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阶段性总结

请欣赏课改阶段性总结(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改阶段性总结 篇1

我校的课改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全面铺开,历时三年,为什么要搞课改?怎么改?改什么?三年的摸索实验有所收获,也体会颇深,下面就我校的课改中的点滴体会和大家交流。一、领导态度坚决是实施课改的关键

“小改革,大困难;大改革,小困难;不改革,更困难”。这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共识,课改之初孙校长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会,就学校的生存发展问题所面临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得到统一,还要把全体教师的思想统一起来,教改所面临的难题

课改的从理论层面上讲很简单,但是要落实到实际操作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个人认为有四难

一是教师思想转变难(教师不想改,教师讲学生都不会让他们自己学,更不可能会。老师书写新课型的导学案,在备课上要花费很多精力,没有老式的上课方法省时省力),

二是转变教师旧的教学习惯难(想放手,但到课堂上总是认为不讲学生自己研讨不出结果,),三是导学案书设计难(导学案到底如何写,写什么才能起到导的作用),四是学生小组建设成型难(排排坐时个别学生都不听课,不遵守纪律,团团坐更为学生创造了说活,闲谈的机会,太难组织课堂纪律.)

这些实际问题怎么解决?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一)通过集中培训统一思想,认真分析学校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难,让大家清楚改革是唯一出路,坚决要改,不想改就换人。

(二)通过业务学习引领教师进入课改状态和角色的转变关。

业务学习有的教师会入心,但有的教师只是入耳了,他们认为不讲学生是学不会的,教学成绩一定会下降。在业务学习相关理论的同时,还通过集体备课把理论转化为课堂实践,完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难变。

要想使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点是部分教师的教学习惯难改,我校主要是通过集体备课来手把手的教教师改习惯。我校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每周都固定时间,实行单周集体备课,双周集体备课展示。我校这样坚持了二年的时间,坚持集体备课而且还要延续这种教师研修的方式,学校业务领导参加每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听组内每位成员发表见解后,实行业务领导问课,受旧教学模式影响组内教师把集体备课的侧重点放在知识点挖掘的同时还把目光放在教师身上,对学生的活动设计淡化。业务领导问课一问新知识你给学生设计了哪些自学问题?如何设计问题能达到不用你讲学生通过学案就能学会新知识?二问每一个环节你想让学生如何活动,预计学生几分钟能学完,这个问题,你想让小组内几号学生来展示等?三问每一个学生环节如何评价学生?如果教师答不出来,那就找时间再备,有的课都是经过三四次集体备课,才可以在课堂上使用。通过一学期的集体备课之后,不用业务领导问,教研组长就抢先问组员这些问题了,现在主备人基本能把这些问题设计细致到位了,才把导学案展示给组内成员。

二、骨干引领,全面推进。

课改之处,学校精心挑选一些教学骨干作为课改先锋,让这些课改意识强,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成为第一批课改执行教师,我们选择了初二学年组率先进行课改实验,业务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这个学年组的课改实践中,通过这个组的实验,总结和积累经验,以点带面,带动其他组向前推进。

三、集思广益,分工合作。

业务领导的精力必定是有限的,所以确定同时成立四个课改研究小组,让有能力爱钻研的教师参与到教改中来

学生考评组组长:任智丹(负责学生考评方案的研究与制定并引领指志实施、并考核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情况)

导学案研究小组组长:杨晓红(导学案的板式设计,教师导学案编写辅导,导学案的完善升级。并负责对教师导学案进行评价对于导学案由先先后负责我校导学案研究的潘红和杨晓红教师深入研究张海晨李炳亭编写的《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然后设计出我校导学案格试,并对教师讲解,定期检查教师在导学案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在早会及业务会上及时更正。经过反复研究确立了导学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即“教学目标问题化,问题要层次化”的指导思想。)

学生培训组组长:徐靖(学生小组合作指导,学生自己学习,合作学习等结合能力的培训指导)

本学期聘请了鸡东县教师进修学校中教部高德富主任作为学生培训组的兼职辅导员,并为全校学生做了专题辅导。

(学生适应新教法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学?学什么?)教师考评研究组长:李艳敏组员耿丹丹‘

