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章

请欣赏教育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教育文章1:教育的目的

文/赵凌云

昨天晚饭后,出去散步,经过昏暗的楼道时,看到在四楼楼道里,一个小女孩委屈地蹲在门外,估计是被家长撵出来反思的。每有响动,小女孩身体就会因惊吓而明显的抖动一下,眼睛惊恐地四下张望。看到那惊慌、恐惧的神情,我内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的痛。我用手轻轻抚摸了一下小女孩的头以示安慰,然后敲开了她家的门。并给她还存余怒的母亲说,孩子太小了,无论犯什么错,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不合适,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弄不好还会把孩子吓坏的。

为人父母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愿景,就是希望自己能培养教育出一个“有出息”的孩子。可见“有出息”是每个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最终目的。“有出息”可以定义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第二层次是孩子心智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然而,我们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时常会在教育的细节性问题中迷失了教育的目的。上述小女孩的母亲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位母亲的初衷可能只是一时之气吓一吓孩子,让孩子改正某些不好的习惯,但试设想一下如果小女孩因胆小,在受到惊吓后留下了心理阴影,那小孩的心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这位母亲可就得不偿失了。或者孩子一赌气离开家,等母亲怒气平息出门再找时,可能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而且即便孩子找回来了,下次孩子就会用同样的方法来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今后的教育可就无法正常进行了,就更不要谈教育目标的实现了。因为我们教育的是要把孩子拉入自己怀中,健康成长,而不是推出去。

教育是个细致活,任何情绪化的行为和决定都可能导致教育目的的偏失。有许多父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我们姑且不论孩子的效仿能力导致今后的暴力延续,单就“棍棒”教育就有很多父母因失手,导致自己孩子致残致死的悲剧而言,这种教育方式是最不适当的,因为它连教育的初级目的“让孩子身体健康成长”都不能实现,就更不用说实现“心智的全面发展”了。

教育是个渐进的过程,任何拔苗助长的行为都将欲速而不达。有人比喻教育孩子就如牵着”蜗牛“散步。”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进度去要求孩子,就想我们用自己的速度要求”蜗牛“一样。我们生气是因为我们没有认清教育规律,做了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事。我们抱怨是因为我们自己耐心不够。我们灰心是因为我们对孩子还爱的不够深。我们失败是因为我们在孩子身上功夫下得还不够深。

教育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可是教育目标的实现却是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坚持。它需要我们能历经艰难不忘始终、需要我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需要我们不断成长身先示范。总之,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爱心、耐心、恒心。如果我们做不到就不要怪孩子不听话。

教育文章2:暗示的力量

文/燕怡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管理者,我曾经在很多场合对那些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的旧物时,发现了一沓50年前的练习册。它们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是《未来我是……》。

布罗迪随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家伙说,未来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其他的同学最多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

在那篇作文的批语中,布罗迪几乎肯定了每一个孩子的梦想,他鼓励孩子们说,梦想这东西并不是遥遥无及的,它就像站在不远处对着你微笑的小伙伴,只要肯为之奋斗并坚持不懈,你们就一定能成功握手。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个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

很快,布罗迪手上的本子都被索要走了,身边仅剩下一本作文簿没人索要,是那个叫戴维的小盲童的。布罗迪想,戴维可能死了,毕竟50年了,50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

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放入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内阁大臣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一直装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

讲完这个故事,我常常意味深长地告诉老师们:毋庸置疑,一个人的成长成功是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是,来自老师或者家长的积极暗示,其作用却不可小觑。自我暗示能够左右一个人的意志。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志力量的差异。不断加以积极的自我暗示,就能增强意志的力量,就能战胜自身的各种弱点。自我发展、向成功的目标迈进,其实就是一个与自我意识中的消极成分抗争的过程。

其实,我这样不厌其烦地讲这个故事,谈论这些道理,是想让老师们在教育过程中真正重视“暗示”的作用,因为,运用得当的积极暗示会让一个孩子爆发出巨大潜能。

教育文章3:浅谈教育

文/鱼琪儿

昨晚,一朋友给我打电话,语气非常沉重的道:“小鱼,我给你说件事。”

当时我和同事在非常悠闲的逛街购物。来这一出,我还是真的非常害怕她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我语气亦是非常的低沉。

“什么事情?”

“前几天一学校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一对情侣浑然忘我的打KISS……”

“学生还是别的人?”我不紧不慢的问道。

竟然是这种事!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若是成年人,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若是学生,那也无可厚非。十七八岁的年龄,本就是荷尔蒙分泌旺盛的阶段。有时候我甚至挺后悔的,老老实实的上学,只为学习而忙碌。自己最灿烂的年华竟然没有丝毫其它的色彩。

“当然是学生了,你不知道他们在什么场合,在办公楼楼梯间。那么多老师学生,来来往往。他们还是真能全身贯注。一男老师,冲过去把他们分开,好好批评教育了一番,最后他们低头认错,此事便没有下文了。学校是什么地方,竟然在公共场合做这种事,起码得找个小树林挡一挡吧。这就是不知道礼义廉耻啊。”一说起这件事,她就心绪难平。为人师者,大抵都是如此。

“现在的孩子挺前卫的。”我在电话这边也不管她看不到,用力点头附和道。

“还有一件事,一走读学生带着一名住校女生去他家住。”

“又是一对情侣?”我打趣道。既然被发现了,应该就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不是,是两女生。她们逃了晚自习,提前回的家。”朋友解释道。

“没有请假条,怎么出的校门?”这个学校也管理的太松了吧?

