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文章

请欣赏日落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日落文章1:落日

文/农子

日落前黄昏,天空低垂着沉思的头颅,如谦恭的哲人。傍晚的天光变幻莫测、瑰丽迷人。天地间弥漫着宁静、深沉、神秘的气息,仿佛万物都停止喧哗与骚动,在静候这一时刻的来临。

当我无所事事,在乡间或城市游荡的时候,每逢落日西斜,总是百感交集,苍茫的心事无处诉说。夕晖金红,镀亮了楼顶、烟囱和远山,镀亮了归巢的翅膀;周遭漾起深蓝色的暮霭,仿佛蕴含着所有的秘密,天地间的万物都在急切地与你对话,它们绕开你的耳朵,甚至心灵,寻找你的灵魂。多少次当我独对落日,顷刻间感到自己通体透明,而心在缓缓下跪,仿佛在倾听神的宣谕。那是辽阔的孤独无限地延伸,而你无法言说。

孩提时,在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中,我居住的村庄,被一条三华里宽的季节河分开,傍着山脚对望,因而日升与日落的过程就完整而分明。太阳升起时,东山的暗影从西山顶上慢慢退下,滑过烟雾腾腾的西村,使东向的窗玻璃闪闪发光;缓缓越过卵石密布的河槽,或者一辆土道上独行的马车;缓缓地从一棵孤独的树,从它树杈间的鸟巢滑落到地面;或者逐渐缩短兀立的柴草垛的影子,最后退缩到东边的山顶。日落时,则是西山的影子重复同样的过程。山的影子仿佛开场与终场时两幅黑色大幕,时间亲切得可以触摸,踏着湿重的露水或脆硬的白霜,那时我是这舞台上最无忧无虑的演员。在我逐渐长大的日子里,西山顶上的落日,忽然使我产生了追逐的欲望,想看看落日神秘的家,并缘此,对西山以外的世界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想象。当我长大到终于可以爬上西山的那天,才发现,原来想一览山外世界的想法多么幼稚——连绵的群山像起伏的波涛,延伸到视线尽头,落日像一只飘渺的红气球,飘向更远处的山峦。晚霞洒满周遭静默的峰顶,洒满山下小如院落的村庄,也洒满我沮丧且迷茫的双眼。那一刻,远方,遥远得仿佛一个天堂里的童话。

冬天来临,当落日像一个巨大的铜盘,悬在西天时,杂沓的蹄音伴滚滚烟尘就涌回到村口。晚归羊群焦急的叫声像大合唱,各家院落里小羊羔稚嫩急切的声音四处回应,两种声浪汇成一波又一波暖流,触动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仿佛料峭的西北风也停止呼啸,残雪在悄悄融化,村庄陷入爱意弥漫的氛围中……家家户户的屋顶上,炊烟像巨大的画笔,涂抹天空上醉人的霞色。后来,在城市里夕阳西下时的幼儿园,在急急赶来的母亲们和哭叫着的孩子们中间,我重温了这似曾相识的一幕。当我拉着女儿的小手,披一身夕晖回家时,听着她童声童气地讲述一天的见闻,感到一种陶醉着的幸福。就会想起自己童年时的一次经历:那是在一个陌生的村庄,当炊烟四起,混杂的饭香到处弥漫,鸟儿们停止叽喳时,我站在亲戚家院落外的乱石堆上,仿佛听到母亲隐隐的呼唤,听到熟悉的小伙伴们的笑语,第一次发现夕阳下,自己的影子那么瘦,又是那么地长。

十五岁那年,我离开家乡,开始了县城中学的寄宿生活,乡居的日子便少了。想家时,总是那枚浑圆的落日,悬在记忆中的西山上。小城的日子,结束了乡间的悠闲与从容,时间被铃声和钟点分割,每日匆匆往返于食堂与教室之间,落日似乎已悄悄隐退在我视线之外。偶尔一瞥时,在高高的校园围墙外,落日或在高大的树杈上托腮沉思,或在远处高耸的厂房、烟囱间半隐半现。异地的落日,已变得支离破碎、遥远陌生,无复往日的亲切与鲜活。初次离家,宿舍的拥挤与寒冷、腹中的饥饿、小病的频扰、课程的紧张与成绩的下降,使我的内心充满了委屈与孤独,想家的念头便成了每夜梦里必温的功课。那时即使想到了村庄里夕阳下摇曳的一株草,也亲切得如遇亲人。一次,当我独自熬过一场高热的折磨之后,回家的念头竟是那样强烈,以至于毅然逃离课堂,在一个下午搭乘一辆拉木材的卡车出发(为了省两元钱的路费)。那是隆冬季节,我拖着虚弱的身子,和几个老乡坐在车厢里高高的木材垛上,尽量把脖子缩进竖起的衣领里,袖着手抵御着刺骨的寒冷。当车发动的那一瞬,我感到兴奋得心像要跳出胸腔。卡车在土道上急驰,长长的尘烟在车后舞动,视线的尽头,是一轮硕大浑圆的落日,那是我平生所见最大的落日,将一望无际的田野、道路全部笼罩在昏黄的光晕中,使路旁的村庄、伫立的老牛,以及一排延伸到天边的电线杆,都在恍惚迷离的氛围中,发散出宁静祥和的气息。落日仿佛不忍沉没,一路呵护着我,缓慢地把它的温暖一丝一缕注入我的内心。在如梦如幻的色彩里,我仿佛划完最后一支火柴的丹麦小女孩,隐隐闻到了家中饭菜的香味,依稀看到母亲的笑脸……当我回到村庄时,深蓝色的天空上,已是星斗满天。

