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文章

请欣赏安静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安静的文章1:安静听完这一首

喜欢写一些文字,因为这样就可以在写的过程中检讨自己,有时候看看自己写的东西心中的芥蒂似乎也能释怀。

曾以为这一辈子会和你恩恩爱爱的一直白首到老,谁知命运总是这样造化人,曾经的曾经都化作乌有。

不敢回忆,回忆就像万根钢针刺穿着我的心脏。

有些事,有些人是无法用几个字可以去形容它的存在和它在你心里留下的印记!

总是害怕早上一个人醒来,面对毫无希望的一天,从内心会泛起一涌悲伤。只有当独自一人,身在异乡,才可以无拘无束地哭泣,任泪水横流,任内心的委屈顺着泪水泄出心的大门。

就像是忘了什么是笑,只是天天,天天的行尸走兽的游走着,

有时候真的很讨厌自己,恨不得马上结束自己,我有死的勇气。可是我没有死的决心。

独自站在天桥上,看着过往的车辆,人群。觉得自己无所适从,是的。我是多余的。

为什么是我,老天在惩罚我吗。迷离的双眼看不清的路口。

生命最迷茫的时候,不是受到某种打击而消沉的时候,而是你看到了你生命的终点,万事皆空,

然后在心底诘问自已,你为什么,你为什么还要努力地走下去!!??

安静的文章2:大寒

文/我心想事

大寒,很安静。

千里冰封。雪花在石阶的缝隙里,在枯瘦的树枝上静静地守着,仿佛十指相扣的心跳,带着玉洁的胸襟等待春的消息。

大寒,也躁动。

纵隔了千山万水的距离,穿过红尘桑田,牵手春的消息足以够我们取暖,花草的枯萎是蛰伏的苏醒,一只麻雀在雪地里的叽叽咋咋,会消解了一个冬季的寒意。

大寒,更热闹。

有了春的消息,人们再也坐不住,春联灯笼的红色渲染了春的血脉,饺子老酒的热气闹腾了春的笑声,春节来了,丰收的人们把大寒的节气过得热气腾腾。

雪地里有了孩子的笑闹,一声脆响的鞭炮,把孩子们那心里的春天、春意、春情全都大写在天地间。

大寒,触摸着严冬走过一个个节气,牵手来年,牵手春天。

走过二十四个节气,我们会翻开新的一页。

新的希望在等待着我们!

(至此把一年二十四个节气都写完了,感谢大家一路的耐心和鼓励,让我们一起等待春的消息吧。)

安静的文章3:阅读让灵魂安静

文/刘俊科

网络信息化时代,我们已经渐渐远离了原有的阅读习惯,取而代之的是感官刺激和碎片化的资讯。阅读危机正在来临,曾经的“风声雨声读书声”渐行渐远了。

任何人都不能完全摆脱大环境的影响。但是,一个人如果一味随波逐流,也就失去了自我。阅读也是如此。我1976年入伍的时候,读书还是件很奢侈的事儿,没有多少书可读。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可以报考地方院校了,我记得当时的作文题目是《我要读书》,至今我对出题老师的用心良苦都保持着敬意。“我要读书”,不仅是个人的心声,也是一个时代的呐喊。从此,我就开始了我的阅读,以前的零零碎碎看书,还称不上是阅读。“我的阅读”,就是自主而自由地阅读。正巧的是,我调到了团宣传股工作,团里有一个20多平方米的书库,但是书的质量是很高的。我一下子见识了托尔斯泰、马尔克斯、司汤达、雨果等大师的作品,还读了一些我国的古典名着。

这一段时间的阅读,给我带来了创作的欲望。我就试着给《人民海军》报投稿,第一篇散文《买蟹》,就在“水兵”副刊发表了。这篇一千多字的小稿,给了我继续写作的勇气,从此,我就走上了创作的道路。

阅读不仅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文字欲望,更深的影响是对灵魂的滋养。因为阅读,让我的思想不再飘浮,思考更具力量。灵魂可以有所安顿,情怀也具有了人文精神。

随着职务的提升,工作的担子愈发重了。但是,我从来没有放弃阅读。再忙,也会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积少成多,读精品读经典,并跟我的工作紧密联系。我在团政委和旅政委的位置上,就给官兵讲过《赏诗养性》《读书养气》《人文情怀与战斗精神》等,寓教于文化,也是事半功倍。

我从水兵到海军大校,几十年的军旅之路,阅读一直陪伴着我。阅读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阅读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让我保有了一颗安静的灵魂。因为,阅读是在安静中进行的,同时带来的是思想的激烈澎湃。只有深入的阅读,才可以获得这一份安静与澎湃。在人生的路上,即使坎坷,也不会沉沦;即使顺利,也不会骄横。

在浮躁面前,有多少人在做着有效地抵制呢?说到底,阅读是一件私人的事,其内里是一颗热爱思考的灵魂。阅读就是对浮躁的抵制,安静下来的灵魂,是为精神储蓄力量。叔本华说过:每一个活在世界的人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以自己视野的极限作为世界的极限。大概这就是灵魂上的差异吧。

