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湖畔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湖畔文章1:彩蓝湖畔(者仁)
文/隐·语河洛书
天的颜色,若分辨无非两种,黑与白。若说湖畔颜色,也只能形容单调而论谈。恰好,我不知什么时候遇到过一种特别的自然奇景,那是湖畔水湾,碧蓝的波澜,独特地既然被什么染成了彩蓝的模样,那弯曲的弧线仿佛三菱镜折射出的七彩霞光。
若说我很幸运,其实也不然。因为我并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来到了这里,我忆得那时候印像很模糊,我或许那时还是个孩子。只是脑子里曾有过这么一个片段,用手曾隔着远处抓过她,她像吹起的泡泡,不住地向我这边飘来。那彩蓝的颜色包裹在里面,极美的不像话。
我仿佛如当初一般回味,在脑子里找出它的影子来。沉静着,隐含的似如一朵小花,寻觅它所拥有的芬芳。我仿佛被自己的念想带到了当初第一次见着彩蓝湖畔的地方,这一次我在它的中央,她周围全是碧蓝的波澜,彩色夹杂在里面,倘若那流淌的彩虹,却没有彩虹般的花哨,她碧蓝却又不单一的颜色,那自然的带有少许彩色的元素,浮动耳边轻盈流水般的波纹,她似乎神秘的无可救药,倘若艺术手笔的写真,大自然的瑰宝之最。
我又想起唐代李白的诗“会向瑶台月下逢”,那瑶台仙境可是这般绚丽无比?词赋“阆苑瑶台风露秋”,仿佛仙人的居所,能与瑶台仙境媲美的我想只能是她了罢。
久久,我不能忘却这彩蓝湖畔,更不能忘记她别离时拥抱我的感触,四面像似抓来的大手,那心里流淌的彩色,我何以竟这般相拥,情不自禁卷入她的怀中……
湖畔文章2:遗爱湖畔须“遗爱”
文/江琨
作为“城中之湖”的遗爱湖,就像大自然馈赠给黄冈人的一幅水墨画,让人痴迷、流连。
四季景色分明的遗爱湖,令人赞不绝口。春来杜鹃吐蕊,红梅迎春,花团似锦;盛夏绿树苍翠,红芍娇艳,绿意盎然;金秋丹桂飘香,清香袭人,沁人心脾;冬日青山依旧,山茶嫣然,湖光通明:好一幅水墨画呀。这幅画恐怕只有丹青手才能画成吧。
如果说遗爱湖自然风光了得,那遗爱湖人文景观可就了不得了,可谓蔚为壮观,美妙动人。不表苏东坡雕像的高大雄伟,遗爱亭的悠久历史和古朴典雅,苏东坡纪念馆的深邃文化和古色古香,但说遗爱湖公园门口的四块浮雕,就让游客流连忘返。公园门口的四块栩栩如生的浮雕,犹如四部历史巨着,带领游客穿梭时空,回到了三国时代和东坡时代。看了反映《前后赤壁赋》的浮雕,眼前立即会呈现出苏东坡赤壁泛舟的动人画面,耳畔似乎响起了东坡“饮酒乐甚”后的歌唱之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隐隐约约听到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洞箫之声;看了反映《赤壁怀古》的浮雕,眼前顿时会呈现出苏东坡独立赤壁远眺江面的辽阔画面,耳畔似乎又响起了“惊涛拍岸”之声,依稀看见惊涛卷起“千堆雪”的壮阔场面。1300多年前的苏东坡独立于赤壁矶上,面对东逝的江水感叹道:江山如画。如今,漫步遗爱湖公园,面对公园的美景,游客无不深情的感叹道:遗爱湖风光如画。
在游客感叹之余,我对一些游客的不文明举止也感叹不已。蓦然回首,一幅幅另样的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清澈的遗爱湖湖水中,漂浮着游客随手扔下的垃圾;古朴的木栈道上,残存着游客故意破坏多次的路灯残骸;幽静的林荫小道上,横躺着游客随意扔下的瓜子壳;香气袭人的花树上,留下游客蹂躏花木后的残枝;发出悦耳乐声的音箱,常常遭到游客无端的踢打,伤痕累累;令人浮想联翩的四块浮雕上,常有不知趣的游客爬上去照相,留下黄色脚印;苏东坡雕像底座旁的碑文,已被不文明的游客践踏,黄迹斑斑;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撰写的苏东坡纪念馆楹联上,竟然留下了无知的游客乱刻的伤痕;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取名的遗爱亭上,竟然留有“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更让人嗤之以鼻的是一些不文明的游客居然教导自己的小孩向遗爱湖中扔垃圾,放任自己的小孩肆意损坏公园的设施、随手攀折公园的花木、甚至随地大小便。如此等等不文明的现象,在美丽的遗爱湖公园内发生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如果东坡先生神游故地黄州,见到此景会不会老泪纵横,会不会华发早生呢?我不得而知。
黄州因东坡先生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二赋一词”而名誉天下,可谓“苏东坡成就了黄州”。苏东坡把对黄州的爱融化在作品中,永远留在黄州大地上,成为黄州的精神财富永远流传于后世。若诸君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细心呵护遗爱湖公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阁,岂不是“遗爱”遗爱湖公园。诚然如此,则东坡先生幸甚,遗爱湖公园幸甚,子孙后代幸甚,何乐而不为。
湖畔文章3:湖畔金花
文/高文瑞
金海湖悬棺,玄了多年。
曾关注过金章宗,那是个爱玩的皇帝,京西留下诸多足迹,所到之处,保留至今,成为名胜,燕京八景即为首创。之后各地多有仿效,总结名胜,必出八景,似为趣事。其实金章宗也常去京东游玩,增了打猎内容,留下看花台、望马台、发箭台等,从这些遗迹名称就能得知,不像纯粹的打猎,也不同于后金清朝辟出南苑狩猎练兵,准确地说,应为游猎。
悬棺与他相关,俗传有个女儿,为金花公主,生得聪明伶俐,容颜姣好,常陪父亲游猎,只可惜豆蔻年华,香消玉殒,与世长辞。墓在马家庄,两山相抱,自崖口处凿出石穴,深不可测,以四铜环悬起棺木,再引海子之水流入其内,做金井玉葬。
悬棺景象,南方多有,江河两岸,陡峭崖壁上悬挂而起,令人难以置信,有些成为不解之谜。当年没有现代起重设备,如何安置于上,叹为观止。而这种方式在北方少见,金海湖悬棺,据古人说,只是泛舟水上的捕鱼者中有人见过。
此地正为山间,有水川流其中,古称海子,现今临近村落也沿用其名。1959年拦起大坝,最初称海子水库,之后不断扩建,才有了现今这个美丽的名字,依然留有海的开阔。当地人传说,修建水库时,民工在石穴中拾到了金簪一根、红缨一束,还称那是公主的遗物。
金海湖并不陌生,亚运会开幕前去过那里绿化,种苗皆是火炬树,想要在秋季竞赛之时,岸边点燃一片火红。20多年过去,金海湖有了太多变化,湖上建起蹦极,搞出多种娱乐项目。山上建了宝塔,与昆明湖借景造园相仿。平谷,因周围有山而得名,气温略低。初春时节,树枝苞芽尚未萌动,湖面还有未解之冰。正值清晨,迎着阳光,望向湖面,一片金黄,泛起暖意。湖水实至名归。
岸边筑起高台,上有雕像,一年轻女子,容貌美丽,身着戎装,骑在马上,左手拿弓,右手执箭,面朝西方。石栏上有碑,称这就是金花公主。台子四角各站一金兵,与真人高矮相仿。莫非金花公主就葬在这里?正在猜测之际,一老者走来。问出困惑。说下面就是崖洞,水深20多米,悬棺在半山腰。一人口述,很难确认,也知道他不是当年的渔者,不曾见过悬崖上的景象,仍能相信,这是多年来当地人的认定。
悬棺究竟何样,悬在崖边还是洞内,洞穴何以凿得那样深,还让河水流入其中?悬棺无人见过,古时也只有打鱼人偶有发现,选在此处殡葬又以这种形式,为了安全隐蔽不易发现,还是不便运送以此地为纪念?洞穴是否就在这个位置,只有潜入水底,才能探知究竟,若将湖水放干也能水落洞出。金花公主是感染疾病,还是在游猎中遇到不测,以致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由此演绎出传说,诸如种出桃树,反抗强盗,奋勇牺牲,成为英雄,铸出雕像,以示纪念。无论怎样,公主成为美的象征,善的取向。
沿台梯向下,走到岸边。湖水清澈,微风吹来,涌起层层波纹,冲洗着岸边山石。湖边堤坝附近,多有人工建造,独此处能看到山石?想着没蓄水前,应是高于周围的山峰,送葬者定然精心,选择了风水吉地。山石也有特点,经水浸润,颜色暗红,与旁边的冰雪相映,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在想,石红原本就有还是经过了血的浸染,冰雪是湖水自然凝固还是纯净洁白的写照,或是相互结合有意在此时显现,幻化眼前。
看着宽阔湖面,想着若蒸发去千年水分,群山之中,能聚出海子,也是一段大峡谷,正是古人用兵之地。老人说,你看对面那片山叫锯齿拉。穆桂英打仗走到这里,一听山名,立刻弃马而走,保住了性命。战马留在此处,头化作山峰。穆与木谐音,怕被锯倒,英雄也有忌讳,犹如落凤坡,让三国刘备的谋士凤雏遇难。举目细看,高低相近的一溜山峰,犬牙般伸向湖面,果然像把手锯,一排利齿,划向天空。
