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冬至搓汤圆主题活动方案

笔构网

2025-04-17方案

请欣赏小班冬至搓汤圆主题活动方案(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冬至搓汤圆主题活动方案 篇1

活动主题:

情暖冬至,传承文化。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了解中国传统食品—汤圆的来历,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包汤圆的程序和技巧,提高生活的'能力,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准备:擀面杖、刀具、围裙(班主任合理安排)

2、班主任准备,宣传冬至的板报,有关冬至的科学资料视频,儿歌、手指游戏、谚语。

活动过程:

1、由汤圆谜语趣味导入,谜语:岸边一群小白鹅,扑通扑通跳下河。春潮张落三遍后,白鹅一起上山坡、(打一食物)今天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让孩子看电视了解冬至来历及相关知识。

2、教师讲解冬至的.科学知识,冬至,是中国古代24节气之一,此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是冬去春来转换的标志。

3、了解24节气歌,冬至诗歌,冬至农谚及数九歌,学说冬至包汤圆手指游戏。冬至又是天最冷的开始,也是一九的第一天,谚语说得好: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4、播放儿歌《包汤圆》,然后做手指操。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包汤圆,(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中间突起,(双手握拳)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

5、学习包汤圆方法,体验包汤圆乐趣。

教师带领孩子到厨房,与家长一起学习擀汤圆皮,包汤圆的方法。孩子们在劳动中体会了冬节,在快乐中品尝了文化,在合作中愉悦了身心。

6、品尝及感恩教育,与长辈一起分享汤圆。

幼儿园顺利举办“情暖冬至”师生教育活动。二十四节气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人类社会灿烂文明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冬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的一个,其久远的传承度和使用度,也代表着其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小班冬至搓汤圆主题活动方案 篇2

古书记载:“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这一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日落最早的一天。我国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的节日,不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风俗,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今年的12月21日是冬至。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一些隆重温馨,丰富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习俗正在被人们淡忘和简化。因此通过开展此活动,带领孩子们一起走近二十四节气,进一步让孩子了解了中国的传统习俗,传承文明,陶冶情操。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

二、活动内容

1、冬至我知道。

让孩子知道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通过讲冬至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孩子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学习儿歌:

《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方饺;

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2、冬至科学: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让孩子知道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

3、节气习俗(亲子包饺子活动)

准备阶段:

1、 学校老师告知家长时间、地点和家长需要准备的物品(提前一周通知家长)。请家长准备:擀面杖 、围裙(班主任合理安排)。

2、幼儿园厨房准备:饺子馅、包饺子面,厨房以班级为单位分好,厨房在活动前准备好饺子馅、包饺子面,等待班级生活老师来领取;

3、班级准备:带领小朋友洗手、带好围裙。

包饺子阶段:(30分钟)

以班级为单位亲子活动开始包饺子,分工:

1、家长孩子分别擀皮、包饺子;

2、班级生活老师:负责厨房领取包饺子面团、和指定家委会人员负责把包好的饺子送到厨房;

3、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负责维持班级秩序、指导家长孩子擀饺子皮、包饺子、活跃班级亲子包饺子气氛;

4、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拍照、指导、维持秩序。

煮饺子阶段:(2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将集中包好的饺子送进厨房并负责把煮好的饺子送回班里;

2、班主任和配班教师协同家委会:组织孩子开展儿歌、唱歌、故事等活动(班主任设计好),等待饺子煮熟;

3、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维持家长秩序。

吃饺子阶段:(30分钟)

1、生活老师和指定家委会专人:负责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小朋友的餐盘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

2、邀请家长品尝饺子,家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分发和维持秩序。

结束阶段 :

1、吃饺子阶段完毕后,指定老师负责组织家长回到班级门口填写表格、按顺序离开幼儿园;

2、班级整理、餐后散步、午休,活动结束。

各园可根据各地风俗,选择不同的形式,或者包饺子,或者包汤圆等,通过冬至主题活动开展,增加幼儿对冬至这一节气的认知。

小班冬至搓汤圆主题活动方案 篇3

活动主题:

情暖冬至,传承文化。

活动目标: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了解中国传统食品—汤圆的来历,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包汤圆的程序和技巧,提高生活的能力,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准备:擀面杖、刀具、围裙(班主任合理安排)

2、班主任准备,宣传冬至的板报,有关冬至的科学资料视频,儿歌、手指游戏、谚语。

活动过程:

1、由汤圆谜语趣味导入,谜语:岸边一群小白鹅,扑通扑通跳下河。春潮张落三遍后,白鹅一起上山坡、(打一食物)今天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让孩子看电视了解冬至来历及相关知识。

2、教师讲解冬至的.科学知识,冬至,是中国古代24节气之一,此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是冬去春来转换的标志。

3、了解24节气歌,冬至诗歌,冬至农谚及数九歌,学说冬至包汤圆手指游戏。冬至又是天最冷的'开始,也是一九的第一天,谚语说得好: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4、播放儿歌《包汤圆》,然后做手指操。

羊妈妈,(双手比自己,一蹲一站)包汤圆,(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内、往外来回扳)中间突起,(双手握拳)两边翘(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势)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元宝(两只手半举并左右摇动)

5、学习包汤圆方法,体验包汤圆乐趣。

教师带领孩子到厨房,与家长一起学习擀汤圆皮,包汤圆的方法。孩子们在劳动中体会了冬节,在快乐中品尝了文化,在合作中愉悦了身心。

6、品尝及感恩教育,与长辈一起分享汤圆。

幼儿园顺利举办“情暖冬至”师生教育活动。二十四节气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人类社会灿烂文明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冬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的一个,其久远的传承度和使用度,也代表着其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

小班冬至搓汤圆主题活动方案 篇4

主要涉及领域:

社会、健康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冬至节有品尝冬至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冬至,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冬至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冬至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冬至的兴趣和愿望。

指导语:

①今天是什么节?冬至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

②冬至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冬至?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冬至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冬至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冬至的方法和要求。

指导语:

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冬至?

