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散文

请欣赏沧海桑田散文(精选13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沧海桑田散文1:藏舟草色军事重地的沧海桑田

文/刘政屏

合肥老城区寿春路以北,蒙城路以西,黑池坝以东甚至更大的区域,在三国的时候都是汪洋一片,它的名字叫做藏舟浦。如今的合肥人一定弄不明白,不大的合肥城里怎么会有那么大一片水域。当我们知道汉时此地位于合肥城的东郊(东汉末年时藏舟浦西距合肥古城约三公里左右)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明白,那时的合肥城与今天的合肥城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三国时,河边港汊密布、芦苇丛生,曹军大将张辽率兵与孙权军队大战时,曾在这里藏有一支水军。进,可以从这里出津水,入巢湖,攻打东吴的要塞濡须;退,可以守淝河,保合肥,因此后人称此处为藏舟浦。至于水面到底有多大,又藏了多少战船,几十条还是几百条?现在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这也为我们的想象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据介绍:“唐代,一位姓杜的刺史建了斗门,接通了淝水,汪洋大水没有了,这里却变成了绿水萦回,花竹葱茏的岛屿,成为文人墨客游玩作乐、咏诗作赋的场所。”“藏舟草色”估计就源于此。

到了清代,“世变沧桑,不知凡几,草色何在耶?巡行故迹,如龟坼文,如冰裂文,或化为畦塍而已。当春夏之交,麦浪翻风……秋来平畴远风,稻香冉冉。”这与我小时候的印象已大致可以重叠——与城市无缝对接的一派田园风光。杏花村这一称呼估计也是从那时候就开始有了,这一恍,又是二百多年过去了。

虎斗龙争事已休,昔人曾此计藏舟。

当时功业无寻处,散作离离草满秋。(明·熊敬)

从充满惊险刺激的兵家重地,到后来受文人墨客青睐的郊游好去处,藏舟浦的变化不可以说不大。但无论怎样变,藏舟浦都是一个背景和符号,让后来之人,在赏景游玩之际,感受到一股来自千百年之前的气息。

军事重地,沧海桑田。如今的杏花公园里已很难寻觅到与藏舟浦相关联的东西。三国争霸,烽烟四起,多少故事,多少感慨,在这块平静的土地下沉睡,在它的草尖树丛中飘荡。

沧海桑田散文2:梦回回鹘

文/马忠林

阡陌红尘,沧海桑田。依稀间,隐见回纥那抹牙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回首间,灯火阑珊,扶卷怀古,梦回回纥。

恍惚间,人如潮涌,月上柳梢,牛羊满地,装点着宁静的夜。粗布青衣,陪伴着安静的人。春去春又来,花谢花还在循环往复,波澜不惊的平静,一任过往,这----是布衣的生活。

望苍穹,诗篇艳,如烟似海,群星争辉,皎洁月光下,回纥男儿四处征战,血染大地,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世。

多少悲欢,多少离合,多少沧桑,多少寂寞。你不知这番情感,我亦不知。带着众族,远离家乡,只带着无限的留恋,只带着无限的怀念。我只在回纥的梦中。那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带着我的一分缱绻,我的一分期盼。

细数柔情,千古君王泪。亭台楼阁,红砖绿瓦,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壶浊酒尽余欢。多少愁情往事,如如烟雨飘摇的酒旗,可望而不可及,任岁月之箭穿梭,凭君相思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任思绪飘飞,话红尘如梦,一轮明月当空照,可是回纥皓月否?

夜半时分,酣然入梦,独步长安街,梦回回纥时……

沧海桑田散文3:红尘幽梦

文/珍旎

沧海桑田,红尘幽梦,把一段柔情缠绵;完美梦幻,无尽悲哀,把一颗真心摧残。

冷酷的世界,凄凉的寂夜,无奈的思绪缭绕在幽暗的心间。蓦然回首,梦醉至梦碎,这个穿越时空的情结无法打开。也许,今生只有生活在相见不如怀念的纠缠中。回味着昔日那片片情景,琴韵柔绵,词卷萦烟,执手依画,奈何情深尘缘浅,枯萎了一纸繁华,凋落了满庭残花。

夜冥,风静,谁负了一世柔情,碎了一帘幽梦?灯火阑珊,残月漫敛,轻数落花,满笺墨残,缱绻缠绵,愁绪万千。

我的日子迟缓地滞重地流着,每过一刻在我沉郁的心上,那不幸的爱情的悲哀就增多,并勾起种种疯狂的幻想,但我沉默着,谁也听不见我的怨诉,谁也看不见我的凄苦,我暗自流泪,泪就是我的慰安,泪就是我的伙伴,我的心被断肠的思念所俘获;被失落的爱情所折磨;被无形的恨所包围,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无计可消除,此恨绵绵无绝期!

