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文章

请欣赏旗袍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旗袍文章1:改不了的乡音 忘不了的乡情

文/唐士莉

我们旗袍沙龙读书组群里,有一群妈妈,每天早上在群里练习朗读,学说普通话。她们出于乡音的缘由,舌音很难改变。有一天,一位姐妹忍不住用当地方言读了一段文章,听起来别具江南吴语的味道。在我们听来,乡音是最美的语言。

快到春节了,很多人在回乡的路途中。他们之中有些少小离家,到外地生活,事隔几十年,当老了回乡时,那熟悉的乡音仍改变不了。乡音就像深刻在脑海中的记忆,无论如何都忘不了。走在异地或他国街头,如果听到一声乡音,那是何等的亲切,它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交流也顺畅起来。春节里走亲访友,听到了倍感亲切的乡音,心情好了很多,整个人也感觉轻松不少。

每年春节我都要回到苏北老家,去看我那九十多岁的外婆。曾经跟外婆在一起生活了不少年,想听听那久违的乡音,听听外婆带着关爱的唠叨,以及亲友们的互相问候。我从小生活在遥远的新疆,那里有来自四川、湖南、上海等不同的地方的人,自然有着各种方言,所以我练就了对方言具有敏感性的听力。只要是一听到江苏的乡音,不管是来自江南还是江北的,都认为是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身处在异乡的人相信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家乡时可能体会不到乡音的重要性,当他们远离家乡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语言的不通,让自己与外界显得很隔膜,突然听到一句乡音,就如同听到一首美妙的音乐,心情顿时激动起来,感觉遇到亲人般。当年在新疆,我家遇到的所有来自江苏的老乡,都当亲戚般走动,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过年过节互相问候拜年。

江苏的不同地方,方言也是不同的。我公公是镇江人,婆婆是常州人,以前每年春节,公公都要随婆婆去给他的岳父母拜年。拜了几十年了,每当婆婆跟娘家人用常州方言讲话时,他在旁边一句话也听不懂。我弟媳是安徽黄山人,她家乡靠着江西景德镇,方言也相似,弟弟跟着她回娘家拜年,她跟亲人说家乡话,弟弟在边上根本听不懂,很着急。我能听懂老家涟水的方言,但我一句话也不会说,来镇江十多年了,新疆的同学说我讲话带有镇江口音了,而江苏的同学说我讲话是北方普通话,我成南腔北调了,哈哈!

乡音是一个纽带,不管走到哪里,都维系着我们内心深处那份热爱家乡的深切情感,维系着亲友之间的血脉亲情和同学、朋友、乡邻的情谊。

旗袍文章2:时光,旗袍

文/水陌格格

关于旗袍,最深的记忆是民国那些摇曳多姿的女子,旧上海不曾迷失的风情。旗袍的花色面料各式各样,水墨,花间,落樱,若兰,妖娆等等,静谧的长款,温婉的连袖,还有那古典精致的手工扣。普普通通的女子一穿上旗袍,整个人便如有神助,身形体态凹凸有致,略施脂粉就如一树清婉的梨花,一拨美好的木槿,一株嫣红的牡丹……看着那窈窕柔软的身影,觉得这是一个女人最极致的张扬和内敛。

说到穿旗袍的女子,我立马想到了《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那二十多套变化莫测的旗袍,每一件旗袍都别具一格地代表了主人的心情,时而忧郁,时而雍容,时而悲伤,时而大度……幽暗昏淡的灯光下,张曼玉不断变换着旗袍的颜色和款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东方美人的古典气质,她不仅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成熟的,她是一现的昙花,在夜色中留下一点轻而远的气味。那是旗袍的独特感受,让每个爱美的东方女子都为之痴迷。

20岁喜欢穿旗袍的女子是心灵美好的女人。青葱岁月刚刚绽放,一股子一股子扑鼻而来的清香四溢,细软灿然的笑容铺垫绵长的阳光。把自己尝试着另一种风格的展现,旗袍本身就是一首诗,素色的旗袍包裹着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初颜,使得清纯简单的女孩多了一种别样的味道,你可以想象一个画面,那群穿着超短裙或者牛仔裤的小女生叽叽喳喳的,而旁边樱花四漫下拿着书本旁若无人静静阅读的旗袍女孩,这是怎样的感觉?完全不同的风景,这样的女孩心灵一眼就可认定的柔软细腻。

30岁喜欢穿旗袍的女子是有故事的女人。旧时光里的执念与感伤,静静的沉淀行走,试着把那些遗落在心底的故事用旗袍去替代,去遮掩。大家习惯说30而立,30岁的女人就有点岁月的芬芳了,眼睛不再是那么清亮剔透,但多了一种沉静安和,这样的女子少了校园樱花的浪漫和清纯,但是时光的痕迹就越发凸显,穿上旗袍从容地面对尘世间的是是非非,轻笑蹙眉都别有一番风韵,是故事里的事故泛动成长的光泽,爱上旗袍,应该是同样的韵味。

40岁喜欢穿旗袍的女子是幸福的女人。在日复一日的细水流长蜕变出平和,光阴静好中享受花开花落的淡定与不争。到女人40岁的时候很多都会说已经徐娘半老了,皱纹已经被刻刀镶嵌在眼角了。可是穿旗袍的女子不一样,虽然和年纪有关,但是旗袍是一种气质和内在的涵养,40岁的女人退去了幼稚天真的容颜,这样的女人依然痴迷旗袍,自然而然中就多了一种淡然清和的素养,在旗袍的金丝边的一层层衬托下,更是忽略了时光的刀锋,只记住了这一份幸福。

旗袍染上或绣上山水画,古诗词,花鸟图等等,这件衣服就更具有了一层灵魂,不仅仅是布料的一种柔和,蓦然呈现出的是一种千年梦境一样沉静的美,飞在穿旗袍女子的心头眉梢,让人看着无休止的心动。这些旗袍是迷,是气息,是沉浸,让你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注视,不肯转移,如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上瞬间闪亮的光辉,让我们的感知久久徘徊在古朴诗意的大美里。

旗袍,是一种生活方式。旗袍本身的设计和样式就规划了东方女性的特色和美,修长合适的身段,不多一分,不少一寸,淋漓尽致把女性的曲线美体现出来。时光流转,现在越来越多的时尚服装上市,充满了梦幻多彩的风格,倾向于西方审美观的主流,可是旗袍之于传统的中国女人,是古老的一个梦,是时光里沉睡的童话。虽然我们都未曾生活在那个年代,但是看着旗袍,内心就好像到过一般的惦念。

形容旗袍,我说不准自己内心想要的感觉和惊艳,只是一心想要表达那种心情,我只能用席慕容写过的一句话“我已无诗,世间也再无飞花,无细雨”来比拟对旗袍的神往和眷恋。朋友,侧耳倾听,你能听懂时光里旗袍沉淀独一无二的美吗?

