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中学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中学的文章1:花之晴
文/金戈戈
花之晴
云南迪庆德钦中学 钱永国
你可曾“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面对凋零的花瓣,哀叹着“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呢?
百花之中,梅花高洁,木兰脱俗,牡丹雍容,茉莉清幽……自古文人雅士都会用这些花儿来入诗。可若花三千,却只有向日葵可以温暖我心。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面对黑夜与阳光,它会选择在阳光洒下时抬头,在黑幕降临时低头。
如果我是一株向日葵,那父母就是我的太阳。他们每天都会竭尽心力地照顾我,当我累了、倦了,他们会让我依靠,给予我温暖。当我犯错、失败,他们会用光照亮我心房的一丝黑暗。当我难过、流泪,他们会用炙热蒸干我的眼泪。试问,这像太阳一般的感情怎不令人想绕着他们旋转呢?
如果我是向日葵,那朋友就是太阳。我不开心时,他们会将光亮透过那薄薄的云层照亮我的半边天。我开心时,他们会陪我一起开心、大笑,将光照得更亮,更温暖。试问,这阳光般的情感怎能令人舍弃呢?
如果我是向日葵,那老师就是太阳。我困惑不解时,他们会洒落一地阳光去照亮道道迷途。汲取这份温暖,可以让人生更加绚烂。试问,这像太阳一般无私的情感,怎能令人不幸福呢?
如果我是向日葵,那从未谋面的陌生人也是太阳。擦肩而过的一个微笑,善意的一个搀扶,暖心的一句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可以温暖人心。试问,这般平淡的感情,有谁不想拥有呢?
向日葵终日环绕着太阳,汲取一份份温暖。如同我们都希望能拥有令人暖心的情感一样。黑暗固然是有的,但总有骄阳,一味地执着于黑暗,只会让光明渐行渐远。阳光与向日葵总是互相吸引,那种与生俱来的吸引力是自然赋予的,也是情感所催化的。
我爱温暖的阳光,更爱如阳光般温暖的感情。拥抱着阳光就如同拥抱着幸福。人要做就做一株向日葵吧,那应该是最幸福的事了,终日围绕着太阳,忘记一切黑暗,让光照亮每一寸心灵的土地。等待黎明前的曙光,等待着属于自己的一份温暖,等待着抬起那硕大的花冠,等待着,等待着……
中学的文章2:海棠依旧红
文/youjianhuanghuakai
摘要:一个中学生在心灵路程,失去妈妈,怀念,不抱希望,突然出现,绝望,憎恨,后来释然,海棠依旧红是风风雨雨,时间沧海,人间情谊不变。
海棠依旧红
我恨,恨这个世界,恨我爸,更狠我妈。
我曾经想,如果有机会见到我妈,最想干的事是掴她几耳光,生我,不养我,还远走他乡,了无踪迹。
在我内心深处,特别渴望母爱,渴望母亲疼爱的感觉,看到,有孩子依偎妈妈怀里,我眼睛总觉不够使唤,心里暖融融又寒意彻骨。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每一次听到,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眼泪总不争气滚落。
我变得偏狭,变得喜怒无常,变得霸道蛮横无理,变得仇恨一切。
所有都是因为妈妈在我刚刚记事时,离开我们,走出我的视线。
我其实是个活波开朗,爱说爱笑爱跳舞的女孩,小学二三年老师一直夸我乐感好,舞姿优美,说我长大是个人才。
美梦终止在妈妈离开家,曾经圆满幸福生活成为支离破碎残阳,我的阳光明媚时光,渐成暗淡无光浮云。
我不在表现自己,不在积极向上,不在跳舞,不在努力学习。
我由优等生降为中差生。
以前我柔弱,温情,现在冷酷无情,没有人敢惹我,惹我的下场会很遭,我可以一个人查杀一群人围攻,更别说单打独斗,我虽称不上校霸,做不到御姐地位,很多人对我恭恭敬敬倒是真真切切的,特别是校园里一群游手好闲之流,我不和他他她们结盟,不加入他她们所谓组织,虽被多次邀请,我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时隔多年,跌跌撞撞进入中学,我已经麻木,忘记了妈妈这个字眼,不再期望母爱从天上下界人间。
那一天与每一个一天没有两样,心依然,走到村口,有人好像很暧昧的笑,我的冷大家习以为常,村里人不惹我,我不惹他们。是个阴天,太阳在中午时一晃,又进去了,可能觉得打声招呼,不如回去呼呼大睡,等到酒足饭饱再来倾情温柔体贴,我在中午回家吃饭时,一切如常。
下午放学,路上磨磨唧唧,到家已接近黄昏时分,停了一辆车,在我家是稀有,我加快脚步,家里多了一些人,一个中年妇女格外惹眼,穿着打扮显着富贵,说话声音好听,普通话夹杂方言,我观察很久,她们和爸一直说话,并没有注意我在身旁听,我听到了那个时尚女人叫我小名,并要带我走,我说“不,你谁呀!在我家指手划脚,想干嘛呢?”他们看到我,那个女人,很激动的哭泣说“青青,是你吗?我好想你,我是***妈,我一直在找你”。
我的第一感觉是疯子,第二感觉是我妈回来了,第三感觉是滚一边去,第四感觉是我有妈还在,第五感觉是我恨死你了。
我冷冷地说“我妈死了,我没有妈”。
我逃离现场,躲开人们,心却不能平静,那种渴望又排斥,又爱又恨,又惊又喜,五味杂陈一齐涌上心头,我的坚强与懦弱,冰冷与柔情,坚韧与脆弱一时之间汇聚身心。
在我特别希望时,是失望回答;在我早已失望时,却给我希望,是时候,不是时候,恰当,不恰当?
