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今年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今年的散文1:花盆里的小石头
文/唐梅
今年五一假日与往年不同,我没去游山玩水,而是报名参加了山大文史哲学院的培训学习。临行前,我把家里的事情一一安排好,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田雨。
田雨今年七岁,上小学一年级。因我家离山大比较远,只能提前一天去济南。走的时候,女儿还没有放假,我一再嘱咐女儿要听奶奶的话,放假了先做作业,并约好每晚八点左右给她打电话。把七岁的孩子交给七十岁的婆婆来带,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公除了上班,还得帮我处理业务上的大小琐事。
寿光的于欣姐也提前来到了山大,我们在陈忠老师的帮助下住进了山大附近的兴泉商务酒店。夜幕降临的时候,于欣姐陪我给孩子打电话。电话那端孩子高兴的一个劲的喊妈妈,并告诉我放假了,语文考试得了个A,数学得了个B,她自己知道数学倒退了,让妈妈别生气,以后她会好好努力。我说了一些鼓励的话,我看都十多分钟了,女儿还滔滔不绝的说着什么,于欣姐笑着说,孩子的话比妈妈的还多!
接连几个晚上,我都准时的打电话。女儿像小大人一般问我吃在哪儿?睡在哪儿?什么时候回家?买些什么礼物?甜甜的童音里带着些许让我喜悦的稚气!她已经懂得牵挂她的母亲,盼我早些回家了……
5月3号下午,课程一结束我便匆匆地赶车回家。田雨听到我进门喊她,高高兴兴地跑来迎接我。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扑在我的怀里,而是笑嘻嘻的把身子倚在门框上,意味深长地喊了个“妈”!她粉色的T恤映着白皙的小脸,似一朵绽放的桃花,几日不见女儿的几分矜持,竟让我觉得孩子长大了许多……即让我高兴,又让我愧疚!我企图用我带回的礼物来偿还这些天来妈妈不在孩子身边的照顾和关爱。但这又是何曾能偿还得了的啊!
孩子在客厅里点数着我带回的礼物,她让我去院子里看一下我几天不在她替我照看的花草。孩子同我一样喜欢花花草草,她也曾学着我的样子给花松土、施肥、捉虫。那模样俏皮的可爱:细长的小手,小心翼翼的抚弄着花枝,还不时的用小鼻子在花朵上嗅来嗅去……我的兰贵人依然风姿卓约,一叶兰秀丽挺拔,满天星繁星点点,唯一不同的是各个花盆里多了各式各样、颜色各异的无数个小石头!我突然想起来,我说等有时间了我们一起去河边捡些好看的小石头置入花盆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说的事,孩子却记在心中了!趁我不在家的时候,把这些小石头捡了回来。我的心里暖暖地。她这几天捡拾小石头的事,竟然在电话里一直不曾提起,想必是想给我一个惊喜吧!大大小小的花盆里,无规则的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小石头。有的大如鸭蛋,有的小如黄豆。椭圆的、圆的、半圆的、还有说圆不圆说方不方的,但都有共同的特点,表面光滑,无棱角;有褐色的、水绿色的、白色的、青石色的……二十多个花盆里,都有女儿置入的不同形状的小石头。虽然我不曾看见女儿捡小石头的样子,但我能想到她当时的愉悦心情和想念妈妈的那份甜蜜!
枝繁叶茂的花草,有了这些形色各异的小石头为伴,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女儿天天在河边捡拾小石头,来排遣对我的思念,她是快乐的、幸福的!因我的职业四海为家,女儿能理解我并默默无闻的支持我,她必须适应妈妈不在她身边的日子,然后一天一天健健康康地长大!
今年的散文2:今年佳节届中秋
文/张志春
年年八月十五月儿圆。在我们的集体记忆和现实感受中,却不曾因她千古如斯而有一丝的审美疲劳。总觉得新鲜温馨,总觉得神奇幽远。远去了会追忆,来临时总企盼,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首先是因为她呈现给我们的是祥瑞。中秋节自隋唐诞生起就赋予了中国节日一个全新的格局——是欣然的基调,是欢乐的氛围。在她之前,我们的传统节日一般萌生于苦难与灾祸,多是一个节坎,一道难关,其背后都蕴藏着悲惨的传说与禳灾的祈祷意味。随着历史进步,人们的生存能力逐渐提升,渐渐地便滋生出喜庆的意蕴与欢乐的形态。在这样的情境下,中秋节诞生了。仿佛这个日子就是欢乐的源泉,不断涌流着平和、清纯与欢笑。而这种欢乐不是高大上的偶像崇拜,不是抽象概念的虚无缥缈,她牵涉到普天之下每个生命的美好祈祷与期望——男子唯愿前程似锦,女子唯愿貌美如花。《新编醉翁谈录》记述的拜月之俗就是:“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与此同时,她邀集着我们团聚。中秋的团聚最能体现节日的本质。我们知道,平素的生活因工作、学习、奋斗而使人们四散开去。而节日则以巨大的招揽与包容让所有的人动起来——亲人们团聚一堂,彼此相亲,充盈着祥和与温馨。尽管因为中与西的接纳与冲撞,古与今的差异与传承等因素,节日在某些环境中、某些群体里仍有以斗为乐的遗风,然而,中秋最响亮的主题就是团聚,就是和睦相处。天上月圆,手中饼圆。平素忽略的时间不再悄悄流逝;生活中每一个不起眼的人不再被侮辱与伤害,而是迎来笑容、关注与呵护;亲戚朋友、邻里街坊、师生同事……平时因职业、位置与兴趣可能相距遥远,而此时则共庆佳节,共食月饼。一瞬间,就有了共同的感受、共同的语言。如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所描写的“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同是欢度中秋者,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节日,没有外在的观赏者,人人都是沉浸其中的节日主人。中秋节真可谓是社会和谐的培养基,当然,这是以家庭为核心向外辐射的。笔者曾组织学生做田野调查,发现关中农村的不少地方,中秋节的月饼都是自家烙制的。倘有亲人打工、读书或经商在外,就会留一个月饼置于篮中,并悬于屋檐下,一直等到亲人回家来品尝这团圆的滋味。一石击水,衍生成俗。月饼成为相亲相近的厚重之礼,出嫁女以此回娘家省亲;未婚男以此拜访准岳父母;单位以此慰问职工、学校以此厚待师生;朋友同事以此珍重彼此……
更值得称道的是,中秋节呼唤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欣赏与敬畏。清明节踏青,但那只是高速的辅道,是文章中的小标题,是上巳节隐身其中所赋予的内涵;重阳节有赏菊与登高的习俗,但其格局与影响有限;而中秋节则迥然不同,她将人生重大的审美主题覆盖了整个社会,指向了大自然。她的月光如洁白的羽毛,轻扫着人们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古来这方面的记述不少,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所描写的便是一例:“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从柴米油盐的凡俗生活中超脱出来吧,彻底忘掉张三李四王麻子眉高眼低的世俗计较吧,滤除昨日心灵的烦闷、明天未知的焦虑吧……
靠近窗前,步入院中,走到草坪,依偎湖畔,让目光仰望晴朗的夜空,让笑容对话明媚的圆月。万古如斯,胸臆清澄。让心灵在此获得极大的自由、宁静、澄明与充实。夜空无语,星月无言,但却是净化一切的大美意象,是提升心灵的自然导师。虔敬的香烛点起来,时令的果蔬献上来,烙制的月饼捧上来……这才是天人合一的乐章,这才是渗透自然之美的必修功课。
此所谓:一轮天上团圆月,万古人间不了情。
今年的散文3:我真棒
文/朱真祺
我叫朱真祺,今年10岁了。我是个活泼开朗、多才多艺的小女孩,吹葫芦丝、唱歌、跳舞和画画,样样都会。
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我总会吹一会儿葫芦丝。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外婆家,外婆知道我在学吹葫芦丝,就问我:“祺祺,今天吹得怎么样?来,吹一曲给我听听!”我高兴地吹起了《月光下的凤尾竹》。当悠扬的音乐声响起,姐姐从房间里探出头来,小弟弟也拿着笛子来凑热闹。一曲吹完,外婆笑眯眯地表扬我,夸我吹得好听。
我喜欢看书。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市里玩,妈妈问我:“要吃肯德基吗?”我说:“不要,去书店看看吧。”妈妈说:“好吧!”我一看到新华书店便跑了进去,一头扎进书堆里,最后我买了一本杨红樱的《爱仔仔的理由》。在路上,我一口气就把这本书看完了,妈妈说:“一会儿就看完了,还不如不买呢!”我说:“回家我还要仔细看的。”
我还是一个爱劳动的女孩。星期天妈妈在家搞卫生,我就帮妈妈打下手,一会儿帮她搬杂物,一会儿帮她洗抹布,忙得不亦乐乎!妈妈累了,我替她捶捶背、捏捏手,妈妈夸我是个乖女儿。
这就是生活中的我,我棒吗?
