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的文章

请欣赏感谢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感谢的文章1:感谢

文/李燕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赋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给我们衣食和爱,使我们健康的成长。母亲的殷切叮咛和期望伴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成人。母亲把无私、博大、永恒的爱洒向我们生命的整个旅程。母亲给予我们无私的付出,我们应满怀感激之情。

记得7岁时,跟我差不多的孩子还在妈妈怀里撒娇,可我已经开始帮家里做家务了。在我的记忆里,没有妈妈抱过我的情景。我的心里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妈妈能亲我一下。9岁的时候,我更是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成天地玩。早晨6点起床,然后在灶台边烧水、做饭。妹妹太小,帮不了妈妈的忙。我虽然是大的,可是,我也并不大呀,我才9岁呀!那时候,我真的很抱怨妈妈,甚至有点恨她。

上学以后,妈妈总是在我耳边唠叨:“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却没有听进多少,只知道妈妈骂我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妈妈对我太苛刻了,太不喜欢我了!

进入初中以后,第一次考试,我考得不好,又挨了妈妈的骂。对于这些痛苦的记忆,我总是想把它忘掉,不让它老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想起来,那时是我不懂事,不好好学习,才考了那么一点分数,也因此被骂。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发现妈妈对我的关心越来越多了,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妈妈的养育之恩,我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

世界上母爱的方式有千万种,但我独爱妈妈对我的爱,因为它是默默的、是促我自立的。在这里,我要深情地对您说:“妈妈,我爱您!”

感谢的文章2:真心感谢“五十肩”

文/李承峰

所谓的“五十肩”,是说人到了五十岁左右,受到风寒容易患上肩周炎的毛病,民间俗称“五十肩”。

一不小心,我就尝到了滋味。去年初夏,江南梅雨时节,酷暑闷热难当,家中遇事,急赴五百里外处置。心急上火,高速奔忙,车内空调开到最低,加上梅雨绵绵,衣衫湿漉,回到家中,浑身不适,一觉醒来,右肩不能碰,一用点劲,如针狂刺,冷汗直冒,手不能碰,衣不能穿,笔不能提,书不能翻,真个痛苦难耐!

如是几日,我在肩痛中煎熬,为求早日解脱,我把土方试了个遍,针灸、艾熏、热敷,外饮草药酒,到推拿诊所拔火罐,弄得肩背到处青青紫紫,不忍卒视。心想,人家勋章别胸前,我的印痕烙肩背,什么名堂!最终被妻拽到医院,医生见了淡然道:“这毛病不奇怪,乃五十肩,就是肩周炎。人到五十上下,运动不够,加之见雨受寒,导致肩背肌肉粘黏。”告知以方,咬牙锻炼,多在屋里用病手沿墙上挪动,俗称“爬墙”。不怕疼痛,爬摸越高越好,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能够缓解。

不知不觉,过了“五十知天命”的门槛,有些疾病就落在了你的身上。“傻小子睡冷炕,全凭火力壮”,我早已远离了火力壮的时节,到了“知天命”的时光,生活起居,当遵循天时,包括思维和言行都要与之相匹配,否则,上天就必定要教训你,让你有那么多痛切的领悟。“名伶卸妆莫应曲,老将归山不论兵”,顺时合事,这样就少了不合时宜,放缓节奏,调和心态,才能保个身体健健康康。

疾病是最真切的老师。把不对劲的地方,一目了然地摆在你的面前,它告诉你要注意的生活起居和作息习惯,你要针对性地加以改变应对,要不然有大把的苦头在后头等着你,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到那时悔之晚矣。

曾国藩在家书中告诫:“平日多吃药,病时少求医”。医治不死病,讲到底,就是勤于养生,善加珍惜。曾经有人问一个长命百岁的老叟,秘诀何在?老人兜底:“吃肉喝酒不锻炼”。什么劳什子秘诀?与你不适,对他正好,真金白银的良方,合适便好。

真如智者蒙田所言,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顺时而为,顺势而作,不粘黏,不阻塞,通透明达,就像吃水果蔬菜,不要为飘雪的日子啃上甜西瓜、春光时节品尝柿饼而高兴,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大棚里的“转基因”。到了今天这个时候,不要颐指气使,蛮横任性;不要拼酒斗气,不服高低;不要玩牌熬夜,血战通宵;不要四处留情,争风吃醋。这都是年轻人孟浪的专利,那个时候的孟浪,可以理解:人不风流枉少年,老了不好写回忆录!但到了“知天命”的时候,就只能留笑柄、存羞愧了。前不久,在荧屏上看到秦怡,虽然银发满头,可在访谈时依然精神矍铄,落落大方,仍然是我们心目中的“女神”!

