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熟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成熟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成熟的文章1:心态的成熟!

越来越大了,心态也成熟些了…懂得为自己的以后打算…无论是身体还是学习…

感觉有些时候很随和,也许是以前太多嘴了,伤得太多,现在习惯了低调…不随意开口,不随意发表言论…和自己无关的事不积极…看不惯的心头骂骂,嘴上还一直说不错不错以前一直说越长越大感觉自己越来越假,其实这不是假,只是成熟的一只表现…老王说得对:不了解我的人觉得我城府很深,其实我只是习惯了带上面具来对待生活,这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沉默是金,确实对…祸从口出,确实对…

以前,我会对我大学耍得好的说,你要囊个囊个努力,不要一天嫩个耍了…现在,我觉得说多了也是废话,还不如任你随意你自己的未来与我无关…但是,真的想奋斗的人不需要我多说也在奋斗,就像亲爱的你们一样,我们每天都在为了自己的将来奋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我们是互相鼓励的对象,不用多说也会懂的…

关于成熟的文章2:在路上成熟

文/李付春

骑车行走在乡村公路上,只见前面路边停靠着一辆农用汽车,当来到近前才知道是收购西红柿的。一对年轻夫妻看来是前来贩运西红柿的买主,女人一边过秤,一边挑刺说西红柿的个头小、不匀称等,男人把筐里的的西红柿弄到车上一个个挑拣着放好。

这时我发现,他们的西红柿与集市上卖的不一样,集市上都是一些红彤彤的熟好了的西红柿,而他们这些,却稍微有点红的颜色,大多都呈青绿色。我就疑问那车上分拣西红柿的男人。

他抬头看了一眼:“这西红柿要是熟透了,运输是个大问题,将会在路途上行走的过程中烂掉。”他拿起一个青青的西红柿说:“你看这个,青青的,硬硬的,在路上不会受损。这个西红柿的后头稍微有点红颜色,说明它马上就要熟了,而在路途上行走的过程中它们都慢慢熟好了。”

我明白了,这青青的西红柿,一旦走进城里人的菜篮子或者被端上餐桌,这个时间,正好是西红柿成熟的过程,原来这东西是要成熟在路上。

这时,我若有所思:人生中许多事情不也恰恰是成熟在人生道路上吗?我脑海里突然想起春节后同学聚会时,有个老总同学的即兴演说,他说自己的的成功之路,非常坎坷。大学毕业以后刚走上工作岗位时,不过也是一个大头娃娃。之所以能在今天坐在总经理的宝座上,得益于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结果。

中央电视台现在顶红的主持人朱军,也不是生来就会主持节目,要不是被伯乐发现,现在也许还是在兰州一个名不转经传的小主持,而是这几年在中央电视台这个大舞台上,不断地工作和学习,在工作中锻炼自己,使自己慢慢走向成熟。

赵本山堪称是“小品王”。没上春晚以前,也是赵本山啊!那时候全国有几个人认识他?他觉得自己本事挺强的,也想上春晚,可是他当初送礼就没找到庙门儿。还不多亏姜昆巡演时偶然发现,抱着让他试试的想法,赵本山才一炮打红的。当初不仅春晚总导演说他演得土,观众说土,他自己也承认土,可是就是他这土得掉渣的小品,让人们去认可,去欢迎,这就足以说明人家赵老先生赢了。

葛优三十岁的时候还是光棍一条。他着急,父母更为他着急。如果他在那个时候就大名鼎鼎,也不至于晚婚晚育吧!要是他还在北京郊区那个农场养猪,肯定没有今天的成就。那是在《编辑部的故事》以后,葛优的光头才被人们认可,甚至他一出场,好像就给人们带来喜剧段子,以至于借助冯小刚的肩膀红得透紫。

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天生就优秀,而都是在后来的历经坎坷,不断造就以后,慢慢地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关于成熟的文章3:又到荸荠成熟季

文/邹文倩

我的家乡是鄂东北的一个小镇,叫方高坪,方高坪因荸荠而出名,誉为“荸荠之乡”。你若驰车经过这里,就可以看见大片大片绿油油的荸荠田。这里的荸荠个大、皮薄、色红、味甘。

记得很小的时候,队上就种着一大片一大片荸荠,挖的荸荠堆在稻场上晒着,有专人看管,小孩子就馋得不得了。晒在稻场的荸荠又不敢动,想吃荸荠了,就跟在挖荸荠的大人后面,用小竹片,在挖过的泥里翻,也能翻出几个大人们挖漏掉的荸荠,用小网兜装着,拿到水塘边洗洗就吃,那份高兴劲没法形容,可能那就是小时候最好的零食啦。

后来分田到户,家里也种一块荸荠田,挖的荸荠,母亲就把小的破的挑出来,剩下的就要拿去卖,我们就吃挑出来的破荸荠。有时候趁母亲不注意抓一把好荸荠藏着,以为母亲没发现,要得意好半天。