今年的散文4:母亲的生日
文/ljh000430
今年农历9月27日,是母亲85岁生日。
母亲一直牵挂着这个日子。日子未到之前,隔两天又问:“红儿,今天是初几头还是十几头安?"我说:“我只记得公历和星期几,农历要看手机才晓得。"我翻看了手机后,告诉母亲,她说:“哦,晓得了!"过几天又问,重复好几次了。其实我和刘老师是记住的。
9月25日,刘老师做了一些准备。买了一些排骨,炸了许多酥肉,想到有些亲戚周六会来。我就说:“可能周日才来。"果不然周六没客人,刘老师说:“还是你说得准"。可母亲早早起来,一直没去睡,眼睛随时在看有人没得,耳朵更是随时高度紧张。到了晚上,给母亲洗脸脚,显然有一丝失望。真是正如歌词所写: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就盼个团团圆圆。
9月26日,我们全家早起。虽秋雨不小,但不能阻挡买菜的步伐。我骑上电马儿,去菜市买了十个碗,一桌筷子,一条鱼,几斤土豆,一袋苹果,两包香烟,一斤姜蒜,一瓶醋,急忙回家去。这时老张嫂子已来帮忙,一顿安排之后,我和刘老师又去菜市买了一通。这时二姐和兄长来到了门口。 我忙把二姐提的鸡母拿去杀了,又连忙和老婆乘上电马回家。
这时亲戚陆续来了。幺舅妈,大表哥,大表嫂,四表嫂,五表哥,永盼夫妇,竹羽夫妇,永杰父子都来了。大家都和母亲拉家常。大表哥汇报两个儿子的工作情况,小洋一家在外务工,小应一家在镇雄工作情况。还重点汇报了孙子小洪在川北医学院上学,耍女朋友的事,母亲还亲自看了几张美女照片。幺舅妈摆幺舅的生活起居和编背兜,大表嫂摆带孙子的幸福生活,四表嫂汇报儿子小草坝生意好不好,五表哥汇报猪儿长得怎么样,价格如何。兄长汇报杨儿女朋友来耍的事,还有盼孙女生娃的安排。二姐汇报婆婆妈的病情及几个儿女打工情况。四姐汇报姐夫外侄打工情况。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但母亲听得认真,听得满足。听完汇报,满脸笑容。真的是“把工作的事儿向妈妈谈谈,把生活的烦恼向妈妈说说。“
转眼吃饭了,我们三大桌,好不热闹!酒过几杯,昏睡不醒。等醒来大家都走了。还有二姐四姐在家陪母亲,是要住一晚上的。
9月27日,我们都上班,下班回家,都回家了。家里又平静了下来。晚上,在武大念书的女儿与奶奶视频,在雅安上大学的侄子与奶奶视频,都祝奶奶生日快乐!母亲很兴奋!母亲从兜里摸了一叠人民币,叫我给她放好,这些都是儿孙的一点心意。母亲对钱已没什么兴趣了,感兴趣的是重复的故事。
一年就一两天聚得弄齐,我们很满足。如今父亲已走,若母亲将来走了,再聚齐恐怕就难了。母亲还能活几年,真不好说。
今年的散文5:我在梅园等你
文/天浩MW
今年2月18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我慕名游览了黄州遗爱湖梅园,观赏迎春盛开的梅花,收获了心旷神怡的欣喜。
早就听说黄州遗爱湖梅园梅花绽放甚是好看,今年更是引来各方观客,惹红朋友圈。9点刚过,我陪友人从遗爱湖东门走到梅园,映入眼帘的是如火如荼的梅花,似桃花般灿烂,惹人生爱。我顾不得身后朋友,大步流星走入梅园,只见山坡上,路两旁尽是一棵棵高过两三米的梅花,枝枝招展,朵朵鲜艳。我拿出相机走到最近的一颗红色梅花,只见她一串串一簇簇竞相开放,竟象是那般熟悉的美女笑迎着我,让我痴迷,久久地我竟忘了身边的朋友,忘了按动相机快门。
慢慢地走进梅园深处,游园步道两边梅林目不暇接,一棵棵连成一片片的梅花,象孔雀开屏也象美女欢舞,让你欣赏,令人神往。友人说,这梅花远看象是桃花,近看才见分晓。我想起北宋梅尧臣的咏梅诗句,便说,“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诗人说得透彻。说到诗句,友人来了兴趣,便问我,你记得苏东坡在被贬黄州途中写《梅花二首》的诗吗?我竟被问住了,便说,看过几回,但没背下来,记得开头是“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还有 “开自无聊落更愁”,最后一句是“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友人象是有备而来,把二首背得烂熟,让我佩服,也让我的心思把苏轼一一遗爱湖一一梅花一下子串连起来。记得苏东坡写梅花的诗有50余首,在黄州东坡赤壁种有梅花,还留有一版石刻梅花画,听说他画的那棵一枝中部折弯的梅花,含有诗人中年倒霉的寓意。他在《西江月-梅花》中写道,“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还有 《定风波·红梅》 那句“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枝。”道出了梅花的光彩、品格和斗雪凌霜的孤傲本性,给人以坚贞、高洁、傲骨、奋发的激励。
走近一棵高约两米的红梅旁,这是一颗锯了树梢的枣红色梅花,我贴近一朵深深吸了一口,闻得有一丝暗香,心想这就是梅香吗?从未有过的香味。再看看那玉肌般枝条上的朵朵小花,似一串串开放的冰糖葫芦,花蕊如金丝,着实好看,越看越感觉象是稳重的资深美女,是那样深沉、华丽、富贵。再看那些粉红色的梅花,犹如少女纯美、活泼、鲜艳,又有些羞答。还有几株稀有的白梅,似含淡绿,但却洁白、纯真、淡雅,把满坡遍地的红梅映衬得更鲜更艳……如此好的景致,如此多娇的梅园,成为遗爱湖的亮点,成为遗爱湖的冬景和春天,这不是苏东坡遗爱的美景吗?此时,我仿佛等到了久违的遗爱,等到了久违的美好!