旗袍文章3:爱上穿旗袍的自己

文/付小方

十八岁那年,有天我出去逛街,马路对面出现了一个穿旗袍的女孩,虽然街上熙熙攘攘,但我却一眼看到了她。女孩穿了一件长款碎花改良旗袍,气质淡雅,有种特别的韵味。女孩身材窈窕,低着头默默地走在人群中,像一枝行走的莲花。

从那以后,我一直想买一件旗袍。在我们这个中部地区的小县城里几乎没有卖旗袍的店家,不过我并没有灰心,每次逛街,我都会在各个服装店里仔细寻找。终于有一天,我在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店里发现了一件家常旗袍,中款、斜襟,水红色格子,朴素大方却不失婉约。我高兴极了,顾不上讲价钱,直接买了下来。

第二天我就穿上了这件旗袍去上班,一路上许多人回头看我,到了公司,我遇到的每个人都一脸惊喜,大家都说我穿旗袍很好看。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再没有买到第二件旗袍,直到淘宝网兴起。当我看到淘宝网上的店家有很多旗袍出售时,我心花怒放,挑来选去,最后买了我最钟情的绣花改良旗袍。现在,我已有十几件旗袍,短款、中长款的都有,样式多为小立领斜襟改良款,颜色以素淡为主。

旗袍是国粹,很多人觉得它遥不可及,但我却更愿意把旗袍当成平凡生活中一份独特的美。形态上,旗袍展现了女性的婀娜与娴雅;精神上,旗袍是一种对传统的回归与表达。穿上旗袍,人会不由自主身直肩正,步履变得轻盈缓慢,心情也沉静下来。旗袍,既是含蓄的,又是浪漫的,它是一个远古、清芬的梦。

我喜欢身着一袭旗袍,在静谧的秋日午后,独守一室,读书、品茗、静思,体会“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人生况味。寻常的日子,在旗袍的映衬下,也变得朴素如棉、静好似锦。我喜欢穿上旗袍的自己,在旗袍的装束中,我也如梅似兰,活成了自己最渴望的那个样子。

旗袍文章4:跟着旗袍走

文/程应峰

旗袍,是美丽性感的代名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她承载着温婉优雅,工艺情怀,文化传承……

应该说,旗袍在当今并不那么大众。好在,在现代城市,总有美女云集,她们会不失时机地穿上旗袍秀上一把。旗袍的婀娜多姿,美轮美奂,活色生香,是适合于走上舞台的。

旧时光里,旗袍是惊世骇俗的,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一不经心就吓着了乡下来的老太爷,旗袍女人让他们顿生新奇和惊诧,一敝一惊之时,嘴角会不由自主地往上翘起。

词曰:“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蹙。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设想一下,一个肤如雪凝,明眸如水,灵秀温婉,似凌波仙子般清丽脱俗的女子,着一身旗袍,缓缓走在小镇古老的青石板路上,细雨蒙蒙湿丁香,再撑一柄油纸伞,沿着雨巷翩跹而过。该是何等美妙的一种情形?

旗袍,不是谁想穿就能穿的。不适合的人,一穿上身,保准俗不可耐;旗袍,只选择那些适合它的人,适合的人穿上它,便有了特别美好的气质和韵味。旗袍是极具中国特色、中国元素的服饰,尤其是旗袍上的图案,一不经意,就昭示了属于中国的文化渊源——有韵致,有文化,有内涵。旗袍,是文化沉淀历程中的最鲜艳、最醒目的载体。

旗袍,最宜和中国文艺结合,那是中国文化一种淋漓尽致的表达;旗袍,在所有的服饰中,别致着,妖娆着,美丽着;旗袍,它适合中国人的形体,表达中国人的审美。它可妥帖地展现东方女性形体的美丽,并且将女性优雅的气质从这样一种展现中散发出来,它最能给人若隐若现、浪漫写意、简约婉转、典雅隽秀的韵律之美感。

一个人,如果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国画,喜欢诗歌,喜欢音乐,便有了喜欢旗袍的根基。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雅的,国画是雅的,诗歌是雅的,音乐是雅的,旗袍在适合它的人那里,也是雅到了骨子里的。一个蓦然穿上旗袍的女人,总会让人眼前一亮,而后滋生出一腔难以割舍的情愫。

当旗袍真正走进一个人的生命,这个人便有了致、有了巧、有了神、有了韵,甚至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生活,它不自觉地成为人生的一种修为。旗袍的点点滴滴,诸如斜襟,扣子,镶边等,都闪烁出难以言说的美丽。那上面承载着一个人思想,一个人的情怀,一个人对美的认同和表达。有人说,过了三十岁的女性更能表达旗袍的内在韵致。这是因为她们经历过生活的愁苦和欢乐,才拥有更多的生命积淀。就像酒一样,要在沉淀酝酿后,经历漫长的等待,始有香气扑鼻而出。穿旗袍的女人,岁月在脸上留下的不是沧桑,而是自信和优雅。

现代生活时尚,让旗袍的古典韵致在传承中散发。旗袍,可以有春的清新温婉,夏的靓丽热情;也可以有秋的成熟妖娆,冬的低调隐忍。女人,优雅的女人,着一袭旗袍,静静地行走在生活中,精致了自己的人生,也精致了他人的生活。跟着旗袍走,跟着感觉走,沐浴在这种成熟的、魅力四射的心灵散发中,一不经心,颠覆的恰恰是我们枯乏的生活。

人终有一老,或老而庸常,或老而优雅。应该说,穿在女人身上的旗袍,不只是一件服装,还是一种思想,一种蕴涵,更是一份憧憬,一份气象万千、韵味无穷的人生表达。

旗袍文章5:红尘中,那一袭旗袍

文/程应峰

“时光流曳,绿肥红瘦,留我须臾步。携手荷花风雅路,一霎旗袍处处。古风惹动人心,百态千姿晓雾。不恨流年凋晚,红衰翠减始悟。”如果说,女人的一生是一首绝妙的词,那么,旗袍就是女人生命中最炫酷、最奇妙的乐曲,最媚魅、最走心的词眼。

这美轮美奂的华夏服饰,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延伸出来的精髓之一。李白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他脑子里装着杨贵妃才有的佳句。我想,如果在明清以后,他看见穿一袭旗袍的女子迎面款款而来,一个激灵,还不知要冒出怎样空前绝后的诗情来呢。可以说,旗袍,镌刻着中国女人骨子里深藏着的爱与美。

旗袍女人,演绎着优雅、高贵、时尚,演绎着至情至性的人生记忆。那冷艳凝香、蝶恋花迷的美丽,总是恰到好处地通过一袭袭考究的旗袍展现出来。旗袍之美,温润,灵秀,如一部经典史藉,流转不绝。

时光深处,旗袍,随着思想潮流的此消彼长,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转换、变幻。从紧密程度看,旗袍拘谨保守,变化不大,就算有变化,也多在领子高低、下摆长短或开叉多少上。袖口间密密繁复的十八镶,是女子婉转的情思,吉祥的图案,是女子对幸福永不泯灭的追求。当旗袍穿在女人身上,便可不动声色地凸显女人玲珑圆润的形体曲线。这种看似低调密实的包裹,实则让女人与生俱来的性感,随步履轻移,柳腰款摆,变得撩人心动。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国旗袍最灿烂的时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让旗袍文化毋庸置疑地成为文化经典,四十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经过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成为有神有韵的经典女装。正是这种经典女装所造就出来的仪态,氤氲出尘世之间超凡脱俗、无与伦比的美丽。

那时候,上海十里洋场中,摩登女郎、社交名媛、电影明星、戏曲名角皆对旗袍情有独钟,她们在旗袍的式样上争奇斗艳,标新立异,领导着时装新潮流。茅盾在长篇小说《子夜》中曾这样描述:“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三十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衩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旗袍之初,不被接受,受到对抗,由此情节描写可见一斑。

对抗归对抗,那个时代的城里女子,衣柜里一定有一件旗袍,哪怕平常不穿,也一定会时时打开衣柜看一看。旗袍里,藏着年轻女子曼妙的向往,以及成年后的感念与遐思。旗袍是包容的,雅俗在一念之间。它的质地和品位,让女人有恬淡从容的本分,又不失风姿绰约的气韵。

一袭旗袍,就是一抹中国意境。或灵动,或灿烂,或浓郁,或清丽……结环五千年中华文明,将华夏服饰精华精心承接,一脉贯通。旗袍之美,所凸显的,正是东方美丽的特质,东方优雅的神性。

旗袍文章6:旗袍

文/钱丹

一眼就看中那件莲花图案的旗袍。仿佛承载了岁月最温婉的表情,昏暗的光线下,安静地伫立,像一只美丽的青花瓷瓶,美好且易碎。

棉布做的旗袍一般不会破碎,但是我偏执地认为她就是一件易碎品。易碎的东西容易让人格外珍惜,比如陶瓷,比如水晶,比如爱情。无法揣摩她是否孤独,但我希望她是孤独的,孤独是一种多么珍贵的品质。当然,她冷静的外表下面应该还埋藏着一颗热烈而滚烫的心,怀藏秘密,绽放遗世独立的美,在无人关注的角落,度过无穷无尽的昼夜。

