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散文

请欣赏失落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失落散文1:时光,那失落一地的忆

文/持之以恒

时光,是散落的珍珠,是捻碎一地的念。逝去的美好,只能留给回忆;流失的时光,留下的永远是慨叹。我们无法回到过去,过去的已经过去,再也无法回来!

--题记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多少记忆,在一阵喧嚣之后会变为沉寂,正如,刚刚过去的节日的氛围,不知不觉间,随着时光的脚步在渐渐远去。那些难忘的日子,总是梦绕魂牵,在心中留下了依依不舍的情结。寻着记忆气息,误入梦的缝隙,仍能看到昔日斑驳,繁华的痕迹。北国的春季好像慵懒贪玩的孩童,还在酣睡不愿醒。我翘首期盼那春天的芳踪仍不见信影,天气预告中传来令人扼腕的消息,怎一个“冷”字了得!舒缓心情,整理情绪,发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慨!

站在春天那个季节的端点,凝眸,总有那一幅山花烂漫的期盼,总能唤起一川烟草,一带秋水,望断隔岸那瞬间美丽消逝的慨叹。不经意间,翻阅那泛黄的日记,看着写满雨露风雪的记忆,如同清风明月般的神秘与飘逸,感叹来去匆匆的岁月,霎那涌动的思潮,无论这样挽留,都无法记录拂袖而去的岁月,无力承载辛酸苦辣的回忆。经年里,岁月的身影扑朔迷离,亦梦亦幻,即使我再努力,也无法将你揽入我裹挟着温馨的怀里……

慨叹之余,感叹这时光是公允的,它不管你是谁,都一样对待。但同样的时光,却给人一不一样的收获。有人在时光里耕作,有人在时光里慵懒的沉睡。岁月如梭,韶华易逝。蒋捷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待大梦醒来,耕作者有耕作者的收获,沉睡者有沉睡者的回报,除非天命注定,运气太差,否则、定是天道酬勤。

少时不知勤学早,老来方悔读书迟。年少轻狂时、读朱自清老先生的《匆匆》,看他写到:洗手的时候,日子从脸盆中流过;吃饭时,日子从饭碗旁流过;发呆时,日子从指尖流过……那时的我,不懂其中的意味,不知其中的深刻内涵,只觉得老先生的文章很优美,语言很形象,当时对老先生那种对时间的吝啬、怜惜感到不解。那时、甚至是青年时,也会感觉自己拥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任自己挥霍。但对他那篇《荷塘月色》描写的意境,至今仍在我脑海中留下静谧、优美,清丽曼妙的美好画卷印象至深。今翻出来现再回头体味朱自清老先生的文章,感同身受,另有一番体会,只能羞愧于自己少年时的轻狂无知,悟出了朱自清老先生对时光流失的恐惧、爱惜和感叹。

日子在不停的一页一页地翻着,季节在一季一季的转换,我在这寂静无聊,空虚寂寞中消磨者自己意志。颓废时,总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着种种借口和合适的理由,辩护着自己虚度光阴的无奈和困惑。不屑任何人的理解,萎靡不振,颓废消沉,消磨时光,亲手剪断自己的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那汩汩流动的,不仅是你身体里的血液,也是你存活的生命源泉--时间。怎知这时间不会停下来等待你的觉悟,等待你的苏醒,等待你的悔改。不禁想起“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有几何?

不知从何时起,自己学会了习惯等待,让那无情的日子任意从自己的身旁溜走。日子也好像在和我们开着玩笑,它悄然的来到我们身边,又悄然的偷偷溜走。那些往日里的忧愁和悲伤,在逝水流年的涤荡下轻轻的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在记忆深处却日久弥香。在这样的欢笑中,自己渐渐的麻木,自己渐渐的消亡,生活的浪涛,涤磨去了年少懵懂的棱角,更不见了年轻时的勇气。我们慢慢的习惯了等待,在轮回中不知不觉的站回等待的原点,不知道这样的等待是否会有一个圆满的答案?这样的等待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许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中错过,期许着美好幸福,在失去后幡然醒悟。其实、等待,观望是惰性的体现,是庸者的哲学;等待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错误!

面对飞逝的时光,我们更多的是回忆,怀念,感叹。我们怀念过去,是因为过去的时光里包含了我们已经失去的东西,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无法回来。正如一位朋友说的好:过去的、回不来。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失去童年,可以保留童心;失去青春,那就焕发精神;爱情枯萎,那就以爱待人;事业不逮,力求做人做事的完美心态,这何尝不是对待时光、对待人生一种良好的心态。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岁月的脚步谁也无法阻挡,光阴的逝去你更无法挽留。逝去的美好,只能留给回忆,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过去的也不会再回来。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蓦然发现,原来的完美已经渐渐老去,逝去的美好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再也无法重写昨天。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本书,翻开那苍凉的扉页,涂抹了不堪回首的以往,那么下一页我们该如何书写翻阅?

谁都不想放手时间,但时间却无情地松开了我们的手,悄然而去,再也不回头……总是想、人生要么活的精彩,要么就是平淡。精彩也好,平淡也罢,既然我们挣扎着活下来了,就应让自己的每一步都趋向辉煌,珍惜那宝贵的时光。在时光面前,最好的是,不要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

失落散文2:寻找失落的良药

文/钟百超

上课,请安静,我安静,单向式的课堂教学,如何按捺得住一颗颗灵动的心。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手段,既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性?

小时候,文化娱乐活动很少。除了看电影外,几乎没有其他项目。每次村里放电影,早早就去霸位置。那时候看的都是露天电影,而且是黑白的。但是,即便是黑白电影,也不是经常放映,几个月看一场也就算不错了。

我非常喜欢电影,能看上电影也就成了儿时的期盼。更有甚者,每次看完电影,都会模仿里面的人物。看了《智取威虎山》,正好我有一个类似的皮革帽和大衣,于是就模仿杨子荣,一边唱,一边做动作,神气十足。看完《上甘岭》,就拿根粗竹棍,权当爆破筒,找一个比较高的地方,学着王成的样子,一边喊“我是王成,向我开炮”,一边跳下来,冲向敌人。总之,电影里面的英雄人物都成了我的偶像,梦想自己长大后也像他们一样。

电影陪伴着我的童年,陪伴着我成长。也许是因为电影的影响,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长大后能够去当兵,保家卫国,当个英雄,凯旋归来时,接受人们的鲜花和敬礼。可是这个梦想一直都没有实现。记得大学毕业前,那时候中越边境经常发生军事冲突。当时,凭着满腔热情,主动向系党总支提出申请,要求参军,到广西前线法卡山去报效祖国,结果没有被批准。但我还是没有放弃,得知广西桂林陆军军官学校到广州来招招聘英语教官,我就跑到招聘老师所住的宾馆,亲自去找他们,表达我的意愿,希望能到陆军学校当个教官,结果也没有被录取。

