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散文

请欣赏清香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清香散文1:蒲草的清香

文/雨凡

爱人从老家扬州回来,带了些蒲包肉。蒲草编得匀致,已被煮得深赭,仿佛有了岁月的包浆,一只只小葫芦似的。

记得汪曾祺小说中曾提到蒲包肉:“用一个3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拦腰用一道麻绳系紧,成一个葫芦形。煮熟以后,倒出来,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片,很香。”

没开吃,就看着,这蒲包肉已让我心生好感。荷叶鸡,松毛小笼,蒲包肉,环保便利不说,把吃这等俗事,做得跟弹琴一样古雅,不免叫人倾心。

蒲草我熟悉,喜水,修长的叶片一丛丛,风中婆娑妙曼清影,一年年,生生不息。蒲草柔而韧,如爆发爱情的那颗女人心,被载入诗歌。这样的心承得起情感的分量,而质朴有筋骨的蒲草打成的蒲包,同样承得起美味的分量。

在生活被塑料化之前,礼尚往来送点东西,肯定用蒲包。梁实秋就写过“过年的时候,若是以一蒲包冬笋一蒲包黄瓜送人,这份礼不轻”。若将蒲包换成塑料袋,到底有悖《雅舍谈吃》古锦旧璧般的格调。

小时候跟着爸妈上街,稻草串一条鱼,笋壳扎着霉千张,盐巴、红糖用蒲包装。看似边角料的东西,都能焕发出生机。买龙头烤和海带,最喜欢看商家熟练地把宽宽的芋叶,从凹陷处一挽,折叠成三角形,再将食物装进去,抽出麻绳一环一绕打结,结实牢靠。拎回家,芋叶派不上别的用场,扔进灶膛,化为一撮灰,重新回到泥土。不像如今的塑料袋,填埋后,不晓得多少年才能降解。晚饭,将蒲包肉倒出来,切片装盘。因猪肉早经调料拌香,沁味,又加了粉子,烧得烂熟,吃起来紧实鲜美,却不腻。连极少吃荤腥的父亲,也破例吃了两片。莫非牵动旧日情怀?

父亲说他年轻时,村里筹工酬劳建水库,早上出门,要到晚才能回家。随带的蒲包里塞些番薯、芋艿,扎口,做上记号。劳作现场有煮饭的人,大家的饭包放进一只大锅,一起烹煮,饭点到了,各自领取,就地食用。慰劳辛苦河工的食物,还带有蒲草的清香。

清香散文2:幸福的清香

文/蒋庆华

只要你有一颗知足、感恩的心,幸福就会时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你幸福吗?近期,央视新闻联播围绕这个话题采访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有的回答很幸福,因为自己是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战友早在战争年代就失去了生命,自己能活下来,且能登上长城,心中感到很幸福;有的回答,幸福就是每天多捡点瓶子卖钱供女儿上学,女儿大学毕业了,就知足了;有的回答,自己得过癌症,做手术后恢复得很好,且子女照顾得很周到,感觉很幸福

……

尽管每个人的回答各有不同,但有一点相同是,那些感觉幸福的人,都有一颗知足、感恩的心。

前几日,母亲在家不小心将手上的肌腱切断了,手上绑着石膏,洗漱吃饭都很不方便,需要人照顾。一天,我外出散步回来,看见女儿正在小心翼翼地给母亲洗脚。只见她用小手将母亲的两只脚浸泡在水中,一边揉搓,一边轻拍,祖孙俩还一边小声谈笑……我忽然感到很欣慰,觉得女儿长大了,外婆没白疼她。

有了这份孝心和爱心,女儿将来也一定能收获更多的幸福。说到这里,我便想起父亲。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永远是在“战争”中寻求平衡,父亲随性,母亲细心,他们之间总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从我记事时起,他们就一直磕磕碰碰。可说来也怪,只要母亲在我家呆上一两天,父亲必定会打电话来,问家里的这个种子放哪了,那个证件放哪了。他嘴上虽没说,可我知道他心里念着母亲,他一人呆在家里,一时没了拌嘴抬杠的人,很不习惯。其实,这么多年来,父亲很是照顾母亲,家里重活他尽量不让母亲沾;母亲也很在乎父亲,每当陪她逛街我要给她买衣服时,她总会说:“我有衣服,别花钱了,一定要买,给你爸买一件吧。”父母相依相伴走过近40个春秋,也许幸福的含义他们比我们更懂。“少年夫妻老来伴。”作为子女,我唯愿二老身体健康!

于我而言,看到女儿健康成长,父母开开心心,家人平平安安,便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其实就是平淡中的那份问候,相视中的那个关切的眼神,是流淌在平常岁月中的涓涓细流,是点缀在寂寞荒漠中的那片绿洲。

幸福很简单。只要你有一颗知足、感恩的心,幸福就会时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清香散文3:幸福像叶儿一样

文/之中

闻着槐花的清香,看着花瓣纷纷飘落,不由得想到那句流行一时“幸福像花儿一样”的话来。幸福像花儿一样确实是幸事:牡丹的富贵,玫瑰的香艳,茉莉的清丽,菊花的凛然,梅花的傲气,米兰的暗香等等,无论那种花儿的盛开,都能让人幸福至极。然而我又想到“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的话来。幸福像花儿一样虽然美妙,但以花儿开放的时光计,过于短暂的幸福又让人倍感神伤。由此我到理解了《红楼梦》里黛玉为什么会葬花、会在花儿开放时候就伤悲不止了。