有谁能用随意的絮语将我受伤的心灵慰藉?又有谁能用真爱的钥匙将我紧闭的心扉开启?滚滚红尘,我在阴界的彼岸苦等,等来的却是一片凄凉,万般寂寞。我蜷缩着身体,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把所有的愁绪点燃;把所有的情思斩断;把所有的痛苦独揽。

在经年的等待中,流水般的思念将永远凝滞,只有含泣在明静的水边,一次次聆听溪水潺潺,森林底语,秋虫呢喃,然后挥拳击碎幽梦;举刀砍断思念;随手埋葬爱恋,与坟墓汇成平静的一家;与繁华的世界隔绝;与一首千古《梁祝》作伴。视野中再也看不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风景,再也看不到出入成双的倩影……

人生就是一场梦,爱情就是《一帘幽梦》,我的心中只有逝去的红尘幽梦和N个恶梦,这个梦没有人能诠释。

让幽梦随灵魂飘荡,让幽魂随大气游移。

沧海桑田散文4:沧海桑田看今朝

文/邹声明

我是伴随共和国一起成长,从三穗县教育局领导岗位上提前退休的老同志。我亲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变迁,也见证了三穗城乡发展的巨大变化。

构建大交通格局,三穗成为黔东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三穗地理位置优越,属黔东门户。由于320国道和304、305省道的交错延伸,很早就已成为黔东交通枢纽。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到来,依附国家战略的沪昆高速路建设,长达2500公里的沪昆高速公路15年前开通,高铁也已于两年前开通。至此,百姓的东出西进、南下北上,最多只需9小时。2016年止,全县新增公路798公里。随着三黎高速的开通和三施高速的即将开通,三穗县城已构成东西南北大交通格局和黔东物流中心。我那副“黔东作铁肩挑起昆明上海,三穗铺玉带紧栓施秉黎平”的对联就是对大交通格局的形象写照。

工业园区崛起,给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穗原有的工业基础不牢,但就其部优产品的羽绒和铁锅制品曾也名噪一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管理不善等原因,致使羽绒铁锅等工厂纷纷倒闭。步入新世纪,三穗同全省其他各县市一样,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实施工业突围,建成了三穗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配置了30余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引进了中国针织百强企业鼎盛服饰,联创管业和陶老者食品等63家企业入驻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针织服装、轻工制造、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激活了三产潜能,2016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3亿元,成为 “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有一次与外地客人参观了三穗省级工业园区后大为感叹,高兴之余拾得七言律诗一首诠释了工业园区:“十里平川荡云烟,改革唤起工业园,服装电子齐上阵,食品纺织共并肩。经纬车行开大道,物流华夏著鸿篇。黔东待到腾飞日,我举金樽向九天。”

高铁站建立,三穗县率先迎来文明伟大的高铁时代。 高铁时代是什么?是速度,是文明,是接轨世界。三穗高铁站的建立,为贵州东部人民的东出西进和南下北上打通了垂直高速通道,成了黔东四面八方客流聚集的中心;三穗高铁站的建立,培育发展了城市运输、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同时,为黔东中心城市核心区构筑了城市框架。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高铁会滚滚东来经三穗直奔西去,更想不到在自家门口停留下客和始发前往。每当箭一般的和谐号高速动车从眼前掠过,心中便升腾起一种无限的骄傲与自豪。在我的现代诗《沪昆高铁礼赞》末段写道:“你澎湃而来,又呼啸而去。你是一条巨龙,你是长江的兄弟。我在江之头,君在江之尾。看两条滚滚巨龙奔向太阳,将泱泱华夏高高托起!”

改变农民思维模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温饱型思维是传统农业的定式思维,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可逆转的。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和打工潮的冲击,触动了农民的定式思维,进而逐步改变了这种思维模式。思维决定行动,于是有的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有的智商高的办起了公司工厂,三穗的唐杰、胡德方、陆德堂等就是在广东发展很不错的农民企业家;有的在家乡集约经营,办起了农业合作社,颇洞农业生态园成为省级典范,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变,突显出新农村建设的崭新面貌。 放眼广大农村,得益于政府的危房改造和拆迁安置,大部分的旧木楼都变成了高大亮丽的砖房,宽敞舒适,有的可与城里的商品房比肩。农村的厕所也由过去臭气熏天、蚊虫遍地的茅厕改变成了卫生间,洗漱一体,干净舒适。做菜饭的火炉也已被电器取代,哪怕是大山深处的农家,也已不见袅袅炊烟。由于不烧柴火,不造木房,用材林和天然林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加之农村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近年来,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0.64%。

