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的文章

请欣赏五一的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五一的文章1:幸福在味蕾深处生长

文/茹秋乐

“孩子,五一回家吗?”老妈在电话那头小心翼翼地问我地问我。还没等我回复还没等我回复,她又兴奋地嘀咕“:家里做高州汤籺,是你最爱吃的虾仁马蹄馅呢。”

“不回了吧,要准备一个全国赛事,忙呢。”

五一那天中午,我抛开所有任务,在街上转悠好久,试图找一间饺子店祭祭五脏庙。“东北大水饺”、“福建名饺”随处可见,晶莹剔透的水晶虾饺、外焦里嫩的肉末蛋饺琳琅满目,老板热情地吆喝:“要吃什么?”而我只摇摇头。

我找寻的,是味蕾深处生长的那份记忆。纵使广州繁华如许,又有哪个角落的小店,能出售如此无价的东西呢?

我童年时在外婆家长大。印象中童年最美味的食物,当属外婆做的汤籺。杀鸡、煨鸡汤、揉面团、剁肉馅、刨萝卜丝、切韭菜、炒花生米……工序繁多,而手脚麻利的外婆完成得有条不紊。当一大锅热腾腾的汤籺出炉,外婆笑眯眯地给我盛上一碗,看着我心花怒放地一口咬下去。每个汤籺有巴掌大小,皮薄馅靓,软嫩鲜香,鸡汤加了药材在炉上已煨了许久,和着汤细细咀嚼籺,鲜美之感便从舌尖一直蔓延到胃里,连空气都溢满了幸福的香。

长大了,还是时常念叨外婆做的汤籺。老妈出嫁前在娘家没学过这道手艺,但为了满足我的小心愿,还是鼓足勇气挽起袖管,一边打通电话让外婆远程指导,一边手忙脚乱地揉面剁馅熬汤包籺。老妈毕竟天赋异禀,虽然手烫得起水泡,还添了几道伤口,但最后硬是把一锅味道鲜美的汤籺端上了桌。此后她越战越勇,先对汤籺的外型进行了创新,捏成元宝状或者小动物状;又在汤籺的馅上玩起了花样,除了传统的猪肉、韭菜、白萝卜、马蹄、花生,她还尝试过鱼片、咸鸭蛋黄、腰果、肉丸和虾仁,总之我喜欢吃什么她就琢磨着怎么做好吃,鱼虾需去腥,腰果要切碎。我吃得不亦乐乎,抬头对上老妈欣慰的目光,低头眼睛里有点湿润。

如此一碗汤籺,是无论在多繁华的都市都难以寻觅的情怀。尽管超市里各大品牌的速冻饺子任君挑选,路边餐馆的饺子云吞随叫随到,却再也不能轻易打动我们的味蕾。

味蕾深处生长的,是童年,是母爱,是回不去的乡愁。

我暗下决心,这个暑假回家要偷师学艺,学会做汤籺,就做老妈喜欢吃的韭菜猪肉馅。

很多年后,坐在藤椅上的老妈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我系着围裙,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韭菜猪肉汤籺:“妈,尝尝好吃不?”她笑着说:“好吃,你做什么都好吃。”

熟悉的对话,熟悉的味道,熟悉的人。就好像站在多啦A梦的任意门前,瞬间看到当年的她们和自己。

幸福的滋味随时都在,就像阳光随时都来。

五一的文章2:面对挑衅,该何去何从

今天是五一的第一天,我的生日,过几天就到了,我在心里有发誓一件事情,一定会在生日之前办到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每天都在忙碌同一件事,在这么做的同时,我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比如多关心老公,多些时间关心我的宝贝女儿,比如多些微笑,总是有人说,我老是绷着一张脸,可是,又有谁明白自己,我心里压力很大,我是个会计,我想把事情做好,做到让所有的人满意,可是,当我努力去付出的时候,生活给我的回报是无数的不理解,我多盼得到别人的理解,

我有时,在问我自己,我活着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傻傻蛮干的一生吗?我也需要爱情,我也需要老公的呵护,可是,为什么,我和老公之间的问题就是没有办法去解决,希望在生日之前,和老公之间的感情可以和刚认识一样,我很想和老公之间可以和在打工时那样,恩恩爱爱的。自己加油,努力了

五一的文章3:花盆里的小石头

文/唐梅

今年五一假日与往年不同,我没去游山玩水,而是报名参加了山大文史哲学院的培训学习。临行前,我把家里的事情一一安排好,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田雨。

田雨今年七岁,上小学一年级。因我家离山大比较远,只能提前一天去济南。走的时候,女儿还没有放假,我一再嘱咐女儿要听奶奶的话,放假了先做作业,并约好每晚八点左右给她打电话。把七岁的孩子交给七十岁的婆婆来带,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老公除了上班,还得帮我处理业务上的大小琐事。

寿光的于欣姐也提前来到了山大,我们在陈忠老师的帮助下住进了山大附近的兴泉商务酒店。夜幕降临的时候,于欣姐陪我给孩子打电话。电话那端孩子高兴的一个劲的喊妈妈,并告诉我放假了,语文考试得了个A,数学得了个B,她自己知道数学倒退了,让妈妈别生气,以后她会好好努力。我说了一些鼓励的话,我看都十多分钟了,女儿还滔滔不绝的说着什么,于欣姐笑着说,孩子的话比妈妈的还多!

接连几个晚上,我都准时的打电话。女儿像小大人一般问我吃在哪儿?睡在哪儿?什么时候回家?买些什么礼物?甜甜的童音里带着些许让我喜悦的稚气!她已经懂得牵挂她的母亲,盼我早些回家了……

5月3号下午,课程一结束我便匆匆地赶车回家。田雨听到我进门喊她,高高兴兴地跑来迎接我。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扑在我的怀里,而是笑嘻嘻的把身子倚在门框上,意味深长地喊了个“妈”!她粉色的T恤映着白皙的小脸,似一朵绽放的桃花,几日不见女儿的几分矜持,竟让我觉得孩子长大了许多……即让我高兴,又让我愧疚!我企图用我带回的礼物来偿还这些天来妈妈不在孩子身边的照顾和关爱。但这又是何曾能偿还得了的啊!

