有看见我,也把我深情凝望?
生离和死别的感受应该差不多吧,我在自己的痛苦里逐渐感受到你的痛苦,更可怕的是,我好象也不能控制地要选择你最后的选择了!不同的是,我当时只不过离开你几个小时,而现在逸儿已经离我很久很远了;不同的是,我从没有机会跟你说再见,而逸儿知道随时能见我只是我不愿。
看另一个朋友对她四五岁的女儿呵护疼爱,寸步不离,我的心情难以用“羡慕嫉妒恨”来描述。对人世间最普通的亲情,我真得太陌生了,不知道如何走近,如何享受,那种患得患失,向往却又害怕失去的纠结可能将伴随终生。这世上只有你,才能让我无所顾虑大笑,或者大哭,然而你离我也太久太远了……
当我越痛苦的时候越不责怪你,你来错了人生这一趟,我也来错了,这世间的纷纷扰扰就像握不住的沙,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扬了它。
我很好,我身边的朋友待我也好,很宽容仁爱,只是又到端午了,近节思亲,我想你——无人能取代的你!
高兴文章11:五件高兴事
文/韩长绵
自打退休以后,我的晚年生活逐步规律化,天天都有让我期盼的五件高兴事。
第一件是早起晨练。晨练的习惯我是从40年前开始养成的,不分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天天坚持雷打不动。最初,我强制自己去做,到后来我很享受其中的乐趣,如果有事误了一天都觉得是个损失。
第二件是打一小时乒乓球。我爱好打乒乓球,早在1960年读初中时,我就取得了“国家三级运动员”的证书。退休后时间充裕,我的玩瘾更大,每天欲罢不能,后来就固定为每天练习一个小时。
第三件是写稿投稿。上班时写稿投稿是我的业余爱好,虽然每天工作家务忙得脚不沾地,但也要忙里偷闲挤出时间来耕耘这块“自留地”,虽然收获不多,但乐在其中。退休后,我便由业余舞文弄墨晋升为“专业耍笔杆”的了,每有小文小诗变成铅字,就如同胜利归来的战士一样乐得手舞足蹈。
第四件是读书看报。我常年订有十几种报刊,藏书不下千余册。读书看报既是习惯使然更是兴趣所致,除了见缝插针走马观花地浏览外,每天还要留出一整块时间徜徉在书山报海中,这样既丰富了我的知识,也使我的观念不致于老化僵化,落后于时代。
第五件是鼓捣电脑。我从2009年才开始接触电脑,至今也有9年的时间了。虽然不是太专业,但天天都鼓捣一番,兴趣也越来越浓,成了我晚年生活中离不开的宝贝。除了熟练地用它来写稿发稿外,我还会浏览天下大事,搜寻奇闻异事,求助解疑释惑,阅读网络书报,观看体育赛事等,收获颇丰,乐趣多多。
只要每天一睁开眼,我心里就有盼头,盼了这件盼那件,总有希望在前边,天天都有五件高兴事,生活怎能不快乐?
高兴文章12:父亲最高兴的一天
文/路遥
我从师范毕业后,回到县城一所小学教书。除了教书,我还捎带保管学校唯一的一台收录机。
放寒假时,学校让我把宝贝带回家去保管,我非常乐意接受这个任务。我是个单身汉,家又在农村,有这台收录机做伴,一个假期不会再感到寂寞。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
父亲舒服地吐着烟雾,对我说:“把你那个唱歌匣匣拿出来,咱今晚好好听一听。”他安逸地仰靠在铺盖卷上,一副养尊处优的架势。我赶忙取出收录机,放他老人家爱听的韩起祥说书。父亲半闭着眼睛,一边听,一边悠闲地用手捋着下巴上的一撮山羊胡子。韩起祥的一口陕北土话,在他听来大概就是百灵鸟在叫。父亲情绪高涨,竟然也用陕北土话,跟着老韩嚷嚷起来,手舞足蹈,又说又唱。
看着父亲得意忘形地又说又唱,我说:“爸,干脆让我把你的声音也录下来。”“我的声音?”“嗯。”“能录下来吗?”“能。”
他突然惊慌起来,连连摆手,说:“我不会说,我不会说。”我很快卡住开关,然后放给他听。收录机里传出他的声音:“我不会说,我不会说。”父亲吃惊地叫起来:“这不是我的声音吗?”
父亲显然对这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跃跃欲试,又有点不好意思,格外紧张地把腰板挺了挺,像要举行什么隆重仪式似的,两只手把头上的毡帽扶端正,庄严地咳嗽了一声。他突然像小孩子一样红着脸问我:“我说什么?”