我是不会认的,我会认吗?心里百千声音,百千情愫疯狂生长。
我很想找个人倾诉,翻遍通讯录,发现一个人都不是对象;很想网上说说,害怕心里的伤被晒出,以后自己盔甲会被卸去,终于找到一个人,是我值得信赖的,我问她“我可以认我妈妈吗?那个很早抛弃我,不管不问我,现在却要认我的亲妈吗?”
回复“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样,别离原因有种种,可解释原因有种种,唯一无法更改的是———血缘亲情,割不断,理还乱,长大以后,你会明白真实,会懂得离散聚合非常人可把握”。
品味许久,思考许多,权衡轻重缓急,我决定认她————我的妈妈。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中学的文章3:难忘的一课
文/俞安涛
上中学以后,我最头疼的就是历史。一上历史课,多数同学都如同下课一般,没人举手发言,老师也不愿提问,课堂气氛沉闷。有些同学干脆看起了闲书或埋头睡觉,老师也不管我们,自己讲自己的,久而久之,老师就练就了一门单口相声,学生回答反倒成了一件稀奇的事。
到了初二,换了一位历史老师,他是一位体型魁梧的男老师,姓杨。
老师来到教室,简短的自我介绍后,话锋一转,说道:“听说你们有一个烂毛病——上课不回答问题,我想给你们治治。从今天起,要是我提问你们不回答问题,我就一直拖着,反正考试的时候害到的不是我。”
开始讲课了,没多久,老师就提问了。问题很简单,谁都可以答得上来。显然,老师是在鼓励我们。可是等了老半天,谁也不举手,都把头低下,把目光从老师身上移开。
老师有点发火了,有点赌气似地说道:“如果大家都不回答,我就这样等到下课!”
“哼,吓唬人呢,以前的老师还不是这样说,最后还不是都软下来了。”我心里嘀咕着。
“下节课还有下节课的安排呢?这样耽误下去到底是谁吃亏,大家想一想。”杨老师有坚持到底的意思。
教室里静极了,连空气也似乎凝固了。只有杨老师的声音划过这静谧,传到教室每个角落。“离下课还有35分钟”“还有20分钟下课”……我开始期盼着谁能打破这难堪,这种气氛太令人紧张了,可我并没有那么大的勇气。
“很好!”忽然我听到了老师的赞许声。抬头一看,怎么是他?阿奇,一个平时不多话的同学!他稳稳当当地站了起来,又稳稳当当地回答了问题,僵局被打破了,我们都长叹了一口气。
第二个问题又提出来了,当然,老师不失时机地做了一番鼓励。班长举起手。赶紧巩固胜利的果实,杨老师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顺利地回答了一个个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融洽了、轻松了。当下课铃声响了,杨老师第一次在我们面前露出了笑容,不知怎的,我一下子喜欢上了他。
那节历史课到现在我依然历历在目。因为那节课让我知道了,其实上课举手也不是什么难的事,从那以后,我总是告诉自己,走过去,挑战自我,前面是个艳阳天。
中学的文章4:是我的运气不好
文/郝金红
钱穆在苏州中学教国文时,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引起了燕京大学教授顾颉刚的注意。
一次,顾颉刚写信给钱穆,请他为燕京大学学报撰稿。当时,钱穆与顾颉刚素未谋面,顾颉刚如此看重自己,钱穆当然十分感激。于是,钱穆连夜写了一篇关于历史方面的稿件,寄给了顾颉刚。顾颉刚看后,为钱穆广博的历史学识所折服。但是,细心的顾颉刚在文章中发现了一处错误,他不能确定是不是钱穆的笔误所致,就马上回信给钱穆,希望他予以改正。
没想到,钱穆接到顾颉刚的信后,大发雷霆,认为顾颉刚看不起自己。骂过之后,钱穆还不解气,及时写了一封回信,信中不谈自己稿件中的错误,而是将顾颉刚痛骂一顿。被骂的顾颉刚这次没有回信,而是亲自来到苏州中学,找到了钱穆。
钱穆以为顾颉刚是来找麻烦的,也想好了应对之策。哪知,见面后,顾颉刚说:“钱老师,你不合适在中学教国文,应该到大学教历史。”钱穆愕然:“你不是取笑我的吧?”顾颉刚认真地回答:“哪是取笑?我认真看了你的文章,其中不少新颖的观点,值得在学生中推广。”钱穆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点:“我之前写信骂你,你不计较了?”顾颉刚笑了:“我经常被别人骂,这个时候,我就想,也许,刚才对你言语冒犯的人只是处于心情不好之中。他在一天里可能遇到喜、怒、哀、乐各种事情,而你刚好遇到他心情最差的一刻,这并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我的运气不好罢了。”
顾颉刚的宽容,让钱穆羞愧难当,而从这件事,钱穆也看到了顾颉刚的坦荡。随后,在顾颉刚大力推荐下,钱穆应聘到燕京大学任教,这是钱穆一生的一个转折点。在后来的回忆中,钱穆不止一次地说:“对我此生影响最大的就是顾颉刚教授,不仅仅是他的学识,还有他面对责难的态度。”
中学的文章5:好与更好,只差五分钟
文/下山
