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散文

请欣赏不久前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不久前散文1:藏钱

文/陈涛

奶奶不久前离世。国庆节,我和爱人带孩子回老家看爷爷和父母。这次回家与以往有别样的心境!以前每逢回老家,车一翻过黄岭崖,便会有一丝激动和兴奋,父亲会打电话问我们到哪儿了?爷爷也会老早闲逛着来接我们,奶奶和母亲则会在家准备丰盛的饭菜。这次不同了!车疾驰在马路上,晚霞把天际染成金色!下过雨后,山村的空气那样清新!望着车窗外朦胧的田园,回想起一幕幕熟悉而又遥远的往事。孩子们嚷着快了,快到家了,我却一言不发,生怕那些记忆瞬息间消失。

到家了,已是黑夜,车泊在屋前的水泥地上。爷爷、父亲、母亲拿着手电筒来迎接儿孙们,宁静的家园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洗去一身的尘埃,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唯独不见奶奶的身影。心里虽有一丝莫名的感伤,却不敢表露出来,我怕触碰到长辈们的心绪。现在,只有这三个一直视我们如宝贝的老人守护这个家,无论何时回来,这里都只有呵护、温暖和叮嘱!回到这里,我们可以忘记灯红酒绿,暂别奔波忙碌。回到这里,我们能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品味原生态的美食。

假期就要结束,该是返程的时候,也该是藏钱的时候了。爱人提醒我这次要藏到更秘密的地方,不然母亲又会找到还给我们。好多年了都这样,母亲从不要我们给的钱,她总说我们姐弟几个挣钱不容易,说大城市消费高还要养孩子,理由很多就是不收我们给的钱。所以我们都养成了藏钱的习惯。车就要启动,老人们在车窗边千叮万嘱,眼神有不舍、关怀和期盼。我不敢直视他们,只是不断重复着叫他们要保重身体。反光镜里,三个老人离我们越来越远,都一里路了,他们依旧在马路边看着我们远行的方向。“妈,钱放在床垫左下角。”我拨通了母亲的电话,不用说就知道她的责备和唠叨。上了高速路,姨妈告诉我:“侄儿,上次你们给***藏的钱她全部买了土蜂蜜,有次在镇上回家连坐车的钱也没有。”此时我才想起车子后备厢母亲给的那一大壶蜂蜜。没有回应姨妈,车在飞驰,眼泪已肆意横流!

下次回家要等到春节,又该是藏钱的时候了。

不久前散文2:恰是人间四月天

文/萍水逢伊

分明在不久前,人们还在厚厚的棉絮包裹中揣着手吐着哈气反复吟诵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希冀与期盼,一晃眼,春天便悄然转身,迈着轻盈而柔软的步子飘然而至。

最是人间四月天,恰是人间四月天。站在四月的春天里,带着春天的口吻轻轻地哼着春天里的歌谣。

那柔柔的白,那嫩嫩的黄,那浅浅的绿……每一种颜色都翩跹着一个曾经沉寂着的五彩斑斓的梦;

那抽芽吐叶的小草,那随风轻舞的枝条,那熏得游人醉的暖风……每一次拂动都绽放着一缕春暖花开的满是芬芳的甜美;

那冰释后灵动的小溪,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孩童……每一季复苏都飞扬着一份生命极其可爱的欢悦和感动。

以前固执地坚持不喜欢春天,只因春天会为自己的皮肤带来不知名的过敏源,但终究抗拒不了那铺天盖地的盎然的生机、沛然的活力的吸引。

徜徉在四月的长廊里,不禁想起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位生于四月清心素雅轻灵睿智的“林下美人”从此染就了春天最明亮的色彩,以一生的才情镌刻了一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绝代风华。