安静的文章4:蚕老枇杷黄

文/王太生

天井,干净、安静,春红晚白。

房子的中间留一块空地,人站在天井里,可以仰头观天,察天之气象,有繁星点点。或者,白云苍狗,风萧萧起于鱼鳞瓦片之上。

徽州的天井里,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从大门到厅堂,只有几步之遥。这样的天井狭小,是真正的“井”,头顶上泻落幽蓝的光,让整座房屋都亮起来,映衬的是古朴安静的徽州人家。

扬州一带的天井,空间就比较开阔,晚白的天光里,有一只鹧鸪就在树丛里啼叫。我在石涛和尚的片石山房,看到古人将天井壁上贴石做成一个山林,方寸之间,容纳大天地。

这样的场地,往往是一个故事的载体,就像《红楼梦》这样的小说,也是天井院落里发生的,然后挥发出去。

大院子不是天井,院子里一间一间生活起居的部落,才构成天井,是私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只路过的大鸟从高处看,人就仿佛是陷落在天井里的井底之蛙。

天晴的时候,住在里面的人,从这一间房到对面的那一间房,可以走一条斜线,从天井径直穿过,可是下雨天不行,人必须弯弯绕绕,要蹩步走马廓沿,天井里有积水,一时又排不掉,走马廓沿,是院内的主要通道,美人轻移碎步款款来。

有天井的房子,大多是老房子。天井是老房子的一部分,对外是隐匿的,对内是公开的。

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天井里有先人的踪迹。天井冢,祖宗就睡在天井里。

我过去的邻居,沈家大院,就有天井冢,挨着围墙,旁边长着柏树。人走进去,步声放轻,生怕打扰了先人的好梦,但生活依旧进行。

天井是一篇构思巧妙的文章,厅堂、厢房、厨房,像字、词、句,次第铺展分布。厢房有窗,可以观春秋,有棵桑椹树,昨夜风雨,地上落一层浅浅的紫色果儿。

天井里的植物,春红晚白,适宜栽天竺、芍药、牡丹……庭栽两棵枇杷树,亭亭如盖,枇杷挂得一树金。墙角还有一丛芭蕉,下雨天,雨水溅在脆叶上,清新悦耳。一簇簇雨花在天井水塘里盛开,屋檐口的水就哗哗流,升腾起淡烟,从瓦上跌下,一缕如线。

有一口井,在枇杷树下。井口袅袅升腾水汽,冬暖夏凉,清冽的水,用于淘米,洗衣。井口有井栏,吊桶的绳子把井栏石质磨出一道道绳痕,可以想到有多少只吊桶,七上八下,在井栏留下这涉水的痕迹。

居有天井,人间有雅意,天地静谧,鸟啼人不语。

暮色四合里,适合乱翻书,翻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雨滴,纸页声,潜入在墙角虫鸣花丛,听到时间的沙漏,愈发幽静。

光影错致的空间,人佛俱静,适宜绣花。房子安静,把那些喧嚣、红尘隔开,一个人心无旁骛,净手焚香,在一块布上绣花,荷花、牡丹、芍药、鸳鸯,从天井里走出的女子,大多很知性。

板桥先生说,人生得意处,莫过有“茅屋一间,天井一方”,修竹数竿,小石一块,便尔成局,亦复可以烹茶,可以留客也。月中有清影,夜中有风声,只要闲心消受。

一个人,一辈子,一方天井,在天井里做过什么事?吃饭、睡觉,关门、开门,冬天、夏天,做梦、想心事……

现在,我们外出旅行,看风景里的老房子,大都站在天井里,观别人的一段旧生活,纸窗粉壁,透日月光影,蚕老枇杷黄。

安静的文章5:不愿再安静

昨晚看了一个节目,其中有一个故事,一个女生向暗恋了六年的男生告白,她唱了一首歌,叫做《不愿在安静》,改编了阿桑的《一直很安静》,她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唱出了感动的味道,还有一本四年的日记,看完之后,我的心便不再平静,。

好像在很久之前,我也写过日记虽然那只有一年,但是却厚厚的,沉重到我现在也不敢再次打开,那个人已经消失很久很久了,可是东西,回忆都还在,那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失误痕迹,未来在遇见谁,都不会磨灭他的位置。

我从未想过放弃什么,放弃谁,去开始什么都不存在的所谓的新的生活,我还会遇见优秀的人,但是生活是进行时,从来不需要忘记过去式,所以我的生活走走停停,很多故事的存在。

我现在只是希望我现在身边的这个人,回头看看我,我还在努力以我最好的姿态和你见面,我是像他们所说的,我就是一个孩子,一个只想要你的孩子,孩子的愿望很单纯,只要你在,你要你和我在一起就好,不需要任何要求,我现在没那么多目的,没那么多功利,我只是单纯的想在我二十岁的这一年遇见很好的,优秀的人。