开春时节,母亲就把洗干净的荸荠煮熟,放进茅根、绿豆、甘蔗还有红糖,熬出浓浓的汤汁,让我们喝汤。那汤味道甜还很香。母亲说,这个可以防脑膜炎防感冒。防不防我们不知道,反正那味道真的不错。最后汤喝了荸荠甘蔗也吃掉了。煮熟的荸荠比起生荸荠,更有股香甜味。

生在荸荠之乡,吃了这么多年荸荠,我还是馋。

荸荠一般在冬腊月成熟,这个时节也是荸荠收获的季节。因此村里人家就得赶着寒冬腊月天挖荸荠。

挖荸荠是个辛苦活,越是天冷荸荠的长势就越好,你就得趁季节挖,荸荠长在泥巴里,下田时得穿胶鞋。大冷的天,要很大勇气穿上那薄薄的凉凉的胶鞋。

挖荸荠用的是特制的农具,叫耙齿,跟猪八戒的九齿钉耙有得一比,不过,耙齿是五个齿,很重。

挖荸荠既是力气活也是技巧活,挖深了耙齿难拉动费力气,挖浅了荸荠容易挖破。会挖荸荠的人,一耙齿下去,不深不浅,土翻过来,荸荠个是个的不破。荸荠藏在泥土里,挖一耙齿,就得停下来,弯腰蹲下身子从泥土里把荸荠掏出来,丢在竹箢里。这样一挖一捡一丢,一箢荸荠不知道要重复多少个这样的动作。我们这把荸荠叫作“扑己”,把自己扑在田里,真是太形象了。

刚挖起来的荸荠是裹着泥巴的,就要晒,还得赶上好天气,晒得差不多了就要“揣荸荠”,就是用一个网兜装上荸荠,两手抓住网兜两端使劲晃动,干了的泥巴从网兜缝里掉了出来,荸荠也见红色,揣干净荸荠就可以上市了,晒过的荸荠表皮颜色不是特别红,略带一层黑紫色,但保存时间长味更甘甜。也有洗干净的,颜色又红又亮,特别好看,吃起来也比较脆,这个得趁新鲜吃,搁不住的。

腊月也是荸荠成熟最佳时机,得赶在这段时间挖,这时节荸荠可以卖个好价钱。村里人也喜欢将荸荠当土特产送人情,在城里有亲戚的人家,扛一大袋荸荠过去,很兴奋地说着吃荸荠的种种好处,若你客气,他会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田里的,不值几个钱。的确,荸荠虽是深泥里长寒风里挖,可荸荠价贱,一斤荸荠卖不到两块,前一两年还只卖几毛钱一斤。因为不大值钱,又难种难挖,现在种荸荠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又到荸荠成熟季,看着弯腰在泥巴田里辛苦挖荸荠的乡亲,我老这样想着,现在种田都现代化了,能不能设计个机器,让我的乡亲不再这样面朝泥土十指沾泥的挖荸荠,我期待着那么一天。

关于成熟的文章4:母亲的情分

文/尚庆海

又到了柿子成熟的季节,不由想起老家院子里的那棵柿子树。每年的这个时候,一树的柿子开始慢慢变红,母亲就会张罗我们全家人摘柿子。柿子树又高又大,黄色的柿子挂满枝头,每年能摘几大篮子。一向勤俭的母亲叮嘱我们,多给树上留几个柿子,开始我不知道原因,问母亲:“为啥要留几个柿子,那不是浪费了吗?”母亲说:“留给过冬的鸟儿吃,冬天鸟儿不好觅食。”

柿子摘下来后,母亲会挨家挨户分给左邻右舍一些,让大家尝尝鲜。我家的柿子确实很甜,吃过的人都夸赞。有一年,柿子刚坐果,突降一场暴风雨,把指头肚大小的柿子打落一院子,等到收获的时候,柿子个头倒是够大,可惜只收了不到往年的三分之一,母亲看着这么一点柿子有点作难:这点柿子怎么分?最后还是父亲给出的主意,今年柿子少,等咱都暖好了,再每家分几个给孩子们吃。母亲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把柿子分别放进三只大钢精盆里,再注入温度适宜的热水,盖严实,围在煤火台上,保持钢精盆里的热水不会变凉,一个对时,柿子就暖好了,母亲大概数了一下数量,决定每家分四个柿子,柿柿如意,也图个吉利。

正在母亲准备去给左邻右舍分柿子的时候,有一位过路的大婶进门讨水喝,母亲赶紧给她倒了一碗开水,大婶很感激,开水烫,就喝得很慢,她看到母亲把柿子四个一份四个一份分了若干份,就问母亲:“这是干嘛?”母亲说:“送给邻居家的孩子吃。”她听后,露出很夸张的表情说:“大嫂子,柿子怎么可以分呢?分柿子就等于分自己的寿啊!”母亲笑着说:“那都是迷信。”那位大婶临走,母亲还给了她两个暖好的柿子,让她也尝尝。