“不知道。关键是这两女生在回家的路上发生车祸了。一女生当场死亡,一女生要面临截肢。不过因为心肺都挤在一起了,也没有什么希望。最可怜的是当场死的那名女生,父母都在外地,接到消息之后,立马搭乘飞机回来,也见不到最后一面。那一天,还是其中一女生的生日,两人还喝了酒。开发区正在修路,司机逃逸了,没有监控,周围也没有人看到。”

听朋友说完,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我不知道该用何种词汇形容当时的心情,有心疼,遗憾和不知所措。

后来我们还说了很多,当然都离不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一个方面的责任。现在中小学学生的家长大多是常年在外打工,自己的孩子往爷爷奶奶那一放就没事了。自以为只要多赚钱就可以了,教育的问题,做人的道理统统扔给了学校,便万事大吉。殊不知,最重要的教育,习惯的养成是来自于家庭。

皮亚杰老前辈说的是真理啊。在婴孩期,是培养安全感与信任感的时期。而这个只有父母才可以给与他们。现在叛逆,性格张扬的孩子,其家庭教育肯定出现了问题。习惯的养成亦是在儿童时期,而大多数的父母在如此重要的时期随着打工的热潮丢下他们。孩子即使有父母也相当于无。

所以不要抱怨说,这帮90后,00后怎么怎么样。看看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你就会明白,作为社会的产物的他们何其无辜。

自己在外面赚那么多钱,不就是为了想给儿女更好的物质基础吗?但自己的儿女,若是在人生道路上的认知上出现了误差,又得不到及时纠正,最终出现了无法弥补的遗憾。那时候我们才想到这些,不就晚了吗?

还有一旦出现了事情,一些媒体记者,官方要员不要只盯着学校了。学校是负有这方面的责任,也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场所,但不是全部!

不要出现了事情,就盯着某某老师,某某学校。既然那么多类似事件的发生,怎么没想到是在教育的某个体系下出现了弊端呢?怎么没想着去解决“父母双双打工热潮”这个热点问题呢?

关注三农,这个问题很久就开始了。我相信领导者是真的想把这件事做好。除去农业税,还发粮食补贴,这是以往几千年没有的事情。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承包土地,搞种植业的,往往不是以地为生的农民。这些问题都是好好值得我们思考的。

人生,荣不得半点马虎,而时代也需要我们激进向上的精神。

教育文章4:父亲给我的教育

文/贺武英

当我终于提起笔要写父亲时,他已离开我四年了。2013年的秋天,我们兄妹几个还商量着要给他过九十大寿,九月二十五日中午,他在儿女们环绕在身边时,安详地闭上了双眼。父亲高寿九十,无疾而终,儿女孝顺,家庭和睦——他是有福的。村里老人们说,这是他给自己积的福,而我知道,这福,是上天赐予一位命运多舛而又坚韧顽强的父亲应得的回报。他温和的脸庞经常在我梦中浮现,他一生的言传身教给了我人生宝贵的财富。

父亲生于1924年。五岁那年,老家陕西合阳因旱灾闹了饥荒,家里揭不开锅了。父亲小哥儿几个两天没吃一点点东西,这天天已黑,几个娃在家里饿的哭成一团。邻居大婶送来了几个菜窝窝救了急,几个孩子吃了点东西才睡下。这是父亲刚刚记事时,对“肚子饿”的记忆。

“饿肚子”的滋味,他是刻骨铭心的。他不浪费一粒粮食的习惯应深根于此。另一次大饥荒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父亲已定居韩城。那时家家没粮吃,有人甚至剥榆树皮、挖黄河滩的蔺草根晾干磨面吃。在最艰难的时候,父亲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到邻近的黄龙县深山里给家里买过一次玉米,历经或缓或陡一百多里羊肠盘山道,冒着饿狼出没的危险,硬是一个人把100多斤玉米给驮了回来,缓解了家里的粮荒。平常吃饭,谁要是碗里的饭粒没拨拉净或者馍花渣掉到地上不捡,那都是不允许的,“可不敢糟蹋粮食”那是教育也是要求。记得小时候,有一年大年初一,饭桌上摆的有白馍和黑馍,孩子们欢天喜地地拣白馍馍吃,父母手里却都拿着黑馍慢慢啃,他们看着孩子们急不可待地夹菜吃,眼里满含笑意。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责任制,当年,大家就吃饱了肚子,家中有了余粮。家里分了自留地,他周末下班回家,常常带领我们兄妹到地里干各种农活;收获时节,叮咛我们把掉在地里的麦穗捡拾干净,把那些二叉骨上的小玉米穗也要掰回来,颗粒归仓。娃在村里上过三年的私塾。但一到农忙时,就被带着下地帮大人干活了。算下来,实际在校时间不超过一年。照大人的想法,只要认得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会最简单的算术,不要被人骗了就行了。但父亲就在这前后三年间,认了不少字,背了不少书,并为一生爱学习爱看书看报,甚至为长大谋得一份安身立命的职业奠定了基础。从我记事起,父亲对我们的教育里就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之类令人深思的话。当我们谁稍有浪费粮食的举动时,他就会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当我埋怨衣服太破补丁太多想要新的时,他就会扩大教育范围,大家也就噘着嘴不再多说什么了。他曾笑着对我们说“书中自有好生活”,让我们要好好学本领。

