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文章

请欣赏故人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故人文章1:书卷多情似故人

文/李玉霞

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已两年有余,在这段漫长的时光里,书籍,成了我最贴心的朋友。它们和我朝夕相处,就像我的贴心伴侣,一直陪伴着我。

身在大都市,时时想念家乡山清水秀的小城。每当我一个人走在都市街头,看见那些高楼大厦、急匆匆的行人,内心常感一片茫然。只有坐在书桌前,捧起书籍,品读那些散发墨香的文字,才渐渐将迷茫的心安顿下来。

游离的时光,寸步不停。春去夏来,朝来暮往。人至中年,多少困惑,让人欲语还休;多少负重,让人欲弃不能!当夜色渐浓,漂浮的思绪沉浸于书中,躁动的心才安稳下来。

夜深人静,伫立窗前,望着月影划过树梢,想起月是故乡明,家是故乡亲,不禁黯然。此时此刻,唯有书,才能安顿我的灵魂;唯有书,才是我心灵安稳的栖息地。

由此,我像着了魔一样,一边努力经营生活,一边读书写作。房间里,床头边、窗台上、电脑旁,堆着各种书籍,经史子集、唐诗宋词、现代经典……既感受流传千古的古风之韵,又体悟现代名家的精华之美!

读书淘洗着我的情怀,云淡,天蓝,赋予了生活芬芳之色,就连肌肤也像着了书香之气。喜欢沉浸在文字里,寻找生活的情趣,将炊烟升腾起的杂陈五味、人生悲喜编写成文章释放抒怀。

两年来,我的文字被诸多的报刊、新媒体发表,得到读者的关注,还有诗歌作品在全国性征文比赛中幸运获奖!感念之心,无法言表!

我的爱书情结与日俱增。不再幽怨,而是为有书籍温润情怀暗暗为自己庆幸。回望来路,是书籍让我心智渐渐清明,是书籍打开了我人生另一扇窗,让我找到了更好的自我!

作家赫尔岑说,“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是的,书是我最好的朋友,任何时候,任何理由我都不会抛弃它。

就如2017年我在做家政服务时,因忙完手里的活计就匆匆去翻书而遭遇冷眼,我宁愿丢弃工作也不肯改变读书的习惯。还有回家赶最后那趟火车时,因为行李过多,遭遇不让上车的尴尬,我宁愿扔掉刚买不久的新行李,也不忍丢下一本书。当我提着满满几袋子“宝贝”,匆忙登上火车时,我看到周围那么多诧异的目光,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一个风尘仆仆的中年女人,包里为什么不是五彩缤纷的服饰,而是那么多沉重的书籍?我无心理会,虽然想着刚才的一幕,泪在眼眶里转,但我努力克制着自己,掏出那本还未看完的《老人与海》,渐渐地,思绪被拉到无际的海上,我全神注视着那个竭尽全力拉着渔网的老人……

书犹药也,它能治愈痛苦和忧伤。我慢慢地品味着它,幸福时,它增加了我的快乐;痛苦时,它给我慰藉。

今年春季,受疫情所困,人们只能“宅”在家里,很多人耐不住寂寞,觉得生活无聊无味,而对于我来说,这却是最好的安逸时光。因为有大把时间可以静下心来读书。

书是有温度的,它能温润枯燥的时光,它能开启心灵,擦亮双眼,它让我真正看见那些在生与死面前,奋不顾身的白衣天使、无名英雄的情怀,以及他们心念苍生的仁德大爱!

书籍能养心悦目。“饭可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书籍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保持年轻最有效的化妆品!

俯首朝夕,置身书海,品味文字的魅力。打开心扉,以浓浓的墨香,沉淀浑浊的灵魂。人生不易,将过往中或深或浅的时光记忆,凝聚笔端,让心灵与笔尖的对话跃然纸上,那一刻,心中的悲喜境界,犹如在月光里流动,其情可感可悟,既亲切又清晰。

“书卷多情似故人”,书籍是我生命中的有情人,我爱它,有它相伴的日子,无论何时何地,无关月缺月圆,我都不会孤单。

故人文章2:书卷多情似故人

文/李红梅

这几年,孩子长大了,生活中,该争取的已经争取了,争取不了的再努力也无济于事。于是,闲暇时,一头扎进书本,越看越有感触。本想动笔写下世态万情,破人愁闷,然而等到自己动手,才发现知识浅陋,下笔无文,于是陷入一种苦恼之中。愁闷之余,扪心自问,如果做不了一个作家,我还会每天花几个小时读书吗?答案是肯定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如今读书已经成为我常态,我已经离不开书了。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自始至终爱好读书的人,以前只是在现实受了挫折才到书本里寻求慰藉。这么多年虽然读过不少书,但都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真正认真读书也是带了功利目的。譬如为了拿文凭,不得不看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为了上好语文这门课,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但由于记忆力特差,看了后面的会忘记前面的,能记住的也是一鳞半爪,那些印象深刻的情节。但是走过的路,看过的书,在脑海里腾挪跌宕,想写的欲望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可又找不到切入点。最近和一位在写作上颇有建树的长者聊天,他说“其实,我年轻时是很执着于文学梦想的,后来我在梦想与现实中挣扎。一晃很多时间过去了,所作的努力虽没能实现梦想,但却增加了现实才干。退二线后,我重拾梦想,因此过得十分的充实与惬意”。我豁然开朗,是啊,我本来也是这样想的,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整日忙于教学,视野狭窄,而语文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我更需要多看书多学习,积累精神的财富,提高业务能力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至于能否写文章,全凭天意不必强求。如今读书于我已不能改变命运,也不能像伟人那样去探索人类真理。读书予我最大的好处就是沉淀内心,激发内在的经验,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内涵,滋养心灵,从容地去面对生活和工作。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想,生命的化妆应该就是多读书,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曾经,在我消极厌世时,我选择阅读;曾经,在我无路可走时,我选择读书。几乎每一次都是读书救了我,让我有好好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因为阅读,我从事每一行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想这就是书本赐予我的力量,让我处于困境后能拨开云雾重见天日,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那些曾经看过的文字时而能为困境中的我指点迷津,时而在我理屈词穷时恰如其分地表达我的处境和心境。读书把我内心的浮躁慢慢修炼成内心的淡定和从容,学会了孤独,学会了思考。在我看来静静地回味书中的情节是一种高层次的快乐思考,它锻炼了我的思维,丰富了我的知识层面。在工作上,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上课恰如其分引经据典,讲解通俗易懂又不失文采;在生活中,读书引领我穿越现实的迷雾,脱离世俗的烟尘,感受到生命的灵光。

