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的文章

请欣赏拒绝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拒绝的文章1:被拒绝才能成长

文/张红祎

我们的人生总是会面临许多次的拒绝,父母的拒绝是为了让你更快成长。

那年,我刚过完十岁生日。生日的烛火还没熄灭,我就面临着夜里独自上厕所这般大事的考验。

父母互相看了看,同时拒绝了我的要求。

那时,我们家住着一个独院,院子还不小。喜欢养花的母亲,把小院侍弄得郁郁葱葱,竹子总爱在月光的墙壁上投下它婆娑的身影。牡丹吐着芬芳,在月光下投出一种极淡的色彩,总会让人联想些什么。水缸里的荷花还没开,茎叶却已亭亭玉立了。马兰花疯狂地生长着,不断地占领着地盘。总之,一院子各样的花卉在白日里,你才凋谢,我刚开,美丽且漂亮。可是那种生机,到了夜里完全变了模样,那满院子的花红柳绿疯狂地搓揉着风,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

而我家的厕所就在院子一角,必须要穿过每一处花丛才能到达。十岁之前,父母会有一个人陪着我去上厕所。那时,总有这样的场景,我不断地说话,防止厕所外的父母丢下我回屋。

我一下子意识到,成长是一个骗局。

不论我怎样软磨硬泡,他们的心就像是铁一样坚硬。

我弓着身子,探着脑袋,两眼四处打探,手电筒那微弱的光到处晃悠,以便发现敌情。

事后,许多年过去,我仍旧记得那个独自上厕所的夜晚。对于我来说,那天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十岁后,这样的拒绝成了常态。我也慢慢习惯了。

多年后,母亲竟也记得那晚,那晚,她的女儿一次小院落的“历险记”,竟然让她出了一手心的汗。

我们的人生总是会面临许多次的拒绝,父母的拒绝是为了让你更快成长。步入社会后所面临的拒绝就没有这般善良的本意了。

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总在被拒绝中快速成长。

被父母拒绝不是不爱的象征,而是爱的拓展。有些事总要自己做,有些路总要自己走,他们放下该放的手,我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快些。

不论,那份拒绝是我们乐于接受或是被迫接受的。面对拒绝,欣然接受,改变自己,远比改变别人的想法要来得好。

拒绝的文章2:灵魂的自白

文/伤心天使

很讨厌痛苦,但从不会拒绝痛苦。很讨厌孤独,但从不会拒绝孤独。很讨厌虚伪,但从不会只懂真实。很讨厌忧郁,但从不会只懂快乐。

很想放弃,但不能放弃。很想拥有,但不能拥有。很想忘却,但不会遗忘。很想狂欢,但不会放纵。

有人说,做人,是需要点精神的。也有人说,做人,是需要点责任心的。还有人说,做人,是要学会舍得的。更有人说,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都是些不能自圆其说的借口,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虚伪了?

弗洛伊德认为当我们最茫然无措的时候,依然可以从睡梦的迷面中寻找谜底,却不知道,虚幻并没有预见现实,现实,只是我们期待虚幻的所在。

生活,就是折腾。不知道哪个最没文化的人却说出了最有底蕴的一句话。

庄子说生命要有所坚持,生存要随遇而安,我却看到,所有这些标榜逍遥精神的人们都在争相为自己带上摆脱不掉的枷锁。当生存变成了生命全部的意义时,生命,也变成了最虚伪的借口。

放着这么好的夜晚,只用来睡觉,真的是太可惜了。所以有人会酗酒,任由酒精自由透过血脑屏障对脑细胞尽情摧残,只为了麻痹自己。也有人会披上一张连自己都不认识的皮,在言论自由的壁垒中游走于所有可能的场合忘情扯淡,只为了逃避自己。还有人会穿戴不同的马甲,象幽灵一样游荡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放浪形骸,作践自己。更不知道还有多少象我这样的人,白天紧张忙碌地劳作,夜深人静的时候则安静得像08年除夕夜经过街道的老鼠。

大凡看过迪士尼经典卡通片《猫和老鼠》的人,恐怕都无一例外地会喜欢上那个给我们带来无尽欢笑的、聪明绝顶的猫鼠之战的始终胜利者的。老鼠,是夜间的精灵。此刻,俗世的人们放下了板砖折凳金刚镗娥眉刺,生怕惊坏了这个突然之间火起来的吉祥物。

