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雨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小雨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小雨的散文1:家乡的小雨

前些天去省城开会,报到后,本想去探望几位老朋友,可天公不作美,竟飘起了小雨,如丝的小雨!我伫立窗前,凝望着如雾的细雨,对于久居乡村的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的小雨。

家乡的小雨有它独有的特点,它不同城市的雾雨,这里的小雨朦胧极了,给人一种压抑之感。而家乡的小雨则是那么的清爽、明丽、惹人喜欢。

看!从那灰蒙蒙的天空中,从那广积的云层中落下来了,落下来了。虽然它们是那样的小,但是这一串串小小的珍珠却给人带来了丝丝的温馨。

雨点落到树上、草上,树叶、小草上的灰尘渐渐的被雨水冲刷成为污水顺着树干或茎流了下来,成为树、操的肥料。不大一会儿,树叶便会绿得发亮,亮得刺眼。雨落到行人的身上,头发、衣服少顷便粘成一片,发梢上的雨水和落下来的雨点聚到一起,淌到脸上、脖子上,真清凉啊!伸出舌头,接受那晶晶的雨点,咦,雨竟是甜的!那丝丝的甜味润在舌尖,沁入心田!雨点落在小溪里,清清的流水一下子便把这小雨点溶入自己的怀抱,小雨点一下子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是啊,已成为小溪的一部分的水花随着溪水欢快的奔向远方去了!雨落到田野里,禾苗儿张开干裂的嘴唇,将那甘甜的琼汁汲入体内,滋滋地生长着。雨落到了家乡的角角落落……

透过雨帘望去,一切都那么清新明畅!远处的山,近处的树禾苗与草连成了色彩斑斓的绿屏。在这绚丽多姿的山水画中,嵌入勤劳的家乡人民,使画面更充满生机,散发出阵阵馨香!瞧,那田间地头,家乡的人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为禾苗施肥,祈盼秋天的收获。那舒心爽朗的笑声与“淅沥沥”的雨声谱成了一曲优美的田园交响曲。

一阵微风拂过,小雨成了斜斜的纱布,从家乡抹过,留下透明的一片,透明的小雨,透明的村庄,透明的家乡,透明的世界……

看着迷茫的城市,苍茫的远方,雾蒙蒙的。我不禁想起了家乡的小雨。

喔,家乡的小雨。

关于小雨的散文2:梧桐雨下

文/蔡占奎

小雨淅淅,静撑一把伞独享温柔的水,可当雨下得大了,我会很困扰,不愿意遇见滂沱大雨。很多时候,我人生中的许多大雨就在这样的希冀中错过了,而时间无情地让错过成为永恒,让我背负着遗憾度过漂泊和孤独的岁月。

世人都道毕业好,可毕业的真实滋味又有多少人知晓,当我身入其境,欢乐的、喜悦的,惆怅的、悲伤的,遗憾的、悔恨的,短短几天,许多事情劈头盖脸地砸过来,我也不知道谁的选择是对的,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解决。当我被时间推动着走向长大,经历了人生不小的一场离别,我不知道四年坚持的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是为了注定的漂泊,还是为了新的团聚。我用尽六分之一的生命和最好的青春时光来寻找答案,当我拥有的越多,失去的反而更多,比起在艳阳日下重温往昔欢乐时光,我更愿在梧桐雨下静静地回忆那些年悲欢离合的校园故事。

倒流回最初的相遇,大雨皆如是,但新人却已然是旧人,唯有这校园的梧桐树依旧遮住阳光与雨水,也遮住了我不想看到的离别。其实,大学生从踏入大学的那一刻起,青春就不复存在了。在人生这场最长的旅程中,平凡地度过每分每秒,将这种平凡演绎成忠诚,时间飞速地流过,我们的青春再也回不去初相识的冲动瞬间,当陌生变成熟悉,当团聚走向分别,等待彼此的就是无止境的相思相恨。雨如初,人不再,这是极痛苦的,四年的人生路、成长路、爱恨路走来,满满的依依不舍,满满的感恩感谢,但活着就真该如此漂泊吗?

梧桐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我就像雨滴一样跟着时间流出校园,心儿和这苦雨一样陷入了深深的悲恸中,毕竟我几乎是失去了这个小小的家,想见的人与事渐行渐远,想过的日子流出视野。我无法抗拒大学用四年对我编织的网罗,我已经相当习惯了和它共享生命的生活,图书馆、教学楼、宿舍、食堂等等,校园的一棵花一棵草都蕴含着我的故事,我在人间寻找幸福的故事。而这一切故事缘起于从梧桐上滴下的雨水,在阴沉的天际下,校园褪去了浮华,让我看得清它最真实的模样,和烟雨江南一致的模样。最爱雨,最爱大学的梧桐雨,静静地享受丝丝微雨沁入内心,享受这听风听雨听潇洒的闲适,慢慢地从宁静中感悟种种人生烦恼。烟雨蒙蒙,小雨淅淅,就这样把时间停留下来,从容自在地享受每一次变迁,但唯有这一次,大雨来得迅猛,来得庞大,远非是厚厚的梧桐叶所能承载的,我恨起这梧桐雨来,我无法忍耐老天爷给我安排的痛苦,也无法忍耐没有大学在身边的日子。

这一次,成长的门槛太高,我怕是跨不过去了。我未曾料到对大学的依赖之情竟会发展到如此不可收拾,情感就像一座大山般压在我心中,让我时刻铭记着那些年从抗拒到熟悉,从相知到相许的日子,我的大学的确深深地从身到心地改变了我的人生,相信梦想,相信青春,相信活着,但这场改变深入到我的灵魂中,我看得清别人的痛苦,却挣不开自己的绳索。大雨太滂沱,根本不是我这样小小的叶子能幸存的,一场雨下,我注定会是地上的落叶。四季轮回是逃不开的,若真的逃开了,那错过的是整个人生。但这分别的季节太难受了,一不小心就会跌入仇恨的深渊,相信是一回事,但没有勇气去面对是另一回事。当我登上大学这条大船后,我就知道,我的未来彻底改变了,也知道我最后将面临的是毕业的巨大风暴。离开学校踏上社会的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坚强地活下去,我对前方的人生路满满的不自信与恐惧。