真心感谢“五十肩”,感谢上苍的点拨,让我警醒!

感谢的文章3:感恩

文/胡雨欣

大地感谢太阳给予的光明,鱼儿感谢海洋给予的空间,小草感谢石缝让他学会了坚韧,我则要感谢你们;我的家人,我的老师。

我要感谢你们——我的父母。感谢你们给予我生命。我是你们爱情的结晶,当我呱呱落地啼声冲向云霄时,你们便决定伴我左右,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你们教会我走路,是你们教会我说话,是你们教会我做任何事。感谢你们教会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一次只要是我的东西,都要我自己收拾。虽然儿时不明白你们的苦心,但我现在明白,你们是为了让我学会独立,正是因为这样,我今天才能站在这里,独立接受人生的磨砺。我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让我懂得了坚强,让我能在困难的时候以笑脸面对生活。

我不仅要感谢我的父母,还要感谢我的爷爷奶奶。我的爸爸妈妈去深圳打工了,只有爷爷奶奶照顾我,爷爷奶奶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爷爷起来送我上学,下午早早的在学校门口等我放学。奶奶起来帮我穿衣服,下午回家,奶奶就早早的做好晚饭,等着我。感谢你们让我幸福成长。

我还要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让我拥有了文化,使我知道了人类的文明,世间的善恶。你们是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着我的成长;你们是无私奉献的蜡烛,点燃自己,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你们是一支支粉笔,磨碎自己,让我拥有了知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老师的真实写照。正如树叶感谢树根提供养料,云朵感谢蓝天给予他自由一样,我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给予我生命的焕发,感谢你们让我知道感恩,感谢你们让我拥有知识,更要感谢你们为我撑起一片成长的蓝天。

我亲爱的家人,老师!你们看到了吗?清晨,那碧绿的叶子上晶莹的露珠,是我感恩的泪花;中午,那拂过你们面颊的和煦的春风是我感恩的语言,夜晚,那一角闪烁的星空是我感恩的眼神。

感谢的文章4:感谢生活

文/傅玉善

一个人,一生中会经历很多,很小的时候,背负许多梦想,那个梦总在每天早晨醒来带着有光泽的笑容向你致意,那是一个敢拿梯子摘月亮的年纪,对梦想从来没有过怀疑。长大后才发现,梦想是睡在摇篮里的风景,是不安分躺在小溪里面的月亮,用心灵可以感触,付诸于行动将是幻影。也就是那个梦,她承载着你痛了的心灵走出困境,她离你很近很近,每天挂在窗前那棵树上;她又离你很远很远,朦朦胧胧在那一生也到不了的地方!梦想是那样难以忘怀,现实却那样备受煎熬,人总是在遥远的梦想里,忘记了自己,在眼前的现实里,却明白着自己!

感谢生活!她的历练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孩,变成一个从容的自己。懵懂到从容,要跨越那布满荆棘的路,要跋涉那滔滔浊流的河,要攀登那崎岖不羁的崖……在无尽的磕磕碰碰之中,感觉世间的冷凉,感觉青春撞腰的心跳,嘴嚼酸甜苦辣的滋味,享受阴晴圆缺的苦乐。当举起那带有红晕的幸福酒杯时,才明白,痛苦是幸福的促销商,伤害是坚强的陪练员,就如失败是成功的母亲一样!痛苦与伤害,使暗淡的灵魂有了升华!

感谢生活!她让我看到世界还有缤纷的灿烂,让我深知有低头赶路的汗水,才有抬头挥洒的阳光。鲜花与喝彩,只有在风雨洗礼过后的天空才会出现。感谢这多彩的世界,让我擦亮了朦胧的眼睛,当我抛弃所有的虚荣,不再伪装自己,把水晶的盒子打开后,我惊奇地发现世界原本就是水晶的颜色。世界之大,我只是在心里默默地装下了,而我依然平凡着,平静对待关于自己的一切,今天的故事是浪花一朵,明天的故事还是浪花一朵……在平凡中感受不平凡的味道!

