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我的母亲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我的母亲的文章1:回忆我的母亲
文/苍竹一杆风雨
我的母亲离开我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总是忘不了我的母亲,每每想起母亲,心里椎心泣血的痛,为母亲对我无私的奉献,为我的不孝。
我母亲生了11个子女,我是老幺。我年幼时候,父亲就不在了。母亲最疼爱我,我犹记得母亲伏在父亲的棺材上痛哭,她说:“丫丫这么小,你教我一个人怎么办啊?”母亲担心的不是她自己,而是他最小的儿子,父亲走后,小脚的母亲,瘦弱的母亲,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我考取澧县一中后,我母亲吩咐我所有的哥嫂和姐姐姐夫,每户平均负担我的学杂费,哪户稍有怠慢,母亲拄着拐杖去串门,给他们一顿臭骂,我豆大的字不认识一个的母亲,却对我读书极为支持。我曾经问母亲,你不识字,你怎么认得钱?她说:我摸得啊。母亲就凭借手感辨认那是一角钱,哪是一元钱,哪是五元钱,哪是十元钱。每每看到母亲摸钱的样子,我就发誓要好好读书,所以,在澧县一中,我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母亲对我极为严格,在那个饥饿的年代,我免不了饥饿的命运,一次,我去隔壁陈妈妈家后院去偷她红薯地里偷红薯,那时候红薯秧苗还开着花,地里藏着的红薯不足拳头大,我偷了几个,继续用十个指头刨地的时候,陈妈妈发现了,陈妈妈是个很善良的人,她没有打骂我,而是把我交给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怒不可遏,拿着一把菜刀,在我脖子上划来划去,我吓坏了,杀猪般地嚎叫,我想死定了,过了几分钟,我居然没有死,才发现母亲用的是刀背,她最后说:“狗杂种,不学好,老子杀了你!”还有一次,我去大队部打煤油,我拿着农药瓶子打了价值两毛钱的煤油,我想这煤油实在太少了,不足瓶子三分之一的刻度,我又想讨得母亲的喜欢,于是我跑到田埂边,将稻田里的水灌了一些到瓶子里,回到家,母亲见状高兴极了,夸我很不错,还说营业员不欺生,但是到了晚上,原形毕露,煤油灯的灯芯被点亮了,但噼噼啪啪地响,这时候母亲知道我欺骗了她,给我一顿狠揍,还说,你不学好,你不学好,老子打死你。我母亲很少跟我进行说服教育的,犯了错,必打,打必酣畅淋漓,打得她精疲力竭才停止,然后我看见母亲的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一流又不可收。我记得,我生产队里的一个五保户,她的女婿给了她一个猪头过年,但这猪头脸皮有些红,我不知道红的原因是屠夫动刀力度太大,便对五保户说:“这猪得了红斑症,猪头吃不得,吃了你会死。”五保户怕死,将猪头扔到了牛棚的厕所里。我母亲知道后,将我一阵好打,打到我钻心的疼痛。我母亲有个习惯,决定打我,我逃跑之后,回家后,她还是要打,一打必然是不达目的不罢休。我记得,扯猪草,为了凑体积,我在篮子里放进了很多竹篾片撑着,母亲在猪盆里剁猪草,母亲视力差,但他凭借感觉,猪盆里有竹篾片,知道我干坏事了,给我一阵猛打;我家造房子,正值雪花飘飘狂风怒号的季节,我对母亲说:“我看你们建房子,建房子,不倒才怪!”母亲不管我是不是真理的掌握者,还是打我了,虽然,后面不久屋墙歪斜,不到三年,房子就拆除了。我家的乳猪死了,没有埋,直接炖钵子,吃了,乳猪肉实在太好吃了,我至今想来都嘴馋,我便对母亲说:“娘,今后我家死小猪,千万不要埋了,我来剐,炖着好吃!”母亲见我这么不说话,给我赏了一顿打。读小学、初中那阵,我们乡村根本没什么娱乐活动,唯一的娱乐就是每个月可以看到一次电影,虽然电影都是放映了又放映的《打击侵略者》《奇袭白虎团》《奇袭》《渡江侦察记》《红灯记》《海港》《龙江颂》这些所谓经典的片子,我还是喜欢喜欢看,但我家太穷了,没有靴子可穿,只能穿着布鞋去看,不仅在本村看,而且跑到邻村看,母亲坚决不让我去,理由是乡间蛇多,没靴子穿着不安全,我父亲曾被蛇咬过,一骨碌滚到池塘里,幸亏被人发现及时,不然没命了;我的大哥二哥三个四哥全被毒蛇咬过,不是组里有个厉害的蛇医,他们也全没命,但是这个蛇医名气大,常常外出治病,如果组里有人被蛇咬,他不及时赶到,被咬之人就死定了,我们组里好几个人死于蛇咬。我母亲一边吼,但我不怕吼,撒腿就跑向放电影的地方,电影好看,回来后母亲脸色也好看,给我痛快淋漓一顿打,但是我是不长记性的,就在我的跑与母亲的打的过程中,我度过了我的童年和我的少年时光。
小时候,我不能体会母亲打我的良苦用心,多年后,我走上工作岗位,我用我的诚实,我用我的善良,我用我的单纯跟这个世界顽强较量小有收获的时候,我才发现,母亲的拳头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暖的拳头啊!
我读大学那阵子,每次回家,都在铛市镇用一毛钱每一小包花生,那花生实在太香了,吃着爽口,我走一回吃一粒,走一回吃一粒,当我走到距离铛市十多华里的家的时候,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给母亲留一粒。可是,就在家门口,我将最后一粒花生米送进了自己嘴里。我可怜的母亲,在我考取大学之后,张罗放电影,电影内容我不知道了,为了我,我母亲和我二嫂交恶,为了我,我母亲和大嫂也不是太和谐,为了我,母亲肯定受了很多委屈,这是我不知道的。记得放电影的时候,我母亲悄悄对我说:“你大哥给你介绍的媳妇也来了!”我的天啊,我哪有媳妇呢,我和大芬是同班同学,小芬是大芬的妹妹,我曾看见大芬带小芬到小学去玩,小芬的确是美人胚子,我记得有年春节,我打快板(莲花闹)到了大芬家,想看看我的这位媳妇,我看见了小芬,人家毫无感觉,一只黑狗就要咬我的裤裆,幸亏大芬赶走了黑狗,小芬一脸咯咯的笑。看电影的时候,我看见了小芬,很漂亮,真的。但是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我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跳出农门的人,我母亲还以为我是多大的人物,干嘛要娶一个农村女孩。其实,只有我知道,我的命运就是这样,我还能怎样,我还能怎样?母亲要我不娶拖脚盘子。读大学的时候,我似乎有过恋爱,但不过是些单相思,我三哥给我介绍一个黑布不溜秋的女孩,那个女孩显然看不上我,虽然和我一起溜过单车,但是她很鄙视我,因为我是一个被上帝咬过的苹果。三哥发现不行,就介绍三嫂的伯妈的女儿,我对三哥说:“别介绍了,我知道我自己是什么东西。”我对三哥说,我自己知道我是哪个。后来,我初中的同学给我介绍了她的侄女,最终也是好合好散。
我在太青的那段日子,我母亲惦记着我,只要我回家,母亲总是将卖鸡蛋的钱给我做搭车到太青的路费。我每次回家,都要给母亲买点东西,母亲喜欢吃苹果,我却觉得母亲吃不动苹果,她只适合吃橘子,我每次买的就是橘子。直到母亲临终,我也没有给他买过一个苹果。我知道,苹果贵,橘子便宜,哪是母亲吃不动啊?我可怜的母亲,从鸡屁股里给我车费的母亲,我可怜的母亲,在我们陈炜迪生下后斟满月酒的母亲,她已经不能亲自再来太青祝贺她添了一个小孙子。我可怜的母亲,她捎来了一只老母鸡。我可怜的母亲,我来太青中学三年的日子里,为什么就不把母亲接来太青住着呢?我担心我母亲上厕所一步不稳就会摔下太青中学下面的那个天桥,我没有接她来住,后来一想,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母亲要摔下天桥,你做儿子的就不能搀扶她上厕所吗?那是你的母亲啊。不孝的我,就这样没有让母亲来太青中学住过哪怕一个夜晚。
我的母亲70岁的时候,还在种棉花,她说,要为幺儿子攒钱娶媳妇的。那坚硬的土地,母亲孱弱的身躯,一锄头一锄头艰难地刨地,我却是那么心安理得,不拿起她的锄头,去刨地。棉花开了,棉花开了,白色的云朵都开了。可是在我儿子周岁的前一天,母亲走了。
