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时节,万物繁茂生长,更需雨水滋润。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蜩始鸣”指的是知了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小时生活在乡村,是在一年年蝉鸣声中长大,夏日晚饭过后,人们都在自家门口树荫下,扯一竹席睡觉,我则跟大人躺在树下,观蝉听鸣。似火的骄阳使一切变得安静,这个昏沉的世界里,唯有蝉在树叶间,不知疲倦的吟唱着,此起彼伏,整个夏季我几乎都泡在浓浓的蝉声里。
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捕蝉了。捕蝉的方法是我们自己发明的土方法,有粘蝉、套蝉和扣蝉。最常用有效的是扣蝉了,扣蝉的工具是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把一只圆铁环用绳子固定在一头,用线把旧纱布拴在铁环上面。我们按捺不住蝉声诱惑的冲动,手里攥着竹竿,屏住呼吸仔细寻找蝉的踪迹,只要发现,就蹑手蹑脚向发出声响的绿叶靠近。蝉非常灵敏,似乎洞悉到我们的意图,待我们靠近,鸣唱戛然而止,瞬间便无影无踪。等我们失望地离去,蝉又欢快地唱和起来。此情此景,不禁想起“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绝妙佳句,令人哑然失笑。
反正小时想尽办法捉蝉,房前屋后旮旯拐角处,遍寻蜘蛛网,用它来粘蝉的翅膀。不过蝉也很狡猾,再加上人小经验不足,好多次眼看着到手,却又被蝉挣扎着乱飞走了,空留几分遗憾。还要算哥哥聪明,用长长的竹竿绑上自己捕鱼的网兜,网兜快接近蝉时迅疾套上,一网一个准。“抓住了,快来帮忙!”哥哥激动地叫着,我赶紧脱鞋上树,哥哥却阻止了我,让我在树下把住网兜,他亲自上树去捉。我小心翼翼接过哥哥手里的竹竿,用劲按住,生怕它飞走了。就在哥哥上树伸手去捉的时候,“吱”的一声,蝉儿挣脱了网兜逃走了。哥哥骑在树枝上,气得对我直瞪眼。
戏蝉也别有情趣。捕到蝉,用细线把它系住,抓住线的一端让它飞,任凭它极力扇动翅膀试图逃脱,那也是一种徒劳。高兴了,牵着线乱跑,一不留神就摔得四脚朝天,蝉就带着细线飞走了,只留下同伴的嬉笑声。有时候干脆把蝉的翅膀掐掉一半再放飞,蝉就像喝醉了酒一样飞到半空又坠到地上,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化蛹的时候,当夜色降临,我们就带着手电筒,提着罐头瓶,三五成群到小树林挖蝉蛹。尤其是刚刚下过暴雨,蝉蛹特别多,争先恐后从地下往上钻,有的刚钻出洞,有的像不知疲倦的蜗牛抓紧树干慢慢向上爬。没有钻出洞的,就用指头抠,每当看到呆头呆脑的“傻蛋”,就特别兴奋,有时一晚上能捉到几十个。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早蝉》中写道:“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童年快乐的时光早已成为历史,童年的蝉声依然在耳边响起。如今,在喧嚣的夏日城市,偶尔听到一次蝉鸣,我一定会循声探寻它的身影,或浅或深地回到从前,而记忆里的蝉声已离我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