杨澜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会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这段文字让我感同身受,人即使过着同样的生活,因为有了阅读,思想素养就会变得不同。因为书,你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可以领略到更丰富的人生。

故人文章3:无辜小孩

寂寞唱多少歌 都是故人已去

纵使耳鬓厮磨 记忆交相辉映

我在你我之间 找不到完满支点

一个背弃 一个逃离

谁为你端来早餐的咖啡 这香气

行走中的城市 道路两旁的树影

每天盼着见你一面的是红色外衣

你的声音在歌声里越来越甜美

我的心却随着旋律越来越平静

曾经撼动了整座城池的决心

追随泪水消失而去

你是我学也学不会的舞步

没有灵感控制僵硬身体

忧伤来了又去 遗憾走走停停

我终于不再是你眼中无辜小孩哭泣

故人文章4:最难风雪故人来

文/西坡

我住在市西一个普普通通的居民小区里。十几年来,楼宇内外已显陈旧,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当初种植的树木,用震川先生的话来说,“今已亭亭如盖矣”。

也许先前的物业管理者颟顸,没有请专业人士设计,以致那些上好的树木品种,这里种种,那里插插,有一搭没一搭,说不上什么集群效应,小区绿化总体上给人以单调的感觉。

我住的那幢楼,外立面呈凸字型。那个凸出的部分,就是所谓的门厅,小而简,本无甚足观。然而,其左右两侧各开了一扇窗户,窄窄的,顶天立地。许多人以为是设计者为解决门厅的光照所作的特意安排,我从来不觉得那是一种合理的解释,而是倾向于让建筑物内部的钢筋水泥构件与外部的自然气息作视觉感受上的打通。

通过这两扇立窗及透明大门,居民有三个维度能看到小区的草坪、树木和水景,尽管只是一个局部,已经很让人满足了。

两扇侧窗就像两只镜框,里面“画”着小区内的一些风景,其中占画面大部的是两棵树,一是桂花,一是腊梅。“王顾左右”,哈哈,端的标标准准两条屏呢。

物业不经意的分配,似乎冥冥之中已注定要与我仰慕的品格暗合——桂花与腊梅都是极低调的植物,枝干和叶子,毫无惊艳之处,而开的花朵,小巧,淡雅,清香,大方;不热烈,不喧闹,不亮丽,不张扬;没有一点儿风尘感、市井味和头巾气。

现在正是传递梅花消息的时节,我自然而然地要念起腊梅一切的好。

是的,腊梅和梅花并不是“一家门”,彼此所科所属都不一样。南宋诗人王十朋有诗嘲之:“非蜡复非梅,梅将蜡染腮。游蜂见还讶,疑似蜜中来。”说的就是这等尴尬事。但在坊间,人们通常把某种形状、习性以及气质相同或相近的事物引为同调,比如把鲸和鱼混为一谈,这并不是粗暴无知的划分,恰恰是简单明白的归纳。无法想象,要是把腊梅去掉一个“梅”字,它还能叫什么?

倘使你不曾亲自入手过腊梅,那就无法知晓拾掇之难:在花市,头一个要碰到的问题是买已著花的还是含苞待放的:买已著花的就像买现房,是好是坏,一目了然,但花期缩短,没看几眼就要吟咏潇湘妃子之葬花词了;买含苞待放的就像买期房,是好是坏全凭运气,最差的结果是含而不放,被它活活气死。另一件烦恼事是运输:腊梅枝干硬朗而花蕾娇嫩,稍遇弹压碰触,立马黄消香断,大煞风景。所以,你看到马路上高擎腊梅走路,叫着“让开让开”,或一手举着腊梅一手把着自行车龙头的,千万不要嗤笑他的节俭——打的或自驾,即使粗壮阔大的枝干勉强被装入,也必定要付出些牺牲花蕾的代价。还有一件事令人难堪:缺少经验的人买回腊梅,猛然发现,家里所有的瓶瓶罐罐甚至号称“梅瓶”者,都不适用——不是开口太小,就是分量太轻;要么“头重脚轻”,要么“天女散花”……完全失去美好的观赏体验。当然,假使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恭喜了,尽管只是几茎腊梅,你将获得的是整个世界——正如李商隐所云:“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天花”者,腊梅也。

我对于腊梅,好瓶好水侍奉不算,还要编配得错落有致,务使其以最好的状态示人;另外,家里严格控制空调开启,休教暖风褫夺卿卿性命;落英难免缤纷,亦不加扫帚而捡入碟中,垒起一堆,敬拜十番。尊崇之姿,不让和靖(林逋)。

由唱“腊梅赞”而说“老友记”。忠明兄宅心仁厚,知我喜爱腊梅,每每除夕前总要枉驾敝舍,有时竟是踏雪而来,赠予腊梅一捧,以作清供,十数年不辍!正所谓“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有花如腊梅,有朋如忠明,夫复何求?

喜欢画梅,但在创作梅花题材作品时要如何不落俗套?

故人文章5:且听秋风吹,只等故人归

文/谈笑在指尖

夜已深,万物静,黑夜挥洒着无尽的沉寂。秋风微醺,从窗前轻轻吹过,袅袅的烟雾里,带着几许的凉意。

我伫望守候,依旧盼望着你能从远方归来的身影。一眉残月,孤影朦胧,那无以言说的感受,让人微微有些心碎。风住尘香,数着年月,看着别人的故事,心中想念的是你,轻轻流着的是心酸的泪。

且听秋风吹,只等故人归。十年踪迹,十年心,藏有的一份情,叫相思无眠,缭绕的那份相思,叫一往深情。

心,在低声的呼唤着那一份念你的情,情,在朦胧的月色里,插上了翅膀,趟过连绵起伏的山河,带着我在苦苦的寻觅。空旷的原野上,我跌跌撞撞,夜很静,却没有一丝的回音。冷冷的泪水划过冰凉的指尖,我在盼着你归,而今你却在哪里?

