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腊八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腊八的文章1:香甜腊八粥

文/赵宝娣

一入腊月,婆婆就张罗着做腊八粥的食材,米有小米、大米、黄米、江米,豆类有豇豆、红小豆、绿豆、芸豆,还有桂圆、龙眼、莲子、百合、红枣、花生、核桃仁、柿子饼,共16样。

这天是星期六,儿子、媳妇特意从北京赶回来,婆婆赶紧做腊八粥。婆婆说:“腊八粥能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抗寒冷,是最好的冬季进补食品,我孙子孙媳在外工作辛苦,赶紧补补。”

说干就干,大清早,婆婆把每一样食材用小碗一一盛好,分别摆放在南阳台的茶几上,婆婆说:“把粮食在太阳底下晒晒,增加氧气,添加阳气,粥就甜浓香。”

“奶奶,奶奶,我来帮您。”随着脆脆的喊声,儿媳萱萱抱着孙子川川笑盈盈地赶过来。川川十一个月大,好奇心特别强,小家伙儿没见过这阵势,眼睛亮亮的,嘴里也喊着:“奶——奶——”双手往前扇乎着,扭动着身子,小脚丫乱蹬着,想挣脱妈妈的怀抱,下来和这花花世界好好玩耍。萱萱看着奶奶虔诚地忙乎了一早晨,不敢放孩子下来,生怕破坏了奶奶的劳动成果,紧紧地抱着川川不撒手,嘴里笑着对孩子说:“不去,那是太奶奶辛劳了好多天的杰作,千万不许弄坏喽。”川川哪里肯依,小身板左扭右扭,往下滑溜。萱萱把他抱得更高,更紧。

川川大黑眼珠骨碌碌转,用小手抚摸妈妈的脸,用脑门顶住妈妈的脑门,和妈妈蹭来蹭去,后来干脆“吧唧,吧唧”亲妈妈,萱萱高兴地笑着,可就是不撒手。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川川转身看太奶奶,作揖,抓挠,敬礼,动作快而滑稽,嘴里不停地喊着:“奶——奶——”天真可爱。婆婆高兴地接过孩子,在川川小脸上亲了亲,柔声细语地说:“乖乖孙,来,认认粮食,这可是咱们的生命之本啊!”说着,婆婆把川川放下来,指着粮食说:“这是绿豆,这是红豆……”婆婆还在说着,川川上前一步,抓起一把红豆,小手往高里一扬,红豆滚落一地。婆婆松开了川川,赶紧一颗颗去捡红豆。川川看着太奶奶弯腰捡豆,又飞快地抓了一把绿豆,撒落地板上,嘴里还呜呜地喊着,眉飞色舞,很得意。“这孩子,这可是粮食,别抓了。”婆婆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不再捡远处的豆,而是转身向川川走来。川川看太奶奶走来,急急地向前迈步,也走了起来。川川在前面走,婆婆在后面追,祖孙俩满阳台走。我向萱萱做了个“嘘”地动作,在旁边看着,不去惊扰祖孙俩的“老猫撵小老鼠”的游戏。突然,川川停下了,抓起芸豆碗,一提一推,芸豆撒落满地,小塑料碗也“当啷”一声掉落地上。这意外的声音惊动了川川,小家伙儿可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赶紧趴倒在地,抓起碗爬着向太奶奶递去。太奶奶动作慢,嘴里连声喊着:“这孩子,这孩子……”手还是不停地捡着豆。

萱萱再也忍不住了,上前抱住川川,高高地举起,高兴地说:“我儿子会走喽!川川会走喽!”

我高兴地和婆婆一起收拾好豆子,洗好,打开电压力锅,依次放入锅内。“开始熬腊八粥喽!”我兴奋地高声大喊。

这时,老公举着一对大氢气球进门,吸引着川川又和爷爷玩成了一团。

儿子拎着鱼、肉、鲜菜进门,萱萱一把抢过鱼去,快活地说:“妈妈,今天我给你们做水煮鱼,庆祝腊八节,也为奶奶和川川庆功,有奶奶和川川,我们的节日有滋有味,红火,热闹。”

“好嘞,媳妇,我给你打下手,咱给奶奶露一手。”儿子抢先答道。

一时间,厨房里,小两口欢声笑语,叮叮当当,锅铲奏乐;客厅里,祖孙俩嘻嘻哈哈,天伦叙乐;我和婆婆穿梭于餐厅与厨房之间,布置菜品,婆婆指挥着我和孙子孙媳,俨然老将军。

香甜腊八粥,浓浓祖孙情,一家人其乐融融,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关于腊八的文章2:粥香飘北舍 腊八意永宁

文/冯哲琪

在我的家乡长治潞城市,有农历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的习俗,家不论是煮豆燃萁,还是煤炭煤球炉,或是天然气液化灶,也或是电磁炉,家家户户都会熬一锅香飘四溢的腊八粥。往年都是在家自给自足,二零一八年一月二十四日,农历腊月初八,与以往不同,我随着电视台来到了北舍村记录“大锅粥”的制作过程,这不只是一家人的喜悦,更是年年丰收喜乐的狂欢。

北舍习惯用“五豆、三米”做腊八粥,常见者为白豆、绿豆、黄豆、豇豆、扁豆五种豆子加小米、小麦、玉米。习惯在核桃仁、枣泥、栗子、柿子、瓜子、莲子、花生、榛子、松子、果脯、梨干、葡萄、白糖、玫瑰等里边选择配料。

村民一大早就架好了两口大锅,九点刚过,大师傅就点火开水煮豆熬粥,美食因等待而记忆深刻,随着大师傅手中铲子的不断翻滚,粥在锅中起起伏伏,刚开始漂浮在清水中的食材慢慢地融为一体,好像人生一样,外界带给你的种种压力使你沉浮不定,可也正是因为有压力,你才可以变得充实,并因此而升华。