记得在中学时光,每一次考试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这个应试化教育下,考试似乎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检测方式,而有一些同学,他们似乎是考神附体,不管是多么复杂,难做的题目,只要被他遇到了立马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甚至有一些连老师都不会做的难题,对于他仅仅只需思考几分钟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经过我几次询问后才明白,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不断完善,等他将全部的作业都已经做好之后,他要停下来五分钟,他会想一想哪个地方的题目可以做得更好,更能深刻的理解这个题目的意图。有时候考满分,其实就是最后加的这一点点改进
记得有一次他遇到了非常难解的题目,思索半天却没有头绪,而他并没有立刻放弃,而是拿了一个笔记本,将自己推算的过程一遍又一遍的写下来,然后停下来五分钟,梳理哪些地方是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然后勾画了出来,他又仔细想了一会儿,将两年内出现的考点都认真的查阅了一遍,他将这些题目都统统整理好,快要去问老师的时候,他突然说等等,让我再想五分钟,我还要做得更好一点,最后他将自己询问同学的一些有关问题都一一的写了上去,说明了他对这道题的足够重视,老师看到他写的全部过程都要为之惊叹,为它的努力而点赞,经过老师的一系列指点后,他终于明白了,虽然这道题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但是足以证明她是多么期待自己变得更好,而好与更好之间却仅仅差的是每一次回顾思考发现新问题,明白哪些地方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这五分钟,再一次又一次思考的五分钟里,他不断的审视自己的行为,梳理自己的思路,虽然这个过程是短暂的,但是只要真正能够了解其本质的题目,只要会了,难道还差那几百道甚至几千道相似类型的题目吗?
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我们要面对的是精益求精的,根据80|20原则,80%的结果,得益于20%等时间,为了得到最后的20%的结果,要达到完美的100%,我们必须要耗费80%这么多的努力,就在这一瞬间,就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楚许多问题,并根据问题的重要性重新分配你的精力
难道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有时候我们真的该停下来思考五分钟,想想过去的时光,但不要为时过境迁而悲伤,不要为曾经的辉煌而伤神,而是我们从过去得到了什么教训,可以助我们一路前行。
当我们一切都准备好了时,要停下来思考五分钟,我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点吗?这一点点,正是我们想要成为更好所必要的秘诀。
中学的文章6:秋天的故事
文/慧子
秋天是一个中学语文老师,35岁,离婚以后一直独身,经常在当地的报刊杂志上发些诗歌,平日除了工作,就以诗书自娱。
他的生活很简朴,独居的房子40平米,家里只有一台电视、一台电脑,本来就不大的写字台上摞满了书籍,刚好留下一点打字的空间。他的衣服不多,一年四季仅有几套。到了办公室,脱下那件朋友们开玩笑时说是租来的米色风衣,就可以看到他不太洁净的衣领。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可他也自得其乐。
由于是独身,业余时间很多,自然少不了上网,他经常把一些发表过的诗歌发在博客上。上网的时间久了,不知从何时起,也学会了和博友聊天。有一次他偶然进入一个女生的空间,被她的诗词吸引,也许跟他当时的心境有关,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她的诗歌。每天,秋天上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进入她的空间,一连几个月都在她的空间里待着,没有任何交流。一天,她终于开口说话了。秋天兴奋极了,他本身就具有诗人的浪漫情怀,他爱上了她的一字一句,珍惜俩人聊天的所有记录,常常会仔细地品味着这一切。
女博友比他小10多岁,美丽、热情、任性,生活中不乏优秀男生的追求。整整一个暑期,秋天和女博友临屏写诗,不觉已写了百余首。那段日子,秋天被爱情的高温烤炙得不太好受,憋不住了,就和朋友们商量。我猜想俩人网恋了,很忘情的。