其实左邻右舍也一样,谁家种有枣树、石榴树,成熟后也会像母亲那样送给大家尝鲜。有时候想想真好,家里只种了一棵柿子树,却每年能吃到大枣、石榴等好几种水果。

那年我们家里翻修老宅,左邻右舍不请自到,都过来帮忙。邻居谁家有事需要人手,母亲也会督促哥哥姐姐第一时间过去帮忙。母亲经常对我们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在一起,处的就是这个情分。”

关于成熟的文章5:生活让你愈加成熟

文/迷离

翻开几年里写的日志说说,从2009年到2013年,不说事,只说心态变化,就有很大。

我是一个不会被人注意的人,长得普通,没什么才艺,注定活得很平凡,所以一直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会奢求别人的在乎。虽然如此,但是我活的并不自卑,长得再丑,那不是我的错,活得如何还是要看自卑。

说到这几年的心事,它们都有个更同的特点,就是很感性,总是很悲观。现在想想,现在的我多多少少也带点。毕竟性格彻底的改变也不可能,我只能让每天的生活简单点、快乐些。

曾几何时,不管是生活挫折,还是感情受挫,总认为这世界再没爱了,再也不相信所谓的爱情。后来翻来曾经记录下的文字,总是会微微一笑。现在看来,很感激当时记录下来,经历过得不顺,或者这就是成长。在时间的堆积下,让你对事情有个更全面,更理智的分析能力。

对一个刚踏入社会的人说,成熟,这一字眼说的未免过早。可能只是你对过去的某些事情有个更成熟的认识,不代表你的人已经成熟。可这算不了时间,时间会见证这一切,让你的生活更加有韵味。

别为失意找借口,没有光芒的耀环,你一样可以活得很精彩。引用陈欧的一句话“我只为自己代言”,生活因你而美好。

关于成熟的文章6:又到桑葚成熟时

文/张海潮

日前看到水果超市盒装的桑葚,勾起我对家乡那棵低矮桑树的幸福回忆。

滞留在我记忆里的那棵桑树,是一棵极其普通的低矮桑树,树干大概有碗口那么粗细。每当春风拂动树梢,树上刚有绿芽萌动,幼小的我们就对那棵桑树寄托了无限的期望,常常仰起头,看着一片片渐渐长大的叶子和绿叶间若隐若现的桑葚一点点长大,一点点变色,痴痴地放飞心头的梦想。仿佛闭了眼,就会有无数紫红的桑葚摇曳于绿叶间,令我们垂涎欲滴。

清晨或是雨后,桑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就像是谁忘了收回去的眼神,被初升的太阳一照,折射出一束束七彩的光芒,把我们稚嫩的梦想镀上一层神秘的光芒。

攀爬那棵低矮的桑树是记忆里的一件趣事。或许是那棵桑树不堪重负的缘故,树冠上的枝杈都趋于平缓。斜躺在平缓的枝杈间,就像躺在躺摇椅上一样,舒适而惬意。有时会斜躺在树上安静而入神地看一本小人书,有时会斜躺着抓紧蹬牢枝杈,用尽全身的力气摇晃,让那棵低矮的桑树随着我们的摇晃而颤栗不已,疯狂地弹跳我们欢快的童年。

阳光是一支神奇的画笔,它用无穷的魔力轻轻点画,便让黄绿色的桑葚一点点长大,一点点变得青绿,然后再涂上红色来遮掩绿色的青涩,继而又把浅红涂成深红,而后再加重色调把深红涂抹成紫红。

人们都说小孩子馋嘴。我们常常望着树上刚刚脱去绿衫换红袍的桑葚,还不等它们穿上紫色的外套,我们就急不可耐地伸出贪欲的小手,夺去阳光着色的画笔,把它们变成打牙祭的美味。

桑葚成熟的季节,那棵桑树就如同打出了招魂伞一样,用无穷的魔力吸引我们的魂魄,牵动我们的脚步,让我们一步步靠近它。

咀嚼着紫红的桑葚,口舌生津,汁液晕染唇齿,有时会把脸和手也染成紫红色的。那一块紫一块白的色痕涂染在脸上,就像京剧里小丑的滑稽脸谱。有时候,我们还会趁小伙伴不注意时,恶作剧地把他们脸上或身上涂上桑葚汁液,随之便是开心的打闹、追逐与嬉戏……

即使我们用尽爬树的所有本领,爬到树枝不能承重而不能再爬时,我们依然还是摘不到树梢上的那些紫红的桑葚,而这些紫红的桑葚则成了鸟雀们觅食的目标。我们还爬不到树上,那些在空中盘旋的鸟雀们就迫不及待地停落枝头,以胜利者的姿态,一边叽喳喳地叫着,一边美美地啄食那些紫红的桑葚,像是向我们炫耀,又像是向我们挑衅。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就气愤地捡起地上随处可见的小坷垃抑或是碎瓦片,瞄准那些嘲笑我们的挑衅者,猛然用力砸去……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转瞬间,我已到了知天命之年,每当桑葚成熟的季节,仍然垂涎紫红的桑葚,看到水果店里的鲜美肥硕的紫红桑葚,我都会买回家一些,洗净后,慢慢品尝,任凭汁液渲染唇齿,可如今,我却怎么也吃不出那棵低矮桑树上结出的紫红桑葚的甜美味道。