父亲是16岁离开家乡合阳的,随本乡的杨师傅到邻县韩城来谋生。他先在裁缝铺子里熬相公,因为有念书的基础,后来就跟着师傅学手艺,也曾因师傅的严厉而挨过打,但最终凭着一股学习的韧劲,反复揣摩理解专业书中的精髓,逐渐摸清了各种布料的属性,学会了男女冬夏多种款式衣服的制作方法,最终成为缝纫社(后称“服装厂”)里最出色的“第一把剪子”。他平时上班住在单位宿舍,周末回家。小时候,每到周末,就是母亲和我们兄妹们的“重大节日”和“重要关口”。我们盼着爸爸快回来。爸爸回来总会带点糖果呀,瓜子呀,花生呀,水果什么的,发给我们。同时,他要问每个人在学校的表现怎么样。大姐功课最好,但不张扬,我因最小不更事,常常炫耀,常得到父亲的笑脸和奖赏,那是我们全家一周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上学时常常想,就是为了看到父亲满意的笑脸,我也要努力;就是为了得到父亲说一句“你学得不差,要继续往前赶哩”,我也要与难题斗争。父亲告诫我们在学校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于他而言,先后供出了大姐和我两个大学生,也是他以身为范的家庭教育的丰硕成果了。

父亲的一只耳朵曾发炎流过脓,听力稍差。但是这却天然地成就了他排除外界嘈杂、不受是非干扰而专心致志学习和工作的品质。父亲一生爱学习,爱听广播,爱看书报。他在单位时,饭后略微休息一会,就看报学习。盯着报纸把才停。年老了,父亲也爱听戏,《三娘教子》《屠夫状元》《三滴血》等传统戏目,他百听不厌,甚至在闲暇无人时也能自己哼唱几句。

“干一行,爱一行”,父亲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爱钻研,注重细节,多年来,他被安排在厂子里当街铺面的前台,主要负责接活、裁剪、出活。他招呼顾客热情周到,检查核对准确无误。裁剪衣服前,他拿起皮软尺量身体,反复比划,才记下各种尺寸数。他以自己常年的辛苦劳作挣工资养儿育女,和母亲一道支撑起了一个一穷二白的家。多年下来,他的眼光目测与尺子相差无几。远近几十里的人提起“贺师”都会交口夸赞他人好技术高。抗战时期,他曾给国民政府死守黄河禹门口前线的驻军做过几个月的军服。那段时间做活,真是夜以继日。“宁叫挣死牛,不叫车退坡”,他的这句口头禅里,藏着与部队的一段渊源。

我曾久久注视过父亲的手,那双手干瘦黝黑,右手中指的第二个关节处,高高隆起,厚厚的老茧质地变硬并且发亮。这老茧,是父亲的血肉之手与剪刀的钢铁之柄,几十年执着对话的见证;这老茧,是一位平凡的劳动者爱岗敬业的无声勋章。

父亲常常说“吃亏是福”。我从没有听过他说别人的不是。母亲向他倾诉因各种生活琐事引发的矛盾时,他总是耐心地劝说母亲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做事要宽厚些,不要与人计较,村里的长者都说“没见过他与人红过脸”。他尽一切心力谋划生活,教养孩子,把家里的日子过得踏实而蒸蒸日上。父亲高寿九十,是上天对他青年时期所受的深重苦难的回报。一世的辛苦劳作,一世的忍耐宽容,终于得到了平静晚年和长寿之福。

父亲有我这个小女儿时,年已47岁。从小我对他的印象就是一个忙碌、严谨、宽容的老父亲。我结婚时,他69岁,已经没有充裕的精力认真操持婚礼的诸多事宜了。平凡的父亲给了我懵懂成长时期的家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我的生命经历了父亲的中老年时期,恰如一条大河的中游,有力而稳定地承载着我向前。我太遗憾与父母朝夕相处的时间太短,对父母的养育大恩,我回馈的太少,对父亲给我的人生教育,我将铭记终生。

父亲没有从事过教育事业,却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身边所有的人,他在我心中就是一位大教育家。

教育文章5:错误,也是课堂教育的契机

文/严莉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有效的学习时刻。”教学不仅是传递,还需要经历。每个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不断探索和相互交流中完成的,由于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每个人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和错误,但是这种错误其实也是课堂教育的契机。

在课堂上,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出现理解和解答的错误,作为老师不该对此简单否定或不予理睬,而要抓住这个契机巧妙地给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空间,耐心细致地听学生的思考想法,让学生把思考问题的分析过程展现出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辨析感悟,把这些错误转化为利于课堂教学的独特资源。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做出了错误的回答,而引起学生集体反对或哄堂大笑的情况。对此,作为老师,我常常不是急着去纠正错误,而是将错就错,把“错误”抛还给学生,我会说:我也觉得少部分同学的解法有道理,那谁能用什么办法说服我们接受你们的观点呢?这样学生的课堂参与性瞬间会被激发,大家会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开来。

