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散文

请欣赏乡音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乡音散文1:乡音…

文/边久存

在繁华的都市、美丽的海洋面上,听不到您那种声音,只能在乡村、院落、田间地头,才能真正品尝出您那朴实无华的韵味,聆听到您那悠扬的音调,可看到您的身影,在乡间小路、村庄院落、山庄空间的各个角落里领略出您的不凡,您用独树一帜的不凡谱写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凯歌,那就是您纯朴、善良、无私、和谐的乡音。

乡音,虽说代表着各地不同民俗民风的色彩,但您的原味是永远不会变的,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因为在祖国大地上到处有您的身影,到处回响着您的弦乐,开辟了一条通往人生征途的乡间小路,吹红了乡村的柿子,照亮了成千上万人的心房。

我赞美乡音的是因为:

乡音,是一台唱不完的戏。从国家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到减免农业税收,再到种地补贴,国家已为农村政策搭建了不少跨时代的舞台,国家与各省市直辖市、乡镇之间、村组之间紧紧的团结在一起,他们都是这台戏的组织者,村长是这台戏的导演者各位村民均是台上的表演者,这台戏演出的质量好与坏,关键取决与广大的演职人员,有喜怒哀乐,悲与喜、生与死的较量,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环境下,有着不同的效果,年复一年,循环往复,使之成为乡村长期离不开、少不了的一台重头戏。

乡音,是一坛品尝不完的陈年老窖。一个乡村的风气好不好主要是看延续下来的这台戏唱的好不好,也就是乡规民风好不好,它犹如一坛酿好的老窖,时间越长,意味越深,越品尝意味越浓,品味越高,如今的星级家庭、文明村、文明户、平安村等称号如春风送暖,为乡音的音符增添了不少音码,为构画出和谐农村再现更加辉煌的蓝图。

乡音,是照亮心灵深处的一枝蜡烛。从您给了他生命时开始,也就给了他希望,从那时起您就点燃起了心灵的火炬,灌输做人的道理,输理大脑的处理系统,学会了做人做事。

说您纯朴,是因为您发出的声音,在任何地方难以找到,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村庄的景色,远看去土木结构的房屋,被各种绿色的树木紧紧地包围着,来回跑动的小鸡、小狗、牛羊,还有四处为生活奔波的村民,构画出别具一格的乡村风情;

在乡下,最动听的是村民之间的喊叫声,其中难以忘怀的是当母亲做好饭叫孩子吃饭的声音:“球娃,球娃……”,“哎……”,“吃饭哩……”,还有母鸡下蛋后的“咯蛋,咯咯蛋……的叫声,狗咬声、牧童放牧的戏玩声,凌晨的鸡叫声,声声汇集着浓厚地乡土气息,传播着一曲曲动人的战歌。

最能忘不了的是农民艰辛的身影,他们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天,靠地吃地,养育了多少中华儿女。

说您善良,是因为您用那祖代遗传下来的高风亮节、家庭美德,继承和发扬了乡规民俗,村风民情,孕肓出了多少农民的后代,从您的后代刚降生下来,是您给了他乳汁,冷了是您给了他温暖,您又是他第一任老师,教他说话、学走路,直到成为乡村的一批批主力军,一代代劳作、一代代收获、一代代创举、一代代贡献,激活了多少爱国之心,这就是您伟大的母亲。

说您无私,是因为您为了他人不惜一切代价。当家中只剩余一口饭,您宁可不吃,留给他;天气还没冷时,您已备好棉衣;当您行动不便,无力劳作时,为了让他学业不受影响,拖着艰难的脚步行程5公里以外,为正在上学的儿子讨回大米,如期交给学校大灶每月应交的30市斤的口粮,最终使他考上了清华大学,实现了您的梦想;当您的孩子有病时,您第一个献出您的鲜血、器官,使他得到第二次生命;就这样,您却忘记了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说您和谐,是因为您在特定环境下,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有个大大小小的事情,您不顾疲劳,不是为张三家里顾事,就是为李四家帮忙,当您的邻居家中闹矛盾时,您第一个、第一时间赶到他家,耐心教育,化险为夷,但您的脸上多了几道道皱纹,直到您坚持最后一秒钟,您培养的年轻母亲又一次踏上您走过的路,又继续着您的和谐进行曲。

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您孕育了多次农民的儿子,我作为其中的一位为您欢呼、为您歌唱,不仅仅是因为对您的怀念,而是对农村这个大熔炉里锻炼了我、教育了我,才使我逐步走上了成功之路,也许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儿子和我一样,有着叶落归根,怀念故乡的一草一木之心。

乡音散文2:乡音总是动心弦

文/酎泉老人

匆匆用过晚餐,抱着一种迫切的心情,赶往民族文化宫大剧场去看久违的太谷秧歌。

到了剧场门前,我的师兄、出生在北京的太谷老乡杨澄已经在等我。杨兄是北京晋商后裔,我当初刚入北大就受到他的关照,至今往来密切。他跟现在的新生代不同,在京整整七十年,对故乡仍然一往情深。当我打电话问他看不看太谷秧歌的时候,他竟反问我一句:“为什么不看?”而后,他就骑着自行车(一直是这种出行方式)赶到了。因为不是对号入座,我俩立马进去找了个前边的座位坐下来。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展演的山西专场,七个节目中,太谷秧歌只有一个。心里想,就这一个已经足够足够了。我在首都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从来没有看到过故乡的秧歌剧在这里演出,多数情况是流行于较大范围的山西梆子(晋剧)入京献演,那时,我只要有票也是每场必到,而杨兄也总是与我同往。

