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散文

请欣赏特殊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特殊散文1:特殊的年货

文/田浩

九岁那年,我刚上一年级,原因是我身子骨弱,动不动就感冒咳嗽,父母常常为这个揪着心。当年的乡村学校没有暖气,教室里冷得冻手指头,土坯砌的炉子时不时地熄火。一进一九,我就冻感冒了,几天后开始咳嗽,后来发展到白天晚上都咳嗽,白天上不好课,晚上睡不好觉。爹看我实在熬不住了,就拿出钱来找村里的医生给我买药打针。我妈特意让我睡在暖和的炕头,每天晚上临睡觉前特意用蒲团把灶门堵上,防止热量白白地跑掉。

往常的时候,我打针吃药半个月感冒咳嗽就好了,可是这回却没有好利索,还是咳嗽不断。我爹说是药三分毒,不能再打针吃药了,要不然的话身板就更扛不住了。我爹到亲戚那里讨得了一个偏方“罗汉雪梨汤”:罗汉果一个、雪梨两个放进砂锅中,加水,先用大火,开锅后,改小火,煮二三十分钟,晾凉后饮用。我爹欢天喜地回到家里,马上让我妈按照偏方给我熬汤喝。我妈一看偏方就为难了,罗汉果、雪梨在乡下集市上买不到,我爹一咬牙让我妈从箱子底拿出钱来,骑上自行车跑到三十多里外的县城供销社去买罗汉果和雪梨。

下午,我爹推着自行车一瘸一拐地回来了,脸上冒着热汗,把网兜交给我妈后,躺到炕上就睡着了,看来他是累坏了。我喝了不到半个月的罗汉雪梨汤,就到了小年腊月二十三,眼看就要过年了。我的咳嗽明显减轻了,我爹我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嘴上老说这钱没白花呀。

我爹我妈一商量,买年货的时候少买肉买鱼买糖买烟,为了我的咳嗽早点好利索,决定多买罗汉果和雪梨。我爹怕手里的钱不够,还让我妈逮了一只大公鸡、三只母鸡拿到集市上卖掉。

过年的时候,我的外甥军军想吃雪梨,我爹硬着心肠不给他吃,最后只是让军军喝了一点儿罗汉雪梨汤。我有点于心不忍,偷偷地给军军半个雪梨,我的鬼点子被我妈看到了,我妈把雪梨锁进了板柜里。过年的时候,我妈让我少吃肉,尤其不能吃肥肉,馋得我只想掉眼泪。我妈一看我的可怜相,一狠心就杀了一只大公鸡,炖好的鸡肉都给我一个人吃了,我爹我妈都没有舍得尝一小块儿。

一出正月,我的咳嗽就止住了,我爹我妈高兴得逢人就说买罗汉果雪梨的钱真没有白花!

特殊散文2:老家的皮影戏

文/王毅

在老家,皮影戏有特殊的含义,每年春节过后总会演一场皮影戏,被称为“院戏”,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们一切平顺。

老家的皮影戏在晚上演出,以一块白布(又叫“亮子”)为舞台,把尺把长的戏人作为演员,点亮一盏马灯(现在被换成灯泡了),让灯光穿过皮影,在白布的另一端映出栩栩如生的世间百态。一人既捉线子又主唱,加之乐鼓手约五人,皮影戏班子总人数大约五到七人。表演时,在台口设一“亮子”,用布围成一个圈,要堵住台口,不要让皮影戏班子的人露在外面,算是皮影戏的表演舞台。

皮影用牛皮制成,由头、上身、下身、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连缀组成,在人物的脖领和脚、手端处套上小杆子,捉线子的人手捉影人身上的小杆子进行表演,在马灯的映射下,灯影在亮子上活灵活现,生丑净旦末人物各有千秋,文武大臣平民百姓各附神奇。乐鼓手进行堂鼓、梆子、唢呐、板胡、二胡、手锣、大锣等表演,加之还有唱腔、独白,让皮影戏有血有肉,真可谓“戏中有戏,画中有戏”。