经过五个小时的慢火熬制,色彩斑斓,松软甜糯的七宝五味粥也出锅了。在香气的萦绕下,我们与村民捧着一碗碗香味扑鼻的腊八粥,甜在口中,暖在心里。 因为是为全村人而做,所以有在城市里不常见的大锅,这让人新奇又浮想联翩,它加强了水与火对我们视觉的冲击,一桶桶水因与锅壁的碰撞而飞溅,一簇簇火因锅底的拘束而张扬,这相生相克的两物,因大锅的出现而共舞。在《旧京风物志》中清廷在雍和宫熬制的腊八粥也用大锅,不过雍和宫中有六个锅,第一锅粥供佛;第二锅粥作为御用品;第三锅粥留给清王爷、重臣和京城大喇嘛享用;第四锅粥送给一般官员;第五锅粥给雍和宫众喇嘛;第六锅粥连同前面几锅粥所剩余部分,分送京城百姓、官民共享甜美。这些腊八粥的食料其实都有民俗寓意,桂圆象征富贵团圆,百合象征百事和睦,红枣、花生比喻早生贵子,莲子心象征恩爱连心,核桃表示合合美美,桔脯、栗子象征大吉大利等等,人们以此期盼未来生活的美好。

北舍大锅旁贴着一张告示上记叙了腊八粥的来由: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后人将此日称为“佛成道节”。中国民间本来就有“腊日”祭祖、祭神的习俗。佛教信徒们出自虔诚,将“腊日” 与“佛成道节”融合,遂成“腊八节”,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蕴含着来年福寿康宁的祝福与期待。腊八粥的由来还有几种说法,我分别将他们总结为:赤豆打鬼说(大人们为了保护孩子不被颛顼氏的三个幻化为恶魔的儿子所吓到,就用鬼魔害怕的红豆煮粥吃)、长城民工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时,民工都以家人送来的粮食为生,有一年腊月初八,民工们几乎都没粮食了,就合伙积了五谷杂粮熬成了一锅粥,最后却还是饿死了)、怀念岳飞说(据说当年岳家军在讨伐金虏节节胜利时收到了朝廷的十二道金牌,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河南百姓纷纷把各家送来的饭菜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后来岳飞遇害风波亭,人们为了纪念岳飞)浪子回头说(一个懒汉因为没有种地到了年底没有饭吃,村民们集合了各家的饭送了粥给他,他从此痛改前非,勤奋劳作,人们为了劝诫孩子勤奋)、朱元璋命名说(朱元璋在监牢里受苦时,饥寒交迫,从老鼠洞里挖出了五谷杂粮,熬成了粥,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

除了腊八粥,我们还有很多关于腊八节的美食,比如碧玉翡翠腊八蒜,五颜六色腊八面等。就山西来说,还有名扬天下的上党驴肉,地区不同,风俗也有所不同,晋北会刨冰水做粥,中午吃黄糕。晋中则讲究五更食粥,午吃豆面素汤饭。

关于腊八粥,我还从民俗老师那里听到了另一种过节方式,临汾市尧都区圆通寺每年都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施粥。据说是从五台山“佛粥”开始,许多寺庙传承了这样的习俗,在腊月初八这天准备万斤腊八粥,为周围民众提供暖心暖胃的腊八粥。

不论是村里一起熬制腊八粥,还是寺庙施粥,都传承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团结互助,仁和爱人。同时也昭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与友善,文明与和谐。

关于腊八的文章3:腊八之美

文/钱续坤

法国著名的雕塑艺术家罗丹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作为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腊八之美是否仅仅局限于“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的珍馐之粥呢?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其实,任何美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芳香四溢的腊八粥也不例外——这里特意强调“芳香四溢”,不免又会落入忆苦思甜的窠臼。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那衣难遮体、食难果腹的年代,一碗香喷喷、甜糯糯的腊八粥,早是进入凛冽的寒冬就望眼欲穿的。食材在头天晚上就已经准备好了,而粥是母亲清早就起来熬好的,不用大声命令和深情呼唤,咱们弟兄仨人就一骨碌爬出了温暖的被窝,简单地盥洗过后,便每人捧着一大海碗,坐到八仙桌上“哧溜哧溜”地吃将起来,那粥里飘出的香气与嘴中呵出的热气,很快就交融到一起,在眼前仿佛形成了一个迷离的梦境。用手轻轻地拂去氤氲的雾气,你会惊喜地发现,那发胀的枣子多么地妩媚,那扁平的桃仁多么地爽口,那紫红的豇豆多么地惹眼……如果不是饥肠辘辘,如果不是馋虫难挡,谁不愿意捧着这碗美轮美奂的腊八粥,好好地欣赏一阵子,再细细地尝,美美地品。

从简单地吃到仔细地赏,腊八粥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螺旋式提升,但是如果你用心灵去虔诚地体验呢,那种感觉会情不自禁地将你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带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第二重境界。不信你充分地发挥一下想象力,那火还在燃烧,那水还在沸腾,那米还在翻滚,那辅料还在流动……这锅腊八粥在熬制的过程中,真是既有吸收一切、接纳一切的气度,又有消化一切、融解一切的能量,内容上也无不体现出和衷共济的团结,彰显出兼收并蓄的包涵。到了这种境界,俨然粥非粥了,道非道了:看似极其平常的腊八粥,却颇吻合我们中华文化弘大广博、和谐共生的精神!

其实,腊八之美还是应当回归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第三重境地——因为所有动人的故事和玄妙的传说,都是美的渊源所在;也就是说,腊八之美还在于人文之美。腊八粥的来历,据说与佛祖修行参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牧羊女随身携带的稀粥和泉水,是释迦牟尼最终得道的神来之物;佛教徒认为吃了这种由豆类、黏米、野果、野菜煮成的粥,能使他们加快造化,于是每到腊月初八必群僧聚集,喝粥诵经,期盼早成正果,这种活动名为吃“腊八粥”。孟浩然曾经就留有诗歌,记录下了这种大规模的祭拜活动:“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我国民间吃“腊八粥”的社会习俗,受佛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在此基础之上改造了“众生皆苦”的佛教理念,把它同我国“勤俭持家”、“先苦后甜”等传统意识,有机地融合了起来,并不断地加以强化甚至升华,从而形成了风韵独特的年俗文化,“腊八蒜”也是其人文美之一。由于“蒜”与“算”同音,相传旧时各家商号都要在腊月初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情况仔细地算出来,以看一年的盈亏。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一般会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有句民谚如此唱道:“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就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腊八蒜在市场上一般没有卖的,都是一家一户动手泡制,装入小坛或瓶子里封严,至除夕启封,那蒜瓣湛青翠绿,那蒜香扑鼻而来,除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还可凉拌凉,味道十分独特。

“进了腊月门,大年日日近”,“过了腊八节,年味不停歇”,“腊八,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仅仅一个普通的腊八节,就过得如此地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怎能不让人发自肺腑地由衷感叹:人生多么惬意!生活多么美好!