采撷着四月的风景,我乐此不疲,有流转的画意,有深挚的诗情,有动人的故事,有隽永的真理。

近些日子,花园中的玉兰树开花了,那一树的白,透着淡淡的粉,一团一团地簇集起来,倒也倾泻出一片绚烂。儿子天天看到后大叫着,以他惯有的抒情风格,天真地说道:“妈妈,这粉,一大片一大片的,实在好看,我们拿相机拍下来吧。”身旁已驻足了几位路人,也在欣赏着她的繁华。但我丝毫感觉不到她的得意或张扬,一如既往的在冷艳中守护着神圣的静穆,我觉得她像极了一位绝尘孤傲的女子,宠辱不惊,仿佛热闹是我们的,和她毫无相干。“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赞,或者不赞我,花就在那里,适时而开届时而谢”,当真做到了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想起《离骚》中的句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此中“木兰”便指玉兰,原来你早在历史的源头留下了高洁孤傲沉静安稳的美名,穿越时代的长河,一路开来,续写着亘古的性情。

看看喧嚣的周遭,幽处难寻。人们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斤斤于得失,在一味的盲从中,在匆匆的追逐里,或许也该停一停脚步,回头检视那原本清净澄澈简单的心田,是否已经杂草丛生,是否已经尘垢满怀。

恰是人间四月天,我愿做个虔诚的信徒默默参悟着春的禅机。

有人惆怅春的美好实在难留,确实,自然中的春天只有一季,生命中的青春也只有一回,我们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亦如这最美的四月天也只有这么一段。有朋友感喟:“我的春天即将离去,春游的梦怎么那么遥远?”其实,花开自有花谢,花谢凋落的却绝不是死寂与终结;春住自有春离,春离捎走也的绝不是会开花的梦想。于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诗意地栖居大地,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淡然地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死关劫。因为,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心中有千红万紫,天下何时没春在?

闭着眼睛,沐着阳光的和煦,尽享那鸟语花香的人间四月天……

不久前散文3:莫让岁月带走年轻的心

文/梁正

不久前,笔者曾采访过一位80多岁的老人,自从退休后他仍坚持每天读书写作,甚至还出版了专业着作,其旺盛的精力令人惊叹。

由于人体机能的逐浙减弱,视听活动功能相应下降,生活中常有一些老年人以自已身体不方便为借口,长时间把自己关在家中,几乎与外隔绝。缺乏与外界沟通的后果就是进一步加重老年人的心理负担。部分老人退休后,觉得无事可作,总解脱不了退休失落感,对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负担。

判断一个人年轻还是衰老,有两个标准。从生理上看,就是实际年龄,这是绝对的。从心理上看,就是精神年龄,这是相对的。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忧郁寡欢,就会未老先衰。一个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心态和精神就会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这就是年轻的老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年轻的老人呢?

“心态年轻,保持乐观。”心态年轻、乐观,就能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不为无端琐事而忧虑焦躁,也不为一时得失而牵肠挂肚;就会生活有目标,有奔头,精神轻松而愉悦,日子过得如鱼得水,称心如意;就会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走出小环境,融入大社会,享受生活,品味人生。

“活到老,学到老。”长命百岁是很多人的理想寿命。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长寿的作家,相对而言是比较多的,就我们熟悉的作家巴金、冰心、臧克家等,均以将近100岁的年龄辞世。杨绛、文怀沙、马识途则都在一百余岁时仍然发表一些作品。这就说明,老人退休后,不能在家闲着,要找点事干。人的身体有很大的潜能。用则进,退则废。

“爱修饰、爱打扮”。人必然要老,但心要保持年轻。因为人类修饰衣着与容貌,对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利的。老年人尤其,通过适当的修饰和打扮,会显得风采依旧,进而产生一种愉悦感,增加自信心和活力,感到自己不那么老了。喜欢修饰打扮的老人,心情都比较愉快。因此,抗衰老能力就会增强,患病率就会比较低。

“让婚姻永远年轻”。对老人来说,老伴儿健在是最大的幸福。几十年相濡以沫,风风雨雨走过来不容易,少年夫妻老来伴,要十分珍惜,十二分守护。老年夫妻要互相欣赏体贴,还要互相照顾,搀扶共度晚年。老年夫妻的感情不应该是一潭死水,应该有点浪漫和惊喜,如老伴过生日或结婚纪念日,应该送给她一束鲜花和礼物,或穿上礼服,披上婚纱,摄影留念。人老了,婚姻仍要鲜活,永远年轻。