农村照明驱走黑暗,开启了电灯现代文明新的纪元。记得八十年代我在高中教书时,晚上相当时间是煤油灯陪伴我备课批改,伏几子夜。对当时农村而言,电灯的使用是件极不容易的事。当时我在桐林区政府任职,家乡龙脚村的照明都指望着我。于是我与款场郑泽明乡长经两年奋斗,终于将款场至龙脚10公里线路拉通。电灯的问世,驱走了黑暗,点亮了屋子,也点亮了农民的心。

电话手机的问世,便利快捷,赋予了农民崭新的生活。 农村数字电话的开通,给农民带来莫大的方便,过去那种“治安靠狗,喊人靠吼”的时代一去不回。特别是手机的普遍使用,迎来了无限便利与快捷的信息时代。尤其是微信,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传递信息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促进了微信支付、微商经营等手上网络发展,赋予了农民崭新的生活。

农村道路的畅通,使农民告别了肩挑背驮的艰辛岁月。农村过去通村公路不多,通组公路几乎为零,大多数的农产品交易只能靠人工肩挑背驮。三穗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建设之机,在全州率先实现公路“乡乡通”,进而实现“村村通”、“组组通”,并且全是硬化的水泥路,户与户之间水泥路前几年也已形成。农村公路网的形成,改变了农民肩挑背驮的原始状态,也改变了村民“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的难堪局面。

沧海桑田散文5:沧海桑田,岁月催花

青春的脚步不时地光顾大好年华。憧憬梦想的日子沉浸在和熙的阳光中。

清晨,我伫立窗前,望着窗外随风时起的柳条和盛开在草地里的野花,寂动的心向望和他们一起舞动。

清凉的晨风从敞开的窗户悄悄袭来,探问我的灵魂何在?在一片柔情和泪光中,我不时地回想起我的过去,回忆那失去的青春和华年。

多年来,我才发现在那片皎洁清辉的月光下,梦,原来早已沉睡,而我还在飘着花絮的天空下痴痴守候,幻想和它还能一起飞翔。

异乡的日子,有些惆怅,时而让我倍感迷茫,秋雨后的那个黄昏,转眼沧海变桑田,岁月成旧梦。

频繁的生活,每日的守望与期待已成为一种习惯。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会上演。在守望与期待的季节,偶尔也会拾起一些飘逸的段落,如:才子、佳人……但更多的时候是高楼断望。

时间如书页一样,哗哗哗地翻过,岁月在不经意间已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暖和的阳光透过窗户透过脸上,许多曾经想做的事在一日一日的推托中不见踪影,那薄如蝉翼的未来怎能经得起时间轻踩。

看不清尘世霓虹细腻如烟,理不顺世间情节纠缠如麻。都说蝴蝶飞不过沧海,原则经不起尘世诱惑。但百转千回后又回到原点。所有的一切已是物是人非,留不住时光漂流。不得不把所有故事收藏。但灵魂的空隙处却容这一种不甘。在痛苦的挣扎中,都市的霓虹模糊双眼,瞬间的烟花绚丽虽然美丽,但那终究还是幻觉。

花开的时节,随之而来的是阵阵花香。但我再也无力去解读那些飘逸的段落。只是一个人点着烟,喝着淡茶。

看故事起落,忆往事隐消。

沧海桑田散文6:腾飞梦想 傲视苍穹

文/冉林丽

沧海桑田,悠悠岁月,想起中国崛起的历史,回望祖国骄傲的雄姿。心中澎湃,欲腾飞地球之苍穹,绘中国之蓝图!

中国之腾飞如滔天巨浪,听中华飞舞之乐章!奥运会、“嫦娥号”、世博会、青奥会……炎黄子孙正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不仅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更是因为有着无数中华少年为梦想去追逐、拼搏、奋斗!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应志存高远,好好学习,努力奋斗!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情怀,有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如今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辈们打拼出来的,实属不易,我们更应珍惜。

习主席说:“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那么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是不是也应心怀梦想,心有未来呢?向着理想的步伐迈进,即便道路布满了荆棘,但未来却是光彩无限。青春飞扬的年纪,我们不做温室里的花朵,要做傲雪凌霜的腊梅;在学校,我愿做一个合格优秀的中学生,好好学习,尊敬师长;在家里,不当小皇帝、娇娇女,我愿做一个勤劳、孝顺、懂事的好孩子;在社会,我愿做一个遵纪守法、讲公德、有素质的小公民。“未经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成功从来都青睐那些努力、勤奋的人。“空谈误国,实战兴邦,梦想需要用行动加以浇灌,才会绽放出七彩之花。

希望在未来,因为我们青少年的努力,能看到祖国山清水秀,天空蔚蓝,白云朵朵;看到稻谷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玉米那样大;交通不再拥堵,空气清新,弥漫着花香;不再垃圾遍地,处处干净整洁,微风习习;人人文明自觉,遵纪守法。

中华民族之所以振兴,正因为有铁的脊梁,有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新时代,新气象,勇者无畏,谁与争锋!我们00后会以新的姿态迎接未来,接受未知的挑战!