太谷秧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我着实没有探究,大体知晓,它又名祁太秧歌,因集中流行在太谷、祁县两地而得名,它的兴起与发展,与晋商的兴盛不无关系。太谷、祁县、平遥,乃晋商发祥之地,富商大贾遍及城乡,初期的民间小调随着商风大盛而渐渐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小戏,应是题中之义。但童年时的我对于这种历史文化关联却茫然无所知。

那时,每逢过年和庙会,村子里都有戏曲演出,不是山西梆子,就是太谷秧歌。我就喜欢爬在戏台的前沿出神地观看。村子里有几个名角,都是叔叔伯伯辈的,平时看着他们跟平常人一样出出进进,可是到了台上演得活灵活现,感觉很是新奇。记得那时的剧目常有《清风亭》、《抬板箱》、《看秧歌》、《送樱桃》、《借妻》等等。直到几十年之后,我偶而还可以哼几句曲调。2000年元旦,全院师生举行新年联欢,我刚刚发表完新年祝词,忽然就有同学要求我唱一段小曲,我就现场唱了几句《小寡妇上坟》,全场立刻掌声如雷。我告诉他们,流行全国的《妇女解放歌》,主要就是根据郭兰英演出的《小寡妇上坟》改编的,学生们不禁有些惊诧了。

这次演出的剧目叫《偷南瓜》,不记得儿时看过没有。但既然来京献演,想必是优中选精。剧情十分简单:少妇怀孕,想吃南瓜,无钱购买,偷了王老汉瓜田里的,被逮着,经她实情相告,王老汉不但不怪,反而馈赠很多。老汉由孙贵明扮演,少妇由籍红玉扮演,想来都是名角,表演技艺自不必说,光是那唱词里充满的虚字就显示了太谷秧歌的绝妙之处。我如醉如痴地听着,右手在左手心里拍着,忘记了自己在什么地方坐着,仿佛又回到五十年前,依然在戏台的前沿爬着。那真是:一别故园五十年,乡音总是动心弦。京华一曲秧歌剧,忆起儿时台下看。

出国愈久的人愈爱国,离乡愈久的人愈思乡,这一说法近乎真理。内弟久居悉尼,在那里感觉中国什么都好,有关中国的任何消息他都关注,我在意大利两年也似乎如此。我离开故乡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当年的毛头小伙变成了古稀老人,但依然隔不断乡情,对媒体上关于故乡的信息也格外关心。儿子生于北京,他在各种资料的“籍贯”栏里填的还是“山西太谷”,其情愫与我已不能同日而语,与杨兄也不能相比,不过对老爸去听乡音还是鼎力支持,接到电话,立刻辞掉约定的晚间应酬,回来替我陪伴他老妈。我这次去看太谷秧歌,也有他的一份情意。

乡音散文3:乡音

文/梅见月一七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

天阴沉沉的,仿佛墨水在云上晕染开来,不一会儿细小透明的水滴就跳了下来,掉在水泥路上还要四处奔逃。公交车的窗玻璃上沾满了水滴,外面的景象变得模糊了。“XX站到了,请要下车的乘客带好行李物品,准备下车。”冰冷冷的机械女声在此刻响起,催促着我离开座位。“peng”,车门开了,撑开准备好的黑伞,我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

离乡已有六年有余,熟悉的公交站点却已是不熟悉的景象,站旁的野草也没有“春风吹又生”了,早已被油柏路压制住了向上的欲望;两旁的小房子也已被五六层的小楼替代,到底是人非物也非了。这里的人大概也不认识几个了,不禁质问自己为什么要独自回来呢?仔细回忆着,一阵无奈感涌上心头。闲暇之余看到了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熟悉的地名让我翻开这本独特的书,一个个熟悉的却又陌生的方言在耳边询唤,原来我已经这么久没听到过小时形影不离的方言了,于是恍惚之中拿出手机买了一张车票,奔波良久,此刻就到了这儿。

曾经的小乡村如今长成了一个小镇,青涩已经褪去,曾经半个街道都找不到的商店如今在街上触目即是;曾经从没见过的旅馆也长在了这片土地上。撑着伞走在被雨水打湿的油柏路上,感受着一路上的变化,陌生感再次向我袭来,使我几乎想要逃离。走进一家旅馆,“欢迎光临”,又是同样声调的机械女声,那么得让人心悸。店员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为我办理了入住,终于停下来了的我倒在了床上,不一会儿就沉沉睡去。突然又被噩梦惊醒,大概是因为陌生的环境。用力揉了揉微痛的脑袋,向窗外瞥去,雨已经停了,天却仍是阴沉沉的,像是在嘲笑闯进这个小世界的我。简单活动了一下身体,让四肢不那么僵硬,就往外走了。