我是梧桐雨逼着毕业的,梧桐雨下我想撑一把大伞,这也成了我的奢望。比起选择回忆美好的往昔,我倾向于在凄风苦雨中感叹这无能为力的生命,似乎是在与时间奔流不息追逐梦想,但其实是被时间捉弄着陷入不能自主的漂泊中,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渐渐淡忘自己生而为人的使命。我不想长大,更不想离开这片能够遮风挡雨,笑看百态的梧桐林,最不想让自己变成自己都讨厌的样子,前方未必有我想象得可怕,可我就是放不下我的大学和身为大学生的面子。倘若四年大学生涯成了我前进的最大羁绊,我宁愿从来没有认识过大学,现在的我会活得很简单,也很轻松,但从此却是错过了许多美好的风景,更会错过生命中不能错过的梧桐雨以及在这雨下的点点滴滴。

家,从来都不是能陪伴自己一辈子的存在,而且它很脆弱,在稍大的风雨中就会迅速解体。我们的一生都经不起滂沱大雨,但大雨不是常有的,在遮天蔽日的梧桐下,我们暂且能在小雨中苟延残喘,可日子久了,谁也不会保证不想看到真正的太阳。我是恋上了大学,还是非常习惯于对大学的依赖,分不清楚,但我明白了人生中有些事逃避不了,有些事别无选择,有些事需要我去完成。这大概就是所有人渴望却又怨恨的成长吧!在倾盆大雨中感悟属于自己的悲欢离合。大学这个家值得依赖,值得留恋,但却不值得捆绑我的一辈子,我对它最后的依恋就是不要让它担心漂泊在外的我。

很多年之后,我会偶然地忆起大学的梧桐雨,大学的点点滴滴和我毕业的悲与喜,那个时候我再也配不上大学了,可我会祝福它,祝福我的学弟学妹们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梧桐雨。

关于小雨的散文3:转眼已是雪花飞……

刚刚还小雨淅沥,转眼已雪花飘飞。雨细腻,雪多情,像一对手足姐妹,娥娜翩跹,羞涩妩媚,雪不舍雨的离去,雨缠绵着雪的情意,雪包容着雨,雨润含着雪,雪就这么急急的覆盖雨的痕迹,雨就这么安然的喘息在雪的怀抱,

啊,大地怎能不湿润,不粘滑,一部分人干脆躲在房子里面,像鸟儿一样歇息,和我一样趴在窗户口看着雪花一朵一朵地落下,而另一些人却不得已行车在路上,脚踩刹车,小心翼翼,提心吊胆。会不会还有一些人,冲动的抱着像机游走在这银色世界,为这些款款而来的雪动情的拍摄呢?我不知道,现在我为雪感觉着。

雪还在下……在下,多像一个童话世界。楼景树景层层叠叠,被雪勾勒出最美丽的线条,掉光了叶子的树木、枝条,一副沷墨画样,枝枝丫丫涂上了银白的雪,矗立在天然大画纸上,雪,飘飘扬扬、浩浩荡荡,它落在人们的衣服上、帽子上、面颊上,甚至调皮的落到了睫毛上。冬天的第一场雪啊,不是寒冷的,只觉温情。

正在赞雪,不料竟有喜雀巧落屋檐,悉悉漱漱。哦,它在忙些什么?不忍也不舍打扰,也许也是因了外面的雪,更感屋檐的温暖吧。我在想,如果冬天真有一窝喜雀作伴,岂不乐哉。

关于小雨的散文4:吃椿,吃春

文/王亚

三四月,下几场小雨吧,谷雨前后就可以吃椿了。

非得下几场雨才行。雨还没完全消停,椿芽就蹭蹭地冒尖了。开始还是茸茸的绛紫色,没几天就一截儿青绿一截儿青紫,在枝头簇拥着同春风闹腾。风儿一来,它又蹿了一截儿。

小时候,家里的院墙后有一棵香椿树,一到谷雨,母亲就扛了高高的梯子架在院墙上,爬上去拽住一根根长枝揪椿芽。揪够一把便朝下扔,弟弟端了小米筛在树下接着,椿芽又嫩又韧,还能在米筛里砸出一声脆来。青绿青紫的嫩芽衬着米筛旧的赭黄,有无限喜气。

椿芽的做法很简单。清水涤一遍,开水里焯一下沥了水备用。拿几个鸡蛋磕了,蛋清蛋黄颤巍巍地在白瓷碗里滚着,再切碎了焯过的椿芽与鸡蛋一齐打散搅匀了,搁些盐花便罢。摊蛋饼时最好用旧年土榨的茶籽油,油一热就腾出浓稠的香,把鸡蛋椿芽往锅里一倒,唰的一声长叹是油的欢声。煎得正反两面焦黄时,香椿鸡蛋就好了。若想鸡蛋煎得更嫩些,就在搅拌时搁少许水,保准嫩得跟豆腐似的,一滑就落肚了。摊出来的蛋饼颜色最勾食欲,金黄的底子上一些儿油绿。

可惜,我从小不吃椿,甚至不吃一切有异味的食物,莴笋、茼蒿、洋葱、芹菜、葱、姜、蒜……

“臭”,是我对椿芽的评价,后来知道真有一种臭椿,但吃不得。

对椿芽的“臭”是隔着风就排斥的,有腥味,像夏天的海边,天闷闷的要下雨,脚边是一堆臭虾烂鲞。还好,椿的臭里仍旧有春天的清鲜。每每弟弟得瑟地端着米筛往我身边蹭时,那臭就绑架了我的鼻息。我的嫌恶像唐僧初见人参果一样,只捏着鼻子唤:“拿走,拿走。”

