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事的文章

请欣赏趣事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趣事的文章1:儿时趣事

文/王尊孝

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还是个小学生。

记得一次院邻(我家住四合院)送我们一碗拌汤捞饭,即陕北人用糜子末做的米饭,带汤的。母亲叫我和哥分着吃,我说我先吃,给他留一半。于是我在米饭表面中间画了一条线,我只吃我的那一半。吃着吃着,哥过来一看,大叫你怎么快吃完了。原来尽管我只吃我的这一边,因米饭有汤,饭平面往下滑,已快到碗底了。母亲见了很生气,朝我屁股美美地给了一巴掌。

农历七月十五,我们老家不知是什么节日,反正很隆重。当日要蒸茄子、吃饺子。下午城西门外河滩上有大集、唱大戏,人山人海,可红火啦。晚上还要放河灯。灯笼点着,随水流去,点点灯火,像夜空中银河一样美丽。特别是之前家家要蒸面人人,即用麦面做成大肚罗汉、狮子、兔子、鱼等模样。蒸熟后不能马上吃,要放着晾凉。给小孩们每人分一份几个,也不许一下子吃掉。要用线拴着挂在墙上,让它们慢慢风干,以后再当干馍馍吃。也想让别人家看看,有彰显手艺的意思。我眼馋嘴馋得不行,就想吃。瞒着家人把我的那份摘下来,从背面挖着吃。过不了多久,就给掏空了,但挂在墙上仍像完好的一样。当大人终于发现时,真是哭笑不得。

中秋节家乡过得更为讲究。每家都要备面、油、糖、芝麻等原料,拿给饼子匠炉做月饼。其中要做一个特大的月饼供月亮爷爷。由于各户油、糖、青红丝等材质多寡不一,做出的月饼味道各异,能当作礼物赠送亲友。购买瓜果,西瓜要雕刻成石榴、元宝等形状。节日当天,家家要在自己门前放一张大方桌,献上月饼、雕花西瓜和各种水果。下午送太阳,晚上敬月亮。皓月当空,烛光摇曳,儿童欢乐,大人虔诚,天上人间相约。

事先买下的瓜果为防小孩们不等过节就吃光,大人们将其装进筐内,用绳子吊在屋里的房梁上。那天乘着家人不在,我实在想吃点什么。就站在炕沿上,伸手探取筐内苹果。不料刚抓住筐沿,绳子就断了。扑通一声响,瓜果撒了满地,人平展展地趴在地板上,急忙喘不上气儿。母亲闻声进屋一看那摊场,心疼得眼含泪水说不出话来。事后才对父亲说,宁可不过这个节也不能把我摔成那样。

啥都不怪,就怪那时穷。除非像过年、中秋那样重大的节日,一年四季,平时见不到麦面星星。不要说吃白馍馍了,就是一般时分八节,也只能吃顿稀面片了。那光景,现在的孩子恐怕怎么也想象不出来。

趣事的文章2:那些盛夏的趣事

文/朱昌勤

童年时我家住在演军巷老宅里。每到夏天漫长的暑假便成了儿时最欢乐的时光。

捉知了就是一桩乐事。天刚蒙蒙亮,小伙伴们相约直奔河滨公园,在树干上寻找刚刚脱完壳还未能爬得多高的白色知了。小心翼翼地捉住拿回家,放在纸盒里,再放进几片树叶,然后会看到知了的颜色渐渐变黑。只可惜这种知了不会叫。为了能捉到树枝高处吱吱喳喳欢叫的知了,小伙伴们会在长竹竿顶头放上面筋去粘。一旦粘到活蹦乱跳的知了,我们就会用手紧紧攥住,时而在腿上拍动,此时知了便会发出吱吱的叫声。有时,我们也会因手稍有松动,让知了挣脱飞走,这时候我们便会懊恼惋惜不已。

我家住的房子前有一个院子,院子内有一口水井,盛夏时,井水能起到消暑的作用。为了让中午冒着酷暑赶回家的父亲,一进门就能享受到清凉,母亲会吩咐我们将一个西瓜用水桶吊住,放在井中浸泡,还会专门打上一盆井水放在脸盆架上,等父亲回来擦脸用。父亲一到家会先用井水洗把脸,随后便会与家人一道吃井水浸泡过的西瓜,你一块我一块,一边品尝一边说笑,那幸福的感觉至今难忘。

每到太阳西下,家人会拎几桶井水把天井浇一遍。地上的热气很快消失,我们便拿出小桌子、板凳、竹床放在天井里,等饭后各自洗完澡,一起享受天井内的徐徐微风。

那时扇子是必备的,全家每人一把,小孩用纸扇、大人用芭蕉扇。为保管好自己的扇子,常常要做上记号,或是写上顺口溜:“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若有人来借,请到腊月冬”,碰上小孩想拿纸扇换芭蕉扇,大人便会笑着说“现在不行,等到冬天吧”。