长命百岁固然是人们的普遍追求,生命质量更应为我们所重视。我们要做一个年轻的老人,振奋精神,过得开心,活出精彩。

不久前散文4:可爱的小狗

文/张洪祥

不久前,我家来了个“新成员”,它浑身毛茸茸的,很像棉花糖,我叫它多吉。它长长的耳朵把半张脸都盖住了,只露出那对大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黑色的珍珠。

多吉如果跟你熟了,总是冲你摇尾巴,一副友好的样子,当然,他也有犯错的时候,这时他就夹起尾巴,一会儿躲到桌子底下,一会儿跑到床底下,就是怕别人打它。吃东西的时候,多吉总是把整个小脑袋埋在碗里,一边拱着碗,一边绕圈。它很贪吃,像金鱼一样,总是吃,不会饱。有一次,它吃多了,整个肚子鼓鼓的,像猪猪侠一样,可好笑了。

多吉可喜欢洗澡了!你只要大喊一声:“洗澡喽!”它就会应声赶来,不管水温如何,“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当你在它身上打肥皂时,它安静极了,把下巴放在盆沿上,闭着眼睛,一副超享受的样子,还时不时地打起了呼噜呢。当你终于完工了,它还赖在水里,死活不肯出来。当你再三呵斥,它就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用它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你,似乎在撒娇,又似乎在乞求。那种眼神让你不忍心赶他出来,只好再装模作样地帮它洗一遍。哈哈,多么讲究卫生的小狗啊!

我非常喜欢我家的多吉,因为它太可爱了。

不久前散文5:会场布置

文/萧舟

不久前,公司人力资源部将我调到了办公室工作。办公室里除了为公司写些材料和领导讲话稿外,还要负责公司一些会务的工作。昨天下午,张主任通知我他要陪老总向市上的一个工作组汇报工作,让我先将公司的大会议室布置一下,下午4点30分总公司将召开质量安全的视频会议,要求各分公司的全体人员参加。

公司的大会议室十分宽敞,我在中间椭圆会议桌的一端支上了大屏幕电视,并将摄像头对准会议桌,通过摄像头可以在电视上看到整个会议桌附近的情况,同时我又在会议桌上摆放了公司老总们的名字牌。由于许多人未在公司,所以我只在会议桌的后面放了一些椅子。

下午4点,张主任从小会议室走了过来,我快步迎上前去。本以为张主任看到我布置的会议室一定会十分满意,没想到张主任刚推开门就瞪大了双眼对我训斥道:“谁让你这样摆座位的?你赶快将小车班那几个人叫上来!”

我来不及辩解,立即将小车班的几位司机叫了上来。张主任指挥我们几个人重新布置了会场:撤掉椭圆会议桌,摆上六个人的长条会议桌并将公司老总们的名字牌按顺序摆好,从第二排以后开始全部摆成会议椅,奇怪的是每排的椅子数都比前一排多两个,整个会场的座位呈梯形向后摆开。等我们摆放好后,离集团公司开会的时间只有5分钟了。公司的员工和老总们紧接着就走进了会议室。

集团总部的视频会议于4点30分准时开始。会议结束前,主持会议的集团公司副总专门表扬了我们分公司,说我们分公司不但领导全部参加,而且参加人数也是全集团公司最多的。我将目光投向张主任,只见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会议结束,我走向张主任悄声向他请教,张主任说:“这开的是视频会议。我们的摄像头固定不动,总部的电视画面上只能看到我们摄像头传过去的内容。由于摄像头拍摄的范围随着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加,我这样摆放,不但第一排领导们的脸部清晰可见,更重要的是都放在摄像头所能照到的范围内,这样我们参加会议的人员就充满了画面,也就显得人员多了。”

不久前散文6:多玩一会儿

文/李芷杭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英国出席活动谈到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时说,中国孩子玩得太少,要让他们多玩玩。对此,我深为赞同。

是啊,我们玩得太少了。玩,这个与生俱来的精神礼物,在某些似是而非因素的裹挟下,它的枯萎便成了一场不可避免的悲剧。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在学校,听到最多的是“好孩子不玩了”“你怎么这么贪玩”。在家里,“再学一小时才能玩”“玩重要还是学习重要”的指责不绝于耳。比起玩,我们似乎也已经接受并秉持着“做题培养逻辑思维,背书锻炼记忆能力”“玩能干什么”的观点,更关注于试卷上的红钩和分数,我们已经习惯太急于获得看得见的眼前利益而忽视玩的潜在价值。玩似乎显得毫无意义。