感谢生活!她教会了我与友善握手,尽管,善意和金钱不挂钩。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在亚历山大的石柱之上建了《纪念碑》,通向那儿的路上青草不再生长,因为他曾经用他的诗歌唤起过人们的善心!这是异域的声音……我能感受到,星空卫视,《金星撞上火星》的女主持人,带有磁性的厚实的中音批评“富二代”,那如水一样不着表情的谈吐,深深灼伤地是与金钱挂钩的罪恶!我从她那平静得再不能平静的语调中,感受到了光明穿越黑暗的所有行程!当那个天真的孩子在衣兜掏出唯一一个硬币,投向救灾捐款箱时,我也从羞涩的钱囊里,掏出所有的钞票救助我生病的乡亲,还有因为贫困失学的孩童……

感谢生活,感谢她做我情感的见证者。我没有送过玫瑰,没有送过钻戒,我们只有屋檐底下的牵手,春风路上的等候,但是,我们的感情无比坚贞!爱情真的需要物质去收买吗?那是物质追求者的谎言!我坚信,美好甜蜜的只是在心心相印的人群里接力!亲情留下的是至亲至爱。席慕容在《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说;“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如今终于见到这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虽然己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请接纳我的悲伤我的欢乐!”歌声比语言更有说服力,歌声比语言更能传递亲情……

感谢生活,感谢她教会了我宽容。为了有坦荡心胸,为了融于社会,接受现实,我在世俗的纷争中甘当俘虏。争执往往从一场牌的输赢,从一支损坏的笔,从一元丢失的钱开始的。都站在有理的那方,不依不饶非要到见输赢为止。与乡亲、邻里为了鸡毛蒜皮小事争得面红耳赤我真的觉得不值。我承认许多事情,我真的不男子汉!父亲是我的榜样,他在文革时被自己的学生打成右派,被自己的学生拉上台上去批斗,带高帽,最后以守旧的罪名劳改5年,官复原职后,他的学生找他解决终身工作的大事,他没有计较前嫌,一个个争取了编制,争得了工作岗位。母亲经常讲,父亲是一个保不住自己的人,而父亲,面对母亲总是报以淡淡一笑,你知道这一笑叫什么,叫沧桑一笑泯恩仇!恩怨都放下,心胸自然就宽了。

感谢生活,我们一生的引领者。把痛和泪留下的同时,她把更多的智慧留下了,把更多的财富留下了,把更多的快乐留下了……

感谢的文章5:感谢父亲

文/彭金辉

父亲离开我们已12年多了。

从我懂事开始,父亲的眼睛就很不好,走路都得摸索着。

父亲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中师生,“三年困难”时期,为照顾奶奶回到了农村。后来,父亲本可恢复教书,因为3个孩子太小,眼睛又不好,他最终选择继续种田。

儿时的我很顽皮。一次,我与一同学打架,致两家冲突。同学的父亲冲到我家,要打母亲。劝阻中,父亲的眼睛挨了重重一拳,从此几近失明。

要是打官司,那人得被判刑。但父亲说都是一个队上的,低头不见抬头见,没有起诉,只让赔了一年的工分了事。

不久,分田到户。“双抢”时节,父亲经常在午间,冒着烈日,摸到别人家田里,帮着捆几堆稻草或扯一担秧。我们说他多事,他却说没有累死人的,只有懒死人的。

每每我家农事忙不赢时,队上的壮劳力们也总是无偿地帮我们。父亲的付出,赢得了乡邻的同情与尊敬。

小时候,家里很穷。青黄不接的季节,一家5口经常是靠红薯丝度日。父亲总以自己不饿为由,吃很少;3个孩子的学费,每到开学,父亲都得去学校求老师宽限一阵,真不知那么困难的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刚满6岁,父亲就带我下田劳动。2年后,我就能独立挣工分:打禾时搂禾把,我被大人们抢着要。9岁时,我被评为大队“双抢”模范。

我的学习,却总让父亲操心、头痛。我小时候贪玩,读书总不上心。考初中,我算术7.5分;考高中,差了近70分。为此,我没少挨父亲的责骂,最气的时候要将我绑在板凳上沉塘!我对父亲是又怕又恨。直到后来因学习、工作离开了家,我才体会到父亲的恨铁不成钢。

几经周折,我于1987年转学到岳阳读高中。为了不被“打道回府”,通过努力,我以年级第一的成绩留了下来。1989年高考,我考上中专,总算为辛勤劳作的父母争了一口硬气。

中专毕业后,我当上了戒毒警察。

每次回家,父亲总让我干挑粪之类的体力活:“虽然你当了干部,但不能忘本!”