沧海桑田散文7:落花红尘

文/动漫娃娃

落花红尘,沧海桑田。这一生,不为与你牵绊的胶着,只为前世三生石上镌刻的因果;这一世,不为苦恋的红尘,只为轮回里芸芸众生有你嫣然一笑的记忆。明知道一切都无法改变,已发生过的事,已走过的青春岁月,都无法再挽回。那些停留在心底的记忆,一次又一次地在暗夜里翻读,惊扰着我的梦,隐痛在黑夜里与我缠绵无法释怀。

萧瑟的残冬,风携带着梅的暗香,走在寂寞的梅林,静观一树花枝随风摇曳。梅花几度开,花香为谁浓?谁又明了赏梅者的心事?携一缕冷风,怀一阕伤词,任花瓣落满衣衫,一袭素衣在风中飞舞,穿过凄冷的风,纤手轻拨心弦,暗夜,冷月风逐,独依窗而望,落花残红,不知有谁会怜惜?心音袅袅,却不知与谁共一帘幽梦?

夜晚独坐一隅,忧伤再次涌来,一屋子的寂寞和冷清静静地守着我,这一刻,总想让心灵归于平静,灵魂不再飘离,也只有这枝秃笔能让我安宁了。经历了一些事,走过了这个伤感的季节,冥冥中我学会了沉思似乎成熟了。很多时候,心太累,真的不想再写文字了,放弃又再次拿起。每次写完就想放弃,从此不再提笔,可又在不经意间再次提起。

情殇飘落于残阳泣血的往昔,流失于指尖兰花若瓣的独舞。写下自己的悲伤,让寂寞和悲痛在夜色的掩盖下,划出长长的痕迹,路在泪水中不知漫向何处……淡泊的心迹,走却让我千百回地回眸,那心底的眷恋是缠绕我的疼痛。如果有来生,我真的希望与亲们长相厮守。离开了,不再想那些伤心的事,可是总在暗夜里再次掀开。

“花落飘零水自流”,这让我千百回眷恋的地方,我的离去,到底是对还是错?不要再想,将心事藏在冷香后。从此,只在梦中遥望,暗暗祝福。当一切都随云烟化去后,再也没有梦了。梅花朵朵似雪般飞舞,静立回望,片片花瓣随着长发轻舞飞扬。想想这花儿,一世繁华过后,凋零碾为土,馨香如故。落花在风中如泣如诉,愁肠百转。

尘梦如缘,散落天涯。还会有人再忆起我,那个叫梅的女孩曾经在那里伫足过?冷香飞过,心音再起,那曾熟悉的歌声再度响起,那曾熟悉的感觉再次唤起心底的柔丝。往事如风,随梦消逝。繁华已过,皆为幻影。梦醒,泪水溅落红尘,一袭素衣渐逝渐远。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垂首蓦然,潇洒一转,忘却江湖,阑珊依旧。

沧海桑田散文8:敬畏文字

文/宋子牛

大浪淘沙,沧海桑田,历史转瞬即逝,生活奔腾向前。日子一页页翻过,尽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但回望昨天,已物是人非。时光老人走过的脚印,或深或浅,或清晰或泥泞,或动荡或静好,或粗粝或精致,或一往无前,或曲折迂回……但都会被岁月之手轻轻抹掉。新生的也会渐次老去。

国学大师王国维为此感叹: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而这时,留在时间光影里的唯有文字。

对待文字的态度大约有三种境界:敬畏文字;具有一定的文字水准;文字有艺术美感和精神向度。

万事万物都稍纵即逝,唯文字可为之留影存真、复活再现。文字会记录下社会生活的鳞爪片断、雕刻出人物的骨骼风貌,文字会传承历史的足音、还原事件的真相,使过往的事物容颜虽老而不失其真,烟云散尽但回响犹在,或浮光掠影或翔实本真地留下念想与回味,慷慨与悲欢。传递信息,辨析事理,论说公道,弘扬精神,引领社会舆论,一切的一切,没有文字的介入都很难实现。

