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散文

请欣赏内心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内心散文1:幸福,不是拥有了你,而是内心记住并时刻想起你

一把伞撑了很久,雨停了也不肯收;一束花闻了许久,枯萎了也不忍丢;一种爱得不到天长地久,即使青丝变白发也在心底深深保留……

幸福,不是拥有一个人而是记住一个人!一辈子有多长谁也不知道,缘分有多久没有人能明了,这条路有多长并不重要,就算陪你走不到天涯海角,我也珍惜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分一秒;我会好好珍藏我们的这一段美丽情缘,我会好好保存我们曾经拥有的温存。

全世界最幸福的是我,因为我把你记住了,因为我曾与你相遇!“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前生我们回眸了多少次才换来今生的相遇相知?我不知道木棉花能开多久,是否值得去等候;我不知道流星能划多久,是否值得去追求;但我知道--我会记住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精彩,曾经相聚相亲手牵手!

梦,虽然不够漫长,但我们还需要梦想;情,总让人受伤,但我们都念念不忘;雨,下的再漂亮,但我们还是喜欢阳光;你,虽然不在我身旁,但从未将你遗忘。

有时候幸福来的太快会让人措手不及,有时候幸福来的太慢会让人孤独彷徨。如果幸福还握在手中,那就将它牢牢把握手心,呵护珍藏。因为爱,会给你真正的安全感;因为爱,关心你,像你关心我一样;紧张你,像你紧张我一样。因为爱,所以才会一起守护幸福创造精彩。

世间情多,真爱难说,曾相惜的一段情,不要说真爱无情,至少,我们曾相遇相知,至少,我们曾相恋相思;有缘无缘,一切随缘,曾相牵的一对手,不必说不堪回首,至少,我们曾相偎相依,至少,我们曾相伴相拥。人世间真真假假,你你我我,谁又知道最后结果?

幽幽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梦,绵绵的梦里有轻轻地问候,轻轻地问候里有浓浓地相思,浓浓地相思是久久的牵挂,久久的牵挂里有长长的等待,长长的等待里有常常地渴望,常常地渴望里有深深地忧愁,深深地忧愁里有默默地泪水,默默地泪水里有无尽地缠绵,无尽地缠绵是我们的心碎。

爱是一种感受,即使痛苦也会觉得甜蜜;爱是一种体会,即使心碎也会觉得幸福;爱是一种经历,即使破碎也会觉得美丽;爱需要勇气,一种不怕痛的勇气,于是告诉自己,即使是飞蛾扑火,也是一种美丽……

内心散文2:雨巷情思

文/一滴墨香

内心情怀,让爱在雨伞下随风,慢慢散开。飘逸春季雨丝的情意,述说雨巷里的故事,灵魂深处沉沉的步履,印在雨巷里的脚印,泛起了雨水的涟漪,涟漪无尽的画,画中的人是你么?

——题记

濛濛天空,细雨霏霏。撑开雨伞,走进雨巷,冷风袭我。雨滴伞顶,漫漫滑落,像泪珠,惆怅满心怀。

眼眸处,雨雾不散,模糊了景致,湿润了心,一片凄柔。

雨巷,好像从前,恰似黄昏。心儿,随风而起,伴雨而沉,隐隐作痛,追忆起离别的情思。于是问君:可曾记否,那年,那个沉长的雨季?那年,那个怀伤的雨巷?

当初,忧忧的别离,匍匐浮羡,痛断了肝肠。

深邃狭长的雨巷里,风伴着雨丝,凄凄飘落,我目送你的靓影,泪眼婆娑。看你无力缠绵的背影,消失在雨巷的尽头,瞻你飘逸渐隐的秀发,远离视线所及,一颗孤单的心,在彷徨,在哭泣。舍不得你走,不愿你走,好想,好想,把你留下。而你,无奈强装笑脸与坚定,却为何一步一回头?

如今,你的声音仿佛,扣在耳畔,一字一句,却也清晰。听你的情语,在雨雾中回荡,幽幽低洄;看你的强装,在雨巷里哭泣,我的心好颤……你,是一个万般牵念的人,在这个伤怀的地方,从此,我爱上了这个江南的雨巷。

春秋几度,不经意间,想你了,却又走进这深深的雨巷,寻找当初的感伤。我是真心的吐露,不想让人感受我内心的苍凉,看穿我寂寞寡欢的情肠。只想一个人去孤独,享受那份情思的激荡。我是一个感伤怀旧的人,喜欢一次次走过缠情的雨巷。在雨中,任由思绪的情愫再一次疯长。

雨滴,滴滴答答不停作响,清冷地打在青石板上,好幽然好凄凉;雨风,呼呼啦啦,话语着尘世的沧桑,却阻断不了情思的遐想,让思念没了绝望。

只有经历过后才知道,雨丝有多长,缠情就有多深,雨滴有多伤,情殇就会多长。我一路的哀歌,一路的静想,不是为别,只是为你拨动一汪深情的激荡。

喜欢去走那清幽的雨巷,默默无声的行走,低着头,路很滑,心却守护着涌动的情肠。不停的思你,不停的读你。思你,青春焕发时的芳香,思你,幸福快乐时的模样;读你,此刻是否冷欢清幽,读你,昨夜是否衣单枕冷。

雨巷的中央,风好大,雨儿更飘飘,心却变得很热烈。顺手扑捉天空一片风落的枫叶,擦去它飘落的伤痕,用我的情,刻满你的名字,用我的爱,谱写一串相思的乐章,把你默默珍藏,寄宿于我寂寞的心匣里,永久飘香,铭记。

忽然抬起头,举目瞭望,雨巷的路还很狭长,一直延伸到了远方。挪动沉沉的脚步,仿佛看见了你和我,走过的足迹,很深,亦或很浅,居然溢出了残留的磬香。闻香寻路,向前的方向却寻不得你的踪影,又怎不致我悲切凄凉,怅然满腹于心底……

今生里,你和我相遇同行,走过一段生命,你的出现,让我孤独的天空有了流动的色彩,有时想起,即便是一个美丽而虚幻的梦。而我,却守护在梦中,一次次的放飞,一次次的感想,终不能醒。梦境里,依旧是那个雨巷,有你和我,细碎的足音轻轻踏响着青青的石板,回荡在幽长寂静的雨巷……

我步履蹒跚,一遍一遍的走过雨巷,伴我成长,走向成熟。但我的长大伴随着一些失落,而我的成熟却附带着一些伤痕。

我知道,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爱一个人不一定会拥有,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去爱。有时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我还知道,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自在;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但人生却有好多的无奈,脸上的快乐,别人看得到;心里的痛,又有谁能知晓。闭上眼睛,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分开是另一种明白,总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只是那么的一转身,烟花便散去,伸开手,却抓不住当初的美丽。

心,在风雨里穿梭,痛,在雨巷里拉长,原来没有了倾诉,没有了聆听,只有寂寞的影子而冗长。冗长在雨巷里,我停歇,我游走,我遐思,我绝望,累日月之情深,寄托心灵的情长,甜了心却碎了肺。

何时,远方飘来忧忧《莫失莫忘》?及触我心。我变换得更加的忧柔,把伤伤的情怀织满。无助的眼神,忧伤的歌声,陪着我走过感伤的雨巷。

泪眼茫茫,雨花绽放,纷纷扬扬,水洼涟漪,不绝不息,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嘀嗒的雨滴又在书写另一段新愁?抛开手中的雨伞,宁愿让柔软的雨和着风,随着发丝滑落,把我心中的情思滑浓,让它随细雨而蔓延,随冷风而飘摇,去诉不尽如烟的往事……

几许失落,几许伤感,轻轻扯动柔软的痛,让情伤覆没,寸草不生!此刻,有风,有雨,有情思,有伤怀,唯独没有你!

