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文章

请欣赏寻梦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寻梦文章1:走进一面,寻梦田园

文/史忠和

携带着春的气息,一面,走进了我的视野。

汽车穿过闹市区,便是有田地、有平房风景、有山有树的郊外了。回首眺望,楼房渐渐的远去了,也淡漠了。一路上大自然的美丽尽收眼底,辽阔的原野,秀美的田园,静谧的池塘,流动的河水,炊烟袅袅的村庄,浓密的树林;凝重的山峦,绵延起伏,蜿蜒成环状。……客车大约行驶了一个小时路程,便到达了一个山臼里的一个小乡镇,无疑,这就是东丰县一面山了。

视野中的远山终于矗立在眼前,连绵的青山,神秘、静谧,像在沉思,这里的山并不高大,也说不上陡峭。因为是早春,山上除了树木就是树木,没有枝繁叶茂,也没有绿草如酥。山脚下有乡村农屋,一排排高大的树木下坐落着还没来得及数清的红瓦房青瓦房,一座座满载金黄色的玉米楼子让人觉得自然而淳朴,亲切而清晰。站在布满炊烟、柴垛、畜粪和旱烟味的村庄面前,觉得她是那般的透明,又是那般的清纯,成为农村一道简约、朴实的风景,阳光暖洋洋地照在零散的村落里,撒下了一片浓浓的暖意。村外许多高高的柳树站立着,虽然还没有娇嫩的绿叶但是季节的召唤,它们也已经开始泛青,呈现出一片淡淡的鹅黄,柳枝柔弱,在微风的吹拂下,显得那样的娇柔。

山脚下小路边有条流水淙淙的小溪,小溪清澈见底,明镜透彻,溪底的鹅卵石、小岩石都清晰可见,水没有瀑布,更不湍急。溪水中有几片发黄的叶片乘着溪水打着转儿飘游过来,又飘向不知何处的远方…

连绵的山,温柔的水;水依着山,山傍着水;水滋润着山,山美丽着水。

这是一处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山野乡村,但这里的风景却诠释着自然纯朴的美丽,在视野中改变着我的心情。你看那绵延的山,擎起一个坚定的信念,执着地守侯在春天的路口;你看那那澄澈的水,深蕴了千年甘醇的灵气,从不染浊垢的林间淌出,用清清亮亮的汁液滋润万物的生机;你看那辽阔的天,任风云起伏,日月浮沉,总是以一颗淡泊宁静的心态,直面尘情冷暖,以一种沉着从容的姿势,静对世态沧桑,在季节的轮替中,重复着不变的箴言。在体味改变着我的心情,引领我走出乏味无聊,生出一种开心快乐的情趣,自自然然、洒洒脱脱,像智者充满如浴的禅意。

这里的集镇并不大,没有高楼,建筑也不是很新,该集市以三条乡路的交汇口为中心,  每条街的长度不超过500米,老街总长1400米左右。大街店铺林立,百商云集。赶集的老百姓熙熙攘攘,有的选购生产生活用品,有的岀售农副产品,处处呈现岀一片购销两旺、市场繁荣,“商贾辏集,交易腾涌”的独特景象。优势的发挥,经济的发展,使这块黑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经济繁荣促进了地域生活的快节奏发展,

一面山山青水秀,风景秀丽,着名的一面林场管护着1443公顷的国有林。2004年林场新班子组建后,励精图治,用“敬业爱场、志铸林魂”的理念激励鞭策员工发奋努力,年年在全县第一个完成绿化任务,已连续7年被评为森林防火先进集体和营林生产先进单位。场长李春盛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以他求真务实,敬业奉献,廉洁奉公大胆创新的锐意进取精神心系大山,扎根大山,在大山深处踏出了一行行光辉的足迹,他多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特等劳动模范,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一面山林场为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辛勤耕耘成果,令我们十分敬佩。闻名于东丰县的秫秸垛大顶子山就坐落于此,它虽属于东丰县横道河镇境内,但距离一面山最近,主峰海拔854.9米。拥有狐仙堂、鹰嘴岩、公主坟等旅游景点10余处,生长着大量以蒙古栎为主的天然次生林,伴生着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椴树等十几种天然阔叶树,形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林下生长着大量的颇有价值的胡枝子、山葡萄、桔梗等野生植物达87科607种,生存着雉鸡、黄鹂、秃鹫、绿头鸭等鸟类15目37科156种,狍子、梅花鹿、狼、野兔等兽类10多种,中华蟾蜍、中国林蛙、棕黑锦蛇等两栖和爬行类动物数不胜数。在这里,休闲农业风景线已初步成形,显示出巨大潜力和诱人的魅力,在不断壮大中逐步规范形成规模、走向成熟。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的逐渐形成,改变了一面的乡村面貌,使一面的古老资源与各景区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新型产业正加速培育,一个个蕴含历史韵味的农业旅游景点风生水起,魅力无限;一处处展现多姿多彩农业文化元素,方兴未艾,风景别致,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里,每年都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来此观光旅游,并留下不少诗词墨迹之佳作。

一面人民勤劳淳朴、诚实豁达,具有敢于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一面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前仆后继,团结进取,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努力,取得了巨大成绩,使一面的旧貌换了新颜。但一面的农业基础设施还很差,工业生产的效益还不理想,一面人民必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宏扬“三创、三快”的精神,为搞好“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奔小康工程”,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贡献力量。

寻梦文章2:寻梦婺源

文/柯婉萍

梦里老家,婺源。

这样一行字出现在脑海里,每每被诱惑着欲罢不能。于是再度前往。

正如那一年我将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装满行囊离开一样,这次,我又将它的秋色尽数打包,装下满心。

上苍如此眷顾婺源,肯定是有原因的。我穿山越岭前来寻找答案。到达目的地,夜已深了。上一道糊豆腐,来一杯江西米酿,婺源的夜变得浪漫起来。七彩的灯光为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画上了温柔的线条,护城河里倒映的光彩,呼应着岸上的风情,迷离间,恍惚进入了梦境。婺女的塑像安详宁静,诉说着尧舜时期的远古传说。彼时天降大雨,大地一片汪洋。一位美丽的姑娘骑着一条大鳙鱼逆水而来,把灾民一一拉上鱼背,逃出洪水的围困。洪水消退,大鳙鱼干渴而死,化为了婺源东部的大鳙山,而美丽的女子,则飞上天,化为“婺女星”。唐玄宗钦定婺源,婺源成了传说中的婺女之乡。“婺”字分解开来解读,分明是徵州女子能文能武的写照。

静静的夜里梦到的月影,在月亮湾寻到了。晨雾初起时,我们撩开了月亮湾神秘的面纱。岸芷汀兰,一定有一位高明的书法家,醮着绿莹莹的墨,在溪水之上弯出了一个美美的月牙。溪上升起的雾气,恰到好处地渲染着月亮湾尚未醒来的梦,娇憨得犹如可爱的女孩。我悄悄离开她的睡塌,向篁岭进发。

篁岭的“篁”应该算是象形字吧?在去往篁岭的路上,我们发现了农家门前造型十分独特的竹制品。整个竹器宛若一个人的身躯,有腰身、有胸肌,顶上戴着竹笠,活脱脱一个“篁”字。有人称篁岭为“一个戴着竹帽的皇帝”,这是多么鲜活的定位。也许在篁岭人心目中,高山险阻,让他们多了一道隐居的屏障。篁岭人安居乐业,清新自在,过着比皇帝还快活的日子,而篁岭便是他们自立的“皇宫”。如今 “皇宫” 的大门已经打开,世外桃源接纳了诸多时尚的元素,又固守着自己传统而古老的生活方式。掀开竹笠,迎面而来的是油菜籽热气腾腾的香味。农家人将丰收的果实,放进了篁岭的身体里,烘烤出属于篁岭的气息。在我第一眼与篁岭对视的那一瞬间,一缕油香,温润中告诉了我篁岭的热度和希望。