不说“修齐治平”等荦荦大端,“经世致用”“号令天下”需要作为道统传承的文字,来启蒙、教化、浸染、升华,襄助其成;也不说传经布道,授业解惑,蒙童向学,杏坛课徒,官员行政,商贾货殖,士农工商乃至赳赳武夫,没有了文字肯定举步维艰,一事无成;还有,心灵的飞扬与教化,思想的承载与流布,也要靠文字“传于异地,留于异时”。就是老来闲情偶寄、怡神养性,时不时翻翻杂书,流连的也是文字光景。

老夫检点平生,一无所长,除了文字,一无所有。无论本兼各职还是业余爱好,都与文字相关,干的是文字活,吃的是文字饭,真正靠文字安身立命。因与文字交集太多,过从甚密,所以,对文字始终抱有敬畏之心和亲近之感。古人有“敬惜字纸”之谓,这种恭谨态度,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识文断字,是父母对孩子的最低要求。因而对文字,任何时候都轻慢与亵渎不得。

现在是网络时代,文字尤为鲜活灵动,语言也多姿多彩,杂花渐欲迷人眼,潮涌般不断催生出新语睿词,给人意想不到的阅读快感。“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章,固然是文字价值的体现;赏心益智,何尝不是文字意绪的内敛?

比如一个“长发及腰”,便被智慧的网友想象得如诗如画,发散出多元思维。“待我长发及腰,秋风为你上膘。”“待我长发及腰,已成千年老妖。”“待我长发及腰,拿来拖地可好?”“待你长发及腰,我就咔嚓一刀。”“及腰体”成诗也颇有韵味,不妨当次抄公:“待我长发及腰,将军归来可好?此身君子意逍遥,怎料山河萧萧。天光乍破遇,暮雪白头老。寒剑默听奔雷,长枪独守空壕。醉卧沙场君莫笑,一夜吹彻画角。江南晚来客,红绳结发梢。”将军答:“待卿长发及腰,我必凯旋回朝。昔日纵马任逍遥,俱是少年英豪。东都霞色好,西湖烟波渺。执枪血战八方,誓守山河多娇。应有得胜归来日,与卿共度良宵。盼携手终老,愿与子同袍。”

这些文字,读来真是齿颊生香,快意无比!没有文字的沟通搭桥,深蕴内涵,巧妙点化,惹眼入心,我们无从享受这些斑斓传神的内容,至少乐趣会损失不少。

很难想象,没有了文字,重新结绳记事(结绳也是“文字”),会是什么样?恐怕历史会失去传承,真相更为迷茫无序,文明将被消解殆尽,灾难和辉煌都会付之阙如,人类社会演进的根脉苗裔,生命自何处来、向何处去,更加无从稽考。

我坚信文字有生命有灵魂有温度。相对于其他事物,文字是不朽的,是最值得敬畏的。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记录文明的就是文字家族。“最是人间留不住”的,文字可以留住,而且使之美丽再现。文字,帮我们寻找回失落的梦想与情怀,更从被岁月湮没的烟尘中,打捞积淀无穷的宝藏,让我们受用不尽,故而无须伤感。

作为文字工作者,虽手无缚鸡之力,但心存忧民之念。一生码字弄文,也有芹献若干,为伊消得人憔悴,速朽也罢,过眼也罢,依旧对文字一往情深,充满敬畏之心。不为别的,只为那字里行间中多味的人间烟火,斑斓的大千世界。

沧海桑田散文9:甲午祭

文/慕耕堂

2014年,又逢农历甲午。沧海桑田,甲子两度。

120年,时光不曾止步,历史不曾忘却。

盛夏时节,我随团去威海刘公岛,找寻一份独属甲午的民族记忆。尽管,这记忆,无比惨痛。

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汉代刘公刘母的美丽传说,又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甲午战争遗址,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素有“东隅屏藩”、“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等美誉,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着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碧浪万顷,海风习习,海鸟翩飞,马达轰鸣,在旅游码头乘船,十五分钟许,即可达该岛。在平原地区生活惯了的我,对于大海,向来有着非常强烈的渴望之情。一上船,我就有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大海的辽阔胸襟和水天苍茫的壮观总让我钦慕不已。

我时而透过船舱、时而站在甲板,我觉得有些目不暇接,我要多视角地看看大海。我看着马达激起的雪白浪花,看着从船边不时飞过的翩然鸥鸟,听着身边游客的啧啧赞叹,我不时举起相机,捕捉那些难忘的转瞬而逝的美丽画面。一时间,我觉得这船恰是一艘记忆之舟,它在时间的长河之中逆流而上,不断打捞起那些曾经泛起生命涟漪的折戟沉沙,然后,让我默默辨认人生过往。