皮影戏里最神秘的地方就是“借灯显影”“以彰显形”,使得车船马轿、妖魔鬼怪均能上场,飞檐走壁、劈山倒海都能表现,武打场面里皮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再配各种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神秘奇幻的场面之绝让人充满好奇。每次唱皮影,我都在亮子外观看,每到动情处,会时不时地踮起脚尖看看台里的人如何操作的,但总是无功而获。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皮影戏最值得深究的还是捉线子。捉线子的人手上功夫不得不让人佩服,捉线子的人五个粗壮的手指紧紧靠拢,指缝像蟹钳一样有力夹住一根或多根小竹竿,“大拇指顶、食指弯直角、中指抬,无名指压……”一系列的操作,手背上青筋暴起绷得生紧,手指似波浪翻动,使小竹竿像燕子在云中飞舞牵动皮影,皮影的喜怒哀乐、唱念说打,甚至连吹胡子瞪眼都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要在亮子上出现的皮影人物多,两只手是根本忙不过来的,指甲盖也就派上了用场,他会将小竹竿彼此交错相互制衡,然后按照次序手捉指缝夹,剩下的就将竹竿末端放在指甲盖上,五个手指那个有空就用指甲盖拨,总之要将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给观众交代清楚。皮影被捉线子者赋予了生命,或耀武扬威,或亭亭玉立,或含蓄内敛,再配上音乐与唱腔,或激昂缠绵,或悲喜交加,真是声情并茂,音韵缭绕。

特殊散文3:秋游

文/和丽婷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每个同学都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今天我们要去秋游。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车窗外,小鸟在树枝上唱着动听的歌儿;秋风掠过,树上的叶子像一只只金色的蝴蝶,从空中飘落下来,仿佛它们也在为今天这个好日子庆祝呢!

没过多久,我们就到了目的地。一下车便看见雄伟的大门上写着几个显眼的大字——观音峡。观音峡里的房子大都是几十年前的古老建筑,地上是用一块块方方正正的长石条铺成的。我们第一个到达的是孔雀园,那里饲养着许多孔雀,它们的羽毛是由蓝、绿、青、黄等几色组成的,再加上活泼的个性,十分惹人喜爱。

参观完孔雀园,老师让我们去码头坐船。客船是由木头做的,可以坐下40个人左右。坐在船里,可以从窗户看到外面的景色——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里面还有各种颜色的鱼儿在嬉戏追逐。水平如镜的池水,翠绿的山与蔚蓝的天空,似乎连接在了一起,让人感觉像是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最后,我们去坐滑道车。同学们两人一组结好伴,一人坐前面,一人坐后面。滑道车的行程大约有400米,我们很快就坐完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这次秋游使我十分难忘,我期盼着下一次秋游。

特殊散文4:特殊的腊八节

文/百草园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了。

这个节日有个温暖、有趣、有哲理劝诫性的民间传说。上苍贤圣者看到人们一年四季南来北往的奔波,离多聚少,节衣缩食,赚钱攒钱,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舍不得花销只想取得最大的利润。到腊月了还不想早日回家过年团聚,仍想着挣钱攒钱,心智盯在利润上。就想如何才能把挣钱、攒钱、舍不得花钱的心智改变一下,让匆忙的人们得到一段休息和消遣的时间,就定了糊心智的腊八节。不论东西南北这一天都吃五谷杂粮做的黏糊、粘稠的食物,就像浆糊一样模糊人们的心智,不再节俭,好好地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和团聚的幸福。所以南方及产米的地方就有了腊八粥,不产米的地方就有了搅团、糁饭。

熬制腊八粥大多用大米、糯米、豆子、红枣、枸杞、花生、薏米、莲子等随意取舍,在砂锅或铁锅里慢火熬制,有加红糖的、白糖的、冰糖的也有不加糖自然甜的,稀稠按各人的喜好。具有商业价值的八宝粥也许就是腊八粥衍生而来,是忙于生计无时间熬制者最好的乡味和记忆思念的告慰。

搅团、糁饭制作主要是玉米面、荞面、豆面、白面、莜麦面按照喜好取量,有的先将各种面混合后加水搅成稀糊糊,等铁锅里水开了后倒入,不停的进行搅拌;有的等水开了后变小火,边搅边撒面,搅拌是关键所在,顺时针逆时针反复不停的搅拌,一则搅拌均匀熟透,二则防止粘锅糊锅,直到粘稠可捞起时熄火。盛盘子里,随着温度越低越粘紧,可以蘸料水吃。蘸水有油泼蒜泥加醋酱的,有油泼辣子加醋酱的,也有把搅团放在用地软、土豆丝、油渣做成的热汤里吃的(也叫连冒搅团)。五谷杂粮的香味加上不同吃法,搅团的滋味丰富,营养齐全,吃一次难以忘怀。

糁饭的用料、做法和搅团如出一辙,也可以用小米熬煮,但可以添加土豆块,增鲜添味促燃。搅拌仍然是关键,比搅团稍微稀一些,然后炒葱花调味。吃法就大不一样了,盛碗里,用凉拌萝卜丝或腌制的莲花白混合胡萝卜丝、芹菜(俗称腌三丝,色鲜、脆爽、味纯),白菜混合白萝卜丁或炒酸菜来下着吃。杂粮的香再配合下菜的独有味道,好吃耐饥且营养全面。