于是想,幸福还不如像叶儿一样常绿。虽然绿叶鲜见妖娆,难见风光,但若较之花儿们虽艳却短的寿命、叶能常绿常新不怨付出甘当陪衬的神情计,当是很幸福的。从自然的观照里不难发现,所有美艳断不能长,时光打磨下日久弥新的,总是那些质朴而淡然的东西。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能人人都风光无限,明星只有那么些,富翁只有那么些,富二代只有那么些,更多的人是需要生产做工劳累费心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幸福这东西到也朴实,不像一些人一样嫌贫爱富,它会在世上所有人身边游走,跟不同阶层生活的人都来搭讪、握手。它很明智是懂得,不是有钱人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更喜欢它,也不是那些嘴上说幸福多好多好的人更珍惜它;而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们更喜爱珍重它。自然的,它也更加青睐那些喜爱它的人们。于是我们都知道,辛苦了一年数着终于到手万二八千血汗钱的农民工朋友们特幸福,守着柴房蒸好米糕听到远方儿女说今年要回家来过年消息的父母最幸福,风雨连天守在火炉旁烤一个土豆热乎乎地递来送去的一对爱人最幸福,努力不懈找到失散多年孩子的妈妈最幸福,一个流浪者捡够一天生活必需饱饱吃一顿饭很幸福,天天坚持做好事为他人付出的人最幸福,到采血车上献血升华了自己灵魂的人很幸福……

幸福像花儿一样,若以青春时期计,那是人生里一个极为短暂的时期。那个时候可以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说白了,像花儿时候的幸福,是建立在对社会生活以及爱情家庭最肤浅的认识之上。因为不懂得生活,所以只看到生活中的甜,不明白其后更多的苦辣酸咸;因为不懂得爱情,所以只看到相爱中的蓝天白云,早忘了天气里的风云雨雪以及沙尘滚滚;因为不懂得社会,所以相信纸上的正义、台上的许诺、大喇叭里的美好,而不知道真实的社会从来都是在红与黑、清与浊中运行,而我们更多面对的将是难辩黑白不分真伪的灰色天空。在如花岁月里,最容易忽略的是生活的艰辛,最容易患病的部位是目空一切。当然,人也应当有如花似玉的年轮、貌美如花的幸福时光。只是若从人生计,幸福更应当在花开之后更长远的时候。

幸福像叶儿一样,虽然平淡却经得住风吹雨打;或者幸福更应当像杆儿一样,更平淡却更不怕雨雪风霜。也许幸福像白开水一样也好,“君子之交淡若水”,能解渴的最好的饮品还是白开水。幸福无需汹涌澎湃,也不必华丽铺张,幸福若是山涧清泉涓涓细流最好,清洌洁净,长流不息,不染半点污尘。

嗨,人不能贪心。幸福如叶,片片翠绿,片片制氧,片片养眼,足矣!

清香散文4:又是玫瑰飘香时

一阵清香扑面而来,那么的亲切,那么熟悉的清雅香气。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又是玫瑰飘香的季节了。

一年前,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晚风中,静夜里,我常常独自坐在这方玫瑰池边,看着风中摇曳的玫瑰,想起了女儿离去的无奈,心中惆怅无限,愁肠百结,伤感之余,写下了《你是我心中的玫瑰》,以此来纪念我的女儿。

这个花池和女儿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自从96年我们搬进了现在的住所,这个玫瑰园就在女儿卧室的窗外。在四季的交替中,玫瑰迎春风,沐夏露,战秋风,抗冬寒,女儿亲眼见证了园中玫瑰的繁华与衰败。可以说,女儿是嗅着窗外飘来的悠悠玫瑰花香,在卧室里挑灯夜读,整整度过了她六年的中学生涯。

女儿学习很自觉,从小到大不需要父母的陪读,女儿写作业时,我有时候读读书,有时候看看电视,一般不打搅女儿学习,做得最多的是给女儿削点水果,倒杯茶水,端点宵夜之类的事情,目的是让女儿缓解一下眼睛的疲劳。女儿自幼就酷爱读书,眼睛近视达450度,劝女儿休息的最好方法就是陪女儿倚着窗口聊一会儿天。

春夏之夜,天空静谧而深邃,轻轻的风儿像一把温柔的梳子,拥着大自然的恩宠,裹着季节错落的惬意,玫瑰的幽幽流香,携一缕情思,宛如心底的山光水韵,飘过红肥绿瘦的园子,缓缓沁入女儿的房间,是那般的细腻柔软。女儿一边吃着我送的水果,一边伸展着疲劳僵硬的肢体,透过朦胧的月色,看月光下斑驳陆离的花影,拈一抹月的微蓝和灵气,女儿就这样在理想殿堂的幸福中畅游。

和我家一墙之隔的玫瑰园,常常激起我“看窗前花开花落”的闲情逸致,女儿闲暇时,我常拉着女儿陪我坐在花池边,我喜欢女儿依偎在我怀里的感觉。女儿柔软的身体,弥漫着淡淡的体香,我轻轻捋着女儿长长的秀发,亲吻着女儿的额头,听女儿如乳燕娇柔的声音在耳边呢喃。每当这时候,我总是静守着心中的那份温柔与甜蜜,开心着女儿的开心,幸福着女儿的幸福。

如今,窗外的玫瑰花依然迎风招展,芳香四溢,我独自一人守候在花池边,任月光把圣洁而悠远的故事拉长,再拉长……岁月的长河,在永不停息的流失,遥远的天际,那一轮清月,变得惨淡凄迷。轻风拂过,玫瑰暗香涌动,撩起我又一次离愁别恨,无尽的思念便不由自主占据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淡淡的,悠长悠长的,痴痴的凝望着风中的玫瑰,恰似一个游魂孤影,在夜色中寻寻觅觅。

四季轮回,我时常在寂寞中游走,遗忘了阳光的温暖,漠然了春风的安逸,思念缓缓地流淌在心间,生命中多少难以割舍的牵系,那些掩藏着恬美的过往,在不经意间拉开了期待的帷幕,独处时,去牵挂,去惦念,希冀风儿掠过后,带来天空中遥远的回音。

当记忆又一次沾染了离歌,当心潮漫湿了银屏下的键盘,当盈盈珠泪在脸颊肆意成河,当朦胧的月色又一次浮动玫园疏离的神色,当寂寞定格在玫瑰情结的记忆深处,我总想让心灵插上翅膀,飞越茫然,让馨香承载着静静的梦幻,带我走在有女儿的世界。

