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习俗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习俗文章1:杂说大暑习俗
文/刘昌宇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大暑中的习俗重在一个“吃”字,多半以吃凉性食物消暑,少数地区也有品食荔枝、羊肉等热性食物度暑的。同样的节气,却以截然不同的饮食观念对待之,呈现出国人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和摇曳多姿的奇风异俗。
在我国北方,大暑时节流传着吃面条、饺子、鸡蛋等习俗。北京俗语为“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即是明证。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热汤面不仅可以祛除人们体内的潮气和暑热,也可以由此改善口味,并借以减轻肠胃的负担。据史料记载,大暑吃热汤面的习俗,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盛行。而到了明清,人们根据养生的需要,又增加了大暑日喝莲子汤的习俗。《清稗类钞》中就有“京师夏日……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用来宴客的记载,这使得大暑的习俗变得更为丰富而多元。
而在南方,人们在大暑期间,往往偏好于吃重口味的荤食。福建莆田人就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过大暑的习俗。据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而吃温汤羊肉也极富创意,将羊开膛破肚后,整只放入大缸中,再以滚烫的热汁淋之,浸泡一段时间后,将羊肉切成片片,其鲜其嫩,往往让人赞不绝口。而吃米糟,不仅大补元气,还能将体内湿热之气尽遣,可谓养生又保健。而在湖南一些地方,亦有大暑期间吃童子鸡的习俗,以未成年的公鸡为主,口味独特,鲜香无比。想必其饮食理念与莆田人过大暑的做法如出一辙,都是重在大暑日讲究滋补。
如今,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日益转变以及社会大家庭的不断融合,传统意义上的北方人吃凉性、南方人吃荤食过大暑的习俗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如在山东南部地区就有在大暑到来之际“喝暑羊”的民俗,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带来的不仅是口感的鲜香,随着热汗的流淌,淤积在体内半夏的毒素一同排出体外,这极为有益于盛夏之际的养生保健。而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也不慕荤食,他们就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既消暑又清热解毒,可谓大暑期间当地不可多得的良药。
大暑中的习俗源远流长,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同时以其丰富的饮食内容,大大满足了国人的味蕾,更让美食中国的人文魅力更加深邃而迷人。
习俗文章2:亲情年味
文/钟雄
照传统的习俗,在本地一些山村刚刚嫁到外地的姑娘,头两年回娘家过年,大袋小箱的随带礼品往往有所遮掩,“犹抱琵琶半遮面”。但领行一乘漂亮乖巧的轿子上,除了晃晃悠悠兴高采烈的姑娘,轿子特意彰显“冰糖包包、面把把,轿子后头吊块嘎”。冰糖代表甜蜜;面条寓意长寿;嘎嘎就是肉,那就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红萝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过年。”童谣反映了老百姓过年的味道——红火、甜蜜,快乐。过年时分,红萝卜红得鲜亮,洗净后,咬一口又脆又甜;红萝卜与排骨炖,不多一会萝卜炖得火巴软,吃起化渣,缺牙少齿的老奶奶、小娃娃嘿喜欢;红萝卜切片,与蒜苗、大葱、姜丝等一起炒回锅肉或做其他菜,色彩艳丽,香味诱人。
居民院子里,大红灯笼高高挂,兴奋让人红光满面。彩旗飘,气球挂,玩龙灯、打连枪、狮子滚绣球,让人倍感浓郁年味。我家照例要贴对联和年画。这年,我父亲把“福”字旋转一百八十度仔细贴好,并端详一阵后轻轻掩上大门,又搬来一张椅子,开亮屋内大灯,进门静静地喝茶、翻阅书报。过了好一阵,楼道上有三四个娃儿活蹦跳跃兴高采烈追赶玩耍路过,其中一个娃儿猛抬头仰看门上方,像发现了什么秘密,高声高气叫嚷起来:“福‘倒’了!”其他小伙伴也纷纷跟着喊起来:“福倒了!”
门内的父亲,脸上露出了笑容。原来,小娃儿大声嚷嚷“福倒了”,听起来就像是“福到了”!好口彩,父亲急忙起身提起糖果、花生、橘子,开门去请小朋友们吃香香并装入他们的衣服荷包。
年三十晚上,鸡鸭鹅还有时鲜品种采买时尽量“杀猪过年一样有点”,而有两盘菜是必不可少的:一碗芝麻丸子、一盆鱼。这两样菜,满目都是喜庆吉祥。我们江津人把“丸”读成“圆”,丸子“圆子”也,圆一大家子,缘来是福。而芝麻丸子每一个既是小圆子,装在一起又是一碗,左右逢源,处处圆圆满满。芝麻丸子里的芝麻,更蕴含芝麻开花节节高,好光景你想都想不完!另一盘菜就是鱼。不说鲤鱼跳龙门的典故、鱼贯而入的子孙兴旺,单一句年年有余,吃穿不愁,还不你有、我有、全都有?