记得那个夜晚,天空布满繁星,你闪亮的双眸犹如天空中遥远的星辰一般迷人,你的身影惊醒了我沉睡的梦魇,一枚唇齿开合的微笑,跨过我灵魂的冷漠与孤单,让我惊喜。

从此,芙蓉向晚,藕断丝连,草长莺飞方寸间,墨咏缱绻,情怀拢捻。红花盈小诗,花香凝容颜,秋夜思静美,思念舞翩跹,珠玑点点翠,捻思念成线,织就那一刻相见的美丽。

红尘中,我们携着每一天浅浅的阳光而笑,迎着彼此心中的想念于风雨中而立。一路走来,我们携手共度人生的风风雨雨,朝朝暮暮,在生命的每一个日子里相伴相依。

没有立下过海枯石烂的承诺,也不用许下地老天荒的誓言,只要心与心相惜,只要爱与爱相连,只要彼此有永恒不变的心念,我们便可走到永远。

或许,人生之痛就在于理想与现实的错位,期盼与失望的背离!缓步红尘紫陌间,走着走着,心就累了,人就散了,天各一方,转身走远;有些事做着做着,心就烦了,情就淡了,最终饮一杯花好月圆,醉一场曲终人散;有些情念着念着,心就碎了,梦就醒了,及至,一场琉璃烟火,散落于尘世间。

碎尘成澜,流年里低眉轻叹。梦影几多,易冷半杯残盏,融愁凭酒,月缺花飞风散,碧落云烟,只瘦了一生的情缘。小笺细语难入眠,一纸柔肠谁念?

岁月如沙在指隙间悄然流逝,点点散落在朦胧的尘间。道不明的情愁,看不透的世事,浮华如东逝流水,缘梦恋尘尽成烟。短暂一生,如此坎坷,留下了几多的遗憾?

今晚,清风依旧,繁星依旧,我还依旧,而你,却在红尘尽头那一边。空旷的原野上,耳边只剩十里秋风,风起时,与风为舞,仿佛那深情的一笑还在昨天。回眸刹那,凭栏撒下千行泪,醉言别离,无情揉碎了我的思念。

一曲离歌,唱尽情怨悲欢,曲终人散,几番眉雨错乱。谁说一世情两心不忘?谁说三生伴地老天荒?多少夜晚星月惆怅,多少倩影依栏费尽思量,多少思念沉积于肠,多少哀曲反复吟唱,绕耳的浓情蜜语慢慢淡化,昔日的眷恋已然冷若冰霜,有谁能解其中之殇?

岁月流逝,我真情依旧。我等待细雨的飘飞,等待春草的酝酿,等待粉荷的初绽,等待秋叶的静美,等待飞雪皑皑,等待着你能归来。

泪眼朦胧,我把满怀的爱和无尽的思念打成包,拜托风儿,遥寄到你在的另一边,让你知道,我万语千言的深情,凝成一句真心的话语:等你,只等着你缓缓归来……

故人文章6:梨花风起念故人

文/杨丽丽

又是一年芳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时节,一阵微风吹过,吹湿了眼睛,也吹出了我心中那些对于已故亲人的思念。

奶奶是一个苦命的人,19岁,花骨朵儿般的年龄,却落入了骗婚的圈套——相亲的是弟弟,迎亲的却是哥哥。一片红盖头蒙住了奶奶的眼睛,也蒙住了奶奶的一生,奶奶就在家人和媒婆的策划下,开始了像村头小河一样流不尽的日子。

新婚的开始,她哭过、闹过。只是在那个年代里更多的是低头,是认命。奶奶的挣扎最终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接下来是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的劳碌和辛酸。洗衣,做饭,饲养家畜,耕田犁地,家里家外,奶奶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只是闲下来心里也会有许多委屈和无奈,无从诉说。于是奶奶就学会了坐在村头的那条小河边,看着河里的游鱼默默地说给它们听。奶奶就像找到了老朋友,与那条河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那个女人不能自主的年代,奶奶就像那条波澜不惊的小河,开始用自己的生命去滋养那个庞大的家庭:公公、婆婆、小叔、小姑、丈夫,还有三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日子就像河里的流水,慢慢消磨着,奶奶也由初嫁时的鲜亮稚嫩蜕变成为人母的成熟干练,三个孩子在奶奶的拉扯下渐渐长大了。正当奶奶想要松一口气的时候,爷爷被突来的一场疾病夺去了生命,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在那个一分钱掰成2半花的年代里,爷爷就那样突然离世,留下那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奶奶在哭干眼泪后咬紧牙关挑起了重担,小叔该娶媳妇了,小姑该找婆家了,田里该施肥了,公公婆婆该做新衣服了,大儿子该上学了……不再有眼泪,不再有抱怨,留下的是责任,奶奶就像那条小河,开始滋养这一大家子的生命。

还好奶奶是勤劳的,也是聪明的。农忙过后,亲手纳的千层底,用红纸剪的窗花,还有那些用晒干的茅草编织的小篮子、小蝴蝶、小蜻蜓,拿到集市上一卖,也贴补了家里的油盐酱醋。虽然家里贫穷,但是每个人的衣服都被奶奶在小河里浆洗得干干净净,衣服上的补丁都被奶奶的巧手绣上了一朵花,或是一只可爱的老虎。

在奶奶辛勤的操持下,我们陆续长大成人,接着外出求学工作,离开家乡越来越远,离开奶奶也越来越远。而奶奶却一直固守着家乡那片土地,固守着承载了她命运的老屋。

奶奶就像村头的小河在滋养了一大家子的生命后,开始功成身退,在那个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奶奶安详地睡进了坟茔里。但她那种面对困难一直微笑的精神却一直感染着我们这些小辈。

如今,又到清明花落时,泪眼蒙眬中,我分明看见一只白色的蝴蝶飞过奶奶的坟茔,在绿意葱茏的春光里越飞越远……

故人文章7:走在春深处

文/费城

故人从家乡捎来佳音,说那少年时故园的桃林,此间花事正浓。他邀我还乡赏桃花盛景。我满怀欣喜,透过纸窗,蓦然张望,打捞记忆里漫天的花絮,心中感念万千。顷刻间,在那透明的春光里,对于故乡所有的牵挂与思念,尽皆缠绕成心头永不消弥的渴望和念想。

时光如流水溯远。而我,依然眷顾那片生养我的故土,如同热爱着春天的草木和花朵。曾经,我赤足走在温软的泥土上,那些温暖而真实的感觉,始终是记忆里清新的片段。总以为,能一直栖居在故乡的土地上,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不必有怀乡的哀愁,亦不会有思念的痛楚。回眸,是熟悉的风景;倾听,是亲切的乡音,永远不会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凄恻与彷徨。

走在故乡的山道上,很容易看到一块块吐露新绿的田野。阳光在晨露中闪亮,穿过树木的枯枝和落叶,隐隐透露出些微轻寒。而群山始终是静谧的,透明的春光里,赠我以故乡温暖的眷念和芬芳的语言,祈愿在所有已知或未知的岁月,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清新气息和美妙惊喜。

我时常会想:这块生养我的土地,这块印下我成长足迹的一方沃土,我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回馈呢?我,不过茫茫人世里,一粒微不足道的轻尘,此生也许只能以平淡来勾勒。而转念一想,所谓平淡,不也是生命里最为真实的章节?那么,在平淡里倾尽所有种下一粒种子,让它在春天里吐露新绿,孕育出生命的奇迹,不也是一种极致的美丽吗?