各小组各负其责,有自己的行动计划,哪个环节出现后,校业务领导就深入督导。

四、全员参与,培训创新。

我校的业务学习一改以往业务领导一言堂的培训方法,以教学交

流的名议,让教师谈课作法,主要针对近阶段教师们教学中存在的对课改不利的作法和现象。比如要求给学生分组编号,但有的教师不按学年组内研讨的学生考评方法考评,甚至不考评,学校就把业务会成变成交流会,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都谈一下上一周或两周你对本组内制定的学生考评方法的运用的情况,以一节课为例给同事们说一下,对说得好但实际做得不好的教师,领导不批评还给肯定,然后进入他的课堂听课,看他对学生的考评,促使教师不得不按学校的要求做。也不好意思只说不做了。对于教师不能按课改要求做的项目,我校大多采取这种形式进行促进,教师小组评价方法交流,班级学生考评交流,导学案书写和使用指导等

业务会还是成果展示会,领导抓住课改优秀教师的每个杰出作法,只要发现,就让教师在业务会上讲,并且大家可以计论,大家集思广益。

五、组织研讨,确立模式。

首先我们要求教师课改,课到底咋样上才合适,要让教师有可操作的`规程,所以首先确定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课改开始我校校仿运用的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但是我们一无学生的晚自习,二又要按省里的

课程配上课,三学生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没有养成,预习全部放在课内进行,所以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课改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盲目的效仿。我校把杜郎口教学模式,昌乐二中课堂教学模式、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等有关资料印成小册子下发到各学年组,最后经一线教师在学年组内研究,各学年组拿出认为适合本学年组学生实情的教学模式,经校业务领导整合确定我校的“学、论、评、测“四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我校课改模式。

教学模式的确定的同进出台我校课改的实施方案,并印成内部学习资料,教师人手1份,通过业务学习和教师自学让所有的教师对学校课改深入了解,

六、赛课检验,达标升级。

部分教师思想上认识上去了,但是行动起来由于懒惰还是想走到台前,因为要到幕后还得让学生学会,导学案的设计上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我们一是通过导学案评比等活动及教导主任细致的检查有相关的硬性要求来使用教师写导学案。通过达标课和展示课来促进教师发展。上学期和本学期我校进行了三轮课改达标课评比活动,第一轮侧后教师学生活动的设计,从时间上限定教师的讲授时间,第二轮为了让教师全方位的关注学生,每课节都从教师对课堂环节的设计把握情况,学生小组建设及合作情况、教师对学生的考评情况、导学案设计四个进行打分,此次比赛教师十分重视,虽刚开始有部分教师可能会出现多次过关的情况,对新课型的落实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轮达标课后,针对同一班学生,在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课堂表现在初一学年选用了生物和

历史课做示范,初三历史和政治课做示范,初二的语文和数学课给全校的师生做的展示。

七、小组建设,鼓励创新。

学生学习小组建设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为使学生对课堂保持兴趣,对学生及小组进行考评

1对上课发言的学生,根据发言质量给该组、该生加分,加几分由任课教师决定,一般一次发言加13分。每组的科代表负责记录本节课的发言、得分情况,课后班主任汇总,每天及时到班级后面的黑板上公示,每周一汇总,一月学校对学生表彰一次,同时对学生一个月来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指导。

在学生考评方面,开始时各班主任和组内教师研究学生的记分方法,到月末一调查,三个学年三个样,老师操作的也各有不同,有点乱了,学校根据各学年的记分方案统一了评价标准,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上课纪律情况,课前准备等养成教育相关的内容加入考核内容,班主任还把值日任务完成情况等也加入到学生及小组的考核。

2班主任坚持每周对本班发言情况进行评比小结,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良好的氛围。对在自主学习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及时表扬,树立典型;初二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实行QQ升上级式的记分方式,并给予不同的军衔,对自主学习中不积极参与或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谈话和帮助。3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培训

学生培训请进修学校高主任对学生进行指导讲座,校内学生培训小组也对学生进行书写、小组长职能等进行专题训练,班主任和课任教师配合

对学生说话进行训练,讲解训练等。现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探究及展示环节都知道应如何去做,都能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攻坚克难收获成果