过年时分,美味佳肴香喷喷,伴着欢声笑语,在众人的舌尖上跳动、萦绕,大家尽情享受火红、愉悦、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家人围桌而坐,举起红酒,祝家人和亲朋:“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在年味的气氛中,干杯、再干杯。
习俗文章3:双龙闹元宵
文/尹文策
许家吊楼的习俗是从先年的最后一天到农历下一年的正月十五都被视为节日,正月十五这一天被俗称为“年小结”,寓意这个传统节日将结束,按照老辈人的传统,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元宵节的灯除了油灯,也包含着龙灯,过年的快乐余韵还甜在心中,元宵佳节的欢喜接着温暖入怀。
大人们舞的长龙是用布做成的,在布上画上彩色龙鳞,舞起来似龙,能飞善走,气势磅礴。我们小孩舞的龙是用稻草编织,虽没大人的好看,但我们舞的稻草龙是“正龙天子”。大人们舞的龙给予人们的是观赏、欣赏,带给人们喜气、财气,运气。我们小孩们的稻草龙给人们带来五谷丰登。先天,我们就用稻草把龙编织好,一切都准备好,待到元宵节这一天的八点多钟,小孩们便集合起来,举着草龙,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像出征的战士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第一站便来到为小孩草龙编织“龙头”和“龙尾”的刘大爷家,小孩们恭恭敬敬地举着龙进到刘大爷的堂屋,接着又从堂屋来到禾坪里,立时舞起龙来,鼓手有节奏的激烈,鼓声催促伙伴们舞出龙飞凤舞,舞出龙威凛凛,锣声锵锵,把场面的热闹闹到顶峰。乳名叫石头的负责讲好话,只见他手一扬,鼓锣戛然而止。石头吟出:“三字写来是三横,我把三字来改成,三字改春字,春满乾坤福满门”,这些虽是依照刘大爷教的依葫芦画瓢,但这天刘大爷他听了仍然无比高兴。
接着就奔向一位老先生家,他最喜欢的是稻草龙,他最想的是五谷丰登,因为稻与五谷连心。石头念道:“真龙舞到你禾坪,祝福爷爷寿而康,五谷堆积如小山,鱼肥膘肚满池塘。”正中老先生爷爷下怀,老人家咧着嘴笑,看模样,打给我们的红包分量不轻。舞到一位在县里工作的干部家,我们觉得肚子饿了,便暗暗打起这位干部的主意,石头学着大人的“发等”好话:“龙灯龙灯,纸糊篾片,肚子冒力(饥饿)打,瓜子落花生。”只见那位干部笑盈盈地说:“我家没有瓜子落花生。”我们听了心冷了,嘟着小嘴说:“没有就算了。”他接着又说:“饼干和糖粒子要得不?”我们一听,围着他欢喜地跳起来,他爱人也把零食拿了出来,我们美美地享受了一番。干部笑着吟道:“若莫若搓,若搓若莫,对你这帮小孩,我莫奈其何!”
舞龙来到一个大屋场,小伙伴们真有点怯场,心里虚了起来,看到我们舞龙的技艺,人们似乎不太高兴。好在石头在刘爷爷那里学到不少好话,他开口念道:“老年人来观灯,寿如盘古八百年;青年人来观灯,财源滚滚腰包满;姐姐婶婶来观灯,个个今年把喜添;小伙伴来观灯,个个中状元。”满大屋的人听后,掌声雷动,换茶(零食)和红包滚滚而来,每个小伙伴们都欢笑着连声说“谢谢”,整个场面火爆,不亚于超级女声的冠军赛。小伙伴终是年少,累得没精神,只能欢欢喜喜打道回府啦。
双龙闹元宵将群山起伏的丘陵“翻江倒海”起来,山坳窄垅弥漫爆竹燃放后硫硝的香味,坡坡岭岭充满欢声笑语。曲径小道上“锵治锵治”锣鼓声震天响,追逐观灯的人们来来往往如织穿梭,没有除夕春节的许多清规戒律的元宵节,所有人都自由地享受,许家吊楼整个区域不亚于一场庙会。
为了明年将龙灯舞得更好,小伙伴们追逐大人的舞龙队伍学习舞龙技巧。伙伴们一看也就大开眼界,大人们把龙舞得栩栩如生,那舞龙头的人时而使龙摇头摆尾,胜似出水蛟龙,时而龙头仰天长啸,声震山河,舞起“滚龙”的花样来,可苦了舞龙的人。那龙时而腾空狂奔,时而翻江倒海,寒风中的舞龙者莫不汗流浃背。
大人们能临时应变,碰上新婚的人家,他们就舞上“怀胎送子”,把龙舞得有柔性,有美感。碰上有老人去世的屋场,他们就要跪着舞龙,把龙舞得如泣如诉,加上锣鼓的低沉声,一片哀声伴哀乐,催人落泪,这花样名之谓“老龙吊孝”,当然,两种花样的回报是丰厚的。
入夜,龙灯更有了观摩的美感,在朦朦胧胧的月色下,舞龙队伍中的排灯灯火照耀,龙被身上的鳞被映得金光闪闪,活脱脱的一条画中的龙,经过之处,小孩无不欢呼雀跃。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回到家,舞龙的人们让龙在家细细观看一遍。龙虽留恋意浓浓,但他终归是要奔向大海的,人们也依依不舍地把龙送到小溪边,人们点燃香火、蜡烛、纸钱揖拜,有身份的人正正身子,双手合十,口中吟唱道:“我今送你归大海,成仙成佛拜帅台,明年大地春草发,带春带福带财来。”然后鞭炮长鸣,龙归大海。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余兴未尽的人们,又以别的花样和方式去欢度元宵节啦。
习俗文章4:老家过年的习俗
进入腊月后,过年的氛围渐渐浓厚,“还有XX天就要过年了”成了人们见面寒暄的话题,也借以感慨时光流逝,转眼又是一年。
腊月二十之后,人们开始忙碌起来,赶大集买年货,收拾房屋,准备吃食等等。过去日子穷,平时少见油腥,过年总要准备的丰盛些,所以吃食中以油炸为主,如炸鱼、豆腐、丸子、藕夹之类。早些年,人们还要炸些油条,现在这东西已不受待见,自热也没人做了。
到三十这天,便是真正开始过年。我老家有年三十做炖菜的习俗。即三十中午要做很大一锅杂合菜,与东北乱炖和平日的杂合菜不同,此菜以肉、海带、黄花菜、炸豆腐为主,不放白菜、生豆腐、粉条(白菜水分大、破味儿,生豆腐易碎,粉条易干粘)。菜做好后盛于大缸或大盆中,放于阴冷处,此后的若干天内,随时取些一热,便是一道绝好的主菜。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各种新鲜蔬菜在冬季都可买到,三十中午的餐桌已不再单是杂合菜的领地。
吃完午饭,男人们开始为“请神”做准备。所谓请神,就是自家的列祖列宗的魂灵请回来过年。有些人家要在堂屋里挂起家堂,摆好祭品。家堂即一大幅轴画,上面写有列祖列宗的姓名和排位。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女人们已经包好饺子,男人们出去请神。一般由家族长辈带领,来头村庄外,点鞭炮、烧黄纸,口念“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之类。进门后要在门口放上一道拦门棍,阻止游魂野鬼误入。请回的列祖列宗要呆到年初二的早上,人们到村外放鞭炮,算是将神送走。年三十那天,人们还会在院里散些芝麻杆,取踩岁和步步登高之意。另外过年时各家的门要一直敞开,有了芝麻杆一踩就响,盗贼不敢进院,人们就可以安心聚于一堂欢庆新年。除夕夜的饺子也有些讲究,一般吃素馅儿,取一年能“素净、平安”之意。