我无比迷恋旗袍。与生俱来骨子里刻着对古旧事物的偏爱,安妮说,旧的东西依附太多未明的能量,会对人产生影响。她因此常常会点檀香来消除不明能量。我和安妮观点相反,我希望自己被这些能量包围、沉浸、依附,假若能由此蜕变,最好。

旗袍在这个时代里显然属于过去,最崭新的旗袍也如开始枯萎的玫瑰花瓣,芳香更郁。初夏之夜,我打开衣橱,一长溜旗袍在暗色灯光下闪耀光泽,真美。我喜欢这样的时刻,静静的不发一言。这个时刻是不需要其他人的,旗袍便是我的知己。无需任何语言和动作,甚至可以忽略眼神,闭着眼睛我们即可彼此交流,彼此倾心。放任无边无尽的沉醉或想象。时间一分钟,一秒钟,自掌心滑落,陷进旗袍的皱褶中。风由窗外游入,花香和衣香绵绵缠绕,不禁有微醺的快意,且容我醉。

我想旗袍是有故事的,她们沾染着尘埃和风霜,不经意便煽动生命里的灿烂火焰。有时候,会莫名感到痛楚——也许,这便是女人本来的样子。

早已习惯在独处中获得力量。穿上旗袍,让心底起伏动荡的波涛渐渐安静成无声的海洋……

旗袍文章7:旗袍情 女人心

文/宋莺

缤纷飞舞的夏日风情拉开了女人花盛开的序幕,人潮中开始绽放着斑斓多姿的朵朵裙花。身着旗袍的女子,穿过光阴的隧道,透出古意的韵味,行走于芳菲的流年,不紧不慢,不疾不徐,永远是一道靓丽的,不会凋落的风景。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那风姿摇曳的雅韵沉香影影绰绰如同一朵青莲在梦里旖旎而来,飘向了繁华浓艳的人海……

如果说女人如花花似梦,那旗袍就是含苞欲放的花瓣,包裹着女人的玉骨香魂,含而不露,半遮半掩,欲擒故纵,撩人心扉,摄人心魄。它用细腻的笔调把女人的三围曲线起伏得凹凸有致,膝下开叉裸露的白皙小腿若隐若现,将其窈窕身段凸现得入木三分,绽放着女人如诗如画的美丽。它是一张飘散墨香的宣纸,紧紧包裹着一块镌刻着铭文的碑碣,内里的凹凸将其内在含容在纸面上呈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白描,转承起合,虚实相间。它又是一个不可言说的隐喻,旁敲侧击地描摹着悬念和神秘。它是女人梦的衣裳,摇曳着女人的一帘幽梦,诉说着如梦如幻的经典传奇!

经典是永恒的时尚,循香回望百年沧桑,去拣拾岁月风尘里曾经风姿摇曳的背影,她们曾携一袖暗香流韵,从二三十年代的民国风情飘来,飘过上海十里洋场,那些曾万人瞩目的绝世名伶:周旋、蝴蝶、阮玲玉等女子曾将旗袍演绎得风情万种,凝艳留芳!

说起旗袍,我便会想起那些和旗袍有关的才女:才华横溢的张爱玲,温婉内秀的林徽因。她们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旗袍外在的美更显其内在的气韵,旗袍引我们走进她们的故事与迷梦,去揭开旗袍内层层叠叠、平平仄仄的心事。

张爱玲本人就是旗袍迷,还乐此不疲地设计旗袍。身着旗袍的她,展现出一种隔离于世的矜持与孤高,这摇曳生姿的旗袍曾在她的妙笔下绽放生香!演绎她作品的那些女人都与旗袍相得益彰:如《花样年华》里的张曼玉,《色戒》里的汤唯,《倾城之恋》里的陈数,都将旗袍的风韵彰显得淋漓尽致、风姿绰约。

旗袍也曾在戴望舒笔下盛开成一个丁香似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撑一把油纸伞,从江南青石雨巷翩然飘来……叶倾城曾这样诠释旗袍:“沉静而又魅惑,古典隐含性感,穿旗袍的女子永远清艳如一阕花间词。”

总觉得与旗袍相伴的应是古色天香的雅韵:高山流水的古筝,轻盈低转的香扇,唐诗宋诗的意韵,翰墨涤心的墨香,在亭台楼阁间吟诗作画,在小桥流水间捻花浅笑……

着一袭婀娜旗袍的女子永远清艳如水,如水的女人,袅袅娉娉,不染纤尘,水样的柔情,水样的灵动,春风掀起如水跌宕起伏的柔波。在爱情的滋养里,女人芬芳如花,如茶般沉香,如酒般芳醇,在岁月的浸泡与酝酿中,历久弥香,日渐丰盈!

但凡有着古典气质的清丽典雅的女人都会对旗袍情有独钟,有一种剪不断的情结,我也不例外,每当夏日来临,我总会穿上那身青花旗袍穿越古今,摇曳于绚烂的夏花之中……

旗袍文章8:盘扣的学问

文/明前茶

跟蒋老师学做旗袍,学了7个月,从秋到春,老师没教如何量体裁衣,只教了如何做各式各样的盘扣。已经是春天了,徒弟灵慧每天来蒋老师家上班,都见她戴着老花镜,在安安静静地手缝旗袍。宅院中精心布置了小小的景致,太湖石、芭蕉树、绿萼梅,柳丝正在露出饱满的鹅黄色绿芽,一只戴胜鸟在柳丝间跳来跳去,抒发对地气舒暖的欢喜。

对灵慧这种急性子来说,学个盘扣就学了那么久,啥时候才能把做旗袍的108道工序学齐呢?她心中焦躁,针脚就没有缝齐,导致做盘扣的布条缝好后并非圆滚滚地一样宽,蒋老师见了,温和劝诫说:“这样缝出来的盘扣表面都不平整,旗袍的静气,就被破坏了呢。”

蒋老师示范了最简单的一字直盘扣的盘法,再把缝好的直盘扣丢到小瓷碟上去,让徒弟听音辨声。这下,连灵慧也听出来了——老师做的盘扣,两头的盘结是支棱起来的,立体,密实,缠结得很紧,丢在碟子上像玉石一样发出当当之声,清音不绝,而自己做的盘扣丢上去声音发闷。蒋老师说:盘扣若是做得没力气,旗袍的精神就泄掉了。如今,想穿改良旗袍的客人越来越多,旗袍就像苏州评弹里忽然夹杂了美声或通俗唱法,它还能留下几许的古典韵味?也许那股静坐生辉之美,全靠斜襟上的盘扣了。做盘条的针脚看不见,可在只有一厘米的地方照样缝上12针,才能让盘条规规矩矩立得起来;编结盘条的手劲儿也看不见,可也只有不惜力气,每一下都抽牢,盘扣的立体感才完美,丢在碟子上才能叮当作响。

蒋老师的笔记本上记着几十种盘扣的手工盘结法。祥云扣、琵琶扣、芙蓉扣、梅花扣、蝴蝶扣、蜻蜓扣、如意扣……其中一种复杂的金鱼花扣,蒋老师尝试了数十次,才结造得端庄又甜美,安谧又灵动。蒋老师说:“有一年去花市买过年的花,见到香槟色中间杂着浅粉色的金鱼花,爱慕不已。不仅买回来插瓶,脑袋里还一直在琢磨如何把金鱼花做成盘扣,再缝缀小粒珍珠,就像花朵上的露水一样。”蒋老师自嘲说,从年三十到年初二,自己心不在焉,煎黑了藕夹,又炸焦了排骨。蒋老师的先生一看,赶紧将厨房里锋利的家什,统统收了起来。他知道,做旗袍的人若是伤了手,可是大忌。