儿子周岁的时候,我们去了我的家乡,母亲在一盏煤油灯下再也没有声息,瘦骨嶙峋,一张黄纸遮住了她的脸,我揭开那张纸,我苦难的母亲,眼睛凹陷进去了,我再也禁不住嚎啕大哭,我的娘,你的不孝子来看你了。我的娘,你走的前一年,我回来了,我和你睡在一张床上,我怕你睡久了身子疼,我轻轻地推着你的脊背,扶你起来,你大喊一声:“儿呀,你不扶我,我痛。”然后,我让你躺下了,然后,我去了太青中学,然后,在那个19995年的二月十七,你悄悄地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也许我成了你永久的痛,母亲,你也成为了我永久的痛。
我可怜的娘,我一点也不像你,我更像我的父亲,我从不打你的孙子,我父亲每次看我们五个弟兄不听话的时候,我父亲就说:“老子用扁担砍死你!”我的父亲没有砍过我,我向父亲要钱的时候,父亲总是从他袋子里掏出几分的硬币,和蔼和亲,从来没有不高兴过。当我儿子向我要钱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不高兴过,这一点,我像我的父亲。
父亲走得早,我的记忆就是这些。母亲,如果真的有来生,我愿意做你的儿子,孝敬你,直到我我也悄无声息。
我的母亲的文章2:母亲的坚守
文/阿紫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可她终生坚守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做人要有底线,要诚实。
我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头牛,暑假我常常和伙伴们一起去放牛。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在一起玩“抓子”,牛跑了也全然不觉。等游戏结束,太阳已经下山,牛也找不到了。母亲听说后,赶来和我一起去找,终于在天黑前找到了——牛正在老憨伯家的玉米地里吃得欢,正拔节的玉米秆嫩绿清脆,牛连吃带糟蹋,席子大一块玉米全毁了。我吓坏了,催母亲赶紧把牛赶出来,免得被人家看见,母亲照着我的屁股就是一顿暴打,疼得我龇牙咧嘴也不敢吭声。
第二天,天一亮母亲就带着我去找老憨伯,给他说明情况,他气得直跺脚:“唉,可惜了我那么好的苗子!”母亲让我道歉,我红着脸说不出口,老憨伯情绪有所缓和,说毕竟是孩子,就不计较了。母亲却说:“等新玉米下来,我赔你一袋玉米籽。”秋天的时候,母亲果然让父亲扛了一袋新收的玉米给老憨伯送去了。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一边觉得她认真得近于迂腐,一边又认同她的做法。
有一次,我俩去买菜,菜钱17.5元,母亲给了50元,卖菜的大妈给她找回一叠零钱,母亲随手就装进了口袋。我说你数数看对不对,母亲有些不好意思,说肯定错不了。
回到家,母亲掏出钱正准备往包里装,忽然叫起来,说这钱怎么多了十块?我说你是不是数错了,卖菜人恁精明,咋可能多?母亲拿给我看,确实多了一张十块的,大概是两张叠在一块儿了。我说你下次买菜时还回去就行了,母亲执意要马上去归还。我只好重新陪她回去,卖菜大妈握着母亲的手久久不肯放下,嘴里直说:“好人,好人呐!”母亲轻描淡写地说,这本来就是你的钱,还你不是应该的吗?
我刚拿到驾照那会儿,开车小心翼翼的,生怕出差错,可有一次在路边停车时还是剐蹭了前车的车尾。我一时没了主意,坐在副驾驶的母亲指指前面的路口说,那里有交警,咱去找他们联系车主。我心里一下子敞亮了,很快联系到车主作了赔偿,安心地离去了。
事后想想,若不是母亲主意拿得正,当时不做好处理,我回到家也于心难安,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嘴上不说,但我在心里悄悄为母亲点了赞。
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化。母亲常说,做人要有底线,你真诚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待你。正是一个个像母亲这样的普通人,存着一颗诚信之心,从点滴做起,奏响了社会和谐的音符。
我的母亲的文章3:回忆我的母亲
文/沧海浮萍
在这个飘雪的季节里,毫无征兆的,母亲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母亲,你在那边还好吗?遵照你的遗愿,我们让你跟父亲团聚了,和父亲团聚,应该是没有劳苦,没有病痛,只有快乐,只有幸福的吧?
一直以来,母亲给我们所有人的感觉都是健康乐观的,虽然偶尔也买点药吃,可连打针都很少,可这次怎么突然的就那么走了?让我一直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为何几天前还好好地到处玩着的老人,说病就病倒了?突然的毫无预兆的就那么走了?
人活着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事情很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这人一走了,所有的日子就堆积起来了。想想母亲跟我住在一起生活3年了,在她人生的最后几年里我陪她一起渡过了。3年,我闭上眼都能数出母亲跟我的点点滴滴。清晨,我在母亲的枕边悄悄放上给她的零花钱,然后顶着晨曦去上班,傍晚我踏着最后一抹夕阳走进家里,总能看见母亲的身影,我总会大声地叫唤着“:妈!我回来啦!”餐桌上是母亲特意为我泡好的茶水,虽然已经凉了,可喝下去却是那么的温馨。电饭煲里是母亲煮好的饭,等着我回来炒菜,然后我们有说有笑的坐在一起吃晚餐。晚上,我坐在电脑前玩电脑,母亲在客厅里看电视,播放的永远是戏曲频道。这时候母亲总会悄悄地为我夹来一小碗她亲手做的糖醋萝卜。让我边吃边玩,多么惬意的温馨的画面,可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家里一切依旧,可母亲呢?我可亲可爱的妈妈,我却再也寻觅不到你的身影!
记得父亲在病危的那些日子里就跟我说过,母亲生育了我们那么多兄弟姊妹,一生是多么的不易,要我好好的去孝敬您,妈妈,也许你是在怪我对你照顾的不太好吧?要不然你为何走得那么匆匆?他们都说那那样安详的离开,没有痛苦,没折磨到自己的儿女更没让你自己受苦,是很好的结局。可我却宁愿你留下来,哪怕是让我在病床前多伺候你一段时间。几天前你还在外面玩,从我把你送进医院你就住了3天就走了,我不相信,一直不相信你是要走的人。因为哪怕是在你最后的日子里,你都还是那么清醒。当我握着你的手眼睁睁地看着你安详的闭上眼睛,我都不相信,我抱着你声嘶力竭的呼喊,我让他们去叫医生,我哭着求医生别放弃,可是不管我如何努力却总归是唤不回你--我亲爱的妈妈!你就那样安详的离开了,永远的离开了我!
妈妈,小时候就任性爱撒娇的我,从来就不先上床睡觉,每到晚上不管你是骂我还是打我,我总要在你的怀里睡着。父亲是个对子女很严厉的人,3个个哥哥两个姐姐小时候谁没挨过父亲的打?只有我,却从没有。乖巧的我也许一直就是你们两老疼爱呵护的幺女儿,为了我,你们把我送进当时最好的龙山一中读书,还好,我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也算是报答了你们的恩情吧。自从父亲去世后,我就觉得你一下子就苍老了。我知道父亲是你心里的顶梁柱,他去了,你的精神支柱就倒塌了。还好,唯一不遗憾的是,父亲走后,我跟姐姐照顾了你8年,在这8年里,我不敢说你无遗憾,可我想你也算安享了晚年吧。
现在,我上班去了,不用担心你一个人在家里没人照顾了,不用担心你有没有吃早餐,不用担心你能不能弄好电炉子,不用担心家里停气停电的时候你咋办?我出门,再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给谁送去。妈妈。你知道离别的心痛吗?我真的好无能,我留不住你。腊月十二,我的母亲永远的离开了爱她的儿女们,永远的离开了!
不管我怎么伤心怎么难过,现实告诉我,妈妈是真的不在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女再也难以相见。
母亲离开了,永远的离开了,留在我心里的,是永远也挥不去的思念,天堂里的母亲,您还好吗?此时您的女儿那么的想念您!