孩子在客厅里点数着我带回的礼物,她让我去院子里看一下我几天不在她替我照看的花草。孩子同我一样喜欢花花草草,她也曾学着我的样子给花松土、施肥、捉虫。那模样俏皮的可爱:细长的小手,小心翼翼的抚弄着花枝,还不时的用小鼻子在花朵上嗅来嗅去……我的兰贵人依然风姿卓约,一叶兰秀丽挺拔,满天星繁星点点,唯一不同的是各个花盆里多了各式各样、颜色各异的无数个小石头!我突然想起来,我说等有时间了我们一起去河边捡些好看的小石头置入花盆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说的事,孩子却记在心中了!趁我不在家的时候,把这些小石头捡了回来。我的心里暖暖地。她这几天捡拾小石头的事,竟然在电话里一直不曾提起,想必是想给我一个惊喜吧!大大小小的花盆里,无规则的摆放着大大小小的小石头。有的大如鸭蛋,有的小如黄豆。椭圆的、圆的、半圆的、还有说圆不圆说方不方的,但都有共同的特点,表面光滑,无棱角;有褐色的、水绿色的、白色的、青石色的……二十多个花盆里,都有女儿置入的不同形状的小石头。虽然我不曾看见女儿捡小石头的样子,但我能想到她当时的愉悦心情和想念妈妈的那份甜蜜!

枝繁叶茂的花草,有了这些形色各异的小石头为伴,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女儿天天在河边捡拾小石头,来排遣对我的思念,她是快乐的、幸福的!因我的职业四海为家,女儿能理解我并默默无闻的支持我,她必须适应妈妈不在她身边的日子,然后一天一天健健康康地长大!

五一的文章4:随笔

文/江枫

五一假期过的真快,还没有找到休息的感觉就已经结束了。我想这是一部分人都有的感受吧!本应该是休息的时候,却变成了忙碌,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过完了这个小长假。这个假期我没有做特别的安排,因疫情的原因好久没有回老家了,趁着这个机会在家里待了几天,整体感觉还不错,虽然没有到外面走走,感受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却也有一场心的旅行,感受到了地域饮食文化和自然风光!

假期期间拜托一位四川的朋友有时间帮着拍了几张巴蜀的相片,以了解当地的人文风情,也算是自己的一次旅行吧!没隔多长时间朋友就发过来了,有饮食、有山水,虽然不多,却也有代表性!我反复的看着这些照片,除了感受到当地人文风情的气息之外,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也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点感受而已。

首先谈谈饮食,其中一张相片是火锅,显而易见这是四川饮食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巴蜀饮食文化的灵魂之一,只要一提到四川的饮食,我想很多人本能的反应就是麻辣,还有火锅。它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更是一种区域的特色和文化,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来讲它更是一种传承,是一种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这种传承同时也是人的传承,是生命的传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不仅是生命的养育更是人的性情的养育!巴蜀是这样,其他地方又何尝不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快速变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夸地域工作、生活及各区域之间的交流也不断的演变、扩大,使得各行各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和发展,其中饮食文化就比较突出,饮食文化在不同程度的,不知不觉的进行着融合,地方特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有的招牌尽管写着是地域特色,看上去也是,如果真品尝起来还是有点不同吧!不可否认,这种融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也改变着人们的饮食习惯,人们开始尝试不同地域的饮食,甚者彻底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我姑且把它定义为适应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吧。现在人们要想吃家乡菜也不一定回到本土,只要你想吃,都可以找到,甚至可以找到标有正宗地方饮食的馆子或者酒家,至于是不是正宗,各有所见吧,只是希望地域饮食文化要不断的传承下去,不失本色或尽量保持本色。

下面再聊一聊另外一张相片——山水照,里面有山有水,山没有那么高大、险峻,水也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和雄观。照片没有美颜也没有特殊的处理,但它去把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展现在我的面前,印在我的心上,让我感受到自然的美妙。这些山,这些水在那里经受自然和岁月的洗礼,显得格外的朴实而庄严。它们陪着一代又一代人长大、变老直到离去。它们记载着历史的桑田变换、书写着人们的记忆。斗胆把自己置身于此地,试想着在这里长大,我想这些山山水水一定记录着我的好多故事,勾起我太多的回忆。也许第一次和小伙伴一起打水漂是在这里,第一次学游泳在这里,第一次摸鱼在这里,第一次爬山在这里,第一次……太多的第一次都在这里。当我长大离开时,是否也曾默默的、依依不舍的离开你?而今的我又回到你的身边。山水依旧,只是人非昨。此时也想捡起一个石子打几个水漂,只是已找不到当初的感觉。此时我只想沿着这些路慢慢的走,去感受你的伟大,然后站在那里,看着你,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想,瞬间放空自己,融入到你的世界里,一起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就此止笔,再次感谢朋友,让我有一次心的旅行!祝愿我的朋友一切都好!

五一的文章5:巍巍泰山

文/蓝蓝

90年的五一,第一次登泰山,是和男朋友一起去的。那时,他还是个学生,我刚上班一年。第一天的傍晚开始爬山,天黑,看不见什么风景,只有顺着台阶往上爬。到了中天门的时候,我再也没有爬上去的力气,真想中途放弃。可是,回去的路实在太长,于是,也没有返回的勇气。加点餐,继续往上爬。终于到了南天门,到了泰山之巅。

半夜里,山顶上的风很大,冷的很。租不到大衣,我俩只好租了一床破棉被,披在身上。终于等到日出时。当太阳从大海慢慢升起的时候,我却还在往上看。终于看到日出的时候,发现它好像一块红红的布从碧绿的麦地里升起。好美!

上山容易下山难。回来时,腿酸痛的很。想乘索道或是公交车,看那人山人海,等到何时?咬咬牙,鼓起勇气,下山!

一个又一个挑夫越过我们远去了。累,也看到了希望。

终于到了山下,脚再也不敢落地。我发誓,这辈子再也不登泰山。 02年,在儿子的恳求下,又一次登上泰山。那年,儿子6岁。我们从后山出发,爬了40多分钟,就到了中天门。从中天门坐索道到了南天门。坐索道,真是害怕极了。一动也不敢动。儿子稍微动一下,或是说句话,心里都吓得要命。生怕掉到山涧,摔个粉身碎骨。一路提心吊胆。

在山顶,儿子兴致勃勃,去寺庙撞钟,给神仙磕头,听大悲咒,买他喜欢的纪念品。对于孩子,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好玩。丝毫感受不到疲倦。

返回时,儿子还想乘索道,看来乘一次还没够……可是,我再也没有那个勇气。干脆,还是往回走吧。路上,好多人都夸儿子:你看,人家小孩子都爬上来了,多厉害!儿子心里美滋滋的。离山下不到3里的时候,儿子再也不走了,累得哭了起来。我没有办法,我也走不动了。只好,哄着儿子,鼓足勇气,慢慢的,终于下了山。好累!