看着手机屏保,原来今天是清明,难怪看到不时有人手里握着一束花。不知埋葬着先辈的小山头是否还在,这样想着,走进了花店,今天的花店是菊花的主场。店主是个大概五十几的妇女,很热情,看到我进门就迎了上来,用着蹩脚的普通话打着招呼。我听出了那奇怪的普通话中的熟悉乡音,不禁两眼放光,随之笑了起来,一句“姨,我雅是yi得锅银”使得我们用方言火热地攀谈了起来。在知道小山头还在的时候,我打算买一束花去看看,张姨却非要送给我,打了多次太极后我只得接受这心意。送我出门后,张姨还给我指了路,仍是走在不熟悉的路上,心情却好了起来,仿佛是因为许久未脱口的方言在刚刚得到了释放,又或许是这儿的人还是从前那样的热情。

小山上并没有修路,雨后的泥土总是争先恐后地往鞋上和裤脚上蹦,记得跟爷爷一起去祭祖的时候总会在鞋上套一个塑料袋抵挡泥水的入侵,今天却是没有做好准备。这儿的路并没有改变,十几年的记忆牵引着我走向目的地。坟茔在路边的树林里,许久未曾有人踏入的树林小路杂草丛生,穿过草丛终于看到墓碑。将花轻轻放在墓碑前,黄色的菊花与周围一片绿色格格不入,墓碑上的字仍然可见,上面有着作为“孙”的我的名字,过往的记忆带来了一阵苦涩,许久未曾滴落的泪也打开了阀门。站在坟前诉说着近年的事,我想他们总会听到的,只是我却听不到他们的回应了。单方面的话总是有尽的,作了四个揖,我走了出去。

回旅馆的路上碰到了张姨,毫不意外地来到了她家吃晚饭,张姨家的人都很热情,做了一大桌家乡菜,又拿出了自家酿的酒,大有不醉不让我归的架势,推辞没有效果,也欣然接受了,一桌子的欢声笑语像要闯入云霄。在回去的路上回味着家乡的味道,乌云已经退却,月亮出来了,银白的光洒在前方的路上,也许是替我这个“异乡人”引路吧。

第二天去花店向张姨告别后,我就踏上了回去的路。“旅客朋友们您好,前方到站XXX,请要下车的旅客拿好自己的行李物品,准备下车”。

乡音散文4:乡音

文/张保国

不管走到哪里,总是改不了浓厚的乡音。身边的人总是笑我一口湖北普通话,准确的说,应该是黄冈普通话。

正因为这样,任何人听我讲话就能猜出我来自哪里。乡音,对于我来说,它已经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一个概念,而是我身体上的一种烙印。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一直在外打拼,从内地辗转到广东,再由深圳到浙江,无论什么场合,我都是用“普通话”虚张声势,总算也能与人保持正常沟通和交流。

最近,公司计划在全国各地举办品牌推广会。负责宣传的我,自然少不了要到市场上助阵。我们由江苏昆山出发,再从杭州来到江苏高邮。在高邮,我随湖北市场的同事,经南京到麻城,回到黄冈。

在黄商大门口,我从公交车上走下来,被一片黄冈方言的声浪包围住了,我感到很亲切。尽管黄冈各县市口音不一样,但发音那个调的线条都是一致地略显粗砺。在我们老家,不管是出外当兵,还是出去上学、参加工作的,回到家乡都仍然是说的地道家乡话。否则,乡亲们都会说你显摆,甚至还有忘本之嫌。50年代,老家有一位年轻人在北方上大学,放假回来帮他老父亲在田地里做事,跟他父亲讲话用“您”等官话。在我们那里,不管是“你”,还是“您”,一律叫“恩”。老人家听他一口“官腔”,就骂他“江西的驴子做马叫”。这个“江西的驴子”好像现在是家乡某局局长,不知退休了没有。父辈一直用他的故事,教导我们不要学他“忘本”。

来到九环假日大酒店宴会厅,面对200多经销商,我先是用普通话向大家表示问侯,立马改用乡音,说:“老乡好,我也是黄冈人!”全场立即报以热烈掌声。与平时的普通话演讲不同,我用一口地道的乡音,讲述了公司的品牌文化,阐释了公司产品一个又一个优势。计划四十分钟讲演结束了,我从台上走下来,不少经销商涌向我,我知道,这是乡音发挥的效果。

无论飞得多远多高,我们总会被一根无形的线牵着。这根线是父母,也是乡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是一辈子也改不了的。多年来,我一直奔走在路上,伴随我不变的就是一口家乡话。说话也好,写作也好,我总喜欢往自己家乡话上靠,只有家乡话才能让我的思维更加敏捷,才可以让写作的灵感更加活跃。

乡音散文5:乡音难改

文/王文鸽

三天的假期转眼就到了,从南阳市回陕西比较近,也刚好路过,都想去卧龙岗看看。

天气放晴了,阳光特别的明媚。去南阳的路又宽又直似曾相识,记不清了,也许那年跟表妹海英去玩时走的就是这条路,一路上两边树木葱茏茁壮,田地宽阔无垠,辽阔的中部平原让人心旷神怡。

大约一小时左右就到了南阳市。车子停泊在南阳师范学校对面的院子里。听说南阳的胡辣汤好喝,找了半天看到路口有一家,要了两碗,太稀喝着不咋样,老板看我们像外地人,说胡辣汤就是这样的,弟弟他们在别处一家喝的也是胡辣汤,说还很正宗很不错的。