万籁俱寂,老鼠万岁。我愿意做夜晚的老鼠。

现在的社会到处充斥着浮躁和烦乱,人们辛苦地奔波操劳,饱暖之外,又要求种种物欲。等物质可以丰富生活了,甚至可以大肆奢侈浮华了,但却又常常会枯萎了心灵。不是吗,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在物质口腹之欲满足之后,却往往反而闭锁了本具的智能,具体说就是普遍感到生活空虚,心神焦虑,苦痛倍增,无以言说,无处发泄,精神颓废。从而导致纸醉金迷,蹉跎光阴,醉生梦死,游戏人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在一种不自觉的意识状态下麻木、被动地向前推动着,而没有了个人心智的真正自由。因为善恶是非的标准,都是社会共同的决定。所以这一时代的人们,往往感觉到,虽然拥有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富足的物质生活,却也同时失去了最宝贵的心灵自我。这,是现时代人类的悲剧。

培根说:“书籍是上一代人的精神遗产,它是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精神财富送给一代又一代”。因此,惟有夜深人静的时刻,摊开一本书,潜心研读,与历史对话,与先哲交流,同大自然一起呼吸,方可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我始终相信,书籍,惟有好的书籍,才能够把生命放置在真正的高度——真善美的高处。

这个时间窗外的黑暗已经吞没了我的房间,关上灯,唯一的光亮是还在运作的电脑屏幕,还有手边闪着蓝光的鼠标,我本应喜欢用真实的纸笔记录下我的感受,本应感受小指和无名指在纸面上滑动的触感,但是点亮的灯会让我想起许多白天的种种,手中的笔会在我脑中重演日常的一切。所以,我只能选择像现在这样,使用微弱的光明,用两只手留下印记。

照亮黑暗的,不一定是灯。记录思想的,不一定是笔。演奏音乐的,不一定是琴。诠释幸福的,不一定是笑。

再亮的灯,也有驱赶不尽的黑暗。再润泽的笔,也有勾勒不了的心情。再牛B的chopin,也弹不出我的悲伤。再醉人的幸福,也不过是笑着流泪的瞬间。

所以就像上帝玩腻了的时候会放水做掉整个世界,当我们真的没有办法逃脱那些牵绊着我们的事情,方法之一是做掉光明。

索性关上所有的灯,让自己溶解在夜里,看不到自己,看不到周围的一切。流动的黑暗冲刷着附着在脑海中的尘垢,不是清除,而是把它们移动到了连我们自己都不易察觉的地方,然后我们就有了继续行走下去的勇气。旅途漫漫,而人毕竟不能永生,那些被不同手段封存的伤会终于超过了负荷不可挽回地爆发,不论肉体还是精神。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堤。几乎每一个瞬间都会有一个世界的毁灭,这些瞬间联在一起,就是时间,我们一直在试图回避所谓终点,却不知道,其实,我们一直生活在终点之中。

这就是我们的命运,我们的禅。

拒绝的文章3: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苦难

文/邵心怡

读完厚厚的一本《西游记》,我被其中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人物精神。

书中讲述了唐僧和三个徒弟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悟空正义大胆、嫉恶如仇;八戒虽然贪财好色,但很善良;沙僧吃苦耐劳,踏实能干。其中,我当然最喜欢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有幸生在这个时代,当然没必要人人都再去经历苦难。然而,科学虽然成就了许多伟大的改变,文明亦使人的四肢退化——有一位住读的朋友就不止一次地向我诉苦说:“我再也不要住读了,什么都要自己来,要自己洗衣服、自己打饭,还要……”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习唐僧师徒在面对逆境时锲而不舍的精神呢?

我去年随父母去了趟大西北,回来后便再也不能忘记藏胞们一张张凝重而又深刻的脸。那一群被苦难压得太久的生命啊,闭着眼我都能听到他们深沉的叹息。属于我的那份乡愁,从此就完全属于大西北那些苦难的乡亲。

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苦难,我们应该像唐僧师徒那样不畏艰难,因为若拒绝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

拒绝的文章4:拒绝也有智慧

文/轶名

现实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拒绝是一件难为情的事情,碍于面子不拒绝,肯定要坏事,若拒绝不当,又容易得罪人。但古往今来,也有许多跟拒绝相关的事情,堪称经典,让我们从中体会到拒绝的智慧。