借雨巷许我为你留一行情泪,独依墙角,为你而唱!风走了,雨停了,梦醒了,人也散了……一声叹息!

眉目过处,谁看见那一抹凄美的笑容?

内心散文3:停住脚步,倾听内心

文/汤木

一些人常常抱怨命运的不公平,他们感叹,为什么自己每天也忙忙碌碌,但成功的人偏偏不是自己呢?难道这不是命运的不公平吗?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迷茫和困惑,当你感觉世界亏待了自己的时候,不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一下自己:“真的是命运不公平吗?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努力的方向是对的吗?”

世界上有一些人忙忙碌碌,但最终一事无成,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因为他没有注意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结果很可能把精力消耗在了偏离方向且不重要的事情上,白白做了许多无用功。他们在羡慕别人成功的同时,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失误到底在哪里。

下面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我们——明确努力的方向是多么重要。

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车,驴子在屋里拉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那些神话般的境界,驴子听了大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

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我相信,这个故事的道理直白得不必再作附加说明,它告诉人们,一个没有正确人生方向的人,将永远在狭小的天地里折腾,尽管他也努力了,但努力的方向错了,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所在的位置,而是他所朝的方向。《南辕北辙》的故事几乎人人知道,试想,再出色的良马和再高超的驾术为什么都不能让故事中的主人公直奔目的地呢?就是因为他选择错了方向。可见方向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只有选对了方向,才能有前进的动力,才有成功的希望。正确的方向,既是成功的开始,又是成功的保证。

美国的一个着名科学家曾进行了这样一项十分有趣的试验:他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了五只苍蝇和五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光源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那五只蜜蜂全部撞死了,而五只苍蝇早就在玻璃瓶后端找到了出路。

一向勤劳、聪明的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呢?经研究发现,蜜蜂通过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不停地重复这种“合乎逻辑”的行为。它们每次朝光源飞,都用尽了力量,被撞后还是不吸取教训,爬起来后继续撞向同一个地方,同伴们的牺牲并不能唤醒它们的觉悟,它们依旧朝那个有光源的方向拼命挣扎,最终导致死亡。

而那些苍蝇,由于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苍蝇最终发现那个正确的出口,并因此获得了自由和新生。

其实,生活中类似蜜蜂和苍蝇这样的事例真是太多了。一些人目光不够长远,努力的方向明明是错误的,还一直坚持,不懂得调整自己的方向,结果使自己陷于忙忙碌碌和无所作为的境地。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善于把握前进的方向,无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把目标看清楚后再开始行动。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一味蛮干,和《南辕北辙》故事中那个愚蠢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多数人在匆匆赶路的时候,不考虑方向的问题,结果去了一些根本不值得去的地方。没有了方向,努力就失去了意义,要记住,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

内心散文4:内心没有方向,去哪儿都是逃离

文/小灰灰的旅行

很多人和我说,我就是一个适合考研的人,我应该考研。

我看见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说要考研,当我问他们想考哪个方向的时候,清楚并且坚定地说出的并没有几个,实在匪夷所思。

我认为考研要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后想干哪个行业的工作,如果之前未对自己进行一个系统的了解,详细的分析就去考研,那摆明了就是盲目。

你为什么要考研?是不是像四六级一样,看见别人考了你也蜂窝地去考。还是你怕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考研为了避免“失业”。

近年来,考研的人数不断增多,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的学生追求更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进入研究生横列的门槛越来越低了,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读硕士,甚至博士根本不会影响家庭经济。还有一方面是有一部分人在盲目考研,不管是为了逃避就业还是想进一步深造,都没有非考不可的地步。

在大学里是培养自己爱好最佳的时期,因各种条件允许,可以尽情地发挥,无关风雨。但身边的很多人,我问过他们都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多人除了按着老师的步伐上课,下课,然后怎么玩得开心就怎么过,自己没特长、没兴趣爱好。几年下来没学到什么,只感觉上了不少的课,最终害怕就业而只好选择考研,也不管考到哪里,只要能考得上就万岁。

我不是说,谁的考研目标都要定在“北上广”这些城市那么高,但确实越大的城市越能发展一个人,你在大城市待几年你就发现自己的见识和小城市的差距,大城市虽然压力大,人员冗杂,但你看到与世界接轨的事情也多,这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我看见身边有很多人为考研而做各种各样的纠结,我是幸运的一个,不用为考研做任何纠结,首先,我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我也不知道考研为了什么,因此不考研,其次,家里没那么多钱送我读研究生,读完大学已经是万岁,我没机会考研。也就避免了再一次的“高三”生活。

不考研也就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活只有四年,我必须在这短短的几年中学到一些养家的本领,混社会需要的能力,这无疑给了我紧迫感,也加大了生活压力,因此我在大学期间一直都是在努力的。

大学生活之美好,大学生活之少,好好珍惜大学生活的每一天,今天比昨天过得好是我的追求。

生活中,我们都有很多追求,但我们都不能明确地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没有方向的追求,只能一直在逃离。

你永远无法停止逃离,除非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要做清楚这个选择,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你这个阶段到底想要些什么?职业、自我、家庭,你的重心在何处?精彩、多元、归属、从容、可能、宜居……哪些是你不可或缺的生命资源?

对于自己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逃离,而对于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向哪里都是追寻。所以苏轼被发配到那时的四线城市惠州,才会写下“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内心散文5:希梅内斯——坚持诗人内心是童年的人

文/左马右各

终于看完希梅内斯的书《小毛驴与我》。其实这本书还有一个更浪漫的译名《银儿与我》。知道希梅内斯是在一本书,诗刊社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1986年出版)。在这本书中收录了他的十一首诗,而在这本书中他的名字被译为希门内斯。在作者的简短介绍中,提到过他写的一本散文诗集《勃拉狄罗和我》,猜想说的就是这本《小毛驴和我》,或者《银儿和我》。一本书在翻译过程中会有不同,这几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希梅内斯的一本书有三个译名也就情有可原。我奇怪这些翻译在某些地方出现的一致性,那就是最后两个字“和我”。亏了是这“和我”,没有再岔出一个他人来,否则会有多么混乱。

在知道有一个希梅内斯存在二十多年后,其实在我知道他时他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我拥有了一本《小毛驴和我》(我喜欢一本书的这个名字),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儿。关于这本书,似还在一个人那里被提及,应是国内比较着名的某诗人(恕不恭,忘记了是谁),他说起自己早年的流浪生涯,除去怀着万丈豪情用一双脚去丈量祖国山河之外,就是靠这本书安慰自己难免寂寞的心灵。我是在他那里知道这本书的另一个译名《银儿和我》。不无羞愧地说,我下定决心买这本书,多多少少也受了他的影响。