关于腊八的文章4:年的馨香

文/侯群华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小闺女儿要花,小小子儿要炮。”听着这美好的童谣,盼过年、乐过年、思过年的情愫犹如清澈的涟漪,在内心深处的湖面上荡漾。蓦然回首,那一个个过去的新年,灿若朵朵馨香的小花绽放在童年的记忆里。

在熙熙攘攘的年集上,到处弥漫着一层层布满白砂粒的干海带散发的海腥味、成捆的大葱上的辛辣味、现场用小石磨磨出的八角茴香味、刚拐出锅正冒着热气的豆沫的豆香味、肉架上屠夫砍刀砍出骨渣飞溅出的生肉味儿、熟肉摊上切割垛子牛羊肉时散发着略带膻气的香味儿、卖鞭炮摊试放时的火药味儿、用刀背敲打长方形祭灶糖的甜味儿、春联的纸墨香味……

和着这些过年的味道,赶集的人认真地挑选着年货,仔细地讨价还价。孩子们的目光停留在带有日历的年画(也叫历斗)上,不肯离去。卖花摊上,扎染的布花、油纸花、用两个竹签撑着的变花、由小碎彩石和小镜片做成的万花筒,林林总总,鲜艳夺目,四周围满了小女孩,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地把花插到了头上。这景象只有在年集上才能见到。

发面,蒸馍、蒸枣山,是过年必不可少的。记得每年蒸馍都是体力壮的哥哥下手和面,偶尔父亲也下手。天不亮时,把一袋鲜磨的面倒在一个用灌木藤条编织的大簸箩里,用温水和,哥的小胳膊上都沾满了面,额头浸出汗珠,母亲一边帮他淋浇着水,一边帮他擦汗。面和好了,蒙上棉被,放厨房里用麦秸围得严严实实,等待面发开。

用劈柴烧火,旺旺的,一锅锅白生生热腾腾的圆蒸馍陆续端到堂屋摆好的薄席上晾着,用五根火柴捆成梅花状,蘸上粉红的颜料为每个馍点上红点。小孩可以放开肚皮吃,但不许乱说话,尤其忌讳说“多”,有时候越是这样,越是急得直跺脚想说——咋真多啊!蒸到最后,开始展示面艺的时候了,用蒸熟的馍做芯,再盖一层厚面包裹,顶端再盖一层用筷子轧面片做成的桃叶,面寿桃就做成了,这是闺女走娘家必不可少的礼品,这种“大馍”做得越大,映衬晚辈的孝心越恭敬。再如,面揉搓成如意形状,拐弯处点缀一颗红枣,逐个拼接起来,像小山一样,供到堂屋,寓示着来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

要说过年,压岁钱也是过年的一个重要符号,在整个正月都是小伙伴互相炫耀的话题。小时候我身体弱,父亲给我认了干大干娘,说是能健康保平安。大人们的人情交往我不懂,我最关心的是大年初一去村东头干娘家拜年有压岁钱可抓,还煞有介事地预先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带拉锁的硬革质的小钱包。年幼羞于说出拜年的话,一声娘算是代替了拜年,叫得干娘总是给我很多的压岁钱。当时,大人们给个块儿八角的,小孩们都暗喜得很,况且打我记事时,起步都是五块,后来都十块了,崭新的票子哗啦哗啦响,让集上卖瓜子的小贩看见,都十分艳羡地问我哪来那么多压岁钱。

那时,两百响的小麦芒鞭炮才两毛钱一盘,拿到压岁钱,第一时间跑到集市上先买上一盘过过攒了一年的“炮瘾”。拆开舍不得一下子放完,一个一个燃放,或扔到半空,或压个小土块,声声清脆的炸响,极大地满足了过年的期盼。

大年初一,家家都争着早起床,在农村,寓意着日子早点红火起来。起来第一件事是放开门炮,放三个大雷子炮,算是一家有声有势地开门了。父亲平日里给我讲些似懂非懂的天象奇观,说是初一这天的气象就是今后这一年天气的浓缩写照,如果都是晴天,往后一年都风调雨顺。我放完开门炮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屋后东北角的镇宅石碌上,好奇地遥望开阔的天空,很久才看到东方露出微微的鱼肚白。

一家之主是要做第一顿饭的,这也预示着替辛苦的女主人做了一年的饭,聊以慰藉。说是做饭,只不过是烧火,往地锅灶里填棉柴,锅里篦子上的馍和菜除夕晚上都放好了,水一烧开,放鞭炮,下饺子。

我是没有心思吃饺子的,随便扒两口就慌着去各家各户拾弱捻的炮仗去了。

拾炮也是有学问的。谁家的鞭炮又长又响,谁家起得早下饺子早,走哪个胡同最近,凭着往年拾炮的经验基本上了然于心。去晚了放完了,让先去的小小子拾去了,去的正好时,开始争抢起来,顾不了那么多了,嗤嗤冒火花的也敢用手抓,真有一次在手里响了,整个手掌一天都又木又疼的,还不敢告诉家里大人。更让人恐惧的是遇上家里有狗的人家,拾完它家的炮往另一家撤退时,往往是小跑,最容易让狗追着咬,有一次,我跑在最后,成了一只大狗的目标,慌不择路,突然被东西绊倒,分明感到狗的大嘴戳到我穿着棉裤的腿上,它却又扭头回去了,好险!