某年春天在黔东南游历,到了午饭时间还没找到一处人家,几个人饥肠辘辘开车驱驰,翻过了不知几座山坳,才撞见一个吊脚楼,着黑苗服的阿婆在门口晒春阳打盹。

唤了阿婆求赏饭,她用缓缓的贵州话说:“没得好菜,只有些腊肉、酸菜,青菜倒是屋后边就有。”

说“没得好菜”的阿婆约摸大半个钟头就端出春笋腊肉、酸汤鱼、蛋饼和两个蔬菜。菜的味道也好,我们大快朵颐吃个精光。同伴吃完打着嗝说:“蛋饼最香。”

“椿煎的嘛,那树上还有的是,不是好菜。”

我朝阿婆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不是一棵椿树么?还是儿时那昂头向春风的模样,青绿青紫的芽头挨挨挤挤的,隔风犹逼过来一股“臭”。

回味着蛋饼味儿,我几乎要惊叹了。哪有一丝臭味啊,鲜香焦脆,齿颊里还有余甘。嚼的时候脆脆嫩嫩的,想来是椿芽的梗,这香也蕴藉悠长,千回百转的,像春风携了新泥新草新芽味,一团春意。

老祖宗造字真妥帖。而我终于吃椿了。

吃椿后更知道了椿的其他做法,香椿拌豆腐,凉拌椿芽,这两样做法能更好保持椿的原味。尤其拌豆腐,一青一白,豆腐嫩而清简,椿脆而浓郁,简直得算绝配。

春天就吃椿吧。除了椿,还有好些食材可算春食。

荠菜。三月三上巳节,采些荠菜煮几个鸡蛋,荠菜清香可回味到清明。若更早些采,嫩嫩的荠菜芽也可以凉拌的。

水芹。找一处水边,那绿盈盈颔首的就是水芹了。随便可掐一大把,择了叶,切成段,配些青红椒丝炒出来,是绝味。

藜蒿。藜蒿白些,搭红椒便好,最好搁几个蒜瓣,嫩嫩的炒出来有肉的味道。

还有蕨呢,还有笋呢,还有野藠、马齿苋、栀子花、槐花……可以置备一桌春宴了。

那就吃春吧,鲜鲜嫩嫩的,把一团团春意思嚼碎了吞落,清清爽爽回味着,连一些儿渣滓都没有。吃过后,浑然接了春气地气,一派春祺。

椿必得算春食里的佳物,要不怎么它独享一个“春”字?

关于小雨的散文5:守望文明的考古人

文/贺嘉年

2014年7月15日,小雨。

午后的杭州,小雨连绵,微风轻拂,在这样舒爽的天气下造访良渚古城遗址,免去了骄阳暴晒之苦。遗憾的是,雨篷下的城墙遗址早已成为残垣断壁,空留给我无尽的想象,只有不远处的考古基地里,才寻找到关于良渚的些许记忆。

曲径通幽,所谓的考古基地就潜藏在这里。几幢低矮的小平房,看似不起眼,里面却装满了宝贝。一进大门,我就被地上成堆的瓷片阻塞得寸步难行,它们都是别人丢弃又被考古人收集起来的,静静等待被复原成完整的一块。砖陶色彩不一,黑皮陶、红色、灰色,上面勾勒着良渚先民的纹饰图案。拾起一片碎片,原以为十分轻盈,掂量之后才发现它的厚重,拂开土灰,那些精美的纹路让人惊叹。房后的展架上,有复原成功的,也有补修成型的陶器,它们大小形状不尽相同,但做工都堪称精美。

最令人震撼的是考古人的工作。发掘易,修复难。成千上万的碎片里,要成功修复拼接一件器物谈何容易。从碎片出土到修复,研究撰写报告,三五年是家常便饭,几十年的工程也屡见不鲜。用石膏修补残器,不仅是手工艺之考验,更是对毅力的检验。

不必说舒爽的环境,幽静的小屋,惊险的发掘,精美的文物,只用看看成堆的碎片,简陋的设施,蚊虫的叮咬,你就会明白考古人的日常生活何其艰苦。

突然想到早上北大老师讲给我们“何以北大”,曰:心系国运,吃苦、坚持。 正因为如此,良渚文化的一点一滴才浮现在眼前。

走出小屋,回望那景色,远处的大小莫角峰静静伫立,一屋无语立斜阳。我心里却更加向往那考古生活,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关于小雨的散文6:雨中漫步

文/文刀士

淅沥小雨缓缓飘落,漫步雨中,不禁想起当年雨中岁月。悠悠扬扬,从未忘记。一滴小雨,滴落人身,是那样的憔悴;一滴小雨,滴落人身,是那样的清脆;一滴小雨,滴落人身,是那样的回味无穷……

我爱这下雨的时节,因为雨从空中飘落,使天空明净,从心间飘过,净化人的心灵!有时,在雨中行走总会想起一些未被洗刷的岁月,这种感觉,似乎被妈妈拥抱着,温暖,温柔,细腻,而又沉默。有时,又不愿想起,或许太遥远,不愿去品味,或许太不值,不愿去回想,或许有人认为这样简直是浪费时间,其实不是,更像是上了一节课,雨给你上的一节无声无息而又价值无限的课。

走在雨中接道,怀念生活千姿。一眼望去,街道上并没有许多的人,于是感到了些许孤独,回首遥望,似乎看见了当年孤独的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独闯天涯,父母亲不在身边,使自己更为独立,或许是一种磨练吧,乐观的面对孤独其实比不孤独更快乐。望向四周,雨似乎更加大了,拍击在地上发出阵阵鸣响,回响入耳,细细品味,想起了小时在老家山下小河边捕捉蝌蚪的情景。流水潺潺,哗哗作响,如自然演奏的乐章,蝌蚪在河水中灵活游动,随着音乐声翩翩起舞,自然的结合,甚是完美。