真希望女儿再一次依傍在我的臂弯里,让女儿疲惫的生命栖息在我的怀中,想念女儿的痛苦,让我增加了许多惆怅与落寞,幽幽静夜,在梦寐的彼岸,心绪将牵念轻轻流放,虽然物是人非,人去楼空,虽然玫瑰会凋谢成泥,女儿在我心里永远不会化为过往的烟云,而是成为我永恒的骄傲和眺望的风景。

人生曲曲折折,世事纷纷扰扰,情感缠缠绵绵,我会用从容的爱代替心里的落寞与惆怅,用思念和牵挂代替痛苦和忧伤,日月星辰的流转,春夏秋冬的更替,花开花谢的随缘,亦让我领悟出,必须以生命托举的姿态,给女儿送上心中的玫瑰……

月亮皎洁轻润,冰清玉洁,玫瑰清韵如醉,馥香弥漫,此刻,我不顾汗颜拙稚的文笔,用这粗浅的文字,沾着浓浓的情思,和着玫瑰淡淡的馨香,让幽幽的遐思在天地之间轻舞飞扬。

清香散文5:红薯清香

文/王早先

红薯,各地叫法不同,在我的家乡太和,叫“苕”。它属旋花科,是一种较耐旱的农作物,对地的要求不高,只要插种下去,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红薯在太和人物资缺乏的时候是功不可没的。你想,在那农作物产量低下、饿肚子的年代,一袋红薯,让人看到的是生的希望。

然而,我小时候却是很痛恨红薯的,记得那一年,家里打了一箩筐小麦,老妈高兴得抱着箩筐舍不得放手,而家里的红薯却堆了半屋子。我们家有两眼灶,里面一口特大锅,那锅里成年累月地煮着红薯,那是给猪吃的。虽是给猪吃的,但它却是洗得干干净净正宗的好红薯。当人饿了,也可以从中扒拉着拿出来吃。那时候,红薯叶当菜,红薯当饭,吃得我咬牙切齿,痛恨无比,参加工作后,还有人拿“红薯叶咽红薯”打趣过我。

虽然不待见红薯,但我很喜欢红薯干、红薯片。每年霜降以后,红薯的水分也挥发差不多了,更甜了,这时候,村里的妇女们就会大量地洗红薯、切红薯、刨红薯,切丁的切丁,切条的切条,刨片的刨片,忙得不亦乐乎。第二天五更起来,烧开水煮红薯片。这煮红薯片很要技术,太烂煮成一锅汤拿不起来;太生或夹生的,到时候炒出来吃时会崩了牙齿。我们当地有句话:“生苕甜熟苕粉,夹生苕没得整”,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句话也隐喻人的通透。这项工作是需要几家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因为煮好的红薯片,要快速地起锅,端到村口田里摆放在稻草上,不然就烂了。于是,霜降以后,每年村口就会出现一道风景,平整的稻田上铺满了稻草,而稻草上整齐地摆放着红薯片、红薯条,村里也弥漫着淡淡的、甜甜的红薯清香。

红薯还可以制成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苕粉”,白色的苕粉营养价值很高,它可以烧开水煮成红薯糊吃,加点糖煮好后和藕粉一样晶莹剔透,既漂亮又好吃,还可以加肉沫做成苕粉肉丸,味道格外鲜美。还可以做成粉丝,就是吃麻辣烫里加的那个粉丝,是不是很美味?

现在,市面上红薯做的吃食多种多样,原先那喂猪的红薯也卖几元钱一斤了,而它也逐渐登上了大雅之堂,在精美的包装下,也显出了几分富贵的派头,在灯光的映衬下,我眨巴着眼怎么也看不出它是红薯。

如今的太和,在太和人勤劳的双手建设下,成为美丽富饶宜居的地方,有连绵起伏的沼山,有清可照人、稻香鱼肥的梁子湖,依山傍水,真正是:一碧的湖水,一柔的轻橹,一抹的山黛……

哦,那红薯呢,那红薯依然生长在太和人的土地上,只是没有原来的多罢了。然而那成堆成堆的、堆满半房子、冒着清香的红薯,却总萦绕在我梦里。

清香散文6:清香玉米

文/文雪梅

小时候,家里生活紧张,到了秋天玉米快成熟时,我们兄妹便迫不及待的要奶奶煮玉米。饱满的玉米如同晶莹剔透的珍珠镶嵌在棒子上,在沸腾的开水锅里自由翻滚。煮熟的玉米美味可口,清香四溢。

煮玉米吃多了,就有厌倦。看着奶奶又捞出一盆子煮好的玉米,我就嘟囔:“我要吃馍馍!”奶奶听了,笑着说:“小馋猫,那好办!”奶奶将掰回的玉米晒干,磨成粉,放上白糖,给我蒸馍。用玉米面做出的馍颜色黄黄的,酥香柔软,家乡人给它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黄儿”。奶奶做的黄儿香甜可口,可是,经常吃的话胃会泛酸,肚子也觉得鼓胀。奶奶为了调节我们的胃口,变换着用玉米面做“糊汤”、“搅团”等面食。总之,玉米面不及小麦面那么细腻,做出的面食茬粗,吃了也不耐实。上顿下顿吃,更是难耐。看到奶奶做玉米面食,我就使性子,哭喊着:“又是玉米面,不吃!”每次当全家人吃完了,奶奶就背着其他几个兄妹,给我做小麦面。

奶奶在铁勺里给我烙白面馍馍,下白面条。全家几个孩子中,数我身体棒,我想,这与奶奶给我吃“偏饭”是分不开的。后来我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再也不用为吃饭而发愁了,大鱼大肉,雪白的小麦面,玉米面也渐渐消失在我们的饭桌上,成了一段封尘的回忆。

前几天,我们在饭店里给爷爷过九十大寿。全家人坐在饭桌旁,津津有味的品尝美味佳肴时,弟弟说要吃蒜泥搅团。看着服务员端上一盘飘香的搅团,盖着红艳艳的油泼辣子和几捏绿菜,像极了奶奶当年给我做的搅团。我不由夹起一块放到嘴里,可是,那种掺了麦面的搅团索然无味,更没有往昔的味道。弟弟也摇摇头:“不好吃,没奶奶做的好。”这时,坐在一旁的爷爷满含热泪,他说:“其实,你奶奶的病是长时间吃玉米面太多,伤了胃,留下了祸患!要是她能活到现在,该多好!”爷爷泪汪汪的眼里写满对奶奶的深情。