走进篁岭,枫树列队迎候着我们。红的、黄的枫叶,冷不丁随风落在发梢上,发出了轻轻的叹息。俯身将它们装进口袋,只为把篁岭的秋色带回家。我们来的这一天是12月12日农历冬月初二,恰逢篁岭举办晒丰收,百猪祭“犭回 神”活动。我有幸见证了一场属于婺源的文化盛宴。“犭回 ”是百兽之王,是婺源古山越人的神,每年春天这里都要举行敬“犭回 神”祭祀大礼,祈求平安、丰收。同时,在秋收农闲之后,还要举行百猪祭“犭回 ”之礼,答谢“犭回 神”。在这里,人们深信“百茶不如白菜好,诸肉还是猪肉香”。百猪宴上,粉糟猪肉、粉蒸冬笋大肠、辣椒炒肉、爆炒猪腰等,让人们品味舌尖上的幸福。上百只用于祭祀的猪头一溜儿排开,十分壮观。人们只要交上10元钱,便可以像主人一般在沿街摆开的长长的流水席上随便找个位子坐下来,大快朵颐,感受篁岭人家的快乐与富足。

篁岭是一个小村庄,悬挂于海拔600米的石耳山上,100多栋古民居高低错落,沿山而建,一条“天街”串起了古村的韵致。越往高处走,篁岭晒秋的视觉美感越发震憾着灵魂。它像一个惊叹号,落在秋山深处,成了“中国最美符号”。篁岭人家趁着阳光正好,家家户户将农作物装在圆的、方的簸箕上,伸出晒楼去接纳阳光的爱抚。红的辣椒、黄的苞米、菊花、黄豆,还有豆角、茄子、油菜籽、番薯、白菜、芝麻,构成了色泽饱满、让人窒息的晒秋风情。每一堵土墙,每一户农家院落,都有篁岭人家晒不完的丰收成果。透过阳光形成的光与影,透过袅袅炊烟,我们仿佛能看到篁岭人的笑脸,能听到他们的笑声。篁岭的色彩太过饱和,它流淌在了大婶们的头巾上,织进了她们艳丽的服饰里。这样大胆的色彩运用,不能不让人佩服篁岭女人真是相当懂得装扮自己的时尚达人。

走走停停,“梦里老家”的寻梦脚步落在了“三清媚”篁岭写作营里。这是“一个免费发呆的地方”,有一纸信笺、有棉麻布衣、有开在杯中的皇菊、有“情投驿盒”的邮驿、有传统的甲路纸伞……我的心任性地留在这里了。但我还是得出发,为了石城的枫香,为了中国最圆村庄菊径,为了李坑的古意。

从 “梦里老家”寻梦归来,总时时想起婺源人家的表情。无论是在自家门前剥油茶籽的老婆婆,还是菊径雨巷深处洗刷马桶的妇人;无论是站在窗前对着远山吹笛的老人,还是小店门口一把吉他一曲心情的男生。遇上了,便是一种缘。

也许,寻梦婺源,只缘慰藉一份远去的乡愁。即便,在他乡。

寻梦文章3:寻梦,在烟雨江南

文/雨袂独舞

烟雨里,只为你流连。此生,我愿为你褪去红尘的华裳,把我的最美留在江南。

——题记(文:雨袂独舞)

走过岁月的长廊,细数流年里一季又一季的花开花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依在五月季节的枝丫,用双手捻下一片花红,心中默念:烟雨江南,无你何欢?

作别前世的云彩,今生,我披一袭烟雨,为你而来。一川烟雨,几世缠绵,如今,我守一世素心如兰,只因你枫桥上的那一个回眸永远是我记忆中的惊鸿。我撷一朵清水素莲,去找寻我江南的遗梦,只因你曾许我一句:“为了你,我可以舍却整个天下。”

君,你是这世上最懂我的人。曾经,我把自己最隐秘的心事包裹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我把自己最真实的心语囚禁心底,在外,从不留一丝痕迹,然,那年在江南的烟雨路上,你我不期而遇,在你面前,我的一声幽幽叹息,和眼里一闪而过的一缕幽怨,就让你破解了我的内心秘密。

从此,我弹一曲《高山流水》,只为你且歌且行。你的那一抺浅浅笑容,让我沉醉深迷,无论季节怎么轮回,我再也走不出你眼眸里的海。

我们在一起是何等的默契和幸福。你谱曲,我填词;你吹箫,我歌舞;你书画,我写诗。我执你之手,你吻我之眸,你陪我看遍了江南的风景,我们的足迹遍布了江南的每一个角落。与你在一起的六百多个日子里,你我盈一袖花香,握一手温柔,放任那一场花事在风中流转,呢喃……

那时,我们一起漫步在雪色倾城的琉璃世界中,共赏满数“梨花”,我们一起逍遥于木棉花开的春天里,共看风吹柳舞。你心思一动,为我写就阕阕《蝶恋花》,我青丝飞扬,为你流泻万千柔情。我为你素手抚弦,琵琶弦上说相思;你为我邀约月影,挥袖吟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人生何求?有你足够!我清楚地知道,此生,我的美梦,在江南。

君,我不管你是不是我城外的客船,不管你是不是我最后的港湾,今生今世,只要你我心有灵犀,只要你我精神相依,哪怕一路凄苦,我也甘愿为你风雨兼程。哪怕你我永远天涯两端,我也会在长夜的杯中斟满相思,然后饮尽,为你弹一曲《一生无悔》,用尽生命去守候。

此生,我有很多很多梦,但最美的梦已留在了江南。

耳边,是谁在歌尽惆怅,引发我心中的执念疯长?今夜,满腹心事诉于谁?唯有笔端寄情思。我痴恋的远离的江南啊,何时才能回到你的怀抱?

记得你曾对我说:你是我手心里的掌纹,时时都与我相伴随,所以,不管我身在哪里,我都不会独行。

当我想你的时候,我常常会望着我的掌纹发呆。当我感觉寂寞寒冷的时候,我常常会用掌心轻轻摩挲脸庞,这样我就能感受到你隔空传递的温暖,于是,寂寞也就不再是寂寞了。

君,你知道么?你曾为我吹的曲,唱的歌,一直是我最爱的单曲循环。尽管在离别的日日夜夜里,我时常会轻拾一片片飘落的花瓣,或是一枚枚干枯的枫叶,在季节的画板上写意情愁,但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此生,你是幸福的!因为,你有一个美丽的江南梦。”

是的,我很幸福。虽然秋风可以吹起秋的惆怅,但秋风永远都吹不走我心中对江南的向往;虽然冰雪可以催发冬季的苍茫,可冰雪永远都无法冰冻我对江南的忠肠。

君,请你等我,等我再来江南,与你共沐烟雨。但愿再次见到你的时候,你能情怀依旧,一切,依然美丽如初。到时,我们十指相扣,一起穿越古意的黄昏和黎明,一起抚琴煮茶,捻词吟墨,用清音就狂饮,抛开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用我们心灵的絮语,挥就一幅红尘的浪漫爱情绝图。

到时,让我们一起,寻梦,在烟雨江南。

我的情注定被你的眸光捆绑。君,今生,让我们心魂相依,让,此爱至死不渝;让,此情纤尘不染。

愿,一生的梦里,有你,有江南;

愿,一生的梦里,有烟雨,有笑声……

寻梦文章4:寻梦秀水峪

文/贾宝云

喜欢一个人,有时候是并不难的,不需要什么理由,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细节。

对一个地方,也是这样吧。

忘了是哪一年来过秀水峪,也许是两三年前的夏天吧,之后一直觉得,秀水峪是我遗落的一个梦。

是它石砌的破败的小桥?是它山间缭绕的云雾?是斜射在密密松针间的五彩斑斓的阳光?是摇曳在溪水旁、寂寞开放的不知名的野花?

是,也不是。

这一次我又来了,和摄影协会的几个好友。

夏日的燥热正被时光吸附,露出强弩之末的气息,秋还在赶来的路上,这个时节,处处都透出一种不嚣张的热力,满眼却还是一片浓碧,溪水在杂草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近前来,有寸许的小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我想起上次来,看山里几个孩子在水里捉鱼儿的情景,鱼儿鱼儿,可还识得故人面?

