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的文章

请欣赏小路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小路的文章1:心中的小路

文/徐瑞

年轻的时候,一首苏联歌曲曾深深地打动过我,歌名叫《小路》。几十年过去了,那歌词我还清楚地记得: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往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

每当我哼起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会思绪放飞,想起我上小学时,每天要穿过的那条树木参天的小路;想起野营拉练时走过的荆棘丛生的小路。

小路,留给我美好的想象。随着年岁的递增,渐渐明白,《小路》这首歌曾鼓舞激励多少热血青年为保卫国家争上前线;也让我明白,生活的路,也是弯弯曲曲的,不会那么平坦。而让我真正看到小路背后所蕴涵的博大和她背负的重任,却是在10多年前。那次,我随文艺界去井冈山采风,荣幸地走在一条极具历史意义的小路上。这条小路叫“朱毛挑粮小路”。

那天,五百里井冈笼罩在细雨朦胧中,连绵的竹海摇曳着,发出的涛声似黄洋界上隆隆的炮声。我们伫立在那条小路上,听导游讲述小路的不平凡来历: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整编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那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加之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围剿堵截,使红四军渐渐处于断粮的境地。为解决生活问题,毛泽东、朱德发起了一场“下山挑粮”的自救运动。毛泽东、朱德亲临一线,带领红军战士们每天往返50多公里,硬是靠肩挑背扛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了山,从而粉碎了敌人欲将红军困死在山里的阴谋。

望着眼前弯弯曲曲的小路,我思绪万千,透过蒙蒙的细雨,我仿佛看到当年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们,他们奋力肩挑背扛,一步一个脚印……

几年以后,又一条小路,走进我的心中。她的名字叫“小平小路”,也有人亲切地称为“小平路”。

“小平小路”不宽不长,仅1.5公里,类似农村的小田埂。那是1969年10月,被错误处理的邓小平秘密“下放”到江西,住在南昌步兵学校的一座“将军楼”内,并在其不远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接受劳动改造。

邓小平每天去修配厂劳动,要绕很远的路,那时邓小平已是65岁的老人,工人们考虑到他的年纪和身体以及他特殊的身份,便在他的住地“将军楼”与工厂之间修了一条小路,让他走一条最近的路到厂里上班。在那个年代,许许多多善良的人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一位老人的关爱和尊敬。后来这条路就被称为“小平小路”。

邓小平在这条小路上行走了3年又4个月,身处逆境的他,不畏厄运,不畏严寒,从容平静,心怀高远,在这1200余天的日子里,他以一个钳工的平常心态与一个伟人的智慧和胸怀,忧虑着中国的前途与命运,思考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振兴,萌发着建设美好中国之路。

我由“小平小路”想到10多年前走过的那条“朱毛挑粮小路”。这两条普通的小路,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曲折、波澜壮阔的历史,更见证了毛泽东、邓小平两位历史巨人探索真理之路的巨大勇气。

留在我心中的两条小路,给了我悠远的思考。

小路的文章2:月光下的小路

文/毛君秋

夕阳悲壮地纵身一跃,便义无反顾埋进山脚,留下几道红霞,如同鱼群沉水后泛起的层层波纹,在山边漂浮。群山无语。随着鸟儿一声锐叫,如婴儿新生般,一轮明月缓缓从东边山涧升起。

父亲还没有回来,他一大早就挑着缝纫机给外村一户人家做上门工去了。父亲是村子里有名的裁缝,平日里人家争着请他上门做衣服,日子排得满满的。父亲也就靠这门手艺,支撑着全家的生计。

母亲斜倚在门口。门前是一条蜿蜒的砾石小路,很长,一直通到村子以外很远的地方。母亲把目光投向了路的远方,而把担心挂在了脸上。“君儿,你爸爸还没回来,我们去接他吧。”母亲说。前几天下过一场雨,小路坑坑洼洼,低洼处还有些积水。冷风擦着耳际吹过,我拉着母亲温暖的手,并不感觉寒冷。

初升的月儿如小女孩般羞涩,藏身竹梢之间,清风划过,竹影依稀。一会儿,月儿踏着金莲碎步缓缓爬过了竹梢,月空澄静,星辉迷离,洁白的月光均匀地洒在路面,月光下的小路清晰、宁静。小路两边是高高低低的禾田,寒露里泛出冷冷的白光。屋舍掩映在竹树之间,青光乍现,月影如图。远远的,一道熟悉的身影迎面向我们走来。母亲牵着我加快了脚步。

果然是父亲。一根竹扁担横在他的肩上,一头挑着缝纫机的机身,一头挑着机头,后背微弓,帽儿已脱下,棉衣扣儿已解开,我闻到了一股和着汗味儿的暖气,那是父亲的味道。在我的世界里,父亲是一座山,他用巨石般的臂膀,挑着我们兄妹几个在艰难中慢慢长大。

“你累了,我来挑吧。”母亲轻轻地说。那一担重物与她瘦弱的身躯是那样的不相称。周围十分安静,扁担的吱呀声、我们的脚步声和母亲的喘息声,异常的清晰。

明月高悬,月华如洗。月光下的小路,宛若一条白色的飘带,曲曲折折,一直通往家的方向。渐渐地,我们看到家了,橘黄的灯光从木窗投射出来,一种暖暖的感觉在我心里升腾。

忽然,母亲脚下一个趔趄,身体前倾,双膝跪地,那担重物在母亲腿上留下一道永远的疤痕……

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成追忆。如今,家门前那条小路早已铺上了水泥,母亲也于多年前过世了。可是那一晚,那一晚的月色,还有那月光下坑坑洼洼的弯弯小路,成为我心灵里永恒的记忆。