我的心瞬间被触动。那时,我才明白,奶奶为了我,她天天吃玉米面呀。玉米面里竟藏着奶奶无尽的爱。

漫步于小街,耳旁不时传来小贩们熟悉的声音:“水果玉米”,空气中飘散着阵阵清香。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奶奶给我们煮玉米,蒸黄儿,打搅团的情景,还有奶奶浓浓的爱。

清香散文7:家乡的醇厚与清香

文/张晓辉

我的家乡是兰州,兰州有数不胜数的美食,其中最令人欲罢不能的,还要算那一缕醇厚与一抹清香。

那一缕醇厚是牛肉面。牛肉面的老式传统做法是一碗一碗地煮,面条粗细随客,之后浇上牛骨汤,撒上主料。端上来,那可真是色香味俱全!面条清齐、油光闪闪,还递小汤一碗。如果还想要牛肉,必定另盘切送。牛肉经过细心烹饪,然后切成薄片,烂而入味。楼下的王斌牛肉面,甭提多香了。可真应了牛肉面那五大特点:一清(汤清)、二白(萝卜)、三红(辣子)、四绿(香菜)、五黄(面黄),也应了张保和夸兰州牛肉面的那段儿:“你要是转黑了想吃饭,就尝一尝兰州牛肉面。那和出来的是蛋,撑开来是一条线,撇到锅里是团团转,这个捞到碗里的莲瓣儿。放上些肉丁和青蒜,你一顿能吃一斤半。”

牛肉面正如这兰州人,醇厚朴实。6块钱一碗,物美价廉。早晨吃碗面,一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和这缕醇厚迥然不同的,是一抹清香——白兰瓜。白兰瓜吃起来,入嘴里清凉。才嚼一二下,便滑在咽喉之间。听大人说白兰瓜是外地产品,兰州接纳了它,而且很快让它名扬中华。张保和的快板也有一段:“最有名的还要说是白兰瓜,天南海北都来拉,火车汽车毛驴儿车,装得满满的往回拖,还是那飞机的速度快,那‘呜’地一下就到了海外,这个外国人都没有吃过这么好的瓜,那么高兴地跳起了蹦擦擦。”

这白兰瓜的清香,又像这兰州的爽利,如春风般醉人。

除却这醇厚与清香,兰州还有灰豆子、酿皮子、甜醅子……无数种味道的汇聚,是金城包容的胸怀,也是兰州人敞开着的胸襟。

有句话讲身在异乡时最想家的总是胃,每每离开家乡,总会惦记着家乡的美食。那时才意识到家乡美食在我心中沉甸甸的分量。有时身处亲切的兰州城,我想起在异乡时是多么渴慕一碗牛肉面,遂发觉不是我们身边缺少美好,而是我们缺少细心经营生活、品味生活、欣赏生活的一颗心。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美食,这,就是我的家乡,醇厚与清香。

清香散文8:茉莉花香

文/浩淼原野

窗外一缕清香飘逸,淡淡的馨香,似桂香又似茉莉香味。吮吸花香似沉醉,落寞的我,在无人的午后,花香勾起了似水年华的追忆。

那是廿载的的时光,我突然被借调枣乡上班,这源于领导的信任,我高兴的去了枣乡。

枣乡是一个宛陵千年历史的古镇,在中国名闻遐迩,它有江南小镇特有的韵味,有古老的石板路,老街上不时有甜蜜的语声,有时有软软的普通话,她或靓丽或娉娉,她们有江南女孩美丽的容颜。她不时从街道走过,犹如五月的茉莉花。

珍珍是一个朴素的女孩,一个天然茉莉花似的女孩,认识她源于一个偶然。那时我们的一个校友小郭住在老街,一次同学聚会,我去了。小郭介绍了珍珍,我和珍珍算认识了。那天珍珍朴素的容颜,大方、矜持,未施粉黛,穿一件紫色格子燕尾衬衫,配一件深色裙子。我很欣赏的模样。

五月的小镇,午后人不多,我下午不上班,于是我信庭漫步。十八塔风光优美,古老的十八塔有美丽的香阶,有狮子和古老的井。十八塔店铺琳琅满目,一个接着一个。我蓦然看见了珍珍姑娘,她披肩长发,美丽的珍珠大眼正好看见了我。原来她在经营一家毛线铺,一间门面,毛线五色齐全堆在铺面。她多似一朵茉莉,淡淡的花香,会说话的眼睛。她有一个似双胞胎妹子,她偶尔来看店,也许她很忙。珍珍父亲可能身体不硬朗,珍珍妈妈总是在家忙碌,珍珍总守那一方田垄,她的模样任劳任怨,从未休息。人的美是体现骨子里的,那一份美只有交往的人才可以发现,明镜可照。

暮春的一天,珍珍休息了一天。我们和珍珍还有她的闺蜜有幸去了一次榈村,五月的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榈村的山边的茉莉花盛开,一阵阵花香沁息鼻翼。中药记载,茉莉,双子叶植物,属木樨科。直立或攀援灌木。花大都白色,也有黄色、紫色茉莉。她是一种药用花朵,功效理气止痛,辟秽开郁。主治湿浊中阻、胸膈不舒,头痛、头晕、目赤、疮毒。可煎水洗目、滴耳。

榈村山是一个邱陵,海拔500米,榈村中药资源丰富,药农经常采撷。这里地理偏僻,离镇上大概20里路程,平时买药不方便,山中一般草药都有,春天桔梗、杜鹃、金钱草、金银花绞古兰,夏天半夏、栀子、太子参等。榈村一条小山路飘带一样,都说榈村是一个好地方,空气新鲜,山高树密,有野果、有草药。种植粮食、瓜果不需要出门。