金章宗有无女儿,并无确切记载。历史多记皇子,金章宗共生有6个儿子,都在3岁前夭折,照此说来,应有女儿。如若金花公主是之一,也就很有戏剧性,是父亲当作男孩儿带养,还是生来就有男儿性格,随父游猎,箭术出色,得到喜爱。倘若身体健康,又常习武,是否能在以后的疆场上成为出色的女将军。
群山峡谷,多有要道。明朝视为边关,在这一带建起关口城墙,为京城一道防线,阻挡北方的威胁。兵要地理,古人皆知;元人渐强,觊觎南方。金章宗身为国君,不会一无所闻,京东娱乐,偕公主游猎,弯弓之际,是否还会想着一箭多雕。
湖畔文章4:南岳忠烈祠
文/性淡如菊
绕过华严湖畔的南岳水庙,走不多远就来到玉版桥,花岗岩石拱桥,很美,于是在桥上桥下逗留了片刻。沿登山公路上行,只见山谷里一条狭长地带,建筑群依山势而上,非常深远,这就是忠烈祠。衡山之美不在奇。远观峰峦雍容磅礴,长青常绿。山势绵延,勾连起伏,逶迤无边。登山看风景,得悠着点,我爱步行,一则锻炼身体,二则看得真切,品出自然本有的韵味,三则有自豪感,那种战胜自己的乐趣,不是单独看风景所能体会到的。
这是香炉峰南山坡。忠烈祠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整个布局近似南京中山陵,呈自由钟形。左右对称,错落有致,前低后高。将牌坊、"七七"纪念塔、纪念堂、致敬碑、享堂从低而高组成一体,前后长二百四十米,宽六十米,占地面积一万四千四百平方米。忠享堂后面是蒋介石率众手植的纪念林,那种在山腰的松柏林,分外苍劲,走进去,有傲啸青天的豪气。第一次登临忠烈祠,有一种顶天立地的豪气,仿佛自己就是英雄,有一种小天下的感觉。后来就没有这种感觉了,渐渐生出一种渺小之感,觉得天地之间,我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蝼蚁,那年少的轻狂,便渐渐隐去。山峦翠绿,古松参天,忠烈祠像个婴儿,静静的睡着了。希望它这样睡着,永远也不要醒,享受这份宁静和安详,在南岳袅袅的佛音里,得到净化。
南岳忠烈祠素有"小中山陵"之称,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香炉峰下,是大陆唯一一处纪念国民党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陵园气势雄浑、庄严肃穆,是1942年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修建的。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站立在南岳忠烈祠下,历史的腥风血雨扑面而来,那令人胆战心寒的杀戮和为民族的存亡而浴血奋战的英雄,仿佛就在眼前。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带来的?当然也有长眠在此的国民党烈士的功劳,虽然主义不同,但抛头颅,洒热血,是真的,他们也是中华民族。
重拾历史,总是那么沉重。陵园自1943年修好之后,先后经历过三次破坏,第一次是日本兵;第二次是195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第三次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1953年政府两次下令凿掉所有的碑刻上的文字,1966年红卫兵挖掘了所有的烈士墓,扔弃了所有的骨灰,它的破坏是彻底的。其中的两党之间,人民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几个字怎能说个清楚。虽然如此,但其为国捐躯,难道不值得敬仰?在民族危难之际,抛头颅、洒热血,难道不算烈士?兄弟之争,主义之争、权利之争,政治之争,总是让人不能释怀。这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来无数爱国人士前来凭吊,抛却旧日的恩怨和仇恨,那为民族存亡贡献过生命的人难道不能让我们热血沸腾?不如也来一番凭吊,告慰这些为中华民族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凭吊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不屈的中华之魂,骨灰的存不存在,其实仅仅是一种形式。19世纪80年代,忠烈祠被重新修建,张自忠、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等也被民政部重新认定为烈士。可以说,经过沉淀,英雄终究是英雄,历史是认真的。
忠烈祠的正门是一座三拱单檐石牌坊,上书"南岳忠烈祠"几个大字。进门百步,就是"七七"纪念塔。塔的造型为一大四小的五颗炮弹,象征着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同抗日。在中央主塔的正面和左右面都用汉白玉镶嵌了"七七"二字,表示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塔背面刻有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的题词"寇犯卢沟,大波轩起。捐躯卫国,忠勇将士。正气浩然,彪炳青史。汉族复兴,永湔国史。"用炮弹做雕塑的原型,寓意可想而知,民族存亡,需要的是舍生取义,需要的是这种浩然正气。塔胡背后是纪念堂,堂后276级石阶,分成九层,分列左右两侧,据说是为了纪念第九和第六战区中高级以上官员而设立的。中间是斜坡和草地,上有用大理石片拼嵌出的"民族忠烈千古"六个大字。拾级而上,只见气势恢宏,庄严肃穆,一股浩然正气迎面而来。第六层的中间立有一块致敬碑,下用四根石柱承托一块石板,上置一个大型的花岗岩球冠,两旁再各植翠柏一株,象征着烈士永垂青史。为曾经暴尸疆场的英烈们致敬吧!在这个世界,连民族英雄都不敬仰,我们敬仰谁呢?有人在忠烈祠的石栏上贴出标语:"日本人滚出钓鱼岛1这也是英烈们的心声吧。标语挂在这样的陵园里,不得不引人深思。
享堂位于祠的最高处,第九层石阶平台,是祠中最大最主要的建筑。正门由三道拱门组成,其上方用六根石柱顶起了单檐歇山式的屋顶。在中间正檐下悬挂着蒋中正题写的"忠烈祠"金匾,这是仅存的几处有字原物之一,传说是被人拿去剁猪草,幸存了下来,还好没有用来烧火做饭。其中"烈"字中的"歹"少了一点,据说是蒋有意而为之,寓意"牺牲少一点". 大厅靠后墙正中为祭台,台后竖立巨碑,上刻"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 总神位上,镌刻着22次著名抗日战役的名称,也是安葬此处将士牺牲的战役。祭台总神位石碑前,共有24块石碑,48篇碑文。除却11块纪念祷文外,37块皆是英烈灵位。其中殉国时职位最高的,是第5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兼33集团军司令张自忠上将。此外36名英烈,殉国时军衔为中将的有12名,少将22名,上校2名。教科书几十年来都叫国民党反动派,看见国民党的党徽,说实在话,心里是不自在的。从小到大的教育,他们都是反面形象。但这些英烈是民族英雄,这是铁定的事实,历史是真实的,篡改不了的。为民族存亡而战,为种族的延续而献身,他们是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是高山仰止的。
忠烈祠附近有宋哲元为在"七七事变"中殉国的佟麟阁和赵登禹修建的纪念亭。四周的山头上,还分布着13座烈士陵墓,安葬著第九战区抗日阵亡将士遗海其中既有郑作民、孙明瑾等将领的个人墓,也有74军、60师和140师等三座集体公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坟墓安葬着国民革命军第37军第60师长董煜收集的二千七百二十八具本师在湘北抗日阵亡将士遗海这些碑刻、建筑和陵墓,都是1983年后逐渐修复的,对抗日战场上牺牲的英烈们,也是一种告慰吧。
史载:"正面战场,几百万国军发动10万人员以上会战22次,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等。以淞沪会战为例,动用70万国军,超过半数的团职以上中高级将领以身殉国。八年抗战国军伤亡官兵高达322万余人,阵亡的少将军衔以上的将领,共242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的这句诗,对抗日战场上的国民革命军和牺牲的英烈们,照样实用。他们反共是可耻的,但抗日是真的英雄,对建立新中国,还是有伟大功勋的。直面历史,直面现实,区别对待,功过任后人评说吧。不能正确面对历史,我们又将怎样面对钓鱼岛?如果抗日,是一种耻辱,还有谁愿意站出来献身?公平对待我们的英烈,好好保护他们的陵园,这是我们的心声。中华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走出忠烈祠,不禁潸然泪下。为什么这个世界要有战争呢?