吃了饭去游卧龙岗,走三百米就看到了雄伟的南阳卧龙岗大门,大门正上方刻着苍劲的大字:“千古人龙”。

走进院内,但见松柏参天庭院深深古朴幽静,沿着满地的青砖拾级而上,走到诸葛草庐、武侯祠、岳飞手书的《出师表》等景点停留片刻,由于时间紧,走马观花地匆匆看了一下,父亲拄着拐杖兴致很高,二姐搀扶着到一个个景点前停下观看。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八个红色的大字,在小桥流水鲜花簇拥的湖边一块大石上显得非常炫目,我走过去,看到湖的另一边的一块大青石上刻着《陋室铭》全文:“山不在高有仙则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坐在这个大石边休息了会儿,就准备往出走了。

在大门口看到有卖烤红薯的,走上去挑了一个大的,卖红薯的老乡热情地说这个瓤是红的很甜,高兴得我来不及吃,用袋子提着就上车了。刚放到车上才一会儿,三姐没注意一屁股坐在上面,看着怪可惜的,还是和三姐分着吃了。家乡的红薯确实甜,这种红瓤的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呢。

车绕路到医圣张仲景祠大门口停下来,进去转了一会儿,就很快出来了,不敢多停留,天黑必须赶回商州。

车从南阳市区穿过,透过玻璃,一片白茫茫的河流倏地跃入眼帘,湖面烟波荡漾飘渺迷离的,像太湖一样的美丽,父亲说那叫白河,在故乡能看到这样丰盈清澈的河水,真让人惊喜。

赶忙停下车,从路边一个土坎跳下去来到河边。这是一条穿越南阳市区的大河,远处一座大桥横跨两岸,河面波光粼粼,点点游船荡漾着,这是南阳市的母亲河哦,我们在河边欢呼着跳跃着,合影留念。

下午两点左右,车离开南阳驶向陕西的地界。

坐在车上,啥都不想看了。父亲精神一直很好,翻看数码相机里的照片,我头昏沉沉的想睡又睡不着,前方的路又宽又直看不到尽头,姐夫的车跑到前边,他们晚上还要赶回西安,我们在后边还是慢点好,只要晚上回到家就行。

四点多钟就到了金丝峡加油站,看到姐夫的车也停在那儿,大家终于松口气歇息一会儿,喝点水吃块面包后继续赶路。

让人欣喜的是,回到商州时天还没有黑下来。正是夕阳无限好,满天飞舞的霞光辉映得这座小山城分外的美丽迷人。

这是我的第二故乡哦,春去春来花落花开。也许我将在这座小城慢慢变老,恍惚间,像是刚从梦中穿越回来,短短的几个钟头,浓浓的亲情和纯朴的乡音还萦绕在脑海,回到这个小城,就渐渐的远去了。

走到熟悉的院子里,身子轻飘飘的,眼睛困得睁不开,两天两夜,每天都是那样的兴奋,晚上几乎都是彻夜难眠。

收假后上班第一天,没想到一开口就是老家话,同事都笑了。接下来的一星期里,只要一说话就会冒出两句老家话,自己都觉得好笑。

乡音难改哦,已是终生融到我的骨子里了。

故土难忘,无论如何,人是永远忘不了自己的故乡的。

乡音散文6:游子的名片

文/刘永红

远离故乡,我们的乡音、味蕾、嗅觉都深深地打上了故乡的印记,这是我们的名片。古诗中写道“乡音未改鬓毛衰”。每次回到故乡,我都用有些拗口生疏的方言,给路上遇到的每一个熟悉的长者发烟,用曾经熟悉的方言和婶婶、大娘们满脸笑意地问好,以示我没有忘本。

方言就像一张隐形名片,藏身在语言里,但只要一张口,就亮出了你的家底,南就是南,北就是北。真正离开故乡,是从去省城的大学念书开始的,每年只有寒暑假我才能回到故乡。身居都市,浓浓的乡愁时刻萦绕在我的心间,方言就是一张名片,写满乡音乡情,乡音就是籍贯,乡情就是我们的联络方式。

“吾心安处即故乡”。远离故乡,只有在新闻里、网络世界里看到一点关于故乡的信息,听到一两句熟悉的声音,或者在路边的小摊吃一碗故乡的风味小吃,才能让我的乡愁有所缓解。走出故乡,故乡就成了一个空间符号,一个地域概念,在我们稀薄的乡音和方言里渐渐地淡忘抛弃……

一直喜欢听北京话,觉得有京剧道白的韵味,有板有眼,婉转得有章法,仿佛舞台上的青衣凭空抛出去的两管水袖,有优美的弧度。北京话沉着、大气,颇具王者风范,但又不是一味地以势压人,而是想着法子转弯,仿如华盖下的帝王,时常也能放下君威,一脸亲和地走向民间一样。

四川方言则是悠闲的,日子过得不紧不慢,正事也要搬到茶楼里去做,生意放在浓酽醇香的茶里,一开一开地泡,一壶一壶地谈,使的是温火慢功夫。所以,四川话也不是一味地平缓,而是有自己的节奏,像戏迷合着拍子,抑扬顿挫,悠扬婉转。

故乡是一个人灵魂的轴和坐标,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那个原点延伸、转动,而方言就像这个原点的一眼甘泉,这是我们生命里程和命脉走向的力量所在。一种方言,其实就是一段历史,就是一种文化,这里隐藏着语言的奥秘,地域的奥秘,传承的奥秘,或许,也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生奥秘吧。