我们一行顺着飘带登山,山上树多、密,藤蔓交织,时时藤粘上身体。行至半山欣喜看见一簇簇茉莉花,有白色的茉莉,犹如白色天使,有黄色茉莉,犹如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有紫色茉莉,她们簇拥一起,犹如一杯杯紫色的琼浆,透散着芳醇。

珍珍和闺蜜站在花丛,她们和茉莉融为一体,我分不清那是珍珍,那是茉莉。只看见青春、靓丽还有茉莉花香飘逸。

暮春的榈村山顶是杜鹃的海洋,云蒸霞蔚、花海攒动,我第一次和蓝天、白云、花朵拥抱。茉莉花的姑娘,杜鹃花火花的绽放,天空是映红了脸,青春、友谊定格在一刻。

六月是收购的节季,我和珍珍、闺蜜好久不见,有一天傍晚,她们来看望我,我有一丝恍惚,珍珍素颜,白晰的肤色,仿佛我凝视一朵茉莉,淡淡的花香,她若天使的微笑。

若干年前在宛陵又一次见到珍珍,时光一晃卅载,她依然素颜、朴素风格丝毫未变。她在我的心间有一丝仰慕,有一丝敬佩,仰慕的是她有茉莉的品质、花香,始终坚持自己的个性,不人云亦云。敬佩的是她对事业兢兢业业,一生绽放花香,做为朋友,这种品格正是我所要增强的,有她这样的友人,我为她骄傲!

时光虽然逝去,一看见茉莉或沁息茉莉般的花香,想起珍珍,想起那一段铭心的友情。

清香散文9:松林和清香

文/胡慧玲

松林30岁了还没结婚。有人给他做媒:姑娘叫清香,28岁,得过脑膜炎。她的头在脖子上晃,嘴角挂着口水,笑嘻嘻的。她见到松林,就问,地冇平吗?我帮你,踩踩。

松林和清香结了婚。大家说他傻,找个包袱。

赶场那天,松林把身上仅有的三十块钱给了清香,想吃什么就去买。

嘻嘻,嘻嘻。清香捏着钱颤巍巍地走了。

松,松林,我把你的钱,用完噶。赶场回来的清香拎着两个苹果两个香蕉。

没事,用完了我再找。松林在那棵碧绿绿的栀子花树旁劈柴,树上冒出一些绿色的花苞。

松,松林,我看到一双,好好,看的鞋,红的,我想买。松林好像没听到,扬起斧头,啪!一截木头被劈开了。清香嘟着嘴巴甩着手进了屋。

接连几天,松林背着柴刀拄着拐杖进山砍柴,每次回来,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左脚右臂钻心痛。他把柴卖给村里的豆腐坊。

天晴朗朗的,阳光温柔柔地照着清香。她抱着一双红鞋坐在栀子花的香气里呵呵笑,好好看,好好看。口水都流出来了。松林走过来,每走一步,身子就往右边偏去,然后又弹回来。就像一脚踏空又稳住了一样。他是个瘸子。

他蹲下来,左手端着清香的脸,右手捏着自己的衣袖仔细地给她擦口水,看你,喜欢得,口水都出来了。

清香望着松林笑,我穿着它,帮你,把路,踩平。

清香散文10:一缕清香润心田

文/箫音依依

我们小时候,或许,常常很幼稚地发挥着天真的思维,想像着儿时还不太了解的这个世界。望着苍穹,望着星空,发挥着创造力,想像或许有一天,我们也能像鸟儿一样,飞到遥远的地方。

上学了,开始认真地汲取着书本上的知识。在当时,八十年代的业余生活不像今天丰富,但是想来却饶有兴趣。翻连环画,看小人书,听收音机,精神上却很富足,将我们的思想带到一个无比丰富的想像世界中。另一方面,我们玩的也很简单,玩具多数是靠自己发挥创造力后才发明出来的,比如火柴枪、弹弓、陀螺等。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童年的乐趣也渐渐远去,伸手再也捉寻不着,空余一系列的怅然。我常常想,如果自己的童年适逢当下这个年代,又会怎样。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想了很久,看着自己一双尚处童年的儿女,通过换位思考,得到的答案是:可能会失去很多很多的快乐。

所以,我感觉自己的幸运。虽然,那时我们生活十分清贫,但是我们吃喝却有滋有味;虽然,我们游戏内容十分简单,但是我们的兴趣盎然。生活着,快乐着,所以我们的童年无忧无虑,虽然流逝的如行云流水。

长大后,儿时构筑的梦未实现,残却如同一块被剪破的花布。在岁月的长河中,虽然自己在用心地修补,但是,梦却依然遥远。想着想着,就像感觉仰望儿时的星空,或许,深邃依旧深邃,也许梦终归是梦。

成家以后,渐渐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也就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浮躁一天天远离,内心深处多了一份深沉。生活是务实的,它容不得有半点虚伪,你骗了它,也会骗了自己。看到周围那些对生活游戏也罢,作践自己也罢,最终得到的是一场命运的捉弄。

我固有自知之明,所以应该清醒,热爱生活,热爱家庭。或许,我们靠自己的双手享受不到荣华富贵的日子,小富即安、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倒也其乐融融。

有了孩子,拥有更多的快乐。但同时,也有很多的无柰和选择,负担加重不必说。教育问题则成了重中之重,殚精竭虑地考虑儿女的明天,想像着把他们如何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此时,也会想到从前的自己,父母们如何想像着把拉扯我们如何推向明天。爱,就是这样,在生生不息地进行着传递。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道理简单,实现却难。很多人生活得很富有,但他没有找到快乐。其实,快乐很简单。有家,有爱,因此我们并不孤单,回忆往事再搓揉进现实的挂牵,感觉一切幸福比蜜甜。生活着,快乐着,一天天,一年年,这是一杯幸福的源泉。

清香散文11:醉人的香樟树

文/鼠妈妈

一脉清香,缕缕溢出,虬杂的枝桠,散开来像把遮阳伞,叶子常年葱油。它的子嗣遍布长江以南的乡村、城镇、高山、平原,虽说它没有相思树浪漫,没有橄榄树那样赋予和平的意义,也没有白杨树那样巍峨挺拔,更没有柳树那样婀娜多姿,但他们无可替代的简洁、朴实、自然之美,总让我想起如今物价社会的那点圣洁与坚守之意。它是谁?它就是我要赞美的、有着上亿年历史的、并具有神话故事的——香樟树!!

