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寒冬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寒冬的散文1:冬至温情
文/魏益君
冬至,一个寒冬里的节气,一个给我温情,给我甜蜜,引我遐思的节气。啊,冬至,我儿时的美好欢愉哟!
记忆里,每到冬至节气,北方的农村便进入天寒地冻的季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开始懒散下来。那时乡下的文化生活贫乏,除了每天听小广播,就是隔很长时间看场电影,自娱自乐便成了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们热衷的事。冬至是“交九”的第一天,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我们几个小伙伴总是找一堵向阳的墙,靠着墙面玩“挤油”游戏,边做口中边唱着儿歌:“挤挤油,挤出汗,身上像穿火龙丹”。在那寒冷的冬天里,我们玩的畅快淋漓,真的挤出了一身汗,一轮被冻得发抖的太阳好像也被我们挤暖了,将温柔的暖意洒向人间。
河里的水开始结了厚厚的冰,已经能承受人的体重,冰上游戏更是我们的最爱。手中执一个鞭儿,在冰面上抽打着彩色的陀螺,旋转出多彩的弧线。正惬意玩耍间,岸上传来母亲长长的喊声,那是母亲在喊我们回家吃“冬至饺”。
冬至这天吃饺子是家乡的风俗,那时农村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肉馅的饺子只有很少的人家才能吃到,一般人家就只能吃上素菜馅的饺子。我家那时穷,虽然吃不上肉馅饺子,但母亲总能调制出美味可口的饺子馅来。包饺子的面也是两块面,一块是白面,一块是掺了高粱和大豆的杂面,白面是给爷爷奶奶和最小的弟弟妹妹吃的,父母、姐姐和我吃杂面水饺。
下饺子前,我要到生产队的牛棚里去喊喂牲口的爷爷回家吃饭。爷爷那天也特忙,他给棚圈里的牛、驴子在饲料里掺杂了豆饼,那些牲口吃起来就特带劲。爷爷总说,冬至把牲口喂好了,开春犁地才拉的快。是啊,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人们已开始算计下一个季节的农事了。
我和爷爷回到家,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出锅了,虽然是两种水饺,但吃的却很香甜,很融洽。爷爷奶奶时不时就把自己碗里的白面水饺夹给我几个,父母就说:“爷爷奶奶年岁大了,你吃好东西的时候还长着呢,还回去吧。”爷爷奶奶就装着很生气的样子,我也就只好吃了几个,老人高兴,全家高兴。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吃过“冬至饺”,人们就开始熬冬了。冬至已至,新春不远,前方的春天在牵引着人们的目光,诱惑着农家对来年的新的希望和祈盼。
而今,每到冬至节气,我总是要回趟乡下,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冬至的感觉,也才能找回儿时那些逝去的美好……
关于寒冬的散文2:寒冬与雪
文/郭改侠
有一天,不戴手套骑电动车,手指头疼了。又有一天,早上用自来水洗脸,冰手了。接着,开窗户时,被一股涌入的风冲得咳嗽了两声。又过几日,拉窗帘时,碰到了玻璃,冰凉竟顺着手背的筋脉往胳臂上爬了。有人晒出了自己的窘态:又到了起床靠毅力、洗澡靠勇气的季节了。
马路上的行人,捂得越来越严实了。且不说怕冻皴了脸损了形象,帽子、围巾、口罩都武装上的妹子们,就连撑了好些年的大叔帅哥们,也不再为了硬汉的虚名任由刀子似的西北风在脸上割刮了,纷纷戴上了帽子、头盔、口罩,变精了。
早晨,牛肉汤、羊肉汤、豆腐汤馆的生意越来越好了!人们端着大碗,端一小盘饼丝或指头间夹块烧饼,碗放上桌,一大勺辣椒,几勺姜末,吃喝得那是涕泪交流。几分钟工夫,那辣椒,那姜,那冒着的白烟,随着热汤都被灌到了肚子里。谁都不客气,谁都不在意吃相,傻子才假正经呢!大家都尽力吃着喝着,硬是把那一方天空吃得雾气腾腾,馆子都成了一个个蒸笼。
傍晚下班时,楼栋口往日列坐于两侧石条上的大妈大爷不见了,进了楼栋,听到步梯间传来熟悉的打牌声和笑闹声。
树木都摘掉了首饰,一袭素颜挺立于空中,把五彩斑斓都打包交于了秋风。大概冬喜欢骨感素颜的美人,为了冬,树木抛却了所有的繁琐,把真实质朴和坚韧一并捧给了冬。
人和树木都在寒冷里坚守着,等冬的一个承诺。
不言而喻、不约而同、不谋而合,都在等冬掏出那张底牌——雪。没有雪的冬,谁待见呢?所有的冷都来了,雪有什么理由不下?人们明里暗里说着雪,唱着雪,画着雪……已经有几个雪球在心里滚动了。急躁的西北风东奔西跑,鼓动所有的树木摇旗呐喊,都在逼冬下雪。
天空阴沉,把八方的冷气调来,憋足了劲,要做一场雪事。风不刮了,水不流了,鸟不叫了……万物都在等待一场庄严的大幕拉开。
大家都凝神屏气,注视着空中,静听雪来的脚步声。心里,早已下得纷纷扬扬,铺展开了万顷雪野。
雪,总算是来了,人们的心也跟着着了地,脱了褴褛旧衣的树木,也被雕琢成奇迹。冬,终于有了立足的资本。
关于寒冬的散文3:又是细雨敲窗棂,寒冬渐行渐近
文/谈笑在指尖
又是寒风吹雨,呼呼叫个不停,又是细雨敲打窗棂,淅淅沥沥,一转眼,不知不觉中就这样迎来了冬季。季节的轮转,又将人生向前推进了一岁,草木也走入一秋的感叹时。冬雨在细细地下着,如烟如雾,飘落在脸上,让人隐隐感到有一丝丝的冷意,但是却没留下什么痕迹。当一阵风吹来,让人顿觉有些的冰凉,有些的冷峻,这寒冷,不只是冬雨,更多的是小雪节气过后冬的天气。