随着乡村的发展和规划,那条田间小道早已退出道路的历史舞台——还耕为田,那棵低矮的桑树也早已不复存在,可在我的记忆里,那结满紫红桑葚的那棵矮桑的生动画面依然清晰如昨。

任凭季节更替,任凭时光流转,无论多么锋利的刀斧,都砍不去我记忆里的那棵枝繁叶茂的低矮桑树;无论岁月怎样流失,都洗不掉我记忆里那紫红桑葚的紫红色泽,掩盖不了我记忆里的紫红桑葚的甜美……

关于成熟的文章7:做人需要成熟,但要恰到好处

成熟是一件好事情。庄稼成熟了才能收割;果实成熟了才好食用。人亦如此,成熟的人,说话办事有板有眼,稳稳当当,不像那些毛手毛脚的“愣头青”,毛毛躁躁,冒冒失失。

做人需要成熟,成熟就是恰到好处。但是,太成熟了,也未必是件好事情。譬如瓜果,熟过了头,味道也就变了。做人太成熟了,就会心机太重,城府太深,老于世故,老谋深算,外隐内敛,深藏不露,叫人捉摸不透,难以相处。不像那些心直口快的人,坦诚率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宛如一泓清泉,纯净得叫人一眼看到底。

太成熟的人,烦恼就多了,欢乐就少了,活得就累了。不像那些大大咧咧的“马大哈”,心计不多,想得不多,遇忧不愁,遇烦不恼,纵有天大的事,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整天快快乐乐。

太成熟的人,胆子就小了,顾虑就多了。办起事来总是慢慢腾腾,四平八稳,不像那些初生“牛犊”,敢想敢干,前不怕狼,后不怕虎,说干就干,雷厉风行。

太成熟的人,就不再天真,不再单纯了。不像那些迎风开放的蓓蕾,纯真质朴,可亲可爱。

太成熟的人,思想负担就重了,这样那样的毛病就多了,身体素质就每况愈下了。不像那些有嘴无心的人,有事不往心里去,吃得香,睡得甜,身心俱佳,笑口常开。

人,真是一个矛盾体。未成熟时向往成熟,渴求成熟,一旦成熟了,又后悔不已,怀念过去,梦想回归,感叹那人生最美好的时期,“恰同学少年”一去不复返。

其实,做人成熟与否,不在年龄大小,不在阅历深浅,全在于自己修身养性。有的人年纪并不算大,却学得圆滑世故,老气横秋;有的人即使活到七十八十,也依然显得年轻气盛,稚气十足。有的人阅历不算深,却已修炼“成熟”,像个“江湖老手”;有的人饱经风霜,历经坎坷,也绝不趋炎附势,低头弯腰,依然昂首挺胸,精神抖擞!

做人,不妨嫩一些、纯一些、憨一些。

关于成熟的文章8:成熟,是从把哭声调成静音模式那一刻开始的

文/李思圆

曾经,我们总以为成熟是一种年龄,后来才懂得,它更多是一种格局境界的提升。

看过一档求职的节目,一个二十多岁的实习生,是本次实习生中唯一的本科生。

当他提到自己毕业于名校时,面试官们都很好奇,问他为什么不选择读研。他说因为自己家境贫困,金融硕士的学费相对比较贵,同时他家里的弟弟妹妹都在上学,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不得不放弃继续深造。

在场的面试官听了,无不为他的经历感到遗憾。但他却坦然一笑说:“事情已经发生了,我要做的就是继续去走好我的人生路,也很感谢我的家庭,然后感谢这个社会,这个国家。”

看了这一幕,不禁被这个男孩子的胸怀所打动。

有人曾说过:“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来衡量其价值。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与父母的平凡和解,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乃至坦然地面对人生中诸多的不顺意。

曾经,我们总以为,人生会是闪闪发光的。但慢慢会发现,有些人即便拼尽全力,也不过勉强拥有平凡的一生。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拿的牌都不一样。一个人的成熟,不是期待手里拿的全是好牌,而是即便是差牌,也要尽力把它打好。

年轻时,我们恨不得把所有的鸡毛蒜皮,都昭告天下。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明白:成长不是年岁的增长,而是把哭声调成静音模式那一天开始。

看过一段话:“我们的心长在各人自己身上,酸甜苦辣,自己尝的味道只有自己明白,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别要求他人懂你的感受,叫得再大声也是白费力气。”