中学时代,爱情的美丽、神秘以及朦朦胧胧的向往,潜藏在我们内心里,人会变得多愁善感,感情敏感而又脆弱。那时,卓别林大师主演的一部黑白影片,一段美国北方小镇的悲剧故事,给我留下了无尽的伤感:剧场杂役是个爱唱歌的姑娘,一天深夜,她偷偷溜进空无一人的剧场,信心不足而又紧张地、用略带颤抖的怯怯歌声,体验梦寐以求的舞台表演。这时,蜷缩在角落长椅上的流浪艺人被惊醒了,因害怕被轰出去,就躲在黑暗里静静听着。渐渐地、那姑娘忘记了羞怯,完全沉迷在自己忘情的歌唱中。流浪汉被美妙的歌声所陶醉,竟忘乎所以地鼓起掌来。突然的掌声把姑娘吓坏了,如一只受惊的小鹿,歌声戛然而止,而如梦初醒的流浪汉也吓得无处遁身。当他们终于从最初的提防和害怕中缓过神来,那掌声使姑娘欣喜若狂,动情之中竟吻了一下他的面颊,流浪汉孤苦的内心,若无边的黑暗被吻的闪电照亮。从此,在那简陋剧院的深夜,一个是充满激情的演员,一个是忠实的听众、娴熟的琴师、热烈的鼓掌与节衣缩食的献花者,共同找到了小人物的尊严、价值、追求艺术的信心,以及幸福和爱情。不久,姑娘的歌声飞进了剧院老板的耳朵,并在试演中轰动了小镇,一时人群簇拥,掌声和鲜花如海洋,全国各大剧院争相邀请,而流浪汉却渐渐被冷落乃至鄙夷、遗忘……在一个平常的黄昏,孤独的流浪汉拼凑起破碎的心,打叠起深深的失落,默默地离开。那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荒野,流浪汉负一把琴孤单的背影,朝向一轮巨大的落日走去,落日似乎越来越大,而他的身影愈来愈小,直至于无。那落日在我近乎错觉的印象中,仿佛无边黑暗里一个圆圆的缺口,跌落我青春的单纯浪漫于深不见底的虚无中,残留一丝挥之不去的忧郁与隐隐的落寞。

童年以及整个少年时期,落日如永不消逝的美丽,如温暖的家,如委屈时可以哭诉的怀抱,承载了我蜜意的迷茫与透明的忧伤。然而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体验过那么多必须独自作出的重大选择,那么多默默忍受并深藏于心的伤痛,才深深体味到人的无助与无奈。记不清是哪一年了,我望着劳碌一天的人们,在暮色中匆匆回家,突然产生了深深的疑问: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呢?幼年时读古诗,特别喜欢吟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觉得其视野宏阔且蕴含着说不清的深意。后来才慢慢体会到,这首诗包含着对时间的秘密,对生命归宿的探求意识。然“更上一层楼”却是那样遥远而不可到达。

人们周而复始地重复劳作、以及消耗劳作的所获。部分人发现了享乐,享乐是无止境的,因而一些人似乎找到了一生追求的目标。我不反对享乐,但内心里总有些不甘于此。年轻时我曾决心要过不一样的生活,而那不一样的生活究竟什么样,到现在也还是一种模糊而隐约的希望,生活无形的手推搡着我,无奈且茫然地走到今天。前些年,在辽阔舒展的乌兰察布草原上,我想圆童年时最开阔处看落日的梦想。当那个下午进入草原后,想法就破灭了:在草原上极目,尽管天气晴朗,然那地平线的上方,总有些如烟如雾、似乎还略带紫色的岚气围绕。落日最终跌落在那雾岚中,我未能看到它与地平线壮美的交合。后来,在西双版纳飞往丽江的客机上,虽恰逢黄昏,但落日最终和草原上一样,只是那烟雾似乎更高了些,颜色也深暗许多。那一时刻的茫然,与人到中年的感觉竟然十分契合,仿佛陈子昂的歌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没有考证过,但仿佛感觉到,那幽州台当时定然笼着一片苍茫的暮色。

许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仿佛也只是想找到一个答案。曾浏览过国外不少哲学着作,也曾囫囵吞枣地读过诸子百家。当代作家中,远的有梁遇春,近的有周国平和史铁生,都对生命意义的探求有深刻独到的见解。然而那终极意义,似乎一直隐藏在高深莫测的苍穹,包含在落日神圣的启示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无限空间与无限时间的意蕴中,一个人太渺小了,人生的意义大约也只是宇宙意义中的一点微末。那或许是人类的知性和语言无法到达的地方。

日落文章2:亚洲铜上的日落

文/旭墨

铜,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颜色,它是一种力量与美感的象征;铜,是一切苦难与幸福的缔造者,它既可以锤炼出杀人如麻的兵器,也可以打造成开荒辟地的农业生产工具。

——题记

现代诗人海子的诗中,亚洲铜所代表的是中国北方充满苦难与贫瘠的黄土高坡,是一切蕴藏着希望与幸福的麦地。我觉得,他说的比远方更远的远方,其实就是所有苦难与幸福的日落之地,也是一切贫瘠与希望的诞生之源!

小时候,乡下的稻田便是我眼中最美丽的风景,即便我那时还没什么所谓的审美观,但那时的稻田的确是我童年里最为难以忘怀的回忆。

我想,农村的孩子大多都有过放牛的经历。放牛,这是我儿时里最快乐也是最烦恼的事情。先不说痛苦,因为那时的我还不知道痛苦是一种什么滋味。

我是一个很慵懒的人,我觉得这种劣习应该就是从我放牛的那段时光慢慢培养起来的。或许那时在我母亲眼里,我还算是一个比较勤快听话的儿子。我每次去放牛都不用母亲说,而是自己去心甘情愿的主动请缨。可她当时一定不知道我是怎么虐待我家那头老黄牛的,这事即便现在回想起来也仍有一丝隐隐的愧疚。我先是在山坡上找到一个草长得比较茂盛的地方,然后就将牛绳子系在一棵松树或别的什么树上。总之,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很自作聪明的圈地饲养吧!不过牛的绳子还得足够长,这样它周围的野草也才足够它折腾一些时间。只是有时候我也会因去追一只蝴蝶或别的什么而忘了时间,而再待回来看它时,其周围的野草都已经被蚕食殆尽,而它正像一头驴似的绕着那棵树乱转呢!

其实,我这样放牛也是情有可原的。至少,我那时是这样觉得。困为将牛栓在树上吃草可以免去很多的后顾之忧。其一是我怕我的牛在我不留意的时候跑丢了,我曾有好多次丢牛的经历,所以也算是因痛恨之才演变成了不得已而为之;其二是我怕我的牛溜下山去糟蹋田里的庄稼,这也是最令我担心和害怕的,不过我家的牛还没有这个先例,也可说是还没逮到那个可趁之机。

在农村,一年的收成就是一年的希望。农民们要将一部分粮食换成钱来为孩子交学费等一切需要用钱的地方,而剩下的一部分就是一年的口粮。当然,这种分配形式或许早已经只属于我的童年时代了。因为现在在农村种田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又或许正是因为那些荒草丛生的田地才证明了而今农村生活水平的高度提升。

农民种地,老牛耕地,这些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而今农村的现状是,曾经的万千良田已经变成了而今此起彼伏的建筑工地,有的甚至完全荒在那里,只因毫无利用价值,而任其芳草凄凄。然而,农民不种地了还可以进城当农民工,但那些没地可耕的老牛们又该何以安享晚年呢?我想,它们大多都已经丧命刀口了吧!