在春天,请种下一粒种子,或许它只是一滴汗珠,或许它只是一个尚未实现的愿望,又或许,它只是平凡人生里某个执着的坚守。当春风吹绿了山川、大地、原野,你看那些破土而出的,不正是一个个簇新的希望吗?那些娇艳的花朵、那些斑斓的梦想,也在静默中嫣然绽放。

所有与春天有关的心事,无需言语,亦无需书写,只希冀春风化雨,滋长出新叶与花朵,萌动成四季的希望和梦想。

故人文章8:天涯共追忆,似是故人来

文/暖冬

闲来无事,听一曲老歌,触动一下尘封的记忆。蓦然回首,有一种痛在心头漾起,仿佛那份久违了的感动。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以为那颗心已经随风消逝,可这熟悉的歌声让它又有了灼痛的感觉。我明白,它不是已经死去,而是疲惫了……

这是我的选择,我不会后悔。

夜深如墨,一个人坐在电脑旁,轻轻敲击着键盘,看着一行行文字雀跃于屏幕,就像那颗沸腾的心。枕借于寂寞的夜晚,听着熟悉的旋律,回忆伴着那一弯明月悠悠而来……

年轻的岁月,我们就这样静静地走过。想象和现实总是有太多的不同,不一样的人生追求让我们走上了各自的征途。心儿累了,在络绎不绝的人潮中,我已忘却自己在追寻什么。也许空虚早已将一切淡然,往事在此刻竟是那样的支离破碎,只有那长长的列车轰鸣的车笛,依然如故的行驶在不变的轨道中。在那离别的车站,远行的列车将两颗年轻的心灵紧紧的栓在了一起。

"独在异乡为异客",夜半时分让我无数次的想起你,没有了往昔的相昔的携手相牵,只有一个人,孤独如影随形。行走在这座偌大的城市中,却感觉自己是那样的渺小。

为了未来,每天早早的起床,只为追赶那第一声铃响。日子如流水胜流年,成熟的气息在逝去的岁月里流散开来。再回首,云遮断归途,再回首,泪眼朦胧……

夜色苍茫,听着那熟悉的歌,心底有太多的感触,只是明天要面对的,依然是那条不能往回走的幸福的路……

故人文章9:旧书如故人

文/姚大伟

把一本书带回来,翻过扉页、目录,一页一页地看,一页一页地翻。累了,遇着事了,就随意地折一下,或是放一支笔、一张卡片、一个薄薄的本子,再者只是随意的一扣,像间主人已外出的小毡包,堆隆在书桌之上。

与一个人相处,处着处着,就温和了,友善了,两张渐旧的脸上也开始慈眉善目,越来越顺眼了。他在你面前,发福了,长皱纹了,穿衣也松松垮垮随便了。你会关心他的现在,会不自觉的想到他,提到他。与一本书的相处,也是如此。翻着翻着,它就脏了,旧了,蓬松了;暗了,黄了,破损了。时过境迁,有时无心收拾,它的书页会兀自地打开,从里面送来一粒干干的饭粒,一只带壳的小甲虫,亦或是一张找了好些时候的书信。

总之,旧书与人一样,都是活的,有生命的。

我常常梦见我就读的师范学校图书馆里的那些书。那些安静的、蒙了灰的、仿佛会说话的旧书。它们在我的脑海里欢腾,一排一排如浪花一样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梦里的我,很年轻,步调雀跃,心情愉悦,像是去会见一个相识已久的朋友。我穿过了一条狭窄的通道,上了楼梯,又转了个弯,它们就在眼前了:一排排高大的银灰色书架,一阵阵旧书特有的墨香味。这是它们特有的气息,也是它们独特的待客方式。

那些年,我常带着鲁迅的集子穿梭在那条狭窄而灰暗的通道里,那个渐渐熟识的图书管理员王姨,微笑着接过它们,认真地扫描、消磁。而我与书本则像是初识的恋人,寸步不离,出现在课堂、宿舍、操场、食堂,甚至楼梯、厕所……

我与它们,天光灯影,共度华年。是旧友,而且友谊深厚。

故人文章10:老屋 残树 故人

文/幽兰萦梦

昨天,儿子驾车载着我和他奶奶,回到阔别近十年的故乡探访。也许是上苍特别眷顾怀旧之人吧,从家里出发时已是雨落纷纷,及至中途时大雨滂沱,倒扣的雨帘,仿佛将天地连结,一片雨雾蒙蒙,目击距离只有不到二十米。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即使大白天,仍要将车灯打开。好在在豪雨如注中,行人稀少,车辆亦不太多。隔着车窗玻璃,目睹雨中景色别有一番韵味。

这条道已经走过数十年,十年后再度走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曾记得那时道路两旁的小树还是纤细的树苗,根根直立,宛若童稚的孩童般俏皮地伫立道旁,迎送过往的客人。而今,小树已长成参天大树,壮实的躯干托起如盘的虬枝,郁郁苍苍,一经雨水冲洗,愈发葱葱茏茏。面对着傲然勃发的生命,心底不禁涌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由衷感叹。

近了,更近了!一切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在现代和远古接壤中,依稀旧梦如昨如初。

由于时值中午,又兼大雨滂沱,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只有偶尔的几辆电瓶车在雨中行驶,道路两旁的店铺也显得冷冷清清。小镇仿佛也浸染在午休的酣眠里。

车子离开公路,拐进并不太宽绰的小巷里。房屋大抵还是原貌如斯,只是比以前显得气派一些。原先的青石板路面,现已改造成水泥路面,少了几分古朴,多了一些现代。而路边的住户人家,大多显现的均是陌生的脸庞。

由于小巷太窄,车子无法停靠,只得倒出小巷,重回公路。当车子停稳在路边,奶奶一下车,就被老街坊认出来了,几番寒喧,几分挂念,尽叙昨天今朝。看到我们祖孙三代回老屋寻梦,老街坊感激涕零,唏嘘不已。