以前我们总以为,人生会有感同身受。后来才明白,所有的苦,要自己去熬,所有的难,要自己去扛,所有的打击和痛苦,都需要自己默默承受。

真正成熟的人,从不轻易向别人诉说艰难,而是学会靠自己,把自己从泥淖里拔起来。

人愈成熟,愈宽容,愈会明白,所有故事背后,都藏着旁人看不到的心酸和委屈。

有人说:“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理由很简单,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而你,不一定懂他们的生活。”

许多时刻,我们总轻易对他人做出评判。但没有他人的经历和遭遇,就无法得知,他人背后隐藏的无奈和痛苦。

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不过是明白了反躬自省,懂得了理解宽容,学会了将心比心。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不在于年龄的大小。当我们学会豁达,就不再抱怨;当我们学会强大,就不再奢望;当我们学会善良,就不再责备。

关于成熟的文章9:品秋

文/钟爱琳

秋是万物成熟的季节,它象征着金灿灿的收获。

当凉气渐浓、暑气日收,金色秋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你会为秋的到来而欣喜。

秋来了。它随着干爽的凉风而来,随着南飞的雁阵而来,随着缠绵的雨丝而来,随着枝头的第一片红叶而来……它无声无息,给大地轻柔地换上了彩衣。于是,芦花欲白、桂子新黄,蝉鸣萧瑟、露凝微霜,它带来了丰收和喜悦,也带来了深沉和思虑。

秋来到原野里。小草枯黄了,它们悄悄隐去了绿意,把希望的种子撒满大地,把美好的梦深藏根底,只待来年春风一吹,又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庄稼成熟了,金黄的稻谷堆满粮仓,雪白的棉田随意铺展,火红的高粱、胖嘟嘟的苞米仿佛喝醉了酒,在风中摇摇晃晃。几夜清霜,小河里的流水忽地澄清了,像碧蓝的绸缎轻轻飘漾。岸边的杨树林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叶,踩上去沙沙作响,萧疏的枝头挑着几个乱蓬蓬的老鸹窝,一些小麻雀在那里唧唧喳喳地唱。

秋来到大山里。果园又丰收了。你看,肥硕的红苹果,沉甸甸的大柿子,咧开了嘴的石榴……流光溢彩的果儿再配上红黄相杂的树叶像一叠叠花布缀满山坡。小溪消瘦了,那些美丽的石子露了出来,一个个圆溜溜的,五彩缤纷、晶莹剔透。山崖上的野菊花开放了,那沁人的幽香弥漫了整座大山。它们仿佛在和太阳比颜色,那么泼泼辣辣、无拘无束地开着,几乎要把所有的生命力都呈现出来。

秋来到农家小院里。土墙上挂满了成串的红辣椒,葫芦架上垂吊着一个个小葫芦,房顶上晒满了大红枣,紫水晶般的串串葡萄殷勤地直送到你的手边来。一条大黑狗懒洋洋地躺在暖暖的秋阳下,看守着富裕静谧的农家,也看守着自己的惬意和满足。

秋来了,它像一位目光深邃的诗人,从木动秋声到菊老荷枯,从花篮绕蝶到秃树无蝉,每一天每一时都在吟诗作对。秋的灿烂,秋的静美,足以让天下所有的诗人陶醉。

关于成熟的文章10:摘棉花

文/高欣悦

十月是个庄稼成熟、果实累累的季节。瞧,成熟的玉米已经被剥完,只剩下了光秃秃的玉米杆。小红辣椒也成熟了,远看,像一丛丛盛开的红花。

走进棉花地,棉花已经开放了,有的才开出一点点,有的已经全开了,像一朵朵小白花,有的饱胀得像马上要破裂似的。奶奶说,只能摘全开的。我们进行了比赛,我和姐姐一组,弟弟和妹妹一组。比赛开始了,妹妹那一组熟能生巧、摘得飞快。姐姐一声“快点”,我们开始摘了,因为姐姐摘过棉花,所以比我快多了。我为了不拉后腿,看姐姐摘了几遍,我照着她的方法开始摘。渐渐地,我的速度开始快了起来。终于,我们这一组超过了妹妹那一组。妹妹看到我们不仅摘得比他们快,而且,还比他们摘得多,她连忙拉着弟弟飞快地摘了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一声“啊——”划破了天空的宁静,他们都停下来。姐姐问我:“你怎么了,妹妹?”为了不让他们担心,虽然我的小腿被划破了,但我仍笑着说:“没事,没事。”姐姐怀疑地问:“真没事?”“姐,真没事。”“那就好。”我们一直从下午两点摘到五点半。比赛结束了,我和姐姐摘了一大麻袋,妹妹、弟弟摘的比我们少一点。所以我们赢了,我的心里高兴得跟吃了蜜一样甜。

第二天早晨,我起床后,惊讶地发现,不仅小腿挂了彩,连脸上、手上都被棉花枝划得斑斑驳驳的。

通过摘棉花,不仅让我们接近了大自然,也让我们知道了劳动很辛苦。

关于成熟的文章11: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成熟的天真

文/渡兰君

有句话讲得深刻:“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世事往往多磨,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跟人、跟事打交道。如何摸索出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保留住真实的自我,个中的尺度是一种智慧。