人就是这个样子,许多时候,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教诲,长者的劝导,往往都没有太多的作用,甚至会产生反效果。而电影则不同,它给人的感染犹如细雨润物。电影中的音乐、歌曲、画面、对话、情节等对人的影响,直抵心灵深处。毕业后,大凡工作或生活当中遇到一些波折,一些困惑时,我就会看电影,从电影中的人物,尤其是伟人那里得到启发。正是这些电影,使我坚定了做事和做人的方向。试想,如果没有电影的感染,我真不知道自己现在会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曾经影响几代人的电影,如今,其价值被忽略了,尤其是被遗忘在学校教育里。我们为何不让优秀电影进入课堂,陶冶孩子的性格,激发他们的情感,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娱乐他们的生活?假如每周播放一部电影,一个学期可以播放20部,一学年就是40部,小学六年就是240部。电影的内容可以是科技、历史、天文、地理、文学、人物、讲座等。如果每周两部电影,那数量就相当可观了。

现在的学校教育,教学形式单一古板,除了老师讲,还是老师讲。即使是最优秀的老师,课堂上说多了,也会让学生厌烦。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既有老师讲,又有师生互动,又穿插电影,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彻底改观。

可是,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我们的学校领导,总是热衷于教师培训,经常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进行教学评比活动,仿佛老师的教学水平上去了,学生的学习就会好起来。可是结果呢,这么多年过去了,始终都没有看到教育质量有大面积的提高。与其把精力无休止地花在老师身上,给老师加压,不如把注意力转移到学生身上,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学生当中经常开展学习竞赛活动,而不是老师的教学观摩评比活动。这样做,既让学生学会了学习,得到了成长,又减轻老师的负担和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何乐而不为呢?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穿插电影教学,我相信教育的效果一定会有彻底根本的改变。到那时,人人爱读书,个个爱看电影,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和爽朗的欢声笑语。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作为人类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者,电影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下,在教育处于徘徊和倍受诟病之际,传统而行之有效的电影能否成为救治教育的一剂良药?

失落散文3:让民间故事不再失落

文/杨红静

我惊喜于盘古开辟天地的魄力,崇拜夸父逐日般生命的执着,赞叹司马光砸缸的机智果敢。他们是千百年里为人们传唱的民间故事人物,吹尽狂沙,今日仍熠熠生辉。当时下科技的浪潮似要将他们拍下,我当然要疾呼: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让浩瀚世界留下他们蓬勃生长的空间。

民间故事往往蕴含着沿袭世代的传统美德,也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香九龄,能温席”的孝顺是否也曾让你动容?廉颇负荆请罪于蔺相如,知错能改与深明大义的品质是否也启你深思?孟母三迁的慈爱与远见是否也令你感叹?董永与小七虽历经劫难,最终仍修成正果的圆满结局是否也叫你欣慰?这一个个民间故事串起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长河,它们是珍珠,是金石,怎能任它们遗落?它们承载的也是封建压迫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闪耀的是先人的乐观智慧,怎能任它们飘零?

故事精彩却难逃失落,与今人的挖掘功夫欠缺有关。

民间故事,本是许多不朽名着的创作源泉。正因民间话本、传说的积淀,才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这般鸿篇;正因鲁迅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才创作出了“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故事新编》;正因卡尔维诺广泛搜集意大利民间故事,才出版了《格林童话》。遗憾的是,国人缺乏对民间故事的热爱与挖掘能力,导致西方童话在我国大行其道,我们自己的民间故事却愈发黯然失色。

文化唯有及时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

科技虽冲击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但也不失为打捞民间故事的好工具。花木兰的潇洒与孝义已不仅为中国人所知,因为迪士尼将其摄制成电影,推向了世界。熊猫是中国国宝,功夫是中国功夫,功夫加熊猫则又成了美国文化。可见中国还不善于以更多样的形式让民间故事焕发生机。如果能搭上科技的快车,赋予贴近时代的新意,定能使中华民间故事更具活力,由此高飞。

民间故事的“失落”,是中华文化的重大损失,不仅会使我们坐失这一领域的话语权,也浪费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宝贵资源。如果我们放弃民间故事,那么孟姜女之哭将是为遗忘而哭;如果我们让民间故事就此失落,那么我们的民族精神与价值内涵也会就此失落。因此,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

某一天,行人议论的更多的是中国元素、民间故事,这一天将是文化真正自信之时。

这一天终会到来。在那之前,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让民间故事不再失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失落散文4:失落寸心

文/曲然

我家的屋背有一棵野梨树,笔笔直直的,且高,树梢尖儿能绊住天上的游云。树上结圆溜溜的黄皮泛麻点点的梨。但它十分苍老,已经没有能力为我们孩子们提供足够的解馋食了。不过每到中秋边,堂叔、堂姐和姐姐还是会满怀着希望带上我去梨树前转上一圈的,生怕万一漏掉了那不能多得的口福。

待我被姐姐拉着深一脚浅一脚,紧赶慢跑,连滚带爬赶到梨树跟前时,堂叔已经褪掉鞋子,三捋四爬窜上了树。我们则在树底下仰着脖子望住他。若是梨结得多的时候,堂叔会紧紧地抱住树干,眼睛一闭,用脚踩在树枝上使劲地闪,梨便会下雨般落下来。这时我们就赶紧伏在地上,用手抱住头,野鸡顾头不顾尾地,让梨纷纷砸在背上,作鼓响。心里喜滋滋的。可现在,树上并没有挂上什么梨。堂叔在树上恼羞成怒而又很不甘心地溜上溜下,象只野猫儿在每一片叶子底下仔细地寻。我们在树下把脖子都仰酸了,堂叔才抱住树干溜到地上,从各个兜里掏出十几个梨来,往我们面前一放,意思是说:“全在这里,瞧着分吧。”

一说分,大家的眼睛就一齐盯上了于中一个最大的。那棵老梨树大概是老糊涂了,统共才结了十几个梨,却还分了个砖厚瓦薄,其余的梨都只有鸭蛋般大小,唯独那一个却有猫头那么大。论功劳,那个梨应该分给堂叔,但我竟先嚷道:“我要这个大的!”并一把将它抢过来,往怀里一抱。由于我小,他们尽管不断翻白眼,但也无奈,只好把所有的小梨平分了。我终于获得了那个大梨,就一个。其实,论斤称两,我所得一个大梨远远不及他们所得的一半,既不光彩,又不实惠。我且不管,我有我的打算。