06年11月,再次来到泰山。我却没有去爬山。11月的泰安的确很冷,山上会更冷。现在的我,再也没有勇气爬山。就算有胆量,也没有那个体力。爬不动了!参观了泰安监狱。学习人家的先进经验。他们在服刑指导方面,做的很好。

希望有一天,再登泰山之巅,领略祖国山川的壮美。

五一的文章6:难忘的上海之行

文/王维翎

今年“五一”,我跟着好朋友一家去了上海,虽然我不是第一次去上海,但却是我第一次体验没有爸爸妈妈陪同的出游,妈妈说勇气可嘉,值得纪念。

在前往上海的路上,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还从叔叔阿姨那里学到了一句名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到宾馆稍微休息后,我们去了“田子坊”,那里有很多小房子,别看那房子老,里边放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还有你想都想不到的时尚物品。然后我们去“日月光中心广场”逛了逛。第二天,我们乘地铁去上海博物馆,这是我第一次坐地铁,地铁上人可真多,速度也真快,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博物馆。在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物品。接着,我们去了外滩,外滩边上是黄浦江,对面是一座座高楼,我又看到了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第三天,我们就要回家了,想到回家,我有点激动。回家之前我们又去了豫园,那边人山人海,黑乎乎的一片。

一次难忘的旅程,在我们一路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五一的文章7:芳菲落尽

五一假,同学回家的回家,逛街的逛街,出游的出游。这座城对于我而言,越来越显得孤寂。虽然她比起前两三年来,树叶更为繁茂,花儿也开始热闹地争艳,但她就显得那样孤寂。

找一个课室想完成古代文学作业。在2栋最后一间教师休息室里,没人,打开窗户。插上电源,启动笔记本,坐下,一阵阵鸟叫那样不绝于耳。它们在我的世界里叫了整整一个春天,到这落花时节还不停歇。为什么??

窗外的朝阳把一片片绿色照亮,风儿在轻轻摇晃他们。课室只有我一个,不,还有一个监控器。不知道背后是有一双监视的眼睛呢?还是一双友善呵护的眼睛?还是一双同情的眼睛?还是一双冷漠的眼睛。门那边还有割石机和鸟争鸣,现代文明和自然叫嚣得厉害。我不是一个人,想想,那些民工随时都有可能冲进来……

我无处安置自己。没有一个安置心灵,安身立命的地方。到处都有一双眼睛,都有一阵叫嚣,都有纷扰。我只能把自己安置在文字里。我是否该撤呢?这里也许并不安全。不,就这样吧,随遇而安。上帝会安排怎样的一双眼睛,会安排怎样的一个灵魂潜伏在我的周围,我真的不知道,我也没有权利知道。我只要安置自己的心灵就好了,而这时,文字是最好的去处。

他和春天一样在我的心里凋落。他的春天越是风华,我所见越是凋零。我只有远远地逃避这个春天,不管如何,都与我无关。那些鸟叫,那些花开,在我的眼睛和耳朵里留痕,但大雁已经飞过了,再也找不到影踪了。

昨晚躺在黑暗中,翻着手机通讯录,发现有很多人没有联系了。

第一个给銮打个电话,那边传来车水马龙的声音。她说:“好久没联系了。”我说:“是啊,想问问你实习得怎样了。”她说:“我现在深圳,要上去广州,在开车,明天再回你电话吧。”挂断了。人生就是在匆匆之间把情字遗忘了,对于一个固执地为情为爱而生的人,明日也许会千疮百孔,但会依旧故我。

给冰姐发短信,今日在恐慌中的我能理解她的心情,问问她五一是否有回家,最近的海珠区进展得如何,没有回短信。Angway,我只是很真诚地问候一下,不是人与人的交往都会带着功利性的,请不要这样理解。

给专老师发短信,告诉她我的无所适从。也许这些话我不会跟家里人说,不会跟一般的朋友说,知道自己太要强,总不肯放低自己。但我知道她更能理解我的处境,更支持我的选择。那头传来的文字里充满开解和鼓励,不是妈妈胜似妈妈。

上QQ,想联系那些老同学老朋友。失恋且失望的峰和兴,远在成都拼搏的扬,今年毕业人生十字路口的德,眼看弟弟过几天结婚而自己却无着落的堂哥。只是很想很想跟他们说说话,我们的孤独是如此相似。彼此相依,哪怕是一句话,都来得比一个人苦捱强得多。

昨天一个人在宿舍,舍长出去买手机了,为了和他联系上。芳也出去了,雯回到她所恋的温馨里去了,我一个人在电脑前,又一次无处安置自己。想找一个人说话,却不知别人是否能理解,只能把自己封锁在孤单里。吃饭时间到了,一个人游荡到饭堂吃饭。

随后去图书馆找两本书。路过文学馆的柜台,看到依旧着橙色衣服的陈师兄,特别想跟他打招呼,朝他笑一笑,他也从书堆里抬起头来,笑笑挥一挥手,我已经满足了,一阵小温暖。

回来后看到他的签名说:“好饿啊,想吃肉。”笑问他说:“刚看你在看书,原来在想吃肉。”“看到红烧肉一段了。”一个纯粹的与书为友的人。我说有时候会不会觉得一个人很孤独。他说:“是人都会孤独,不分场合的。”他说抓住这种感觉,融进文字里去,此时此刻的感觉不能重复的了。我问他会追求快乐吗?似乎文学注定会和敏感、沉重、悲伤联系在一起才会深刻而含蓄。他问:“有时我会刻意追求悲伤你信不信?”“我相信。”“我会追求悲伤以后的快乐。”我理解那并非轻佻的快乐,那是更高层次的,经过悲伤的蹂躏,撕扯、浸泡、升华之后的快乐。最后给我一句话:“不管快乐或悲伤,用心生活。”

落花时节到来了。去年在这样宁静的节令里,我还会说:“落花时节读华章。”今年的落花时节,读一读在开花时节读不下去的落花诗吧。在诗句的共鸣里,找到一种安抚。也许别人会鄙视你这种闲情,但不管如何,我只能先把自己安置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迹和造化吧。这就是你我之所以为你我。

