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埔村

笔构网

2023-07-01文/廖君随笔

有人说如果想了解广州的前世来黄埔古村落吧。

作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黄埔村还有黄埔古港,是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古村傍古港,浑然一体,积淀厚重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初夏我们从石基路进入黄埔村,一路菜市,生动如花。沿路边摆卖有新鲜的蕉蕾、小黄姜、土鸡蛋等农产品,还有鱼虾干货。向西拐入就是到黄埔古港了。

只见在珠江支流港湾处,如一方巨大的水塘。堤岸上的柳树依依,水域四周草木青葱,茂盛的水莲浮占了东北角。黄埔古港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自宋代以后,黄埔村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此地是"海舶所集之地".明清以后黄埔村逐步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指定广州为唯一对外贸易口岸长达八十多年。黄埔村也成为热闹繁华的古城,同时这种氛围自然熏陶了当地人的经商思想。后来因河道堵塞变窄,古港迁至长洲岛,沿用黄埔港。

黄埔村的名来历,也如夏花一样生动美丽。从西边村口入来时,一座高耸的金碧辉煌的现代牌坊迎面矗立。刻"凰洲"两个大字。村之南边紧靠珠江支流也有一座刻有"凤浦"二字的彩牌坊。走进粤海第一关纪念馆,穿越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我们在这里邂逅黄埔税馆、永靖营(兵营)、买办馆、夷务所等官员、将领、商客。在这里遇上了"哥德堡号".当时瑞典大班从黄埔到达广州城外,便开始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茶叶、瓷器和丝绸,永远是广州贸易的主角。黄埔古港是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我隔着柜台与木栅,与着长袍戴瓜皮帽的商贩对望。只见外国官员恭敬地向束发留鞭、头戴花翎大清官员递交过关文书。我想得遥远,仿佛看见当年美国的"中国皇后号"、俄罗斯的"希望号"和"涅瓦号"、澳大利亚的"哈斯丁号"都曾停泊在这里。黄埔古港俨然成为了当时对外通商贸易的重要窗口,是当时南中国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

沿着"海傍东约"牌坊,进入安静狭窄的海傍街。据历史记载从前这里紧靠码头,是繁闹的集市。现在村民建房还不时挖出当时的木桩和桩基。附近散落着大量的石碑和外国海员、商人的墓碑,并有多种文字的碑文。逗留一会青年地带社工服务站,还有黄埔名信片店,我们经过"凤浦"门楼深入黄埔古村了,去寻找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吉光片羽。

夏至的黄埔公园,草木葱绿,池水碧蓝,榕树婆娑,小鸟啁啾,一片安宁。

不经意间,我们拐入了祠堂建筑群,渐行渐深,四周寂寥无人,古宅掩映,祠庙连绵,屋檐下山墙根,处处野趣横生在古老的屋檐下,品味着岭南祠堂的文化,还有那一碗辣温的奶婆家姜撞奶。

行走在黄埔古村,徘徊在黄埔祠堂建筑群,穿梭在明清格局岭南民居之中,只见高高的锅耳墙,飞檐重阁,雕梁画栋,花岗墙裙,灰黑方砖产,石枋石雕。荷塘,石街,古榕,闲亭,小桥……点缀偌大的村落,清浅的小河穿村而过。入夏的黄埔古村落,展现着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姑婆屋,日本楼,还有始建于宋代北帝庙,庙里记载清朝政府"黄埔税口肆员"对海外贸易征税重要史料,这些都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积淀和古港文明见证。

要离开村了。在黄埔村牌坊下,村外都市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回望村内,祠堂深深,街巷通幽,花岗墙裙,清溪荷塘。

大隐广州,千年黄埔村。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