我常常在夜幕降临,下班的路上,看着那些明明暗暗的灯火,那些忙忙碌碌的人群,不知道拿什么来慰藉自己的苍凉。许多人拼劲全力只想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我只想掩着一颗被炙痛的心,躲开这滚滚红尘。现在施施然走在幽曲的山径上,明净如缎的晴空,飘着扯絮般的白云,脚下伴我们的是不绝如缕的潺潺的流水、枝缠藤绕的树木、清脆的鸟叫。我的心被那样原始的幽静的气息熨帖得静如春水,我暗暗庆幸,庆幸这里还未被开发,几乎还是几年前的样子,那望不到头的松林,依然如一片绿色的深海,那个潭,还是绿得那么如梦如幻。那大片的石头还是干净得让人想流泪。就连石缝里斜逸出的野花,还是摇荡着那样一点野性的风情。我痴想:细雨中的秀水峪,或者微雪中的秀水峪,定有另一种摇心动魄的风姿吧。

如果是下雪呢,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仅是想象,已经令人心驰神往,那样的天气,最宜一个人走在峪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寂寂的天地间,在寒冽的空气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人与自然合二为一,成为自然地一分子。这,又是秀水峪留给我的一个梦么?

寻梦文章5:寻梦

文/朱佩君

秋日的南丰,阳光温暖,惠风轻柔,湛蓝的天空白云悠悠,目光所及,美不胜收。无论是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丰傩舞,还是那甜香溢口有着丰富故事的南丰蜜橘,或是那碧绿清澈的大自然氧吧潭湖,都散发出一种别样的情致。走进千年不老村庄曾巩故里,去探访我心目中南丰先生的前世今生。

曾巩何许人也?他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刚进曾巩故居,看到一群忙碌的人们正在打扫庭院,原来是曾家后代刚刚做完祭祀祖先的仪式。曾巩出身儒学世家,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北宋的名臣,他天资聪慧,记忆超群,十二岁就能够写文章了。曾巩在文学方面成就斐然,被世人称之为“南丰先生”。除此之外,曾巩还喜欢结交好友,并且对朋友很真诚,在他尚未得中进士之时就向欧阳修大力举荐好友王安石,后又在神宗面前夸赞王安石,这得有多么大的胸怀啊!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纵观曾巩一生,他为人刚正不阿,正直宽厚,襟怀坦荡;为政时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众疾苦,打匪除恶,奖罚分明,为老百姓做实事;他的散文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著名的《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等作品,堪称是散文的鼻祖,所写诗歌《城南》《咏柳》等作品风格质朴,精深工密,形象鲜明,称得上宋代近体诗中的写景佳作。他的传世书法孤品《局事帖》,共124字,竟然拍出两亿多的天价。至于曾巩的文学成就有多么高,书法作品为何价值连城等等自有专家去评说,我自知才疏学浅,不敢妄加评论,于我而言,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不同俗流的耿直风骨,以及在道德修养上的自我约束都时时刻刻触动着我的内心深处。我想,如果用他的故事创作一部舞台剧、电视剧,或者更多的艺术形式,来大力传承和弘扬他的廉洁文化和文学精神,借古喻今,以此来激励后人,都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

从南丰到抚州,短暂而又宝贵的三天时间,我们收获了知识,凝聚了友情,带着大西北的秦韵秦声我来到了此行最期待的地方——汤显祖纪念馆。“汤显祖是明代的戏剧家、文学家。他出身书香门第,不仅精通古文诗词,而且通晓天文地理、医药卜筮。他做官时政绩斐然,却为人性格耿直,看不惯官僚腐败,直言上奏而令皇上震怒,便被贬到浙江遂昌县去任知府,又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上司非议和地方势力反对,最终愤而弃官回到故里,潜心于戏剧及诗文创作。”讲解员小田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不觉间,心已渐渐走进他的世界。

这里环境优美,古朴雅致。馆藏丰富,格调高雅,集中介绍汤显祖一生的政绩以及他的艺术创作成就。素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的汤显祖一生创作了“临川四梦”,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牡丹亭》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被永久地传颂。不管是爬满绿色藤蔓的院墙,还是那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抑或是那幽静清雅的竹林,还有那荷塘里出泥不染的荷花,都在静谧的时光里留存着历史的温度,让我仿佛感受着古时的风花雪月。走过庭院,穿过长廊,我仿佛跨越千年,渐渐地走入那柳绿花红……“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溅!”那熟悉的经典名段仿佛响于耳际……我轻移莲步,柔摆柳腰,做一幅腼腆含羞的情态,又恰似情思睡昏昏的娇慵姿态,轻轻地一抖袖,表现出一番思怨缱绻……“小鸟儿不住檐前叫,比喻双飞绕树梢……金鱼金鱼真堪羡,成双成对水面玩,心中暗把佳期盼……”我不由得轻吟浅唱,将秦腔经典剧目《火焰驹·表花》带到了南方这幽静雅致的庭院,给令人敬仰的汤翁做一次汇报表演。我全情投入的表演引来在场作家们的围观,大家纷纷叫好,热烈的掌声再次将我的梦想点燃。

我崇拜汤显祖,欣赏他心灵深处无拘无束的自由世界,和他那至情至性的最佳境界。正因为有这样的格局,汤显祖才写出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样动人心魄的千古绝句。要说四梦里最著名的应当是《牡丹亭》了。剧情主要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写的是致情关。而《紫钗记》呢,则讲述的是才子李益与霍小玉历经磨难,最终共偕连理的感人故事。也是汤显祖四梦中的第一梦。

再看看他的《南柯记》,话说书生淳于棼在梦中来到了大槐安国,被召为驸马,和瑶芳公主成婚。淳于棼后来当了南柯太守,很有政绩。不久外族入侵,公主受惊,不幸死亡。淳于棼被遣回乡,于是大梦方醒,淳于棼从此皈依佛道。说的是南柯一梦,讲的是佛情。在最后《邯郸记》里,那个叫卢生的人在梦中娶了有财有势的妻子崔氏,中了状元,为朝廷建立了功勋。奸臣宇文融虽然不断地算计、陷害他,但奸臣最终被杀。卢生做了二十年宰相,享尽了荣华富贵。后来睡醒,才知道是一场黄粱美梦。说的是道情。所以说他就是因情生梦,由梦生戏。这就是汤显祖的四梦四情。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情与梦的交织,不管如何演绎,“临川四梦”,不仅让后世人看到了瑰丽华美的文辞的魅力,更是彰显着汤显祖的精神世界。曲折离奇的事物不在梦里,它就在现实生活之中。好的作品不会因为年代的更迭和岁月的变迀而流失,它温暖而有力,它善解人意,触碰灵魂。它的经典形象和情感体验陪伴一代又一代戏剧人的迅速成长。

应该说,抚州是一个有诗歌,有故事,有文章,有梦想的地方。我到此来寻梦,亦来圆梦。那花团锦簇的舞台,华美雅致的妆容,慷慨激昂的音律,还有那余音绕梁的汉韵秦声……是否又将成为我新梦开始的地方……

寻梦文章6:寻梦老院

文/江泽涵

好多个夜里,我梦回毛竹山下那个手表状的老院。

“表盘”是一个用磨光棱角的小石块铺就的长方形道地,雨水自会由缝隙下渗。作晒场就不必说了,那是老院的基本功能。奶奶可是个勤劳人,紧贴着矮山垒起一块半人高的小菜地。初夏时,壁上缠满青瓜南瓜藤,绽放的黄花就是最好的缀饰。奶奶虽在农村,却不失情趣,菜地也半作花坛,中央立着一株十年都大不透的茶花,在外凸的泥壁处养着三株从山间挖来的野兰花。底下搁着万年青和仙人掌,这俩家伙终年不需打理。每早看这些花与菜,就觉身子绵绵生起力气。

菜地旁搭着一个茅棚,安放各种农具,另置一口大水缸,塞着麻袋、蛇皮袋和几双破球鞋。小时候胆子大,不怕有蛇钻出来,我常爬缸里去。邻居问我这是做什么,我摆上玩具和破鞋,“开小店,请叫我老板。”表盘右边挺着一株冲过屋顶的广玉兰,树根边是一个砖造鸡笼,上面可作洗衣台。那会儿也不怕摔,蹦上洗衣台,翻过墙头,再攀坐到广玉兰粗老的枝杈上。