但我们可曾想过,如果每一件事都一定有意义与利益附着,我们的认识将是多么肤浅而无趣。玩作为人本能的需求,与吃饭睡觉一样,是精神的奶酪与内心安憩的枕头。做一件事,以能否为自己带来眼前利益判断,难免压抑本真与性灵,将灵魂埋没在无尽的盈亏计算中,灵魂也将气喘吁吁了。花点时间去玩一玩,给灵魂解锁,让精神脱压,收获的是无关乎成绩的不被规则和时间束缚的充实、快乐与幸福。

诚然,快乐谁都想要,然而有时我们却被以“为你好”之名剥夺了快乐之实。因此让玩逐渐淡出生活的不仅是基于考试成绩与功利心的因素,还有对人身安全的神经质的忧虑。家长因为孩子曾被雪球碰到过眼睛而全面禁止孩子玩雪,因为游泳池淹溺过儿童而禁止孩子接近泳池半步,这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噎废食的偏激心态,是将生理安全价值远置于精神愉悦之上的短视化心理。这不仅剥夺了孩子们玩耍的权利,还将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试想,如果因为头顶偶然落了一次鸟粪就从此不去公园,又怎能更多走进自然,领略其瑰丽和神奇?如何能培养孩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与情怀?玩,或许不免会对人身造成或大或小的安全隐患,但是保全身体安全永远不能成为替代精神愉悦与探索的理由。

其实,玩很简单。玩,是一个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是给小蚂蚁讲一个故事,是拆装一个电动玩具,是一次迎着东风的踏青……在玩中我们直接获取了认识自然融入社会的方式和法则,我们的想象力、探究力和创造力被激活。它给予了我们对世界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它不能被诱人的急功近利的现实排挤,不能在对身体过分偏爱的观念中萎缩。我们不能缺少这种和所谓利益扯不上关系的宝贵的精神资源。归来吧,玩!让我们多玩一会儿!

不久前散文7:爱好做饭

文/颜士洲

不久前,朋友相聚时,在席上谈起做饭这件事情来,他对作家汪曾祺把“爱好做饭”当成个人特长写进自传里这一“严重”事件,反复惊叹、惊羡了多次。这番惊叹与惊羡,很容易让一些心气很高、仍在奋斗或是仍需要奋斗的人们,产生一点小小的误解。

我不敢标榜自己在什么时候认真奋斗过,今后恐怕也很难再因为什么需要去认真奋斗了。我是做自由撰稿的,也算得上是个闲人,我以为做一个闲人的基本好处之一,便是比较容易倾听人家的意思和不太容易误解人家的意思。

我以为做饭,尤其是做好一顿饭,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做饭同作诗,在某种层面上没有也不应该有什么区别。做饭同样需要心智和才华,同样需要耐心和毅力,同样需要形象思维,同样需要全身心地调动与投放生命的感觉、触觉、味觉、视觉,同样需要跳跃的灵感、举重若轻的巧思……需要佛性法眼,需要平常心。尤其是在满街男女又被满街欲望折腾得心跳过速、血压升高、四肢无处安放的大气候下,一个大老爷们儿,能够消消停停地替老婆孩子做一顿饭,甚至是需要一些勇气与刚强的,平心静气的勇气与刚强。如果生活中多一些平心静气,甚至多一些闲适与消停,周围便会少一些咋咋呼呼、神经兮兮、大言欺世。

很随缘地结识过一些已婚的知识女性。她们心中大都存有19世纪式的古典情结,大都在心中完好无损地保存着一个“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她们普遍抱怨:丈夫过去善说爱笑现在三缄其口了,过去诗意浪漫现在锅碗瓢盆了。果真如此,岂不善哉!你想啊,多少年夫妻做下来,丈夫能够置政坛狂飙、商界浪潮、情海惊梦等等时代背景于不顾,仍然能够安心于小安乐窝里的鸡零狗碎,这本身不就是一种爱的呵护、爱的抚摩和爱的精彩表达么?你不也就因此拥有了一份日子的充盈的湿润么?望着丈夫居室里细碎平凡的劳作身影,你的生命深处会没有一些微微的疼痛般的感激么?