步入雨中乡间小路,品味童年纯真记忆。走在外面还大着的雨一进来便小了许多,或许是被树木遮挡,记得小时候来的时候,下雨了这里也会很大。顺着泥巴路向上走去,似乎想起了小时候在这大山间来回疯跑的情景。如风一般的男子,在这崇山峻岭之内,花草树木之间,青色小溪之上的土路中穿行,忘记了累,忘记了苦,心中充满的是童真的快乐。泥巴路走了一阵,走到了半山腰,出现了一条用石头铺成的路,走在上面,踩着被雨水冲刷的石子,与鞋底摩擦的咯吱咯吱的响声,让我想起了与外公一起捡石头铺路的情景。烈日炎炎,我与外公在地里游戏,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如小孩子般天真的笑容,让人感到即开心又心酸,开心的是他很快乐,心酸的是他的经历繁多,压力沉重却依然乐观。我们在小屋外找着石子,我总会发现许多奇形怪状而又颜色怪异的石头,外公竖起大拇指,使我感到很开心。我们把石子带到土路上,倒下来用脚踩着,蹦在石头上虽然脚会感到疼痛但快乐洗刷一切,使我们忘记疼痛,忘记辛苦,忘记炎热,记住的,只是成功的喜悦,与亲人相处的喜悦。

雨时漫步城市大路间,感受疯狂青少年。男人要疯狂,如今我已经十四岁满,渐渐的疯狂起来,或许是最好的发泄方式吧,心中有了怨气,跟朋友疯狂一把,实在舒服,或许这就是疯狂的自己,一向很沉默的我如今疯狂起来,这样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无论自己前半人生路多么坎坷,现实是多么残酷,总有一种东西能让我忘记黑暗记忆,这就是雨。大雨如倾盆从天空降下,一滴滴拍落我肩。忘记悲伤,忘记痛苦,迎来开心,迎来微笑,最美的微笑。

暴雨渐渐变得温柔,轻轻的下着,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没有了一切的印迹。自己渐渐淡忘,淡忘我心。回到生活,感受美丽,一切美丽。漫步雨中,感受颇多,唯有一种,永生难忘——爱的美丽。

关于小雨的散文7:春雨心音

文/茹喜斌

“天街小雨润如酥”,沐着酥酥的雨丝,我走在城市的一角。晶亮的春雨丝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颊,而那雨的细细碎碎的脚步,就像是罗敷陌上般仄仄地窈窕着,就像是江上清风般徐徐地飘舞着。于是,这喧嚷的城市就有了些古典浪漫的气息,就有了些细腻的景致和无边的幻想,以及几分怀旧的意味,也让我浮躁的心里涌起了一些柔柔的涟漪,或又是脉脉的感动,继而就有了一双唐诗一样空灵的翅膀。

现在已是夜晚,雨丝在缤纷的灯光里闪烁着斑斓的色彩,而那些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就像这雨幕中的桃花或又是梨花,粉粉白白地让人心里光亮起来,芬芳起来。雨丝、灯光、人影,便成了这座城市中一首又一首充满着古典情调的诗歌。我想起了刘长卿那“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诗句。而此时街道两旁的白玉兰开得正闹,硕大的微黄嫩白的花朵,像鼓槌,像灯盏,沾满了水珠,也释放着微微的香气。雨中有微微和风,如姑娘那纤纤的手指,轻轻地伸展时,那湿润的芬芳,和那些亮亮的芬芳,就弥漫在整条街道上了,就弥漫在我心灵上了。

我在细细的春雨中走着。这雨的声音是欢快的柔嫩的,就像轻轻漂浮在心中那一支萨克斯独奏《回家》的旋律。是的,我有着回家的感觉,有着向心灵的家园里走去的感觉。春雨哟,这微微的春雨,这亮亮的春雨,为什么会给我这种感觉呢?或许是因了它天然纯朴的品质吧,或许是因了它毫无雕饰的真诚吧,或许是因了它让我有了一种回归自然的幸福吧?

当然也有些遗憾。“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关于雨的记忆,此刻就像一幅幅老照片一样叠在眼前。不过,这种雨在这座城市里还是有的。就在那条清清的护城河边,只是有些人工的痕迹罢了。但这已经让人满足,毕竟在雨天时还有一个让人心地明丽的去处。只是这样想来,我愈发思念故乡,思念故乡的春雨。在街道葱葱、梧桐嵘嵘的瓦房间,那春雨就像古筝或是三弦,总是弹奏着来自天国的祝福。那春雨啊,有着“春潮带雨晚来急”的蓬勃,也有着“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的温润,甚至还有着李清照那“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清冷与慵倦。故乡的春雨,用它独有的律韵,抚慰着我的心灵,让我的心中有了诗和画,也有了绵绵的牵挂和情恋。

春雨,不仅是风景,还是一种哲学。细细地聆听那雨,脉脉地品味那雨,痴痴地沐着那雨,你会深谙自然的博大和微妙,你会感知生命的清朗和美丽。春雨给了我们生命以启迪,让我们懂得哪怕你的一生只做一颗雨滴,也有着永恒的美丽。因为你滋润了大地,你哺乳了花朵,你养育了庄稼,你生动了岁月。走进春雨中,融进春雨里,我们就会有春雨一样的境界和诗意,就会有春雨一样宁静清亮的生命。

我走在城市的春雨中,想象这林立的高楼就是重叠的山峰,想象这条条大道就是流淌的河流,想象我就是一颗雨滴。我和雨融成了一体,在这个傍晚,我成了这一幅水墨淋淋的画图。我抖了抖一路的风尘,我感到肩上轻松了许多。我想到许多年后,有谁会记起春雨中我这个中年的人呢?但我以为那无关紧要,因为就在我融进春雨里的时候,我已经成了一片温润的光华。