在有这本书之前,希梅内斯像是内心里一个模糊的幻象,很遥远。有了这本书,他即在,质感,像注入透明容器的水。

这本装帧精美并不厚的书,在桌上放置已有月余,早先已看过大半,剩下最后不到十个小的章节。在这个节点,阅读似乎发生了卡壳,原由并不复杂。这本书就撂在办公桌的一角,几乎每天都可看到,有几次想伸手拿起来,把它读完。但一想到这本书一个伤感的结尾,就忍住。小毛驴“银儿”要死去,这有点残忍的事实似乎我还没有做好准备接受,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在阅读的推延中迟到。虽然自己知道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把戏。

但一本书终归要翻过最后一页。小毛驴“银儿”死了,在它死后,我看到了希梅内斯——在心灵和文字中呈现的双重伤痛。还有,他句子里的心裂。

掩卷之时,这伤痛像散在空气中的霉菌一般传染到了我,竟呆呆向着窗外痴望许久。不知目光该停在那里,似乎一切都没了一个栖处和寄托。原因再简单不过,在一本书中,被我在阅读中喜欢的一头叫“银儿”的小毛驴死了。我感到希梅内斯的伤痛经过阅读在我身上缓慢地重叠。

希梅内斯认为这是神的安排。神安排了小毛驴“银儿”的命运,还有诗人对这种命运的领受。人要遵循神的旨意。

但这样一个故事,让读到它的我感伤。这感伤情绪又适逢一个雨天,心便暗淡。仿佛窗外的雨,全然越过了一个阻挡淋进心里,整个人从内到外带了一种湿重。我一直奇怪阅读这种对人的侵略,没有道理的蛮霸。但更为奇怪的是,我在一直忍受,并在忍受中得到受虐般的快感。我有些时候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身心健康。

也许这就是阅读本身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个伟大的诗人竟有一颗童话般的心灵。他也写出了属于心灵的童话。这多么让人欣羡。这样一颗心托付给文字,便生出无限柔情,它漫漶,把被文字吸引的心灵淹没。他们的灵魂湿湿的,但却没有重量,轻飘飘、虚渺渺在一个人间散荡。一个世间有多少浑浊,但诗人独见了美好。他写出了这种美好,并自信人会相信这样的美好。

这是一个诗人的信心。

他竟如此天真。但一个诗人天真得可爱。

如果一个世间还允许诗人保存这样一份天真,我愿意这个世界上有更多的诗人。

一头叫“银儿”的小毛驴遇见希梅内斯该是多么幸运。它遇见了一位诗人。而阅读让我遇到希梅内斯和他的书,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幸运呢?而这样的相遇,似乎也在说破一个秘密,人心里有深不见底的善良。只要有一个呼唤,它就会冲出黑暗的翳障,把生命带进爱的光辉中。

在另一个心灵纬度里,希梅内斯写下这样的诗句:“……白天进来了,一个孩子/祈求着信赖、爱和欢笑。”这不仅仅是一个真纯的愿望。诺奖授奖辞这样评价希梅内斯“他的西班牙文抒情诗,为崇高的心灵和纯净的艺术,树立了一个典范。”我想在人类精神永无止境的追求中,一个光明的向度总是对心灵充满了吸引。

诗人都是听到呼唤和被吸引的人。

内心散文6:刮风的季节

文/窗外梦

没有风的日子,我内心感觉闷热。有时发呆地望着窗外那棵不知道树种的树子,它一年四季绿油油,但排解不了我灵魂深处的孤寂。刮风多少与季节无关,与童年一段记忆却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

儿时,我住的是侗家吊脚楼,一到刮风的季节,半夜经常被怒吼的狂风惊醒。雨夜,风不停地拍打着那扇不够结实的窗户,玻璃断断续续地在与铁钉摩擦中发出“当啷、当啷”的声响,我把光头深深地藏进被窝里,不知不觉中又返入了梦乡。

天发亮了,我憋了一夜的尿,急不可待地出去解决。一夜的狂风,把我家那歪歪斜斜的牛圈吹倒了,那头勤劳的老黄牛被雨淋湿了一身,不断甩着尾巴聚精会神地吃着嫩嫩的小草。看着它鼓鼓的肚皮,断定它出来很久了。看模样,黄牛没有一点怨言,“屋子”被风吹倒了,不会怪恨主人不够关心它。到了农忙的季节,老黄牛依然一丝不苟地干活。

后来,黄牛老了,不能犁田了,父亲便喊人来牵走。买主看到瘦弱的黄牛,不断压价钱。父亲无奈,只能廉价卖了。老黄牛与买主是第一次见面,但它很听话,乖乖地跟着陌生人走了。

我和老黄牛一起长大,年复一年,都是我放它上山吃草;不放牛的季节,也是我端水给它喝、喂它草。老黄牛的离去,我内心隐隐的酸痛。习惯了抚摸黄牛的双角,习惯了骑在牛背上幻想驰骋疆场,习惯了黄牛陪伴的日日夜夜,却无法习惯如此的结局。

老黄牛短暂的一生,总是很听话:从来不偷人家的庄稼吃,放到坡上晚了,自己回家,犁田百分之百的投入;临了,还是一声不吭地走了。它不是不明白此去的结局,但它无能为力,反抗,有用么?还是听天由命吧。

老黄牛被买走的第一个晚上,狂风又袭来了,大大小小的雨点滴到窗沿上,发出悲凉的声音。我彻夜无眠,老黄牛此刻到哪?它有躲雨的地方么?我脑海里不断地呈现出黄牛庞大的身影。

一位慈祥的老人牵着老黄牛从空中徐徐飞来,把黄牛关进圈里,我来不及向老人道声谢谢,他就飞走了。我急忙地冲进牛圈里,抱住黄牛的头,泣不成声,黄牛还是乖巧地摇着尾巴,若无其事地吃稻草,我感觉到它瘦了很多,准备找镰刀去割草。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旁回荡:“宝宝,起来放牛了,太阳上山了。”原来我是在梦里,梦醒了,心情依然沉闷。

老黄牛不会回来了,它要去另外一个世界里去生活…… 如今,家里有了牢固的牛圈,遇到刮风的季节再也不用担心什么了。可是圈里的牛都不怎么听话,劳动懒散,且经常偷吃邻居家种的大白菜。

我内心突然有个疑问:再听话、再有灵性的牛,为何人们都不会把它们当成宠物来养,难道这就是牛的命运么?