时隔多年,我也已经淡忘那头老黄牛了。不是渐渐的淡忘,而是很疾速的忘记,又或许是永远也没有忘记。只是不忍心再想起,所以也就以为自己早已经忘记它了。

依稀记得那天家里突然来了几个陌生人,我问母亲才知道那些人是牛贩子。我那时还不理解“牛贩子”是个什么意思,只是心里陡然地升起了一丝莫名的心酸。我忐忑不安的对母亲说,我放牛去了。可母亲那次却拦住我说,今天不用了,那牛啊要卖掉了。我一听这话顿时泪珠子就忍不住的滚落了出来,我哭着喊着对母亲说,不能卖,不能卖……但那天夕阳散尽的时候,我的老黄牛还是被那几个牛贩子给牵走了,父亲笑着和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那老黄牛的眼里似乎也流出了泪水。后来,我们只能就这样的默默的为彼此流泪送行,我眼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消失在村口很久很久。我知道,对他们来说它只是一头畜牲。但对于我,它是我儿时的一个玩伴,我的朋友。

牛,永远都应该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即便现在的农村已经很机械化了,但饮水思源,难道就只能让那些牛退居成我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吗?作为农民,我们可以不种地,可以任田地荒芜,但我们着实不该把那些耕了一辈子地的牛也卖掉啊!我深信牛和很多动物一样都是通人性的,我们不该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将那些劳苦了一辈的牛卖掉。战士知道爱惜自己的战马,难道农民就不懂得爱惜伴随着自己耕耘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老牛吗?

农村包围城市,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且可能将一直的延续下去。农村人向往城市,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一辈子种地当农民,为此他们才拼了命想要挤身那些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城市。他们摘掉了农民的帽子,又戴上了工人的帽子。但城里的生活也是很无奈的,而今又有多少农民在扔下锄头之后又能在这城市里拿起笔杆子的呢?我们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没有错,错的是有当下中国的农村有太多人都是这样想的。我们要活着就要吃饭,要吃饭就得有人种地,要种地就得要有农民。这是再简单不过的话,并不是什么大道理。

在城市的时候,我们或许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说,上班这么累,还不如回家种地算啦!每每听闻此言,我都会心里一惊,难道种地就是这样一件很有辱祖宗的丢人之事吗,难道我们吃的米饭不是在地里种出来的吗?

一个人在快节奏的城市里生活得太久了,也不免会很怀念在乡下的恬静生活。和纽约一样,和所有的城市都一样,城市是富人的天堂,也是穷人的地狱。但真正划分天堂与地狱的并不是你有多么多么的钱,而是你是事否有一份安贫乐道的心态。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就是一种人生的至高境界。

我的村庄,海子的村庄,都该是天底下最美丽村庄。我的村庄,春天的晚风格外的柔和清新,夕阳像雨丝般飘过山岗下的田野。几缕白云在风中缓缓地扭动,微凉的空气中还散发着麦苗的稚嫩味道。似乎这些味道永没有悄散的时候,永远都会血脉相承的延续下去。因那味道是希望,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所独有的味道。

比远方更远的是路,比路更远的是一个人坚定不移的恒心。远方的太阳终会落下,但我们决不能落下的是那一份耕耘土地的热情与恒心。

童年永远是值得我们回忆和回味的,但对于我,最令人值得怀念的还是那时驻足在山岗上凝望了很久很久的日落,那些亚洲铜上的日落!

日落文章3:西山看日落

文/付益铭

今天,我们一家坐在一起吃晚饭,爸爸提出了一个好的建议:到西山看日落。于是,我连忙把饭吃完,生怕太阳早早落到地平线上。我穿好鞋,对爸爸说:“爸爸,我们赶快走吧,太阳都要到地平线了,那就看不到日落了”。说着,我快速冲到楼底下,等爸爸妈妈一下来我们便上了车,一起去到了西山。眼看红红的太阳已经一点一点地下沉,我的心情越来越紧张,巴不得太阳走慢点。

到了西山小石林,终于可以看日落了,我从这个石头跳到那个石头,寻找最佳观察点,既兴奋,又激动。终于看到了那火红的太阳!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太阳那火红的光芒,把周围的云染成了淡红色。那光,没有早上的太阳光刺眼,暗暗的,令人赞叹。那圆圆的太阳被遮住了三分之一,像一个红色的乒乓球拍。当被遮住了一半的时候,太阳又像个拱形的门。门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了一丝微弱的光芒。

鸟儿不叫了,知了也不叫了,到处都是一片宁静,最后只剩下一片五彩的晚霞,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盯着那晚霞,生怕它突然消失。可最后,它还是消失了,我只有看着那灰色的云,心里默默地想:下次,我一定要再看一次日落,再看一次那五彩的晚霞!

日落文章4:被放逐在日落以后

文/汀影

离开你的很多年以后的某一天,我突然间想起了你。想起年少时我们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那时候你是那么快乐,我被你灿烂的笑容深深吸引着。那时每当看到日落时分你的背影,我总是跑向你和你说几句话。喜欢那条铺满石子的小路,喜欢那像夕阳一般温暖的甜蜜。

那时,从来没有想过你离开后我会是什么样子。事实上,我并没有像小说里写的那么痛苦。只是,我没有机会再奔跑在那夕阳下的小路,不知那里的天空日落时是否还像当初一样火红。

不知当你走过日落时会怀着怎样的心情,是否曾经想起过我。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放了学一起放风筝,夕阳照得脸颊绯红。你曾经告诉过我,只要握紧风筝的一端,然后努力地跑,不停地跑,风筝就会到达你想要它到的地方去,我一直相信,只不过我朝着一个离你越来越远的方向跑去了。不知你还像原来一样快乐吗,找到那个可以带给你快乐的人了吗。

夕阳洒进窗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这段感情变得好沧桑,然而只能偶尔的想起,却不知该如何珍藏。