大年初一,拜年便是主要任务了。拜完自己父母后,同一家族的男子聚集在一起,由长者带领向去比自己辈份儿大的人家挨户拜年。这拜年可不是说几句客气话,而是扎扎实实的跪地磕头。天还未放亮,就见拜年的人群在各家进进出出。二三十号人进了院子,见到主家喊一声“给XX拜年了”,便集体跪拜,也是很壮观的景象。想我们这些辈份儿小的,可能要全村转个遍,磕上百个头,着实是个体力活儿。
初一拜本家,初二开始拜亲戚,一直持续到初六左右。当地有句俗语“拜年拜到初七八,没有豆腐光有渣”,再晚了主人家都没东西招待了。
按照旧俗,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我们还有一个习俗,正月十六晚上烤火。吃罢晚饭,人们在自家门前点燃堆起的柴草,并将破笤帚、笊篱之类的旧物件烧掉,去辞旧迎新之意。此时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口里叨念着“烤烤腚不生病”之类的俗语”,围着火堆上蹿下跳,或者将馒头片烤到焦黄喷香后大快朵颐。
回想起来,已有近20年的时间没有烤火了,儿时那跳过火堆的激动和烤馒头片的香味儿,只能记忆中找寻了。今年回家,村子里已经取消了传统的磕头拜年的习俗,人们再也不用去走家串口满村磕头。虽免去了身体的劳累,我心里却是高兴不起来。
习俗文章5:中国的春节习俗
文/鲁先圣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是一年四季中最隆重的日子。尽管我们民族众多,幅员辽阔,但是千百年以来,还是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贴春联,这是中国人过春节第一重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贴春联的同时,还要在屋门、墙壁、门楣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节贴年画也很普遍,古朴稚拙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压岁钱,自古就有。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也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让它化凶为吉。
守岁是春节最重要仪式。守岁的说法,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现在中国人的守岁,已经渐渐为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取代,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节目,其乐融融。
爆竹是春节中最具有过年味道的标志,每当进了腊月,听到各处集市上不断响起的的爆竹声,人们常常会说:有年味了!春节的凌晨,家家户户开门都要燃放爆竹。爆竹是中国特产,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向长辈磕头,也是春节习俗中一个重要的科目,这个习俗,至今在我的家乡鲁西南依然十分流行。春节凌晨,晚辈先在自己的家里向自己的长辈磕头拜年,然后,由家中的长兄率领自己家的男性晚辈,去村里其它人家向长辈磕头拜年。这个习俗,有很多优点,一是体现了我们民族尊老的美德,再是促进了邻里的和睦。如果平时,家庭之间有了些小矛盾,春节凌晨人家的晚辈都来拜年了,这家也就一笑抿恩仇了。
初二走娘家,是我国春节习俗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已经出嫁的闺女,到了年初二,就带上烟酒点心,去看自己的爹娘了。新婚的夫妇,初二是小丈夫最重要的考试,老丈人会叫上本族的同辈兄弟作陪,检验女婿的酒量,检验女婿的礼数。已经结婚多年生儿育女的夫妇就不同了,因为大家都已经了解和熟悉,往往就不再拘泥于礼数了。
初五的时候不走亲戚,在我们国家很多地区都一直是严格恪守的清规戒律。民间关于这一点有很多说法。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封建时代的皇帝在这一天要走出宫门祭天地,下旨要百姓回避,时间久了,就演变成了初五不出门的习俗。
因为地域和民族的不同,各种各样的春节习俗还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所有的习俗,都是为了表达人们对于亲情的珍惜,对于自然的崇拜,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俗文章6:大年初一的那些事与习俗
文/吴少华
一年一度的海上年俗风情展,已连续举办第十三届,它已成为沪上新春期间的一道文化大餐,让我们守护了共同的精神家园,也让我们了解到传统年节的博大精深。
大年初一,是年节中的最重要的节点与内容之一。提到大年初一,许多人都会道出穿新衣、拜大年、放鞭炮、元宝茶、煮饺子、吃年饭等。其实,大年初一的事儿与习俗远远不止这些,“年”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本义为谷物的成熟,人们将谷物一熟称为一年,由此可见,它是根植于农耕基础的文化。据考证,作为岁首的年节已走过了近三千年的历史,从而形成了异常深厚的年节文化风俗。
首先是大年初一的名称,就足以让目不暇接了,最早叫“元旦”,意为岁首的第一天,隋代《玉烛宝典》称:“正月为端,其一日为元旦”。1911年12月31日,辛亥革命后湖北军政府为了采用国际公历纪元,将“元旦”给了公历的一月一日,而农历的年节则改称了“春节”。大年初一,古又称为“三元日”,即是年月日三个时间标志的开端。农历初一又称朔,故尔大年初一又有了三朔,以示年月日相聚于同一时刻。大年初一的名称还有“元日”、“正旦”、“正日”、“新正”、“岁首”、“上日”、“新年”、“正朝”、“正月旦”、“正月朔”等。
“磔鸡”是古时大年初一的重要习俗。相传女娲创造万物生灵时,初一为鸡。古人认为鸡文武兼备的德禽,所以将正月初一作为“德禽”的生日。《风俗通》记载:正月初一要“以雄鸡着门上,以和阴阳”。这种源于上古对鸡的崇拜理念,就萌生了新年“磔鸡”的习俗,再加上“鸡”和“吉”是谐音,“鸡日”就是“吉日”,所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初一张贴公鸡年画于门首的风俗。另外,还有一种习俗,新年第一天是不能打鸡、骂鸡和杀鸡的。