糁饭和搅团这种特有的节日美食,衍生成了黄土高原人喜爱的家常便饭,也成了游子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和难以割舍的乡愁。

从此后不论南北东西,过了腊八节在外的人们就开始准备回家了,购买各地的土特产,拎着大包小包向着家的方向奔走;而家里就开始杀年猪,杀鸡鸭牛羊,腌制存放各类肉品、鱼虾、笋竹,制备米面油、茶、酒,擦洗门窗、桌椅等等迎新年欢乐、热闹、烟雾缭绕的场面和景象就逐渐的拉开了;穿新衣的孩童欢天喜地的奔跳起来,走东家串西家,嬉戏追逐,交换着各自的甜点、糖果,品尝和细说各家的美食,相互夸耀、欣羡、比对着新衣,如同树梢叽叽喳喳的喜鹊和群飞群落的麻雀,欢快的叫个不停。

在外这么多年了不记得哪一年真正的过所谓的糊心智的节了,好像在这一天没有吃到甜糯爽滑的腊八粥,更没有吃到搅团和糁饭了,虽然在家的日子较多。

不巧到西安遇疫情高发封控出不去了。应该熬制腊八粥,享受节日的古老味道和幸福。刚去查看了一下食料,远远多于八种,下午亲自熬制,要是有虾蟹那就具有广东粥的美味了,那个味道也是难以忘怀的。搅团的食料不全,没有其他杂粮尤其是荞麦面。明天可以用小米熬糁饭了,用料简单做法容易,刚好适合我这个嘴馋手拙的西北人。

特殊时期过个特殊的腊八节,用粘稠来糊一糊没有心智、不会经商、不懂情商、庸庸碌碌、时乖命蹇者的一点寒窗,在解封后过一个开心快乐、充满希望、虎虎生威的新年。

突然想起来前些年读过的《百年孤独》、《半生缘》和《儒林外史》,小说人物夹杂交替,忘却其主次了,不该想起的却突然冒出来,在这个特殊的时日。

心绪有点烦乱,就像腊八粥的杂料一样只有不间断的熬,才能成就可口甜糯的营养品,熬烂、熬粘、熬到融合。假如食料不好再熬恐怕也是浪费。

还是“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吧,因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022年1月10日 腊八节

特殊散文5:万松回忆

文/谢老师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秋雨过后的瑞城的天空显得格外的多姿绚烂,而美丽的万松山在秋雨洗沥后显得楚楚动人、分外妖娆,山脚的一树红花姹紫嫣红,十分迷人。好像一位少女对着登山人露出含苞待放的笑容,令人如痴如醉,引得无数人拍照留念。

万松山是瑞城人的美好记忆,也伴随着一代一代瑞城人们渐渐长大,给人们提供了绝佳的休闲游玩,锻炼身体的好地方,它虽然不高不大,但整洁美丽、树木葱郁、空气清新,特别是整齐有序的台阶、舒适蜿蜒的跑道、休闲喝茶的凉亭、各种锻炼身体的器械,引得无数人们过来游玩和锻炼。

而万松山也是学子笔下最好的题材,记得戈子小时候的日记和文章中关于万松山的内容很多,每次都会写出不一样的东西,如果说一个城市它的悠久需要历史和文化沉淀,那万松山和飞云江、玉海楼则承载着瑞城的过去和将来,万松山它不算大,但它能容下很多人,记得前几年有一次参加万松山登山跑步比赛,大概有百来人,拿了个第一名,其实第二名、第三名都挺厉害,第二名老家高楼,周围都是山,从小跟山打交通,登山身轻如燕,第三名年轻小伙,散打教练,体力充沛,前半段我们交替领先,后半程我甩开脚步,发挥快速的优势,将优势保持到最好,冲冠成功,那一刻比得奥运冠军还开心。虽然最后奖品很一般,但重在参与过程,只因有漂亮的万松山才吸引着我们。

虽然万松山山上挺漂亮,打理得也挺好,但四周山脚下确是規划一般,都是密密麻麻的楼宇,没按景区要求去规划和设计,这方面杭州西湖周边的山规划的就比较合理、漂亮。但这也不是我们普通市民考虑的问题。

写了万松山,不得不写写万松小学,它是座依山而建,非常漂亮的学校,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的运动场与校区分开,双休日对外,为市民提供了休闲运动的好地方,每每有假期,我总是去锻炼一下,感觉特别舒心和顺畅。

其实这几年瑞安在建设城市的时候,也注重了文化的提升,建了很多漂亮的公园,这是非常好的,人们在忙碌的同时,也得应该去放松和锻炼,如果在家门口有这么多好玩好去的地方,那又何必经常去外面折腾呢,当然外面世界也很漂亮。