沿着前伸的小巷,拐过曲曲弯弯。当我们的目光滞留在老屋,双脚跨进老屋的那一刻,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伴着凄凄悲凉的情愫,在心中油然而生。

物依旧,人已逝,几度沧桑蕴心间;屋易主,人远游,一地悲凉化云烟。

老屋,我们今天回来看你了!心里呐喊着,不觉有些鼻根酸酸。

房屋由于久无人居,倍显颓败。屋顶的瓦片已不再齐整,明显有些凹凸不平,屋角已有一线天。门前的柿子树、桑葚树犹如战场上撤下的伤病般缺胳膊少腿,那断枝处仿佛有汩汩鲜血在流淌。往年柿子树此时正是苍翠葱茏、硕果累累之时,而今,它却似老气横秋,没有丝毫的生机,满身的虬枝被无情地锯断,只留的几根枝蔓无力地垂挂在主干上。树叶也似被霜打一般,耷拉着脑袋,没有生气,满树竟找不到一只青柿。望着眼前的破败之景,我的眼中一热,一片雨雾蔽遮。

曾几何时,这里热闹非凡;曾几何时,好客的主人翁诚招八方客,几乎天天宾客盈门,谈笑风声。而今,这里悄无声息,除了荒芜,就是死一般的寂静。

门前的柿子树,承载着我太多的回忆。犹记得当我初孕时,公公便买来三颗柿子树苗栽在庭院中,邻居调侃说,你种植树苗有何用?公公爽朗地笑道:留着给我的孙子吃。小小的树苗,仿佛也善解人意,第一年,每棵树上就结出几只红红的柿子。及至第二年,我的儿子可以遍食食物时,柿子树上已挂满了小小的红灯笼。年复一年,柿子树愈发葱茏,一棵树都要结上几百斤的柿子,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有口福享用。

公公慷慨大度、乐善好施,人气很旺,在小镇上,无论老叟还是童稚,一提公公的大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记得我的儿子出生时,在小小的镇上,无疑就是头号新闻。天刚蒙蒙亮,我的儿子呱呱落地。老公在家是长子,喜见长孙,公公自然笑的合不拢嘴,大清早就挨家挨户送红蛋、糖粥。街坊邻居成群结队地到医院探视我们母子,从早上一直到傍晚仍络绎不绝。医生怕我体力不支,最后只有帮我挡客。

公公极富同情心,在一个雪花飘飘的冬日,他在夜间巡视时,看到几位来之山东的买生姜的外客,在漫天风雪中蜷缩在手推车底下避寒,实是于心不忍,怜悯之心顿生。虽说是素昧平生,但他毫无嫌隙之心,随即将几位外客领进家中,送上热腾腾的饭菜,并将几人留宿家中。从此这些外客便和公公成为莫逆之交。在之后的数年中,每年他们几人都会结伴来丰做生意,而每次均是住在公公家里,有时甚至长达几个月,公公总是尽地主之谊,分文不收。因此,在邻里朋友间,口碑甚好。

老公的家境不是很好,但我走进这个家门却倍觉温馨。由于我挑食偏食,每次,只要公公得知我回去,总是捡我喜欢吃的做满一桌,还生怕我吃不好、吃不饱,走时还要再捎带些。自我跨进吴家的大门到公公离世的这十多年间,我从未下过厨,即使过年回去,连锅碗都不让我沾一下,生怕我把衣服i弄脏。

公公和婆婆几十年感情不和,自从我的儿子出世后,婆婆几乎都是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在公公病重期间,婆婆才回去陪伴几天。婆婆天性唠叨,又兼性格古怪,难以与人长期相处。在我家二十多年,于我们的关系还比较融洽,而另外两个子女的家庭就无法容忍她的霸道和多事。虽然公公婆婆作对一世,到老时还是不放心婆婆。在公公弥留之际,公公拉着我的手,恳请我继续将婆婆留在身边,并说唯有我才能容忍她、收留她。望着老人期待的目光,我含泪应允。

公公带着满足走了,许多老邻居、老街坊、老朋友都恋恋不舍,感谓上苍有眼无珠,感叹这世上怎么好人就不能长寿呢?

老屋,如暮发苍苍的老叟般伫立在风雨中,残树似风烛残年的忠实家丁守护在老屋前,而故人,却已驾鹤西去不复归。

故人文章11:风雪故人来

文/吴孔文

梁遇春说,风雨如晦的天气,屋外寒意轻笼,屋内炭火清茗,独自在家寂寞翻着书,若遇故人来访,便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心。

风雨天相访的朋友,多半是布衣朋友。竹杖芒鞋,烟云随意,无惧跋山涉水。一路之上,村庄寂寂,鸡犬相闻,路过田埂,遇到熟识的野菜,会掐一把,充作当天的晚膳。

冬季或者有雪。燕山的雪下到黄山,气势便消退了。我的家乡在黄山之侧,冬季落雪,撒盐空中差可拟,恍若柳絮因风起,雪的个头比燕山小。柴门闻犬吠,放书起身,站在檐下的冰凌处等待,涉寒而来的那个人,身披荠菜花般的细碎雪粒儿,眉眼生动,玉树临风,手中梅枝不盈一握。这江南之地的男人,即便被裹在暴风雪里,身上仍不失婉约之气。

那些乡下的老房子,门前方池荷花,屋后稼穑桑麻,古树峥嵘,园圃青青。寒意渐起,雨雪迷蒙,湿冷的天空中有飞鸟来来去去。它们掠过的屋脊,黑瓦鳞鳞,炊烟袅袅。屋内的灶台上,或炖着一只鸡,或熬着一锅牛肉,柴火熊熊,水汽相激,暖香萦绕,撩人心魂。

这是一个朋友众多的时代,工作中的朋友,写作上的朋友,生意上的朋友,酒桌上的朋友……但遇事招之即来、事罢挥之即去的少,雨雪天相访的朋友更少。丰子恺的漫画“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好像在说,人有两三个知心朋友就行了,宁缺毋滥,凑不够四个人,就把梅花当朋友吧。风雪天,两三个人闲坐,品茗、谈诗、饮酒。屋外风雪如梦,屋内暖意融融。夜半更深,乡道上的那点点灯光,多半是酒酣耳热之后的夜归人。