《红楼梦》里有林黛玉进贾府一节,林黛玉面临邢夫人“苦留”吃晚饭时,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该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林黛玉首先感谢舅母“赐饭”,又找出见二舅舅这个理由,还推说改天“再领”。这恰当得体的说辞,使邢夫人听了很是舒服,主动取消了饭局,笑道“这倒是了”。

这一番十分得体的话,既达到了拒绝吃饭的目的,又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可谓皆大欢喜。

唐朝诗人张籍有一首《节妇怨》,很有意思。“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死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个聪明的女人面对男人的骚扰,是怎样处理的呢?她先将双明珠接受下来,系在自己红色小绸袄上,之后才从从容容地说,你喜欢我,我会把这份爱牢记在心的,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背叛家庭啊。之后,再解下双明珠,流着眼泪递给那个男人说,只恨我在未出嫁时没有遇上你这样的好人!女人以一套看似含情脉脉的“温柔太极手”,既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又不使对方难堪。

人生之路漫漫,善于拒绝是一门生存艺术,花一点辗转腾挪的功夫,以幽默智慧方式来应对,既不伤害别人,也能让自己活得更加轻松、自在和洒脱。

拒绝的文章5:沉默,亦是一种拒绝

文/苏菀茹

娟在电话里一直抱怨,“说给某朋友信息,对方始终没有回。好还是不好,表个态也罢,哪怕只是发个图片什么的。”

“为什么他不回信息?”她问。

我说,若是男女朋友,不回信息有二:一者,他真的忙,忙到还没看到你的信息。当然,这种情况几乎可以直接pass掉。因为忙到连信息都没办法回的可能是不会有的,哪怕是国务院总理。二者,他看了信息,不知如何回。

回还是不回?怎么回?这是个技术活,弄得好,自己搭进去;弄不好,两败俱伤,损兵折将不说,颜面实在无法过得去。说直接点,回不回都一样的时候,宁愿不回。

若是一般朋友的话,你的信息,你的关心或许超出了他所允许的范畴。也许,在你看来理所当然的事,在他的眼里已然让他困扰或是让他的生活困扰,这样的情况,他亦不会理会你。

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我想起不久前的情况,仿佛亦是如此。

一个久未见面的朋友生病。说是朋友,自然听了着急,因此,不管不顾,全然将一腔热情与关心灌向了对方。这就好比强加在头上的装饰,一旦过于沉重,就会是负担,让人承受不住,担待不起。

我想,我是过于急进了。甚至有些赤裸裸。

虽然纯属好意,然而,这样的好意一旦过于耀眼,裸露,坦白,强烈,就会让生活摇摆、模糊;界限模糊,情感模糊……

不用说,对方一直未回任何信息。

纠结之后,终于明白。

某些关心,祝福,祈祷,藏在心里就好,不用再去打扰。

因为,我深知:沉默,亦是一种拒绝!

拒绝的文章6:最好的人生:适度善良,懂得拒绝

文/Miss莫瑞

有人说,心软是一种不公平的善良,成全了别人,委屈了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面对别人的要求,总会不自觉地心软。一次两次没觉得什么,但次数多了,往往就会让人进退两难。

于是你会发现,当你多次因心软而妥协,并且无下限地容忍,你的生活就会渐渐走进死胡同。

因为,你容忍别人的同时,也在消耗自己的人生。

没有节制的容忍不是善良,而是卑微。

有个话题叫“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觉得容忍毫无作用”。

有句高赞评论说:“容易被欺负的,永远都是那些天真又心软的人,毕竟好骗又好欺,伤疤一好,那个人就忘了疼。”

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善良,也害怕令别人失望,所以不停委曲求全。

殊不知,有一句话早已道出了答案:“如果有人觉得失望,那是他们要处理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你无需对别人的情绪负责”。

没有人有义务要一直替别人着想,一个永远把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的人,那得卑微成什么样呢?

有人说:你的善良,应该略带一点锋芒。

不管是与人为善,还是给人包容,前提都是不为难自己。

不要怪别人太贪婪,也不要怪社会太不温暖。一个连自己都维护不了的人,又如何去要求别人来体恤你呢?