湖畔文章5:淀山湖畔虬泽村,魂牵梦回到如今
17岁那年的冬季,来到淀山湖畔虬泽村当了半个月的伙头军,从此,让我魂牵梦回到如今。
那时,每个冬季,镇里都要搞民兵训练的,是扔真弹,打真枪的那种。虽轮不上训练的名额,但真弹真枪对于这个年龄的我,实在是诱惑太大了。
与民兵营长死缠烂打,终于争取到了一个给村里参训民兵做饭的活。虽然,在家时从来没正儿八经做过一顿饭。但为了摸到真枪真弹,拍着胸脯保证完成做饭任务。
训练的地点就选在了淀山湖畔的虬泽村。按照统一安排,每个村参训人员集中住在一村民家中。在指定的村民家中的客厅地上辅上一层新打的稻草作床,在场头用砖和泥巴盘两个灶,一个做饭,一个做菜。如何用好这两个灶,便是我半个月的任务。
我们的房东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嫂,有一儿一女,儿子比我大一岁,女儿与我小岁。因为是农闲,村上女劳力大都闲在家,不是纳鞋底就是纺纱织布。房东大嫂与其女儿,每天纺纱织布,忙个不停。
可怜我没做个一顿像样的饭,当房东大嫂一看我举手投足,就看不过去,直接把做饭的活全给我包了。好在,其它人员都忙着训练,根本不知他们吃的每一顿饭,都不出自我的手。要不是后来,我骨头轻,去现场观看实弹射击,也许永远不会发现其中的秘密。
自然,房东大嫂帮我做饭,我也得帮人家做点事,于是把纺纱的事,主动揽到自己的手上。那半个月,在房东大嫂的屋檐下,我纺着纱,她女儿则轻巧地织着布。这画面,现在想来一定很美。看到我纺的纱越纺越好,房东大嫂还特地送了我一块他们织的老布。
这一走,直到去了镇里工作,才再去虬泽村,纺织姑娘已为人妇为人妈,房东大嫂已当上了奶奶和外婆。
虽属于一个镇,虬泽村,对于我们离镇近的村里人来说,算是很遥远的了,走水路开机船也要一个多小时,如步行,则要花上半天时间,没有通公路之前,鲜有人去虬泽村。
因此,虬泽村才真正算得是一个藏在深柜无人识的美丽水村。村沿着淀山湖北岸而建,东南临湖,这是传说中的最好风水。传说是因龙飞过此地,再也不想走,而得名虬泽。
虽是传说,但虬泽村的人确是厉害,锦溪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是虬泽村人,在美国硅谷工作的也是虬泽人,而我的新闻启蒙老师吴春鸣也是虬泽人,春鸣上学时虽与我同住一间宿舍,但他的好学,至今难忘,晚上息灯后,仍然弄一个小灯泡拉进账子,继续看书学习。
因为临湖,虬泽人的性格也有了水的性子,而且是江南的水性。他们不仅聪慧,性格还特温润,至今,走在街上,未开口,便知虬泽人,争吵打架,之前,这是虬泽人所不耻的行为,这不是得过且过,而是一种包容与大度。
因为有了淀山湖,夏天,村民坐在湖的石堤上,敞着怀,双腿泡在水中,就这么坐着,可以到天亮。若大的湖便成了村里的天然空调,再细小的风,也会把人吹得凉爽透心。关键,这风中还有湖面的水汽,吹到便是做了一次纯天然的Sp。吹得这里的老人连皱纹都那么清爽有型,小伙也那么白净,少女更是粉嫩。
后来,在乡镇企业上班时,看来看去,来自虬泽村的姑娘最美。她们不施粉黛,脱俗清新,性格温和,情深意坚,大方得体。以至于后来,利用当团书记的身份,经常与隔壁服装厂举行联谊活动,服装厂的姑娘大都来自虬泽这个村。不求拥有,只为一睹。
只可惜,这样的一个村,如今,已快被房地产侵占得没剩下多少了,但愿能保存,给我们一个念想的安魂之处。
湖畔文章6:忘川湖畔、为伱守望一生? 奈何 桥边、为伱等候一世
文/若儿、
红颜独憔悴,泪落话凄凉忘川湖畔叹忘川,奈何桥空空奈何。
文/若儿、
雨。淅淅沥沥。流泪的,不止是天空。雨雾点点,依稀摇曳着悲伤的过往。残破的墓碑,遮掩了一世繁华。
是谁,在纷纷细雨的路上踌躇,是谁,在踌躇之际断魂。是谁,在灰色天空下倾诉,又是谁,在腥红的伞下抹泪。
梦的碎片,随风而起。凌乱地洒落了一地。
或许,流年扉页上写下的名字早已模糊,但回忆的沙滩上刻下的感动永远无法忘记。
你曾说,天长地久只为她等。你曾说,地老天荒只为她许。可如今。唯有片片残花散落坟头。原来地老天荒只是误会一场。
灰色世界,你给的旋律,还在耳边萦绕。或远。或近。或陌生,或熟悉。
点点萤火,流动在蓝色夜幕。依稀照亮心底。清晰又虚无。记忆。被时光消磨成轮廓。
轻帆一卷,缓缓流淌。雨在哭泣。那么放肆。湿了三千情丝。
白色野菊。焚香浸透。
孟婆亭里,一颗心在摇曳。红尘之外,一个人在沉浮。
也许,你叹息,叹息命途多舛。也许,你无奈,也终究要把小船轻轻划过忘川。
淡淡笔墨,浅浅刻画。一个人,一座坟,一盏残灯。
流年似水兮,无处叹。红颜易老兮,至此还。
我愿放逐一世的荣枯,独唱那支残缺的梦魇。
风,吹不走长恨。花,掩不住思念。雪,染不透哀怨。月,圆不了古梦。
---若儿、
------1066799583------
湖畔文章7:湖畔拾趣,与秋雨共缠绵
文/冰山雪峰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秋雨绵绵,秋意婆娑,走进秋季,感知秋凉,沐浴秋雨,轻挽秋风,至此始觉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笔下这首《秋夕》的含义所在。
一场缠缠绵绵的秋雨如约而至,带着夏的灼热悄然遁去,载着秋的新意蹒跚而来,将莹润润的雨丝,融入生生不息的万物之中。徜徉在秋风秋雨中,抬头凝望,那青灰的颜色是苍穹变化莫测的脸,那丝丝缕缕的雨是它潸然而下的泪滴。目睹此般情景,不觉在哀叹中带有几分恐慌,难道这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么?如丝如涤的秋雨,精致地飘洒着,点染着秋韵,书写着秋殇,宣泄着人世间五味杂陈的迷茫。雨中回眸,往事如烟,心在风中悸动,如梭的秋雨穿过心扉留下一抹幽怨,搁浅了昨日的璀璨斑斓,萃取人生无暇的情感,让思维定格在暮秋的风雨中。
秋,本该早就来了,只是今年的秋有些例外,时至秋分,这里的秋意才姗姗迟来。秋来了,却带来了丝丝柔柔的秋雨。驻足在秋雨中的我,突然童心勃发,就想看看沐浴在秋雨中的衡水湖该是怎样的一番风景。
驱车在通往衡水湖的途中,秋雨竟是愈来愈大,听着雨刮器敲打着玻璃的滋滋声响,想象着烟雨迷蒙中的湖光水色,一份温润婉约的情愫情不自禁在心中氤氲开来。
衡水湖,一直和我渊源厚笃。开心时,我喜欢流连在水天相连的浩瀚碧波前,将满腹的喜悦和她一起分享,欢颜与共;落寞时,我更向往着她浩渺宽阔的心胸能够接纳我一怀的心思,遣去我莫名的哀伤,抚慰我寂寞的心房。今日,当我再次驻足于她的彼岸,眼眸中的她特别温柔缠绵,在烟雾飘渺的薄纱下,特像一个温雅娴静的多情少女,把美丽婉约的风姿尽情呈现在世人面前。她温柔的笑靥让人无法抗拒,她多情的眼眸让人无法忘怀,令人身不由己、心甘情愿地将自己湿漉漉的身躯拥入她温情的怀抱中。
极目远眺,此时,秋雨的漂洒绵长和衡水湖的妖娆多姿相互融洽,相得益彰,更富有了一层朦胧的诗意之美。喧嚣隐退了,尘埃消除了,空气清新了,天气也清凉了,让人周身顿感舒畅惬意。
凝眸处,湖中的荷花姿色妖娆,经过秋雨的洗礼,含露带嗔,清丽脱俗,更加高雅圣洁。碧绿的荷叶,铺满了湖面,一颗颗细碎的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晶莹剔透,煞是有趣。翠绿的莲蓬,高擎着绿色的小伞,端坐在水中央,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
秋雨中,那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色美轮美奂,那雨中荷花飘逸俊美,那水鸟低空盘旋鸣啾,会让你产生一种幻觉,仿佛飘升到了如梦如幻的天宫中,看到了紫雾升腾、云染霞蔚的仙山琼阁,金楼玉宇。伫立在湖岸边,静静地听那秋雨声,仿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罄音当真正读懂了秋雨,读懂了她的声音,就会在秋风瑟瑟的低吟中,感受到她的多情;就会在落叶纷纷的凄凉中,看到醉人的遍野红叶。
我陶醉在衡水湖畔的秋雨中,慢慢地把自己释放,与衡水湖的美景和秋雨融为一体,享受她的柔情,感受她的呼吸,倾听她的故事,聆听她的心语。我的心瞬间便涂抹上了温柔,一层又一层,密密的,细细的……
“一汪清泓映荷花,一片芦苇藏鱼虾。一叶扁舟渡渔家,一群苍鹭惊湖鸭。”这首《咏衡水湖》便是我对衡水湖最真实的写照。