我忍不住笑了,说:“比如说你这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那当然是我和***成亲的那天……你看我,说些甚。提起那年头,真叫人没法说。冬天的时候,公社把各大队抽来的民工都集中到寺佛村,像兵一样分成班、排、连,白天大干,晚上夜战,连轴转。到了年底,还不放假。大年三十早晨,所有的民工都跑了个精光,我也就跑回来了。那天早上我跑回家时,你们母子几个围着一床烂被子,坐在炕上哭鼻子。看了这情景,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难受。我转身就往县城跑。我当时想,就是抢也要抢回几斤肉来。我进了县城,已经到了中午,副食门市部的门关得死死的。过年,人家早下班了。“我长叹了一口气,抱住头,蹲在门市部前面的石台子上,真想放开声哭一场。我来到后门,门也关着,不过听见里面有人咳嗽。我站着,不敢敲门。为甚?怕。怕什么?当时也说不清。我突然冒出个好主意。我想,如果我说我是县委书记的亲戚,门市部的人还敢不卖给我肉吗?我不知道书记的大号,只知道姓冯。好,我今天就是冯书记的亲戚。我硬着头皮敲后门,门开了一条缝,露出一颗胖头。我对他说,冯书记让你们割几斤肉。哈,不用说,胖头起先根本不相信我是冯书记的亲戚。他打量我半天,后来大概又有点相信了。“他说一斤八毛钱。我说,那就割五斤吧。我原来只想割上二斤肉,够你们母子几个吃一顿就行了。我不准备吃,因为在民工的大灶吃过两顿肉。我想余下两块多钱,给***买一条羊肚子毛巾,再给你们几个娃娃买些鞭炮。可是,一个县委书记的亲戚走一回后门,怎能只割二斤肉呢?我咬咬牙,把四块钱都破费了。我走到街上,高兴得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想,我把这块肥肉提回家,***,你们几个娃娃,看见会有多高兴啊。咱们要过一个富年。“在街上,一个叫花子拦住我的路。我一看,这不是叫花子,是高家村的高五,和我一块当民工的。他问我在什么地方割了这么一块好肉。我没敢给他实说,就撒谎说,肉是从一个外地人手里买的。高五忙问,那个外地人现在在什么地方?我说,人家早走了。高五一脸哭相对我说,前几天公家卖肉时,他手里一分钱也没有。直到今天早上,他才向别人央告着借了几个钱,可现在又连一点肉都买不到了。他说,大人怎样都可以,不吃肉也搁不到年这边,可娃娃们不行呀,大哭小叫的……他瞅了一眼我手里提的这块肉,可怜巴巴地问能不能给他分一点。说实话,我可怜他,但又舍不得这么肥的肉。我对他说,这肉是高价买的。他忙问多少钱一斤。我随口说,一块六毛钱一斤。不料,高五说,一块六就一块六,你给我分上二斤。我心想,当初我也就只想买二斤肉,现在还不如给他分上二斤呢。实际上,你知道不,我当时想,一斤肉白挣八毛钱。拿这钱,我就可以给***和你们几个娃娃买点过年的东西。我对他说,那好,咱俩一劈两半。可怜的高五一脸愁相变成笑脸。“就这样,高五拿了二斤半肉,把四块钱塞到我手里,笑呵呵地走了,倒像是占了我的便宜。好,我来时拿四块钱,现在还是四块钱,手里却提了二斤半的一条子肥肉。这肉等于是我在路上白捡的。好运气。“我马上到铺子里给***买了一条新毛巾,给你们几个娃娃买了几串鞭炮。还剩下七毛钱,又给你们几个馋嘴买了几颗洋糖……我一路小跑往家里赶,一路跑,一路咧开嘴笑。嘿嘿,我自个儿都听见我笑出了声。如果不是一天没吃饭,肚子饿得直叫唤,我说不定还会高兴得唱它一段小曲……“你不是叫我说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吗?真的,这辈子没有哪一天比过这一天。高兴什么?高兴***和你们几个娃娃过这个年总算能吃一顿肉了。而且,***有了新毛巾,你们几个娃娃也能放鞭炮、吃洋糖了……”
我“啪”一声关了收录机,一个人来到院子里。远远近近的爆竹声此起彼伏,空气里弥漫着和平的硝烟。此刻,这一切给我的心灵带来无限温馨和慰藉。
高兴文章13:老院子
文/张虎强
老院子重建了,本该高兴的事,但我的心里总有些失落。许久许久,飘远的思绪才回转过来。面对眼前即将拆除的老屋,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久久难以平息,在重重叠叠的时光里,我走远,又忽然走近。