真正的成熟,不是变得圆滑,不是越发的世故,而是养成一颗柔软且宽厚的心,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留天真。

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往往有着一颗柔软的心,如水一般,善良而不张扬,温柔、宽厚,润物又细无声。他们既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有足够的智慧,表达那份善意。

最好的善良,莫过于看破不说破,在施与善意的同时,顾及他人自尊,不给他人难堪,给人留一份体面。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内心有光芒的善良,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柔软润泽春风化雨,让人温暖妥帖。

这种对生命的尊重,更是一份有人情味、有温度的品德。

真正的成熟不是世故,是享受人生而不沉湎、历经苍凉而不消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好与坏。

一个人未经世故,容易被浮华迷惑,待浮华散去,便感到无尽的空虚,而饱经世故不世故的人,见到过人世间的最高与最低处,哪怕生活凌厉,依然内心向暖。

很多人自以为深谙世事,人情练达,周旋于推杯换盏之间,为蝇头小利察言观色,早就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样。保持初心,无关年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少年, 那是我们最纯真的时光。

人世繁杂,一个人最可贵的莫过于虽然饱经世故,但又能保持单纯,从而获得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保持初心,大概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但这是我们最应该做到的事。

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人情冷暖已看透,赤子之心永不丢。

世事洞穿,天真不泯——这才是人生大境界。

有句话说得好:“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成熟,不是一副沧桑的外表,或圆滑虚伪的做派,而是在一地鸡毛的现实世界里,仍旧能给自己的心灵腾一亩净土,保持自己的初心。

洞察世间一切人情冷暖、悲欢离合后选择最天真的方式去过一辈子,知世故而不世故,才能永葆最纯粹的自己。

知世故而不世故,趟年岁风霜,不惧热泪盈眶。少年不惧岁月长,歌声温柔,内心明亮。

关于成熟的文章12:是我不够成熟

文/VcanR

朋友这东西,不知道看得很重是不是件好事。比起狠狠的吵一架老死不往来,更可怕的是有人正在慢慢地慢慢地离你越来越远。可怜的是你明明能感觉到,却装做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也是,就算要反抗也不知道怎么做。

终于我冒然的谈起这个话题,有人这样告诉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你除了接受,继续生活,还能做什么。对,你什么也做不了。环境不同,认识的人不同,各种生活的琐事还有要奋斗的目标渐渐拉开了大家的距离。隔断的时间越来越长聊天时除了把回忆炒一下,就是说说哪个谁的八卦,还是说说一些最近在做什么,追什么剧这样没什么营养的话。真正重要的事和深刻的讨论也许已经在分隔两地那时就开始慢慢失去它的必要。太懒了,懒得再一字一字的打上告诉朋友刚发生的有趣的事,懒得再讲一次那件伤心的事,那些令你烦脑的事。就算你不怕麻烦,认为这很有必要,但对方也许无法从你苍白的字中感同身受。只能呵呵。你经历的朋友不知道,朋友的故事你也未听闻。“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说什么。”没有联系,就没有必要,没有必要,就跟陌生人差不多。点开微信,翻看以前的记录,再看着这对话框,想打些话问问对方的情况,犹豫时想着,会不会被觉得烦,别人也有自己的事要做,想想也没什么好说的,会不会很傻逼,显得自己有多闲那样,就是啊,不了。so,还是按下返回的箭头。

从前她的喜好你都知道,现在的你不是很确定;从前有什么说什么,现在的你小心翼翼;从前是哈哈哈,现在是呵呵呵。

连你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越走越远。

终于你意识到时,已无法返回。

有人说,时间带走许多东西,却留下最真的人。我可以说未必么。不管多久没见面,一见面后很快就恢复亲密无间的人,少得可怜。有人会说我们这种不是真闺蜜,我不是很确定,毕竟我们曾有过一段很深厚的感情,足以作为我以后怀念的美好。

关于成熟的文章13:有一种成熟,叫不和自己盲目较劲

文/念念

1

看过一则故事,有个年轻人考试落榜,整日闷闷不乐。家人为开导他,便带他去向一位老师求教。老师得知年轻人的烦恼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着转身拿出一袋种子,交代年轻人把它扔掉。

“一袋好好的种子,为什么要扔掉呢?”年轻人看看手中的袋子,好奇问到。老师回答“春天已经过了,这些种子没有发芽的机会了。不能发芽的种子,留着有什么用呢?”年轻人忍不住提醒道:“等到明年春天,再把它们播种下去,不是照样可以发芽吗?”听完,老师笑了,“种子错过今春,还有明春,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这句话让年轻人恍然大悟。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很多道理其实都懂,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又总会不知不觉地钻牛角尖。面对错误,我们常常无法放过自己。好像只有不断地给自己施压,才算有所交待。长此以往,除了背负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并不会对改变现状有任何帮助。

