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的文章

请欣赏佳节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佳节的文章1:佳节又重阳

文/吴建

我一直以为,重阳节是我国最富有诗意的节日。“重阳”这个词本身就极富创意。《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又有长久之意,诗意盎然。

重阳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传统节日。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

我的家乡是江海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附近几十里都没有一座小山,更别说高山了。但我们家乡也有重阳登高的习俗。可登高哪里去?记得儿时家乡有一座十多米高的土山,是开挖大河时堆积而成,土山上长满了高大的树木。重阳节这天,我和小伙伴们就头插茱萸,兴致勃勃地登上土丘。极目远眺,家乡的美景尽收眼底。近处,林马河水碧泼荡漾,鱼翔浅底。河岸边枫叶正红,层林尽染。远处,田畴里稻浪翻滚,犹如遍地黄金。观赏了一会儿,男孩们便开始玩捉迷藏的游戏,女孩们则采野菊花簪在头上,以之避邪。

重阳节那天,我最喜欢吃母亲做的重阳糕。平日里,母亲是不做这个的,一来家穷,米面少,二来做起来麻烦,母亲整天在田间劳作,哪有时间忙吃的。可是一到重阳,哪怕再忙母亲都要给我蒸上一锅重阳糕。母亲取一瓢糯米粉,小半瓢面粉,撒上桂花和红糖,用少量热水拌均。取糕屉,铺上洗净的湿布,放入一半糕粉刮平,将豆沙均匀的撒在上面,再把剩下的一半糕粉铺在豆沙上面刮平,随即用旺火沸水蒸。待汽透出面粉时,在糊状粉浆上嵌入红枣、赤豆等,再继续蒸至糕熟离火。将糕取出,用刀切成菱形糕状。母亲做的糕,既蓬松又香甜。刚一出锅,我便抢着要吃。母亲轻声说:“小馋猫,烫啊,凉凉再吃好不。”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便咬。呀,又酥又软,美味可口。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就微笑着对我说:“吃了重阳糕,步步都升高。”母亲以为九九重阳吃糕,不仅将来能高升,更会保平安。

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其中最著名的诗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

处在一年秋尽、行至岁末的重阳,如同经过一天运转、行至暮时的夕阳,提醒着人们去关爱、去感谢、去敬重,那些经历一生奉献、行至晚年的老者。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孝与和谐相伴、与爱心同行,它是家庭和睦团结的纽带。

佳节的文章2:佳节有味是儿时

文/枫悦FY

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对于过年还倍感欢喜的话,那这个人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的。

每年的这个时候,生活的这个小小的城市,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尤其是街道上的车辆,明显的增多,而且多为挂着北京牌照的奥迪奔驰宝马等高端车型,一看就知道,是因为逢年过节,在京发财致富的老乡们,开着他们制造了北京雾霾这一气象的座驾归来了……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句过年好,就要样样好,穿好衣、开好车、吃好饭,这就是大人的过年好吧!可是这终究只是肤浅的表面,在大多数人的心里,对年,终究心存恐惧。

总感觉,一年过的不如一年轻松,原因有太多。比如太缺假期。对于有事业心的人来说,只有懒惰的人才会满脑子想着放假,可是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假期真的是太宝贵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时间明明是自己的,自己却无法支配,不信,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没有时间去逛街,我没有时间好好休息,我没有时间去吃早餐……感觉,一个人没有了时间,像没有金钱一样的可怜,一样的可悲。

你的春节假期有多久?除去你在路上花费的时间,你能在家陪伴父母聊天的时间又有多久?即使是假期,我们也感到的是匆忙,尤其是在这个大团圆的春节里,长大的我们,面对老去的父母,才发现,岁月漫漫,他们太缺陪伴,可是待上班的时间一到,你还是得满怀不舍的远行,虽然父母笑着和你挥手告别,劝你不要想家,可是你心里却清楚的很,当你在外面忘了想家的时候,家在每时每刻都很想念你。

长大后的我们,拥有的新年太短,来不及品味,唯有记忆里儿时的春节,成了我们永恒的怀念。

儿时,新年,可以说是从寒假的第一天就开始的,不用上课,这对孩子们所带来的快乐,要远比大人不用上班所感受到的快乐多的多。而且,那种对于新年的情感就像酿酒一样,酝酿的时间长了,愈加香醇,而大人们放假第二天就是春节,太过突然。所以,孩子们过年,总是开开心心的,况且,能长大一岁,能更有力量,能收到压岁钱等等,儿时的新年,是一个孩子最能直接感受到长辈关爱的节日,所以,那时的新年,有着香甜的味道。

以前,大多数的人们都平平淡淡的生活在乡下,种上几亩地,一家人就可简简单单的生活下去,可是如今却不行,难道是因为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变高了吗?

又到古老的节日,却不再是儿时的我们,不知道是过年的味道变淡了,还是年纪的增长,使我们的嗅觉不太灵敏,所以难以嗅到年的味了。虽然说是过年,可是有谁不会,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恋着旧时光,念着旧年月?