我真的担心老院子会从我的视线中消逝,再也唤不回那些亲情,那些满满的爱。老屋老矣,整个屋顶被拆,青瓦斑驳,木柱倾颓,炕洞发黄,白灰的墙壁几近脱落,站在一浪一浪腾起尘烟的废墟上,我的目光追寻着老屋的泥土、瓦砾、灰烬、斑驳开裂的墙皮和缀满蛛网的大梁,我的心灵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惶恐。老屋拆了,却拆不掉我深深的想念,我知道,再破的老屋,也是我们的根。
其实老院子并不太老,之所以称其为老,是因为母亲还健在住在那里。在我的记忆里,老院子经过两次建设才有了今天的样貌。我六岁那年,父亲用全家省吃俭用积攒的全部积蓄,建起一栋两间的北房,还盖起了大门。我没想过三十年前,父母建造老屋时的艰辛,父母也没提起过,偶尔说起的是当年盖房子时的困难,比如:门窗檩条是父亲单位拆除校舍时便宜处理的,水泥是父亲用自行车一袋一袋从厂家驮回来的,有些石灰银沙还是向朋友要的……老屋盖好后,全家乐呵的几夜都睡不好觉,亲朋好友也到家祝贺,在那年月,老院子成了全家幸福的标志。后来,我大些的时候,大概是九十年代初吧,父亲又在院子里盖起了四间西屋和厨房。从此,这个院子,就成为我童年乃至上大学之前最温馨、最快乐的所在了。老院子是父亲用心血铸造在岁月里的形象,它的一窗一棂,都凝结着父亲奇苦无比的经历,那些老旧的椽子和梁木都是父亲几经周折想法设法弄来的,那些一砖一瓦里更是蕴藏着父亲的憨厚和耿直。因此老院子是岁月的形象,更是父亲的形象。
记忆里的老院子,虽然贫寒,却被母亲拾掇得干净利落,井井有条。母亲当年在老院子东南角开辟了一个小花园,种上花草和青菜,却也长得精神,如今的一棵杏树和三棵榆树都已参天,郁郁葱葱。最惹眼的就是那株粗壮的杏树了,它究竟是何时开始生长的?我已记不太清,杏树遒劲的枝干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荫护着老院子。面对老院子,面对老屋,时常会勾起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还记得小时候常在被窝里听父亲讲《红楼梦》、《三国》的故事,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母亲就陪伴在身边,为我们补衣服、纳鞋底,一泓温情。父亲有许多残破的书籍和小说月刊,都被我们翻烂了,故事很吸引人,可有些故事因为书籍的不完整没有了结尾,留下些许的遗憾,因此有书的陪伴让我的童年时光变得更加多彩。夏日的傍晚,母亲在灶房里升起青色的炊烟,那些简单的伙食在母亲的侍弄下,总会飘逸出诱人的香味。一家人围坐一桌的时候,父亲会泡上一壶酽酽的廉价砖茶,卷起一根老旱烟,在腾腾的烟雾和浓浓的茶香里,听那些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父亲总是会讲很多感人的故事来激励启发我们,让我们明白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因此我童年的心境,在夏日夜晚的老院子里,盛满了一湖如水的月华。春节永远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老院子变得热闹极了,虽然没有漂亮衣服、玩具、红包、春晚等,但一家老幼围炉大块吃肉闲聊的场景却终生难忘,父亲讲述一些有关青春的悲情故事,我们一连串的笑声,与炉火相映,使这个特殊的夜晚更加红火。
闻着泥土和茶香,听着父亲的故事,在这所贫寒而温馨的老院子里我渐渐长大。我从出生到参加工作结婚生子,都与老院子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老院子见证了我的成长,从老院子身上使我感受到了人生的艰难。老院子在岁月中沉淀,不言不语,每一处痕迹都书写着它的沧桑经历。而我,竟从未察觉到它的衰老和陈旧。那天,当照到这个院子里的最后一缕阳光慢慢隐入黑暗,父亲挣扎着想搬走压向他的浓重黑影,但他已经没有了一丝力气,父亲的身体已完全被黑暗笼罩。最终,他躺在了这个院子里,落草在了老屋,永远没走出老院子。那一刻我想,父亲再也用不着为老院子修修补补、腾腾挪挪了,他的脚步声已在另一个院子响起。一切都隐入了黑暗,我再也听不到父亲的脚步声了。父亲用了大半生的时间调理这座院子,他想让这个院子顺心顺气,可到最后也没能把这座院子调理满意。
