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游记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游记的散文1:武汉植物园游记
文/还原
暮春时节,漫山青碧,澄水长流,携几缕春日留下的醇香,融进夏日渐行渐近的热情,这个时节游园,不温不火,恰到好处。别样青春别样红,好花开尽翠绿中。
武汉植物园斜倚在清波粼粼的东湖畔,如一个姣好的女子,长久诱人探寻她的心思,犹在这四月滋生希望和情愫的时候,甚至有不远万里的游客,徜徉在她如诗如画的世界里。
不需路标的指引,随性,便是心情的佳期。郁金香,花期如梦,开在三四月,最是撩人心思,那些人工培植的郁金香花圃,参差错落,或是陇上一片,或是坡下一畦,花开品种繁多,或白、或红、或紫、或蓝,群芳斗艳,也许是害怕夏天的约会要燃烧生命,或是怕春天的遗漏不能表露心迹,于是一一粉墨登场。
在花海中穿行,朵朵沁人心脾,玉色飘摆,疑是九天仙子下尘凡,迤逦而来。翩然,是我的心绪,掬一捧香风,暖暖抹在我的唇边。
恰好,郁金香真真犒劳了我这慵懒而不羁的人儿,装点我透明的门扉,醉了眼,怡了心。
又是杜鹃嘀映红,暮春踏园觅芳踪。清丽的素容,烂漫的笑靥,浅碧的绿戴上白、红、粉色的花饰,娇羞中含着奔放,热烈中藏着青涩,在明亮的波光中清澈我的眼眸。
在我的老家,映山红也是常见的植物,年少时,每到春来和村里的孩子们上山打柴,晌午饥渴时,摘几片映山红的花朵塞进嘴里,那甜中带酸的滋味缠住味蕾,然后无数的花朵夭折于我们的口腹之中。
而今这园里星罗棋布的杜鹃花丛,再不能勾起我丁点的食欲,却勾起了我对儿时的伙伴与家乡满山映山红的想念,那些花还有人摘来吃吗?那些童年的玩伴们,你们还好吗?日子久远,请恕我没能给你们一封完信,就让眼前怒放的花儿捎去我的祝福:春长住,锦瑟流年康如故!
荷影摇曳,淡风拂柳。又闻新竹破土声,再看老树添年轮。
不是荷开的时节,只点点新绿点缀池水的清静,若拨一根弦音,定会柔柔的妩媚而舞。温室的数朵莲,静静的开放,不争一丝春意,只在迎来送往中,默默地收拾心情,打探季节的讯息,谁说?莲的心事你最懂?
轻轻地走在林幽深处,一抬头,那些修竹的倩影,和着竹下飘飞的笑语欢歌,定格在我永恒的相册里。流水低回,有三几尾小鱼,在水中弹动我的心扉,和着树梢筛下金色的碎影,爬向我的眉间,我坦然接受岁月的洗礼,做一尾游鱼,在爱的碧波里自由的游弋。
湖畔的春色永不肯褪去,只看这满堤的游人便可知晓。柳梳青丝头,树绕湖边走。凝眸湖面,清灵的感觉袭上心头,隐约间远方的画卷轻颤着,在温柔的湖面向我款款行来,我用写意的姿势,饱蘸浓墨,一点,山亦嫣然,水亦嫣然,人亦嫣然。
走进园里温室培养的各种热带雨林植物,种种新颖,令人目不暇接,流连驻足!假山楼台,偎红倚翠,小桥流水,吟烟赏霞。
树影婆娑,花韵袭人。藤缠树,树缠藤,树与树相挨,藤与藤相连,一如世事,盘根错节,变化万千;那盆中稀有的花草,各展妖娆,诗意盎然流淌于叶尖,锁了繁苛,美丽了我的心情。
我低俯默然的仙人球,在蜷曲着身子静守时光,偶尔的叹息着那一身针织的衣衫毫不起眼,其实,守着梦想就好,若你,了无精神,何有那荒漠的绿洲?若我,在艰难的境地也需顽强地生活,生活,如歌!
一切,教我相思热带的风,热带的雨、热带的迷离和期冀,我盼为一只候鸟,去远涉重洋携我中华风物普润大地,也种我神州五千年文明的精髓。
正是,晴芳暗好清明后;惟愿,长拥此园睡梦中。
游记的散文2:书院门游记
文/文俊
西安“书院门”,通常指的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步行街,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着名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的睢阳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
相传,明代工部尚书冯从吾(今长安县人)曾给皇帝上书,说皇帝“沉溺酒色、荒于朝政”,结果被革职回家。从此,冯从吾潜心研究易理,在宝庆寺讲学,后来又与陕西省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一同进行“联镳会讲”,来听讲的人足有几千人,长安府长官便下令在寺中划出一块地修建“关中书院”。之后,向东又陆续修建了长安县学、西安府学和文庙(今碑林所在地),形成了文化一条街。
关中书院建成以后不久,魏忠贤灭了东林书院,关中书院也被殃及。熹宗时,关中书院被下旨拆毁。到康熙三年,关中书院重建。光绪时,改建成陕西省师范大学堂,成为当时西北五省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直至解放,关中书院里面是陕西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
1990年8月,碑林区政府开始对书院门进行大规模改造。1991年6月,书院门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当年十月,这条古文化街旧貌换新颜,成为西安文化一条街。
游记的散文3:善卷洞游记
文/洪梓天
今年大年初二,爸爸妈妈和我去了神往已久的旅游胜地——宜兴的善卷洞游玩。
从车上下来,走过曲径通幽的小路,我们便来到了善卷洞的入口。从入口进去就是中洞,一进洞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它像中流砥柱一样挺立在门口欢迎游客的到来,所以人们称它为“砥柱峰”。听导游阿姨介绍:砥柱峰的形成已有3万多年,每30年到50年它才长高1厘米。中洞的石厅两旁还屹立着一对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惟妙惟肖,形象极了。
拾级而上,我们来到了上洞。一到上洞,一阵阵暖气迎面而来,热得我们都把外面的棉衣脱了下来。原来,上洞也叫暖洞,它冬暖夏凉,终年云雾弥漫,气温一直保持在23摄氏度,难怪这么暖和。上洞的环壁上,有着许多石乳滴成的奇幻景物:翠绿的葡萄、白嫩的鲜藕、通天的石松……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经过105级台阶,我们又来到了下洞,下洞外面有一个瀑布,水流从上面直泻而下,万分壮观。与下洞相连的是弯弯曲曲的水洞,我们乘船游览,小船一会儿直行,一会儿拐弯,我们的头顶上总会不时出现悬挂着的钟乳石,船上也不时传出了“要撞头了,快低头”的惊叫声和欢笑声。就在我欣赏水洞美景的时候,忽然眼前一亮,原来船到岸了,我们的溶洞之旅也结束了。
美丽的善卷洞,就像一座神话中的水晶宫殿一样,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我爱美丽的善卷洞,我爱神奇的大自然!