他们坐在水沟边各人吃各人的梨。我则揣着那个大梨站在一边,强忍着口水,不好意思看他们。待他们吃得差不多了,才惊讶地问我:“得了个最大的,还舍不得吃呀?”我低着头,用手在梨上仔细的摸,嗡声嗡气地说:“我要把它留给妈妈吃!”这时他们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想起一桩什么大心事似的,一齐停住了嘴。堂叔还把吃剩的半边梨从嘴里拔出来,用巴掌擦一擦,放到了裤兜里,然后都起身默默地往回走。

万万没想到的是,下第一个山包时,戳刺狠狠地咬住了我的脚踝子,弄得我向前扑爬一跤。揣在怀里的梨甩了出去,顺山坡滚到了沟底。堂叔、堂姐和姐姐都下到沟底去帮我找,直到天不知不觉地黑下来了,各种不知名的秋虫陆陆续续遍山四野地叫起来了,还连梨的影子也没有找着,我们都哭了起来……

儿时的那件事一晃就过去二十多年了,但至今仍揣在我心里。那是我第一次生出的对母亲的一点孝心,但是却落空了。后来,为了读书,为了工作,我离开了母亲温暖的怀抱。这十多年,我不但未能好好地孝敬过母亲,反倒让母亲为我牵肠挂肚,倍受思念之苦。

岁月总是十分殷勤地为离人积累着思念。我家屋背的那棵老梨树早不知什么时候被什么人砍掉了,前些年父亲在门前种了两株桃树,是五月桃。父亲在信上说,两年前桃树就挂桃了,而且个个大似猫头,一手抓不了两个,水蜜得很。自桃树挂桃,母亲便每年都挑最大的留着,盼我回家。第一年她老人家把挑出的桃用坛子装着,每天都揭开盖子看看。一直留到夏天过后,桃子终于烂了,我也没有回家。母亲抱着坛子暗自伤神。第二年,母亲把嘴馋的外甥看得紧紧的,不让他摘桃,让它们在树上多留一天,再多留一天。直到桃子在树上变软了,挂不住了,母亲才把它们摘下来,又挑最大的装在坛子里,用黄泥封住口,埋在很深的地下,然后一日一日地盼我回家。可是直到过年,我也没有能够回去,而且我也根本说不准何日是归期……

今年的中秋节又要到了,亦在他乡工作的大弟有幸在差途上顺便回了一趟家,给我来信说,母亲老了,身体远不如从前了。读着弟弟的信,我的心被泪水一遍一遍地浸湿。母亲啊,您的皱纹是在劬劳中增多,而您的头发却是在思念中变白!我下定决心中秋带上妻儿回去过个团圆节。恰在此时,我又接到了父亲的来信,并寄来母亲为儿子做的新鞋。真是儿乃娘的肉,儿走千里母担忧。但是父亲在信中说,母亲的意思是叫我不要老想着个家,这几年家境好了,用不着我担心,况且自古道,“忠”“孝”不能两全,要一心一意做好工作。母亲不识字,父亲将他和母亲对我的要求写成一首《中秋示儿》附在信尾——

共月长空天海涯
遥相把酒面桂花
正好放眼江南美
岂能缠思故地遐
弱冠请缨怀报国
力竭从公免持家
嘱儿莫以家为念
谨将微忱献中华

捧读父亲的亲笔信,心中充满惆怅。多少个团圆节,母亲思盼我回去团圆,但又怕我耽误工作,反嘱咐我不要回去;多少个团圆节,我多么想回去团圆,但是却始终未能如愿。满月是无数离人的乡愁把它胀满撑圆的,当离人们把他们的乡愁都化作相思的泪默默地洒去后,满月于是缺了,就象离人的心又被咬了一口。每当这种时刻,我就会想起那个曾经失落的梨。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是,我的这点心却为何一再失落?!让我感到宽慰的是,在父母博大的胸怀里,我能够找回自己一切的失落,并且化为自己生命的力量!

失落散文5:寻回那失落的

文/言圃

山色寂寥。在夕阳余辉中,一条路在车轮下伸展,绕过罗泉山林场,就是我熟悉而又亲切的那块黑土地了。清澈的倭肯河水贴着山根舒缓地流淌着,发着金红色的光,时隐时现,逶迤远去。在河水漫浸过的岸边,是一大片果园,依稀可见枝头闪动着一簇簇红色果实。越过果园就是村庄了,村落规模不大,百十来户土坯房整齐地排列在几条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草炭味。很快见到了南村外的一栋红砖房,风袭雨蚀已使墙壁斑驳,“扎根农村干革命”等字样仍可辨认,周围一圈的当年栽的扎根树白杨树已长得很高很粗,只是间距不那么标准了,明显有的已经夭折了。当年我们的青年点,我们的家,现在成了村里的小学。有一个墙角已经坍塌,断垣上落着一群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瞬间即被操场上奔跑戏耍的小学生惊散。

房前一条碎砖铺成的甬道已经长满了薄薄的绿苔,一直通往连接公路的村道,当年我们是从这里走进的,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不同的是,我走进来的时候,正是寒冷的严冬,四周一片皑皑白雪,是我们踏出了路;而从这儿走的时候,我们已经修出了这条小小的甬道。岁月如梭,一晃二十多年了。

我们同来的知青有三十二个人,正好是十六对男女,现在没有一个人留存这里。铁心务农的最终是铁心返城,“誓让山河改”的高远志向荡然无存了。现在也是人各有志,在天一隅,有的成了大款和小老板,有的成了下岗职工,有的成了文人和区区小吏,大都在为一天的生计碌碌奔波,有着不同的喜和忧,我敢说绝不会像下乡时光那样的轻松和开心。因为那时想的是创造和开拓,有一腔的热血。而现在血已经热不起来了。