我也喜欢在风雪天出门访友。几个同道中人,聚在一间不大的酒馆里,先回忆王子猷访戴的故事,而后喝酒,无拘无束地说话。期间,老板会送几次烫菜上来,告知我们其他桌的客人都走了,其意明显。待站起身作别时,才发现腿脚沉重,步履蹒跚。一路踉跄归家后,硬挺着给酒桌上的朋友打电话报平安。

风雪天,除了访友,我也爱读书。《山家清供》中有一篇《冰壶珍》:苏易简对宋太宗说:“臣一夕酷寒,拥炉烧酒,痛饮大醉,拥以重衾。忽醒,渴甚,乘月中庭,见残雪中覆有齑盎。不暇呼童,掬雪盥手,满饮数缶。臣此时自谓上界仙厨,鸾脯凤脂,殆恐不及。”雪月将相府,深院咸菜坛。一名官员,布衣朋友已不来往,官场同事又不敢深交,雪夜孤灯独影,沉闷地抱着火炉喝酒,不醉才怪。

“一生争斗,逝去匆匆,不再堪记。飘飘风雪,万里沧桑中仍幸有你。”《》的曲子,我不太喜欢,但它的词,我却铭记在心。

故人文章12:又过故人庄

文/王青

舒飞廉的《飞廉的村庄》我是几年前读的,手边原有一本,现已不知萍踪。《草木一村》是那日在青岛的不是书店(店名有点意思,我第一次听女儿介绍,也是连连追问,迷惑不解)见到的,因塑封严密无法一探虚实,以为是舒飞廉新造的又一村呢,不敢错过,于是赶紧买了。待打开才知被舒飞廉或出版商给诓了,《草木一村》原来是《飞廉的村庄》的修订重印本,只是换了个书名而已,村还是老村。牧童错指,不意想竟过故人庄,焉能不喜?更何况,书中的多幅插图是梵高奶奶常秀峰所绘,花红柳绿的年画一般,那个素朴的江南小村由此一番妆扮,倒也极为喜气。

这样的好天气,好像最适合在飞廉的村庄里闲逛。

冬月的阳光正好,如庄主所言“在门廊里堆积着,早晨的时候是浓浓的,里面有一层淡淡的红色,可到了上午,阳光就变得稀薄,好像是兑了水的酒。”即便如兑了水,久坐不动晒这样的太阳,估计微醺还是免不了的。天冷人懒,城里哪有好去处?不如袖着手踱到那个村子,随意不拘地走动走动吧。虽是旧风景,但日光的流动下,遑论山川人物草木,就连鸡鸣犬吠都会别出新意的。那还是很有意思的。

飞廉认为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下面,原来也是田园。有一天,它也许还会变成田园,当然,我肯定等不及某天的沧海桑田了,此刻的我正坐在城市的书房里,藉着飞廉的文字越陌度阡。那个江南的村庄是飞廉用文字复原或重建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个一个人地建立起来的。寒来暑往,草木生灵,春种秋收,“安静的人物,安静的景致,安静的笔调,如同默片,散漫平和。”村里的这些人,乡间的那些事,皆是摒弃喧嚣后的安静。风雨雷电,村庄上空的云,盛满了人的稻场,生满了青苔的池塘,棉花打苞,油菜开花,白露生,繁霜落……这些于我事事远隔,却又事事贴心。

思想起远在宜兴的洋溪,我那被时间之雪厚厚掩住的小村庄,和飞廉的是多么相像啊。

最雷同的一点是,那里只安放我们远去的童年。童年在时间之外,它是时间的乌托邦。就像一滴松泪凝滞的琥珀,时间的钟摆骤然停了,那一刻总是无比漫长。那时,在那样的小村里,我们的人生如一粒刚刚拱起的豆芽,有着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供任意挥霍。舒飞廉是,我也是。我记得自己常漫无目的地沿屋后的小石桥走来走去,趴在桥边看人洗衣、担水,看机帆船冒着黑烟“突突突突”地穿过桥洞,随流水一浪一浪地远去。其实,整个村庄也就那么远去了。因为在那里与我有着至亲血缘的人一个个都走远了。那样的村庄着实不适合中老年以后的复返,也许仅适合午夜的梦回吧。有点伤感,但时间给予我们的馈赠大抵都是这样。

飞廉的村庄里也是回不去的村庄。他以文字窖藏着旧日的气息,并在风中散播。字里行间它们酽酽地弥漫着,久久挥之不去。有趣的是,“飞廉”就是古代风神的名字。庄稼结穗、青草蔓延的的味道,鸡鸣鸟喧蝉噪,还有手艺人、光棍汉、藏书家等一干人的作态腔调,我不用搜罗就与自己的乡间记忆对上号了。就像马恩列时代,一个无产者只要凭着《国际歌》的旋律就能找到自己的同志一样。

我在别人的村庄里闲逛,竟找寻出不少自己陈年搁置的私货。不过,趁着这样的好天气翻出来晒晒,也是很有意思的。

最后忍不住说一句,《草木一村》虽好,我还是喜欢它原来的书名——《飞廉的村庄》。当然,书好,名字便无关紧要了。舒飞廉谦虚地希望朋友们读过他写的文字,就好像被南风撞了一下脸,然后就忙去吧。然而,读这样的文字,除了沉浸,别的必不能够。

故人文章13: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6月21日,夏至。

农历五月初三,是杰妮儿的生日。上次在QQ上聊天,她提出让我写一篇文章做为生日礼物送给她。老实说,我很不情愿,不是不想写,而是已经一年没有动笔认真写过东西了,我对自己的写作水平实在没什么信心。于是我想也没想就开口拒绝了,但这妮子很有韧劲地跟我软磨硬泡,最后一句“这就是你对待残疾人应有的态度?”让我彻底心软了。

别误会,杰妮儿并不是残疾人。只是今年年初不小心出了场车祸,腿骨折了,直到现在还是拄着拐杖努力复健的半个残疾人。也算是本命年流年不利吧!我不能想象出事后的她,一个人在陌生地杭州是怎样度过那段艰难的日子,而她并没有怨天尤人,期期艾艾。每次看她发表的心情,都是那么地乐观、积极。她的坚强让我感佩,但更加让我觉得很心疼。直到她回到家疗养,我才在五一前抽空去探望,看着她受伤的那条腿有些微的萎缩,我心疼,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而她依然是没心没肺地笑,仿佛天塌下来都无所谓地样子。