远远地传来一阵女子的欢笑声,只见湖边那梅林深处,七八个穿戴或红或黄的女子,集在一棵梅花下留影。我们好奇地绕过去,原以为是青春少女,没想到是一群奶奶级的妇人,看她们脸上的皱纹与穿戴和笑声竟是不大般配,但却是人面桃花相映红,那种开心愉悦感染了梅花,也感染了我们。我想,这不仅仅是梅花带来的欢乐,也是如今幸福的缩影,我庆幸在梅园有这样的境遇,仿佛等到了欣喜。
太阳暖暖地洒满大地,我敞开胸襟,享受着早春二月的温暖,不时举起相机选照梅的芳姿。不远处有几个五六岁的小孩,全然不理会大人们的观赏,追逐着,嬉闹着,笑声荡漾着梅园。突然,一声尖叫,只见一小孩摔倒在梅树边。我本以为马上会传来哭声,可那小孩爬起来又去追逐玩耍。没想到他还算坚强,我想也许是他摔得不重,也许是他本就坚强。也巧,我刚刚还想到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诗句,想到梅的铁骨冰心、斗雪吐艳和凌寒留香的气概,不正是人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写照吗?
不知不觉太阳快要当顶,缓缓地我走出了梅园,却又有些不舍。我忽然感觉梅花好像在我背后挥手,回头看她依然是那么红艳灿烂,想到她是四君子也是岁寒三友之一,从内心敬佩她不愧是“十花之魁”。我仿佛感到她在挽留着我,而我的心灵深处也刻下了她的美好。我竟想把对她的爱留在梅园,与遗爱湖同在!
此时我竟有新恋的感觉,心里好像在说我爱你梅花。是的,梅花,我已爱上了你。我走了,但恋你的心还在这里。在来年冬季,我会早早地来梅园等你,等你一起迎接春天,迎接美好的未来!
今年的散文6:唐诗的冬天
文/李建国
今年又是一个少雪的冬季。盼雪的日子里,阳光和人都显得懒洋洋的,使人感到周围好像多了些萧条和荒凉,少了新意与生机。好在案头上放着的《唐诗集注》,使我走进了唐诗里的冬天。细细品读,才真正感受了寒冬风霜的唯美境界,找到了雪飞挥洒的诗情画意。
无雪的日子,尤回味大雪天亲友相聚的时刻。翻开王维的《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就能慰藉雪中思亲的情怀:“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王维写雪,细腻而有层次。诗人先从听觉着笔,写他夜里隔着窗子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接着写视觉所见:清晨开门一看,才发觉皑皑白雪已铺满了山头 。接下去的一联 ,“洒空”二字摹写动态,描绘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飞舞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诗人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又有声息、光色、动感和生气的夜雪图。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一个“独”字是点睛之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的开头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一幅万里冰封、人迹全无的景象。有人说这两句颇有禅意,不管是鸟迹或人踪,此时皆归于无。其实这是诗人被贬永州,有意渲染出的一种“孤傲不屈”的境界。在永州的十一年里,伴随他的不仅是对故土的思念,还有对有朝一日能够重返政坛施展才华的梦想,诗中的渔翁无疑就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在漫天大雪之下独钓寒江的“渔翁”垂钓只是诗人的一种抗争,一种一无所得的抗争。因为在尘俗的视角里,寒江独钓,注定将空手而归。所以,这首诗就成了唐王朝那个冬天的绝唱。
有寒冷的冬天,就有寒冷的诗歌,更有寒冷的诗人。孟郊就是唐代的一个苦寒诗人。一首千年咏诵的《游子吟》,使所有的中国人只要提到“母亲”这个词,就自然想到的第一首唐诗。寒门出孝子,孟郊饱尝了贫寒穷困的滋味,在他的诗歌中,有许多反映贫困、饥饿、寒冷的诗篇,这在其他诗人中是少见的。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独处在陋室里的诗人被冻得缩成一团,瑟瑟发抖,这时,好心的友人送来一些木炭,于是诗人写出了“驱却坐上千重寒,烧出炉中一片春”的感叹,终于“吹霞弄日光不定,暖的曲身成直身”。难怪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说“(孟)郊寒(贾)岛瘦”,这里的“寒”、“瘦”固然指其诗歌风格,而孟郊之“寒”,却是有寒冷困顿的成分。
尽管孟郊贾岛等人的寒促苦吟使人同情感慨,但已没有了盛唐诗坛的豪迈气象,然而有一个人,在中唐诗坛寻回了唐诗的伟大和尊严,他就是“诗王”白居易。他写《长恨歌》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成为千古绝唱。他写冬夜饮酒的《问刘十九》,亦是体现诗人文人情调的经典之作:“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一日,大雪将至,邀好友刘十九共饮,为朋友相聚创造一些小情调、小惊喜。于是,用一首精美绝伦的小诗作为请柬,相约喝酒、吃火锅。诗人用自然的物、自然的景、自然的话、自然的人,短短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冬夜好友相约又韵味悠长的温馨画面。
合上诗集,伏案回想:走进唐诗的冬天,怎能少了诗人岑参那首《白雪歌》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千古名句呢?岑参有一双孩童般的眼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独特的边塞生活经历及异国风情给诗人打开了一扇新窗。其妙就妙在诗人以春写冬,以妩媚的梨花写狂暴的风雪,严寒带上了春意,肃杀浸润了娇美,非心如孩童般澄澈天真,焉得此妙语?所以有人说,品味这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妙手回春。