父亲离去了,母亲也年事已高。老院子留给我的不仅仅是家的温馨,更多的是它把全家的心紧紧的凝聚在一起,把父母的爱、手足的情深深的扎根在了这里。我真的有很多年没有仔细打量过老院子了,老院子的确已经很衰老了,老屋昏暗、破败,墙皮大片脱落,有的墙体成了空心,虚土摇摇欲坠,屋顶上长起了蒿草和苔藓,在瑟瑟寒风中顽固挺立。雨下起来了,母亲在侧屋放上了脸盆接水,透过老屋瓦缝檩条,很大的雨滴溅落在我的脸上,凉凉的感觉。问起母亲,老屋这样衰老的迹象其实已经有几年了,其他房子也在漏水,若不是前年盖上大块塑料防水,不然漏雨更严重,只是我一直没有去关注。此时看着老院子的荒凉,我不觉徒增忧伤。假期每每和家人团聚时,我总会不由自主的说起老院子,说起那段艰苦却极其温馨的时光,说着说着,我的鼻头便开始发酸,喉咙哽咽,眼睛也氤氲着湿气。曾经带给我们儿时快乐的老院子正经历着破败,我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描述。那些曾经发生在老院子的往事一桩桩、一件件、一幕幕地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一阵酸涩和悲苦涌上心头,泪水随即潸然落下……
去年,老院子重建了,红砖黛瓦的老屋变成了一栋二层小楼,厢房屋顶翻修了,院子用水泥硬化了,老院子又恢复了生机。多少年了,家人如蜗牛般一步步走来,带着老院子赐予的勇气,我们手拉手不断前行。在这过程里,父亲离开了,而我们却长大了。
我是一个怀旧的人。那院、那屋、那人、那情,卷起我对故乡往事的怀念和老院子的回忆。暮霭里,父亲的音容宛在,思念的泪花道不尽我内心的凄凉,阅不完父亲的艰辛与沧桑。眼泪顺着脸颊急促地落下,我静静地望着老院子,双眼弥蒙,我用力地去想象父亲的身影,去雕刻父亲的模样,去衡量父亲在我心中沉甸甸的分量。可是,再也唤不回那些亲情,那些满满的爱,那些叮咛嘱托,那些温馨牵挂……真的,老院子是一种精神的信仰,是对岁月变迁、光影流动、时光斑驳的书写。在崎岖的人生道路上,老院子就像父亲一样,他的坚强和刚毅,从未被任何困难击败的执着,成为我生命里最真实的参照,在飘渺的尘世中,指引我人生正确的道路。不经意间,一蹙眉,一抬手,一院树,一院夕阳,似乎又让我触摸到了儿时的模样。
老院子,我会在梦中与你重逢的,携一缕清凉入心,守望云水禅心……
高兴文章14:一想起那件事,我就高兴
文/吴迪
走进记忆的宝库,一件件往事便重现在我的眼前。有的哭,有的笑。有成功后的喜悦,也有失败后的落魄……但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2014年暑假的那件事。
去年暑假,我来到游泳馆,开始学习自由泳。在学习的过程中,教练为了掌握我们的学习情况,让我们定期小测——比赛30米自由泳。随着教练哨声响起,所有人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向前冲去,可渐渐的,我就被远远地落在后面。不出意料,最后我得了倒数第一名。比赛结束后,一位小哥哥走到教练身边,只见教练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再得第一名!”随后,他便迈着骄傲的步伐走到我的面前,瞧着我说:“大胖子,来学游泳吗?”他用力拍了拍我的大肚子:“向天再借500年吧!”他说的这句话像针一样刺进了我的心。他还没有完,继续讽刺地说:“这儿,是强者的地盘,弱者,滚一边去!”他彻底激怒了我,顿时一股强烈的好胜心油然而生,他凭什么这么猖狂,我要向你证明,胖子也可以很厉害,弱者也可以演变成强者。
从那以后,在训练的过程中,那位小哥哥如果练一小时,我就练两小时,他练两小时,我就练四小时,只要某一个动作不到位,我就反复地练,直到熟练于心为止。我就不相信,我永远像灰太狼一样一次又一次的以失败而告终。一想起他话中掩藏不住的讽刺味和越发猖狂的面孔,我就越下定决心要努力。就这样,我一直这么坚持着,坚持着……
多天以后,终于迎来了“大考”。我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随着“三、二、一”清脆的哨声响起,我们奋力冲锋,像一只只小鱼在水里穿梭着。我使出浑身解数,闷头向前冲去。一会儿,我冲过了终点线。抬头一看,啊!那位小哥哥还在奋力冲刺呐。耶,我赢了!我的心中响起了胜利了的欢呼声,嘴角也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这一次,我不仅赢了,还说明了一个道理,弱者也可以演变成强者!