下乡不久的一个晚上,西北风呼号,寂静的夜被救火的喊叫声划破了,这声音凄厉、凄惨,在揪着人们的心。青年点的人从睡梦中惊醒,当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时,立刻赶赴火场。一个老乡家的柴禾垛起火了,火很快舐到草苫的住房,浓烟骤起弥漫在夜空,火势在蔓延。男青年攀援上了房顶,发的则把脸盆、水桶都拿上了,运水灭火。每个人都把个人的安危置于脑后,奋力抢险。也可能是由于惊慌不知所措,那个家失火的老乡和他的婆娘跪在地上大声嚎啕,让老天爷变变风。当人们催促他们赶紧救火时,他们清醒了,男的要上房顶,女的紧拉了一下男的衣襟,喊道“当家的,太危险了,你可不能上呀!”男的犹豫一下就退缩了。我们对他留下的是鄙视,甚至不屑一顾。火扑来了,我们的脸盆不知丢了几个,也不知坏了几个,我们的棉裤、棉袄有的湿透了,结成硬硬的冰,鞋也成了一个大冰砣。有的脸和手还受了伤。事后那位老乡连句感谢的话都没说,大家仍然心安理得,谁也没有说什么,没有自豪,也没有埋怨,一切是那么的坦然,包括平时调皮、偷懒耍滑的。尽管不够什么悲壮,眼下看来却很高尚。农民老乡的自私,是小生产的局限性所致,换到今天轮到我们有和老乡相似的事情我们又能怎样呢?或许我们要的是知青的生命安全,更应该知恩图报好好的答谢人家。或许换了位置不如那个农民。我,现今一个不足挂齿的小小干部,也被一个多年未曾接近的荒友引为抬高自己身价的无形资产,让他的女儿报考艺校时填我为其姑父,事后告诉我,我说不上是不是理解只好哂然一笑。还有一位女荒友对我寄予莫大的期望,让我跟某厂领导说为她空车配货提供方便,我反复解释跟这位领导不熟不好办,她还执着地坚持让我办,表现出迫切和不耐烦,掺杂着不相信的成分,我不知如何是好,她曾是青年点最早的共青团员。莎翁写道“时间啊,磨秃了雄狮的牙齿和利爪……”,岁月也改变了人的生活、性格和刚强。我觉得那个农民的自私经过若干年在我们这一代的身上潜移默化的渗出。抑或存在决定意识,环境在改造人,家庭和生活使人自私。当年蔑视自私的人重蹈自私的覆辙,这是历史和人的天性使然吗?我困惑。我们并不比那个农民伟大多少,也逃不出生存和欲望的怪圈。

村里那个已经被拆除再也找不到的马厩,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岁月,不知在那儿开了多少个晚上的会,一个个纸烟和烟袋锅随着生产队干部批林批孔、讲法批儒、农业学大寨的激昂发言一闪一亮,浓辣的蛤蟆头旱烟呛得我们直流眼泪,困意顿消。我们是那么受鞭策,一心紧跟伟大战略部署,刻苦改造世界观,不需要记工分,甚至不需要表扬,在农业生产劳动中顽强的表现自己,拔亚麻、割小麦、割大豆、刨大粪、修水利,处处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不搞特殊,不要法权,自觉革命,一颗红心,一身泥巴,两手老茧,风吹雨淋满脸太阳色,与农民几无区别。一年,大队的养鱼池因秋季多雨涨满了池,鱼都跑了,青年点紧急集合叠坝抢险,顶雨鏖战,一个个是那么心齐,那么奋勇,连大队支书都啧啧称叹,第二天要给记一天工,让大家休息一天。大家楞是没肯,照样参加秋收生产。现在这种精神还会有吗?这种热情还会有吗?我充满疑问。

往事如昨,韶华已逝,青春难再。我们青春的利剑没有刺破大自然的胸膛,却被农村的艰苦顶回了安乐的城市。当年的那种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源于信念和理想,现在我的身上淡漠了,也可能不仅仅是我,我真的说不出是市场经济使人进步了,还是原来的落后了。时下流行的话就是“没劲”、“我不知道”。以时下的观点评论过去的事,也可能会说“傻冒”。否定过去,不能不说没有一种悲哀。信仰使人充实。现在有时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是不是信仰危机呢?生活舒适了,反而迟钝了意志?为什么呢?我要从这小村寻回那失落的……

暮色苍茫,小村逐渐暗淡变得朦胧。

失落散文6:失落与传承

文/杨建婷

诵一首古诗,赏一幅古画,看一台戏剧,品一壶香茗,携一份传承走在中华文化的两旁,将失落已久的中华文化点缀的满是花香。

在娱乐至上的年代,我们要明白每个国家与民族都应该有值得扞卫的民族文化,那是一个民族的根基,灵魂,甚至是信仰。就像古罗马人以角斗场精神为荣,埃及人保护自己的金字塔,英国人永葆一种绅士风度一样。如果要维持一个正常、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我们就不应该让中华文化再失落下去,而是去尊重它,爱护它,传承它。

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其实可以从认真对待每一个传统节日开始。春节中,我们走亲访友,传递祝福;清明时,我们扫墓祭奠,缅怀先人;端午节,我们吃粽子,赛龙舟,怀念屈原;中秋里,我们家人团聚,庆祝丰收。

文学着作,作为中华美的织锦同样需要我们传承。从结绳到竹简再到纸张,文学从先秦开始到现在一直繁荣发展。我们要在忙碌之余,手捧一本书籍,去体会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去诵读内容丰富,朗朗上口的古典诗歌,去欣赏那情深意切,或婉转或豪放的词曲。这些文字折射出古代文人的喜怒哀乐,更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珍品,值得我们去传承。

其实,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传承的还有很多。以文化人,以人传承。当然,传承文化不可以生硬地推广,它应像泡温泉一样:浸润人的是暖意,体现出的是温情。

的确,世间万物自其变者而观之,则曾不能以一瞬,但是中华优秀文化不会因斗转星移而磨损其棱角,不会因晨钟暮鼓而侵蚀其颜色,它会如淘尽黄沙后的真金,历久弥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点起一支烛光,温一壶绿茶,在轻盈的茶叶上下翻飞时,忘却世俗的繁华,静下心来,去体会,去欣赏,去传承。

失落散文7:霓虹中的失落

文/田荩

城市的夜是被霓虹包裹着的冷美人,在喧嚣熙攘的人流物欲中独来独往。高脚杯,琥珀酒,鲜艳的唇和泛着银光的眼影,流光溢彩中,清脆的碰杯声,带着低沉胸音的梦一般的耳语,迷离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把白天的烦扰,把追逐后的疲惫,把失意前的兴奋,全部浸入酒中,和着青春、和着岁月、和着心情一起消费。

窗外的灯,灯下的人,他们匆迫的步履在为灵魂找一个所在,于是就有了这酒、这碰杯、这霓虹闪烁,这诱惑心灵的颓废。柔糜的舞曲,弯曲的手臂,沐着夜风的蜻蜓,盘旋着松弛的神经,解除了阳光下的灿烂,露出了夜的憔悴。进进退退,怕孤独的袭击,紧拥入怀的那怕不是缠绵记忆的人。只要感官的快乐,不要理性的束缚;只要放纵的情欲,不要思想的交流;只要今宵的欢聚,不要一生的相依。霓虹下所有酒醉的灵魂,在这令人窒息的变节奏的疯狂中都失去了自己。