唐诗的冬天,有雪,有酒,有花,有情,有守望。因为,无论今年冬天有雪无雪,冬天过去,春天就来了。
今年的散文7:母爱似海
文/陈开国
今年是母亲诞辰一百周年暨逝世十六周年。她逝世后,每年清明我都偕妻到她和父亲坟前祭奠,她老人家的音容相貌不时展现在我面前,使我难以忘怀。
母亲出身很苦。她姓周,乳名叫简妹子,所以后来上户口便叫周简秀。母亲的娘家住在墟场岑,我估计那是个古墟场,两边是街屋,中间是青石板路,顺坡而下,可达白河金兰桥水码头。我对外祖父外祖母已全然没有印象,只记得舅舅叫周联馥。母亲是作为童养媳来到我家的。那时我的祖父祖母还在,祖父陈正西是个木匠,年复一年在广西做工,很少寄钱回家。祖母被迫无奈,曾带我那年幼的父亲乞讨过。我父亲陈风淳少有志气,后来把讨饭碗砸了,不吃嗟来之食。也许母亲“命中旺夫”,据说是她进门后,家庭日益变好,父亲跟着我堂伯“挑脚”(苦力)、做小生意,积攒一些钱便买田土,后又学开染坊,日子更红火起来。此时姐姐、我和弟弟相继出生,并先后进了学堂,到解放初期还盖了新房。
人说母爱似海,像海一样辽阔,无边无际。事实也的确如此。我母亲没有上过学,是个文盲。她从未出过远门,连县城洪桥镇似乎也没有去过。我当年在衡阳市工作,曾几次想接她到衡阳住些日子,她都拒绝了,就更不用说到长沙了。这一直是我愧对母亲的人生憾事。母亲很少说爱我们的话,也很少亲我们,但母爱似海,大爱无言。她总是默默地为亲人奉献一切,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母爱似海,像海一样深沉。我是靠母亲养猪挣钱读完初中和高中的。大学上的是师范,不要钱,但零花钱得靠父母供给。这里面也有母亲养猪挣的钱。那时读初中住校花钱不多,卖两头猪再加上卖蛋禽的钱,一年的费用就差不多了。如果能评上助学金,就连卖蛋禽的钱也不用凑了。读高中花钱多,母亲便改养肉猪为母猪。我每次从学校回家,常常看到母亲不是在外面寻猪菜,就是在家剁猪草,要不就是煮猪潲,喂猪食,我要插手也插不上。家里离县城只20里,开学、放假,我们常常结伴而行。那时祁东县城只有初中,没有高中,我进了祁阳一中高中班。为了省钱,我从未乘火车去祁阳。每学期一到开学时,天蒙蒙亮,父亲便为我挑着行李(衣被等用具)上路,从家乡金兰桥经过水坪,吃过用荷花包的糯米饭,继续赶路,太阳打斜时,到达祁阳下马渡,傍晚便到达学校。至今,我始终忘记不了,每到开学时,母亲总是为我准备行装,打点一切,然后便站在屋门口,嘱咐的话语不多,但视线却始终不离我的身上。我走了好远好远,回头望,母亲仍在那儿伫立不动。
父亲和母亲不是模范夫妻,他们的婚姻是典型的中国旧式的包办婚姻。应当说,父亲是个男子汉,他身上集中了传统的中国农民的许多优点,但也有中国农民的一些缺点,比如父权思想,家长作风等,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打骂母亲很凶,母亲从不敢正眼看他,也从不敢直呼其名,背地里却叫他“骂人王”。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从来没有给母亲过过生日,以至我们做子女的,很长时间内不知道母亲生于何年何月。直至母亲去世,弟弟们问我,我才告诉家人们,母亲比父亲小一岁,生于1915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叫“七月半”,又叫“鬼节”。大家这才明白,父亲为什么总叫母亲为“鬼婆”,原来她是“鬼节”那天生的。随着子女的长成,父亲母亲年岁的增大,他们才更加互相牵挂,更加相依为命了。母亲有病,父亲总叫她熬些汤药吃,或嘱咐子女抓药、照看。父亲外出,或到我的工作单位看望我们,先是零陵,后是常宁,再后是衡阳、长沙,母亲总要为他打理行装、物品,问他去几天,走后便一直守望着他回来。父亲在金兰桥赶集被车撞,母亲急得不行。父亲患病,在祁东县人民医院住院,母亲总是不断向儿女打探父亲的病情。“那个‘骂人王’病好了点么,唉!”她总是长吁短叹。他们这对“柴米夫妻”相濡以沫一生,相互守望一生,在快走到人生尽头时,才更显得情真意切。在我们看来,他们相互叫了几十年“鬼婆”、“骂人王”,已经成为各自的爱称。
羊羹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我们做儿女的,都是吃母亲的乳汁长大的。母亲为我们子女,为我们全家,劳作一生,无私奉献一生。这些年,我们家境好了,有能力有条件对母亲尽孝心了,母亲却早在十多年前就离我们而去了。呜呼哀哉,“谁言寸草心,难报三春晖”。痛哉,痛矣!
今年的散文8:老屋如歌
文/刘代雄
今年正月初三,老屋失火了。到过现场的弟弟来电告诉我,火是从隔壁堂哥家起的,他们家堂屋里所有家什都烧掉了,屋也烧塌了。由于老屋和堂哥家连在一起,火也殃及到我们家。好在当天救火的人多,老屋只是紧邻堂哥的那一间烧出一个大洞,其余两间没有着火。听弟这么讲,我揪着的心才平静下来。老屋的神柜上安放着母亲的遗像,我每次回老家,推开门第一眼看到母亲慈祥而深邃的眼睛,就觉得母亲还在,她还在等着我们兄妹回去。如果大火殃及堂屋,岂不是要将母亲的遗像化为灰烬?想想都可怕。转念又想,或许正是有母亲守护在堂屋里,火才没烧进来。
母亲,是老屋的忠实守护者。
许多年前,我们兄弟姐妹或求学或打工,一个个像羽翼丰满的鸟儿飞离老家,到外面去谋生活。后来父亲病故,一段时间里,母亲在这个儿子那里过两天,去那个闺女家过两天。虽然日子清闲,但孩子们各忙各的,反倒让母亲觉得难熬。没过多久,母亲便吵着要回老家,她说,“你们早出晚归,我早上站在阳台上看日出,晚上坐在阳台上看日落,一整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像坐牢。”为了消除我们对她年逾古稀的担心,母亲还说,“你们的家一个个像鸽子笼悬在空中,哪比得上老家又宽敞又接地气,你们想让我多活两年,就让我回去。”见母亲如此坚持,我们只得依了她,并再三托付隔壁的堂哥多关照母亲,有什么情况及时通知我们。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母亲回到老家后,居然生活得很好。那段时间里,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连电灯都很少用。