我的母亲的文章4:我的母亲
文/云在青天
我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在母亲还没有嫁给父亲之前,她一直在从事着繁忙的农事劳作。在嫁给父亲的两年后,我们一家三口从老家搬了出来,母亲做着日杂店的营生,才真真的脱离了农业生产。
母亲个头不高,身材有些雍容,算不上特别的漂亮。母亲说话声音很大更不要说什么优雅。可是,在我的心里,她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最完美的女人。
母亲是家里的长女。在那个经济贫瘠的年代,她的弟弟妹妹们年幼,母亲很小的时候便不得不跟随着父母干农、活帮衬着家里。这些幼年的经历让母亲成为一个很能干的女人,田间地头的农活,浆衣洗裳、烧茶煮饭、待人接物没有她干不了的。母亲特别会做得一手好的针线活儿,从小,她的孩子、男人所穿的毛衣都是她一针一线织出来的,总会听到大家赞许的声音。以至于后来不从事农事劳动了,还会有左邻右舍的婶婶们拿着毛线过来让她教教她们的。
幼年时期经济的困难和重男轻女思想在农村并没有完全根除的原因,母亲没有读过一天书。用她的话说,活了半辈子,当了半辈子的“睁眼瞎”。我知道,对于母亲来说,这是她最为遗憾的事情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母亲便更加迫切的希望她的孩子们一定要读书识字,不要再像她那样做一个“睁眼瞎”。
母亲是一个很操心女人,一辈子有操不完的心。母亲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毫无怨言的关心爱护着她的孩子们。我原想我都大学毕业开始步入社会工作了,可以自食其力了,母亲也该好好的歇歇了,不必那么操心了吧。可是,她还是同往常一样,一样有操不完的心。
那是去年的中秋节,我回家看望家人。花好月圆之夜,我们一家人围在庭院里吃月饼、赏月。说是赏月,对于没有读过书的母亲,只怕并不能理解“今夜月圆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离别意境,更没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闲情逸致吧。我知道她无非是想同她的孩子们一起坐坐,聊聊天,享受享受这难能可贵的天伦之乐吧。我们同母亲聊着我们在外的生活,聊着聊着,母亲竟问起了我们感情的事,我知道她又开始操心了。为了逃避母亲的追问,我开始转变话题,既问起了母亲与父亲之间青年时期的爱情往事。
那是1990年夏季的一个早晨,随着太阳渐渐的东升,鸡叫、鸟鸣、雾气渐渐的褪去,这个小村庄像往常一样平静的舒展开来,男人们下地干活,女人们在一阵阵的欢笑声中为她们的男人和孩子们在池塘里洗着衣裳。年轻清瘦,有些营养不良的父亲被一个人带着来到了这里,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相亲。路过塘边,一个洪亮清脆的声音吸引了父亲的注意力,她很热情的边洗着衣服边同带父亲来说媒的人打着招呼。经父亲口述,25年过去了,他却深刻的记得那天那个女孩,一头乌黑的浓密的长发扎着两个辫子,上身穿一家蓝色女式西装,下身穿一条红色的格子裤子,皮肤白皙,声音很洪亮,笑起来很自然。这一切深深的吸引着父亲。虽说是偶然,却也是必然,后来的后来,这个女孩就成为了今晚陪着她的孩子、男人一起聊天的我的母亲。
46年的农村生活,让母亲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记得小的时候,每逢春节,母亲都会亲自为我们置办上一两套新衣服,把她的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可是,我从没有见过母亲什么时候想起来给自己买一件好看的衣服。
上一次回家,我以上县城办事为由硬是拉着母亲陪我一起,那天,我带着她去买了几件新衣服。在服装店里,母亲把其中一件衣服拿起来看了看,看着价码,母亲说这件衣服不好看,我知道她不是真的不喜欢,只是怕花钱。看懂了母亲心思的我,二话没说便把衣服买了下来,母亲横加阻拦也是无益。回来的路上,只听母亲唠叨了一路。责备我们年轻人不知生活的艰辛,花钱大手大脚,今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咧之类的。从她的表情我可以看出责备背后的温馨。
母亲是个急脾气,遇事总容易着急上火。可是,母亲却又是一个很通情理的女人,虽说没有读过书,但说话做事很有分寸,所以,我也很少见母亲与人争执。母亲很要强,在母亲的心里,男人就是自己的面子。如果有人敢不尊重她的男人,母亲会不顾一切的给对方反击。如果有什么事情父亲做的不对了,有外人在的时候母亲会像往常一样的热情,不动声色,让别人毫无察觉。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一定会对把这个问题掰扯清,丝毫不会退缩。在她看来,任何情况下,一定要给自己的男人留面子,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男人,如何让别人尊重?我把这一切命名为“母亲的哲学”。
时光匆匆过,岁月不留人。当年那个皮肤白皙、一头秀发的女孩终究没有逃脱时间的洗礼。岁月像一把刻刀,在母亲脸上留下了许多沟壑。每每想到这里,总感觉有很多的心酸却又无可奈何。
明天是母亲的46岁的生日,作为她的长子又一次没能陪在她的身边为她过个生日。每当说起这些,母亲总说不需要,其实她何尝不需要?
今夜有感而作此文,算是送给母亲的一份生日礼物吧!我从奢求光阴的轮回,我只希望时间可以慢一些,再慢一些,再慢一些……
我为我的农村的“睁眼瞎”母亲自豪!
我的母亲的文章5:我的母亲
文/侯素萍
“二妞,饭做好了,回家吃饭吧”!每天临近中午时分,母亲都会给我打个电话。每当此时,旁边听到的人总是露出羡慕的神情对我说:你真幸福!
的确,勤劳善良且做事干练的母亲,不仅无微不致地关爱着我们,就连周围的人也能感到暖意。
从我记事以来,母亲一直都是个干净利落的人。家里总是收拾得井井有条,特别是那一床床薄的、厚的、五颜六色的棉被子,常拆洗、凉晒,盖着松松软软的,很是舒服,连我的儿子也非常羡慕我有这样的妈妈。
母亲做的饭也特别得好吃。什么擦酥饼、层层脆,配上色香味俱全的打卤汤,吃到嘴里那个香呀;炖的红烧肉就像饭店里做的,肘子肉耐咀嚼;打的红面糊糊是那样的劲道,蘸上香喷喷的调和,嚼在嘴里又香又辣。
母亲特别勤快,是个闲不住的人。除了一日三餐变着花样给我们做以外,还抽空购置回各种蔬菜,给我们腌制辣椒酱、芥辣丝、酸菜、西红柿酱等。每逢端午节来临,母亲还要包上很多粽子,不仅我们兄弟姐妹都有份,还要给亲戚朋友家送去一些。
母亲是个热心肠的人。为了让院里的邻居在家门口围坐聊天时舒服一些,母亲把父亲制做的“马扎凳”用毛线织上了一个个座套;为了院里上班的邻居方便,母亲主动承担起了给大家收快递的义务;每当风起雨落,母亲总是主动帮助邻居收拾起院里晾晒的衣被……
人们常说,带着情感去做饭,饭就会做得特别得香;带着微笑去生活,生活就显得特别得快乐。这正是母亲生活的真实写照。
母亲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心态,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些做儿女小辈的,她成为我们快乐生活的“强心剂”。
我的母亲的文章6:冬天,想起我的母亲
文/陈红满天