佳节的文章3:重阳思亲

文/牧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年轻时,读这首诗,并没有什么感触。直到母亲去世,这首诗便赋予了另外一层含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独感油然而生。脑海里,为母亲送行的一幕又再次显现:隔着冰凉的铁栅栏,望着推尸车推着母亲越走越远,欲喊无声,欲哭无泪。一切,就像是梦魇。梦魇会醒,母亲却永远的去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凭栏远望,天上那一弯残月,明天还会回来。但是,母亲,你在哪里?此刻,身在故乡的我倒有一种独在异乡的感觉。也许,母亲不在的故乡本来就是异乡吧。
年年重阳,今又重阳。那种少一人的孤独感、凄凉感越发的强烈。

清平乐. 重九忆母
西风残月,已是重阳节。摇动枯枝惊落叶,满腹心事怕揭。
攀高时节逢秋,执尔之手登楼。碧落黄泉太远,茱萸丛中难求。

那一年,母亲带我们去爬山。接近山顶时,有一块陡坡。母亲爬到一半上不去了,伸出手......。此情那景,终身难忘。母亲走后的一段日子里,每每在梦境中浮现。
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只要提起母亲,心仍然会隐隐作痛。最怕提起母亲,就像去揭那还没有完全结痂的伤疤。
丧母之痛,就是那还没有完全结痂的伤疤。

佳节的文章4:节的寂寥

文/江边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自己在大连的第八个年头,也是没有回家过年的第五年了。在春节结束以后,突然泛起了这个感慨。

2017年的春节,是在娃的奶奶家过的。吃过早饭就过去,一直在奶奶家玩儿到傍晚。然后回家和姥姥姥爷一起包饺子、吃饺子、看看烟花,然后正常时间睡觉。初一、初二由于天气不佳,在家宅了两天。初三可乐开始闹病,消化不良、积食、发烧,原定去的北海或是大理或是太原,统统泡了汤,一直养病到初六。不甘心的我和夫人,利用初七到初九两天自己请的假,跑了趟丹东,也只是找了家新开的小小的亲子酒店,在里面躲避人生。恍然回首,发现这个春节并没有做什么。

游荡之间又有些孤单,原来春节其实过的不是节,是一种归属感。无论是上海的露西、杰克、汤姆,还是北京的张处、李处、王处,都不过是我们披在身上的夹克。平时披着厚重的夹克,在大城市里小心翼翼的谋生。到了春节,就希望能够有机会脱下这些伪装,在出生的地方,坦然自在的做回自我,哪怕是狗蛋、二丫、狗剩子。

科技的高速发展,在提供便利的同时,困住了人们,手机屏幕成了每个人的孤岛,在这里我们通过无线电波联系,小心翼翼且分门别类的联系,将自己伪装成互联网上一只帅气的狗、聪明的猫、呆萌的熊猫,反正没人知道屏幕对面到底是不是一条狗。然而,孤独终究是孤独,有孤单的孤独,也有喧嚣的孤独。所有孤独,都是因为找不到自洽的位置。但一切道具,都无法消解孤独,只会让孤独的人,更孤独。或许只有家吧,是唯一能够让我们安心的港湾。

我们回家,也不过是为了能够放下包袱,轻轻松松的过上那么几日,做回那个贪玩、贪吃的孩子,彻夜的打麻将、玩扑克,而不用对着冰冷的屏幕,不用想着要不要把牌拆开,放炮给谁,不用在打牌间隙还走神思考下一单业务怎么做,全都去他的吧!哪怕明天地球就没有了,也先让我睡饱这一觉、赢了这一盘,来个痛快!

于是,开始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想念小时候看起来无边无沿的操场,想念绕着学校半周的小河,想念那些曾经林立的砖瓦房、现在的高楼大厦,想念家乡独特的吃食,哪怕有些上不得台面,更加想念那些亲朋好友。想念那围炉夜话的温馨,也想念那些觥筹交错的热闹,想念你来我往的畅快,想念哪怕对坐无言的融洽。这就是家。

家是赋予你名字的所在,有了家,你才是某某、是某某某,没有家,你便是一叶浮萍,忽如一夜骤雨,就能将你雨打风吹去,再也寻不到一丝痕迹。

于是,决定,2018,回家过年。

佳节的文章5:怀念鸿雁传书的日子

文/冯兆龙

每临佳节,都会收到各式各样的问候短信,有转发的,有群发的,但却很少有真情交流的内容。每每看完这些短信,我总有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此刻,就格外怀念那鸿雁传书的日子。每每捧读远方亲友寄来的信件,幸福与温暖的感觉便充盈身心。亲友的殷切嘱托或勉励,亦成为异乡人生活与工作的精神动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新疆当兵,那时远离故土,训练之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及亲友,心底的思念便如水漫过,情感的释放就是写信、盼回信。那时书信成了我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对人生的思考,对未来的期盼,对爱情的向往都从我的笔尖流出飞向远方,然后,就开始盼望回信。一天天数着日子,各种猜想,有担忧,有期望。终于收到回信了,便急不可待地拆开一口气读完。若等不到来信,失望之情顿然而生,然后又期盼明天能有我的来信。在军营的那段日子里,那一封封书信就像一个个温热的熨斗,熨平的是我精神的褶皱。在这些亲友的来信中,我最看重的是父亲的来信。那时我高考落榜,到军营后情绪非常低落,无心训练。当教师的父亲几乎每个星期都会给我写一封信,开导我,鼓励我,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一次的失败不是人生的全部,只要进取,人生总有成功的时候。父亲的鼓励让我从高考落榜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我抖擞精神,又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火热的军营生活,在新兵连便当上了副班长,四年的军营生活我不但多次受到嘉奖,而且还入了党,发表了几十万字的新闻文学作品。倘若当时没有父母那一封接一封家书的殷切鼓励与安慰,抚平我高考落榜后心底的创伤,激活我飞翔的希望,恐怕至今我尚在自责的痛苦中煎熬。尽管军营生活单调枯燥,但有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同学、朋友的那份慰藉,心中便有了动力和希望。