就算我们有包容别人的义务,但却没有无限次容忍的责任。

人想要发出光芒,必须先长出锋芒。

《人间失格》里有这样一句话:“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不懂拒绝就像一种顽疾,不由分说地啃噬着人们的一生。

懂得拒绝,人生才更自在清净。

三毛曾说:“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早就预备好了答案。”

每一种井井有条的人生,都是靠拒绝一些事情得来的。

看清自我的需求和意愿,大胆地对一些裹挟说“不”,你的人生才更轻松。

有一项调查发现:那些过度随和,并且完全不懂得拒绝的人,比那些性格强势的人收入要低18%。

毫无底线地接受或帮忙,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反之,只会得到别人的轻视。

所以,永远不要去做一个容忍无度的“弱好人”。

真正的将心比心,是建立在双方人格对等,交付对等的基础上的,只有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才是和谐健康的。

网上有句高赞评论说:“老好人是一种毒药,不仅让自己上瘾,还会让对方对你的索求不断上瘾,直至最后大家都变成仇人,才会结束这种带着强烈毒性的人际关系。”

学会拒绝,远比学会接受更重要。

要知物极必反,任何容忍到了一定程度,于别人是蜜糖,于自己却是砒霜。

拒绝心软和无底线的容忍,你才能从乱七八糟的生活里找到头绪,逐渐步入人生的正轨。

拒绝的文章7:因为害怕冒险而拒绝进步的人,迟早也会被生活吞没

文/仲陵少

两粒种子并肩躺在春天肥沃的土地里。

第一粒种子说:“我想长大!我要将根深深扎入到身下的土壤里,长出嫩绿的芽,冲破坚硬的土层……我要长出朵朵花蕾,在春天到来时,绽放出美丽……我要让温暖的阳光轻抚我的面颊,让晶莹的晨露洒满我的花瓣!”

于是,它不断生长。

第二粒种子说:“我害怕长大。如果我把根扎入到身下的土壤里,我不知道黑暗里将会遭遇到什么,如果我用嫩芽冲顶坚硬的土层,我会将自己弄得头破血流。如果我长出花蕾,蜗牛会不会将我吃掉?如果我绽放出美丽的花儿,孩子们会不会将我摘走?哦,不,我最好等待,等到一切危险消除了再说。”

于是,它拒绝长大。

一只在早春的土地上刨食的母鸡,发现了这粒拒绝长大的种子,立即将它吞进了肚子里。

因为害怕冒险而拒绝进步的人,迟早也会被生活吞没。

拒绝的文章8: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文/苏薇

有一种东西,狰狞地对人微笑,充满着毒性与诱惑,它们残害着意志薄弱的人,人们把它叫做“毒品”;有一种花,“美丽”地对人微笑,它充满着吸引力,可它却是制作毒品的罪魁祸首,这就是罂粟花……毒品就像魔鬼一样,在我们身边游荡。为了增强我们对毒品的认识,我希望大家观看一部电影——《黑白记忆》。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陈默默。陈默默13岁,她的母亲染上了毒品离家出走了,父亲被关进了监狱。幼年的她在无知的情况下也沾上了毒品。从此,她被这个“恶魔”推向了罪恶的深渊……后来,她进了戒毒所,每次毒瘾发作时,她痛苦地挣扎着,在地上打滚,号叫,撕扯着自己的衣服。

为了重获新生,她在戒毒所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配合法院抓住毒贩。可不幸的是,陈默默因使用注射器注入毒品而染上了艾滋病,更加悲惨的命运将吞没陈默默的一生……

吸毒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身边的人,更会危害社会。毒品是一种能够使人成瘾癖的麻醉药和精神药品,一旦吸食成瘾,便无法自拔。有多少个花季少年被毒品残害,他们的生命之花还未绽放,就已经无情地凋谢了,毒品的黑阴影总是笼罩在吸毒者的心中,永远不能拂去。

《黑白记忆》告诉我们,当“毒魔”靠近我们的时候,想想生命的宝贵,坚定意志,决不让毒品残害我们的“生命之花”。

我们青少年更应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向这个“毒魔”说:“NO!”

拒绝的文章9:有一种平庸不能拒绝

文/海阔天空

有一种平庸不能拒绝

十多年前我有一个同事,五大三粗,虎背熊腰,声如洪钟。他的爱人却身材纤瘦,小鸟依人,嗲声嗲气。外人看来却是一种别有风情的般配。女人下岗了,男人十分顾家,每个月把自己的工资全部交给女人,仅凭自己有限的奖金零花。但是每到月底,男人便囊中无物,空空如也,只买二、三元一包的香烟,中餐也仅是一碗面条而已。同事们都很诧异,每个月五、六百元的奖金,怎使他如此窘迫?我有时好奇地向他询问,他满面羞涩地告诉我,因为家中经济拮据,他爱人在买生活用品时对物价十分计较,每次都要讨价还价好半天。如果买了一件她认为是贵了的物品,回家后几天不开心。有时把钱给他要他买东西时,总是再三叮咛,千万不能买贵了。而我这位同事却很不会讨价还价,经常为了满足他爱人的心愿,便自己贴钱进去,回来少报价。每当这时爱人总是喜逐颜开,欢欣不已。所以他每月的奖金大部分便不知不觉流进了家庭的开销。