太多想做而不能做的事,太多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这份差池,什么时候能协调好距离而和谐共处呢?他们在扰乱我心。我不是害怕他们,而是害怕自己管理不了自己,我的行动总是背叛计划。太喜欢自由和随性了,以致那些计划对于我来说是镣铐。但总要戴着镣铐跳舞。

只能在文字里暂歇,在文字里暂时地欣赏路旁的花花草草。有人说文字是要写出来给人看的,但我并没有这样明确而强烈的企图,我更希望有一个静谧之处来安置这些人类丰富的情感和情绪。但在敞开和自闭之间,我选择这条路径,让文字自由漂荡。如果在某一个宁静的下午或深夜,我的这些文字能有幸和一个也挚爱真诚的性情中人相遇,那让我们感谢缘分。

五一的文章8:纸月饼

文/刘关张

每年旧历七月十五一过,堂哥总是会给我打电话,一起合计中秋给我们集团公司多少月饼票,一般来说,我都会要上10万块钱的。大型国企嘛,总是要把关爱职工放在重要位置。我是这个公司的工会主席,有这个权力和义务,说句官话就是让广大干部职工过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

其实,堂哥那里就是一个空壳公司,根本不生产月饼。只是每年中秋前印制大量精美的月饼票,通过关系专门批发给大集团大公司的工会,当然了,主要以国企为主。一般来说,人家是按照面值开票,八折收钱,这一下子就可以送给工会领导们20个点的回扣。

堂哥第一次推销他的月饼券是在4年前,他亲自上门给我讲述其中

的奥秘:老弟,咱们是自己人,你又正好是工会领导,所以我才来找你,你看我这券,面值198元,我给你10万块钱的怎么样?

我忙回答:我不是不信你呀哥,你们的月饼好不好呀,我们可是大型国企,职工要求高,你得保证质量和口味。

堂哥微微一笑:我们不生产月饼,我们只印券,这就叫做纸月饼。

我愣住了:那我们的职工拿着票去哪里兑换呀。

堂哥递给我一支苏烟:奥妙就在这里,月饼票根本不要发到职工手里,最多从你们集团发到各个二级单位工会,事先和大家打好招呼,一切签字领取啥的手续齐全,让他们放到自己手里,过两天我派人悄悄地来你这里,找到这些基层工会主席 ,从他们手里半价收回月饼券,给现钱。主席们把钱拿到手里,这神不知鬼不觉的,你我他们都得好处,这叫三赢,何乐而不为呀。

说实话,第一年我真是战战兢兢,怕出啥问题。但是堂哥是个老江湖,他给我讲了好几套出了问题的防范预案。自然,这些预案根本没用上过。底下的工会干部也都配合,大家心照不宣,有福同享。

自然,这个过程是以多年培养起来的默契为前提的。所以,我才说,每年堂哥总是给我打电话,今年也不例外。七月十六堂哥径直来到我的办公室,寒暄几句后,我拉着他走进小会议室。

关上门后,堂哥开门见山:兄弟,怎么样,今年是不是按惯例来呀。我听说你们单位今年效益不错呀,要不要多来点儿?

我面露难色:老哥,今年真的不行了,一点都不敢办了。你说为啥,唉,这不现在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嘛,纪委还转发了市里的一个关于节俭过节的通知,别的不说了,今年真不行。

堂哥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怎么今年都这样呀,你这是第三家,那两家机关事业单位也是不敢要了。看来世事要变了,我这纸月饼生意做不下去喽。

堂哥边说边站起来,摇了摇头说道:也好,兄弟,不为难你了,我到咱哥那个集团看看去。

五一的文章9:那年五一正农忙

文/邓训晶

五一,风暖了,雨柔了,阳光格外明媚;五一,枝繁了,叶茂了,花儿朵朵生机盎然。仰望天空,我看见了飞翔的大雁,看见了朵朵卷舒的云彩,让我想起了那件被岁月尘封了的趣事。

当学生时,每到五一都要放农忙假。农村的同学回家帮父母干活,我们城镇的学生,由学校组织去农村支农,割麦栽秧这些农活就是在那时候学会的。

最难忘读初二那年的五一,我学会了很多农活。五一那天,班主任羊志老师带我们去支农。到了生产队,队长安排我们去割麦子,我们兴冲冲地奔向山上的麦地,动手割起麦子来。看似好简单的活,可是一会儿就有人叫起来,麦芒把我们的胳膊刺得全是红点点,又痒又痛,抓起一道道红印。很多同学扔下镰刀不干了,坐在田埂上抓耳挠腮,我还记得很清楚,老师说五一劳动节,就是让你们来体会一下劳动的辛苦,体会一下“锄禾日当午”的含义,怎么能一见困难就后退了呢?说得我们很不好意思,马上又投入到割麦的队伍里。

第二天看见栽秧,觉得挺好玩,就坚决要求去栽秧。我和几个同学高挽裤脚,下田栽秧。队长专门教我们,用三个指头夹着两三棵秧苗,插下去,不能用五个指头插,那叫五指秧,不肯长。居然三个指头和五个指头栽秧有这样大的区别,真是收获不小。学了几天越栽越好,越来越熟练,后来读书期间的农忙假,我都是栽秧主力。

等我下乡时,生产队里没有人知道我会栽秧。那年五一,正是栽秧的紧张时候,小镇电影院却要放《刘三姐》。那时电影稀缺,大家都想去看,我们几个知青就跟队长据理力争,说五一是法定节日该休息。队长眼睛一瞪,劳动节就是要劳动,还放假去看电影,割麦栽秧分秒必争,你们还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不放!队长的话就是圣旨,看来看电影无望了。

中午收工时,队里几个男青年不甘心,想了个坏主意,跟我们几个女知青说,我们来栽秧比赛,如果你们赢了,我们就帮你们干下午的活,你们去看电影。如果我们赢了,你们就帮我们干活,我们去看电影。开始我们不答应,怕比不赢,就跟他们讨价还价。我们两个女知青对他们一个男青年,我们其中有一个赢了,都算我们赢,而且要我们点名谁来比赛,骄傲轻敌的他们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条件。我们选了他们队里憨厚的大牛来比赛。于是找了一块不大的田,我和好友权权在左右,大牛在中间一字排开。田埂上的裁判一声令下,我们“刷刷刷”地栽起来。刚开始还不分胜负,栽了一会儿,大牛就落后了。田埂上喊加油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越栽越有劲,直往前冲。大牛急得满头大汗,越着急越慢,田埂上骂他的声音也此起彼伏,小伙子们骂他丢了他们的脸,下午我们的活要他一个人干。最后,我们两个把他的一部分栽了,把他关在了田中间。我们赢得干净彻底,把他们看得瞠目结舌。我们骄傲地爬上田埂,看着小伙子们失望的眼神宣布,下午我们去看电影了,我们的活你们看着办。扔下这句话,我们趾高气扬地走了。