每次回家,父亲都要唠叨:你的工作不像种田,要求上进;执法要一碗水端平,老百姓最恨执法不公;对违法人员不要动辄打骂,他们也是人,犯了国家的法没犯你的法……

我一直严格执法,对违法人员公平管理、耐心教育。偶因气急而想动粗时,耳边总传来父亲的唠叨——我不能再因为“不听话”而让父亲受气!

2003年9月,父亲胃癌手术后,回乡下休养。由于工作忙,我很难回家一次。每次打电话回家,父亲都说身体好转,要我安心工作。

一天下午,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当班。其实,当天早上妹妹给我打了电话:父亲病情恶化,已多日未进食。由于大队警力紧张,我没能及时赶回家。

母亲告诉我,父亲临走前让医生用最好的药,说要等大儿子回来。我知道,父亲是带着遗憾走的。但他决不会责怪我,我如他希望的,在“好好工作”。我亦无悔,我用辛勤的汗水,维护着一方平安,实践着父亲对我的谆谆教诲。

是父亲的朴实、严厉与勤劳影响了我,待人以宽、乐于助人、从不偷懒,他留给我宝贵财富终身受用。

父亲,儿子感谢您!

感谢的文章6: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文/段儒贤

算起,离开酉阳快10年了,关于那里的人和事,一直以来,我都想写点什么,可总是被工作与琐事所耽误。今天,终于静下心来,说出心中的话语。

生命里总有那样一些冥冥中的缘定,虔心期然间蓦地相逢,无语微笑,绽放出宿命里早已刻画好的那一帧容颜,那些珍贵的片段,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铭记。酉阳之于我,就是如此。

2004年,我作为驻站记者来到酉阳。因为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加之记者站又是刚刚成立,很多关系还没疏通好,我像一只无头苍蝇整天在街上乱撞。可我有幸地认识了酉阳的许多同行,他们给我讲策划,改稿子,讲当地的风土人情,让我感受浓郁的酉阳文化,一点没把我当外人看待。特别是邱进民、吴胜延等老前辈,他们更是把我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教我为文先为人。在大家的帮助与提携下,逐渐地大家认同了我,也让我在那里有了一定的人气与名气。作为一名记者,我客观、多元地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写出了当时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新闻稿件,并得到酉阳县委、县政府领导的亲笔批示。通过我的报道,事情解决了,领导赞赏,百姓满意,让我感到莫名的荣耀。

在酉阳工作的一年,刷新了我大脑里对人生阅读的界面,弹出了我对话框新的光标。现在,我回到报社总部已经10年了,每当一个有效的策划被领导称赞,一行漂亮的文字得到同事赞许,我就会想起酉阳的同行与老师、朋友。是大家给了我新闻的灵性,给了我创作的激情,给了我新闻的根基,给了我超越的勇气。我的每一步成长都写满大家的帮助与关怀,我的每一步进步都源自大家的力量。在酉阳走过的每一步艰辛历程和快乐时光,都是我现在和以后的无价财富与人生中无法取代的深刻痕迹。自始至终,我都感激着大家,深爱着我曾奋斗和努力过的地方,因为那里是我梦想开始起飞的地方,难以割舍,刻骨铭心。在那里,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怀和照顾,哪怕现在有的人已经离开,哪怕我们各奔东西,但若是当初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当初所走过的路途,是不会一片坦途和充满无数生机的。

感谢当年的酉阳同行,无论我漂泊多久,我的心永远与你们同频共振,无论我离你们多远,你们永远是我最美的回忆和归依。

“我们相逢时,仿佛我们素昧平生;我们分别时,好像我们从未分开。”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感谢的文章7:我还是要说感谢

文/青柳含烟

昨天,本人有幸参加了中国新诗百年论坛——走进娄底——娄底诗群作品研讨会。恭听了来自全国的十多位着名的诗人,诗评家对本土诗人诗歌的细致透彻的点评。

感谢罗振亚老师对本人诗歌深入浅出的剖析,并提出诗歌中的不足和看法,让我受益匪浅。罗振亚老师是南开大学文学院的副院长,着名的诗评家,在中国文学和中国新诗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也是我最敬佩的诗评家之一。会后,在酒店大厅的门口我走上前去特意向罗老师致谢,他笑容满面非常和气,没有一点大家的架子,并告诉我,有机会的话可以在博客上交流。

这是一场诗歌的盛宴,能和这么多在国内有影响力的老师们,和这么多本土优秀的诗人们欢聚一场听他们畅谈诗歌,让我再次感受到了诗歌带给我的慰籍和力量是巨大的,无穷的。写了十年的诗歌,我一直都在思考,怎样的诗歌才是好诗歌?