无聊是无孔不入的空气,弥漫了每一个生动的情绪,在霓虹摇曳的舞池,在扣动脉搏的萨克斯,在跳着艳舞的身体里,潜伏着,扭曲着,如一朵恶之花开在星光里。打扮怪异的侍者执起钢刀,烧烤过的生命一片片,折叠成了红色的花朵,诱惑你的唇、你的心,此时,生命变成了无奈的慰籍,填补纸醉金迷后的空虚。

不怕疯狂,躁动是今夜的旋律,在熟悉的、在陌生的面孔前放逐自己;没有惆怅,沉沦已解脱了记忆,在碰杯中、在相拥中迷失过去。城市的夜让许多灵性的动物挣脱了桎梏,露出了他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在追名逐利背后的开放、沉沦、迷茫……

失落散文8:有一种失落,无法言说

文/心痕

毫无定所的生活多少让人有些担忧,我的奔波成了所有人热议的话题。在大家眼里,我的情感终归还是回到了最初的自由,曾经不计后果的执着与无视所有人的质疑,一意孤行相信自己的爱会有结果,直到一切成了空。

只是我比以往更上进,更有了生活的目标和勇气。想成一棵树,独立风中,不再依靠任何人。更加真切的体会到了:找一个优秀的人,不如自己优秀。那是任何人都带不走的财富,即便有一天外在的东西让我变得一无所有,我依然还有让我值得骄傲的智慧与常人学不来的气质。

回望走过的路,有太多的遗憾没有弥补的机会,我只能一路向前,且行且努力,与你相识是前尘留下的寓意,用今生来作答。遥遥相望,翘首以盼。电话里你唱过的歌曲,以及挥之不去的思念,成了永远的债务。

有一种心情纵使心心相印仍不能理解,如同你的高我总感觉仰望不到,我心中那个预留了那么久的位置,你担心自己替代不了一样。因为爱太深才对自己没把握,怕所有的美好有一天消失的片甲不留。我对友情有洁癖,对爱情同样如此,得不到全部时,宁愿一无所有。不想让别人难为,更不想让自己委曲求全。

唯一的定义不是一刹那的冲动与新奇,而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执着,是纵使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坚定,是没有了你,就算拥有全世界也不开心的痴恋。

愿望后的日子,一切安好!

失落散文9:梦想的失落

文/丁明烨

读着鲁迅的文章长大,书中每一个人物,每一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闰土,长妈妈,祥林嫂,孔乙己,乌篷船,旧毡帽,曾在我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记。至今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百草园的描述耳熟能详:“不必说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来到鲁迅的故乡绍兴古镇,首先参观的就是三味书屋和鲁迅故居。三味书屋比想象的雅致,但没有想象的开阔,先生寿镜吾比想象的质朴,并没有想象的严厉,最让人感到诧异的,与想象反差最大的就是百草园,在我的印象中,百草园应该是一个阔大的园,一个神秘的园,一个野性的园,一个有着无限趣味的乐园。然而,眼前的百草园只能说是一快狭小的菜地,菜畦虽然碧绿,但石井栏远没有想象的那样光滑古朴,皂荚树并不高大苍虬,园中似乎没有野草的影子,泥墙根一带也没有什么趣味可言,在这样的园中即便发现一条赤练蛇,也没有什么可惧怕的,总之,这绝不是我想象中的趣味盎然的百草园。站在百草园旁,我怆然若失……

其实,与想象落差较大的景点何止这一处。在我的印象中,江南水乡应该是家家柳绿花红,户户流水潺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优雅画面。然而,这种想象中的江南水乡早已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游览了全国仅存的江南水乡乌镇和周庄后,不禁大跌眼镜,几乎发霉变臭的死水,到处嘈杂的游人,拥挤不堪的店铺,不绝于耳的叫卖声,在别人慨叹其先人为他们保留了如此珍贵的遗产时,我却在庆幸自己出生于北方山清水碧的幽静乡村。

与想象形成强烈落差的还有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电视上,在朋友的摄影作品中,不止一次地看到它金壁辉煌的形象,据说它是亚洲最高的建筑,也是新上海的标志。车到上海时已是傍晚,因此,一进上海城,我就急切寻找它的身影,结果大失所望,又走了几十里已到浦东,还是没看到它璀璨的光彩,直至住进附近的宾馆,还是看不到它的辉煌。最后,我们几经辗转,才找到它,原来它被包围在高楼大厦群中,与周围的建筑相比,没有一点鹤立鸡群的感觉,倒是仰视周围的大楼,让我感到头晕目眩。因为来得太晚,已错过登塔的时间,朋友说:“只要登上第二个圆球,周围的楼群就都在脚下了!”我相信朋友说的是真的,但在我心中,东方明珠的形象已大打折扣。

小时候生活在乡村,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对名山大川充满神秘的想往。参加工作后游览的第一座高山就是泰山,在我的想象中,五岳独尊的泰山应该是怪石突兀,云雾缭绕,高耸云端。然而,当我们来到泰山脚下时,我一连问了两次:“这就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吗?”,可见眼前的泰山远没有满足我的想象,尽管在攀登的过程中我也充分感受到了它的雄奇险峻。以后,又到过许多地方,发现故宫远没有想象的富丽堂皇,长城没有想象的险峻巍峨,黄河没有想象的雄浑壮阔,西湖也不是想象的明波流光……

何止是自然景观让梦象一次次失落,作为在政治熏陶中长大的一代,曾经天真地以为,自己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还有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受着资本家的奴役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我们肩负着解放全世界的重任。改革开放后才知道,人家简直住在天堂里,制度民主衣食富足,用不着我们去解放,倒是我们自己坐在火锅里,受着贫穷和愚昧的煎熬,我们最大的任务是“解放”自己。

研究历史后才知道,自己崇拜的英雄人物大都是小说家虚构杜撰的。古代的战场,并不是双方摆开阵势,然后战将出马大战几十个回合,而是兵士们一窝蜂地冲杀上去,以一当百的英雄自是难得。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等故事也只是小说家们神奇的想象。从小喜爱武术,总幻想练就一身飞檐走壁、碎砖断石的绝世武功,行走江湖,扶困济贫,打尽天下不平事。甚至为了练成超人的神力研习过许多气功功法,后来才发现,人的身体潜能毕竟有限,根本不可能像传说的那样神奇,既便全国顶尖武林高手参加的散打比赛,也是彼此拳脚交加乱打一通,招式平平,水平尔尔。