那个春节,蒋老师的先生当了五天大厨,直到她将金鱼花扣的盘结方式想出来。蒋老师鼓励灵慧去读一读王维的诗,网上有王维的诗谱曲清唱,也可以去听一听。蒋老师说,有一天,她突然悟到做盘扣,与王维五言诗中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那一粒穿过布纽襻的小小圆结,既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响”字,又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湿”字,还是“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轻”字,它是立体的,扎实的,纯粹的,又是虚静的,内敛的。它仿佛时空上一个结点,撇清了所有的私心杂念,映照着自己读过的书,行过的路,阅过的人。

那一天,灵慧徒手做成了一个金鱼花结的盘扣,同样丢在瓷碟上当当响,与此同时,她终于读懂了盘扣在旗袍上留下的无声叮嘱,读懂了那么多留学生远去他乡时,为何都要带上一身旗袍。

旗袍文章9:旗袍,诉不尽的倾城芳华

文/紫萦雨梦

旗袍,绚烂如秋,优雅如荷,温婉如玉。她是时光酝酿给女人的嫁衣,是茶茗萦绕下,氤氲的清丽,是油纸伞下,戴望舒《雨巷》中愁怨的丁香,是东方女装恒久的经典。

--紫萦雨梦

【旗袍,行走在时光中】

旗袍,冷艳风情女子的代表,连袖、盘式手工扣、不多不少的布料,将女子的完美身形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初结识旗袍在电视荧屏的故事里,姹紫嫣红的旗袍侵染胭脂浓魅色,玉簪螺髻伴着绫绢扇摇曳在旧上海的十里洋场,诉说着灯红酒绿的阴谋娱乐,奢华的琉璃灯映射在男男女女的酒杯上,好似一场腐朽的民国寂寞,对旗袍的最初印象不过如此。后来,在张爱玲的文字里,邂逅旗袍的繁华,张爱玲描写上海女人说:“翻看陈年旧画,那些半个世纪前的旗袍女子令我羡慕不矣,那织金点缀的旗袍,凝固成永恒的风情,恨不早生50载,畅游那个旖旎的年代,因为那时的女子只穿旗袍。”可见,旗袍情节在旧上海的风靡流行。

旗袍作为一种服装文化,从满洲相传而来,在民族融合下,不断汉化。30年代后期,旗袍在结构上兼收并蓄西式剪裁法,袍身从直筒改为紧腰身,更趋于称身合体。旗袍虽然脱胎于清旗女长袍,但已迥然不同于旧制,成为中西合璧的近代中国女子的标准服装。不过旗袍的韵味,只有东方女性能够完美的诠释。

曾在笔尖想象过旗袍女子的种种,大抵会是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温婉贤淑、端庄内秀的江南女子。不惹眼,不闹腾,不复杂,简单纯粹,腹有诗书,文墨若骨,略懂琴棋,爱花护草,似乎只有这样的女子才可以穿出旗袍的韵致。

【旗袍,穿梭在故事中】

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更是赋予旗袍多种情绪,忧郁、雍容、悲伤的旗袍摇曳在昏暗的街灯、古朴的留声机、孤独的阁楼里,不得不让人嗟叹旗袍女子细密层叠的心事,时光揉碎记忆,旧年的故事轻泛涟漪,只能握紧电话,在“初见”的字眼里默默听一段呼吸,那斑驳的墙皮,嘈杂的麻将声,暮色中相依为座的吉普车,一起读小说、写小说的时日,早已随风化尘,隐秘在柬埔寨古寺的柱洞里。也许,藏起来的记忆就像灵魂深处发痒难抚的秘密,封存才是最好的待遇。不仅想起纳兰如若那首《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经年遗梦,暮然回首,旗袍的惊艳早已香凝,藏匿在故事里的事儿,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假如后来还有遇见,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寒还是若霓虹萦绕的暧昧?这一出故事导演只安排一通静默的电话,那青荷色旗袍与墙为依,绞心无奈,昔日的相伴旖旎,俨然已成一场无法触及的老故事,讲给静默的听筒,讲给会说话的墙壁,讲给会呼吸的痛。

【旗袍,绽放在篱栅里】

微风玉露倾,挪步暗生香,

纵是弄巷轻雨诉,一把油纸撑光阴,

文洁清如许,临水照花人。

张爱玲喜欢旗袍,喜欢到骨子里,并亲手剪裁各式各样的旗袍,素有才女之称,许是文墨倾城的缘故,张爱玲的旗袍风情也美誉颇多。曾有一位作家在《遥寄张爱玲》一文里,描述1950年上海文学艺术大会上,张爱玲出席的场景:她坐在后排,旗袍外面罩了件网眼的百绒线衫,使人想起她引用过的苏东坡词句‘高处不胜寒'.可见,张爱玲的遗世独立及旗袍情节,一度让人敬而仰之。

悉听岁月,繁华处处,皆沧桑。

叹流年,家奢人娇,只留得潮湿寂寥。

捏发簪,对镜花黄,阁楼声声,疏影苍凉。

弄堂深巷,华贵优雅的镂金碎花旗袍,犹如张爱玲钟鸣鼎食、翰墨书香的显赫家世一般,雍容阔绰地撰写进民国史册,成为令人倾慕的海上花。

青烟蒸腾,那燃烬的铜炉香屑,伴随着款款文墨,萦绕在深闺中。沉寂的帘帐随风轻舞,带着沧桑世事一并跌宕在张爱玲的《沉香屑》里。依窗而伫,庭间花草青涩微露,与窗前的清雅梨花旗袍淡然相映,于是,一个微微的抿笑停留在《倾城之恋》那堵灰砖砌成的墙壁上,茶色清丽,人生就是一场传奇,张爱玲笔尖萦舞的生命犹如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用心细品,才可看清纯粹。

微风掠过,唇齿间茶香袅娜,那身着黑平缎旗袍的女子闲情于藤椅上,思忖着《金锁记》的脉络,斜阳微颤,轻抚着那张精致、冷傲、卓尔不群的脸,尘埃偶尔忧愁,偶尔欢舞,那织锦缎丝旗袍悠悠于张氏篱栅,惊艳在民国世界里。

旗袍文章10:时光深处的旗袍

文/孙荔

山也老了,水也旧了,而经典的旗袍,永远经得起岁月的漂洗。旗袍,永远是一阙清雅的花间词,雅致、精巧、性感、妩媚的旗袍,此时演绎着民国的苍茫与沧桑。

《旗袍》讲述了民国年间美丽女子关萍露传奇与壮美的人生,最初,她不过是一批热血青年组成的锄奸队的一员,与自己爱慕的富家子弟赵世杰并肩作战,有点天真、鲁莽。关萍露用男友家的那件名贵九凤旗袍,接近汉奸头丁默群,成为了沪上旗袍皇后,丁默群也喜欢上了她。她忍辱负重,在天使与魔鬼之间较量,关萍露为了完成潜伏的任务,背下汉奸的罪名,周围人的误解,让她的心苦痛如狱。关萍露的父亲,一位戏院的班主,朴实忠厚,支持女儿走上革命的道路,在女儿沦为“汉奸”后,每日拉二胡来寄托思念之情,最后在高压下精神崩溃,上吊自杀了。

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战火纷飞时代,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战争,明媚的生活也零落成泥了。像西施,何尝不想每日在竺萝山下,在江边静静地浣着纱,过着平淡却幸福的生活,关萍露又何尝不想与男友赵世杰,过细水长流的日子。