冬天来了,我们新购的小区开始正常供暖。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家,一股热浪总会扑面而来。脱掉外套,只穿秋衣秋裤,舒适,惬意。晚上睡觉时,总会热得把胳膊或腿伸出棉被外。二十几度的室温,如临暖春。此时此刻,不觉总想起母亲。不知家中己过花甲之年的母亲是否己买了煤炭,屋中是否已生起了炉火,屋内是否暖和…
父母双亲,我最心疼我的母亲。母亲一生辛劳,不但养育了我们兄弟仨,还送走了爷爷奶奶。那时,父亲工作忙,我们都尚小,母亲一人既要打理十几亩农田,又得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年幼的我们兄弟仨,并操持家务,像洗衣、烧饭、做衣、喂猪等。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天就像一台永不停转的机器,日夜奔忙。后来,父亲因停薪留职下海经商,被别人骗了大几万元钱,自此家中便揭不开了锅。但母亲,我亲爱的母亲,不声不语,依旧默默打理、维持着这个家。没钱买菜,母亲便在地中多种几样菜;没钱买油,母亲便多种几亩花生,榨油吃;没钱买棉花给我们做棉衣或棉被,母亲便多种些棉花;没钱买煤,母亲便利用闲瑕,去果园中上捡拾些树枝抑或树叶等回来烧饭或冬天取暖,从无怨言。我曾记得有那时有好几个冬天,等天上下了雪,父亲才能赊或借来钱买一吨煤炭,以度寒冷的冬天。母亲也很体会父亲的辛苦,拉回来的煤总省着烧。当我们在家时,母亲会把火烧旺些;等我们都走了,母亲就把火压上,不让火着旺,自己在家中从不嫌冷。中午,母亲还总舍不得开火做饭,总凑合着吃点剩饭。冬季里,为了省煤,母亲洗衣,也从没舍得开火做点热水,基本上都是用从井中抽上来的冷水。刚从井中抽上来的水,相对温些,不那么激手。
我的母亲是勤俭的母亲,是辛劳的母亲,凡认识母亲的人,无不称赞母亲是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我的母亲还是淳朴的母亲,贤惠的母亲,其对家庭之任劳任怨,尽心尽责,无谁能及,无谁能过。她就像一根标杆。
慢慢,我们都长大了,按说应该替母亲分担些农活或家务了,但我们却像小鸟一样,
个个飞离了母亲。父亲又开始上班,十几亩地还得母亲一人种,家中一切家务还得母亲一人打理。为了增加收入,母亲在家中养得十几头猪,还得母亲一人喂。纵然父亲星期天回家帮点忙,但母亲工作强度依然很大,负担依然很重。母亲毫无怨言,依然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默默辛劳着,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牛……
现在,我们兄弟都已娶妻生子,按理说已过花甲,而快进入古稀的母亲应该歇歇心,尽享美好之生活,以安度晚年了,但我的母亲,我永远也闲不住的母亲,却又去打零工。每天,跟着我村一队人,盖房,拆房,挖下水道等。听说比一些男人还能吃得下苦,并且一天也舍不得脱工。我心疼母亲,曾劝母亲别干了,但母亲却笑着说,“哎,趁我现在还能干动,挣一百是一百,你们兄弟在外就不用惦记我们了,你们在外挣钱也挺不容易。”每每听到母亲这样说,我心中就很不是滋味,感动的的泪水夺眶而出,冲刷着我愧疚的心。悔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本事,不能挣大钱,不能让母亲尽享清福。自己已是近四十的人了,却还让母亲操心,儿子不孝呀!我亲爱的母亲!
写到这里,我无法再写下去了。不用再说您拿您的血汗钱给您的孙男孙女们买这买那,不用再说,不用再说……我亲爱的母亲,您的厚德深恩,做儿女的终生也无法报答。只能满含感激的泪水说,“娘,我爱您,永远爱您……”
我的母亲的文章7:怀念我的母亲
文/顾继万先生
秋天老了,是冬天;母亲走了,是炊烟。
我是一个不孝的游子,母亲走得时候,我没有回去,因为,因为我在实验有一种无法逾越的定势!
在我记忆的相框里,母亲就是相框里的一幅水墨画,抑或是一帧老去的照片,她寂寂地遥远的躲在一朵苍老的浮云下面,静静地守望着远方的我。
在家的时候,母亲在我的记忆中没有特别的印象和特别之处,她和其他的物象一样成了我浑然不知的生存环境和空间,只有当我流浪的时候,她才那样执着地凸显出来,我走得越远,旅途就会被母亲拉得越紧,我会感觉来自母亲的力量。在我的生命中,母亲站在路口呼唤我的情景不断出现,缱绻的呼唤响彻村庄的上空,我的胸口感到生疼,解开上杉,我发现有两个字:回家!我不知道母亲走得时候,口里嘱咐亲友不要告诉我,她又是如何用那一双游离的眼睛搜素着我的身影。
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永远飘着化不开的炊烟。我轻轻地呼唤:母亲,我就是你走散的炊烟!
我的母亲的文章8:我的母亲
文/黄复彩
母亲走了。在这个艰难时世上,母亲坚忍地活过整整一百年,终于拍拍手,义无反顾地走了。
12月8日晚上,妹妹帮母亲沐洗过,我像往常一样拍拍她瘦削的脸颊说,好好睡觉,乖乖的,听话。母亲却睁着眼睛看着我们,好象有很多话要告诉我们。我当然不知道这是母子间最后一次亲情相对,这一阵走马灯似的到处赶场子开会,写论文,太困了。我躺到床上,很快就沉沉入梦。半夜里,妹妹慌张地把我叫醒,说母亲的呼吸有些异常。我一骨碌爬起来,来到母亲床前。母亲侧身而卧,就像昨晚入睡时一样,但本能告诉我,母亲要走了。我跪在母亲床前,轻轻地说,妈妈,你受够了一百年的苦,现在,你就请安详地去西方极乐世界吧,我和妹妹为您送行。眼泪流下来,但我忍住了哭泣,我带上房门,将忍不住悲伤的妹妹们带到客厅里,而让母亲安静地踏上去另一个世界的征程。
母亲走后,很多朋友安慰我说,老太太一百岁了,你要好好的,不要难过。但我没法不难过。这些日子里,当我独处的时候,我的眼前总是晃动着母亲颠着她半小的解放脚,在客厅里蹒跚来去的身影。我坐在楼上书房里,总能听到母亲在楼下的自言自语。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幻觉,母亲走了,我们再也看不到她了,再也听不到她在世时我们很是厌烦的翻箱倒柜的声音。对着虚空,我嘴里喃喃,妈妈,你在哪里?你想我们吗?又想起这些年总有朋友羡慕地对我说,多好啊,你六十多岁了居然还有妈妈。我现在才意识到,他们的羡慕是真切的,直到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一个人无论活到多大年纪,只要妈妈还在,他总是幸福的孩子。只是,当母亲健在时,很少有人会体会到这种幸福的真实存在。
母亲祖籍安庆小东门张家,外祖母一生育有两双儿女,母亲是最小的一个。外祖父职业不详,所知道的是,在母亲出生的前一年,外祖父便带着一家从安庆移居江南和悦洲,住四宫殿街。命运多舛,母亲不满周岁,外祖父即离开人世。当时大舅不到九岁,且双目失明,比母亲长二岁的小舅刚落地走路。面对如此绝境,外祖母靠替人缝缝补补,独自抚养着四个儿女。在重男轻女的时代,性格刚强的外祖母将小舅送到一家私塾,六岁的母亲和尚未及笄的大姨先后被送人做了童养媳。
这段历史,直到去年我去屯溪表弟家,才从小舅生前所写的一文自传中略知一二。母亲健康时,曾给我讲过很多老黄家的历史。母亲是讲故事的高手,我一直认为,我的文学才能得益于母亲的遗传。母亲所说的老黄家的历史,很多都被我写进了小说。现在让我后悔不已的是,我一直没向母亲打听她们张家的历史,这是作为儿子的无法原谅的错误,也是我们兄妹们无法弥补的损失。现在,母亲走了,我们再也无法倾听到母亲栩栩如生地讲述那一个个家族的传奇,因此,我也一直无法知道,母亲被送去做童养媳的,究竟是怎样的人家。母亲后来又是怎样在她十七岁那年遇到父亲,终于有了一个有着我们这诸多兄弟姐妹的大家庭。