历史人物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面目,李白并不是那样清高,而是屡屡要求高官而不得志;郑板桥并非“难得糊涂”的高士,而是为得重用极尽献媚讨好之能事,英雄项羽更是一个杀人如麻的魔王……从解密的资料上得知,恶霸地主刘文彩生活简朴,并没有水牢和收租院,周扒皮为人和善,“半夜鸡叫”纯属政治需求的杜撰……原来,历史也是任人描画的面人,被别有用心的统治者涂抹得面目全非。

生活中,我们的梦想会一次次被现实无情地击破。我们想按我们的意愿塑造孩子,可越是激发他们叛逆的性格;我们倾注全部热情呵护爱情,却看到它羞涩的花朵已过早地凋落;我们用一片真诚灌溉友情,往往秋天收获一枚怨恨的苦果。

或许,正像树木经过一次次风霜的洗礼,经过一次次叶生叶落的轮回,才会长成参天栋梁一样。我们在梦想一次次失落、一次次破碎的过程中,才会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才会摒弃虚妄的幻想,才会变得成熟而坚强,才会用宁静淡泊的心境达观地面对这纷繁的世界。

失落散文10:为失落作伪证

文/韩勋

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情境还依稀在目,忽地一下60年、一个甲子就过去了,如今已经退休3年,老了。

既当老人,凡事前头都有一个“老”字等着你。比如心眼多一点儿,有人就说你是老狐狸;染个头,穿件新衣服,就是老妖精。还有老年乘车卡,老一套,老观念,老油条,老脾气——

就说这老脾气。如果去掉“老”,脾气是小孩子青年人中年人都要发的,被称为“脾气大”“性子暴”便是了,只有这老脾气暗含好几层意思,约定俗成的。一是年轻时性格还算温柔,当上老人后有变化,脾气大了,经常发作。一对儿老夫妻,老头儿是我的中学同学,大我一岁,他夫人一天悄悄对我说,(他)这两年无缘无故的,老爱发脾气,火气特别大,是不是得啥病了?我哈哈一笑替她宽心,说啥病都没有,同学聚会的时候,他和气得像一只猫似的。

二是老脾气发起来的当口,响动较大,声音高,摔碟子绊碗,动不动还冒出几句狠话,比如“都给我滚!这辈子别让我再见到你们”。如果不咋样咋样,“我就死一个给你看!”“我就上街要饭去呀!”等等,很吓人。

三是下意识地把发脾气当做伤人的杀手锏,且引以为自豪。一位一辈子养尊处优的老领导,听说儿子要买私家车了,心里可能就不平衡,放出话来:“买了别往回开,让我看见了不拿拐棍砸烂车玻璃才怪!老人还能没有点儿老脾气!”多少有点儿倚老卖老的意思。

第四点是医生说的,说有些老人得了某种老年疾病,肝火旺,烦躁易怒,要用药物调理。

老人退休后活动圈子较小,所以老脾气的发作对象往往是老伴儿、子女、亲戚,顶多包括近邻。还别说,老脾气一发,大多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方立马就偃旗息鼓休战了。这是因为老脾气里的火药味太重,话说得太绝,对方猝不及防,无从接招儿,只有息事宁人一条路可走。同一道理,火药味重、话太绝,对方除了停战没有其他选择,老脾气的效果其实已在发作者的预料之中。让对方闭嘴的预期目标达到了,老脾气的下一次发作也就有了理由和养料。

胜券在握,痛快一时。但是毕竟年纪大了,毕竟是债都要还的,说出气人的话语,往往反过来气了自己。许多人发作老脾气之后,痛哭流涕,浑身发抖,心跳快,血压高,好几天缓不过劲儿来,不知消耗了体内多少细胞。伤了自己不说,还伤了家庭的和睦气氛,伤了亲友的心,降低了自己多年来在亲友间树立起的好形象。在老脾气面前,亲友们忍气吞声,鸣金休战,一是怕你,二是心疼你,怕你气过了头伤了身体。假如老脾气对面不是亲友,而是另一个老脾气,局面可能就不好收拾了。去年8月,四川郫县一敬老院,同住一间屋子的两位老人互发老脾气,都死在了对方的手下。

更关键的问题是,老脾气发过之后,矛盾、问题往往只是暂且封存起来了,并没有解决。一个七旬老太太,因为买一台还是两台空调的好事儿,与老伴儿、儿子意见发生抵牾,发了脾气,住了医院,此后谁也不敢提空调事,热了就摇摇扇子算了。

晚年平淡惬意的生活,让老脾气搅和几次,全家人都闹心,咱们老年人都心平气和不发脾气行不行?恐怕不行,因为老脾气的开关在各自的肚子里,除非自己用手把开关捂住,别人是关不了的。

激发老脾气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觉得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进而觉察出没有得到应有尊重而发泄愤懑的,有觉得说服对方太吃力太麻烦而孤注一掷的,有觉得退休生活太单调没有成就感而借机制造声势的,等等。种种失落聚在心里,憋屈,不满,偏偏又急于证明自己没有老,还行,雄风尚存,不如干脆按下开关,让老脾气帮忙,为自己讨回些许余威。结果是往往适得其反,为失落作了伪证,怎样掩盖辩解都无济于事。原本失落只在心里,别人看不透。老脾气一发,亲友都看到了,明白了。

老脾气发了,发了就发了,往事尽可一风吹。发过了,也并不影响下一个关键时刻及时捂住开关。老年人吃过的盐多,走过的桥多,风风雨雨啥都经历了,因此在很多方面均有经验都很成熟。但是每一个老人的庄稼地里,都长着几棵或一棵稚嫩的弱苗,无一人例外。承认自己老了老了尚有弱点就好办了,就有了继续学习、改善自己的动力。摆正了自己是一个普通的、正在学习进取的老人这个位置,失落感就会少一些,宽容之心就会多一些。只要有了约束老脾气的念头,每个人肚子里的开关都是可以捂得住的。

失落散文11:有一种心情叫失落,有一种美丽叫放弃

文/A monologue

有一种心情叫失落,有一种美丽叫放弃。一次默默地放弃,放弃一个心仪却无缘份的朋友、放弃某种等待却无收获的感情、放弃某种心灵的期望、每放弃一种思绪心里便生出一种伤感。然而这种伤感并不妨碍自己去重新开始,在新的时空内将音乐重听一遍,将故事再说一遍。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告别与放弃,它富有超脱精神,因而伤感得美丽。