乡音散文7:鸡,合肥老母鸡

文/晁惠芳

也许因为合肥乡音中习惯性地带有“i”的韵母,也许合肥地区盛产老母鸡,外乡人称呼合肥人为“合肥老母鸡”。

鸡是人类最先驯化的禽,驯化史据考古推测可溯至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期。据东汉《说文解字》曰:鸡,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鸟。这种知时兽不仅位列十二地支、二十八星宿。传统上国人还习惯在元旦贴鸡画辟邪祈福,并把农历初一称为“鸡日”。据明朝张岱的《夜航船》记载,鸡日当天,政府的行政负责人要举行杀鸡的仪式,因为“鸡啄五谷”,预示冬去春来,期盼这年五谷丰登。

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吃鸡,这已无从考证,但从东汉人徐稚与太尉黄琼绝交后,在听到黄琼死讯时,炙鸡渍酒徒步走到江夏去为他哭祭的典故中得知,东汉时期就有了国人吃鸡的记载。

乡下的鸡群,是农家大院最亮丽的点缀,也是农家用来招待客人时最随手可取的上等原料。乡村有了鸡群,便有了充满生机的乡土气息;有了乡村美好和谐的绚丽。

以前,鸡都是靠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养出来的,如今都已实现工业化养殖。日前,我们就去了一个老母鸡散养基地,与鸡们进行了一次零距离接触。

开饭时,主人上的第一道菜自然是老母鸡汤。热气腾腾,香味四溢。我不由得朝瓦罐里看了一眼。只见里面是一只羽毛褪尽的整鸡,除了脖颈处被割开的一道口子,鸡冠、喙、眼睑都如它活着时候的模样。突然就觉得心头一热,充满了感激。因为我看到了这只成为盘中餐的鸡,它的表情和眼神,依然是温良的,家常的,没有一点点对人类的怨恨。

在林深草密、依山傍水的一个养鸡场,我们看到了散养在这里的老母鸡,它们听着音乐,吃着青草、昆虫,喝着雨露、山泉,自由自在地漫步、游戏。

对于我们的到来,鸡们没有任何防范,它们眨动着清澈如水的眼睛,聚精会神地用爪子在地上刨来刨去,悠闲自得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许因为它们没有人类无止境的贪婪,更没有深不可测的欲望。所以,除了觅食,它们对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只要有吃有喝,就发出“咯咯咯”的声音,以表达它们快乐的心情。

看到老母鸡在自己的家园里如此从容不迫、不慌不忙,我体会到在这个家园里,人与鸡彼此依存,相互补给。人养活鸡,为鸡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鸡也在养活人,它们努力地按人的要求长着自己的身体。

作为一名“合肥老母鸡”,在家门口就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合肥老母鸡汤,感受人与自然共生,人与鸡共存,是非常惬意的。

也许,老母鸡已成为了合肥人身体的一部分,提到合肥人时,才会习惯性地在合肥的后面加上“老母鸡”后缀的吧?

乡音散文8:怎是乡音阑珊时

文/李春燕

“回转哉,恩七饭了?”“矮将回转,分银了。”踏上乡土,扑面而来的乡音将我包围得满身满心都是。这种混合着泥土气息的亲切感觉,让人的血液也分外鲜活了起来。音在,根还在。

刚工作时,一东北同事惊疑地问我:“‘狼来了’!你们这边怎么还有狼啊?不是平原地区吗?”于是自豪感一下子就溢了出来。不晓得了吧,听不懂了吧!“来,教你两句。”接下来我便大肆卖弄了一番,地道的方言充斥在办公室里,激出了满屋子的快乐。

令人想不到的是,当初尽得我们调侃的那种娇娇之音,在下一代的身上却逐渐销声匿迹了。表妹是不会说方言的,偶尔蹦跶出一句,必定让我们一阵兴奋,再说一遍时则又“矫里古气”了。三年前,她还在乡下时我们努力教她说普通话,上了一学期的小小班便彻底甩掉了乡土味,如今更是一味的普通话了。和周围的朋友、同事聊起此事,大家不约而同地一阵感慨。是啊,现在有多少孩子不会说方言呢?恐怕数目不少吧,尤其以市区的孩子为甚。绝大多数是听得懂而不会说,也有个别是连听都很吃力了。

那么如此推算,我们下一代的下一代岂不是连听都不会了?在全民普通话、疯狂外语的时代,还有哪些人会注重这无关功力的事呢?我们的方言,这种特殊的文化传承,这种祖祖辈辈口耳相传的语言系统,还能在若干年后传承下去吗?你猜会不会多年之后,又出现大声呼吁保护传统方言的呼声呢?在者不惜之,逝者却哀伤,这种怪圈似乎走得还不够。

这两年教育局举行了会说三话的比赛,即普通话、英语和方言。这是一个好举措,可是真正想要有好的影响力还得靠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爱自己家乡的人,每一个心中有“根”的人。对于我来说,乡音已经融进了骨子里,融进了血脉中。在异地他乡,不要说听闻乡音,就是听到同一体系中的不同吴音越调也会激动万分,倍感亲切。或许这就是人天生的对地域、对根脉的眷恋吧!

回首侧耳倾听,童音袅袅,乡音却怎生阑珊?