八、攻坚克难,收获成果。

20xx年一月份的统考我校初三数学全县第一,初二数学全县第二,初一生物,初一历史,初二语文,初二英语等进入全县前六名的学科教师都是课改的领头雁,初二一班全县总体成绩是第六名,初二一班是全校课改的示范班,全校教师看到了初二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也都打消了原来的顾虑,20xx年的中考又创佳绩,22名毕业生,有八名学生考入二中,录取分数线为558分,高于全县农村录取分数线28分。现在课改已经让我校教师感受到了变化,教师不再排斥课改,一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改实验中来。

鸡东镇学校的课改正在路上,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我们有信心在教育局及进修学校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改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为全县农村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

高主任在我校的课改中倾注了大量精力,从课改的理念,教师的定位,学生的培训,等多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学校的课改团队一致认为高主任的意见和建议很到位,具有专家的指导水平。同时我校的课改得到了进修学校各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姜永芬校长,陈淑贤副校长,张庆学副校长也多次来校听课指导,在此代表鸡东镇学校对你们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你们继续支持我校!

课改阶段性总结 篇2

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我县全面推进已经一个多月了,小南海初中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课改实验教师和七年级新生共同谱写了小南海初中教育教学的新篇章。为了使今后课改之路走得更好,我们记录了以下一些体会与感受、困惑与思考:

一、 课程改革带来了核爆般的裂变

㈠、管理之变:变盲目为科学,化形式为务实,

1、学校管理

纵观以往学校的管理工作,往往只讲形式,不讲内容;只见计划,不见落实。学校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自成立以来,不仅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意见》、《新课程改革校本培训计划》、《新课程集体备课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明确工作要求、责任人、完成时间等,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层层推进,工作针对性极强,营造了浓厚的课改氛围。课改工作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对学校整体、其他年级、非实验教师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班级管理

从前一阶段来看,班主任工作是课改的一个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各班教室更美了:

七年级的十个班主任都能在教室环境布置上下功夫,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一走进七年级的教室,课改的气息就能迎面扑来,班风由“合作、探究”代替了以往的“勤奋、守纪”,学习园地也变成了成功展示台。七(9)班还设立了“班级图书角”,把学生手中的课外书集中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七(10)班墙上还挂着一只写有“畅所欲言”的小箱,又多了一条师生交流的渠道。在教室环境布置评比中,七年级各班在三个年级中脱颖而出。

⑵、管理方法更活了:

班级管理上倡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很多班级推行了“班务承包责任制”,把班务工作细化为几十个岗位,如“讲台长、收发员、图书馆长”等,明确其职责范围,竞聘上岗。通过这种形式,班务工作落实到人,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管理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缩短了进初中的适应期。

⑶、班主任更亲切了:

班主任能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去,积极地看,耐心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就像学生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各班主任都在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表扬多了,批评少了,言语亲切了。

⑷、班级的活动更多了:

单调、重复的作业少了,学生的负担轻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班主任不失时机地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能力、锻炼了自己。

㈡、教师之变:变单干为合作,化传授为引导,

新课程的综合化和探究性学习的出现,使教师个人不能像以往那样完全单独地完成教学工作,因为单个的教师不能驾驭对学生在知识、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所有指导工作。针对这一方面的情况,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分学科组织了九个学科备课组,由备课组长制定备课和听课、评课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每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讨论备课情况,并及时交流上周教学情况,重视教学反思,做到“不议不谈,不进课堂”,并认真填写《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每组两周一次公开教学,听课、评课。学校开放七年级课堂,提倡教师之间随堂听课。由于新课程综合性加大,又没有以往常用的教参,教师手头的教学用书也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信息,因此现在到电脑室、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教师也多了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过去,讲台设在教室的中心,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讲台和教师便成了课堂的中心,久而久之,它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新课程中,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不再“居高临下”。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无所不知的传授者,而是把自已当成学生的合作伙伴,碰到不会的问题,教师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研究。”如果教师说错了,就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了架子,反而变得很轻松。这样,课堂上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过去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正在被“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在这种氛围下,许多教师都说“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的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他们主动参与,大胆提问,积极性、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㈢、课堂之变:变静为动,化讲为学