在“错误”的讨论中,学生会发散性地运用联系实际、经验估算、认真审题等解题策略,这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锻炼是十分宝贵的。作为老师,由于我坚定地站在“弱势群体”一边,这既让全班大部分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巧妙地保护了一小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箭双雕。将错就错,说到底其实就是抓住“错误”这样的契机,在课堂上巧妙地创造了一个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学习思维被彻底激活,学习兴趣被全面激发,师生关系也会在这种“热烈”和“碰撞”中更加融合。

教育文章6:父亲的教育

文/严冰香

我8岁那年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日记。那时我读二年级,应该是春末时分,一个晴朗的周末。父亲给我一个塑封的日记本,在教完我日记的格式后,父亲推开火炉屋的木格窗,指着院角那块种着地雷花、指甲花和十样锦的小花坛说,你可以写写里面种了什么,长什么样子。正说着,恰巧有两只小麻雀飞过去,落到旁边的苹果树上,父亲说,你还可以写写那两只麻雀。

多年后,当我成为一名老师,才感受到,父亲当年的教育是最朴实的,又是最实用的。父亲说:“你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尽量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我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生作文,效果还不错。可惜我当年的处女作早已不知去向,但我还记得自己在新奇和紧张中完成的第一篇“造句式”日记,得到了父亲的肯定和鼓励。

我出生那年,在我们那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子还有另外8个孩子和我同年出生。我有一个同龄的小伙伴都没有的幸运,那就是父亲为我订阅了儿童读物。我读到的第一本杂志是《科学画报》,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人用一根细棍子撬起一个球,旁边还写了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 ”。当年这句话不知杀害了我多少脑细胞,我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可能呢,吹牛吧。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多年,直到上了初中才解开,那个该死的“撬地球”的老头儿!再后来,父亲又为我订过诸如《儿童画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小学生优秀作文》《少年月刊》之类的读物,初中时增订了《英语画报》。在那个年代,家家都穷,这样一笔奢侈的额外消费是其他伙伴的家长所不能理解的,但父亲从未中断。我是多么感谢父亲的这种坚持啊,让我因此拥有了那么多同龄伙伴所没有的美好幸福时光。

二姐曾对我讲过一件事。她读二年级时,数学学得一塌糊涂。那年暑假,父亲就给她一个任务,背乘法口诀表。二姐本来是很聪明的,一个暑假背个乘法口诀算什么事儿?很快就滚瓜烂熟。新的学期,她的数学一下跟上去了。受这件事的启发,在女儿读完四年级的那个暑假,我买了两张地图,一张世界的一张中国的,还买了一个地球仪。有事没事,祖孙两个就认认地图,这是哪个省,那是哪个国家;这是什么河流,那是什么山脉。等女儿上了初中高中,她学地理时比班里大多数同学的脑瓜子都清楚,因为她的脑子里就印着一副地图。

父亲很慈爱,也很严厉。但父亲的严厉,绝非棍棒式的教育。大姐说她最怕父亲讲数学题。因为父亲讲题有个习惯,会问你听懂没有。没听懂,他会讲第二遍,听懂了,那好,你来给我讲一遍。大姐说,每次听父亲讲题都胆战心惊,撒谎是万万行不通的。这点倒是,我们三姐妹都没能遗传到父亲的智商,而父亲对我们学习的要求又是很严的,能没有压力吗?

我是老幺,父亲对我可能没有两个姐姐严厉,我关于被父亲揍的记忆,严格意义上说,只有一次。那年我上四年级,忘记什么原因了,反正那天下午没按时回家。刚走到院角,就遇到扛一捆玉米秆回家的父亲。父亲黑着脸,解下捆玉米秆的绳子,劈头盖脸朝我打下来。我当时被打蒙了,因为那天下午我的确没有因为贪玩而迟回家。几天后父亲搞清楚了,那天是邻居家的女孩在他面前“诬告”了我。父亲很郑重地跟我说错怪了我,把我拉到怀里抚摸我的头。我懂事后,认定那天父亲一定是遇到了他极其不痛快的事,邻家女孩的话只是一个诱因。那是父亲唯一一次打我,不知道为什么,我那顿打挨得冤,但我从未曾产生过丝毫对父亲的恨意,当时没有,后来也没有。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于我而言,父爱就是天。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有一种特别的安稳、踏实,这都源自父亲。现在,父亲老了,到了该由儿女为他撑起一片天的年龄。但我们姐妹遇到事,还会征求父亲的建议,父亲总能给我们一种力量和勇气,不用怕,什么都不用怕。

教育文章7:命运能改变吗?