我和杰妮儿相识于高一。一次语文课上,我俩的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级里朗读。让我知道有一个名叫曹杰的女孩子,文章写的很棒。放学后偶然在食堂前碰上,她主动给我打招呼,我才看清楚她的长相,一头爽利的短发,个子不高,眯起眼睛看着对面的我,立刻让我觉得分外亲近。这才想起来,军训的时候,我是见过她的。在军训休息时,教官让我们表演节目,杰妮儿主动站起来为我们演唱了一首《海浪》,当时觉得这小姑娘胆子挺大,真没想到文章也能写的这么好。

后来两个人就熟识了,越聊就越觉得投机。仿佛是相交已久的知己,在一起就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当时的我正迷写小说,而杰妮儿也很喜欢写东西,于是两个人不分课上课下写的忘乎所以。写完后就交换彼此的东西给对方看,想想那个时候真的是有着用不完地激情啊。只是杰妮儿的文章永远写的比我要细腻出彩,她的字也是写的极好。惯常用钢笔的她,写出的字并非如字帖上一般生硬刻板,而是仿佛带着清秀灵气的小楷。这也是让我羡慕的地方,因为我总觉得和她一比,我写的字就怎么看怎么像是一条丑陋的蚯蚓在爬行。

都说高中岁月是枯燥孤寂的,要没完没了地背书做题,为那场能够改变命运的高考而精心备战。但我却觉得高中是多姿多彩的,也许是因为有了她的陪伴的缘故。即使后来文理分科,她读文,我念理,一个楼上一个楼下,也依然没有减退我们对文字的半分热情。那时,每到下课的间隙,她都会到楼下来找我,交换彼此的文字,聊着喜欢的古龙、沧月等等。还记得是高二那年,家里出了变故,让我的情绪变得无比失落,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活力,每天都像是行尸走肉般地煎熬着。杰妮儿还是一如既往地陪在我身边,不说什么鼓励亦或安慰,只是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一般,在我耳边絮叨着小说里的种种。她永远都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打开我的心结。在我心情极度抑郁的时候,会陪我去操场散步,会一起逃课,在操场的小看台上,看一场两个人的绚烂烟花。我还记得,那天我们紧紧抱着彼此的肩膀,很认真地说:一定不会忘了今天,你我两个人的烟火!

高中毕业,我考到洛阳的学校,而杰妮儿选择了去另一所高中复读,在一年后去了郑州。那个时候QQ还不是很流行,中间有将近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失去了联系,没有彼此的消息。有时回想起高中岁月,甚至会觉得从来没有出现过她的身影一般。大二的时候,我们才辗转联系上。然后她来洛阳找我,在学校的图书馆前,再次看到这个依然留着短发的女孩子,唏嘘感慨了好久。两年多未见,我们却没有觉得一丝生分。她依然是当初的她,依然是那个喜欢文字,喜欢和我探讨各类小说男女主的她,时间并未改变什么。真正的朋友也许就是这样,即使多年未见,不曾联系彼此,但心永远是靠近彼此的。没有陌生感,也没有久未见面的尴尬与不适。在那一次见面后,我们依然是各忙各的,但是不会再失去彼此的音信了。我们偶尔会在QQ上了解彼此的动态,看对方写的日志,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彼此的心境。虽然后来认识了很多的朋友,却很难再有那种和杰妮儿一样的默契度。我们之间不必多言,只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语,对方的心意就已明了。

说来惭愧,我比她还要大上一岁,但心境总是不如她稳重老成。有时遇到一点挫折总要呻吟许久,直到她来将我点醒。她总是那样的乐观积极,过往一切皆如云烟,半分不留羁绊。及时行乐是她的信仰,尤其是这次劫后重生,更加让她觉得生命有限,不该为任何事情牵绊了心,自由自在过好每一天才是王道。她还不止一次地跟我说,等养好了身体就要去婺源看油菜花、去丽江来一次艳遇、还要去西藏那神秘地地方朝拜。管他明朝如何,我只管今朝有酒今朝醉。云南是我们都很想去的地方,我也不止一次地憧憬着那里的一切,那些留在苍山洱海千寻塔之间的传说。但总是各种俗事缠身,不能成行,不像杰妮儿说走就可以背起简单的行囊而去。我自问做不到她这样的洒脱,所以我总是羡慕她的。她就像是自由自在地飞翔于天际的鸟儿,而我就如同纸鸢,即使我们在同一片天空中遇见了彼此,但我依然无法像她那样无拘无束,任由身行。我的身上还有一根细长的线束缚着,我也只能停留在某一高度,看她在空中自在地飞舞。

这次答应给她写文庆生,我是思虑了良久,都不知该如何下笔。思绪太乱,写出来的文字也是凌乱的。杰妮儿的好,是我这寡淡的言语所形容不出来的。而旁的人,也是感受不到她有多好好。我只将过往地一切简单回忆一番,寥表心中的思念之情。也谨以这简短的“肺言”,纪念我们之间近九年的情义。请见者毋恼!

故人文章14:最难风雨故人来

文/文清

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题记

昨天下午开始,一场润物无声的春雨席卷了整个城市。淅淅沥沥,雨朦朦,倾洒云烟,这是今年的第一场春雨。都说一场春雨一场暖,此时北方春雨落下的时候,给人的感觉还是有点清寒。

喜欢雨,多少年来雨一直是我精神的宠儿。春雨宝贵,它给我带来享受恩惠的喜悦;夏雨酣畅淋漓,总能让人抖擞起精神;秋雨富有情调,美妙似古典乐缓缓淌出的旧日思绪;冬雨,则恰恰做了雪的忠实伴侣,沉淀出四季记忆的痕迹。今年第一场春雨如约而来,如丝的雨滴,又一次编织着生命的梦,又一闪诉说着生命的渴望。

夜幕降临,松江路华灯初上。密密扎扎的春雨继续飘下着,我走在那条清静而又行人稀少的街道上,因为雨水的缘故,我走得很慢也很谨慎,那悠扬的脚步隐隐约约敲进每一个临街的窗口。如丝细雨中,入眼的这一切更是让我迷醉。撑一把紫色的伞漫步在雾雨蒙蒙的江边,看雨中显瘦的枯枝在春风的抚动下翩翩起舞,看细雨如丝在残雪中凝结滴落,仿佛置身世外。四下空旷无人,放开雨伞,将自己淋浴在这宁静而清冷的雾雨中,希望能与天地相溶。偶尔有雨水在树枝或者树叶上凝结成大的水滴,偷偷地跌落在衣领内,带来一丝冰凉如雪的感觉,让做了一天表格的我的头脑一下子变得清醒起来。