祭祀,也是大年初一的重头戏。这天的祭祀与平时不同,它要祭祀各种各样的神衹,这是年节中最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要把最好的佳肴用上,并要在五更天起床后,首先举行这种仪式,因为是祭祀各种神衹及祖宗,这种习俗被称为是“祭全神”其内容无非是祀求诸神保佑全家在新一年里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平安幸福。所奉供品,一定要过了初一,才能食用。“祭全神”中各神仙是丰富多彩的,通常除财神、关帝、观音、仓神、灶君和土地公公外,还有所谓的井神、磨神、碾神、路神、牛神、马神等。这种习俗,也体现了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阴阳调和、天人合一、人神共娱的哲学思想。
作为一年第一个吉祥之日,除上寄于祝福的习俗外,还有很多忌讳,这在大年初一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除了我们生活中还在流行忌讳不吉利的话、忌讳打碎盘碗、忌讳动针剪、忌看病吃药等。还有不少忌讳今天很陌生了,例如忌在床前拜年、忌借火种、忌讨债、还忌打水、忌五更前大声喧哗等。在这些忌讳的背后,有讲究也有故事。譬如忌风雪,有俗语道“元日晴不阴,五谷扎下根;元旦日晴明,年丰人安宁;元日风雨,禾贵蚕儿稀”。还有民间忌动扫帚的习俗,据说正月初一是扫帚的节日。
大年初一的习俗也是在变化与发展的,比如说“压岁钱”,源于汉代的“压胜钱”与宋朝的“压岁盘”。我们今天流行的“团拜”,则源于清代中期,清人艺兰生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习俗文章7:话说莆田闹元宵
文/杨润泽
莆田过年的习俗与别地不同,年关将近别地热闹的时候莆田却沉寂着。大年三十仅能听到稀稀疏疏的几声爆竹声,莆田人初一初二不串门,到了初四才过大年。据说这与明末抗倭有关,明嘉靖四十一年间,倭寇进犯兴化(莆仙一带的旧称),两地被杀者众。戚家军打赢倭寇后,出外避难的老百姓纷纷回家探望,大家悲喜交集,既为生者幸存而庆幸,又为死者不幸而悲伤。许多家庭忙着为死者料理后事,串门的都是来吊唁之人,因此初二串门就成为不吉利之事。后来就把这一天定为“探亡日”,每年这一天互不串门,即使是至亲,也不例外,只有居丧之家才允系友上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系友家拜年,初二日就不必忌讳。
到了初四才热闹,这正是莆田与其他地方大不相同之处。莆田人初四也是要过年的,也就是重复过年,初四这一天也就和大年三十一样的热闹隆重了。此俗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莆田,到处杀掠,至次年正月初一被戚家军打败后始返。由于家家都避难外地,没法过大年,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初五的这一天我们也是当作初一一样过,像初一一样,早饭是炒面,是一年中最可口的早餐,之后就互相串门。
我到莆田这么多年,热闹还是从初六开始,过年也热闹不过元宵。莆田人不像内地到了十五才热闹地放烟花,他们以“宫社”为单位,从初六一直闹到二十,估计这是全国上下热闹时间最长的元宵节了。“宫社”以村或姓氏宗祠而定,往往一个村落里有几个姓氏便有几个宫社,乡里或县区里有“总宫社”。每个宫社因为历史流传不同造就了他们不同行形式的元宵习俗。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元宵就图个“人神共庆”,宫社摆斋菜、设“宴桌”、叠糕果、搭橘塔,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这些都是必须的,家家户户厅堂摆设香案,焚香放炮,化“贡银”,烧柴草这些也必不可少。入夜,游灯、摆棕桥、跳傩火、舞龙戏狮、演大戏,通宵无眠。
莆田对非物质文化传承做得相当的出色,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枫亭元宵游灯习俗”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枫亭元宵游灯不同于各地的元宵灯节,它汇集了篝火、社火、放灯、游神、古巫、傩舞等多种古典文化和民俗文化,融合了民间灯艺、曲艺、舞蹈、历史文化、十音八乐、戏剧和杂技等各类艺术,并以游动的方式进行体现,从而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研究古典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演变以及国内外学者研究蔡襄文化和枫亭民俗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
二
老陈是与我共事多年的同事,元宵节他邀请我前去“观摩”。做为一个与老陈信仰不同的“异类”,参与他们的活动,被传统的宗教界人士或反对,所以只能自我清高一回,“观摩”而已。老陈所在的宫社初九闹元宵,天还没有放亮,老陈喊了儿子小陈一同在院子里放了一串千响的鞭炮。老陈的妻子起得也很早,穿着红衣,梳洗完毕后提着前一天准备好的水果篮握一柱香到村头的土地庙焚香、叩头。老陈也给自己大厅里的神位上香、叩头,虔诚地默念几句许愿的话。小陈在楼阁的最上端恭恭敬敬地取下一套“神衣”,我说像唱戏的人穿的。小陈白了我一眼,说“是神衣,什么唱戏的人穿的?”老陈呵呵地笑着说:“这衣服是大庙里请回来的,圣洁得很,穿完也得收到最高洁的地方,要不然就是对神灵的不敬。”老陈又对着小陈说了一通莆田话,我听不懂,但大抵的意思我是猜了出来,他大抵是告诉小陈我对莆田的宗教信仰不太了解,说些不敬的话也是难免的。小陈对着我笑着,想必我的猜测是正确的。
陈氏宫祠里有锣鼓声传来,接着响了一阵鞭炮声。小陈换上“神衣”匆匆离去,老陈介绍说“游神”开始了。到了宫社门口,穿着红色衣服的妇女们撑着黄色绣龙折大旗已列好了队伍,一队之后便是鼓车,一人推车,一人敲鼓,鼓车后边是两个壮年抬着一只大锣,抬在后面的壮汉手握大锤。鼓咚咚地震天响,锣声也是震天的。锣鼓经过我的面前时,我感觉得到耳朵深处撕裂的痛,赶紧捂上耳朵向后退了几步。老陈嘿嘿地笑着:“鼓锣越响今天越顺利,老百姓就图个吉利。”他还说,“哪里的鼓锣声音大,哪里的神仙就厉害!”