其实,秋天的诗歌,是属于那种唯美但略朦胧、内敛的那种类型;女博友的诗歌刚好相反,是属于那种一往无前的热情奔放的类型。秋天把女博友的博客点开让我看了,女博友很漂亮,也很可爱,但我觉得俩人不般配,这种不般配会破坏理应百年好合的婚姻关系的。秋天怕错失机缘,真诚地希望与她见见面。于是俩人约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暑期结束前,秋天和博友见了面。临行前,秋天是踌躇满志的。
开学了,他回来了,虽然没有崩溃,但很沮丧,他身上燃烧着的那些不着边际的憧憬,全被雨水浇透。受伤的秋天告诉我,经过这一番周折,身边另一个女人的爱情更值得珍惜。
秋天的身边有几个女子是很正常的,但要让秋天在和一个女子有过激烈爱情短跑中退出来,很快明白谁是他的所爱,这个女子得和漂亮且有文采的女博友有得比才行。
韵儿是去年才调进学校医务室的一名护士,今年30岁。她不是那种漂亮的女子,但很有气质,相貌耐看。当然这得有人肯长久看你才行。韵儿寻寻觅觅,比女博友先认识秋天,她希望秋天就是那个会长久看着她的人,谁料想半路杀出个风情万种的、才气逼过秋天的女子。
韵儿怎么办?韵儿很伤心,但她在看了女博友的照片和写的诗歌后,平静了下来,她知道秋天为什么会爱那个女子了。韵儿平静地对秋天说,在你离开我以前,我会一如既往地对待你。
年轻时的秋天,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男子。由于离婚后不重饮食,饮酒吸烟过度,很有些憔悴。秋季开学后,不修边幅的秋天,虽然穿着特意为与女博友见面买的新衣服,可还是难掩一腔的落寞。朋友们都看出来了,韵儿当然也应当看得清楚。
韵儿不会写文章,但韵儿喜爱文学,懂得生活,会调养身体,会穿戴打扮,她的品味秋天是喜欢的。秋天的办公桌上,时不时会多出些小摆设,这些都是韵儿精心为他挑选的。现在秋天的身上,已不见了那件租来的米色风衣,取而代之的是一件咖色的简约而有品位的夹克衫,那是韵儿为他买的,比起那件他专为见女友是而买的新装来,少了急就的浮躁,多了些许沉稳。秋天衬衣的领子上再也不见油腻,还时而散发着淡淡的洗衣粉的香气。
朋友们发现,秋天还自觉戒除了吸烟,闲暇时讲究起茶道来。因少了网上的日夜煎熬,多了韵儿的调理和爱情的滋润,秋天又重新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中学的文章7:老师的微笑
文/韩丽秋
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老师为我们打开广阔的知识领域,教我们领悟人生的道理,带我们认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老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了深深印记,而其中令我最难忘的是韩老师的微笑。
韩老师个子矮矮的,有一双小小的却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挺拔的鼻梁,时常漾起笑容的嘴角,总给我们阳光般的温暖。在课堂上,我们是师生。上韩老师的课是一件开心的事,因为在他的课上轻松愉快是必然的,那是充满阳光的课堂,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来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他还提倡大胆举手并大胆发言,不管答对还是答错,韩老师都不会怪我们。韩老师说:“你举手了,老师才知道你们在思考问题,不举手说明你们没有思考问题。把自己的胆子放大一些,积极地举手,一节课回答一次问题已经足够了,怕就怕一节课上完都不敢举手。”他亲切地说着,因为他知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韩老师上课循循善诱。当我们陷入困惑、百思不得其解时,他会耐心地、巧妙地一点一点地讲解给我们听。在讲解的过程中,当你不会时,他又会从头清清楚楚地再给你讲解一遍,一直讲到你听懂才停下来,还会微笑着问:“听懂了吗,这样的题其实并不难,只要多接触,多多练习,自然而然地就会做了。”你看,韩老师多么有耐心,一道题讲了多少遍,他都不觉得烦。其实,令我最感动的是韩老师的微笑,他跟我们讲题时始终保持着亲切的、甜甜的、欢快的微笑,从不感觉到烦,如果换成其他老师,肯定讲不上一题就不耐烦了,甚至还会说:“你看看你,讲了多少遍了,还不会,真是笨死了,自己去想。”但是韩老师就与众不同,他会用微笑促使你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欢快的笑声时常从我们教室里传出,每一位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
韩老师的课堂总是笑声不断,笑着笑着,同学们积累了知识;笑着笑着,我们的胆子放大了;笑着笑着,我们的难题也逐渐减少了。
中学的文章8:大年夜
文/邝群英