安静地坐在窗前,听风听雨,听思念落心台的声音,心中不时地翻卷着一阵阵的思绪。在静寂的冬日里,轻捻一抹时光的浅念,听着雨拨弦,听着风低吟,听着窗台上的海棠花叙述绽放的故事。这冬雨,下得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好像是在弹奏一首舒缓悠扬的乐曲,寂静的时空里,它在静静地弹,轻轻地唱着,给寂寞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欢乐。听着这淅淅沥沥的落雨,觉得它更像是一首心曲在人的心中悠悠地唱吟,每个音符里都契合了心弦的音律,吟咏成了一幅素简的碧水天云,我的灵魂也被融入到了这细细的冬雨中,尽情地净化着淡淡的心境,接受着这寒冷冬雨的慰抚和洗涤。
冬日里的那一枚落叶,在细雨中旋转着跳完了最后的一段舞曲;一只鸟儿在细雨中凝望着远方,认真思考着何时归去;一曲长调撑起了一往情深的回眸在久久的凝望,一声长长的叹息深藏着源远流长的期许。有许多想说的话在这细细的雨丝里缠绵,有许多想做的事尽在默默无言中期盼。总在感叹,时间过的太快,不知不觉中就把一个光亮的少年,推到了风烛残年的老人面前,在时光流逝中,人真的太无能为力了,回想那些远去的时光,心中真是觉得有些美好又有些苍凉。
人生路上经历的风雨一场又一场,季节的拐角深处深藏着难以抹去的忧伤。那曾经走过的,拥有的,失落的,仿佛依稀还有着回响,还踅着余韵,还轻踏着我的心房。岁月逐渐让人懂得了,坚守道德,坚守原则,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滚滚红尘,物欲横流,身处数不胜数的令人目炫神迷的诱惑,需冷静自持,淡然面对,不随俗而沉浮,不遇事而躁动不安。
一岁年龄一岁人,一岁年龄一岁心,时光,打磨成了一颗成熟的心,岁月,让人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也越来越深。光阴可以消磨人的风华,却能带给人成熟的魅力;风尘能够暗淡人的容颜,同时也能将一份智慧与淡定浸润到人的心灵。一半在风中,一半在雨里,一半在记忆里生香,一半在记忆外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声响。远去的是人生里的风景,再美的最后也只是一弯印迹,但它却始终镌刻在人的心底里,因为那是青春最美的剪影。
执一纸季节的契约,袭一幕冬季里的雨帘,撑起一把伞在细细的雨里慢慢地走行,任细细的雨丝将衣裳打湿,让一颗心裸露在冬的微风里轻轻的吹,让蒙尘的心也在细细的雨里轻轻的刷洗,让它渐渐地变得玲珑通透,渐渐变得明亮晶莹。我们都在人生的路上慢慢地走行,一路的坎坎坷坷,一路的风雨兼行。如今,深冬的气息已渐行渐近,在这凉薄的世间里,需冷暖自知,把握好自己,注意添衣。余下的大半日子里,对你对我都轻轻说一声:我们各自都要注意保重珍惜。
关于寒冬的散文4:寒冬里的腊味
文/蔡淼
俗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腊月间,整个村庄开始热闹起来,到处都飘散着腊味。
腊月间在农村有一件大事就是杀年猪。
临近腊月份村里家家户户轮流去找杀猪匠约定日子开始杀猪。当然了,杀猪是一件大事情,还免不了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辈子看黄历。冬天的早晨,寒霜附于大地之上,天气干冷阳光羞涩。但是七八点的样子就会打破安谧。村上的劳动力就会陆续到某一家开始帮忙杀猪,这是村子里约定俗成了的规矩。不用通知,进入主家堂屋喝上几杯茶水,侃会儿大山。随后大家分工明确,在杀猪匠的指挥下齐心协力一上午的功夫完成一家的任务。主家则招呼村里的婆娘开始做饭俗称杀猪饭。屋里屋外,热闹非凡,东家长李家短地说开来不时加一些荤段子,跟在自家一样。大家帮忙将肉用盐腌制并挂于厨房,用柴火的烟熏制一冬腊肉就形成了。
过去生活条件有限,熏制的腊味除了腊肉腊鱼外,我们往往还会用熏制腊肉的工序熏炕豆腐干。将自家种的黄豆推成豆腐,晾干之后置于酿熏的腊肉旁,到了年三十的前几天再取下来,色泽亮丽,油光锃亮,风味独特。
为了迎接春节,母亲会使出浑身解数,制作各种美味佳肴。腌制泡菜,制作豆腐乳,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母亲便像是一位武林高手一般使出各种招数,炒的、炖的、蒸的、煮的、熬的、卤的,可谓是应有尽有。那些蘸满了乡土气息的腊味在餐桌上不仅能养胃更能养心。记忆里过年母亲首先放大的招就是煮猪蹄子,将猪蹄子放在炭火上烧得黑黑的,然后再将烧黑的蹄子用刮刀一刮,整个猪蹄瞬间变得晶莹透亮,金光闪闪。然后洗净剁成大块头,烧沸水放入葱姜蒜,花椒,再将猪蹄放入,十分钟后转文火放入白萝卜熬一小时便可出锅。大年三十晚上喝着母亲做的猪蹄萝卜汤备感幸福。
除了猪蹄汤,蒜苔炒腊肉,豆干炒土豆片,辣子炒豆芽,再配上母亲制作的豆腐乳和豆瓣酱别提有多美味了。寒冷的冬天,整个村庄的冷空气都被浓浓的腊味所包围。这种味道只有在腊月间才会如此强烈而又温暖。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说的大概就是我们山间的腊味吧!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腊味,更是一种亲情的味道,一种温暖的味道。
关于寒冬的散文5:古人如何度寒冬
文/吴婷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可见古代冬天有多漫长。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更看出古时冬天何其寒冷。如此漫长寒冷的冬天,古人是如何度过的?有哪些御寒取暖的方法呢?