鼓锣身后又是一队旗阵,旗阵之后便是妈祖神像。四个壮汉抬着,妈祖是海上女神,以渔为生的村民们视妈祖为最敬重的神灵,不管元宵还是其他的节日,只要出游,最少也是要抬妈祖神像出来。妈祖之后是一个黑脸将军的神像,据说黑脸将军当年倭寇来袭时救过当地人的性命,出游时也请他出来风光一下。不过宫社不同,妈祖之后的神祗也不相同。有敬齐天大圣的,也有敬真武大帝的。神像过后是一群穿着“神衣”的“童男童女”们。有扮观音的,一袭白衣,手握净瓶,瓶里插柳枝;有扮罗汉的,赤膊光足,身戴佛珠;今年最夺人眼目的,就是猴头猴脑的“孙悟空”,虎皮裙、金色的头箍,一根齐眉的“金箍棒”。村民们争着摸“孙悟空”的衣服,说是摸着了“孙悟空”猴年一定要好兆头。这个阵列还有一个专来的名称“妆阁”。 竹枝词中对出游“妆阁”的描绘,有声有色。《妆阁》云:“姣童巧扮翠珠围,宛似宫妃出禁闱。锦簇花团骑俊马,旌旗鼓吹壮声威。”“妆阁”,俗称“妆架”、“轿底”,多由童男、童女打扮,其妆扮人物多为群众所喜闻乐道的“梁祝”、“穆桂英挂帅”、“嫦娥奔月”、“水漫金山”等。
红衣的老人行走在队列的尾端,有撑黄色大旗的,有手拿折扇漫步的。入
出游的队伍绕村庄行走一圈,所在村院门口,就有响起鞭炮声。老陈在家门口准备好了水果香案与柴草。等队伍行至,噼噼叭叭地放几十响鞭炮,点着柴草,扔一把“贡银”,用柴草上的火苗点香,将香案上的三杯酒洒向着尽了的柴草灰上,双手合十,祈求来年更红火的日子。
太阳落山,出游的队伍才回到宫庙的大院落里,院子里堆了两处木柴。小陈穿着神衣被两个人扶着,目光呆泄,眼中无神。老陈说是神上了小陈的身,小陈就是神的肉身。随后我问过小陈当时的感觉,小陈说一点感觉都没有,像是睡着了,反正那时的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了。后来搬上了八仙桌,几个青年开始像跳木马一样跳跃着,据说这是“神汉”们比功力,跳得高的功力较强,众人们围观,不时传来叫好声。随着万家灯光闪亮,推在宫社院落的两处木柴同时点燃。这就是传说中的“跳棕轿”开始了。穿着黄色和蓝色衣服的青年腰扎布带,个个英姿焕发,抬着棕轿、踏着锣鼓的节奏,绕着篝火游舞,青年们一个接一个窜过火堆形成“8”字形穿梭跳跃。周而复始,直到火熄而止。
火止众人散,老陈扶着小陈回到家里,换上平常穿的衣服。家人们准备好了“元宵盛宴”。红红火火的“红饼”。 餐桌上的菜,也有规矩。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且十分丰盛。盘菜中,一定要有鲫鱼(俗名鲫母,莆田话谐音“积宝”)、虾(莆田话谐音“和”,意即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蟹(要选十只脚齐全,寓十全十美之意)、海蛎(莆田话谐音“在”,寓意来年家人都会还在这个世上),其他的菜看各家喜好和经济情况。厨房的水缸里还要养几条活鱼,表示年年有余。“元宵盛宴”要请亲朋好友们一同享用,觥筹交错,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三
元宵这天对于我们外地人来说,最热闹的还是看莆田人放烟花。亲朋好友元宵节去做客,不收份子钱,只收烟花,千响的烟花不嫌少,千元一枝的爆竹不嫌多。来者只要不送钱,主人家都是很乐意的。
在莆田这些年,只有元宵夜才看到了五彩滨纷的烟花。“若问烟花何时飞,最是莆田元宵时。”每个宫社都有一个“福首”,“福首”一般是姓氏中最有威望或者财大气粗者担任,有的地方对“福首”有规定,一个人一生只能担任一次。然而,有的地方却不然,只要在家族中财力最旺盛的便可担当。“福首”不仅要组织各种元宵活动,还要请戏班唱大戏。老陈在家族中的收入一般,“福首”的重任他想都没有想过,几千响鞭炮过后,陈氏“福首”家门口就热闹地挤满了人。空旷的地方堆满了烟花的纸箱,七八个人抬纸箱,三个人执长香点火。一声声冲天的哨音过后,拖着长长尾巴飞到半空的烟花散开来,有五角星的,有如天女散花的。烟花的种类也很多,一个个像蓝色的小精灵,摇摇晃晃跳到半空中绽放迷人的身姿。
人们抬头张望,同村不同宫社的另一“福首”也开始燃放起烟花,嘘嘘呯呯地也是震天响。我们最喜欢看两个“福首”的比拼。两个都是家族中最有实力的,争相燃放烟花,谁家的烟花种类多,燃放的数量多持续的时间久谁更有“面子”。有钱人比赛起来相当的可怕,赤、橙、黄、蓝、青、绿、紫一同在头顶的半空中绽放,比朝霞云彩更绚丽。有一种叫“流星雨”的烟花花,火苗一冲飞天,在空中炸开,声如雷鸣,绽放如流星拖着细长的尾巴瞬间散开,像春天嫩黄的柳丝。让人不禁想起“玉树琼楼”来。还有一种叫“变色冰激凌”的烟花,一束火花直冲上天,由红色变为绿色,绿色又变成黄色,黄色又变为蓝色,蓝色最后变为白色,形状真的像极了“冰激凌”。其他的,还有“双喜炮”、“冲天炮”、“孔雀开屏”、“彩色喷泉”、“彩波明珠”等,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不多时,空气就被烟花的味道笼罩着,围观的人只能摒住呼吸,或是用袖子捂了口鼻的,明亮的灯光像是被浓厚的雾气包围着,只留下了淡黄的亮点。我本还想站在院子里再多看一会儿烟花,老陈喊我进了屋子,关了门窗,透过玻璃看不断在天空中变幻身姿的烟花。“福首”家门前围观的人很少了,两三个人戴着口罩手执长香来来回回奔跑着点燃爆竹。
四
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 “总元宵”或“妈祖元宵”,实际就是文艺“出游”。妈祖元宵的风俗一般是在莆仙沿海岛屿上,特别是湄洲岛上,妈祖元宵的正日是在正月初十。妈祖庙的元宵还有点“烛山”的俗例。妈祖元宵要持续到正月廿九才结束,这是因为莆仙各地舞龙的龙灯必须火化。民间传说,龙灯不火化,龙将会成精变为“孽龙”伤害百姓。由于龙是古代皇帝象征,一般宫庙级别低,无法履行“化龙”职责,必须由龙女下凡的妈祖来担当此任。各乡镇元宵活动都结束后,就会把所有的龙灯集中起来,在正月廿九妈祖元宵时“化龙”。
莆田元宵还有一个习俗,坐刀轿打铁球。把钢刀做成刀轿,“壮士”赤身赤脚稳坐刀轿,手持比拳头大的铁球左右甩打脊背,铁球上订满了刺,“壮士”的后背不多时就流出鲜血。这种类似“自残”的风俗我认为太过于血腥,不敢直视。听说,“打铁球”要单独拿出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我想,这么血腥而残忍的项目就不要申请了,免得“壮士”们下了刀轿,还要用香灰去止血消炎。香灰最大的功效,或许还是给“壮士”们的内心注入一股自我慰籍的力量吧。