那些被寒风吹得颤抖的枝丫,又在等待着夜幕的降临,和我一起被放逐在日落之后无边无尽的寒冷与苍凉中。

日落文章5:日落黎明

文/蓝踏冰

2010年夏天的那场大雨,满屋子的水,甚至没有落脚的地方。我记得我蜷缩在床上,无助的动都不想动,你是我第一个想到的人,电话过去了,显示你关机。第二天,你给我打电话就知道了全部。你说从此会为我晚上不关机,你说我是第二个让你不关机的人。然后,我再也没有半夜给你打过过电话。后来,我也知道了,你没有遵守诺言。

2010年是个多事的一年。那一年我高中毕业,来到了哈尔滨,开始了生命的游走。那年,我头也没有回,独自拉着行李,来到了我梦里的大学。那年,第一次打工,第一次挣钱第一次病的差点死掉。也就是那一年,我知道,我该长大了,我该自己去承担我余下的生命。

或许从那时起,我才开始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吧。那时的哈尔滨就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世界。这片陌生的天空下,我只能小心翼翼的去栖息。不想被打扰,因为怕被伤害。后来,我也学会了建起自己的堡垒。

今天特别的想妈妈,其实一直都很想,只是今天是特别的想,想的我想哭。只是想妈妈会让我很幸福。脑袋里太多妈妈让我感动的画面,也有很多我让妈妈受伤的镜头。只是妈妈或许还不知道,每次把她气哭之后,我也会哭,很自责的哭,哭的比她更狼狈。我记得妈妈说过没有那个父母会永远记恨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哪怕他们背叛了全世界。而且也只有父母才最能让孩子靠得住。我信,我信我的妈妈,她给了我全世界。

是的,我还是个孩子,可是我已经长大,我可以给我的世界添砖加瓦,我可以让我的世界五彩斑斓。我想让妈妈看看我的世界,我想为她遮风挡雨了。

从太阳落下到再度升起,中间是黑夜,安静巨大的夜,可是夜又总是会过去,因为黎明从来就不会晚点。从日落到黎明,旋转的黑白,这是一个循环。生命的规律也是如此。希望睁眼的时候天是亮的。

呃,说好了明天去看松花江的,我不希望有什么变故。太长时间的喧闹,我快感受不到自己了,想静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像感受自己的心跳,让我知道自己还活着。

日落文章6:日出日落

久居城市,对日出日落已经疏远得近乎陌生了。在城市里,不单日月星辰,风雨呀、树木呀,小鸟呀,也与农村不一样。什么不一样?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不一样。

城市,是人类避开大自然的一种设置。这里没有早晨与黄昏的印象,只有钟点,朝九晚五,上班下班;这里的月没有农村的亮,她是苍白的,敌不过霓虹灯。可以说根本没人去关注天上的月娘,嫦娥奔月只出现在舞台或画页中,经人娱乐;城里的小鸟怯生生,四顾茫然;城里的风没有东南西北之分,只有直街横巷之别。城里人会跑到高山上看日出,到大海边观落日。我也曾在他乡或飞机上看过日出日落,美是美了,但缺一种身在其中的味道。我还是怀念童年家乡那些普普通通的日出日落。

我们习惯于雄鸡报晓,其实,最先知道天亮了的是鸟儿们,它们夜宿村树,因为露天,当天空微微泛白,星光隐退时,鸟儿们醒来,在窝里啾啾交谈。只是声音没有雄鸡那么嘹亮,被人们忽视了。

天上星光被晨曦融化了,东方地平线上露出鱼肚白,很快就亮起一片桔黄,然后,云朵镶上轻红,霞光从地表射出,半边天被金色代替,大大的太阳露出半个脸、升起来了,光芒四射。鸟儿们早已扑腾着飞出,村前河旁有人在牵牛“叫尿”(牛主把牛拉到水里,一声声“尿尿尿”,催牛把尿拉出来,盛在木桶可作肥料)村子上炊烟袅袅、女人们在煮饭了,大地苏醒了,村落树木在晨光照耀下,显得那么光鲜,那么有朝气,真像睡足了的人精神十足。

有微风从东边吹来,真怪,太阳未升之时,你没感到有风啊!这晨风,分外清凉,带着野草禾苗和露水的湿气,吹得人浑身舒爽。

太阳已升到村上头了,农人们荷锄挑担牵牛走向田野,新一天的劳作开始了。

读那些出版于半个世纪以前的文学作品,作家们写到日出,写到早晨,从不吝啬笔墨,洋洋洒洒地抒发他们对清晨的迷醉,他们写尽春夏秋冬不同味道的日出场景,描绘了山村之晨小镇之晨雪地日出直至杨柳岸晓风残月,都给我们留下许多美的享受。但现在,这种大自然的美景被写作人忽略了,他们的笔触都在大宾馆里宴会厅上豪华车中直至医院病房。大自然的美丽,大自然的可亲可爱在他们笔下消失了,生活少了些温润。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代代农人的生活节奏。较之于日出的突然而致行动有点急促,日落的平缓就让一切都显得从容。其实,日之起落运行速度是一样的,但因为可以预知,所以从容。日头行近西山了,在田中劳作的农人,可以遥见“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村子里晚饭的炊烟在屋顶升腾摇曳,像是主妇们招呼亲人回归而高扬的手。那轮金色的日头开始变红,徐徐下坠。我们见到不少画家画乡村晚归图。农人牵着耕牛荷锄归来,背景是一轮巨大的红日,光芒四射,烧红了满天晚云,这时候,落霞与晚鸦齐飞,构成绚丽世界。这确是我童年乡居生活常见的图景。也许,还有画家画不出来的歌声,那一曲《王金龙命中不幸》的潮曲,悠然飘荡在开始沉寂的田野上。

文学作品描写日出,也表现日落,那些描绘日落的章节,总比写日出的更具魅力。我曾不只一次与文友探讨这种感觉何来。大家觉得可能落日在一阵辉煌之后迅速消失,令人失落,令人惆怅,因而产生怀念。我想可能还有落日所带来的归家之温暖。当日头从地平线上消失时,暮色四合,归家农人,像被母亲巨大双臂拥进怀抱。乡村的黄昏是迷人的,那是落日的续篇。家家户户都围在一起吃饭,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享受一天劳作之后的闲适。

鸡鸭入寮猪归栏,夜色渐浓村子渐静。孩子们也许静不了,到星光下的外埕去追逐戏耍;大人们去了闲间,抽熟烟,喝薄茶,天南海北说世情;女人们会各自串门聊天,三个女人凑个墟,她们有说不完的话,直到有人提醒孩子们仍在外埕疯狂,才分别去把自家孩子赶去洗澡,逼上床去。

