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墙要换季了。
这是家里近几年的新花样。无非是些家人和睦、游山玩水的照片,本不足为外人道。不过对于我自己来说,这一道墙,几十张照片挂上去了,是要让自己看得惬意,也要让照片里的人看得满意。
换几张刚去过的异乡风情,换几张表情更加自然的……还会换一张我和母亲的合影。其他照片总是越来越新,唯独和母亲的合影,越来越旧。因为母亲离开越来越久了,不会再有新照片的。我只是在旧照片中选一张更加贴合我当下心思的。比如这一张,是在枫泾,我和母亲分坐船舷两边,我在说些什么,母亲在听,还持了手杖。那时候母亲已经八十有六,思行俱佳;这不是我和母亲最后一次出游,却是最有意蕴的合影。在照片墙上,这张照片,既融于其中,又显于其中。
偶有朋友来访,见到了照片墙,美言,且主要美言这张母子合影。似乎几多张列国周游都不重要。朋友说,更多人习惯将逝去了的父母遗像挂墙上或者摆桌上,让父母置身于照片墙,似乎不多见。我说,父母的遗像我也摆着,不过我会更加钟情于照片墙上的母子合影,少了一点阴阳两隔的肃穆,多了几许零距离的随意。照片墙的下方,是三人沙发,每天下午黄昏时候,母亲大多是坐在沙发上看看报纸,也是等着我们下班回家。母亲走了,照片墙里的母亲,像是闲坐在沙发上一般。
这样的生活状态非常绵长。母亲走的那年,恰是我六十岁。人世间就是会有那么不可思议的轮回。六十年前,母亲把我从医院抱到了家里,六十年后的一个夜里,我把母亲从床边地板上抱到床上,而后送到了医院。其间六十年,从旧宅到新居,从我幼小到母亲年老,母子从未分开过。我是母亲一生中与之共同生活最长久的人。朋友听闻后,点破了我的潜意识:照片墙上的母亲,让你在心理上延续着六十年母子共同生活的惯性。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照,有如我也喜欢收纳母亲生前的一些细碎遗物。夏天到了,在书桌搁了一把芭蕉扇,是母亲生前在用的。母亲很是考究,芭蕉扇的一圈布条滚边,缝得像是某个品牌坤包。坐在书桌前,拿起扇子轻轻摇几下。母亲以前也是这样轻摇扇子的。从世俗的意义上说,这把芭蕉扇一分钱也不值,但是于我,它传递着母亲手心的温度。我完全不否认值钱遗物的价值及其蕴含的意思,但是真正的念想,是和某一个散发着母亲气息的物件会交融。母亲生前自己舍不得丢弃的一根皮带尺,一把绒线针……这是在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手中的芭蕉扇,曾经是母亲夏日所执;闭目轻摇芭蕉扇,往日的生活,像是绿色通道为我开通。
我是母亲的小儿子。小时候,乃至结婚时候,我没有想过要扛起照顾母亲晚年生活的大梁,并且还要作为“基地”,周全大家庭常态性的俗常礼仪。母亲儿女成群,养儿防老绰绰有余,健朗年纪大约也没有细想过自己的晚年。我和母亲共同生活六十年,完全是不约而约。母亲有时候也会这么说,我也可以和别的儿子一起住的……不要拖累你一个儿子。我对母亲说,谁的家里当然都可以去的,不过,我就是儿子。母亲每一次几乎相同的口气这么说,我也几乎相同的口气这么回答。后来。我在心里提炼了一下自己:李白有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什么材都算不上,可以将这句诗改一下——母生乳儿必有用……
在家里照片墙换季的时候,我找到了和母亲在枫泾小木船上的合影;是听到了母亲在说什么吗?听不到了,听到的是古镇小河流水潺潺。这张照片挂在家里照片墙上,也压轴于我的新书《上海路数》;整本书,我只用了这一张照片。这张母子合影,恰是书中的照片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