晚上看完节目,我到阳台喝水,站了好久,久到腿都开始麻木,我就看着河对岸的风景,那些霓虹灯,那些人间烟火,永远都不会熄灭,深夜的时间,有人安眠,有人在玩乐,有人在工作,我不知道有多少像我这种,生活安逸,但是却又会因为这份安逸而莫名的开始失眠,脑海中开始闪现各种故事,文字,但是都无法让我书写出来,好像又回到了一种孤立的状态,内心的孤立,场面迎合,但是其实不想和任何人说话,总是处于一种放空的状态,会静静地,毫无缘由的掉下眼泪,在深夜的这个时刻,我的脸也被红灯笼映得红彤彤的,看似火红如血,就那么就那么猝不及防的往下掉……

我很想念单纯的,无所怀念的日子……

安静的文章6:一直很安静

文/鹏

夜深了,泛着阵阵寒意…

只想牢牢拽紧那思绪的硬翅,将其折断在夜空的缥缈下,心被搁置在一个丢弃的角落里,静静的去孤寂…

一直很安静,阿桑的安静,总是那么渺小,那么卑微,用羞卑结束了一世的缱绻,在盛世来临之前,空芜了繁华一季的美丽…

寂寞被安放在这个角落,如空谷幽兰,寂静着,美丽着,遗世独立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来交换你偶尔给的关心…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除了泪在我的脸上任性…

心动了…

左心房,右心房,耶稣开口了,你需要叛逆!紧闭,用透明瓣膜把自己隔离在心的牢狱?这样的惩罚我担当不起!

听人说“爱情”,欲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对上帝的反抗——这是个饽论,对于我来说却是有力揭示,无力反抗!

情深了…

深夜,眼角的泪花在自己的坚强下笑傲同济,闪着希望,孕着感动,任性的在脸上流淌,诉说着情深处的迤俪…

我想痛快的哭一场,把眼泪苦干,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把梦界中的伊人唤醒,笼罩了,嘴角满是颓散着的咏叹…

人静了…

来交换你偶尔给的关心,安静在被言语包装后贴上了易碎的标签,逼迫每个人养成沉默的习惯…

除了泪在我的脸上任性,嘴角边的笑窝还没有完全退化,这证明我不想悲伤的坐在你的身旁…

心动了,动心了…

情深了,深情了…

人静了,静人了…

面孔还在闪烁,背景却是油墨般的昏暗,我在生命这条狭长的边线上飞快的奔跑,想要融进那片浓浓的墨色中,我笑的泪流满面,从容的把我们的点滴搁置进了诺言,有没有一个声音回答我,这诺言谁许过?

我懂我也知道你没有舍不得…

安静的文章7:安静,淡然

打开一扇窗,关上灯,点着蜡烛,希望一切都能够安静,希望一切都能淡然

又是新一年的开始,今年已经28了,时间真的过得好快,快得让我无法抓住它。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而此时的我,回想起往事,总觉得自己在一种混沌的状态中无知无觉地悄然度过了28年,什么都没有,每日混沌而过,没有理想,没有青春,没有时间去思考,没有功夫去领悟人生。

人生的意义在于何处?我不知道,也不懂得,兴许,这就是人生。

一年半了,转瞬即逝,这么长的时间,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少进步,更多的只是在岁月中渐渐失去追求,失去梦想,越来越磋砣,我们到底是在追寻着什么!!

真想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啊~~~

安静的文章8:静立断山墩遗址

文/龚舒琴

这里很安静。一条开阔的马路,隔断了对面平昌新城的热闹和纷扰。

此刻,沐着田野的微风,我安静地站在这里,试图和遗址对话。遗址沉睡了几千年,沉睡着带着各种几何印纹的硬陶,沉睡着精美的原始青瓷,沉睡着有关奔吴的泰伯和仲雍及其后人的种种传说,沉睡着东乡文化不可中断的传奇密码。

几千年前,这里住过东乡的先人。井台边,谁家的女主人正在用陶罐汲水,回到灶台边,用陶罐煮饭。谁家的老人,正在拿着分拣过的剩下的稻谷,“呦,呦,呦”地唤着忘归的母鸡。千年前的鸭子,也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鸭埘边,慢悠悠地喝着主人喂它的水。祭台上,贵族们正在向着上苍,默默地祈祷,护佑着东乡风调雨顺。但我不知道的是,在这3万多平方米的区域内,到底是怎样的天灾人祸,让他们从这块土地上遁迹?