有句话说:生活本就喜忧参半,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所谓好与坏,常常取决于你如何去看待。如果凡事都往坏的方面想,那就是在和自己盲目较劲。学会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烦恼,不和自己盲目较劲,是每个成年人的必修课。

2

随着阅历的增长,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就会明白,不完美才是生活常态。好的人生,应该既要有所“追求”,又不过分“苛求”;既要努力成就“不凡”,也不拒绝拥抱“平凡”。否则,辛辛苦苦,忙碌一生,到头来却离快乐越来越远,那多不值得。

听过一段话:善用表的人不会把发条上得太紧,善驾车的人不会把车开得过快,善操琴的人不会把琴弦绷得过紧,有智慧的人往往不会和自己盲目较劲。

真正的成熟,是敢于在生活的波澜起伏中顺势而为。是懂得善待自己,包容自己,活出顺其自然的格局和风度。能接受暂时的失败,才会获得下一次的成长。有输得起的勇气,才会有赢得到的底气。

3

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比起不停地自责,更重要的是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保持乐观,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告别自怨自艾,才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不和自己盲目较劲,活得宽容一点。谁的生活都不容易,不要遇到矛盾就较真。纠缠于一时的锱铢得失,只会让自己迷失初心。处世退一步为高,待人宽一步是福。把心放宽,脚下的路也会越来越宽。

不和自己盲目较劲,活得随性一点。很多事既然已经发生,再一味纠结懊悔便是自寻烦恼。该忘的要忘,该放的要放。不将自己困在原地,才能迎接新生活,抓住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不和自己盲目较劲,难得糊涂是一种境界。被烦恼所困时,换个角度,转个心境,便又是柳暗花明一片清净。只要自己肯放下,那些缠绕心头的结,自然都会迎刃而解。活在当下,尽力而为,即是自我成全最好的方式。愿我们都能在世事历练中,修得一颗平常心,与生活和解,不和自己盲目较劲。

关于成熟的文章14:沉得住气,是成熟的开始

文/念念

1

听朋友讲了一件事。在发现助理琳琳第三次把同一份文件弄错的时候,她终于把这姑娘叫到了办公室。可没想到,还没开口,对方就先哭着解释说,自己最近正在跟男朋友冷战,茶饭不思,每天都没心思工作。

其实看她最近的状态,朋友已经能猜到她应该是遇到什么事了。只是没想到这么长时间,她不仅没有调整过来,还越来越消沉,导致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同事说她在工作中总是心不在焉、频频出错。

身为上司,朋友只能狠下心来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但还是要尽快把状态调整好,否则不仅要面临失恋的痛,还可能会有失业的风险。”

第二天,朋友叹着气问我,会不会觉得她把话说得有些太残酷了?我说,听起来可能会有点,但事实就是这样,不管愿不愿意,事情发生了就必须要去面对和解决。说到底,我们之所以会对此有所感慨,是因为我们也都曾经历过这种遇事就慌乱无助的阶段,觉得自己难过了、走不动了,全世界就应该跟着自己一起停下脚步。

但生活会用更多的经历教会我们:人是不能一直沉溺于悲伤的。正如有句话所说,成熟的人不是不会哭,而是会含泪奔跑。没有谁的人生是容易的。能感知悲伤却不止于悲伤,这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堂必修课。

2

上个月和几位老友小聚,听娟子说起现状,我们才知道她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困境。

娟子父亲的店铺生意不如意,为了渡过难关,她和她姐姐两个人都向银行抵押了房产,申请了不少贷款。令人遗憾的是,店铺的经营情况越来越艰难,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关门是迟早的事。到那时,她们全家人可能都会背上债务。

以我对娟子的了解,她是个挺擅于表达的人,有什么事都会写点小感悟,或者主动找大家分享。可这次,她却表现得很不同于以往:平静、语气中只有对事实的陈述,而没有一丝抱怨。如果不是刚好在聚会时聊起,根本没人能看出她居然扛着如此大的压力。

用娟子的话说,“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挺成熟的,现在才知道,年龄并不是衡量标准,真正能让人成长的是经历。有些事既然无法逃避,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扛起它,往前走就是了。”

确实如此。人都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过来的。从遇到一点小事就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到后来遇到再大的事都能波澜不惊,你终会发现,自己所能承受的要远比想象中多得多。

3

有人说,每个人在表面的云淡风轻下,总有别人看不见的心事和烦恼。行走世间,有多少的岁月静好,就有多少的冷暖自知。

我们都渴望过顺遂的生活,然而世事却难以尽如人意。很多时候,成长总是要伴随着跌跌撞撞。这些虽然都是无法选择的事,但我们却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它们。

所谓成熟,不是一味忍受痛苦,而是有勇气去直面,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拥抱它。与其沉溺于悲伤,不如努力收拾好心情,调整好情绪,慢慢为自己积攒起足够强大的力量。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人到了一定年龄,都是带着点心事,带着点难言的痛。我并不期待人生总是顺利,但我希望碰到人生难关的时候,自己可以是它的对手。长大就是,以前你难过的时候油盐不进、茶饭不思,现在能一边流泪一边去厨房给自己下碗面,还不忘加个荷包蛋。”

成长的过程,从来都是一边受伤,一边自愈。当有一天,你在任何境况下都能提醒自己要沉住气好好生活、好好面对时,你就真的成熟了。

关于成熟的文章15:四十不惑,人生成熟

文/张俊

混沌间,人经浮沉,半世过往。蓦回首,触觉千万,得失在心!