夏日夜晚,小伙伴们常会带上小板凳相约在巷中乘凉,仰望满天的星斗,吹着穿巷而来的爽风,讲着好听的故事,唱着熟悉的歌儿,沉浸在无忧无虑的欢乐中。

蝉鸣声声,暖风阵阵,盛夏里追忆远去的时光,那些童年的趣事、乐事,早已刻录成最美好的印象。

趣事的文章3:成长趣事

文/张思齐

一寸光阴一寸金,转眼间,我不知不觉地度过了将近11个春秋,无数个寸光阴,童年的事情就像一个个贝壳,但在我记忆里最深的一个就是——发芽。

一次暑假,我的姐姐来到了我家,妈妈正好买了一袋橘子,我就拿了两个又大又黄的橘子,一个给姐姐,一个给我。姐姐掰开橘子吃了一口,我对姐姐说:“好吃吧!”姐姐点了点头说:“但是没你好。”然后我也掰开吃了起来,一不小心,把籽吃了,姐姐刚好看见了,她假装没看见的说:“吃橘子千万别把籽吃了,不然掉到肚子里就会生根、发芽。”我听了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到了晚上,我好不容易睡着了,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梦见自己头上长出了一颗芽,同学们都不和我玩了,老师也不喜欢我了,就连爸爸妈妈也不要我了,我十分孤独……我吓得坐起来大哭,妈妈被我的哭声吵醒了,跑过来问:“怎么了?”我说:“我头上长了一颗芽,你和爸爸都不要我了。”妈妈说:“怎么可能呢?姐姐是骗你的,植物发芽需要水、土、空气……你有吗?”我这才知道自己上了姐姐的当,我心想:以后一定也要姐姐上当。

这就是我的成长,好笑吧!成长就像一颗奶糖,嘴角还有一些剩余的甜味,我的成长是最甜的奶糖,最漂亮的贝壳!

趣事的文章4:童年趣事

一晃几十岁了,儿时的事还历历在目,镜中人却己人到中年。我小时候家长都告诉孩子他们是捡来的。结果有垃圾箱捡的,有从大墙边捡的。我妈不愧是文化人,不但给我起名葳字盛林,还给我一个特殊来历。我是从包心菜中长出来的。

名里的葳字差点害死我,太难写,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所以一有人知道“葳蕤”的读法我就视为知己。不知道我妈喜欢植物还是因为我肖羊,反正名和字都和草木有关。还是菜心中长出来的。

小时候家不远处是一片大棚,里面真有种大头菜的,而且菜生长时有声音。我就认为那里面有孩。经常蹲在旁边等几小时看里面能出来小孩不。有时等的不耐烦就扒菜叶。那时好在几分钱一斤,扒完了有时农民不计较,有时有计较的我妈就买下来。让保姆腌咸菜,吃不了就送人。我家那个朝族保姆也温柔的过了,从不管我的破坏行为。我做这事时,她就在旁看着,如有人来找她就一个劲道歉。鞠躬的样子我记了一辈子。

也不知道是家里人溺爱太过,还是我天性如此。一般人学数数不会如我。我是打人学的数数。用那北方的大扫帚打人,然后数数。经常的表演项目就是打一百下。家里人都让我打遍了,为配合我演出牺牲不小。那时才几岁每次一百下过后就累的气喘吁吁,为了方便我表演或为了开发我的智力,我爸特意做了一把小扫帚。为了防止扫帚打坏了不能及时接上,做了很多把,后来收拾老房子,还有几把新扫帚在,人还奇怪的问我,你家一直住楼怎么有这么多扫农村炕的扫帚。现时我己是淑女,这童年的暴行不能为外人道了。

从小我就显示了非同一般的女红天份,五岁时针线活就达到了我这辈子的顶峰。那时有什么剪什么,有什么缝什么,现在反而懒动针线,织条围巾都成事了。我爸新买了一件羊毛衫,他躺那睡觉,我无聊就在他后背上剪了一个后来传说可以和圆规画的圆媲美的洞。然后细心用花布补好。补完了玩别的去了,我爸醒来后发现了这个洞十分奇怪,不小心划的,可又太圆了又补了一块花布。问到我时,我如实回答。我妈总说“稀罕还稀罕不过来,哪能打哪”,所以我从来不会撒谎。要是按一般人家肯定会打骂孩子一顿,可是没有,我爸经常向别人说我如何灵巧。后来还后悔没把那件羊毛衫留下当纪念品。真应了那句话孩是自家的好。