走进七年级课堂,你很快就能发现,现在的课堂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要求学生安静地听老师讲课,除发言、朗读外一般不充许学生讲话。现在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发言,提问,每堂课都有分小组讨论的环节。以往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现在经常是学生提出问题,又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争先恐后抢着发言的情况经常可以见到。

㈣、学生之变:变接受为探究,化被动为主动

虽然课改推进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但教师们普遍反映大部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很快。以前的学生最喜欢老师给他现成的答案,现在问题一出现,学生会说“让我们自己想”。

二、课程改革带来了困惑与思考

1、课改倡导小班化,可我校学额足,教室少,七年级各班学生数基本在60人左右,新教法的运用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2、课改在进行通知培训和学科培训之后,在实施阶段似乎全凭教师摸索,缺少专家指导,难免要走弯路,能否借老实验区的经验,减少一些盲目性,少做一些无用功呢?

3、实验教师普遍关注课改的评价与考核制度,都觉得心里没底,有后顾之忧,都希望评价制度能早一点出台。

4、个别教师的观念更新步子慢,新的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新的教学行为落实滞后,给整体工作的向前推进带来一定的阻力,此种现象怎么解决?

6、在教学中,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有的甚至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能落实。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

5、课改确实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教师更苦了,更累了,怎么才能减轻教师的负担?

小南海初中课改进程

第一周(8月31日-9月6日):

1、新课程改革动员会。

2、班主任培训会议。

第二周(9月7日-13日):

1、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大组成员会议在我校举行,我校姜华英老师开出观摩课。

2、七年级新生分发《学生行为规范手册》,并组织学习。

第三周(9月14日-20日):

1、语文教研员陶百妍老师来我校调研,七年级教师徐红军、徐雄军、徐建红开课。(17日)

2、完成并实施《课改实验方案》,并上交有关部门。

3、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深入课堂随堂听课。

4、召开七年级学生座谈会,并开展问卷调查。

5、新课程教学情况会诊

第四周(9月21日-27日):

1、七年级英语学科公开教学(徐宁老师)

2、继续进行课改会诊,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第五周(9月28日-10月5日):

1、初一语文、数学、科学教师备课会

2、初一教师撰写《基于网络教案》,参加县评比。

第六周(10月6日-11日):

1、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继续深入课堂听课。

2、教室环境布置评比。

第七周(10月12日-18日

1、七年级课改阶段性总结(分教学管理、德育实施、教科研,学科组工作与班主任工作三方面)

2、七年级班主任填写学生成长记录册。

3、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

时间:10月13日-15日

上课课题: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

上课教师:七年级语文学科组教师徐雄军、徐红军、徐建红(13日)

初二年级教师周巧红、付莉、徐明亮、叶琴燕(14日)

初三年级教师王红燕、吴建芳、汪振宇(15日)

课改阶段性总结 篇3

在前一阶段的数学新教材实验中,我们以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学习、理解、使用并验证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不断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一阶段的实验,教师知识观、质量观发生了变化,教师明确了数学的价值所在,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等的发展;由注重学习的结果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从而带动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我们在使用这套教材时,遵循共同研讨取长补短的原则,对一年级数学新教材作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谈谈我们一年级教研组教改以来遇到的问题、做法及体会等:

一、遇到的新困惑。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材存在着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便。如:

1.教材把1—5的书写安排在一起,这对刚刚学会拿笔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有些插图编排有些零乱,不利于学生观察。

3.有些练习题难度较大,如50页11题数圆形的个数,空间感很强,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较难。

4.8和9分成几和几合在一起教学,学生也容易混淆等。

5.学生生活经验参差不齐,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题正确率差异较大。

6.相应的教学软件、教具学具等不配套,班级多、教具少,老师演示、学生全员动手操作的机会相对要少,学具准备较困难。

7.学生年龄小,班额太大,实行小组探讨、合作交流有一定的难度,这也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的阻力。