台形遗址一隅,竖立着上世纪50年代挖掘考古的记载碑文。上世纪80年代,台形遗址被明确为省级文保单位。在1987年的那次遥感普查,镇江境内共有这样的台形遗址185座,而断山墩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宁镇地区吴文化台形遗址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

是的,在东乡,这样的台形遗址很多。这些台形遗址,如一坐坐大小不一的棋盘,散落在东乡的四野里。倘若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两位考古专家的偶然发现,也许,直到今天,东乡的后人们依旧会在这样的台形遗址上耕种,砌房,安居乐业。事实上,我和许多东乡的孩子们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台形遗址上游戏玩耍的。当然,年少的我们,完全不会想到,那些在屁股底下土里划破我们肌肤的居然都是远古时代先人遗留下来的陶片或者青瓷。而我们勤劳的家长们,在自家田地里偶尔翻碰到的那些硕大的铁疙瘩,断然不会想到那正是古国先人精心打造的青铜器。

远古时候,浩瀚长江走到东乡,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由此遽然入海。江南地区的水患泛滥当是自然的事情。东乡的土著先民,在奔吴的泰伯仲雍等中原周人的引领下,将自己的家园,建在这高高的土台上,聚族而居,实在是聪明之举。也正是他们当初的睿智选择,才给了我们在历经千年的今天,依旧可以探究追随,怀望思古的可能。

跨越千年,台形遗址上的原生建筑已经空无一物。两次大规模的挖掘,也只找到了一些石斧、石锛、鬲之类的生活用具。在那断垣残壁间的房子的础柱间,也发现了先人的遗骨。时至今日,当我们漫步在台形遗址的土层间,但凡细心,还可以翻检到一些夹砂陶、红陶、灰陶的残片,上面的各式几何纹印清晰可见。

遗址一旁的空地上,一座仿造的“祭台”正在兴建。夯土台基上,几根硕大的石柱安静地站立着。正对祭台开口处,一条石阶路通向水边。萦回的水中央,一座长满小树的圆形土墩静默着。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台形遗址的周围,发现了几处小型的土墩墓。这是西周时候最具吴国文化特色的埋葬形式。我不知道眼前的土墩是不是就是史料上的土墩墓。但我知道,在东乡大地的脚下,这样的土墩墓遍布,平均每3.5平方公里就有一座。而在这个台形遗址的北面,圌山脚下,沿着宁镇山脉,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着吴国历经西周、春秋几代君王的土墩大墓。也正是因为从这些葬在山顶的土墩大墓中偶然挖掘出来的青铜器皿,才复活了史书记载的“泰伯奔吴建立勾吴国”的史实。

祭台的右手边,一座不知名的仿古建筑已经完成。古色古香的房顶上,苫着整齐的稻草,仿佛想让人确信这就是几千年前的宫殿建筑风格。在东乡这块地域内,已经发现了吴国第五代君主周章及其子六代君主熊遂的墓地,又发现了已经立国的吴国第二十二世王余昧的墓地,并且,早在其父寿梦时代,吴国已经和中原的周王朝通好,那么,奔吴的泰伯和仲雍当年为了防止他国入侵而建筑的吴国的城池又在何方呢?我举目遗址,遗址不语。举目东乡大地,大地亦不语。

值得庆幸的是,这里已经有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遗址公园。这里好静,静得让我在低头捡拾这些各种纹饰的陶器和原始青瓷碎片时候,能够听到自己略显激动的喘气声。它离平昌新城很近。它离华山村也很近。但这里却仿佛是另一个小世界。我几乎可以断言,这里不可能有郁金香公园的熙来攘往,这里也不可能出现黄明节万人登圌山的盛况。这正是我心里所期待的。这里就应该是安静的,一种旷世久远的安静,一种可以和先人对话的安静。

因为,关于宜,关于吴,关于宜文化,关于吴文化,有太多等待揭开的谜底。常州有季札的淹城,无锡有阖闾的古城,苏州有夫差的苏州城。甚至,2007年,在丹阳的葛城也发现了属于西周末年的古城。东乡,你有绵延的贵族土墩墓,有大量成规模出土的青铜器,有记载西周分封制的“宜侯夨簋”,但,你的城池呢?

安静的文章9:安静自己,不语,不诉

文/持之以恒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每颗心都是一汪海洋,所以有时难免遇到波澜,所以乍寒乍暖、风起云涌时,安静自己,不语、不诉。

细品静思,生命中的每个个体都是孤独的,不管是拥有还是失去,只要你意识到自己在世界上还真实的活着时,就意味着时时就有孤独感产生,也只有在生命的尽头,归去的刹那,孤独也就真的结束了。

没有来由的胡思乱想,是因为里面隐藏着不为人先知的秘密,纠结着无尽的琐事,掩埋着一切痛苦的根源,爆发着一段极为消极压抑的思绪,以及一股无法言传的忧伤,一切又感觉崇高圣洁,只是无法向外人明言,即使明言又说不清、言不尽,那么就算了,算了吧,安静下来,不语、不诉!