母亲一生育有十一个儿女,但现在就只剩下我们姐弟妹五个。幼年的我曾亲眼目睹几个姐姐和妹妹相继夭折的场景。我无法想象当母亲每一次失去自己的亲生骨肉时该是怎样的剧痛。直到晚年,母亲想到那些死去的姐姐,仍会禁不住流泪哭泣。母亲一生中的伤痛太多太多了,母亲的泪腺也就是这样一次接一次打开,竟至于关都关不住了。
直到晚年,母亲才过上相对安静的日子。而在其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她都是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度日。尤其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父亲遭受“反右”的迫害,整个家庭由此跌入深渊。自1958年父亲失去自由,到第二年春天回到镇上,期间母亲带着我与大妹前往一个个建筑工地,靠替人洗衣及砸石子维持生活,一边照顾尚未成年却出门做工的大哥。那一次,我们从顺安前往大哥工作的狮子山,因摸不清时间,我们半夜里出发,母亲挑着行李,母子三人在漆黑的山路上跌跌撞撞。寒风呼啸,野鸟哭号,我和妹妹都吓得大哭。母亲牵着妹妹,搂着我,不停地说,我儿不哭,我儿不怕啊。天渐渐亮了,听到山那边大哥喊母亲的声音,母亲也喊着大哥的名字,在那荒郊野外,母子四人终于搂在一起相互痛哭。
如果给母亲填一份履历表,职业一栏当然是“家庭妇女”。而她一生中所做的工作不可谓不繁杂。年轻时,父亲在和悦洲谋生,家里的两三亩田地便是母亲带着大姐在做。成立互助组,母亲担任互助组组长。五十年代初,母亲在和悦洲加工厂加工鸭子,因她眼快手快,做了领工,大家便叫她“鸭组长”。我常想,如果母亲进过学堂,以她的才能,一定会成为一个作家,如果母亲有一份职业,她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六十年代中期,母亲贩过西瓜,卖过小菜。不知道母亲究竟赚了多少钱,我所高兴的是,每次母亲回来,总能带回一二个西瓜给我们解馋。有一次,我打摆子高烧不退,又无钱买药,便吃了母亲捧回来的一颗西瓜,烧立即就退了。直到今天,看到感冒发烧的人,我便告诉他,不必吃药,也不必吊水,吃一颗西瓜就能了事。
今年五月,为了给母亲出一本百年纪念册,我翻遍了家里的相册,发现母亲不多的照片中,几乎每一幅都是抱着或牵着孩子。那是我们的孩子,母亲的孙子或重孙子。除了子子孙孙,在困难时期,母亲还替人家带过十来个孩子,这样算来,经母亲带大的孩子总有三四十吧。每当在电视中看到澳州袋鼠在草原上奔跑的镜头,我总会想到母亲。就像袋鼠,母亲在险恶的社会荒野里奔跑着,寻找着生活,一边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乳袋中的孩子们。
最近两年,母亲大脑萎缩,目睹母亲像乖乖女一样坐在那里,有时一天都不挪窝,这时候,我们多希望母亲能像年轻时一样风风火火地带着我们去上大山砍柴,打毛栗,能像从前一样抱着我们的孩子哼一曲绵绵的童谣。有时候,我坐在母亲对面,看着母亲在打着瞌睡,幻觉中我们又回到共和街64号那座糊满旧报纸的小楼上,一家人围坐在火桶里,听母亲大声地讲述着老黄家的一个个传奇,讲我们小时候一件件趣事。夜深了,在那间四面透风的小楼里,冬天的寒风发出阵阵尖锐的啸叫,打火更的小友子敲着竹梆,一边喊着:“小心火烛,火烛小心,水缸挑满,灶门口扫清……”那一个个温暖的记忆曾无数次地撩拨着我渐近晚年的心扉,让我一次次感叹时光的流逝。
现在,母亲走了,连同共和街64号的那栋小楼也一并老了。母亲,你去了哪里?你还会回来看看我们吗?每次母亲与我们怄气时总是威胁我们说,我走了,我去和悦洲了。现在,母亲真的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我知道,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人摸着我的手说:“这么冷的天,也不戴个帽子……”,“头毛老长了,也去理理嘛……”,“你不要熬夜,你看你头毛都白成这样了……”
我的母亲的文章9:怀念我的母亲
文/楚飞
母亲离我而去已经二十一年了。每当想起我的母亲生前对我-对她最小儿子的护爱的那些情境,我不禁要难过以至于暗自落泪!
解放前,母亲才三四岁就从邻村卖给村里大户人家做媳妇的,那时也叫做婢吧。后来听说她长相一般嫁给了我父亲。那时父亲是从另个邻村被国民党抓壮丁,东躲西藏,逃跑到我村子里借住干活的。
我们兄弟姐妹五个,我最小。父母生我时,他们也已四十来出头了。
我记忆中最深的一件事儿,就是家庭生活比较贫困,可以说穷了。我家在第二生产队,年终队里结帐按工分制分钱分粮,我家是总是躲在最后去的。人家余粮,我家常常欠帐欠粮。大哥小时得过一种什么病,常年在外,父亲体小、二哥体弱也赚不了几个工分。
父母不识字。那时母亲在家很辛苦,要做家务,又要下海抓些海蟹、挖些海粒回家做菜。她上山下地干活不太多,这些活儿一般都是男人干的。
母亲的脸圆圆的,一米五六的个头,微胖,不爱笑。她心很软,很善良,性格很温和。我小时候调皮捣蛋出格事做了不少,可她很少打我。我骂人和别人吵架,人家找上门来告状,她最多责备我几声,更多是护着我。母亲常常带我到亲戚家做客,最开心是有东西吃和出去玩。
母亲对我的好,对她最小儿子的护爱,我永生难于忘怀!有些事,我至今记忆犹新,刻骨铭心!
八十年代初,村里读高中的寥寥无几,家庭条件比我好的都考不上高中。我高考落榜,很想再复读,我决意再考再战!但因家庭拮据,难于维系生活,要拿出一个学期十七块钱学杂费,颇为不易。那时家里有过借米、借油什么的,常常是母亲的事。父亲、哥哥虽不反对我的复读,只是不作声。我理解他们,我是可以不去再读考的男人,完全可以出劳力,为这个家的生计啦。
“你爱让他再读,你去借!”.父亲的话,和那时母亲低头傻傻的情境,我至今历历在目,心酸而落泪!
母亲终于低着头于到村里信用社,找人借来那十七快钱!
她心目中就是为了儿子的将来,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能考上大学,到外面工作,为家里争点气!
母亲是这样的,她常常说,为了读书的事,常和父亲伤气。
说到这儿,我的不禁要伤心落泪!我想母亲确实是受委屈的。
高考再落榜,我重新寻找另一块天地,我入伍当兵了,第三年考上军校。
母亲终于放心了。但母亲操心的事又来了。那就是:我到了找媳妇的年龄了。她四处托人找对象,介绍这个,介绍那个。在母亲心目中,要求对象标准不高,只要身体健康,能干活,能给她生孙子就好了。我不满意,总爱自己看,这也很伤她的心。后来我终于自己找到如意的对象,母亲也高兴了。我们结婚时,她按习俗忙碌的办好。
母亲爱出门,我探亲回家时,有几次唠叨说要到我部队去走走,去看看。我有想找个时间带她去部队,去看看她儿子所在的军营,开开她的眼界。但终于我犹豫不决等原因,母亲还没去过一次部队,她心里可能是等着吧。
1992年夏一天的上午,我在部队得到从家里打来的电报:母亲去世速回!
我没有想到,我非常意外和悲痛!母亲还不到七十岁。匆忙中赶回家,只看到要烧给母亲的漂亮的纸房。母亲等不了儿子的到来,已经入土为安了。
母亲见不到她最心疼的儿子就走啦!
母亲抱不到她儿媳妇肚子里的孙子!
母亲真的不能去看看儿子所在的部队!
我的母亲是在姐夫家中突发脑溢血抢救不过来而走的。每年清明节我必须赶回和两位哥哥上坟看看母亲:想得到,她和大地混为一体了。
母亲一生辛勤劳苦,拉扯五个儿女。在生之年,还没过上几个好日子,我常年在军营,还没有对她奉献和孝敬过什么,照顾过多少。我在忏悔!
如真让我相信有所谓在天之灵,母亲,您的儿子非常想念您!
母亲,您安息吧,我早已转业到政府机关工作了,现在您孙子已上大二啦,您的子女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啊!