时光流转,如今,我已过不惑之年,回忆过年往事如同翻阅历史的册页,一个又一个的新年,像车轮一样承载着美好回忆,承载着岁月和梦想驶向新时代。

关于腊八的文章5:飘香的腊八粥

文/魏益君

当日子走近腊月里的第一个节日——腊八。于是,那一碗,便再一次如梦般弥漫心田。

在我们北方农村,“腊八”是一定要喝粥的,记忆中,“腊八”头天,母亲就开始备料,将平常积攒的五谷精选细挑,就为做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

那时的农村穷,谁家也没有那么全的备料,为了做一锅香甜的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里兴起攒粮做粥,就是让家里的小孩子在腊八头一天到左邻右舍攒粮。那时候,这差事只有我和姐姐去做,我端一个葫芦瓢和姐姐走东家串西家地跑。每到一户,我和姐姐就甜甜的“大娘、大婶子”地叫着。看到我们,人们也都心领神会,笑嘻嘻地把积攒的大豆、花生等杂粮捧出一些放进我端的葫芦瓢里,有些讲究的人家还给了一些冰糖、核桃等稀罕物。我和姐姐最卖力,几乎跑遍大半个村子,等葫芦瓢里再也盛不下了才回家。母亲高兴地接过去,分拣着五谷。

母亲也是个最讲究的人,腊八那天,她哪也不去,就在家等着别家孩子来攒粮。我们家院子里有一棵枣树和一棵核桃树,每年,母亲早早地就把红枣和核桃精挑细选,就为这一天送给来攒粮的人。看到有小孩子进门,母亲就喜笑颜开地捧出红枣和核桃递过去。小孩子接过东西开心地跑了,母亲也高兴不已,脸上现出舒心的笑容。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小孩子还沉浸在梦里,母亲就在灶间忙活了。朦胧中,“呱嗒、呱嗒”拉风箱的声音有节奏地传来,不一会儿,粥香便弥漫了整个小院。粥熬好了,母亲就在厨屋里大声喊:“起床喝粥喽!”

听到母亲的喊声,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就一骨碌爬起来,小燕子般围坐在桌前。母亲将香喷喷的腊八粥端上桌,十几种配料做成的粥,颜色鲜美,香气浓郁。早已按捺不住的我们迫不及待地端起粥,吸溜着嘴喝着。母亲总是在一旁关切地说:“慢点喝,慢点喝,小心烫着!”

我们喝完粥就跑出去玩了,母亲将那锅粥就一直用文火温着,来家里串门的邻居和小伙伴们,谁来都能喝上一碗,喝过了就夸母亲熬的粥好喝,香。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生产的粮食富足,到了腊八很少有人再去攒粮了,而且熬粥时,还加进了莲子、桂圆、菱角。尽管如此,我总觉得没有攒粮做的那一锅腊八粥好喝。我想,这,也许是因为困难岁月里的相互帮衬与友善,和当年那一锅粥香满村的美好与和谐,才让我殷殷眷念吧。

关于腊八的文章6:腊八豆

文/史太群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腊八(就是阴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不但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还有一个和喝腊八粥一样的习惯,那就是做腊八豆。

腊八豆本是南方的传统食品,但是,在我的家乡,那个淮河岸边的 小村庄里,却一样有做腊八豆的习俗。那是在我还是孩童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都非常低下,一年到头的下饭菜就是咸菜、酱豆之类的自制菜肴,腊八豆就是当时最好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饭菜之一。

每年秋收后,每个家庭都会预留一些黄豆,等到冬天到来时,煮盐水豆和腊八豆。盐水豆是救急的菜肴,也就是在没有 下饭菜时一种应急菜肴,而腊八豆却是一种常用家常菜了。

我们家乡制作腊八豆的方法和南方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南方制作腊八豆是比较简单的,只需把黄豆洗净、煮熟,经过二次发酵后,拌上事先准备好的姜末、干辣椒沫、食盐和腊水 (腊月的水烧开摊凉),然后装入一个密封的坛子里,放上半个月左右即可食用。 我家乡制作腊八豆的过程是较复杂的,在腊八的当天,首先要把黄豆用清水浸泡至发泡,然后再用清洗干净,用铁锅煮熟了,用漏勺捞出、摊凉,用面粉拌匀,然后,做成一个个圆形团子,用手拍扁了,在一个个放入竹筐、簸箕、筛子之类的物品中,用绳子把放了豆团子的竹筐、簸箕、筛子栓紧了,在冰天雪地的腊月里,拿到室外吊在院子里的树枝上冻上几天几夜后,那一个个豆团子已经被冻的像石头一样硬了,但是豆团子虽然很硬,豆子却是泡的。这时候,就可以把它们收起来,装在布袋子里,等到年三十的当天,放在煮米饭锅里的馏粑子上蒸一下,晾干多余的水分,到了清明节就可以下腊八豆了,下好的腊八豆,再经过夏日的阳光暴晒后,就可以食用了。在我的家乡,说腊八煮、三十蒸、清明下,就是说的做腊八豆的制作过程。

不过,要说明一点的是,下腊八豆所用水是冬季收集的雪融化而成的,听说,用雪水晒出的腊八豆是不会生蛆的,而且,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呢。

在那个缺吃少穿、缺油少盐的年代,腊八豆的吃法不是炒而是炖,因为炖要比炒省油的多。晒好的腊八豆,颜色是深红色的,下的时候是已经放了盐的,炖的时候只需在里面放上一些蒜瓣、辣椒和少许的豆油即可。那时候,如果能吃上一顿死面馍啾炖腊八豆,那要比吃上山珍海味还要好吃几倍的感觉呢。

那个年代的腊八豆,不但为我们解决了生活的难题,也为我们那贫乏的餐桌上增添了一道可口的美味。

现在的生活已今非昔比了,国富民强了,鸡鱼肉蛋、山珍海味是应有尽有, 腊八豆依然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一道俏食。对于制作腊八豆的过程和那时吃腊八豆感觉,已停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