好多难耐沉郁的时刻,也可以向别人倾诉,可单调的语言、空乏的词句又怎能表达真实的内心?难道内心的释怀只为换来一声叹息、几人同情,还是万缕怜悯?就算释怀,过后,恢复平静后,一人归世界,又能得到什么?还不是一样空虚寂寥,如同自身的病痛,除了自己以外,没人能真正体会,而唯一能做的就是静下心来,不语、不诉,忍受,忍耐……

其实,人生当中的苦与痛,又何必说,何必诉?而真正属于你的,就是感受。这痛苦和孤独,犹如新生命诞生一样,只有母亲才能感受到婴儿在母体里的苦痛和欢乐。

不要祈祷上帝能怜悯你什么,你本不虔诚,谁也帮不了你什么,所有的痛苦、羞辱、不幸,可能会蔓延成极端的情感,也可能会成为误解的忧伤,所有的所有皆是你自己的事,所有不必倾诉,慢慢咀嚼、慢慢消化。

面对世界,再不必倾诉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因为有一个生命不是每个人都懂;更没必要说你途中的道路有多坎坷,因为有一个生命再苦也能承受;也不用过多言语来描述岁月中苦涩的羹,因为有一个生命在苦难中才能沥炼出丰富的人生。我不是赞美人生的缺憾是一种时尚的美,因为有一种缺憾伴着一种残忍,只有,也只能靠自己用信仰支撑。

一个人的路,一个人走,一个人思考。时间飞逝,岁月的无情,越来越明了生命痛苦的实质,快乐背后的故事永久遗憾,只能以静穆安详的心态去体验,其中百味,是属于自己的清纯,所以要学会清淡的珍贵。珍惜自己,洒脱一点。开怀一点,即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世界本很拥挤,要学会安慰自己,即使寂寞无助,也要学会坚强,给自己一缕亮光,将包裹在内心深处的微凉温暖,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每颗心都是一汪海洋,在清浅的时光里,安静自己,不语,不诉。

安静的文章10:愿你在我梦里,夜夜安静

时间总是如老式电影般一去不复回。只在缓缓展播的时候,才会揪起心深处隐隐伤痕。时光是最好的化妆师,把一切的表面抹得平平整整,实则,内里却是暗流潜涌。

那个下午,隔着暖冬的阳光,她踮起脚尖,在他额上留下热热的一吻,却发现他的眼里流淌着不真实的虚幻。流光溢彩或水样的东西缓缓晃荡着。她仔细揉揉眼睛,却是什么也没有。是他真实而亲切的微笑。一点预兆也没有,他拥她入怀,紧紧的,如呵护着心头的那块宝贝。分明,有液体下坠的声音。

然后,是车子开动的轰鸣。他在隔着车窗告别,挥挥手,隐隐约约,挥不走淡然而留恋的眼神。以为从此纠葛顿消,从此以为缘离他们三万八千里,从此,她的世界不再有他的轨迹。她痴了,傻了,那声热吻的声音,还残留在沉闷的空气里,随着灰尘而飘忽于无形。

撕去一页苍白的日历,迎来一个个苍白的日子。支离破碎的语感,试图拼凑一个新的故事,因情节,生动不起来。心情,永远活在无奈之中。

每个人都喜欢大团圆结局,看所有的肥皂剧也如是。虽然其中的情节会折磨得人泪眼滂沱,最后的结局如果是苦尽甘来,看后会让人会心一笑,留下些许舒坦。见不得剧中的人物阴险狡诈,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巴不得戏里有一个让他即刻撞死的场面,还能马马虎虎解恨,否则,连看到最后的结局都无法坚持。

到音像店里去淘那支老歌,刷新的封面,时时宣告着物换星移。学友的老歌早已被这个世界遗忘很久,想起情感这东西,流行过之后,也许不曾被人铭记,或许只如烟花,只会绽开一瞬。找了好久,伶俐的店员才从角落里找到“吻别”原碟。是带着淡淡温和微笑的学友,穿着一身白色的西服,眼神干净明朗。

忙不迭的,把碟片装上许久不曾动用的碟机,略带忧伤的音乐回荡在耳边,醇厚的男声,如一种盘旋不止的水质,缠绕着,挥之不去。于是,再一次的,心便开始疼起来。仿佛那开了一地落花的树下,一对相拥的背影,一对依依不舍的眼神。当吻别再一次响起,当乐声再一次忧伤,泪转了千回,其实,每一次都流回心里。背后,仍是纷纷扬扬的落花,屏住气,情感如风。

在思想闲暇之余,会注意观察一些细节,比如行人的姿势,路人的眼神,甚至一些飘忽的尘埃。很难想象,那无人的午夜,落寂的背影,街灯拉长的思念,轻一声重一声的呼吸声,学友还在深情的唱,唱给午夜里寂寥的街灯,唱给那一对有缘相见却无缘相守的尘世男女。声音依然温暖,却是越来越淡,淡淡的消失于窗前微红的晨曦里。

空气中留下淡淡的体香。或许是一种香水,他赠给她,她专门涂在耳垂处,激起他最后的留恋。一些陈年老歌,似乎可以随意制造爱情,也似乎可以折散爱情,淡淡的,只留下一些萎靡颓败的回忆,盛开时艳丽,殒落迷离而无踪。