内心散文7:关照内心,忘记自我

文/性淡如菊

近来心灵颇不宁静,不宁的心,总是略显浮躁。一浮躁烦恼自生,忧伤孤独随影而来。心静一切可为,心不静,居然连读书作文都觉得累。心明眼净,心不明则眼不净,看人看物总觉得有股浊气。

打开电脑,点击李娜(昌圣法师)的《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凄美空灵的音乐,悠远飞扬的旋律流泻而下。心便沉浸其中,如临虚空,如驭清风,如驾白云。高山流水,日月星辰,亿万斯年的寂静和永恒净在其中。一股清气自心底慢慢升腾,弥漫开去,散布全身每一个细胞。——无上清凉。山河湖海,天地万物在心中勃发出无穷生机。佛光自胸中穿透而出,感觉全身一片透明,光芒四射,照亮整个宇宙。心无一物是极乐,心无尘埃自明净,无喜亦无忧,无烦亦无恼。

终于理解弘一法师临终时的书法绝笔——悲欣交集。那是极悲与极乐的交集——悲就是乐,乐就是悲。眼泪不自觉地就滚落下来。天地无言而大美,万物无声而大悲。人生的所有苦,人生的所有难,顷刻之间,从心底喷涌而出,汇成两行清泪,涓涓如溪。

人生本苦,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爱恨情愁,无不刻骨铭心 。放下,即解脱。无我,即自由。人生所有痛苦,是因为有我。越是过于自我,越是孤独,越是觉得知己难寻,知音难觅。我,是无我的对立。小我,是大我的对立。放弃小我,才能成就大我。做到无我,才能找到真我。

忘记自我,放下一切,让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岂不妙哉。无生一切有,无容天下万物,无包容宇宙,无即万有。一花一草,一人一物,一山一水,一云一烟,皆入胸怀。心中就有另一个宇宙,另一个世界。那一个里莲花朵朵,洁净无尘,那就是——净土。永恒,光明,清净,寂静。心内的世界与心外的世界合一,就达到了和。

愚蠢的人,一直想了解别人;智慧的人,努力了解自己 。

观照内心,道教叫观复,佛教叫观空,观自在。唯有看空自己,忘记自我,天人合一,方能清静,得大自在。生命就会生生不息,充满活力。

内心散文8:深夜,触摸自己的内心

文/仙岛石

深夜。静谧。孩子的呓语。总有一个无声在回响。熟悉的夜。熟悉的书写,离开键盘与屏幕的冰冷与闪烁,笔在一瞬间让我燃烧起来。十年,亦或更久。与秃笔的形影相随,在深夜中悄然游走。厚厚的书。厚厚的笔记本。静静地守候着,乌云密布的夜晚,很难与月相约。孩子的呼吸均匀平缓。内心深处,刹那间涌起一股柔情。那些鼻息与呼吸,还有不经意间伸出来的手或者腿,击中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恍然间,坚硬冰冷的外壳悄然瓦解,冰消雪融。

夜晚。真正的夜晚。被黑色笼罩着。伸手不见五指。龋龋独行的时候,眼睛什么都不看见,尽管张得大大的。全都是黑色。这个世界仿佛又回到了远古。仿佛混沌还没有初开。仿佛故事中的天终于塌下来了。仿佛小说中暗无天日的氛围已经降临。仿佛邪恶的势力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占据了控股地位。有一些风狠狠地迎面劈来,让皮肤硬生生的疼。还有一些风在助纣为虐,把山上、路旁的草木都刮得呼呼作响。神话中的地狱大概如此吧。心往下沉着,脚步也跟着沉。秋的夜,在无声中喧哗着,已经慢慢接近了冬的脚步。

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凉了下来。黄山的奇形怪状的石头、千姿百态的松树已经深深刻进脑海里去了,此刻什么都不存在了,只有夜风,缓缓地吹着。时不时有一点灯光自后而至。近了。更近了。内心已经没有惶惑与不安,只是一味的焦急。两条腿似乎已经迈不开了,似乎都不属于自己了。但是,往下的台阶仍然一如既往的陡峭。两只脚都是能侧着了,踩一脚下去,再不是脚的不舒服了,而是膝盖,踩一下抖一下,生怕自己就这样的滚下去。如果管道路的下面去了,也有好几米高,那该如何是好?一切似乎都在努力地牵引着我的思绪。风儿不知有没有吹动两边的树叶,我只听到耳边的呼呼声。下山的人不绝于缕,可谓是前赴后继。

这里是黄山,一座很多年前就知道的世界名山。当内心的某些愿望得到满足,当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画面在脑海里反复放映,然后在眼前渐次展出,当原本激动的心灵逐渐平静下来,我疲惫的身躯开始摇晃了,嘴唇已经变了颜色。在经历了漫长的心灵折磨之后,我的身体状况日益下降。但是我还是咬牙上来了。等待缆车的五个多小时中,我的体能我的耐心都已消失殆尽,遭遇如此的折磨,旅游已经失去了意义。但是后来的缆车风光、奇峰怪石、挺拔苍松,又一次改变了心情,虽然累了点,但还是饱览了一番。一次黄山之旅,堵车的辛苦,爬山的劳累,似乎都找到了价值。导游说这一天黄山游客超过了四万人。或许,有的人是冲着这奇峰怪石;或许,有的人是冲着这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气;或许,也有人是被一个团体所裹挟而做出的无奈选择……但是,都值了。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渺小,一座山,一些树,一些石头,或许能改变我们人生的看法。

上山的路,有一半是缆车,所以后来的爬飞来峰、光明顶,都很轻松。儿子开始时总是叫,从来没有过的双腿运动磨练才刚刚开始,就叫苦不迭了。于是,像他课本里刚学到的内容一样,鼓励他跟着大伙往前冲,夸他是个小男子汉,复述他们课文中坚强的爬山者,他终于冲了上去。不管是开始的平缓,还是后来的陡峭,他还一路都叫了起来,从一开始的沉默喘气,恢复了他一贯的竹筒倒豆子似的不停说话。他找到了感觉。我却有点熬不住了。在飞来石的下面,我一屁股坐在了石头上,不停地流汗,不停地喘气,而那小子却已经忘记了刚才爬山的叫苦连天,拿着相机去拍飞来石了,上上下下,连着就是好几趟。哈哈,这下竟然不累了。我想上去抚摸一下那块传说中的天外飞来之石,却站不起来,更别说爬上去了。我知道后面还有更远的路。导游说要去的光明顶,那个据说是当年的国家领导光临时建立的一个大球形白色建筑,在爬山的起点时,看到是那么远,现在看上去,还是那么远,从大山里出来的我早已没有了以前的那个身体,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最后。然后就开始走了,接下的路要平缓多了,儿子一下子就不知道冲到哪里去了,我大声吆喝着,他的声音却在很远的前方传来,走了一会儿,再呼唤的时候,却是听不到他的声音了。崎岖的山路,已经被人工铺成相对平坦稳当的台阶——但也正是这台阶,让后来的下山增加了难度。来自大山的都知道,天然的山坡上山下山要舒服得多,反而是这台阶,下山会带来更多的麻烦,这也就为后面的下山之苦做了铺垫。

路上满是人。回头看,都是。往前看,都是。路边,拍照的,休息的,看风景的。一个方向往前爬的,迎面而来往下走的,男女老少的中外游客,都在兴奋地走着。这山,这树,这峰,这石,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似乎活了起来,似乎真的像导游讲述的故事那样鲜活。眼中的风光是多么的熟悉,好像不是第一次,好像就是老家屋后的那座大山,一抬腿就能上去逛上一圈。好像就是读中学时,学校后面的那座凤凰山,跟老师同学一起翻石头钻荆棘。但更多的是从书本上图画里欣赏到的,黄山的奇石,黄山的奇峰,黄山的奇树,黄山的奇景,黄山的奇雾,心目中,大脑中,黄山,就是天下最美的山,此生定当一游,现在终于来了。