乡音散文9:乡音

文/庞祥艺

乡音,即家乡的口音。它散发着泥土的气息,蕴涵着浓厚的乡情。如果你身在异乡,偶尔听到熟悉的乡音,就会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即使见到的是陌生的面孔,也会自然而然地知之是家乡人。

也许乡音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它朴实无华,给人以温暖和慰藉。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晚年回到家乡的村口,遇见一群正在玩耍的小孩,他以纯正的乡音与小孩交流,由于小孩不认识他,只能笑着把他当客人。这使贺知章无限感慨,思绪万千,写下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不知激发了几多人的乡愁。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语言。乡音根植于故土,流传于民间,经风雨而音未改,历沧桑而质尚存。解放初,我们村子来了个土改工作队,工作队成员中有个南下干部,他是个年轻的山东热血男儿。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那位山东青年与村里的阿兰姑娘相爱了,他们在工作队长的主持下,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工作队收队时,阿兰跟随其丈夫回山东工作生活,这一去就是25年。1976年,阿兰的丈夫病逝,她带着几个孩子回到娘家安家。让村里人感到意外的是,一见面,阿兰还能操着一口流利的家乡话与大家交谈,乡音还是那样标准,那样亲切。乡亲们都感叹:岁月只能改变朱颜,却改变不了乡音。

世上所有乐器演奏的音乐,所有歌唱家演唱的歌曲,都比不上乡音那样的振奋人心、荡气回肠。

那次,我和几个朋友从上海乘火车返回家,坐的是硬座。当时有很多人连座位票都没买到,他们持站票也挤上了车,车厢与车厢之间的交接处都坐满了乘客。我们埋怨着火车的拥挤,正唠叨着,一位姑娘推着行李箱走了过来,她将箱子往我面前一推,用家乡话对我说:“大哥,请帮我看管一下厢子,我去一趟卫生间。”还没等我表态,她转身就走了。过了一会儿,那个姑娘回到我们跟前,与我们热情交谈。我问她为什么对我们如此信任。他笑着对我说:“在你们的交谈中,我听到了乡音,有一种安全感。”

还有一次,我和同事到北京一所大学参加培训,中午在食堂排队打饭。我们正在聊天,一位帅气十足的小伙子靠了过来,用家乡话对我们说:“想不到在这里能见到老乡啊,你们是来进修的吧?”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我们之间的距离立刻拉近了,大家喜出望外,毫无隔阂地相互聊了起来。那位小伙子自我介绍,说他是这所大学的学生,还主动掏卡要为我们刷卡买饭菜。我跟他说:“你是学生,是消费者,这顿饭由我做东,你想吃什么尽管要。”小伙子也不客气,很乐意地接受我的建议。那顿饭菜虽然很简单,但我们吃得有味道,很愉快,因为乡音把我们连在一起。

俗话说,好不好,家乡话;亲不亲,家乡人。北宋时期两位名臣王安石和曾巩是好朋友,他俩同是唐宋八大家中的杰出人物,均留名青史。他俩年龄相仿,友好交往几十年,亲如兄弟。但两人少年时并不相识,到了景祐三年(1036年),曾巩赴京赶考,因与王安石同说江西抚州话而往来,彼此倾慕,结为挚友。乡音就是这样神奇,自然而然地成为异地同乡心相连的纽带。

语言是人与生俱来就存在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之家。”意思是说,人们生活在家乡的语言环境中,要懂得珍惜,学会用语言来守护自己的人生。

乡音是地域的标识。离乡时间越漫长,这种标识就越真实。无论是谁,纵然走遍天涯海角,纵然历经离合悲欢,也忘不了洋溢着情感的乡音。

乡音是一杯老酒,醇厚旧事;乡音是一缕烛光,照亮心房。在我的心里,最美的天籁是乡音。

乡音散文10:乡音

文/肖胜林

走在家乡的小街上,迎面碰上几个熟人,我们相互打招呼。我问:什么时候回来的?他们往往答:夜来。他们嘴里的“夜来”,就是昨天。

“夜来”是我们的乡音。我的乡人们啊,喊着那一口乡音,将生活描绘成有声有色的画儿。

春来,布谷鸟在麦田上叫,蜻蜓在棉花上飞。乡人们一直把“麦”读作“妹”。小麦返青了拔节了,他们从麦田归来,那边问一句:你家“妹子”长得怎样啊?这边立刻回一句:好,好啊拟。好啊拟,是真好的意思。

“妹子”葱绿着,苗条地生长着,看着怎不生欢喜心呢?

日子过得快,三两场雨,小麦扬花了。嫩黄色的花蕊,娇娇弱弱地从壳缝探了出来,散发着一缕清香。乡人们荷锄回家,洗一把脸,心里是满满的快乐。感觉地里长着的小麦就如自家的妹子一样,头上插了花,惹人爱呢。

芒种,小麦成熟了,专门的一间屋,清扫干净了,“妹子”就安放在这干干净净的房子里。“家里有粮,心里不慌。”于是,在新麦的清香里,饮一杯醇酒,丰收的喜悦便在酒香里溢满脸颊。

小麦成熟的时候,棉花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我的祖母辈,是把棉花叫做“娘花”的。人在棉花地里劳作,宽大的棉花叶,就如娘的手,轻抚着人的脸。