学友继续吟唱;我的世界开始下雪,冷得让我无法多爱一天---歌声苍凉而冰冷,就象那最后一吻,男人的热情可以融化拒绝融化的冰,男人的冰冷同样可以冻结一切温情。那街,那月色,那冷意,一阵阵的窜将出来。男人喜欢看一张漂亮的脸,女人喜欢看敦厚的笑容,男人爱上一个人可以用一秒钟的时间,然后用几个小时去忘却。女人爱上一个人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去忘却。暗夜里,藏在记忆里的仍是那声热吻,那抹眼神,可以深锁所有的爱。爱到最终,那人群里走着的背影,和世上千千万万人又有何异?

这世上,本没有永恒的爱情,永恒的,只有风声水声和这些滴滴答答的时间。这世上,也许并没有痴情人,只是以爱为借口的一些虚荣或偏激,甚至,借爱的代名词来满足自己的寂寞渲染。掌声雷动里,有一对爱情上演,有一些戏入幕,也有一些戏被忘怀,就如吻别,可以一而再的再而三的在人间上演,而有些情感注定躲在阴暗角落里,缅怀那些似水流年。虽然很想留住那些如纯洁雪花般的爱情,但,这尘世里的烟火,注定让爱无退路,也无出路。结局本是如此,分分合合,缺缺圆圆,平常事而已。

吻别,说好不哭,他们能给彼此一生那么长的相拥吗?他们能容忍彼此异端的脾性一生那么长吗?那么热烈的贴近过,肌肤,唇与唇,甚至某个密合的角落。明天之后,也许一生都不再相见了。他伸出手,看她象一只鸟般的飞走,绝望,但他没有再拉住她。倔强而坚强的她呀,内心实则脆弱无助。她能漂泊至何处?她的心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忍住,不哭,把泪往心里流。

请允许我和你吻别

在这水草丰美的网络里

我要吻去你眼里的云和水

唇上阴凉的影。把千年吻成一刻

把你的柔情汇成我心海的潮汐

与脉搏同在,与日月相呼应

愿你在我梦里,夜夜安静

安静的文章11:朴素安静之时光

文/苏宁

下午,小雨。我从河边走回来,心里越发安静,仿佛已看过世上所有,最远的路也走过了。

阶前的石榴树花开,我在北京,现在,我回来,它的果子结出来了,已有握拳之大。我数一数,一棵树就结了三十多只。我喜欢樱桃、葡萄、草莓,并不爱石榴。据说种了石榴,会有福气,所以,我就渐渐喜欢它了。

“我和谁都不争,谁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着大自然和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有一天,火萎了,我也就走了。”有朋友已经看到我前几天更改的QQ签名,我并无它意,只是对生命和自然,一直充满了敬畏和喜悦。

我曾梦想有一天,我会走过地图上所有我用手抚摸过的地方。我一直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去热爱和承担我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一切温柔、美好、荒凉、悲伤的事物。

这里是我住了很多年的街,很多年过去,那些梧桐还是我初见时的样子,它们在光阴中静静地陪伴着我,我们一起走过,在一阵阵春风、一场场秋雨中相依相伴。你我都活不过这些静默的树木,可我相信,我们会彼此照看直到“火萎”的那天。

雨下下停停,下的时候,头发浇得湿湿的,停的时候,太阳就跟着出来,一转眼就晒干了头发。我慢慢看着街边每一棵树、每一朵花,它们都那么美,活得那么蓬勃旺相。夏天的生命,无须为一丝一缕的人世烦恼所苦了。

黄昏后,我骑单车从承德路进淮海东路,转淮海北路再入大同路、沈阳路,再回转。我一直享受运动的美好感觉,那是清晰的、有力量的、活着的感觉,那是可以梦想、可以无视一切、傲视一切的感觉。

谢谢这如期到来也转眼即逝的一天,我的生命,将更加丰沛如饱满的河流。

安静的文章12:只是安静就好了

这个世界浮华太多,利益太多,诱惑太多,责任太多,义务太多,要说的话太多,要做的事太多,要交的朋友太多……我们身上和内心有太多太多的有形和无形的分子。我们很累,累到只希望躲一处繁华,只是安静就好了。

只是安静就好了,现在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这么想。

忆起很小的时候,竟然会忘了老师怎么夸得你;忘了你怎么遇见的初恋,忘了当时穿的衣服,说的第一句话;忘了当时哪来的那劲头敢和他们杠;忘了下雪天时你躲在黑暗里等我的表情;忘了下雨天你都买了什么零食来安慰不能回家的我;又或忘了当时大考小测的小抄;忘了当时一起回家时我们在聊着什么……生活到这里,我们才发现我们已然忘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忆江南,风景旧曾谙。是啊,什么时候的风景我们都是那么的熟悉,但是那时候的人呢,我们或许都忘了吧。当你想不起这些的时候,只是安静就好了吧。