终于来了。

一些树木在渐渐降临的夜色中模糊起来。风凉了。鞋底摩擦地面水泥的声音逐渐响了起来。拖着,拐杖慢慢地起了作用。然后就多了拐杖点击地面的声音。还有看不见的人的声音。喘息声。记不清走多久了。手机的信号依然没有恢复。两个小时?还剩下多少?内心里的焦急和双腿的劳累合二为一了。分不清楚到底哪个更重要了。这种情形就像看到的徒步沙漠的行人,原始森林的探险者,大海上的遇难者,战争中的幸存者……坚持到最后,就是心中唯一的念头。这就像每一个夜晚一样,一杯茶,一本书,或者一支笔,一段从来没有成功感的书写经历,我能做的就是在坚持着,为着一个目标。在有灯光的时候,我的眼睛望不到未来。在这黑暗遮掩一切的夜里,我却望见了前面的一缕灯光。然后听到了一些久违的嘈杂声,汽车的轰隆声。然后,我看见了许多人影,最前面的是一个矮小的影子,他冲着我跑了过来,他的叫声让我全身的疲劳瞬间消失殆尽。他,是我的儿子。

我感觉有泪流了出来。我极力掩饰了自己。我的夜晚刹那间被儿子的喊声叫亮了。在后来的车上,在后来的饭桌上,在后来的酒店里,我的目光不在离开他。当夜里他的小小的鼾声响起时,我轻轻抚摸了他的头。然后,我再睡去。

夜晚,又一次来临了。在一个临时租住的房间里,儿子和女儿的鼻息此起彼伏。台灯亮了,我一如既往地捧起了书。

明天,寒潮依然如故,但是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迎接光明。

内心散文9:流浪四季

流浪是一种毒,却是内心之毒的一种解药。那些记忆中无端的痛苦和因之引发的无目的行走,说不清算是什么,就给它取个名字叫“流浪”吧。

流浪就是到处走,到处走有很多种方式:出差、旅游、听海、望月……但这些还是诠释不了流浪的真谛。当你流浪,你没有确定的目标;或者你确定地来到一个地方,却突然有一种荒诞的迷失感觉,流浪的人还能走多远?流浪的心将栖何方?

流浪,可以带我们离开我们不愿意面对的一切。

流浪,可以让我们选择人生的另一条路。

流浪还是一分寄托,寄托自己茫然的心。

流浪更是一次追寻,寻找人生的终极意义。

流浪者更多的时候是有家不能回,但有时候是有家却不想回家,可是他们都怀揣着炙热的爱来温暖心田。偶尔在路上会遇到一个和你擦肩而过的他或她,你还来不及欣喜的时候,你的身旁就只剩背影飘过留下的那缕漫不经心的风。

如果你不累,就去流浪吧,流浪的路上四季如画。

如果你累了,就让心去流浪吧,人在家里,心却在天涯

秋之韵(一)

天气真好,虽然不能说是碧空万里,(因为北京就看不到碧空),但也是艳阳高照,经过昨日秋风的肆虐让今日的阳光显得格外温暖。刮了一整天的那场大风让那些藕断丝连的枯叶和大树彻底做了一个了断。它们挣脱了那些恼人的剪不断理还乱,洒脱地翩然而下,和大地做了次最亲密的接触后便在风中上下翻飞,它们在寻找那个永恒的没有答案的答案:叶子的离开到底是风的无情还是大树的不挽留?

大树因为一场秋风的洗礼变得纯粹了许多,它们抖落了一身尘土,以它傲人的健美之躯坚强地托起那些似绿非绿、似黄非黄的还有些许生命特征的叶子,和寒冷做最后的搏斗,尽管知道结果一定是失败,但它也会为当初的选择义无反顾,也许毕生为了信仰和理想而努力追求的过程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

花坛里还有些凌乱的花:红的鸡冠,黄的菊花,粉的海棠,还有那风中摇曳的月季。花瓣已不再完整,但它们仍然以最美的颜色渲染着从春就开始扶持衬托她们的那些因岁月而衰弱的残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院落外墙,栅栏上还趴着爬山虎的藤蔓,叶子已经变得绯红,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生动,一排排一缕缕整齐地垂下来,在风中舞动着曾经那些流光溢彩的青春和生命的饱满。

“秋天的天空湛蓝而高远”,这只是想象中的画面,因为在北京市区根本就看不见蓝天,一年四季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只是秋天的云层显得稀薄了一些。一排排迁徙的候鸟给天空画上了季节的符号,它们匆忙地各奔东西,不管是暂时分别还是永不相见,这都是秋天的必然。

城市里的秋天不像农村那样丰富多彩、富有诗意,秋天到了,树叶飘落以后,那些钢筋水泥的建筑物愈发显得高大。偶尔也有条大道、某个公园有黄橙橙的柿子挂满枝头,一不小心就会有一个从天而降,要是砸到了你,请不要生气,那是秋天送给你的礼物!

当一片落叶不经意落在身上时,人们总是觉得很伤情,越发留恋过去的岁月,总会想起很多很多:或一方土地、或一种生活、或一段经历、或一个眼神……然而却忽略了疾风知劲草的那种赤裸裸的阳刚和飞扬跋邑的气势!不管是红叶还是冷风,都是秋天友好的款待,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秋天金色的果实!

秋之韵(二)

秋天是思乡的季节,渐渐远去的往事会排着队向你走来。我阔别了多年的江南山城啊,此刻变幻成片片落叶,遗失在我每一个思乡的梦里。

儿时的秋天是斑驳的,或让你幸福、或让你失落、或让你遗憾……,满山的记忆停在时光的那面深情地注视着我。然而,孤独也好,思念也好,都被秋天浓浓的情愫浸透过、渲染过。记忆的长河带走的不止是片片残叶,点点落花,更有深深的祝福!

但是,不管是欢乐还是忧伤,都是秋天的成熟。

秋,是清寒与寥廓的外显;秋月朗朗,鹊桥飞渡;枫叶萧萧,秋蝉默默。此刻,树叶完成了一个轮回,把自己交给大地,交给粗壮的根,在蜕变中孕育新一轮的成熟与丰收。因此,秋又是落叶对根的情思,是大雁对长空的向往;秋天的奉献是无私的,秋天给人的境界是深远的,秋天留给我们的回忆是绵长的。

在匆忙的脚步中,夏季上演得太长,留给秋的时间总是很短。但那片金黄永远不会被混淆,面对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情思绵绵与心灵震撼,没有懊悔与惊愕,没有固执与软弱,细细品味着淡淡的忧伤,涵泳着一片布满皱纹的宁静,以他的博大浑厚,把热泪盈眶的感动写进生命的诗行。

一个人的寂寞,不一定是为了爱情。就象,写忧伤的文字,不一定是因为低落的心情。季节能如此轻易地改变四季的颜色,也就能如此轻易地改变一个人的心境。悲观者看到的是"老气横秋"的失落,乐观者看到的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惬意与唯美,就像坚定的我。

流浪的感觉真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但是尽管意犹未尽,也只能把心底的悄悄话留给下一个轮回。

因为,冬天来了…… ……

冬之魂(一)

树上还有零星的叶子, 但已经有人穿上了棉衣, 一边是秋色意犹未尽, 一边是寒冷悄然而至。 翻开日历一看节气, 才知道冬天真的来了, 而且早已穿越了这个城市的天空。

冬, 真的来了, 来得那样忽忙, 那样神秘, 那样的漫不经心……

忘记了是哪天的一个夜晚,一场秋风,不,是一场冬风,呜呜地吼了一个晚上,也不知道是哭还是在笑。总之,早上起来,那些残留的叶子全部脱光,在地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只剩下光秃秃的树丫无奈地守护着点点滴滴生命的痕迹。

环卫工人正在紧张地清扫,把它们一筐一筐地塞进了垃圾桶。这是他们每年都会迎来的一次最辛苦的大扫除,也是冬和秋在争夺主权的过程中最有杀伤力的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这场精彩博弈以后,天空彻底地被冬季占据。偶尔有鸽子飞过,留下一串哨声,似乎在向天空大声宣布:守护,将从此开始!