游记的散文4:长城游记
文/朱玉婷
早就听说长城雄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去长城看看,似乎成了我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今年暑假,爸爸要去长城,在我的“苦苦哀求”下,爸爸才同意我去。
我们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远远的我就看见了长城,心中顿时激动不已。看,那雄伟壮观的长城隐伏在群山之上,远远望去宛如一条沉睡着的金色巨龙,盘卧在连绵不断的山间。我真恨不得长出一对翅膀,一下子飞到长城上去摸一摸它。这时,爸爸告诉我,长城已经有3000年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历经多个王朝的修建,仅建秦长城就用了整整50年。
“登长城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在爸爸的带动下,我们一步一步地向上爬。终于上了长城。我扶着城墙向下望去,只见山连着山,树连着树,一片绿意。看着看着,我不禁佩服起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来:建长城的石头那么大,每个都足足有一两吨重,而在当时落后的条件下,没有起重机,没有货车,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双手一步一步地推移上去,这样的劳动整整持续了50年。抚摸着长城,闭上眼睛,我仿佛听到它深沉的呼吸,仿佛看到未来兴盛的祖国……
啊!长城,你不愧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不愧是中国的象征!我们爱你,中国之魂——长城!
游记的散文5:庐山、小孤山游记
文/皖辈名加
那年秋天当人们沉浸在国庆的喜悦中,我却悄悄的登上了去九江的火车。从一个熟悉的城市走进陌生地带,只为一睹庐山真面目。两个小时的旅程似乎有点长,让人感觉不是那么的自然。下午快六点的时候,火车终于靠站了。当下车的时候,一点茫然。前方人潮汹涌,有问要不要住宿的,有问要不要坐车的,还有问要不要休息,在这座离家很近的城市,感到一脸的不知所措。在推脱那些主动搭讪的人后,我们沿着马路乱逛起来,手拉手,似乎很亲切,又好像是害怕一不小心走丢了。 不知走了多久,感觉很累,有点疲惫;于是找了一家小饭店,点了几个菜凑合着吃。吃完饭后恢复的有点差不多了,我们又开始在陌生的道路上行走,似乎在寻找什么。突然看到前方一所学校,名为九江学院,于是进去逛了一圈。直到晚上快十点多的时候还没有找到住的地方,于是又奔回火车站,找个地方住。为了方便第二天的更好出行。
第二天一大早,就坐上了去庐山的客车。大约过了二三十分钟,前方一座大山出现在面前,而且越来越近。当车走近山脚时,以为要下车了。谁知道汽车还继续往上行走,盘旋的山路让人感觉有点晕,那不是很宽的道路让人有点害怕,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深渊。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我们终于到达山顶,到达庐山入口处。随后去买了两张票,进入了景区。
十一期间,山下的气温很高,只容的穿一件短袖,而山顶上寒气逼人,冬天的羽绒服都可以派上用场了,只可惜当时带的衣服很薄,很少。也只好将就着往上爬,使身上的热量尽快的释放出来。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了一座桥,湖水上面雾气缭绕,好像是在天上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天桥。环望四周,除了身边来往的人们,几乎见不到其他的景色。然后我们继续前行,走过神仙洞,也摸过愿望石,看过庐山会议遗址也听见过树林中的鸟声。看着前方络绎不绝的游客,有黄皮肤的,也有白皮肤和黑皮肤的;我名师大家们,也有我一般的无名小辈。我想这次登上庐山不仅是领略它的神韵,更像是给自己一个放松。不去想那些想不通的事,不去为那些莫名其妙的事去争吵个不休,只想静静的在这感受,感受神仙般的生活。
莫大的一座山,逛得让人感觉很累。逛了大半天也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开始准备下山了。虽然还有好多景点没有去欣赏,有点遗憾,但还是登上了下山的车。就在当天我们也坐这车来到了彭泽,一座离宿松很近的县城。然后早早的休息,为明天的登山作准备。
等到了第二天早上我们又早早的起来,然后坐着公交到了江岸。前方一座不高的山就在眼前。听说那里有着美丽的传说,有着文人墨客的影子,有着帝皇的提名。对面迎来了一条船,没等到船靠岸,大家快速的奔上了那条轮船。大约十分钟过去了,船开始向对面行驶,山越来越近了,心跳加速了起来,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因为过了这江我就登上了家乡的这片热土。江风带着水汽向我们吹来,有一种刺骨的冷。船行驶在江中心,看着两边的风景,一座不高的山,一座连绵的山,这就是小姑与彭郎。一个影响两岸儿女的传奇故事。
船渐渐靠近江岸,靠近属于我出生的那块土地。淳朴的相信在耳边想起,让人兴奋不已。下了船,买了两张门票,随后进入小孤山,那狭窄而又很陡的天门阶梯是在难走,一不小心就会跌倒,好在还是爬上去了。听说那是小姑娘娘对人们虔诚的考验。随后我们到大雄宝殿等佛门重地参拜神佛来,许个愿,保佑保佑自己和亲人们。不知哪里冒出个和尚,给我讲了好久的道理,似乎好早就认识的,说个不停,不知道他是否也对别人那么长谈阔论过,后来在网络中看到他的相片才知道是庙里的主持大师。虔诚的听着大师讲的每一句话,因为我相信世界上有神灵,只有在他们面前虔诚,他们才会保佑我们,实现我们的愿望。听完大师讲佛理后,我们有继续绕着山向上走,台阶是有点,但旁边有栏杆,或是怕游客们不小心掉到江里喂鱼吧。前方有座桥,上面挂面了铜锁,那是一对对情侣向小姑娘娘许的愿望。桥的另一边长满了数目,我们并没有走过去,而是奔向了山顶的梳妆亭,听说那里是妈祖娘娘住过的地方,里面有一把妈祖娘娘梳过的梳子,只要你在头上梳几下就会得到妈祖娘娘的保佑。站在山顶,看着对面的彭浪屿,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或是在为他们凄美的爱情而感叹吧。
参观完所有的景点后,我们下山了,走出山门的时候,一群算命先生拉着我们去算命,不好推脱,就让他们算了一下,并让他们帮我们解了一下在山上求的签。也许很多人认为这很迷信,但我相信,因为我们那的算命先生有些人算的很准,不让人相信也难。等算命先生解签后,我们又坐着轮船去了彭泽,奔向了池州,结束了此次旅程。
游记的散文6:新加坡游记
文/姜昊宏
新加坡是一个科学技术很发达的国家,它的电影4D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今年,我随妈妈来到了这个旅行国度游玩。
我们参观了奇妙的植物园,游玩了世界着名的环球影城,看了代表着财经昌盛的鱼尾狮公园,摸黑去了夜间野生动物园。其中我最喜欢环球影城,里面的过山车惊险刺激,电影全部升级为4D。环球影城共7个主题区:科幻城市、古埃及、马达加斯加、失落的世界、好莱坞、纽约主题、遥远王国。它是2010年3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总投资高达3亿2千万新币。一进大门,便有一条路,顺时针走的人特多,所以我们逆时针走。首先来到的是马达加斯加之木箱漂流记,我们乘坐着一只木箱缓缓进入了山洞,洞中把电影里的人物、背景全打造成了4D,让你身临其境。然后我们就到了史莱克4D影院,这里讲了一个史莱克电影的小续集。影片放到一只怪物“爬”到你身上的时候,妈妈因害怕叫了一声,成为了大家的笑柄。接下来到了古埃及馆了,里面最好玩的就是木乃伊过山车了!不过在进去之前一定要把随身物品放在左边的柜子里。在排队时你也不会无趣,旁边立有很多木乃伊塑像和一些吓人的怪东西。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上了车,车子忽尔向前、忽尔倒退,然后左右360度转弯,大家惊叫声不断!突然我们撞到了一个木乃伊,他嘴里发出了可怕的笑声,同时,车子飞速向下坠落,那一刻我的心都跳到嘴巴里了!