原始社会初期,我们祖先就开始以火取暖。后来,为了能随意挪动火堆,把火放到烧制的陶器里,这个陶器叫炉或灶。《拾遗记》中记载:“及夜,燃石以继日光……昔炎帝始变生食,用此火也。”可见我国在上古时期便发现了煤炭,并用其生火取暖做饭。
秦汉时期,主要依靠“壁炉”和“火墙”取暖。火墙是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用以取暖。东汉《西京赋》有载“朝堂承东,温调延北”,就说到了“温室”。
汉代便有了温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内有防寒保温的设备。《西京杂记》载:温室殿的墙壁用花椒和泥土涂的,壁面披挂锦绣,设有屏风与鸿羽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汉代另有宫殿名为椒房殿,原来花椒也能取暖。《汉宫仪》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这种以椒涂室的取暖方法,一直被后人效仿。晚唐诗人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中“椒缀新香和壁泥”与宋代王珪《宫词》中“香壁红泥透蜀椒”等都提到了“椒泥”涂墙取暖。
古人取暖大都使用木炭,平常百姓家就有火盆、熏炉、手炉、足炉等。火盆是铜或铁制成的。熏炉就是外面加上一个笼罩,下部为盆,上部为罩,贵族家中一般使用铜质的,民间多用陶土和铁质的。手炉是方便手握的小火炉,内置炭火,炉外加罩,形状多样。足炉比手炉大,是用锡或铜制成,民间称“汤婆子”,装上热水,可以放到被窝里焐脚,与现代的热水袋雷同。宋代黄庭坚诗云“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这种暖具。
到了唐代,经济繁荣,皇宫用炭比百姓要讲究得多。《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西凉国进炭百条,各长尺余。其炭青色,坚硬如铁,名曰瑞炭。烧于炉中,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也。”皇宫取暖用的是西凉国进贡的“进口瑞炭”。唐玄宗的宰相杨国忠家取暖时,用蜂蜜将炭屑捏成双凤形,烧时再用白檀木铺在炉底,这样余灰不会杂染。
关于寒冬的散文6:春天的舞步
文/远鹰
寒冬留恋的离我们远去,新春迈着舞步向我们走来。当你走在公园俯身看草坪上的小草逐渐披上绿装,枝头的花骨朵似腼腆的新娘。沉浸在白雪世界中的你可知春天早已唱响了序曲?
是的,兔年的春天已跳起了优美的舞姿,引领着万物从沉睡中苏醒。光秃秃的树丫发出新芽,冬眠的动物们也逐渐从温暖的窝中爬出户外,享受着新春的气息,感受着季节的变换。人们也抱着各自的梦想外出挣钱或在广袤的田野上播下希望的种子……
春天是位舞者,你看柔柔的春风是她的节拍,从早到晚不知疲倦的打着拍子,小树耐不住寂寞随着这节拍摇摆着腰肢,小草儿更是来劲,晃动着他的脖子,仿佛一点都不觉得累。春风虽略带凉意,但她催人奋起。一年之计在于春,凉风提示人们把握新春的宝贵时光,抢抓时机、奋发图强。
春雨便是音乐,轻轻拍打万物,奏响新春的乐曲。音乐便是甘露,从叶片顺藤而下、滋润全身。让小草忘记寒冬的伤痛,享受着春天赐予的爱恋,他抖抖身子加速了成长的步伐。河水听着音乐欢快的奔腾入海、花骨朵听到音乐便探出粉红的脸蛋,吮吸着大自然的甘霖。一切是那么的甜蜜于温馨。
春天是位舞者,然而我们的心灵却远没春天这样恬静开心,有些人急功近利、有些人尔虞我诈、有的人披金戴银、然有些却衣食无着、疾病缠身…春天是美丽的也是充满希望的,但愿普天下的人都能感受到春的节拍和美丽,心存感恩,踏实做人,让这个社会永远奏响春的乐曲、希望的乐曲!
关于寒冬的散文7:远去的寒冬
文/中州青峰
今年的冬比往年冷,似乎已成定局。11月末,中原的人们还穿着毛衣,那天色说变就变,突兀间洒落一场大雪。下午开始阴了,拦不住,越发地沉了,夜幕中好像缀藏着雪花,风没有费很大的劲,在一角抖了抖,厚厚的布幔就兜不住了,由絮絮粒粒到羽绒一般,漫天飘舞起来……
要是雨,便始终喧哗着,直到停了,还要借势滴答一阵。雪不,等人关了门窗,疑无声息,其实它根本没有罢手,雪早已把大千世界当成了自己的舞台,直将天地妆扮一色,才飘然而去。清晨出来,抬眼就看见半尺多的积雪,平房的屋檐最是好看,像是一夜间加厚了,齐刷刷地高出一截。冬阳怯怯地照着,雪竟也亮晶晶地。
树叶未落,雪就赶来了,虽是千树万树,梨花大开,但也着实吃了亏。要是树杈托一层厚雪,倒也无妨,只是这树叶还绿着,满着,初雪虽轻,那也经不住累加,层层叠叠……杨树,碗口来粗,生生从颈处折了;椿树,长长的叶条坠断了枝干。想来,这些树质脆些,那柳、那竹,还好。即如此,依然觉得没有早年寒冬的生冷。
俗话说,这是给懒人捎信的,怕你没准备好过冬的棉衣,我就曾经被那隆冬酷寒冻死过。
听老人讲过,我出生那年的冬天冷得很,护城河水冻成了实的,为了走近路,有人推着重车便从河上穿过。还有,原来比较潮湿的地块,冬月里竟被冻裂了。我就在这样寒冷的时节降临了人世,据说,我生下来不久,便没了气息,母亲以为我冻死了。好在祖母不甘心,马上要人在她的卧房里升起炭火,将我暖在她的腋窝下……想来,我不是真的夭折,抑或是屋里生了火,门窗又捂了严实,是否有些缺氧?反正到了半夜,祖母听见我嘤嘤有声,大喜过望……也许是这番历练,我小时候却是不怕冷的,堆雪人、打雪仗、敲一截倒挂的冰凌,咯嘣咯嘣便吃了下去。