关于腊八的文章7:家乡的腊八粥

文/张海民

每当到了一年一度的腊八节,人还在上班,心已经惶惶地回家了。记不清已经多少年没吃腊八粥了,在外面尝遍了天下美味,腊八节还是想吃妈妈做的腊八粥。

我们家乡的腊八粥,就是将稍微浸过水的玉米,在村口的石碾子上碾成半颗粒状,用簸箕簸出玉米皮,筛去面粉和小颗粒,再配以胡萝卜、菠菜、豆腐、臊子肉、葱、姜、蒜之类佐料,经过一夜的忙碌,一大锅扑鼻的腊八饭香,就在我儿时的睡梦中飘荡起了。

然而,那时加工腊八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村就那一个石碾子,还要用生产队的毛驴拉。腊月初五,冒着刺骨的严寒收拾好石碾子,毛驴蒙上眼,一声“驾”,就开始碾腊八豆了。全村人争先恐后地排好队,一家接一家地加工,晚上还点上煤油灯干。腊月时光,大人们要做点小本生意挣过年钱。这排队等候的苦差事,就落到我们这些馋嘴的小孩子身上,大家双手揣在袖子里,哈着热气跺着脚,不时地向前挪动自己的袋子或盆子,人群不时爆发一阵欢笑。快轮到自己了,赶紧捎话让父母来,那一刻不知有多激动。

初七晚上,妈妈是最忙的。淘菜、泡豆、切肉、炒豆腐,案板剁得当当响,锅灶上烟熏火燎。已经钻到被窝的我闻到悠悠的肉香,顿时馋得叫起来了,妈妈夹来一块刚出锅的肉,火急火燎地吃下去,一直香到梦里头。

睡意朦胧间,妈妈端来第一碗美味可口的腊八粥,立刻爬在炕头,一碗又一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直到不能再吃为止。

早饭时间,东家大姐、西家大婶笑语盈盈地端来自家的腊八粥,父母连忙放下碗,说着感激的话儿找碗盆盛,又说说笑笑地送她们出门,迎来送往中洋溢着乡里乡亲间相濡以沫的关爱。妈妈也将我们家的腊八粥一碗接一碗地端送给街坊邻居。于是,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中,多了包着头巾、端着腊八粥的大婶大妈。腊八粥氤氲的热气也温暖了那个天寒地冻的清晨。

一大锅腊八粥要吃好几天,天太冷了也不会坏,早晚吃腊八粥,中午还吃腊八面,父母赶年集回来,生把火也能吃上一顿省事的好饭。

多少年过去了,腊八节家乡人还是喜欢做腊八粥吃。如今做腊八粥没那么辛苦,街上有卖的腊八豆,都是经过剥皮机精心加工的,口感相当不错,菜肴也相当丰富。腊八节早上,依然互相端送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继续着这一传统的人文关怀。每年的腊八节,妈妈都能吃到各种口味的腊八粥。为她高兴的同时,也感到自己在外面铸就人生的精彩,却日渐淡出浓浓的乡情、乡韵了。

——好想吃一碗家乡的腊八粥。

关于腊八的文章8:文祖豆腐香

文/隗学芹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眼看着腊八节过了,我还真馋起了文祖的豆腐。这不,婆婆知道我喜欢吃文祖的豆腐,刚给我们送来了一大块。其实,婆婆是借豆腐希望我们天天幸福,被幸福围绕着,被幸福兜着。因为文祖的豆腐还有一个吉祥的说法叫“兜福”。

说起豆腐来,历史真的源远流长,颇有些传奇色彩,据说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在炼丹时意外所得,当时被称为“离奇”。大概得之很奇特之故吧。元?郑允端诗云“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五食勿与传。”将豆腐的色香味描述的淋漓尽致。清代胡济苍的诗词“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写豆腐的高风亮节,把豆腐和高尚的人格联系在一起,把“豆腐文化”提高了一个档次。

豆腐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炒着吃,可以炸成豆腐皮炖菜吃,还可以切成长方形薄片,用椒盐腌透了,挂上薄薄的一层鸡蛋面糊,下油锅炸,不失一道美味。夏天里,最受青睐的就是小葱拌豆腐,或者香椿拌豆腐了,清口,在汗透的夏天,格外提起人的食欲。民间传说大年初一吃上豆腐素馅水饺,一年素净。

最初,听老公说章丘的豆腐唯有他们文祖的好吃,对此,我开始有些不屑,认为他太地方主义。及至真的吃到当地豆腐时,我才信了他的话不虚。

文祖的豆腐紧实,透着豆的清香,无论炒,还是拌,都不失豆的浓香味。而且,豆腐紧实,不容易炒碎。比起其它地方的豆腐,好吃多了。以往从市场买豆腐,有私家出的,也有大的豆腐坊大量批发卖的,但那些不仅又硬又板,没有豆香味,而且有时候买的豆腐怎么吃都有一种老百姓说的烟呛味,特别倒胃口。

老公那里的豆腐之所以好吃,我想或许和他们那的水有关吧。因为是山区,喝的水是很深很深的地下水。那水,经过层层岩石的过滤,喝着格外清甜。这样的水质,做出的豆腐自然也是甘美的。和其它地区做的膏豆腐相比,文祖的山水豆腐真是豆腐中的“战斗机”了。何况山里人种豆子,从来不用化学肥料,所以种的庄稼也是纯绿色的了。经过了充足的日照,生长期又特别长,豆香味也十足。

豆腐有很多种吃法,这里不再赘述。但是最能吃出味道的,莫过于把豆腐切成条,在锅里大火煮透,然后把山韭酱用麻油调了,直接蘸酱吃,味道清香。这里还得提提山韭。山韭,是山上的天然野韭菜。每年春秋季节,人们都到山上采摘野韭菜,把韭菜花和韭菜叶分开来,然后洗净,待控干水分,就到石碾上碾成细细的韭花酱,然后调上姜末、盐,腌透了,装在玻璃瓶里,吃一年都没问题。虽然都叫韭花酱,但人们是不舍的把韭叶和韭花掺和在一起的。纯韭花酱是香味浓郁的,而韭叶做的酱就清香里带点辛辣。吃白水煮豆腐蘸韭花酱,那是最清口又不油腻的。或者热热的豆腐蘸了酱,卷上煎饼,这一口,绝不次于章丘名吃煎饼卷大葱了。

自从和老公结婚后,我这个吃饭很挑剔的人,也随了老公的口味,特别爱吃韭花酱豆腐。因此,每次回家,婆婆都会给我们买上好多豆腐。韭花酱当然是春雨过后采摘的新鲜野韭菜做的了。

文祖豆腐的好吃,以我这样拙笔,写不出二三,你若喜欢,还是亲自来品尝吧,绝对让你不虚此行,兜着福走!