可民国世界的事,谁家不是沧桑变异。世事如梦,人如秋风。

深藏民族大义的关萍露,顶着莫名的压力,闯入敌人心脏,每次执行任务,都相当惊险,都可能会丢掉性命,但她没有退缩。赵世杰一个爱表现的人,浅薄而又自负,他叛变,最后却被关萍露亲手除掉了,《旗袍》深度折射出人性的复杂。尘世后有一只翻云覆雨的手,来的来,去的去,爱与恨的千古愁,春去春回恍如梦。后来,关萍露也走了,走得如此绝烈……《旗袍》女主角的原型曾是当年《良友》画报的封面女郎,真正的才女加美女。

关萍露让我想起浣纱女西施,西施绍兴诸暨人,作家海飞的同乡。西施一身足以抵得过百万雄兵,当她出现在吴宫,莲步轻移,罗裙微动,吴王抵挡不了她的闭月羞花之美,她却是越国复仇的最后一把利器。

半盏香茶冷去,旗袍褪尽铅华。让人不由想起那些“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兰心慧质的绝世佳人,凄艳地静静地盛开在时光深处。

旗袍文章11:穿上旗袍去安仁

文/彼岸蒹葭

对一个女人而言,行走在安仁,最应景的衣着莫过于旗袍了。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小镇,至今古风犹存。二十余座民国时期的公馆,像群星撒落在古镇各个角落,以低调的奢华叙述着无尽的历史隐秘。百年桂树、青砖高墙、灰塑门额、雕花门窗、拼木地板,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东西都充满质感。还有安仁书院、明轩书栈、有轨电车、丁丁糖小摊、“胭脂扣”杂货店、“老街往事”布衣店,以及卖石头、香、古玩的各色小店……林林总总,共同营造出一种恍惚与迷离。就在这时,一行身着旗袍的女子从街的那头款款走来,高跟鞋叩响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袅娜的身姿如风吹杨柳,一路摇曳着浓郁的风情,此情此景,让人疑心穿越到了民国。

其实,这群穿旗袍的女子,都是今天的上班族。我发现,旗袍对女人,永远是不能拒绝的诱惑。一个忙碌于工作与生活的人,每天步履匆促,但是,一旦换上旗袍和高跟鞋,脚步便自然慢了下来,因为慢,便有了闲散之心,可以坐在街边品尝各种小吃,可以不慌不忙地逛逛老街上的一家家小店,流连于各种稀奇有趣的物品,再与店主闲聊几句。店主亦是慵懒的,端着一杯茶闲闲地喝着,并不急着做生意赚钱。慢生活的节奏,是安仁的主旋律。

周末,穿上旗袍去安仁,赴一场茶会。刘元琥公馆里,小木头已经布好茶席。木质的长条茶台上,石青与赭红的两幅茶布铺设起临时的舞台。炉香乍热,泉水初沸,一长溜茶荷里,蒙顶甘露、白牡丹、八仙单丛、佛国肉桂、老六堡……一款款茶正等待与我们相遇。初夏的老公馆,空气里弥漫着香樟、桢楠和柚子树的绿色气息。树叶浓翠欲滴,香气馥郁又沉静,使人出神。阳光从叶缝里筛下斑驳的影子。地上薄薄一层碎米粒的花朵,是香樟的落花。人在树下走着,花朵仍不时地往下落,噗,噗,像鱼在水底吐着气泡。其实,落花并没有声音,我听见的声音来自心里。

茶香袅袅飘散。澄澈明艳的茶汤里,荡漾着初夏的葱绿。旗袍女子们伸出纤纤玉手,缓举杯,细闻香,慢品饮。无论是甘露的清新鲜醇,还是肉桂的岩骨花香,抑或是六堡的醇厚绵长,无不令人感念:茶,天地之精华矣;喝茶,便是重返自然之境。茶时光缓慢美好,慢得像在旗袍上一针一线地绣花,美得像树上绿叶的光泽。

安仁,是一个有静气的古镇。几米金色的阳光,在公馆的庭院里来回移动,慢慢编织无尽的生活。光阴在缓慢流逝,生命在缓慢变老。所以,居住在安仁的人,似乎比别处的人少了些浮躁,多了些闲淡。安仁的这一特点,也吸引了许多同质的人,小木头便是其中之一。她放弃了城市的喧嚣与浮华,来到安仁,安安心心开一家茶苑,以茶会友,在一杯茶汤里安放身心。

泡茶的小木头,神情专注、动作舒缓优雅,举杯换盏间有一种静气。平日里习惯穿宽松茶服的她,为这精心策划的“旗袍茶会”,今天也特地换了一身红底白花的旗袍,看得出剪裁做工相当精良。穿旗袍的小木头显得特别美,有一种喜气洋洋的温暖,但是又很清丽、脱俗,温婉动人。小木头说,她最喜欢的茶是老六堡,藏了十多年的茶了,有时间的记忆、岁月的芬芳。这样的老茶,在安仁喝起来有一种特别的滋味,仿佛回到从前。因为,安仁亦是有记忆和历史感的古镇,彼此的气场与氛围刚好契合。茶,其实也等待着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苏醒过来。我微笑,点头。年纪轻轻的她,已经有了常人不具有的沉稳和淡定,不简单。也许是每一个茶人的心中,都住着历史,住着清风明月和天地大美,所以,身上有清逸的茶气,有山高水阔和万千气象。有了境界自然有了从容,所以,小木头泡茶的动作慢,语速也慢。

我忽然想,茶,也很慢。且不说从一片树叶到一杯茶汤,中间要经历多少故事,单是泡茶的过程,便是一次慢生活的体验之旅。烧水,烫壶,温杯,投茶,注水,出汤……缓慢中,茶被唤醒,在沸水中完成生命的涅槃。如此看来,公馆里的“旗袍茶会”便显得意味深长:茶与旗袍、旗袍与安仁古镇,无疑是相得益彰的。

茶会中,有人说起陆游,谈到诗人与安仁的情结。八百多年前,陆游在广大的川西平原上流连光景,当他来到安仁,顿时被安仁的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深深打动,挥笔写下传世之作《安仁道中》,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天大围平野,江回隔近村。何时有余俸,小筑占云根。”可惜诗人终究未能在旷野碧江、钟灵毓秀的安仁拥有一家“小筑”,但是他留下的诗句,一次次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如今,穿上旗袍、端上茶碗的这一群女子,吟诵起他的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可不可以,今晚就住在安仁,枕着安仁的静谧,枕着旗袍与茶香,暂且做一回前尘旧梦,梦回古代?

安仁的夜,静谧深深。我记得,四月的一天晚上,我们在小木头的四石茶苑喝茶。闲聊中时间过得很快,一抬眼,不知何时,一弯新月已经高悬夜空,明亮、清冷。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融化了,融化在如水的月色里,融化在温暖芬芳的茶汤中。我甚至觉得恍惚回到前世,我的前世或许就在安仁吧,或者在某一所深宅大院里,每日里读书、泡茶、莳花养草,日子过得悠闲静美;又或者,栖身在哪一家瓦屋茅舍,白天低头种地、抬头看天,夜里在灯下穿针引线……无论哪一种状态的生活,都是安静缓慢而美好的。所以,我每次到安仁,都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不只是喜欢,就好比回家,有一种声音始终在呼唤我:归去来兮!