下午,我们理所当然地去看了电影《刘三姐》。等我们看完电影回来,大牛他们还在垂头丧气地帮我们干活。我们几个恶作剧似的坐在田埂边奚落他们,五一劳动节嘛,就是要好好劳动,谁叫你们看不起我们女知青。直到繁星点点,他们才干完我们的活回家。

事后他们说,压根就不知道我们会栽秧。每到五一,我们都要用这件事调侃他们。岁月如歌,这些往事,是那么亲切地留在了记忆里。

五一的文章10:井上梧桐 檐花落酒中

文/姜月霞

还未到五一,天就热的厉害,中午走在街上竟然有了暑气蒸人的煎熬。小区里那些个开的的热热闹闹的桃花杏花早已随时光化作匆匆谢却的春红,倒是后面野地里的三两株梧桐开了满满一树粉紫色的花穗,不时随风送来阵阵清香。早上一出楼门就会看见那几株开花的树,在清晨的阳光里开出一树浓稠的的花来,会让你不由自主的想起席慕蓉的那首开花的树,只是不知道,梧桐树是否也在等谁那个生命里的路过的人呢?

晚上,与几个朋友去附近的胡山林场吃饭,山上到处开满了梧桐花,我们落脚的院子里就有不少,合抱粗细的树干,硕大的树冠遮了大半个院子。人坐在院子里,清晰的月色透明一般,山风吹来就会有花儿随风落下,落在肩膀上或裙子上,不一会儿,身旁就落了密密的一层。

不喝酒,就喝茶,跟着大家一起举杯,也煞有架势的。这样的山野小店,茶也是简陋的叶子茶,但是因了这一院子梧桐花,味道也颇为不俗了。喝茶是用玻璃杯子,端起来,迎着皎洁的月光竟然看到一朵小小的茉莉花浮在水中,洁白的花瓣儿颤动着,楚楚动人。

山里的星空仿佛格外高远,但是星子又亮的逼人的眼,让你不敢抬头去看。一轮明月静静的的挂在天上,清辉如水一般笼罩着山林,也笼罩着这个小院子。

酒过半酣,有些凉意了,起身去车里拿衣服,却发现,车顶上,车身上,竟然落得满满的都是梧桐花。此刻,那些粉紫色的花朵儿在月光下竟然如玉一般温润。捏起一朵,握在手里,轻轻一捻,那带着细细绒毛的蝉翼般的花瓣儿就碎了,香味儿更加浓郁。想起几百年前,也有个人这样看了一场桐花的凋落,写下了檐花落酒中的些许的无奈与豁达。其实,小时候住在村子里,街上都有很多这样的梧桐树,每年的四五月就开满一街筒子梧桐花,如果夜里一场小雨,早上起来,就会看见满地厚厚一层的梧桐花,沾了水的紫色的花儿就会带出一种莫名的悲伤的味儿,怪不得在那么多古人的诗文里都会有这样一场梧桐夜雨滴到明的寂寥与凄清。

朋友说,那么好的月色,怎么能不喝一杯呢。笑着举杯,却不知道应该对这样的月色,对这样的一树繁花说些什么,只是不想辜负了这样的月,这样的花,这样的一山月色,所以,不管杯中是茶还是酒,都让人沉醉不愿醒了。

五一的文章11:平顺读山

文/宋保华

“五一”前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派我来到山西省平顺县挂职,转眼间就满三个月了。三个月的工作生活,我对自己挂职的平顺县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每每下乡途中,行走在山崖跌宕、峡谷纵横的大山间,探访过一个个安详的山村和憨厚质朴的乡亲们,心底便会生出一种热辣辣的情感——我爱这里气势磅礴的大山,我爱这里幽深清澈的飞瀑,更爱这里满山的苍翠松柏和满眼的绿色植被以及平顺人民坚韧、质朴、团结奋斗的精神品质。

是的,处在深山里的平顺人民,有着山一般的品格。他们世代面对大山绝壁和闭塞交通,从未停止过与贫穷抗争、与大自然抗争的脚步,拼尽血汗的抗争是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个小小的平顺县竟出了四位全国劳动模范——李顺达、申纪兰、武侯梨、郭玉恩。李顺达、申纪兰都是西沟村人,李顺达带领人们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农业互助组”;申纪兰则率先倡导男女同工同酬;来自羊井底村的武侯梨,植树造林成就很大;川底村的郭玉恩在创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方面得风气之先。如今,平顺县唯一的女劳模申纪兰还健在,今年已经八十多岁,她是全国唯一的一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正是有着大山一般的情怀,才铸就了平顺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之前,我对平顺这个地方竟一无所知。走南闯北三十年,自诩到过许许多多的地方,当我听说来平顺县挂职时,第一反应就是不情愿——平顺嘛,不就是如我的家乡冀中平原那般一望无际?可是这回,我的孤陋寡闻和自己的想当然差点儿出了洋相。这个既不平又不顺的地方,是八百里太行雄奇壮美的一段。绝壁巍峨,植被茂密,峡谷溶洞,清涧深潭,荟萃了太行山水的精华,奇、险、幽、秀,真是美不胜收啊!

我自小生活在平原,老家是清河县,17岁前没有离开过清河,没有见过草原,没有见过海洋,更没有见过平顺这钟灵毓秀的青山绿水。高中毕业后参军,来到了内蒙古草原钢城包头,与草原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因工作调动,常有机会到海滨城市出差,随之对大海心生眷恋。而来到平顺,这里的大山深深地触动了我、震撼了我。我开始用心来读平顺的大山,读平顺大山的青绿、大山的沉稳、大山的胸怀、大山的宽容。一次次的品读令我深有感触。这里的大山不惧狂风暴雨,不惧雷电交加,无论春夏秋冬、世事繁杂、战火纷飞,她受了委屈不言,受了打击不语。受了磨难,她依然巍峨,依旧挺拔,充满傲骨,泰然自若。

行走在平顺一座座耸立的高山上,我会觉得浑身充满力量,觉得自己也如这大山一般傲骨铮铮,这里的雄山秀水便是我寻找的精神家园啊!