多好的男人啊!情感的纽带,使这位男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迸发出不平凡的心灵的火花。

早年我有一位邻居,是转业军人,他有一位在参军前在农村结下的妻子。转业后他放弃了分配的工作,自己创业,并把农村的妻子接到了城里。男人长得细皮嫩肉,白白净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颇具女人的妩媚。女人却长得有些粗陋,面皮黝黑,身材粗壮,走动时浑身颤抖。女人在城里没有工作,全家生计靠男人做生意。改革开放头几年,男人生意兴旺,稍有积蓄。男人特别喜欢给女人买一些装饰品,大到钻石戒指,珍珠项链,小到耳环头巾,玉石手环。女人多次表示,她不喜欢这些。并告诫男人:天晴要防下雨时。男人依然固我,照买不误。几年以后,经济低迷,男人的生意亏本了,一病不起。我赶过去看他,只见他原本俊俏的脸盘,又黑又黄,头发凌乱,脸上写满了苦涩和辛酸。女人正在劝导他,他只是唉声叹气。女人突然转身,从大衣柜子的底层,翻出一本存折,递给男人。男人睁大的眼睛里骤然间凝聚了兴奋的目光,原来存折上有十多万元!男人吃惊而有疑惑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女人“吃吃”地笑道:“你每次给我买的装饰品,我都按原价把它们退掉了,聚存下来的。”男人大大的眼睛里立即饱含了一泓泫然欲滴的泪。

多好的女人啊!爱情是一杆秤,它最能称出对方在自己心中的斤斤两两!

我父亲在世时,有一位老朋友,年近八十岁了。白发苍苍,修髯飘飘,颇有仙风道骨之风采。老人身体还硬朗,就是脚有些不方便。老人隔三差五喜欢到我们家里来,与我父亲品茶聊天。但有一个毛病,忘性大,经常把随身携带的东西丢在我们家。夏天是阳伞、折扇,冬天是口罩、围巾,有一次居然把他们夫妻两的工资存折也落下了。后来老太婆专门给他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上面记载了他出门带的东西。每次到我们家出门时,他总要掏出这小本子,一一清点他的物品,使我们全家忍俊不禁。有一次他独自到中山陵游玩,结果把钱包丢了,他无法打车回去,只得请人帮他打电话回家。老太婆告诉他,在他内衣的里层,专门给他缝了一个小口袋,里面装有二百元钱,以备急用。老人这才如释重负,打车走了。

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小说“情爱笔记”里有一段话:“因为爱情,会知道并掌握一切与爱情有关的事情,会把爱人最平庸的东西神圣化。”

爱情中的平庸是无法拒绝的。

拒绝的文章10:选择拒绝

文/张兰允

时下社会,各种狂潮裹挟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接踵而至。于是,生活中出现了那么多的东西令我们眼花缭乱,所以就有了许多的忙乱,许多的无所适从。面对铺天盖地的喧嚣飞扬,我们几乎应接不暇了。当越来越多的不知所措茫然着我们的感觉令我们无从选择时,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拒绝呢?

现实中,选择和拒绝,都是一种人生态度。相对来说,接受容易拒绝难,来者不拒照单全收易,坚持己见却难。因为接受是与人为善,比如接受邀请、赏赐,哪怕接受吹捧、献媚,无不皆大欢喜;而拒绝往往是不给人面子,是顽固不化的代名词。接受是相互吸引,拒绝是相互排斥。

其实,接受未必都好。受之有愧让人心情不安,无功受禄让人心灵不安。接受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妥协、退让,迁就。而拒绝未必就不好,拒绝表现了一种难得的人生勇气和态度。拒绝的过程是在扬弃、抵制、甚至批判,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不盲从——能清醒地观照自身,冷静分析,理智对待,这个过程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摆脱了束缚,获得了心灵自由,何乐而不为?应该说,拒绝是生活的一项本领。