上得岸来,在导游带领下,我们直奔本次活动的主展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该馆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构思大胆,造型独特,创造性地将象征北洋海军舰船的主体建筑与巍然矗立的北洋海军将领塑像融为一体,被誉为“20世纪中华百年建筑经典”。

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高大牌坊巍然屹立,极具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震撼力的雕塑海魂,手持望远镜岿然不动的海军提督丁汝昌……不朽的雕像,高昂的头颅,凝重的面容。120年光景,千里烟波,东流入海,滚滚的甲午风云在身边依然激荡不已。

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个个北洋海军将士的英名,一件件甲午战争时期的武器装备,一件件从沉睡的海底打捞起的舰船文物标本,一幅幅反映甲午战争的巨幅油画,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之际,我心中总涌动着一种别样的情怀、感触和震撼。刘公岛,在我眼前,慢慢摊开时光的芒刺:这小岛,既是腐败社会的见证,又是一代英烈的化身。

我置身甲午海战演示厅,目不转睛地观看目前国内最大的动感平台和全景式数字影院:丰岛海战、黄海大战、刘公岛保卫战等系列战役的大幕渐次拉开,置身其中,眼前火光闪闪,炮声隆隆,水柱冲天,烟雾浓重,此起彼伏,仿佛置身于百年前那场惊涛骇浪之中,真切体验到了甲午战争的悲壮惨烈。我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甲午海战,这种真切的感觉远远超出我在史书中读到的文字,在银幕中看到的画面。

刘公岛曾为清北洋水师基地,中日甲午之战,曾在这里上演过悲壮一幕。甲午海战,既是日军在山东地区的最后一战,也是北洋舰队生死存亡之战。

因援军久盼不至,刘公岛形势恶化。为不让受伤军舰落入日军之手,1894年2月9日,无奈之下,丁汝昌炸沉了靖远舰,并在定远舰中央装上火药,将其炸毁。2月10日,誓与军舰共存亡的右翼总兵、定远舰管带刘步蟾自杀身亡,年仅44岁。

刘步蟾之死,丁汝昌悲痛至极。2月11日,东泓炮台失守。在援军无望的情况下,他悲愤欲绝,拒绝了日军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佑亨的“劝降书”。1895年2月12日凌晨4时,丁汝昌饮下满满一杯鸦片。鸦片药力慢慢发挥作用。深冬的太阳露出海面,丁汝昌以身殉国,时年59岁。2月17日,刘公岛炮台升起日本旗。曾一度威震远东的清朝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没。

腐败的清政府却把宁死不降的丁汝昌作为战败的替罪羊,下令交刑部治罪,丁汝昌殉国后,棺柩加三道铜箍捆锁,以示戴罪,砖丘于其原籍村头不得下葬。宣统二年,丁汝昌才得以昭雪。

英雄末路,回天乏术。面对死亡的强大威压,坦然接受视死如归是一种选择,趋炎附势苟延残喘也是一种选择。或许,生命以何种方式存在,远比生命本身重要。

于是,有人永垂青史虽死犹生。有人,却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架上。

远去的炮火,直到今天,还在耳边回响。温热重生,刺痛了黑暗。一发炮弹,一把大刀,血流之处,有多少头颅倒下?有几片海水染红?谁的姐妹,谁的兄弟、大伯大婶,受命于世,又以怎样的方式离去?

发黄的卷册,简约的文字,谁的梦想与野心?

往事如风,吹过,不会无影无踪。

我在博物馆里行走,在刘公岛上漫步。历史与现实,昨天与今天,铭记与遗忘,感觉很多东西将我层层包围。年年海风,吹来的是对历史的不停重读,唤醒的是对过往的惨痛记忆。

人间正道沧桑,历史自有公断。毛泽东在民族危难之际,曾气吞山河地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殉国的英魂似乎刚刚离去,他们的叹息似乎还清晰可闻。我从千里之外赶来,只为捡拾那份记忆。

当我徜徉在民族多难的近代史中,我常常想,这是一个怎样的民族?这是一群怎样的英雄?是什么力量在苦苦支撑着这个古老而神奇的民族立于世界万邦之林,生生不息?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当我跋涉在威海卫这片山野川泽之中时,我似乎有了一种发现,我觉得有种特殊基因,在支撑着中华民族一次次地从灾难中奋起,这基因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就是誓死不屈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甲午殇,国之殇。不忘国耻,知耻奋进。英魂不散,记忆不锈。