当你安静了,你会发现,朋友很深邃的眼睛;会感觉其实这个世界很平静,很祥和;会突然体会原来妈妈苦口婆心的额唠叨是那么的幸福;会理解很多人的不幸和幸运……所以当你忆不起回忆,听不进唠叨,止不住争执,停不下抱怨,断不了念头,进不到心里,就这样安静就好了,我们的世界只是安静就好了。

安静的文章13:夕阳背后的心绪

文/宇轩

一个人的日子很安静,很冷清,很孤独,很寂寞,很空虚,很无奈也很无聊,很多很多的感触……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总是被过往刺痛而无声地哭泣,没有人会听到,也没有人会理会,更没有人会在乎和安慰……有的只是那一颗颗泪珠,不知道何时会滑落,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止!

当最后一滴泪被微风带走的时候,那个再也不会有结局的故事,已早被泪水给淹没,漫过伤感的源头,与无言的结局一起漂流。只可惜岁月刻下的重重叠叠不眠之夜,仍驱散不了记忆深处那滴血的愁。其实不愿忆以往,不想再为故事心伤,那是一片不敢碰触深埋在心底最暗最底下的伤痕。

酒过愁肠,时间就好像定格在“黄昏树下低头醉,含泪观夕阳”的那一刻……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撩起我心中的丝丝愁绪,那缕缕凉风扣人心弦。我坐在山顶看着夕阳落下,它穿过了千山万水,仿佛让我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我们之间似乎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沟壑,不是海角和天涯的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我永远也无法跨过去,只得在一端呆呆地守望着另一端,而他却似乎毫无知觉,一切对他来说,我只是个过客,除了相处的时间,什么也没有留下。曾经也是在这里,两个人一起看夕阳,可现在,两个人的日子却已经是一个人过,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

风过,人心碎。一切已经消失,而我却还会在回忆。我不知道怎么去拾起那洒满一地的心灵碎片,就算捡起来了又该如何去重新组合它,或许在他走的那一刻,就已经不再完整了吧。风本来是稍从即逝的,但是它的“凉意”却不会随之而去。就像你留给我的伤和痛不会随着你走而消失,它会慢慢折磨我,泪水不知不觉地又流了下来……你永远不会明白我受的伤到底有多深!

夕阳完全落下了,时间就开始沉浸在了黑夜里。如水的光阴,流过了一季又一季,一分一秒也不会为了谁停留。其实,我并不是害怕没有尽头,只可惜不能走到最后。黑夜,来的很安静,无声无息带走了白天的幻想,就如爱情一般,来的快,走的也突然。当爱犹如玫瑰花凋零死去时,连沉默也是一种多余的表情。常常看到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字眼,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很好的词语,我也想活得这般洒脱,可过去却不能成为一页空白的纸。忘记了是在何时,那个地点,仰着头看月亮诉说没有星星的寂寞,从那一刻起,喜欢上了在黑夜里傍徨,今夜,我闭上了眼睛,认真聆听着忧伤的声音再度响起……

安静的文章14:淡定、安静、看淡一切

淡定、安静、看淡一切。我会好好的,花还香香的,时间一直去,回忆真美丽……

我想我一直是个木呐的孩子,纵然有万千感情,纵然有千言万语,依然外表冷漠。

别人都说我是个木呐的孩子。

无所谓了,我已经习惯这样木呐的自己。

喜欢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悲伤。喜悦。自怜。都无关别人的事。

有没有语言也无所谓的。

因为有好多事,是说也说不清楚的。

安静的文章15:多事之秋

文/张万金

不经意中安静往往就能被一个电话打破。

这个秋天注定事多,先是老同学高速路上翻车,随后朋友开车撞上了路边的电线杆,接着一老友的夫人因病住院发生了医疗事故。就在我对这些事情唏嘘不已时,堂姐打来电话说叔父已住院,快不行了……

这下,我真的头大了,这个秋天到底怎么了?

我急忙赶到医院,叔父说话声音微弱,手有些颤抖。听堂姐说,叔父10天前就高烧,拉肚子,在村卫生所打了几天吊针不见好转就转到镇上医院治疗,几天后病情加重,不得已才又转到大医院。据医生介绍,叔父血小板和白细胞不断减少,多个器官功能相继衰竭。随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一天后,叔父经抢救无效死亡。

叔父到底死于什么病呢?医生的回答也不确切,说是死于病毒感染,是什么病毒,医院没有化验出来。

办完叔父后事,我在网上搜寻,一条新闻吓我一跳:……某省已有18人因蜱虫叮咬感染死亡,起先高烧不退,随后血小板、白细胞锐减,最终多器官功能衰竭而亡……这些描述与我叔父的情况一模一样。