当人们习惯接受某种既定的安排,接受时尚流行的一切现象时,让我们清醒地选择拒绝。

选择拒绝,是因为我们不适合,不需要,不喜欢,不情愿,不感兴趣。

一件时髦衣服,无论她吸引了多少人眼球,因为不适合自己,完全可以目不斜视擦肩而过;一种新型产品,无论它广告做得如何沸沸扬扬天花乱坠,消费大军如何浩浩荡荡热情似火,因为不需要,完全可以安静走开;一首流行歌曲,无论它怎样风靡,因为不喜欢,完全可以充耳不闻,任其喧腾;一件很出风头的事情,无论它怎样提高知名度,让你成为焦点,因为不情愿,完全可以不做;一位风头正键的人物,无论她(他)如何被各路媒体炒得炙手可热,又怎样成为大众议题,因为不感兴趣,完全可以闭口不谈,任其火爆到天边……

人生就是这样,有拒绝才有追求,有追求才能坚持自我。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个性;拒绝华丽,是为了追求质朴;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淡泊;拒绝随波逐流,是为了追求自由自我;拒绝轰轰烈烈,是为了追求平淡安详……

在这个一切迅猛发展变幻莫测的时代,许多缤纷而至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越来越令我们目不暇接了。面对多元化多层面的斑斓生活,让我们认真地擦亮眼睛,从容地选择拒绝,不为所有表象的东西意乱情迷,自己做自己的上帝。因为拒绝表明有硬度、有韧性、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当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暧昧姿态时,我们非常需要这样有质感的态度。

拒绝的文章11:爱过、错过,拒绝过,才知道后悔

文/堇色幽篁

爱一个人,你可以为她付出自己的一切的一切,你可以为她付出生命,付出时间。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时时刻刻跟随着她,不一定要在一起才算爱。

有时候,守望是一种最美的爱情。有时候,距离,会产生一种美,产生一种思念,产生一种爱,但有时候,距离,产生恨,产生痛苦,可断送一个人的生命。有时候,我爱你,三个字,可以创造两个人之间的爱情,但有时候他会使两个人形同陌路,有时候,我恨你,三个字,可以毁灭两个人的幸福,但有时候它会两个人亲如兄弟,爱、恨,一字之差,产生的结果却如此不同,如此……

爱一个人,需要付出,需要时间,耐心,更重要的是勇气。四样,缺一不可。好不容易得到了四样东西,却发现,我已错过了她,只能默默的守望着他与她,暗自在一角哭泣,独自在一角悲伤,孤自在一旁守望。才知道,爱过,却错过了是一种不知有多深的后悔与痛苦。有时候,创伤是可以修好的。但是,心灵的伤害又如何修补呢?

一个花瓶,碎了,心痛,想修好,但不可能了,再也找不回以前的感觉了,只有守望照片思念故事慢慢流泪了。

花瓶碎了,才明白一件东西,它在的时候,你不珍惜它,不爱它,当它破碎了,你错过了它,你才懂得了珍惜,爱,但此时后悔已没用了。心灵,碎了,你才明白一切:爱一个人,需要付出,被一个人拒绝,更需要付出,更需要眼泪,付出勇气,付出后悔,生活如同虚幻,如同一场梦中梦,醒了又醒,最后终于醒了,回到现实,却痛苦的发现,梦比现实好多了,梦中没有伤痛,没有悲伤,没有思念,有的只是对所爱之人的幸福祝愿,和所爱之人一起嬉闹的景象,然而,此时明白了,没用了。

梦醒了,现实是多么残酷,后悔了,现实是多么悲哀,心碎了,现实是多么的冷漠无情,明白了,我们再也无法相爱了。

爱一个人,需要付出很多,拒绝一个人,同样需要付出很多。拒绝一个人,需要付出勇气,付出心,付出对一个人的辜负。拒绝一个人,需要看到:一个人的眼泪,一个人的伤痛,一个人的失落,一个人的悲哀。接受一个人的拒绝,需要心灵的受伤害,眼泪流泪水,需要巨大的勇气,不然你会被击跨,变得冷漠无情。

哎!微风扶过柳叶飘,杨花落尽抚地扫,满地尽如黄花毡,花蕊哀叹念衣逝。

拒绝的文章12:不要拒绝回报的心

文/刘代领

西班牙诗人李·夏普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小时侯跟父亲到一位老人的铁匠铺修理耙子和锄头,他父亲付给老人报酬时,老人说:“不用了,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但他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年轻人,”老铁匠对他父亲说,“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舒展一下他的灵魂?”