最后来到我期待己久的科幻城市,这里有我最爱的变形金刚,擎天柱和大黄蜂霸气地迎候我们呢!我忐忑不安地坐上小车出发去“拯救”世界时,遇上大黄蜂带路。在城市里只见擎天柱、大黄蜂等正跟霸天虎等坏蛋打得难解难分。这时我己身临其景,感觉就要被霸天虎一指头捏扁,而擎天柱一边与霸天虎激战,一边不停地保护我们。我们的车子一会儿撞进大厦,一会儿穿过云层,一会儿倒挂在房顶上……最后,霸天虎被打倒,擎夭柱对我们温柔地说了声:IT'SEND,GOOD LUCK!,世界大战结束了!
新加坡环球影城像一个无止无休的游戏,怎么玩也玩不够。但欢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我们得走了。回想起那些栩栩如生的场景,我依依不舍。再见了,环球影城!再见了,新加坡,如果以后还有机会,我一定还会来的!并且我要学好英语,把你们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学回去。
游记的散文7:皖南游记
文/陈萌琦
岁在戊辰,伴友出游。时值季春阳日,应邀于朋友府堂,去冀之皖,领略江南风光,学习之余,怡心悦性。
途中挤火车、打扑克、分食、拍照云云,趣事繁多,甚于一人独行。人生之路,携友徐行,比之独居寡行,莫不平添意趣?
初至皖南,大呼空气甚好,奔行于道,视两侧之物,一草一木,一楼一塔,皆欣喜不已。细雨蒙蒙,只做江南水乡一景矣,并无烦忧。初入大王洞,虽夺光降温,未觉惊怕,行十余步,幸得人造五彩光线,一览钟乳石胜景。途中,每每观得石形态各异,逼真可爱,则感叹不已,赞誉自然之鬼斧神工。游毕,值雨后初霁,光穿云披叶倾泻而下,众呼晴矣,纷纷选占景物,拍照留念。归途中,吾六人笑语连连,观景玩耍,行至一处,疑前又一山洞,方惊觉四周无人迹,少人语,寒意乍起,已暮色渐合,惊恐之心再升。慌忙求助于外,复前行,得路。相视而笑,齐呼虚惊一场矣!
翌日游至杏花村,一探“牧童遥指杏花村”之究竟。同行者八人,分乘两车,时而疾奔,欲比赛先后;时而并驾徐行,赏景交谈。目见湖水、草林、稻田,耳闻人语、鸟鸣、虫声,无不以为世外桃源矣。数年之后,据一方土地于此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闲暇之日聚友于一舍,谈书论人,而后游湖垂钓,登山入林,岂不人生一乐事?午后驱车至平天湖,一路大呼“大湖,大湖”。古有青莲居士夜游平天湖,有诗云:“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今吾辈小儿亲临诗中好景,泛舟湖上,欲寻前人仙迹,体验平天胜景。一叶扁舟置身湖上,顿感渺小如沙鸥,于茫茫天地间。今尘世中琐事诸多,寻一方净土,抛却俗世杂念,回归自然,跃于窠臼之外,驰骋于青天后土,益广胸怀,悦情悦性矣。
于淫雨霏霏之日登游黄山,山中大雾吞没诸多胜景,心生遗憾。申时,攀至迎客松,游客众多,人满为患,适逢大风拨云散雾,阳光普照,近至迎客青松,远至天都高峰,皆清晰可辨,一时间欢呼声此起彼伏。奇松,怪石,云海,蔚为大观。黄山自古颇得文人墨客青睐,颂赞之辞不计其数,自知文辞拙劣,献丑之词方作罢。
次日阳光大好,奔至九华胜景敬拜地藏菩萨。禅院古刹,掩于群山之间,循山而上,幽谧之境令人沉心静气。行走于寺中,目视菩萨佛像,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皖南五日之行,余一北方小儿饱览江南自然好景,感叹南北之殊,收获颇丰。需感怀朋友及府堂之盛情款待,此情难以计量,不胜受恩感激。
游记的散文8:沙溪游记
文/张金荷
春日的阳光正好,出游的心似那窗外的云雀一般,于是和伙伴们决定一起去沙溪古镇游玩。沙溪镇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古镇。
驾车不久便来到了目的地。
把车停放妥当,几个人便迫不及待地下车,奔进这一幅古朴安静的“春日小镇图”中。路旁的树在和煦的暖风中舒展了嫩绿的枝叶,清新可爱。不远处,樱桃树细长的枝桠上抽出了一簇簇粉色的花。
顺着大路左转便来到了沙溪古镇的主要景点——寺登街。一条小河随着街道一路向前,水声清脆悦耳,水质清亮见底,树的影子倒映在水中,让人的心不由得安静下来。路的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店,卖些沙溪的特产。竹制手工编织品店,除了篮子、筐子、簸箕等常见的农村生活用品,还有各种款式的编织包。看着这些传统技艺与时尚潮流结合的产品,我不由地感叹编织它们的人该有一双多么灵巧的手,才能用不同的方式把篾条铺展、交叠,编织出各种各样的复杂图案,既有审美价值,也有经济收益。
让我流连很久的是一家摆件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木雕摆件。剑川木雕我早有所闻,它惟妙惟肖的雕刻技艺和细致讲究的雕刻工序为人称道。不过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要看到实物,才知道名不虚传。老板告诉我木雕的选材很重要,不是随便一块木头都可以用来雕刻东西的,一般会选择那些质地坚韧、不易变形的木材。比起其他材质,木材在图案的表现上更有优势,能通过透雕、镂雕的技艺让图案更有层次感。