2013.12.1深夜
我的母亲的文章10:我的母亲
文/小桥流水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五年了,可她的音容笑貌,一起生活的场景却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她了!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的一员,普通的就像一粒尘埃。可在我们姊妹心中,却像一棵伟岸的大树,时时庇护着我们,让我们免遭风吹雨淋,茁壮成长,她是我们的太阳。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
我小时候每天就在厨房后边的半间房子里睡觉,每天天不亮,最熟悉的声音就是她剁红薯的咔嚓声和红薯块掉锅里的声音,以及哔哔啵啵锅灶里柴草燃烧的声音。
每天晚上,她和父亲都是天黑了才回到家中,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天太晚了,她们还没有回家,我一个人坐在家门槛上,看着天上满天的星星,特别是远山上婆娑晃动的树影,我害怕的哭了。
我们家的地都在偏远的山头,记得名字叫什么“青石片”、“林牌石”、“黄土窝子”“六队大坪”“阳片”,听听这些名字就够人抓狂的,这些地方土地贫瘠,产出粮食有限。可是我的父母却用他们辛勤的劳作,他们积粪施肥,开荒种地,翻地增土,肥力增强了,面积也硬生生扩大了很多,让这些地产出了足够的粮食使我们姊妹六个衣食无忧,有一年年景好,我们家竟产出了4000多斤麦子,全生产队最多,这让父母骄傲了好长时间。
1997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和妻子闹别扭,妻子走十里左右的路程,准备回家“告状”,我在后边远远地跟着。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我们母亲挑着一担黄豆艰难的回家,两大捆比她的体重还要重,64岁的老人啊!我们眼泪差点出来了,哪敢让她在为我们担心,谎称回来看她,留了些钱赶快回学校了。
她爱我们!
我是姊妹六个最小的一个,可以说是沐浴在父母和哥哥姐姐阳光下成长的。记得小时候的一个晚上,家里炒花生,这可是难得的“节日”,我们姊妹的围在灶台边,唯恐自己吃不到,快熟时,姊妹中的一个把灯吹了准备抢,被父母及时制止,点着灯给我们分着吃,一人一铲,因为我小,给我特殊提了一铲,我骄傲的看着他们,他们也都羡慕我,我心里很美,“当小的真好”。可是父母一粒也没吃啊!
1995年,我上大二的一个冬天,记得有一次回家,因为早上要返校,而我们住的地方离坐车的地方还有两里多路,早晨的车6点左右也必须到,于是妈妈就在天不亮的时候开始做饭,好了后叫我起床吃,然后非要送我去坐车,天冷,又黑,我不让,就告诉母亲,自己20多了,她岁数那么大,腿脚又不好,自己去就行,可母亲知道我怕黑,也怕我摔着,硬是送我到了坐车的地方。后来坐上车,看着她转身,蹒跚回去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出来了。
1998年,我们家习艾可出生,当时老家没有电话,我托人给母亲带信,说孩子顺利出生,让她不要担心,我们回单位了。可第二天早上,她老早冒着雨走了十几里路到了我们的工作单位,而且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还带了苦槐树枝、艾蒿等中草药,这是要等着孙子三天时“洗三”用的,可是这几天一直下雨,河面涨水,我都不知道60多岁的老人冒着雨,趟着河,多么艰难的找到这些的。
到六里坪上班后,我们家每每改善一下生活,做几个好吃的饭菜,母亲饭前总是要叨唠,也不知道你哥哥姐姐们都咋样了,特别是你小哥。我知道她是在心疼他们,怕吃不好,穿不暖呀!这时候我就会安慰她,没事,照顾好你自己就行,他们都很好。
母亲很重视我们的教育。
这么多年,记得母亲打过我两次,打过我二哥一次。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因为和同学发生纠纷,我跑回家不想上学了,母亲劝说多时,我就是不去,母亲生气了,拿起地上的树枝就打我,疼得我在地上蹦,含着眼泪哭着跑回了学校。
上高三的时候,因为父母年事已高,我看着他们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辛勤的劳作供我读书,我真的于心不忍。而且我们老家当时也不重视教育,每每父母因为我上学借钱时,就会受到有些邻居冷嘲热讽,说一些“这么大了也不去挣钱”、“供出来了也享不到他的福”等话语来刺激他们,可他们始终不为所动。于是我打算辍学出去务工,挣钱让他们过好日子。父母劝说我一个寒假,我都不愿意去,再后来同学们拿着我获得的“三好学生”的奖状到我家里找我,我还是不想去。后来妈妈就当同学的面“打我”,赶我去学校,可她哪里舍得,高高的举起棍子,轻轻的“放在”我身上。
我二哥挨打的时候我还小,那是因为他读初中的时候,每天瞒着家里说在上学,实际上偷偷地躲在同学家。母亲知道后,就带着我去找,找到后就打,一路上把二哥打回了家,晚上看着二哥的伤痕,母亲自己也心疼的流泪。她这是“恨铁不成钢”呀!
母亲慢慢老了,身体佝偻了,腿脚因为手术走路都成问题。我们姊妹就轮流照顾,我们以为能够让她衣食无忧就是孝顺,可是现在想想,我们错了。如果再有机会,我一定顺着她,想吃口味重的就让她吃,想到姊妹哪家住就到哪家住,什么“高血压要少吃盐”,“油要放少一点”统统放一边去,不要每天要求他多吃饭菜,就让她怎么随心怎么过。可我们再也做不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啊!
我又想我妈妈了!我们姊妹都好好的,愿她在那边安息!
我的母亲的文章11:我的母亲
文/乌鸫声声
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她走的那一天,我出差在外地。听到噩耗,因为没有班车回家,彻夜未眠。第二天凌晨爬上第一班长途汽车,赶到家时已是中午,亲友帮我料理了母亲的后事。母亲的突然离去,让我愧疚很久。母亲生前患了中风后遗症,左手左腿行动不便。有了孙子后,他奶奶把工作辞了在家带孩子,儿子儿媳和我都要工作,岳母又长期在我家附近的医院住院,母亲也需要人服侍。在母亲生病初期,我请了保姆在家照料她。后来她提出住老人院,我权衡再三,也就同意并联系了一家她比较熟悉的敬老院,让她住了进去。
母亲以前是个很爱干净、很爱体育锻炼的人,自打她中风后,就像换了一个人,脾气很大,力所能及的锻炼也不愿意了。不久,我们带她去老年康复医院进行恢复治疗。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并花了一万多元的私费,出院回到敬老院时,床位已被另行安排。我们只好再联系了一家敬老院,条件还可以。没多久,因为敬老院拆迁,又换了一家敬老院。住进去以后,母亲觉得还可以,采光和伙食也相对比较好。那儿离我大姨家很近,大姨和姨父也常去看她。只是,不管谁去看望她并劝她多活动活动,她总是答应得好好的,就是做不到。每次我去看她,她总说你工作忙,不需要经常去看她。她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我看得出来,她是盼着我常去呢!
三年前,母亲的丧事是由我大舅妈负责操办的。当时大舅妈跟我们说,母亲的周年、两周年不需要弄什么的,三周年时要给母亲置办一点四季的衣服祭奠一下。前天晚上,我和老婆去大舅妈家再咨询一下,听听她的意见。她吩咐的一切,我们一一切照办。
母亲是个开朗且直性子的人,为人宽厚,她要求我要与人为善,她自己也是这样做人的。她的兄弟姐妹共七个人,都跟我母亲处得来。亲戚之间难免有亲疏之分,我母亲就是一个很好的桥梁,有什么家族之内的事情需要协调,都来跟我母亲商量。母亲的身体闲不住,嘴也闲不住,瞎操心且又爱唠叨。父亲晚年的身体不大好,母亲服侍了十几年,每想到这一点就由衷地钦佩母亲的忍耐性和持之以恒的关爱。我儿子小时候跟大多数小孩一样爱吃雪糕冰淇淋,我是不大肯让他多吃的。母亲很多次悄悄地买回来藏在冰箱里,我不在家的时候,儿子就沾光了。儿子每次放学回家上楼梯时,都是大声地喊着奶奶。有一次我的领带有了脏点,她不声不响地帮我用水洗了,那条领带的结果可想而知。为这事,一来是我们家的笑谈,二来母亲恨不得立马重新买条领带给我。
母亲生前常跳腰鼓舞,如今,人去鼓在。偶尔的,我从墙上拿下小腰鼓,用手轻轻地敲一敲,一如母亲生前絮絮叨叨的轻声嘱咐……
我的母亲的文章12:回忆我的母亲
文/师剑林
老娘突然离我而去,猝不及防,我如遭灭顶之灾,终日精神恍惚,茶饭不思,完全失去了人生目标,仿佛世界末日降临。
家境贫寒幼时失怙的母亲,没上过学,终生务农。她虽是纯粹家庭妇女,但性情直爽,心地善良,待人热情。对子女管教甚严,有时严得近乎苛刻。
我上小学时,有一次不好好上课,带头捣乱,老师让我回家反省。当我晚上在煤油灯下写检查时,母亲因不识字误以为我在熬夜写作业,心疼地劝我早点儿休息,当第二天得知真相后对我一顿暴打,并告诫我如不好好读书,长大了连媳妇也娶不上,当时我少不更事不以为然,只知道挨打的滋味不好受。
上世纪70年代,我在北京卫戍区当连长时,母亲去部队看望我。一天我把几名战友请去陪她吃饭。席间大家都很高兴,谁料当我给大家削苹果皮时,母亲突然脾气大发,指着我大声呵斥:你小子当了几天兵就烧包忘本了,以后你削下的苹果皮给我用信封寄回去我吃了!当着众人的面我羞愧难当,心里嘀咕:老娘太过分了。
有一次,一个战士不认真训练被我训斥一顿,恰被老娘看见,她厉声说:你再对兵这么狠,我立马回老家。
上世纪90年代,农村老家邻居陆续住上了新房,而老母亲仍住在几十年前盖的土坯房里。我们兄妹几个三番五次商量翻盖房子,老娘就不同意,说是土坯房墙厚,冬暖夏凉住着舒服。
每次给母亲买件新衣服,她从来没表扬过我,而是嫌我乱花钱。当时,我一直想不通,她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穿件新衣服怎么了!