文/小小的希望

记得上教育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们看教育能改变吗?那时候我就在想命运能改变吗?为什么要将二者相提并论呢?因为很多人将自己的命运的改变寄希望于高考。也就是所谓的依靠定终生。现在的我才知道教育在人生中占的比重。

这几天在晋城开发区上班无聊时,忽然想起了教育与人生的关系。因为最近遇到一个很不错的女孩,只是因为高考的紧张,而与本科擦肩而过,只差那么一分而已。但分数是最公平的也是最不公平的。就因为这一分,她就只能上专科。我没有歧视专科的意思,也没有说考不上本科就一事无成,只是我认为本科教育更全面一些而已。我平时属于愤世嫉俗,看不惯走后门,拉关系的行为,如今的我忽然觉得如果能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她接受本科教育,这是多大的善事。因为她真的很不错。一切尽在不言中,和她相处之后你会认为我是对的。

因为一分自己就会走向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家里有钱就可以上三本,穷人的孩子则只能上专科。富人的孩子以后是本科文凭,穷人的孩子则是专科文凭,差距越来越大。就像一个故事中讲的那样。

一个到山里旅游的城里人见到一个放羊的孩子,就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呢?”“放羊”“放羊干什么呢?”回答道:“赚钱”然后的回答是“娶媳妇”“生孩子”“放羊”.孩子的回答就像无限循环小数一样。这正是穷人孩子的命运,永远无法走出这个循环的怪圈。因为经济条件差,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穷人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而只有高考,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而这样的例子则是凤毛麟角,少得多么可怜啊!

那个小女孩的左手始终带着她家人送给她的一条鱼饰品,寓意鲤鱼跳龙门。希望她努力学习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而一分之差让本应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快乐的暑假,却让她们全家备受煎熬。尤其是还未经世事的她。

只想在心里默默祈福,希望小女孩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一个幸福的生活!

教育文章8:终点失败才可怕

文/尹树鹏

如果把对孩子的教育比作一次赛跑,那么学前教育就是起跑,而通过终点线的刹那,就是孩子从校园走向社会工作的一刻。多年来,社会上有个很沉重的观点: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因为起跑的快慢,决定了到达终点时的成绩。这似乎已成为大多数家长和教育者的共识。

于是,从幼儿开始,就强调智力的开发,要上好的幼儿园,接着上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再考上名牌大学,仿佛只有这样,才算是完美的教育。于是学区房价格飙升,各种补习班、提高班广告满天飞,周末与寒暑假成了孩子和家长最忙碌的时候。而结果往往是,孩子们从小就产生强大的压力,继而生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有的孩子厌学、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据前不久中央媒体公布,中国在校大学生已达3700万人,居世界第一。这个数据表明,中国的教育在某些方面确实有进步。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学业生涯和就业情况并不十分满意。那些孩子也许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通过终点时,却没有“胜利”“成功”之感。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复杂,有社会的,也有孩子自身的。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那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理念的问题。

本来,起点和终点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周期,虽然起跑线一致,终点的结果却绝不可能一致。这本是事物发展极平常的规律,但很多人就是不愿意承认这个规律,并用这个规律指导孩子们的学习和就业。播种未必有收获(尤其是人们期待的所谓“丰收”),人生更是如此。每个人生下来,自身天赋、所处外界环境千差万别,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名义,让自家孩子必须和其他孩子一样,让孩子们竞赛般地进行超负荷学习,是很荒谬的。笔者以为,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不一定要挤“独木桥”,而是走适合自己的路,就如同穿上一双合脚的鞋,才能快速前进。

如今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海量的信息,开阔着人们的视野,冲击着人们的认知。诸位家长也理应摒弃旧有的攀比心理,帮助孩子以平常的心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唯有如此,他们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那一步,才能迈得坚实有力。到达这个终点时的所谓“成功”,虽然有着各种衡量标准,但我以为最起码应该包括两点:一是拥有健康的身心,二是拥有独立生存的本领和技能。只有拥有这两点,在下一阶段的人生长跑中,才有可能跑得轻松自如。

教育文章9:学生 教育

文/Move the heart。

我真的不敢与人说我是一个学生。

这些丢了心丢了肺,年纪尚轻,心机满腹,学习优秀品德低下的学生,你敢做吗?

你看那些傲气十足,目中无人的学生,学校是在做好事,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逃课、抽烟、三个一道,四个一伙聚在寝室里喝酒,顶撞老师,扰乱课堂,能干的都干尽了 ,仗着自己还年轻,没人能拿自己怎么样。最后就上演了“农夫与蛇”的故事,在学校呆腻了,玩厌了,装病回家,看不惯学校星期六要补课,就一纸诉状搞到新闻栏目组。这些人是怎么混进学校的?喏,看看学校领导开学前轿车的后备箱就知道哩。名烟名酒,就差“冥”币了。就这样,凭借利益的链条,一群乌合之众就形成了。名声好的学校,家长更是想硬塞进去。这些家长很多都是有钱人,有权人。一个小小的栏目组想要曝光?敢吗?,这些学生嘛,就是在自作孽。

抛开那些混在学校的鱼龙不讲,就说说成绩最优的学生 ,同学告诫我,千万不要去惹那群人。学无止境,他们已经到了明明是在骂你,却让你觉得是在夸奖你的境界。学不用以正途,只能说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这些龙的传人更将其发扬光大。佩服,佩服。这些人,全部都是成绩优秀的,全部都是勤奋的,但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除了学习外,还有一门叫做“做人”的功课。

那天寝室一群人聚在一起讨论各自的人生理想。当我告诉大家我以后想要从政,当一个分毫贿赂不收,清正廉明的官时,你笑了,他笑了,最后我自己都笑了。他们认为自己懂得社会很多事情,于是摆出很多让我死心的理由。感情是,当官的都是腐败的,那学生呢?