习俗文章8:闹元宵的习俗
文/王保庆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有吃元宵(汤圆)的习俗,以表团团圆圆。
闹红火,传统的乡村闹红火,从正月初九开始灸懒汉,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不可懒惰,要早起不可睡懒觉,要勤劳节俭持家。初十老鼠娶媳妇,十一小佬送闺女,正月十三在乡村就很是热闹起来了,逢庙祭神、打场、转街。解放前后正月十四,在区下辖的各村都要到区里闹红火。(旧时的闹元宵大都安排在晚上)。十五乡村的秧歌、戏曲、闹红火的队伍要集中在县里的人民路边走边演,种类多为旱船、高跷、小跷、耍狮、耍龙灯、跑驴、抬阁、二鬼博跌、大头娃娃等等。讲究见旺火就舞,各家一见红火过来,都要放火鞭表示迎接。
改革开放前多在中华大街进行表演。改革开放后由沿街表演发展成广场表演,在世纪广场设观礼台,主席台,有新闻单位全程直播,台前悬挂大型庆祝横幅,场内设有治安保卫、120救护、119消防车等。在传统闹红火基础上有了特大改观,乐队、彩车开场、威风锣鼓、皇杠队、多彩多异的秧歌队、狮子队、舞龙队、旱船队、还有水漫金山等,精彩表演,锣鼓喧天,一市若狂。
挂花灯,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日夜,是我国民间传统庆典元宵节,俗称“灯节”。旧习元宵节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游黄河灯、观花灯、猜灯迷,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
“猜灯谜”又叫“打灯迷”,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谈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浑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迷出于灯,眏于烛,烈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我市各乡镇村都挂起红通通的灯笼,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至今,深受广大百姓欢迎。
吃夜宵:正月十五吃夜宵,在上党地区也由来已久。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日人则美其名曰:“元宝”。宋末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依馅轮,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区分,有手工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甜玉米面等,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元宵节燃放烟花的由来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蓄、财产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底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了此消息如雷震顶,吓得不知所措,过了好一阵子,有一位白胡老头想出来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连连点头称是个好主意,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晚上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天姑和这次的成功,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相传烟花始于隋、唐、盛于宋。北宋时烟花制作已很精致了,有了显现戏曲人物形象的“药发傀儡”。上党地区就有燃放烟火的习俗,烟火又称烟花,其种类有点老杆、跑火马、跑火伞、火船,还有地老鼠、葡萄架等等。现代烟花可分为低空烟花、高空烟花、地面烟花、架上烟花、手持烟花、礼花烟花、带线烟花、造型烟花等八大类,令人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花与声声爆竹相辉映,将潞城的夜空装点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习俗文章9:元宵灯会
文/刘秀清
元宵观灯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玄宗时,延长为前后三天,夜间打破平日的“宵禁”制度,不再戒严,看灯的人山人海,人们欢歌笑语,通宵达旦。
在宋代,元宵灯会的时间更长。太祖时增加了十七、十八两夜,南宋淳佑时又增加十三夜为预放花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至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欧阳修《御带花》:“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更是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段、最美好的风景牵系在“元夕”。