最后在这个中秋佳节,特殊的日子,祝大家中秋快乐

特殊散文6:盾刀

文/黄孝纪

这刀的形状有点特殊,刀面如盾如铲,长柄朝天。村人称之盾刀。书面叫法大约是剁铲。

村人嗜辣,无辣不成菜,两天不吃辣,嘴巴就想得很。好在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辣,夏秋的时鲜青辣椒红辣椒,冬春的腌剁辣椒,辣椒粉。嗜辣的习惯一旦养成,一辈子都甭想分开。

时光进入夏末初秋,乌青的辣椒树常挂了不少红辣椒,油光红艳,尤为亮眼。采来的红辣椒,通常会放在阴凉的地上晾着,这样一连凑几天,能凑上一箩筐两箩筐。或者挑到圩场去卖了,或者就自家腌成剁辣椒。

腌剁辣椒,自然离不开瓦瓮、盾刀和木盆。在很长的岁月里,我家的洗碗盆是木盆,结实,沉重,外面上了两道铁箍,已经锈蚀严重,红漆皮子也掉落得斑斑驳驳。盾红辣椒之前,母亲先把瓦瓮和木碗盆洗干净,晾晒干。红辣椒自然也要清洗一番,用筲箕装了,滗干水分。木盆放在地下,红辣椒倒入木盆,从门后取了长柄盾刀磨砺刀锋,盾辣椒便开始了。

“咄咄咄咄咄咄……”盾刀盾辣椒和盆底的声音,匀称,急促。盾辣椒通常是母亲干的活。先是乱盾一通,将红辣椒盾烂,把四周边缘整个的大块的红辣椒扒拉到盆中间盾。后是有规则地细盾,或横或直,细细地盾过来,又细细地盾过去。如此往复,直把辣椒盾得均匀、细碎,犹如婴幼儿的指甲盖。我觉得很有趣,常常从母亲手中要了盾刀来,右手握着木柄,学着母亲的模样快速地细细地盾。盾好的一盆辣椒,红红的碎皮与黄黄的籽粒均匀拌和在一起,赏心又悦目,拌上盐,就直接装入瓦瓮腌起来。

腌剁辣椒实在是一道美味,从瓦瓮里掏一两调羹,就能吃上一餐饭。若是用来炒蛋,炒干鱼,炒田螺,炒泥鳅黄鳝,炒大肠,炒一切荤菜,都是无限美好,令人胃口大开。很多时候,我的母亲会在瓦瓮里放进豆角,茄子皮,冬瓜块,藠头,与剁辣椒一起腌,好吃得很。我上中学读住校的那些年,周末回家提一两个罐头瓶子的腌菜,要吃上一星期,长年累月,差不多都是如此。

腌水萝卜,也是村人的习俗。在深冬,白白胖胖的萝卜长得娇嫩,是这个季节的家常菜,腌水萝卜也正当其时。如同盾辣椒一样,腌水萝卜也要用盾刀盾碎,盾成指节尖大的碎粒,晶莹剔透。放少许盐,即装入瓮中。腌好的水萝卜,水嫩嫩的,味道酸美。水萝卜炒荤腥时,放上腌剁辣椒,色香味俱全,奇妙无穷。

有了好菜,更能勾起男子的酒虫,不比平素多喝一盅两盅,怕是欲罢不能的。村中男子善饮,据说喝了酒,干农活更有劲头。没有酒会想得很,想得溜清口水,想得有气无力。因此,在暮秋挖了红薯之后,每一户人家都会首先洗几担红薯,用盾刀盾碎,装入比大半个成人还高的圆腹广口大瓮,加入自制酒药,密封,用以发酵。

不过,盾红薯,可没有盾辣椒萝卜有趣,原因是要盾的红薯太多了。盾红薯不用木盆,就直接在谷箩筐里盾剁,需站立,双手握着盾刀木柄,用力盾。红薯个大坚硬,又多,盾碎一大半箩筐红薯很费劲,且要防范一不留神把箩筐给盾破了。盾几担红薯,需要一家人轮番上阵才吃得消。通常,我的父亲乐于干这活,因为这关乎他未来一年酒盅的深浅。

有好些年,村人建瓦房流行“金包银”,即外墙用火砖,里面隔墙多使用土砖,这能减轻一家的经济成本。打土砖多选择盛夏,烈日炎炎,容易晒干。土砖晒得半干半湿时,要翻身,立起来。这时候,盾刀派上了用场,其功用相当于剃头匠的刮须刀,铲修土砖底面粘附的杂草、砂砾及边角。经过盾刀修整的土砖,方正整洁,清清爽爽。继续晾晒几天,再码放成墙成行,盖上稻草或薄膜,以避雨淋,直到干透待用。