儿时,冬天有冬天的玩法,最好是去城湖,在冰上掷瓦片要比水上好玩得多,用力投去,嗖嗖地飞出好远好远;轻巧的身子滑冰,惬意得很;抖抖胆,跟大一茬的伙伴向远里探去,碰巧能逮到被冰冻住了双腿的水鸟。但我最心仪的是湖心岛,南湖的水面广袤,有好多时候岛周围都不结冰,所剩无几的芦苇像是不忍离去,苍白地摇着头。这一围陆地,几许泥土,是野鸟的殿堂,白的天鹅、花的大雁、灰的野鸭……,在这里筑巢、落脚、那窝里有干草、棉絮、还有羽毛,它们向外看看,环一泓绿水。我只是远远地眺望,但那大雁的肥硕、天鹅的优雅至今还留在我的心里。
后来我才知道,这小岛还承载这一个美丽的故事。 唐朝时一个青年男子叫韦固,一日路经宋州(今商丘),晚上见一个老人背锦囊、依桂树看书,且锦囊红光四射,遂上前问道:“囊中何物?”老人说:“红线也。”“您居何处?”“湖中岛上。”言语间,老人抽出一根红线,当空晃闪,一道红光绕韦固左脚一周,随又北向飞去。老人说:“此线系夫妻之足,虽仇深四海,贫贱天壤,地隔异域,此线系了,必定和好,终不可违也。”韦固忙问自己所配何人,老人回答:“店北盲妪之女也”。言毕,化青烟而散。韦固寻去,却见一黄瘦女童,后差人将那母女赶走,下人曾拔剑刺伤了女孩眉心……
十几年后,韦固成了一位将军,刺使王泰以女香娘许之。洞房夜,却见新娘子眉心贴一朵金钿花,细询问,方知香娘是宋州老妪之女,刺史乃其叔父。韦固坦言相告,夫妻更加恩爱,一直白头偕老。月老所指之岛,即南湖水中小岛,旧时常围盈盈之水,仅高出水面几许,美得让人心颤。当今,水少了,岛也显得高了,只是再也难觅那些水鸟的身影了。
后来世道乱了几年,全家下放农村。去时积雪掩道,等夜色袭来,才借了房子、寻了两梱柴禾,火燃亮了空屋子,失去家的感觉真冷。
中原城乡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抬头看柳——春打六九头。”那时,即使最冷的三九天,生产队安排活路是没有闲冬的,记忆最深是挖台田,能掀起磨盘大的冻土。其实,这台田也不是处处合适,人家是水渍地、盐碱地,挖了沟,退水;好土翻上来,改良。我们这里是青沙地、两和土,不易折腾。下了工,身子乏得不行,躺在牛屋铡好的草堆上,烤着暖融融的劈柴火,好像世间去了冬日,没有寒冷了。张扬着那烤红的脸出来,与冷风碰上几个回合,便知那怪兽没有走远,门外蹲着、等着、要吃人了。
……
前几天出门,见那乡村细径上驶过面包车、摩托车,知渐变不已。又有三、五农妇结伴步行,穿着厚厚的棉衣,中有一人着红袄,真的,还顶一方绿围巾。我忽然觉得与她们的背影很熟悉,细看她们说笑前行。
现在,那要吃人般的寒冬似乎远离了中原,那天,据说要上演千年不遇的“日环食”奇观,同样的天象,下一次要等到三零几几年,距今往后一千余年,我们都熬不到那一刻了。那就抬头看看吧,从理论上讲,月亮已经遮蔽了太阳,但因为是环食,阳光依然。所以,大家就心安理得地在冬日的暖阳下穿行。
关于寒冬的散文8:淡淡幽兰
文/山涧幽兰
清风衣袂飘飘从寒冬的肩上飞来,它轻灵飘逸的漫过白云、穿过大山,划过小河,携拥一生的心愿,一路微喜,浅笑嫣然,悠哉自由的落进春季的心房。不惹百花,不沾闲情,只需一颗纯净之心寄深情于幽香里,一声幽兰,几世倾情。万行千山寻芳踪,痴心不语可见天,遥望山中草色青,不觉蝶舞寻香来。
兰花,又名芝兰、香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十大名花之一,它以叶秀花香著称,世界上大约有兰花三四万种。分布在世界上不同的生态环境里,从沼泽地到不毛的悬崖峭壁和山涧河渠,从热带雨林到阳光直射的草原。外国的兰花多为浮生兰,其中有:卡特兰、蝴蝶兰、大花蕙兰、石斛兰、文心兰、兜兰、万代兰等等。我国养兰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兰花为地生兰,常见的兰花有:春兰、蕙兰、建兰、墨兰等等。
"路旁草簇有兰花,不露英姿不显华;待到幽香熏肺腑,始知卉苑隐奇葩。"兰花叶秀,幽香飘远,它的香气浓而不烈,香而不浊,淡淡幽幽,忽悠忽现,若居住群山之中,时常会有清风徐徐来,幽香洗我凡尘心的际遇。
记得一友给我说过,他家就在山脚下,有一次他与朋友徒步爬山,当清风拂面,有一种淡而幽香的气味慢慢地掠过他们的嗅觉,那一刻他们觉得身心清爽,精神焕发。他们顺着芳香寻去,果然在峭壁处有几株碧翠幽兰,观之叶秀挺劲,疏落有致,交相辉映,几朵小兰花屹立在叶中,五瓣儿开,色如牛乳,湿润娇嫩,含笑带羞,嗅之,有淡淡的幽香,不浓不烈,沁人心脾,甚是好闻。
山野是树木植物各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兰花也是居住于此,它一日一月一年与寂寞为伴,与凄苦为友,吸收日光,吻尽月华,不择居地,不择环境,藏隐杂草中,自然生长,落到那里都可为家。高山有它们的身影,险峰峭壁是它们的家,潮湿阴暗的河渠处都有它的同胞。人们如何也不会相信这一株株娇小秀气淡雅的青兰竟会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它是如此俊秀飘逸,幽香四溢,典雅灵秀的洁尘之花却自愿隐埋在山谷之中,不与百花争锋,即便如此,人们还是知道了它,寻兰花,不怕辛苦,不远千里,只为寻得一缕兰香。
山涧是两座山中的清澈甘甜、泊泊不息的溪泉。兰生山涧,长期受溪泉沐浴滋养,涧边的幽兰更加秀气坚韧,它没有闹市中人们培养的兰花肥壮娇气,也无深谷幽兰的孤高自傲、不近人情。它只是长在清澈泉边的一株幽兰。幽兰常年居山中,鸟来不惊,雨来淡然,烈日暴晒,不改其色。它简单平常,不羡山高,不嫉花美,它就是一株山涧幽兰。青山拥幽兰,风来幽淡淡,幽兰以地为床,天为被,含笑送岁月给的风霜,翘首迎接美丽的年华,虽独自居山中却比平常幽兰更加野逸秀劲,花型秀美清雅,花香幽淡,以幽香盖压群芳,飘香万里。