我在本市最好的幼儿园里上学。每年六一会有大型演出。我天生没有乐感,唱歌跳舞全不行,由于保姆是朝族,我咬字不清。不然可以当报幕的角色,园里所有的小朋友都得参加演出,不让参加会伤害小心灵。老师费力为每个人找个适合的角色。当时最爱哭的一个男孩被安排演树。穿着那树形的服装只露一张脸和四肢。音乐响起,他哭不哭没人会注意,也听不到。果真没等穿就开哭,一直哭到演出结束。女孩子们演天鹅我演一个鸭子。那黄色的服装穿身上我都不舍得脱了,我虽然只在中间走两圈当做水中鸭子游过但是十分开心。后来我始终喜欢鸭子。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十分羡慕我的特殊服装,当时我认为我是最与众不同的。他们估计也这么想的。后来父母才说让我上好幼儿园太英明,培养了我的自信。

我家旁边住了一个篮球运动员,传说他原来和名将穆铁柱是队友。一次在我家和我爸喝酒说穆铁柱的女儿,八岁己经145CM高,我爸一笑把我推到墙角一量, 148CM。身高是惊人的,但麻烦也来了。那时同学流行一种红靴子,前面有一个米老鼠头,后面是系带的还带一串葡萄。班里有十来个同学穿。我从小喜欢红色,那时没有撞衫一说,真是拼命跟风的时候。我天天哭闹。父母惨了,没法和我说明白童鞋没有38号的。那时成人的鞋除了婚礼鞋没有红色的。后来他们买了一双当时天价的紫红色牛皮靴,看照片留到现在也是一双好鞋。结果我接着哭,不是那样的。我那手巧的妈和保姆用钩针钩了红葡萄和米老鼠头贴上面这事才算完。后来一位老师说,这么好的靴子贴这些东西干什么,才拿掉。不过那时的靴子做的笨。靴筒系带的,就出现了妈和爸各一只靴子,先给我穿上,然后开始系带。现在想想做父母真的不易。

做小孩时没有觉得快乐,天天盼长大,长大后房车都有了却后悔长大。得不到的和己失去的才是最珍贵的。

趣事的文章5:童年趣事-时光荏苒

童年趣事,件件都像一枚五彩的贝壳,这些五彩的贝壳,托起了我五彩的童年!

谈读书 ,这边风景独好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曾几何时,图书馆已成为了我心灵的圣殿、思想的驿站。在那里,我感到了大自然淳朴的气息与野味。

山涧的清泉丁丁咚咚,林间的绿色令人心醉,天边的晚霞轻盈缥缈,枝头的花朵芬芳四溢。当我畅游于那美妙的文章中时,感到,它们一样的清澈,一样的灵活,一样的沁人心脾!没有杂质,只有那种平凡的而又纯洁的如泉的清新。在凡世里生活,被海潮袭卷着,难免会落一心沙尘,而那一缕缕、一滴滴清泉汩汩流过我的心房时,给我留下的是一颗水晶般灿烂的心。

书如山里一泻千里的瀑布,每一字,每一句,每一行都充满着灵气,富含着激情,万马奔腾,气势雄壮。就在我心灰意冷或消极疲惫的时候,有那么一脉天与地的精气冲击我的灵魂,仿佛为生命洒满了阳光。那种“惟我独尊”的狂傲,那份“天地同在”的气魄油然而生。就像瀑布一样,在凹凸的利石上击碎自己,换个晶莹满天。

“呼——”你听到风声了吗?风吹着浮萍四处漂泊。读书,就有如感受浮萍的轻松和随意。不妨轻轻卸下肩上的重担,心上的绳索,追随的肩膀,去书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浮萍心境。

趣事的文章6:童年趣事

文/吴司程

“哈哈哈……不行了,我快要喘不过气了……”听听,远处传来了多么清脆的笑声啊!到底是谁在笑呢?是我的家人呗!今天呀,我们家举行了一个Party,主题是“童年趣事”,每人都要说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如果你也想听,那我就来讲讲吧!