记得语文老师曾说过,中国的文化发展,其实是在倒退的。古人获得的知识少,但内心充实。现代人满腹学问,内心却空虚。讲到这,我突然想到鲁迅的一句话,这世上就是有一些动物,好像自己中了中庸之道,凡是跟自己观点有出入的都是偏激。这就话可以充分的用在语文试卷上。做一道理解题,学生的思维敏捷,有不同而且独特的看法,但老师应要讲题目归结为一个“标准答案”,强行将这些灌输到人脑中。我想说的是,那些文章的作者、名家知识广,学术高,自然是他们的理解比学生深一个层面,但学生才学了几年知识?站在学生的角度,自己的看法有十足的一句,但这些依据还不能和名家的相抗衡。假如让学生在成长个几年,也成了名家之后,相信这时候,就会有“百家争鸣”的局面。泛滥的“标准答案”,让学生觉得自己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但我觉得这已经难能可贵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不在去思考,或者说思维被禁锢了。就像写作业似得,反正有标准答案,抄一下么完事咯!

我很敬佩韩寒,也渴望有他那样的文采。这样我就可以把我所想的通过这支笔表达出来。但让我纠结的是,目前增长文采,就必须先通过教育这一关。

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释放一下心中积聚很久的情绪。我是一个爱国的人,但我也在关注着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教书育人是好事,但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把问题尽可能的解决了,它才算得上是一件神圣的事。

目前我还是一个高一学生,你要是称我为“愤青”也不为过,我一直未放弃学习,因为我坚信,我是一块金子,对祖国有用的金子。

教育文章10: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教育

文/何卫平

最近看了《虎妈猫爸》,非常理解虎妈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哪个爸爸妈妈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呢?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虎妈猫爸,有了那么繁荣的才艺经济。

作为一名高龄妈妈,我也特别特别希望自己的儿子有知识有才艺,将来成为一名行业里的顶尖人才。开始的时候,我也曾像很多妈妈一样,想让儿子学一项才艺,但他对音乐舞蹈统统不感兴趣。后来无意中发现,儿子在美术课上画的画想象力很强,老师很欣赏。为着这个,我给他报了一个美术班,让他去学画画。孰料几次之后,他就再也不愿去了。亲自跟着去上了一次课,才发现,这样的课适合那些没有特点、没有想法的孩子。儿子喜欢用线条画打仗,他极力安排着自己这边和敌人的对战,有城堡、有钉头锤、有双截棍、有燃烧的箭等等,而老师可能是为着教学的方便,只是要求孩子画固定的东西,比如一束花,一个布娃娃,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都受到束缚,自然就丧失了对画画的兴趣。

自此,我便不再强求。不喜欢就不学吧,上了五天课,让他好好放松放松也不错。

但他还是改变了。他的改变竟是因为我的改变。

以前我在家的时候常常看电视上网,自从儿子上了一年级,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我关了电视断了网。没什么好做的,我便开始看书,偶尔写写文章。没想到这个对他的影响竟然很大,他喜欢看我写的文章,喜欢翻我的书,问我看的是什么内容。我便带他去书店,让他自己选择他想看的书。开始的时候,他总是选《植物大战僵尸》之类的游戏书,后来选《猫和老鼠》《丁丁历险记》这种漫画型的书,过了几个月,他又开始看《米小圈上学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种大篇章文字的书。现在,儿子能轻松读下一整本的《米小圈上学记》,看图写话也写得非常有条理。

看了丝瓜藤和肉豆须的故事,我深深地思索着,这个不要过多人为干涉,而应顺其自然的道理,从某个角度来说也适用于教育。

或许,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文章11:教育孩子就事论事

文/徐海

前几天,我和妻子带着五岁的儿子驱车80公里,去给独居在乡村的姑姑过生日。刚巧在外打工多年的表妹文欣一家三口,今年也特意赶回来为母亲庆祝。一见面,不仅久别重逢的大人都很开心,就连两个孩子也一见如故,立马玩成了一片。我们的出现,也让老人原本冷清孤寂的家里,顿时变得热闹欢快了起来。

随着做好的菜陆续上了桌,早已有些饿了的两个孩子禁不住美食诱惑,便在姑姑的默许下,开始了对桌上的菜进行品尝,并且边吃、边端着饮料又笑又闹。正玩得高兴的档口,表妹的儿子小宁因为怕踩到突然跑进屋来的小狗,脚下来了一个急刹车,结果把橘黄色的饮料洒到了新买的白色卫衣上。

这一幕,刚好被端菜进来的表妹撞了个正着,从小就性急脸酸的文欣立马黑了脸。看着妈妈凶神恶煞般的眼神,小宁也知道自己惹了祸,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可文欣却并未就此罢休,一把把孩子拎到旁边的屋里开训。

“你说说你,怎么就那么淘气,好好的一件新衣服以后还怎么穿?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每天不惹点事出来心里就痒痒是不是?昨天来的路上,要不是你非要在路边停车小便,我们能被警察罚200块钱吗?还有那天老师打电话说,你在课堂上一直低头鼓捣文具盒,根本不专心听讲,告诉我你想怎么地?不想在这待我们今天就回去,不想上学就直接给老师说我们不念了……”见文欣越数落声调越高、火气越大,孩子的哭声也越来越大,我赶紧跑过去帮小宁解围。我冲表妹使眼色,示意她别为了这点小事破坏了欢乐的气氛,担心影响了姑姑难得的好心情。