"手培兰蕊两三栽,如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兰居室内,馥郁幽香。生活在喧闹的城市中,买一两盆兰花放置于书房,让兰花亲近诗书,与笔墨为友。听说很多名贵花草会选择环境土壤生长。兰花不是如此,它不论环境,不择土壤,腐叶枯枝即可作肥,它根扎污处不该本真,依然可以长出青劲秀逸的花朵,亦如池中连,出淤泥而不染。
当晨曦来临时,一人静坐室内,一首音乐,一本书,品读着入心富有感情的文章,一瞟青兰在身边,放下手中书,静观,它细叶,修长,秀挺,多而不乱,叶姿雄伟,刚柔相济的叶丛、端庄素雅的风韵,花形典雅漂亮,淡幽怡人,真是兰居我室,浸香心扉。
文人识兰爱兰。孔子识兰,称兰花为香祖,视为王者之香。他在流放别国途中无意间看到一株兰花,孔子曰:"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的琴曲《猗兰操》更是把兰花的风姿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孔子爱兰爱其品质与幽香,曾对曾子日:"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日:"何谓也?"子日:"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识其地,视其草木。故日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识兰痴兰者莫过于屈原。屈原在《离骚》、《九歌》等诗篇中写道:"余滋兰九畹,树蕙百亩兮。浴兰汤兮沐芳,纫秋兰以为佩"."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屈原爱兰爱得痴情爱执着,身上佩物只佩幽兰。他爱兰爱的是兰花全部,无论花草叶根茎,都会令执着痴迷的爱下去,兰遇屈原知心,屈原遇兰幸事。
君子爱兰,兰如君子。不求名利仕途,只追心胸坦荡,邓板桥朱德便是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君子。邓板桥清代文人书画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他文学功底深厚,素以诗、书、画三绝之誉,邓板桥爱兰,他一生养兰写兰画兰,画兰、写兰诗文无数。喜欢把兰花移植到山野之中自然生长,他说兰本是山野之花,只有在山野才长出飘逸秀挺的兰花姿态。邓板桥的《竹兰图》以兰竹为图,竹子多而不乱,少而不疏,兰花野逸苍劲,以重墨草书之笔。画尽兰花烂漫天性。他的诗;"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还有;"知君本是素心人,画得幽兰为写真;他日江南投老去,竹篱茅舍是芳邻,."两诗一画分别写出兰的姿态品质心境、画出兰自然随意的生长以此寓意出邓板桥的高洁,淡泊、正直的品格。
朱德元帅是一生爱兰,视兰花为国宝。他养兰,咏兰,留下诸多诗文名篇,如"东方解冻发新芽,芳蕊迎春见物华;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他说,兰花孤傲倔强,有自己的个性,养育时要顺着它。不然,轻则不开花,重则枯黄死。元帅对井冈山的兰花甚是喜爱,解放后重游此地,他亲自去崖岭拜访兰花,在深山处采摘一株幽兰,他爱不释手,视为珍宝,他喜兰叶秀逸,兰香淡幽和兰花不因无人不赏而芳的君子之风。
,兰是一种香草,以它高尚、正直,高洁的品质深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风流雅士常以兰花来标榜自己内有傲骨、高风亮节的品格。宋代赵孟坚的《春兰图》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画兰图,图中有两株前后错落有致的兰花,他构思巧妙,用简洁流畅的笔墨,画出飘逸的,舒错有致的兰花叶子,画兰者都知叶子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幅画作,赵孟坚的兰花叶子细长而坚挺,叶为稍有弯头,线条变化多端,错落有致,以浓墨点染花色,虽是水墨画无需一点花哨颜色,却呈现出清雅秀气。
郑思肖爱兰,他的《墨兰图》寥寥几片兰叶,两朵兰花,花开正芳,饱满简练,整幅画作构图简洁,笔墨稳健流畅,刚劲而又不失婉转,叶不相交,野逸舒展,他借笔写意书抒发心中的理想,以兰姿的坚韧不屈和高洁品质来比喻自己的高尚情操
如兰女子,素心淡然。亦如兰花中的珍品素心兰,淡雅、素净、安宁。又如青花瓷般,薄薄的胚釉,透着灵气,这种优雅明净的气质来自骨子里。如兰女子拥有一颗素心,她常以纯净之心眼眸看什么都是美好。生活在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都戴着有色(势力名利金钱)眼睛去看事物和人。最普遍的是女孩子选男友,不问才学,不看相貌,不论人品,只看家底丰厚与否,钱车房可齐全,对于这种择偶观我感到无言,只想问一句:"如此择偶,把爱情置于何地?
甚是喜欢素心女子,她视金钱如粪土,在金钱面前可以大胆的说,我有我的颜色,不需要你的金钱来装饰我的容颜。在名利面前,她可以淡然一笑道名利与我无关。势力如山压迫时,她可以以死相拒,可以用性命来抗争身边的不公平。如兰女子,净心浅浅,一颗宁静之心、淡泊之心,她虽不是女子中的最好女子,她却有自己的性格和主见。如兰的女子多数不谙世故,简单安静,远离世俗。她在她的世界里生活,恰如云端一样,活在自己的云山雾里,无争无扰,平淡到老。
古有蕙质兰心,兰若为人定是一位才子,纳兰容若便是一位。他才华横溢,恨世嫉俗,身为权贵家庭,却向往无争的平常生活,最终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多少惋惜!