复员回西安后,木讷内向的我一直难涉爱河,即将而立之年还孑然一身,父母着急,兄妹操心,后来有位大姐给我介绍了一位姑娘,几次接触后我也渐渐地喜欢上这位姑娘。为了取得姑娘的好感,我开始给她写情书,每周一封,虽在同一城市,但这种鸿雁传情的魅力迅速赢得了姑娘的芳心,我们最终喜结良缘,她就是我现在的妻子。书信让我品尝了浪漫的爱情,也让我收获了甜蜜的婚姻。我给妻子写的每一封信她现在都保留在抽屉里,虽然墨迹褪色字迹模糊,但是那一行行稚嫩清纯的文字却见证了我们爱情的岁月。时过境迁,斗转星移,那段时光,那段书信却早已成为我们心底一段甜蜜的回忆。

翻阅这些过去的书信,有问候,有鼓励,有思念,有牵挂,这些由友谊和亲情组成的文字来自四面八方,真诚无私,几十年后再读这些过去的书信,幸福的泪水汩汩而下。这些书信给我过去平淡的日子以诗意,给我浮躁的灵魂以清新。放下这些过去的书信,我便怀念起过去那些给我写信的朋友,有时觉得也应该给他们写封信,谈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也问问朋友的人生冷暖,但拿起随时就能联系的手机,每天都能见面的微信,我便没有了写信的欲望。这么多年来,我不在有读信的幸福,也没有写信的快乐了。然而,现代这些通信方式虽然快捷省事,但却少了许多真情实感的交流,一切都陷入平淡与模式化的应酬而已。

此刻,我格外留恋过去的书信,渴望在身染病恙的床榻边,能有一束盛开的鲜花和一张小小的飞鸿;在生日聚会时能见到信使的身影。渴望来信,渴望那种真情的友谊和关爱。那么,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向远方的亲友送去鸿雁呢?他们也渴望来信,也渴望那种真诚的关爱和友谊。现在,就让我先给远方的亲友写一封信吧,那肯定费不了我多少时间,但却一定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温暖和感动。

信是生活的印记,是我们人生岁月的凭证,在我们生命的年轮里,有了书信就有了回忆,就有了无法抹去的记忆。当我们到了双鬓染霜或风烛之年,收拾一下昨日书笺,那发黄的记忆仍会浮现于眼前,尽管交织着甜美与苦涩,但仍有口嚼橄榄回味无穷的韵味。

佳节的文章6:重阳佳节 念父恩

文/申宗鹂

老父生于民国初年,他幼年失怙,十岁上在布庄当学徒,从扫地倒尿打杂干起,满师后,辗转奔波于京杭大运河,操持起布匹生意越做越红火,富甲一方后,于老城东北一隅择地起楼盖房,开枝散叶。父亲虽是位商人,但骨子里头始终流淌着读书人的血液,我家祖上世代书香,先祖申时行曾是嘉靖朝状元、万历朝首辅,他深谙“富不过三代”的道理,从不让子女过问生意,却一心培养孩子们读书。我大哥在国防部下属研究所搞科研;我二哥瑞士留学归来,在复旦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连身为女儿的二姐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父亲有一间独立书房,两个书架摆满了书,有《古文观止》、《史记》、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绝版的线装古籍,珍版的世界名著,父亲习惯半躺在藤椅上翻书,颇有鲁迅先生笔下“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意境。

我上初中时,文革开始,母亲在批斗中受惊病故,父亲携年幼的我下放到苏北阜宁一个贫瘠的农村,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依为命的日子。白天,父亲下地干农活,我负责洗衣做饭刷马桶,村民不止一次劝父亲:申大爷,找个婆娘给你焐焐脚哈。父亲婉言谢绝了,他抚摸着我的小脑袋,慈爱地说:有了后娘,就会有后爹。当时我尚年幼,还不能完全明白话中涵义,直至我做了父亲,方体悟父亲当年一片深切慈爱的护犊之心。

当时农村条件极为艰苦,我们父子住在一间冬凉夏暖、泥墙草顶的茅屋里,老鼠在被床头被脚窜上跳下。物质上的贫匮,精神上的空虚,对年少的我来说,那是一段迷惘的岁月,我看不到未来,不知自己是否会穷尽一生老死在这个穷乡僻壤。父亲深知儿子的心思,他抽出时间,硬凭记忆准确无误地默写下《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唐诗三百首》等古文名篇,夜间,父亲逐字逐句为我讲解,“肚子里多点墨水都没有坏处”,父亲这样对我说。他常以《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和《滕王阁序》“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里的诗文来鼓励安慰我,“安心读书,总会有出头之日”,温暖的话语使我在恶劣的环境中燃起了对生活和未来的憧憬。每当意识消沉、黯然伤神的时候,读一读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那高远的意境,深厚的禅意,使所有烦恼都一扫而空;我最喜爱的是司马迁《报任安书》中一段话:“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发人警醒,令人振作,使人坚强它时刻提醒身处逆境的我仍要保持积极奋发的心态。在那个书荒的年代,父亲那一摞摞手抄本显得弥足珍贵,在昏暗的油灯下、在田间,一得空闲,我就捧着读,书籍填补了生活的空虚,也充盈着我苦闷的内心。