不过,虽然饭桌上大家都在努力活跃气氛,但这个小插曲还是或多或少波及到了大家的情绪。饭后,姑姑带着两个孩子去邻居家串门,我于是把文欣叫了过来,平心静气地对她说:“这样老翻旧账,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滋生孩子的逆反情绪,长此以往孩子就什么事都不敢跟你说了。还有,以后也别在吃饭之前责备孩子,这样对健康不利。”

原本还理直气壮的表妹,听我这么一说不由也检讨起自己来。“其实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以生气起来就控制不住自己这张嘴,什么解恨说什么,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以后我真得好好改改。”平静下来的表妹颇为认同地点着头。

其实,父母教育孩子没有错,但应该就事论事、各是各,分清楚每件事的原因和责任,不能数罪并罚,更不能让孩子承担他无法承担的责任。

教育文章12:枕上读书

文/申功晶

自启蒙始,我接受的行为教育便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但凡读书必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腰杆笔挺,最讲究姿势。我生性顽皮,常觉得端坐着读书实在太受罪,古来圣贤映雪囊萤、悬梁刺股的劲儿我可是学不来的。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躺着。我最喜仰面朝天地躺在沙发或床上,此时随手翻翻闲书,逍遥惬意。

父母最是反对我躺着读书,常叨叨:书没读好,眼睛倒先看坏了!为图个耳根清净,我索性卷起被褥,一个人搬到阁楼上,靠在藤椅上,临窗而坐,一手捧书,一手持笔,每有会意,便圈圈点点。最惬意的莫过于拥衾夜读。入了秋冬,夜来得早,吃罢晚饭,彼时,夜空深邃,时光冗长,最适宜潜心读书。

我的枕畔书架上常置放着几类上好的闲书,一类是深奥难懂的国学古籍,一文读几遍,方能精华尽览,领略秦汉风云、魏晋风流、唐宋风采,啃读《史记》《古文观止》以及诸子百家,感到骄傲的是至今仍能倒背如流《滕王阁序》《过秦论》等名篇华章;一类是长篇文史巨牍,令人辗转反侧、百读不厌,与李杜同饮、共苏辛对座,一气呵数章,半日读一本,即便成套书籍,亦能连续不辍,过足书瘾。时光人物,倏忽而过;书里书外,驰骋遐思;枕上时光,何乐能及?个中滋味,大概幽默大师林语堂可以感同身受的,林大师认为蜷卧在床上乃人生最大乐事之一。我亦曾借鉴他老人家的躺读姿势:“最好的姿势不是平躺在床上,而是垫个柔软的大枕头,枕头与床约保持三十度的斜角,然后枕臂而卧。”

其实,枕上读书,古来就有,“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汉赋大家扬雄居所孤寂,成年累月枕书为伴,终于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巨擘;“文章名冠天下”的欧阳醉翁擅长见缝插针,用散碎时间读书:马上、厕上、枕上;就连一向不苟言笑,以冷峻面目示人的鲁迅先生也在《病后杂谈》中调侃“大可享生病之福”,原因即是可以躺着看点不劳精神的线装书来“养病”。

宋人蔡确有“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的体验,这种感觉何其惬意。炎炎暑日的午后,我也常跑到老宅的后花园,仰躺在光挞挞的大青石上,比待在空调房还舒服,左手枕头,右手持书,午间时短,可选一些轻松易懂的书,如《说唐》《神木》《浮生六记》……一本祖传线装《水浒传》,被我翻了个稀烂。

枕上读书,这种方式虽然看上去闲散疏懒,所读之书亦不过消遣尔尔,然回望之际,方能体会到好处。我发现自己居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一年读完几百本书的记录,枕上读书,令人受益无穷。

教育文章13:浅谈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

文/浮游胖虚子

中国从建立新的政权开始,即1949年开始,也开始建立了新的教育,新的人才培养的基础。在这六十余年的中国的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中,它确实在普众意义上确立了社会受教育的基础,并且,基本上实现了全民普众的教育,这无疑是中国教育事业上取得的一种成功。但是,中国现在的教育还只是浅层意义上的普众教育,而不是深入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养的知识教育和人才教育。所以,中国长久所提倡而又长久所缺乏的是创新型,实践型人才,整个中国的社会在创新发展上都是落后的,这是现代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

首先,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应是引导和发现,而不是强加在人身上的某种价值观的同化和思想灌输。对于一个单纯的人的个体意义而言,他应当有他自我兴趣,自我爱好,自我价值观,自我价值判断的选择权力,只要他的这些选择无害于社会其他人,那他的选择是必然应当被人肯定和尊重的。所以,中国不应该在教育上强制的设定一个共同的思想框架,并且把这个思想框架从一个人最开始的小学到大学,甚至是成人教育里都作为一个束缚。正是因为所有的中国的受教育者都从小的学习一个共同的思想价值观,所以中国的受教育者看似不同却又全无不同。因此,大家共同的处在一个思想认知层面上,没有差异性,没有多样性,那么,它也就相应的没有了创新能够生长存在的土壤。所以,即使是当代的已经进入现代化社会的经受过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只是虚有其表的知识分子,而没有实质意义上的独立思考,独立思想的能力,也就更加无法做出实际意义上创新创造的事了。