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落下,日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为何总比在他乡异域见到的日出日落更有味?想来是因为在他乡你只是看客,在故乡,你是那环境中的角色,有切肤之感。

我怀念故乡的日出日落,那是我的乡愁。

日落文章7:岁月给予的感悟

文/佩服

我们每天都是随日落日出的光阴生活着。

岁月它无声无息,静悄悄地来,匆匆地去。一天清晨去市场买完菜,来到一家商店。忽然听到一首记不清楚是谁唱的老歌《再回首》:”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突然之间,我的心动了,就像一个幽深的井水投入一颗石子,沉积多年的平静被激活了,听着听着,眼泪似乎在往外涌……

这首歌好像在很多年前听过,那时我觉得那不过是一个老男人的岁月感怀,没有是什么特别感觉,从没有想过“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是什么意思,如今在听这首歌,好像每个字都落在心坎里。

多少年来,我从不喑世事的青年走到阅尽千秋的中年,再从漫长艰辛的中年跨进看破红尘的老年。有起伏的多变的经历,有数不尽的喜怒哀乐。穿过一条条江河,走过一个个城市,光阴的记忆,已然刻在我日渐改变的容颜上。任何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即使没有大起大落,也足以成为一部丰富多彩的小说。我们的心路历程,也是曲折丰富的。

只因为如此,现在才领悟了一些年轻时不成感悟的东西。我的朋友赠送一本书给我,我翻了翻几页,心想:“这是一本回忆录,这样的书看多了,不就是说说过去的事情吗?”于是,我把它搁置起来。八年后,我的朋友唠起这本书的内容是,我才想起回家阅读起来。奇怪的是,这次看得津津有味。这是我朋友亲属的一个故事:从八一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身居高官却处处为百姓着想,廉洁自律一尘不染。那些朴实而生活化的故事,展现了人生百态,非常值得玩味。他的事迹和精神,现在看来是多么值得后人学习与发扬啊!可我年轻时不明白,不能领悟到真正的妙处,不懂得人生的道理。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时光的沉淀,我感觉自己多了些深沉的情感和悲悯的情怀。

不仅对事物,对身边的人,我们也会在多年后有一个重新认识与感悟过程。不是吗?曾经以为我们的父母责骂是冷酷,多少年后才懂得,那是爱。曾经认为我们的老师严苛是责难,多少年后才懂得,那是爱,曾经认为工作岗位上我们的师傅批评是求疵,多少年后才懂得,那也是爱……还有很多情,许多爱。仔细想想,都是多少年后才慢慢懂得的呀!

岁月给予我们太多的感悟。这使我想起辛弃疾的诗:“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感悟。

时光推动着我们一路向前,岁月在江河中书写恢弘,岁月在蓝天袒露旷远,岁月在大地中酿造永恒。翻过岁月的一个个山头,我们把忽略的记忆重新反刍,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感谢岁月的赐予,让我们的生命和情感日新丰盈饱满,感谢岁月的赐予,让我们的人生越发厚重深沉。

望着窗外的参天大树,我在想人生就是一棵树啊,从细弱单薄的一棵小树,经历漫长的岁月,成长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人生的树上,每一片叶子,不都是一种经历,每一根树枝,不都是一份情感吗,亲爱朋友你的感悟呢?

日落文章8:日落风景

文/胡廷楣

终于在日落之前,登上鳌鱼峰顶。

黄山一直就在那里,一路上,我们牵挂的是云。动车在赣州换向的时候,飘过几点雨。坐小车由黄山北站疾驰赶往汤口,抬头看,乌云在翻滚。登上缆车,很快就坠入雾中,四周白茫茫一片,缆车的玻璃,沾满细小的水滴,聚集成珠子大,缓缓滴下。抬头看天上的云,一路总有一些失望。便以李白的诗给自己希望,“云霞明灭或可睹”。

云上和云下,是两个世界。缆车上到玉屏楼,迎客松前,即是满眼阳光。下山人,一位上海游客,一位印度游客,各赠我们一支手杖,是见到了我和老妻脸上的皱纹,说上山的路崎岖,用得着。也是祝愿,或者鼓励。

浑身被汗水湿透数次,方才上得鳌鱼峰。这是一条山脊,两面远望,都是云海茫茫。

古诗有“长河落日圆”,是西域的旷远,一种空间的悲凉。又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写长安的,一种时间的伤感。

两句写傍晚的太阳都无云,而黄山有云。眼前一篇锦绣文章,都在云海。

夕阳缓缓沉下,依旧是光芒万丈。云洁白,眼睛不忍直视,以手挡之。云海无限广阔,似乎全世界的白马都在这里,不可胜数,挤挤挨挨,背脊涌动,听得见马群扑腾嘶叫。

因为风,我们听到了山的呼吸,因为云,我们感到了山的气息。群山的巍峙令风骤变方向,云也随之宛转流泻,似在飘散,又在聚集,乍合乍散。若飞跑,若惊竦。云扑向山峰,瞬间似乎马群撞上了山巅,然而白云非马,瞬间穿过山间,于是知道山是一重一重又一重。云成为舞女,白衣舞女,舞姿婀娜,而又刚健。山上有松树。飞渡的云便衬托满山松树的英姿。松树枝干或者挺拔遒劲,或者妩媚灵动,都随着白衣舞女翩翩起舞。世有所谓“轻云”,若轻罗薄纱者。此间的云,和山、和松在一起,绝不可言轻。

落日銜山的时候,脚下的云阵,渐有一些浅浅的黄色。不远处一座山,山巅迎接着落日树和岩石,已经微微发红,仿佛透明。想来空气中还有一层薄薄的云,阳光照红山巅的云,山巅的红是一种感觉。转过身来,东方也是一片云海,云海里的山才真的被夕阳照红。

老妻说,登山三个小时,膝上旧伤疼痛,且慢慢前行。我便说,一路上留意风景。老妻笑言,见到如此气象宏大的落日云海,心满意足矣。

远方有一若隐若现的细线。上为天,太阳将所有剩余的光辉留在天上,将天染成了橙色,过渡到蔚蓝的高天。下为云海,如同一片海水,倒映着天,也染上些橙红。

太阳渐渐沉下,风渐小,不能摇动树枝,依旧可令白云浮动。云色由青白转向铅白,白马也罢,白衣舞女也罢,都歇息。无边的云已成暮霭,如呼吸一样慢慢起伏,似大江大河入海口浩淼的潮水,层层漫涌,缓缓,款款,气度庞然。