二、我们的做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实践,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这一点,我们全体教师达成共识,采取多种新的措施和方法,加强新教材使用的教学研究,保证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首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注意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既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又淡化对教材的依赖,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创设活动,提供机会,促进学生情感愉快、态度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方法、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真正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新路子。教材多用故事或精彩的'生活画面引入,紧密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的天真世界。如:学习数字1—10的认识时,插图是儿童喜欢的野生动物园、值日生、和平鸽等,这些色彩明丽的插图,不仅能吸引学生去观察,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体现数学学科的综合性。这样,就使得数学与生活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而不在是孤立存在的单一数学知识。如新教材把4、5的组成分开来教学,而把6、7的组成,8、9的组成合着学,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完全可以发挥老师的创造性,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灵活安排,不必今天讲4的组成,明天讲5的组成。

其次,我们加强集体备课,采取先个人,再集体,最后再个人的备课方式,每个教师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分别备出某一单元或几课时的教案,然后利用每周统一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说课,本备课组教师听后找出优点和不足,共同修改,形成教案。每位教师在使用这一教案时,再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要,在教案一边进行修改补充,体现自身的特点和创造性。这样我们的备课真正代表了一个备课组的水平,促使每个教师都能精心钻研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最后,我们注意加强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断交流对新教材使用的认识、体会和教法。如:新教材的每一课时都有生动活泼的主题图,我们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自编故事或发现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在教学7、8、9可以分成几和几时,我们决定放手让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想怎样分就怎样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个性,又挖掘了学生创造潜能。再如教材中根据不同内容分别安排了“想一想”“做一做”“摆一摆”“填一填”“认一认”“涂一涂”“分一分”“比一比”“说一说”等题目,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流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操作、实验、探究,使学生在获得良好体验的同时,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总之,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能够使教师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真正达到用中学,学中用,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不只是进行数学教学,而且在进行数学教育。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走向成熟、日臻完善。

二〇xx年一月三日

课改阶段性总结 篇4

在前一阶段的数学新教材实验中,我们以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学习、理解、使用并验证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不断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一阶段的实验,教师知识观、质量观发生了变化,教师明确了数学的价值所在,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等的发展;由注重学习的结果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从而带动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我们在使用这套教材时,遵循共同研讨取长补短的原则,对一年级数学新教材作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谈谈我们一年级教研组教改以来遇到的问题、做法及体会等:

一、遇到的新困惑。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材存在着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便。如:

1.教材把1—5的书写安排在一起,这对刚刚学会拿笔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有些插图编排有些零乱,不利于学生观察。

3.有些练习题难度较大,如50页11题数圆形的个数,空间感很强,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较难。

4.8和9分成几和几合在一起教学,学生也容易混淆等。

5.学生生活经验参差不齐,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题正确率差异较大。

6.相应的教学软件、教具学具等不配套,班级多、教具少,老师演示、学生全员动手操作的机会相对要少,学具准备较困难。

7.学生年龄小,班额太大,实行小组探讨、合作交流有一定的难度,这也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的阻力。

二、我们的做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实践,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这一点,我们全体教师达成共识,采取多种新的措施和方法,加强新教材使用的教学研究,保证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首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注意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既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又淡化对教材的依赖,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创设活动,提供机会,促进学生情感愉快、态度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方法、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真正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新路子。教材多用故事或精彩的生活画面引入,紧密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的天真世界。如:学习数字1—10的认识时,插图是儿童喜欢的野生动物园、值日生、和平鸽等,这些色彩明丽的插图,不仅能吸引学生去观察,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体现数学学科的综合性。这样,就使得数学与生活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而不在是孤立存在的单一数学知识。如新教材把4、5的组成分开来教学,而把6、7的组成,8、9的组成合着学,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完全可以发挥老师的创造性,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灵活安排,不必今天讲4的组成,明天讲5的组成。