自然,中国最初实行全民普众化的文化教育,有它客观现实的条件的影响:当时中国的整体人的文化素质低,国家经济实力弱,人口众多,没有现代教育的经验。因此,当时中国的现实要求进行的是普众的浅化教育,让所有人都具备一个识字,认字,写字的基础。但是,到了现在,中国总体的经济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层次的水平,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也达到了相应的提升,然而,中国专业化,深入化的教育却在绝对程度上停留在了一个口号上,中国相应的文化教育仍建立在一个恒定不变的唯一价值观的框架上。所以,中国的教育很大意义上仍只是形式化的教育,模式化的教育。虽然,在课程上,它提倡学习多样化,多元化知识,但是当它进行实质人才考核定标的时候,它便又走向了那种定量化,单一化的人才认定标准了。故而,中国的教育难以实行有效的创造出整体普遍有价值,优秀,有能力的人才,只能创造出一种框架下,适用于社会平衡稳定的机器型的人。中国现在的社会所在培养的人才,所在提倡的教育,只能是适用于它社会内部的体制下所培养的维持现状稳定的人,而不是接近自然状态下拥有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行为的具有创造性和发展活力的人。

试问,即使现在中国所建立的教育机制有利于维护现在中国社会的平衡与稳定,可是它没有足够前进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那么在若干年后的将来,面对外在的先进国家的压力与危险时,它又凭什么来保障它现有社会机制的自我稳定与平衡呢?虽然,我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学生,可是我也是一名现实存在的,拥有自我价值意义的人,并且还少少的有一些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所以,我依照自己实际的对中国社会教育的认知来写这篇文章。

教育文章14:灵性的教育

文/何晓欢 徐良华

读完印度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的一些专着后,我对教育的解读从以往的寻“术”转变为悟“道”的层面。纵观学前教育现状,作为老师我们都是在试图使理念、方法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种支撑,这本没有错。但是,每个教育者都不难发现在这些“术”的引用过程中,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机械化的僵局。例如:孩子看一本书,我们却在如何拿书如何翻书的关注度上远远超过了他享受一本书的乐趣。

灵性的教育,首先应该注意到孩子是一个整体。在实际的教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将整个教育剥离成各个环节,从而在一些细碎的环节中去评价。我们应该明白,孩子是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们无法通过教育去“制造”孩子的独一无二,而是该让孩子以其独一无二而存在、呈现。因此,与其说老师要教什么,更多的当是“不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意识到孩子们的心是最干净的,他们是天生的观察者与发现者,他们带着问号进学校,而老师则要避免干扰这个问号的成长。老师的任务绝不是将这个问号变成句号,我想这也正是苏格拉底哲学在教育应用中经久不衰的缘由。当我们意识到孩子是一个整体,教育是一个整体,就会形成一个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场”,任何作为、不作为会形成一个流动、自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孩子自然成长的过程。

灵性的教育,是平等自然的互动。我们习惯的教育过程中容易将老师的身份强化,因此才会出现过度地强调表扬和合理批评。其实,我们要做的或许仅仅是剥除一些干扰孩子自己去发现行为对错的因素,形成师生之间自然的互动,而不是简单的评价。我认为把全班的孩子作为一个整体时,当我们肯定一个教学方式的时候,恰恰会因为这种单一的肯定而导致更多一部分孩子被否定。因此,过度赏识的评价不符合自然的互动。

一个有灵魂的教育工作者,很容易就能感悟到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过程,与其修教育的术,不如先悟做人的道,这大概也是灵性教育看似空灵却回归本质的一点。

教育文章15:教育给了我美丽的天空

文/徐莎莎

从小,就爱看那白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的美丽弧线,向往那咫尺却能展示广阔天地的讲台,羡慕那似乎能解开所有难题、解答所有困惑时的闲庭信步。于是,哼着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十载春秋,在我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不懈劳作的同时,教育也赐予我丰厚的馈赠,给了我一片美丽的天空:

它使我永葆童心。教师这个职业整天和孩子们打交道,看到那些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孩子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甚而觉得自己好像仍未长大。躲进校园成一统,自然少了名利的纠葛和物欲的喧嚣。校园于我,就是一方自由、纯净的乐土。

它让我生活灿烂。走进教育后,发现它虽然简单却要用心经营,工作单纯却不时充满挑战,是一个常做常新、精彩不断的工作。孩子们的朗朗书声,让我觉得神清气爽;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我觉得欢欣快慰;即使是孩子们的伶牙俐齿能言善辩以及课堂上的“斗智斗勇”,都让我觉得每天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它催我奋发上进。教育自身就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具备语言、行为、思维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而这些艺术能力来源于教师的勤奋、敬业和不断地自我充实。十年来,学校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使得我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前辈们对教育的真挚热爱和孜孜追求也为我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激励我不断修炼自己的气质,拓宽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修养,使我能像一个舞者一样自由地在教育这个舞台上施展,并得以不断矫正自己的舞姿。

有乐土,有阳光,在教育这座艺术的百花园里,我拥有了一片美丽的天空。

大家都在看