老院在黄昏时最生情趣。我下了幼儿园,就拿着沙袋、绳子,又扔又甩,狂吼瞎叫,直到吃饭才肯停下。夏天傍晚,总是抬出桌子吃饭,赏着天际晚霞的余韵,又能隔墙谈天。饭罢拖出睡椅来乘凉,我老逼着不会讲故事的奶奶编些蹩脚故事来听,一老一少用无拘的笑叫声向深邃的夜空致敬。有时一迷糊就睡了过去。恍惚间,飞舞着一个亮点,“啊,星星掉下来了!”我惊叫之余,反应过来那是萤火虫,于是挥着两只小手去追逐,似乎从不曾追到过。

两条“表带”自然也是院子的组成部分。左边这条巷子通向大门。奶奶平时在檐下绑洗帚,闷热时候,就把活搬来这边做。这边的地面是泥巴,奶奶也舍不得荒着,向人讨来指甲花和鸡冠花的苗栽在边上。右边的巷子通向堆积石磨、蒸笼的杂货房,小道上堆着四季烧不完的柴火。

光阴匆忙,这些都已成记忆。我如今面对的办公室方方正正,回到住处也就一个小阳台,勉强伸伸拳脚,也不敢放肆。想看看天,又被周围的高楼挡掉了大半。我意识到,心灵变得狭隘,思维也显迟钝。想回老院养养心境,是不能的了,奶奶八年前搬了家,新家没有独立的院子,只有檐下一角。老房子已塌得不像样,院子里杂草丛生,广玉兰已作古,那茶树倒与屋檐齐平了。

也拜访过别墅人家,豪宅自令人羡慕,那花园栽的都是好花,一盆花顶得我半月工资。不像乡下的,除非你刻意要弄死它,否则被踢上一脚,撞断一根枝杈也不打紧,能自行痊愈。 还是平民家的小土院来得亲厚。跳绳、踢毽子,甩着哪儿都无碍。若是兴致突至,掀翻几块小石头,挖个坑,灌壶水,放几只螃蟹,就是一个小池塘。你要为所欲为,烤火也无妨,奶奶就把做副业剩下的渣子在院子里烧成灰,然后拿去养菜田。

古人造房子为什么都配了院子,而不像现今的商品房?他们似乎早就注意到院子的功能。房与院,一内一外,外收内融,隐现着古代建筑的美学精华。别看乡下的田地和房子大多闲着,迟早会暴贵的,然后人们又一窝蜂拥回乡下。院落文化目下虽有式微,但总有一天又会恢复的。

寻梦文章7:西湖寻梦,千年的爱恋

文/东经

不知多少次梦见你,透过悠悠的时空,我仿佛目睹和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今天我终于相依在你的身旁,静静站在西子湖畔,抬头仰望绿树丛中的雷峰塔,静静地站在岁月的长河里,撩开历史的风尘,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去追寻你的身影,就在青山绿水间,细细品味爱情的味道,就在喧嚣的尘世里,透视生命的璀璨……

杭州,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城市,由于西湖的存在而成为了许多人心中难解的结。望着游人陶醉的身姿,我不禁要问,人们喜欢西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究竟是因为西湖的美景,惹出了世间男女的痴缠?还是因为人世风月,使得西湖历经千年依然妩媚依然?然而,答案的本身已经不重要,只有这片涟漪的湖水,保持着千年的灵性,沉默着见证了无数次爱的际遇。长桥的十八里相送,许白二人的断桥重逢,在悠远的传说中,隐藏着西湖美丽的全部秘密。那荡气回肠的爱情,构成了我对西湖最早的认识,让我的心悠然神往。我不知那是怎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但从每一个游人的眼中,我读懂了西湖的美,那就是美丽的追寻和期待。

曾几何时,不知道多少次梦里游遍了西湖。怀着对梦的期许,我又一次来到了西湖,除了秀丽的景色以外,我似乎还在追寻着什么,那许仙和白娘子,梁山伯与祝英台,苏轼和王弗,经过千载的轮回,是否还守在这美丽的西子湖畔,至爱如厮,长相厮守?

走在西湖边,放眼望去,山依然那么青翠;轻轻地俯下身,抚摸着西湖的水,那水依旧那么秀丽和灵动,如果和自己心爱的人泛舟西湖,相信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你一定能体验到一份久违的古典美感与真情。于是,我轻轻地摆渡着一叶小舟,也轻轻地摆渡着自己的思绪……

就在此时,雷声大作,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眨眼间就成了雨的世界,雨珠轻轻地敲打在湖面上,犹如万颗珍珠散落人间,湖面泛起层层涟漪。亭亭玉立的荷花在雨中摇曳,舒展着那美丽动人的身姿,碧玉一般的荷叶在雨中发出清脆的声音,湖边的微风轻轻拂来,拂过我脸庞,拂过我的心灵,我陶醉了,雨中的西湖更美,我向往雨中的西湖,我更向往雨中西湖的美丽的爱情传说。

伴着隆隆的雷声,我独自漫步在这雨的世界,任凭雨水打湿我的衣裳,只希望我能独守这份雨中西湖的浪漫。迎着斜斜的雨线,我终于站在了断桥之上,遥望雷峰塔,我仿佛看到在那如诗如画的西湖边,在那缠缠绵绵的细雨中,在这承载着千年美丽爱情的断桥之上,白娘子一袭白纱,撑着花纸伞,柔情款款地走向许仙。望着如烟如梦的西湖,抚摸着历经沧桑的断桥,我真不知自己是在仙境还是在红尘。“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殊不知是怎样的缘分成就了许仙和白娘子惊天动地的爱情传奇?又是怎样的胆量和勇气成就了这一段流传千年的美丽爱情神话?

我走下这如梦的断桥,撑开油纸伞,聆听着雷声和雨滴声,看着游人们漫步在苏堤上,从他们的眼神中,从他们的步伐里,从他们的话语中看出他们早已记住了一个伟大的诗人、词人、文学家的名字: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怎能忘记啊?怎能不去思量?千年以后,走进杭州,走在西湖,人们总会想起苏轼,可是,有谁知道苏轼思量了一生的王弗,又有谁知道那明月下的短松岗的凄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就在断桥的不远处,苏堤的另一头,连着另外一座桥: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长桥。其实,长桥一点儿都不长,只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相依不舍,在桥上送别,来回送了十八次,感人肺腑,桥虽不长但情意长。我久久地站在这不长的长桥上,透过如烟的细雨,望着那不断的断桥,看着行人们陶醉的神情,我的思绪渐渐地回到了千年之前,回到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的年代。于是,我终于明白每一份爱情都是相同的,在短短的人生里,想与真心相爱之人长相厮守;在悠悠的岁月长河里,想与相爱之人共同生与死;在现实的社会里,又该是怎样的痛苦和煎熬……

于是,我终于明白大多数的人都没有他们那么勇敢,没有他们那么顽强和彻底,生生世世,以至于成为千年轮回中的粒粒尘埃,催生了那朵朵炫烂的爱情之花,这样的爱情还将永世流传。揉着湿润的双眼,看着桥上匆匆的游人,我忽然有些伤感,那美丽的青葱岁月匆匆而过,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但是,那如西湖般淳澈的眼神,永远在我眼前浮现;那如垂柳般飘逸的长发,永远在我脸庞拂动;那如轻风细雨般的柔情,永远在我生命里缠绵。

此时此刻,我踏着这条古老的堤岸,驾驭着属于自己的梦幻,沿着他们走过的足印,去看那如痴如醉的美丽传说,去感受那潮生水涌的千古情感,去慢慢地温暖自己和远方的她……

寻梦文章8:寻梦周原

文/乔仁卯

天,蓝得透彻;云,白得轻盈。蓝天白云下,我们的车缓缓行驶在秦川大地上。南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经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在深秋散落的阳光里熠熠生辉;北面,就是那令人魂牵梦绕的周原了。山,越来越高;树,越来越清晰。岐山周公庙,已经露出了庄严的风貌。