关于腊八的文章9:腊月里的年味儿

文/一介草民

进入腊月,从一碗腊八粥开始,过年的味道渐渐浓了。要过年了。

开始筹划着走走亲戚,购点年货犒赏自己。如今的过年不比过去物质贫乏的年代,非要到过年才能吃到有鱼有肉的饭菜。所以,即使是购置年货,也是各式各样买上一些,不再是买很多囤积起来,以至于让年货过期变质。超市里、集市上有非常多的新鲜蔬菜和各种食品供居民选购,也就失去了抢购的欲望,这也让过年多了几分平和和闲适,少了些急躁和焦虑。不急不缓,恰到好处。

每天凌晨,小城的四周都会有鞭炮声传来,不只是有娶亲的还是叫早的,诧异中想想,这和过年多少有些联系。不然的话,这在过去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的景象,近年来常常出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学生们开始了寒假生活,在外求学的学子也从四面八方回到了家。街头处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孩子,饭店里同样出现了年轻人聚餐的身影。结束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回到小城后随意的访友,同学分离后的重新聚首,相信他们会有许多见闻和感慨。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他们会有何打算,从他们灿烂的笑容里面,估计能猜出几分。

这个冬天不太冷,雾霾天的时常光顾,让人们感到烦恼,但每一个晴朗的日子,都能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欢喜,出来散步的人们都很惬意,更加珍惜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时光。立春赶在了腊月里,让这个腊月充满了春意。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去,除夕很快到来,年味愈发浓了。

街上依然是车流不断,生活在继续。再有几天,就是过小年了。到那时,就真正拉开了过年的大幕,每天都有讲究,吃糖瓜,扫屋擦玻璃、炖鱼炖肉包饺子。一项一项地习俗,承载着人们对过年的重视。除夕团圆夜把过年的气氛推到了极致,久久让人难忘。“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种氛围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才算过年的结束。

北方的腊月是一年最冷的月份,但寒冷挡不住人们过年的热情。特别是在农村,过年是一项非常隆重的活动,要杀年猪,备好亲朋好友来聚餐的各种食材和节日小吃。在这个农闲时节,人们有时间来准备一切,也有时间接待和闲聊,正好和过年契合。

过年是农历一年的结束,更是一年的开始。盘点着过去一年的收获得失,期盼着新的一年的风调雨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我们期待着羊年大吉,收获更多的期望。

关于腊八的文章10:三代人的腊八粥

文/艾里香

每年腊八节这天,我们家总要熬上一大锅腊八粥,全家人聚在一起,喝热气腾腾、香气飘飘的腊八粥。我们家三代人的腊八粥,承载着一代代人美好的生活回忆。

母亲三餐不离粥。但是每次快到腊八节,她都会郑重其事地提前好几天,就把做腊八粥的原料备齐、选好、淘净,然后掰指头算日子,并对我们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母亲的腊八粥,主要原料是大米、小米和绿豆,偶尔放一些豇豆。材料少,米下锅便稀。为能熬出粥的浓度,便在头天夜里把粥熬出来,腊八的早上再一热,那粥就变得稠了。米香、豆香、枣甜,再放些冰糖进去,尽管是个大冷天,也会喝得浑身温暖。

母亲常说,喝腊八粥和大年初一的饺子一样,图个团圆平安。有时候,我会边喝边笑母亲的“迂”,可那份隽永的母爱却始终萦绕于心,使我常常难以释怀。母亲像很多人一样,如此钟爱腊八粥,我想除了它是食疗佳品外,可能还包含着母亲对下一年生活的美好希望,更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团圆、健康、爱心。

腊八粥留给我的记忆,有一份眷眷如丝的亲情。熬粥是个细活,我先把不易煮烂的红豆、绿豆、花生、莲子下锅,用大火煨煮,待它们开花“笑”了,再加入糯米、小米、栗子、青菜。粥沸腾后改为小火,不急不躁耐心地熬着,为防溢出,将锅盖敞开一道缝。锅内“咕嘟咕嘟”地欢快歌唱,让孩提时的我感到心里暖意融融。刚出锅的腊八粥热气腾腾、粒粒晶莹、香气四溢。而这,更让我体会到了母亲熬腊八粥的幸福。

我成家后,把母亲熬腊八粥的原料不断增加,什么核桃、花生、薏米,什么冰糖、荸荠、莲子肉,逐一入锅,把个腊八粥熬得晶莹剔透,香味诱人,入口更香滑、温润。尽管近几年人们淡化了节日气氛,但我熬腊八粥的习惯没改变,过节的心气儿没有减。我始终认为,在腊八节这一天,如果从家人手中接过一碗腊八粥,品着粥的甜美,闻着粥的清香,就能感受到浓浓年味,也能为全家祈福来年,实在是美事一桩。

如今,儿子长大后,我想再熬上一锅腊八粥,儿子却说他在网上帮我订购了,而且很快就会送来。不一会儿,送外卖的电话来了,儿子高兴地从快递员手中接过一大份腊八粥,然后向我炫耀:“妈,看我的腊八粥快吧。尝尝比您做得如何?”我拿小勺尝了尝,还别说,味道真的不错,看样熬粥的人是真的用心了,要不很难熬出好喝的腊八粥。

不过,我虽然也喝上了香喷喷的腊八粥,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想来想去,感觉年的味道没有了。这让我想起了母亲当年说的,“日子天天过,吃的天天有,老百姓讲求的就是一个心情,一个乐子。”中国人过节倾向亲情,是为有一个让家人聚在一起的借口,现在我们还有这个借口吗?