鸟在头顶叫,云在天上飘,没了浮躁之心,光阴在劳作在安静里缓缓流逝。

秋来了。弓房里棉花去了棉籽,棉绒妥帖地到了祖母辈手里。她们往往买了好看的花布,一针一线,把棉花裹进花布里,缝成棉袄。她们会说:毛线啊羽绒啊,哪赶得上娘花暖和呢。

儿孙辈穿着暖暖的棉袄,整个冬天都不觉得寒冷。那是娘花做的棉袄,穿着就如在娘的怀抱里。

棉花吐絮了,高粱也红了。高粱是被叫作秫秫的。高粱红了,人们就说“秫秫晒红米”呢。金黄的阳光晒出大片的红米,晒出了丰收的喜庆。乡人们在村前那块明石上磨快了镰刀,去到高粱地里,一穗一穗地收割沉甸甸的高粱。很快人就隐没在高粱地里,而歌声却从高粱地里飘出来,是《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呢。

春来了,秋去了。地下的池塘浅了又深了。池塘是被叫做湾的。池塘在西,人们称它西民湾。若池塘一侧有一木桥,那池塘就被叫做木桥湾。湾里满肚籽的是鲫鱼,那好看的紫色鳞的小拇指长的鱼儿被唤作麦穗头。还有那通身黑鳞的小鱼儿懒懒地靠在湾边,它们的名字叫黑老婆儿。

“蓬头稚子学垂纶”,孩子们拿了绣花针做钩,丝线拴在高粱杆上,湾边柳下,安静地坐一会儿。那小的鲫鱼肥的麦穗头,在身旁小小的红桶里急切地游着,这是孩子们的收获。后来鱼钩在水里,高粱杆儿在岸上,钓鱼的人爬到柳树上,柳枝做了帽,做了柳笛。

孩子们戴了柳帽,吹响了柳笛。那一声声吱吱,响亮了一湾水,响亮了一片田。那一声声吱吱,痴痴呆呆了漫散的流萤,迷迷糊糊了一穹晶晶亮的星。

这是乡音呢。

乡音散文11:年,是一个醉美动词

文/赖杨刚

乡音:耳朵能尽享的盛宴

年,热情大方的年,总是忙着把各种好听的声音端出来,给耳朵举行一次听觉盛宴:

祝福话,热气腾腾,飘着香,散着甜,简洁的一句,都能让人喜笑颜开。

大街小巷,漾满了歌声,欢快,舒缓,像一种轻饮料,清爽,滋润,酸甜适度,叫人倍生暖意。

时起时落的鞭炮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朋友聚会时无所顾忌的玩笑,或是爽心的小菜,或是可口的美味。

当然,无酒不成席。

乡音,久违的乡音,那么浓烈,把村子里的大事小事,把天南地北的趣闻,把一年来的打拼和想念,都泡成了酒。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连冷风声也变成了欢笑,雪落有声,都是深情的祝福,围着炉火守夜,娓娓聊,静静听,耳朵精神十足的时候,心儿,早已经懒懒地、懒懒地醉。

花儿为所有的出发鼓掌

故乡有爱,梦却在远方。

好像注定了人生总是欢会少,别离多。

冬天只是岁月的一页,被浓郁的年味翻过去之后,寒冷就成了记忆。

雪在融化,大地苍茫,隐隐约约有了种子发芽的冲动。

接下来春暖花开,鸟儿都活跃起来,一声声呼朋唤友的鸣叫,有的清脆,有的悠远,有的轻妙,有的高亢……作为鸟儿,只有清除掉内心的阴冷,才能把花香青草味,撒满每个人的窗台。

乡音散文12:不能忘却的乡音

文/陈文学

每当漫步于我居住的城市间,视野里总是闪烁着现代文明的光芒,还会情不自禁的为大庆这片神奇的土地而感动。可是,我也常常想,历经半个多世纪后,不知有多少值得我们铭记的事物,被这片土地的沧海桑田湮没了,或者说与这座城市的辉煌渐行渐远了。

一天,有一个声音叫停了我的漫步。隐约间,那声音好像几次回响在耳畔,我竟没有在意,也没有听出是在叫我。等到确认那声音确是叫我时,我看到一位白发老人操着一口异乡的话音,在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我一时被老人那生疏的口音蒙住,没能认出他是谁。我的不相识,惹得老人欷歔喟叹:“咳,30多年了,我都老得你不认识了!”

老人的感慨,让我在惭愧中认识了他和他的乡音。30多年前,我和这位老人在一个单位工作过,他是湖南人,现在已年至耄耋了,乡音还是那么浓重。我们的手紧紧相握了,我一再说对不起,他一再说他老了……

与老人分手的时候,我久久望着他远去的身影:阳光下,老人白发闪耀,步履蹒跚,慢慢走向城市的一片绚丽中。虽然老人的身影已经模糊了,但我还在恋恋地望着。渐渐地,从老人远去的背影中,我想到了老人的乡音不就是这片土地上正在隐去的一种记忆吗?!