幽深而最赋气势的苍翠,不怕虫蛀,不拒贫瘠,欢乐而顽强地生长,满街满巷,风雨中摇曳,浮尘中生香,最为可贵的是,它的清香会四季飘溢。更具有驱虫、防虫杀菌之功效……家乡随处可见。

暮色苍苍,我喜欢在花灯初上时,漫步于有香樟树的绿荫路间,深呼一口气,沁人心脾的芬芳,往往让我满怀迷醉,醉那枝绿郁郁,醉那香气怡人,醉那深茂叶里,有你,有我,有他。

哦,香樟,你翠墨亦如酒,沐浴山河,是净化我华夏的骄子,你常伫风口,是荡涤人间尘埃的功臣。我撰写你,让你自今过往,镌刻历史的迹印,我吟诵你,让你自此至终,见证美好的江山。

哦,香樟,我把你丰盈的身姿,比作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喜欢看书的人,多半是喜欢你的人,喜欢你的人也自然会慢慢的恋上书,因为只有文字才能诠释你无比魅力的全部。

哦,香樟,我在孤寂中携你同行,我在诗畦中把你深种,我在情思中对你诉说。你知道吗,在我父亲病重住院的期间,当我那86岁的老母亲,不顾子女的阻拦,冒着漫天的大雪蹒跚着伤脚来到病房时的那一刹,当我那术后病弱的父亲看见我瘦小的母亲,立即迫不及待地伸出颤巍巍的双手紧紧去握母亲手的时候,我的双眼湿润了,心也被这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所震撼。红尘之缘,人生之情,在那一刻,被我的父亲母亲演绎的淋漓之极,我无法掩饰自己夺眶而出的泪水。看着二老那相依相偎的佝偻身躯,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影子,苍然间,难免又添了淡淡哀愁。

哦,香樟,你赋予了我情感的旎旖。我赞美你,正是喜欢你不畏秋天的萧瑟,不畏冬日的孤寒;我讴歌你,正是深爱你常年的淡泊,不与百花争艳,不与松柏争强。你是香中之魁,无花也依然飘香,你是树中之王,纵有狂暴雪飞,依然傲霜。正是你这种精神,给予我灵感,让我在文字的海洋里浩瀚畅行;正是你这种思想,让我在诗文里,驾一叶兰舟,描山河秀丽,抒祖国多彩。我把你执笔与小说中,何曾置自己于世外?你忧愁时我哀伤,你欢喜时,我快乐,或喜或悲牵动着一个你,牵动着一个我,同时也牵动着一个他。

哦,香樟,我在诗赋里品读你,恍如一梦到唐宋,古老宅院,隐约有影,原是庭堂深深,轩窗青灯摇曳,一株香樟,一位佳人,一个是香气袅袅,一个是手捧素书,月光飞泻,莺声诵诗,一切的一切都沉醉在银色陌香中,谁还管此时的夜已深。

哦,香樟,不出宅楼闻啼鸟,醉卧窗前游江南。是谁墨香随笔游,研磨构思中?是谁昼夜夜不寐,浓情痴丹心?情斟香盅,醉于蓝天白云。用豪笔蘸汁、彩落于宣纸之上,摹一卷水彩为国画,凝一痕樟露为丹青,喜欢那笔下风貌绿点点,喜欢那大好家园壮丽观,喜欢那树树之间亲蜜蜜,喜欢那枝桠高处鸠殷殷。行如水,流如云,丹描点墨知轻重,旋锋勾勒绘图中,浓淡皆有意,细绘樟骨形,画者意境真,香樟神韵浓,点点黄花是睛笔,盈盈泼墨寄深情,一幅诗意香樟图,惟妙惟肖入眼帘,树边溪水潺潺流,山脉连绵翠翠青,尚有白云几朵朵,更有母唤儿郎声。奇哉妙哉,美哉醉哉!

哦,香樟,醉人的香樟,一醉那家乡柔情的植树人,二醉那平平仄仄的香樟诗,三醉那长长短短的笔生缘……

一脉清香,缕缕溢出,虬杂的枝桠,散开来像把遮阳伞,叶子常年葱油。它的子嗣遍布长江以南的乡村、城镇、高山、平原,虽说它没有相思树浪漫,没有橄榄树那样赋予和平的意义,也没有白杨树那样巍峨挺拔,更没有柳树那样婀娜多姿,但他们无可替代的简洁、朴实、自然之美,总让我想起如今物价社会的那点圣洁与坚守之意。它是谁?它就是我要赞美的、有着上亿年历史的、并具有神话故事的——香樟树!

幽深而最赋气势的苍翠,不怕虫蛀,不拒贫瘠,欢乐而顽强地生长,满街满巷,风雨中摇曳,浮尘中生香,最为可贵的是,它的清香会四季飘溢。更具有驱虫、防虫杀菌之功效……家乡随处可见。

暮色苍苍,我喜欢在花灯初上时,漫步于有香樟树的绿荫路间,深呼一口气,沁人心脾的芬芳,往往让我满怀迷醉,醉那枝绿郁郁,醉那香气怡人,醉那深茂叶里,有你,有我,有他。

哦,香樟,你翠墨亦如酒,沐浴山河,是净化我华夏的骄子,你常伫风口,是荡涤人间尘埃的功臣。我撰写你,让你自今过往,镌刻历史的迹印,我吟诵你,让你自此至终,见证美好的江山。

哦,香樟,我把你丰盈的身姿,比作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喜欢看书的人,多半是喜欢你的人,喜欢你的人也自然会慢慢的恋上书,因为只有文字才能诠释你无比魅力的全部。