古戏台和兴教寺,是古镇的重点景区。古戏台坐落在寺登街的东侧,共有3层,据说是清朝建筑。朱红的墙面已经褪色斑驳,虽陈旧但是整个建筑还是显得很气派,在大槐树的衬托下,更显得古香古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娱乐方式的丰富,古朴的戏台像是被时间抛于一隅。其实却不尽然,在重要的日子里,戏台上还是会有精彩的演出。特别是在一些传统节日,比如农历二月初八太子会和火把节,这里依旧热闹非凡。
兴教寺坐落于寺登街的西侧,是一座明代白族阿吒力教寺庙,寺内十分清静。除了供奉的尊神之外,还展出了白族祭祀所需的物品,以及复原的寺庙壁画。
寺登街的餐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地方特色菜,主要有白族传统八大碗、三道菜和一些沙溪特色小吃,另一类是西式简餐。我们就近在寺庙旁的小吃店坐下,老板很热心,在等餐时向我们介绍了关于沙溪的历史:历史上的寺登街经多次战乱和火灾,除了兴教寺之外,其余建筑基本都是屡毁屡建。今天游客所看到的四方街格局大致是在19世纪末形成的……原来这个看似安宁的小镇也并非一帆风顺,但凭借着百姓坚韧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建设能力,它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简单用餐之后,接着游览。首饰店里,有酒红色石榴石做的耳环和项链;服装店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白族服装、布鞋和丝巾,绣花鞋上是开得烂漫的各种花朵:桃花、梅花、山茶花等,还有在花间翩然起舞的蝴蝶,针脚齐整、线条流畅。不远处还有老人在摆摊编辫子,各种颜色的线都有。看见我们近前,摆摊的奶奶非常热情地迎上来,我选了红、黄、银三色的线,请她帮我把线和头发编到一起。彩色的线和发丝缠绕在一起,编织成好看的蜈蚣辫。彩线若隐若现地点缀着头发,恰如百花点缀着大地。
走到路的尽头,穿过土坯墙门,视野由窄变宽。映入眼帘的是黑潓江和江堤上栽种的翠柳,柳枝随风摇曳,不知名的鸟儿在翠绿掩映间鸣叫。把视线拉长,那座横架于黑潓江之上、沟通两岸的石桥便是玉津桥。玉津桥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当年马帮由大理进入沙溪古镇的重要通道。一江一桥,相映成趣。
玉津桥是茶马古道上的的重要遗迹。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交通枢纽,沙溪的兴衰荣辱都与这条贸易之路息息相关。茶马古道催生了沙溪的繁荣,马帮没落后,整个小镇也随之萧条。
站在玉津桥上,田野里是一派新绿,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田野之后是聚集的村落,白墙青瓦,独立成户,山明水秀,清新自然。村庄后面,便是如黛的群山,苍茫邈远,像是一道坚固的屏障,守卫着一个个小村庄。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闭上眼睛,似乎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花草香气。
之后的时间,我们从玉津桥旁的小路绕回了寺登街,在不知名的小路间漫步。穿行在古朴宁静的风景中,放慢脚步,眼睛里容纳的事物便多了:墙头新绿的杂草,街角悄然绽放的野花,河边洗菜的农妇,街上嬉笑的孩子,各类品味不俗的小店,各种别出心裁的设计……一切都值得细细品味。
其实,生活的味道往往从细处生发,如果我们放慢脚步,用心感受和体会,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随处都有,俯拾即是。
游记的散文9:桂林阳朔游记
文/曾陌儿
桂林阳朔游记
文/曾陌儿
七月兰秋,将愁绪放逐于山清水秀,天地人和的繁华市井,身心游离在美丽的华夏之地--广西桂林阳朔县。如画的风景,美不胜收,吾以虔诚者和敬畏者的心态,惊叹自然之鬼斧神工,不假雕饰。国家富裕辽阔的土壤和丰厚的自然人文景观,不禁想起了毛主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诗句,吾今愿让回忆于笔尖游走,把盛景再次饱览一番!
图腾古道
步入十里画廊,恍惚间,像穿越了时空隧道,看到了7000年前的桂林先民--甑皮岩古人类。图腾古道,为世人展现了一幅远古桂林祖先复原图,依地形建起的稻草屋,窄小简陋,有种风雨欲来摧满楼的临危之感;古朴的石器、陶器、骨器种类繁多,游客仿佛能看到那一股从遥远年代飘来的渺渺炊烟,在漓江上缓缓升起;锋利的弓弩,长矛和牛角,有助采集狩猎,被当做生活武器对抗侵禽猛兽;他们以黑为美,兽皮做衣,脸上涂抹五彩斑斓的线条,舞弄着野性十足的肢体动作,唱说着听不懂的歌谣言语,踩碎玻璃,火团入口,喷油其大,与游客互动,这场景,像是为狩猎丰收而喜庆,欢呼雀跃;熟话说"北有匈奴,南有南蛮" ,甑皮文化是南蛮文化诞生的代表,也是岭南文化起源之一,图腾古道作为第一游景,便给我们领略了甑皮文化的历史风貌以及母系社会生活的缩影。
聚龙潭
双龙环抱戏珠,擎天一柱,高立在聚龙潭的正中央,背对青山和绿水,前迎五湖四海来客,让聚龙潭显得更加耀武神威!