她用锄头将门前荒芜多年的菜地一锄一锄地刨松,轮换着种上大蒜、青椒、豆角、地瓜、白菜等等,再点上黄豆、绿豆什么的,一年到头地里的菜吃不完,还时不时地送人。菜地忙完闲暇无事时,她还帮村里人剥棉花,有时一剥一下午。人家要留她吃饭,她说我这不是没事打发时间么。说着就拍拍身子起身回家了。她本来大字不识一个,还跟人学起经文来。有一次回家,母亲骄傲地对我讲,她已经会念几道经文了。我笑着问,“您念的是哪方面的经?”母亲说,“是消灾求平安的。”母亲不求儿孙大富大贵,只求儿孙平平安安。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了好几年,母亲好像越活越精神,连原来腰疼的毛病都没发了。于是母亲常自嘲她已经活成了一个老精怪,湾里比她小许多的婆婆佬佬都黄土埋人了。当有人问她,“婆婆今年高寿呀?”母亲总是笑着用一句话回人家,“老糊涂了,记不得了。”其实母亲心里清白得很,她不肯告诉别人年龄还有另一层心事,是自愧年岁大了,活过头了,仿佛就是她把别人的阳寿给占了,而她这一生是最不想占别人什么便宜的。
2009年的春末夏初,母亲病了。也没有什么大病,就是人少了精神,胃口不大好。弟不放心,将母亲生拉硬拽接到他们家,带母亲去县医院捡了药。我与妻去看望时,母亲说有了点胃口,白天还好,只是晚上喘得厉害。我要送她去省医院检查,母亲拒绝了,说没事,她自己的病自己清楚。后来我才知道,那时的母亲似乎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已经在为自己准备后事了。7月9日,这天无疑是刻进我们全家记忆深处的日子。头天晚上,母亲吃罢饭,洗完澡,待躺到床上时,突然喘得不行,到天亮母亲便停止了喘气,平静地离开了我们。那年母亲87岁。
母亲去世后,老屋就彻底闲置了下来。老屋不大,为三间平房,还是父亲在世时由父亲主持盖起来的。看见儿子们日渐长大,父亲就开始谋划将两间草房掀了盖三间瓦房。盖三间房,至少就可娶上两房媳妇了,父亲如是想。把孩子们抚养成人,这在父亲心里是天大的事。而抚养成人的标志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当时父亲做这个决定时,曾惹来不少人笑话,“你病病歪歪的,拿什么盖,拿两个巴掌盖?”父亲不语。但打那时起他就开始在心里盘算三间瓦房需要多少砖,需要多少瓦,需要多少根木料。他拖着病躯和泥打砖,开始在门前栽树。门前地不够,他就将菜园的地也拿出一半来,香椿,榆树,柳树,什么树长得快栽什么。卖了猪,甚至连卖个鸡蛋的钱都攒起来用于买瓦。父亲到葛洲坝工地,也叫“330工程”干过一阵子,在当时,那可是举全国之力的大工程。父亲后来笑着对我说,“盖这房子就是我们家的‘330工程’”。经过七八年的准备,砖瓦凑足了,树长成材了,父亲就决定正式盖房了。记得房屋上梁那天,父亲还破费买了挂千字头的鞭炮来放。那时的父亲无疑是高兴的,他是高兴他的“330工程”终于落成了!然而,他的三个儿子后来一个都没有留在老屋里,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母亲去世后,平日里老屋就一把锁锁着。母亲生前对我们兄妹说,“不管你们多么忙,每年清明节你们都得回来给你们的父亲扫墓。等我死后,你们就将我的像放在老屋里,平日我就给你们看着这个家,让你们回来时不生疏。”遵照母亲的遗愿,我们把母亲的遗像安放在老屋堂屋的神柜上。每次回老屋打开门,看到照片里的母亲如同往常一样慈爱地瞧着我们,用她的眼神追赶着我们,满眼都是关切。我就感觉,母亲还同往常那样住在老屋里,等着我们归来。
故乡的腊月也是给逝去的先人培坟修坟的日子。去年腊月二十六,我们兄妹相约回老家到父母墓地去培坟。说来惭愧,我们已有些年没给父母培坟了。等培坟结束再打开老屋,忽地觉得老屋开始破败了!顶上的梁檀已经露天且已渐渐腐朽,致使屋面有的地方陷了下去,有的瓦片破裂了,雨水顺着破裂的瓦片淌到墙上,室内墙上都长起了一层硝。回头再看母亲的眼神,似乎也流露出一丝埋怨,这时我们几乎同时想到了一个问题:老屋老了,该维修了。
平地里起了一把火,也促成我们作出决定,赶在春雨到来之前,给老屋做一次彻底的修整。由于老屋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我们保持了它的原貌,只将靠堂哥家的那面墙推倒重砌,将瓦揭开,檩条、梁檀换新,连新瓦的颜色都尽量保持一致。这样下来,耗时不多,花费也不怎么大。更重要的是它还是父亲盖的老屋,还是母亲住惯了的老屋,也还是我们记忆中的老屋。
清明节返乡,给父母扫了墓,再回到修整了的老屋,我的思绪随着车内CD飘出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一起飞扬。往日的温暖,流逝的岁月,历历在目……它既给了我一个回乡歇脚的地方,也让我多了一个回乡的理由——老屋不仅仅只是保留了原貌,还保留了父亲的坚韧、母亲的勤劳,以及那割舍不断的浓浓乡音和绵绵乡愁……
今年的散文9:送给妈妈的礼物
文/何佳禧
今年母亲节前夕,我思考着给妈妈什么礼物她能喜欢呢?妈妈有许多东西,她又缺什么呢?我认为,一定要给妈妈一个非常特别的礼物,才能表达我对妈妈深深的爱。想来想去,感到买什么东西都不合适,最后决定自己亲手做一张贺卡,这样才最有意义。
想到这儿,我迫不及待地找出画纸、彩笔。我先把画纸剪成一个日记本大小的长方形,然后在左边画了一个穿着运动服的小男孩,那就是我,捧着一束康乃馨。最后我在右边画了一颗淡红色的心,并在里面写上:我最美丽的妈妈,有您爱着我,我比谁都富有;我想告诉您,在这个世界上,您是我最爱的人,儿子永远深深地爱着您!祝您节日快乐!
母亲节到了,我早早起床,蹑手蹑脚地走进妈妈的房间,把这个特殊礼物放在了妈妈的枕边,我躲在门外,心里忐忑不安,担心着妈妈会不会喜欢我的礼物。不一会妈妈醒了,见到贺卡,那一刻我看到她的眼睛湿润了,一张小小的贺卡和一点真情的祝愿,就能让我的妈妈如此感动,我以前给妈妈的关爱真是太少了!妈妈看完了贺卡,微笑着招了招手让我进去,告诉我:“今天儿子送的贺卡我太喜欢了!精巧、细致、漂亮……最主要的是,儿子已经会关心妈妈了!”看着妈妈高兴的笑容,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妈妈笑得那么美,真像一朵盛开的康乃馨。我也开心的笑了。我更爱我的妈妈了!