湖岸边、秋雨中,走进梦里:天真的幼年、梦幻的少年、忧伤的中年、觉醒的暮年,一一掠过的。其中必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飘游于天际,寻找心的自由,重拾遗失了的美丽。那念秋,盼秋,翘首的殷切里,那一份浸润心扉的清爽与惬意的渴望与怀想,绝不是搁浅日子的所有细碎和历经。
叶舞,叶落,秋意婆娑,秋走近了,她不仅仅是季节,更是收获。
秋雨,没有春雨般细腻温柔,也没有夏雨般豪爽热烈,没有冬雨般清冷冰寒,却是如此地宁静、典雅。秋雨中,我领略到了一种烟雾般的渺茫,一种水晶般的清爽,我仿佛又看到了江南的迷蒙烟雨水色。
江南,一直是我挥之不去的情结,迷离中,我仿佛看到了江南的秋雨中,古城小巷幽深,青石光滑圆润,小桥流水叮咚,黛瓦着色如墨,不觉想到戴望舒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首优美的抒情诗,意境凄婉,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一幅梅雨季节的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呈现在面前。带着哀伤,在一片孤独的包裹中,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没有声音,没有欢乐,也没有阳光,只有彷徨和哀怨,只有这条悠长、狭窄而又寂寥的“雨巷”.虽然,《雨巷》中的“丁香”只是一个虚拟的角色,场景也是虚拟的一种意象,正是源于此,才会让诗歌呈现出一种迷离的美境,彰显出一幅朦胧之美。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象征人们的愁心。李璟也写过一曲关于丁香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丁香结和雨中愁在这位南唐后主的笔下已经连结在一起。而在戴望舒的手中,丁香有了进一步的含义。他想象了一个丁香一般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于是,它成了含有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他的喜怒哀乐无不倾注在这首凄美婉约的诗行中。
秋雨,是哀怨的,秋雨,是缠绵的,而与之截然相反的是,人们又会把秋描写的心高气傲。人们常用秋高气爽来形容它的心气儿,常用如水洗的碧蓝来形容它的冰纯高洁,用深邃旷远来形容它的博大浩渺。其实,秋空即使再晴朗,也是需要一场秋雨来润泽的,用一场清泠的雨洗去多日的干燥所积下的浮尘,让秋雨洗尽铅华,让它一下子变得鲜活饱满起来,秋本就该这般模样。秋也需要宣泄,也需要一个伤心时可以借赖可以依靠的肩头。我没有可以拥抱秋的臂膀,可是我有一颗知秋感秋的心,虽不广阔深邃,却也真诚坦率。
秋雨,给人们带来的既有快乐,又有悲伤。当我忧愁时,倚楼听秋雨,不禁叹道:“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静谧的夜晚,独坐轩窗,手捧一杯香茗慢慢地饮啜着,静静地听雨,虽没“倚楼听秋雨”的情调,却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是一种撩人心弦的天籁之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宏大的的也是极细致的,极缥缈的又是极现实的,像泉水的叮咚作响,像母亲的慈爱唠叨,像贝多芬在演奏乐曲,像朋友在倾诉心事,像情人在呢喃低语。
夜雨潇潇,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秋雨,悄然无声的飘落着,像条条闪闪发光的银丝,密密地斜织着,凄凉中透着幽怨,她的雨帘是那样的绵密,仿佛为天地间挂上了一道晶莹剔透的珠帘。
我喜爱秋雨,更喜爱在秋雨中漫步,感受秋雨那丝丝清凉,感受秋雨对人们的“洗礼”,感受秋雨对世界万物的“洗礼”,感受秋天的诗情画意。秋雨不像春雨那样的温和,不像夏雨那样的急骤,秋雨的雨点很细,牛毛细雨洒在身上如玉液般凉爽宜人。
潇潇秋雨中,瑟瑟秋风里,携着一脉温情,徜徉在秋风秋雨里,心胸瞬间便也变得清澈明洁。将双手探入秋雨中,冰洁的雨水光滑莹润;落入唇边,带有一丝丝的甘甜;扇动鼻翼细闻,那秋雨的味道,似有幽幽的芬芳;张开双目仔细欣赏,那秋雨就如同一个个细碎的小精灵欢娱地雀跃着、炫舞着,从天空中踩着欢快的节奏悄然飘落到人间……
湖畔文章8:天马湖畔和花坐一会
文/徐芳凝
若有空闲,我就去天马湖畔,和花坐一会。
天马湖畔北向,有一片树林,树干尚未长粗壮,但树林里,却长着一株又一株的切花玫瑰。树叶的浓绿,映衬着树底花朵的红艳,真是美到令人心醉。
除切花玫瑰外,天马湖畔还大面积栽种着一种花,叫蓍草。蓍草叶片羽状,并不繁密,薄云般,在花朵下片片盈绿。蓍草的花色异常丰富,有白色,乳白,粉红,藕粉,大红,水红……一大簇,一大簇,各色杂合,花序簇拥,像缤纷的云彩,在曲径通幽的小路两旁,密密匝匝,热热闹闹地开。
一直认为,世间凡是美好的事物,一定都暗藏着一股不可抗拒的魅力。在花开两边的道路上漫步,心情莫名会愉悦起来,像走到了人生的繁花胜景处,左右花团锦簇,情不自禁,就春风得意心欢畅。
每个人的心里,或许都隐藏着修篱种菊的梦想。作家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多么美的花草笺,多么妙的情趣。听了,就喜不自禁,就暗生欢喜。
现今久居高楼人家,大多已没有汪老门前的那一块地,那一池花。然而,亦不必失落。小区的花坛,附近公园的大片土地,都铺张地种着草种着花,肯定比汪老门前的小花池要大许多。
比如凉州城东的天马湖畔,南北六公里长的绿化带,栽种的花,品种就非常繁多,花色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闲暇时,隔两天,我就去天马湖畔,和花坐一会:和红艳艳的切花玫瑰坐一会,和黄灿灿的金光菊坐一会,和白茫茫的车轴草坐一会……与花草闲坐时,我还惊喜地发现,那些很土气的,存在少时记忆里的喇叭花、苦苣菜,居然也混在花海的盛宴里,在悄悄儿美滋滋地开。
天马湖畔,色彩实在丰富。花草的色彩,云水的色彩,就连花田与花田间的塑胶跑道,也非常见的沥青,颜色沉红,又时尚,又醒目,叫人生出稳稳的幸福。
花田里的花间小径,不甘落后,也修得别出心裁可人心意。小径大多用朴拙的石砖铺就,或微微蜿蜒起伏,或斜斜直逼远处精巧的亭台楼阁而去。石砖与石砖间,并不紧靠,布局错落,故意留小半步的裸露土地,让绿意盎然的小草,在其间恣肆生长。如此精心打造的小径,陡然就有了田园情趣,和休闲之意,行走其间,心灵会获得片刻的宁静和安顿。孩童在方砖上蹦跳着走,连成人行走在上面,也难免会调皮活波起来,好似返朴归真了。
周遭繁花盛开,惹得天马湖畔宽宽的石板路,也起了开花的心思。石板路中间,用青色和乳白的碎石,一枚一枚,规则侧立,围成圆形的花型图案。脚踩花型图案,扁平的碎石子,隐隐咯着人的脚底,这微小的疼痛,是幸福的递送。
大道在野。上天是公平的,它总是赋予每一片土地,或每一个城市,一些美好景物,叫人称道。这些美好景物,不论是天然的,抑或是人为打造,只要它有足够美,就会成为一个地方或是城市的地标性美观。比如天马湖六公里长的景观水面,它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已成为凉州城的清凉存在,和美好所在。清晨或傍晚时分,天马湖上空流云飞渡,天马湖里水流潺潺。湖畔两岸,绿树成荫,花开朵朵。东湖茗苑、天一外滩等直入云霄的高楼大厦,隔着湖岸,和凉州植物园擎天的巨大摩天轮,呼应相望,溢彩流光,愈发映衬出天马湖景色的高端时尚,和可与大都市相媲美的湖岸风光。
然而,风景宜人的天马湖,在四十多年前,却是另外一番模样。而且那时的天马湖并不叫此名,而被凉州人唤作杨家坝河。
自小家住杨家坝堤岸西侧。逐河而居,听起来多么诗意,其实则并非如此。四十多年前的杨家坝河,是一片干河滩,无水。仅有数不胜数的石头,一年又一年,在河底晒着太阳。河两岸,树木极少,生活垃圾堆得到处都是。满河滩的石头,满眼的贫瘠,心头常常涌起空旷的荒凉。
我家的小院,地势要比杨家坝河岸低许多,房子低矮,阴暗。遇到下雨天,雨水就顺着斜坡,全流到了院内,院池汪洋一片。那时,我们全家,都盼望着有一天,能搬离这个地方。