我对牛城元宵灯会最早的记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牛城灯展大概是以街道为单位组织,东街的老市民多,喜欢老传统的多,做灯、挂灯的多。正月十五前后,一入夜,整条东街,灯火辉煌,成了人们看灯的主要去处。灯的样式、种类很多,有的灯别出心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人们一边观灯,一边品评,其乐融融。时过近三十年,我仍然对其中一盏灯念念不忘。那盏灯由玻璃制成,许多细长条的玻璃经过组合,在里面灯光的映照下,晶莹剔透,素雅别致。
到了九十年代,有几年的灯会在人民公园举办,现在家里还有外甥女、外甥提着用玻璃罐头瓶自制的小灯在人民公园看花灯的照片,童趣盎然。
牛城市民,吃过晚饭,便呼朋引伴,携亲带儿,来到中兴大街赏花灯、看烟花。近几年,在看完烟花、赏完花灯后,空中还时不时飘过一盏盏孔明灯,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倾诉给苍穹。
如果说春节拜年是给新的一年开了一个美好的头,作为庆贺新春的继续,元宵灯会,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照进一道温暖的亮色,鼓舞人们在美好幸福的道路上继续奋力前行。
习俗文章10:面灯
文/刘开学
民间有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可是,我小的时候却极少有花灯可玩。大人没钱给小孩子买什么花灯,为小孩子糊灯笼也没有那个心情。但是在元宵节蒸馒头时,大人总会顺便给我们蒸上几个面灯。白面的也好,杂面的也好。
蒸面灯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馒头那么大一块面捏成碗儿形,面要死面,和得要硬,面里还要加点儿盐,捏好后跟馒头一块蒸。甭以为面灯只是给小孩子玩的,我娘说了:面灯是粮食做的,要爱惜,玩完了还能吃。等元宵节过了,那些被点得半生不熟的面灯真的被娘用刀切了,放在锅里炒巴炒巴,就当饭吃了。
面灯蒸好以后,要用棉花搓个灯芯倒上油。灯芯里要加根火柴杆儿,否则灯芯无骨。娘做好面灯以后并不是马上就给我们玩儿,她还要端着灯这儿照照,那儿照照,照得最多的地方是锅屋。娘端着面灯,嘴里还总是念念有词。娘念叨什么呢?后来我们才听清,她总是对上天保持敬畏,想借着元宵节的灯火祈求上苍让家人温饱,祈求上天把那些藏在阴影里的邪气驱逐。记忆中,娘在蒸面灯时还要在灯边上捏鼻儿。捏一个鼻的代表一月,捏两个鼻的代表二月,三个的代表三月……面灯蒸熟后揭蒸笼,哪个面灯里的水多就代表哪个月的雨水多。
在缺食少衣的年月,玩总是奢侈的,有面灯玩更是奢侈的。尽管面灯没有纸灯笼华丽,尽管面灯经不得风吹,但我们仍很满足。我们一只手端着灯一只手捂着,生怕被风吹灭,小心翼翼地捧着走东家串西家,一会儿三五成群一会儿单行独走,一会儿钻进深深的胡同企图把无边的黑暗照亮,一会儿跑上马路汇入各种灯的海洋。
一碗油点完,大人往往不舍的再给孩子们添。那时候油是多么宝贵呀。油烧完了,面灯差不多也烤熟了,这时候我们也饿了,许多小朋友拔掉灯芯就把面灯吃了。烤熟的面灯很香,像锅巴,嚼起来嗑巴嗑巴响。如今,每年过元宵节我就想起了儿时的面灯。我觉得点哪种灯都不如点面灯有意义,它是贫苦中的快乐,能把穷日子照亮。
习俗文章11:用一生去怀念您
文/李淑芹
新年临近,按照习俗该清理房间了。我翻开堆放在一起的旧衣服,眼前又出现了母亲为我缝制的棉衣,这是一件缎子面的小棉袄,拿出来看看风采依旧,我已有好多年没穿它了,早已瘦得系不上扣了,可是我却舍不得扔掉。这里有母亲的心血,看到它,就好像母亲仍在身边。
记得那是改革开放初期,各种各样的丝织品陆续进入人们的视线,母亲看到人们都去缝纫店里做一种新时兴的小棉袄,妈妈看我没有,就给我做了一件。我那时刚从知青转成工人,收入很少,因此很少为自己添衣服,整天就穿工作服。我把这件衣服当成宝贝,只有出门时才舍得穿。直到现在它还和新的一样。
我的母亲生于1922年腊月,2012年正月初七病故。整整历经了九十个春秋,尝尽了人间冷暖。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是一副朴素的妆容,乌黑的头发从来没有刻意地修饰过,总是用两只黑色的小发卡别在耳后,衣服只有灰、蓝两种颜色。
母亲是一个勤快人,而且乐观,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她那两只手从来都不闲着,就是和大家伙一起聊天时,手里也要纳着鞋底。我们一家八口人,父亲一人工作,每月只有几十元的收入。我们兄妹都在读书,母亲除了打理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还要帮别人做缝纫活,贴补家用。无论怎样艰辛,她总是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孩子们。每到新年临近,她把孩子们的新衣服都打理好,整齐地放在柜子里,自己把旧衣服拆洗干净,照常穿戴。
母亲一辈子生活节俭,从不浪费。蒸完馒头的水用来洗碗,省洗碗液;炒菜的锅,添上水,做汤,不浪费油。母亲是一个善良的人,虽然自己节省,但对有困难的人慷慨大方地帮助。
母亲去世后的几年里,我把母亲曾经的身影,安放在我的记忆里。每次梦中见到母亲,她仍是一脸的慈祥。母亲虽然不在了,但她永远活在我的心里,任岁月如风,年华老去,母亲是我生命中永不磨灭的那个人。
我将用一生去怀念您,我的母亲。
习俗文章12:和顺古镇的春节习俗
文/杨垚锐
爸爸是腾冲和顺人,今年春节我跟爸爸回老家和顺过年,也见识了不少有关过春节的民俗习惯,如掸尘、舂粑粑、皮影戏、开财门、压岁包等等,好玩极了,今天我也介绍给大家认识其中的几项。
“掸尘”。顾名思义,就是将家里的灰尘扫去。腊月二十刚过,和顺古镇的家家户户就开始了“掸尘”。把扫把绑在竹竿上将瓦片等高处的灰尘和蛛网扫去,把家里的桌椅擦洗干净,张贴对联、门神和窗花等,甚至还会在家里的各种花枝和果树上进行封红纸条,增加喜庆的气氛,这样过春节才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其另外一个含义是把家里的一切“穷运”、“晦气”或不好的东西统统扫走。把富贵,好运给留住。
“舂粑粑”。也叫舂饵块,把米蒸熟用后水碓进行舂碓,当舂到一定程度后糅合后压制成各种形状,舂粑粑的时候一定要配合好,要不然会伤到手的。有的人往做好的糍粑里掺入豆沙等食品,变成白,红,绿和紫等颜色。还有很多模子可以把粑粑做成各种花样,过年的时候可以一家人围坐烤着吃,烤得金黄涂上老酱,很香。很多的粑粑都做成圆形,代表一家团团圆圆。