今年的散文10:莫名的感叹
文/东山峰人
今年,不同凡响的气候,已是缓不济急的走到了立冬。一觉醒来,看着手机微信中的各种新闻,总有一种悲戚感在心头徘徊。
在甲子之年,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想不到的变故,新冠肺炎的爆发,全球大量民众的感染,仿佛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病毒、贪婪、战争、痛苦等,它让世界陷入经济衰退,引发恐慌情绪,不可避免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较大的冲击,特别是短期内带来的综合影响不可忽视。
疫情还在一些地区发酵,谈码色变、核酸做过无穷尽,于是,有人调侃;一根棉签,搅遍天下诸喉,一匹绿马,任你驰骋神州。一个试管,分辩世间阴阳。而现实的状况是,封闭密接者小区,封路,难回乡与老母团聚,蹲守异地,每天被迫在宾馆消费几百元,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躯体无所适从,一切让人有种悲怆哀嚎的心情去看待眼前的世界。
此刻,眼光停留在金黄色树叶的飘落里,橙黄橘绿,秋之气质没有与心情为之契合,一半青色一半枯黄。心情翻过那些苍凉的扉页,回过头来,感觉青春的激情逐浪而去,曾经的希望也已随风飘落,只有烦恼充斥这岁月里,好像是这样,又好像是那样。
我常暗自思忖,过日子,难免会有枯燥和乏味的时候。可内心有追求的人,总能不败给时间,不败给世俗,永远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记得一位名作家曾经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给你带来好运,但是他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中年时期的成熟,仿佛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它让我懂得人生真正的幸福,不过是灯火阑珊下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充实。生活的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为此,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认怂,不作茧自缚,放下对面子的执念,努力全面提升自己,或许这才是智慧,才能获得真正的丰盈。
翻开2022年11月残存的日历,我终究忘了青春的模样。在中年的某个黄昏后,无人察觉的悸动,止不住思绪的翻飞,还来不及叛逆的女儿却已经长大成人。不管是感情家庭,还是事业人生,我似乎都拎得清,也还经营得有滋有味,于是,便破茧成蝶,挤进文学的行列。捧有刊印着国家级别出版书号的几十万字文集,使我着实欣喜了一番。
老来崭露头角,诠释了我内心所有的含蓄和敦厚,使其精神内涵里透出一股酣畅和淋漓,让生活有了昂扬的走向,使有些人羡慕,而这一切似乎都有迹可循。那就是一种做人的格局和眼界,眼界是站在现在看未来,更是站在未来看现在。
越有本事的人,越会对自己大大方方的"小气".小气,恰恰是认真生活的表现,它需要底气。其实,没本事的人才小心翼翼地装大方,厉害的人都是理直气壮地‘抠门’。"小气"就是这样,历经所谓的大方、善良、宽容后又重归纯粹,把人性还原成一种朴素的原始。
桑榆暮景,每次回味,总觉得思考问题的方式,看待世界的角度,帮我揭开了许多人生的谜团,于是就有了读懂"人性"微笑的钥匙,得到的不仅是得心应手的生活技巧,丰沛的知识和人生阅历,还有一种人生经历史在我手上流淌的感觉。
生活不单单是记住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还能让我了解:人生为什么会如此的‘艰辛’?各种各样的"烦恼"被搬到笔下,写得相当难堪,所以,整篇文章又会笼罩在淡淡的哀愁里,对此,我会泪流满面,如鲠在喉。
思考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可无论怎样的欢喜都消磨不了平日里的疲惫和惶恐。时常想闲适笔调,放牧心灵。但不知为什么天地这般复杂地把思绪约束在中间?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善良挡住了视线,美丽被阴暗所牵绕,不管它怎样猛烈的挣扎;终逃不过世俗社会的洗礼。或者为此,心一辈子不能平静。
法国小说家阿尔贝·加缪曾说:什么能为我们的人生作证,是我们的作品还是哲学?都不是。只有爱才能证明我们的存在。我们到了迟暮之年,就要接受审判,看看我们对周围的人,给予了多少爱。
用心地生活过,就是对生命最大的爱,无论拥有,还是失去。因此,切莫轻易地认命,将自己关入自我设限的牢笼。
曾经,在政治热情的表皮下,青涩怀揣着怀乡式的忧郁:塑造了游离于城市就业的迷惑,透过农村的现实状况建立了一个轰轰烈烈改变自然的视角,把理想与现实触碰变为甜蜜的假象。
湘北边陲,孕育着深黑的腐质土壤,几十年来,山峰上有无数知青行走过的足迹,每一步都留下了一段沉默的过往,岁月侵蚀,云雾湮没,一代代人的凋零代谢,记忆也随之遗忘。散落在山峰和茅草坡上的知青历史,也逐渐成了乏人问津的陈迹。
时光的印记,描绘着斑驳的记忆,心思又回到那个物资绝对匮乏的年代。我想起1972年3月的那个雾蒙蒙的黄昏,我已经在上山下乡的河流中漂流了一段时间,历史,让知青一代领略了什么是农村及农村的亲人,在农村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也就是我上山下乡那会儿,整个山区老乡还在生存线上挣扎,队上二十几户人家,我不记得谁家的灶台上,一个罐头瓶子里放有一坨焦黄的‘气泡肉’,时间有几许日子了,只见主家多次在炒菜中拿出来在热锅里烫檫下,仿佛是要从锅中檫出点油来,无奈多次檫烫全然没有了油迹,只有冒着呛人的铁锈烟啧啧作响,一大堆萝卜,土豆倒入锅中呛起一股白烟,锅铲的翻动之声表明是午餐的时间到了,我墨守成规的遵守知青时代的规则,从而避免糟糕的结局。
上个世纪70年代的末期,知青回城心里的主桅杆上,一面标志着结束上山下乡运动的旗帜欢快地飘荡,但我认为上山下乡虽然有多种异议,但也客观上造就了我们那代人的意志品质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些变故常常促使我思考令人困惑的人生难题。其实,只要碗里满满的,人生就不会空虚。而恰恰相反,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年代,藏着那代人的酸甜苦辣。知青回城后,正处在三、四十岁,紧接着又遇到了单位改制,在残酷严苛的岗位竞争淘汰标准下,就业的天花板更高,正常的工作很难求到,尤其是知青这代人,稳定的工作和稳妥的婚姻已摇摇欲坠。就这样,大家都疲惫又无奈地变成了一个个"下岗的普通人".
从五十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都体验了阶级斗争、物质匮乏、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万花筒般之雨,我们浸淫其中,怀抱着未来更好的可能性,被其诱惑,顺从理想的惯性,机械地驶入青春激情的深处,等待的却是乌托邦式的空虚。
人之最初,又谁不是信心满满的,你打拼、你勤奋,你在人海里浮沉,可是经过了一番艰辛,纵是累得狗一般,也仍是没有混出个人样来!于是你异常无奈,两手一摊说,从心里蹦出一句灵魂拷问的话"哎,还是认命吧".
所以,我们很轻易地能够在改革的设置中提取到惺惺相惜许愿,颇具自怜自足的意味。而现实之间的关系则是另一个维度的故事,正如抑郁与欲望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成熟的思维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能读懂‘人性’。人性的核心就是利益,在利益面前所有的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在利益面前,所有的关系都不值得一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东奔西走,在市井之中沾染一身烟火。
煞笔之时,有多少长长短短的故事让人叹息,瞬间的交集,也只是在我们的一念之间,以随缘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得失,这就是人生。
成年人的世界,聚散离别总是人间常态、不必感伤、更不必遗憾,就让我们在各自的小天地熠熠生辉,各自安好。
2022.11.7于家
今年的散文11:母亲今年八十一
文/刘汉斌
母亲今年八十一。老人家生日前夕,我们弟兄仨在家团聚,母亲掰着手指对我们说,“我进八十一岁了,这一生也磨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看着你们弟兄仨,看着孙子孙女曾孙们一个个的,值!”