小路的文章3:你不在我身边

文/鬼姐

喜欢重复的走那条小路,虽然这儿没有你的痕迹,甚至你并不知道这里……

路边的落叶已经堆积了一层两层,这个季节的味道很浓厚,又是一年的秋天。我喜欢路边这些挺拔的杨树,喜欢他们一直守护在这儿,给我足够的时间去捡拾那残余的记忆。

还记得学校的那个四合院吧。院里的银杏树也在为那年的秋天悲伤,打着圈儿跳着芭蕾缓缓落到泛着光的青石板上,如冰刀上的舞者,用动态的美诠释着那一段段故事。这个院靠马路的那栋楼,在第三层的第四个班,便是我的教室, 教室靠墙的第二个窗户旁,就是我的座位了,那个窗户正以30°角斜对着校外的那条羊肠小道,那里不曾有你的痕迹,甚至你根本不知道那个地方。

那里有同样挺拔的杨树,当我爱上那里时也正是秋天。其实我不曾去过那里,那时,校园把青春禁锢得十分无聊,青春原本是鲜艳的五彩,却被染成清一色的纯白。而那里成了我梦境里的现实,现实中的梦境。

上课时,当为一道数学题而苦苦挣扎时,我会悄悄的扭过头去,那里会给我带来一丝的平静,这种平静莫名奇妙,它给我的感觉总是清新的;下课时,我会将目光定格在那个画面,幻想如潮,忧心仲仲,却又夹杂着一瞬间的喜悦。就这样,日复一日,我不知道自己活在梦里还是活在现实里。

那里时不时的会出现散步的人们,特别在黄昏时分,当阳光只剩下最后的一丝温暖,留下如血的西半天时,那盏老路灯下的人们踩着满地幸福的碎片,雀跃、畅谈、欢笑……我似乎跟着他们很有节奏的快乐着。当我用湿润的眸子轻轻偷看那里时,无数次的幻想着:你我肩并肩,踏着零碎的玻璃夕阳,还有那盏昏暗的老路灯,两个人,完成我们的梦想。

慢慢的才发现,每次的每次,我只是在寻找那种虚无的不能再虚无的感觉罢了,那种感觉究竟给我带来什么了呢?是可笑的自欺欺人还是长不大的无知?

如今,我早已离开了那里,来到了另一个城市,找到了那么相似的一条小路,可是再也找不到那种熟悉的感觉了,一次又一次的路过那里,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很固执的想扑捉到哪怕一丝的记忆。

时间一年一年的流淌,梦依旧是梦,我依旧是我,不曾改变,只是更安静了,不会再竭斯底里的傻哭了,始终保持者一脸的麻木,只是偶尔会不知不觉撕心裂肺的尖叫一声,那尖叫会引来注视,只有那时,才会有人发现我的悲伤,在别人落寞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这个憔悴的女孩。

有时会蜷缩到一角,眼巴巴的望着广袤无垠的天空。世界那么大,重逢不过是个比笑话还可笑的玩笑罢了,但我一点都不敢含糊,仍旧一个人握着我们的梦想,挣扎着,我怕有一天你会找不到我,不是我很执着,只是怕你迷了路。这个梦想不能惊天动地,不能给谁带来一丝辉煌,更谈不上能够感动谁了,只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约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么多年过去了,没人知道那无奈时的痛苦,痛苦时的无助,无助后的绝望……

不知那盏老路灯是否还在安静的等待……

小路的文章4:秋思……

文/林映晨郭

阡陌的小路,落叶片片,叠成无边的思念,厚厚地掩盖着岁月的沧桑。一曲琴音,伴随着落叶蝶舞着最后的飘零,音逝叶散,只留下那一抹淡淡地眷恋与伤感。

一片枫叶游离在风中,惹了一季的伤感。望着逝去的刹那间,舞动着生命中最后的缠绵,给树留下了伤感的牵挂。曾经的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经历过风雨的摇曳,都相依相伴。不知道,谁惊动了秋天的回忆,相思染尽了夏的容颜,在秋色中流逝着青春岁月。片片落下,在秋风中独舞,叠成了小道,浅埋往事,铺盖着岁月的痕迹。留下落寂的眼神,只有静静的对望着枯枝,一份牵挂,在秋风中递传着相思。

落叶撩起我的感伤,也撩起我对你的思念,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天。还记得那次的相遇在秋季,缘于落叶。你我在林间小路擦肩而过,也许是上天的捉弄,突然一片叶飘落在面前,都驻足而停,相似而笑。我俯下身拾取,放在手中,问,喜欢秋吗?嗯,喜欢秋天的伤感,喜欢那满地的沧桑。我说,我更喜欢秋的凄凉,喜欢秋的萧条。既然相识在秋季,那这片落叶送你,它见证着我们的相逢,也是代表秋天的情结。相逢是那么的诗情画意,可是在秋,那是一个离别伤感的季节,注定一世的悲欢。

霜满天,叶满地,一地黄花,一季的相思。萧条的秋图中,留下无数的青影,忘情于山水之间,流连忘返。你坐在枯树边,树枝还残留着几片黄叶,一只寒鸦停留片刻,你托着脸颊斜望天边的云,若有所思。偶然,望去,一幅凄凉淡雅的图,墨在我的心里,成一幅最美的画,也成永久的记忆。

缘聚缘散,季节不停的变换。云水间,一池残荷伫立在荷塘,没有昔日的荷韵和莲香。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搅动着落寂的静秋,亭阁中,静静地沉思,凝望着落叶蝶舞在云水之间,天色一片。遥望远方,北国的秋风中摇曳着你的身影,一曲秋怨的清管声,递传彼此的思念。天高云淡,望去北去的寒鸦,在秋风中悲鸣。落花流水,逝去往日的情怀,那一份情感落在风中,还没有来得及珍藏,散在无边的秋韵里。轻舞飞扬,遗落在红尘烟雨中,负了谁一世的惆怅。