日头隐没在云背后了,远方云的脊背上,还有一抹淡到刚刚能看见的玫红,是光的谢幕。

我在山顶坐下,静心观云。

云海中洋溢着浓浓的诗意,流淌着美妙的无标题音乐。想起了看过很多黄山的画。那些将眼见的云落到纸面上的画家,这云便被实在局限,不会流动,不会变化,不可用来想象,也不可能有无限的韵味。大画家黄宾虹是黄山人。初看他倾全力画山,画树,画流水,画亭屋,于云不着一墨。然而,近山的浓墨中有空白,远山的淡彩中有透视,满纸都有无拘无束的云的气息,到处都能看到云的灵动。

眼前是落日中的云,心中想的是大师的画。自然和艺术之间,有着空间虚实的对话。

天色漠漠向昏黑,傍晚该有大鸟飞过,或者林雀的鸣叫,可惜没有。山寂,林寂,云寂,万籁俱寂。听见前面有人喊我,那是老妻在唤。苍老的声音经过了密密松林的过滤,粗糙岩石的反射,便变得悠长。她已经走了很远一段路了,正站在前面的山坡。

匆匆赶上。老妻说,见与你一样在山顶拍照的人,都三个五个过来了。暮色四合,怕你一人独行,认不得路。

空旷的山幽静,只听见两支手杖一前一后,敲击着坚硬的石阶,同步的,是粗重的呼吸。

老妻问我,见识过鳌鱼峰是如何形状。我说没有。她说她也没有。

远处见到灯光,知道离开光明顶下的旅舍已经不远。又见到未黑透的天上已有一两颗星在闪烁。便谈论明天的日出,满心又是向往。

日落文章9:日落

文/缪佳蓥

夏天的傍晚,爸爸带我去海边看日落。

只见那时的太阳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天空一片深红。它用红艳艳的霞光涂满天空,天空就像拉上一块红底金边的幕布。它将光芒倾斜到海里,大海一下子就泛起了金灿灿的海浪。它把余晖洒在沙滩上,仿佛铺上了一层闪闪的金子。

渐渐地,太阳落到了海的那一边,只剩下半张火红的脸庞。突然,夕阳好像被大海吞没了一样不见踪影,海面笼罩在一片深蓝色之中。

最后,天彻底黑了,繁星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天空。这美丽的日落让我沉醉其中。

日落文章10:日出日落

文/刘荒田

普普通通的夏日,黄昏,暮色转暗。我坐在餐桌的东端,埋头嚼鲜嫩而价昂的番薯叶,隐隐感到光线异常,抬眼,远方的海平线,半轮日头正在沉没。如何譬喻它?如一片秋日的红叶辞枝,一颗火红的苹果坠地,人散后篝火堆里最后一段木炭熄灭。总之,它不把一切当回事的超脱,沉稳,悠然,教我搁下筷子,不敢把眼球转一转。有一说法:日落耗时三分钟。家里的挂钟不必看,我可据目测断定不需要这么久,也许一分钟,理由是:它老人家整个消失,只在我十来次眨眼之内。

有日落必有日出。我享受初阳温暖的光线,多半在面东的卧室里。退休以后,赖床理所当然,躺着看电子书,阳光像猫尾巴般扫过脸颊。阳台也面东。老妻常常赶在日头移到头顶之前,把半干的衣服晾在阳台,她坚定地认为,日头的气味最好闻,衣服须被带光芒的香洒一遍。

看落日,在同一个位置,一坐就是二十多年。中年到老年,日复一日地被老太阳的临别秋波关照着。同一张老脸的皱纹一次次地被灌满余晖。我能不赞美金黄色的千篇一律吗?除非我吃饱了撑的,才巴望流亡、战乱、地震、海啸。

日出日落可是简单的重复?于它自己,当然是时间的脉搏,宇宙一个角落的节律。于人,就是生命本身,一天的早晨、中午、黄昏,就是“微缩”周期。许多年前,我参加一个洋朋友的婚礼,新娘子请出年迈的父亲,舞池中欣然起舞。父亲年过七旬,腿脚不大灵便,女儿迁就着,虽然缓慢但配合默契。这时,台上的乐队,女歌手在轻柔的序曲引领下,《日出日落》曼声而出。这是风靡全球的名曲,出自电影《屋顶上的小提琴手》。影片中,一对犹太老夫妇和新婚的女儿、女婿在火车站道别。喜悦与伤感交错的场景,所配的音乐就是这支歌。

“这是我带大的小女孩吗?/这是在玩耍的小男孩吗?/我不记得他们长大了啊/他们是何时长大的呢?/她是何时变成个美人的?/他是何时长这么高的?/昨天他们不是都还很小吗?”

全场肃静,只有歌声盘旋。我的心剧烈跳动。

“日落/日出,日落/时光飞逝/幼苗在一夜之间成长为向日葵/在我们注视下绽放/日出,日落/日出,日落/岁月飞逝/季节不断更替/满载着欢欣与泪水/……”

台上的主人席,一排十多人,先是老一辈低下头,用餐巾或手帕揩眼睛。然后是小一辈,看着家长,情绪起了变化。旋律激越起来。台下二十多桌客人,一双双眼睛闪着晶莹的光。新娘终于忍受不住,在“日出日落” 复调中,紧紧搂抱着父亲,哭泣起来。父亲一脸是泪,然而笑容灿烂。最后,全体站立,高唱“日出日落”,大家离开座位,与亲友拥抱。歌手一次次地唱,谢幕时脸上湿漉漉的。

每一次这样面对西方,《日出日落》这首歌必在耳畔响起。我也有儿女啊!42年前端午节刚过,我与妻儿在广州长堤和故乡的朝阳告别,坐上开往香港的直通车。车厢里,六岁的哥哥和一岁多的妹妹哪里知道愁滋味?一个劲地玩闹。一位仁慈的乘客,在邻座吃荔枝,分了几颗给他们。太太教他们感谢大方的叔叔。他们吃了,使劲把核扔出窗外,那依然是家乡的土地。前方呢,是崭新的第二故乡。从此,太平洋上的日出日落如走马灯,转到如今。