我在春雨中走着,真希望拥有“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的心境。然后就像雨一样无欲无求,只求潇潇洒洒地飘落,然后在明天的太阳里长成阳光一样的诗行。

关于小雨的散文8:美丽的寂寞

文/雪云纷飞

窗外下起了小雨,已是黄昏,天色空朦,夜灯幽明,路上行人三三两两,并不比平日稀少,母亲站在阳台的角落,若有所思的望着窗外或匆忙或悠闲的行人,他们撑起雨伞,或谈笑,或偎倚,细碎的步子敲破夜的宁静,敲得母亲心都痛了。多少次,母亲就这样静静站在阳台的角落,望着窗外,寂寞的房子和寂寞的母亲一样用充满羡慕的眼神静静的打量着一切。

热闹是他们的,母亲只有寂寞。

当初买房的时候,我觉得沿江码头太吵,建议母亲选择幽静的小区,可母亲喜欢热闹,她说:这地方好,推开窗子就可以看到沅江碧幽幽的水,远处青莠莠的山,和对岸峻拔的凤鸣塔。视线开阔,空气新鲜,码头的船只也不时的打着节拍,随时随地的和唱,还有沿江绿化带的垂柳下钓鱼的人和每天如织的散步者,这地方真是热闹。

我是喜欢安静的人,受不了沅江岸的热闹,结婚后不久就搬到单位附近居住,让母亲和我一同搬来,母亲坚决不同意,我也不便过多挽留,于是母亲就一人住在沿江边热闹的房子里,用别人的热闹打发寂寞的晚年。

母亲是节俭惯了的,一个人在家从来不开很亮的灯,那台老旧的电视也不常看,洗衣机也不常用,家电几乎都成了摆设。她总是开那盏5瓦的节能灯,常常是和着昏黄的灯光,坐在阳台角落的沙发上若有所思,那张历经风雨的脸和用染发剂染的黑发在灯光的映照下似乎格外黯淡沉闷。这一形象,多年来几乎成了定格在我脑海中的母亲的形象。

母亲是美丽的,用美丽这个词可能多少有我的偏爱成份,一个少有读书的农村妇女能美丽到哪儿去?但在我心中母亲的确是如此,用现在调侃的话说,母亲是一朵村花。大凡美丽女人的命运总是多舛,母亲在十四岁时,父亲因文化大革命的迫害自缢于家乡的后山,这个时候母亲小学还没毕业,被迫退学后的母亲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外祖母瘦小体弱,家里的重活总得有个人做,不然全家只有饿死。两年后,外祖母被迫另嫁他人,带走了弟弟妹妹,留下母亲一人独守家园,从此我母亲便开始了孤儿一般的独立生活,十六岁的母亲能干许多我们现在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上山砍材,放牛,打猪草,还和同村的成年妇女一起干活挣工分,独立支撑起一个家。同村的老人们对母亲赞不绝口,说母亲是个坚强能干的女子,并安慰她先苦后甜,以后一定会遇到一个好人家。

对于农村家庭来讲,婚姻是女人的第二生命,对于婚姻的憧憬是那个怀春的年龄心里最美好的寄托。十八岁的母亲已出落的亭亭玉立,两条乌黑的辫子,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仿佛能善解人意。而且母亲纳得一手好鞋垫,大凡乡里的女子都有这样的手艺,但母亲纳的鞋垫总是比同村的女子漂亮而精致,花型图案也别出心裁,栩栩如生。每到放工回家,她们三五一群,搬来小板凳,围在晒谷坪边的柿子树下,一边纳鞋垫一边说笑,无非是些相互打趣的话,说到某某家的女子昨日有人上门提亲,某某女子嫁去不久回娘家甚是风光之类的,每到这时,母亲是沉默的,别的女子有父母帮着张罗婚事,可是谁又会真正关心母亲。外祖母是个粗心的女人,而且也没住在一起,根本关心不了我母亲的终生大事。

看着同村女子一个一个都放了如意的人家,有的放在同村,有的放在邻近的村子,母亲心里不是滋味,自己并不比同龄女子差,却至今没有一个像样的人家来母亲家提亲。但同时一个想法在她心里越发强烈:以后一定要离开本村,嫁到远处去,最好能找个吃国家粮的干部。

日子一晃就过去了,同龄女子都拖儿带女的回娘家,别人看见母亲依然在家当老姑娘,也开始替母亲着急,其实,母亲不是没人提亲,只是对方都不是母亲心里所中意的,当场拒绝了,拒绝的次数多了,也就不再有好心人自讨没趣了。

那一年,母亲终于遇到自己钟情的男子了,遗憾的是,那个男子最终没能成为我的父亲。

要说那是一次美丽的邂逅,像电影山楂树或是别的什么,美丽的相遇多少有些浪漫色彩,母亲每月一次会背柴下街去买,一次母亲下街回来,在码头下了船,下船后须翻过一座山才到村里。在码头边看到一个人提着一包东西,东张西望。那人见母亲走来就打听起来,原来他也去石坡村,于是就与母亲同路,一路向导,一路攀谈,原来他是乡政府临时的调查员,去石坡住村考察工作的。

母亲一直将他带到村支书家里,村支书热情接待,为他安排了食宿,他算是在石坡暂住下了。

可能因母亲细致而周到,加上美丽大方,气质不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家离支书家不远,每天下地干活必经过支书家门前,难免会遇到,一来一往,他们算是熟识了。母亲对他也是有好感的,并不仅仅因为他是乡里的干部,他的确算得上优秀,身形高挑,五官端正,小伙子长的很精神,且学问不少。

结束一天的工作,他总会到母亲家的院子转悠,希望能遇到母亲,母亲扛着锄头,一身疲倦的回家,总能遇到他关切的目光,偶尔他还会从兜里掏出一个水果送给母亲,母亲总是红着脸,半推半就的接受,心里却喝蜜一般。