在研讨会开始之前,在酒店的大厅里遇上了娄底本土诗人梦天岚老师。和他已经是第二次见面了,也许是因为诗歌的介入,见面就像是老朋友似的,可以想见,和诗人聊天,话题肯定是离不开诗歌的。他说在博客上看了我的一些诗歌,很不错的,并说我肯定不止写了三五两年,因为功底是参不了假的。

他说写诗歌应该注意它的结构,诗歌是有生命的立体物,它所表达的情感也是有深度的多层次的。他的这一说法也暗合了陈先发老师说过的,一首好的诗歌是一座充满了美学的多层宫殿这一理念。诗歌的开头第一句应该是具有蓬勃的母性的生育能力的,然后由它继续繁衍,开枝散叶,不断延伸。他说诗中的每一句,每一个字应该是精准的,一首成功的诗它的身体里流淌着血,要有肉,要有丰满的质感和痛感;它的灵魂应该是具有强大的穿透力的,在隐和显之间游离,飘逸地存在。听了他简短的谈话,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很高兴在诗歌的路上,遇到了这么多的良师益友。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感谢!

感谢娄底本土着名诗人龙红年老师!感谢他为这次诗歌盛会付出的辛劳,感谢他为本土诗歌的繁荣做出的巨大贡献,更要感谢他给我这个默默无闻的诗歌爱好者一个这样难得的机会,听到这么多的金玉良言,让我对诗歌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领悟。

感谢的文章8:感谢临时的家

文/南海岸

上网久了,见的网友就多了。据我所知,许多聊友都有见面的经历,见多了,拉窗帘上床的事情就避免不了了。

和我聊天的的朋友,基本上都和网络朋友有过亲密的接触。

网络交流是必须的,见面是正常的,同居一室呢,似乎也是不奇怪的。

可是,下了床,多数是分手,所以,聊天室的攻击叫骂就多了。

我有时想,你和他上了床,说明你们曾经有思想的共鸣呢,有身体的零距离接触呢,感情上曾经有激烈的碰撞呢,在你寂寞的生命里程中,他曾经伴了你一程呢,你怎么好骂他呢?

不错,他没陪你到终点。可是,他也许是你的情人,也许是你的知己,也许只是露水般的行人,伴你一程也不错,谁保证这就是一生的承诺呢?

走近他,是你自愿;离开他,也许是他的主张。寂寞中他靠近你,清醒的时候,他看到了你们之间的距离。那么,祝福他,希望他忘记过去,在生活中寻找新的开始。

风中雨中你独自前行,曾经有一顶屋檐接纳了你,那么,你应该感谢屋檐,它叫你躲避了一时的风雨,尽管你不再需要这顶屋檐,但是,你不必毁了它。

同杯共盏、同床共枕、同看一个电视、同进一个屋,那么,就是同一个家。这个家没走到永恒,但是它给了你短暂的快乐,精神的愉悦、身体的慰籍,你应该感谢它。曾经,它就是家。

试婚也罢,走婚也罢,你曾经走进这个家。短暂的家不是家么?临时的家不是家么?是谁强迫你走进了这个临时的家?

感谢的文章9:感谢冬天

文/蔡永庆

小寒大寒时节,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数九寒冬。鸟儿禁不住北方的寒冷,早已纷飞南去,此刻正享受着那里的温存;还有些走不远的虫物,也于先前遁地冬眠了,如今还酣睡不醒呢!