不久前散文8:老板学车

文/刘艳华

不久前,我们公司中层以上的干部集体学车,结果,路考时,就我们老板一人没有通过。

老板有些不甘心,悻悻地对我说:“那天我恰巧感冒了,实在忍不住打了个喷嚏,才一不小心将方向盘打偏了点。这能有多大个事儿!”说完,命我去与教练交涉一下,希望教练看在我们是个大单,帮忙找考官通融通融。最后,老板吩咐我:“哪怕塞个红包也要搞定!”

我领命前往,先请教练和考官做个铺垫,随后,趁着那位考官一人在休息室,我单独进去拜访。

当我暗示教练的指点并说明来意,然后报上我们老板的姓名后,考官一查记录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我说呢,原来是位大老板!难怪那么牛气十足。”接着,他忿忿地说道,“只是因为打喷嚏将车开下路也就罢了,但是车子快撞上路边的大树时,你得踩刹车或是打轮啊,可你们老板只会拼命按喇叭!也不想想:就算那是你们老板公司的树,但树能让他吗?!”

我连忙按老板的意思解释一下:“您看,不小心跑偏了点,也没多大个事儿!您多包涵。”不想,他将我拿着信封(红包)的手推开,恼火地冲着我嚷道:“什么叫‘没多大个事儿’?!当时,我就点了根烟,差点命都没了!”

不久前散文9:人类,该醒醒了

文/尤奕玮

不久前,我看了一部电影《里约大冒险2》。它讲述了:布鲁与珠儿一家本是世界上仅存的几只金刚鹦鹉,当他们得知亚马逊森林中发现他们同类足迹时,决定搬到那儿去。可等他们飞到丛林找到同类,却发现人类乱砍滥伐,破坏了他们的家园。他们率领丛林的动物们向盗伐者人类宣战,最终阻止了盗伐者,保住了最后的家园。

看完后,我的内心百感交集。大家应该都知道“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可是,我们真的做到了吗?人类都有保护地球吗?如果保护了地球,还会有这种事发生吗?我痛心疾首地想着。

金刚鹦鹉目前全世界仅有60多只,而野生的则不足1只!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这样的稀少呢?是因为我们人类!金刚鹦鹉的羽毛非常美丽,价格不菲,于是便有许多偷猎者到森林、雨林去捕捉他们。人类对树木的过度开采,乱砍滥伐,适合金刚鹦鹉栖息的森林越来越少,我为我是那些偷猎者、盗伐者的同类而感到惭愧!感到愤怒!他们怎么忍心杀死这一条条鲜活美丽的生命呢?只是为了获得金钱吗?为什么要过度开采森林、破坏这美好的环境?你们可曾想到杀死了鹦鹉,断了生物链会怎样?破坏了环境会怎样?随着你们的捕杀,金刚鹦鹉就快灭绝,世界上又将消失一种物种,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呀!

人类,该醒醒了,不要再破坏环境,不要再滥杀无辜!

不久前散文10:送你一双隐形的翅膀

文/马维霞

不久前,儿子收到一个可爱的吉祥物玩具——小牛壮壮。这个阳光乐观的小牛形象,正是河北省第八届残运会的吉祥物。当儿子得知这场河北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残疾人体育盛会将在邢台举办时,顿时无比骄傲和自豪起来。他端详着手举火炬奔跑向前的“小牛壮壮”,若有所思地对我说:“妈妈,这小牛一定代表了咱牛城人厚道实干的性格,象征着残疾人勇敢面对困难、不断拼搏进取的精神吧!”