一个人与一个地方是有缘分的,就像我与杨家坝河。想要远离,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就连工作后任教的小学,同样又临近杨家坝河。每天,杨家坝河是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尤其途经的荣华桥,年久失修,水泥剥落,摇摇欲坠。每到中午,小摊小贩在荣华桥上两侧拥挤占道,吆喝叫卖。加上摩托车、三轮车随意停放,毫无秩序。交通堵塞时有发生,使行人寸步难行,怨声载道。
杨家坝河东侧,那时也有民房。民房被人租赁了,开着行面馆,猪肉铺子,皮鞋店,还有浙江人开了弹棉花的店铺……商铺前面的马路坑洼不平,经常积着脏水,摩托车飞驰而过时,污水四溅。脏乱差,是那时大家对杨家坝河及周围环境的唯一印象。河堤两岸,拉圾倾倒。河底干涸,乱石遍野。尤其是企业的工业废水暗流河内,更使杨家坝河臭不可闻。人们每每路过,都要疾步而行,屏息掩鼻。
上世纪八十年代,杨家坝河虽然乱石如初,但周围开始有少量的楼房崛起,令人艳羡。因家庭经济拮据,举家搬离的梦想,一直无法实现。每天出门,直面的仍然是一河滩荒芜的石头,和脏乱的垃圾堆。
1996年,父亲所在的学校要修教职工家属楼,位置仍然临近杨家坝河。虽然对杨家坝河的周遭环境颇有抵触,但感觉能弃小院上高楼,已是鸟枪换大炮了。周围的环境优化,也初见端倪。一家人兴致满满,充分体会到了好日子的蒸蒸日上。
那时候,未曾料想,杨家坝河日后会有一个令人吃惊的华丽转身。进入二十世纪,随着凉州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杨家坝河也被纳入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项目。凉州城最具魅力的滨水城市空间打造工程,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整修河床,修坝蓄水,建桥换堤,栽柳种花。治理规划循序推进,短短七八年间,杨家坝河已是旧貌换了新颜。天马故乡,日新月异,今非昔比,杨家坝河遂被更名为天马湖。
换了新颜的天马湖,已成为凉州城的核心绿肺,已成为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廊道和滨水景观带。一段一段的橡胶堤坝,清流淙淙。河面上,迂回曲折的水上木质栈道,色漆暗红,行走其上,像乘了木船,可临水自照,情趣极妙。河道之上,光明桥、天马桥,几架气派的桥梁连接东西;河道内,亦有朴拙的水中石阶,人们抄道便捷而过时,微风习习吹起的湖水,撩人一身清凉。清澈的湖水里,蓝天倒映,湖畔的树木、楼宇,一景一物,水里皆一一呼应。如此美景,恍惚间,宛如置身在画中仙境。
夜晚的天马湖,更是美到了如梦如幻:湖畔无数的灯光柱,亮色迷蒙;堤岸处处隐埋的灯光棒,五光十色;摩天轮变幻不息的天马图腾,似炫丽的烟花在夜空绽放……一道道光,一道道电,在黑夜里,似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魔棒,瞬息变幻,令人惊艳。
四十年的改变是巨大的。四十多年前,我未曾想到,有一天杨家坝河竟然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我们弃小院住高楼,也未曾想到,我们一步到位竟然住上了美丽的湖景房。四十年,一条干涸的河,在我眼皮底下,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归来,已波光粼粼,云水迷蒙,美到让我不敢识。
景色优美的天马湖风光,是睛是雨皆怡人。生活在凉州城里的人们,同样与我一样欣喜。尤其盛夏之际,常常一家三口,或呼朋引伴,或远道开车专程而来,在微风中,徜徉悠闲步调,在星空下,邀约繁华共舞。赏云,赏水,赏花,赏灯……累了,就在明净的条椅上歇息。或者,和我一样,与那些盛开的花儿独处一会,感受这个时代蓬勃发展的强劲,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或者,万赖俱静于心,良辰美景在旁,仅屏息聆听,花儿的喧闹,与内心隐隐升腾的无尽喜悦。
湖畔文章9:梦里花开,燕归迟
文/陌上雨尘
阳暖了,风柔了,湖畔的柳垂了,藤蔓的枝头冒出了鹅黄嫩青,就连湖波涟漪也变得文绉绉的,令人留怜再三,不忍挪动离开的步子,一种无形的力,左右着,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愫,是对外界美好的自然流露,不是吗?对明媚的向往,对希望的渴盼,对欣怡的追求,都来自本能的驱使,无需任何客观的诱惑,就这样由着自己置身其中,感受气候流韵在境壤里释放的惠泽。可你,仍然停留在那个冰天季节,被厚厚的冰重重包裹着,封冻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这个冬,雪,始终没有从云窗飘下来,天,格外的冷,冻彻心骨的,是多少年未遇的。暖秋拖的很长很长,似乎把冬挤兑到西伯利亚,恣意横绵。在一片欢笑声里,陡然西风起,一夜凋碧树,草木霜花缀。没有过渡,来不及思量,便收起牧笛,躲在症候的壳里,疗治突如其来的创伤。你,穿过了风雨,走出了泥泞沼泽,怀抱着雪山身后一马平川的希冀,明灭的青春火焰,再度点燃,欲让熊熊烈火烧起彤红暮霞,写一曲绝唱,演一剧格林童话的故事,垂青恒古不老的经传。岂料风暴潇湘,霜天冰寒,折了新枝,碎了心底那抹蓝色的光环,又被打回十八层地狱,让本就怯怯弱弱的你,远离繁华,孤箫飞尘,幽居深山林谷,静依每天的日出日落。
你是谁?一个从江南梦里走出的女子,带着一份淡静的心态,试足博海。非语言专业的你,在所从事的领域跋涉着,欲通过攀登,凌峰风光处,笑揽坎坷磨砺后的霞虹。不知何故,竟然对唐诗宋词染趣,铺开文字书卷,在墨林探戈着,行进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古韵的王国,你,穿越时空,与诗仙对话撩趣,图腾一首又一首古香古色的花蔓。你,鞠着腰,浅着笑,躬亲长着墨客,随从他们桑麻一朝一代。欣欣然,那些个良师益友,没有给你鲜花,留给你只有冷峻的眼光,严厉的口气。低调的你,自知是一片善心施与,在诗的乐园,勾勒一幅幅画屏。你在心灵花园修剪着,融己于古文天地。一位老师说,古语最能练笔酌字,鼓励你走下去,也许他看到了你前面的光环。
你,涉猎海浪,只为以文字取暖,在静幽中,依阑看花开花卷,送走一季又一季,在岁月光阴中度过寂寥的红尘。从不爱穿门的你,却受到不少古韵墨客眷顾,为你这颗幼苗浇水施肥。有一天,与关心你的老师相逢,留下的那段话,至今耳际萦回。知道你做事做人不彰显,知道你写诗词是为了练笔,知道你滞留这块沃土是为了充盈生活的色彩,我也知道你是不甘落后之人,一直在努力着,私下给自己许多功课。如果你特别喜爱诗词,可在这条路走下去,但要落笔散文。彼时,散文对你是陌生之客,自己没有信心,他给你鼓劲,像你写诗词一样,用不了多久,你的散文和你诗词一样出名。从此,你和散文打上了交道。没写几篇,引起了过往的关注,并得到伯乐的惠顾,自己在这个新的天空旋舞着,缤纷着春天的花香。
喜欢僻静的你,离开鲜花香雪海,独自来到荒芜之地,重新开垦沙丘。欲在疲惫之后,享受一份安然,走笔几行心情文字,构筑一个淋漓眼泪,洋溢欢声的家园。也许,江南梦中人的话,渗入你的心底。等将来毕业了,就在远离闹市的寂静山区,建一个庄园,依山傍水,坐落在竹林深处,石桌石椅,一杯清茶,一箫一剑,舞尽红尘,静观世外风云变换,对杯红楼,吟诗弄句,携手雨中提栏桥,漫步溪畔,在这片伊甸园相依相怜到荒天,余香犹存,人面何处?留给你一个梦幻,可你却不断拓恳古典花园,在深深庭院,守过了春,守过了秋,守过了一年又一年。为他守吗,他并不知你在等他,爱他,怜他,思他,想他,就为他那句,若有缘,你们还会遇见。对于搞数字的你,今天魂沉文字,还是他的感染吗?也许,你想在某日遇到时,给他一个惊喜,让文学专业毕业的他,喜不自禁,没有想到,的确没想到,和文学不沾边的你,却能写下如此浓情的篇篇,
归去来兮,一晃几年过去,你守望窗口,细数了漫天的星斗,朝着南飞的鸿雁,想要告诉他,在一起来不及说出口的三个字。你不想惊扰他,错过一次次和他在一起的机会,明知道那道眼光一汪深情,你却淡淡转过头,眼里流露冷漠,好让他知道,知道你不在意他,刻薄的话,填满他的心坎。为的是让儒俊的他,有一个好的姑娘陪伴,可你却枕着他的名字,度过了漫漫的不夜天。听着离别送给你的曲子,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看着雪飞梅红,你又想起初遇的境像,他那光亮的目光,锁住你的芳颜。二月风,剪开柳黄草长,又引起阅览室他忽然在你眼前出现,一幕幕仿如昨天,醉在这个梦里,甘心情愿。