20多年前,我还在上中学,两位姐姐已经出嫁,哥哥嫂嫂去新疆打工,过年没有回来,家里就剩我和父母一块过年。
哥哥是家里的长子,又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也许是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富养闺女、穷养儿”的思想,父亲对哥哥要求很严厉。从表面上看,好像父亲疼爱我们姐妹三个多些,关爱哥哥少些,因此父亲与哥哥看上去似乎有一层隔阂。那年除夕,哥哥嫂嫂没有在家里过年,从父亲的一言一行里,我突然发现,父亲对哥哥的爱,不比对我们的爱少一分。
我家有两处院落,东院与西院只有一墙之隔,平时父亲在东院,哥哥在西院,彼此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大家相安无事地过着日子,生活平淡如水。
他们父子俩有一个共性,都爱热闹,都喜欢用最热烈、喜庆的方式欢迎春节的到来。每年到除夕夜,他们俩就不约而同地准备了许多鞭炮,开门炮是三个大炮仗,三声大炮预示着新春的开始;接着放长长的鞭炮,是父亲用三盘长鞭炮接成一根长长的“辫子”,能响好长一阵子。父亲听到哥哥院里的鞭炮声,听到他们院里传来的欢声笑语,就会开心地笑,并不多说什么。
那年除夕夜,西院哥哥家冷冷清清,东院父亲这边也悄无声息,全无节日的欢乐气氛。我们家的开门炮也没有放。母亲静悄悄地把年夜饭做好,又静悄悄地把饭菜端上桌。父亲、母亲和我依次坐在饭桌前,聆听着外边一阵阵的喧闹声,烟花爆竹噼里啪啦地响着,天空不时地蹿出耀眼的“花朵”。
外面的欢呼声、说笑声不断,我们屋子里却悄然无声,父母一脸阴郁。还是母亲打破了沉默,她拿起筷子,把筷子头在桌子上敲敲,说:“吃、吃,咱们吃咱们的。”母亲说话间,夹起一块鸡肉,放在父亲碗里,斜眼看看一直沉默不语的父亲。父亲夹起鸡块就往嘴边送。我抬头看父亲,这时他的手抖得厉害,他的嘴唇、下巴都在一个劲地抖,老泪从他眼角流了出来,渐渐地,父亲就支撑不下去了,他放下筷子,双手捂住脸,呜呜地放声大哭,简直像个孩子,嘴里喊着:“文革,我的儿,我的儿,我想你呀!”
母亲再也忍不住了,说:“你这个老头子,你这没良心的,大年夜,你也不让我们过个安稳年,你招惹我干啥,我没哭呢,你倒先哭了!”说着,母亲就趴在父亲肩上哭起来。
我看着他俩哭成一团,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我们哭了好一会儿,还是母亲先打破了僵局,一边哭一边擦泪:“咱们赶紧吃饭吧,一会儿孩子们都该来给咱们拜年了。”
吃过饭不久,我那几个叔伯家的堂兄妹们纷纷敲门进来了。父亲赶紧洗洗脸,笑脸相迎,他微笑着对孩子们说:“新年好!新年好!”
母亲忙着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递瓜子、糖果。
看着晚辈们,父母脸上露出了笑脸,和侄子、侄媳妇、侄孙们欢欢喜喜地说着客套话……一边的我发现,父亲那僵硬的笑容里,分明藏着哥哥的身影。
中学的文章9:刻苦与坚持
文/若水
我是从边远的乡村中学考进县一中读高中的,虽然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幸运地考上,但自己清楚,初中时各科基础打得并不牢。特别是英语,更是处于稀里糊涂、一知半解的程度!当时我家的状况是,居住在边远的农村,家境也很艰难,但由于父母都是读书人,于是在支持孩子上学方面毫不含糊。只要能学的,都砸锅卖铁坚持扶!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扶到高中或初中毕业,可惜都未考上大学或中专,没能跳出“农门”。家里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我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进入高中,因师资水平增高很大,我的成绩迅速提升起来,一学期结束,理科基本名列前茅,综合成绩也在班里前三甲。唯一拖后腿的是英语,由于基础差,总是学不明白!我深深地意识到,不把英语成绩搞上去,要最后取得好成绩是艰难的。于是我从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从初一英语课本开始,把初中三年的课程再过一遍,包括熟悉课文,研究词句、语法,做课后作业;二是死记单词。每天记10至20个单词,不断重复和强化,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坚持强化重复7天后就会有一段时期的记忆了。如此反复,一天不落,用了半年时间把初、高中的近2000个单词死记下了!三是阅读大量的文章,做大量的题。这样补习英语,需要大量时间,而高中的学习任务是艰巨的,那么多科目不容许厚此薄彼,都需要花时间!于是只有增加学习时间了。我给自己订的时间表是:早上5:30起床,读书、背书、背单词,冬天冷就先沿着操场跑几圈,身上热了就在路灯下开始读和背。那个时间段还没人,可以大声读出来也不会影响到谁。上午、下午和晚自习按学校作息表学习,晚上10:30按要求准时睡觉。