关于腊八的文章11:腊八粥味新

文/方华

腊八粥就是一种用多种食材煮成的粥。因为在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熬制食用,俗称腊八粥。

在我年少时是没有吃过腊八粥的。岂止没吃过,连听都没听过。或许是我生活的地方没有此风俗的缘故。现在想来,即便当地有此风俗,那时也是不可能吃到那样香糯的美食的。

清代《燕京岁时记·腊八粥》中记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小时候,想吃到一碗红豆稀饭都是难事,能熬上一锅花生米粥也是稀罕,哪里有那许多食材烹制腊八粥这样的美食。

记得小时候,吃得最多的是白米粥,家中储存的一点糯米、花生米要等到腊月里打糖果,以备春节用。秋天山芋收获后,吃得最多的是山芋稀饭,一直要吃到来年的春天。最怕吃的是山芋切片晒干后与米煮成的稀饭,寡淡无为,食之难以下咽。偶尔也能吃到外婆熬的糯米粥,和上红糖后,一匙入口,真是美妙难语,于我幼时就是无以伦比的美食了。

初进工厂当工人,同事来自天南地北。某个冬日,一北方同事说其母亲煮的腊八粥如何如何的好,邀请品尝,这才知道经常吃的稀饭,也可以做成这样的丰富多彩有内容。那应是我第一次认识腊八粥的真面目。

腊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产不同而食材配制不同,食材品种的多少也各取所好。也有配合腊月初八,以八样东西混合煮食,称为八宝粥。

知道了腊八粥,便开始自己尝试,按照个人的喜好以及顺手可取的食材熬煮。吃多了,爱人和孩子皆吐槽:甜腻腻的,难吃。连我自己也觉得有点腻歪了。真是生活过好了,美食也只能是偶尝为止。

后来知道,腊八粥不仅是甜味一种,也可用青菜、胡萝卜、豆制品、肉丁、腊肠煮成咸的,也可加入胡椒粉、姜末等熬成辣的。偶尔为之,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前几天,见一寺院发布告示,说要在腊八节那天派送腊八八宝佛粥。心想,现在这个物质丰富、生活小康的社会,还需要这样的施舍吗?朋友笑我不谙佛事,原来,腊八粥的另一传说即来自古天竺国,因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纪念日,佛称“法宝节”。腊八节布粥,是广结佛缘,祈福消灾之意。清代苏州文人李福即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也有居士告诉我,以前,一些名刹古寺会将化缘收集的杂粮剩饭晒干积存,在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和穷人。当时寺僧这种爱惜粮食之美德,在当今近乎奢靡的社会中尤显珍贵。

“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陆游的诗句,让我在一碗腊八粥中品出些新的味道来。

关于腊八的文章12:古诗词里“腊八”香

文/魏益君

“怀君八日语,五见十年中。险阻贫兼病,西南北又东。两乡侈各健,一粥喜遥同。木末临清晓,应披看雪红。”这是明代葛一龙的《腊八日怀圣仆》,说的是在腊八这一天,他怀念友人,十年中只见了五次面,因为贫病交加,而且四处奔走,都不在一处。虽然两人天各一方,但庆幸的身体都还健康,正逢腊八节,两人相隔遥远,但都在同喝腊八粥。值此佳节,虽不能与友人相会,但能同时喝碗腊八粥,赏赏梅雪,也是幸事了。

腊八,中国的传统节日,古时,在腊八这天,要祭祀祖先,煮食腊八粥。腊八在古代文人的笔下,也总飘着诱人的粥香。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宋代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腊八粥。

“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清代道光帝的《腊八粥》,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清代夏仁虎的《腊八》,煮一碗粥,在节日里,祈求美好生活的到来。据文献记载,清代雍和宫有四口煮粥的大锅,最大的直径为二米,可容米数担。熬粥时,第一锅粥是奉佛的,第二锅粥是赐给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锅粥是赐给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锅粥是赐给喇嘛的。

而南宋赵万年的《腊八危家饷粥有感》,既充满了悲凉,又充满了乐观的味道:“襄阳城外涨胡尘,矢石丛中未死身。不为主人供粥饷,争知腊八是今辰。”这首诗就是作于金人围攻襄阳之时,这一年的腊八,襄阳城外还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诗人幸得生还。如果不是他人端来了腊八粥,他还不知道今天是腊八节。寥寥数语,激烈的战斗从容而述,诗人的乐观与从容可见一斑。

宋词里的腊八更是别有味道,宋代苏轼的《南歌子》:“卫霍元勋后,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腊八日,宋时京城于此日作浴佛会,送七宝五味粥,称之为腊八粥。这个腊八节,苏东坡借过节的由头,到朋友张怀民处喝粥小饮,可谓快意。

关于腊八的文章13:腊八蒜

文/雨凡

在家乡,腊八节的习俗除了熬腊八粥,便是腌腊八蒜了。酸辣醇香味道鲜美的腊八蒜是一道风味独特的传统调料,也是乡间小吃中对时令要求比较苛刻的一种。腊八蒜,顾名思义就是在腊八这天腌制,因这个季节正值数九寒冬,气温较低,天越冷,腌制出来的腊八蒜就越绿越脆,还不容易腐烂变质,早了或者晚了口味都不地道。腌制腊八蒜大约需要二十几天的光景,蒜瓣在密封严实的陶罐里经受醋的充分浸泡,一直到除夕夜才能启封食用。腌好的腊八蒜,绿莹莹的,青鲜鲜的,看上去心里就很舒服;就着蒸馍或者稀面条佐餐,腊八蒜口感极好,辣中带着酸,酸中透着甜,很能勾起食欲,让人胃口大开。