②老师煮冬至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冬至、煮冬至。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冬至。(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冬至。

4、加糖品尝冬至,说说冬至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小班冬至搓汤圆主题活动方案 篇5

主要涉及领域:

社会、健康

活动目标:

1、知道冬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冬至节有品尝冬至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冬至,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冬至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冬至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

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

1、激发做冬至的兴趣和愿望。

指导语:

①今天是什么节?冬至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②冬至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冬至?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冬至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冬至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冬至的方法和要求。

指导语:

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冬至?②老师煮冬至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冬至、煮冬至。

(1)提醒幼儿穿好围裙并洗手。

(2)幼儿尝试用搓、团圆、在盘中滚一滚等方法做冬至。(提醒幼儿注意不把面粉团弄碎,不要将面粉撒在盘外。)

(3)教师煮冬至。

4、加糖品尝冬至,说说冬至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小班冬至搓汤圆主题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引导幼儿知道冬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冬至节有品尝汤圆的'习俗。幼儿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汤圆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汤圆时的心情,通过亲子活动享受制作汤圆的过程和乐趣。

二、活动主题:

快乐冬至节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下午15:30)

四、活动地点:

本班课室

五、活动准备:

1、本周五中午到办公室领取一次性台布。

2、2月x日(下周一)中午第二批吃饭人员留下厨房搓粉,然后分到各班,各班老师分成人手一份。

3、在厨房拿好盘、桶等装好材料。

4、下周一下午14:40分准时吃午点,全体员工下午14:15分准时上班。(校车老师早上帮厨房洗番薯)

5、活动当天门卫、校车司机下午15:00负责指挥车辆看守大门。

六、活动流程:

1、15:10—15:30(家长签到,播放上次图片)

2、播放“汤圆”歌曲班主任带领幼儿入场。

3、教师指导语:

①今天是什么节?冬至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

②汤圆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汤圆?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冬至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冬至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冬至的方法和要求。

指导语:

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冬至?

②老师煮冬至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冬至、煮冬至。

小班冬至搓汤圆主题活动方案 篇7

一、活动目的:

引导幼儿知道冬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冬至节有品尝汤圆的习俗。幼儿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汤圆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汤圆时的心情,通过亲子活动享受制作汤圆的过程和乐趣。

二、活动主题:

快乐冬至节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下午15:30)

四、活动地点:

本班课室

五、活动准备:

1、本周五中午到办公室领取一次性台布。

2、2月xx日(下周一)中午第二批吃饭人员留下厨房搓粉,然后分到各班,各班老师分成人手一份。

3、在厨房拿好盘、桶等装好材料。

4、下周一下午14:40分准时吃午点,全体员工下午14:15分准时上班。(校车老师早上帮厨房洗番薯)

5、活动当天门卫、校车司机下午15:00负责指挥车辆看守大门。

六、活动流程:

1、15:10—15:30(家长签到,播放上次图片)

2、播放“汤圆”歌曲班主任带领幼儿入场。

3、教师指导语:

①今天是什么节?冬至节有一种特别的食品,是什么?

②汤圆是什么样子的?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做汤圆?

2、观察制作材料,了解做冬至的'方法。

(1)观察并知道做冬至需要的材料。

(2)了解做冬至的方法和要求。

指导语:

①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圆圆的冬至?

②老师煮冬至时,小朋友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冬至、煮冬至。

小班冬至搓汤圆主题活动方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冬至的民俗文化活动。

2、能独立或与同伴合作制作汤圆。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气冬至,知道它的来历。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听说过冬至要吃汤圆或汤圆的习俗。

2、材料准备

教师用材料:

课件“冬至的秘密”

幼儿用材料:《健康·社会》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和幼儿谈话,引发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教师:你知道冬至是哪一天吗?在冬至时我们会吃什么?

(二)感知理解

1、播放课件“欣赏吧”中的故事动画,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并理解冬至吃汤圆的由来。教师:你觉得汤圆像什么?冬至时我们为什么要吃汤圆?小结:古代名医张仲景把药做成耳朵形状的“汤圆”治好了人们耳朵的冻伤,后来大家就在每年冬至时吃汤圆来保护自己的耳朵。

2、播放课件“欣赏吧”中的电子挂图,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相关习俗。教师:冬至的时候除了吃汤圆,还可以吃什么?人们会做哪些事情庆祝冬至节呢?小结:冬至的时候,大家会吃汤圆、汤圆、糯糕等,有的地方有贺冬、送鞋等风俗。

(三)操作体验

1、播放课件“玩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制作汤圆的乐趣。

2、请幼儿完成《健康·社会》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并理解冬至的民俗文化特点。

(四)总结分享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经验。

教师:今年冬至,你想和家人怎样过节?小结: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小朋友们可以和家人一起包汤圆、包汤圆,讲一讲冬至节吃汤圆的由来。

四、活动建议

1、教师可以布置“冬至节”的'展板,让幼儿在环境中感受冬至节气的特点。

2、根据园所实际情况,可以在“操作体验”环节引导幼儿一起包汤圆、品尝汤圆,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

五、活动延伸

1、在阅读区投放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让幼儿通过图片欣赏感受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特点。

2、请家长扫描《健康·社会》封三下方小火车中主题四的二维码,找到故事动画《冬至的秘密》和幼儿一起欣赏,并商量、制订家庭庆祝冬至的计划。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