柱子四方,亭,始,楼,阁依托周围的山水,按照当地的民族风格建筑。群山环绕,似蛟龙腾云驾雾,下有明池绿水,巍峨的青山倒影,喷泉在水中生烟弥漫,阳光媚眼处,一条横跨而过的彩虹,艳丽斑斓,惹得游客惊呼。穿过曲折幽长的回廊,来到龙潭洞口,肌肤立马感受到了温度的差别,船夫载动,绕过岩石,避开头顶上的钟乳,缓缓进入,洞内晦明有序,五彩的灯光效果,使其显得更灵异奇特。空气终年寒湿,滴渗水接连不断,每每触碰,冰凉入肤;洞内到处都是奇石险壁,岸势犬牙差互;石花,石芽,钟乳,穴珠,落水洞,瀑布,地下河等应有尽有,错综复杂,琳琅多姿;它们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由此形成"龟鹰奇石","古榕藏猫","贵妃新员,"海上明月","鱼跃龙门","月宫桂树","蟠桃盛会","海市蜃楼","孔雀开屏"等景致。游客移步换景,目不暇接,历经一番视觉上的盛宴和美的享受,再加上刘三姐的爱情传说,使溶洞更显神奇美丽,流连忘返!
穿岩古榕
大古榕,舒展着繁茂昌盛的枝叶,皮皱的树身粗壮无比,垂落着一地修长的胡须,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耄耄之辈,以老态龙钟的姿势,与青山作伴,与绿水为友,闲卧河畔千年,静听苗寨男女,对唱情歌渔谣,欢声阵阵,笑语盈盈。微风拂面,柳条浮送暗香,鱼游水涟动,那一满池塘,仰面张开的圆叶,还有荷花田田,早已在兰秋里盛开,醉弄清风!
漓江之景
山峰陡峭峻拔,形状奇特各异,或尖如角形,或圆若珠玉,有如美人照镜,群狼仰嚎,骆驼背峰等,蜿蜒起伏,重峦叠嶂,围绕漓江四周。阳光璀璨,漓江水面粼光闪烁,如点点碎银散落般耀眼;峰壁上,夹缝生长的树木,郁郁葱葱,倒映在水里,被波浪层层涌皱,明灭可见;水流清澈见底,鱼儿空游无依,飘浮着各类水草,每每汽船载过,拳石裸露,浪打暗礁,好不壮观!不知其数的鹅卵石布满江边水底,像是对游客诉说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牛马低头饮,安静祥和,与阳朔的秀水明山融为一体,风景如画。
明月奇峰
踩着单车,一趟悠闲的旅行。明月奇峰,那半圆弧的形态,天然生成,留给游客神奇的想象空间,不禁叹畏自然魅力和鬼斧神工!
后记
此行,意义非凡,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盛景,终生难忘,永远被留在心里和脑海!
QQ:1197416909
游记的散文10:酒香也怕巷子深——大佛寺游记
文/文俊
也许是职业的影响,以前对大佛寺石窟关注很少,即使是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只是作为新闻浏览了一下标题,并没有立即去参观学习的冲动和强烈愿望。这次去大佛寺石窟,源于自己的一个摄影题材--“盘点陕西的世界文化遗产”,陕西有8处世界文化遗产,彬县大佛寺石窟是其中之一,因此,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从西安驱车两个多小时,赶到了彬县城关镇大佛寺村,现场观摩大佛寺石窟。
去之前,心中还是抱着很大的期望,毕竟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头还是很“唬人”的,在加上一些资料介绍很让人憧憬,比如大佛寺石窟历史悠久,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大佛寺规模较大,是陕西境内最大的石窟群,在400米长的峭崖面上,有大小石窟130所,造像1980余尊;大佛寺历史价值较高,其在石窟形制、造像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展示了大唐佛教艺术的典型风范,等等。
看完之后,有兴奋,有失落,还有一点小感慨。兴奋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石窟造像的壮观雄伟,比如丈八佛窟依崖雕凿的一佛二菩萨,高大庄严,俯视众生,让人自然有一种静心俯首的感觉,丈八佛窟是大佛寺中年代最早的佛窟,是北周时期的;大佛窟主佛阿弥陀佛,慈眉善目,目光慑人心扉,这是唐朝贞观年间建造的;还有千佛洞,造像众多,形态各异,令人流连忘返。遗憾的原因:一是主佛正在修缮,无法从底层体验主佛的高大形象。二是一些佛龛正在加固整修,可看的石窟并不多。三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多造像没有头像,让人感到惋惜和心痛。发一点小感慨:我们陕西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我们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宣传不够,一些很好的旅游资源知名度不到位,难以吸引外地游客。这次到大佛寺,虽然碰到一些游客,但听口音,大部分还是陕西本地人。
游记的散文11:孤山寨游记
文/葛雪红
孤山寨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风景名胜区七渡村南,距离良乡西门67公里,因三座孤立的山峰而得名。其中大孤山(爷爷)坐守山寨,小孤山(孙子)守于山门,孤山(儿子)守候在山寨的尽头。孤山寨内步步皆景,四季如画。初春,山花烂漫,香飘万里;夏季,绿意欲滴,泉眼喷流,这里的最高气温不超过25摄氏度;秋风送爽,枫栌如火,柿闹枝头;冬季,瑞雪素裹,青松点翠。如此美景,不欣赏,岂不可惜!我们一家要去游孤山寨。
2015年10月31日,早晨5点多,我和丈夫起床,丈夫煮面条,我制作大麦茶和贴饼子。昨天晚上,我问儿子:“明天爬山,吃糕点还是吃贴饼子?”儿子说:“我非常想吃您制作的贴饼子。”说起我制作的贴饼子真是一绝。其步骤是:1、在盆里放入适量的发酵粉,放入玉米面、黄豆面、高粱面和小麦面,其比例为1:1:1:2;2、加入适量的温水,用筷子搅拌均匀成稠糊状,面糊隆起有泡泡,表示面已经发好了;3、在稠面糊中放入葡萄干,多多益善;4、电饼铛的上下开关都打开,烧热后,第一次可以倒入少量的油,防止贴饼子粘锅,以后就不用倒油;5、用筷子把面糊夹入电饼铛一块一块地放好,盖上锅盖;6、冒气后,打开锅盖,用木铲子将贴饼子翻个个,再盖上锅盖,稍焖一下,及可装盘出锅。贴饼子香气四溢,酸甜可口,赛过糕点,健康环保,预防高血压。我们全家人都爱吃,儿子提出,我很乐意做,就动手把杂粮面发上,今天早上起床后,正好面发好,就动手制作贴饼子。
我和丈夫做好后,叫儿子起床洗涑吃饭。我们吃完饭,带上大麦茶和贴饼子,拿着打印的线路和导游词,按照预定的线路:骑自行车到苏庄地铁站乘坐917公交车,一站到底。