我深信,那些在时光长河中渐行渐远的事物在我眼里不会褪去颜色。威海卫,这个夏天,我来了,我听着闻一多先生唱着《七子之歌》来了,我满噙热泪来了,我要让这些带着生命余温的事物永远定格在我记忆深处。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120年前的大清。在全国上下戮力奋进,全面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我们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我们伟大的复兴之路、追梦之旅上,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让梦想的车轮在民族复兴之路上奋勇前行。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沧海桑田散文10:消失的池塘

文/熊梅生

在沧海桑田的世事变迁中,一片池塘的消失原本可以忽略不计,但是那片池塘的消失不是自然的造化,而是人为的糟蹋,池塘里蕴含的美丽活生生地被人扼杀,这让我始终难以释怀。

将近40年过去了,我的心中始终荡漾着那一片池塘的清波。那片池塘就在我曾经任教的学校后门外,与学校后门隔着一条小路,对面则是小镇居民的一排瓦屋。临水而居的人家是池塘的得益者。因为这个小镇地处高田地区,镇的周边是沙质土壤农田。高田地区能有这么一片池塘是十分难得的。

池塘的水面大约有10来亩,比起王安石笔下的“半亩方塘”大得多。由于沙土过滤的原因,塘水特别清澈明净。一张用杨树木制成的长长的水凳架在水边,伸向塘中。学校伙房的工友们就在这里淘米洗菜,十分方便。住校的老师和学生们与周边的居民们一样,也都在这里洗衣服。

那时池塘水质没有污染,加上淘米洗菜的缘故,鱼虾们十分惬意。记得一年夏天一个星期天上午,池塘上薄雾蒙蒙,在水码头洗衣服的几个学生,发现池塘岸边游来许许多多虾,清澈的水中,虾子通体透明,触须可见。于是他们从学校伙房里找来淘米箩或细眼筛子,顺着岸边慢慢挪动,不一会儿居然兜到一大碗虾。塘里的鲫鱼可谓肥美鲜嫩,绝没有如今市场上鲫鱼的怪味。

碧波清清的池塘不仅给周边居民提供了洗涤、浇灌的便利,还给这片贫瘠的土地带来几分诗意。春风吹来,几场春雨之后,一泓春水碧波涟漪,那些塘边的草,也仿佛一夜之间生长起来,碧绿茂盛,在风里摇曳着纤长的身影。初夏时节,蛙鼓声声,不由人不想起江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此地虽是苏北,却也有江南水乡的意境。入夏以后,点点繁星倒映在水面,萤火虫提着灯笼四处游荡……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这片池塘留给我的记忆是清澈、美丽、诗意。然而到本世纪初,我和夫人离别20余年后第一次重返小镇时,记忆中的池塘已变得面目全非。池塘四周成为各种生活垃圾的倾倒地,一半水面已被蚕食,只剩下一洼散发着恶臭的黑水。

那次的故地重游着实让我怏怏不乐,但还心存侥幸。农村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标语处处可见;城市里,大力恢复周边湿地,还城市一个绿肺。既然建设生态文明已迫在眉睫,我想那片池塘是否也能重拾它的美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今年我和夫人再次重返任教的那所中学,后门外的池塘干脆变成了一片垃圾场,池塘已彻底消失了。

呜呼,哀哉!清清的池塘曾经滋润了周边的居民,而受惠于池塘的人们却毫不留情地葬送了那一片美丽。

将近40年过去了,我的心中始终还荡漾着那一片池塘的清波,眼前时时闪过点点流萤,这不是怀旧的情结,而是为人类的未来心生忧患。

沧海桑田散文11:月狐

文/梧桐语723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天地万物,渺如沧海之一粟;潮起潮落,春秋代序,生命苦短,亦如昙花之一现。亘古不变的,唯有山间之明月,常伴江上之清风。娴静时如冰山雪莲,含情脉脉,高雅无限;忧郁时如琵琶怨女,千呼万唤,终难一晤。月圆时,恰如一朵白梅不胜凉风的娇羞;于苍穹中尽显脱俗的气质;月缺时,又似含苞朝花,半隐半露,于群星中独具超然品位。

皓月无终,孰知竟是为了一次千年的约定……

曾几何时,南地冰天雪地之中,银狐终现,于极地月色抚照下,浑身银色,熠熠生光,然而却见其眼神忧郁,泪光涟涟,似已积淀了千年的哀怨。仰望皓月,欲语还休,于万年冰层之上,细步踟蹰,哀鸣低回。

极地万物,生命了了,唯有长空皓月,雪中银狐,于冰天雪地之中,使灵光生辉,让生命延续。

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美,造化实乃丹青高手,将天地万物和谐搭配,美妙无限。然万物如有缘相合,终须修炼百年、千年。而这苍穹皓月,亦不知修炼于何年之始,唯见其常年于圆缺消长之中,独品孤愁之味,孰知竟是为了等待这只雪地银狐。千年银狐,终是因修炼千年万载,方能显身于极地月色清辉之中。其修炼之苦,抑郁之重,非凡言能表。