8月25日晚,我有幸参加了以“超越、融合、共享”为主题的河北省残运会开幕式。尤其是“阳光之吻”、“梅花之心”、“大爱之行”等几大部分,使我眼含热泪与激情,心潮久久无法平息。我绝不仅仅是被宏伟壮观的开幕式所震撼,更是被那些虽然身体残疾,但仍坚强自信生活的人们所感动!看到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是那么的认真,看到他们的笑容是如此的甜美而自信,我再次被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而打动!而这个夜晚,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牛城邢台对这次体育盛会所展现的一个重要主题——爱。

我认识一个名叫小云的女孩,很小的时候,她因触及高压电失去了双臂。没有了双臂,生活中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对小云来讲都变得艰难起来,就连穿裤子、梳头这样的小事,她都无法自理,但她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用自己的努力顽强地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困苦。为了能独立生活,小云开始自己练习腰腿的柔韧性,练习脚的灵活性,经过长年累月地练脚上的功夫,她终于学会了用脚洗脸、漱口、穿衣,还学会了用脚切菜、吃饭、绘画、骑车、游泳。这使小云最终赢得了上学和住校的机会,她的绘画作品还在比赛中获奖。

当我将怜惜的目光投向她时,她却报以我甜美的一笑,说:“姐姐,有这么多人的关心和爱护,我有什么理由伤心颓废呢?我没有双臂,却还有隐形的翅膀,我一定会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

许多年来,我始终忘不了小云自信的笑容,脑中经常回想起她用脚绘就图画的一幕。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寄托,这些深奥的、让人费解的问题,其实都很简单,就像小云说的那番话,那就是“爱”和“坚强”。

我们身边的折翼天使尹书君,这位新婚仅84天的新娘,被突如其来的横祸撞成高位截瘫,而她在自身坚强支撑生命的同时,不断地给予更多人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成为与病魔和死神抗衡的勇士,激励和帮助他人的“折翅天使”、“当代女保尔”、“新时代张海迪”。

无论是尹书君还是小云,尽管她们不是战士,但她们却有着与战士一样英勇的壮志与雄心,她们用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坚强的意志感动了无数人,激励着人们爱惜生命,对生活保持着不屈不挠的勇气和信心。

作为一个健全人,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得知盲人在黑暗中摸索的困苦、肢残者在行走或攀登时的艰难。但至少,我们懂得捧出一颗真挚的心,伸出一双热情的手去帮助那些在黑暗中、在前行着的残疾人。

是啊,对于残疾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他们特别需要我们特殊的关爱和支持,但更加需要的是我们的尊重和理解。我身边就不乏这样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们。他们积极行动,一起参与,在奉献中体验快乐,共同诠释着“平等、参与、融合、共享”的残运会理念,默默无闻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和责任。

“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隐形的翅膀让梦恒久比天长……”惟希望和祝福这些折翼天使,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拥有善良与勤奋,拼搏与坚强,去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能够怀抱梦想,从这里出发,去飞向更高更远的蓝天!

不久前散文11:这件事真让我感到自豪

文/张乐伟

不久前的星期天,一大早,奶奶就到乡下去采棉花了,爸爸妈妈都早早地上班了,家里就只剩下我孤独一人。不一会儿,天渐渐地暗了下来,风“呼呼”地吹着,看上去快要下雨了。

我心想:奶奶的黄豆还在楼下晒着,阳台上还晒着棉花,要是被雨淋湿了,奶奶的辛苦不都白费了?顿时,我就没心思再写作业了,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所措。想了会儿,我还是起身来到楼下,把黄豆拢在棉布中央,拎起棉布的四个角,奋力往肩膀上一扛,跌跌撞撞地爬上了楼梯,就这样,十几斤的黄豆就被我扛回了家。回到家,我还没顾得上喘一口气,又急匆匆地来到阳台上,把晒在板上的棉花搂到一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棉花也抱回了家。不久,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

下午,妈妈和奶奶回来以后,得知这一消息,都夸奖我长大了,能帮家里干活了!我真为刚才做的事感到自豪。

不久前散文12:乱想

文/鸿拂

不久前,读了周云蓬先生的《乱想》一文,折服于他犀利的文笔,感慨于他不幸的人生。虽然在他看来,我不盲不瞎,是一个“健全的人、正常的人”,不过我也经常胡思乱想。说不上是感同身受,于是我也《乱想》。