在我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学习”了一上午的我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中午开饭了,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地大口吃饭、大口吃瘦肉,把油油的肥肉晾在一边,爽啊,吃得真饱!可是,老师突然说了一句话,让我顿时就懵了,她说:“小朋友们,要把肥肉也吃光光哦!”什么,肥肉也要吃,啊,完了,其他小朋友都吃完了,纷纷离开教室出去玩耍了,教室里寥寥无几,就剩了几位小朋友,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该怎么办。突然,我脑袋里闪出了个绝妙的主意——把肥肉放在口袋里……时间匆匆流去,放学了,我完全忘了一块可怜巴巴的肥肉还在我的口袋里呢,稳稳地坐上了妈妈的电瓶车,去了外婆家。正好哥哥姐姐们都在跳绳,我也参加了,没想到刚跳第一下,肥肉就蹦了出来。我顿时脸就红了,尴尬至极,家人们纷纷大笑,有的说:“难道你的口袋会自动生产肥肉?”呵呵……我逃离了现场。

童年的时光虽然那么短暂,但是童年的我就是如此天真烂漫。

趣事的文章7:阁楼上的秘密

文/东山峰人

少年的趣事之一

沿着十字岭柏油马路的坡道进入一个上坡,第一眼便可看见四座一模一样的三层红砖毛瓦砌成的宿舍,宿舍周围被低矮和荒草之中的许多小屋包围之中。四栋宿舍中间的老井好多年前就没有人使用了,只剩下麻石砌成的台阶和孤零零的井架,但它们仍然倔强地支撑在那里,仿佛还不死心似的。那就是我童年印象中的水絮塘商业厅宿舍。

直到现在,我依然在回想那个似梦非梦的画面。仿佛间,我踩着吱吱作响房顶横梁,紧张不安的爬到宿舍屋脊的顶端。手段是用一根晒衣竹竿为工具,靠在三楼的天花板上,然后手脚并用像猴似的顺着竹竿一窜一窜的爬到漆黑阁楼上。

房顶的‘阁楼’空间虽然很大,基本都是放的每户不用或少用的物品,一般都是隔季的竹铺、竹板、闲置的床架、废木桶等,但那都是大人们有组织、有序的安放,因为他们知道屋顶的结构,懂得怎样去踩踏行走。那时,老式房顶的横梁下,每户的屋顶都是用竹篾片编制,钉在横梁上,然后,再加上黄泥混入稻草镶嵌在上面,最后用石灰粉刷成顶面,绝非像今天的钢筋水泥预制板,如不小心,踩空就会是一个窟窿,所以,那时宿舍三楼的所有住户都不喜欢别人爬上这个‘阁楼’。特别是楼上隔壁的刘大嗲更是拒绝小孩们爬上房顶,他像福尔摩斯侦探一样,时常警惕着我们这般小子,一有爬索房顶的风声,他会立刻阻止并呵斥你,甚至抽走你的楼梯或竹竿,让你下来无门,那情景,至今还犹眼在即。

小时候,抬眼望着漆黑的阁楼上,似乎藏有无尽的秘密,阁楼越大,想象力就越丰富,孤独感与空间上的远近有莫大的关系,它吸引着我的好奇心,我不能再失去这次机会了,老天保佑,想趁刘大嗲不在家去探寻一番。我祈祷着,随即从堂屋里取下一根晒衣竹竿,邓立在堂屋顶的天窗口,双手紧抱住竹竿,双脚往上蹬,嗦嗦几下便爬到了屋顶。

此刻间,昏暗的阁楼上,鼻孔被浓浓的扬尘灰气息包围,身躯也难已伸直,总感觉有些不适。借着屋檐的木排缝隙中投射的光线,使我大概看清了阁楼上的轮廓,两只小眼睛仔细打量着这坡屋顶的构造;平齐屋檐的横梁都是用一根根碗口粗的杉木棍搭成,相隔50公分左右,每户屋顶上的间隔距离都是用红砖砌成的墙垛,墙垛成三角形,用更粗些杉木领子搭成一个非常陡峭的人字型结构,使落雨时,雨水更加流畅。与此同时,阁楼上每户间隔中间还用杉木树领子斜固住,再上面就是陶土烧制的毛瓦了,不得不说,那时的材料真正是货真价实。

我双脚横跨在两根木梁上,心理保佑这座房子不倒,昏暗、霉味、扬尘灰不时的袭来,微汗从全身渗透出来,这种感觉如同注入恐惧一样,沿着我的动脉,最后像一颗钉子一般钉在我心理,我耸了耸肩,设法摆脱这种感觉,因为,再没有别的选择了。

镇定心情后,踩在悬空的横梁上,感觉双脚下有种微微的弹跳,沿着杉木搭成的横梁,查看八户一层的屋顶,有种向迷宫式的感觉,又跨过几间横梁,来到自己居住的屋顶间,倏忽,有一道亮光从天顶的毛瓦缝隙间射进来,不要说,这就是我家后房屋里顶上浸湿的原因所在,瞬间,脑袋开窍似的领悟,何不把它接起来,于是,我低下身子,双脚各跨在横梁上,蹲着用手指轻轻的拨弄着上瓦与下瓦之间的间隙,使它们达到契合,这样,遇上落雨就不会再漏雨了?此次操作居然也真有效果,从此,我家里后房屋顶上再也没有浸湿了。