母亲一生以忠厚为本。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未说过一句粗话,也从来没有与人拌过嘴。“人善人欺天不欺。”这是她信守的一句民谚。她总是用这句民谚告诫我们弟兄三人为人处世要与人为善,不要怕吃眼前亏。也正是由于母亲的这些谆谆教诲,才成就我们弟兄三人健康的人生轨迹。母亲说,这叫“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母亲岀生在大户人家,小时候就念过几本书。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能写几个字,绣几种花,还能唱几首歌,来几个民谚什么的。上个星期天我们带才几个月大的小圆圆回去,母亲逗她的曾孙小圆圆时,小圆圆双手将自己的一只小脚无意中搬到了小嘴边,母亲笑得合不拢嘴,信口来了句民谚:“脚脚搬到口,问脚几时走。”大家都笑了,圆圆也笑。
母亲岀生时家境已败落,但书香气息还未散尽。母亲讲,老屋后有一块一亩多的院宇,院宇中有一处水榭,水榭旁搭有一个高台专供唱戏用。夏夜纳凉时祖母喜欢在这儿开故事会,四叔喜欢躺在竹床上吹口琴,四叔五叔六叔自制了一套皮影,闲暇时便演起了“西游记”。母亲说四叔教唱的一支《心声曲》很好听,自己至今还能记上几句:“青天高高,太阳照照,云儿渺渺,风儿吹吹……”这些在母亲的记忆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其实,母亲的名讳就透露着书香之家的气息。母亲出生时外公取名“毓贞”,一个既古朴又典雅的名字,尽显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书香特征。正因为如此,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派出所在办理第一代身份证时,竟然将母亲的名字写为“育珍”二字,母亲自嘲地说错就错吧,反正读音都一样。一直以来“毓贞”这名字多出现在家信往来和母亲的亲笔签字中。随着社会的进步,通信手段被现代化了,家书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母亲鲜有机会写自己的名字了,但“毓贞”二字始终刻在我的脑海中。
母亲告诉我们,家境不管如何,但书香之气不能丢,要学会苦中求乐。叔伯姐妹中母亲排行第五,本房的兄弟姐妹都按大户人家的规矩称其为“五姐”。姐妹中母亲虽然年龄最小,可读的书最多。母亲读的是私塾,国文、算术、图画等课都非常喜欢。《幼学琼林》《诗经》等传统文化课中的内容她至今还能背上几句;母亲嗓子天生就好,打小喜欢唱歌,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如《秋水伊人》什么的,至今她还能哼上几句。母亲学习很讲究方法,喜欢躺在床上思考,写作文想到好句子时,哪怕是五更天,也会立马起床用笔记下,怕天亮醒来时忘了。我们读书时,母亲经常现身说法提醒我们,这个习惯也就不知不觉遗传到我们弟兄身上,让我们受益匪浅。
今年的散文12:践行绿色教育生活
文/祁仁东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当下的地球,已经满目疮痍,资源日趋枯竭,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是很“绿色”,浪费、污染、无节制的开发与利用等现象层出不穷。可以说,人类“绿色生活”的意识很淡薄,行为很粗鲁。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我想我们的教育更应该“践行绿色生活”,为自己、家庭、祖国乃至人类的持续发展,作出教育人的贡献,
“践行绿色的教育生活”首先要有科学的育人观念。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我认为,育人的根本是要遵循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找到适合他(她)的学习方式方法,调动内在需要的积极性,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实施教育,而不是把孩子当成得分的机器、知识的容器。只求暂时的所谓“效率”,而忽视今后长远的发展。育人的根本还在于要让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一个身体都不能站立的孩子,永远没有精神的站立,没有精神的站立永远没有一个民族的站立。育人的根本还在于拥有朴素健康的品德。何谓德,就是要有按照社会的规则、社会的公德、自我约束的条文去做事、做人,有了德,才有品。有了一个个有品德的人,才有可能拥有一个“绿色”的生活环境。
其次,要净化我们的行为。教育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加工产品的工作;教育是塑造人,而不是改造人;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与执行。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净化自身的教育思想、言语、行为,把一切美好的、健康的素养自然地渗透到孩子心灵中,使之终身受益。
再次,要实施好我们的快乐教育。我们要开辟快乐教育的渠道,为孩子提供自由实践的平台,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发展自我。要实现这个教育理性,必须要净化我们的课堂、活动、评价,让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我,获得自己终身有用的知识、方法、技能、智慧,形成积极向上的动力。在实施每个教育活动中,我们既要想明白教什么,还要想清楚怎么教,更要思考清楚活动能够培养的各种素养,尽最大可能使教育更具价值。
绿色象征着活力与生命,教育更需要活力与生命。践行绿色的教育生活,是我们当下教育值得倡导的理念。
今年的散文13:心思不到 猪蹄不烂
文/草籽
一网友对今年央视青歌赛评委不分组有意见,说评委里有唱流行的、通俗的、美声的,隔行如隔山,咋能窝在一块儿评。
监审组摆不平,便推给戴玉强、孙悦两位评委。两人惶恐,赶紧说自己除了唱美声、流行外,其他唱法也行。同时说了同一个意思,三种唱法并非隔行如隔山,而是各有特色,评判的标准,比如音准、音高、节奏等,却都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好听”。
看电视时我想到猪蹄儿,炖也好,卤也好,红烧也好,“最重要的是,好吃”。
问题是我以前做的猪蹄不好吃。味道还是其次,纠结处在于不烂,牙齿咀嚼负担太重,胃就没有了食欲。不仅猪蹄,芋头扣肉也不烂。家人于是建议我压下做厚道肉菜的念头,常买绞肉炸丸子、包饺子、做炸酱面,间或有鸡鱼上桌就好。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的心,只是把饭店里吃到的厚道肉菜,烧猪蹄、酱肘子、粉蒸排骨、梅菜扣肉等学回家,却屡屡让“不烂”打了闷棍。咋办?
想到了火候,怕提起火候。在家做饭20多年来,举的是“取巧省时”的大旗。比如隔夜吃的茶卤蛋,不到10分钟就能搞定:鸡蛋凉水入锅,放各种调料;水开4分钟后敲裂鸡蛋皮,半分钟后再敲一次,再过半分钟关火,好了。
半分钟都抠抠掐掐,所以每次都要克扣菜谱上给出的做厚道肉菜的火候,把肉切小一点儿,薄一点儿,放小苏打。揭开锅盖又不屑尝一口,看烂了没有,那样就没有了厨师范儿。
自己哄自己,栽了跟头,心思一直在动,终于在半年前端正了认识。原因很多,比如看到饭馆贴着“粉蒸肉肉烂味香”的广告,在婚宴上吃到特别烂的鸭掌,听到某人炖牛肉用了一个晚上。关键问题是,肚子吃不到厚道肉菜老发脾气。
心思到了,决定按照菜谱火候酱一次猪蹄,操作时偷偷又延长了20分钟。结果自明,胃口惊诧。乘风又做了肘子、条子肉,均获“烂”评。
尼采对人们说,如果哪天没舞,就是对生命的辜负。胃对嘴说,如果猪蹄炖不烂,就要对厨师提出上诉。
还好。幸亏。
今年的散文14:身边的老房子
文/厚铁
今年国庆去了一趟松阳,印象最深的是石仓的老民居。
小孩子时候我就听说过,松阳石仓的阙家,是大户人家,那里的房子有多大,从来没见过。有一个洋坑埠头的人来,尽吹嘘他们大东坝石仓如何如何了不起。前两年,在一个饭局里认识了一个松阳女孩子,会讲汀州话,非常意外。一问才知道,她外婆家是松阳石仓阙家人,她从小在外婆家长大。我小舅子也说过,石仓民居很有特色,全村相连,户户相通。于是,就很想去看一看。
今年终于成行了。一来可以开开眼界,二来也带父亲走一下过去步行一百多里到松阳挑米的老路。
石仓位于松阴溪靠近云和这边的一条小叉河进入深山,离县城约半小时车程。河道越来越狭窄,转眼之间山门突然开阔起来,到了六村。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对称布局的庭院式建筑,整齐地一排三幢座落在山脚下,这就是传说中的石仓古民居了。
门口晒着地里新摘的豆角,老农用风车吹着稻谷。上前去跟老妇商量一下,“风车给我摇一摇,我帮你扇谷,好唔?”。老妇用汀州话回答:“用力唔匀称,罕谷扇不出去的。”
进入正屋庭院的大门,一个老农正在剥豆粒,我老爸老妈见他们说汀州话,就跟他攀谈起来了。老农说,天色唔好,要落雨了,豆角都乌比里,本来还要晒几日。
一拉家常,就仿佛回到了淹没在水底下的老家瑞滩。一样的农作,一样的田地,一样的山水,一样的语言,一样的邻居。
阙氏家族也跟我们祖宗一样,在清朝康乾期间,从福建汀州上杭迁徙而来,上代有经商的、有务农的、有打铁的。打铁的比较发财,就造了好房子。砖木结构的房子,虽谈不上宫殿那样奢华,却也雕梁画栋,精雕细琢,规模宏大,结构巧妙。大院内前后三栋,左右五栋,全部相连,摆成矩阵式结构,形成“九厅十八井”的格局。房屋内走廊、弄堂有规则地排列,纵横交错,像室内的街区。这种建筑既有徽派建筑雕刻精巧细腻的特色,又有福建汀州围屋大气方整的特色。与福建永定土楼的区别在于,土楼是圆形的,而石仓民居是方形的。可以看出汀州人聚族而居的风俗和氛围,显示出阙家人丁兴旺、家业发达的排场和气象,体现了汀州人顽强的生存发展能力,以及耕读传家的传统和遗风。
这样的建筑在石仓有40多幢,底蕴丰厚,气势恢宏。当地政府正在设法维护这些老建筑,也在兴建一些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氛围已日渐浓厚起来了。
石仓源,我老爸说,云和人这边称它为沙坑。从田埔经桃子坑、苦楮树下,翻过方山岭及鸡公骑坳,十来里路就到了!怪不得乡音、乡情、乡俗是那样的熟悉。
我们一幢一幢老房子,正看得兴趣盎然,而我儿子和外甥女几个小鬼走了几幢就没兴趣了。他们说,与其回味历史,不如展望未来!