乱想,有介于不同的人生际遇,每个人想之不同,这也无可厚非。简单来说,乱想之物不外乎就是两种:好与坏,或者说善与恶。这好,这善,看似与乱想矛盾而冲突。既是乱想,想之必乱,乱而无章,无章法度何言其好其善。我这里说的乱想,权当是思维脉络不够清晰,所想之物不大切乎实际而已。这种好与善即是一种愿景,它带着希望的曙光,带着殷切的期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至于坏与恶,既是乱想,乱得实在,乱得正常,乱得贴切,落落大方。

乱想,不论想之何物,归根结蒂总是脱离不开自身的际遇,或者说是自身不幸的现实催生了乱想。一个正常人总免不了触景伤情,感物伤怀,总免不了会胡思乱想。失明的人梦想有一天能重见光明,睁开眼看看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聋哑人梦想能够听见自然的歌唱,能够张开口吐露自己的心声;穷小子想一夜变成腰缠万贯的巨富;运动员希望他们的运动生涯没有伤病……

乱想是一种执着,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一种根植于具体时间空间的假设,一种对生命痛楚的深刻体味与觉悟。假使没有乱想拖着,那么人似乎不再是人了,用手在后脑勺摸摸,得到一脸的迷惑。假使不是一个爱胡思乱想的人,哲学家或偶然的解放者,又怎能忍受作为一个人的生活。乱想是一种精神的兴奋剂,他能激发人巨大的意志潜力,善于抓住并运用这种潜力的人容易取得自我的突破,迅速达到人生的高峰。有人把生命的价值归结为三点,爱,信仰和希望。那么,乱想可作为一种希望吧。人活着,总得有所希望。相信没有谁愿意整天睁着一双死鱼眼,活得半死不活,那他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呀,得需要一个多么庞大的心脏呀。如果没了乱想,没了希望,那么等待他的大概也就只有死亡了吧。

很多人向我提起灵感,其实我的灵感很多来自我的胡思乱想。当我们遇到问题,设想种种解决方案都被一一否决之后,往往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高度紧张状态。但是就在这时,有些人精神一放松,胡思乱想一通,电光石火的一瞬间,突然就计上心头,面临的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种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的瞬间,就能量变引发质变,灵光一闪,突发灵感。灵感,我喜欢将它当做一种胡思乱想的产物。诚然,灵感需要基本知识的基垫,用哲学的话说,叫做量的积累,或者说灵感喜欢关照有准备的人。这种胡思乱想突发的灵感,常常给人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之感,带给人极大的销魂与成就。在一种秘密的体验中感受灵感带来的巨大冲击,这种莫名的感动,无法用言辞来形容,无规律,难以捉摸,让人惆怅,惘然。而这种无规律性与胡思乱想却又是浑然天成的相依相存。

乱想,是对生命体味的梦与醉的审美。当然这种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的迷醉抽象,当它在被现实无情撕裂时,必然呈现一些不可思议,不计后果的疯狂,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真正意义上的乱想,甚至可以叫它为恶念,歹心。

这样看来,乱想也不完全是乱想了。

不久前散文13:书到中途

文/黎武静

不久前忽而发现,我的阅读习惯与年轻时相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年少,一本书拿到手里,必然一鼓作气看到结局。追着情节一马平川,览江河壮阔,一泻千里,心无旁骛,势不可挡。一日读八本书都不在话下,读完后尚可倒背如流,着意将其中精彩片段大声背诵,与舍友共享,一群人在宿舍里畅怀大笑。第二天雨落霏霏,等不及天晴,清晨撑着伞去还书,急着再拿几本新书打发我的闲暇时光。

如今一本书,常常书看了半拉就丢到一旁。有时连一半也还没看到,就看了个序而已,难得的是把同一个作者的所有能找到的书通通先看了个序,然后就丢到一旁,等到来日才会回来再读。

这个“来日”通常是一年半后,只要看开了头的书,我必会读完,一年半后拿起来,照样从断了的地方悠悠读起,愈读愈疾,痛痛快快地看完全本。当然也有忘了的,如果忘了大半,那么一年后就从头读起。慢慢地找回那些被记忆忘却的细节,踩着轻松的步子,在陌生又似乎亲切的文字里徘徊,直到看到全新的段落,遇到崭新的风景,心满意足地翻着书页直至最后的结局。于是不可避免地,这本书不只被读了一年半,而且被读了一遍半。