寒冷袭来,眼前变成了一个灰色的世界: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高楼、灰蒙蒙的树丫、灰蒙蒙的柏油马路。一切显得那样单调,又是那样的古朴,像一只悠远的曲调,更像一个不老的传说,总能勾起你想去涂上一种颜色的欲望,寻遍所有的画卷,却不知从哪儿下笔。

冬夜很安静,月亮总是含情脉脉地躲在云层的后面,挑逗那些苦苦寻觅它的痴情的眼神。随着夜幕的降临,高楼的窗户里亮起了一排排整齐的灯光,或白或红、或黄或绿,璀璨着孤寂的夜空,温暖着这个被冻僵的城市。

家的温馨,在冬日,比任何一个季节都来得亲切踏实。回到有暖气的屋子里,洗个热水澡,裹上毛茸茸的大睡袍,泡一杯香茗,窝在书桌旁软软的沙发里,静看天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曾几何时,夜静书香,感念我们如此幸福地拥有四季,拥有四季中的冬天,拥有冬天的温暖,人生之乐莫过于此。

冬之魂(二)

早上起来看见小鱼又多了不少, 以前是担心活不了几个, 现在担心太多了, 这一批小的长大了就会把鱼缸挤得满满的, 再下的该怎么办呢?

桅子花仍然顽强地活着,虽然叶子掉了不少, 但是新顶岀来的花芽却在骄傲地向严冬挑战:纯洁芬芳的花蕾即将绽开, 以花的姿态。

以前养过好几次小鱼, 给它们又是消毒, 又是加氧都没活, 更别说下小鱼了。今年这最初的五条鱼, 我怕还不活, 曾经把一个待产的鱼妈妈隔离了出来, 是为了防止大鱼吃掉刚下的小鱼仔, 保证鱼仔成活率, 可是没想到把鱼妈妈折腾死了。很失望, 决定不再管, 死就死吧, 以前也没活过, 但现在却奇迹般地由4条变成了50多条了, 水草里还潜伏着无数的小蜗牛, 太壮观了。

桅子花也是, 买回来的时候在一个瓦盆里, 我有以前的养桅子花的教训和这次小鱼成功的经验, 决定不再给它施硫酸亚铁和淘米水, 每天就浇一杯清水, 它居然好好地活了三个月了。

由于长时间浇水, 花盆一直处于湿润状态, 盆表面长了好多青苔, 我嫌太难看, 就把它套入了一个大瓷盆里。过了一星期, 靠根部的叶子大面积变黄脱落,我吓坏了。赶紧把它从大瓷盆挪了出来, 这几天缓过来了, 黄叶没有再增加。现在才明白, 只要用心发现越想珍惜的东西越容易失去,任何东西都是有语言的,鱼有鱼的独白, 花有花的诉说。

早上给花浇水,不小心打翻了一盆正开着花的玻璃翠。泥土从白色的塑料花盆滚落出来,洒落一地,娇弱的花枝被折断数条,地板上散落着零乱的叶子、花瓣及几滴隐隐的绿色液体。有几只蚂蚁匆匆爬出,试着爬过飘落在面前的对于它们来说巨大无比的叶子。绕来绕去,一直没有爬上去,仍在不甘心地尝试着。

也许它们知道了被从土里甩出来是自己的厄运,于是慌张着想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殊不知离开了这个花盆,无论怎样抗争都是它们的末日,我只是用脚轻轻一踩,它们就没了踪影。

反正也甩出来了,干脆借机给花换个好看的瓷盆吧!换到这个大盆以后,花株显得矮小了好多,婀娜的身材给白色花盆一种压力,那种压力顺着花枝蔓延而去。

再看看折断的花枝,有绿色的液体渗出,像是欲滴的眼泪。

我分明感到花枝微弱的挣扎,甚至听到一声哀怨的哭泣。

内心散文10:关于执念

文/徐家荣

说起苦与乐,人们内心的天平总是偏向于“乐”,而往往忽视甚至不自觉地讨厌“苦”。其实“苦乐”本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没有苦,就谈不上“乐”,没有乐,也无法诠释出“苦”。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商人,正当他生意红火的时候,却染上了眼疾。住在医院的时候,他目睹了邻床病人每天被疾病折磨的痛苦,意志渐渐消沉,生意也是一落千丈。生意上的失意,使商人有更多的时间尝试阅读,慢慢地他喜欢上了阅读。后来由于视力逐渐模糊,他决定投资改良印刷品字体,出版印有粗线条字体的书籍,以供视力同样有问题的读者阅读。想不到这种书籍一经上市,立刻赢得了很多视力不好的读者青睐,他又重新获得了财富。

佛教经典有云: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将会自在于心间。的确,苦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放下执念,从多个角度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处境,扬起乐观的风帆,就一定会“自在于心间”。

平时很爱看央视的《今日说法》。有这样一个案例让人唏嘘不已:一个3岁的小孩子跟爸爸妈妈去酒店吃饭。席间,孩子想喝饮料,妈妈出去买,想让孩子跟着爸爸,但是孩子不愿意,妈妈就把他领了下去。后来,孩子跑到了马路上。就在一辆车子快要撞上孩子的时候,酒店的一个服务员将他救了下来,但是自己却被撞身亡。

事后,孩子的父母极力为自己开脱,一开始说把孩子托给了吧台,后来又说托付给了这个服务员,但是都没有证据证明。双方对簿公堂。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80%的民事赔偿责任,小孩父母承担20%,共计赔偿死者15万元。但两个赔偿方都提出异议,认为服务员是农村户口,即使在城市打工,也应按照农村的规格赔偿5万元。

为此我常常感叹,这样的事情暴露出来的人性,怎会如此贪婪、冷血,全不念及别人对孩子的救命之恩。而这也确实不是个例。

内心散文11:来自内心的感动

文/江云艳

我是月湖小学三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家住山区农村是一个彝族贫困家庭。爸爸妈妈文化程度不高,干力气活供着我和妹妹上学,我每天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很贫困,但我很爱这个家。

我们这里没有吃早点的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后,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上课总是没精神。中午回到家,爸爸妈妈干活还没回家,就弄点冷饭吃吃就去上学。现在好啦,自从去年开始,每天早上可以得到一个鸡蛋和一盒牛奶。我们的心里可别提多高兴啦!我们山区的孩子也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生活啦!