不久后,母亲把箱底最好最漂亮的鞋垫拿出来送给了他,他从城里买来毛衣、梳子之类的礼物送给了母亲,他们算是有了交往,这引来不少同村人嫉妒的眼光。

幸福正因为那么短暂,才会让人一生回味。后来他在家里强烈的要求下,去了外地当兵,开始还写过几封信,后来就杳无音信,空留母亲一地思念与期盼。

母亲算是坚强的女子,这是不肖说的,日子总还得过下去,我不知道母亲依靠什么撑着,熬着内心的苦,好歹等了两年多,他依然黄鹤一去不复回。

女人的年龄经不起蹉跎,母亲在别人的多次劝说下接受了我父亲的提亲。

父亲说不上优秀,但挺老实忠厚,劳动力了得,还会木匠手艺,家里温饱能解决了。他给了母亲一个温暖的肩膀,让苦命的母亲有了一生的归依。

实际上我认为父亲是配不上我母亲的,但母亲接受着命运的安排,与父亲风风雨雨一生也走过来了,真正挺不容易的,我有时也会揣摩母亲心思,许多年过去了,那个他在母亲心里还有影子吗?母亲心中还有遗憾吗?只是我不敢问,也不想问。

母亲从来都不是索然无味的人,她和沉默木讷的父亲也能把平淡的日子过得看似精彩,这是我做不到的,就像我现在,努力想把婚后平淡的日子过得更精彩一样,我却总是力不从心。这也是我佩服母亲的地方。母亲就像家里的一位导演,指挥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上演油盐酱醋琐碎的生活片段。让寒酸的日子也过的有滋有味。只是我们没想到的是,戏表演的很精彩的时候,父亲却突然离世,让我们悲痛欲绝,母亲余下一生的精彩要演给谁看?

母亲是乐观的,她给我们的永远都是乐观快乐的样子,似乎看不到她的忧伤。美丽而倔强的母亲正是用她的行动教会了我们对待生活的乐观和坚韧。每次在电话里都说自己如何如何的好,让我们放心,而实际上,我曾不止一次偷偷的看见母亲独自垂泪。

母亲是一年老似一年,头发白了大半,身体也不似从前,但她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丝毫不显颓废之态,看起来还精神。只是她身边没有人照顾,多少让我们揪心,我和姐曾玩笑要找一老伴给她,被她俨然拒绝:一个人生活很好,何必自寻烦恼。话虽如此,但从母亲的眼中我看到的是说不出的孤寂和无助。

多年来,我脑海中一直定格着母亲的这一形象:和着昏黄的灯光,母亲坐在阳台角落的沙发上,看着窗外若有所思,似乎在期盼着,又似乎在憧憬着,那张历经风雨的脸和用染发剂染过的黑发在灯光的映照下似乎格外黯淡沉闷,就和这间屋子一样的沉默。而屋外,是热闹非凡的沿江码头。

在这个“热闹”的世界,有谁明白一个老人的孤独呢。不知不觉中,我的眼泪滑了下来。

关于小雨的散文9:秋天的样子

文/张启越

一场小雨过后,天晴了,起风了,凉凉的,落叶纷飞的秋天真的来了。妈妈给我穿上了厚衣服,暖暖的。

今天妈妈带我去植物园欣赏多彩的秋天。植物园里五颜六色的树叶挂满枝头,有随风摆动的,有在空中跳舞的。

来到银杏林,放眼望去,一棵棵高大的银杏树拔地而起,满树的叶子,淡绿的,金黄的,黄绿相间的,一层层、一条条,如同多彩的波浪在翻滚。走进树林里,地上满是厚厚的叶子,踩上去,软软的。身旁的牵牛花丛里,一群美丽的蝴蝶正在暖阳的照耀下翩翩起舞。一阵风吹来,天女散花般的落叶漫天飞舞,这时,我的眼睛迷失了,已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落叶了。我摘下帽子,飞跑着去接飘舞的落叶,我想把他们都收起来,夹在我的课本里,留住这个美丽的秋天。

我和妈妈躺在软软的落叶上,仰望着天空,蓝蓝的天空里,那朵朵的白云一会儿像雪白的万马在奔腾,一会儿像悠闲的羊群在散步。妈妈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你看苹果涨红了脸,高粱笑弯了腰,还有那金灿灿的玉米、红彤彤的山楂、黄澄澄的柿子都压弯了枝头。”我听了,仿佛走进了丰收的殿堂。“秋天还是孕育希望的季节,不信你到田野里去瞧瞧,那刚出土的麦苗正顶着露珠争先恐后地茁壮成长。”妈妈一边说一边挽起我的手:“走,我带你去希望的田野。”

秋天的样子真美啊,我赞美收获果实充满希望的秋天。

关于小雨的散文10:三月的小雨

轻轻,轻轻的,小雨飘洒在我的眉梢,发际,衣襟……我漫步在三月的小雨里。雨雾朦胧的天空让我整个身心沐浴在盈盈绿意的天籁之中,似乎人在漂浮,升腾。晶莹透亮的雨珠滴答滴答古筝般敲打着路边树叶,小草以及泛亮的马路。我仿佛踩着琴键让久违的心情与三月的小雨一起唱响春天。也许,凌冽的寒风给筋骨的刺痛让人发憷,三月的小雨倍感温柔。清明的感怀使三月的小雨又增添了亲昵与肃穆。昔日总在耳旁叮咛的父辈们,如今天各一方,面对一抔黄土,不知是近还是远,您在他乡还好吗?思绪随着湿润的空气飘荡,我,好想流泪。