你,在光阴里失所,在固定的生活模式中流离。春来了,懒散的时光化了句号,你,又要踏上匆匆赶路潮流。为生计,忙碌着。为了那一天,在奔波着。为了那个梦,在花开季节幻想着。日子如流水,波澜不惊,你知道,什么都不会改变,唯有思念陪伴。明知道,天涯可咫尺,你却墨守成规,把咫尺天涯,宁可把寂寞牢狱坐穿,远远看着他,披着阳光,在人生的路途,迈向当年设想的灿烂。你,就这样,这样在思念的光晕里,老了芬芳的桃花面。
在被人遗忘的一隅,你,执着当初的破茧。用文字的后花园,绽放姹紫嫣红,不求光辉,不图喝彩,只为一生的爱恋。寂寞花开,在有他的梦里度过流年。
湖畔文章10:一棵柳
文/陈珺瑶
冬末春初,那棵柳仍然立在湖畔,高贵地、端庄地,优雅不减,无声无息地吐露着浅浅淡淡的芳华。
仍记得,去年夏天,弱柳扶岸,碧绿的叶子遮得枝条只隐隐约约现出点点深棕。夏天多风,这便让这棵柳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美丽的机会。风把枝条往这边推,它们就向这边拂来,风把枝条向那边攘,它们便往那边散去。风若是向湖中央钻去,它们便也是轻轻点过水面,惹起层层涟漪。树下孩童在嘻哈。他们昂起脸,让柳梢扫过自己粉嫩的脸颊。柳梢软软,激起丝丝痒意,舒服极了,孩子们便不舍离去。
夏去秋至,风却不再留情。风残忍地扯下柳碧绿的叶子,狠狠地抽打柳树的枝干。柳枝在颤抖,却从来没有求饶。这棵柳用自己的柔韧,抵御摧残。树下不见嬉闹的孩童们,枯黄的落叶被卷起又飘下,满目萧然。
秋去冬至,风更加变本加厉。刺骨的寒冷穿过柳光秃秃的枝条,让原油亮的树皮干枯至裂开。寒冬让这棵柳饱受折磨,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然而,在其它树木不堪风吹雨打而折断时,在其它树木经不住大雪压枝而压断时,柳笑了。柳傲然地,倔强地,不屈地站在风雪中,用冷眼对待寒冬的蹂躏。那是风吹不折的,雪压不断的柔弱背后的美丽。
而今,那棵柳仍然立在湖畔,高贵地、端庄地,优雅不减,无声无息地吐露着芳华。我敬畏地远远望着那棵柳,不禁泪眼朦胧。
于是,这棵柳便朦胧在春天的烂漫中了,蔓蔓枝条舞,朵朵絮花飘。
一切如你。这棵柳所经历的四季轮回,恰似你一波三折的命运。坎坷在你脸上烙下纵横,在你心里留下伤疤,你却顽强地与之抗争。柔弱如你,坚强如你。
而今,你在经历种种磨难后,带着抚不平的痕,在深冬准备着迎接自己不久后的崭新的春天。
岁月轻轻巧巧地走过,洒下一抔黄土。
湖畔文章11:湖畔笔记
文/许俊文
一座湖,就是一个世界。流连于彼界的边缘,我彷徨于是推门擅自直入,还是等待有一双手为我轻轻打开门扉……
——题记
空 旷
像面对着一幅巨型山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块的留白,空旷而寂静,人立马感觉就微小了。于是就有了远眺和呼喊的欲望。我张开嘴巴,放肆地吼了一嗓子,然而声音却停留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内。
好一座空旷的湖!
升金湖四围皆山,但它们却退得很远,像水墨洇在生宣上的一抹淡青,隐隐绰绰的,它们把广阔的空间留给了湖。那湖呢,也仿佛心领神会,借助湿地、滩涂、草甸和缓缓的斜坡与山保持着某种血脉上的天然联系,看上去两者浑然一体,并无明显的界限。湖与山的这种相互揖让,恪守的是自然界的伦理,它们让出了彼此的境界。天地间,大凡真善美的东西,都懂得让几分,高山让出河流,河流让出农田,农田让出一道道土埂,土埂让出花花草草,而不是一味地排斥,也不是所谓的抱团取暖。这也适合散文与其他。
其实,湖水也懂得让,它让出了周围大片的湿地;湿地再让出了滩涂,滩涂让出乱花浅草的甸子。它们就在这谦谦君子式的你揖我让中,营造出一方生机勃勃的空灵世界。
比我先一步驱车抵达湖边的几个游人,站在湖畔指指画画,他们不约而同地向空旷的湖面扫了一眼,又仰首看了看同样空旷的天空,埋怨这里太空寂、单调了,于是旋即转身离去——也许人头攒动的杭州西湖更适合他们吧。这几个人一走,我感觉仿佛从画面上被抹去几点多余的缀墨。
空旷中,我偶然发现一个墨点,许是离得太远,那墨点仿佛是静止的,似物非物。此刻,我宁愿把它想象成远古时期一只拿着毛笔的手,慎重地在粗糙器物表面留下的一个圆点。那“点”是开始,是存在的确定,是亘古之初的安静。因为安静到了极致,“线”有了探索出走和表达的欲望。
果然如此。在我久久的凝视下,远方的那个“墨点”便有了动感。它像落在一匹硕大无比丝绸上的一片秋叶,被微风的手掌轻轻地推移着,缓慢而有耐心。诚然是一只小船,恍若从太初的时光深处向我缓缓摇来,欸乃的桨声里,众鸟起起落落。那一刻,所有关于远古的文字描述,都没有这只于无边空旷中的小船来得生动。
同样,空旷到了极致的天空也起了变化。起初,一只大胆的绿头鸭闯了进来,它在瓦蓝的天空上兜了一圈,然后画了一条曲线,又反绕了一圈,发出几声只有同类才听得懂的嘎嘎的叫声。紧接着,是三五只,七八只,后来是一群接着一群。大雁和天鹅也来了。几只鹞鹰亦跟踪而至。其实,它们千万里寻找的湖,此时就在腹下,可它们似乎并不急于降落,而是在湖的上空盘旋着,鸣叫着,时而消失在远方,转瞬又飞回来。空旷的碧空因为有了它们,显得更加渺远和寂静。
这些从遥远地方匆匆赶来的鸟们,在此作短暂的休憩后将继续它们南飞的征程。升金湖的空旷,好像就是为它们准备的。
地书
不是我拽文,如果将升金湖上空变换的雁阵比作天书,那么,湖畔的那无数条活泼的溪流就是象形的地书了。
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汉字起源于自然,我们的先人细察物象和鸟兽行迹而造汉字,其中肯定与河流有关。灵动的河流逶迤蜿蜒,起伏跌宕,急缓有致,它与羊毫下变幻无穷的墨线是多么相似!
在人迹稀少的升金湖畔,一条条溪流至今还保留着自然的原貌,它们在草甸和湿地上恣意地流淌着,该直的直,该曲的曲,该牵手时牵手,该拥抱时拥抱,该独步时独步。其宽窄、深浅、走向,完全遵循着自然的法则,没有谁去打扰、改变它们,因而这里的每一条溪流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审美品格。这使我想起北方的一条大河——淮河。十几年前,我曾经用脚步把那条河流从头至尾丈量了一遍,沿河看到的景象着实令我触目惊心,在河流几乎所有拐弯的地方,一台台工程机械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切弯。一位水利工程师告诉我,淮河的弯道太多,洪水下泄不畅,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这当然是一种理由,但并非是正当的理由。一条河流的形态,拐几道弯,能走多远,那是上苍赋予它的权力,其利与害,也是受着冥冥中的一双无形之手调控的,你怎么说改就改呢?反正我想不通。
升金湖畔的溪流是幸运的。这份幸运来自后工业时代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咄咄反逼。有一句俗话说得好,不见棺材不掉泪。而当大自然正在悄悄地为其创造的人类准备棺材时,人类放纵的行为不得不有所顾忌和收敛。也许升金湖正是这种人与自然博弈的稀有结果。
游走于升金湖畔,我从这些溪流身上,依稀看到了古老汉字的最初形态,它们像是被钝器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锲痕,或烧制在泥土上的记忆,古拙、朴茂、恣意,充满着象征和隐喻。现代人你就是耗费一生,也无法抵达它们的美学境界。这些溪流的线条,或圆润,或方壮,结实似枯藤,活脱如游龙,优雅若平直且微微上挑的中式建筑的屋檐,有着无限延伸的可能性,会让你生发出无穷的美好想象。尤其是在溪流的转折处,最见书写者(造物主)的心境与情绪的律动,笔锋所至,或滞涩里隐含着凝重,或舒缓中释放着欢悦,我的一位热爱书法的朋友,在见证了升金湖的溪流之后,不无感慨地说,这里的每一根线条都能够在古老的汉字书法中找到对应。
我不懂书法,但是我却在一条条溪流书写的横撇竖捺中,读懂了大自然的遗梦:自自然然。
鸟 粪
以粪入文,也许你会觉得难堪与荒唐。但是,当你去过升金湖之后,再读到写着鸟粪的句子,自会莞尔。那一笑之中,包含着认同与欢欣。对,欢欣。想想现在的城市,除了少得可怜的麻雀,你还能够见到可爱的鸟么?