下周,我还要穿上旗袍去安仁。

旗袍文章12:痴念旗袍

文/程丽芬

不知为何,心中总对旗袍有份痴念。在网上看到民国女子存留下来的照片中,无论名伶还是普通女子,都着装旗袍,招摇得像一朵朵花儿,在岁月里风情万种的开着,让人感到流年的暗香、岁月的美好。

张爱玲仅存的几张照片中,就有一张是着旗袍的,头微微抬高,那份高冷让人看了颇具韵味,如果说才华是演绎自信的,那旗袍定是提升气质的。

最爱的意境,是纤弱、柔软的江南女子,细腰盈盈,修长的腿亭亭玉立,再撑上一把烟青色的纸伞,摇曳在青砖小巷里,如丁香般的女子,空灵的似水中的荷花,楚楚动人,成就着那一副令人魂牵梦绕的山水画。

博客里一位女子,她也酷爱旗袍,面容姣好,身材也不错,能驾驭各款旗袍,她会穿什么样的旗袍,再配上相应的背景,每张照片都堪称“艺术品”,她会着墨绿色的旗袍站在书房,浓郁的书香与她的着装相得益彰,而当她在茶室品茶,又会穿一袭印有茶花的旗袍,清新淡雅,端庄典雅,犹如一朵山茶花,清新自然,我欣赏女人像她这样,用旗袍诠释生活,展现品质,也让人感到她的精致。

我喜爱旗袍,每次逛天猫,我都会看旗袍,也许它并不适合现代女子上班的着装风格,但我仍会买上一两条旗袍穿着过过瘾,也许价格不是很昂贵,而我会选舒适的面料,偶尔同事会说我是在装古典女子,但我骨子里的那份痴念未改。

我觉得,美丽的女子,在青春年华里,都该有一两件精致的旗袍,那是一幅美图,是女人尽显妖娆的代表。工艺精良的旗袍,仿佛四月的山花,烂漫散发馨香的气息,多少女子,都梦想着有一袭华美的旗袍,得体地穿在身上,风姿绰约,尽显妖娆,就像有一段随心的爱情一样,舒适地存在着,亦是一种安然。

旗袍,喜欢它内敛、飘逸,不张扬,却能够于无声处透出绝色风情,它不暴露,却自有一种掩饰不住的诱惑,自有一份摄人心魄的气场,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端然与雅致,一颦一笑中,自有一份似水的娇羞。旗袍的韵致,值得细细品味。

旗袍文章13:爱穿旗袍的女人

文/逍遥子

上世纪末,城里的美女们喜爱穿旗袍,一时间穿旗袍的人满街都是,大姑娘,小媳妇以拥有一条旗袍为傲,旗袍风席卷全球,名人明星,少女少妇,徐娘半老的阿姨们也络绎不绝的加入当中,旗袍就像美女俱乐部的钥匙,各色各样的旗袍把一些美丽的女人们勾勒得更加漂亮,更加性感,原本姿色好点的女人们穿上好看的旗袍更加狐媚,人们吃饭,上班中,讨论最多的莫过于谁旗袍漂亮。

旗袍!时代的潮流,旗袍穿起来简单,解起来方便,虽然有不同的做法,总之旗袍既显示妇女们的线条美,同时旗袍能够不折不扣的把女同胞的曲线衬托到极致,还让男同胞们实实在在美了一把,欣赏了几年美女们穿旗袍的风姿。

在穿旗袍的队伍中,有一位特别酷爱旗袍的美少女,旗袍给她展示美的机会,她不仅爱穿旗袍,而且会设计旗袍,做旗袍,她买的旗袍很多,红,黄,蓝,绿一应俱全,每一天一个样式,满腹经纶的她,粉丝不少,就是没有用武之地,她爱上写诗词,搞创作,一位有才能的美女,倘若穿上美丽的旗袍,在当时是多么幸福的人啊!

许多人不懂网络,她就在玩电脑,ok ,on ,挂在嘴边,别人还在保守,她已经在谈西方生活,条件好的她除了与少数人打麻将,就是兴致勃勃的到处跑,后来人们送给她旗袍美女作家称号,由于没有正式工作,为了生活不得不以加入到南下的队伍中,只能把自己的聪明,能干,完全依托在吃,穿,玩上面。

那一年,她回家了,县城稍稍好点的舞厅到处都能看见她的舞影,男人们能够与她寒暄,甚至跳舞是莫大的光荣,女同胞能够与她为伍简直踏入发财的大门,她的容貌在一些人心目中就是杨玉环,许久,这个以为她已经嫁给东家,那个说她与某领导可能结婚。

干净利落的她,心直口快,除了高挑,就是美丽,特别那套红旗袍在她身上说多美就多美,穿着旗袍的她确实风光无限,大大咧咧,可是给她带来不少麻烦,公子哥们爱与她逛逛街,有点钱钱的老板有意无意碰见她,父母官动不动告诉她今后需要帮忙让他晓得,就是旗袍缘故!旗袍美女框在她身上恰如其分,穿着美丽旗袍的她时时刻刻小酌,姐姐我讨那么人关注,究竟为什么呢?

看她穿旗袍,文人说是审美,蛮夫说的漏骨,可是她不知不觉踏入到泥潭中,女人特别出色,红颜薄命吧!男女之间平时卿卿我我,关键时刻男人是不愿意负责的,女人美必须有男人欣赏你,桃子熟了必须等待人吃,可是高傲的她竟然落入玩弄女人的高手手里,真正爱她的人的话她是水泼不进的,她显然无所事事,可是婚姻那就另当别论了,后来她干脆落入青楼,做起了女人无本生意,居然成为红牌。

她的到来,青楼客人络绎不绝,生意满堂,门口车水马龙,三公消费给她不少利益,于是旗袍愈多,几年下来争风吃醋的不少,丢人现眼的故事举不胜举,人家老婆指着她鼻子,她还是叼着香烟,随着乐曲摆腿舞身,气得别人骂骂咧咧的离去,反而在人们心目中成为骂街婆,她长年累月无止境的肆意妄为,已经麻木不仁,见钱眼开,平常没有客人时仰天躺在沙发上,管她什么地方暴漏在外面,来了客人翘首弄姿,挑逗客人。

客人多了,往往忘记穿内衣,偶尔发觉挺方便,于是干脆不穿罢了,习惯成自然,有时候几个吱吱的呵呵,其实大家都是如此,一样聪明,几个一起交流经验,根本谈不上相互不扯皮,预约的客人多了彼此介绍,万不得已打打麻将娱乐。

虽然如此,她的容貌随着年龄慢慢变化,虽然条子还是那样笔直,可是肌肤没有前些年那样的弹性,皱纹越来越多,眼袋需要抹粉擦汁。

有一天,青楼的老顾客,拿出一包礼物塞给她,然后告诉她天大的好消息,他承认与她结婚,前些天已经与老婆办好一切手续,就是那天,天没有黑他们踏入洞房,成天与性打交道的她终于成为人家的新娘子,好不容易成为有人疼的女人,她很高兴,很高兴,不时从眼睛里面流出滴滴泪珠。

佳缘的到来,上街买菜成为她每天的大事情,厌倦了前些年的生活,她见人就笑,遇见稍稍比自己大点的男人就是叔叔的叫,看见比自己长的女人就是姐姐,不然就是阿姨,看见任何卖菜的都是很礼貌,只要别人叫他买不管是自己需不需要的东西多少买点,所以大家愿意与她打交道,只要她的到来,客气的喊她买菜,随便送给她一些,久而久之客主之间相互推脱,最后还是客客气气离去,菜是菜,钱是钱,没有认真。

安静的生活,使他慢慢忘记过去,樱桃小口的她,不穿旗袍风摆柳,穿上旗袍就成为大美人了,只要她来到哪里,看热闹的人比较多,一次,她来到菜市场门口,平常爱喊她买鸡蛋的老头子又开口了,这次她恰恰想买鸡蛋,她顺便跩下去,挑几个鸡蛋,岂止老头子的鸡蛋又大既优惠,她就多买了许多,然后拉起旗袍下部包着买鸡蛋的人很多,她好不容易从缝隙站起来。

她!兴致勃勃的离去,像平常与别人打交道,一只手拉着旗袍角,一只手摸着鸡蛋,许多人发觉她衣冠不整,尴尬的苦着脸皮,说不是,笑不是,对面与她说话的人只能眼巴巴笑笑,忽然一股风刮来,她感觉不对劲,像失去知觉一样,鸡蛋啪啪的掉在地上,她疯狂的跑啊跑!连高跟鞋底跑掉了,转弯处按着鼻子哭的她,没有怨天怨地,稍稍冷静,悠悠然回家,从此街上穿旗袍的女人慢慢少了,慢慢讨论的她的人多了。