特殊散文7:特殊的新年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今年的新年有点特别,因为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所以全国人民都不敢出门,国家也下令武汉封城,可是还有500万人在全国各地,每天总有数据在上升,总有人被隔离,人们都是人心惶惶的,出门带口罩,出去也要量体温。起因可能武汉人吃了带有病毒的野生动物,而进行人和人之间的传播。除了西藏,全国各省市都有不少的患者,而且人数不断地在升级,同时也有不少的人为此疫情而牺牲。 国家领导有信心打好这场战役,休息的人们做好防护工作,而工作的人们,为抗疫情奉献自已的微薄之力,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这个鼠年就像老鼠一样,吃饱了睡,睡饱了吃,还好有电脑和手机,可以玩玩手机,看看电视,把自已养得肥肥的,等工作的时间和开习的时间,由于疫情还没有受到控制,所以都延期了,都不知道什么时侯可以去上班,上学,大街上也是人烟稀少,除了环卫工人,警察叔叔,还有医生等机关的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其他的人都安安心心地呆在家里。

现在是疫情的关键时期,因为有14天的潜伏期,所以很多的人都要隔阂观察,看看是否有什么异变。同2003年非典不同,新型病毒传染的厉害,一定要带口罩,勤洗手,等过了14天后,才可以发现有没有发烧的迹象,肺部有没有异样。

都说人是世界的主载,可以吃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可是地球上的动物都万物之灵,你吃了它,它也会报复你的。所以得善待每个生物,这次疫情就是因为吃了野生动物,而传染了病毒。现在不光在中国,而国外也有,为了这次疫情国家也作出了方案,立争研究出相关的疫苗,来预防病毒的传染。

现在最辛苦的就是医院的医生们,他们每天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服,工作内容既多又复杂,而且时间长,为此向他们致敬。希望早日可以控制疫情,恢复到以往的工作生活中。

特殊的年,特殊的过,有信心大家都可以顺利度过这个关键的时刻!

特殊的年,不一样的新年,总会有希望,平平安安的!

期待总有一天可以回到过去一样,顺顺利利地过好每一天!

特殊散文8:行走在春天里

文/张朝林

行走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总想抓点什么。

抓一把春风,柔柔的春风,轻轻地放在一棵准备醒来的小芽上,给它放进去一个春的梦。

扯几缕阳光,暖暖的春光,缠在那棵桂树上,提前给它过一个八月的生日。

揣上一兜芬芳,春的芬芳,拿回家,掏给母亲,让母亲的心中,开一片灿烂的春花。

在春天里,抓点什么,抓住一年大好的时光吧,抓住了春光,才能在热情的夏里,得到旺盛的绿荫;才能在深红的秋里,获得累累果实;才能在洁净的冬里,淡定地积蓄。

江堤上行人少,悠悠的汉水陪伴,青青的垂柳扯衣,燕子的喃呢萦绕,暖暖的春风簇拥。

不小心的目光和江堤上的一簇簇迎春花邂逅,柔情地盯着我,我被盯得也辉煌了,灿烂了。这一春的使者、春的恋人,悄然地在江堤上流露风采。春风挠它,它笑。蝴蝶吻它,它笑。小鸟呼它,它笑。汉江唤它,它也笑。这个春的使者呀,背着春,在江堤上笑。

汉江的江滩公园上,冬青和垂柳的家,安在麦冬上,安就安吧!春看上这块宝地,也悄悄地和它们住在一起,春是个美容师,它轻轻地梳着柳树的辫子,梳着梳着,就把一个个干涩老发的柳树,梳顺了,梳绿了,梳美了。它给冬青搽粉,搽着搽着,冬青靓了,丽了。它给麦冬打油,打着打着,麦冬嫩了,翠了。那几株火红的腊梅,偷偷地笑,这一笑,腊梅的脸更菲了。

在这春光里,该走的走了,该来的来了,该靓的靓,该绿的绿,该红的红。这就是自然。

这个春天的夕阳,有点怪怪的。

站在一桥南看夕阳,那是美差。看夕阳,须有耐心,那就是等。挂在头顶的春阳,是个还没结核的毛桃,有点红,毛茸茸的,慢条斯理在头上走。它攀过群楼,翻过大桥,跳入汉江洗浴,毛洗掉了,成了一枚刚刚煎熟的鸡蛋,中间的那一圈黄,慢慢地、慢慢地朝四周扩散去,慢慢地白下去,它在安澜楼上徘徊,这张悬在上空的煎蛋饼,让安澜楼流了口水,咬一口,蛋黄流出来了,红里透黄的蛋黄,怪怪地流着、流着,最后的一滴流完,天色暗了,安澜楼成为汉江的剪影,憨憨地卧在汉江的怀里,睡了。