听老师说:这是“爱加餐”,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的,他们的心多好啊!今后我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内心散文12:年华细碎,锦色流年

文/爱你很温暖

以情为笺,以心为笔,用内心最动人的笔勾勒最真实的情,寄到远古的未来。对着清风,对着明月,对着苍茫的天地,许下我们最真诚的誓言:不相离、不相忘、不相弃。

-----题记。

午后的阳光透过熙熙攘攘的树缝,照耀在脸上,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点,粼粼点点,隐隐约约,如同我们逝去的年华,一半阳光一半阴暗,总有那么一些在不经意间悄悄改变,在蓦然回首间,你才发现,秋荷还在,只是落尽芳华;斜阳还在,只是将近落幕。而我们也没有精力去收拾残败的风景,因为时光仍旧骄傲地流淌,今天不会凝固,明天依旧不会停歇。

年少时,我们可以很勇敢地、轻易地许下明天的誓言。年长后,我们却再也冲动不起来,也不会轻易去许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做不到的承诺如同谎言。

骄阳煦暖,去掩不住斑驳的流年,燃尽的风华,如同卑微的残阳,南飞的候鸟,带走了谁的思念?当萧瑟氤氲了岁月,当苍老爬上了眼角,默默蹲下掩面,黯然神伤,我们都不是岁月的勇者,付不起失去光阴的代价,时间不是遗忘了伤痛,而是尘封了记忆。如此,也罢,那就在青春的年华里多留些想念吧!让老去的年华依然可以风情万种。

一个人、一卷书、一杯清茶、一腔心事。此刻,让思绪迎着清风翩跹起舞,此刻,忠于自己的内心,去尽情的想念,去尽情的脆弱。也唯有此时,才可以一个人守着内心的安静,避开车水马龙的市井繁华,种一片花,养一池鱼,寄情山水,枕菊而眠,拂一缕清风,拮一片明媚,还岁月一份静好,这本是我们共同的蓝图,如今这个蓝图没有我们,只剩下一个我,一个一路沧桑,一路孤单的我。

我们总在匆匆忙忙的时光里,无端错过了许多风景,总以为那些散落的芬芳,是对爱的流转,直到眉宇间,再也寻不到青春的痕迹,才知晓,过往的许多恩宠,都还给了流光。那些说好了携手天涯的人,竟然早早的分道扬镳了,我们却依然后知后觉,是不是,每个人走到最后,都会把生活过得一无所有?也许,唯有那样,才能真正在喧嚣的尘世,纷扰的人群里,寻一份安然。

林徽因说:“当一个女子在看着天空的时候,她并不想寻找什么,她只是寂寞”懂得生活的人,就会知道寂寞也可谱写的如此动人。一路走来,每一个季节都有残缺,每一段故事都有暗伤,人到了一定年龄,回首经年,曾今一起听过鸟鸣,一起看过花开,一起等候日落的那个人,我们已早早地模糊,而那些执手相看的背影,恍若流水的誓言,却被一直紧紧地珍藏下来,也许,我们留念的只是那个感觉。

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每个经历沧桑的人都说过这样一句话,爱上这句话,爱的无奈,爱到心痛,多少情缘被时光无情掩埋,到最后,我们都成了拾捡往事的人,那条名为轮回的小巷,多少人在那里寻觅着过往,看着一幕幕的似曾相识,然后感叹一句: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曾几何时我们只能沦为时光的看客,悄然流逝的淡风浅月,漾荡了梅花三弄的感伤与凄美,恍然若梦,今夕是何夕?

清秋,浅梦,经年叹,岁月了无痕。

转身,陌路,已成殇,相忘在天涯。

残阳,落幕,浮生梦,今夕是何夕。

年华细碎,搅乱了谁的半夏锦年,被搁浅的时光,拽动着流年的浮光掠影。多想,在岁月的尽头,那些人一直都在。多想,在我孤独的时候,有个宽阔的肩膀。即使,穷困潦倒,即使,风雨不歇。在我看来,粗布茶衣也秀丽,淡饭清茶也温馨,日升日落,花开花谢,将细碎的感触化为生活的点滴间,在平凡的生活里开出一朵名为岁月的花,芬芳四溢。

内心散文13:守住内心的那份淡然

文/也对也错

年轻的时候总喜欢愤世嫉俗,总觉得怀才不遇,也总是向往那种辉煌灿烂的人生经历,满以为自己就是那精彩人生的主人公,所以总喜欢阅读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自己感同身受那些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也为其中的不平呐喊不平,为其中的苦难伤心落泪,为其中伟绩慷慨激昂,觉得那样的人生才有滋有味。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美好的愿望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于是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毕竟世上只有那么多所谓的风云人物,绝大多数人,在历史长河里都会被淹没,所以大可不必为自己的默默无闻伤神,那些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也许自己根本无法承受,守住生活的那份淡然也许才是更理智的人生态度。有了这一顿悟,很多事情突然变得明晰起来,那时无法理解的,现在早已完全理解;那时充满神秘的,那面纱也早已揭开,这时候才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理智了,成熟了,知天命了。

其实世上真的没有永恒的成功,永恒的赞美,永恒的辉煌,也没有永远的苦难、永远的痛苦,永远的不幸,面对生活给予自己的一切,都应该泰然接受,怨天尤人无济于事,自甘平庸非我所愿,孤芳自赏无人理会,自命清高更是会被孤立,我们不能生活在真空之中,不平的事多着呢,我们管得了那么多吗?睁只眼闭只眼吧!不幸的事多着呢,我们哭得过来吗?能躲就躲着点吧!总之千万别逞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管就管点吧,大可不必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因为你当不了英雄,碰到该接济的就接济点吧,以不影响自己的生活为前提,因为你不是救世主,遇到看不惯的,想说就说几句,大可不必大动肝火,以不影响自己的心情为限度,因为你改变不了一切,碰到诋毁你的,该沉默就沉默吧,大可不必暴跳如雷,因为有些事会越描越黑。总之以淡然的眼光看待你看到的和你面对的,我想我们就不会太郁闷,也不会太烦恼。

淡然是什么?淡然也许就是一种宠辱不惊的豁达与从容,也许还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宁静与洒脱,也许更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和艺术。在这个物欲横流,纷纷攘攘的社会里,人们往往被太多的压力和竞争而蒙蔽了眼睛,被太多的规则、潜规则束缚了心智,被太多的冷漠和欺诈掩蔽了人们的善良,于是太多人失去了原有的本性,迷失了自我,要么被鲜花和掌声淹没,要么被金钱权利掌控,要么被荆棘和困难吓倒,从而失去了做人的最基本处事原则,违背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你应该得到的,也没有什么是你必须得到的,该来的自然会来,所以,还是平静看待得失和荣耀吧!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许我们都做不了圣人,也济不了天下,那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独善其身吧。起码我们能做到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不见异思迁,也能做到鲜花掌声,不忘形;冷嘲热讽,不颓丧;流言蜚语,不愤懑;失意跌荡,不忧伤。因为从某种意义上看,人生就是一曲由成功和失败、泪水和汗水交织而成的交响曲。以此看来,我们大可不必为这为那去攀比,没有车不要紧,走路能锻炼身体,而且起码减少了交通事故的风险,生个女儿不要紧,女儿是招商银行,你不要为买房买车发愁,女儿不漂亮不要,至少不会被潜规则,生活在小城市不要紧,你不必赶早上班,说不定可以睡到自然醒,你爸不是李刚不要紧,至少你不会成为舆论的焦点。我们可以“淡泊”,但不必“明志”,我们可以“宁静”,何必要“致远”?