其次,我们加强集体备课,采取先个人,再集体,最后再个人的备课方式,每个教师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分别备出某一单元或几课时的教案,然后利用每周统一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说课,本备课组教师听后找出优点和不足,共同修改,形成教案。每位教师在使用这一教案时,再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要,在教案一边进行修改补充,体现自身的特点和创造性。这样我们的备课真正代表了一个备课组的水平,促使每个教师都能精心钻研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最后,我们注意加强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断交流对新教材使用的认识、体会和教法。如:新教材的每一课时都有生动活泼的主题图,我们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自编故事或发现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在教学7、8、9可以分成几和几时,我们决定放手让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想怎样分就怎样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个性,又挖掘了学生创造潜能。再如教材中根据不同内容分别安排了“想一想”“做一做”“摆一摆”“填一填”“认一认”“涂一涂”“分一分”“比一比”“说一说”等题目,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流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操作、实验、探究,使学生在获得良好体验的同时,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总之,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能够使教师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真正达到用中学,学中用,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不只是进行数学教学,而且在进行数学教育。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走向成熟、日臻完善。

二〇xx年一月三日

课改阶段性总结 篇5

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我县全面推进已经一个多月了,小南海初中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课改实验教师和七年级新生共同谱写了小南海初中教育教学的新篇章。为了使今后课改之路走得更好,我们记录了以下一些体会与感受、困惑与思考:

一、 课程改革带来了核爆般的裂变

㈠、管理之变:变盲目为科学,化形式为务实

1、学校管理

纵观以往学校的管理工作,往往只讲形式,不讲内容;只见计划,不见落实。学校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自成立以来,不仅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新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意见》、《新课程改革校本培训计划》、《新课程集体备课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明确工作要求、责任人、完成时间等,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层层推进,工作针对性极强,营造了浓厚的课改氛围。课改工作有条不紊,富有实效,对学校整体、其他年级、非实验教师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班级管理

从前一阶段来看,班主任工作是课改的一个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各班教室更美了:

七年级的十个班主任都能在教室环境布置上下功夫,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一走进七年级的教室,课改的气息就能迎面扑来,班风由“合作、探究”代替了以往的“勤奋、守纪”,学习园地也变成了成功展示台。七(9)班还设立了“班级图书角”,把学生手中的课外书集中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七(10)班墙上还挂着一只写有“畅所欲言”的小箱,又多了一条师生交流的渠道。在教室环境布置评比中,七年级各班在三个年级中脱颖而出。

⑵、管理方法更活了:

班级管理上倡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很多班级推行了“班务承包责任制”,把班务工作细化为几十个岗位,如“讲台长、收发员、图书馆长”等,明确其职责范围,竞聘上岗。通过这种形式,班务工作落实到人,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管理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也缩短了进初中的适应期。

⑶、班主任更亲切了:

班主任能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去,积极地看,耐心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就像学生的朋友,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各班主任都在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表扬多了,批评少了,言语亲切了。

⑷、班级的活动更多了:

单调、重复的作业少了,学生的负担轻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班主任不失时机地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能力、锻炼了自己。

㈡、教师之变:变单干为合作,化传授为引导,新课程的综合化和探究性学习的出现,使教师个人不能像以往那样完全单独地完成教学工作,因为单个的教师不能驾驭对学生在知识、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所有指导工作。针对这一方面的情况,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分学科组织了九个学科备课组,由备课组长制定备课和听课、评课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每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讨论备课情况,并及时交流上周教学情况,重视教学反思,做到“不议不谈,不进课堂”,并认真填写《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每组两周一次公开教学,听课、评课。学校开放七年级课堂,提倡教师之间随堂听课。由于新课程综合性加大,又没有以往常用的教参,教师手头的教学用书也不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信息,因此现在到电脑室、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教师也多了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过去,讲台设在教室的中心,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讲台和教师便成了课堂的中心,久而久之,它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新课程中,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不再“居高临下”。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无所不知的传授者,而是把自已当成学生的合作伙伴,碰到不会的问题,教师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研究。”如果教师说错了,就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了架子,反而变得很轻松。这样,课堂上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过去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正在被“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在这种氛围下,许多教师都说“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的头抬起来了,手举起来了,话也多起来了。他们主动参与,大胆提问,积极性、主动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㈢、课堂之变:变静为动,化讲为学走进七年级课堂,你很快就能发现,现在的课堂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往要求学生安静地听老师讲课,除发言、朗读外一般不充许学生讲话。现在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发言,提问,每堂课都有分小组讨论的环节。以往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现在经常是学生提出问题,又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争先恐后抢着发言的情况经常可以见到。

㈣、学生之变:变接受为探究,化被动为主动虽然课改推进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但教师们普遍反映大部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很快。以前的学生最喜欢老师给他现成的答案,现在问题一出现,学生会说“让我们自己想”。

二、课程改革带来了困惑与思考

1、课改倡导小班化,可我校学额足,教室少,七年级各班学生数基本在60人左右,新教法的运用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

2、课改在进行通知培训和学科培训之后,在实施阶段似乎全凭教师摸索,缺少专家指导,难免要走弯路,能否借老实验区的.经验,减少一些盲目性,少做一些无用功呢?