到了公交车站,等917公交车时,丈夫和其他乘客闲谈,咨询去孤山寨的线路,此时41路公交车过来了,丈夫就问我:“你不是查了两条线路吗?坐41路行吗?”我说:“坐41路或31路都可以,就是中间要换乘。”其中一位乘客说:“我家就是孤山寨的,917公交车是不用换乘,但是1小时才有一辆车。41路公交车虽然换乘,但开得很快,到终点站张坊换乘16路、836路或19路都可以。”我说:“在网上查的线路是在房山南关立交桥南换乘19路。”那位乘客说:“在房山南关换乘只有19路,到了张坊可以换乘16路、836路,还有19路。”丈夫说:“咱们就跟这位大哥走吧,他家就是孤山寨的,肯定比网上的线路要好。”我们就跟着这位乘客坐上了41路公交车,踏上了去孤山寨的路。
我坐在41路公交车上,一路上隔窗而望,享受和欣赏秋天的美景。路两旁的树木有的树叶已经变成像刚出生的鸭子绒毛的鹅黄色,鲜艳亮丽,使人在萧瑟的秋天感受到无限的生机;有的树叶油绿乌亮,好像对夏天的骄阳雨露恋恋不舍,迟迟不想加入秋天的行列;有的树叶变成红色,满树红叶在秋天高远的蓝色天空下,点缀着秋天,使秋天变得多彩绚丽;时不时还可以看到墙头、山坡上的爬山虎叶子也变红了,墙头、山坡变成了红色的海洋,在微风吹动下,摇曳摆动。有一年,我和儿子上香山赏红叶,去得早了,香山遍野还是绿色海洋,这次游孤山寨,却无意间饱了眼福。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
我们只顾得欣赏车窗外秋的美景,不知不觉间来到六渡2,那位乘客大哥说:“该下车了,下了车过马路就到孤山寨了。”谢过那位乘客大哥,我们一看时间才用了2个多小时,心里特别高兴,因为来之前非常纠结,从网上查需要三四个小时,担心一天游不完孤山寨,像游圣莲山一样,看了一半就得回来,没想到这次出行如此顺利,车开得快,又不堵车。心里高兴,脚下轻,过了马路,就来到孤山寨外围的大门口,询问售票大厅,被告知向右斜前方走,不一会儿就到了,我和丈夫有年票,只给儿子买了一张票。秋天凉了,游客比较少,很快检完票,进入景区。
进入景区,横跨河上方的悬桥吸引了我们的眼帘,我们想去走悬桥,景区内的管理人员说:“这座悬桥是回来的路,去时要走浮在水面上的浮桥,这是单程路线。”管理员的提醒使我们才注意到河上贴着水面有一座用木板铺成的浮桥。我们走上浮桥,被河中的景色迷住了,墨绿的河水清澈透底,水草丛丛,漂浮摇曳,浮桥上有几个钓鱼的人,我们就在水中找鱼,终也没有寻到鱼的踪影,也许这些钓鱼的人是“姜太公钓鱼”,意不在鱼,而在于享受这里的山水,河水中有两个撑着竹筏游玩的人。
游记的散文12:灵泉村游记
文/文俊
也许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缘故,对农村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和浓厚的感情,因此,多次参加华商网组织的乡村游活动。本周末,雪豹户外组织到合阳灵泉村参观,欣然报名参加。
灵泉村位于合阳县城十几公里的黄河西塬,其村名来源于村东南一眼甘泉,治病非常灵验。如今,甘泉已经见不到了,只留下了美丽的传说。
灵泉村旅游的招牌是古村落、古建筑群。据说灵泉村有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这里已形成村落,至唐初村落已有一定规模。明初,党氏家族从山西移民来灵泉村后,发展商业,招财致富,置地建房,逐步形成明清特色的古建筑群。
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从西安匆匆赶到了灵泉村。下车伊始,映入眼帘的是古老的城门和高大、沧桑的城墙,让人即刻感受到了村子的悠久历史,令人肃然起敬。
步入城门,漫步在斜斜拐拐的村道,慢慢品赏着古与今的碰撞,破败与豪华的交替。如今的村子已经没有我们小时候那种鸡鸣狗叫,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了,更多的是一种寂静,偶尔碰到几个人,大多也是中老年人,很少见到娃娃了。如此景象,心里还是有种淡淡的忧伤,似乎没有找到心底久存的过去乡愁。好在片片古老建筑,凝聚了自己的心思,切身感受到关中文化与智慧,她虽然没有江南古镇的灵巧与隽秀,也没有山西古落的高墙大院,她更多的是古朴内敛,安稳平和,充满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正如城门上写着的“人心安绪”四个大字一样,追求的是心灵安慰,平安幸福。
村落中传统院落随处可见,门楼木雕、砖雕、石雕相间而存,抱鼓石、栓马桩零落其间,有一家门楼,砖刻了一幅门联:“凿井耕田,忘帝力于何有?出作入息,安晋分之本然”,文采斐然。整个村子,到处呈现灵泉村建筑艺术和历史文化,不枉此行。城门旁边,还有一个磨面房,还有许多村民来磨面蒸馍,每斤小麦收加工费1分钱,应该还算便宜吧。
在感受到文化与艺术的同时,也对古老文化的流逝有一种深深忧虑。村子有的老建筑破败不堪,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逐步消失,成为一种历史记忆,新的建筑高大漂亮,模式一致,将古建筑肢解的支离破碎。古建筑的保护,新建筑的开发,既需要观念的新颖,筹划的整体,又需要有急迫意识,宜早不宜迟。
游记的散文13:鸣凤山游记
文/邓雅萱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早闻“武当远,鸣凤险”,“五一”假期,我就来到了鸣凤山。
清晨,我们迎着朝阳,从保康出发,来到远安县城,一路上群山环绕,风景优美。我的心情如同阳光一样灿烂。
鸣凤山位于远安县城郊,山势雄奇,丹岩似火。景区内有金顶、南天门、二天门、朝天门、头天门、云霞洞等众多景点,有南、北、西三条登山神道。西南面的鸣凤峡九曲十八弯,清溪环流,赤壁高悬,景色壮观。
走进景区大门,是一长排古色古香的长廊。长廊边的池塘里,种着许多小巧玲珑的睡莲,有的已经开出淡粉色的花;有的花骨朵儿胀得好像马上就要破裂似的。
池塘边有一片竹林,茂密的竹子一簇簇,一丛丛,简直就是竹子的海洋。有的竹子挺着腰杆,站得笔直笔直的;有的竹子弯着腰,浓密的枝叶为我们搭起了一个天然凉棚。
鸣凤山很陡峭,山上修了许多石梯。中午,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汗流浃背的我仍然坚持爬上了山顶。
站在山顶,我看见远处连绵不断的群山与蔚蓝的天空交相辉映;静静的河流像一条洁白的玉带拥抱着群山;美丽的远安县城像一颗明珠尽收眼底。
如此美丽的鸣凤山,你是不是也想来看一看?