如今母亲走了,我亦年近花甲,记忆力明显衰退。眼前 之事转眼就忘,而尘封多年的往事却像打开了闸门的暖流喷涌而岀,抚慰着心胸,净化着心灵。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有聪慧的大脑,有善良的心田,有坚强的意志,有独特的教育子女的方式。
她用特有的方式使我懂得: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她用特有的方式使我懂得:要爱护动物,珍爱生命;她用特有的方式使我懂得:一日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着一缕应念织女之劳;她用特有的方式使我懂得:人以正为本,与人为善必得善缘;她用特有的方式使我懂得:事成由俭败由奢,乃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至此,我幡然醒悟,老娘:谁说您走了!您就在我身边。谁说您没文化,您就是我的国学大师,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您给我的爱是世上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您留下的精神财富永远陪伴着我,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我的母亲的文章13:我的母亲
文/郭冰儿
宁静的时光里,享受一份清闲和温婉。与母亲促膝坐在一起闲话家常,感受着母亲点点滴滴的内心独白。说实话,于我而言,往日的时光里并没有过多地端详过母亲,而今天在母亲轻柔的叙述之间,抬头凝眸之间,我竟发现了母亲脸上和手臂上的几颗老年斑。瞬间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缠绕在了心间。三十多年过去了,我除了没有给母亲带来几份快乐的心情,相反却让她的生活中平添了许多不该有的忧愁和顾虑。
回想母亲一路走过来的历程,她流过的泪,挥过的汗,都凝聚着对我们姐弟俩的殷切期望,她将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这个家,却从未想过让自己享受一下美好的生活。而我们却总是那么不争气得令母亲失望,甚至流泪。有时,母亲也会因我们的不争气,偶尔的打骂我们,但我们固执的性格却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到了她善良的心灵,我们总是错误地认为母亲是不爱我们的,不喜欢我们的,埋藏在内心深处二十年之久的不解心绪一直占据着我的心灵。
其实母亲真得太不容易了。她没有上过学校,几乎不认识几个大字,为人处事实在真诚,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特点才使得她的生活和生命里充满了太多的曲折和坎坷。
听母亲跟我说,她小时候家里很穷,拿不出钱来供她上学,但是她又向往学堂的生活,于是有那么一次,我母亲兴高采烈地跟我的大姨去学堂玩了一天。大姨在学堂里上课,母亲则在教室的窗户外面听老师讲课。母亲看到里面的老师教学生们读书识字的样子,看到我的大姨全神贯注倾听的神情,母亲羡慕得甚至想马上跑回家跟我的姥姥说她想上学。可是她明白她不能让这个家庭再雪上加霜,想说的话还是硬生生地咽回了心里。因为我姥姥对她说过,家里真的没钱,你姐学习那么好都得让她退学,你就更不用说了。再说,一个女孩子念书也没啥大用处,早晚都要嫁人,伺候男人一辈子的。念不念书都无所谓。母亲没有说一句话,因为她明白,她说了也于事无补。
母亲说,他跟父亲的婚礼是最简单的。母亲在嫁给父亲之前,因为正在准备安排我爷爷的葬礼事仪,已经欠下了别人一屁股的债,现在嫁给他,也就意味着父亲没有太多的钱来迎娶她。父亲当时只能拿出几百元钱和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做为结婚的彩礼和全部家当。母亲嫁给父亲时,母亲已经在煤矿上开始工作了,那时父亲没有工作,一个人在老家照看房子和料理那几亩薄田。两三年的时间里,母亲都是一个人挺着大肚子或背着我一个人忙碌所有的生活琐事。有时,父亲来矿区的家小住,母亲不仅不会因为父亲帮不上她的忙而生气,而且从来都是相濡以沫地相互理解和关爱着彼此。
母亲还说,她希望我和弟弟有一天能够有出息,这是她一辈子的心愿。可是一直以来,我和弟弟却总是令她失望。因为失望,再加上没有多少文化,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便促使她对我们的教育采用了一些不合理的方法,我们从开始不理解到完全走出对母亲的误解,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其实哪有父母不爱自己子女的,真的是我们误解了他们的爱。
我听着母亲用温和的语气讲诉着她的故事,眼角开始有闪闪烁烁的泪珠在涌动。此刻的我,真得感觉自己太不懂事了。20多年来,我除了给她添乱,什么都没有为她做过。我心里很愧疚,很想跟她说一句“母亲对不起”的话,但是,话总是到了嘴边又被我咽下。那刻,我真的感觉任何的语言都是那么空洞和无力的。我唯一能做到得就是为母亲端来一杯白开水,双手递到她面前,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之情。母亲接过这杯水,眼泪却不经意地滑落进了水杯里。
我想我的生命里能够有这样的母亲,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孝顺和爱戴她呢。每个母亲都是伟大的,她们的爱同样拥有着大海的宽容和大量,拥有着爱心和奉献,此刻,我只想说:“母亲,您放心,我会尽力做好自己并好好孝敬您的。让您在未来的日子里,尽情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在此,我也忠心的祝愿普天下的所有母亲都节日快乐,生活幸福。
我的母亲的文章14:我的母亲
文/姚辉波
我在记事的时候,母亲就体弱多病。我十一二岁时起,母亲每年都有几次要看中医,吃中药。放学后在院子里支起一个砖灶熬中药,我要比我哥拿手的多。因为我天生好静,蹲在地上细火慢熬,很能存着气。
熬制的中药是很苦的,散发的苦味让我不得不捏着鼻子。母亲都是闭上眼睛,憋着气,一口气喝下。喝下后她再躺一会儿,我便依偎在她身旁,听他讲述那些我不知道的往事。
母亲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足的家庭,母亲的父亲早逝,家境逐渐贫困了。嫁给我父亲时,父亲在一个离家百余里的工兵团工作,二三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肩上。三年自然灾害中,母亲以死相拼,才使我的哥哥勉强活了下来。我二哥当时八岁,因年龄小不能参加劳动,公家的食堂每天仅配发两个地瓜梗做的菜团子,扎的嗓子咽不下去,都是塞进嘴里后用手掌捂着嘴“压”进肚子里。母亲每天要参加繁重的劳动,把菜团子吃了,省下唯一的一个窝窝头带回家给孩子们吃。
母亲总是晚上不停地纺线织布,织出的布再做成衣服和鞋子,有时熬夜到天亮,眼总是红红的,肿胀着。那时,母亲浑身浮肿的厉害,手指一压,就是一个坑。走路得扶着墙,稍有闪失,便会倒下。母亲说,这可能就是她坐下病根的缘故吧。
我出生时,日子好过多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就丰衣足食了。上中学时,两个哥哥都在部队,我家是军属,能得到优待和照顾。哥哥还不时地从部队寄回来一些钱和粮票,我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日子好了,母亲的身体也逐渐好起来,只是在阴天时腿隐隐疼痛,放学后给母亲捶腿便是经常的事了。那时,母亲经常给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命大”。因为在我出生不几天时就病了,医生说没救了,带回了家,几乎没了气息。母亲的泪流成了河,精神快崩溃了。无奈之下让我父亲去找一个有“偏方”的医生。父亲抱起我,放进了一个筐里,冒雪走了几十里,讨得了一个方子,我居然奇迹般的又活了。母亲给了我生命,母亲给了我再生。