一样的日出日落,一样的季节嬗递,一样的升沉生灭。我坐在这个位置上,所拥有的,却是不一样的年岁,不一样的人间与心境。唯太阳永恒。

日落文章11:日落时…只是遇见

文/伊诺

落日,甚比夕阳…多少种徘徊天边惬意的心情,等待流云那一抹绯红的羞涩,守候染红整个世界的悲壮。一直在追寻那幕无法言语的凄美,莫非只存在渺渺的大漠,那个孤烟生起的地方,长河,落日。一片不会遇见大海潮汐的相往。于是喜欢上落日,海边,有潮汐的时候。

夕阳的美,恰似西子,那是一种温柔的娇媚,不缺乏婀娜的身姿,那个背影一直隐藏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很向往那种烂漫,昏黄,夕阳,两个人,漫步,牵手,温馨的场景,美好的回忆,只是留不住的是时光。夕阳的余晖,慢慢的有浅红变得暗淡,最后夜悄悄降临。顾名思义,不知何时喜欢用落日代替夕阳,所以那种感觉就变成了另一种风情,落日,出没的地方,羌笛悠悠的想起大漠,一缕青烟升起,不毛之地的孤独,油然而生,可骨子里喜欢这种豪情,落日毫不吝啬的 把最壮观的容颜,留在了这个荒凉的边塞,沧海桑田,多少次望着落日时的身影,怅然的泪流,可心里却喜欢那种无言,默默的付出的自虐。

像一场潮汐,无意与落日相遇,大海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咆哮,一场无意的相恋,有爱生恨,来不及收拾残局。美好的东西往往总是受到外界压力的摧毁,这就是命运里的注定。风平浪静的海,本是一幅和谐的画面,落日西下的时候,与海水,共天一色,那种融合的色彩,是画家调不出的颜色。只是一场潮汐的不经意,遇到了这美丽的场景,看到了,原来落日的时候,竟是这种波澜不惊。落日,染红了天的边缘,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大海,那是青春里,无悔的奉献,宣泄了最珍贵的绚丽,只求大海能记住曾经最美丽,潮汐,奔腾着浪花,守望着,这最壮丽的殉情,很短暂的一幕。却永远的记住了那一瞬,只是因为不小心,一场相遇,很短暂,却刻骨铭心。

悔恨,那过去的岁月,就像落日失去的时候,潮汐除了咆哮,却无能为力。有些人,注定留不住,所以最后的选择是放手,因为没有惊天动地爱你的勇气。本是亦凡人,何必过于执着,说不清的事,就不要过于的在意,曾经都执着过,都受伤了,或许爱的正真意义不在于是否走到了一起,想起了,画壁里的牡丹,曾经问过一句,没有爱,会幸福吗??或许一个平常人做不到像牡丹那样,可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尽管爱有时候是自私的,有些人只是教会了你怎么去爱。很喜欢最后芍药的 一段对白,台词很简单,可是发自肺腑,如是,不得不感叹,有些爱,不需要拥有,有些人,不一定要拥有,不求如烟的爱能够感动天地,只要曾在岁月中相遇,最深的爱是舍得放开你。

不想贪图你的真,如果那眼泪去见证,得不到,忘不掉,那就记住好了。聆听这个世界,爱依旧存在,只是方式不同。总以为爱给予的多,就是真的爱,如果扪心自问,爱别人何尝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爱的国度里,也存在着自私,所以如果真的爱,请深爱,不爱请走开。释放了自己,也放了别人。

落日的时候,只是遇见,遇见的时候,请选择默默地离开,离开的时候,学会彻底的放开,

日落文章12:岁月给予的感悟

文/佩服

我们每天都是随日落日出的光阴生活着。

岁月它无声无息,静悄悄地来,匆匆地去。一天清晨去市场买完菜,来到一家商店。忽然听到一首记不清楚是谁唱的老歌《再回首》:”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突然之间,我的心动了,就像一个幽深的井水投入一颗石子,沉积多年的平静被激活了,听着听着,眼泪似乎在往外涌……

这首歌好像在很多年前听过,那时我觉得那不过是一个老男人的岁月感怀,没有是什么特别感觉,从没有想过“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是什么意思,如今在听这首歌,好像每个字都落在心坎里。

多少年来,我从不喑世事的青年走到阅尽千秋的中年,再从漫长艰辛的中年跨进看破红尘的老年。有起伏的多变的经历,有数不尽的喜怒哀乐。穿过一条条江河,走过一个个城市,光阴的记忆,已然刻在我日渐改变的容颜上。任何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即使没有大起大落,也足以成为一部丰富多彩的小说。我们的心路历程,也是曲折丰富的。

只因为如此,现在才领悟了一些年轻时不成感悟的东西。我的朋友赠送一本书给我,我翻了翻几页,心想:“这是一本回忆录,这样的书看多了,不就是说说过去的事情吗?”于是,我把它搁置起来。八年后,我的朋友唠起这本书的内容是,我才想起回家阅读起来。奇怪的是,这次看得津津有味。这是我朋友亲属的一个故事:从八一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身居高官却处处为百姓着想,廉洁自律一尘不染。那些朴实而生活化的故事,展现了人生百态,非常值得玩味。他的事迹和精神,现在看来是多么值得后人学习与发扬啊!可我年轻时不明白,不能领悟到真正的妙处,不懂得人生的道理。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和时光的沉淀,我感觉自己多了些深沉的情感和悲悯的情怀。

不仅对事物,对身边的人,我们也会在多年后有一个重新认识与感悟过程。不是吗?曾经以为我们的父母责骂是冷酷,多少年后才懂得,那是爱。曾经认为我们的老师严苛是责难,多少年后才懂得,那是爱,曾经认为工作岗位上我们的师傅批评是求疵,多少年后才懂得,那也是爱……还有很多情,许多爱。仔细想想,都是多少年后才慢慢懂得的呀!

岁月给予我们太多的感悟。这使我想起辛弃疾的诗:“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感悟。

时光推动着我们一路向前,岁月在江河中书写恢弘,岁月在蓝天袒露旷远,岁月在大地中酿造永恒。翻过岁月的一个个山头,我们把忽略的记忆重新反刍,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感谢岁月的赐予,让我们的生命和情感日新丰盈饱满,感谢岁月的赐予,让我们的人生越发厚重深沉。

望着窗外的参天大树,我在想人生就是一棵树啊,从细弱单薄的一棵小树,经历漫长的岁月,成长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人生的树上,每一片叶子,不都是一种经历,每一根树枝,不都是一份情感吗,亲爱朋友你的感悟呢?