平顺不仅有壮美的自然风光,在它的大山深处,还隐藏着十四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上省市的文保单位竟有四五十处,一个大山深处的小县,竟拥有如此多的文物古建,怎不令人刮目相看?这些“国保级”的文物,上自五代,下到明清,说起来哪个名号都是响当当:龙门寺、佛头寺、淳化寺、回龙寺、夏禹神祠、大云院、天台庵、金灯寺、明惠大师塔、九天圣母庙……这些“国保单位”无论其建筑还是其壁画艺术,历经悠悠岁月,令人叹为观止。

平顺的大山里空气永远都是这么的清新,深深吸一口顿觉心旷神怡。平顺县被誉为“全国深呼吸最佳县”真是名不虚传。的确,这些年,平顺立足优良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文化资源,“高扬旅游龙头,主攻绿色生态”,已经有了实际效果。目前,平顺已拥有太行水乡、天脊山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了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中国最具特色旅游胜地、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区等多个“国字号”品牌。一位作家来到平顺后在惊叹之余不断地感慨:“人们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看平顺美景胜黄山。”平顺的青山绿水就像一个多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混沌未凿,不经雕饰,极具古朴典雅之美。

举目四望皆苍翠,身处山巅视野宽。在平顺这样的环境里工作生活该是多么的惬意!在这样的一份惬意里品读平顺的大山,我就想:平顺没有煤矿,没有冒烟的企业,并不意味着贫穷,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是平顺最有后劲的发展,也是未来最有活力的所在。

谁说不是呢,守住这青山绿水,就是守住了金山银山啊!

五一的文章12:梧桐树下等你

(一)

那年五一过后,我们邂逅一个交友网站,我还记得你的网名叫“孤独旅行人”。一个简单的名字,吸引了我点击鼠标,也就有了我们的故事。

在认识不到一个月的日子,我们相谈甚欢。五月底,我怀着一个爱情的心,踏上了杭州之旅。在广州白云机场候机时,给你发短信告诉你“我即将来到”,那时我在幻想着此刻你在做些什么?我们见面一定会是很高兴的,我满怀期待地。当我从杭州萧山机场出来时,我左顾右盼的在接机人群中寻找着你。不一会功夫,我认出了你,我一直对着你笑,刚开始,你还没有认出我来,当我一步步走近的时候,你才注意到我。你立刻提着我的行李,带我去坐机场大巴。在车里,我一直朝外看,你不停地在为我介绍。到你住的小区时已是八点多了。那时一直在追天天向上,去到你屋里就立刻打开电视看了。你蛮有礼貌的对我说:能不能出去买包烟,我立刻答应你了。那九天在杭州的日子,真的让我此生难忘。是因为你对我在乎,对我的体贴;是你的真实,你的质朴打动了我。我记得有一天晚上,你坐在电脑前,我在床上,你和我说说你的未来,我听着听着,感动得要掉眼泪了。可是我告诉自己要沉得住气,于是找借口说要去洗澡,在浴室里哭着哭着。因为你的真诚。

我记得你屋里,贴着你领着***妈去乌镇打印出来的照片,想着你领着我也去乌镇的情形。乌镇很特别,你熟悉着带着我穿过一条条小巷,走过一座座小桥。我们还坐着三个小时的车,去千岛湖。由于时间比较赶,我们担心赶不上大巴车从千岛湖回杭州市区,一路小跑着去赶车,你还在后头嚷嚷着慢点慢点。在坐上大巴车后,已近夕阳了,车在高速公路驰骋着,你不一会睡着了,头靠着我的肩上,夕阳很美,美得让我觉得生活本该如此;美得让我充满了幻想。以至于后来,每当夕阳乘车时,我都会想起这一幕幕。它隽永的刻在我的心里。

去灵隐寺的那天,下着雨,也许老天特意安排,细雨洗涤着我们浮躁的心,虔心向佛拜佛。

在杭州那些天,你总和我提到窗前的那颗梧桐树,你感觉自己孤单时,总有他陪着你,不离不弃。12年4月,当我再次踏上杭州时,我特意去看了它,想象着,没有我的日子,你是和它有着怎样的对话。

当你第一次带我走西湖时,这个千百年来流传的许多故事的地方,我深深的凝视着,我静静的看着,一双眼总觉得使不过来。那几天里,我们去西湖好几次,最后一次的时候,我们走着好远好远,那也是在杭州最后一个晚上,我看着街上来往的车辆,看着红绿灯的变换,我真想一切都停止,因为那些天,真美。美,是因为有真诚的你;美,是因为我感受到最愉悦的日子;美,真美。09年7月底,你离开了杭州回绥化了,现在想起,我真的很后悔没有在你离开杭州前去看看你。也许那时对你的爱,相比现在还比较浅吧。

(二)

10年元旦过后,你来了我这里,是你第一次来到我的城市。还记得我去高铁站接你吗?还记得那天中午,为了给你接风,我买的酸菜饺子吗?那天晚上,我带你绕着河滨路走了一圈,去了中山公园,你谈了谈对这个城市的总体印象,后来我们还去了南华寺……那一个冬天,你在我这呆到月底才回东北老家。暑假,你是7月底来的,这次来,我们去了丹霞山,大热天的,弄得我俩大汗淋漓的。穿着我给你的白色体恤上印有手掌的图案,挺着你的小肚子,甚是滑稽,哈哈。八月中旬时,我申请了3天年假,买了飞机票,和你一起飞翔在蓝天飞向成都。我们是凌晨1点的火车去广州,夜里十二点钟我们去韶关东站,夜色很深,路上人不多,和自己的爱人去旅行,别有一番滋味。那天我们准时到了机场,可是飞机晚点两个小时,你在机场很自在的睡着了。那记得那时,你宿舍连风扇都没有吗?我在卓越上买了一把风扇,我们就打包好,带着他一起去成都。成都,一个久仰的城市,直到飞机平安着落时,我的心才踏实起来。因为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让人触目惊心。在成都的五天时间了,我住在你学校的宿舍。第一次看到你宿舍时有些心寒,我心里再想,我应该买点东西,让宿舍看上去温馨点。第一个晚上吃完成都火锅后,我和你冒着瓢泼大雨去超市买草席。后来,我们去了青城山,去了都江堰,这两个地方地震的影响依稀可见。去了宽窄巷子、去了锦里等,和你在路上的感觉真好。我第一次到了你的父母,和他们包饺子,吃饭。