炙热的七月,一天正午,邻家小哥急匆匆跑到我家:快,快,你爹不行了!我丢下书本,飞奔到田头,看见父亲直挺挺躺在地上,在村民帮助下,才合力将父亲抬到阴凉的大树底下,我拼命打扇子,打得快虚脱了,父亲才缓缓睁开眼:我死不了,看见***了,***不让我去那里,她不放心你一个人留在乡下……

文革结束后,我们父子返城,原来的大宅院分住着“七十二家房客”,我们父子被分配在一小阁楼。我进了电表厂当操作工,不久,国家恢复高考,这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白天上班,夜间复习,父亲给我弄好夜宵,搬一张藤椅,坐在备弄里,一边摇扇子,一边等上夜班的女儿回到家后才放心进屋睡觉。阁楼逼仄闷热,邻里间吵嚷纷扰,素喜清净的父亲不堪烦扰,兼之那段颠沛流离的日子将他打熬得油尽灯枯,突发脑溢血,再一次倒下了,这次,却再也没有醒转过来。

我强忍着巨大的悲恸,匆匆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又一头扎进入书堆中,以“引锥刺股”的拼劲考上一所师范院校,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脑海里顿然浮现了父亲为我讲解诗文的身影,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也为我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功底,惜乎,父亲陪儿子走过了最为晦涩难熬的岁月,却再也无法与儿子一同分享这份喜悦,思至此,不禁热泪盈眶。

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父亲在世时,常言“爹有娘有不如自有”、“家财万贯不如子女成材”,想来,父亲是颇具远见的,即便家财散尽,我们弟兄几个凭肚里的墨水,过得衣食无忧、蒸蒸日上,也潜移默化影响了下一代:我的侄儿在高考中夺得全省理科榜眼;侄女全额奖学金在美国读博;我的小女儿自少年起文字就屡屡发表于省级、国家级报刊、杂志……衷心祝愿在不久的将来,她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物质上,历经抄家,父亲几乎没留给我们什么,但在精神上,他留给我们子女的是一个取之不竭的宝矿。说来也奇,每逢生日、清明等特殊日子,我都会梦见老父,他老人家依旧清癯,每次见面都一语不发地看着我,似乎有很多话要对我说,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佳节的文章7:故乡的晚霞

文/钟百超

国庆中秋佳节,我回到老家看望母亲。傍晚,坐在院子里,一边读书,一边看母亲用扫把将晒在水泥地上,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番薯藤归拢到一处。小时候,番薯藤是用来喂猪的,如今时代变迁了,家里不再养猪,只好用来喂鸡。番薯藤喂鸡,恐怕只有母亲才会想出这样的主意。如果浪费了,着实可惜。其实,岂止番薯藤,连南瓜叶,丝瓜叶,母亲都想方设法喂给鸡吃。就是靠这些饲料,加上米糠和剩饭,一群群鸡都长得健康肥大。

母亲还在扫的时候,我突然抬头望着天空,只见天边飘着一大片云,在夕阳的照耀下,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较突显的部分,形成一个箭头似的V字形,尤为炫目。过了一会,云层变成了血红色,如同火山爆发一样,那通红的岩浆,不断地翻滚,荡漾,拍打,飞溅,流淌,转动,似乎要喷薄下来。

这晚霞实在太美了,于是我就对母亲说:“娘,你看看这云,真是漂亮极了。”母亲举头望了一下,笑着回应道:“早起红云晚下雨,晚起红云晒冈渠。”没想到母亲说出了这么一个谚语来。前面一句还好明白,后面一句就较为费解了。我问母亲:“晒冈渠是什么意思呢?”“天晴”,母亲解释道,“冈就是山冈,渠就是水渠。”这样的谚语,可是闻所未闻,今天总算又长见识了。但是,作为农家的孩子,竟然没有听说过这个谚语,心里颇觉内疚,果真忘本了。

说着说着,云的颜色慢慢淡了下来,变成了赭红色,分明是我们家后山上泥土的色彩,简直可以用来做颜料了。也许哪一个神仙画师,在那里挥动着大笔,尽情洒脱地画着画呢。或者是太阳的光芒在减弱,赭红色渐渐退去,最后抹成了一片稀疏的黛色,像回眸顾盼的仙女那一绺绺飘逸的长发,妩媚极了。

故乡的晚霞,竟是如此的美丽,从前怎么就没有看到呢。人类的感悟,或许就是因一时一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吧。自从家搬到镇上之后,二十年多来,就基本上没有在老家住过。每逢过年过节,回到老家祭祖后,又匆匆赶回镇上。高楼林立,哪里有闲心去观察周边的一事一物,就更别说晚霞了。

去年,在母亲的大力倡导下,把老家的旧房子拆掉,建起了一栋三层楼高的新房子。门前是一个小院,母亲在围墙的下面种上了各种蔬菜,还搭了凉棚,植上葡萄和南瓜,叶子郁郁葱葱,开花的时候,引来蜜蜂蝴蝶,别有一番农家的滋味。如今,坐在院子里,才有了这份闲情逸致。