世事难免苦难,万物适者生存。动物如此过冬也不失为一种本领,本无可厚非,却不想称道,因为总觉得它们并未去适应,只是冷风一吹,便逃之夭夭了。于是,北方大地就只剩下那些披风戴雪的寒树寒鸦了。

二九里的一天,我忽然想到都市里那片树林走走,于是裹紧棉衣冒寒出去。林子里一派萧疏,一派寂寥,犀利的北风刀刮一样肃肃而过,刺人筋骨,痛人肌肤;地上的残叶被风卷起又抛下,瑟缩着发出悲凉的嚓嚓声。我抽起衣领缓步前行,蓦然间发现眼前两排杨树紧裹了三季的草绳被崩开,散落在地下,只见那表皮下微微泛着些鲜亮的青绿,透露出一股铮铮铁骨的精神气儿。

树梢高高的擎立在阴晦的天空,根根枝条苍劲有力,利剑一般挥舞着。狂风袭来,猛烈地摇晃着它们的身体,但无论如何也动摇不了它们坚定的信念。这个信念像一团永远燃烧的火焰,伴随它们战胜了一场又一场严寒。冬天来了,春天定不会遥远,顶住了这最后的冬日,春天的大门就会为它们敞开。曙光在前,它们变得越来越兴奋了,风越是狂虐,它们越是充满豪情地舞蹈,就如两列欢迎的队伍,不停地挥动双手,接住风,又从容地送去,微笑着直待东风来拂。

生命需要冬天。冬天能够还你以本真,给你以静心,化你以清晰,激你以担当,让你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路上的风霜,会坚定你的信念,锤炼你的意志,丰富你的阅历,成熟你的思想,铸就你内心强大的力量。

我昂起头,走出寒风吹荡的树林。拐角处,数枝俏艳的蜡梅在路边傲然绽放,两只喜鹊正传送着春天的捷报……

感谢的文章10:问自己

文/彭欢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这是《感恩的心》中的歌词。它唱出了我们对身边给予我们关怀的人的感谢,以及那些在我们身后默默奉献的人。然而,我真的好好的感恩过他们吗?

学校是一个学子完成理想的地方,里面的老师则是我们的引路人,我们得到老师们的辛勤栽培,他们自己却长不出一朵花、一颗果实,老师曾为了我们,彻夜的备课,为我们批改作业,当老师打上那个像微笑一样的勾时,里面曾盛载着她的笑、她的欣慰,当她沉重的打下那个叉时,里面则装满了她的自责。上课时,老师总是想把更多的知识传授给我们,我们却在下面乱作一团,你讲你的,我玩我的。但是,我们却从未转换角度想过问题,老师在默默地奉献,我们却在无情地伤害老师的尊严。此时,心里便有了像杜甫一样的心情,那便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家,是安全的港湾,它张开臂膀,让我们感受它的温暖。小时候,不懂事的我常常与父母顶嘴,也不知他们为此留了多少泪。他们心疼,苦苦养大的女儿怎么那么不听话。从我出生到现在,母亲在默默地关心我,拼命地挣钱,为的是给我过上一个好日子,可是,我却什么也不懂,照旧花钱如流水。他们心酸,这么大的女儿怎么心里还没长大。常常想起他们为我流汗、流泪的镜头,可我曾以为那是理所应该的。他们难过,这么大的女儿了,怎么不会换位思考问题呢……

老师、父母都是我的老师。可我却不懂得感恩,让他们一次次难过,还常常觉得自己累。其实,他们比我还累,我很想告诉自己:孩子,不小了,该学着懂事了,不要认为什么都是应该的,该是你回馈他们的时候了……

感谢的文章11:感谢母亲

在我的一生中,我最想感谢的是母亲。因为,我的母亲赐予我生命,她忍这疼痛将我生下,在我最困难的时候鼓励我。

记得一次月考,我最擅长的数学居然考得了75分。这犹如一道闪电,“唰”地劈到了我的头上,顿时,我脑里一道空白。我失魂落魄地回了家。我一直不敢拿试卷给母亲签字。知道母亲问我:“月考的试卷发下来了吗?用不用拿来签字?”我才磨磨蹭蹭地把它从书包里摸出来。我想,接下来母亲一定会骂我考试不认真复习了。却没料到,母亲看到我的枫树竟仍然和颜悦色。她仔细帮助我分析题目为何会做错,并鼓励我“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努力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也许是因为母亲的鼓励,使我在下一次月考是取得了全班第一的好成绩,但是我不能骄傲,因为我总感觉到我的背后有一道温暖而又充满希翼的眼神——母亲的眼神。所以我的成功让我记住了,母亲有多么的爱我。

母亲谢谢您!谢谢您赐予了我生命;谢谢您对我这些年的照顾;谢谢您对我的鼓励。是您,让我感觉到这世间万物带来的快乐;是您,让我一天天茁壮成长。感谢您,母亲!母亲!