几番探寻,阁楼来回走了一趟,克服了恐惧,也解决了屋漏问题,心中有一种浅浅的尊荣。擦刚汗迹,鼻孔里还是被阁楼上的扬尘灰堵着,小心翼翼的踏着一根根横梁往天井窗口回走,此时,光线穿透屋顶,堂屋就在下。

天井的窗口明亮而新鲜。那只竹竿依然还在,我用眼角的余光模糊地看见下面走过的人,只是希望别碰见他‘刘大嗲’,还好,他真的不在,我迅速的以双脚朝下,双手抱住竹竿顺着竹竿往下就嗦下来了,如无事一般。

那次爬屋顶的事已经离我而去,顽皮、活泼、幻想是我不可缺失的少年记忆,也是带给我少年的生活的颜色。

趣事的文章8:偶拾童年(儿时趣事)

文/心灵的驿站

或许,年纪大点啦。或许,少了年轻时的毛躁。现在平静下来了。每当闲暇时,总能想起一些童年趣事,那时的自己觉得很是天真,很傻。自己都觉得好笑,可能这就是生在特定年代农村的缘故吧!

我是76年出生的人,听父辈人讲,那年又是地震,又是洪水的。我们的伟大毛主席,周总理都在那一年相继去世。看来我的出生带来很大灾难(说笑啦)可能我也是不祥之人。

我5岁记事,父辈兄妹五个,父亲排行老大,母亲也是老大。那是对父母的印象不是很深。比较深的是奶奶,二叔和姐姐。因我一直住在奶奶家,后来知道姐姐过继给了二叔,可能是父母日子不好过吧。

奶奶,二叔对我很好,那时还穷,有什什么好吃的都会给我吃,虽然那时还有姐姐,但我还是自己享受着那份特殊。我记得有一年奶奶春节炖肉,我吃了好多,结果吃的难受,结果到现在我都不能吃肥肉。

我小时很是调皮,同年生的有几个玩的好的伙伴,那是我们经常手里拿着棍棒,疯跑着,互相追打。有一次,邻居家在门外栓一只要生小羊的母羊,我们几个怎么拉它也不起来,于是拿棍棒打它,结果羊快死了也没起来,只咩咩的叫,吓得我们一哄而散,各自回家。结果邻居找来,奶奶和人家说好多好话。我吓得藏了起来。

最记忆深刻的是第一次坐火车。好像也是五岁那年冬天,是和二叔去看已远嫁三河的姑姑。第一次坐火车,在车上东瞧西看,也不睡。火车跑的真快,窗外的树呀,房屋,人飞快的跑向火车后面,看着看着,就觉得恶心,吐了一地。列车员来了,给我吃了药,并和旁边座位上的人商量让我躺下休息。睡醒已到北京啦。我们下了火车,去候车室,在那里人真是多,好多人都坐在地上。我二叔找了一空地,让我看住包,说去买票。剩下我自己,心里惶惶的。等了好大一会儿,也不见回来。我和旁边一奶奶说,给俺看一下包。也不管人家答没答应,自己就跑了出去找二叔去了。在路上,边走边找,也没看见二叔,碰见一人,问,你看见我二叔了吗(回想起来,真是好笑,你二叔谁呀,人家怎么认识),那人说不知道。又走了一段,我忽然看见熟悉的人影,那不就是我二叔吗,二叔也看见了我,赶紧拉我回到候车室,并谢过那个奶奶。我们也就坐车去姑姑家了。

姑姑家也生活在农村,不过好像比我们那里要好一点。印象里好像第一次见姑姑。姑姑长得很是漂亮,但看起来也很严厉。姑姑一家四口(姑父,姑父的弟弟,小表哥)。姑姑家屋旁有一小河,我们经常去河边玩。有一次我们去河里滑冰,滑着滑着,突然有一块冰塌了,小表哥一直腿掉了下去,我赶紧喊姑姑,姑姑跑过来拉上小表哥,上来了把小表哥打了一顿,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去河边了。过半月,我和二叔回家了。不知是过了多长时间,姑姑领着小表哥来我家,不知怎的,姑姑走时,是哭着走的,再后来听说姑姑去世了。是因为和姑父吵架,想不开,喝农药了。我那时还没什么感觉,也不知悲伤。在记忆里,姑姑就这样走了,但她那漂亮的样貌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我的儿时童年,就是这样调皮,天真,就是这样享受着不是父爱母爱的爱护。每当想起那段时光,亦感惭愧亦感好笑,亦有欢喜亦有悲伤。