这怪怪的夕阳,明天起来,一定是通红通红的。

特殊散文9:特殊会餐

文/曹军

年末了,单位安排机关人员会餐,以辞旧迎新,自是多年惯例。然而今年某部门负责工会工作的老丁却遇到了件不大不小的难题,正常张罗着安排机关人员会餐吧,明显与中央励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精神不符。但不会餐了,致使单位坚持了多年的这一习俗在自己任上中断,老丁却也心有不甘。

于是老丁经过一番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奇招。放假前一天,他让单位职工食堂按人数给大家准备了水饺,然后动用“权力”对其余会餐物品进行了摊派。按照班子排序,局长出两瓶西凤,二把手出5瓶红酒,三把手出香烟一条,四把手出腊牛肉5斤,自己自掏腰包贡献烧鸡两只……标准责任到人。结果获得了被摊派对象们的一致支持与拥护。

就这样,在老丁的张罗下,这次由摊派物品而支撑举办的单位机关年饭,大家吃得其乐融融,都夸老丁有办法。

特殊散文10:一张特殊的照片

文/邹熇翔

在我的影集里,珍藏着一张张照片,它们真实地记载了我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在方城七十二潭拍的那张照片。

那个星期天的早上,我们全家一起去七十二潭玩。到那儿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水潭,潭里的水墨绿墨绿的,深不见底,看得我心里扑通扑通直跳。我们顺着蜿蜒曲折的小路进入深山,又看到了大大小小的水潭,更让我惊喜的是,水潭的岩壁上还有可以攀爬的索链。但是我该怎么走过水潭去爬索链呢?我四处张望,突然发现水下隐隐约约有一条宽宽的石桥,于是,我就顺着石桥向岩壁走去。水中的小鱼儿在脚下游来游去,我既兴奋又害怕。终于走到岩壁旁,我立刻向上攀爬,可是岩壁太滑,还有水哗哗向下冲,不一会儿,我就坚持不住了,但是妈妈、哥哥和外婆一直鼓励我,还轻轻向上推了我一把。我克服了心中的恐惧,终于坚持着爬了上去。在我给大家比出胜利的手势时,妈妈“咔嚓”一声给我照了一张相。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时,我就想起家人对我的鼓励: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坚持就是胜利!

特殊散文11:特殊礼物

文/吴剑

想在中秋节里多挣些钱,在外打工的小媛已有很多年没有回过家乡陪母亲。不过,每到中秋到来之前,她都要寄些月饼等礼物给母亲,表示对母亲的惦记。

“妈,我已好多年没有陪你过中秋了,这次我特意为你准备了一份大礼物。”小媛打电话告诉母亲,卖着关子。

“大礼物什么的就算了。”母亲认真地说,“只要你人过得好,就是我最好的礼物。”

“妈,你放心,这礼物你很快就会收到的。”

小媛每一次寄礼物,都会提早几天,以便让母亲在中秋之前收到,那天已是中秋,母亲还没有收到礼物,心一急,给小媛打了电话:“小媛,不知怎么回事,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收到你寄来的东西 。”

“妈,耐心等等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你下午肯定会收到。”

“嗯,嗯。” 母亲只得耐心等待。

“喂,你是小媛的母亲吗,这里有份礼物,请你老人家来签收。”不久,母亲接到电话。

“诶,我就是,谢谢!”

母亲急不可耐地跑出门,一个年轻人满面春风地迎过来说:“老人家,你的礼物在车里,请你自己去取吧。

母亲走近轿车,顿时惊呆了:“你这鬼丫头,什么时候学会了捉弄人?”

“妈!”小媛笑对着母亲说,“你今天收到的礼物不轻吧?除了我,还有一个未来的女婿!”

特殊散文12:特殊的礼物

文/赵紫绮

从前,遥远而又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白白胖胖的小白兔,圆溜溜的眼睛,长长的耳朵,小小的尾巴,可爱极了。

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妈妈送给它了一份生日礼物,用黄色的盒子装着,还系着粉色的蝴蝶结,简直漂亮极了。

小白兔正在美滋滋地想:这里面说不定是我最爱吃的胡萝卜呢!可是,当它打开盒子时,里面却是一大堆种子!它难过极了。妈妈看见了,摸了摸它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这份礼物只有通过你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特别大的惊喜和收获。”

小白兔想了想妈妈的话,似乎有些明白妈妈的意思了,这不是一包种子吗?我把它种到地里,秋天不就有吃不完的东西了吗?

