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女护工

笔构网

2023-08-17文/王洪武故事

认识王阿姨是十多年前我在一家医院治病期间。那天,一住入病房,就见一位身穿蓝衫的中年妇女,不像医生,也不像护士,却在为病人忙这忙那。一病友告诉我,她是陪护工王阿姨,帮助照料病人。

王阿姨来自安徽农村,初小文化,四方脸,短把头,山风野雨留在脸上的沧桑,反衬出她自然的健美。因耐不住家中的贫困,她离夫别子,独自闯到大上海,先卖了几年蔬菜盒饭,后经房东介绍,又干起了护工这一行。5年来,她除了为考上军校的儿子送行回过老家几天外,其余时间都在病房工作、吃睡,连春节也"独在异乡为异客",日夜辛劳照顾病人。我问她,你不想丈夫孩子吗?她笑笑:"想,走不开,挣钱哩!"

王阿姨不怕苦、不怕累,手脚勤快,服务热情周到。对病人尤其是老年重病者的关怀照顾,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无微不至。白天送水喂药,打饭买菜,帮病人擦洗身子,端尿壶洗便盆。晚上忙到十一二点,才挨着病人床边拼几张椅子躺一躺。夜里病人一有动静,她又会像母亲听见婴儿啼哭一样惊醒过来,接尿、掖被、劝慰,直至病人重新安睡。清晨天麻麻亮,她又第一个起身,草草一梳妆,便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中。看她常常布满血丝的双眼,大伙都很心疼她。

俗话说,久病成医。成天周旋于医生、病人之间的护工王阿姨,也懂得不少医护知识。哪种药治什么病,怎么服,吊点滴快些还是慢些好,做体检乘电梯到几楼,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她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我本想省些钱,护理就由儿子"自力更生",想想这些,还是请她带了个"日护理".

强烈的服务意识也使王阿姨学会了一套"说唱逗乐"的本领。她工作的病房一般都是重病号,愁眉苦脸的多。为缓解气氛,消除一些病人的紧张情绪,她一"出场",就尽可能给大伙说些安慰话、鼓励话、俏皮话,只要环境允许,她还像模像样地学某歌星唱支歌,学各地人说几句南腔北调,学赵本山、宋丹丹演一段小品,连正在呻吟的病人都被逗得咧开嘴巴笑起来。

"王阿姨服务好!"这床传那床,病人央求她,护士长安排她,前走后接,她正常保持护理一个"日夜工",顺带四五个"日工",月收入能达四五千元。当她一张张点数工资时,那喜滋滋的样儿真像发了财的小孩。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喊起来:乖乖,在这里忙一两个月,可顶先前在老家农村忙一年呢!

莫看王阿姨在病人面前有说有笑,一天我看她独自在走廊里接完一个电话后,即偷偷落泪,经再三追问,她才吐露真情。原来丈夫两年前也被她引荐打上了工。可丈夫耐不住寂寞,有了外遇,她也赌气不再与丈夫会面了。我说,你丈夫有外遇,固然与其个人素质有关,但你为挣钱长期不回家,恐怕也不无责任吧。她不解,说我为这个家拼命挣钱有什么不好。我讲给她听:农民外出打工挣钱跳出穷坑这是喜剧,但若是钱有了,家破了,这又是悲剧。要挣钱安家两不误才好。临出院,我又劝她,抓紧安排个时间,与丈夫好好修补修补感情。她点点头,一直把我送到大门外。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