丁卯年生,“沙中土”命,有姐相伴成长;得举家宠幸,外公婆独爱,有闹,亦不御。四岁之年,逢一劫但保命,急煞众亲,自此皮实渐长。父母辛苦,抚育儿女,读书饱腹;孩童无知,但从无责打,道义善治,儿女感知:慈父恩重山,悲母恩似海!学堂中,得知交友,乐在其中。儿时伙伴,亲如一家;梁木成林,关园赏梅,琉璃五色,一片绝好景色!

学业落果,懵懵懂懂踏社会。走秣陵返东山,跨单车跑四方,全无旁顾,只求缓家挽贫。幸得陶门叔伯持手,少年入西南。承荫泽,洪师训,先做人,再就商。世道蹉跎,全无经验,肖首相助,渐入状态;却如履薄冰,唯恐有负所托。蓉城蛟龙港,酒乡蓝田坝,有不毛之地树宇,使得半月瘦;闯浓烟四起深渠,哪怕见白刃。磕碰得益,困境求生。心有澎湃,年轻不闯待何时……

弱冠、而立、不惑,廿年飞逝,幸遇贵人。我居雾都,宛如徜徉“桑榆之悠”、“风骚岳山,泛彭水”的乐事。疏不知,吾辈何能何得?

成家不妄言业,纳迎内助,相扶相携,同甘共苦;驰驿聪颖,父母康健,予足已!

无眠之时自查自检,于老于幼、于汝于友,万般不周,甚愧!四十不惑,责任在肩,更当奋发图强,相濡以沫,孝老育孺;左右兄弟,众志成城,再续成熟!

关于成熟的文章16:葡萄熟了

文/卜凯

又到葡萄成熟时,我不禁又想起儿时家中庭院里那株久萦梦乡的串串酸葡萄来。

我的老家,静卧在一个名为草鞋垭的山旮旯里,那里绿水挽着青山,像脐带一样,连接着我祖祖辈辈的遗憾和憧憬。

每到农历四、五月间,肥厚脆嫩的葡萄叶子再也掩盖不了满挂枝间的颗颗青果。满院子弥漫着回味无穷的果香。于是,我便开始寻思着,偷摘青葡萄解嘴馋的最佳时机。

某日一大早,鸟儿饱含生机的叽喳,唤醒父亲悠悠地扛起犁耙、吆喝着我家那头瘦公牛、哼唱着古老的歌谣、绕过弯曲的小径走向田埂时,我再也忍不住串串青葡萄的“诱惑”。

见父亲的背影渐渐远去,我猴子似的赶紧搬起一根板凳,飞奔到葡萄架下,顿时,一股淡淡的果香味儿直钻进鼻孔,口水便忍不住流了出来。

顾不得挑肥拣瘦,三下五去二,就摘下好几大串,用衣角儿稍微擦拭几下,赶紧放进嘴里,还没来得及品出个滋味儿,这些青葡萄已被我连皮带核全咽进了肚子里。

中午,牙齿酸酸的,压根不敢再碰饭桌上的泡咸菜。纸终究没能包住火:“凯娃,你一定是偷吃院子里的青葡萄了?”

“我……只是想尝尝……哪晓得……”我吞吞吐吐,连连掩饰。

“也好,从小多尝尝酸酸的、涩涩的味道,也未尝不可。”停了停,父亲说道。

以后,在我人生履历中,青葡萄的滋味儿融入了我的年轮,浸透着我青春的梦想——

上学时,我的成绩一直不错,初二那年,被选中参加镇文办举行的演讲比赛,一向自我感觉良好的我,却被镇中的一位侯姓同学抢走了“王者宝座”。一回到家里,我便忍不住躲在葡萄架下哭了。父亲见了却哈哈大笑:“没出息,没争到全镇第一就哭了?小子,再去摘几串青葡萄尝尝吧。”

我把父亲的话语和着青葡萄的酸涩一起细细咀嚼,渐渐地,仿佛大彻大悟一般。我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滴,坚实有力的足音,又重新响彻在茁壮成长的路途……

岁月悠悠,花开花谢,这些年,父亲的话语连同故乡青葡萄的滋味儿一直伴我趟过风雨人生:酸,仅仅是人生的起点,从酸涩中走出,去创造甜美的幸福生活,这才是人生的最终向往和归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