这一年的国庆,我又再次去成都看你,住在宾馆,一起看《山楂树之恋》,一起喝茶……

到了冬天,你是圣诞过后几天来我这里,这个冬天我们基本天天去大润发逛逛,用你的话说:即使不买东西,也乐此不疲。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胡闹一起开涮,乐此不疲的。

(三)

11年七月底,你坐火车来到我这里,这次我们一起去了趟香港,也是凌晨的火车,在车站候车时,又让我想起当年我们凌晨一起出发去广州的场景。很多人说:旅行的意义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和你在一起,记忆无法磨灭。在香港,我们一起去看维多利亚港,一起逛街购物……年底,12月25日圣诞节那天下午,你放寒假到我这里,那个晚上我们再一次去看电影-《金陵十三钗》。这是最美的圣诞夜。元旦时,去了南雄-珠玑古巷,去了乳源-云门寺。1月9日走时,你总问我五一去不去成都,我很爽快的告诉你,我去,我去。

5月1日,我又再次去成都,这一次你变得不再那么热情,甚至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很伤心。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

亲爱的,认识你,我不后悔。没有你,我没有如此难以忘记的爱,没有如此真挚的感情,没有让我毕生难忘的旅程;和你在一起的每个点滴都是我记忆的音符,那样悠然,那样缠绵。面对暂时的困难,别让风雨,浇灭了我们的爱情之花,别总是左右摇摆,我的心好痛好痛。

亲爱的,记得,我依然在梧桐树下等你,我依然爱你。

五一的文章13:五一之《崭新的年轮》

文/翌诺千金

出了一夜冷汗

阶段性的症状

还是能够把握

自己的心态

脾气一下下

一天天的狂燥起来

稳住了心

我却怎么样也控制不住

狂放不羁的言语

还有行为

看书

又或者写字?

慢慢的

深深呼吸

真的就可以平静

什么时间能做到

心如止水

不禁扪心自问

希望有了

幸福还会再度拥有吗?

明天起

那些老有所依的伴侣

轻轻的从我们的身旁

旁若无人的

相抚相依的走过

我对于那种

生容易,活也容易,生活不易的观点开始怀疑

空虚的

大多追逐名利,女色

一朝不慎

坠落崖下

不正当玩物的

大多沉迷

所以丧志

而我呢?

应该开始学习

不断续的在脑海里,骨髓中

注入

注入新鲜的东西

就是此时的我

应该懂得

懂得把握悄悄流逝的

时间乃至生命

最重要的是

在两鬓斑白,垂垂老矣,子孙环厮之时

能够不再低头叹息

有的只是美丽的回忆

在肆无忌惮的感情萌发到这时突然想起读过的乔叶的文章中一段文字:

你渴了,水便是天堂;

你累了,床便是天堂;

你若是失败或是痛苦了,成功与幸福就是天堂

当你手中捧着一把沙子时

不要丢弃它们!

因为

金子就在其间藏蕴

明天或是以后的很多时间我想我一定可以写下:

桑麻的《倾听者》、周国平的《爱与孤独》、乔叶的《破碎的美丽》

等等好些

不是为了炫耀

仅仅是在这个繁华都市的一角,有这么一个人他来过,并认真的生活过

更甚至于这里成为了梦想开始的地方。

五一的文章14:最美是书香

文/廖双初

这个“五·一”,我没出远门,在家陪儿子和妻子。中午时分,去一家酒楼参加单位一位同事为儿子举办的婚宴,千篇一律的菜肴让人口舌生厌,匆匆用罢,就算是表达了一种礼仪,履行了一道程序。回家时,适逢路过新华书店,想起已很久没有进去看看了,不知里面是否又变了样,遂走了进去。

看样子,书香还是比不了酒肉鱼香,偌大的店里竟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与刚刚赴过宴的酒楼形成强烈反差,光顾那里的人起码在三百人以上,觥筹交错,场面浩大得很。但书店里很静,静得好像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书店就是书店,横七竖八,一屋子全是书的。我闻着书香,漫无目的地搜寻着,看有没有对自己口味的书。

边寻觅边反思,于是就有了几分自责。这些年,我来书店真是太少了,对这个装满知识的殿堂不知不觉有些疏远起来。平日里,好像整天都在东奔西跑、忙忙碌碌的,可静下心来仔细一想,却又不知忙乎了些什么,似乎忙的都是些可忙可不忙的事。真要说忙,过去在学校教书和在机关从事文字工作时那才叫忙,但即便如此,那个时候我都没有忘记经常性地抽点时间跑跑书店。看来,没有时间亲近书店,完全是借口,放松了学习倒是不容否定的事实。

今天,我置身书海,又闻到了久违的书香,感到格外地亲切、踏实和惬意,甚至还伴有着几分莫名其妙的激动。

在书架间久久徜徉……

无意中,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一位衣着入时的高挑少妇在看书!她是那样地投入、娴静,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我尝试着想看看她的模样,可她的头发太茂盛了,正前方又有书架拦着,我看不到。但这并不重要,我被深深打动的,是她优雅的阅读神情,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如此沉迷于书海的女子太难得了。

这样的画面,我在二十多年前也曾看到过。那时,我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资水河畔的一所高中读书。回家需要逆水乘船,几十公里的航程,一坐往往就是三、四个小时。尽管每次船上都闹哄哄的,少不了有人天南海北地高谈阔论,但我总觉得与我无关,船行驶得太慢、太慢了。一次中途回家,坐在我身旁的也是一位少妇。她怀抱一个孩子,孩子还小,三两岁吧,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白封皮的。她静静地读着,一会儿搂紧一下身体有些下滑的小孩,一会儿翻一下书页,读得特别地专注。小孩子也出奇地听话,只睡觉,丝毫也没见闹腾。这给正在求学的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读书的女人最美丽,最有质感。如今,她的容颜早已经淡去,但她读书的风姿却已定格在我的心灵深处,令人无法忘怀。逆水行舟的过程是漫长的,但那一回因一个用心阅读的女子在身旁,我却感到过得实在太快,真的,我想,我要是有她那种聚精会神学习的状态就好了!这就是一位读书的陌生女子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对我产生的特殊影响,它太深刻了。