母亲今年七十有六,还能种地,打理家务,精神矍铄。看到母亲的气色,我打心里感到安慰。母亲是勤劳的化身,坚强的象征,也是母爱的典范。一个家,有了这样的母亲,便是幸福的家。我为母亲骄傲自豪。能做这样的母亲的儿子,我感到荣幸并感恩着。

在外地工作,虽说也时常回家,但在家呆的时间毕竟有限,这几天趁着长假,没有出去旅游,就安下心来陪着母亲,看着她做事,陪着她看电视,和她聊天,心情无比的舒坦。在母亲身边,即是儿子最大的幸福。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我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谐的时代,能够坐在自家的院子里,和母亲一道观赏晚霞。

第二天早上,果然又是一个朗朗的晴天,坐在院子里看书,仰望天空,一碧如洗,在和煦阳光的普照下,更加蔚蓝壮观,如同母亲一样,充满朝气与活力。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刘勰的话时刻勉励着我。这些年来,我开始从事诗歌与散文创作,但愿我的文采,也能一如这绚丽的霞光,点染文学天空的一角,献给故乡,献给亲爱的母亲。

佳节的文章8:今晚的月色真美

文/孙永晨

中秋佳节,月光静静地洒在每个人的心间,氤氲着幸福的味道,夜空下所有的人都“贪婪”的享受着这美好的瞬间,沏一壶茶水,坐在自家庭院中,和家人诉说着往事,幸福感一点一滴的涌上心头,仰望星空,不禁感叹一声“今晚的月色真美!”

高三那年,人生就像到了一个瓶颈期,生活中处处充斥着“硝烟”的味道,似乎每个人存在的理由就是高考,考试、复习将我们的神经紧绷到极点,似乎连空气都带着一种压迫感。上课铃响了,班主任走进来说:“同学们,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大家有什么打算。”“我想吃月饼”、“我想看电影”、“我想睡到自然醒”,大家的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但经过一阵“狂欢”之后,教室一片寂静,因为大家知道这些只是随口一说,根本不可能实现。班主任一脸神秘地说:“我知道了。你们好好学习吧。”

中秋节的晚自习时间,班主任提了两大兜月饼走进来,说“别愣着了,赶快吃吧,跑了好远才买到的”说着就挨个的分给我们,接着班主任竟把多媒体打开了,给大家看了电影———《青春派》。

“虽然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虽然它很重要,但它不是你们生活的全部,它更不应该夺走你们的快乐,我所做的就是让你们以后回想起来,在高中,你不是一个学习的机器,你还有温暖与幸福”。那一刻,感觉班主任就像一个英雄,很伟大……

时光荏苒,一圈圈的年轮记录了我们成长的轨迹,一次次的离别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也许这个中秋你的身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但是心中的那份爱会让你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望着天空,你一定会觉得今晚的月色真美!

佳节的文章9:诗话元宵节

文/张永生

元宵佳节的盛况,在古代的名人佳作中有许多生动的描写,无论是李商隐的“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还是薛道衡的“万方皆集会,百戏尽来前”,都是对元宵灯会的生动描述。

唐朝时,元宵节观灯游乐已极盛行。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无不夜游,“文士皆赋诗一章,以纪其事”。其中,被称为绝唱的是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将元宵节的盛况和游人的兴致表现得完美无遗。

宋代的元宵节更是热闹异常,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尾婉约含蓄,意境优美,余味无穷,为世人所传颂。

清代董舜民的《调寄御街行·元夜踏灯》词云:“百枝火树千金屧(xiè),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把观灯的少妇写得极有韵致,体态盈盈,半戏半嗔,不仅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还把笔触深入观灯人微妙的内心世界。

元宵灯会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自由接触、表达爱情的机会。宋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描写:“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这首词写了一对情人在元宵节观灯时幽会的复杂心情,为我国古代描写爱情的佳作。

可惜,很多时候,有情人难成眷属。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通过元宵观灯,触景感怀,抚今思昔,表达了词中人不胜悲伤的心情。

羁旅怀人,佳节更添愁绪。北宋毛滂的《临江仙·都城元夕》:“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通过对元宵节热闹场景的描绘,抒发了他的孤独伤感之情,读来清新哀婉。

李清照的词为婉约派之宗,她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落日熔金,暮云合壁……”淡雅清丽,委曲精工,情景交融,跌宕有致。全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时两种情景的比照,抒写国破家亡的感受,愁苦落寞的情怀,堪称元宵词绝唱。

千百年来,这些诗篇为元宵节增添了无限光彩,今天读来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元宵佳节的盛况及其独特的魅力。

佳节的文章10:滚冰和撒灯

文/佟才录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到了,看着满大街五彩缤纷的花灯,我不禁想起儿时元宵节在乡下滚冰和撒灯的经历。