曾经有种感觉,想让它成为永远。过了许多年,才发现它已渐渐消逝了。才知道原来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所想真正拥有的;我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真正铭刻在心里的;人生很多时候需要自觉地放弃,因为世间还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对没有拥有的美好,我一直苦苦向往与追求,为了获得,而忙忙碌碌。其实自己真正所需要的,往往要在经过许多年后才会明白。而对已经要拥有的美好,我又因为把握不住尺度,而存在一份忐忑与担心。

夕阳易逝的叹息、花开花落的烦恼、人生本是不快乐的啊。因为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也许又在重新获得。对万事万物,我们都不可能有绝对的把握。刻意去追逐与拥有,就很难走出患得患失的误区。

生命需要升华出安静超然的精神,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

虽然我不是因你而来到这个世界,却因你而更加眷恋这个世界。如果能和你在一起,我会对这个世界满怀感激;如果不能和你在一起,我会默默地走开,却仍然不会失掉对这个世界的爱和感激。感激上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上帝所创造的一首诗!

生命给了我无尽的悲哀,也给了我永远的答案。于是,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不管红尘世俗的生活如何变迁,不管个人的选择方式如何,更不管握在手中的东西轻重如何,我们虽逃避也勇敢,虽伤感也欣慰!我们像往常一样向生活的深处走去,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逐步放弃,又逐步坚定。

失落散文12:失落的老屋

文/小小麦子

我出生后,老屋已经苍老。

星子很瘦,弱不禁风,母亲不敢把煤油灯拨得太亮,她怕油干了,天还没有亮。

那一下,又一下,母亲手里的针,仍有闪闪的光芒时隐时现,既缝合了母亲的慈爱,又补上记忆中难忘的日子。

也许,老屋太重视光阴的失落,那些斑驳的幽怨,皆随落霞飞去,筑成一个回忆的巢穴……

至今,那些麦子仍在夜里偷偷的拔节吗?

大豆还在无月时顽皮的迸裂吗?

几只老鼠在急切地啃嚼些什么?它们在谈情说爱,或者追忆儿时的梦呓……

老屋曾装着我半生的寂静和贫困。

一些亲人来了,一些亲人离去。

母亲总把贫苦藏在泪水里,带走了膝下的阴影,留下了炊烟绕梁的三日,仍不肯离去。

母亲啊,当异乡的我只剩下柔若纤丝的意志时,我把怀念当作灯盏,和着你的血泪,涤清毎个黎明的晨光!

老屋是一本诗集,在我的手中生锈了。

那些尘土中开放的花朵,那些风雨,被阻隔在千里之外。

老屋又是一枚信封,里面仍住着星星和月亮的童话。

有游子抄水路返回故乡,乘坐寒山寺的客船,为古典的乡愁盖上了现代的邮戳。

只是,老屋消失了,再也没有寄发的地方。

失落散文13:失落的足球之城

文/周子钦

这里是地球年3374年。

传说在很久以前,地球上有一座十分神秘而古老的城市,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不管是boss还是普通人都会——踢!足!球!没错,就是足球,他们当时因为足球而辉煌一时,尤其是他们的球队“西北狼”,所向披靡,无战不胜,没有任何一支球队可以与其媲美,这座城市就是——西秦。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曾经。在某个夜晚,这座城市忽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渺无音讯。直到最近木卫二号太空城向这里发出了一艘探测船,在探测船找到的一块石碑上,人们才得知那个尘封千年的故事。

在这座城市的足球最为繁荣和昌盛的时候,地球被2.3光年外的半人马座星系的一个高科技文明泰特人发现了,(当时费米悖论已被证明为不正确,绝大部分的地外文明都是友好的。)这个文明也是一个十分喜欢足球的文明,(这或许是一个巧合,因为他们不仅和人类外形十分相像,足球规则和人类的也基本都是相同的。)于是他们利用自翻译系统向地球发出足球友谊赛请求,当时地球人也十分欢迎外星朋友的到来。

在来的路程上,他们也体现出了高科技,他们以接近第五宇宙速度,也就是1300千米每秒的速度向地球驶来,而当时人类载人飞行器仅仅只能达到第四宇宙速度也就是大约120千米每秒。泰特人到来后,人们都十分惊讶他们的长相,实在是和我们人类太像了,如果不是因为肤色不一样或许真分辨不出来。他们在美国洛杉矶着陆,一路过关斩将地打败了每一个城市的球队,终于到了最后一站——西秦。

出人意料的是,他们走下飞船,并没有去赛场,而是直奔一个叫“回民街”的地方,因为他们早就对这个“吃货的天堂”充满了无限的向往。连着几天,他们都在这里让一种被称为“美食”的东西填满了自己的肚子。

那天,随着机械人裁判的宣布,比赛打响了。刚开始没多久,因为人类的一次防守失误,让泰特人十分轻易地打进一球,比赛陷入了被动。不过在下半时,人类用一次快速反击将比分扳平,然后在后面几分钟,双方均无建树。比赛被拖入了加时赛,或许是因为对方太心急,加时赛刚开始便让人类打进了一个点球,后面虽然对方进攻更加凶猛了,但还是被一次又一次地化解了。

最终,西秦人以2∶1战胜了外来的朋友(我们暂且称为朋友吧),人类举城欢庆,而泰特人却默默地离开了。就在泰特人离开的同时,一个可怕的计划已经在他们心中酝酿。欢呼雀跃的西秦人却浑然不知。没有人知道西秦是怎么消失的,因为石碑上没有留下任何线索。然而,石碑的最后一行写着这样一句话:这是一场荣誉之战,却葬送了我们的家园。

就这样,西秦消失了,一夜之间成为了没有人烟的荒凉之地。

驾驶探测器的周子钦队长看着这片荒凉的土地,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几个西秦人正欢声笑语一边吃着凉皮肉夹馍一边讨论足球比赛的场景,眼底却流出了难以抑制的泪水。

失落散文14:秋雨中,独访远山

情感失落时,造访最初的故地,伴夕阳秋雨。若此般境遇,怎番滋味。雨不慎溅至容颜,油然而生的愁怎能仍固挂在心头。

——题记

曾几何时,我眷恋过那一片远山。

前阵子,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细雨,深秋之后的雨有种别样的感觉,哀怨沧凉,婉约明细。我望着远山,分外朦胧,不知心中源自何处的冲动,竟想去看看。