“立秋千”。春节期间每个村社都会在村口立上一个高高的秋千,意义是人们的生活一年到头像秋千一样越荡越高,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过年前古镇里各村社先到各家进行募捐钱款,再由村里的青壮年去砍来山里的大竹立在村口,用藤条做成秋千的绳子,还要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来祭拜。每天一大早开始,镇上的小孩们就来围在秋千旁,一直荡到晚上等什么都看不到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家,我爸爸说,他小时候也经常去村口守着荡秋千,有时候连饭都忘吃了。我有点怕高,没敢去尝试,只好当一个看客。
“吃头脑”。“头脑”是腾冲和顺的特色食品,由晾干的糯米糍粑片、煎好的荷包蛋和红糖甜酒水制成。大年初二和顺人有“吃头脑”的习俗,和顺人认为“吃头脑”以后一年都会聪明伶俐、有头有脑,我吃过一次,太甜,有点腻的感觉。
“祭灶神”。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还要祭灶神,当地人把这一天叫做“过小年”。在传统文化中灶君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神,有“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安康,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的说法,祭灶君的仪式很隆重,一般由家里上了年纪的老妇人主持,只见她们在缭绕的香烟中念念有词,喃喃祈福。
还有很多的当地风俗习惯我就不一一介绍了,等着小朋友们自己来体验。我通过这次在老家过春节,我觉得爸爸老家的春节的习俗很有趣,虽然有本地的创新,但很大一部分还是延续了中原一带的民俗习惯,和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春节习俗还是有差别的。
习俗文章13:用一生去怀念您
文/李淑芹
新年临近,按照习俗该清理房间了。我翻开堆放在一起的旧衣服,眼前又出现了母亲为我缝制的棉衣,这是一件缎子面的小棉袄,拿出来看看风采依旧,我已有好多年没穿它了,早已瘦得系不上扣了,可是我却舍不得扔掉。这里有母亲的心血,看到它,就好像母亲仍在身边。
记得那是改革开放初期,各种各样的丝织品陆续进入人们的视线,母亲看到人们都去缝纫店里做一种新时兴的小棉袄,妈妈看我没有,就给我做了一件。我那时刚从知青转成工人,收入很少,因此很少为自己添衣服,整天就穿工作服。我把这件衣服当成宝贝,只有出门时才舍得穿。直到现在它还和新的一样。
我的母亲生于1922年腊月,2012年正月初七病故。整整历经了九十个春秋,尝尽了人间冷暖。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是一副朴素的妆容,乌黑的头发从来没有刻意地修饰过,总是用两只黑色的小发卡别在耳后,衣服只有灰、蓝两种颜色。
母亲是一个勤快人,而且乐观,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她那两只手从来都不闲着,就是和大家伙一起聊天时,手里也要纳着鞋底。我们一家八口人,父亲一人工作,每月只有几十元的收入。我们兄妹都在读书,母亲除了打理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还要帮别人做缝纫活,贴补家用。无论怎样艰辛,她总是把最美好的一面留给孩子们。每到新年临近,她把孩子们的新衣服都打理好,整齐地放在柜子里,自己把旧衣服拆洗干净,照常穿戴。
母亲一辈子生活节俭,从不浪费。蒸完馒头的水用来洗碗,省洗碗液;炒菜的锅,添上水,做汤,不浪费油。母亲是一个善良的人,虽然自己节省,但对有困难的人慷慨大方地帮助。
母亲去世后的几年里,我把母亲曾经的身影,安放在我的记忆里。每次梦中见到母亲,她仍是一脸的慈祥。母亲虽然不在了,但她永远活在我的心里,任岁月如风,年华老去,母亲是我生命中永不磨灭的那个人。
我将用一生去怀念您,我的母亲。
习俗文章14:我是禁鞭小卫士
文/王欣童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烟花爆竹在春节期间是必不可少的。临近春节,又快到一个烟花爆竹的燃放高峰期。烟花虽然美,爆竹虽然响,但过度燃放会造成很大危害,所以今年我市决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对于我市这一决定,我们无不拍手称赞。
烟花爆竹可以增添节日气氛,但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一些疾病,接触多了会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同时,烟花爆竹对空气污染也十分严重。大家想一想,过去的天空多是什么颜色?蓝色!而现在的天空多是什么颜色?灰色!这与市民们过多地燃放烟花爆竹不无关系。
现在襄阳雾霾天气频繁,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再像过去那样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我们还能期望拥有一片湛蓝的天空吗?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吗?再想一想,一些身体本来就不好的老年人,听到这么吵的声音还能够安心地休息吗?
过年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去乡下走亲戚。吃饭前,小叔拿出来一挂鞭炮准备放,我连忙上前劝说:“小叔,现在政府提倡环保,放鞭炮对空气污染严重,对身体也有害!”听了我的劝告后,小叔立马把鞭炮收了起来,对我点头称赞。
作为一名学生,我会严格遵守禁鞭令,过一个安静、和谐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