即使忘了情节,但那本看到一半的书,作为一个标的,不会被忘记,它深刻地铭记在脑海里。通常把一本书丢到一旁是因无意间被别的事情打断,亦有特意中途跑开,将一本书轻轻丢下,故意让时间成为读书的停顿。

当然故意丢下的书,不会等到一年半后才被想起,几天之内就会忍不住翻开。有时是为了躲眼泪,因为情节太过激荡,眼看着那些就要发生,将要发生,必然发生的一切,以为过几日再看就不会心潮澎湃,泪流满面。忍了几日翻开来,不必回顾,读得几行,仍是泪如雨下,难以自抑。

有时是因为惊心一瞬,将书在到达巅峰之前丢开,缓缓情绪过几日再来观赏这滔天巨浪。有时因为心生怅惘,将书在朦胧未明之际丢开,回来时再将幽幽心绪细细分明。有时是因为温暖愉悦,将书在恋恋不舍之时丢开,书到中途默默走开,回来时仍有无限温柔在悄悄等待。

而看《红楼梦》时,唯有初读时从头到尾,而后每次重读都只会读到中途,只读那花团锦簇中的片刻辰光,热闹红尘里的青春年华。偶然想起时亦有从始至终通读一番,之后还是恢复成老样子,在前半程里翻来覆去消磨时光。

很多被丢开的书都在几天之后,或一年半之后,被重新寻回。书到中途,只会丢开,不会忘却。虽然有短暂的分别,仍然有必然的重逢。一分一合里,喜怒哀乐都加倍。以时间作停顿,一本书在生命里走走停停,漫长岁月里,不管间隔多久,每一本书都轻轻画一个安静的句号。

不久前散文14:文人代笔趣谈

文/付秀宏

不久前,韩寒坐在铺满阳光的房间里晒手稿,姿势潇洒,但眼神中却少了惯常挑衅的意味。从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开始,韩寒就很受伤。其实,稍稍浏览一下世界文学史,从古到今,围绕作家代笔趣闻还真不少。

16世纪的大文豪、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然而学术界对他一直颇有争议。英国两位着名莎剧演员雅各比和赖伦斯,就曾经公开质疑莎剧作者身份。两人说,莎翁戏剧很可能出自他人手笔。莎剧博大精深,涉猎法律、历史和数学等众多领域,而史书上记载的莎士比亚出身寒微,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难以想像他能以优美文笔写出极富文化内涵的作品;莎士比亚出身并不显赫,但莎剧却处处体现作者对宫廷斗争了如指掌;莎士比亚从未踏出国门,但莎剧却把异国风光描绘得栩栩如生;莎士比亚是一名高产作家,但目前还未找到他生前收到稿费的任何记录……

法国作家大仲马一生写了几百部小说,其中大部分是请人代写。有些作品则是花钱买来别人写了个开头的半成品;或他写出提纲、框架,再“组团”写完。因为大仲马奢靡的生活和拈花惹草的个性,让他经常囊空如洗,不得不沉迷于这种“团队代笔”游戏,以至于被人戏称为“小说厂厂长”。好在他真正自己动手的几部代表作,功力不凡、厚重耐读,连文学大师雨果都称赞他的才华横溢。

19世纪法国着名戏剧作家欧仁·拉比什,也是出了名的“团队型剧作家”。他22岁出道至73岁去世,竟创作出170多部各种剧本。其高产的秘密,就是“团队创作”。除了他的处女作《水瓶》等少数早期作品外,人们几乎举不出什么可确认为他独立创作的剧作。正因如此,尽管他着作等身,且是法兰西学院成员,但法国文学界对他的评价却相当保留。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代笔团队,是战国末年吕不韦受封秦国丞相,独揽朝政十年之久。吕不韦想自己像孔子一样流芳百世,于是便让自己的三千门客共同代笔,写成一部《吕氏春秋》,然后挥笔署上自己的大名。他有一招绝的——还命门客把全文抄出,贴在城门口,并张贴布告:谁能在书中改动一个字,当即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万人争相阅读,但仍然无人来改动一字。“一字千金”的成语自此问世,《吕氏春秋》也一炮而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