毕竟是早春,尚带着晚冬的寒意。雨点落在脸上、手上,凉意丝丝,那是怎样的凉啊!掬在手中,麻麻的,手掌顷刻变得赤红,那是怎样的爽啊!淡淡的,一股清醇直透心底。雨丝从蒙蒙的天空中飘下来,没有声响。即使飘到墙上、行人身上,也还是默默无声,像是怕搅扰了什么人。地上有少许的积水,雨滴落到地上溅起那惹人注目的水花。雨点不断地落下,擦在我的脸上,象一场隐藏在声音里的呼唤,叫醒了一已经枯萎了的秘密。雨,常使我记起很久以前几乎被忘却了的事情。无数次,想象与你共撑一把伞,在雨中相拥的浪漫;无数次,远眺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你所在的远方;无数次,把雨滴串成珠帘,惆怅在你寂寥的墓碑前……

银丝飞舞的雨夜,让这北方小城变得如此美丽。极尽美丽的时刻,有谁知道有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正在艰难的穿行,落寞的脚步留不下任何痕迹。我孤独而又怡然地走在少有行人的街上,任多情的春雨淋湿我的过膝风衣和自然弯曲的头发,感受那份难得的清新和雨景。雨落之声总带点凄凉,在这沉风如潮的晚上,又禁不住心情的憔悴,黯自神伤,总觉得这几分凄凉似冷水浇灌心般的激灵,而除了曾有的、还未有的,似乎又在等待些什么,久久不能归去。淡然的走着,心绪和思绪都同这春雨融合在一起,播下了一颗不知道名姓的种子,我不知道这个无名的种子,来年的命运如何?

清风拂梦,细雨迎春,寒来暑往,又是一年乍暖还寒时候。又一年早春的第一场雨,悄悄的迎春而来。潜夜、细织成银丝流韵,偏是在万籁俱寂之时,嘀嗒成我熟悉的琴声。曾几何时,这颗已经被生活磨去了渴望的心,却被初春的第一颗露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知道早春是一首歌,夜雨编织成了神话,曾经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便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最难风雨故人来,让我懂得了世态的炎凉,曾经的难再。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这对我而言也许真的成了一种无奈的寂寞,一种虚幻的安慰,一种遥远的传说。但我一直相信:你一直在我身旁从未走远……

今夜无月只有雨,又问故园人如何?北方小城下了今年春天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一下就是半天一夜,扰人清梦。空气中也弥漫了早春特有的微微的寒意和清新的气息,我感觉自己就像是空气一样在虚无缥缈的游荡着,无法做成什么,只有无奈的看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冲击,直到终老。子夜时分,窗外的雨声似乎越来越小了,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明天的天空会不会有太阳,如果可以,我想问一下智慧的时间老人,到底是黑暗在追逐着光明,还是光明放心不下黑暗,这样辗转轮回,让人在寂寥的雨中肆意的遐想,追逐刹那的希望。

春山在窗外幽暗,幽人在午夜慢行,与夜色共冷。凌晨二点,仍不肯睡去。坐在窗前,窗外已是天上人间,细雨模糊了城市的风景。窗外的昏暗,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一个人在漆黑的夜里独行,在心中涌动的始终是流浪的滋味。看着手边的日历,一页页翻过,是生命的消逝;听着石英钟的秒针有节奏的一圈圈滑行,那是岁月在流走。在生命的消逝中,在岁月的流失里,我携着淡淡的静意回归——到那个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去。把这如水的心情,消融在文字和音乐的流淌中,稀释在湿润的雨夜里……

故人文章15:山河故人都已不在

文/夏曲信

今天好像是元旦啊,2016年的第一天。昨天熬夜看了跨年,最后是主持人万古不变的一句,挥手告别2015,明年会更美好。但是今天的我却在宿舍里颓废一天,看了太子妃,玩了剑侠,读了午歌的书,最后看了贾科长的山河故人。

想想今年也看了不少电影,好的不多,烂的一堆。山河故人我一直没看,只听了李宇春的歌,听闻贾科长的文艺气息,害怕不能懂的这高深的艺术。其实一直蛮喜欢文艺的东西,但是个小文艺,真正文艺大师的作品是不敢随意评论的,所以不管贾科长拍的如何,我是不敢稍加评论的。只是在看到影片中老爷子安详的逝去在火车站的时候,我一下子就触动了心,生命的脆弱好像在这一刻一下子就显示出了。我一向最害怕生命的凋零,最是那瞬间,觉得真的好感慨,说白点,就是怕死啊。

读了许多书,或多或少里面会隐射出作家作家的生活,看了那么多电影,在相似也不是自己的人生,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想要拍电影,写文章,想要把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看了许多的作家的人生,从古到今,从年老到年轻,从生离死别到岁月静好。我会在里面找到自己的生活痕迹,但就像韩寒后会无期的那句台词,听了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看了那么多别人的人生,但却早已迷失自己的人生。

我看过八零后的青春,读过七零后的岁月,聊过九零后的生活。生活再怎么变化,时代再怎么变迁,我发现日子是不会变的,你还是会在年少时爱上一个人,你还是会在青春里声嘶力竭,你还是会在此时此刻想念过去,你还是会在社会中磨灭你的戾气。

我想过也许在以后我也会在自己的故事里,爱过哭过笑过。就像听过一首儿时的歌,吃过年少的零食,看过年少的电影,读过年少的漫画,我们再怎么改变,好像年少是不会变的。人在大了以后会愈发怀念年少的事情。也有人称其为怀旧。比如收藏年少的玩具,比如逛逛那些盘点年少物件的贴吧。我曾经很爱和我老爸看纪录片,爸爸会和我讲起那些属于他的年少的东西,比如那时才刚刚流行的粤语歌,比如那刚刚流行的咖啡西装烫发,比如他小时还在进行的文革,比如他现在还有的粮票,我和爸爸的时代,似乎不是那么远,虽然那些老去的物件我几乎都没见过,但是在他说起他的年少时,我却看到了年少的我,一样的害怕一切却是渴望一切的。不是吗,每个人的年少都是这样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在看到山河故人的那句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迟早是要分开的时候还是比较有感触的,好像我一直想用大段大段的文字来表述的问题,他就在涛牵着儿子的手的那场景中,那句话里,轻描淡写的了结了。是的,我们的年少里一直不变的是,故人仍在,山河已逝,或是连故人都不在了。我们的年少只是陪我们走过一段路,接下来的,另有归宿。

最后,只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最后像在雪中的涛一样,静静地舞蹈,像是年少模样。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