游记的散文14:鸿门宴遗址游记
文/文俊
做了这么多旅游攻略,很少像“鸿门宴”“功课”一样,做着做着反而动摇了游览的决心,有点想打 “退堂鼓”。
浏览网上对鸿门宴遗址的评价,意见很不一致,不推荐的还占了多数,这让我犹豫不决,毕竟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值不值得去?纠结来纠结去,最终还是宗亲观念和历史情节占了上风,感觉在西安住着,这么重要的历史遗址不去看看,终究惦记,并且这里也是刘家祖先改变命运、改写历史的重要古地,应该去瞻仰拜视一下。于是,周末早晨,早早起床,驱车直奔临潼新丰镇鸿门堡村。
到了鸿门宴博物馆,第一感觉还是不错的,虽然需要购买30块钱的门票,但停车免费,讲解免费,工作人员也比较热情,让人心情愉悦。博物馆面积不是很大,大概1个小时左右就能参观完毕,主要参观景点有两处遗址:宴会遗址和汉代厕所遗址;有三个展厅,展示了当年的历史风云。看完之后,并不像有的网友所说的不堪目睹,还是很有文味,特别是听了美女讲解,增长了不少见识。
遗迹类景点与自然景观不同,它展现的往往不是趣味和悦目,而是内含的文化内核,要回味,要反思。因此,这样的景点,需要看介绍、听讲解,走马观花有时会索然无味。有机会可以到博物馆参观,了解一下那段历史,不一定专程去,到兵马俑参观时 可顺便一看,博物馆距离兵马俑大概就是几公里的路程。
游记的散文15:都匀东山公园游记
文/老遗
都匀东山公园因座落于剑江河畔的东山而得名。远远望去,那里山势峻峭,树木参天,山色青翠。
据史料记载,东山呈金钟形,海拔九百六十米。在《都匀县志稿》中关于东山的记述是:“东山巍峨矗立,气象端严,剑河前绕,诸山罗列,为府治镇山。”
我是在秋分过后的第二天去游东山公园的。这天是个阴天,也是雨后的第一天,天气特别的凉爽。刚入大门,醒目的导游图便印入了眼帘,有高贞观、白衣庵旧址、半山亭、鹤戏亭、城墙旧址、奎星阁、烈士陵园等。我想,难得今天时间充裕,干脆就照单通游,全部领略。
拾石级而上百余步,便入密林,顿觉空气异常清新。驻足深吸几口,仿若吃了强心之丸,一下心旷神怡,精神倍增,信知此番游览绝对物超所值。再往上走,石道右上方分出一较陡岔道,应该是直通高贞观的。
因为难行的缘故,我继续选择相对较宽、较为平缓的主路往上游。此处的石级两旁,碧绿的玉兰树矗立成排,威武森严,仿若斗士。在成排的玉兰树间,间或杂有桂花。已是八月出头,小小的桂花朵张着粉白而幼稚的笑脸,把个枝头挂遍。微风过处,缕缕桂花的飘香,恰如美少女擦肩而过后留下的芳香,异常沁人心脾。
主路的左前方向下为一岔道,路基路面均为泥石,且略有收窄。对照导游图,应该是通往白衣庵旧址之路了。我沿着小路到了尽头。这里除了有个稍宽些的土坝掩映在葱茏的密林中之外,便什么也没有了,甚至是断砖、断瓦也未能见到一丁半点。我猜想,白衣庵应该是在一个什么时候被破坏了,而且破坏得还很彻底,连一砖半瓦也没给留下。不过,这时我的脑海中还是突现了美丽的一幕:曾经有一个爱好干净、穿着讲究的美少女,因为不顺心的事来到这里,整天穿着白色的衣服,独处密林古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神仙般日子。
沿小道折回,再沿石级而上百余步,便是三角花园。这里名为花园,其实无花。三角花园处为一平整的草坪,中间安放有健身器材,四周全是供游客休息的石椅。站在草坪中央,我抬头看到了蓝色的天空,看到了挂在蓝天中的白云,看到了白云下翱翔的鸟群……
坐在三角花园的石椅上休息的时候,“美德测试处”的牌子尤引我注目。这种美德测试,既不需要人提醒、又不需要人监督,更不需要人打分,但它又相信你能考核合格。是啊,文明的创建、文明的提升,为什么要人去提醒、去监督、去评分呢?这全凭的是公众的公德之心和高度自觉的自律意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一路走来,东山公园的范围内见不到丁点的纸屑、塑料布、塑料袋、快餐盒等生活垃圾了。
半山亭由三角花园往上不远处的主路分路而住,在主路的左面。路是条相对要窄些的小路,用带花纹的水泥小板铺就。半山亭因山脊和密林的阻隔而从三角花园处看不到。细细辨认,它正下方应是白衣庵旧址。
半山亭有摩崖石刻,上书“半山亭”三个楷体大字。字体规范,笔划清晰,笔力遒劲。此处较为幽静,虽鸟语不断,但却难觅其踪。这也许就是《红楼梦》中曲径通幽处的“幽处”了。亭上一联:“岭树春融传鸟语,山亭秋爽听蝉鸣”。在这里,岭树象春天里的翠绿我看到了,鸟语我听到了,秋爽我感觉到了,只遗憾的是没有听到蝉鸣。
从分道去半山亭处的主路往上不远处的右下方是为鹤戏亭,有石级直通。鹤戏亭的前下方是三角花园。此处有明代广西柳州进士张翀的摩崖石刻:“仁智之情,动静之理,栖此盘石,饮此泉水”十六个大字,题款是大明嘉靖四十年鹤楼张翀书。摩崖石刻用草书书就,字势雄强,刚健峻洁,气韵深洒。据史料记载,张翀字子仪,号鹤楼,为明朝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在任刑部主事期间,因上疏弹劾奸相严嵩营私乱政被下狱、廷仗,后被贬谪都匀“戍边”。张翀在都匀的时间长达九年之久,并设讲坛讲学,从学者甚众。清光绪二十二年,都匀知府区维翰为纪念张翀在文化教育上的开辟之功,在明代观音寺的遗址上建造书院,取名为“鹤楼书院”。现在,“鹤楼书院”已更名为了都匀一中。1914年,都匀知县孙嗣奎才在崖下建亭,并命名为鹤戏亭,用以保护石刻。
