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祖国的北方,秋去冬来,候鸟纷纷远去。冬天的北国,早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萧杀景象。然而有一种鸟却无比顽强地对抗着严寒,从容不迫地生活着。它就是——麻雀!
麻雀嘴短而粗壮,呈圆锥状,嘴峰稍曲。早些年,农家还都是土房,麻雀就以锐利的嘴巴为工具在檐头攒土做窝,生儿育女,一年又一年,待得悠闲而惬意。
麻雀不畏严寒侵袭,每天一大早,东方的天际才见一缕曙色,它们就耐不住寂寞,纷纷钻出窝来,在树上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卖弄口技,呼朋引伴,或者飞到地上去觅食。
麻雀是很活跃的动物,它总是跳来蹦去,叽叽喳喳,在树上、天空里飞来飞去,也许正是这样才能驱走严寒,它才能最终有别于其它的鸟类,在北方严寒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存下来。
北方冬天雪大,大雪一场又一场,地面往往被蒙了厚厚一层雪,可麻雀生命力极其顽强,漫长的冬天里大雪封山,它们依旧在漫天苍茫的大雪里飞来飞去,竟然也能见缝插针,找到食物来充饥。
小时候,麻雀因为常常到田地里糟蹋粮食,被划为四害之一,所以麻雀不受保护,往往成为我们口中的美食。
可从很多方面来看,麻雀和人类相克相生,还是相互依存的对象呢。
童年的雪很大,往往一下就是好几天,积雪盖住了地面,麻雀无处觅食,就要忍饥挨饿。等雪停了,天晴了,人类也出来扫雪了,地面露出来了,地上人类散落的粮食也随之展露出来,麻雀就有了活动和觅食的好去处。
那时,一到冬天,大雪就不期而至,满山白雪皑皑,把可能暴露的食物都给掩埋了。我们只需扫开一块空地,露出黑土地,麻雀看到机会,便会下来觅食了。
然而,人类也有残害麻雀的历史,人们利用雪后初晴的有效机会,在打扫干净的空地上支上一面箩筐,或者下上鸟夹子。不大一会儿工夫,就能打到不少麻雀。
冬天的天气冷,麻雀一到傍晚就钻进房檐下的窝里避风,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便趁此机会,用手电筒照亮,掏鸟窝逮鸟。
麻雀虽小,五脏六腑皆全,烧烤或者油炸很好吃,是童年时期难得的美味。
打鸟,掏鸟窝看似残忍,但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食不果腹,谁又会讲究那么多呢?
这几年,农家生活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盖上了清一色的大瓦房。檐上、檐下都是水泥,麻雀的嘴巴再锋利,做窝也是有些费力的。瓦房做窝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麻雀就霸道地占据燕窝,或者干脆钻进柴草垛暂避严冬。
生活富裕了,物资供给充足了,打鸟的习惯也改掉了,但麻雀的数量确实也少了不少。童年的冬天下了雪,扫开一块空地,你会发现,下来觅食的麻雀一拨又一拨,黑压压的,不一会儿工夫就挤满了那片场地。而现在,麻雀的大部队阵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三两两,看来数量真的锐减了。
麻雀是喜欢群居的动物,白天它们凑到一块嬉闹,觅食,晚上它们也和自己的伴侣待在窝里。群居让它们提高了抵御外来侵害的能力,它们个个机警,在雪地上啄食的同时,还要不住地向远处瞭望,发现一有情况,做到随时互动,应变。
窥一斑而知全貌。麻雀机警有它的缘故,大概它是距离人类最近的一种鸟类,从麻雀日常活动的聚集数目就可以粗略估量它们日趋缩减的总量,递减速度有些触目惊心。
我们要学会保护麻雀,任何一种鸟类,如果到了濒危的时刻,再想起保护它,或许就来不及了。
麻雀是个可爱的精灵,它叽叽喳喳,向人传递的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我非常喜欢麻雀这种鸟,欣赏它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向上的良好品性。
有时闲来无事,在下雪的冬天,我总喜欢坐在窗前品茗,目光却早已穿越重重阻隔,飞跃到窗外,欣赏苍茫的雪景,在雪景中聚焦那些欢蹦乱跳的麻雀。
我家的房檐上常常有两只麻雀追逐嬉戏,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我总是痴痴地观望,看着它们在檐头和窗前上蹿下跳,觅食、逗趣,觉得很好玩。关注麻雀,本来低落的心情也会好起来,觉得自己的心胸开阔了不少。
我爱麻雀,更喜欢冬天的麻雀,因为它才是这北方冬天最为灵动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