我们活着,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自己觉得舒心了,那就是最大的快乐,何必在意别人的评头品足?况且只要自己真正做到不说张扬之语,不干张扬之事,不逞张扬之能,谁来评说你?所以,只要我们守住内心的那份淡然,我们普通人其实是最幸福的人。

内心散文14:内心辽阔,世界温柔

文/米丽宏

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意思是说,人的心灵,是世界上最辽阔的所在。

一颗心,辽阔在哪?

我想,辽阔在它不只是空间的,还是时间的;不只是进取的,还是回旋的;不只是立体的,还是多维的。那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投射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便呈现出了他的人格。

东汉有个高士郭泰,性明知人,曾评价黄叔度说:“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内心沉练、宽阔如万顷碧波,可载舟船,可游鱼虾,可描山川奇秀,也可容砾石尘沙。这样的一颗心,堪称气象魁伟。

心灵的辽阔度越高,越恢弘,人生格局就会越开阔。

三国英雄中,孙权沉稳,刘备坚韧,都不及曹操气度开阔。建安十年,曹操大破袁谭,杀之,下令曰:“敢有哭之者,戮及妻子”,真是令下如山,狠辣之极。天下大事和天下大势在前,他不会因妇人之仁,影响自己的决断,胸襟、气度,异于常人。

而曹操与袁绍对决于官渡时,袁强曹弱,形势十分不利。后来,曹操用计大胜袁绍。打扫战场时,曹军发现袁绍的文书中有不少朝中官员写的讨好袁绍、为自己谋退路的书信。有人建议曹操彻查此事,并以通敌罪处理这些官员。曹操没有点头,没有翻看这些信件,只是命人付之一炬。曹操说,当前形势危急,我尚不能自保,何况他人?

可狠辣,也可轩豁,可严凛,亦可宽容,这是一颗心的辽阔度。这样的心灵空间,江山大事,盛放在那,也不过盘中一撮儿青山水。

在这个世界上,世事万千,再高的人有时也需踮足,再矮的人有时也需屈身。这一踮足一屈身之间,伸也伸得,屈也屈得,进亦进得,退亦退得。心灵空间的开拓和延展,不过一念之间。

而心灵疆域足够辽阔,万事才可应付自如。它能拔高一个人精神和事业的高度。

曼德拉总统在他的就职典礼上,邀请了当年看守他的三名狱卒观礼。他说,那段牢狱岁月使他学会控制情绪,也学会处理苦难带来的痛。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起立表达对这三名狱卒的敬意。

这个举动,令在场及全世界的人肃然起敬,让虐待他多年的南非白人无地自容,也展现了曼德拉非凡的气度和格局。

一个人胸襟狭仄,小风微澜也会成为他眼里的阴风浊浪。

民国大才子朱湘,天赋异禀,才情卓越;可他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气量极小。他就读于清华大学时,一些学生睡懒觉翘课,不按时吃早饭,有的拖到九、十点钟,影响到了食堂准备午餐。不得已之下,校方作出早餐点名的规定。对此,学生颇有微词,但牢骚归牢骚,校规得遵守。

只有朱湘坚决不服,他故意不签到,累计多达二十七次。他的行为在学校炸开了锅,好友劝他千万不要走极端,朱湘说:“你们可以忍,我来清华不是接受这种不愉快的。”学校在教育无果的情况下,决定开除他。

度量小,不容忍,成为他的人格短板;之后,学业、事业、友情、爱情均不如意,最后以自杀,潦草结束了一生。

狭仄,计较,是一种桎梏,囚禁了心灵;只有突破它,才可以跃上一个高境界,俯瞰人生。曼德拉有一句名言话:当我走出监狱大门的时候,已把仇恨和愤怒留在了身后,否则,我将会把自己一直关在监狱里面。

有的心灵狭窄到,不容人,有的心灵辽阔到可撑船,可奔马。心灵宽了,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拢一块儿暖和,抱一起更暖和。即使外界再多么冷漠,也无法影响心灵的温度。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也许你我不能改变世界多少,但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心灵。当内心越来越辽阔,所有的不如意,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内心辽阔,世界温柔。

内心散文15:永葆内心的善良

文/王瑞珂

她,本应该享受着灿烂的青春;她,本应该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可因为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这位年仅13岁的少女安妮·弗兰克不得不将自己青春的多愁善感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封锁在了那个暗无天日的“秘密小屋”里。

那是怎样一段煎熬的日子啊。在漫长的25个月里,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他们焦躁,屡次争吵。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甚至不能有任何动静。他们只能依靠安妮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用品。对于外界混乱的一切,他们想要逃避却始终无可奈何——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了那个充满死亡气息的纳粹集中营。

读《安妮日记》,心中自然是压抑的。可小小少女的乐观与俏皮却也是最让人动容的。安妮在日记里记叙道:“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来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

安妮,她虽处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混世之中,却仍犹如活在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最为柔软的那个角落。她有着少女的倔强与悸动,又有着成熟智者睿智的思维。

她始终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又美好的。

而战争的残酷是今天我们未曾经历过,也绝非能想象的。我们常常为某些小小的失意或者失利感到痛苦和不公。对于我而言,也许所谓痛苦不过只是一次失利的考试,红叉的讽刺会让我变得沮丧;也许所谓痛苦又不过只是父母的不理解,代沟产生的隔阂会让我感到迷茫;甚至所谓痛苦只不过是同学之间因不合而起的小误会。

安妮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子。青春期的叛逆与被困密室的烦恼造就了一个内心倔强却始终善良的安妮。

庆幸,我们眼前是一卷繁荣昌盛,安平幸福的画卷,而非是战争带来的硝烟弥漫,人心惶惶。如果真的爆发了战争,那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认为的“痛苦”的结束,那将是更痛苦更可怕的深渊。

感恩,我们所认为的“痛苦”并不是安妮所经历过的痛苦。或许我们应该为自己处在一个和平年代而感到幸福。我们常常为各种不如意而抱怨,相比处在绝境的安妮,有温暖的家,有美味的食物以及家人朋友的关心照顾难道不正是一种平凡的幸福吗?

珍惜,我们拥有的和平让我们可以幸福的享受着美好的时光。我们可以安全的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而不是为了安全四处逃避;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会被束缚在狭小的空间里。

《安妮日记》无疑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悲剧。没有人喜欢乌云密布,因为它意味着暴风雨即将来临,象征着痛苦和一切灰暗的事物。但即使我们暂时不能抵抗天空下雨,不能扫去阴霾,只要心中始终善良,充满阳光,再灰暗的天空也终会有阳光灿烂的时候。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