我眷恋秋,眷恋着那一季的过往。踏踩落叶,在陌路上,寻找着遗失的足迹,寻找着曾经的欢声笑语,寻找着伤感和失落的倩影。踏踩的似心情,拾取的似记忆,留下的似伤感。寻望着那一幕幕往昔,景色依旧,落叶依旧,只是,树下少了怀愁的少女,少了一丝生机,只留下半点相思半点凄凉。零落一地的繁华,覆手倾了容颜,染尽了岁月。

流年似水,倾一抹相思。那一季的伤感,那一片落叶,是否依旧?浅墨书写,淡描了容颜,也许,只是泛黄的回忆,零落在梦里。

淡看水云间,一泓秋水,是我想你的清泪,叶叠成了秋韵,缠绵一季的怨。

小路的文章5:我的老房子

文/刘梓萱

老房子前的小路是用红砖铺的,密实的红泥上已经有了些颤巍巍的裂纹和细小的蚁洞,一看就是旧东西了;连砖缝里的青苔也是旧的,泛着暗绿,却仍在微风偶然携来的温润水汽中蓬蓬勃勃,未曾老去分毫,如同我的老房子。

我最喜欢老房子宽大的玻璃窗,一扇对着前院,一扇临着后街。倚在窗台上读书时,厚重的苏式砖墙为我隔绝了夏日的燠热和冬天的严寒,仿佛我爱它,它就有了情感;永远被外婆擦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窗呈现着拂晓的朦胧和夜漏的酣然。要是把头探出去,有随风轻晃的藤蔓,细小的绿爪几欲攀进屋来,像是有什么秘密要窥探。

老房子藏着的旧书,都是外公外婆年轻时喜欢的,我也喜欢。自从外公去世,外婆就有了散步时采野花的习惯,采来夹在旧书里。干裂而脆薄的花瓣安静地睡在同样泛黄而脆薄的书页间,默默地讲述着往事,关于绑着两条麻花辫的外婆和衬衫扣子系得拘谨的外公,关于他们花儿般的青葱岁月。我总是很用心地想弄明白,可有些故事大概要一辈子才能听完。

在老房子待久了,连随意的出神也能成为一桩乐事。仲夏傍晚,暮色四合,蝉声零落,我能听到大片的白杨树叶被风吹过的沙沙声,风里还有孩子们的嬉笑声,大概来自隔壁那座种着矮柏树的院子。孩子们总玩捉迷藏,因为矮柏树圆圆的身形密实又稳固,就算靠得很近也发现不了树背后的人,是绝佳的藏身之地。我还能听到骑三轮车的送水工轻松快活不成调的歌声,久未上油的车架在不大平整的柏油路上哐当哐当地做着伴奏。唱过几句,他就会停下来大声向前院的老奶奶打招呼,话音未落,便是一群鸡的惊呼——奶奶在平房前圈着这些爱吃苞米的咋呼鬼,什么风吹草动叫它们瞧见都得大惊小怪一番。奶奶倒很开心,大概也笑着和小伙子挥挥手,就拿出她的旧收音机听戏去了。细腻又忧愁的女声,哀婉不绝,像夏日夜晚不知疲倦的游走的风。

上学以后,大部分时间我都疲于奔忙,只能在暑假回到老房子,躺进她温柔的臂弯里。从那时起,我最喜欢的季节变成了夏。再后来,老房子消失了,矮柏树被尽数砍去,最后一个关于风和星星的秘密也无处藏匿。在城市黯淡的夜里,我的梦乡会出现老房子上空闪烁的星星;雾蒙蒙的早晨,我的枕畔会飘来老房子前院开放的野花的香。一切都成了回忆。

我没有再回去看过,但老房子已经成了我的整个世界。

小路的文章6:小路弯弯

文/吕金成

也许时常想起,是一种最美的情怀;也许不能忘记,是一种最高的境界。

一转眼,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却时常想起家乡的小路。弯弯小路,铭记着我年少的回忆,也将我对故土的那一份情怀,深深地融进了生命的河流。

从家到小学,是一条小路。每每背起书包,经过几块稻田和两口水塘,远远便能看到我所就读的小学。学校不大,一排简陋的班级教室,一排简陋的教师房间,院子里有一些树木和花草。这所现在已经搬迁的学校,当时却是全村的一个中心。我在这里念了五年小学,也在这条小路上来来回回走了五年。春天,我看着红花草的灿烂,闻着油菜花的芳香,将天真、单纯和向往一股脑儿写进这条小路。有时候,按照母亲的吩咐,放学后还要在路边的麦田里拔一些小鸡草带回家。夏天,稻子越来越熟了,我也知道农村越来越忙了,自己也要多做一些家务了。秋天,背起了母亲买的新书包,蹦蹦跳跳走在这条小路上,蓝天、白云在眼前飘过,我忽然觉得自己又长大了一点。冬天,高年级的时候,早晨要起早到学校早读,我和同村庄里的几个同学举着自制的小火把,穿过黎明前的黑暗,像风一样跑过这条小路,跑到学校。这时,天渐渐亮了,琅琅的书声唤醒了整个山村,山村好像一下子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从家到外婆家,是一条小路。外婆家离我家不过三四里路,这使我有机会经常去外婆家,有时去完成母亲交办的事务,有时去看看外婆,顺便玩几天。母亲说,走大路远,走小路近一些。年少的我,时常选择走小路。走小路,让我省去了看公路边来回车辆的烦恼,也更让我无忧无虑地边走边想,放飞那些幼稚而又遥远的梦。塘边的杨柳、田里的蚯蚓、埂边的黄豆、沟里的流水、远处的村庄……是那样自然而又亲切,我感觉到这些就是我的天空,我的世界!在外婆家,我摘到了露出红嘟嘟小嘴的鲜桃,吃到了外婆用新菜籽油炸的香喷喷的梅鸡,见到了时时想起的小玩伴……这条小路,怎么走、怎么绕,经过的田呀、沟呀、塘呀,我至今记忆犹新!