这里,请允许我开个玩笑,即便是用鸟粪写下的文字,也比那些贪腐官员的日记要干净千百倍。你信不信?
升金湖素有候鸟的天堂之称。每年的交秋和交春时节,来这里栖息的各类候鸟少说也有数十万只。天鹅、白头鸭、黑腹滨鹬、白额雁、鸳鸯、卷羽鹈鹕、黄嘴白鹭、草鹗、红隼、黑鹳、小鸦鹃、水雉、斑头麦鸡……究竟有多少个品种,至今尚无确切统计。这些从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地匆匆赶来的候鸟,没有所谓的种族歧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分,它们共处一湖,百家和鸣,其态也谦谦,其乐也融融。
升金湖是一座慷慨的湖,它有着母性的仁厚和慈爱,一年之中,为迎接远方游子的到来,它用整个春天、夏天和秋天,把红菱、芡实,茨菰、菰蒲慢慢地养熟,即便是严寒的冬天,大片大片的滩涂上也照常生长着绿油油的麦冬草,水中鲜美的鱼虾螺蚌就更不用说了。我亲眼看见一只兀立于湖边的卷毛鹈鹕,长长的喙猛地往水中一戳,便是一条活奔乱跳的鱼。就连那只擦着水皮子飞的小翠鸟,突然一个蜻蜓点水动作,一条与其身躯差不多等大的鱼便被叼出水面。也许由于猎物太重,小翠鸟飞翔的时候有些跌跌撞撞,几次险些坠入湖中。
我去升金湖时,大群的候鸟已经远走他乡,但是,它们却在湖畔留下了大量的粪便。尤其是在滩涂和草甸上,这里一坨,那里一坨。有的地方,每平方米就多达十几坨。这些鸟粪,一点都不显得脏,它们在被湖风风干后,春天跟着就来了,暄暄的日头一晒,接着再落一场小雨,这些鸟粪便散入了草丛,你就再也见不到它们的身影了。于是,花呀草呀,风吹也似地长,不下半个月,被一拨又一拨候鸟啄得光秃秃的滩涂和草地,又是一片盎然生机。我就曾有过在春天的某个午后,躺在花草织就的厚达几寸的地毯上,像个无思无欲的婴孩,让日光与湖风轻轻抚摸着胴体,这时的我,从内到外都是干净的,绝对想象不到自己的身下曾经是落满鸟粪的地方。这时的我,衰退的记忆也复活了,会想起清人两句冷僻的诗句:花外来时路,芳草不曾遮--那份惬意是常人难以体验的。
在升金湖畔,滩涂、草地与鸟粪,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持续着,转换着,你压根儿就用不着担忧。上苍就有这种超凡的能耐,它成全一种东西,不是孤立的;它暂时毁掉一种东西,同样也不是孤立的。原来在上苍的心中有一盘大棋,那就是相克相生,和谐共荣。
在如此超现实的造物主面前,人类难道不应该有所敬畏么?
包括升金湖畔的那些鸟粪。
残 羽
春天的好总是次第呈现的,它不会一上来就给你一个满汉全席。春天的这种含蓄与矜持,不因跌跌撞撞奔驶在时代快车道上的人们而改变。但它不会让你失望。乍暖还寒的初春,它先用小手把严冬留下的残雪收拾干净,再呵几口暖气,于是,凋敝、枯败的湖畔便还魂似地冒出了星星点点鹅黄色的小野花,然后借助信风的口哨,将一群群远方的候鸟召唤回来……
坐在春天的湖畔,看似曾相识的候鸟北归,听软风与花花草草耳语,是一件多么爽心的事!
然而,任何事物不可能尽善尽美,妩媚的春天也有悲剧上演,也会流血。这不,就在我静静消受春光的时候,一个物体却意外地从空中坠落,重重地砸在草地上,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颗血肉模糊的鸟首。而此时此刻,一只游隼正从我头顶上蔚蓝的天空轻捷地掠过。
一切似乎全明白了。
升金湖鸟多,其天敌自然也就多。这些年,大型的秃鹫虽已绝迹,但小鸦鹃、草鸮、斑头鸺鹃、苍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黑鸢、普通篱、乌雕、白尾鹞、白腹鹞、游隼、红隼却大摇大摆地来了,它们或栖息在湖畔的森林里,或守候在附近的山石上,体型偏小的便立在枯萎的芦苇和菖蒲上,更多的则在天空上盘旋,全都一副虎视眈眈的架势。因为有了这些天敌的存在,候鸟便特别的警惕,白天它们一般会生活在水中,而且尽量靠近生长着茂密水生植物的地方,随时提防着鹰的突然袭击;只有当夜幕降临后才成群结队地上岸觅食。我曾在一个叫杨鹅头的地方留宿过一夜,借着朦胧的月光,发现湖畔的沼泽、滩涂和草甸上全是鸟。那些智商较高的大型候鸟,即便是夜间觅食,也会派出几个“哨兵”,以防臭名昭着的黄鼬、野猫等陆上猎手的袭击。一次,因我的疏忽打开了手电筒,竟惊起了一滩的飞鸟,而它们惊恐的叫声,又传递给了别处更多的鸟。刹那间,仿佛整湖的鸟都被我惊扰了,繁密的叫声此起彼伏,很久才平静下来。
流连于升金湖畔,我会发现许多散落的鸟羽,它们有的是自然脱落而被大地收留。你可别小瞧这些落羽,鸟类观察站的人员能够从它们身上获取鸟类的许多信息。我将自己捡拾的几根鸟羽让观察站的人辨认,他们说这是贝加尔湖的绿头鸭的,那是阿拉斯加小天鹅的,并且将每种鸟的习性及迁徙的路径说得一清二楚,不由得我不信服。
还是湖畔,另一些鸟羽则记录着生命的悲哀与不幸,它们散落一片,被风雨吹打得凌乱不堪,我捡拾一羽在手,发现羽毛上尚且残留着斑斑血迹。且这种悲剧并非个案,一个上午我就见证了十几起。那些殒命的鸟儿,多半是进了鹰的皮囊,它们用自己的生命,成全了另一个生命。然而,升金湖的鸟并不见其少,反而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看来,由自然界自己主导和支配的法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其实,我们人类许多自以为是的做法,根本不值一提,甚至还比不上一根落羽的分量。
你信么?
湖畔文章12:大明湖畔的金三顺
土肥圆和高富帅的爱情比起喜剧我更想说它是一部挣扎的文艺片,穿着喜剧的外套却搭着文艺的小背心。在不起眼间让我们看到一个活到30岁“大龄剩女”(我并没有什么贬义)的价值观,和一场现实中发生概率极低的高富帅爱上土肥圆的爱情故事
“你爱过我吗?”当一个30岁女人突然被比自己小的男友劈腿时,她这样问着。
“我爱过,我爱过一个胖嘟嘟,一心想成为优秀糕点师,身上总是散发香气的女孩,但现在我的爱到此为止……”花心小男友如是说
三年的恋爱就此打住,如果时光能倒流空间能转换,或许换谁都不愿意用三年的时间去遇到这样一个男人,特别是一个三年后就30岁的女人,或许我们会更愿意用这样的三年去做不同的事,喜欢不同的人,而非这样,但现实总是一次次告诉我们,我们的人生没有如果!另外私心的想如果不是这样一个男人,又怎么能让她巧遇另一个男人呢?很多事不得不说总是巧合到可怕。
她说她会哭不是因为她失恋了,也不是因为她有多留恋这份爱,而是因为曾经美好的爱情竟然可以这样就结束。
至此一场爱情华丽的谢幕,而纷至沓来的是另一场刻骨铭心……
不得不承认很多的开始就是从一个不小心打破惯例开始,或许是电视剧的传统又或许是故事开头的惯用手法
从第一次不合习惯的打扰相亲开始
有违冷血态度的送她回家开始
再到不按常理的将一个酒醉的女人放在自己的床上
是的,他依旧是不爱管闲事冷血而有严重洁癖的玄振轩,依旧是作者笔下孤傲乖僻的高富帅男主,就在这一切都一如从前的情况下,他本能的开始做傻事,开始不合逻辑开始不按常理,却又如此的顺理成章。如此顺理成章地告诉我们,有些事物开始发酵了,开始拥有可以轻易的破坏思维定律的能力了,开始可以轻易的让一切不受控制了,或许这也是那么多人愿意将其比作火的原因,那么相同的浓烈而炙热那么相同的不受控制
湖畔文章13: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清水烟湖畔的那位女孩!我走进风里听到的是你,我走进雨里看到的是你,风疏雨骤,淋湿了长长的思念,我走进了昆明高原那片暮夜阑珊的梦里。
我遇到你,一定是上帝的赐予。当我在电脑前用绿茶呷着漫漫的长夜,在键盘上寂寞地敲打着时光,当我的心被夕阳浸透慢慢变老,当我的钓竿已失钩线天老地荒,你就向我款款走来,象一片南方飘来的云,带着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
被友人逼着学QQ聊天,要打发我工作的无聊,幂幂之中就坠入了你那扇幽静明窗里,那是日暮溪亭惊起欧鹭的藕花深处吗?那是蹴罢秋千慵整纤手的海棠依旧吗?双溪舴艋舟载得动柳剪的春光么?霜薄雾浓的南方啊,我望断天涯路!