趣事的文章9:马年春节趣事

文/蔡明灼

“噼噼啪啪”,在阵阵清脆的鞭炮声中,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马年,今年可是我的本命年。春节前夕,妈妈像往年一样给我们全家都买了新衣服,还每人买了一双红袜子。我猜想:过年穿红色的,一是代表喜庆,二是预示着来年接连不断的好运能围绕在我们身边。

春节拜年,压岁钱肯定少不了。说到压岁钱,今年可把我乐坏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给了我不少压岁钱,但是压岁钱也不能乱花,我就和爸爸一起上银行,为自己办了一个存折,我拿着第一张有我名字的存折,心里乐开了花!我决定每年都要存下这些压岁钱,将来上大学用。

放烟花是春节中不可缺少的节目。我在超市里买了许多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烟花。吃过年夜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终于可以放烟花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手拿三响炮,一划,再扔出去,只听到“砰、砰、砰”三声,我就知道实验成功了。接着爸爸一手拿打火机,一手拿电池炮,把导火线点燃,再扔出去,炮发出巨大的响声,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哪里爆炸了呢。小烟花放完了,大的连发炮——“杨柳烟花”正蓄势待发,随时准备爆炸。只听“轰、轰、轰”的声音,烟花喷出了五彩缤纷的“喷泉”,这“喷泉”喷得可高了,美丽极了,让人过目不忘。此时,远处也陆续传来了阵阵鞭炮声,这让我想起了《元日》这首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新年,贴春联也是头等大事,寓意着来年大吉大利。除夕晚上,我和爸爸一起将精心挑选的新春联换下了原来的春联。看着焕然一新的大门,我心里默默地祝愿,在新的一年中,我们的生活能像春联上所描绘的一样平平安安、和和美美。

过新年的乐事可真多呀!它给我们一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趣事的文章10:童年趣事

文/张亚光

作为60后的我,每当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代,都感觉很快乐。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很多家庭并不富裕,而且由于物质匮乏,娱乐活动特别少。看到其他伙伴的玩具,想玩的话,就得发挥聪明才智和动手能力,自己制作。

10岁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因父亲在机械厂工作,我就缠着他帮我做一个铁环。父亲很快满足了我的要求。从父亲手中拿过铁环,我兴奋地跑去路上玩耍。一些小朋友看见了,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我,有的还故意过来和我说说话。

要想把铁环滚好并不容易,得讲究平衡和技巧。那时的路面坎坷不平,我刚学滚铁环时,一点也控制不好。玩的时间长了,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才把铁环滚得像模像样的。还会约上三五个小伙伴来一场比赛,看看谁的铁环滚得远,谁的速度更快一些。

儿时我们玩的水枪是用竹子制作的。按照注射器的原理,把有竹节的一端从中间钻出如圆珠笔尖大小的小孔,用筷子绑着一些布料当助推器,就可以抽水和喷射了。这种水枪只能在夏季使用。为检验水枪的威力,有一次放学回家后,我拿着水枪抽上水,躲在一个较为隐蔽的角落观察路上的行人。当出现同学的身影时,就用水枪瞄准,加压推射,打出一股水柱,射在同学身上,还未等他们反应过来,我已经逃离现场。当然,有时我也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埋伏。

自制三轮车的过程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用一根木棒,从中间挖个槽呈U字型,再用一根木棒套上轴承放在槽中固定,将木棒的另一端削细,留一个能够固定车身的切口,便是三轮车的前轮。车身用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一头的前端中间挖个圆孔,将有前轮的木棒穿过圆孔,再把一块小木方用钉子固定在顶端,就成了方向盘。木板尾部两边各固定一个比前轮小一点的轴承当后轮使用。这种三轮车,推到有坡度的路上就会自动向下滑。由于制作简便,陡坡时向下滑的速度相对较快,刹车就只能靠双脚接触地面摩擦减速,鞋底容易磨穿。为避免被家长责怪,后来我们就改为在平路玩耍,小伙伴们相互轮流推、轮流坐。

看露天电影是我们儿时最盼望的一件事。当年安龙县海子农场放的露天电影,大都是一些样板戏,但不管好不好看,我们都是吃过晚饭做完家务后,就叫上同学带着凳子赶紧跑过去。早一点去才能占到靠前面的位置,去晚了根本挤不进去,而且还不敢和大人挤。记得有一次是看《红灯记》,我们去晚了,就只好坐在银幕后面的空地上,反着看电影,那滋味很不好受。