曾经因年轻而骄傲的我们将步入后尘,除了对夕阳晚照的留念,更多是感叹与回忆。读书难解的一元二次方程;下乡拿不动的锄头把,柴米油盐无法谱成的合奏曲等,随着岁月的斑驳渐渐消逝。然而,挥之不去的是风雨相伴了二十年的讲台,与孩子们一起的欢笑;奔忙于各种学术领域探讨的盎然奇趣,以及笔友们聚会的歌声与干杯,当然,还有特区那璀璨的夜空……人生没有直线上升的波浪,陷入低谷的空寂如同死一般难捱。我以为生活在现实里,别人说我生活在影子里;我以为生活在影子里,别人说一切是自己想的。是啊,我活在似与不似之间。阳光收敛时的余辉光怪陆离,让人半醒半醉,仿佛走进一座莫名其妙的森林。看不见的喧闹,隐现的纷呈,魔幻的挥舞,让人眩晕惊悸。醉时,不知山那边挂的是太阳还是月亮;醒时,不知山这边悬着的是镜头还是倒影。走出去,层层密林不知何处是路;退回来,溟蒙的雾气不知何处是边际。有时觉得自己是大森林的猎手,有时又觉得自己是恓惶奔命的猎物。奔命,那倒不是害怕子弹,而是害怕脚下的蹂躏,如果那样,心里的血绝不是流淌,而是井喷。在迷离之际,不远处光点幽灵般闪烁,感觉那是生命的奇迹,然而,无论怎样跋涉,围绕地球转一圈也未走近那魔幻般的光点。当疲惫的睁开眼睛,光亮却在眼前,一点、二点。三……似乎满天星光,似乎又满眼千孔百疮。舞台在飞旋!一会儿整个身子被抛向空中;一会儿被电闪雷鸣撕裂吞噬,生命象风口浪尖的一叶扁舟。愤怒的我对大山呐喊,为什么相信魑魅魍魉,就不相信我?为什么让西风诅咒我,让空气侵蚀我?终于感到孤独,恐慌,心曲被疾风化为一缕青烟。思绪随着湿润的空气飘荡,我,好想流泪。

当人陷入低谷,连装饰品都不愿相随。手上的玉镯晶莹剔透,翠色似乎在流动,那是女儿给的。每次从外地回来女儿都会抓住我的手端详又端详,次次我都受宠若惊。“这玉镯真漂亮!”是吗,我内心荡起说不上的涟漪,但还是很满足。也许女儿的喜爱,我对玉镯倾注了感情,想起女儿就替她握手瞅瞅,摸摸。去到上海,朋友说你的玉镯要碎了,我断然不信,硬说那是彩纹。从上海回来不久,果然玉镯断裂,顿时心头猛地一抖,连呼吸都凝滞在半空。那倒不是没了装饰,而是为玉镯。早就听说玉镯的秉性高贵,忠实主人。如果玉镯碎了,那是替代主人挺身而出。捧着断裂的玉镯,我呆了很久,不禁潸然泪下。我拿起话筒不知怎么对女儿说,该不该说?思绪随着湿润的空气飘荡,我,好想流泪。

也许清明过去,感到如释负重。早练蓦然发现墙头伸展的枯枝冒出新绿,窗外刺秃秃的山也变得翠色茸茸,清晨的小鸟见到我像是撒娇,拍着翅膀欢叫,故意逗趣的引我跟在后面跑,待近,哧的一声又飞向树梢嘁嘁喳喳的叫,好像在说,有本事就飞吧!眼前万物突然变得亲昵而温馨。就连那毛骨悚然的千孔百疮竟然成了寻他千百度的灯火阑珊;被车辙碾过的泥浆路也变成红地毯。然而,这种兴奋只是瞬间。不远处的清洁工将地上的垃圾一点一点扫净,做得很认真,羡慕她活得实在,自在。然而,除了揪疼身上感到真实以外,出门所遇到狗多,鸡多,车多的坑人戏法似乎活在天方夜谭,甚至被邪气整出的病痛成了“盗版”。搞得神魂颠倒,出门以为回家。进门以为在外。一家电视广告不知看了多少遍,至今也不知推销什么产品,一句台词倒背如流,“每天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一个格杀的画面抖出来。也不知广告喧宾夺主,还是我大脑的结构部件长反?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智慧亮起通行的绿灯,让生命的延续组成无数个欢乐的音符,与大家同唱一首歌。思绪随着湿润的空气飘荡,我,好想流泪。

轻轻,轻轻的,小雨飘洒在我的眉梢,发际,衣襟……

关于小雨的散文11:猫

文/叶钢林

晚归。微醺。如酥小雨初歇。云罅中,一钩新月若隐若现。垂柳随风摇曳,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婆娑影里,有婴儿啼声,一递一声,此起彼伏,凄咽如寒江之水。恰连日看冬烘先生笔记,虽不至读《聊斋》般迷入春山,形销骨立,所谓“修洁而能闲雅”,却也绮梦联翩。光影幢幢中,以为鬼怪狐妖,令人毛骨悚然。遂捕风捉影,走近一看,却见俩猫叫春。

忽忆汪曾祺先生引一老和尚诗,令人捧腹。诗曰:“春叫猫来猫叫春,看它越叫越来神。老僧亦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老和尚不胜猫嚎所扰,乃至不能入定,因此仇猫,良有以也。

我向来也不喜猫,却与一猫有“同仁”之谊。两年前,一野猫进驻我的办公室。只要我一离座椅,此猫便蹲踞其上,伏于桌面,一爪敲击键盘,一爪摇动鼠标,目光紧盯荧屏,一如鄙人工作模样。漫漫长夜,一灯如豆,此猫危坐达旦,大抵非仙即妖也。从此,此电脑不再关机。如是年余,直至我去职。

时隔一年有余,此猫别来无恙?