旗袍文章14:烛光夜话

文/澌涵毓

夜幕四合,如黑色的旗袍将自己紧紧裹住,零距离的质感,被包围的触感,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悬在半空的心绳缓缓收拢。放慢白日里匆匆的脚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就这样,一个人,在寥清的大街上随意地走,时而抬头望漆黑夜空里时隐时现的星星,时而低眉试图走出一条直线,就这样一直走下去,任凭清凉的晚风轻柔地吹拂着不知为谁而飘的长发、散漫地行走在夜的边缘,心在清静中自如飞舞。

路总是有尽头,不知不觉,熟悉的大门,熟悉的灯光,熟悉的身影,等待着一个人的归来。习惯性地喊一声“妈——”冲刺的速度蹦进家门,搂着妈妈的脖颈,紧紧地依偎在温暖的怀抱里,闭上眼睛的瞬间仿佛时光停止流动,轻轻地调整情绪。转而调皮地松开胳膊,做个鬼脸一蹦一跳地笑着跑向餐桌,热腾腾的饭菜瞬间将四月里依然微寒的心消融。低着头边吃饭,边听妈妈滔滔不绝地讲着小区里的趣事,不搭调地应和着。“丫头,怎么了?”妈小心地试探。“很好啊!”头埋得更深。

很多时候任自己如何伪装,妈妈总是一眼就能看穿自己的心,尽管不敢直视妈妈的眼睛,许是感应吧。狼吞虎咽地吃完饭,走进卧室,一扇门,仿佛与一切隔绝。不知何时,被西哲罗素在其名篇《一个自由人的信仰》中那句:“人生是一个长长的穿越暗夜的旅行……”深深感染。黑夜,若神秘的魔屋,无意之间走进其中,却再也走不出。熄灭了所有的灯,再次融进这个黑暗封闭的盒子。没有琐事的烦扰,没有昼日赤裸裸的暴露,隐在墨色的帷幕后,留下了我一个在被遗忘的角落里寻求着渴盼已久的安全感。趴在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床上,将头深深地埋在里面,独特的茉莉味道将自己沉沦,多么希望永远不要醒来,就让自己做一个长长的甜梦吧。

炫白的灯光太过于耀眼,色调分明的黑白总是将眼睛刺痛,让自己无处躲藏。我心深处,莫名向往一盏烛光,那淡淡的柔和的光线总会给不安的心带来些许温馨,些许抚慰。

或许是钟情与淡雅颜色的缘故吧,宁静、内敛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与纯净的烛光浑然一体。从抽屉里取出那个心仪的木质烛台,简单明快的设计风格搭配淡雅的蜡烛。烛光在成熟而又略显稚嫩的脸颊上忽明忽暗地晃动。燃烧什么?我不知晓,也许是寂寞吧!

迷蒙的双眸在柔婉摇曳的烛光中游离,不再混沌,不再蒙昧,逐渐澄澈透明,那曾经一度想挣脱的校园片段渐渐成像,弥漫着,散乱着,若隐若现。

那时候,忙碌于一天死板的课程,枯燥乏味教条式的说教添了些许烦躁,仿佛生命失去了光泽,暗淡无光,一种说不出来的压抑堵在胸间,让人窒息。

铃声一响,匆匆拿着书本往教室外跑,宛若走出监狱般轻松自在,顷刻间摆脱了所有饿隐晦与霉气。每一个夜幕降临的时刻在自己的期待中缓缓走来,待舍友们都去了自习室,轻轻关上门,点燃一支蜡烛,在只属于一个人的空间里开始自己文字的独舞,那忽明忽暗的美的影像总是给自己太多的灵感,文字若涓涓溪水流淌不绝。出神时,目光锁定淡淡的、鹅黄的烛光,心情在烛光快活地升腾中跳跃,仿佛置身于雾蔼般蒙眬的殿堂。抑或将目光移至宿舍内简单的摆设被拉的奇形怪状的投影,烛光下摇曳之景物蕴含的夸张滑稽的美学元素,让人不禁沉醉在柔婉浪漫的审美意境里,揭开少女朦胧浪漫的绮想。

流光暗影轻描淡写地从笔尖轻轻滑落,青涩的思念泊在欲滴的烛泪里,穿越时空,伴着柔情的月色,透过纱窗,框架里那个剪烛西楼的婉约女子依旧,还有那阑珊灯火处流盼的目光,在重门深锁里痴痴地守望着谁的轻叩,似笑非笑,轻吟,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似泪洒,不知为谁而消瘦?

清柔的心与一朵火焰在没有人来赴约的小屋里漫舞,于清幽深处缱绻,静静构思着隔世的唯美。灯芯渐长,点点离愁泪"哧"、"哧"、"哧"声中滑落,斑痕了一行行凹凸的潇湘幽梦,滴在飘渺的心头,轻轻一剪,剪却一段云淡风轻的记忆,烛光恍惚明灭地溶进眼波,执笔之间,散若云烟。

旗袍文章15:记忆中的旗袍

文/东方青竹

喜欢旗袍由来已久,也许是因为喜欢风姿绰约的张爱玲散文的缘故,对旗袍有种特殊的情感。它婉约,婀娜,优雅,把中国女人窈窕的身材表现得尽善尽美,淋漓尽致,美到摄人魂魄而又不失端庄。没有哪个服装款式或种类可与其比美,流经岁月沧桑,世事变迁,而成为经典,这不能说不是个奇迹。

旗袍如“一朵青莲,一缕寒烟,又似古青花瓷瓶里开出的一朵郁金香,立式高领,立直了中国女人的骨气。精巧的盘扣,盘住了古老的中国情结,春光若现的高开叉,分明是鲜活的生命的诱惑,生动妩媚,万种风情,魅惑无比,却无一丝风尘媚俗,令人摇曳心旌。”每个女人对旗袍的喜爱似乎都情有独钟。旗袍像一颗明珠镶嵌在我的心中,经历时光的风蚀雨浸,仍熠熠生辉。似一首难忘的歌谣,时时撩拨着我的心弦,起伏婉转的旋律包涵着浓郁的亲情,深沉的爱情,还有些许的苦味。

我自知身形凸凹无致,不是穿旗袍身材,更穿不出那种婀娜的味道。但是从骨子里特别喜欢旗袍这三十年代盛行的服饰,大概源于一个人,几段往事。旗袍穿过岁月的河流,留下细碎的记忆,旗袍上写满了故事。童年的欢笑,爱美的天性,被姥姥的巧手,细针密线缝进了旗袍里。

穿旗袍的女人是自信与聪慧的,姥姥虽不是大家闺秀,也不失小家碧玉的隽秀,旗袍穿在她身上,文静娴熟的气质含而不露,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尽管那个时代旗袍不再流行,姥姥的衣柜里仍然珍藏着一件结婚时旗袍。紫色的织锦缎,隐形的凤凰图案,立领,高开叉,手工盘的蝴蝶结形的盘扣。高贵梦幻,像一件艺术品。那种典雅的美,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下深深地烙印,每当姥姥打开衣柜,年幼的我就挤在前面,头伸到衣柜里,嚷嚷着要试试姥姥这件嫁衣。一次,趁姥姥不在家,自己竟把旗袍套在了身上,下摆拖着地,在镜子前来回走动。姥姥回来不但没吵我,还夸我知道臭美了!于是我缠着姥姥,给我也做一件旗袍。姥姥只说:“孩子,你还小呢,等你长大了,结婚嫁人的时候,姥姥就把这件旗袍送给你!”我深知自己是她的掌上明珠,她对我的那份爱,超出了一切,我知道能舍得把这件最心爱的旗袍送给我。可是那种对旗袍的渴望,觉得长大是多么的遥远。此后的几个夜晚,一盏微弱昏暗煤油灯下,映衬着姥姥做针线的身影。一件印花的粗布旗袍在姥姥的巧手下诞生了,深蓝色的底,白色的小碎花,质地有点粗糙。但经过姥姥的手做出来的旗袍,小巧精致有型。穿在我身上极为合体,我如愿以偿的站在镜子前,兴高采烈的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姥姥摘下花镜把我拉到跟前,慈祥地看着我,语重心长的说:“女孩子要注意修身,旗袍是挑人穿的,修身,更重要的是内在气质的修炼,女孩子的美里外要结合起来。”我穿着姥姥手工缝制的旗袍,在小伙伴们跟前招摇,美的不知道天上还有火烧云。尽管我不懂什么叫修身,但是,对这具有东方女性独享的美轮美奂的旗袍,和她的高贵优雅有了朦胧的印象。