3、实验教师普遍关注课改的评价与考核制度,都觉得心里没底,有后顾之忧,都希望评价制度能早一点出台。

4、个别教师的观念更新步子慢,新的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新的教学行为落实滞后,给整体工作的向前推进带来一定的阻力,此种现象怎么解决?

6、在教学中,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有的甚至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能落实。怎样才能两者兼顾呢?

5、课改确实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教师更苦了,更累了,怎么才能减轻教师的负担?

小南海初中课改进程

第一周(8月31日-9月6日):

1、新课程改革动员会。

2、班主任培训会议。

第二周(9月7日-13日):

1、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大组成员会议在我校举行,我校姜华英老师开出观摩课。

2、七年级新生分发《学生行为规范手册》,并组织学习。

第三周(9月14日-20日):

1、语文教研员陶百妍老师来我校调研,七年级教师徐红军、徐雄军、徐建红开课。(17日)

2、完成并实施《课改实验方案》,并上交有关部门。

3、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深入课堂随堂听课。

4、召开七年级学生座谈会,并开展问卷调查。

5、新课程教学情况会诊

第四周(9月21日-27日):

1、七年级英语学科公开教学(徐宁老师)

2、继续进行课改会诊,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第五周(9月28日-10月5日):

1、初一语文、数学、科学教师备课会

2、初一教师撰写《基于网络教案》,参加县评比。

第六周(10月6日-11日):

1、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继续深入课堂听课。

2、教室环境布置评比。

第七周(10月12日-18日

1、七年级课改阶段性总结(分教学管理、德育实施、教科研,学科组工作与班主任工作三方面)

2、七年级班主任填写学生成长记录册。

3、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

时间:10月13日-15日

上课课题: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

上课教师:七年级语文学科组教师徐雄军、徐红军、徐建红(13日)

初二年级教师周巧红、付莉、徐明亮、叶琴燕(14日)

初三年级教师王红燕、吴建芳、汪振宇(15日)

课改阶段性总结 篇6

这一学期,我校课改工作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全体师生负重拼搏,各项工作按照计划顺利开展,取得一定成果。教研室狠抓课程改革,坚持“高效课堂”实施,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日趋实效。

现将学校这一阶段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高效”课堂,开展教师学习活动

1.各学科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要将课标内容融汇贯通,特别是斟酌“三维目标”与学生实际的结合;

2.研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保障新模式的实施

组织教研组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内容,将理论转化为各个学科具体实施。

二、开展人人参与的达标课活动

首先,此次听评课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水平,同时也增强了教师比拼精神。

其次,加强了备课组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有些老师宁愿调课也要参加听课,一是为了汲取他人长处,二是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借鉴,同时也通过评课给授课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第三,教师在评课方面。评课的过程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老师们开诚布公、认真细致的评课,既显示了老师们听课的水平——因为听课也是需要准备的,也显示了学科组老师们之间互相帮助和团结共进的和谐气氛。

第四,调动教师积极反思。有人说过,没有反思的教学是难以提高的。我们的授课老师在评课之后,主动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抓住亮点,发现问题,反思失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有的老师的反思的非常实在,非常到位。

三、开展“课改论坛”活动

教研组长组织、主持,每周一位教师主讲,其他老师用心倾听,记录并积极发言、讨论。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有效解决教学教改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分享教师们的优点和好的思想、方法。主讲教师上交了材料,其他老师用心做了学习笔记。

四、部分教研组立项进行课题研究。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研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成就是昨天的句号,开拓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将认真学习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转变观念,苦练内功,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