儿时唯一的课外书籍是小人书。因为手头没有零花钱,要想买小人书,就只能把早餐钱存起来,但当年每天的早餐钱也就几分钱,还不是每天都有的。攒够了钱,就到新华书店买上一本,自己看完后,同小伙伴相互换着看,还在美术本上画小人书里面精彩的图画。渐渐地,我自己就有了《小兵张嘎》《儿童团长》《武松打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小人书。为了买到更多的小人书,我们还会想其它办法攒钱,比如放学后在街上商店前的一块空地,用塑料纸铺在地上出租小人书,每本壹分钱,规定只能现场看,不能带走。但有时也会有人看后悄悄拿走,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亏本的买卖。每天租一小时的书后,赶紧收摊回家写作业、做家务活。

童年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百宝箱,里面装着许多美好的回忆。童年那些有趣之事,那些欢乐和幸福,将温暖我的一生。

趣事的文章11:课堂趣事

文/柏锦彤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像天空中的繁星那样数也数不清,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吧!

在早读时,班长领着大家在黑板上轮流默写生字。老师就交给大家一个任务,让我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对黑板上的生字进行挑错,这时,我们才发现,有人竟然把乌鸦的“乌”写成小鸟的“鸟”,融化的“融”里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加了一横,变成了四不像……老师点评道:“同学们都可以自己创造生字了,就是不知道这个字怎么读。”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笑声。

还记得有一次数学课,老师给我们讲如何辨别方向,为了让大家加深记忆,老师就问我们:“同学们,大家都来讲一讲,你们的家都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呢?”学习委员首先站起来说:“老师,我家就在学校正南方。”同学们依次有序地回答,轮到最后一位同学的时候,只听他说:“老师,我不知道我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老师笑问道:“难道你连自己家在哪儿都不知道了吗?”他笑了,全班同学也笑了。

像这样的趣事还有很多,就像一个个美好的小插曲,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充满快乐,充满笑声。

趣事的文章12:童年趣事

文/闫佳鑫

我曾经有许多“英雄事迹”,但最让我得意的还是五岁那年的“孙悟空大闹天宫”。

那天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突然我看见架子上有一根“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当时我就特别喜欢吵着要买,妈妈无奈只好买下了。

一回到家里,我二话不说打开电视。嘿!真巧!正碰见“偶像”大闹天宫,我便顺手拿起金箍棒学起了孙大圣。但没有天兵天将怎么办呢?我就拿家具当敌人。

我拿起金箍棒便打起来,电视里打打打,我也哈哈哈,随意挥舞着我的金箍棒。我感到心里美滋滋,仿佛自己此刻已经在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上和天兵天将厮杀。最后孙悟空把天将打倒了,我也把沙发弄了个“四脚朝天”。电视里孙悟空向天宫走,我就向客厅走去,刚一到就打了起来。我往凳子上猛一打,“砰”一声,“天将”没打死,我的金箍棒却断了。我连忙拿胶水来粘,等我粘好了这儿也成“河”了。正当我得意时,一不小心滑倒在地上。我从地上费力爬起来时,妈妈回来了。她有着一副“火眼金睛”,一看家里乱七八糟的,便火冒三丈,一猜肯定是我的杰作。

正当妈妈罚我的时候,孙悟空恰巧也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这种情况真让我哭笑不得。

这件事已成为我童年最珍贵的回忆,每每想起,我都会掩嘴而笑。

趣事的文章13:记忆中的趣事

文/杨馨媛

记忆像一个个肥皂泡,有的被太阳一照便没了踪影,有的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也是最有趣的一件事——找乌龟。

二年级时,我家养了两只可爱的小乌龟,一只叫小黑,一只叫小花。小黑全身都是黑色的,样子帅极了,小花身上布满棕色的花纹,样子美极了!两只乌龟是一公一母。

有一天中午放学回家,姥姥说小花不见了,我和姐姐顾不上看书,赶紧分头去各个房间找小花,但每个房间空地上都没有小花的踪影。于是,我俩拿起手电筒,趴在地板上找了起来,桌子腿旁、沙发底下、钢琴底下、花盆旁……我们都仔细找了,可还是找不到,这会儿手电筒也没电了,我俩冥思苦想很久,终于想出来一个好办法——利用镜子原理!我和姐姐一人拿着一面小镜子,趴在地上,想利用镜子反光找到地板上小花的小脚印,然后顺着脚印去找她,可是我们失望地发现,小花的脚印可能被姥姥早上拖地给拖没了!