我不是兰,也不如兰,偏偏喜欢慧质如兰的才女,可笑吧!古有女子无才便是德,汉朝班婕妤便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少有才学。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谱,她和成帝结为夫妻,夫唱妇随,好不幸福!后因赵飞燕得宠,她不得已远离成帝甘愿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终老。试问若是女子无才?怎么与夫君写诗论词,同甘苦,共进退,有才的女子必是有勇有谋,敢作敢当,巾帼不让须眉,蕙质可兰心,馨香满天下。
兰如诗。诗人以文字绘兰、以情感思兰。文人墨客因兰花来赋诗写词不计其数。兰(宋·苏轼)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写兰花在山谷幽芳的景致,以此表达兰花本是高雅之花,却愿意独自深居山中幽幽自芳的静洁品质。
咏兰诗(张学良)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这首兰花诗把兰花的形态品质及性情一一描之,仿佛看到了兰花怎么经历一年四季的沧桑岁月,以此来歌颂兰花在不同的季节与环境里都是君子之风范,也证明少帅经历南征百战后的淡泊名利的心态。
人生难得一知己,很多人把结交的知心朋友称为兰友。亦如伯牙和种子期一样,相逢恨晚之心在,你若离去,从此弃琴我不弹,这样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人们在生活里遇到的人往往是泛泛之交甚多,知心者寥寥无几,甚至没有。有人说千金难买知心人,对呀!知心的人是相互彼此了解信任,你一个眼神他懂,我一个手势,他知其意,若做不到如此,最多算是朋友。
自古至今谁不渴望一知己?不管在人生任何阶段,有一知心者在身边,不论金钱,不在乎外貌,不及年龄,交心足矣!知心人如兰花遇到梅花,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名字和习惯,却有同样的品质和真心。兰懂梅在寒冬之苦,知梅有清骨,不屈不饶的精神。梅知兰居空谷的寂寞,懂兰远离尘世的孤傲品质。这便是知己可遇不可求的机遇。
喜欢音乐,常把自己沉浸于音乐之中,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听各种优美动听的音乐。兰花的音乐很多,听来听去,感觉《空谷佳人》《和兰花在一起》尤其好听。空谷佳人以飘渺空灵的女声吟唱为音乐灵魂,音乐开头以鸟鸣,泉水叮咚,远远的听到女子轻灵的吟唱,吟唱伴着琴音悠慢舒缓而来,清雅的乐感。空灵的心境让我们感受到幽兰如佳人,淡幽而清芳,泠泠的弦音若有若无慢慢的把心领到空谷之中,仿佛看到兰资秀雅,兰香幽幽,听一首音乐,进入一个世外桃源。悠哉!
《和兰花在一起》钢琴曲缓缓而至,忽然感到一个人处在一个静雅之地,孤单寂寞时时袭来,抬眼望见远山遍野的兰花,悠闲自得的开放,心里的烦忧被大片的兰花赶走,不管其他,享受眼前,此刻我将心置于兰花之中,只想兰花在一起,一起欣赏美景,享受自然……
幽幽清兰草,闲居峭崖边。不惧风雨袭,淡香伴笑颜。淡淡兰草,幽幽河渠,润我其芳,伴我年华。
关于寒冬的散文9:盛开在寒冬里的花
文/徐群
朋友在朋友圈晒出“枯木逢春”九宫格,后缀一串开心表情。朋友性格内向,一定是这束如火焰般怒放的杜鹃,唤醒了他心中蛰伏已久的对美的渴念。
江南的冬天很冷,春、夏、秋三季姹紫嫣红,冬天则是一片萧瑟。快乐着朋友的快乐,我转发了这组图片。
我家卧室阳台养了近20盆花。其中,10年前乔迁时朋友送的一盆君子兰花龄最长。闲暇,我会调制啤酒水清洁叶片,把原味葵花籽壳拌到花土中以增强透气性;隔半年,将油烟机积存的废油埋进盆里做养料。10年了,这盆君子兰不仅叶片肥厚有光泽,侧生了两棵新植株,且每年春节前后,以及春夏交替之际,两度绽放香花。
米兰,最喜欢的花之一。6年前,我得到这盆米兰,闻着藏在密密的枝叶间,细碎的嫩黄花粒吐纳的淡淡清香,神清气爽。夏末秋初,剪掉一些枝条以减少它的养分消耗;知其喜酸,每隔半月浇一次淡醋水;冬了,用透光塑料薄膜为它搭建御寒花棚;晴天,不忘让它晒日光浴。这不,隆冬了,我家米兰依然飘香。
伸手轻触养了3年,肥嘟嘟、青碧碧的多肉植物碰碰香嫩叶,瞬间,一种清香,顺着指尖涌进鼻腔。记得朋友玲送我碰碰香时笑着交代:哥啊,只要喂饱水、晒足太阳,它一定长得倍儿棒!果真,碰碰香枝繁叶茂,被我多次分盆,点缀朋友的案头。
朋友圈的力量真强大。眨眼工夫,我的转发收到了几十个赞。正为“枯木逢春”不是自己所育而略感遗憾,玲给我留言了:哥,兴安杜鹃是你从花市买的?这种东北野生花儿生长速度缓慢,一年才长10公分。近些年,因为一些人大肆盗采,春天,大兴安岭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海美景将不复存在!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哥,别再买干枝杜鹃了!
美,如果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基础上,就是一种践踏大自然的庸蠢和掠夺!本想删掉这条朋友圈图文,冷静下来,觉得这正是宣传环保的好机会。复制了玲的话贴在留言栏,我要让更多的人看见并知道:爱花,尤其在寒冬遇见春花,亦有道!