一种感动扑面而来,不可遏止。

莽莽苍苍的岁月,就像这亘古的周原,雄浑起伏,波涌浪翻,带走了我们这个沧桑民族的许多重要信息。

关于混沌初开,关于三皇五帝,关于大禹铸鼎,只留下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故事。因为史料缺乏,所以直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学者否认夏的存在。商代因为甲骨文的发现,历史脉络逐渐清晰,但还是有许多文化记忆消失在历史的深处,让一代代专家、学者皓首穷经。

好在,还有这周原,还有这里大量的青铜器、陶器和一系列文物的出土以及考古新发现。关于先周和周王朝初期的那些埋藏在幽幽地下的真相,已经露出了真实面目,令人感叹不已。

岐山周公庙和洛阳周公庙、曲阜周公庙并称全国三大周公庙。这里最早是周人的故乡,后来是西周与西周建立之前先王们的陵寝之地,也是姜嫄祠、后稷祠以及文王、武王、召公、姜子牙等西周重要人物的纪念祠堂所在,再后来就建起了周公庙等。

高大粗犷的汉槐与唐柏拔地而起,拱卫着庄严的山门。爬了无数个台阶,伫立在飞檐直冲九霄、斗拱盘旋三秦的元圣殿前的平台之上,注目四望,只见云海苍茫,四周皆山,渭水玉带,周原茂林,真乃风水宝地。周人选择岐山做为生养之地,可见其高明之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岐山周公庙坐落于周原之上的凤凰山南麓。我们一行三人先参见了文王、武王神殿。周文王统治时期,先后东征西讨,准备克商,同时也在周原及其周边地区采取了种种政治措施,为创建西周进行着积极准备。

后来,随着领土的扩张和侯国的壮大,文王率部众沿着渭水向东,将周国的都城从周原迁到了丰(后来的镐京),以便更有利于灭商,同时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武王克商后,大周王朝宣告诞生。东西二都(成周洛邑、宗周镐京)的建立,让周原彻底成为周人的老家。在以后的岁月中,周原逐渐成为周王朝的王陵和贵族墓葬之地,更是王室和部族祭拜祖先的祠堂所在。

西周建立后,推行了一系列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举措,传承了后稷到文王的传统,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诗经》中的“南山有桑,北山有杨”“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等,都反映了西周初期的农业、商业、林业、染织等都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高度。西周时期尤其是前期的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不论是生产、生活、林业、商业,还是水利、科技等莫不发源于周原之上。

离开文王、武王神殿,沿弯弯曲曲的山道到了半山腰,拾阶而上,就到了元圣殿,殿里的周公像神采奕奕,庄严肃穆,平和慈祥。

周公是西周初年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为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姓姬名旦,又称叔旦,谥文公。因其采邑在周地(今陕西岐山),又因其为太傅,系三公之一,故尊称为周公。周公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其政绩,《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在武装镇压商纣王之子武庚及东方各国武装反叛以后,“制礼作乐”,制定和完善宗法、分封等各种制度,使西周奴隶制获得进一步巩固。

周公,可谓道德的化身,是成就大周八百年基业的奠基人。但是,在他摄政期间,曾经流言四起,说他企图篡位。他的亲兄弟们甚至伙同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了大规模叛乱。这令周公十分不爽,但又无可奈何。平定叛乱之后,他归政成王,一世英名,终得千古传颂。

夕阳西下,倦鸟归林,到了告别周原的时候了。行色匆匆,没有时间去参观出土何尊“宅之中国(洛邑)”的遗址和大量青铜器的遗址与3000多年前的周都城墙遗址了。

千里寻梦,一两次光顾周原,只能是了解周文化的皮毛而已。老家,是一定要常常回来的……

寻梦文章9:双桥落桃花,寻梦上里古镇

文/月色白狐

仿佛只是刹那,纷落的桃花已经遮盖了一池的春水,桃花的浪漫,娴静,让很多人爱上这里的一草一木,背着简单行囊,开车走过,漫山遍野正值桃花盛开之际,远远的望去像被抹上淡淡的胭脂,清妆素颜,有一种令人不敢逼视的风情和美丽,枝头摇曳的花瓣,语笑嫣然的触动了我内心的温情,泊好车,慢慢的走进,感叹,桃花的娇柔,素雅让我放慢了过客的脚步,忘记了红尘的繁琐,忘记了云水的漂泊,这是谁的故园?这样不期而遇是不是来的太迟,是不是可以收留我的灵魂……

温暖的阳光,携着花香,流动的脉络在风中悠然飘逸,小小的古镇,像一个不曾开启的梦,用一种简单的色调静静的封存在山下,层层叠叠的青瓦上沉积着岁月的尘土,肃穆中一缕炊烟带着纯粹,带着质朴,在这样的风景里一份回归自然的安然。我想我是闯入者,带着陌生的好奇走进,去寻找浮华世界里的沉静。任光阴在不同的角落倾泻,不带任何尘埃与纷扰,完完全全地洒落在阳光照射的地方。

一座古老的石桥悠然地静伫在云雾里,站在桥头,望着大山恍惚的轻烟,那光洁的石板不知被多少脚印打磨的这般温润,此岸,彼岸,穿过去,可以找到前世,而走出来,又可以寻回今生。岁月深处的宁静不知被多少人不知疲倦的寻觅,带着各自悲喜的故事来到这样,安然地抛开凡尘,只存一段静寂的光阴。无论停与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曾经的拥有。

这里叫上里古镇,是四川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是外来者寻梦的地方,许多人来这里,是为了追寻古人的遗迹,空蒙的烟雨,低垂的杨柳,摇曳的波光撩开一个动人的涟漪,流转的回风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岸边,风采俊逸的诗人,手持书卷,与朝云泛舟,清樽对月,或手捧一盏山中清茶,悠然自在,他们追寻的是一种空山空水的意境,品的是一杯意味深长的人生。

风景只为懂得的人而生,走进古朴的老街,就如同走进历史的最深处,透过时光斑驳的旧痕,依稀能听见过往市井喧嚣的声音。那些沉睡在夕阳下古民宅,带着朦胧的优雅,好似浓郁的水墨,缭绕在历史中,站在小巷的尽头,看光影与烟雾交融着不舍的情怀,看眼眸与心灵专递着人们难言的眷恋,恍惚间才明白,有多少前尘过往,就有多少暮然回首;有多少人情世事,就有多少喜乐悲欢。

沿街的吊脚楼装饰了古镇的梦,人们在燃尽岁月的小楼里守望,在水中的倒影里找寻亲人留下的痕迹,于简洁的旧物中体会一份平实的生活,如今,这样的古朴,仍以朴素的大美,在月光的掩映中,再现民间文化的昌盛,玲珑的手工制品,精巧的银饰饰品,还有琳琅满目的小吃,都带来别样的惊喜,都呈现着时间静止的安宁。一位阿婆执意给我披我一件扎染的披肩,夜深寒重,墨绿明亮的色彩让感动成了唯一的温暖。

小镇的风情,小镇的文化,是从身后的大山开始,从山脚的流水走出,这里是灵秀之源,浸洗着质朴的灵魂,一边是泛黄的历史,一边是明媚的今天,一座座古老的建筑,封藏着几代人家族的历史,也留存了先人圣贤古训,也许现在它已苍老无声,可是当每一个过往的脚步停留,那写满历史的词章,都值得人们用心灵去仰望,那一刻,你会明白,古人与我们没有距离,无论时光走多远,它都会让我们魂牵梦萦。

“二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茶马古道上幅幅砖雕,石雕,木雕浅绘着的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将不同文化的历史做了一场风云聚会,让人惊讶小小的古镇竟容乾坤万象,涵盖了全部的民族深邃。穿行在古朴斑驳的风景里,在诗意中感受时间的恍惚,在红军长征的时刻语录里,重温历史的沧桑。现在的小镇,被山水恩泽滋润的更加丰盈透彻,一些山里的商贩挑着带着露水的水果在繁华的石巷往来,一些闲逸的老者津津乐道的讲述着这里的风云旧事。他们朝拜着古老的文明,守候着青山绿水的锦绣风华,在洋溢着现代气息的通讯设施里过着五味杂陈的生活。