不知到你的芳名,只知道“云雪意霜寒”;不知到你的妙龄,只知道滇池如绸风吹动;不知到你的居所,只知道一泓幽水百韵升,流经白云深处;不知到你的音貌,但闻青山绿水间你银铃般的笑声盈动。
你总是那样匆匆又匆匆,象一片漂泊的云,来无影去无踪,洒给我一些兰气,一些笑声,你总是秋眸含愁,象一缕淡淡的清烟流淌出兰色的忧郁,你总是欲说还休,我听到了你的叹息,你总是紧闭心扉,满庭芳菲深几许,无人知。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暮夜阑珊里淡粉红妆的那位女孩!你是从唐诗宋词里走来的,采菊东篱帘卷西风,你是从泰戈尔的新月里走来的,星光灿烂飞鸟含香,你是戴望舒的雨巷里走来的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吗,惆怅如雨悠长悠长。
你使我读懂古人的一日三秋,日有多短秋有多长,你使我读懂了陆游的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你使我读懂了雨果的海上劳工,可我读不懂云中初雪意,天苍苍,野茫茫。
我不是余伯牙,不会操琴无以造崩山之音;我不是惠特曼,走在大地上我听不到歌声;我不是罗丹,没有那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不是闻一多,不能画出伊人梳妆的万种风情。可我懂你,妾愿何偿天籁如风。
我在幽篁的小径等你,不再西出阳关尽杯酒;我在落英缤纷的花园等你,不再风萧萧兮易水寒;我在驿外的断桥边等你,等你的黄昏,等你的寂寞,不再八千里路云和月;我在春城街头的万家灯火里等你,等你的笑靥,等你的缠绵,等你的一万种柔情。
伊心悠悠吾不知,吾寐谁思痴痴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QQ里那位扎着蝴蝶结的梦一样紫色女孩。
为你守候,用我今生。
湖畔文章14:未名湖畔的素心梅
文/爱斐儿
未名湖畔的素心蜡梅,成为近年来的一个念想。
有年冬天,去北大参加一个活动,被一好友从会场喊出来散步,一路听友人侃侃而谈,不觉已来到未名湖边。忽觉馨香扑面而来,闻香而寻其芳踪,“呀,蜡梅开了!” 但见细瘦而宁静的素心蜡梅,香香地开满一树又一树。
“原来这就是蜡梅呀!在北大,多次经过这里,竟然不知有此芳邻。”说的人神情里有一丝怅然。
那些小小的、淡淡的、鹅黄的,格外从容的蜡梅,她们并不知道带给我的喜悦那么密集、那么浓。看得出,她们在等待白雪、月亮、踏雪而来煮酒的松竹。
一直深信,灵魂芳香的人,终会相遇爱与美。就像蜡梅与湖水,但凡一见,暗香自然会因为毗邻湖水而明亮。他们站在一起,就是灿烂和自由,就是一切爱的缘起。
忆旧时,每逢梅花映雪的时候,就有人踏雪寻梅,围炉小饮,他们除了折梅相寄,也会铺开宣纸,挥毫泼墨。而今,他们书写的腊梅繁枝,虽然早已笙歌一样散尽,而真实的蜡梅还在,梅香还在。
我常常从一朵花的微笑中体会时光更迭,以清风洗面,以流水洗心,以诗歌的方式修复时间留下的伤痕。在一滴雨中清晰地看到花开,从一朵消融的雪中看到花谢。你知道,一些时光逝去就永难描摹。而你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又走进了冬季,走到了北大未名湖边,在遥远的书声中,忽然闻得梅花暗香轻唤,只觉温香如故,恍若旧识。
其时,我遇蜡梅,恰逢黄昏时分,她有小朵的香气,我有疏影横斜的静湖,我们互为对应,立于冬春的边缘。
蜡梅,一直是诗人画家的钟爱之物,文字中有她便显出铮铮傲骨,画中有她便巍巍然有了君子风度。然而在北方,真实的蜡梅真的不常见。记得我去冬在未名湖畔拍的几张蜡梅图发到朋友圈,引发了一场关于“蜡梅”与“腊梅”、“蜡梅”与“梅花”的讨论。因为我素喜本草,还是愿引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为蜡梅正名吧:“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其时,我还顺便查到了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梅花香水的制作方法:“海澄人善蒸梅及蔷薇露,取之如烧酒法,每酒一壶滴露少许便芳香。”可知古人对蜡梅香气的迷恋,已经可以根据芳香油与水的沸点不同,利用分馏技术,将芳香油提取出来。
我在写作以中草药为主题的散文诗集《非处方用药》时,想引用蜡梅的药效入诗,据说蜡梅花蕾能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一想起祖先们用这么美好的东西来治病,就觉得古人活得太过奢侈。若换做我,即使闻一闻、看一看,百病即可全消,哪舍得吃下她。
世有林逋种梅养鹤成癖,愿以终身相伴“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今有爱斐儿爱梅成痴,我眼中的花草皆可入药,其中一幅梅花处方这样写道:
“她遗下黄昏,旧时月色,走在众花之后,只为躲开浮名,依约赴会,等那恁般多情一场大雪。
就选在一度相思的冬季,成为你光阴错生的冤家,温暖的理由俯拾皆是。
当然,为了热爱,暗香只在情痴处浮动。
世界偌大,远景空濛,但见旧友竹松,消瘦的冷月,面庞还算皎洁,英雄气质尚在。”
我是一个爱花之人,遇见荷,就像青梅遇酒,遇见梅,就像知己逢红颜。第一次遇见蜡梅,我在她对面而立,互相交换着灵魂的香气,体会着与美好事物天长地久。天已黑透的时候,我还握着那缕梅香没舍得松手,犹豫着要不要折一支,终是不舍得折。但我走了很远,远远跟着的花香还不愿离去,我忍不住回来,折了有4、5朵花的小小一支,回家后找了一只古铜色的小瓷瓶,插入瓶中,摆在我的书桌上。
去年冬天,计算着蜡梅开花的时节又去北大未名湖看梅,而梅开依旧,暗香依旧。我们俨然已是老友故知。我小声和梅商量:“我再带一支回去好不好?这样你就可以亲眼看见我把你写进诗里。”
梅花不说话,梅花只是笑。
于是我得到暗许,又折了小小一支,依旧插在那只小酒瓶里,和前年那支已经干枯的蜡梅放在一起,于是,就有两支蜡梅一年四季开在我案头,就像一个人的一生两世,一个行走世间,一个醉于梦中。她们和我一样都深信,世间一切都离不开爱!
自身有光源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带来晴空和云彩,就像一株蜡梅,和立春时的寒气一同面湖而立,撒开温婉的香气,仿佛那一方湖水是她的,湖中的塔影也是她的。
这是元月,薄薄的风声身披白银,那风也曾轻易吹散肉身和云朵,此时,它慢下来,停在这座都城的一角,指给我看一树又一树腊梅,从良善的草木中芬芳升起,这些避开尘埃、撇开时光的花朵,独守自己的安谧与明亮,被梦中的山河与初春的湖水轻轻围拢。
野雀们低声飞过树梢,一个人的心和白云一样高,她慢慢弯下腰身,她要深深地嗅一嗅这稀缺的香气,就像雨水低头嗅着深爱的青山原野,就像在冷风中站了太久的人,看到温暖浮现的幸福,如果再不靠近,那蜡梅就会再次隐身黄昏。
一树蜡梅,想必她们已在此开了多年,新花推开古老的光阴,正如最深的美,都爱压低自己的呼吸,就像月亮住在水上,就像你会把一朵蜡梅轻轻摘下,藏在一首诗里,就像你藏下的无数个对爱的深信。
至此,一树腊梅开在灰白的寒冬,你可说是孤芳自赏,也可说是漫不经心,她只用一身香气代言,自然、真实,只接受时光的雕琢。若非行遍红尘阡陌、踏进通幽曲径后的心灵,岂能体会这等简单、纯粹、足以动人心魄的孤高的姿态。
一株植物,一朵花被心心念念记住,定有它不同凡响之处,就像你记住一个永难忘记的人,纵然隔山隔水,常常涉过你的目光婉约而至,与你促膝而坐,打开的书本、热茶都可以忽略,如这暗香一朵,为你打开心扉,再也不惧光阴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