儿时生活在乡下,除夕刚过,我们小孩子便开始惦记着过元宵节了。因为在元宵节,我们可以到井台边自由自在地滚冰,还可以在街上尽情地撒灯玩儿。

那时,每年元宵节的晚上,我们小孩子一般都要来到水井边滚冰。那时乡下没有自来水,人们吃水全靠一口辘轳水井,井工每天早起吱吱呀呀地摇着木辘轳,把水从深井中一桶桶摇上来,然后倒在一个方形的铁槽子里,村民们用水就担着扁担来挑。一到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水槽四周就冻结了一层厚厚的光滑的白冰,每次人们来水槽担水,都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会人仰桶翻。人们都恨死了这厚厚的积冰,可它却成了我们孩子的天然乐园,我们放学或放寒假,一写完作业,就会偷偷溜出家门,来到水槽边溜冰玩,常常把衣服弄得很脏,回家自然少不了母亲的一顿骂。但我们没两天又会忘个一干二净,屡骂不改,照溜冰不误。只有一天,我们玩冰是不会挨母亲骂的,那就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母亲不但不骂我们,还主动叫我们去井台边滚冰,母亲说滚得越远越好,元宵节这天滚冰,不仅能滚走疾病和晦气,还能滚来健康和财气。

滚完冰,每家每户就开始撒灯了。那时的乡下人家穷,元宵节扎不起花灯,但乡下人自有乡下人过元宵节的方式,他们撒灯过节。早在夏秋时节,他们就收集起一些锯末子,晒干了留着备用。元宵节来临时,他们把锯末子浇上一点汽油或煤油,然后从自家庭院开始,每隔两米撒上一堆浇了油的锯末子,并把锯末子点燃,一盏盏飘摇跳动的灯火照亮街道,一直延伸到井台边。第二天,长长的街上就留下了一坨坨黑灰。据老人们说,撒灯是为了让自家的祖先和天上的神明可以沿着灯火回到自己家中,为自己的家人增福添寿。

那时,能撒得起灯的人家不多,因为汽油昂贵也不好弄到。我们村子里年年必撒灯的,只有一户郭姓人家。郭家男人在城里做差事,媳妇在乡下,日子过得令人羡慕,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媳妇给他生了四个丫头,可他想要个儿子,于是,每年的元宵节,他都特意从城里赶回家来撒灯,长长的灯龙一直延伸到村外的小庙里。果然撒了没几年,他媳妇就给他添了一个大胖小子,自那之后他撒灯的积极性更高了,直到他举家搬进了城里才歇了。

如今的元宵节,乡下人也不时兴撒灯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买回鲜艳的大红灯笼,在自家门口高高地挂起来,昭示着乡下人今天的日子,红火火,节节高!

佳节的文章11:月光·火光·泪光

文/郭保栋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每到这天我特别思念外祖父——侯年兴烈士。一轮明月,熠熠清辉,我手捧一杯水酒,轻轻地酹在黄土地上,以此遥祭为国捐躯的外祖父。

外祖父居住在清河县城西部的一个小村庄——马屯村。“沙丘绵连,黄沙满天”,小村四周是长满荆棘的沙土岗,常有狐獾出没。1922年,外祖父就出生在这个贫瘠落后小村庄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里。那个时候,生活很艰苦,外曾祖父在院里挖了一口土井,购置了一盘石磨,做起了豆腐生意,以贴补家用。后来,外祖父结婚成家,外祖母成了家中的劳动力,每天天还未亮,就帮助外祖父围着沉重的石磨,研磨豆浆做豆腐。一家人虽然生活清苦,但和睦平安,其乐融融。

外祖父聪明好学,他边劳作边读书,在亲戚的资助下,顺利地考取了清河县第一期师范生。师范毕业后,外祖父成了村里一名小学教师。他为人热情真诚,又能写会算,谁家有事情,他总是忙前跑后,却水也不喝人家一口,全村人都很敬重这个年轻人。

1939年1月,日本鬼子侵占清河,外祖父一家与全县人民一样横遭劫难。3月,日军在王官庄设立据点,建立了日伪政权。日本鬼子天天祸害老百姓,豆腐生意很难做了。1941年3月20日,我的母亲出生了,为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一丝欢乐。

日寇在清河烧杀抢掠,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浩劫。清河县有志之士怒火燃胸、热血沸腾,要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保卫家乡,驱逐日寇。外祖父决心投笔从戎,参加抗日队伍。其实,他早在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已经接受了进步思想,而且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面对日寇疯狂欺压中国人民,外祖父更加坚定了决心和意志。1942年6月,他辞别了年迈的父母、患难与共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毅然踏上了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成为冀南军区的一名八路军战士。

马屯、旧城关乡是清河有名的沙碱二十七村,高高的沙岗和浓密的树丛成为抗日军民的有利掩护。就在马屯村附近,外祖父和他的战友们利用沙岗、密林袭击敌人,搞得敌人惶惶不安。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清河抗日斗争形势发生了变化,敌占区基本上变成抗日游击根据地。凶残的日寇变得更加疯狂,进一步加剧了对抗日军民的残酷围剿和镇压。

1943年9月,在中秋节之前的一个中午,日伪军突然对菜园村进行大“扫荡”,抗日队伍与之展开激烈战斗。一时之间,硝烟弥漫,杀声震天。为了掩护战友转移,外祖父英勇地阻击敌人,身负重伤,鲜血浸透了衣衫,体力不支。追赶而至的敌人凶残地用刺刀刺进他的胸膛。外祖父就这样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了,时年21岁。