在被那老铁匠触动人心的话语感动之余,我想起了我的亲身经历——

那时,我租住的院子里搬来一位卖水果的中年妇女,每天推着三轮车在街道上摆摊。

同在一个院子里住,面熟,其实并没说过话。那天周末,我在房子里看书,她让我帮忙把一米见方的、摆放着水果的木板抬到三轮车上。摆放着水果的木板确实如她说的很重,一个人搬不上去。

她满含感激地对我说:“大兄弟,谢谢你了,吃个苹果吧。”我连忙摆手说:“不客气、不客气,举手之劳的一点小事么。”

就这样,我们算是有了第一次交往。从此,我们见了面总会打个招呼,无非说些客套话:“刚下班啊”、“今天生意还好吧”、“吃饭了吗”等等。

据她说,她在外打工是为供孩子读书,她大多是夜里去批发水果,回来的时候已是五六点钟,我看她一个人挺不容易的。后来,帮她的时候也逐渐多了起来,而且大多是我周末在家的时候,她叫我:“帮个忙吧大兄弟,帮我把水果抬上车”、“大兄弟帮我把车子推出门外吧”。她每次都是说谢谢,让我吃她的水果。而我每次都是婉言谢绝,我心里想,能帮就帮了,我哪能吃你的东西呢,能帮一下别人,我的心里还很愉悦呢。

后来再帮她时,她让我吃水果的热情更大了:“大兄弟,给大姐帮了那么多忙,吃个苹果、橘子有什么,一直让你帮忙,我心里还真不好意思呢。”有几次她把水果递到我手里,我都放回到她的车子上。她就对我说:“你看你太客气了,你不吃,大姐还真有些过意不去呢。”

有一次,我帮她把车子推出大门外,上坡的时候,苹果、橘子掉落了十多个,我帮她捡了起来。她这次递给我两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我不接,她径直把苹果送到我的房子里,说:“你太客气了,你不接过去,就看不起大姐。”说真的,我对她的帮助是不图回报的,我还是不要,她就放到我的桌子上。

第二天,我说她的苹果挺好吃的,算是对她表示谢意,还说需要帮忙就说一声,一个院子住不必客气的。她听了很高兴,满脸的微笑,显得很是舒畅:“你吃几个水果,大姐也赔不了,再说,大姐心里也舒坦了些,要不我就不好意思再叫你帮忙了。”

我这才发现:过度的谦让和客气反倒显得隔阂和冷漠,不让人觉得欠自己,才是更自然更熨帖人心的大度和善举。

再后来,她让我帮忙的时候就显得很是自然:“来,给大姐帮忙把水果抬上车”、“帮大姐把车子推出大门吧”。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请人帮忙的拘谨,而我也总是高兴地帮她忙。

助人者欣然接受被帮助人的一点点回报,自己和对方心里都会更舒坦,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拒绝的文章13:学会拒绝,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文/李思圆

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如果一个人学会合理的拒绝,就能减少90%以上的不必要麻烦,更能减少大量的个人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其实,学会拒绝,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有的人因为不懂拒绝,将自己拖得疲惫不堪,而有的人因为懂得拒绝,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为了合群,你不得不去参加一些无意义的饭局,去喝一些勉为其难的酒,去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其实,当人不对时,你没必要去附和,当圈子不同时,你没必要去强融。

有时,当你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真正喜欢的生活时,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一些不重要的人和事上。

有一位主持人,他认识和访谈过的嘉宾,在各行各业都有,也都不缺人缘。

但他的朋友却非常少,除了做节目,他甚至可以宅在家里两周都不出门,也不见任何人。

他曾经提到:“朋友除了交情之外,还有讲究,这个很重要。所谓讲究,可以理解成品味,才学,投缘和谈吐等。”

有时,如果彼此三观不合,即便再怎么推杯换盏,再怎么称兄道弟,也不过是形同陌路,甚至是鸡同鸭讲。

许多时刻,我们总是不敢去拒绝,你不想加入的圈子,不想认识的人,以及不想参加的社交中。

其实,不是同路人,无论你再怎么去迎合讨好,无论你再怎么去凑合将就,也都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

就如一段话所言:“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偶尔难以忍受寂寞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尊,也不愿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一位作家曾经写道,他在一座城市搬过五次家,但每次家里都会来不速之客,甚至频繁被打扰。