感谢的文章12:可惜不是你,但感谢那是你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不是很喜欢写东西,也许是感情太多,不知道从何下手,心里只剩下几个字,可惜不是你,但感谢那是你!

千言万语也道不出完内心的感情,所有的文字都还只是只言片语,自己的世界自己最清楚,整理好心情继续我的计划,不会为了谁而停止。

突然明白很多道理,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最近看到很多人七年之后还是分开了,最爱的不一定最适合结婚的,恋爱是为了结婚,但结婚的往往不是恋爱的对象,最爱的人不一定走到最后,缘分也许是前世注定的。

青春,没有遗憾,大学里该做的我都做,只是结果不尽如人意,还是那句话,在不对的时间遇到认为对的人是一种痛苦,得不到的永远是最遗憾的,最好的,因为不曾得到过!

感谢是yj,不是别人,给了我一次特别的精神初恋,不论怎样,我是成长了,虽然很辛苦很累,感谢是他,不是别人,很感激他!我轰轰烈烈的爱过一次,在一段时间内对一个人朝思暮想,想念如病毒一样,把人折磨到没日没夜的难以入睡,亲身感受“为伊消得人憔悴”,甚至我也突破了自己,做了一些自己不敢想象的事,那些都是爱的给的勇气,虽然不成熟,但是依然我坚信所有的所有只有我感情太强烈,所以没控制好自己!

认认真真地爱过一次,没有遗憾,从此以后,安安静静的走好每一步,收拾好自己的感情,默默的祝福他,今生就此一次!以后会找个人来爱我,一定要喜欢我多一点,爱我多一点,女人,是需要男人捧在手心爱护的,尤其是感情很少但是感情很浓烈的女人!静静等待我的他到来!

感谢的文章13:感谢“刁难”

文/李职贤

胡强读大学时主攻营销专业,毕业后到一家外资企业求职。负责面试工作的业务部黄经理客气地对他说:“你可能没有看清楚我们的招聘要求,我们不聘用没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员工,等你符合要求的时候再来吧。”

胡强记住黄经理的话,退而求其次,到一家刚成立不久的某公司做业务员。由于他不耻下问,工作努力,工作能力提高很快,谁也不知道,他这是为一年后的去外资企业求职作精心准备。

一年后,胡强再到那家公司面试,接待他的还是黄经理,简短交谈之后,黄经理用遗憾的口吻说:“本公司想招聘一个会说日语的员工,可惜你不会。”

胡强记住黄经理的话,一边继续在某公司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日语。一年后,胡强再去那家外企面试,用熟练的日语向黄经理介绍自己,可是,黄经理抱歉地说:“对不起,本公司要求新入职的员工必须持有驾驶证,而且要有一年以上的驾龄。”

胡强沮丧地说:“您这不是在刁难我吗?为了满足贵公司的要求,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没想到一再被拒之门外。”

“这不是刁难。本公司一直与时俱进,如果你能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一年后再来面试,或许能够成功。”黄经理诚恳地说。

回去后,胡强记住黄经理的话,报名学习驾驶技术,同时继续充电学习,参加口才训练、补修心理学、参加各种营销知识讲座等等,同时,业务上也精益求精,针对所在公司出现的各种问题,大胆向领导建言献策,积极为下一次的面试做准备。

不久,胡强成为某公司的业务精英,一年后被擢升为营销部副经理。

有一天,黄经理打电话给胡强,问有没有跳槽的打算,如果胡强愿意加盟,他愿意让贤。然而,此时的胡强已经心无旁骛,客气地谢绝了他的邀请,同时感谢对方以前的“刁难”,说没有以前的“刁难”,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功。

把失败的求职经历当作磨刀石,不断磨砺自己,按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即便失之东隅,无法登上心目中的巅峰,也能收之桑榆,抵达另一个成功的塔尖。这就是胡强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感谢的文章14:感谢宽容

文/李英群

小牧:你爸转来你的微信,说谢谢那天在我家的一席谈。这,本来应该是我对你说的话。

你来之前,你爸先来电,说你回潮州,想来喝茶聊天(他用的词是“拜访”)。我一听是高兴的,因为自你外出读大学,如今毕业了,我就未再见到你。但我又有点担心你是为写毕业论文来找我的,那可就踏错门了。没想你爸大笑,说你已毕业快两年了,还写什么毕业论文,你看,我有点老年痴呆了吧?