这样的作息,我坚持了三年!而高考的英语卷我几乎无生词!我考了个高分!当我考进京城的大学后,收到高中母校教务处的一封信,叫我谈谈学习方法、特别是学习英语的方法。我的回信是:刻苦与坚持……如今,我已工作廿载,经历和阅历都不算少了。一路走来,有很多东西在鼓励和支撑着自己前行。而回味起来,高中时养成的那份刻苦与坚持最为难得,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于我,那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中学的文章10:空中菜园
文/李星涛
前几年在乡下中学工作,闲时垦了一片空地,一年四季蔬菜不断。如今,住进了城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每天都要往菜市上跑。更让我担心的是,菜市上卖的小青菜都喷洒过农药。因为,七八月份正是虫儿肆虐的季节,可这些小青菜身上却一个虫眼儿也没有,这让喜吃青菜的我怎敢下咽呢。
苦思几日,我决定自己动手搞一片空中青菜园。我剪开一只旧麻袋,重新将其缝制成一个中型的沙袋模样,先虚虚地装上自己配置好的土杂肥,中间埋植了一根钻了许多孔眼且底部堵实了的青竹竿,然后把沙袋吊在阳台上焊好的三角形钢筋架子上。地侍弄好了,该播种了。我拿来一把锥子,在排着在麻袋上扎眼。每扎一眼,我便按进三四粒青菜种。一大包青菜种种完了,我的空中青菜园也便开始孕绿儿了。
每天早晚,我都要向沙袋中的青竹管中慢慢加一些水。水经过竹竿上的孔眼,一滴滴渗透到麻袋中的土中,正好可以满足小青菜的需求。至于竹竿中加入水量的多少,全靠自己掌握,只要麻袋的表皮始终保持湿润就可以了。
一周过去了,小青菜从锥眼里纷纷探出脑袋,舒展出叶片。那叶儿黄中透绿,嫩极,似乎一碰,马上就会断了去。锥眼中,先长出的小青菜茎儿长,后长出的茎儿短。整个菜园,自下而上,黄绿相衬,参差不齐,将原先灰黄的麻袋片儿点缀得一片盎然。十五天过后,小青菜严严遮住了麻袋表面。由于菜园底部水分充足,所以小青菜的茂盛程度常常是自下而上,逐步减弱。那些舒展开来的叶片于熹微的晨光中酥酥颤动,恰似一大群绿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妻高兴得合不拢嘴,每天拔青掐绿,不是青菜蛋汤,就是青菜下面。
菜园底部的青菜吃完了,我马上重新补种。等到上部的青菜吃完了,底下的青菜已泛出碧青。就这样,一茬又一茬,我的空中青菜园真正成了一块取之不绝,用之不尽的绿色宝地。刚开始吊起我的空中菜园时,邻居以为我是拳击教练,每天要练沙袋。等到妻每天从沙袋上采摘下一把把小青菜时,他们才如梦方醒,马上纷纷效仿。于是乎,我所居住的单元,家家阳台上都有吊起的形如沙袋的空中青菜园,即便是到了冬天,依然可以看见沙袋上小青菜那碧绿的身影。
我大部分的休闲时间全都变成了一片片碧绿的小青菜。那一年四季容颜不变的绿色,不仅给了我们全家人怡悦快乐的心情,而且更让我们的生活增添出一种别样的情趣。
中学的文章11:故乡的荷塘
文/于佳琪
记得我在中学读书时,最难忘的就是学到朱自清先生写的《荷塘月色》的那一刻。顿时被文中描写的情节所深深的感染,当我读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时,总能给我带来无限的思念与遐想,我想起了我的故乡,想起了故乡的那片荷塘。我对文中所写的情景,仿佛是那么的熟悉而亲切,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与一种依恋不舍得心情。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每当夏夜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再次读起这篇文章时,我的乡情便随着夜色出走,风吹过,留下一池的荷香。文中那一串串清新而自然的文字,只要轻轻的一碰触,酽酽的乡思便会泼洒出满怀意绪。故乡的那片荷塘里,满载着我的多少乡情,明亮了多少的童年往事。
我的家乡是 一个小镇,小镇因为莲花而盛名,——莲花乡在我们省内也远近闻名。每到夏季,那些绿意盎然的荷叶,像一波碧毯一样,铺满了六月的荷塘。婷婷玉立的荷花傲然的绽放,引来了无数的有人前来观赏。“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后池上》是北宋史学家刘攽创作的七言绝句中品出了荷的韵味。唐代的大诗人李白的《采莲女》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写的更是惟妙惟肖。