作为三口之家,有时我们也同时看书读报,妻子读,儿子也读。此时,家里面静悄悄的,妻子没有了唠叨,儿子也没有了喧闹,唯有书页发出的脆响此起彼伏。偶尔听到儿子因不明之处向我们发问,但问过之后,很快又沉静下来,他沉醉在他感兴趣的故事里。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的家最温馨,跳皮儿子最可爱,妻子也显示出她特有的魅力。

写到这里,我忽然又想起了过去一位同事的座佑铭:“爱学习的女人最美丽,快乐是最最好的化妆品。”是啊,腹有读书气自华,沉浸在书中的女人是美丽的,也是快乐的。书本发出的芳香,并不逊色于涂抹在她们脸上的脂粉,那是一种滋养生命的恒久清香,并不因岁月的苍老而黯然失色,恰恰相反,它会像陈年老酒一样,历久弥香。

五一的文章15:五一遐思

文/半床明月半床书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了,很多外出出游的人都在今天忙着匆匆返家,我是典型的“恋家型”,三天假期没有出去旅游,所以今天有时间坐下来写写自己的所想,所思。

三天的小长假,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很多人借此机会,全家出游,因为这几天高速公路免费,所以自驾车出游的也就特别多。我一直是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当别人忙于出游,走向大城市,走向热闹的时候,我却选择猫在家里。这两天回老家,带着妻子女儿回老家,看望了一下父母。

父母年纪大了,六十多岁的人了,听说我们回家,提前几天就准备好了饭菜。五一上午,我们准时回家,一家老中少三代除了吃饭之外,我们还到农村的广阔田地里。跟女儿一起,挖野菜,认识农作物,虽然没有帮父母任何的忙,可能还给父母带来了不小的忙碌,因为父母要给我们准备饭菜,但是从母亲的脸上可以看出母亲的高兴,“哎,这孩子长大了,老人是一天比一天老,小孩子是一天比一天健壮”,这是父亲发出的感叹。是呀,父母为我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了,到了现在,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跟我们到城里来居住。母亲说“我跟你爹只要自己能够照顾自己,我们就不去你们那里,我们离不开这几间破屋,更离不开这二亩地呀!”。现在回想一下,也是的,父母在这个村庄,这四间老屋,这几亩土地生活劳作了三四十年,现在突然让他们离开故土,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住进高楼,上下又不方便,即使下了楼一个人也不认识,这从心理上让他们很难接受。农村有左邻右舍的家长里短,农村春天有新翻泥土的气息,夏天有层层叠叠的金黄的麦浪,秋天有金黄色的玉米,冬天有冰天雪地,更有街坊邻居坐在一起唠不完的家长里短,一旦让他们进城,就像让他们彻底的与世隔绝,没了亲情,更没了人情。

城镇化固然是好,但是城镇化的另一面却是农村人情、人味的消失。把农民赶上楼,让农民脱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转让,让他们失去的不仅是生存资源更失去的是精神家园。五千年的农业文明,土地给予中国的农民不仅是生存的必须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没有了土地,农民的心在何处安放?

土地丰收,子孙满堂,这是中国农民最朴素最真实的精神追求,中国的农民在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进程中养成了这朴素的品质,勤劳,无私,奉献,质朴。如今城镇化的浪潮一浪盖过一浪,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城市里去打拼,沦为农民工,农村失去了他们根,城里没有地方立身;农村剩下的老人和孩子,沦为空巢和留守,让中国的乡村文明失去了魂,中国的乡村文明再也找不到原来的精神。如今的城镇化,有谁来为这些失去的乡村文明买单?政府?企业?社会?最终只能将这残破的局面留给中国的下一代。

是该好好思考一下了,中国需要城镇化,但中国不需要野蛮的城镇化,中国更需要充满人情味的城镇化,留住中国的乡村文明,留住中国的乡村文化,留住中国五千年农业文明的根和魂。

五一的文章16:被汗水浸透的“五一”节

文/李晓燕

如果让时光退回到二十年前的“五一”节,在我的家乡,你常会看到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小姑娘,跟着她的父母,急匆匆地走在田埂上。是的,那个女孩就是我。

我是随父母亲赶去田里种地的。时间赶得真巧,每年的“五一”前后,正好是家乡种早玉米,种小辣椒和各种露天蔬菜的时节。有时间的农人,会赶在“五一”之前抢种完毕。可是我家由于父亲工作忙,所以,只好等“五一”假期来临,才匆忙行动起来。

家里人手少,我和姐姐虽未长大成人,却不能逃避劳动。父亲常会把撒化肥之类的轻巧活分配给我们,而诸如平整土地、播种、浇水等劳累、技术含量略高的活自然由父母亲承担。

活虽然轻巧,可我们毕竟是小孩子,没有长性,干了一会儿,便觉腻烦,想甩手当逃兵。对于突然摞挑子的我们,父亲从不责骂,他会一边干活,一边给我们讲个故事,那故事往往会逗笑了我们。看着脸上挂满汗珠的父亲,干活都不忘哄我们开心,我们心下愧疚着,赶紧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后来,我们会自己找乐趣了,撒化肥的姐姐会唱起她喜欢的儿歌,赶小毛驴的我,会边走边跟小毛驴说话。不过,那家伙似乎不太懂我的心底私语,它只会对着我长长地鸣叫,或者打喷嚏,可是,这倒叫我更加快乐。不知不觉间,劳动中的疲惫慢慢被乐趣冲淡。

由于时间短任务重,我家的中饭通常带到田地里吃。虽然仅仅是简单的馒头就咸菜,我却总是觉得它们特别美味。姐姐说,你那是饿的!是的,没有体验饥饿的感觉,怎能吃出食物的美妙呢?后来,父亲升华了我的感悟:没有劳动的艰辛,也就没有收获的喜悦。劳动赐予我的,真的不只是疲惫。

劳动接近尾声,我们一家人通常会畅想未来的收成,那空荡荡的田地呀,里面有我们种下的希望呵!我们心中除了兴奋,还有欣喜,仿佛那里已经有了青青的苗,甜甜的果!那被汗水浸透的一个个“五一”节呀,现在从记忆中将它们拎出,还有甜滋滋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气!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