那天,你还带给我一个惊喜:你的女朋友小韵的到来,真令我这老气横秋的客厅顿觉春色满堂。你一坐下就说小韵是看了我在一档访谈节目《明星面对面》中,说我的剧本获三等奖,人家才获一等奖这段话,就多次催你带她来见我。是的,我是说人家获一等奖,我居然能得到三等,那么人家不是要三次才赶上我的一次么?我在《明星面对面》节目中说了许多话,你这位中文系毕业的女友,居然只对我这几句把无聊当有趣,自以为诙谐,取悦听众的废话感兴趣,意外,真真意外。

小韵开口了,她说大多数听众会以为李老师你在自我调侃,但她看到的是自信满满,是一种旷达,话中有话,骨子里分明是对时下之文艺作品评奖的不以为然。

这位纤巧秀气、文质彬彬的小韵,竟然一下子看到我骨子里,看到话语背后的别有含意,看到的不是自卑,而是自信。我知道你们是做足准备才光临寒舍的,是一对会让我获益的谈话对手了。

是的,我对近来五花八门的文艺评奖有自己的感觉。总上说:设立文艺评奖出发点很好,有些也起了积极作用。但,我们的老祖宗留下一句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比武,肯定能见输赢,第一第二,一比就出来了,跟现在的竞技体育比赛如足球排球乒乓球,根本不用设评委来个过后评定。而文艺作品,不可量化,更难定标准,无可比性。你说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哪部一等哪部二等?你说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和“春风不度玉门关”哪一阵春风优秀?

剧本评奖,现在很滥,奖项越设越多,一等二等三等,优秀奖、入围奖、提名奖,还不满足,再设个新人奖……

记得我说到这里,小韵忍不住笑插话,说她邻居一位阿婆,孙儿书法很不错,参加市里小学组“庆六一”书法比赛,得了个二等奖。而孙儿的一位同学,却得了优秀奖。阿婆生气地骂评委老师无目,是我孙儿优秀还是那位同学优秀?他平时从不练书法,居然优秀奖,我孙儿才二等奖!

是呀,优秀奖本该是最高奖,现在却成了落选的安慰奖,而又给了这么高雅的名份,能不混淆视听?

评奖颁奖并非不好,比如广东省给老艺术家们评个终身成就奖,就很正能量。近些年,戏剧界人士提倡不要再搞设奖的汇演,改为优秀剧目的观摩演出,让同行进行艺术交流,我看这办法好。

那天心情好,我对小韵说:潮州人好脸,即爱面子,潮州老人更好脸,比如我。谢谢小韵把我的自卑提升为自信,让我们那天的大红袍工夫茶越冲越有味。

小韵说,她把我在《潮州日报》上《工夫茶话》专栏文章都存在电脑里了,从行文中使用许多潮州方言的句式和词汇,也看到我对潮州文化的自信。我写这专栏以来,是听到一些友人的“戽水”的,但都当作客套话,而我听小韵口气是真诚的。其实,我是有点自知。向来生活在小地方,工作在最基层,没见过大世面,没接触过大人物,我只能写市井小人物平凡事,并且主要写给这些人读,当然用些方言会鲜活亲切,这是我从潮丑的道白中得到的营养。我不想也不敢想自己的小文章能发多高走多远,茶话无非给茶座的人听听。但小韵从自卑中看到自信,不单是关注,也是关怀关爱。这让我想起林伦伦教授,他通过文友梁卫群转来微信,指出我文章中错用了的方言词:比如把“退流”写成了“退涝”,把“铺陈被席”写成“铺籐被席”等等,他是研究潮方言的大专家,关心我这小作者,非常感谢。大概他怕我承受不了他指正时那指头的力度,接着狠狠地把我吹捧了一阵,说他一连追看我的专栏读啦,说我的散文有“文士气节、家乡情怀”啦!其批评当然是节制的,其表扬当然是夸张的。但是,小牧兄弟,我从中读到宽容,我立即登门讨教,引得他也光临寒门,雅事也!

我感谢伦伦兄台的宽容,感谢你和小韵妹子的宽容,也感谢读者的宽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