从家到中学,是一条小路。上高中的时候,学校在原区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上,离家远一点,我只能住校就读。每逢星期天,是我一个星期中最轻松的时光。我从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回家一趟,母亲不仅让我美美地大吃一顿,而且临回校时,还要我带上一个星期的小菜、米粉什么的。从家到校、从校到家,需要一个多小时,来回走的都是小路。我有时一遍又一遍地念着那个有关白兔山的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轻轻地走过山脚下的村庄;我有时早晨四五点钟从家里动身,踏着一路的月光,到学校时天才开始真正地亮起来;我有时一边走,一边送着夕阳的余晖和西天的云彩,突然觉得徐志摩诗中的意境,也不过是家乡的一道风景线而已。

通往小学的小路、通往外婆家的小路、通往中学的小路,一条条小路交织在一起,绘成了一幅幅无限延伸的家乡的版图,也筑就了我对这一方山水、一方土地无限的深情、无尽的热爱。

也许时常想起,是一种最美的情怀;也许不能忘记,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小路弯弯,弯弯小路,见证了生命开始起航、开始走进这个世界的履痕;见证了人生最朴素、最原始、也最丰富、最深刻的一种情怀的孕育;见证了一段岁月、一段历史、一段那么纯洁那么难忘那么美好的人生。

小路的文章7:曾经,那一抹秋色犹存

文/馒头咯牙

阡陌的小路,落叶片片,叠成无边的思念,厚厚地掩盖着岁月的沧桑。一曲琴音,伴随着落叶蝶舞着最后的飘零,音逝叶散,只留下那一抹淡淡地眷恋与伤感。

一片枫叶游离在风中,惹了一季的伤感。望着逝去的刹那间,舞动着生命中最后的缠绵,给树留下了伤感的牵挂。曾经的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经历过风雨的摇曳,都相依相伴。不知道,谁惊动了秋天的回忆,相思染尽了夏的容颜,在秋色中流逝着青春岁月。片片落下,在秋风中独舞,叠成了小道,浅埋往事,铺盖着岁月的痕迹。留下落寂的眼神,只有静静的对望着枯枝,一份牵挂,在秋风中递传着相思。

落叶撩起我的感伤,也撩起我对你的思念,往事历历在目,恍如昨天。还记得那次的相遇在秋季,缘于落叶。你我在林间小路擦肩而过,也许是上天的捉弄,突然一片叶飘落在面前,都驻足而停,相似而笑。我俯下身拾取,放在手中,问,喜欢秋吗?嗯,喜欢秋天的伤感,喜欢那满地的沧桑。我说,我更喜欢秋的凄凉,喜欢秋的萧条。既然相识在秋季,那这片落叶送你,它见证着我们的相逢,也是代表秋天的情结。相逢是那么的诗情画意,可是在秋,那是一个离别伤感的季节,注定一世的悲欢。

霜满天,叶满地,一地黄花,一季的相思。萧条的秋图中,留下无数的青影,忘情于山水之间,流连忘返。你坐在枯树边,树枝还残留着几片黄叶,一只寒鸦停留片刻,你托着脸颊斜望天边的云,若有所思。偶然,望去,一幅凄凉淡雅的图,墨在我的心里,成一幅最美的画,也成永久的记忆。

缘聚缘散,季节不停的变换。云水间,一池残荷伫立在荷塘,没有昔日的荷韵和莲香。偶尔,有鱼跃出水面,搅动着落寂的静秋,亭阁中,静静地沉思,凝望着落叶蝶舞在云水之间,天色一片。遥望远方,北国的秋风中摇曳着你的身影,一曲秋怨的清管声,递传彼此的思念。天高云淡,望去北去的寒鸦,在秋风中悲鸣。落花流水,逝去往日的情怀,那一份情感落在风中,还没有来得及珍藏,散在无边的秋韵里。轻舞飞扬,遗落在红尘烟雨中,负了谁一世的惆怅。

我眷恋秋,眷恋着那一季的过往。踏踩落叶,在陌路上,寻找着遗失的足迹,寻找着曾经的欢声笑语,寻找着伤感和失落的倩影。踏踩的似心情,拾取的似记忆,留下的似伤感。寻望着那一幕幕往昔,景色依旧,落叶依旧,只是,树下少了怀愁的少女,少了一丝生机,只留下半点相思半点凄凉。零落一地的繁华,覆手倾了容颜,染尽了岁月。

流年似水,倾一抹相思。那一季的伤感,那一片落叶,是否依旧?浅墨书写,淡描了容颜,也许,只是泛黄的回忆,零落在梦里。

淡看水云间,一泓秋水,是我想你的清泪,叶叠成了秋韵,缠绵一季的怨。

小路的文章8:乡间小路款款行

文/钟期和惭

春节到乡下拜年,我特意避开熙熙攘攘的大道,以步代车,独自走了一段乡间的小路。

那是一个薄阴的天气,刚下过小雨,地面湿漉漉的。远远地望去,田间的小路有些朦胧的绿意;近看才发现脚下枯黄的草丛间,冒出了几株嫩绿的小草,羞答答的。恰似韩愈《早春》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路旁,绿油油的油菜生机勃勃,叶片上挂满了细小的水珠,虽然它没有荷叶的硕大无比,但多少有点荷塘雨色的韵味。那带露的麦苗,尖尖细细的,青葱一片,像一张绿色的地毯铺满了田畦。

不远处,有几口池塘。池水清粼粼的,几只鸭子在水中“嘎、嘎”的叫着,扑扇着翅膀,自由的嬉戏,打破了水面的平静,让人想起“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妙句。