小白兔跑到地里,拿起锄头就开始耕地。地耕好后,它发现红彤彤的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它飞快地拿起种子开始洒到地里,然后浇上水,施好肥。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下山,弄得筋疲力尽。

自从小白兔种上了种子,它天天按时浇水、施肥、拔草……

秋天到了,小白兔惊喜的发现地里长满了又大又红的胡萝卜。这时妈妈走了过来,骄傲地对它说:“这就是辛勤劳动的结果!”小白兔对妈妈说:“这份特殊的礼物真有意义呀!”妈妈高兴地向它笑了。

特殊散文13:一个特殊的星期天

文/马茜

我喜欢星期天,全家在一起,一块聊天、看电视或去看电影、逛公园……真带劲!可这个星期天,却与往日不同了。

今天,爷爷要动手术。前几天,爷爷的老毛病腰椎间盘突出又犯了,而且这次还犯得特别厉害,整个身子都不好动弹了。今天,爷爷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一家人都十分紧张。当护士姐姐把爷爷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我有种想哭的冲动:爷爷会不会出不来呀!想着想着,眼泪已经流了下来。奶奶、爸爸、妈妈则是一脸焦急,在长长的走廊里走来走去。我们站在手术室的门外,忐忑不安,担心着爷爷。我想起了昔日爷爷对我疼爱有加的模样,我要什么他都依我,要是做得到,恐怕我要星星他也会摘给我吧。我还想起了和爷爷耍闹的情景:我站在爷爷身旁,拍拍他的肚皮,便听见“砰砰”的声音和爷爷叫疼的声音,可爷爷总是乐着。爷爷从来不责怪我。多好的爷爷呀……终于,“咚”的一声,手术室的门被打开了,爷爷出来了。一家人揪着的心也都放了下来。爷爷躺在床上,脸色有些苍白。看到我们都在病床周围站着,他还吃力地招呼我们坐下。

这个不同寻常的星期天,让我知道了家人的重要,懂得了什么叫亲情。

特殊散文14:听 风

文/秋妹

听 风

论风,特殊的莫过于西海镇的风,猛烈的也莫过于西海镇的风。

曾听说过西海镇的风猛烈,素有“黑风镇”的“歪名”,于是了对这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西海这远古的渊源,曾孕育了奇美的神话,瑶池的冰晶玉洁,蟠桃的芳香四溢,仙女们的绕梁歌声,想来绝不会与一个“黑”字结缘,于是对那风愈加的好奇。

由于工作的关系,深深的接触到了西海镇的风。

站在风中聆听,这风确实与众不同。

这风是如此的干净,没有半点灰尘,拂面而过的像少女纤纤玉手,耳边听到的是呜呜的声音,好似埙音一样,高高低低的奏出的是古老草原的牧歌。

微风稍起时,路人无需眯着眼睛,风儿调皮的掠过睫毛,在耳边窃窃低语后,顺着黑发飘向远方;过会儿,风儿似乎与太阳较上了劲,鼓起她胖胖的腮帮,大口大口的吐气,于是路人被风儿的气捉弄,动弹不得,风儿好似孩子,穿梭在匆匆的路人之间,抓住这个,又想推到那个,于是路人和她较上了劲,越较劲她越高兴,吹着口哨一路狂奔,弄得路人东倒西歪。

早上,风儿与太阳一同醒来,伴着太阳哼唱着情歌,刮向了东方;中午,唱了一早情歌的风儿累了,午睡了,西海镇顿时安静了下来;下午,风儿似乎也定了闹钟,准时起床,引吭高歌,风又刮向了西方,引来了片片云儿一起唱歌;晚上,安静的夜里只有风儿和电线的嘤嘤交谈,那是风儿时不时的提醒着晚睡的人们,夜,已经深了。

西海镇的风儿啊,就是这样,早上盛来了青海湖的蓝,下午又舀来了东大水的暖,反反复复不知疲倦,唱着草原的牧歌,像个孩子一样。

我却寻找着“黑风”的影子,路人呵呵一笑,那是早年间的污染,现在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只是干净的风了。

于是大胆的站在风里,闭上眼睛,浸在风中,倾听着风之韵,感受着风之礼,远古的风涤荡着亘古的魂,穿透了骨髓,吹走了气馁,把生活的重担丢在风中,随风而逝;把生活的苦恼丢在风中,与风同舞……

特殊散文15:特殊年夜饭

文/李良荣

十八年前的除夕夜,我吃过一顿特殊的年夜饭。

那一年年初,根据个人意愿,组织批准我离开潍坊军分区第三干休所政治委员岗位,转业到地方工作。除夕夜,我怀着告别27载军旅生涯的依依不舍之情,最后一次与朝夕相处的官兵共餐年夜饭。