这个办法不行,我们又想了另一个办法——把小黑放出来。这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说不定小黑会找到小花呢。放出小黑我们就去看书了,过了一会儿,我瞟了它一眼,它还在原地不动,又过了一会儿,我再次瞟了一眼,发现小黑不见了,我赶紧叫上姐姐去找,结果,小黑在卧室门背后,小花却不在。我生气地把小黑放回盆子里。

连续几天我都没见到小花,突然有一天,姥姥告诉我们小花不知从哪儿出来了,我们欣喜若狂,跑过去对她说:“吓死我们了,还以为你再不回来了呢!”看着她身上脏脏的狼狈样,我们忍不住笑起来,赶紧给她洗了个澡,放进盆子里,让她跟小黑一起去玩。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一看到小黑和小花,我就会想起这事,一想起来就忍不住想笑。

趣事的文章14:春节趣事

文/徐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

在春节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人们走亲访友,欢聚一堂,送上新春祝福。不过最有趣的要数大年初一晚上放烟火了。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刚吃完晚饭,屋外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烟花爆竹声音。于是,我和弟弟连忙搬出了“大导弹”。爸爸拿出打火机点燃了引线,只听“轰”的一声响,我吓了一大跳,只见天空中出现了一位美丽的“仙子”,她慢慢地将篮子里的鲜花撒落下来,好看极了。可是,正当我看得如痴如醉时,她却没了踪影;紧接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蹦上了天空,在天空中蹦来跳去,可是它还没有蹦多久就迅速消失了。

放完“大导弹”后,我们又拿出了几根长筒烟花。只听“砰”的一声,一团烟花飞上了天空,一只活蹦乱跳的小猴不知从哪里跳了出来;接着一条巨龙蹿上了天空,在天空中畅游,好玩极了!正看得入迷时,旁边邻居家的小弟弟也正好在放长筒烟花,只听“砰砰”两声,天空中出现了一串字,仔细一看,是“一帆风顺”四个大字,真有意思。这些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烟花把漆黑的夜晚点缀得美丽极了!

我爱绚丽缤纷的烟花,给我们带来欢乐祥和的新年!

趣事的文章15:端午趣事

文/䖝二

“在东北,无论是什么节日都是要吃饺子的。”最近总是能听到这样的调侃。当然,端午节也不会例外。只是除了吃饺子,还有很多不同的风俗乐趣。

我对端午节最完整的记忆还停留在很小的时候,节日的前几天,总会有走街串巷的小贩推着一个五颜六色的小推车,“纸葫芦,五彩绳,小孩带了保平安!”吆喝声中偶尔夹带着几句吉祥话从一个破破烂烂的大喇叭里传出几条街那样远,奶奶听到后会早早的来拉着我和妹妹在家门口侯着小贩的到来,买上几个很大很漂亮的纸葫芦,而我和妹妹说几句吉祥话也会讨到额外赠送的五彩绳或者一个小香囊。倘若没从小贩那里得来,奶奶会用五色的丝线编成一条新的彩绳给我们带上,必须要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飘走,带来一年的好运。

北方五月多雨,为了不被淋湿和刮走,买好葫芦之后也不会马上挂起来,要等到端午节那天绑在艾枝上,插在房檐下面,风轻轻吹拂,饺子的香味就飘出来了。

我也问过这些习俗的由来,奶奶也说不清,只是说取“福禄双全,逢凶化吉”之意。后来才了解到,原来,葫芦的谐音是“福禄”,而五色的彩绳则来自五色五行之说,分别象征木、金、火、水、土。同时又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代表对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期盼。

读书以后,很少能在端午回乡下过节,只能给奶奶打电话,自然又聊起端午节的话题。我对粽子没有特别的感情,觉得那是南方的食物。后来我发现以东北人的角度,山海关以南都算南方。大家都很爱吃饺子,其实我猜过奶奶包饺子是个中好手,但也可能不会包粽子。

奶奶说我们小时候,没粽子吃,端午节吃白水煮鸡蛋。还说记得我们姐俩一人两个鸡蛋,还舍不得吃,非得等到晚上一边赏月,一边吃,我对这件事情深表疑惑,但我没有打断奶奶。

这件事有两种可能:或许是我奶奶记错了,说着说着变成了中秋,我们姐俩其实是留着月饼等着晚上一边赏月一边吃。这样说来,我们小小年纪竟也能附庸风雅。另一种可能就是我俩如奶奶讲的那样,两个人手里捏着个凉透了的水煮蛋等着赏初五的月亮,然后小口小口的吃掉它。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们的智商有些值得怀疑。我和妹妹可能是冰封后存活下来的新史前人类,科学家们该围着这颗小脑袋研究只有人类知道的关于快乐的秘诀。

我也不敢向奶奶追问,因为我既不想证实是她的记忆力出了问题,更不想真的让科学家来研究我从小堪忧的智商。

从前读“每逢佳节倍思亲”还不能明白个中滋味,这样的节日,朋友们都会回家团圆,而我或许还能在食堂吃一个透凉的水煮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