外祖父参军一年多的时间里,尽管他所在的抗日武装就在村子附近,但外祖父却从没有回过一次家。家里人盼望他打胜仗,盼望他英勇杀敌,盼望他回来与家人团聚。谁料他竟将一腔热血洒在保卫家乡的黄土地上,一缕忠魂升天了,等家人再次看到他的时候,却已是阴阳两隔……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在我懂事之后,每年八月十五到来之前,都会陪伴母亲到外祖父的墓前祭祀。我想,如果外祖父在天有灵,他一定会感到欣慰,他的女儿——我的母亲继承了他的聪明与勤奋,以优异成绩从省立南宫一中高中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作为他老人家的后人,在工作和学习中兢兢业业,十数年从未懈怠,不甘落后;他的重外孙女也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南开大学。

如今,外祖父逝世已经72周年了。在这72年的时间里,他生活战斗过的这片土地发生了巨变,而他的影像永远定格在那个英姿勃发的21岁,永远以青年才俊的形象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却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后人。

敬爱的外祖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国家在今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和盛大的阅兵仪式,昭示了祖国的强大、繁荣与昌盛,告慰了先烈的英灵。我们将铭记历史,牢记使命,珍爱和平,传承先烈的精神,沿着先驱的足迹奋勇前进。

佳节的文章12:佳节又重阳

文/韩振远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如果将几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做比较会发现,春节最喜庆,红红火火,张灯结彩,浑身上下都充满笑意。清明最哀伤,细雨蒙蒙,柳絮飞扬,带给人的是丝丝愁绪。端午最伤感,天渐热,树渐绿,悼先贤,带给人的是无尽的哀思。中秋最美满,天朗气清,皓月当空,团圆的日子带给人的是浅浅的笑意。重阳是最具个性的节日。紧随中秋而来,秋更深,天更凉,大地苍茫,黄花凝霜,晚烟笼细雨,新雁咽寒声,带给人的,有对秋的眷恋,对冬的畏惧,有怀乡之情,思亲之叹,更多的是随秋风飞扬的思绪。

其他节日没来之前,很早就被人惦记着,提前做出种种铺垫。重阳节总是悄悄来临,西风渐起,落叶飘零,重阳节就来了,脚步轻盈,无声无息,没人刻意准备,没人刻意装扮,大自然却将一切铺排得妥妥当当,茱萸新熟,菊花灿烂,山色翠微,四野飘香。人们只需陶醉在深秋的气氛中,头插茱萸,登高望远,赏秋菊之雅致,品美酒之醇香,抒胸中之块垒,解思乡之忧伤,这个节就过了。一切都平平常常,自自然然。

在我看来,重阳节是格调最高的一个节日。如果每个节日都有主色调,那么,春节是喜庆的大红,清明节是朦胧的新绿,端午节是浓郁的墨绿,中秋节是璀璨的金黄,重阳节呢?是淡淡的浅黄,带几分秋天况味,飘几丝薄薄云烟。菊花的高洁,落叶的沧桑,被诗人用愁绪交织,能吟成清新高雅的诗句,经画家用水墨调和,可描作浓淡相宜的画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用一种特定的美食铺排气氛,庆祝节日,又犒劳肠胃,节日气氛之间,就氤氲出几分烟火味。重阳节是与美食无关的节日,与中秋一样被称为素节。在秋风落叶、遍地黄花中,怀乡思亲,品味重阳之意趣,感受生命之轮回就足够了。

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每至重阳节,总会一遍遍地想,茱萸到底是什么样的植物,会有那么大的魅力,让文人们一次次寄托思乡怀亲之情,查相关资料才弄清:这是一种带有淡淡药香味,如春节的柏枝、端午的艾叶一样,可以驱病避邪的植物。《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这么说,茱萸还是一种节日饰品。惜乎明清迄今,这种带有红色果实的植物,已从重阳节消失。

没有了茱萸,重阳节还有菊花、美酒和满眼的秋色。在诗人们看来,菊花孤标亮节、高雅傲霜,代表着名士风流。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黄花,就成为文人清高傲世的标识。酒则象征着诗人的狂放,“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重阳节赏菊而无酒,不知少了多少雅兴。

有菊花美酒,诗人抒怀,重阳节才带上几分高洁,弥漫出几分酒意,飘浮着几分仙气。

诗人陶渊明超然尘外,将重阳节过得飘逸潇洒。这天,秋菊盈园,黄花灿烂,陶渊明在茅庐旁采得菊花,端坐良久,苦无酒饮,远远望见一位白衣人飘然而至,走近了,才知道是江州刺史王弘来送酒。有了酒,临菊启坛,醉卧黄花下。这场景不知羡煞多少文人墨客。苏轼一生历经坎坷,却挡不住豪放满怀,过重阳节也不例外。“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多么洒脱的意趣。

无论怎样的心境,怎样的诗句,有这么多诗人吟菊花、品美酒、咏重阳,古代的重阳佳节就格调高雅,诗意满满。

秋意已深,遍地洒金,重阳本身就是香醇的美酒,可催诗意,可抒情怀,过完后,诗人们仍意犹未尽,第二天,还要接着过,古人把这天称作“小重阳”。虽不算节日,对于诗人们来说,一样可以赏菊饮酒,品味秋的况味。李白曾有诗曰:“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似为菊花叹息,实发胸中快意。

明清迄今,文人笔下先没了三月三,接着少了九月九。菊花依然灿烂、美酒依然飘香,诗人颂重阳的雅兴却淡了。如今国家规定九九重阳为老人节,就将重阳节过成了老人节。

我住的小城,每到重阳节,附近的村子会连唱三天大戏,搭起戏台,请来名角,为老人的节日助兴。去年,我陪北京的一位客人住在附近宾馆,听得外面乐声悠扬,不知道怎么回事,赶过去看,只见戏台下坐满了皓首老者,突然想起,这天是重阳节,我忘了,老人们忙忙碌碌的儿女们也忘了。直到老人们相伴看戏时,才想起那天是九九重阳节。然而,菊花呢、茱萸呢、登高远眺呢,还有文人的吟咏唱和呢?