曾几何时,大庆这片土地上的种种乡音是多么的壮观啊!尤其是在石油大会战的年代,那不同的乡音更是何等的雄壮啊!当年,石油大军从全国四面八方汇集在大庆这片荒原的时候,也汇集了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乡音,那片涌动石油的大地,同时也升腾着乡音的协奏曲。那协奏的乡音里有陕西的、有湖南的、有山东的、有河北的、有四川的、有江苏的……一时间,来自不同地方的乡音都在这里相遇相聚了。可以想到,当时荒原上一定是乡音鼎沸,声声相撞,一个个奔忙的身影,呼号着异样的声调,人们一时还听不懂彼此的话语,草原上的风,把不一样的乡音荡来荡去……然而,很快所有不同的乡音,都因为为新中国拿下大油田的共同目标,相融相通了:陕西的听懂了湖南的,河北的明白了江苏的,就像铁人王进喜操着一口浓重的陕西乡音喊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时,所有与之不同的异乡人,都听懂了,都听得字字清晰,铭记在心。从此,无论乡音多么不同、多么生疏,每一种乡音都能因为石油而相通,因为石油而相识。为了石油,当他们挺起胸膛人拉肩扛时,那不同的乡音,总能呼唤出一声声浑然一体、声调一致、雄壮有力的号子声。荒野上,乡音如虹,石油滚滚……

那个时候的乡音,除了与伟大的事业一起化作一个共同的强音,还以其特有的乡土之情,赋予艰难中的石油人许多温暖和抚慰。如果有谁陷入思乡和想念亲人的苦闷,几句饱含同乡亲情的乡音劝慰,就如同回到了老家,看到了亲人;如果有谁遇到坎坷和困惑,乡音更会像徐徐轻风,吹去他的忧愁,融化他的心结;就是有谁犯了错误,挨上几句浓浓的、重重的乡音之骂,也会感到亲切和痛快,然后就迅速振作起来,甩开膀子,再立新功……

乡音,大庆历史上这特有的乡音,曾经为这片土地注入了不同地域的乡音乡情,把一片风雪肆虐的荒原,变作一片多情而热烈的土地。乡音,还在创业的年代,汇聚交融出众志成城的精神意志,托起一个惊世的油田和一座英雄的城市。

今天,当油田和城市都已是一片灿烂辉煌时,曾经响彻大庆的种种乡音,却已隐隐退去,走进历史深处。这时,再漫步于大庆这片巨变的土地上,和我邂逅的那位乡音依旧、白发苍苍的老人,总能叠印在我眼前城市的绚丽中……

乡音散文13:乡音

文/邵天骏

在远离故乡的境外生活了几十年,一旦有机会听到久违亲切的乡音,闻到故乡缕缕特有的韵味,那种激动的心情常常溢于言表,让旁人为之唏嘘、感慨不已,很久也难以在心中轻易抹去。我就遇到了这样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至今在我的心中总能激起涟漪,回味无穷。

那是在阳光明媚的金秋十月,我们随上海的一家知名旅行社乘飞机去香港、澳门进行五日经典游。第三天是游客的自由活动,于是我与诸位亲朋好友一起,前往当地的一家茶楼喝早茶。

街上的车辆早已喧嚣起来,但路上的行人却是寥寥可数。当我们在茶楼坐下时,不大的楼面已经坐了许多人。香港人与同属南方的广州人一样,也有每天喝早茶的习惯。这里的早茶,不仅有品牌上选的各种茶水,还包括许多风味独特的点心,且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我们每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分别点了不同的茶水,入乡随俗地点了一些上海吃不到的点心,随后就开始声音不大地畅聊起来。

此时,坐在旁桌的一位穿花格子衬衫、头发梳得纹丝不乱的大伯始终不声不响地盯着我们这里看。我以为我们的声音可能影响到了他,于是忙叫大家声音轻些,以免打扰他人在此喝茶。然而这位大伯见我们突然小声说话,马上站起径直朝我们这边走来。见状,我赶忙迎上前去向大伯表示歉意。可是大伯说:你误会了!不是那样的。刚才你们讲上海话,顿时勾起了我的浓浓乡愁。我是无锡人,十岁之前曾经生活在上海,后移居香港,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我听出了你们的上海口音,内心非常激动,很想多听听你们的声音。

于是,我们请大伯一同入座并开始闲聊起来,得知大伯今天是要出门办事的,同时顺便买一份报纸看看,因时间尚早,就在茶楼里坐坐消磨时间。大伯非常健谈,虽已在香港生活了这么多年,且完全是一副港式打扮,但依然是一口浓浓的上海乡音夹杂着少许无锡方言,与我们交谈完全没有语言障碍。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悄悄过去了许多,大伯似乎仍意犹未尽,在滔滔不绝中心情十分愉悦。临分别时,大伯依依不舍地紧紧握住我和大家的手,感谢我们的乡音为他解了乡愁,感谢我们的乡音为他带来了快乐。

香港喝早茶,他乡遇知己,乡音解乡愁,原来乡音竟是那么的牵动心弦,扣人心扉。乡音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乡音也可以产生许多朦朦胧胧的美,给人一种心灵的震撼。这虽是我人生的一段小小插曲,却是我旅游归来后感动至今且最难忘的美好记忆之一,让我从中感受到了乡音的弥足珍贵。

乡音散文14:村歌

文/郑立

在春联上,声声清脆的乡音,把我灼得很疼。

林立的街市,犹如劲拔的高粱,满是红红火火的光芒。

一字一句的村歌,在老父亲的嘴边,是一片片的甘冽。

村歌,古朴的植物,生于村庄,行走城市,在新春来临的时候,在我的心上,分外嘹亮。

哼唱村歌,哼唱唐诗宋词的味道,哼唱田间地头的味道。

一条遥远的大河,从远古,从泥土的最深处,滔滔奔流,源源不绝。

一群在泥土里过滤的灵魂,在泥汗里饱满的慈悲,喊着春天的名字,从我的故乡走来。

村歌,青葱的植物,我所有的记忆最终消失,可它们总是在我热爱的文字里,无畏地闪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