再远处,是一片农田。田间留下的禾茬依稀可见,田里有水,迷蒙蒙的,被一层乳白色的薄雾笼罩着,空气里到处氤氲着湿润的气息。偶尔,还可以看到一群群雀鸟,呼啦啦的从头顶掠过,一会儿落到田间这头,一会儿落到田间那头,好不惬意,真是人闲鸟闹春。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自然想起耳熟能详的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虽然没有夕阳,没有老牛,没有短笛,但也能唤起我的记忆。

在这片田地里,曾留下了我父亲一生的足迹,洒满了我父亲辛劳的汗水,穷尽了我父亲毕生的心血。父亲是庄稼汉,与田地为友,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记得1994年“五四”青年节放假,我急着回家帮忙,因为农村每年“五一”是农忙季节。当年,父亲身体不好,有哮喘病,受不得累。恰好那年“五四”全镇举行篮球赛,我要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当我赶回家时,已是傍晚时分,劳作的父亲还没回来,我往田间走去,远远地听到自家的老牛“哞哞’的叫着,心里一惊。原来父亲累倒在田埂上,正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我的眼泪簌簌地往下落,怨恨这片田地折磨着我的父亲,把曾经高大结实的父亲,累弯了腰,累出了病,我甚至憎恨这片土地。如今,虽然我的父亲早已离开了这片土地,但我却对这片土地充满着敬畏和感激。如果没有这片土地,那就没有我魂牵梦绕的根须,没有思亲怀乡的情愫,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一路走去,缓缓地前行,禁不住四处眺望。这,就是我的家乡,是我生命的摇篮,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多少次跌跌撞撞,多少次起起伏伏,多少次来来往往,我都没有遗忘。今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到格外的亲切,如同阔别多年的故友重逢。

是的,我满载父老乡亲的希翼,走出了这片土地,从这条乡间的小路走上了宽阔的大道。也许那些路,给我带来了幸运与财富,但却不能给我带来亲情乡情的温馨和幸福。今后,无论漂泊多远,走过多少阳光大道,我都不会忘记这条乡间的小路。因为这片土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小路的文章9:一条乡间小路

文/林江文

一条小路,没有公路的平坦与宽阔,也没有山路的崎岖与曲折。它只是一条普通的乡间小路。只是,由于上小学时,我经常与它接触,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亲切感。现在,我犹记得它朴素的外貌,土色的衣裳。在路上,我走出了儿时的持之以恒,走出了小学生的匆忙与耐心。就这样,脑里有了它不深不浅的记忆。

从老家出发,经过一小段耐用的石子路,沿几个泥土的台阶而下,小路从田野穿过。那段路直直的,软软的,带着新鲜的泥土气味。路边长有一些非常矮小的小草,叶子就覆盖在地上,铺在路边。小路也因此充满生机,长满趣味。

路旁,不远处,一棵漂亮的枇杷树里,小鸟们经常在枝间跳跃、啁啾。清鲜的早晨,它们卖弄清脆婉转的嗓子,唱着一遍遍乡村之曲,惹得我不时回头看看它们。我向往鸟儿们自由自在的神态,欢呼雀跃的样子。在这里,美丽的乡村由此而来,纯朴而宁静。平静的心态,悠然的情绪,溢满心间。

拐个弯,人们必须经过一段红色的土路。我喜欢红色,对红色有一种别样的情怀。路边,乡亲们曾挖过红土,留下一个个小小的洞穴。红土显示了不一样的价值。它加上沙子和石灰浆,一起搅拌,就成了“三合土”.它可以砌砖、抹墙。因为这一用途,红土让我产生敬意。

小路右边的高地上,经常长满了地瓜叶,密密匝匝地铺满这里那里。土垄和土沟都有它们了绿色的光芒。想着常在锅里呆着的香甜的地瓜,我感恩土地的馈赠,热爱这一片热切的地方,也喜爱上了勤劳的乡亲们。

一些黄瓜的藤蔓伸得很长、很长。它们手脚并用,用线状的丝缠绕着物体,附着在这里那里。硕大的叶子在微风中晃动,恍如在摇头晃脑地念着一篇篇古诗。长满的黄瓜点缀其间,垂挂在空中。一个个黄瓜就是大自然的一件件礼物,填补了那时物质匮乏的年代。无私的乡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凸显了神奇的色彩。

纯真的眼睛,望着一个个饱满的黄瓜,有时恨不得摘下一个,偷偷地摘下一个,削去外皮,掏空籽粒,切成薄薄的片状,与白糖一起,用筷子拌和,就成了我喜爱的食物。清凉、降火与清胃,甜蜜蜜的味道丰富了舌尖的滋味。

往前一点,有一间热闹的房子。里面养着一头猪,有时是两头,那是我家的财产。我站在这条乡间小路上,看见它,就如同看见和蔼可亲的亲人。一股安慰盈满心间。由于离小路不远,我有时还可以听得见猪在“哼哼哼……”地叫着的声音。

一个粪水屋,在地底下挖个坑,抹上水泥,放入粪水,盖上屋顶与瓦片。粪水上面通常有一层粪便,黑色的样子,是一种农家肥。斜斜的屋顶,黑色的瓦片,瓦片上压着不规则的小石头,仿佛正在讲解着日子的艰辛,岁月的沧桑。

幼小的我,对它们的存在,也感到了重要性。父母亲一次次把猪养大,请屠夫宰杀后卖肉,既赚了钱,又能品尝到鲜美的肉羹汤,令我振奋不已。只是,清洗屋子时,臭味冲天,脏水流向粪水坑,感觉有一些恶心。心爱的父母亲一担又一担把粪水挑往田野菜园和山地土垄,浇灌蔬菜、瓜果和其他一些农作物,供给一日三餐的菜肴。就这一点,我不会讨厌它,反而有了一种亲密感。

往前走,路边小山坡上,老屋后的樟树树大叶茂,雄赳赳气昂昂地站立着,恰似一个巨人,伸展着粗壮的手脚。粗糙的外皮露着,更显得樟树的力量雄浑。旁边的竹林修长,轻盈地闪着的竹叶,在空中舞动。站在小路上,竹梢仿佛直上云霄,我不得不仰头观看。只是,与老樟树相比,翠竹们的高度却是“小巫见大巫”,相形见绌。