关于寒冬的散文10:熊熊炉火暖寒冬
文/王雄
一到冬天,我就会想起曾经的岁月,想起寒冬里那一炉温暖的炉火。
记忆中的故乡,冬天异常寒冷,北风拥着雪花笼罩着村庄,大人们都躲进屋里取暖,只有我们这些孩童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玩耍,冻得手指通红,鼻涕直流。这时,祖母斥骂着把我拽进屋里,一进屋子,就是另一个世界。屋外寒风刺骨,屋里温暖如春,灶头的炉火烧得正旺,祖父把我拉近身边,阵阵暖流迎面扑来,寒冬里的一炉火,热烈欢快,传递着亘古不变的热量,温暖着整个世界。
在严冬,生一炉熊熊的炭火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大事。家乡有句俗语:“有呷冇呷,要堆火铗。”意思是说,不论有没有吃的,首先要有一堆火烤,就算穷得家徒四壁也要生一炉炭火。炉灶是神圣的地方,主宰着一家的饮食,象征着家族的繁衍生息,也传递着良好的家风。寒冬腊月,有乡亲来串门时,必让客人坐在炉火旁烤暖身子,母亲忙着沏茶,端上自家种的花生瓜子,热情招呼着。那个年代,日子虽然清苦,礼数却不能少。大家围炉而坐,说着庄稼收成,谈着家长里短,浓浓的亲情在炉火边漫延。
冬夜漫长,窗外寒风呼啸,屋里炉火熊熊。那时没有电视,一家人烤着炉火,唠着家常,悠闲地梳理着冬夜的时光。母亲在织毛衣,祖母烤着红薯干,祖父盘算着开春之后的耕种,憧憬着来年有一个好收成,而我却围着炉火来回打转,把童年的幸福时光丢进温暖的冬夜。炉火熊熊的冬夜,简单的幸福在慢慢流淌。
清晨,村庄在炊烟袅袅中醒来,炉火在炊烟中升腾。烟火生起来,日子就焕发着蓬勃生机。炊烟是村庄的符号,炉火是农家的希望。日子虽然清苦,只要烧旺了炉火,生活就有了盼头,日子就过得红火。只要炉火不熄,日子就过得悠长。
如今,岁月深处的炉灶早已坼除,现在的冬天,烤火用的是电烤炉,虽然热气腾腾,却找不到往日那份质朴和温暖。若然在故乡的老屋有一炉熊熊的炉火在等我,那么,再冷的冬天也会让我热血沸腾。冬天里那炉温暖的炉火在心底熊熊燃烧,成为记忆中难忘的珍藏。
关于寒冬的散文11:去摘草莓吧
文/苏晓阳
送走寒冬,终于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花香,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在枝头上歌唱,好像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们享受着春光,来到草莓园,只见穹顶形的大棚像长龙似的卧在肥沃的泥土上。进到棚里,手提着篮子,弯着腰,开始摘草莓了。看到一个个红彤彤的鸡心状草莓,立马食欲大动。草莓秧的茎秆又细又长,支撑不住果实,所以草莓都躺在地上,迎光的一面呈深红色,贴在地上的一面则半白半红。
草莓的样子都差不多,颜色也一样,该摘哪个好呢?我问妈妈,妈妈说:“选又大又红的草莓,不要摘没有成熟的或者奇形怪状的。”按照妈妈说的,我弯下腰,拨开叶子,仔细寻找。看着满意,就轻轻摘下,放进篮子里。经过1个小时的奋战,我们共摘了5斤草莓。
回家后,看着满满一篮子草莓,我情不自禁地笑了。笑声中,我品尝到了劳动的快乐与胜利的果实。
草莓,明年我们再见!
关于寒冬的散文12:披一身暖阳过寒冬
文/至少有你
窗外的街灯已经昏暗了许多,天边的夜空,辽远而沉静,还来不及紧紧的梳理过往,秋季就滑去了,冬天来了,一年的时光也即将要去了。
天是开始凉了,手脚的冰凉也提醒着我,要好好的让自己温暖着。那些不敢触摸的心事却一点一点的荡开,顿积长久的泪水,颗颗滚落。就这样倚窗,听风,闻着自然的气息,心底平了,泪也挥洒,情感也就真实了。
随着自己愈长大,看着父母亲脸庞从年轻变憔悴,头发从乌丝变白发,动作从迅捷变缓慢,总有一种感动让我无法安心。突然好留恋家,从未如此强烈。抬头,母亲似乎就在前方一直对我笑,一直笑……如此慈祥,如此苍凉,然后阴霾迅速消散,露出干干净净的明媚的光,大片大片的暖意涌过来……
有时,真的想自己做一片叶子,随风飞舞。不安的时候,迷茫的时候,音乐便成了最好的依托,思绪便有了所依,随着节奏,流淌出来……沉默,习惯了这样的方式来疗伤。累了翻一翻书,倦了眯一眯眼,念了,看一段彼此的文字,哭了,低头把泪轻轻擦去。一切的一切,那么自然,又那么的痛。一直以来,所有的痛,所有的伤,我都自己忍着,自己来扛,即使想说,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我只是在想,这样的痛,还要持续多久?人的一生总是会被许多憾事纠结,一段思想,就那么交给了风,我终于明白那是我永远不能到达的岸,闭上眼睛,周围是那样的静,像黑夜里的沙漠一样静的出奇,静的让我的心跳都想停止。如果可以,我愿意选择不曾相识,如果可以,我愿意不去陷入这爱的沼泽。
我一直想寻找一处能够测算前世今生的卜卦之所,悄悄地探测一下不长不短的生命历程中,我终究会飘向何方。我的虔诚亦不足以抵消我对未知的恐惧之情,在追寻一粒尘埃的命运面前,我怯步了。怯步的理由,也仅仅是,我不过一粒不起眼的尘埃,命运于我,早成定数,无论落于何处,我都逃不过一粒尘埃的下场,所以,我认命。
法国畅销书的作者德莱姆说:“多少时间是浪费的?没有。多少时间是确定的?零。如何破壳而出?脆弱。”逃不开,又靠不近。伪装的笑容下,是凄楚的悲鸣。那些泪流满面的瞬间和感动,就要我在寂静中黯然老去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美好的誓言。是的,幸福一辈子,温暖一屋子,或许是每个女人的心中永远的梦吧。我不会再奢望什么,就一个人静静地躲在角落里,欣赏着别人的幸福,就让夜的黑与我相伴,我不想让一些不相干的事,将我的思想束缚。笑,就灿烂的笑;哭,就痛快的哭。倘若我总这样封闭自己,伪装着生活,我会多么痛苦。
立冬了,这个季节里有一个真实的自己,坐在这里怀想。不管生命的阳光所填充的日子有多少笑声,被挤占的空间还有多少黯然,也要合情合理的为自己找一个借口,丰盛而热烈的活着。期待,期待那暖暖的阳光,那么一丝丝风,一定迎面拂来一股温暖入心……披一身暖阳过寒冬!