当我推开干休所餐厅的大门时,映入眼帘的画面让我始料不及:本不宽敞的餐厅,挤满了十几位老八路、老军嫂,他们有说有笑,正忙着把自己亲手做的红烧肉、炸里脊、芥末鸡等二十多种家乡菜、拿手菜往餐桌上摆。餐厅正面墙上挂着荣斌等三位老八路用大红纸写的慰问信,实打实地晒出了这几年干休所为老干部办好事、实事的“幸福账单”,字里行间洋溢着老干部与工作人员的融融真情。本来,炊事班已经准备了较为丰盛的年夜饭,没有想到,这些老干部们又突然“加塞”,送来这么多的特色菜。实在摆不开了,他们干脆将凉菜、炸货“合并同类项”,来个一盘多菜。而刚出锅的热菜,则盘子摞着盘子,碗沿儿压着碗沿儿,把个饭桌堆得跟小山似的。老首长张起、王凤斌一边打开儿女孝敬自己的景阳春、泸州老窖,一边见缝插针地摆上瓜子、水果;某部红军团第12任团长赵贤和老两口与儿子,扎着围裙,连跑两趟,把热腾腾的“红烧黄鱼”、“清炖山药”和烟酒端到了餐厅……餐厅内外爆满了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味道。

年夜饭开始前,照例由所长刘新强致词。他刚开口说了一句:“今天是大年三十……”,便泪水噙满了眼眶,说不下去了。这时,原炮兵某师副政委袁勃修说:“听说咱们的李政委要转业了,大伙儿都十分舍不得。想想这几年,李政委和刘所长来到这里,勤勤恳恳,辛辛苦苦,待老同志比儿女都亲。我们这些老兵合计了一下,趁过年的机会,做上几个好菜,过来犒劳犒劳大家,表达我们对官兵的一片感谢之情!”他的话音未落,全场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听到这里,赶忙接过话茬说:“老首长们撇下天南海北回家的儿孙,先送来年夜饭陪我们官兵过年,这是给咱们颁发了比金子还珍贵的奖章啊,咱啥时候都别辜负了老干部这种沉甸甸的爱,这份热乎乎的情。”

酒不醉人人自醉。平时严禁酗酒的官兵,那天喝着喝着就喝高了,透着青春气息的毛头小伙们,脸上红得像个小苹果。那天晚上,老首长们、所里的领导和官兵,都争先恐后地给我敬酒,使我十分感动。虽然有些醉意,但心里却在偷着乐。吃完年夜饭,我同往年一样,与所长一道,陪伴可亲可爱的士兵唠家常,看春晚。直到午夜时分,外面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五颜六色的烟花照亮了夜空,装饰了中国人的梦,我才骑上自己的凤凰牌自行车,哼着宋祖英当晚刚刚首唱的《今天是个好日子》。回到家中,对妻儿说:“我在部队过了26个春节,但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今天这顿特殊的年夜饭。”爱人笑着对儿子说:“看你爸今天恣得儿啊!”

如今,每当万家团圆的大年夜,我总会想起那些华发老人的盈盈笑脸,想起当年他们亲手做的犒劳官兵的年夜饭。

特殊散文16:我的快乐和忧伤

文/段晓红

我是一个有着特殊的称谓“留守儿童”的六年级小学生。虽然没有了父母的陪伴,但是我们没有自卑、没有放弃、更没有埋怨过自己的父母亲。我们在这种生活的磨练中,学会了适应,学会了改变,学着以自己的力量振奋自己的精神,增强自己的斗志,活出了一个感恩的、自豪的、快乐的精彩自我!

我快乐,那是因为我更加懂得——-感恩!是父母十月怀胎生育了我们,是父母强忍别离的痛苦外出艰难谋生养育了我们。尽管他们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但就是因为有了他们在外面的千辛万苦,有了他们在外面的辛苦劳作,才有了我现有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只有我们的父母,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也是最具榜样力量!我自豪,因为我们拥有同龄孩子最顽强的品格。我们不需要父母的关怀和呵护,照样生活得很好很好。虽然过早地承担了分别的痛苦,但是,对父母少一份依赖,就多了一份在困境中的磨炼。我坚强!那是因为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鼓励我,相信我。但我还有胜似亲人的朋友和这个社会。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我,为我无私的奉献着。所以,我要不懈努力,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这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我才磨练出了这样的坚持不解的的精神和意志。

当然,我也有忧伤的时候。每当看到别人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场,一起去逛街,一起去玩耍……我就情不自禁地想:为什么别人就那么幸福?就能和父母开开心心的玩耍?而我就只能默默的羡慕他们?每逢过年过节时,听着左邻右舍热热闹闹,其乐融融的,而我们家只有我和爷爷、小弟冷清的度过。此时此刻,我怎能不难过呢?

爸妈,女儿知道你们是想给我们快乐的生活的,也很想回家的,只是你们的能力有限。放心吧!女儿不会埋怨你们,只是我心里真的有些难受。真的,我很希望你们能常回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