归去的路是来时路,亦或不是,依稀记不得了……无法在此而居,也无须记得我是否来过,又是否走了,只是上里古镇,让我忆起前世丢失的梦,而今生,我在梦里穿行。极目远眺,天地苍茫,群山静默。开车沿着潮湿的桥畔,在烟锁重楼的早晨,不问归路,不问归期……

寻梦文章10:老街寻梦

文/程向东

走进乐余老街,在城市里匆匆的脚步突然放缓了下来,一幅深藏在民间的老旧的江南小镇风俗画,在夏日的阳光下缓缓打开……

仰望街头那座高高的牌楼,“乐余老街”四个镏金大字在艳阳下分外炫亮。呈现在面前的是一群典型的民国时期建筑,逼仄的街道,灰暗的色调,粉墙、黑瓦、石路、排门,廊檐相对,商铺林立。牌楼下的碑铭镌刻着老街的历史:老街始建于民国24年,为当地一位名叫张渐陆的富绅用两年时间建成,街长不过三百米……

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上,仿佛沿着时光往回走,那些精致的小琉璃瓦,残红的廊柱,展现着尘烟遮挡不住的旧日繁华,那些店铺屋顶上的“老虎窗”,仿佛站立在时间之外,沉默得如同哲人,见证着小镇老街的沧桑变化。叠靠在门侧的老旧排门,显得厚重而又懒散,像是一册被人遗忘的关于老街的线装善本,无言地诉说着老街人家的陈年旧事。

行走在窄窄的老街,恍然走进了历史的深处,那些抑扬顿挫的商贾市声、急促的马蹄声,茶楼酒肆的弦管乐声尤然在耳。又好像走进了一部老电影的拍摄现场,时常会产生一些入戏太深才会有的错觉:跨进残破的门槛,抬头望望灰暗的店铺,坐在柜台后面的是戴着蓝印花布头巾的阿庆嫂,抑或是扎着羊角辫的童年阿娇?

只是那些穿对襟褂子或者青袍长衫、背着包袱,揣着铜板银元从四方赶来的生意人,还有算命瞎子、卖小吃者、补碗人、箍桶匠、衣衫褴褛的乞丐和摇鼓叫卖的货郎业已散场,留在老街的只有手拿大蒲扇望着街上发呆的店家,廊檐下坐在竹椅上唱茶聊天的老人,三三两两骑着自行车或电瓶车的路人和我们这些东张西望的过客。

只是旧时的钱庄药房、渔行布店也已人去楼空或改换门庭,那些老字号的招幌也已随着排门的油漆剥落在岁月的积尘里,换成了统一样式的白底黑字的木质门牌。

只是老街曾经的繁华不再,买卖人的吆喝早已老去,只有店铺里风扇扇叶缓缓转动的声响和我们留下的零零碎碎的脚步声。

做秤的老手艺人还在,戴着老花镜的老人正低头聚精会神地为秤杆上秤花,明瓦上漏下的阳光照着他鬓角的白发,路人在石板上踏出的声响和聚焦过来的好奇目光,丝毫没有影响他的专注,好像在一杆秤面前,时间失去了重量,外面世界的喧嚣与嘈杂也变得无足轻重了。

与老秤铺对门的白铁皮店还在,店里挂满了手工制成的铁皮水桶、水箱、铁簸箕、铁勺,铁盆,店家也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工匠,正手脚麻利地拾掇散在地上的铁器。这些农耕文化的守望者,手艺代代相承了几十年甚至百年,让我们更真切地看到了老街的时光履痕。

老街悠缓的时光和古朴的风韵还在,没有汽车尖锐刺声的声浪、没有喧闹拥挤的人群、没有急促赶路的脚步,老街自在、平和、恬淡,坚守着一份宁静和老派,身处其中,好像面对着一条缓缓流动的历史河流,那些城市里的繁杂心绪便会像绿茶一样慢慢沉淀下来,一切都变得闲静,散淡而又真实。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座老房子,都有一条老街,它们是我们心灵深处无法抹去的梦。对于流落成老街客人的人,或许老街也早已随着老去的岁月褪色成了一幅幅黑白的回忆,但是,再次踏上老街的土地,那些在城市里匆匆行程中遗失的很多本应珍视的东西,在老街却轻而易举地找到了。

寻梦文章11:桃源寻梦

文/轻吟细语

晚风,吹凉了月色,月色映淡了秋水。红尘万丈,流年如梦,玉笙清寒……繁华中暗度的我,犹似一片霜叶,闲适婉惬,研墨焚香,临摹心中的世外桃源。

一幅淡雅长卷,妙境轻灵,云天影,水苍茫,初月如钩,舟山渺迢,风吟疏景,伊心逍遥。

江枫秋水,望尽千帆,梦碎云影……临水而歌,音落指尖,溅入画中,惊扰了尘封心事。

拨去迷惘的天影,原来这是一条岁月之河,流淌着澎湃的生命之水。

一朵清莲,从入世的始端,一直盛开到出世的尽头。这朵清丽的莲,到底是谁静候的期盼?那流淌的波绉,又放逐了谁的思念?

水无痕,莲不语,任由思念,时浓时淡……

烟水苍茫的情怀,默默舒展,层层摊开,顺流而泄。

临水侧听,一匹格调不羁的骏马,从天边嗒嗒地急驰而来……疾飞的马蹄声划破了桃源的寂静,嘶鸣了天边的落日。渐行渐近……

我知道,你来了……

穿越苍茫,烟雨深处的你,染一身风露,携一腔深情,直奔世外桃源藕花深处。

你策马扬鞭洒脱地追赶,情缘路上驾御长风,留下坚实脚印。

你说,那一头秀发流泻着婉约温柔,那一双明眸仿如秋水般清澈。你说,忘不了那眸里忧伤的碎影,飘零的眼神深深剌痛心窝。

于是,守护清莲成了你今生的夙愿。

于是,你行走的风景成了动人诗章。

是远征?还是放逐?临渊而立的我不知身在何处,看似烟火人间,又似无尘境地。

禅定的心被疾风席卷着,犹豫地徘徊在红尘边缘。谁能跨越梦境与现实的鸿沟,让幻想变为传奇?

漂泊的心灵承受着宿命的安排,情感无奈地沦陷苍白。就这么让岁月与沧桑同行,让理智与感性并生。静思……或许,这种苍白是一种高洁的完美。

一滴苦涩的泪珠缓缓落下,落在夕阳默送的远山……无边的情思深藏心底。

莲,横卧水上清圆了……任浓情浅愁流韵芳菲,忘言不与君诉。

马背上的身影渐渐隐去,视线里,依稀是相遇的寒霜……

在隔春隔秋隔冬隔夏之时,在有阴有晴有圆有缺之际,万籁起源于缘消逝于缘,终归空界。

岁月之河,一如既往,流任穿息,爱的图腾蜿蜒永恒。

心舟在云影中随波逐流,梦中桃源净土气象,远黛含颦软风晓露。遥看,阡陌纵横天旷云近,尘虑尽涤,俗念顿消。这隔世的韵致,神秘而缄默,疑幻疑真,神智游荡在梦与梦的间隙,让人不知今夕何夕。

桃源寻梦寄红笺,一霎烟汀境似仙。花映彤霞惊落雁,巫峰骤雨过江天。

流水无声,碧波无澜,浩淼无垠,昭示着生命应洁美于净土。那么,是否还会在虚幻的桃源梦里寻找失落的芳尘?尽管心痕隽永,仍是宛如佛拈花一笑。

梦醒凝眉间,尘缘皆搁浅。与你擦肩于过眼云烟,蓦然回首,遥似经年。

寻梦文章12:寻梦的年代

文/天涯月独明

我仍在挣扎着我的梦。

梦当然很美,令人一想起就忘乎所以,忘了现实的残酷。

可是梦终于抵挡不住现实的残酷,被击打地粉碎一地,只留得闲影碎片在心中凋零,除了叹息只有叹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单调平乏的生活渐渐淡褪了五彩斑斓的激情,更不消说什么憧憬了。常常的,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梦到底存在吗?抑或一切原本就只是个梦?在那些似乎梦醒时分的日子里,心里一片空虚和怅惘,人变得颓废极了,我好怕,残褪了梦的空白该如何来填补?啊,难道一切都只是个骗局?小时侯师长们替我们勾勒的美好蓝图,长大后自己编织的五彩之梦,这一切,难道真的只是海市蜃楼,可欲不可求的吗?这心呀,就像断了电的夜空,漆黑一片!一个人走在深渊似的夜路上,心掉进了茫茫的夜网里。美丽的女神啊,我该如何面对这深不可测的孤单与黑夜呢?路,迷失在了远方,我的视线渐渐模糊,思绪渐渐紊乱,哎,我需要被拯救!可是又有谁可以来拯救我呢?我极力搜寻,居然找不出一个可以疗救我的人。我彻底的失望了,难道这就是生活,无情、残酷?我开始相信了,不,是不得不信了!