“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意,即使只是老人节,重阳之日,与老人一起阖家出游,踏秋色,赏秋菊,品美酒,尽孝道之余,又何尝不是一种雅趣?

佳节的文章13:元宵汤圆

文/柳哲

元宵佳节吃汤圆,团团圆圆过大年!客居京城的我,一想起家乡的糯米汤圆,顿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糯米汤圆,一般是实心不放馅。其质感细腻,柔软可口。随着时代的发展,汤圆的做法,也不断推陈出新。

每一年的春夏,父亲都要在自家的田里,种上几分田的糯米,为的是元宵能吃上汤圆、端午能吃上粽子。

在没有碾米机之前,只能将糯米放进石臼里,用石槌或木槌,使劲地一下又一下,将糯米碾成粉。父亲告诉过我,他年幼的时候,经常在过年前夕,帮助他体弱多病的母亲碾糯米。在昏黄的油灯下,在昏昏欲睡的瞌睡中,用心地一下一下地努力着。

我知道,父亲是在用他那幼小的身躯,尽他微薄的孝心。相信那一年的元宵汤圆,经过父亲的汗水和奶奶纤弱的手,肯定会更加香甜如蜜。

儿时,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母亲做汤圆的全过程:母亲把两三斤糯米粉放进陶盆里,然后放进适量的冷水,经过反复的搅拌和揉捏,一二十分钟后,就做成了一大块糯米团。母亲在糯米团上,捏下一小块后,放在两只手掌间,经过母亲神奇的手,有条不紊地精心制作,一颗颗滚圆的汤圆,就此诞生。

母亲将做成的汤圆,先放在米筛上。煮开水后,汤圆从米筛上,像跳水的运动员一般,争先恐后地跳入沸水里,等到它们浮上了水面,说明汤圆已经烧熟。一锅热腾腾的汤圆,就正式出炉。母亲把汤圆装进盘中,然后在上面撒上一层薄薄的红糖,小心翼翼地端上团圆桌,一家人开始美滋滋地尽情享用美味的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人“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元宵节这一天,最辛苦的当然是母亲。母亲忙碌了一天,一桌美味佳肴,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荤素搭配,应有尽有,各种酒类、主食,还有一大盘滚圆滚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糯米汤圆。我们争先恐后地举起筷子,将汤圆一颗一颗地送进嘴里,品味着一家人团圆的幸福。

家乡的糯米汤圆,牵系着游子的心。漂泊的我,想起你,总会感到无比温暖!

佳节的文章14:有一种佳节

文/咕噜噜咕泡泡

如果说中国有一个节日蕴含着团圆、爱情、美满、幸福……等等诸多美好情愫的话,那么,我相信许多人在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元宵佳节。

闹花灯、吃元宵、放烟花、拜晚年……今天,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不管是与家人一起看花灯、品尝母亲煮的美味元宵、还是与爱侣相约黄昏后、给长辈们拜个晚年、抑或趁着过年的最后一天好好地疯玩一次,我们总能让元宵节丰富起来,因为,它是属于万里归人的日子,属于团圆美满的日子,属于表述衷肠的日子,它承载的意义是爱、是亲情,是感恩。

与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千年文明一样,元宵节同样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这个美好的名词,后来随着时代的沿革,它的节俗渐渐丰富,内涵也随之扩展。史书上说,元宵节起初只是白昼为市,夜间燃灯,到了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不过,就算再怎么百转千回,它的核心主题始终不变,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和与家人团聚的亲切深情,因为无论何时何地,共享天伦始终是中国人骨子里最柔软最细腻的感情,不信,您看那象征元宵节的传统食物——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汤圆,不都是圆圆胖胖的形象吗?而且里面的馅料也都是各有千秋,甜而不腻,繁而不杂,总让人回味无穷,这可爱的小食物就如同它们的造型一样,寓意着千家万户都能幸福美满,甜甜蜜蜜,也寓意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有新的希望,新的成就。

于是乎,元宵节被赋予了很多祝愿。如今,它早已不单单是一个节日,而是代表幸福,代表安康,代表着人们久别重逢的幸福时光,就如同夜晚绽放的烟花一样,仿佛在普天同庆着人间亲人欢聚一堂,爱侣相约月上,好友共度佳节的良辰美景。故此,元宵节才能充满格外的浪漫情怀,因为团圆是它的主流,祝福是它的期许,爱情是它的滋养,美满是它的底色……人间的一切美好情怀,都在这个夜晚绽放出瑰丽的色彩。

元宵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它是古色古香华夏文明的传承者,也是联结人们挚诚情感的一座桥梁,更是所有在世上打拼之人心灵的最终归宿,就如同入口的元宵一样,软糯香甜,入口即化,乍似不起波澜,却总能在点滴中沁入我们的心脾,融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情感。

有一种佳节,叫元宵。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