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正如王昌龄《采莲曲》中所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隔着莲花,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的表现出来,生动形象。温和的阳光,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人花难辨。这两句勾勒出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这些翠绿而风姿卓韵的荷花汲取日精月华,拓展着自己生存的空间,丰富自己对夏天,对生命最诚挚的爱恋。彰显着生命的顽强与绰约,一阵阵微风掠过夏季塘面,田田荷叶宛若九天的仙女,在如诗如梦的季节里,献上自己最唯美、最深情的歌舞。这些随着季节而来的荷花,是夏天荷塘里绽放的诗情,在诗一般的旋律中起舞弄清影……
每到仲夏时节,也是故乡的荷塘最热闹的时节,水面上荷叶积叠,拥拥挤挤,随风而动,迎风摆舞,为夏天献上她们最欢乐的舞蹈与歌唱。在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一朵朵的荷叶尽情的伸展着自己绿色的青春与诗意,一朵朵璀璨夺目的荷花,将六月的荷塘打扮的花枝招展,风姿卓韵。令游人心醉神迷,置身于这些盛开的荷花池中,仿佛被荷花清新的绿意与诗情所围裹。粉的,白的,粉红的,一朵朵妖艳多姿,竞相绽蕊。花间莲蓬挣脱出来,摇着胖胖的莲盘,“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令人欣喜,让人陶然!
在这个多情的夏季,到故乡去赏荷,我无法拒绝一种盖地而来的清新。除了让绿岚痴痴的缠裹,从视角膜到心灵深处难以逃脱。这些久违的荷香,泌人心肺地在空气中弥漫。一次次洗刷我的灵魂,阳光与碧波上起起伏伏,将满足达到一种极致。真诚的与荷做一次交谈,馨郁的芬芳的花朵,出淤泥而不染。崇拜你冰清玉洁的品质,与你做一次促膝的交谈。
以温柔的心情,轻轻的碰触,再轻轻的相互倾诉些什么,渴望自己做一叶浮萍。我在多梦的季节,横于水色之中。静观荷花的尖尖小角,是怎样绽成辉映太阳的鲜红。
我与故乡的荷花心灵相约,绿油油的叶丛里,你素装紧裹,深藏灵秀中不露声色。梦一般的向我传递真诚和温馨的眼波。清雅的女子沐浴在风里,轻纱般的裙裾,薄弱的风吹欲破。在湖水与心灵的对接处,
在阳光与梦想交汇处,你君子般傲然而放,如季节的灯盏。
中学的文章12:画爹
文/李水平
画爹是我在家乡中学任教时的工友,他并不会画画,也不姓画,是因为名字中有一画字,所以大家都亲热地叫他画爹,他的本名倒被大家忘得差不多了。画爹平时总是穿一身油腻腻的旧衣服,微颔着肩,灰头灰脸,见人就露出泥土般朴实的笑容。
画爹出名的勤劳,天天起早摸黑,为师生烧水蒸饭,空闲时在屋后山边、墈下坡上挖了十几亩菜地,各种蔬菜一年四季叶绿苗壮,食堂自给自足绰绰有余。他还利用师生的剩饭剩菜,喂了十几头猪;在学校租的小型水库里养了一塘鱼。山里中学特别困难,喂的猪养的鱼年终都是教师的福利。
画爹最爱热闹,寒冬就是他的节日。外面冰天雪地,画爹就在饭灶蒸笼旁点燃一炉柴火,架一只大铝锅,为师生烧开水。下课铃一响,在讲台上冻得手脚冰凉的老师们,飞快地来到食堂,围成一圈,蹲到柴火旁烤火,也有胆子大一点的高年级学生挤到老师们中间。这时候是画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候,他挥舞着沾着煤灰黑里透亮的双手,一会儿为饭灶加煤,一会儿为火堆添柴,整个食堂里充满了温暖和愉悦的笑声。
画爹没读过书,不识字,连名字都写不全,每次领工资签名都是请老师代写。画爹特别喜欢和老师们一起扯闲谈,并且非常用心去记住那些老师们讲的名言和俗语,可是每句都记不全,都在大意不变的情况下加入自己朴实的理解,随时引用,常常引人笑不自禁。我当时担任初三班主任,教语文,一次,与画爹闲聊,谈起初三班上辍学学生我十分心痛惋惜,画爹坚持认为学生能识字就可以了,书读不出来就是浪费父母的血汗钱。我予以反驳,跟他讲道理、举例子。后来,画爹终于觉得我讲得在理,不禁感叹:“李老师,真是听你一席话,胜喂十年猪啊!”逗得我笑痛了肚子。
画爹公私分明,刚正不阿。当时学校领导和教师中午统一就餐,每餐两角钱,有的老师吃完饭就走了,忘了交餐票,画爹就追出去把餐票要回来。有一次,一位领导吃完饭忘记了交餐票,画爹准备去要,有的老师劝他算了,画爹偏不答应,硬是把餐票要了回来,还跟大家说:“领导更要带好头,怎么能吃大便沾小便呢?”逗得大家笑出了眼泪。偶尔有闲暇,画爹最喜欢去的是学校隔壁周爹家,周爹家离学校一坡之隔,画爹每次去,周爹都好烟好茶好酒招待,私交甚厚。一次,暑假将至,学校水库放水捕鱼,满塘鱼欢蹦乱跳,附近村民四周围观。画爹围着水库不停地打转转,生怕别人偷鱼。这时,画爹突然看见周爹抓着一条大鱼往家跑,想都没想就在后面猛追,硬是从周爹家把鱼追了回来,两个老友从此再不往来。
我调进城里已经十八九年,如今算来,画爹该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了,不知他现在是否安康?