一想起这件事,我就高兴。
高兴文章15:让奶奶高兴的那些事……
文/胡小卫
奶奶今年95岁了。可是她腰不驼,眼不花,能吃能喝,走路飞快,脸色红润,精神抖擞。这一切,奶奶说,都是拜改革开放所赐,才能享受如此美好的生活。
奶奶出生于贫农家庭,十八岁那年,嫁给了开小店铺的爷爷。那时,她的嫁妆是十担谷子。解放后,因为家里人口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好日子是从1978年开始的。那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由此,奶奶眼中的好日子开始了。
先是分田到户,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年,家里的谷子大丰收,仓里堆得满满当当。家里再也不愁没口粮了。再接着,爸爸在公社承包了小客车,只一年就成了“万元户”。我家就在公社对面的小山上,建起了一幢红砖房,三出五间,墙壁雪白雪白的。爷爷奶奶搬进去时,笑得合不拢嘴。
更令奶奶高兴的是,我家买了电视机。虽然是黑白的,但却是村里第一台。每到晚上,全村的人都早早吃过晚饭,齐齐到我家来“抢占”有利位置。有时,挤得我都没有立脚的地方。
不论谁来,奶奶都会很热情地招待,倒茶递水,拿来凉扇。有时,还拿来瓜子花生,让大家“吃宵夜”。
当时,电视上播的是《霍元甲》《上海滩》。奶奶就说:“过去中国贫穷落后,总受洋人欺负。霍元甲虽然英勇,却孤手难敌双拳,最后惨死在日本人手里。现在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这才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后来,又看电视连续剧《长征》,奶奶更是热泪盈眶。
奶奶说,那些红军对百姓秋毫不犯,连个头不到枪高的小红军,也都是懂道理的,不骚扰老百姓,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用了门板,次日就还上。买老百姓的东西,一定要付钱。奶奶说,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红军甘洒热血才得来的啊,要珍惜哦。
再后来,村里人搞副业,搞养殖,开始有人到沿海打工,渐渐富起来了,家家户户都买得起电视机了。有的还买了彩电。奶奶呢,更加高兴,也不眼红别人。她说,大家富起来,才是真正富。
那时,我父亲因为跑运输,家里有了些积蓄。有些邻居或亲戚前来借钱,我母亲有些犹豫,怕他们还不上。奶奶就做思想工作,说乡里乡亲的,只要能帮上忙,就尽量帮吧。谁家没有为难的时候呢。那些人顺利地借到了钱,做起了生意。后来,他们也都还上了钱,与我家的关系一直都很好。我想这些,是与奶奶的大度分不开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好播放连续剧《西游记》。奶奶一集不落地看下来,对我们说:“要做成一件事,不容易啊。你们看唐僧带着三个徒弟,跋山涉水,走了那么远的路,经过了那么多的困难,历受九九八十一难,这才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这说明,只要敢闯,什么事都有可能做成。”
当时,我的叔叔洗脚上田,到城里打工去了。他把全家都接到了城里,还开了一家水果店,可是,起初生意惨淡。奶奶就去帮忙,常常鼓励叔叔,不要怕,年轻就要闯。叔叔起早贪黑,诚信经营,薄利多销,渐渐地生意有了起色。后来还在城里买了房,买了车。我想,这也有奶奶的一份功劳。
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奶奶高兴的,除了生活的改善,是身边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让她骄傲的,是她与堂爷爷的交往。
堂奶奶是我祖爷爷的侄儿,解放前去了台湾。为这,我家受了不少牵连。1990年,堂爷爷回来了。当时他给我家送来了收音机,电子手表,还有现金。我奶奶,只收了电子手表,没要其他的。
奶奶告诫我们,不要轻易要别人的东西,不要等靠要,要自强奋斗。九十年代,我弟弟随堂爷爷去他开的厂子打工,也是靠自己的本事当上了主管。再后来,我弟弟又自己开同样的厂子,与台湾的堂爷爷平起平坐了。
堂爷爷的厂子在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倒闭了。反倒是我弟弟开的厂子坚持了下来。现在,堂爷爷的几个孙辈给我弟弟打工了。
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开厂当主人,这也是足以让奶奶高兴的事。
奶奶前些年还去了台湾旅游,与堂爷爷聊起了家常。堂爷爷说:“唉,刚刚四十年啊,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台湾地区也要紧紧跟上祖国发展经济的步子,才不至于落后啊!”
奶奶回来后,便常常将堂爷爷的这番话挂在嘴边,说给我们听,让我们记住改革开放的伟大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