每次他都因为受不了敲门声,打开了家门,结果进来的人,几乎干什么的都有,而且都是来为难他的。

这些人要么就是找他写条幅送给领导,要么就是有什么堂会请他去捧场,甚至还有什么事也没有,过来解闷的。

而且这群人每次来都是两手空空,不仅吸他的烟,喝他的茶,而且还耽误他的工作,让他根本没办法写文章。

其实,在生活中,并不缺乏总是消耗你的人,如果学不会拒绝,最终就会给自己带来无数的麻烦和困扰。

其实,当你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原则时,别人也就很难有可乘之机、毫无节制地去利用你。

有人曾说:“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因为你太好说话,什么事情,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一要你就给。”

在个世上,有太多人其实你并不需要去理会,当他们抱着消耗你的态度对待你,其实就是不尊重你。

如果你一味地去迎合,最后他们只会肆无忌惮地从你身上谋取利益,而你只会被他们彻底拖垮,甚至是消耗殆尽。

或许,有很多人在面对他人的求助时,都不好意思拒绝。

因为他们当惯了老好人,总以为如果不尽力去帮衬,不仅容易伤了彼此的和气,自己也拉不下这个面子。

其实,对于力所能及的帮忙,当然要全力以赴。但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和界限,最终拖累和吃亏的只是自己。

有时,我们以为委屈自己去帮衬别人分内的忙,会换来别人的认可和感激,其实你不过是给他人欺负你的权利和机会。

曾有一段话说:“老好人是一种毒药,不仅让自己上瘾,还会让对方对你的索求不断上瘾,直至最后大家都变成仇人,才会结束这种带着强烈毒性的人际关系。”

其实,成年以后,我们都要学会拒绝去帮那些原本不属于自己,但却把所有的压力和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的忙。

大多数时刻,我们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敢、不懂、也不好意思去拒绝别人。

正如一句话所说,“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就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诚然,拒绝一个人,或多或少会影响彼此的交情。拒绝一个圈子,或多或少会失去一些朋友。拒绝一些帮助,或多或少也会被人指责和埋怨。

但当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最应该珍惜和在乎的是什么,以及懂得将付出给值得的人时,你也就能做出果断的决定和选择。

拒绝的文章14:漫步于人迹罕至的路上

文/董玥姣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是不能拒绝成长。”中国有2亿以上的青年,但这么拥挤的数量仍改变不了我们成长路上的孤独与痛苦。

第一次读《少有人走的路》时,我上大三,那是一场浑浑噩噩的梦。临近毕业,大家却发现心中的梦想和手中的砝码无法对等。面对未知,每个人心中都有些茫然和惶恐。班里的考研热掩盖不住一些人想要逃避就业、逃避社会的怯懦。然而,谁也不想承认自己怯懦,只是喊着:“我这么糟,全怪这个烂掉的世界。”被围困于这样的氛围,我很难独善其身。正在摇摆不定的时候,我遇见了M· 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路程》。

派克说:人生本就困难重重,成长更是辛苦寂寞。趋利避害的天性促使着人们选择逃避。但是成长避无可避。逃,只会拉长疼痛的距离。时间面前,人生面前,自我面前,除了勇敢前进,我别无选择。

彼时年少,对于书中爱的阐述似懂非懂。一晃几年,当我感情陷入困局,再次翻看这本书时,才明白其中真谛。很多人说爱是无条件的付出,但派克却说:“爱,是为了增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爱不应该是绝对的自我牺牲,爱自己和爱他人本不应相悖。爱是将对方放在心中,彼此共同成长,而不是把心放在对方手中,以爱之名相互折磨。合上书,我心中有了标准:爱,就是在寂寞崎岖的成长之路上,可以一直互相陪伴的人。

岁月流逝,我的书页随着翻看次数变多而开始泛黄,但书中原本深奥的道理却随之变浅。能量向低处流动、散失。物理学上这称为“熵”,熵增意味着退化和不稳定。

人生其实就如宇宙中的万物一般,想要成长,就要付出代价,以维持生命的有序进化和稳定平衡。为此我们可能要承担、要舍弃。但是,我愿用我一生的努力换来晚年内心的安详。

所以我不害怕成长这段孤寂之旅,独自漫步于人迹罕至的路上,心中的热与爱如指南针一般,指引鼓励着我在成熟的路上不断前行。

拒绝的文章15:拒绝再爱

文/空蓝蓝守

我给你的真爱,

换来的是你的离开,

可见你从来没有真心的爱,

留给我的是深深的伤害

于是我发誓拒绝再爱…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