物、我相离,摧心伤神;物、我相合,悲喜有加。长空孤月,雪地银狐,亦历经千年沧桑,尝尽相思之苦,终感动造化,得以相见。然不见亦苦,见之尤悲。其中说不尽的别离苦,道不尽的辛酸泪,终在无声的世界里,寄托于悲风之中。

终有一天,灵光乍破,月之性灵与狐之性灵的相撞相融,终于使情海再度翻腾。月之清辉,狐之银光,在圣洁的夜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灵光犹如天使一般,于皓月、银狐之间传递着不老的情思,编织着凄美的爱情神话。有诗为证:

斗转星移清风度,

山寒水寂万物枯。

尤是夜阑人静时,

唯见穹宇月伴狐。

沧海桑田散文12:安静与喧嚣

文/于函平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大江东去,世事变迁,因为万物灵长——人类的出现,安静的大地渐渐喧嚣起来。喧闹过后,人们却越来越思念当时的单纯与安静。而我认为,人生起伏,应拥有一颗平静的心,守一方安静的净土,以包容开放的眼光去接纳喧嚣中的发展与进步。

安静是一种坚守,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在科技文化水平发展的今天,机器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使家庭手工业的空间被挤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难以传承。在喧嚣的时代,安静中坚守的“匠人精神”便尤为动人。最近大热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就因主角坚守于文物修复工作,不惜消耗几个月甚至几十年时间修复一件文物而赢得人们的赞美与敬佩。在喧嚣中守住一份宁静。

喧嚣是一种象征,是一种对时代发展的象征。几万年前的大地是宁静的,但几乎没有人再愿意回到过去的那死气沉沉。古代的羊肠小道是平静的。但那仅仅是因为交通的闭塞和人烟的稀少罢了。虽然周国平说着:“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嚣,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但一味追求平静,围挡发展的潮流,闭门造车,独守一隅,无疑是历史的倒退。在平静中追求一种喧嚣。

安静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学术研究的态度。闻一多创作时“目不窥园”,成为一代大家。屠呦呦几十年深入医药学,不追求“院士”的潮流,终因“诺贝尔奖”成名。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说明没有一颗平静的研究的心,不为外界条件所波动的态度,很难成功。雪莱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高手往往出自民间,惊涛骇浪常隐于不动声色之中。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在喧嚣的环境中保住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喧嚣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品质。曼德拉不甘于黑人受到歧视与迫害,于是他勇于反抗,黑人的地位终得提高。陈胜吴广不甘于秦暴政的压迫与残酷,于是他们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海伦凯勒不甘于成为废人,于是她发奋努力,使她的事迹让千千万万人受到鼓舞,重拾面对生活的勇气。

莫言说:“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喧嚣这种现象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自然、安静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它们都有消极或积极的一面,关键在于人们的运用与体会。坚守住内心的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但更不能固步自封,犹豫着不敢向前。应拥有发展的眼光与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喧嚣中的进步并为之充实自我,不断前进行。

沧海桑田散文13:梦回大唐

文/中山少爷

阡陌红尘,沧海桑田。依稀间,隐见盛世唐朝那抹荣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回首间,灯火阑珊,扶卷怀古,梦回大唐。

恍惚间,长安街,华灯初上,人如潮涌,月上柳梢,青石小路,小诗文,装点着宁静的夜。粗布青衣,青铜妆镜,陪伴着安静的人。春去春又来,花谢花还在循环往复,波澜不惊的平静,与“春分又绿江南岸”一任过往,这----是布衣的生活。

望苍穹,诗篇艳,如烟似海,群星争辉,才子颇多。皎洁月光下,诗仙太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诗圣子美在风雨飘摇中忧国忧民的呼唤。李杜诗篇,千古绝唱。岁月的长河,淘尽了糟粕,沉淀下精华,这—是才子的时代。

细数柔情,千古君王泪。亭台楼阁,红砖绿瓦,三千佳丽,日饮美酒,夜度春宵。为博美人一笑,不惜劳民善财,整日荒废,从此君王不上朝。爱江山更爱美人,这是佳人的旧梦,更是帝王的噩梦。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壶浊酒尽余欢。多少愁情往事,如如烟雨飘摇的酒旗,可望而不可及,任岁月之箭穿梭,凭君相思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任思绪飘飞,话红尘如梦,一轮明月当空照,可是唐时皓月否?

夜半时分,酣然入梦,独步长安街,梦回大唐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