关于小雨的散文12:我的路

文/陈佳荣

在那个小雨如酥,草色近无的季节,我摇着两条羊尾辫儿,一蹦一蹦地来到了这条路上。

那是沐浴着和煦阳光,披戴着五彩饰品的路。我乘着毫不拥挤的风,伴着垂柳婀娜的舞姿,还不忘塞上满嘴的零食,去追赶眼前翩翩曼妙的蝴蝶仙子。在这路上,到处都可以嗅到我欢乐的气息,正是我的这份欢乐唤醒了沉睡的小草,绽放了多彩的鲜花,还邀来成群的蜂蝶与我欢乐,我听到她们都在对我咯咯地笑,那么美好,那么灿烂。暖阳下,闪耀着的是我开怀的笑容。那时我很快乐。

在烈日肆无忌惮地展现它那光芒的时节,我换上一头清爽短发踏上了另一个征程。没有绿草,没有鲜花,没有蜂蝶,更无玩乐。

在这夏的征途,我开始了徒步的“旅行”。没有惬意的舒适,没有可乘的“顺风车”,更无娇艳的美景,有的只是强聒不舍的蝉鸣跟毫无节奏的狂暴风雨与电雷的二重唱。漫漫旅程中,我唯一的伙伴——“书山”。是她促使我从春的旅途踏上了夏的征程,也是她让我在踏上这炙阳、荆棘、风雨、雷电和未知的征程时,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在她的陪伴下,我不断向前,希望终有一天可到达尽头。在赤日下,扬起的是我刚好四十五度的嘴角。现在,我很充实。

“像针尖上的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河流里。”我一直在这征程上前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似乎尽头还很遥远。但我定要顺着这条路,我选择的路,去往丰收的秋,去品尝累累的甘甜硕果,去抚摸习习的凉爽秋风,去聆听曲曲动人的秋乐,去欣赏片片灿黄的秋叶,告诉它,我这一路走来的故事……

现在,在我脚下的路我会坚定地走下去,勇往直前,让选择无悔,让前行不止,不让过去遗憾,不让未来失望。

关于小雨的散文13:荔枝花不肯眠

文/刘忠焕

仲春里的小雨淅沥沥地下,村庄里的荔枝花又该唰啦啦地开了。也不管是院子里的一棵,还是屋后的几棵,树冠上都爬满了鹅黄乳白的繁密小米似的碎花。

繁密小米似的荔枝碎花,像晚上的繁星,流落在村庄,流落在庭院。那场温润的春雨洒透之后,如繁星一样的荔枝花便做出了痴心的守望,不皱眉头,不眨眼睛,不打喷嚏。

荔枝花占尽了春光,村庄里所有的花儿都让着她。细细碎碎一簇簇拥挤在枝头,它就是村庄里最受宠爱的女儿。然而,有人看不惯它,连大才子白居易都在埋汰它,劈头盖脸就说:“荔枝非名花,牡丹无甘实。”倒没有看到荔枝坐果后,红红的果子和水灵莹白的果肉,馋人。如此小瞧人,惹得它不高兴了。

荔枝花果真是这么小气的吗?应该不是,仅仅因为它担心着什么。自花序展开后,荔枝树就开始担心了。你看,进了城的人,念叨着它;上了学的人,念叨着它;要盖房子的人,念叨着它;要讨儿媳妇的人,念叨着它;出嫁了的人,念叨着它……那些白天,那些夜晚,荔枝花的心事被搅得烦乱不已。

荔枝花的本领不在于妖娆,它不去跟桃花比妩媚,不跟梨花比水灵,不跟木棉比艳丽,它的优势是繁盛、馨香与气派。它同样装点了姹紫嫣红的春天,用它的馨香与花蜜。它要吸引来嘤嘤嗡嗡的蜜蜂,营造出动感的春天,即便是不睡不眠。那些积液如珠、金黄透亮的荔枝蜜,是它奉献的上好保健佳品。有杨朔在《荔枝蜜》里说的话为证:“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呵呵,想想都醉了。

荔枝花悄无声息地开,却传来一种隐隐约约的声音,让晨雾的露水打湿,变作绵软的乡音,一次次提醒村庄。碎花鹅黄嫩白,散发幽幽花香,似春光里薄薄的阳光泼洒而下,一回回照亮家园。

村庄知道,荔枝花变野了,醒来之后便不肯眠,任性得很。

荔枝花任性起来便没了规矩,只按着自己的性子行事。荔枝花乡土着自己的乡土,单纯着自己的单纯,追逐着自己的追逐,快乐着自己的快乐,犹如熟唱了苏芮的那首《牵手》。

和风变着戏法要耍弄她的腰肢,细雨一味洒落想淹没她的脚踝,荔枝花不理不睬,还在唱着自己的歌谣。

村庄里的酒气夹着粗话,夹着桑麻,白天的荔枝花便不肯眠,想跟酒气比一比香;晚上的蜜蜂已经回窝,燕雀已经归巢,荔枝花依然不肯眠,它要继续琢磨未了的心事。

仲春的夜晚,有一些细小的声音在吵闹,有一些绵软的香气在漫沁,在风中在雨中,一阵一阵透露,荔枝花不肯眠,始终亮着眼睛。

关于小雨的散文14:我的外号

文/方晨瑜

我在家有个外号叫“小雨”,它是爸爸给取的。我为什么叫小雨呢?因为我还有个小弟弟,爸爸喜欢风调雨顺这个成语,所以叫我“小雨”,叫弟弟“小顺”。

我是幸福的小雨。下雨的时候,爸爸总是拿一把雨伞在学校门口接我。每天劳累一天的爸爸还要帮我辅导作业,我做错的题目他都耐心辅导,直到我弄懂为止。

我是阳光的小雨。每天回家,把作业做完了,爸爸就问我:“今天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就告诉爸爸今天有哪些有趣的事情,然后告诉爸爸需要帮忙的事情,爸爸总是耐心地听着,认真地帮我出谋划策。

我是快乐的小雨。每天早上去上学的时候,弟弟都会向我招手再见,每天回到家弟弟都会扑过来要我跟他玩。尽管弟弟还没有到一岁,他有时候听到音乐,就会跳舞给我看。这就是我可爱的小顺弟弟。

我的外号叫小雨,家是天空,我是开心、快乐的小雨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