哦,香樟,我在孤寂中携你同行,我在诗畦中把你深种,我在情思中对你诉说。你知道吗,在我父亲病重住院的期间,当我那86岁的老母亲,不顾子女的阻拦,冒着漫天的大雪蹒跚着伤脚来到病房时的那一刹,当我那术后病弱的父亲看见我瘦小的母亲,立即迫不及待地伸出颤巍巍的双手紧紧去握母亲手的时候,我的双眼湿润了,心也被这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所震撼。红尘之缘,人生之情,在那一刻,被我的父亲母亲演绎的淋漓之极,我无法掩饰自己夺眶而出的泪水。看着二老那相依相偎的佝偻身躯,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影子,苍然间,难免又添了淡淡哀愁。

哦,香樟,你赋予了我情感的旎旖。我赞美你,正是喜欢你不畏秋天的萧瑟,不畏冬日的孤寒;我讴歌你,正是深爱你常年的淡泊,不与百花争艳,不与松柏争强。你是香中之魁,无花也依然飘香,你是树中之王,纵有狂暴雪飞,依然傲霜。正是你这种精神,给予我灵感,让我在文字的海洋里浩瀚畅行;正是你这种思想,让我在诗文里,驾一叶兰舟,描山河秀丽,抒祖国多彩。我把你执笔与小说中,何曾置自己于世外?你忧愁时我哀伤,你欢喜时,我快乐,或喜或悲牵动着一个你,牵动着一个我,同时也牵动着一个他。

哦,香樟,我在诗赋里品读你,恍如一梦到唐宋,古老宅院,隐约有影,原是庭堂深深,轩窗青灯摇曳,一株香樟,一位佳人,一个是香气袅袅,一个是手捧素书,月光飞泻,莺声诵诗,一切的一切都沉醉在银色陌香中,谁还管此时的夜已深。

哦,香樟,不出宅楼闻啼鸟,醉卧窗前游江南。是谁墨香随笔游,研磨构思中?是谁昼夜夜不寐,浓情痴丹心?情斟香盅,醉于蓝天白云。用豪笔蘸汁、彩落于宣纸之上,摹一卷水彩为国画,凝一痕樟露为丹青,喜欢那笔下风貌绿点点,喜欢那大好家园壮丽观,喜欢那树树之间亲蜜蜜,喜欢那枝桠高处鸠殷殷。行如水,流如云,丹描点墨知轻重,旋锋勾勒绘图中,浓淡皆有意,细绘樟骨形,画者意境真,香樟神韵浓,点点黄花是睛笔,盈盈泼墨寄深情,一幅诗意香樟图,惟妙惟肖入眼帘,树边溪水潺潺流,山脉连绵翠翠青,尚有白云几朵朵,更有母唤儿郎声。奇哉妙哉,美哉醉哉!

哦,香樟,醉人的香樟,一醉那家乡柔情的植树人,二醉那平平仄仄的香樟诗,三醉那长长短短的笔生缘……

清香散文12:草木乡村

文/戴永瑞

院子里散发着草木的清香,月光倾泻而下,一把一把齐头的稻草,白天里阳光下显出的硬朗几乎消失,柔软的黄色里面依稀能分辨出丝丝的青色。它们站在院子里,每把稻草的头部被束住,底部呈弧形散落开来,也有点好像支持不住要倾倒的可笑样子。满满当当,调皮、坦然、散淡,它们紧贴着大地的身体,倾听着村庄的呼吸,它们的身心是松弛的,岁月静好,一切安然。

关于刚收割好的稻草的记忆,让我永远觉得温暖。阳光钻进它的身体,又让它的每一根纤维蓬松起来。我们常常在草垛跟前转悠,寻找最理想的位置,扯出咬得很紧的稻草,然后埋进自己的身体,身体的四周全是稻草的清香。稻草也包裹着我们小小的身体,那个时候觉得自己是最安全和惬意的,就像回到了出生前母亲的肚子里,新鲜好奇。稻草蠕动着,跳跃着,碰着自己的面孔,酥痒的感觉无法形容。或者,我们会躺倒在草垛顶上,看村庄里高高低低的房子,房顶上我们平时想看的任何东西,或者就随意看着天上的白云,白云下面飞过的鸟儿,看村庄里升起的炊烟,嗅着草木被焚烧后的另一种味道,想象着它在空中升腾、跌宕,变幻出另一种奇妙的形态。

父亲在月光下一下一下地磨着短镰,小心地用手指试着锋刃,秋天的风送来田野的稻香。可以想象,站立在田野里的稻子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被放倒的那一刻了。烈日下,母亲在田头看着父亲,光着被汗水湿透的脊梁,一下下地割着稻子。当短镰碰到稻秆的那一瞬间,父亲听到了稻草快活轻松地叫喊。“擦擦擦”,那一刻,只有父亲才能感应到稻草的内心——被分离的快感。稻草随即晕眩,伏于大地,身心释然。清香在空中弥撒着,父亲此刻血液顺畅,进入生命从未有过的饱满状态。

母亲和我们姐弟几个,蹲着身子忙着捆稻草。夕阳下,父亲用木杈挑着捆好的稻草,搬运到船上,整齐的稻草码放在船上,田地里只剩下短茬的光溜溜的稻田。空旷,静寂,像回到了时光的尽头。接着是很繁重的劳动——脱粒,先前是用石碾子压,牛拖着石碾子被吆喝着打圈。反复的碾压才会显出功效来。后来,有了脱粒机,夜晚拉上电灯,尘土飞扬的夜晚,却分不清人的面孔,只听到人的叫喊声。稻草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乱头的就堆起了草垛,齐头的等晒干了再码好。疲惫和欣喜交织着,父亲终日忙得不见人影。偶尔见到他,虽然灰头灰脸,但总是很有精神。