是的,是的,生活不应该是一场不着边际的梦了,它不应该老是躲在不切实际的幻想里,它需要“见光”!或许,我们本不该有梦,那只会带来痛苦?或许,生活原本就是如此,只是我们误解了本不该误解的东西?啊,不多想了,让一切随风去吧,我需要换得一个新生,重新寻求一潭活源,去激起生活的浪花!我需要一股力量和信念,去更新我的梦和人生!

哦,我仍在继续我的梦和信念!只是,旧的我在死去,新的我在重生,我不会坐以待毙,我要进取,进取,进取!

寻梦文章13:千里寻梦

文/也夫

儿时就离开故乡,总是听上人们滋滋有味地讲着故乡的人和事,我很是憧憬那童话般的故事。故乡的亲人们大都散落在各地,天各一方,少有联系。二十年后,我沿着流浪的足迹开始寻找故乡的梦。

只身一人踏上北去的列车,听着火车“彤彤”的碰撞声,我的心有些忐忑不安起来。我在尽情地想象着故乡的山和水。

故乡的梦,在我的心中缠绕多年,照说应该兴奋才是,但我似乎半点也兴奋不起来。

北上的列车时时将我的思绪拉回到车窗外匆匆逝去的风景,我却无心去观赏那些瞬间即逝的花草、树木和江河,只觉得我要去的地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它们像一根看不见的丝线,总是在时时地拽着我、扯着我、拉着我。

等我走进这个中国的水都之城--丹江口时,我立马从那再也熟悉不过的乡音里听出了只有在长辈们的口里才体会得到的乡情。

我站在那个世纪大坝下面,仰头不行还得仰着腰才能张望着这个曾经是让我离开故土的世纪工程,坝上坝下竟是如此大的落差,从坝洞里喷射出滔天的巨浪在天空中化作烟花散落在我的脸上、身上、心上。我的眼睛也似乎模糊了。这座神奇的大坝,能让成千上万的游子流离失所,也能让一个城市由荒凉变为水都,让华北干涸的土地饮上甘泉。二十多年前的这里,我牵着大人们的衣角诚惶诚恐地从这里走过,那时的这里,坝上的江面上停泊着千搜万搜的船只和移民,就要在这里告别汉江流向远方,心情不知道是沮丧还是悲伤,我看到的是满眼的荒凉。而今的水都车水马龙,千帆竞发。

记得我有一个三姑迁居在这一带。我是一定要去拜访的。小时候,我最崇拜我那有文化、又漂亮的三姑。在故乡的时候,三姑读的是师范,那年迁居到老均县而今叫丹江口的一个山川的镇上。我徒步走着没走过的山路,走一截问一声,寻到了三姑家。当晚说了一夜家常话,三姑给我列出了所有亲戚的寻访路线并执意让我在那里多住些日子,可我不敢逗留,我还得继续赶路。换乘水路,沿着汉江继续北上。

站在轮船的船轩边,船在汉江上行驶,心却落在了汉江里。这回我完全置身于汉江,这个被人号称亚洲天池的大型丹江水库就是南水北调的源头,几十年后我来到它的身旁,它再也不是那个当年的那条满载着忧伤的江河。江面宽阔,似乎比长江要宽许多;两岸青山,满目葱郁;江水青青悠悠,帆船点点,渔歌声声;一声雄厚昂扬的汽笛声,惊起江洲白鹭,一行一行飞向天中。我在轮船的栏杆边上,弯下腰来,用手鞠了一把江水,喝着故乡的水,那甘甜的味道是从来没喝过的味道,清清凉凉的。汉江水呀,即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汉江儿女,也落下了多少飘泊在外的汉江游子?无论大江东去还是大江北去,它依然是我的童话,不管它曾经有过多少千古风流,也不管它来世为干涸的沙漠增添了多少绿洲,它依然固我,我还会在它清澈琉璃的江上垂钓泛舟。

望着江边青山隐隐,流水悠悠,我进入到了对故乡的沉思。

我记起一位作家朋友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热爱故乡的理念和情怀,是人文环境的熏染和民族风情的感染而逐步确立起来的。这种故乡情结,不仅仅只是对父老乡亲的一种眷念,更重要的是,在历史变革和传承中所维系的一种平民寻根意识的复苏和强化,在宗族观念和血脉认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自我身份的回归和确认。

作为游子,不管你走得多远,不管你对它曾经有过多少伤感、怨恨、惆怅和失望的疼痛记忆,一旦你进入一种漂泊感、失落感的境地,一旦被一种乡情乡音乡愁所唤醒,那么,你的心境立刻就会被一种温馨的回忆和遥远的呼唤而包裹着、缠绕着、弥漫着、甜蜜着、忏悔着……

又是一声汽笛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问起船上的客人:“赵家湾怎么走?”那客人兴许也是这带人,感到很惊讶:“赵家湾?已经沉到江底啦!”他匆匆忙忙底给我讲述了这个我朝思梦想、魂牵梦绕的山乡的故事。当年汉江水位提高一百多米,沿江两岸所有的村庄全部被淹没了!山乡的亲人有的搬走到了很远的地方,有的往后山靠了几十米,没过几年还是淹没了,村庄的人们早已各奔东西,只剩下那几座空旷的山和零散的几户人家!我的心好生悲哀!

我赶紧下了船,拜见长者,长者和儿童无一人认得出二十年后的我,自报家门后才得以坐下问长问短,男女老少无不感叹!得知祖父祖母和二叔已过世。二审一人带着全家老小八口人迁到了谭家大湾艰难地度日。故乡仅有的亲人也搬走了。真是“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我的心空荡荡的,一片茫然。

我独自登上故乡的山巅。浩浩渺渺的汉江,早已失去了往日滔滔不绝的雄风,被人类驯服得像一头温驯的羊羔,再也没有了千年雄狮一般的怒吼,再也没有了向东流去的力气,只有听任摆布,掉头向北不情不愿的流去!

我不知道我的赵氏宗祖是不是在这里发源的,但我记得我的祖宗是在这里,这个早已被沉没了的山乡,早已被埋在了江底的地方!我的祖宗,别怪子孙不孝,自古忠孝难全,我回来了,却只能在这江边的山巅,对着浩渺的汉江磕几个响头,以作告慰在天之灵!当我千里寻梦,终于寻到了梦的源头时,我却是一片怅惘。不觉生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

告别过赵家湾后,我还要沿着汉江继续往上游去,在大山深处寻访别的亲人。出门就是山,走路就是船。我依然在弯弯的山路上跋涉,时而眼前横着一条小河,却野渡无人舟自横,我喊了半天渡船的人,还是不见人影,我只有登上小舟自个划起了双桨,将自己渡过了河对岸。

我依次到了几个山梁和山峪,还有一个被江水沉没了的古城郧阳,寻访了姑舅姨们,每每相见,泪流满面,离开的时候又是一番苦泪相留,直到把我送上船,目送着我远去……

我的寻乡之路辗辗转转一月有余,一路下来,当我完成了一次为故乡的亲情而设置的精神祭坛的朝拜的时候,但在我朦胧的意识里,它是乡,又似乎不是乡。是不是我那飘泊的灵魂还在游荡?