在童年的记忆中,母亲腌制腊八蒜通常是在腊八的晚上。等鸡进笼猪入圈,一切都收拾停当了,母亲就开始张罗着腌蒜了。腌制腊八蒜的器具是颇为讲究的,那时候没有玻璃器皿,农家腌制咸菜清一色都用小嘴大肚的酱色陶罐,密封性好,容量大。不过,陶罐里必须刷洗干净,绝对不能有一丁点油星,否则腌制过程中蒜瓣就会霉烂。醋是腌制腊八蒜必不可少的作料,当时老家走街串巷拉着醋坛子游乡的卖醋人,卖的多是老陈醋和米醋,庄稼人囊中羞涩,手里没有现钱,多是采取用粮食换醋的买卖方式。母亲对醋的选择也很是用心,每年腌制腊八蒜无一例外都是用米醋,米醋色泽清淡,腌制出来的腊八蒜鲜亮如初,通体碧绿,酸辣可口,清香发脆,保证了腊八蒜纯正独特的自然风味。封坛也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如果密封不严就会前功尽弃。那时候没有塑料布,心灵手巧的母亲就用玉米胞衣将罐口层层包住,用麻绳一圈一圈扎紧,外面再糊上一层厚厚的泥巴,然后往墙角处一搁,就万事大吉了。

母亲嘱咐我们说,腊八蒜必须要等到大年三十晚上才能打开吃。大年三十晚上,母亲一脸虔诚地打开了腌制腊八蒜的陶罐,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在屋里弥漫开来,辣中有香,香中有酸,酸中有辣。那醉人的香味氤氲在空气里,让人情不自禁,直流口水。再看那捞出来装进碟里的蒜瓣,个个通体翠绿,晶莹剔透,白中带绿,绿中吐翠,如同翡翠碧玉一般;吃上一口,味道更是独特鲜美,蒜的辛辣和醋的酸香彼此交融,相互渗透,蒜中有醋的甘酸,醋中有蒜的香辣。除夕夜里,在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中,一家老小围炉而坐,端着粗瓷大碗,吃着香气诱人的饺子,就着鲜美可口的腊八蒜,谈论着家长里短,憧憬着美好未来,沉醉在祥和平实的快乐和其乐融融的温馨之中。

流光飞逝,斗转星移,我外出求学,成家立业,经历了人间百事,尝遍了酸甜苦辣,岁月不饶人,一晃母亲进入了老境,就连我这个最小的孩子也年近不惑。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年迈的母亲始终没有改变腌制腊八蒜的习惯。年年岁岁,大年夜里看着母亲忙着下饺子的身影,吃着老人家腌制的腊八蒜,我心里总是油然生出一股暖意。许多年过去了,母亲腌制的腊八蒜依然酸辣清脆,成为我佐餐就饭的最爱,特别是就着喷香的卤面条或者美味的饺子吃,不仅可以缓解生蒜的辛辣,刺激食欲,还可解腻祛腥,胜似人间美味。

如今想来,母亲腌制的腊八蒜之所以口味独特,百吃不厌,时时萦绕在我的人生记忆中,让我难以释怀,割舍不下,主要还是腊八蒜凝聚着醇厚的亲情。无论岁月如何变幻,不管离开故乡多久,腊八蒜里传递着刻骨铭心的亲情讯息,镌刻着欲说还休的人生百味,流年里的那份温情那缕鲜香不会被时光湮没,将一直陪伴在我和家人身边,挥之不散,历久弥新。

关于腊八的文章14:又至腊八

文/高传博

腊八节吃黄米饭,是我家乡的风俗习惯。记得小时候,家里总要种些糜子,用糜子磨成黄米,腊八节早晨,妈妈很早就起来做黄米饭,随着锅里飘来的浓浓香味,缕缕热气,全家人围坐在桌旁,盛上一碗黄米饭,里面放些猪油和白糖,又香又甜,又糯又暖。

除了吃黄米饭,每年腊八节,我家还要吃黄的馓饭,喝黄的糊糊汤,打“腊八”冰块。每年这一天,父母都不遗余力地从一堆冰块中费尽心力地找出一两块有书本形状的“腊八”冰块,细细打量,细细端详,眼睛里盛满喜悦,盛满希望。“腊八”冰块给了他们一种念想,一种力量。捧一块“腊八”冰块,放在厨房,再捧一块,放在粮仓,再捧一块,放在卧房。仿佛不论家里的哪个角落,放上一块“腊八”冰块,守着一块“腊八”冰块,便能在一年四季里驱邪祛疫,阖家安康,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收获更多的希望。

后来,我考上师范学校了,父母亲高兴极了,以为十几年来他们都在“腊八”冰块里看到书本图案,所以我才有了出息。他们还把这当做一种经验向别人推广,逢人便说:谁家“腊八”冰块里有书本,谁家的孩子书就念得好,将来一定有出息。其实我就考了个师范学校,当了个教书匠,算不上有出息。

现在物产丰富了,腊月初八一大早,家庭主妇们便里里外外跑出跑进地忙碌起来,淘黄米、淘大米、淘糯米,洗大枣、洗葡萄干,泡枸杞、泡绿豆、泡花生米,然后把它们一起下锅用温火慢慢熬煮。不一会儿,家家户户的厨房里便飘溢出黏稠香甜的腊八粥的味道。随着这味道不断飘散不断弥漫,年味也就不断发酵,愈益浓烈醇香。不觉想起小时候唱过的歌谣来:“腊月八,眼前花,还有二十二天过年家。”“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俗语说得不错,过完腊八节,喝完腊八粥,红火的年味就拉开了序幕,与新年有关的话题便活泛起来……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不经意间我已离开故乡,在离家几十公里的小城镇上工作、生活了二十几年。二十几年间,我在小镇娶妻生子成家谋业,生活条件有了改善,每年腊八节也能喝上浓香扑鼻的腊八粥,但我却始终感觉腊八节与我渐行渐远,那些吃馓饭、喝糊糊汤、打“腊八”冰块等与腊八节有关的事慢慢地变成了我的记忆,零落成我淡淡的乡愁。每至传统节日,我都会面朝家乡的南山,听任缕缕炊烟摇曳起我的乡愁,听任家乡节日里充满欢笑和温暖的画面浮现于眼前,久久回味,深深依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