母亲没有文化,但心灵手巧,做得了一手好针线活,尤其是绣花那可是远近出了名的了。她经常告戒我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苦上苦,哪有甜上甜”。每天天刚亮时,母亲便把我叫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何时起床干了那么多的家务。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读书要勤奋,要用功。不好好地上学,以后没出路。她也给我讲生活的艰难,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母亲很善良,无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她都会尽力帮助。一天,她突然要我骑车带她去县城,因为先前她发现在县城的街上有一个可能是孤儿的孩子,衣不裹肤在寒风暴雪中颤栗,便连夜赶制了一套棉衣。母亲亲手给那孩子穿上棉衣。那孩子“扑通”一声跪地叩头,连声叫“奶奶”。那孩子哭了。我母亲笑了。
在我初中毕业的那一年,我的二哥赴云南边境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参战前二哥回家探亲,参战的事瞒着母亲。二哥在家那几天,都是默默地守着母亲,却无法把战争的残酷和危险告诉她。后来母亲知道了这事,消瘦了许多,总不停地催促着我写信,又不停地盼望着来信,有时半夜坐起来暗自流泪。有一天,母亲突然问我,越南在哪里?我说在咱国的南边,于是母亲经常在傍晚时面向南方,嘴里念叨着什么。我知道,那是母亲在为儿子祈福。
母亲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能去泰山看看。2010年4月,我带母亲实现了这个愿望。母亲站在山顶,尽管极其的疲惫,可她又为自己八十五岁高龄还能伫立泰山山顶而感到莫大的欣慰。我搀扶着母亲极其虔诚地给“泰山奶奶”叩了三个头。母亲眼含泪花,喃喃地说着,保佑我的子孙幸福平安。这就是一个母亲在垂暮之年的母爱的呐喊。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将心掏出来只为我,那就是我的母亲。
我工作后回家看母亲和父亲的时间少了,都是匆匆地去,再匆匆的回。每一次的离别都伴随着母亲的伤痛。每每想到这些,我都无比愧疚。我最辛酸的一幕就是:回头再给母亲招手时,母亲在流泪。
2009年暑假,母亲说,我的眼睛花的厉害,手也不大听使唤了,我用尽最后的力气给你们锈了几双鞋垫,这是娘今生能给你们做的最后一件事吧。我接过鞋垫,泪水滴在鞋垫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就是我的娘!
我的母亲的文章15:母爱深似海
文/九满
从我记事起,我的母亲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分昼夜地运转,日复一日的在土地和家之间忙碌着。我穿的鞋子是她亲手缝制的,家里的蚊帐是她亲手纺制的,我们家的枕套、被套、鞋垫上面都有母亲绣制的图案,或花草、或飞禽、或走兽。可是,当时的我,完全没有体谅母亲的辛劳与付出,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玩到饿的时候,看着家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然后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叫我回家吃饭。
小时候,我总是盼着快快过年,因为过年有荤菜吃,好的年景还有新衣穿,但母亲却始终穿着那件旧式蓝衫,只是补丁一年比一年多。那时候,家里穷,饭菜油水不多,每次吃饭,母亲总是把好一点的饭菜留给我们。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尽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青黄不接时,晚餐就是喝点粥,不够分配,母亲自己就是喝点锅巴糊。我常听母亲说:“要是天天有饭吃,就是没有菜,我也能吃两碗。”直到现在,每当我想起母亲背对我们喝粥的背影,我的心就会痛,我的泪就会流。
在我的学生时代,母亲总是把姐姐给她买的衣服或布料,缝一缝改一改做给我穿,还怕姐姐有意见,她总是说:“九满在外面冷,我在家里冷天有火烤,穿单薄点没关系。”但如果我找她要学费,她总是想方设法筹措,以满足我上学的基本需求。我永远忘不了一九八三年的那个暑假,母亲为了我的学费,出去又回来,回来又出去,转来转去焦急不安的身影,当我收拾行李时,我惊喜地看到母亲放在我衣服上的伍元钱。那时,常有人劝我母亲:“别让九满上学了,早点回来种田成家才是正事。”而母亲认定唯有让儿子上学,才能走出农村,才能彻底改变生活的命运,所以,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母亲都始终如一地支持我上学。我知道母亲的艰难,总是告诫自己:“一定要用功读书,将来考上大学,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以此来回报母亲无怨无悔地付出。”
一九八四年,我终于考上长沙一所理工学院,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母亲时,我不知母亲那一刻在想什么,我相信给她的那份震撼绝不亚于惊涛骇浪。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去菩萨面前谢恩,要告慰我父亲的在天之灵:“九满上大学了!”
因为我不停地升学,这个小心呵护我的母亲,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我离开她,而且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我十五岁以后,回家的时间仅仅是节假日或寒暑假,所谓想家,其实就是渴望母亲给我筹集的学费,回家吃顿饱饭……所以,在我的心中,故乡在慢慢地缩小,而母亲的身影却在不断放大!
大学毕业后,当我告诉母亲:我被分配到广州工作。母亲的神情是复杂的,既有欣慰也有失落,传统的“父母在,不远行”的思想,让她觉得儿子不应离开她,而母爱又使她觉得不应阻碍儿子的前程,母亲的失落只有我才感觉到,我知道,母亲是希望我留在故乡的。从我离开故乡到广州工作的时间里,母亲经常因挂念我而偷偷地落泪,特别是在她患病的时候,一有人提起我,母亲说话就会哽噫,这是我后来听嫂嫂说才知道的。虽然我离家离得断然绝然,但是,从我参加工作的那年开始,只要一休假,虽然要坐十几个小时人满为患的火车,虽然待在家里的时间只有两天三天,我也会带着疲惫和兴奋匆匆往家赶,因为那里有我的母亲。
我参加工作后,母亲才结束农村对城市的支援,但这时的她,因为年龄的缘故,已经老态龙钟,走路也要借助拐杖。一九九五年,我把母亲从乡下接到广州,以为故人、故乡可以暂时从母亲的脑海里淡出,专事休养。其实不然,母亲就像一本故乡的活字典,昨天说二姐的身体,今天说五哥的夫妻关系。晚上看电视,明明是粤剧,她却说是湖南花鼓戏。当有晚辈从家乡来到广州,母亲便会这人那人的,凡她熟悉的,都问了个遍,当听到一切安好时,脸上就会露出欣慰而放心的笑容;当听到村里有人生病或去世时,母亲的情绪就会非常低落,通常好几天都无法从担心和失落的心情里走出来。
母亲在广州还没住满一年,就匆匆地返回故乡了。每每当她得到我要回乡探亲的消息时,母亲的心情就会变得开朗起来,精神也比平日好了许多,整天兴奋地念叨:“九满还有几天几天就要回来了。”我一回到老人身边,母亲的一切就会以我为中心,看着忙前忙后的哥哥嫂嫂,看着满屋子乱串叫嚷着的侄男侄女,老人就会开心,就会快乐。当我在母亲身边坐下来,她总是拿着我的手,重复地对我说:“九满啊!娘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希望你多回来看看。”所以,我每次探亲,都会谢绝一切同学朋友聚会,就是想在母亲身边多待上一点时间,以此减少母亲心里的挂念,多给自己一些尽孝的机会,来弥补距离的缺憾。
我离开故乡返回广州的那天,天还没亮,我总会听到一个不太清淅的声音,睁眼一看,母亲在为她远行的儿子准备我最喜欢的土特产,看到母亲的样子,我真的好难过,作为她的儿子,我什么时候能做到像母亲这样关心她呢?临行时,母亲更是依依不舍,眼里饱含着泪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很担心自己再也见不到她的小儿子了,我理解母亲的心情,在母亲面前,我祥装坚强,当我转身离开的那一霎那间,我的泪水便随意如流水!
一晃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了,我混的尽管不尽人意,但我知道这份工作凝聚着母亲的心血,承载着母亲的希望,如果没有母亲的努力和坚持,说什么也不会有我的今天。
母亲在,家就在。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