二十年来风和雨,恍若一场梦,梦醒时分醒却不知乡在何处。

其实人是不能只有一个故乡。不论精神的故乡还是生命的故乡。不论是哪个乡,必定有一处家园是安心之所,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寻梦文章14:寻梦,撑一支长篙

文/山涧流水

到乌镇西塘一直是我的向往,小桥流水人家早就定格在脑子里,也许,也许,一切的构想就成了梦想的地方。当脚真的踏上乌镇的小街西塘的小巷时,心就那么被抓住了,跟着它走,一直向前,向前。

乌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嘉兴桐乡市北端,十字型的内河水系将镇划为东栅,西栅,南栅,北栅,四面环水,水绕阁转,其内河道纵横交差,小桥如虹似弓,连结着条条街道和河流。水是乌镇的灵魂,在这片土地上,如果没有水,乌镇便不是乌镇了。小河七拐八弯,水阁亭台,水中人家,坐在河岸边,看屋檐倒映水底,看乌蓬船悠悠远去,看日头在水面洒下点点金光,看河水静静东流,觉得水赋予生活太多的内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转来转去的河水就似一条长龙,盘活了一条条河流,水便成了会说话的水,这一方水土亦是有灵性的。

古老的街巷,斑驳着岁月的年轮,活像一位老人,端坐在晨光里晒太阳,脸是祥和饱经风霜的。老式木楼,石头地板,长长巷道,走在狭窄的石板道上,有一种周边都被保护的感觉,心里自然升起一股暖意,这暖意是暖性的木头滋生的,不似石板给人以凉感。走着走着,时光仿佛倒回去许多年,木屋小楼中的主人换了一代又一代,我又是谁,为什么来到这地方,难道是问乌镇的过去来了?在乌镇的眼里,我无疑成了个问号,和千千万万个游客一起,成为无数个问号,跳动在乌镇的小巷里弄,小镇再也不平静了。

楼阁墙壁侧面本是白色的,光阴留痕,显得有些发灰;瓦一律是灰瓦,不因年轮而改色;而沿街的木头墙体木头窗框,在风风雨雨的吹打中也变成灰色,保持着晚清古建筑风貌的乌镇通体看起来都是灰色调。灰是冷色调,这一冷就冷出小镇的静来,同时也冷成一种凝重,一种大气,一种文明。古韵犹存,旧味浓厚,渗透历史和文化的气息,有人说乌镇像博物馆,自有他的道理。

这里有乌将军庙,千年银杏陪着将军长青,乌镇因此而扬名;这里有茅盾纪念堂,文化大师魂归故里,目睹今天的乌镇,是否还在奋笔疾书,天堂也可以出好书,茅盾永远是乌镇的骄傲,乌镇因有茅盾而添光溢彩;这里有三寸金莲馆,过去女子的人生就是从脚开始的,绣花鞋浓缩的不止是女子的脚,也浓缩着历史的剪影。这里有老邮局,草木本色染坊,安渡坊,民宿客栈等,时光倒流,历史重现,让人不禁放慢了脚步。

爬山虎的藤蔓在墙壁上到处蔓延,青了黄了又青了,生命穿越光阴仍然强劲葳蕤,那墙上的一片绿色不仅成风景装扮乌镇,也装点了游人的梦。幽长的街巷,清晨或黄昏,要是能和三两好友漫步在石径上,聆听小镇的心跳,和着小镇的呼吸,不受任何时事的纷扰,用心去感受小镇的温馨和静好,心定会变得淡然起来。其实世间所有的得和失,最终都归于静,就像小镇固守着原有的纯朴,用平和的眼光看待人间,神态宁静而美好,猜想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就是这样子,不过逢着下雨天,不过巷中出现了打着伞结着愁怨如丁香一般的姑娘。而现在,游人似天外来客,闯进了小镇,破了小镇的寂静,把喧嚣带进来,随着拥挤的人流往里走,自己真有一种不该闯入的负疚感。

站在桥头向下望,来自钱塘江的河水是混浊的,混浊得显出流水的慢性,碧波轻轻荡漾,一只只乌蓬船来来往往,摇撸人注意力在浆上,一下一下划动手中的长篙,水波一圈圈在舟边扩开,听不见别处船工唱的龙船调,这一切透露出小镇骨子里的宁静,外界的纷扰是动不了小镇的本质的。尽管现代文明和古老文明在这里交汇,小镇仍以它的本色独立于世,乌镇属于现在,更属于过去。

沿岸的杨柳含情脉脉,一路护送流水远去,流水不回头,柳却在风中左顾右盼,万千发丝愁来愁去,始终不白头,杨柳的心根本不会死。青苔爬上一级级石板,水草绿叶从石缝中钻出头,沿着墙壁攀升,借水而生,拼命展露生命的青颜,这些都是乌镇的的风景,停留在游人的心上。

乌镇有悠久的历史,有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大凡和文化和古旧有关的东西都显得重沉,乌镇是有生命的。乌镇就像位绅士,面对外界干扰而面不改色,在气质上学识上折服他人,风度儒雅地站那儿,可亲而不可侵,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涌过来。乌镇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小桥流水赋予其灵魂和内含,更像一个梦,让人不远千里去寻它,“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假若徐志犘游的是乌镇,也会有这样的诗意和依依作别!

西塘

接触乌镇是大白天面对面的,而地处浙江嘉善县北端的西塘则以梦的形式走进我的视野,看不清它的真容,它却以更眩目的色彩呈现,在夜晚走进西塘,就好像走近遮着面纱的美人,毕竟隔了一层夜幕。眼前霓虹闪烁,拥挤的长街人头躜动,红灯笼一串串排过去,直排到小巷深处,活似引路的红衣女,有几分诱惑表现在面上,让人们跟着她不停地走。

西塘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是千年的水乡古镇,河道纵横,交叉循环,小桥跨在河上,渡人从此岸到彼岸,似纽带无形中连结起条条河道。西塘既保留了传统,又吸收了更多的现代气息,变得时尚而繁荣。窄窄的长巷,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游客人山人海,想往前走只有从人群中挤出去。小吃店人满为患,座无虛席,买碗米线当晚餐,只能站在吃客旁边耐心等待空座位,稍等便热汗渗出,烹饪的热汽加上如潮的人流,空气混浊得让人呼吸不畅,恨不得一步就跨出门外。

费力地将小巷走通头,再跨上人群拥堵的小桥,西塘才露出她的真面目来。小河婉蜒到远方,小鸟依人般地俯在楼阁脚下,河水无声地流淌,小船在轻轻荡漾,浆划动的水声被人群的嘈杂声掩盖下去,只显出夜晚河水的幽静和划浆人的执着来,沿河一路悬挂的红灯笼伴送着流水远去,借朦胧的亮光也像去寻一个梦,水流到哪里,红灯笼跟到哪里,而小船是寻梦的翅膀,行多远梦就有多远。

灯光倒映水底,水底亦排起长串的红灯笼,灯影经水面折射被拉得很长,水底自成一个世界,两个世界交相輝映,垒起现世的繁华。爱梦酒巴临水而立,灯光闪烁,五彩斑斓,游客入内坐窗边,面对流水饮杯香茶或来杯水酒,那感受是非常美妙的。河水上方灯笼发出的红光是炫丽的,远远望去就像星星缀满夜空,夜空是浪漫的,小河亦是浪漫的。星光是梦的温床,小河无疑也作起了梦,梦中人们走近小河,小河也入了人们的梦。河水天生不安份,不会停止流淌,小河水不断,小河就一直有梦。

河水很深,水底有淤泥,如果不小心掉下去,别指望轻易能爬上岸,人流熙来攘往,听着导游的解说,贴着河边小心行走,仿佛走在陷阱旁边,一颗心始终是提的。西塘有股诱惑力,灯红酒绿,外人在夜间闯到这一方天地来,得时刻保持几分警醒,否则一个不小心真的会落水的。

夜晚的西塘就好似红粉佳人,浓装艳抹,扑在夜的怀中,夜再也平静不了,彻底地失眠了。

乌镇,西塘,一个气场冷静,一个气场活跃,风格不同却互补,倒像一对恋人,如梦似幻地演译爱情佳话,于是人们不远万里,到江南水乡寻梦来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