关于寒冬的散文13:冬天的香樟
文/章中林
寒冬季节,万木萧条,触目所及都是灰色,但幸运的是,我的窗前却有一片绿色——香樟。香樟栽了有二十多年了,枝干粗大,冠盖如云。正所谓“常绿不拘夏秋冬,问风不逊桂花香”,对于香樟,我是喜爱的。
香樟,春天色泽嫩绿,亮人眼目;夏天花香四溢,怡人身心;秋天浓绿如墙,给人清凉;而冬天——我却说不出它的特点来。
叶没有了春夏时的光亮,它变得灰暗,还带着些土色。这样的颜色,看着让人有些心痛——树儿付出一年的时光,最后给自己留下却是苍老。香樟枝也没有了青翠时的水润嫩绿,灰褐色包裹着,没有了一些颜色,哪里还能寻找到它曾经的青春呢?只有那缀满枝头的漆黑的果实在昭示着它曾经从春夏走过。每天匆匆地从它身下走过,对它的果实,我并不在意。只是写累了,和香樟对视时,才醒悟它结了不少果实。即便如此,也从未入过心底。
这样的香樟能给人一些欢喜,更多的却是一种垂垂老矣的寂寞。没有了拔节的热情,没有了蝉鸣的聒噪,也没有了孩子的身影,这样的世界是不是太静了呢?望着那一丛香樟,想着它曾经的美好,心底多少有些遗憾。
这大雪纷飞的日子,怎么会有鸟的叫声?那天下大雪,我坐在家里赶一篇稿子,窗外却飘来许多鸟儿杂乱的叫声——痛快而敞亮,就像阳光掠过水面。我欣喜地拉开窗,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曾经我以为寂寞的香樟却并不寂寞。
香樟树上,一群乌鸫正在快活地翻飞。它们一边清脆地叫着,一边快乐地啄食树上的果实。也许是它们怕香樟太寂寞了,它们或停驻树梢,对着阳光,仰头鸣叫;要么扑扇翅膀,身子悬空叼起果实;要么三五成群相互追逐、嬉闹……树上的雪被它们闹腾得四处飞扬,在阳光下幻化出五色的彩虹。有人说,鸟是树的花朵。这乌鸫不就是冬日香樟的花朵吗?
“鸟——鸟——”突然,传来一声童稚的惊喜叫声。一凝神,原来是一个男子带着他的两个孩子在树下堆雪人。一个孩子滚着雪球,另一个孩子痴痴地望着乌鸫,而他的父亲正在教孩子数着鸟儿。
冬天的香樟是内敛沉静的,但是因为它的宽厚包容,现在却有了别样的情趣。这样的一种美好和快乐,恐怕是其他的树所没有的吧。
前些日子,我得了痛风不能动弹,母亲听说跑来了。她说,打听到个偏方,冬天的香樟根泡脚能治痛风。我有些将信将疑,母亲立马刨来了许多香樟根,煎起水来。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一连泡了十多天。不知道是药物起了作用,还是香樟根真的有效,现在我已经行走如飞了。
上网一查,我发现香樟的好多药用价值是我所不知道的。除了树根理气活血、除风湿,能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外,果实解表退热,能治高热感冒、麻疹、百日咳、痢疾,树皮还能治下肢溃疡呢。看来我不但误会了母亲,也误读了香樟那博大的情怀。
“泊名愿落梅兰后,心静好陪日月长。”现在,每天起床,总爱看一看那窗外的香樟,数一数树间的乌鸫,心底才感到踏实、沉静。
关于寒冬的散文14:寒冬暖情,谁舍谁收
文/浅墨书清语
深冬,无端生出这诸多想念,长久驻足在这单薄的文字里,回眸的那一刻,看那大片大片的白色雪花飘落成一首诗,在这似水流年里,在沧海的彼岸,寂静地守望。然,伊人未果,生生冻结了我千年的心绪,于是固执的远离那些消瘦的字句!任指尖流沙倾泻,握一朵花开的时间,在花落之前将文字铺满斑驳的诗笺,在这夜色里,轻轻洒落一地叹息“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回首间,残梦追旧年,纯粹的喜悦早已飞远。当我隔着这泛黄的记忆望向彼岸,一路花雨纷飞,幽香满径,思念袭水踏月,拨云推雾而来。花开千年,眠如烟的心事,我愿是冬日最后落叶的一颗树,着青黄色的羽衣,婆娑摇曳,片片相落的瞬间,是千年的叹息。于是叶落后,是刺痛记忆的痕,浅留在孤影之上,深藏在根水之间,待来年沉淀的相思长成缕缕青枝。等你了悟静的禅言佛语,你懂,枝干静美,你若不懂,树叶纷纷!若有来生,愿化身此树,不后悔五百年待得你一次路过。
酒入愁肠,化作千载相思,只是它年清风徐来时,沿着小园香径,看尽红楼梦魇,往事,如烟,如梦,似苍田,似浮云,穿过轮回的岁月嗅一缕清逸冷香,无言。花开彼岸,一滴一滴氤氲在云水季,碎琼乱瑶叮当犹在耳际。有时候,只愿寂寂皈依在佛前,静听清心梵唱,看这千年时光似水流淌。可不安的灵魂,早已把这月色水韵吹乱,思悠悠,怨也悠悠,我低头无语,是爱,是怨,是愁,是待。我就是这样带着笑,站在故事的开端等待着故事在这里结束。
当流年、以成过往;当物是、加上人非;当感情、变成疲惫;当世界、充满黑色;当经历、说成注定;当生活、让我遗憾;纠缠不是我本色,放眼望去只有无尽的现实。
轮回里,遇见,是宿命也好,是历练也甘愿,此刻且许我一片叶语,静坐在这里悠悠然等来年看尽南山妖娆的菊。
寒冬,奈何情暖却无人以对,在这个冬去春来的时刻,你早已消失在人海。来年春暖花开时,这片倾尽的情感会是谁来收拾?
惜过往,未能在对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再广阔的天空,依旧淋着自己的雨。此刻,我轻拥已湿寒成冰的誓言,只想窥见春的希冀。
叹今生,谁舍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