旗袍,在姥姥和我两代人之间珍藏,姥姥时不时的拿出她的嫁妆旗袍在身上比量一下,然后,小心翼翼的拍打掉灰尘,重新放进衣柜。梦幻般的紫色面料,闪闪发光的凤凰,像普罗旺斯的天使驾凤而来,那蝴蝶结的盘扣,又像翻飞在紫色薰衣草上的彩蝶,美轮美奂,真的是一件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难怪姥姥爱不释手。可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躲在姥姥的身后,眼睁睁的看着那些红卫兵,拿着剪刀把姥姥这件旗袍当“四旧”剪成了碎片……我看到姥姥拾起碎片的刹那,已经老泪纵横。那些人撕碎的不只是一件旗袍,还有姥姥的青春、姥姥对美好的向往,撕碎是姥姥的心。那一夜,我依偎在姥姥怀里,手里拿着那些旗袍碎片不忍扔去,祖孙的眼泪汇在了一起。

岁月在不经意间流失,那件蓝底白花的粗布旗袍伴我度过了童年。穿着它时时感到那份厚重的爱,暖意荡漾在心头。跟随岁月脚步临近的青春,对美有更深一层的理解。那个年代是扼杀美的年代,衣服是同一色系的老三色,黑蓝灰,即使你爱美也只能偷偷的藏在心里。如果有人穿着旗袍,就会有人在戳戳点点,鄙视你是资产阶级情调。而清贫的日子根本不容许人奢想,在那个条件和环境下穿旗袍也只能是我梦中的奢望,只要衣能裹体就很万幸了。

而接下来,母亲的旗袍也遭遇到了相同的命运。为了解决我们姐弟五个人的穿衣问题,母亲把她尘封箱底的土布旗袍剪开两半,上面给我做了棉袄,下摆给小弟做了坎肩。这在我看来,是多么残酷,剪短了旗袍,等于摧残了美,对于母亲来说无疑是剪碎了的心肝。我穿上棉袄的时候,看到母亲笑的背后有那么多苦涩和隐隐的心痛。那个冬天严寒依旧,我没再冻得瑟瑟发抖,母爱包裹着我抵御严寒。温暖着我的身心,那个冬天,我的心在久久的纠结中又平添几分忧伤,为母亲、也为母亲的旗袍。

旗袍改成的棉袄,使原本的美变成了残缺,而那份残缺的美中,母爱是多么的圆满,多么的厚重。那份美得到了升华!我对此心有不甘,多少次心里盘算着给姥姥和母亲买块上好的布料做件旗袍。还她们的心愿,多少次梦想着把那份残缺的美填补上,以尽善尽美。多少次梦想着还原那份原始的美,这一情结一直系着我的心。

当我实现这个梦想的时候,姥姥已经不在人世了,而母亲也近老态龙钟。遗憾,让我多少次望着她们的照片泪流满面。心海深处不时若隐若现荡起满怀的涟漪,总觉得有些太美的东西是不可以竭力追求的,比如梦想,比如明天,比如母亲,比如姥姥那件紫色梦幻的旗袍。这些东西在我的世界里是近乎完美的,而我却喜欢用一种怀旧的情感去封存自己的喜好,直到我走进恋爱的殿堂,邂逅一双宽厚的臂膀,邂逅那一份执着的爱恋。他的爱屋及乌,和我一起爱上了江南烟雨石板小巷,爱上了那件粗布旗袍,帮我完成了那份梦寐以求的夙愿。

当春天的故事唱响大江南北的时候,旗袍的春天跟着到来,端庄典雅最能显示女人气质的旗袍又应运而兴。她的唯美、大方深受女性追捧,一件件悦目的旗袍若繁花落水,似孤星闪烁。而我喜欢旗袍除了这些,还有三代人凝结在旗袍上的爱。

电影里,周旋、蝴蝶、阮玲玉等女子与旗袍相得益彰,冷艳凝香。她们在那个闻香识女人的年代里,在那些深深浅浅的光影里,演绎着飘逸典雅的万般风情,以及曾经沧海的幽伤感怀,无数影迷想起她们时,总忍不住发出“女人如花花似梦”的感叹。

记得是一个杏花微雨四月天,老公从杭州出差回来,从旅行包里拿出一块包装精致的杭绣旗袍面料,紫色的真丝立绒,前面是栩栩如生手工刺绣的孔雀开屏的图案,白色水钻亮片元素点缀,使紫色增添了神秘感。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惊喜的愣住了。老公的性格沉稳,不擅表达,但是他的爱深沉雄厚。他淡淡地说:“你喜欢旗袍已久了,正巧碰到咱俩都喜欢的颜色就买了给你。”心里一股热流涌到眼眶,说感谢,真的是太苍白了,老公出差节省下几天的差旅补助费。这不仅仅是一块旗袍面料,而蕴含的情感远远超过旗袍的本身,这面料所蕴含的情感是这块面料本身无法承载的。

几天后,做裁缝的妹妹精心的设计,用她的巧手精雕细琢,手工缝制的下摆,手工盘制的盘扣,一件质地、做工、花色都巧夺天工的旗袍展现在我的眼前,它是我们这个小家最美,也最贵的一件衣服,挂在我卧室衣架上好象一件装饰品。重要的场合穿几次,更多的时候只是欣赏,怀念……

旗袍淌过岁月的河流,留下一段亦悲亦喜的故事。张爱玲说旗袍爬满虱子,而我的旗袍却凝结着亲情和爱情。这件旗袍跟随从平房搬到了楼上,与我一起分享家庭的美满幸福,多少年过去了,旗袍依然如新,姥姥和母亲的身影在脑海形成永久的定格。有人说:“怀念故人和往事,是在怀念曾经的青春”.其实,对于女人来说,念想起一件衣裙又何尝不是同样的心境呢?它纪录着我的童年欢乐和忧郁,风韵犹存的姥姥,勤劳节俭的母亲,还有曾经的执迷、痴爱……

我知道,自己不是那种风情万种的女人,旗袍也穿不出那份雍容,那份华贵,但是对美却有着自己的品味,一件旗袍,隐隐寄存了一段远失愁绪,远失的身影。

旗袍文章16:青花旗袍

文/张联芹

水色江南,雨丝柔曼。他,再次来到岸边。

远处,她身上的青花旗袍,迷住他的眼。回眸,轻叹,泪洒青衫。记忆,漫过枝头,缠绕江岸。心,再次游离在痛的边缘。

三年前相识,油纸伞撑起浪漫。他懒散,放荡不羁;她灵秀,清纯如莲。他送她青花旗袍……

一日,她闺蜜的议论传至耳畔:“她即将结婚,对象是单位骨干。”他闻言,愕然,心酸。誓洗恶习,努力、钻研……

快如惊鸿的时光,流逝在弹指间。旧地徜徉,记忆,串起菊的叶瓣。

遐思间,那抹青花旗袍已飘至面前。“你有恋人,不要再见。”她的娇颜,刺痛他的眼。“她看你游手好闲,假意与你分手,激励你努力向上。”闺蜜说完转身离去。

她的双眸凝视,玲珑的身姿,曼妙依然。刹那间,他泪水满溢心田。紧拥她,轻吻落于眉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