翠竹下,由于竹根到处延伸,一些田地耕作后,收获不好,变成了废墟。那时,我经常与小妹挖蚯蚓,一条条蠕动的小虫让我们兴奋不已。我们小心翼翼地夹进小桶里,回到家,把蚯蚓们放入鸭群里,贪婪的鸭子们疯狂起来,你争我抢,争先恐后地抢吃着。我们见到此情景,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冲向脑际。母亲的灿烂笑容,及时的表扬,让我们乐呵呵地,充满了自豪感。

继续往前走,小路又拐了个弯。旁边及下面全是稻田。那时节,可见绿得心欣赏的一棵棵水稻在眼前。那是怎样的一种色彩呢?远处,山岗是绿的;近处秧苗是绿的。这些绿,让我仿佛进入了绿的世界,一大片一大片地,在心中荡涤着,冲击着。

稻田中间,有一条水沟。水流清澈见底。我很多次拿了一块小土粒,扔向水沟。水沟极不乐意地变得浑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一会儿,水流冲下,小水沟的泥土沉淀,又变得澄清起来。有时,见到水沟里有一些小穴,就知道泥鳅栖居在里边。有时,我用调皮的手去挖,竟然能抓住一些泥鳅。好几次,我又让它们滑溜溜地溜向水沟。一眨眼间,它们就消失在泥土里。于是,叹息与惋惜随之而来。好玩的心却也加速了搏动的节奏,一股童趣随水流向前奔去。

小路爬坡后,穿过一片竹林,经过两幢土楼,一直就到了龙美小学。我是其中的一名学生,就加入了朗朗的读书声中,加入了不算紧张的学习中。很多的日子,我来来回回地走在这样一条小路上,与朝露,与阳光,与蓝天,与白云,与刮风下雨为伍。

这样,这一条乡间小路,就这样,在许多天里与我亲昵,与我心交心,不时相互拥抱。至今,可爱的小路伴着我,成为儿时一道原始、自然和亲近的风景。小路,彷如我的玩伴,一直与我在一起,渐走渐久。

小路的文章10:乡间的那条小路

文/何太平

父亲一生中养成的习惯就是饭后散步。他却有个怪毛病,就是不爱走大路,偏爱走自家门口的那条乡间小路。

小路有一公里,来回约一小时。小道并不平直,坑坑洼洼、弯弯曲曲,一不小心还会把脚崴了。小路的北面是稻田,南边是麦田,东面走到尽头有个小芦苇湖。小时候我常常陪父亲去那里散步聊天,至今我的小腿上还留着当年碰伤的痕迹。总之,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对这条小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父亲是个地道的军人,没有多少文化,不爱言谈,却很通事礼。我在同他散步时,从他的口中了解到他过去的情况。他在历次解放战争中都立过功,他不图名利,是个给官也不做的人。八个字概括父亲的一生:"艰苦朴素,勤俭治家".他把我和母亲从美丽的江南水乡迁入这戈壁荒原。对此始终无怨无悔。

在我上小学的那年,正赶上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和大跃进时代,因此每家生活中粗粮占百分之九十五。后来又加上文革十年,无人搞生产,人人去串联,到处停工、待产,学校停学。由于父亲经常干体力的劳动,营养无法跟上,又加上多年的胃病,父亲苍老了许多。虽然父亲对当时的现实忧虑重重,但他散步的精力不曾减弱。他常常叫我同他一起去散步。说是去走走,不如说是那条乡间小路的一草一木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那里到了春天,绿草茵茵,到处开满了马兰花,还有不知名的小野花,蜂飞蝶舞。夏日里蛙声一片,蝗虫在奔跑,蟋蟀在长鸣,正是我孩童时代的乐园。我同父亲常常拿着小鱼网在那芦苇湖的上游捕一些小狗鱼、鲤鱼拿回去改善生活。到了每年中秋,我和父亲常散步去那里拔些芦苇叶和马兰草,用来包粽子。到了秋天,我同父亲去那里割芦苇,编席或扎成笆子盖房子。红柳同芨芨草做成扫把,或编匡子、抬把等生产工具。那时我不懂,父亲总是悄悄地、默默地偷着干。就这样,我家度过了那段最艰苦的岁月,使我终生也不会忘记,反而坚定了我求学上进的信念。

高中毕业,我考上了大学。学业完成后,我很快留城工作,有了家,妻子和女儿,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很舒心。但我时常惦记着乡下的年迈父母,特别是父亲,怕他孤独,无人和他聊天、散步。几次我接他进城,他都呆不了几天,他总说不习惯,人多、车多,没有乡下好。楼房太多,空间太小,不自由,找不到熟人说话,总之,说一千遍没有乡下好,非闹着回乡下去。时间长了,我似乎发现了父亲的心思,他一生勤快惯了,喜欢种菜、花草以及各种果树,总之是一个特别勤劳的人。说白了,他永远无法离开他那条乡间小路,那条乡间小路就是他生命中跳动的脉搏。

光阴似箭,转眼我步入中年,父亲也老了。我们一个在城里,一个在乡下,我无法照顾他,陪他散步,聊天就更不可能了,只好靠寒暑假回去。记的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里,有一年的暑假我回家,父亲的腿脚不便,再加动了手术,外出十分艰难。可他那次看我回来,心里特别的兴奋,亲自下厨做饭、做鱼、准备酒肉。我爹俩还喝了几杯。饭后他非要我陪他去走走,母亲怎么也劝阻不了。