沿着“之”字形的石级再往上,靠近山顶围墙处,又分出小路。路为泥石路面,直通城墙遗址。许是有人间或走动的原因,小路的中间约尺许宽的部分并没有长有野草,但两侧的野草却长得格外的好,有些甚至高过膝盖。城墙旧址依稀地只是辩认得出是沿山脊向下延伸的一条长土埂,上面也长满了野草。埂的最宽处约有米许,面向小路一方的高度略有尺许,另一侧的高度则有米许。我用手机上网查了查,城墙原为都匀县城环形绕城墙的一部分,为明洪武二十七年平羌将军何福所建。后几经损坏、又几经修复。在道光年间,城墙内居民曾达五千户。现在,整个绕城墙除东山尚有部分遗址之外,其他段的都毁坏殆尽了。
遗址虽然没有雄壮的墙体,也找不到当时摆放炮台的垛口,但它却充分见证了冷兵器时代都匀人的安居乐业。
东山的山顶被围墙包围着。通往山顶的大门为红色,门楣上大书“东山晓日”四个金色大字。门前有一方形平台,驻足远眺,远山薄雾缭绕,直接云天。门有一联,“灵山虎踞奎阁峥嵘托晓日,剑水龙蟠文峰挺拔傲苍穹”,用篆书书就,金光灿灿,有些字还带有象形的意味,煞是传神。
跨过大门,便至峰顶。峰顶呈长形,依山势而错落成四层,奎星楼赫然矗立于最高处。顶上建筑极为考究,以红色为主基调,飞檐翅角,为传统的柱式结构。屋顶盖着鹅黄色琉璃瓦。
入门处的平台相对较小,除了过道和一排绿化树,便是一长椭圆形小水池,但里面没有水。池的远端有一石桌,几张石凳,掩映在稀疏的山林中,是刚登顶的游客小憩的理想之地。
移步登级,约丈余高许,便是东方晓日平台。台中央突兀着的几块露出一角的层状巨石,暗示着这里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巨石中间竖有石牌,上书“东方晓日”四个大字,这应该是欣赏东山之“东方晓日”的绝佳之地了。我再次通过手机查看了东山“东方晓日”的美景。蓝天白云间,太阳似出非出时,天空突现五彩画卷,黄里透白的云斑、金光闪闪的云带、鹅黄的云脚、淡粉的云条、蓝粉相杂的云块相杂在一起,把整个天空装扮得多姿多彩。太阳的金光洒向了东山山顶,建筑物在琉璃瓦的映衬下全成了火红的一片,四周的绿树也越发显得青翠了。这个时间,你会发现山与天相离是那样的近,仿若触手可及;奎星阁更加巍峨,更加雄壮,仿若已然插入云霄。
遗憾得很,我既不知道这里有“东方晓日”美景,也选择了一个没有阳光的天气来游山,而且还是在大中午,也就无法亲眼目睹这难得一见的美景了。
东山晓日平台的对面,呈上下两层层状抬起。两层之间相差不高,仅有米许。前半回环廊式凉亭、奎星阁、后半回环廊式凉亭在这两层间呈一字形排列,四周并围着坚固的石条围栏。前、后半回环廊式凉亭仅有一层,位置也相较奎星阁低,有如阁之前、后护卫。阁楼三层,直冲云霄,文人墨客多聚于此,留下的文化古迹颇多。这些古迹,尤以主楼上的楹联“日暮钟声云外听,夜阑阁影月边来”给人以极强的超凡脱俗感。后半回环廊式凉亭的中央,为一碑林,留着众多文人墨客的手迹。因为疫情的缘故,奎星阁主楼没有开放,是以里面奎星的雕像是个什么样子,主楼的内部构造又是什么样儿,我就不得而知了。
奎星阁右边,群山拱向,树木葱茏,间或可见丛林中的楼屋,也只是见顶不见基,有如海市蜃楼的美景。奎星阁左边,碧绿的剑江河绕山而过,高大的楼房星罗棋布,斗篷山大道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忙。稍远的小山,绿袍加身,佝偻着身躯,拱着双手,有如朝臣。更远处一大片一大片黄橙橙的,应是待收的稻谷了吧。
我极想瞻仰革命烈士,了解他们解放都匀的可歌可泣事迹,学习他们为这一方面百姓幸福而付出生命的豪迈,因此,下山时我便按照导游图的指示直奔革命烈士陵园处。直至快走出了公园的侧门,也没发现。我生怕自己不够细心,或是走得过快错过了通往陵园的路口,便停下来在图示的大概位置上下找了半天,结果也没找到。于是,只能作罢。
听名字,高贞观应是公园的重要景点。我沿着石板路折回三角公园处,再沿着几乎是笔直的石级爬上三角公园前的小坡,找了半天也没发现任何道观。恰在这时,路遇一园林工人,才知高贞观被毁损还未修复。
东山公园之游,是揽胜,是读史,是感悟,更是启发。
最啊!曾经金戈铁马时期,正是因为东山的庇护,这一方百姓才得以安居东业,生存繁衍;曾经受伤的人们,正是投入东山博大的胸怀之中,或修行、或游山、或寄情,才最终得以医治伤口,重新站起;曾经的都匀文明,正是因为东山的无私承载,才最终得以代代传承,滋养后人;曾经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正是东山这块宝地,才激励着一代代后人前赴后继、奋勇前进……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在以经济论英雄的年代,东山依然保存得如此完好,依然是繁忙之中人们小憩的乐园,实属难得呀。这时,我不禁想起了习主席的讲话:“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游玩结束,我有幸读到了后人对张翀题字的评价。清人张澍在《续黔书》中云:“张鹤楼遣戍是邦,诛茅读书,题此以自慰也。”清康熙年间都匀知府黎皋手书“曰动曰静,理本一致。仁得为仁,智得为智。动静两忘,不知何视。水尽山穷,了了大义。”这不禁又让我对游东山有了新的感悟。
余国富
2020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