是啊!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感受,令我们流连忘返的是,童年的身影,儿时的环境。让老爸老妈们割舍不下的是遥远的乡音、邻居、农具和大宅院的瓦房。也许,这就是望不断的乡愁!
今年的散文15:我的年-许培良
文/许培良
今年是农历小进年,所以感觉过年的脚步比往年快了一点。农历腊月29便相当于往年的大年30。
虽然,我已届知天命之年,考虑到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对过年还是葆有一片隐约的激情。
腊月29日黎明时分,在暖炕上尚处于朦胧状态的我,偶尔听到周遭响起鞭炮声,便披衣而起。催着妻子说,起床吧,还要接年呢!
妻子并没怎么梳妆,就陪我一起进入厨房。她将昨晚精心打理的东北大米,注入高压锅内,然后拧开电开关,接下来,就听到高压锅的“嘶嘶”声,像一首天籁般的音乐。
我是妻子的助手,在厨房里捣弄着菜板、生肉和佐料等,每年接年,我都希望能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毕竟这将预示着新生活的到来,无论日子过得贫穷与富有,这是我惯常的想法。
饭菜做熟了,独自到院外放了鞭炮,再回到内室唤醒儿女们,一起吃罢早餐。母亲因为患有脑血栓,需要我们将饭菜端到床前用餐。母亲咂着嘴说,今年的接年饭要比往年有味道。
腊月29上午,就要筹划年夜饭菜问题,因为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大餐。妻子和女儿在厨房内,“砰砰啪啪”地剁菜,做馅子,包包子,包饺子,程序一步步地进行。
我和儿子则准备贴对联事宜。据我们当地农村习俗,闲置下来的老屋也要贴对联,老屋里也要有新年的气象,或许这是处于一种对故居的怀想与尊重。
忙活着,忙活着,就临近中午时分。回到新居,厨房里已经散发出浓郁的包子香气。一打开锅盖,呀,那码放齐整的包子,昭示着来年生活的如意吉祥。
腊月29下午3时许,我和儿子带上纸钱香烛鞭炮和酒菜类等供品,与本家族男成员一起去坟地举行祭奠活动——上坟,这是我们当地农村不变的风俗:先是摆放供品烧纸烧香,其次是放鞭炮浇酒磕头,最后是低首回望行注目礼。返回的路上,有时还能听到长辈们讲故人过去的事情。
回家后,我洗罢手,在家影(硬纸做的,上面写有亡故先人的名字)前,摆供品,上香,烧纸,浇酒,磕头。于是,居室内就弥漫着一种过年的氛围。
往日,过年最大的盛景在于年夜饭,其实,也就是吃一顿香喷喷的饺子。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几乎每位家庭主妇都是倾其所有地将年夜饭做到极致,于是,年夜饭就显得极为庄重和神圣。
现在,年夜饭内容丰富了,先是大吃大喝,再次是吃年夜饺子。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吃喝已不再是问题,人们却不断讲究吃喝的品位。
夜幕降临,年夜饭开始了。今年与往年不同,我们吃的是火锅,由儿女们操作。现在青年人接触面广,思想先进,吃饭做菜也都很潮流,我们做父母自愧弗如。
享受着现代的物质文明,心中却怀想着往日的年景。记得,小时候过年,我为了能吃上3顿白面,差点挨了母亲的巴掌。那日子就是穷啊,现在说起来,母亲还一直心酸得很。
吃饱喝足后,同事朋友亲人之间,手机短信拜年就到了高潮,我赶紧处理了一番。和家人一起看完新闻联播,又看了会儿春晚,就独自躲进书房。我有一种爱好就是喜欢看点书,平时由于时间紧,许多想看的好书没能饱览,年夜也是读书的好时机。《漂泊者萧红》让我读得好心酸,萧红,是中国少有的悲情才女!
迷迷糊糊,就临近夜里12点。大厅内电视机还在呜呜作响,书房内独有一番春光。妻子嘱咐我,好烧锅了,准备煮饺子,迎接新岁。我放下心爱的书,来配合妻子。
放了鞭炮,吃罢年夜饺子,已是丙申猴年时分,或许这就叫做“一夜连双岁”。我们关闭电视,和衣而眠。
因为母亲是我们家族年龄最大的长辈,所以初1早晨,本家族来拜年的络绎不绝,妻子在家应酬,我和儿子则到同家族长辈们处走走,拜拜年。整个上午几乎就这样泡进去了。
中午时分,室外起风了,呼啸着,尘埃飞扬。在儿女的敦促下,我独自饮了几盅,因为过年了,适当小饮也是情理之事。之后,我感觉身心比较疲乏,就躺到了床上,进入休憩状态,但耳旁却一直传来风的吼叫声。
妻子也因为劳碌过甚,躺倒炕上睡去了,直睡到黄昏来临。她一觉醒来,发问:“呀,天明了?”我说:“是天黑了,夜来了!”对话就这样简单。母亲笑我们睡得不知天昏地暗,嘿嘿,没事的日子,吃点东西,接着睡去!
睡去又醒来,看看网络,敲敲键盘,已是掌灯时分。考虑到日后还要串串亲、送子女上学上班、自己也要开始新生活,其实,年在我心中,就这样已经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