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生活久了,我发现,泥土不光能滋养庄稼,它还是魔术师。
几十年前的农村,就算有钱,也没地儿买玩具,孩子们只有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现成的材料自己动手制作。随处可见并且能重复利用的泥土,无疑是制作玩具的首选。
一场大雨过后,泥土变得松软。挖一团黄胶泥,用力在石板上揉搓得光滑柔韧,然后分成任意大小,用手捏成“碗”,底部越薄越好。几个小孩高举着自己的“碗”,大喊一声,同时把“碗”狠狠摔在石板上。只听啪啪几声脆响,“碗”底就炸开了花。谁的“碗”开的花最多最大,谁就是赢家。这是小小孩最爱的游戏,没玩几轮脸上就溅了泥巴,却一个个忙得顾不上擦。
同样揉搓成的泥团,能做成棋子,女孩子用来抓子儿,还能做成锅碗瓢勺,晒干了用来过家家。天当帐,地做床,泥巴做锅灶,树叶当食粮,这日子过得,想想就醉了。
泥土的本领远不止这些,摇身一变,它就成了盖房子的材料。
拉几车土回来,加水和麦秸,再穿上深筒胶鞋或者干脆赤脚,长时间地踩。把踩好的泥铲进一个木制的模子里,摇晃瓷实了,扣在地上,俗称“脱坯”。晒干的土坯用来砌墙。
脱坯,必须选择气温很高的响晴天,这样土坯干得快。脱坯不能遇上雷雨——大雨一下,土坯又变成了泥浆。我家盖上房时,母亲和父亲饭都顾不上好好吃,晌午再累也舍不得歇一会儿,想趁着毒日头多脱些土坯。
说来也怪,挺好的晴天,一到下午就会哗哗来一阵雨,淋得坯软得不成型,雨也就停了。一连十几天,天天如此。后来母亲多次跟我们说:“你们不知道盖房子有多难,那得脱几层皮呀。”那段时间,她又累又绝望,觉得生活都没了盼头。
土坯毕竟欠结实,若干年后,各生产队在甘水河东岸建起了好几座窑场,先是生产手工制坯的青砖,后来又生产机制的红砖。为了让人们住得安心,泥土也是蛮拼的,先被千磨万击做成砖坯,再忍受着烈火焚身的痛苦涅槃重生。窑场上,做成的砖整齐地排列着,像列阵的士兵,等着奔赴村民盖房子的现场。
村里低矮的土坯瓦房,渐渐被高大的红砖楼房代替,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脱坯活儿,终于变得无比简单:一手交钱,一手拉砖,再也不用玩儿命死干了。
有一回我去南山玩,在山脚下看到几间小平房,旁边的空地上,堆着陶制的缸、罐、盆,一对夫妇弯着腰在揉泥巴,他们面前有几个未完工的盆子。我这才知道,家里常用的这些东西,原来都是用泥土做的。夫妇俩告诉我,逢会的时候,他们就用架子车拉上盆盆罐罐去卖,生意还不错。他们的柴米油盐,他们赡养双亲、抚育孩子的钱,都是拿这些泥土变成的器具换来的。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泥土虽然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它所有的变化,都用来方便和改善人们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