就这样稻草完全交给了我们。晚上我们姐弟就用稻草搓绳,月亮被我们扣住一回又一回。用榔头捶熟了的稻草很服帖,稻草和我们的手掌相亲以后,彻底地融为一体了。大人们则用稻草编织草帘,编织草帘工序更单调,放草,摆动筋络(用细塑料绳代替),收紧,累了就趴在稻草上打个盹。乡村的生活就这样简单朴实,草绳和草帘卖了可以换回一些生活用品,运气好,还可以赚一些费用。有时候,我们累得不行了,就躲在草窝里睡着了。睡梦中,会摸到稻草上的一颗稻粒,它与稻草滑爽的感觉有别,有点硌手,我会不由自主地放到口中仔细地咀嚼,草木的香气全集中在它的上面,那些梦,会甜美幸福得要死。

冬天来了,母亲会在我们的床上铺上厚厚的稻草。那清香抬高了我们的好梦,温暖,快乐,自足,乡村的日子也随着这些草木变得厚实起来。而牲口们在冬天里的食物,主要是靠着它们来维持。牛们直接吞食着选好的上等草料,它们的反复咀嚼让所有的日子变得更有意义。猪的饲料需要将这些草木碾碎,然后才能进入它们的胃里。其实,草木懂得大地才是它们真正的归宿,牲口们的粪便融进泥土,让草木的前世今生有了衔接,燃烧后化为炊烟,终究要和雨水混为一体,尘埃落定,最后寻找它们的今生缘分。

在乡村里,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大地上的草木,活出精神,死得从容。我的乡民们离开村庄,到另一个世界忙碌,追寻他的先辈们,必须要在自己的身下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只有这样,他才觉得自己的灵魂安妥。或许,身边的草木,就是他至死难舍难弃的乡村。

清香散文13:绵软清香清明粑

文/余雪靓

春天来了,清明草破土而出,山坡壁上一片一片的,远远看去,如绿毯上点缀点点黄花,十分美丽。走近细看,清明草只有五六寸高,嫩叶上长着一层白色的绒毛,茎上顶着一朵绒毛般黄色的清明花。在和煦的阳光下,发散出一阵阵浓郁的清香。

清明草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先人历来有摘其嫩苗食用或加入糯米粉做糕团的习惯。

每至清明前后,妈妈总爱带我们去掐采清明草茎叶,将采来的清明草在冷水中洗净,切成细细的碎末,再将切好的清明草放入盆中,加入白糖腌。一会儿,便见白糠腌过的清明草浸出水来。此时住盆中加入糯米粉和水,就着清明草搅拌,和面,直至不粘手。然后做成圆圆的粑粑放在洗好的一小片白菜叶上,放进蒸笼里蒸熟。揭开蒸笼,四周立即弥漫浓郁的清明清香,诱人食欲。清明粑入口绵软清香,细嚼可尝到清明草叶茎的生脆,吃罢唇齿留香。

趁热吃清明粑,此时绵软细腻,入口清香立即倾泻而出,很是爽快舒服;粑粑冷后再吃,咬上硬硬的,但细细嚼来,那清香慢慢浸出,越嚼越有味。

清明粑做法各有不同,如用糯米粉和上清明草包住豆沙蒸,便是豆沙清明粑,也有人用红糖取代白糖来做,说是吃味更甜。但我觉得红糖浓郁的糖味盖住了清香味,红糖的红色盖住了清明草的绿色,反冲淡了纯天然的那种自然,颇像是《红楼梦》里做茄子,因配料过多,失去了茄子的原味一样。

在清明前后,街上卖磁粑的小吃摊,同时卖起了清明草磁粑。因为是时令粑粑,人们很少能吃到,“物以稀为贵”,所以生意自然好。

做清明粑要下乡去采摘清明草,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少了很多闲情逸致,更不喜在饮食上下这些繁琐的工夫,餐桌上便很少见到清明粑了。

偶尔哪家因一时兴起,采来清明草,做好粑粑,叫上左邻右舍一起品尝。人们在啧啧赞叹这大自然的香味时,也忍不住要聊起曾经由妈妈做的清明粑,那时就不仅是在品尝春天,更在怀旧了。

那一口口绵软清香、温温暖暖的粑粑,就这样将人们的心拉近了。

清香散文14:人文清香东渡寺

文/秩名

凡事都有因和果。佛缘,也是来自一场人生的劫难。在我用尽全力也无法走出绝望时,朋友让我认识了佛。从此,我知道了因缘果报、三世轮回,知道了宽容别人也是善待自己。从此,我喜欢去寺院一个人静静地看日升日落,让积存多日的泪尽情地流淌。

那日,我又来到了东渡寺,虽然春寒料峭,心却无比温暖。

这里是鉴真第六次成功东渡的起航地,因而,这里也是人们心中的宝地和吉祥地。

在这里,我认识了隆如师父,第一次惊讶于一位佛家师父竟有着如此渊博的知识,第一次沉醉于佛文化的深厚底蕴。面对淡定从容的隆如师父,我知道我的智慧还远远不够,因为我的眼睛还蒙着俗世的烟尘,我的心灵还笼着风雨的沧桑。而透过隆如师父月色般澄明的笑容,我看到了鉴真大师的大爱无疆,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传播佛法者造福芸芸众生的无怨无悔,看到了穿越千年历史而依然巍巍屹立的精神家园。

踏着幽深小径,伴着清风竹影,我们一群文学爱好者随着隆如师父来到古朴雅致的茶馆,“茶禅一味”四个大字即刻让我感到了佛茶文化的源远流长。“茶禅一味”,说明了茶道与佛教之间的共通之处。佛教中要求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而品茶中的品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是的,只有放下了,只有领略生活的真谛,感受生活的美好,才能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风和日丽,月明星朗。

琴声切切、茶香袅袅中,我们一边品茶,一边品禅,品出无限美妙,品出无限精彩。从《红楼梦》“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的佛禅意趣,到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恬淡空灵。隆如师父娓娓道来。诗禅的相得益彰,佛文化的深厚浩大,让我震撼,也让我沉醉。当年,佛经似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生的疑惑,让我从焦躁、怨恨回归淡泊与宽容,今天,脉脉茶香中的一场佛文化洗礼,也让文友们感叹“我终于可以放下了”。

告别隆如师父,我们的脚步都是那样轻松,因为背负很久的积累的“放下”,因为手中又多了一片青葱的“树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