中学的文章13:故乡的荷塘
文/于佳琪
记得我在中学读书时,最难忘的就是学到朱自清先生写的《荷塘月色》的那一刻。顿时被文中描写的情节所深深的感染,当我读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总能给我带来无限的思念与遐想,我想起了我的故乡,想起了故乡的那片荷塘。我对文中所写的情景,仿佛是那么的熟悉而亲切,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与一种依恋不舍的心情。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每当夏夜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再次读起这篇文章时,我的乡情便随着夜色出走,风吹过,留下一池的荷香。文中那一串串清新而自然的文字,只要轻轻地一碰触,酽酽的乡思便会泼洒出满怀意绪。故乡的那片荷塘里,满载着我的多少乡情,明亮了多少的童年往事。
我的家乡,地处东北的一个小镇,小镇因为莲花而盛名,——莲花乡在我们省内也远近闻名。每到夏季,那些绿意盎然的荷叶,像一波碧毯一样,铺满了六月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傲然地绽放,引来众人前来观赏。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后池上》是北宋史学家刘攽创作的七言绝句,而唐代诗人李白的《采莲女》:“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则写得惟妙惟肖,溪边采莲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正如王昌龄《采莲曲》中所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隔着莲花,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温和的阳光,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人花难辨,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每到仲夏时节,也是故乡的荷塘最热闹的时节,水面上荷叶积叠,拥拥挤挤,随风而动,迎风摆舞,令游人心醉神迷,置身于这些盛开的荷花池中,仿佛被荷花清新的绿意与诗情所围裹。“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令人欣喜,让人陶然。
在这个多情的夏季,到故乡去赏荷,久违的荷香,沁人心碑地在空气中弥漫,以温柔的心情,轻轻地碰触,再轻轻地相互倾诉些什么,渴望自己做一叶浮萍。我与故乡的荷花心灵相约,在湖水与心灵的对接处,在阳光与梦想交汇处,荷花如君子般傲然而放,如季节的灯盏。
中学的文章14:像孔子一样用心
文/李剑红
从小学到中学,学习让我感到的是自己的笨拙,我恨自己没有一个聪明的脑袋瓜。对于比我聪明的同学,除了无比的羡慕,更多的是感到自卑。直到我听到了孔子学琴的故事,我的心才真正安定下来,开始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
孔子跟师襄子学琴。开始时,学了一支曲子,练了10来天,他还在不停地练,师襄子说:“差不多了,再学一支曲子吧!”孔子说:“我才学会了谱子,还没掌握技法啊!”
过了一些时候,师襄子让他学另一支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这支曲子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说还弄不清作曲子的是什么样的人,就又继续弹练下去。
过了好长一段日子,有一天,孔子兴奋地跑来对师襄子说:“我已经了解曲子的作者了。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两眼仰视,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感化四方,除了周文王,还有谁是这样的呢?”
师襄子高兴地说:“一点不错。这支曲子,就叫作《文王操》啊!”
听懂了这个故事,我不再为自己的笨拙而自卑。孔子学琴,贵在思考,贵在用心。他用心拉好一支曲子,就学到了很多。就如挖井,挖一口有水的深井,永远比挖若干没有水的浅井学到的更多。所以,学习,就要深入骨髓地学。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不怕慢,就怕钻。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挖出一口口有水的深井,做一个真正的有心人,我们就不怕自己学不好,也不怕自己笨。钻得深,才是硬道理。
学知识一定求深,就像孔子学琴一样,虽是学琴,却是在读懂乐曲作者的心。如果我们学习,学到孔子这样,明、彻、透这种境界,真是无人能敌。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贵在用心!用心读懂自己,用心读懂别人,用心读懂这个美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