在随后的几天里,中央电视台详细报道了由蜱虫叮咬所致的这种叫作“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例。几天后我去了医院,医生说他们现在知道了,患者感染的叫“布尼亚病毒”。这是一种不常见的病毒,因此没有特效药,临床主要以使用广谱强效抗病毒药物为主。医生还说:“你叔父的病要是发生在现在,也许没有生命危险……”

说起蜱虫,我还真的不陌生,只不过不知它的名字。小时候随母亲在山上摘野茶,时而在茶树上看到有小手指甲盖那么大小,掉到人身上后往身上钻的那种小虫。大人说,这虫咬人时就是在吸血,同时分泌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液体,若不及时挤出毒液,轻者瘙痒难忍,时间久了人就会将患处抓破导致感染。至于被这种虫叮咬后发生死亡的事,倒还是没有听说过。

叔父的死令我几多悲伤,叔父一生围着田地转,农忙时栽秧割稻,犁田打坝,农闲时整菜园种蔬菜,从不歇着。就在这次发病的20天前,叔父还在山下的棉花地里打棉虫。家乡的亲友说叔父是累死的,这一点不过。

悲伤之余,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我想到了这些年我们对财富掠夺的同时,还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在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绿地率的同时却忽略了农村,点状绿化、小品绿化、庭院绿化等城市绿化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可山林的面积在越来越小,退耕还林流于形式。野生动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类的干扰,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已使它们的生活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加上人为滥捕乱猎,滥采乱砍,野生物种正大规模地消失。

野生动物的减少或消失,使得类似蜱虫这样的害虫失去了天敌,于是它们强大起来,它们从山上逐渐向田园漫移,继而侵害人类。乍看起来,叔父的去世是偶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倒是必然。

叔父出殡时,侄男侄女有些害怕,畏畏缩缩不敢靠近。其实,死人并不可怕,他已无思想与行动了。倒是活人可怕,正在一点点吞噬自己的生命。

安静的文章16:安静是一种幸福

文/徐帅

静静的夜里,喜欢一个人独倚窗前,默默凝视着万籁俱寂的夜空发呆。夜,静得出奇,远处阑珊灯光懒洋洋地徜徉在莽莽的夜景中。我无心欣赏夜色,只是每当看到窗外的夜景时,才会真正安静一会,享受一下安静的感觉。

最喜欢初夏的傍晚,沿悠长的小路慢行慢看,风在耳边,叶在枝头窃窃私语,落日挂在天边。一个人静静徜徉,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可以步履散漫,也可以轻松随意,舞步翩跹。

一片叶子,在暮色里沉默,半空中垂悬,清风中打转。轻轻走过去,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才看到有一根蛛丝牵连。也许是蛛丝挽留叶子,不忍她告别人间。没有落地,仅因为一缕细细游丝的挂牵。人啊,不也一样么!一点点的幽思,一点点的爱恋,就能让欲行的脚步迟延。

四周很静,能在滚滚红尘中找到这一片宁静实在不容易。现代社会,到处充斥着喧闹繁华,白天自不必说,就连夜晚,也是霓虹闪烁,此起彼伏,不休不眠。站在立交桥上往下看,汽车河水一样流淌;置身街市,人头攒动,接踵摩肩。世界就像沸腾的水,而人们的内心世界,总是闹腾着迭起的欲念,把生活弄得焦头烂额,寝食不安;把生命闹得鸡犬不宁,苦不堪言。

现代人真的不会享受安静了。

走在暮色笼罩的小路上,不经意就想到了人生。

怎样在红尘中保持一颗安静的心?怎么才能够让心静如没有涟漪的湖面,朗似山间的明月,淡如出水之莲?如何给自己的灵魂找寻一方净土?这可以是一种理想,也可以是一种心态。去思索它,去探求它,更是一种智慧。

有一次,住在一个三面环水,树木葱茏的小村落里。那是一个夏夜,弯弯的上弦月如钩,星空如画,夜凉沁心,蛙声断续。那种安静就像花香一样沁人心脾,漫步在幽静的小路上,你甚至可以听到附近房屋里农民的鼾声,可以听到野花盛开的窸窣,听到禾苗拔节的声音。

躲进书房,安心读书也是一种静。读书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不含任何功利,只是一种滋养,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守拙,一种沉淀。读书的静,可以滋养每一片心田;读书的静,可以让人把八千里路走完,几万里红尘看遍。

其实,所有的烦恼来自于自身,来自于心灵的浮躁,欲望的贪婪。如果我们摒除身外之物,如果我们从外到内,从身体到灵魂守住一个淡定如水的村落,让心归于宁静,那么自有一方天地属于真实的自己。

总喜欢在傍晚日头西斜时,一个人走在僻静的小路或者河边,看太阳的余韵,听枝头的和风,品味岁月的味道,感悟平凡的人生。

安静是一种细致的幸福,刻在灵魂的深处,纵然没有痕迹,却不能忘怀;能拥有一段静谧的时光,拥有一个品赏安静的灵魂,真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