雨在秋日自然特别清泠,但我似乎对它有着一份独到的情结,有着一份“凄凄冷冷戚戚”之感。夕阳下的远山,披挂着淡金色的华彩,映照在天边的细流似的浮云与黄昏的晚霞中。举拿着雨伞的我逐渐接近,那一道道的台阶,那一痕痕镶嵌在其中的如翡翠似的黛绿分外鲜明。山石台阶梭梭条条的很像人身上喷张的血脉,它的上方笼罩一层一层斑驳的树叶。叶子们垂着脑袋,滴落下些晶莹的雨水,击打于石头上泠泠作响,倒像极丝竹之声了。

我迈了上去,路崎岖而湿滑,迂回转折,快要眺望到尽头却未到尽头,此时的我伴随自己的脚步声与雨叩响伞的旋律,心早已宁静,如同一弯小沟,只愿进静静停留片刻,仔细洞悉些东西。

眼前不久便出现一间亭子,其中无人,它凹进身畔长生的草木中颇为高雅孤绝,通体木制,惟其上布层简素的乌瓦。不觉,加快了上山的脚步,放下伞,将它倚靠于一边,踱步入亭子,得享片刻沉浸在雨中的安宁。我坐在木制的围椅上,肩背稍稍靠在柱子表面,闭上眼似乎闻到什么,是雨声还是叶木的摩擦之声,好像都不是,没想到那声音竟逐渐清晰起来,我眯了眼只感到有丝丝的夕阳的光缓缓流进亭子,渗入我坐下的这个位置。它是什么暖和与欢乐,似乎和这斑黄凄冷的秋不相融合了。我把目光放开,扫视到手旁的柱子上有些字迹,因隔了数米距离,故看不清楚。我起身以一颗好奇之心斟酌镌刻的字。心里一阵阵隐痛慢慢淤散开来,夹杂着点酸楚,仅由于我看清其上的字句。

我孤立再那儿,手抚摸着字痕那些散落于旧处已然泛黄的记忆被勾勒上来,就如同手底盖着的字一般,它们都属了份记忆,一种惜往的情怀,心中也便想着那些事情了。

还记得那年,似乎是将要忘怀的年里,我与友人们出外游玩,走过这地方。当时我们从另一处进山,从这条路出山,我与他们奔走得很疲惫,大声呼喊,相互逗笑,十分畅爽,我们先在草丛边的石凳上修息,当时他们还开玩笑非让我先坐,因为石凳较短的缘故。后来,我们继续下山,走至现今的小亭,赏景宁心,享受那种和谐与满足。时至今日,我还无法再忘却,刚烈傲然、纯净美好,于碧天气爽的时日,衣香鬓影,实在望不尽的浓厚。一幕幕浮闪的片段犹如一卷胶片,记录了太多的细节与情谊,它是无比珍贵的,至少在我心里便为如此。这几年,我搬到喧哗热闹的地方,灵魂也许会习惯此种状态,浮华不知不觉可能已侵蚀尽所有的回忆。

我在亭里伫立良久、偶尔失神,人去楼空、一份叹不尽的哀愁。我暗自想着这些,念这些。于是第一次感受到印刻于心的欢乐过后的悲凉。

此刻,外面的雨依旧下着,我还像刚才似的感到以往暖若春风的微笑和谈吐,而现在的我无论如何也退不回去了。望着西方的阳光即将收敛下地平线,以无奈而不舍的心情返回山下,远离了山亭那些地方。

撑起伞的我回首见到远山再次沉睡,然而在烟雨中连原本的夕阳也不复存在了。

远山承载了太多纯真与欢快,也负担了太多沉重,而世人不能长期完整负担的往往也是这份情怀和此类细腻的心思、精神。它是一份健全的记忆;一种独到的思想;一颗观察真实境界且珍惜一切的心。

失落散文15:在城市里失落的那一角天空

文/婵忆

路过鸟市,听到有鸟在笼中啁啾。忽然,有一种东西立时参进我的体内,一种与灵魂有关的东西。

我意识到,那是一种久违了的鸟叫声。

在城市里居住的久了,整日工作,生活,奔波,忙碌,把这一种浸在人心脾里的纯粹的大自然的声音给疏忽了。不疏忽又能怎么样呢?城市里有的是繁华的车辆,目不暇接的人群,一幢挨一幢的建筑物,哪有鸟儿们栖息的地方?

我忽然怀念起以前在山村里居住的日子。那日子虽然清苦,但大自然不会让你受一点委屈。每年,槐树花开的季节,只要你在清晨起床打开房门,就会闻到一股槐树花的香味袅袅向你飘来,在你的周围钻来窜去,然后将你整个包围,让你沉浸在香气四溢的世界里不停的贪婪吮吸,让你如痴如醉不说,紧接着,就会有一群鸟从你头顶的上空飞过,留下一串串响彻心谷的天籁般的声音,让你在自己的小院中流连着不愿意回到房间里去。

十来年即是如此,整个山村,整个人被山,被树,被花,被蛙叫,被鸟儿们包围着。似一幅唯美的图画镶嵌在人们的心坎上,让人觉得似活在一种仙境般的世界里。

每年的春天,大地开始复苏百鸟争鸣的时候,我便挎着小篮子到南边的山上漫山寻找野菜,将婆婆丁,水荠菜统统装进我的篮子里去。我不吃野菜,但喜欢挖,挖回来给别人吃。我要的是那份心境,那种惬意之感。将自己整个投身于大自然中去,唱着山歌,看小河的水在你身边走过,绵绵潺潺;看各种鸟,喜鹊,燕子在你上空盘旋,或而在你不远的地方啄找食物,或而在你眼前逗引你一般,即使伸手便可将它们捉获,可谁舍得去伤害它们呢,那些可爱的大自然的精灵;还有那些蛙儿们,遍地多的是,只要你在山间一走,它们就有可能在你的脚面上蹦来蹦去,你完全可以去嬉戏,假装吓唬它们,告诉它们如果不乖的话,就捉回去吃它们的肉啦。它们定会吓得惊慌地逃窜,或跳到草棵中,或逃到深水里,让你找不见它们的踪影……

在繁华的城市里,天空没有鸟在飞。偶尔在公园一角看见一位老人提着鸟笼,也觉得那鸟叫的韵味里少了大自然的自由与豁达。城市里也没有蛙叫和蝉鸣,有的是耳鬓厮磨的喧闹的汽车声和建筑工地的机器运转声,再不就是电脑低沉的“沙沙”声和楼道里人们上班下班急促促的皮鞋踏踏声。

一个人的时候,面对着冷冷的楼墙,心,便让惆怅和失落占满了。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灯稀的不眠之夜独自去回味,去咀嚼那久违了的乡村的声音,是大自然的声音,是那蛙叫和鸟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