哪知这一次的散步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同父亲走进乡间那条小路,一路上不知道父亲在在回忆着什么?惦记着什么?他望着那连绵不断的小路、田垅、堤坝,望着那棵棵参天的白杨……十年过去了,父亲已病故。我在夜深人静时,总想起同父亲一起散步的那些日子。我逐渐明白父亲这一生中散步的起点与终点,明白了父亲永远不会离开那条乡间小路的原因,明白了父亲几十年一直想告诉我的夙愿,明白了他留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父亲那一辈人是大漠、荒原的领路人、开拓者,他们是戈壁绿洲生命的心脏和脉搏。正像有首诗中所说:"绿洲的条条田垅是露珠的家园,那条条乡间小路、小溪是天山雪水蜿蜒的血管,是荒芜绿洲的美丽的脐带。"那排排白杨正是一座翡翠的纪念碑,一道道跨越千里的绿色长城,它又是父辈用生命、青春、鲜血溶化而出的替身。这田垅、堤坝,白杨、胡杨、红柳、小溪、芦苇和那无数条乡间小路,正是千万个大漠父亲的精神和灵魂,正是他们才托起了共和国大厦的脊梁。

父亲您安息吧!那条乡间小路,我永远铭记在心里……

小路的文章11:故乡的小路

文/一臣一尘

睡梦中无数次地梦见你,梦呓里一遍遍地呼唤你。每每发现又是一场虚幻时,整个身心总是空荡荡的。

啊,故乡的小路,你让我魂牵梦绕,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在你手里,犹如紧紧牵着一根无极长的风筝线,不论我走到天涯海角,还是飞到大洋彼岸,从不敢张扬,更没有过一丝的恣意放荡。因为,我深知自己的“根”在哪里。

啊,故乡的小路,在你上面我曾落下过无数个脚印,这脚印由小渐大,由浅及深。是你佐证了我由孩儿提到少年的成长历程;也是你将我送出家乡,使一个无知莽撞的少年,逐渐成为能为社会做些贡献的有用之人。

啊,故乡的小路,你编织过我儿时的许多梦想,也为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初春时节,伴着剪柳的飞燕,迎着和煦的春风,吸吮着田野里刚刚吐蕊的百花芳香,我和小伙伴们身背竹筐,手持镰刀,或说或笑、或唱或跳地行走在你的上面。这是大家去挖破土不久的鲜嫩野菜,好给家中苦熬一冬的猪儿增增膘。夏季时节,在你的两边竖起了绿幽幽的青纱帐。还没含苞吐穗的庄稼婆娑沙沙,斑鸠、鹁鸪等鸟儿以及各种虫儿们远近齐鸣,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此时,晒得黑灿灿,依旧阳光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仍然是欢快地走在你的上面。秋天来临,你的两旁到处涂抹上了红彤彤、金灿灿的色彩。红的是沉甸甸的高粱,金的是弯下腰的谷穗、呲着牙的玉米和那圆鼓鼓的大豆……面对此情此景,我和小伙伴们异常兴奋,跳跃着高声叫喊:我们又可以敞开肚皮吃饭了。冬天来临,寒风凛冽,你的两旁已是空旷苍茫。但是,依旧挡不住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行走在你上面的脚步。我们头戴扇风耳的帽子,身穿清一色的棉衣棉裤,依旧是身背竹筐,手持镰刀。这是大家去砍柴,因为家里边等着生火做饭和暖炕御寒。

啊,故乡的小路,今天,也许你已经演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也许你已经被人遗忘长满了荒草,也许你已经被人们改造成了良田……

但是不论怎样,你永远是我梦中的路,我心中的路,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不会磨灭的路。

啊,故乡的小路……

小路的文章12:田间小路

文/沈天鸿

“每当我走过田间小路,我的身体就空空落落的。”德国作家赫﹒米勒在她的散文《地下的梦》中这样写道。这是她外婆的感觉。引起她外婆产生这种感觉的是田野上的墓地。

米勒无疑也有她外婆的这种感受。

我也有。但不是因为墓地,而是因为田野上的庄稼、野草和杂树呈现出来的那种沉稳、丰富、厚实的勃勃生机,那种生机具有无边辽阔的气势,只留下窄窄的、弯弯曲曲的一些小路给我行走,而即使是这些小路,不走在它上面,或者不走到它面前,也不能看见——它们被田野吞没了,仿佛它们在你行走之前从不存在。走在这样的田间小路上,我常有恍恍惚惚的感觉,觉得自己是那么的不真实,那么地飘忽不定。心里空空落落地。

我被田野不可遏制的生机震慑住了。

冬天的田野仿佛水落石出,一条条纵横交织的小路清晰可见,灰白,悄无声息。路边稻田残留的灰褐色稻茬上时常结着冰凌。乌鸦或白色的水鸟成群地在田地里寻觅着什么,如果人走得太近,它们便一哄而起地飞入天空,但飞不了多高多远,便又降落下来,仍然在空荡荡的田地里散步。它们一般不会走上那田间的小路,仿佛它们也知道,那是留给人行走的。这样的时刻,走在田间小路上我也有空空落落的感觉,仿佛失去了什么东西,同时又增加了具有不可承受之轻性质的什么东西……

这时的田间小路,仿佛静止的但又是言而不尽的琴弦,是属于暂时沉睡的凄凉的一部分,但这种凄凉又只是一种假象,它的冻结,轻轻一触,或者太阳的轻轻照耀,就会碎裂、融化,地下的梦就又会生长起来,再次掩没小路。这是天地秩序的轮回,是那些被称之为植物的绿色生命的轮回,而人,每一个人在田间小路上行走的次数都是有限的,屈指可数的。而即使是再一次行走,也不是轮回性质的——轮回,意味着循环,意味着无限……

不变的只是田间的这小路。

一位傣族作家的一篇散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回家的路你走过无数,田间的禾苗青了又绿了。可那条小路仍横着,仍旧是冒尖的石块和石块间的小草。二十多年了,总无法理解这条路……”这样的田间小路看来到处都有,德国有,傣族地区有,当你不再在它上面走着时,另外有人走着,没有人走的时候,它们也仍自己显示出来。