日落文章13:日落未落

文/一米向阳

生命中可以看多少次日落?有没有哪次日落触动心灵?有没有纯粹而完整的看完一场日落?

----------关于题

落日金色的光线搭配着红色的云朵,映衬着流连于日色仰起的脸庞。眼睛是一扇窗,肆意的收藏着无尽的绚烂。

记忆之所以深刻,一定有它的特别之处。

那是第一次正视日落。安安静静,用目光去雕刻时光的影子。

十二三岁的年纪,欢乐不再从简单的游戏中得到。心里藏了什么秘密,得失与发现,年少的脸上寻不见任何提示。坐在单车后,路过匆匆倒退张扬的绿树,许是耳机里的电波擦伤了神经,听不见任何鸟语风声,世界只剩下歌声在清澈的悠扬着。在少年心中,那是酣畅的自由。那只是一次纯粹的郊行。天是蓝的,草木是绿的,花朵是缤纷的,泥土小道是俨整的,路在单车下无限蜿蜒。简单的少年,清爽随性的扎起马尾,单薄褪色的衣,还有两颗充满疑惑却净朗透明的心。和谐,自然。

阳光很好,灿灿的洒下万道金光。

寻到一片临水的沙滩,并肩而坐,满眼的波光粼粼。阳光随着水流在河面上闪耀、跳跃。那么轻易的就俘获了少年的眼眸,眼底住满温柔。几片芦苇零散的生长在河滩,风吹过,优美的摇曳身姿。话题打开,无止息的填满时间的空白。谈天谈地谈梦想,偶然目光相遇,脸上忍不住绽放满足的笑。太阳什么时候变成了一轮又大又圆的金色圆盘挂在天边,那么近,却又那么远。散射着明亮的金光,像生命般,多么辉煌而壮丽!水波铺展开它倾泻的光芒,莹莹的直抵心的彼岸,那里积郁的灰暗,瞬间被照亮,阴霾一扫而散,新的期待正灌注全身。

世间万物,无论制造的多么完美,它都会慢慢离开我们。

落日的速度消失在眼光沉醉的片刻。它的光芒渐渐收敛,变得通红,那般冷静。像一幅画镶嵌在地平线。天边的彩霞被渐渐黑暗的天色淹没,落日彻底不见了。

落日每天都在发生,后来也看过多次落日,却没有耐心守着它完美退出天际。只流连于它光芒万丈的时刻。是少年变得聪明了么?“你口中的梦想曾是比拜占庭更伟大的字眼,如今已变成执妄。”

想起顾城的诗:“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落日见证过什么,还有多少人在意。

落日未落。结束,也是另一种开始。

日落文章14:3月7日落雨天

说起来,这连天的漫雨,也早已下了不知多少天多少夜,没有尽头,不知疲倦。

今天我在网上帖子里无意看见一句话,说当一个人忘记一些重要的日子,这一定不是疏忽,这一定是因为不够在乎。

过去我都不怎么以为然的,今天却突然醒悟过来,真的是如此。

三年前的今天是爷爷过世的日子。

我想无论这一年比一年地,多么更加的忙碌,任是如今诸事纷杂,多少大小事都依稀不再记得。可每到这一天,心中总有一块空处,无限明晰,空茫之感依然如同往日一般清楚,不知如何可以用来形容。

我突然感觉到这连日不断的阴雨,也许对我是有意义的。我突然很想在一个安静的午后,到家乡的河边,清静无扰地坐一段时间。

这漫天遍野,又轻柔得了无生息的雨水,真是从天上落下的,无限的安慰。

我想当人从现世离开之后,一定有一个另外的去处,我虽不知道那里是怎样,但是总觉得一定是存在着的,所以一定不会就此消亡,只是彼此相隔阻障,使人无法互通和相见。我的痛苦不在觉得自己失去,因为意识里一直不觉得失去,我的痛苦在于太多的心情,失去了表达,我不知道是否能让隔墙后的灵魂看见听见。我担忧在自己所不可知的那一面,是否会有不甘和忧伤。

过完今天,又是新的一年。隐约的听说,过两天会雨雾散去,天气放晴。虽然已经很长时间为了这久久不停的雨水而懊恼,但是今天却格外感到,希望这场烟雨晚一些再消散。

因为整个人都清晰地感觉着需要。这柔软缠绵的细密雨水,纵然无法填补心里的空洞,落在身上,也是无尽轻柔的安慰。

日落文章15:梦归一世,情归三生

文/云鹏故事剪影

星沉日落,素手锋芒,心有意,爱无痕。碧空长,路茫然,念情怀,思量限。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心尚寒。人生漫漫,风雨潇潇,心微凉,撑着雨伞,徜徉在淅淅沥沥的小径,空把满腔思念抛洒向天空。天幕的黑暗吞噬着寂静,远方稀疏的灯光,怎能掩盖那一世的寂寞,那一生的钟情?

薄雾愁烟兰泣露,怎堪容忍西风凋碧树,忘断天涯路。风帘翠幕,天堑无涯,此情可待,无言谁会凭栏忆?往昔情,历历幕,欢歌笑语,何事怅惘徒生意?熟悉的陌生,总让我不知所措,笑脸却如何也掩盖不了,背后的眼泪,谁解其中滋味?

心之所动,犹然而生忧情,低徊顾影,嫣然一笑,犹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三生三世,桃花迷人眼,今朝今夕,流光转瞬即逝,那一世的情,那一生的爱,又谁知其对错,回首总在萧瑟处,等待那一世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风雨飘摇,索定今生,一世情…

日落文章16:花谢花开

我目送沿海的日落、紧抱一个醉生梦死的枕头、游不出回忆却学不会放手、怎么走、

今天把自己以前发的说说全部看了一遍、边看边笑、但是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样子的感觉、突然想起很久的一部电影、那些年、那是我们一起错过的流年、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时光、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到最后回首时才发现、这世界点点滴滴都是你、再一次相遇、我会紧紧抱着你、紧紧地……

原来我也不似想象中的那般坚强、好想把自己藏起来、努力蜷缩、双手抱着腿、把头深深藏在双臂里、

其实、2012也是不错呢、世界末日、至少可以有很多人陪我一起死、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我是这般的害怕孤单、害怕这种黑夜、却也不是害怕、只是感觉心里空空的仿佛一瞬间就会窒息一样。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