小路的文章13:铺满月光的小路

文/童薇

每当我抬头凝望那群星闪耀的夜空,一轮绽放着莹白光晕的月亮挂在天际,眼里便流出温热的泪来。那散发着迷人光晕的月,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故乡那条铺满月光的小路。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月光溶溶的夏夜,深邃的夜空里悬着的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它照亮了山村、河流,还有那九曲回环的山路,同时照亮了奶奶那双流动着慈爱光芒的双眸。

那年夏天,我将要去千里之外的大城市求学。由于身处交通闭塞的山坳,镇上的长途客车又在半夜发车,加上我的行李又重又多,白天奶奶要忙着干农活,所以只能晚上推着她的小板车为我送行。小板车是奶奶平时用来拉菜推粮的,车上载满了我的行装,里面有奶奶亲手绣的兰花鞋垫,我最喜欢吃的白水煮鸡蛋,还有她为我腌制的酸豇豆……趁着月色,奶奶推着她的小板车,带着我赶往十几里之外镇上的汽车站。

山路崎岖,羊肠小径蜿蜒曲折。我们行走在乡间的阡陌小径上,抬眼望向浩瀚无垠的夜空,月光如水,星辉点点,一轮满月正静静挂在天际,皎洁莹白的光芒柔柔的,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犹如白纱一般,笼罩着整个世界。奶奶是小脚,她弓着腰蹒跚前行,在明晃晃的月光下,我隐约看到汗水浸湿了她那件的确良衬衫。她的额间也沁满了汗水,一缕灰白的头发耷拉在前额。突然,一阵酸楚便涌上我的心头。

“奶奶,还是我来推吧!你歇会儿。”我拉住奶奶扶在车把上的手说道。“我的傻孙女,奶奶还没老呢?”奶奶温和地笑道。“可是,你都流一身汗了,还是我来推吧!”我坚持着。“傻孩子,奶奶身板硬朗得很,多出点汗我舒坦着哩!”奶奶摸摸我的头。那一刻,我分明看到,奶奶眼里那一汪饱含爱意的清泉。我深知奶奶的脾气,看着奶奶推着小板车跟随月光走向小路深处,看着她日渐佝偻的背影,我的心仿佛被抽打般酸疼酸疼。但是,我终究没有让眼中饱含的泪喷薄而出,因为我不愿看到奶奶难过的样子。

我与奶奶在这铺满月光的小路上,走过了十几个春秋。直到我结婚生子,那条小路变成了宽大的柏油马路,我也购置了私家车,再也不用为了赶车走夜路了,可我依然深深地怀念那段日子,那充盈皎洁的月光,就像奶奶眼里流动着的慈爱目光,伴我走过了人生最艰苦的岁月!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在异乡的无数个不眠夜里,我都会寻一处高地看月亮。让皎洁的月光,像清澈的河水潺潺流过我的心头,在月光中寻找奶奶曾经给予我的温暖,让它带我重回那魂牵梦萦的故乡!

小路的文章14:成长的小路

文/晨净

外孙女所在的幼儿园坐落在一繁华小区内,园外不远处一条石板砌成的小路,弯曲着伸向小区的大门口。

只十来米的石板路,是她最喜欢的几步路,每天放学回家,要像小兔子一样,一块一块地跳过石板走过去,像是在满足她闯关的兴趣。接下来,便不是让背就是让抱,总之就是赖着不走。试着哄过几次,也无济于事。每天去幼儿园的种种不情愿,似乎这样才能得以发泄。

回到家,各色糖果是她最喜欢的玩具。妈妈练瑜珈用的垫子成了她和小布熊等玩具分享糖果的好地方。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或家里来客人,我总是有意引导她,“好孩子要将糖果分给大家吃!”这时的反应最强烈,“不行!”小屁股在垫子上迅速挪动着,企图用身体挡住散在后面的一片糖果,样子很滑稽。一顿饭自己吃下来,散落的饭粒常常能收起小半碗。

不知不觉一年多过去了,孩子身上的变化悄然而至。

糖果不再护着,吃过饭的小碗和饭桌上干干净净,《三毛流浪记》的光盘最吸引她。随着歌的旋律,画面上冻得瑟瑟发抖的三毛,艰难地行走在夜路上,幻想着能吃上一顿饱饭。“姥姥,三毛真可怜,我把糖果分给他,他会高兴吗?”

一次,带她外出,一步履蹒跚的老人被停靠在路边的车蹩掉了手中的拐杖。老人下意识地想弯腰拣起,却力不从心。见状,我疾走两步,捡起拐杖递给老人。小小举动外孙女却看在眼里,抬起头对我说:“我长大,也为姥姥捡拐杖。”

渐渐地,晚上睡觉不再让人拍哄了,讲故事成了睡前的必修课。一次,我买来几本立志小书吸引了她。那晚,祖孙俩的枕头紧凑到几乎重叠在一起,脸贴着脸,我举着书,声情并茂地讲着:“小熊的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了,家中只有姥姥陪伴小熊……可是,一天,大人们说姥姥去了遥远的地方,她希望小熊乖乖地上学,快快成长。那以后,小熊再也没见到慈祥可亲的姥姥。”见到她安静不作声,以为有了睡意,哪成想,“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两只小手紧紧搂住我的脖子不放。我竟一时不知所措,又是解释又是哄。直哭到一抬头,鼻涕混着眼泪在我脖子上拔出丝来,才抽搭着停下来。应孩子的要求把书暂时藏到她看不到的地方,此事才罢休。

说来也怪,那以后,我发现孩子很喜欢静静地听大人讲道理,也很少再任性。

依旧是那条弯曲的石板路,我和孩子每天快乐地从那里走过,我们都喜欢这条通向成长的小路。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